CN1180468A - 个人智能网业务 - Google Patents

个人智能网业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68A
CN1180468A CN 96193050 CN96193050A CN1180468A CN 1180468 A CN1180468 A CN 1180468A CN 96193050 CN96193050 CN 96193050 CN 96193050 A CN96193050 A CN 96193050A CN 1180468 A CN1180468 A CN 1180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gram
user
service logic
service
logic progr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61930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瓦·哈蒂卡因恩
阿斯科·苏奥萨
李那·塞沃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Priority to CN 961930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智能网提供用户专用业务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业务逻辑程序存储在智能网的一个数据库(DB1,DB2)中,通过根据预定触发条件启动所说的业务逻辑程序来提供用户专用业务。为了能够在相当大的规模上经济地实现这些用户专用业务,(a)将业务逻辑程序作为一个对多个用户公用的业务逻辑程序来执行,(b)与所说的业务逻辑程序分开为每个用户分别存储有关该业务的用户专用信息,(c)业务逻辑程序中有一些被定义点,程序在执行中从此处读取关于一个特殊用户的用户专用信息,由此,含有被读取的用户专用信息的公用业务逻辑程序的执行提供了所述用户专用业务。

Description

个人智能网业务
本发明涉及根据所附权利要求1序言的一种方法和根据所附权利要求4序言的一种系统,它们利用智能网提供用户专用业务。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描述,我们首先定义一些下面要用到的术语。
客户和用户是指购买和使用智能网业务的个人或团体。
操作者是指建立满足客户或用户要求的业务的个人或团体。
制造者是指制造操作者(operator)用其建立智能网业务的设备和软件的个人或团体。
电信的快速发展使操作者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业务。提供先进业务的网络结构被称为智能网,通常缩写为IN。IN结构可以应用于大多数电信网,例如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移动通信网,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PN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IN结构的目的是简化新电信业务的建立、控制与管理而与网络技术无关。关于现有的IN规范,可参见Bellcore的“先进的智能网”,第一版(AIN Rel.1)和CCITT的Capability Set 1(CS-1)。
图1所示为IN结构,其中物理实体用矩形或圆表示,实体用椭圆表示。虚线表示信令连接,实线表示实际传输,如语音。可选择的实体用虚线表示。图中所示的信令网是根据7号信令系统(SS7,在CCITT(现为ITU-T)1988年墨尔本的“7号信令系统规范”蓝皮书中描述的一种已知信令系统)的网络。
首先我们将描述智能网物理层的结构。用户设备SE,例如一部电话机、计算机或传真机被直接转接到业务交换点SSP或网络接入点NAP。
业务交换点SSP为用户提供与网络的接口,并关注所有必要的选择。SSP还能够检测智能网中的任何业务请求。在操作上,SSP包含呼叫管理和业务选择功能。
网络接入点NAP是一个包含呼叫控制CCF的普通交换机(例如申请人所用的DX 220交换机),NAP能够辩别普通呼叫和需要智能网提供的业务的呼叫,并将后者路由转移到适当的SSP。
业务控制点SCP包含提供智能网业务所用的业务逻辑程序。
业务数据点SDP是一个包括有关客户和网络的数据的数据库,SCP的业务逻辑程序利用这些数据提供适应个别需要的业务。SCP能够直接地或通过一个信令网使用SDP的业务。
智能外设IP提供特殊目的的功能,例如声明、话音和多选择检测。
业务交换和控制点SSCP包括在同一节点上的一个SCP和一个SDP。(即如果图中所示的SSP节点包括SCF和SDF实体,它就是一个SSCP)。
