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8275A - 软件hlr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软件hlr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8275A
CN1268275A CN98808447A CN98808447A CN1268275A CN 1268275 A CN1268275 A CN 1268275A CN 98808447 A CN98808447 A CN 98808447A CN 98808447 A CN98808447 A CN 98808447A CN 1268275 A CN1268275 A CN 1268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
service
entity
service control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08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杰勒马
W·托姆
V·恩古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268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8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9Provisions for intelligent networking
    • H04Q3/0054Service creation techniques
    • H04Q3/0058Service creation techniques using service-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s (SIBBs) or "primiti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5Software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8Mobile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36Collect cal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76Common channel signaling, CCS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4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56Call scree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31Abbreviated di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45Intelligent networks, SC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用于移动电信网络的一种业务控制点。与采用归属位置寄存器和业务控制功能的传统网络相反,在这些传统网络中传统地归属寄存功能驻留在归属寄存器实体中并且智能网络业务功能驻留在业务控制功能实体中,本发明至少合并这些实体并根据灵活逻辑结构相对于固定逻辑结构所提供的效率来划分它们的功能活动。

Description

软件HLR结构
发明的背景
购置电话交换设备的电话业务提供者更宁愿提供除简单的电话呼叫路由选择之外的独特的电话业务。诸如被叫付费(免费电话)业务、始发呼叫筛选、终结呼叫筛选和缩位拨号计划的独特业务仅是业务提供者能提供给其用户以使其业务不同于其竟争者的额外业务的一些示例。
一种使电话业务提供者更方便地定制其交换设备以便允许这些额外业务的方法是利用智能网络。智能网络至少自1980中期已存在。传统地,在用户呼叫特殊号码(诸如美国的“800”号码)时,调用这些智能网络。拨打该号码来使一个触发信号发送给交换系统,使此交换系统与智能网络系统通信以便在智能网络中查明将如何处理此呼叫。智能网络根据提供给用户(或接收呼叫者)的预约业务提供特殊化的指令给交换系统。
智能网络的主要优点是提供额外业务的灵活性而不必调整“硬编码”交换系统,即,通过通知交换系统:它能依靠另一子系统以便在请求额外业务时执行其交换职责,此交换系统自己不必具有决定如何处理额外业务交换的“智能”,相反,那个智能驻留在智能网络系统中,它能进行修改、重新编程等而不影响此交换系统的标准交换性能。如果请求标准的点对点呼叫,则可不调用智能网络,并且交换系统能以传统方式为此呼叫选择路由。
智能网络由称为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SIB)的构造部件组成,每个SIB对单个输入信号执行特定逻辑功能。目前使用的示例SIB表被表示在附录A中。例如,一个SIB可以确定是在特定日期之前还是在此之后接收呼叫。如果此SIB确定是在此之前接收呼叫,可以对另一SIB进行逻辑分析以便进一步的逻辑处理。如果确定是在此特定日期之后接收呼叫,可以对信息信号进行逻辑分析,以通知交换系统结束此呼叫。这只是表示SIB如何能用于开发复杂的呼叫路由选择指令的一个示例。SIB能进行改变、修改、在数量上进行组合或在数量上减少以生成用于智能网络所提供的特定额外业务的整体业务逻辑。
具有SIB结构的智能网络在(通过增加或修改业务逻辑例行程序)提供定制业务方面提供高灵活性并允许迅速与经济地增加的额外业务的变化与增加而不影响标准硬编码交换系统。
因为能从各个SIB部分中灵活地建立所需的整体逻辑,所以将SIB用作构造部件来生成较大的逻辑方案称为灵活逻辑。可选择地,能以固定逻辑生成业务逻辑,这表示:一旦编程,不通过改变模块代码块而通过改变源代码自身来改变程序。
图1表示具有智能网络能力的现有技术业务网络。在图1的示例中,用户10向其电话业务提供者请求额外业务以允许它接收至其销售组织的被叫付费呼叫和平均地分配这些呼叫给其当前销售代表的目的电话号码。利用呼叫者12能拨打的指定的“800”号码调用此额外业务,利用本地交换机11接收800号码。
本地交换机11将此呼叫从呼叫者12引导到业务交换功能(SSF),此SSF将此呼叫交换到其目的地。在这样做之前,此业务交换功能检测来自本地交换机的呼叫信息中的触发信号。诸如呼叫者12拨打的800号码的智能网络呼叫将使业务交换功能发送消息给业务控制功能。此业务交换功能(SSF)位于业务交换点(SSP)上,而业务控制功能(SCF)位于业务控制点(SCP)上。可选择地,业务交换功能和业务控制功能可以位于同一节点(随后称为业务交换控制点(SSCP))上。
一般地,业务交换功能发送包含了呼叫者12拨打的号码和一般呼叫信息的消息给业务控制功能。这调用SCF中的业务脚本(script)解释器,此解释器分析接收的消息。此分析包括查找此业务中的程序并向用户10收取服务费用。在根据与(用户10)拨打的号码有关的业务逻辑分析呼叫信息之后,SCF将合适的呼叫交换指令通知SSF。在图1的示例中,例如,SCF可以分析至用户10的输入电话呼叫的以前分布并根据平均分布程序为来自呼叫者12的呼叫选择路由至用户10的销售代表。
在确定呼叫目的地之后,SCF发送指令给SSF以便将呼叫者12交换至用户10上合适的目的地。这以传统方式通过中转交换机(TR)16、有可能其他的业务交换点15、其他的中转交换机17和其他本地交换机18来完成。
从图1的示例中能看出,智能网络的优点是业务交换点13的业务交换功能(SSF)不必进行编码来将呼叫从呼叫者12交换到用户10,而能依赖于业务控制点14的业务控制功能来为它提供那个信息。因此,如果用户10的预约业务改变,不必修改业务交换点13上的业务交换功能。相反地,能在业务控制点14上进行所有修改。
基本上,仅对业务交换点13的定制进行编程使得业务交换点13能识别智能网络触发信号(分配给智能网络业务的呼叫号码),从而业务交换点13能在检测到触发信号时向业务控制点14请求交换信息。否则,业务交换点13根据普通交换功能操作。业务交换点13因而必须注意从呼叫者12至中转交换机16的呼叫的处理以及至业务控制点14的操作信号。
业务控制点14上的业务控制功能(SCF)提供能迅速将新业务引入到系统中的基础,此框架围绕解释识别将由网络提供的新业务的新近引入的业务脚本的业务脚本解释器进行操作。如上所述,可利用在业务交换点13上检测的触发信号来调用业务控制功能(SCF)。在收到触发功能之后,业务控制点14根据接收的触发信号类型来开始脚本解释操作。此操作将导致某一结果,它提供用于处理与触发事件有关的呼叫交换的指令。
在业务控制点14上进行操作的业务脚本是业务逻辑与业务数据的组合。此业务逻辑由允许容易地引入新业务并在一旦引入时允许容易地修改新业务的许多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前面称为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SIB)。
