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24098A - 风道系统和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风道系统和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24098A
CN118024098A CN202410200716.XA CN202410200716A CN118024098A CN 118024098 A CN118024098 A CN 118024098A CN 202410200716 A CN202410200716 A CN 202410200716A CN 118024098 A CN118024098 A CN 118024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grille
air
guide piece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007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爱国
吴勇
杨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007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240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24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24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道系统,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的电机组件和对电机组件进行冷却的风道机构,电机组件具有固定于壳体的定子和穿设于定子的转子,风道机构具有安装于转子的驱动风扇,驱动风扇旋转产生冷却气体,风道机构包括由冷却气体驱动旋转的导流件、形成于定子和壳体之间的第一风道和独立于第一风道的第二风道,第二风道至少部分位于导流件的下游,并且,运用该风道系统的角磨机兼具优秀的散热性能和防尘性能。

Description

风道系统和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系统和运用该风道系统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是一类由电机带动输出端附件运转以对工件进行作业的工具,在电动工具的加工过程中,控制组件和电机组件会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可由驱动风扇旋转产生的冷却气流带走并从机器内部排出。然而,冷却气流在进入机器时会将工具作业产生的粉尘一并带入,并且,在具有永磁转子的磨削工具中,夹带粉尘的冷却空气流经电机时,粉尘会被转子吸附,影响电机效率甚至导致电机失效,不仅如此,粉尘也会对定子线包产生冲击,存在扎伤线包的风险,进一步导致线包短路和/或断路。
目前,电动工具中阻止粉尘进入电机的方法是在进风口处增加防尘网,防尘网对于较大的粉尘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然而,防尘网对小于网眼的粉尘的阻隔效果较差,这部分较小的粉尘仍会进入电机,导致电机发生损坏。
鉴于此,确定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风道系统及运用该风道系统的电动工具,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系统和运用该风道系统的电动工具,该风道系统可使电动工具具备优秀的散热性能和防尘性能。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道系统,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的电机组件和对所述电机组件进行冷却的风道机构,所述电机组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定子和穿设于所述定子的转子,所述风道机构具有安装于所述转子的驱动风扇,所述驱动风扇旋转产生冷却气体,所述风道机构包括由所述冷却气体驱动旋转的导流件、形成于所述定子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风道和独立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流件的下游。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冷却气体流动经过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冷却气体中夹带的粉尘被所述导流件引导至所述第一风道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壳体具有连接于内壁的格栅,所述转子通过第二轴承支撑于所述格栅,所述第一风道形成于所述格栅的外壁、所述定子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所述导流件和所述格栅之间。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导流件包括轮毂、自所述轮毂延伸的环坡和连接于所述环坡的挡圈,所述格栅具有格栅内圈、连接于所述格栅内圈的格栅外圈和设置于所述格栅内圈和所述格栅外圈之间的格栅风窗,所述挡圈和所述格栅外圈形成迷宫式通道,所述迷宫式通道为第二风道的入口段,所述格栅风窗和所述迷宫式通道连通。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导流件于所述环坡的表面设置有组合叶片,所述组合叶片具有连接于所述环坡的根部、自所述根部偏离轴向且弯折延伸的第一叶片和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叶片的表面积。