业务管理点SMP的功能包括管理数据库(SDP),控制和测试网络及收集网络信息。它可以与所有其它的物理实体相连。
业务生成环境点SCEP用来定义、开发和测试IN业务,并向SMP提供业务。
附件AD在操作上与业务控制点SCP相对应,但却由一条高速数据链路(例如ISPN 30B+D连接)直接与一个SSP相连,而不是通过公共信道信令网SS No.7。
业务节点SN能够控制IN业务并向或从用户传输数据。它直接与一个或多个SSP通信。
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是向确定用户提供到SMP的接口的物理实体。
为定义智能网中不同模块的功能和有关它们的限制,标准(CS-1)也将智能网表示为一个四层的智能网概念模型。模型中的一层构成了所谓的分布功能层DFP,它根据上述的CS-1标准将智能网描述为功能单元。下面是对这些功能单元的描述,其位置如图1所示。
涉及呼叫控制的功能有SSF,SRF,CCF和CCAF。
业务交换功能SSF通过允许业务控制功能SCF控制呼叫控制功能CCF,将呼叫控制功能CCF和业务控制功能SCF相互连接起来。
专用资源功能SRF提供实施IN业务所需的专用资源。这些业务有例如协议修改、语音检测、话音消息等。
呼叫控制功能CCF是指普通的呼叫和连接建立。呼叫控制代理功能CCAF向用户提供到网络的接口。
涉及业务控制的功能是SCF和SDF。业务控制功能SCF包含IN业务逻辑,并仅限于有关业务的处理。业务数据功能SDF提供到限于业务的接口和网络信息,并允许始终如一的信息检测。SDF向SCF隐藏信息的实际执行情况,并向SCF提供信息的逻辑视图。
涉及管理的功能是业务生成环境功能SCEF,业务管理功能SMF和业务管理接入功能SMAF。SMF包括对业务管理,维护和位置的监控;SMAF提供到SMF的连接;SCEF使得定义、发展和测试IN业务并将它们提供给SMF成为可能。
由主叫方发出的业务请求通常包括摘下接收机的动作与/或一串确定的号码。呼叫控制功能CCF设有业务信息,但它已被编程以标识业务请求。CCF中断呼叫建立片刻,并向业务交换功能SSF通告呼叫状态。SSF的功能是翻译业务请求和呼叫状态信息,形成标准化业务请求并将该请求发送给SCF。SCF收到请求并对它解码。此后,它形成编码并向SSF发送一个标准响应。该响应的结构可以包括对复杂业务逻辑的编码、激励并收集序列的启动,或对不同SDF的请求。SSF对SCF发送的响应进行解码和翻译。然后向CCF给出执行准备过程的确切指令。根据IN标准CS-1,呼叫控制功能CCF通常承担对本地链路的条件和控制的全部责任。
当发送给SSF一个响应时,业务控制功能SCF可能不得不加入到主叫用户和终端用户间的谈话中。通常这个过程以上述的激励并收集序列的形式发生,由SCF授权SRF去执行。一般情况下,SCF命令SSF利用SRF把主叫用户或终端用户连接到一个适当的物理源。该物理源可以是例如一个语音消息系统。SCF在要求的激励并收集序列中对SRF发出命令,随后临时“冻结”了呼叫进程。SRF激活激励并收集序列,并加入到主叫用户和终端用户的谈话中。该响应,例如可以是一个个人ID号码,被编码并返回到SCF,并且与SRF的话音连接被中止。此后,SRF继续其业务控制序列。
上面是对一种智能网的简要描述,该智能网提供根据本发明实现的业务。关于更多具体细节,可参见例如ITU-T建议Q.121X或Bellcore建议AIN。
智能网能够提供大量的各种业务。这些业务包括,例如免费电话和记帐卡呼叫ACC,ACC意味着用户在插入电话号码前先插入他的信用卡的号码和PIN,便可从任何一部电话机向任何一个号码打电话。专利申请WO 92/11603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创建IN业务的圆形用户界面。在该资料的方法中,为每个客户单独定制一个包含所需参数的程序记录,该记录存储在一个位于SCP的数据库中,以便当SSP声明满足预定触发条件时,它可以被调用来控制呼叫。象这种需要SCP控制的情况可以是,例如拨向或拨自一个特殊号码的呼叫。一个程序记录包括初始程序(程序的基本单元),在图形用户界面中它用节点表示。操作者用连接这些节点的线确定这些初始程序间的关系。由节点和连接节点的线构成的每一个独立图形,对应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一个独立的程序记录。这种已知方法的问题在于,需要一个图形用户界面以及该方案中涉及的高成本。用户专用业务的创建必须要有昂贵的特殊设备和程序,用以将业务的图形表示转化为代码,该代码通过中间步骤来执行并被存储到数据库中。而且,即使两个用户购买了相同业务,也必须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独立的程序记录。这增加了对数据库容量的需要和操作者的工作负荷。