诸如结合图1所述的智能网络因而是一个其目的在于易于引入新业务的结构概念。
发明概要
由于客户需求,商业上要求无线环境中的智能网络。类似于基于陆地的智能网络的无线智能网络是一个其目的在于易于在无线环境中引入新业务的结构概念。理想地,无线智能网络支持标准电话移动性(诸如,传统蜂窝网络中的IS41协议)以及智能网络概念。无线智能网络解决与蜂窝网络有关的许多问题。首先,无线环境中的智能组网减少开发与布署新业务所要求的时间。第二,它使业务提供者被释放以便去提供客户设计的业务而不依赖于交换机提供者来在交换功能中研制与实施业务。第三,利用无线环境中的智能网络,无线网络业务提供者能使其业务与竟争者提供的业务不同。本发明提供几种选择方案来对无线网络进行功能上的层次划分,以便适应于无线智能组网。
附图简述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目的将结合附图具体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包括智能组网能力的现有技术电话网络的示意图;
图2是包括智能网络能力的无线网络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采用的结构的示例实施例;
图4是图3的替换实施例;
图5是根据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用于归属寄存器功能的固定应用程序编制器的接口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用于业务控制功能的灵活应用程序编制器接口;
图7是图3与4的实施例的另一替换实施例;
图8是与图7的实施例有关的业务逻辑执行环境的示例实施例;
图9是现有技术归属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结构的示例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结构的示例实施例;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的示例实施例;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归属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示例实施例;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归属位置寄存器结构;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业务控制点结构;
图15是分开在多个节点中的业务控制功能的示例实施例;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业务网络结构的示例实施例;和
图17是现有技术业务控制功能实体的示例实施例。
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
图2是表示具有智能网络能力的无线网络的基本结构。移动站MS1、MS2…MSn通过基站20与电话网络通信。基站20是可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21将呼叫从移动站传送到移动与陆地网络的许多基站之中的一个基站。移动交换中心21与公用陆地移动网络(PLMN)通信以便将呼叫从与之有关的移动站中传送到另外的远程电话业务设施。
移动站自然能从基站20所控制的环境移动到另一基站所控制的环境。给每个移动站分配保持在归属位置寄存器22中的一个归属位置。当移动站从其归属位置移动到另一区域时,在此移动站可在其中漫游的特定地区的移动交换中心21的可变位置寄存器(VLR)的相关区域中,对此移动站进行登记。以这种方式,移动网络能记录每个移动站的位置以便发送呼叫给此移动站和从此移动站接收呼叫。
在智能网络环境中,此无线网络可以给无线用户提供定制业务。为此,在与移动交换中心21和归属位置寄存器22的通信中提供业务控制点23。注意:在图2中,连接业务控制点23、归属位置寄存器22和移动交换中心21的虚线表示控制信号的通信,而诸如移动交换中心21、基站20与公用陆地移动网络(PLMN)之间的实线表示诸如数字或模拟话音的呼叫信号的通信。在全部附图中使用此图表符号来区分控制信号与呼叫信号。
当移动站拨打识别智能网络业务的号码时,移动交换中心21在业务控制点23上呼叫以提供有关此呼叫处理的引导。业务控制点23采用业务控制功能24来处理此请求并提供有关如何处理此呼叫的引导给移动交换中心21。业务控制点23也必须采用存储处理智能网络业务请求所必需的数据的业务数据功能25。
虽然归属位置寄存器22与业务控制点23在图2中分开示出,但它们可以组合在单个节点中并且甚至可以与移动交换中心21一起组合在单个节点中。
实质上,归属位置寄存器22管理无线用户的移动性状况。因此,归属位置寄存器22与其他功能实体相互作用以便保持移动站MS1,MS2,…MSn的位置与活动状态;传送与更新用户分布;提供用于呼叫建立或短消息业务传送的路由选择地址;以及给移动站提供通知信息。
业务控制功能24在业务请求的处理中指挥呼叫控制功能,业务控制功能可以与其他功能实体相互作用以便访问附加逻辑或获得处理呼叫与业务逻辑事例所要求的信息(业务或用户数据)。业务数据功能25包含在其业务执行时由业务控制功能24实时存取的客户与网络数据。
可以在图2实施例中包含的另一功能实体(未在图2中示出)是验证功能。这提供与验证、话音保密和信令消息加密有关的业务逻辑与业务数据功能。
如图2所示,业务控制点包括业务控制功能24与业务数据功能25的功能实体,业务控制点23能直接地或通过归属位置寄存器22来与移动交换中心21接口。
在业务控制功能24位于单独节点中时,此节点称为业务控制点23。业务控制功能24可选择地位于另一节点中,诸如归属位置寄存器22或移动交换中心21。
总之,其中的业务控制点与业务控制功能对于电信业务不是新的。根据现有技术的示例业务控制功能例如表示在图17中。这里,业务控制功能170表示为与业务交换功能171通信。用类推的方法,图17的业务控制功能170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能类似于图2的业务控制功能24。同样,图17的业务交换功能171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能类似于图2的移动交换中心21。如图17所示,业务交换功能171通过接口172与业务控制功能170通信。最后,业务交换功能171需要从业务控制功能170中接收有关正确处理呼叫请求的指令。业务控制功能中的业务处理利用从业务交换功能171中接收的调用指令来开始执行。这提示业务控制功能去参考一组业务脚本173,该组业务脚本173识别应如何处理呼叫(诸如免费电话、被叫付费或其他较复杂的处理)。业务脚本173由业务脚本解释器(SSI)来进行处理,该业务脚本解释器(SSI)根据从业务交换功能171中提供的调用来提供用于解释业务脚本173的框架。因而,从业务交换功能171向业务控制功能170的调用请求导致产生由业务脚本解释器根据业务脚本173返回的某些操作。还有,在业务控制功能需要操作的结果(事件)时,它等待业务交换功能完成并提供那个结果给它。示例结果/事件能包括更新业务控制功能中的信息或恢复脚本解释。最后,用于特定业务处理的业务交换功能与业务控制功能之间的通信在从业务脚本解释器至业务交换功能的对话消息结束时结束。如图17所示,业务控制功能170允许电信交换机通过改变业务脚本173实施新的呼叫处理操作而不改变业务交换功能171。
业务脚本173由于其模块性也易于进行改变。业务脚本173是业务逻辑与业务数据的组合。业务逻辑由许多链接在一起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接受单个输入信号并从中提供可变数量的可能结果或输出信号。一定数量的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被提供作为标准模块,而其他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能定制用于特定业务控制功能170。例如,一种类型的标准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将接受表示周日的信号并根据是在工作日还是在周末接收此呼叫来将此呼叫分支到两个不同地方之中的一个地方。这仅是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的一个示例实施例,而许多其他的实施例是公知的并能想像到所需的特定定制呼叫处理的实施例。
图2的业务控制功能24类似于图7的操作在于,它采用由图2所采用的无线实施例合适的某些构造部件组成的业务脚本173。
图2的业务控制点23与归属位置寄存器22的结构对于最终所需的功能是重要的。这些组成部分的高级结构的示例实施例与验证功能一起表示在图3中。这里,HLR/SCP39结合了四个功能实体:验证控制功能30、归属寄存器功能31、业务数据功能32和业务控制功能33。验证控制功能30、归属寄存器功能31和业务控制功能33通过标准SS7通信协议利用SS7栈38相互通信。