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叶片为所述冷却气体驱动所述导流件旋转的受力端,所述第二叶片为所述导流件抛甩所述粉尘的施力端。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导流件的旋转中心与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重合。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抵接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的端板和抵接于所述端板的端面的盖板,所述格栅外圈抵接于所述盖板的端面,所述端板形成有端板间隙,所述盖板具有盖板风窗,所述格栅风窗、所述盖板风窗和所述端板间隙连通。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的电机组件、驱动所述电机组件的控制组件和对所述电机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进行冷却的风道机构,所述电机组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定子和穿设于所述定子的转子,所述风道机构具有安装于所述转子的驱动风扇,所述驱动风扇旋转产生冷却气体,所述冷却气体流经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电机组件,所述风道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的导流件、形成于所述定子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风道和独立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流件的下游。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冷却气体流动经过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冷却气体中夹带的粉尘被所述导流件引导至所述第一风道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壳体具有连接于内壁的格栅,所述转子通过第二轴承支撑于所述格栅,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格栅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所述第一风道形成于所述格栅的外壁、所述定子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所述导流件和所述格栅之间。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导流件包括轮毂、自所述轮毂延伸的环坡和连接于所述环坡的挡圈,所述格栅具有格栅内圈、连接于所述格栅内圈的格栅外圈和设置于所述格栅内圈和所述格栅外圈之间的格栅风窗,所述挡圈和所述格栅外圈形成迷宫式通道,所述迷宫式通道为第二风道的入口段,所述格栅风窗和所述迷宫式通道连通。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导流件于所述环坡的表面设置有组合叶片,所述组合叶片具有连接于所述环坡的根部、自所述根部偏离轴向且弯折延伸的第一叶片和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叶片的表面积。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第一叶片为所述冷却气体驱动所述导流件旋转的受力端,所述第二叶片为所述导流件抛甩所述粉尘的施力端。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导流件的旋转中心与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重合。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动工具为角磨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带有风道机构的风道系统运用于角磨机,可使角磨机具备优秀的散热性能和防尘性能,具体的:
1.风道机构具有设置于电机组件和控制组件之间的导流件,冷却气体驱动导流件旋转的同时,导流件又能将夹带在冷却气体中的粉尘抛甩至电机组件的外部,可有效防止粉尘进入电机组件的内部。
2.导流件的第一叶片设置成偏离轴向且弯折延伸的弧形叶片,可提升导流件对冷却气体的引流效果;导流件的第二叶片构造成沿轴向延伸的直立叶片,可保证导流件对粉尘的抛甩效果。
3.导流件在轮毂上设置配重脊、在挡圈上设置叶肋,可提高导流件在转动时的平衡性。
4.风道机构在格栅的外壁、定子的外壁和主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风道,在导流件和格栅之间形成第二风道,采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双风道结构可保证电机组件的散热性能。
5.导流件和格栅形成的迷宫式通道与格栅形成的格栅风窗构造成第二风道,粉尘进入电机组件只能通过第二风道,因此粉尘能进入电机组件的概率进一步降低。