专利申请WO 94/05111中提供了对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它介绍了业务模板的概念。操作者或制造者可以为最佳销售业务设计一种模板。当客户订购一项业务时,操作者通过把根据模板的业务加载到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器中,并对为建立客户需求的业务所需的那项业务进行那些客户特殊的补充与修改,来创建业务。然后,用这种方式定制的业务被转换为将被执行的代码并被存储在SCP的数据库中。尽管在这种方法中操作者不必为每个临时起动的客户都创建一个业务逻辑程序,但必须为每个客户创建一个单独的包含代码的程序记录,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先前方法的其它缺点仍悬而未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新方案,使得有可能大规模、经济地实现客户专用的IN业务,从而消除上述缺陷。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系统能够达到该目的,该方法的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部分作了陈述,该系统的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4的特征部分作了陈述。
该发明的思想是把一个客户或操作者专用的业务逻辑程序分为两部分:普通的业务专用部分和操作者或客户专用参数。这种方案使得操作者有可能仅仅通过利用例如一个MML命令修改或增加客户专用参数,便可创建一个客户专用业务。普通的业务专用部分(程序代码)可以由制造者或操作者创建,最好对于每个订购有关业务的客户它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仅仅通过修改客户专用参数,即可把业务定制成客户专用业务。因此根本不用改变实际的程序代码,业务功能便可修改为客户或操作者专用的业务。所以程序代码不需要任何变动,而客户体验的业务就象专为他执行的个人业务。
本发明的这种方法使得操作者可以大规模地执行IN业务,而且不需获得昂贵的设备和软件。
因为操作者可以利用本发明的同一基本思想,为其本身的操作创建同一业务的不同变化形式,这种方法不仅涉及客户或用户专用业务的生成,而且操作者可以为它仅在内部的使用创建不同的变化形式。似此方案的特征在所附权利要求6的特征部分公开。
下面,将参考附图的例子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和其最佳实施例,其中
图1描述IN结构,
图2是一个方框图以显示用来触发本发明提供的业务的那些单元,
图3(分为图3a和3b)是描述根据本发明实现“跟踪”业务的流程图,
图4描述业务逻辑程序的两部分划分,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一个系统的操作者对一项业务的定制,
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系统。
下面对本发明方法的描述中,将采用“跟踪”业务的实现作为一个例子。“跟踪”业务类似于普通呼叫转移,支持客户将定位到他的接入点的呼叫重新导引到电话网的其它任何一个接入点(目标接入点)。呼叫转移过程只能从用户专用接入点激活。拿起接收机并拨打激活呼叫转移过程的预定代码,即可实现激活,例如拨打*2*××××××#,其中××××××是目标的电话号码。而IN结构实现的“跟踪”业务能够从任何一个接入点触发,只要呼叫为IN业务的激活和钝化所保留的预定号码(例如:9800-2121)即可。拨打号码会激发CCF/SSF向SCF负责IN业务的激活和钝化发送一个消息。在该消息的基础上,SCF从数据库为执行加载适当的业务逻辑程序。
要启动的正确程序建立在用户拨打的号码基础上,它出现在CCF/SSF发送给SCF的消息中。下面是对有关启动所执行操作的详细描述。参见图2,其中示出了用来启动数据库中的程序从而实现一项业务的单元。首先SCF从CCF/SSF收到标识出将要启动的程序的消息。如果CCF/SSF和SCF位于不同的网络单元(SSP和SCP),消息要经过程序块“编码/解码”,该程序块根据建议把INAP消息修改为程序可理解的内部消息。〔互相通信时,SSP和SCP利用ETSI IN CSI INAP第一部分:协议规范,草案pr ETS 30 374-1,1993年11月中描述的INAP协议。在SS7协议层中,INAP层是最上面一层,它下面是TCAP层(处理能力应用部分),SCCP层(信令连接控制点)和MTP层(消息传输部分)。〕另一方面,如果CCF/SSF和SCF位于同一个网络单元(例如业务节点SN参见图1),不必进行改动(程模块编码/解码),消息就可以是网络单元内部的。因此程序块编码/解码是在必要处修改协议的一个可选程序块。