验证功能30是包含类似于当今的归属寄存器子系统结构中所提供的功能操作的验证功能的功能实体。验证控制功能实体30包括数据库34a、业务处理能力35a和业务控制层36a。验证控制功能30通过业务控制层36a、36b和36c与归属寄存器功能31和业务控制功能33通信。即,功能实体30、31与33在通过SS7栈38相互(在合适时)传送呼叫信号的同时通过业务控制层36a、36b与36c相互传送控制信号。
归属寄存器功能31是除了已去掉验证功能之外具有与移动网络中使用的归属寄存器子系统相同功能的功能实体。归属寄存器功能31包括三个功能层,即数据层34b、业务处理能力35b和业务控制层36b。
业务控制功能33是控制智能网络与无线智能网络业务的处理的功能实体,特别地,它执行类似于结合图17所述的(除了业务脚本173采用的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的类型之外)通过业务生成与管理功能生成的业务程序。因而,业务控制功能33包括采用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37b的表面逻辑层37a。另外,业务控制功能33包括传送控制信号2的业务控制层36,例如,其相应业务控制层36b上的归属寄存器功能31。业务控制功能33依赖于独立功能实体即业务数据功能32来存储其数据。
图3的结构实现某些特性。首先,在每个应用程序(每个验证功能30、归属寄存器31和业务控制功能33)的基础上保持用户文档文件和数据。这意味着:即使应用程序实际上被共同定位,但它们将包括三个单独的用于数据存储的逻辑实体(数据库34a、数据库34b与业务数据功能32)。应用程序与数据功能之间的接口将与数据库类型(关系、面向对象目标等)无关。在此应用程序的相应数据库中如何构造数据的描述保持在相应数据功能中。结果,业务处理层35a与35b仅需知道需要哪个数据而不必知道如何构造此数据。
归属寄存器功能层31用作前端功能实体,从而使归属寄存器功能31首先处理所有的控制消息。因此,例如,如果将在业务控制功能33中执行业务(即,在遭遇触发点时),则归属寄存器功能31发送一个请求业务控制功能33执行此业务的消息。如果业务控制功能需要查询用户进一步的信息,它必须利用归属寄存器功能31来这样做。
虽然归属寄存器功能31与业务控制功能33在图3中表示在同一节点中,但这两个应用程序不必位于同一物理节点中。如果它们被共同定位,则它们之间的接口能是内部的。或者,它们之间的接口是外部的。业务控制层36a、36b与36c负责来确定将使用内部还是外部协议。即,如果归属寄存器功能31与业务控制功能33未被设在一起,它们根据标准通信协议通过外部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如果它们被设在一起,业务控制用户层36b与36c被用来确定使用内部协议。利用此方案,使得业务量处理不必进行物理配置。
在多个预定义触发点中进行从归属寄存器功能31至业务控制功能33的转移。这些触发点能根据用户(例如,根据用户类别)进行指令改变,然而,它们的数据在设计时被预定义。可选择地,能通过将编程能力扩展到数据部分、通过增加更多的触发点以及允许根据等级类型和节点能力等进行查询来使此机制更灵活。
归属寄存器功能31与验证控制功能30可利用固定逻辑来实施。利用灵活逻辑生成在业务控制功能33中执行的业务。如本文所使用的,在利用固定逻辑实施功能时,仅能通过修改源代码并重新编译源代码来更新功能。通过在所述节点上进行功能改变则能修改业务。另一方面,如果利用灵活逻辑实施功能,能通过更新检查其行为的脚本来修改功能,随后通过在所述节点上下载脚本能修改业务。
图3的结构具有许多优点。此结构在技术上是低风险的,这是因为此结构是公知的并在其他电信环境内得到验证。还有,其性能是好的,因为没有解释器开销,并且与当前智能网络实施相比更容易控制数据库存取的数量。另外,由于数据模型是固定的,所以能优化每个用户的存储器使用。由于不影响业务管理应用系统(例如,与当前智能网络实施相比,不要求新的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或业务设计),所以此结构复杂性也是低的。
然而,例如由于在增加新的触发点时或在需要更新接口时需要许多修改工作,所以图3的结构不如下述的选择方案灵活和适用。还有,用于归属寄存器功能31与业务控制功能33的两个单独的功能实体表示出它们之间更长的响应时间和/或更复杂的接口。这在业务需要位于另一应用程序中的数据时尤为正确。最后,图3的结构在数据恢复情形期间更复杂,这是因为单独的逻辑数据库(34a,34b与32)要求保持更多的记录文件。作为上面结合图3所述结构替换的结构表示在图4中。在图4中,归属寄存器功能实体41与业务控制功能实体42共享单个逻辑数据实体43。还有,图4的结构利用灵活的逻辑实施某些归属寄存器功能。
在图4的实施例中,具有业务层40a与业务控制层40b的验证功能实体40与上面结合图3的实施例所述的相同。归属寄存器功能实体41是一个具有结合图3的归属寄存器功能31所述的一些归属寄存器功能的功能实体,但利用固定逻辑来实施某些功能并利用灵活逻辑实施其他功能。具体地,利用固定逻辑实施所有与非业务相关功能(即,在基本业务之上不建立辅助业务),利用灵活逻辑实施其他功能。归属寄存器功能实体41包括业务层41a与业务控制层41b,正如结合图3所述的。
业务控制功能42是一个用于控制包括利用灵活逻辑生成的某些归属寄存器功能在内的业务处理的功能实体,即,以(在业务控制功能实体42中执行的)灵活逻辑来实施归属寄存器功能实体41中的与业务相关功能41。业务控制功能42包括由服务构造部件42b组成的业务逻辑42a,它也包括结合图3所述的业务控制层42c。
归属寄存器功能实体41与业务控制功能实体42都与公用数据实体43通信,这一个数据实体43具有两个API,一个API固定用于归属寄存器功能,而第二API可灵活地用于业务控制功能。
固定API建立在业务情况的基础上。为了读数据,应用程序发送业务情况和用户密钥给数据功能43。API具有包含必须提取的数据实体完整清单在内的每种业务情况的文件。API也知道数据库的结构,所以它能使数据库的查询最小化从而来获得所有要求的数据。可以利用具有从应用程序中输入的实际数据的数据标记来完成数据的写入。
对于灵活API,为了读数据,此应用程序发送实施特定业务所采用的数据模块的清单。此API具有每个数据模块的文件,其中包含属于那个数据模块的数据实体的清单。为了使数据库的查询最少,API逻辑应采用那个装置的数据模块组,确定必须提取的整个数据实体组,并随后根据数据库表结构发送查询。为了将数据写入数据库,此应用程序应提供数据模块和所包含的数据。借此,此API能将数据写入数据库。
固定API与灵活API的示例分别表示在图5与6中。在图5中,作为例如对高速缓冲逻辑50的IS-41事务处理来接收控制信号。高速缓冲逻辑50查看高速缓冲存储器或有关由高速缓冲表51中的IS-41事务处理请求所识别的特定业务所要求的数据的指示。因此,例如,在图5的实施例中,RegNot业务请求数据D1与数据D2,如表示的高速缓冲表51中所示的那样。高速缓冲逻辑50然后向数据库管理器52请求其要求的特定业务所必需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器52定位从各个数据库表53中请求的数据并随后将该数据(诸如D1与D2)返回给高速缓冲逻辑50,高速缓冲逻辑50则发送请求的数据给应用程序。
在灵活API情况中,如图6所示,例如,高速缓冲逻辑60接收数据模块(DMi)。高速缓冲逻辑60然后识别高速缓冲存储器61中的特定数据模块(DM1,…DMn)的数据参数。例如,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数据模块DM1识别数据目标D1与D2,高速缓冲逻辑60随后将其数据请求通知数据库管理器62,数据库管理器62从表63中查找合适的数据并将此数据(例如,D1与D2)返回给高速缓冲逻辑60,高速缓冲逻辑60然后将此数据(Di)传送给此应用程序。
因此,图4的实施例将一些传统固定的逻辑归属资源功能实体41功能转移为灵活逻辑。消息分配器44是一个决定将如何处理特定消息的逻辑实体,这例如能利用一个配置表来控制。在增加新消息或现有消息从固定转移为灵活时,改变此配置表,并且由消息分配器44相应地处理此消息。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下面的IS-41消息能如下地分为灵活与固定逻辑:
   消息     固定逻辑     灵活逻辑
   locReq     ×
   FeatReq     ×
   OrReq     ×
   TranNumReq     ×
   Ruidir     ×
   Qualdir     ×
   Routreq     ×
   ReqNot(二者,在不同时间)     ×
   RegCan(二者,在Reg Not之后)     ×
   BulkDeReq     ×
   MsInactive     ×
   UnRelDir     ×
   QualReq     ×
   UnrelDir     ×
   SMSReq     ×
   AC消息     ×
   专用OrgAccess     ×
LocReq(位置请求):由始发MSC将LocReq操作用于从HLR获得呼叫处理指令。
