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6834A - 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6834A
CN118046834A CN202410356254.0A CN202410356254A CN118046834A CN 118046834 A CN118046834 A CN 118046834A CN 202410356254 A CN202410356254 A CN 202410356254A CN 118046834 A CN118046834 A CN 118046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vehicle
driver
angle posi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562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方超
吴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o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o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o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562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6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46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6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汽车辅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本申请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在驾驶员观测A柱盲区场景时,控制目标显示装置的位置能够随驾驶员的视线进行位置调整以适应不同驾驶员的眼睛聚焦范围,如此,可以兼顾不同驾驶员的使用需求,提高车辆A柱的透视显示效果;同时,在判断得到目标显示装置的位置调节无法满足需求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如此,进一步提高了车辆A柱的透视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A柱是指车身上前挡玻璃与前车门之间的柱子,A柱使得车身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刚度,对保护驾乘人员行车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因为A柱的存在,导致A柱视觉盲区的出现使汽车行驶存在安全隐患。目前,通常通过把车外场景成像于A柱显示屏上的方式达到透视的效果,从而扩大驾驶员的视野范围。但是,对于眼睛疾病导致眼睛本身视野范围较小的驾驶员来说,尽管将车外场景成像于A柱显示屏上,但是由于其眼睛视野范围较小并且显示屏固定于A柱而导致驾驶员的眼睛无法有效聚焦于显示屏,从而导致A柱透视显示效果较差,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员眼睛视野范围较小并且显示屏固定于A柱而导致驾驶员的眼睛无法有效聚焦于显示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A柱、第二A柱、设于所述第一A柱的第一显示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二A柱的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均具有可调节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中确定目标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为驾驶员视线方向对应A柱上的显示装置;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是否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不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并显示A柱盲区场景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还包括设于后视镜的第一摄像装置及第二摄像装置,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并显示A柱盲区场景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从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及第二摄像装置中确定目标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摄像装置为驾驶员视线方向对应后视镜上的摄像装置;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调整所述目标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以得到A柱盲区场景的目标道路图像;
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并将所述目标道路图像显示于所述目标显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还包括设于后视镜的第一摄像装置及第二摄像装置,所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从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及第二摄像装置中确定目标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摄像装置为驾驶员视线方向对应后视镜上的摄像装置;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调整所述目标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以得到A柱盲区场景的目标道路图像;
将所述目标道路图像进行虚拟现实处理以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其中所述透视图像为所述目标道路图像的虚拟透视图像。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是否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存在重叠;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存在重叠,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向远离所述最佳视角位置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不存在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驾驶员的眼部位置以及头部位姿;
根据所述眼部位置以及所述头部位姿,获得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是否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预先输入的眼睛视角范围,其中,所述眼睛视角范围包括左右方向视角范围或上下方向视角范围;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及眼睛视角范围确定最佳视角范围;
当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在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
当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不在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不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预先输入的眼睛视角范围,其中,所述眼睛视角范围包括左右方向视角范围或上下方向视角范围;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及眼睛视角范围确定最佳视角范围;
当所述目标显示装置调节位置能够完全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
当所述目标显示装置调节位置不能够完全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首先获取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然后根据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从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中确定目标显示装置;再根据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是否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当判断目标显示装置不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但是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覆盖最佳视角位置时,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并显示A柱盲区场景图像。也即,当驾驶员观测A柱盲区场景时,目标显示装置的位置能够随驾驶员的视线进行位置调整以适应不同驾驶员的眼睛聚焦范围,如此,可以兼顾不同驾驶员的使用需求,提高车辆A柱的透视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驾驶员视线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A柱是指车身上前挡玻璃与前车门之间的柱子,A柱使得车身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刚度,对保护驾乘人员行车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因为A柱的存在,导致A柱视觉盲区的出现使汽车行驶存在安全隐患。