6.电机组件和格栅之间具有防尘件,即使粉尘通过第二风道进入电机组件,在转子带动防尘件转动时,防尘件也能将粉尘抛甩,防止其进入转子和定子之间的气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的电动工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动工具装载风道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电动工具中第二筒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风道系统中电机组件和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导流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控制组件和导流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第二筒状部和导流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风道系统的运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100,该电动工具100装设有风道系统20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电动工具100优选为角磨机100,该角磨机100为交流无刷角磨机,适配220V电源,通过收装在壳体1内的控制组件3驱动电机组件2以带动传动组件5运行,从而使顶端组件6作业于工件。在角磨机100运行的过程中,顶端组件6的磨削作业会带来大量尘屑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进入电机组件2从而破坏电机组件2,不仅如此,控制组件3和电机组件2的运转会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不及时排出会烧毁角磨机100,因此,角磨机100装载风道系统200的目的在于进行散热和防尘。
壳体1包括主壳体11、后罩12、齿轮箱13以及齿轮箱盖14:主壳体11具有第一筒状部111和第二筒状部112两部分,第一筒状部111的内径大于第二筒状部112的内径,第二筒状部112的内部安装有电机组件2,用户操作角磨机100时,可使手心抓握第二筒状部112的外表面,手背抵靠于第一筒状部111,如此可防止角磨机100甩脱。
请参照图3,定义第二筒状部112的内表面为安装壁113,格栅114固定在安装壁113靠右的位置;具体的,格栅114具有格栅内圈114a和格栅外圈114b,格栅内圈114a为圆环状,其内部形成格栅中心孔114g,格栅外圈114b由格栅外圈底座114h和格栅外圈侧环114i构成;格栅外圈底座114h通过外栅条114d和安装壁113连接,外栅条114d将二者之间的环形空间均分成若干区域,在此定义这些区域为通风间隙114f;格栅外圈侧环114i从格栅外圈底座114h的右端面沿轴向延伸,并且,格栅外圈侧环114i和格栅内圈114a具有相同的圆心,格栅外圈侧环114i和格栅内圈114a之间通过内栅条114c连接,内栅条114c将二者之间的环形空间均分成若干区域,定义这些区域为格栅风窗114e。
在格栅114的右侧位置,安装壁113开设有引导机构115,引导机构115的数量优选为三个,引导机构115包括从安装壁113的最右端向左延伸的第一筋肋115a和第二筋肋115b,第一筋肋115a和第二筋肋间115b隔设置,二者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并且,第一筋肋115a和第二筋肋115b于右端面都贯通有卡槽115c;进一步地,引导机构115配设有限位机构116,限位机构116包括基部116a、侧部116b和支撑部116c,基部116a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等于第一筋肋115a和第二筋肋115b之间的距离,侧部116b的数量为两个,侧部116b垂直于基部116a设置;支撑部116c垂直于侧部116b并且朝背离侧部116b的方向延伸,支撑部116c在径向上的厚度等于卡槽115c在径向上的深度;将限位机构116装至引导机构115时,可使支撑部116c对准卡槽115c,随后将限位机构116完全推入,即可完成安装。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后罩12是容纳控制组件3的场所,其安装于主壳体11的右端,前后两端面开设进风口121,右端面开设开关孔122和电源孔123,开关孔122位于电源孔123的上侧;头壳用于安装传动组件5,分成第一腔131、中间腔132和第二腔133三个空间,第一腔131位于齿轮箱13的右端,其与主壳体11连通,且第一腔131的左端面贯穿有出风口134,第二腔133位于第一腔131的左下端,中间腔132将第一腔131与第二腔133连通。
齿轮箱13内安装有传动组件5,传动组件5包括安装于中间腔132的第一锥齿轮51和安装于第二腔133的第二锥齿轮52以及穿设于第二锥齿轮52的输出轴53;在齿轮箱13的下端安装有齿轮箱盖14,在齿轮箱盖14的下端安装有顶端组件6,顶端组件6包括固定于输出轴53的作业盘61和用于夹紧作业盘61的压板62,齿轮箱盖14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罩63,防护罩63至少包覆作业盘61的部分圆周;在用户手持角磨机100作业时,防护罩63可有效地保护用户手部的安全。
请参照图2至图4,接下来对电机组件2进行描述,电机组件2包括定子21和转子22,定子21主要由定子铁芯211和线包212构成,定子铁芯211卡持于安装壁113,其内部贯穿有多个收纳孔211a,每个收纳孔211a内安装有绝缘支架211b,线包212通过漆包线在多个绝缘支架211b间绕制而成。
定子铁芯211的右端连接有端板213,端板213包括与定子铁芯211的右端面贴合的端板底座213a、垂直于端板底座213a向右延伸的端板侧环213b和端板内环213c;端板底座213a的外径、定子铁芯211的外径以及格栅外圈底座114h的外径大致相等,端板底座213a的右端面具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端板凸块213d;端板侧环213b和端板内环213c之间设有端板间隙213e,可用于收纳线包212露出定子铁芯211的部分;端板内环213c的内部形成有端板中心孔213f,可用于放置转子22。
端板213的右端设安装有盖板214,盖板214具有呈圆环状的盖板内圈214a和盖板外圈214b,盖板外圈214b的外径和端板底座213a的外径相等,盖板内圈214a和盖板外圈214b通过筋条214c连接,筋条214c将二者之间的环形空间等分成若干区域,定义这些区域为盖板风窗214d;盖板内圈214a的中心部位开设有盖板中心孔214e,盖板外圈214b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盖板缺口214f;将盖板214安装至端板213的右端时,端板内环213c穿过盖板内圈214a,端板凸块213d穿过盖板缺口214f,此时,定子铁芯211、端板213、盖板214和格栅114相互紧密抵接,即四者形成的外周面为封闭的圆周,在四者形成的内部空间,格栅风窗114e、盖板风窗214d和端板间隙213e连通。