FeatReq(特性请求):FeatReqc操作用于代表登记的MS请求特性相关处理。
OrReq(始发请求):OrReq操作用于代表登记的MS请求呼叫始发处理。
TranNumReq(传送至号码请求):TranNumReq操作在特性处理期间用于从HLR中获得MS转移号码。
Ruidir(远程用户交互作用指示):Ruidir操作由HLR用于远程提供用户交互作用的MSC(或其他网络节点)的操作。
Qualdir(合格指示):Qualdir操作用于更新先前获得的MS授权信息、文档文件信息或二者。
Qualreq(合格请求):Qualreq操作用于请求MS的确认或请求MS的确认并获得其文档文件信息。
Routreq(路由选择请求):Routreq操作用于查询有关为未定的呼叫选择路由至识别的MS的优选方法。
RegNot(登记通知):RegNot操作用于报告MS的位置并且可选择地用于确认MS或确认MS并获得其文档文件信息。
ReqCan(登记取消):ReqCan操作用于将先前登记的MS不再在其服务区中报告给应答FE(功能元件)。
BulkDeReg(成批取消登记):BulkDeReg操作由VLR用于通知HLR:与此VLR有关的所有漫游MS数据已经被去除掉。
MsInactive:MsInactive操作用于表示MS是无效的,由服务VLR用于将取消MS的登记通知HLR,并由HLR用于在与VLR共享SSD(共享的保密数据)时提供MS的呼叫历史计数值给AC,而且VLR取消此MS的登记。
UnRelDir(不可靠的漫游者数据指示):UnRelDir操作由HLR用于通知其相关服务系统:它已经历了导致其漫游MS数据不可靠的故障。
QualReq(合格请求):QualReq操作用于请求MS的确认或请求MS的确认并获得其文档文件信息。
UnRelDir(不可靠的漫游者数据指示):UnRelDir操作由HLR用于通知其相关服务系统:它已经历了导致其漫游MS数据不可靠的故障。
SMSReqI(SMS请求):SMSReq操作用于请求漫游MS的临时SMS路由选择地址。
AC消息:用于提供IS-41验证操作的一组操作。
Proprietary OrgAccess:服务于与OrReq相同功能的Ericsson(爱立信)专用消息。
利用图4的实施例,使用划分的固定与灵活逻辑,可以实现某些优点。首先,此实施例允许设计者选择能从趋于灵活建立中获益的功能类型。属于基本的和/或高容量的功能能趋于固定建立,而属于面向低容量的业务的功能能趋于灵活建立。这只由每个功能的要求而不是归属寄存器实体41相对于业务控制功能实体42内的功能的传统位置来驱动。
图4的实施例允许设计者选择功能是驻留在固定还是灵活逻辑侧上,这允许以渐进和安全的方式进行产品改进。因此,在市场压力要求更高级功能时,能改进产品以便以较简单方式满足功能要求。这能使所有功能迅速转移成灵活,尽管很容易去想像:可以将传统上在归属寄存器功能中执行的基本网络功能保留在固定侧上以便从优化与性能中获益。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可以被想像为同时趋于固定与灵活建立。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结构,图7中的建议是在一个执行环境(即业务逻辑执行环境74)中生成一个逻辑数据,在使用同一应用结构的图7的示例实施例中能采用不同的结构,可能的结构包括:
1)具有外部接口的HLR节点;
a)使用专用协议的业务控制点;
b)使用诸如IS-41的传信协议的移动交换中心,
c)使用IS-41的验证控制器。
当然,对于归属位置寄存器节点与业务控制点、移动交换中心或验证中心之间的任何一个外部接口,能采用各种可选择的传信协议。
2)具有至以下的外部接口的验证控制节点:
a)使用诸如IS-41的传信协议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在归属位置寄存器与验证控制器位于一起的情况中,内部IS-41接口将由TC用户72保管以允许应用程序的相同实施。
3)采用上面两个结构的任意组合的节点。
如图7所示,这一个执行环境74包括与灵活应用层71通信的单个逻辑数据库实体70。灵活应用层71与业务控制层72通信,业务控制层72与交换系统堆栈73通信。可以利用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和依赖于业务的构造部件通过业务生成环境来生成执行环境74所采用的所有业务。还有,所有功能是基于无线智能网络的业务。
各个层70-73的更具体的细节表示在图8中。
在图6中,智能网络管理接口(INM)与业务逻辑(SL)通信,业务逻辑(SL)包括指定SIB链接的数据和给定的业务应用程序所特定的业务数据的索引。
智能网络管理接口(INM)也与业务支持数据(SSD)通信。可以识别几种类型的数据。
首先,能由网络操作者指定静态数据,这能是诸如协同节点、IP地址、广播号码或诸如预约业务和用户号码等的用户特定数据的网络数据。第二,能由客户指定较少的静态数据,诸如转移号码等。第三,能指定能在业务执行期间改变的动态数据,诸如位置、业务电平计数器、用户信用等。
最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业务支持数据,应当使业务应用程序不知道数据的物理位置。在一些当前系统中,对于能立即提取一个特定业务情况的所有数据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业务情况,已优化了至数据库的接口。这不再是智能网络环境中的工作,在智能网络环境中没有标准化的业务情况。相反地,可以改善此接口以允许更通用的数据提取机制,例如提取每个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的数据,或可选择地在应用程序请求时提取各个数据片。
呼叫事例数据(CID)驻留在应用层71中,呼叫事例数据(CID)是对一个呼叫事例特定的数据,诸如拨打号码或主叫线路ID。此数据在接收查询(例如,InitialDP,OrReq)时利用协议解码器(例如,IS41 ASE)来填充并可输入到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以便作出某些决定。这种类型的数据通常存储在RAM以便快速存取。
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是业务初始点的“引擎”,它将输入消息和其他事件排队、启动新业务逻辑处理(或分配事件给现有业务逻辑处理)、以及与业务逻辑记录交互作用以便决定接下来执行哪个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等。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也将记录哪些事件仍期望用于不同的业务逻辑事例。为了利用互相排斥的事件整理未决的事件清单,此业务逻辑执行环境需要具有可应用于此业务逻辑示例的呼叫模型的“镜像”。
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SIB)是代表特定业务特性的一段代码。它将所指示的业务数据或呼叫事例数据用于输入、执行其功能并将逻辑结果传回给此业务逻辑执行环境。这可被用于指出业务逻辑链的下一个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除了逻辑结果,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执行能任选地导致改变呼叫事例数据(CID)或客户数据、发送IS-41消息和/或请求将有关特定事件的接收(例如,发送此消息的结果消息)通知此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
多相关控制功能(MACF)提供属于同一业务逻辑处理的多个关联之间(例如,CSI中辅助与起始对话之间、或IS41的Locreq事务处理与routereq事务处理之间)的协作性。在多关联控制功能(MAC)中,根据一个示例实施例能(例如,与用于诸如CSI的其他协议的关联控制功能一起)提供用于IS41的单关联控制功能。IS41的单关联控制功能(SACF-IS41)实施用于传送控制层72的业务控制用户接口。为了输出消息,根据IS41规则确定与每个组成部分一起使用哪个TCAP消息类型以及何时开始与关闭事务处理。为了输入消息,它命令由应用业务单元(ASE)解码并将此事件通知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它也编码/解码TCAP对话部分。为了输入消息,它执行应用程序内容协商。为了输出消息,它针对同意用于该关联的应用程序前后关系来筛选业务应用程序所请求的操作。
在新接收的事务处理(例如,Query/TC-BEGIN-IND)的情况中,给业务逻辑执行环境提供要启动的业务逻辑实体的名字。ASE的IS41是用于IS41的应用业务单元。为了输出消息,根据IS41语法编码从业务应用程序接收的数据。为了输入消息,解码这些输入消息并将数据存储在CID中。
由业务逻辑实体通过使用几个原则来支持IN消息和业务,如下所述。
