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5726A - 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15726A
CN118015726A CN202311864563.0A CN202311864563A CN118015726A CN 118015726 A CN118015726 A CN 118015726A CN 202311864563 A CN202311864563 A CN 202311864563A CN 118015726 A CN118015726 A CN 118015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us
target
vehicl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645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超
刘鎏
李路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di Automotiv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di Automotiv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di Automotiv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di Automotiv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645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157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15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157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车载数据监听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通过桌面软件配置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步骤S2,从总线端口接收数据;步骤S3,使用FPGA将数据存储到DDR;步骤S4,通过SoC从DDR读取数据;步骤S5,通过高速以太网接口转发数据;步骤S6,使用专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通过应用FPGA和高速以太网技术,数据能够直接从总线被捕获,经过处理后直接存入DDR,并通过zero‑copy技术直接从DDR中读取并转发,在无需更改硬件配置或线缆连接的基础上使得数据记录仪可以灵活地适应各种测试需求,提高了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数据监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汽车内部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汽车总线如CAN、LIN和FlexRay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汽车的通信需求,尤其是在ADAS和自动驾驶等高级功能上。因此,以太网已经开始在汽车通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汽车总线不同,以太网是基于点对点的通信模型。这意味着数据只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传输,而不是广播到整个网络,这给汽车总线的测试和监听带来了挑战,现有的方法,如使用TAP设备或物理接入点,往往需要对原始的网络拓扑进行物理改动,这不仅增加了测试的复杂性,而且在每次测试时都可能引入错误或损坏硬件,且存在多种不足。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976472A公开了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记录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通过车载数据记录仪的can收发器,接收CAN总线上的can消息;步骤B:将每一个时间循环接收到的can消息分解成各种汽车参数信息,放到一个二维数组中;步骤C:按照MDF文件格式,向外部U盘存储器写入固定部分,即从起始的IDBLOCK到最后一个CGBLOCK的部分;步骤D:当二维数组中的参数字节达到写U盘的一个扇区时,进行一次扇区写操作,而剩余的字节,重新放到二维数组的开始,直到再次存储字节数达到写U盘的一个扇区时,进行下一次扇区写操作。该方案的车载数据监听效率仍然处于效率低的状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车载数据监听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包括:
步骤S1,通过桌面软件配置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
步骤S2,从总线端口接收数据;
步骤S3,使用FPGA将数据存储到DDR;
步骤S4,通过SoC从DDR读取数据;
步骤S5,通过高速以太网接口转发数据;
步骤S6,使用专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桌面软件获取目标总线、目标协议和目标以太网端口,并对目标总线、目标协议和目标以太网端口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数据记录仪采用车载供电,通过接入车上总线从总线端口接收数据。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使用Verilog语言为FPGA编写代码,FPGA实时捕获步骤S2中从总线端口接收的数据,并从IPcore中读取从总线端口接收的数据的数据帧,根据转发协议及数据类型将数据封装为帧格式,得到帧格式数据,将帧格式数据存入到Ringbuffer中,并更新Write Index写坐标,采用DMA直接存储技术将Ringbuffer中的帧格式数据存储到DDR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由FPGA硬件逻辑电路完成的Ringbuffer的写,由CPU软件以太网格式的形式提前通过FPGA写入内存完成的Ringbuffer的读。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按照桌面软件配置的目标总线端口数据类型找到待转发数据类型所在的Ringbuffer,并根据待转发数据类型的端口识别出需要转发的数据帧,将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的内存地址和根据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生成的以太网帧头地址传入SoC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在将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的内存地址和根据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生成的以太网帧头地址传入SoC后,通过高速以太网接口将数据从SoC中读取,并通过Linux内核的以太网卡驱动发送至外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将源总线类型、源总线信号ID、目标以太网端口ID、目标以太网端口配置和发送协议设置为配置参数,并根据发送协议对配置参数进行补偿,其中:
在发送协议为L2-以太网目标协议时,对配置参数进行补偿,补偿后的配置参数为源总线类型、源总线信号ID、目标以太网端口ID、目标以太网端口配置、发送协议、目标MAC地址和源MAC地址;
在发送协议为UDP协议时,对配置参数进行补偿,补偿后的配置参数为源总线类型、源总线信号ID、目标以太网端口ID、目标以太网端口配置、发送协议、IPv、IPv6、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6中,用户通过笔记本接口连接datalogger,使用笔记本中专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系统,包括:
总线接口,设置于Datalogger的输入端,用以获取数据,包括车载以太网接口、CAN总线接口、LIN总线接口、UART接口和FlexRay接口;
Datalogger,其输入端与总线接口连接,输出端与笔记本电脑连接,用以进行数据记录和转发;
FPGA,设置于Datalogger中,其一端与总线接口连接,另一端与DDR连接,用以从总线端口接收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DDR;
DDR,设置于Datalogger中,其一端与FPGA连接,另一端与SoC连接,用以存储数据;
SoC,设置于Datalogger中,其一端与DDR连接,另一端与高速以太网接口连接,用以从DDR读取数据;
高速以太网接口,设置于Datalogger和笔记本电脑之间,Datalogger和笔记本电脑通过高速以太网接口连接,其用以转发数据;
笔记本电脑,与Datalogger连接,用以对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进行配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桌面配置软件,设置于笔记本电脑中,与Datalogger中SoC连接,用以配置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