由程序模块IDX接收标识业务逻辑程序的传输消息,IDX是在网络单元中执行SCF的程序块。收到消息后,块IDX将翻译程序“翻译器”进行备份,复制件从数据库(例如DB1)(属于SDF的数据库)读取要翻译的程序记录。之后,翻译程序“翻译器”开始一条指令一条指令地翻译程序(执行期间代码形式的程序存储和翻译可通过例如编程语言BASIC预先已知。)使用单独的翻译器大有益处,因为这样可以更容易地使用网络单元程序的新版本。(因为翻译器已经存在,只需要新程序记录即可)。
当翻译程序“翻译器”在执行程序中进行到需要向CCF/SSF或SRF发送消息的那点时,“翻译器”或直接(消息是网络单元内部的)或通过程序块“编码/解码”(分离的SSP和SCP)来进行传输并等候响应。之后,不再需要程序块IDX的介入,但是其它成员(可以是业务节点SN中的CCF/SSF或当SSP和SCP分离时的模块“编码/解码”)此后能够直接与“翻译器”的适当复制件通信。同时可以存在程序模块“翻译器”的几个复制件,每个复制件翻译一个独立的程序。当“翻译器”在翻译程序中进行到要求与SDF合作的指令时,它执行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库操作(例如读取或写入),读数据库可以和从该处读取要翻译的程序记录的数据库相同(DB1)或不同(DB2…DBn)。
下面是对根据本发明,实现“跟踪”业务的详细描述。参见图3a和3b中的流程图,其中程序的基本单元(初始程序)用矩形节点或菱形表示,通常这些单元由ITU-T建议中定义的业务独立块SIB执行。矩形节点是设施节点,菱形是判决(条件)节点。设施节点对应的那部分程序执行业务操作,例如向用户读取话音消息和收集附加选择信息。而判决节点对应的那部分程序在执行程序过程中根据有关呼叫和业务的参数,从几种可能的备选方案中选择其一。指向和发自流程图左侧的箭头代表具有SSF/CCF的程序执行的对话(参见图2)。指向和发自流程图右侧的箭头代表由程序从数据库(例如图2中的DB1)执行的读操作和/或向数据库执行的写操作。
流程图中的圆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这样一部分程序,在这里能够从数据库中要求得到为该特殊用户在业务逻辑程序中定义的用户专用参数。从现在起用圆表示的这部分程序称为一个点。在本发明中,向业务逻辑程序添加一定的已定义好的点,这些点与确定的操作特性相联系。这些点基于一个识别码而被标识。在业务逻辑程序内该代码是一个连续数字,该数字与确定的指令共同传输。在一个点,要检索的用户专用信息可以用标识用户的任何一个识别符标识,例如采用用户识别符或用户的电话号码。
启动之后,程序立刻进行到点1,在该处从数据库中读取基于业务逻辑程序标识符、点的序列号、业务设施和用户实体,明确定义的记录。因为在程序执行的该阶段,尚未知道需要的业务设施和用户实体,业务逻辑程序使用一个默认值代替,从而读取对应于业务逻辑程序第一个点的通用记录。在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中,读取的记录包括“声明参数”,“清除代码参数”、“计数器参数”和“告警参数”等方面。
“声明参数”通知用户下面要读取的声明。“清除代码参数”在程序执行到该点之后下点之前被错误中断时,指示出要存储的清除代码。“计数器参数”指示计数器,它的值由于执行这部分程序而加一。“告警参数”标识由这部分程序要求的告警。要读取的记录还可以包括其它参数,例如“时间参数”或“目标号码参数”,或影响程序执行并能够转变为一个参数的任何其它变量。
点1之后的用户询问1(步骤41)形成并向CCF/SSF发送指示刚刚读取的声明参数的消息。基于此,CCF/SSF向用户作对应于声明参数的声明。此类声明可以是例如:“请输入一个设施代码”。当用户想要激活“跟踪”业务时,他应键入适当的激活代码,例如*44*,而当他想要钝化“跟踪”业务时,他键入钝化代码,例如*44#。用户能够控制的每项业务对应于能够通过电话按键键入、以根据要求激化或钝化业务的某个预定代码。
CCF/SSF收到用户给出的选择信息并向业务逻辑程序发回一个包含分析结果的消息。从收到的消息中,业务逻辑程序读取业务标识符和业务使用的模式(激活/钝化),并着手研究业务标识符(步骤42)。如果业务标识符对应于“跟踪”业务的标识符,将继续在“跟踪”支路(水平虚线指示其起始点)中执行程序。如果业务标识符对应于一些其它的业务,程序的将在对应于有关标识符的支路中继续执行。(在块“其它业务”中表示)。
如果收到的业务标识符是对应于“跟踪”业务的标识符,程序将继续到点2,在该点程序从数据库中读取预定记录,记录中的“声明参数”通知用户下面要读取的声明。
点2之后是用户询问2(步骤43),业务逻辑在此处向CCF/SSF发送指示最新读取的声明参数的消息。向用户所作的声明可以是例如:“你希望激活跟踪”业务。请输入密码*本人电话号码*目标号码#”。用户给出的应答通知程序用户的密码、电话号码和所要求的目标号码。收到这些信息后,程序继续到数据库询问1(步骤44),在这里从数据库中读取基于用户的电话号码建立的关于用户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包括例如:有关预订的任何附加业务的信息、这些业务的状态(激活/钝化)、用户线路的操作模式和口令设置。