转子22固定在定子21的内部,主要包括转子轴221和安装在转子轴221外侧的转子铁芯222,转子轴221的左端通过第一轴承223安装在齿轮箱13内的中间腔132,转子轴221的右端通过第二轴承224安装在格栅内圈114a形成的内部空间中;转子铁芯222和定子铁芯211之间形成气隙24,气隙24、端板中心孔213f、盖板中心孔214e和格栅风窗214d连通;在盖板214和格栅114之间,转子轴221上安装有防尘件23,防尘件23构造为离心式风扇,防尘件23的最大外径小于盖板内圈214a的直径和格栅内圈114a的直径。
请参照图2、图6和图7,控制组件3安装在格栅114的右端,通过封装盒31卡持于后罩12的内壁,封装盒31大致呈中空的长方体,其下侧形成开口311;封装盒31的左侧端面具有呈圆形的凹陷部312,凹陷部312的内侧设置有与凹陷部312同心的凸缘313,凸缘313的表面向左延伸有与凸缘313同心的凸台314,凸台314的内部贯通有螺纹孔314a。
封装盒31的右侧端面靠近上方的位置设置有按钮开关32,按钮开关32通过后罩12上的开关孔122露出;封装盒31的内壁上侧安装有电路板33,电路板33和按钮开关32连接,并且,电源线可穿过后罩12上的电源孔123与电路板33连接;不仅如此,为保证电机组件2能稳定高效的运行,控制组件3和电机组件2之间应具备优秀的电连通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定子21的三相和电路板33之间连接导线215来保证控制组件3和电机组件2之间的连接;为接收来自电源的电流,电路板33的下表面从右至左依次设置了电感37、电容36和IGBT35等电子元件,电流经过这些电子元件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为移走这些热量,在场效应晶体管35之间设置了散热器34。
请参照图2、图4至图8,在角磨机100运行的过程中,风道系统200会协同运转,在此对风道系统200进行定义,风道系统200包括主壳体11、电机组件2和风道机构4。接下来对风道机构4进行描述,风道机构4在齿轮箱13内的第一腔131设有驱动风扇41,转子22旋转使得驱动风扇41相应旋转,并将壳体1外侧的冷却气体45从进风口121吸入;值得说明的是,被吸入壳体1的冷却气体45会夹带角磨机100作业产生的粉尘46,冷却气体45在对控制组件3和电机组件2进行散热时,粉尘46容易进入线包212和气隙24,从而破坏电机组件2,因此,本实施例中,风道机构4设置了导流件43以防止上述现象。
导流件43构造成类似风扇的结构,通过轮毂431、环坡432和挡圈433限定出主体形状;轮毂431呈现圆筒状,其左侧端面具有扁平的轮毂凸部431a,内部贯穿有轮毂中心孔431b;环坡432为从轮毂431的周面沿着径向外侧延伸的弧形曲面,挡圈433从环坡432的端部向左延伸;进一步地,导流件43具有将环坡432的周面和挡圈433的周面均匀分割的组合叶片435,组合叶片435具有从环坡432的周面沿着径向向外延伸的根部435a、自根部435a偏离轴向且呈弧形弯折延伸的第一叶片435b和沿轴向延伸且垂直于环坡432和挡圈433的第二叶片435c,并且,第一叶片435b和第二叶片435c都附接至环坡432的周面和挡圈433的周面;从径向来看,第一叶片435b和第二叶片435c都具有超过挡圈433的延伸部位,为增加导流件43在安装时的平衡,在第一叶片435b和第二叶片435c之间的挡圈433周面上增设了叶肋435d,并且,叶肋435d的径向外端面、第一叶片435b的径向外端面以及第二叶片435c的径向外端面位于同一圆周上;除叶肋435d之外,导流件43在轮毂431的外周面上设置了配重脊434,以此可实现导流件43中轮毂431和组合叶片435的内外双平衡。
在进行导流件43的安装时,可先使导流件43的旋转中心和转子22的旋转中心重合,再在轮毂中心孔431b内放置第三轴承436,需要说明的是,导流件43相对于第三轴承436可转动,随后,使第三轴承436安装于凸台314并与凸缘313抵接,最终再用紧固螺钉打入螺纹孔314a即可;值得注意的是,轮毂中心孔431b的直径应大于凸缘313的外径,并且,轮毂431的外径应小于凹陷部312的内径,轮毂431的右端面并不和凹陷部312贴合,而是部分进入凹陷部312所在的空间,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保证导流件43的转动不受封装盒31的干扰;除开封装盒31对导流件43运转的干扰,从定子21引出的导线215也会对导流件43存在干扰,因此,引导机构115和限位机构116组合形成了收容腔117以收纳导线215并限制导线215的运动,可有效防止导线215因松脱而与导流件43产生交叉。
在进入角磨机100后,冷却气体45先带着粉尘46在后罩风道441内流动并经过控制组件3,从而可带走积聚在散热器34上的热量;在流经导流件43时,由于第一叶片435b的表面积大于第二叶片435c的表面积,冷却气体45多数作用于第一叶片435b上,以此带动导流件43的旋转,也就是说,第一叶片435b是冷却气体45驱动导流件43旋转的受力端。
由于导流件43与格栅114的配合,主壳体11内供冷却气体45流动的空间被划分成第一风道442和第二风道443,第一风道442和第二风道443也为风道机构4的组成部分,接下来对第一风道442和第二风道443的构建进行描述;请参照图2和图8所示,第一风道442为定子21的外壁面、格栅外圈底座114h的外壁面和安装壁113之间形成的空间,并且,通风间隙114f为第一风道442的入口;第二风道443为格栅114和导流件43形成的内部空间,具体的,导流件43上的挡圈433和格栅外圈114b构成有迷宫式通道443a,迷宫式通道443a为第二风道443的入口段,格栅风窗114e和迷宫式通道443a连通,也就是说,格栅风窗114e和迷宫式通道443a共同组成第二风道443。