初始业务逻辑实体:由业务控制功能(SCF)接收的一些消息将导致由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启动新的业务逻辑(SL)处理。例如,这能是传送诸如LocReq Inyoke。OrReq Invoke的调用部分的Query/Begin(查询/开始)消息。一个初始业务逻辑(SL)名字将与每个这样的消息相关联。例如根据用户号码、特性码等能从此初始业务逻辑跳到其他更特定的业务逻辑。
可将每个业务逻辑构造为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的链接。某些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能用于发出特定消息。这能是早先接收的消息的结果,例如LocReq Result、OrReq Result或新操作的Invokation(调用),例如RouteReq Invoke、RUIDir Invoke。
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例如在等待先前从那个构造部件发送的例如RouteReq Result、RUIDir Result的操作结果时也能接收消息。这些消息能是传送结果、差错或链接的调用部分的对话/继续或响应/结束消息。这些消息将不导致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的新业务逻辑处理的启动,但将在现有业务逻辑处理前后关系内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中,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将提交表示所请求事件的DialogueID、组成部分类型、操作码和InvokeID的业务逻辑执行环境中的监视请求。在收到此事件时,业务逻辑执行环境则将已提交那个特定事件请求的事例通知所有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
最后,还具有不与特定消息的发送或接收相关的但与判定逻辑相关的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根据一天中的时间、PIN码的检验等可以分成各种示例。这些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能利用为了获得所要的业务行为而需要的业务逻辑来指定不同的路径。这些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与任何特定协议无关,并能用于IS41以及CSI业务或任何其他协议。
至于对于所有用户相对固定并且非常频繁发生的某些程序,能考虑设计较大的构造部件专用于那个程序,即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或(SDB),例如以1或少量的构造部件实施RegNot程序。这能得到两个优点:
1)能改善性能(以灵活性为代价);
2)由1或2个SDB构成的业务逻辑能利用简单接口安装在业务控制功能(SCF)中,从而旁通业务生成环境/业务管理系统(SCE/SMS)。
利用类似于此的方案,诸如处理LocReq、OrReq消息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功能现在必需被设计为智能网络业务逻辑程序,这要求将附加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SIB)设计为支持IS41功能并且增加必要的IS41协议进行编/解码和事务处理。于是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能利用这些新的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SIB)来被编码为智能网络业务逻辑(INSL),这将允许通过将对于用户/业务特定的分支插入到标准IS41逻辑来灵活地生成各种业务。
现有归属位置寄存器程序现在能实施为单个SIB或包含满足此程序所必需的较小SIB的预定义业务逻辑。其他业务逻辑能跳到这样的依赖于预定义业务逻辑/业务的部件,这在消息能根据例如时间位置或预约而得到正常处理或特殊处理的情况中是有用的。
对于IS41协议,业务独立部件(SIB)应是每个协议消息的专用SIB。大多数直接转发设计是100%符合此协议并且不进行变换,这意味着能获得更好的性能。另一方面,在业务转向另一协议环境时必需进行重新设计,并且业务管理应用必需管理巨大的SIB库。
另一稍差的选择方案是返回消息SIB以便使用INFO和RESPONSSIB,在其中INFO将装载应答数据,而RESPONS将使可应用的结果消息(LocReq RR,OrReq RR等)返回。这将减少对业务生成环境/业务管理系统(SCE/SMS)的影响。还有,如果将同一原理重新引入诸如CSI的其他协议,仅需增加新的INFO变体并能分享业务。另一方面,从业务逻辑表示中查看功能/消息是困难的。还有,如果要决定发送什么消息,TC用户72设计将变得更复杂。
另一稍差的选择方案是采用多语言SIB,其每个SIB支持用于每个协议的对应于SIB功能的不同消息,这例如包括根据可能的结果对多个SIB划分OrReq Result/LocReq Result等功能,例如一个SIB用来继续此呼叫,一个SIB用来为此呼叫选择路由,一个SIB用来释放此呼叫。每个SIB将具有较小组的参数,即仅具有可应用于此消息的特定用途的参数。在这样的功能划分与现有CSI SIB一致时,CSI SIB能重新用于IS41。这将减少对业务生成环境/业务管理系统(SCE/SMS)的影响并且也允许在AMPS、GSM与PSTN网络之间共享业务。以这种方式,能在不同类型网络存取之间共享业务。另外,必需实施和管理较少的SIB,协议依赖性不被业务设计者看见,并且协议依赖性影响业务生成环境/业务管理系统(SCE/SMS)。另一方面,SIB设计利用此可选方案时将会更复杂,这是因为需要在SIB代码内解决协议程序中的差异。不同协议程序之间的折衷可能意味着少于100%的一致。还有,将新协议加到SCF将要求更新现有的SIB。
数据库存取(API)是需要进行寻址的另一区域。理想地,提供用于业务逻辑协议的有效的方式以便更新例如用于位置更新的用户数据模块内的数据。当今,业务控制点提供一种被设计成由用户根据客户文档文件管理来改变数据管理数据的构造部件(SIB),这样的改变也传送给业务生成环境/业务管理系统(SCE/SMS)数据库。对于位置更新,应提供不同的SIB来以非常有效的方式执行数据管理更新(例如,不检查使用交互作用程序)。数据管理改变不一定非要传送给业务生成环境/业务管理系统(SCE/SMS),但应将此改变处理成为与HLR/SCP匹配。
通过提取为一个SLP所需的所有DM而不是逐个提取也能改善数据库API的性能。
因为此可选择方案是非常灵活的方案并有助于业务生成/定制,所以此方案是有益的。由于仅必须实施灵活侧,所以此方案也提供比第二选择方案更简单的执行环境(结构)。由于无需定义内部/外部接口,所以此方案在业务交互作用和同一节点内的协调方面比第一选择方案更简单。由于仅存在一个数据模型,所以此方案具有比第一选择方案更简单的数据处理。它允许现有业务控制点基本结构、功能与SIB可能的复用,更有益于改进并能应用于不同标准。另一方面,SLEE可以不利地影响性能。还有,对SIB的改变和增加可以影响业务控制点(SCP)和业务管理应用系统。
图10-16表示本发明更通用的示例实施例。在图10中,以虚线表示归属位置寄存器100,并且也以虚线表示业务控制点101,归属位置寄存器100传统地包括移动性数据功能105,而业务控制点101包括它自己的数据功能,即业务数据功能107。图10中的虚线表示包含它自己的移动性数据功能105与固定逻辑106在内的归属位置寄存器100,而业务控制点101包含它自己的业务数据功能107和业务控制功能108(灵活逻辑)。
根据本发明,归属位置寄存器100与业务控制点101、功能实体105-108被分成新的功能层。数据库存取层102包括移动性数据功能105与业务数据功能107。业务逻辑层103包括在固定逻辑106中采用的业务控制功能和移动性管理功能以及与灵活逻辑(SIB)108中采用的业务控制功能。最后网络存取层104提供归属位置寄存器存取与业务控制点功能给网络。
根据本发明,如在前面实施例中所述的,在归属位置寄存器100与业务控制点101之间根据将在业务控制点101中以固定逻辑形式采用(在归属位置寄存器100中相对以灵活逻辑形式采用的那些逻辑)的那些业务控制功能来划分业务控制功能。
图11表示根据图10采用的组合结果。具体地,归属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110此时采用三个功能实体:数据库存取实体102;业务逻辑实体103与网络接口104。