数据库询问之后,程序检查(步骤45)用户信息以知道用户是否已被授权使用“跟踪”业务。如果他没有被授权,程序继续到点3,在这儿读取(图中未示出)指示下面将要对用户进行的声明的记录,换句话说即对应于业务逻辑程序点3的那些记录。点3之后(声明以后),程序早早中断了执行。通常在这种过早中断了业务逻辑程序的情况下,向用户进行由最新读取的声明参数所指示的声明。
如果用户被授权使用“跟踪”业务,程序会检测(步骤46)用户线路是否处于激活状态。如果线路没有激活,例如由于尚未付费,程序读取在点4定义的记录中包含的参数,并在进行声明后早早地中断执行。
如果用户线路是激活的,程序检测(步骤47)是否已达到业务激活/钝化尝试(Y)的最高允许次数。(Ymax)。如果是,程序读取在点5定义的记录中包含的参数,并在进行声明后早早地中断执行。
如果程序允许用户可以多次尝试并激化/钝化业务,程序检测(步骤48)用户输入的密码是否与从数据库中读取的密码一致。如果不一致,程序就把失败尝试的次数再加1,并通过点6转到用户询问2(步骤43),向用户进行点6定义的声明,声明可以是例如:“输入的电话号码与密码不匹配。请输入:密码*本人电话号码*目标号码#”。
如果发现口令正确,程序测试有关的过程是业务激活还是钝化。如果是业务钝化,程序转到数据库写入1(步骤49a),钝化业务。程序通过点7转到用户询问4(下面将描述)。如果该过程是业务激活,程序经由点8转到用户询问3(步骤50)。在用户询问3,向用户读出点8指示的个人声明,例如:“你好,Mikko Honkahen,你想把你的呼叫传送到什么号码?”作为对用户询问3的响应,程序收到用户给出的目标号码,并在数据库写入步骤2(步骤51),把该号码存入包含该用户信息的数据库中。写入之后,程序经由点9转到用户询问4(步骤52)。
用户询问4在点7或点9向用户读出有关成功地激化/钝化的声明,然后程序存储计费所需要的信息并终止执行。
当“跟踪”业务被激活并且用户电话号码被呼叫时,CCF/SSF向SCF发送业务请求,SCF对该请求作出响应,向CCF/SSF发送用户希望他的呼叫路由转接至的目标号码。
本发明使得有可能实现这样的IN业务,即根据本发明,制造者或操作者创建对多个用户公用的一个通用业务逻辑程序,并在一个单独的数据库或图表中创建执行过程中程序要读取的用户专用信息。图4描述了业务逻辑程序的两部分划分,和一般情况下由操作者执行的业务用户定制。这里多用户公用的业务逻辑程序400存储在网络单元的数据库DB2中,图4示出由翻译器读取的程序命令的一小部分(与点2有关)。当程序进行到点2时(点(2);业务逻辑程序在该点显示标识符L2,它代表一个转移地址),搜索存储在数据库DB3中的“定制信息”以找到有关用户(这里为第2号用户)的信息,图中该信息用声明代码和清除代码作为示范。然后使用(必要时)有关的代码继续程序的执行,即在图4的例子中,在声明指令(“声明”)中使用由最新读取的声明代码标识的声明,而当必须清除(指令“清除”)呼叫时,使用由刚刚读取的清除代码标识的清除方法。
图4的例子中,关于定义由公用业务代码实现的业务对每位读者的表现方式的信息存储在数据库DB3中。因此该信息定义了同一业务对每个终端用户(客户或操作者)是如何表现的。所以在本发明的系统中包括实现一项确定业务的一个业务逻辑程序和一些附加数据,他们共同造成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个人程序的印象。
上述方式中,操作者通过对影响业务逻辑程序的执行的单独存储记录中的数据进行删除,补充或修改,就能够定制客户或用户专用业务。由于实际的业务逻辑程序始终原封未动的事实,该系统变得大为有利,由此使用图形用户界面不需要编程,不论是手动还是直观可视。操作者可以,例如利用指令语言MML(人机语言)改变用户专用的“定制信息”,在ITU-T(原来的CCITT)建议Z.317-Z.341中定义MML的I/O语法。操作者从位于交换机中或更远处的一个数据终端(DT,图4)发出MML指令,该指令改变所需用户的所需参数。
操作者也可通过利用不同的定制信息创建同一业务的不同变化形式为内部目的而使用上述原理。例如,操作者可以通过把计数器接到确定点,来创建源于同一业务的具有不同计费方法的变化形式,当程序执行经过有关点时计数器就向前步进。这里单独存储的实际业务逻辑程序的所有信息是关于有关操作者的信息,这些信息分为不同单元,每个单元与有关业务的一个确定的变化形式相联系。图5描述了根据这样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系统,除了存储在数据库DB3中的定制信息501此处是变化形式的专用信息外,它与图4中的系统一致。