目前,通常通过把车外场景成像于A柱显示屏上的方式达到透视的效果,从而扩大驾驶员的视野范围。但是,对于眼睛疾病导致眼睛本身视野范围较小的驾驶员来说,尽管将车外场景成像于A柱显示屏上,但是由于其眼睛视野范围较小并且显示屏固定于A柱而导致驾驶员的眼睛无法有效聚焦于显示屏,从而导致A柱透视显示效果较差,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当驾驶员的视线(图3中视线P所示)在第一A柱的边缘位置且显示装置固定在第一A柱的中间位置时,若该驾驶员的眼球左右视线范围较小(图3中范围S所示),驾驶员的视线仅能够观察到显示装置的部分显示区域,使得A柱盲区的道路场景无法被驾驶员有效获取,从而导致A柱盲区透视失效。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应用于车辆200,所述车辆包括第一A柱210、第二A柱220、设于所述第一A柱210的第一显示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二A柱220的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均设于车辆内部,并且均具有固定状态及可调节状态,固定状态是指显示装置的位置无法调整、移动,可调整状态是指显示装置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被控制器控制移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均被设置为可调节状态(可左右调节以及上下调节),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显示装置的位置调节,但是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的移动调节是有一定限制的,显示装置的移动受到车内结构以及后视镜的影响,例如,当显示装置移动至靠近后视镜的位置时,会影响驾驶员对后视镜的观察;因此,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均具有对应的调节范围,显示装置在该调节范围内移动不影响A柱盲区场景的显示也不影响其他车辆部件(如后视镜)的功能。
如图1-2所示,以下将主要描述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的具体步骤,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请参阅附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0: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包括:
S110、获取所述车辆的驾驶员的眼部位置以及头部位姿;
S220、根据所述眼部位置以及所述头部位姿,获得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辆中可以包括DMS人眼追踪捕捉系统,该系统可以获取驾驶员的眼部坐标及头部位姿,并根据眼部位置以及所述头部位姿判断此时驾驶员是注视第一A柱还是第二A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辆中的处理器还可以根据预设视线追踪算法或者模型,如DCF算法、KCF算法、LCT算法、MDNet算法、卷积神经网络、卷积回归网络等,根据眼部位置以及所述头部位姿,获得驾驶员更具体的视线方向。
示例性的,车辆启动后,车内的摄像头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获取双眼位置三维坐标,x轴为左右坐标,y轴为高低坐标,z轴为前后坐标,根据双眼x轴坐标的中值计算出眉心位置x轴坐标,y轴和z轴坐标,并将三维坐标传给处理器,系统给出一个标准驾驶员驾车时的眉心三维坐标为基准及该眉心三维坐标下的基准视线,当驾驶员转头时,系统获取眉心的实际三维坐标并根据基准眉心三维坐标及基准视线即可得到驾驶员具体的视线方向,即实时视线与基准视线间的角度。
S200、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中确定目标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为驾驶员视线方向对应A柱上的显示装置;
可以理解,当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朝向第一A柱时,说明车辆驾驶员想了解第一A柱的盲区情况,此时将第一显示装置作为目标显示装置,以利用第一显示装置进行A柱盲区显示,需要时可对第一显示装置进行位置调整。
同理,当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朝向第二A柱时,说明车辆驾驶员想了解第二A柱的盲区情况,此时将第二显示装置作为目标显示装置,以利用第二显示装置进行A柱盲区显示,需要时可对第二显示装置进行位置调整。
S300、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是否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其中,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所在平面与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显示界面平行;
最佳视角位置是指能够满足车辆驾驶员的眼球视野范围,驾驶员观测不产生疲劳感的视角位置,因此,最佳视角位置是一个视角范围的概念。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300: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是否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包括:
S310、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预先输入的眼睛视角范围,其中,所述眼睛视角范围包括左右方向视角范围或上下方向视角范围;
S320、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及眼睛视角范围确定最佳视角范围;
S330、当所述目标显示装置在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
S340、当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不在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不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
具体地,如图3所示,以眼睛左右视角范围为例进行说明,对于正常用户来说,其眼球的左右视角范围可以达到150-180°,也就是说,用户向前注视时,能够看到同时看到左边75-90°及右边75-90°之间范围内的场景;而对于眼睛疾病的驾驶员来说,其眼球视角范围极大降低,眼疾严重的用户,其眼球的左右视角范围甚至只有30-40°。因此,对于正常驾驶员用户来说,其最佳视角范围较大(150-180°),对于非正常驾驶员用户来说,其最佳视角范围较小(30-40°)。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辆驾驶员可以首先预先输入自己的眼睛视角范围,然后系统根据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及眼睛视角范围确定最佳视角范围,最佳视角范围即为驾驶员视线方向向左右两边各延伸该驾驶员眼睛视角范围一半的角度(图3中范围S所示),在得到驾驶员的最佳视角范围之后,则可判断目标显示装置的初始位置是否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即当目标显示装置的初始位置在驾驶员的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如图3B所示,此时驾驶员能够完全观察到该目标显示装置,则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当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初始位置不在驾驶员的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如图3A所示,此时驾驶员不能够完全观察到该目标显示装置,则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不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如此,通过预先采集不同驾驶员的眼球视角范围以准确判断目标显示装置是否在驾驶员的最佳视角范围内,从而触发目标显示装置的调整策略以及提高目标显示装置调整的准确性。
S400、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不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
当目标显示装置的初始位置不在驾驶员的最佳视角范围内时,此时驾驶员并不能够完全观察到该目标显示装置,因此,需要继续判断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也就是说,判断目标显示装置能否进行位置调整以移动至该最佳视角位置,使得驾驶员能够完全观察到该目标显示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0: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包括:
S410、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预先输入的眼睛视角范围,其中,所述眼睛视角范围包括左右方向视角范围或上下方向视角范围;
S410、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及眼睛视角范围确定最佳视角范围;
S410、当所述目标显示装置调节位置能够完全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