图12表示图11的数据库存取实体102、业务逻辑实体103与网络接口104的另一示例细节。具体地,在图12的示例中,网络接口104可以是一个根据IS-41、CS-1、CS-X或其他合适协议操作的业务交换堆栈。业务逻辑功能实体103包含固定逻辑实体121(至少包括验证控制功能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和包括被固定逻辑实体121采用的固定逻辑在内的固定逻辑库122。业务逻辑功能实体103也包括灵活逻辑实体,其中包括业务逻辑执行环境125、移动性管理功能业务逻辑126和业务控制业务逻辑127。灵活逻辑被保持在包含灵活逻辑实体125、126与127所要求的各个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在内的灵活逻辑库124。重要的是,虽然业务逻辑103分成固定逻辑功能实体121与灵活逻辑功能实体125,但每一个这样的实体从数据库存取功能实体102中的公用数据库管理业务120中检索数据。还有,固定逻辑功能实体121和灵活逻辑功能实体125都通过公用分配器123与网络接口功能实体104通信。
用于UNIX环境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与业务控制点的另一示例实施例表示在图13与14中。这里,归属位置寄存器131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130,数据库管理系统130对于固定逻辑功能实体132与灵活逻辑功能实体133/134是公共的。固定与灵活逻辑功能实体132和133都利用公用分配器135与网络存取层通信。在图14中,业务控制点143被表示为具有数据库管理系统140,数据库管理系统140最好与图13的数据库管理系统130相同。当然,或者图14的数据库管理系统140能与图13的数据库管理系统130分开,但这样做将丧失本发明的某些优点,尽管仍能保持其他优点。
在图14中,采用灵活逻辑(SIB)的业务控制功能144利用移动性管理功能业务逻辑145与业务控制业务逻辑146来执行其灵活逻辑功能。还有,业务控制功能144采用执行业务脚本所必须的数据所需要的数据库144,所述业务脚本是受指示要完成的。此业务控制功能144利用例如IS41通信协议(或其他合适的协议)与网络接口功能实体通信。
通过采用此结构,无线智能网络业务通过使用灵活编码更容易适应。即,本发明允许根据现有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来开发新的无线智能网络业务而不必区别无线智能网络业务或非无线智能网络业务。
还有,本结构使业务逻辑看不到物理数据结构,即,没有如同在现有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那样的在分开的数据实体中的分开的移动性数据功能与业务数据功能。相反地,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得逻辑数据形式与物理形式分开。现有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的多个数据实体也使之很难采用单个数据接口。在这些结构中,物理数据不与代码分开。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数据库功能与业务逻辑功能分开,使得可沿着这些网络实体线路来分开网络。这允许一个从例如固定与灵活业务逻辑功能至数据库的开放接口。
本发明也允许智能网络与非智能网络业务之间的当前区别变得较不相关。本发明的各实施方案不一定必需是根据业务类型而是根据此业务所要求的性能与灵活性来区分。还有,通过根据所要求的业务性能与灵活性来优化业务,使得本发明更有利于进行逻辑至物理变换并因而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负载共享与冗余特性,这与妨碍对例如移动性管理功能消息的快速业务开发的现有归属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的硬编码业务环境完全相反。
本发明也更有益于系统中的改进性开发,这是因为不是根据归属位置寄存器的传统功能而根据此业务究竟是与固定逻辑还是与灵活逻辑相关来进行业务的路由选择,因而允许设计者在性能与业务灵活性之间折衷选择而不根据归属位置寄存器相对业务控制点的传统功能来选择。返回到图15与16,本发明以又一实施例来表明:其中数据库节点为多个业务控制点节点服务。在图15中,数据库节点150包括数据库存取功能实体153。数据库节点150服务于多个业务控制点节点,例如,业务控制点节点150与业务控制点节点152(以及未示出的任何其他节点)。每个业务控制点节点151/152包括业务逻辑功能154/155和网络接口功能实体156/157,如结合前面实施例所更具体描述的。
本发明的又一扩展表示在图16中,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归属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160扩展到类似于结合图2所述的环境中,即,归属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160连到包括移动交换中心163C和可变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161与162在内的各个其他功能节点。可变位置寄存器/业务控制点161与162分别连到移动交换中心163a、163b与163d、163n。
回顾上面的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提供显然比以前可获得的更灵活的用于归属位置寄存器与业务控制点功能的结构。本发明也允许更快速的业务生成和更有条理的数据管理。
虽然本发明已结合目前认为是最为实际而优选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将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地,本发明预定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与范畴内的各种修改与等效安排。

Claims (13)

1.用于移动无线智能网络的一种业务控制点,包括:
第一功能实体,具有基于独立于业务的构造部件的业务逻辑,其中每个构造部件具有单个逻辑输入和依赖于所述每个构造部件所施加的业务逻辑的一个或多个逻辑输出;
第二功能实体,具有基于固定逻辑的移动性管理功能;和
数据库功能实体,它对第一与第二功能实体是公共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业务控制点,其中:
第一功能实体一般提供业务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业务控制点,其中:
第二功能实体一般给移动无线智能网络中的移动无线单元提供归属寄存器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业务控制点,其中:
第一功能实体一般提供业务控制,并且第二功能实体一般给移动无线智能网络中的移动无线单元提供归属寄存器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业务控制点,其中:
第一功能实体还包括业务逻辑执行环境,以便检索所选择的所述构造部件,并在所述移动无线智能网络中的移动无线单元所发送的信号上施加所述选择的构造部件的业务逻辑。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业务控制点,其中:
此业务逻辑执行环境利用第一功能实体从所述构造部件库中检索所述选择的所述构造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业务控制点,其中:
此业务逻辑执行环境也从所述数据库中检索在执行所述选择的所述构造部件所施加的所述业务逻辑时所需要的变量。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业务控制点,其中:
第二功能实体也从所述同一数据库中检索在执行所述固定逻辑时所需要的变量。
9.移动无线通信网络上的节点,包括:
单个业务逻辑功能实体,用于提供业务控制与移动性管理功能给所述移动无线通信网络,所述业务逻辑功能实体包括固定逻辑实体、不同于此固定逻辑实体的灵活逻辑实体、和根据配置表为业务请求选择路由至固定或灵活逻辑实体之一的分配器;
网络接口功能实体,用于在单个业务逻辑功能实体与移动无线通信网络的其余部分之间提供通信互连;和
数据库存取功能实体,用于提供数据值给所述固定逻辑实体和所述灵活逻辑实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业务控制点,其中:
此灵活逻辑实体包括业务逻辑执行环境,此业务逻辑执行环境在所述单个业务逻辑功能实体中从构造部件库中检索业务逻辑例行程序的构造部件并对业务请求信号执行所述例行程序。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业务控制点,其中:
此灵活逻辑实体还包括移动性管理业务逻辑例行程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业务控制点,其中:
此固定逻辑实体也包括不同于所述灵活逻辑实体的移动性管理业务逻辑例行程序。