与各点相联系的计数器也可以帮助操作者收集各种统计数据。例如操作者可能对一个程序经过某一确定支路的次数感兴趣,即例如在一个确定时间间隔内有多少使用了错误的个人标识号码PIN的用户呼叫。操作者也可以将例如一个告警连接到一个点来代替统计计数器。这里在业务逻辑程序中的一点所检索的定制信息完全能够根据一个标识符和业务逻辑程序的一个点、或一个业务标识符和点而被识别。
尽管上面参考附图中绘出的例子描述了本发明,但显而易见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在以上陈述的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的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改动。如果由一条足够高速的链路连接,客户和操作者专用的信息甚至可位于不同的网络单元而不是在通用业务逻辑程序中。然而其唯一的本质特征是,“定制信息”作为用户专用信息,与实际程序代码分别存储。还应该注意到,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一项业务的产生根据该业务,可以意味着,例如激活/钝化一项业务(如上)或在激活后使用一项业务。

Claims (9)

1.一种用智能网提供用户专用业务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业务逻辑程序存储在智能网的数据库(DB1,DB2)中,根据预定触发条件来启动所述业务逻辑程序,从而产生用户专用业务,其特征在于:
将业务逻辑程序作为对多用户公用的业务逻辑程序(400)来执行,
从所述业务逻辑程序中为每个用户分别存储有关该业务的用户专用信息,以及
确定业务逻辑程序中的点,程序在执行期间从此处读取有关一个特殊用户的用户专用信息,由此含有被读取的用户专用信息的公用业务逻辑程序的执行提供了所述用户专用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逻辑程序(400)被存储在一个与用户专用信息不同的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性质已知的指令语言MML来修改业务专用信息。
4.一种利用智能网产生用户专用业务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存储在智能网的一个数据库(DB1,DB2)中的一个业务逻辑程序,可以根据一个预定触发条件来触发该项业务,其特征在于
将业务逻辑程序(400)作为一个对多用户公用的业务逻辑程序来执行,
从业务逻辑程序中为每个用户分别存储有关该业务的用户专用信息,
公用业务逻辑程序中有多个存储的点,程序在执行中从这里读取有关一个特殊用户的用户专用信息,由此包含被读取的用户专用信息的业务逻辑程序的执行提供了所述用户专用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业务逻辑程序(400)被存储在一个与用户专用信息不同的数据库中。
6.一种用智能网产生定制业务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业务逻辑程序存储在智能网的一个数据库(DB1,DB2)中,通过根据预定触发条件启动所述业务逻辑程序来产生一项定制业务,其特征在于
将业务逻辑程序作为对有关业务的不同变化形式公用的一个通用业务逻辑程序(400)来执行,
与所述业务逻辑程序分开,为每个变化形式单独存储有关该业务的定制信息,
定义业务逻辑程序中的点,程序在执行中从此处读取有关一个特殊变化形式的定制信息,由此包含被读取的定制信息的业务逻辑程序的执行提供了所述业务的一种变化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逻辑程序(400)被存储在一个与关于不同变化形式的定制信息不同的数据库中。
8.根据权利要求6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性质已知的指令语言MML来改变定制信息。
9.一个利用智能网产生定制业务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存储在智能网的一个数据库(DB1,DB2)中的一个业务逻辑程序,可以根据预定的触发条件来启动该程序,其特征在于
将业务逻辑程序(400)作为对多个业务变化形式公用的一个业务逻辑程序来执行,
从所述的业务逻辑程序中为每个业务的变化形式分别存储关于该业务的定制信息,
公用业务逻辑程序中有一些被定义的点,程序在执行中从此处读取关于一特殊化形式的定制信息,由此包含被读取的定制信息的业务逻辑程序的执行提供了所述业务的一种变化形式。
CN 96193050 1995-04-04 1996-04-02 个人智能网业务 Pending CN11804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6193050 CN1180468A (zh) 1995-04-04 1996-04-02 个人智能网业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951602 1995-04-04