在冷却气体45驱动导流件43旋转的同时,第二叶片435c会对夹带在冷却气体45中的粉尘46进行击打,在离心力和击打力的作用下,粉尘46会被抛甩至第一风道442,也就是说,第二叶片435c是导流件43抛甩粉尘452的施力端,同时,冷却气体45在第一叶片435b、第二叶片435c、环坡432和挡圈433的引导下在主壳体11内继续流动,在此过程中,冷却气体45会分为两股气流,即在第一风道442内流动的第一分支气流451和在第二风道443内流动的第二分支气流452;第一分支气流451流动时会将第一风道442内的粉尘46携带吹走,并在导风罩42的引导下从出风口134流出,第二分支气流452从迷宫式通道443a进入,后经格栅风窗114e流向电机组件2,由于迷宫式通道443a的开口较小,第一分支气流451的气流量大于第二分支气流452的气流量,进一步使得粉尘46不会进入第二风道443;在离开第二风道443后,第二分支气流452在电机组件2内朝两个方向流动,具体的,第一个方向为盖板风窗214d、端板间隙213e和定子铁芯211上的收纳孔211a形成的空间,一部分第二分支气流452在其中对线包212进行散热;第二个方向为盖板中心孔214e、端板中心孔213f和气隙24形成的空间,另外一部分第二分支气流452在其中对转子22和定子21进行散热,最后,第二分支气流452流出电机组件2,并和第一分支气流451汇合,最终一起从出风口134排出;得益于第一风道442和第二风道443的存在,电机组件2兼具了优秀的散热性能和防尘性能。
本实施例中,格栅内圈114a和轮毂凸部431a之间也形成迷宫式结构,就算第二分支气流452携带粉尘46,粉尘46也会被阻拦,不能通过格栅中心孔114g进入格栅内圈114a破坏第二轴承224;更进一步地,即使粉尘46随着第二分支气流452进入了格栅风窗114e,由于防尘件23是跟随转子轴221一起旋转的,因此粉尘46在接触到防尘件23的情况下会被甩飞,不会在第二分支气流452的作用下流入气隙24。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发明的风道系统和电动工具还有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16)

1.一种风道系统,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的电机组件和对所述电机组件进行冷却的风道机构,所述电机组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定子和穿设于所述定子的转子,所述风道机构具有安装于所述转子的驱动风扇,所述驱动风扇旋转产生冷却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机构包括由所述冷却气体驱动旋转的导流件、形成于所述定子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风道和独立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流件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气体流动经过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冷却气体中夹带的粉尘被所述导流件引导至所述第一风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连接于内壁的格栅,所述转子通过第二轴承支撑于所述格栅,所述第一风道形成于所述格栅的外壁、所述定子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所述导流件和所述格栅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轮毂、自所述轮毂延伸的环坡和连接于所述环坡的挡圈,所述格栅具有格栅内圈、连接于所述格栅内圈的格栅外圈和设置于所述格栅内圈和所述格栅外圈之间的格栅风窗,所述挡圈和所述格栅外圈形成迷宫式通道,所述迷宫式通道为第二风道的入口段,所述格栅风窗和所述迷宫式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于所述环坡的表面设置有组合叶片,所述组合叶片具有连接于所述环坡的根部、自所述根部偏离轴向且弯折延伸的第一叶片和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叶片的表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为所述冷却气体驱动所述导流件旋转的受力端,所述第二叶片为所述导流件抛甩所述粉尘的施力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的旋转中心与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抵接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端面的端板和抵接于所述端板的端面的盖板,所述格栅外圈抵接于所述盖板的端面,所述端板形成有端板间隙,所述盖板具有盖板风窗,所述格栅风窗、所述盖板风窗和所述端板间隙连通。
9.一种电动工具,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的电机组件、驱动所述电机组件的控制组件和对所述电机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进行冷却的风道机构,所述电机组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定子和穿设于所述定子的转子,所述风道机构具有安装于所述转子的驱动风扇,所述驱动风扇旋转产生冷却气体,所述冷却气体流经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的导流件、形成于所述定子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风道和独立于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流件的下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气体流动经过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