13.在移动无线通信网络中提供智能网络业务的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用于执行移动性管理功能与业务控制功能的业务逻辑,所述业务逻辑分成固定逻辑与灵活逻辑,所述灵活逻辑采用预定义的逻辑例行程序的业务逻辑构造部件;
2)在识别业务类型为固定逻辑类型或灵活逻辑类型的表中配置所述业务类型;
3)检索业务请求;
4)根据步骤2)的所述表来识别所检索的业务请求为固定逻辑类型或灵活逻辑类型;
5)如果在步骤4)中所述检索的业务请求被识别为固定逻辑类型,则为所述所检索的业务请求选择路由至所述固定逻辑,或如果在步骤4)中所述所检索的业务请求识别为灵活逻辑类型,则为所述所检索的业务请求选择路由至所述灵活逻辑;
6)识别所述业务逻辑需要的任何数据变量,在步骤5)中为所述检索的业务请求选择路由至该业务逻辑,并且,从公用数据库功能实体中检索任何所述数据变量;
7)执行所述业务逻辑在步骤5)中为所述所检索的业务请求选择路由至该业务逻辑;和
8)根据步骤7)的结果提供呼叫处理信息给所述移动无线通信网络。
CN98808447A 1997-06-23 1998-06-18 软件hlr结构 Pending CN12682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045797P 1997-06-23 1997-06-23
US60/050,457 1997-06-23
US09/062,713 1998-04-20
US09/062,713 US6351646B1 (en) 1997-06-23 1998-04-20 Software HLR archite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8275A true CN1268275A (zh) 2000-09-27

Family

ID=26728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808447A Pending CN1268275A (zh) 1997-06-23 1998-06-18 软件hlr结构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351646B1 (zh)
EP (1) EP0992165A1 (zh)
CN (1) CN1268275A (zh)
AU (1) AU746353B2 (zh)
BR (1) BR9810284A (zh)
CA (1) CA2294504A1 (zh)
MX (1) MXPA99011832A (zh)
WO (1) WO199805950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3843C (zh) * 2004-03-26 2008-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归属区位置寄存器系统
CN1543255B (zh) * 2003-04-30 2011-06-08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多协议数据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2476B1 (en) * 1998-10-16 2003-04-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timer regeneration
US8074055B1 (en) 1999-01-28 2011-12-06 Ati Technologies Ulc Altering data storage conventions of a processor when execution flows from first architecture code to second architecture code
US7941647B2 (en) 1999-01-28 2011-05-10 Ati Technologies Ulc Computer for executing two instruction sets and adds a macroinstruction end marker for performing iterations after loop termination
US7275246B1 (en) * 1999-01-28 2007-09-25 Ati International Srl Executing programs for a first computer architecture on a computer of a second architecture
US8127121B2 (en) 1999-01-28 2012-02-28 Ati Technologies Ulc Apparatus for executing programs for a first computer architechture on a computer of a second architechture
US8121828B2 (en) * 1999-01-28 2012-02-21 Ati Technologies Ulc Detecting conditions for transfer of execution from one computer instruction stream to another and executing transfer on satisfaction of the conditions
GB0002972D0 (en) 2000-02-09 2000-03-29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Data handling system
US7934206B2 (en) * 2000-02-11 2011-04-26 Convergent Networks, Inc. Service level executable environment for integrated PSTN and IP networks and call processing language therefor
US7509648B1 (en) * 2000-02-28 2009-03-24 At & T Corp. Paradigm in multimedia services creation methodology, and new service creation and service execution environments
EP1137295A1 (en) * 2000-03-20 2001-09-26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522911B2 (en) * 2000-04-11 2009-04-21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Wireless chat automatic status tracking
EP1168857A1 (de) * 2000-06-21 2002-01-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nordnung zum Mobilitätsmanagement in einem Telekommunikationsnetz
EP1168856A1 (en) * 2000-06-27 2002-0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all handling in an intelligent network
US6633761B1 (en) * 2000-08-11 2003-10-14 Reefedge, Inc. Enabling seamless user mobility in a short-range wireless networking environment
US6691227B1 (en) * 2000-09-08 2004-02-10 Reefedge, Inc. Location-independent packet routing and secure access in a short-range wireless networking environment
US7042851B1 (en) * 2000-10-26 2006-05-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ervice creation and negoti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20110133A1 (en) * 2000-12-15 2002-08-15 Tomas Bern Front-end service for selecting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s
CA2365210C (en) * 2000-12-15 2006-02-28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control system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control method