S410、当所述目标显示装置调节位置不能够完全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辆驾驶员同样可以预先输入自己的眼睛视角范围,然后系统根据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及眼睛视角范围确定最佳视角范围,最佳视角范围即为驾驶员视线方向向左右两边各延伸该驾驶员眼睛视角范围一半的角度(图3中S所示),在得到驾驶员的最佳视角范围之后,则可判断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即当目标显示装置调节位置能够完全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如图3C所示,驾驶员能够完全观察到该目标显示装置,则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当目标显示装置调节位置不能够完全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驾驶员不能够完全观察到该目标显示装置,则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如此,通过预先采集不同驾驶员的眼球视角范围以准确判断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从而提高目标显示装置调整的准确性。
S500、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并显示A柱盲区场景图像。
如图3C所示,当判断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时,需要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并显示A柱盲区场景图像,以通过该目标显示装置在驾驶员能够观察到的最佳视角位置进行A柱盲区场景图像显示,从而消除A柱盲区。
由于驾驶人员身高、坐姿、障碍物远近等因素影响,显示装置屏幕上的画面可能和人眼看到的画面在形状、大小等方面存在较大偏差。为实现“透明”效果,需要在当前软硬件基础上,根据人眼视线动态调整屏幕显示画面,减小因驾驶人员坐姿、障碍物远近等因素造成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设于后视镜的第一摄像装置230及第二摄像装置240,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并显示A柱盲区场景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从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及第二摄像装置中确定目标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摄像装置为驾驶员视线方向对应后视镜上的摄像装置;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调整所述目标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以得到A柱盲区场景的目标道路图像;
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并将所述目标道路图像显示于所述目标显示装置。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根据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调整对应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使盲区显示画面跟随驾驶员视角,与车内显示画面无缝衔接,更符合观测场景,进一步提高A柱透视显示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目标显示装置的初始位置不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并且调节范围也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通过摄像装置准确拍摄得到目标道路图像后进行虚拟现实处理得到;并且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可以根据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进行调节。如此,当目标显示装置的移动范围被限制导致A柱盲区场景无法通过车内显示屏进行有效显示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显示,不仅能够保证A柱的透视显示效果,而且不会遮挡驾驶员对后视镜的观察视线。
在另一实施例中,确定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是否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存在重叠;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存在重叠,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向远离所述最佳视角位置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不存在重叠。
具体地,当目标显示装置的初始位置不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并且调节范围也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时,需要进一步判断目标显示装置是否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存在重叠,当两者存在重叠,如果此时直接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那么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会部分投射在目标显示装置上,从而影响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显示效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存在重叠后,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向远离所述最佳视角位置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不存在重叠,从而避免了显示装置对透视图像的透视显示效果产生影响。
基于此,本申请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在驾驶员观测A柱盲区场景时,控制目标显示装置的位置能够随驾驶员的视线进行位置调整以适应不同驾驶员的眼睛聚焦范围,如此,可以兼顾不同驾驶员的使用需求,提高车辆A柱的透视显示效果;同时,在判断得到目标显示装置的位置调节无法满足需求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如此,进一步提高了车辆A柱的透视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请参阅附图4,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存储器110及处理器120,所述存储器11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120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如上述所述的方法。
其中,处理器120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以控制装置执行相应任务,例如,控制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中确定目标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为驾驶员视线方向对应A柱上的显示装置;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是否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不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
处理器12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10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0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可以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
具体地,存储器11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VM),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存储器110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 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 SSD)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1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综上所述,本申请装置采用了上述任意一个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上述程序代码可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条或多条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程序代码,处理器执行该程序代码,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程序代码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 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 