所述冷却气体中夹带的粉尘被所述导流件引导至所述第一风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连接于内壁的格栅,所述转子通过第二轴承支撑于所述格栅,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格栅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所述第一风道形成于所述格栅的外壁、所述定子的外壁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所述导流件和所述格栅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轮毂、自所述轮毂延伸的环坡和连接于所述环坡的挡圈,所述格栅具有格栅内圈、连接于所述格栅内圈的格栅外圈和设置于所述格栅内圈和所述格栅外圈之间的格栅风窗,所述挡圈和所述格栅外圈形成迷宫式通道,所述迷宫式通道为第二风道的入口段,所述格栅风窗和所述迷宫式通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于所述环坡的表面设置有组合叶片,所述组合叶片具有连接于所述环坡的根部、自所述根部偏离轴向且弯折延伸的第一叶片和沿轴向延伸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叶片的表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为所述冷却气体驱动所述导流件旋转的受力端,所述第二叶片为所述导流件抛甩所述粉尘的施力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的旋转中心与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工具为角磨机。
CN202410200716.XA 2024-02-23 2024-02-23 风道系统和电动工具 Pending CN1180240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0716.XA CN118024098A (zh) 2024-02-23 2024-02-23 风道系统和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0716.XA CN118024098A (zh) 2024-02-23 2024-02-23 风道系统和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24098A true CN118024098A (zh) 2024-05-14

Family

ID=90998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00716.XA Pending CN118024098A (zh) 2024-02-23 2024-02-23 风道系统和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240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34247A1 (en) Power tool
EP2813310B1 (en) Saw with blower housing
CN113775544A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WO2019058439A1 (ja) 電動ユニット
GB2438039A (en) Electric blower
CN113775545A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CN113775547A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RU2508977C2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с приводным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м двигателем
JP3307386B2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N215521343U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CN215521345U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US11873824B2 (en) Blower
CN107204675B (zh) 电动力单元
CN215521344U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CN113775570A (zh) 扩压器组件、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CN210007527U (zh) 电机及应用该电机的吹风机
CN113494465A (zh) 一种干湿两用的吸尘器电机以及吸尘器
CN118024098A (zh) 风道系统和电动工具
JP4559812B2 (ja) 電動送風機
JP2018066306A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気掃除機
JP2016130453A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気掃除機
CN215595958U (zh) 一种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CN213508249U (zh) 手持式吹风机
JP6951209B2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気掃除機
CN219170811U (zh) 电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