US7224979B2 (en) * 2001-05-03 2007-05-29 Symantec Corporation Location-aware service proxies in a short-range wireless environment
US20030041175A2 (en) * 2001-05-03 2003-02-27 Singhal Sandeep K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ng Short-Range Wireless Access Points for Participation in a Coordinated Networked Environment
US20070011334A1 (en) * 2003-11-03 2007-01-11 Steven Higgin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provide composite applications
US7643626B2 (en) * 2004-12-27 2010-01-05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for deploying, provisioning and storing initial filter criteria
CN106330484A (zh) * 2015-06-18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日志生成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3331A (en) 1992-03-05 1994-10-04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 using wireline/wireless integration
CA2104188A1 (en) * 1992-10-30 1994-05-01 Murthy Kolipakam Wireless personaliz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SE517548C2 (sv) 1994-03-22 2002-06-1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Intelligent mobil telekommunikationsnät-anordning
US5457736A (en) 1994-04-12 1995-10-10 U S Wes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icrocellular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PCS) utilizing embedded switches
SE9401319L (sv) 1994-04-19 1995-10-20 Ellemtel Utvecklings Ab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US5752188A (en) 1994-12-23 1998-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from a home location register to an external node
US5920820A (en) * 1996-01-25 1999-07-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bined home location register and service control point for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5901352A (en) * 1997-02-20 1999-05-04 St-Pierre; Sylvai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networks and associated services
US5974331A (en) * 1997-04-04 1999-10-26 U S Wes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assigning features and users to wireline interfac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3255B (zh) * 2003-04-30 2011-06-08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多协议数据库
CN100433843C (zh) * 2004-03-26 2008-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归属区位置寄存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7949498A (en) 1999-01-04
US6351646B1 (en) 2002-02-26
MXPA99011832A (es) 2002-07-02
EP0992165A1 (en) 2000-04-12
BR9810284A (pt) 2000-09-12
WO1998059507A1 (en) 1998-12-30
CA2294504A1 (en) 1998-12-30
AU746353B2 (en) 200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8275A (zh) 软件hlr结构
CN1104178C (zh) 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提供用户个人业务
AU701814B2 (en) Method for activating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92061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elephony-based services
CN1177508C (zh) 一种实现异地智能用户漫游呼叫的方法
CN1199432C (zh) 移动预付费业务的异地充值实现方法
KR19980703618A (ko) 포터블 전화 번호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9990081935A (ko) 셀룰러 통신망용 결합된 홈 로케이션 레지스터 및 서비스 제어포인트
CA2216446A1 (en) Personal in service
CN101562759B (zh) 一种移动虚拟专用网集团智能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694477A (zh) 一种实现不同网络间号码携带的方法
CN1121792C (zh) 传送数据的设备和方法、智能网业务控制点和交换点
CN1235736A (zh) 用于输入和输出查询存储转发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477805A (zh)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间的号码携带方法
CN100512464C (zh) 归属地短号码业务的系统、平台及实现方法
CN1472920A (zh) 一种在智能网上实现主被叫付费业务的方法
CN101076062B (zh) 彩铃系统、以及在该彩铃系统中进行业务呼叫的方法
CN1186554A (zh) 业务管理的操作支持系统及其方法
CN1571576A (zh) 一种实现公共电话交换网交换机移动化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852366B (zh) 一种为用户同时提供多种业务的方法
CN100373984C (zh) 一种采用手机短号发送短消息的方法
CN1360794A (zh) 相对于集中服务供应者环境分配服务执行环境
CN101119409B (zh) 一种个人综合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295908C (zh) 一种在固定智能网上实现移动智能业务的方法
CN1317193A (zh) 处理导向用户业务资源的呼叫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