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第一A柱、第二A柱、设于所述第一A柱的第一显示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第二A柱的第二显示装置,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均具有可调节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及第二显示装置中确定目标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为驾驶员视线方向对应A柱上的显示装置;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是否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其中,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所在平面与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显示界面平行;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不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并显示A柱盲区场景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设于后视镜的第一摄像装置及第二摄像装置,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并显示A柱盲区场景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从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及第二摄像装置中确定目标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摄像装置为驾驶员视线方向对应后视镜上的摄像装置;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调整所述目标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以得到A柱盲区场景的目标道路图像;
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并将所述目标道路图像显示于所述目标显示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设于后视镜的第一摄像装置及第二摄像装置,所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包括: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从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及第二摄像装置中确定目标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摄像装置为驾驶员视线方向对应后视镜上的摄像装置;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调整所述目标摄像装置的拍摄角度以得到A柱盲区场景的目标道路图像;
将所述目标道路图像进行虚拟现实处理以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其中所述透视图像为所述目标道路图像的虚拟透视图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所述最佳视角位置显示A柱盲区场景的透视图像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是否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存在重叠;
确定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存在重叠,控制所述目标显示装置向远离所述最佳视角位置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与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在显示装置的移动方向上不存在重叠。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驾驶员的眼部位置以及头部位姿;
根据所述眼部位置以及所述头部位姿,获得所述驾驶员的视线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是否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预先输入的眼睛视角范围,其中,所述眼睛视角范围包括左右方向视角范围或上下方向视角范围;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及眼睛视角范围确定最佳视角范围;
当所述目标显示装置在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
当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不在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不处于驾驶员的最佳视角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否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驾驶员预先输入的眼睛视角范围,其中,所述眼睛视角范围包括左右方向视角范围或上下方向视角范围;
根据所述车辆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及眼睛视角范围确定最佳视角范围;
当所述目标显示装置调节位置能够完全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
当所述目标显示装置调节位置不能够完全移动至所述最佳视角范围内时,判断所述目标显示装置的调节范围不能覆盖所述最佳视角位置。
9.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410356254.0A 2024-03-27 2024-03-27 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8046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56254.0A CN118046834A (zh) 2024-03-27 2024-03-27 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56254.0A CN118046834A (zh) 2024-03-27 2024-03-27 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6834A true CN118046834A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8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56254.0A Pending CN118046834A (zh) 2024-03-27 2024-03-27 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68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97362A1 (en) Vehicle exterior side-camera systems and methods
JP6497158B2 (ja) 表示装置、移動体
EP2554434B1 (en) Vehicle surround view system
JP5406328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6369701B1 (en) Rendering device for generating a drive assistant image for drive assistance
JP7163732B2 (ja) 運転支援装置、運転支援システム、運転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60043295A1 (en) On-vehicle night vision camera system,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JP5093611B2 (ja) 車両周辺確認装置
JP3228086B2 (ja) 運転操作補助装置
US11209658B2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vehicle comprising head-up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virtu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irtual image display
US10306154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US11034305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4849333B2 (ja) 車両用視覚補助装置
JP2008018760A (ja) 運転支援装置
JP6770330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83473A (ja) 視線方向検出装置及び視線方向検出方法
JP4760562B2 (ja) 車両用周辺情報提示装置及び車両用周辺情報提示方法
JP2024501253A (ja) カメラミラーシステムのディスプレイカメラ較正
JP2018022958A (ja) 車両用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車両用モニタシステム
CN114248689B (zh) 用于机动车的摄像头监测系统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JP2017056909A (ja) 車両用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48812A (ja) 運転支援装置
CN109415020B (zh) 辉度控制装置、辉度控制系统以及辉度控制方法
CN118046834A (zh) 一种车辆a柱透视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3830025B2 (ja) 描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