CN 96193050 CN1180468A (zh) 1995-04-04 1996-04-02 个人智能网业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68A true CN1180468A (zh) 1998-04-29

Family

ID=5128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6193050 Pending CN1180468A (zh) 1995-04-04 1996-04-02 个人智能网业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86C (zh) * 1998-12-15 2002-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智能网业务管理点与具体业务无关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86C (zh) * 1998-12-15 2002-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智能网业务管理点与具体业务无关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04354B2 (en) Personal IN service
CN1083657C (zh) 电话网络和电话及用于确定给电话分配电话特征的方法
US5524146A (en) Automatic access to communication service providers
US5436957A (en) Subscriber control of access restrictions on a plurality of the subscriber's telephone lines
US6535596B1 (en) Call processing system utilizing subscriber services and preferences
CN1181862A (zh) 智能网中的电信投票
CN1268275A (zh) 软件hlr结构
CN1261497A (zh) 电信系统中处理请求和管理记录的方法和装置
US20050281401A1 (en) Name-alias based delivery of subscriber services
AU729923B2 (en) Method of providing a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CN1343425A (zh) 通信网络
CN1121792C (zh) 传送数据的设备和方法、智能网业务控制点和交换点
CN1258424A (zh) 智能网业务的配置
US20050135587A1 (en) Subscriber service management
CN1104818C (zh) 电信网中建立接续和结算接续的方法
US6304652B1 (en) Merging of calls
RU2294602C2 (ru) Способ индивидуализированной настройки и вызова (услуга "мой вызов") для абонентов мобильных услуг
CN1180468A (zh) 个人智能网业务
CN1214657C (zh) 相对于集中服务供应者环境分配服务执行环境
US6009322A (en) Automated Private Numbering Plan (PNP) subscription provisioning
FI106507B (fi) Tietosanoman käsittely tietoliikenneverkon verkkoelementissä
US6058177A (en) Mechanism to support multiple versions of toll free service
CN1309860A (zh) 把对话信息从电信网传输到用户终端设备
CN101056314B (zh) 智能网络系统、业务开发方法、实现业务与协议分离的方法
JPH10257174A (ja) 通信網の加入者間に呼を設定するためのサービスユニット、通信網の交換センタ、通信網のサービス制御ポイント、通信網、および通信網の発呼加入者と被呼加入者の間で呼を設定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