专用软件,设置于笔记本电脑中,用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1配置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以使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笔记本和网络线,不需要改动任何原车的线缆,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2从总线端口接收数据,以保证数据记录仪在车辆开动时可以正常工作,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3使用FPGA将数据存储到DDR,从而实现数据的高速读写转发,保证转发的高性能和低延迟,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4从DDR读取数据,以避免数据复制带来的性能损耗,确保最大的数据传输性能,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5转发数据,通过高速以太网接口确保转发数据过程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兼容性,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6使用专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以实现快速配置并实时监测,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尤其,在所述步骤S1中,通过桌面软件配置进行动态配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实时选择需要监听的总线和协议,并通过避免物理地插入测试设备到以太网链路中,以降低由于物理改动引入的错误或损坏硬件的风险,所述目标协议支持以太网原始报文和标准协议,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和广泛应用性,所述步骤S1使得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笔记本和网络线,不需要改动任何原车的线缆,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尤其,在所述步骤S2中,数据记录仪采用车载供电,以保证数据记录仪在车辆开动时可以正常工作,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尤其,在所述步骤S3中,使用FPGA将数据存储到DDR,以保证各个总线数据并行,通过采用DMA直接存储技术将Ringbuffer中的帧格式数据存储到DDR中,以确保数据写入的高速性,从而实现数据的高速读写转发,保证转发的高性能和低延迟,通过将帧格式数据存入到Ringbuffer中,使得数据由FPGA直接写入到预留的系统内存中,在系统内存中为每一种总线数据设计了环形存储队列Ringbuffer以供存储,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尤其,在所述步骤S4中,SoC直接从DDR中读取数据,以避免数据复制带来的性能损耗,确保最大的数据传输性能,从而避免了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的内存拷贝,便于减少CPU占用及避免内存拷贝,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尤其,在所述步骤S5中,通过选择Linux为操作系统并使用Verilog、C和javascript为编程语言,以确保转发数据过程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兼容性,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尤其,在所述步骤S6中,用户通过使用专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以实现快速配置并实时监测,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施例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通过桌面软件配置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
步骤S2,从总线端口接收数据;
步骤S3,使用FPGA将数据存储到DDR;
步骤S4,通过SoC从DDR读取数据;
步骤S5,通过高速以太网接口转发数据;
步骤S6,使用专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具体而言,所述方法设置于汽车数据记录仪中,记录并实时转发车载总线上的各种数据,对汽车进行测试与诊断,简化测试和诊断的过程,提高效率,还可参与汽车研发与仿真,帮助工程师更容易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优化设计,还可应用于驾驶员辅助系统与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实时、高性能数据传输,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还可应用于车载娱乐系统、导航系统等,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1配置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以使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笔记本和网络线,不需要改动任何原车的线缆,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2从总线端口接收数据,以保证数据记录仪在车辆开动时可以正常工作,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3使用FPGA将数据存储到DDR,从而实现数据的高速读写转发,保证转发的高性能和低延迟,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4从DDR读取数据,以避免数据复制带来的性能损耗,确保最大的数据传输性能,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5转发数据,通过高速以太网接口确保转发数据过程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兼容性,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所述方法通过步骤S6使用专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以实现快速配置并实时监测,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1中,桌面软件获取目标总线、目标协议和目标以太网端口,并对目标总线、目标协议和目标以太网端口进行配置。
具体而言,所述目标总线是指用户选择进行监听的总线,如:CAN、LIN、FR、UART等,所述目标协议是指用户选择的,在FPGA中实现协议支持的协议,如原始的以太网报文、ASAM的CMP、ZD DLP等,所述目标以太网端口是指由用户指定转发的以太网端口,所述桌面软件是指使用JavaScript和C语言编写而成的,可以根据用户选择进行配置的,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软件。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不对桌面软件的具体配置过程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设置,只需满足对通过桌面软件配置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的需求即可,如可设置可配置项为源数据端口类型、源数据端口和目标以太网端口,所述源数据端口类型包括Ethernet、CAN、CANFD、LIN、UART和Flexray,所述源数据端口根据用户选择的端口进行设置,以通过软件配置将源数据转发至用户选择的端口,如目标总线的原始信号为CAN8,使用L2层信号转发,通过软件配置目标协议为CMP协议,目标以太端口为以太端口1,在配置完成后,CAN数据会首先从FPGA传入内存,再通过CPU侧的转发软件识别内存中CAN的数据,并传出CAN帧首地址至发送线程,发送线程构造以太网帧头,并通过系统网卡调用发送。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1中,通过桌面软件配置进行动态配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实时选择需要监听的总线和协议,并通过避免物理地插入测试设备到以太网链路中,以降低由于物理改动引入的错误或损坏硬件的风险,所述目标协议支持以太网原始报文和标准协议,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和广泛应用性,所述步骤S1使得用户可以直接使用笔记本和网络线,不需要改动任何原车的线缆,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2中,数据记录仪采用车载供电,通过接入车上总线从总线端口接收数据。
具体而言,所述车上总线是指车上所有类型的总线,本实施例不对车上总线的内容进行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车辆类型自由设置,如可设置为CAN、LIN、FR、UART和以太网等。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2中,数据记录仪采用车载供电,以保证数据记录仪在车辆开动时可以正常工作,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3中,使用Verilog语言为FPGA编写代码,FPGA实时捕获步骤S2中从总线端口接收的数据,并从IPcore中读取从总线端口接收的数据的数据帧,根据转发协议及数据类型将数据封装为帧格式,得到帧格式数据,将帧格式数据存入到Ringbuffer中,并更新Write Index写坐标,采用DMA直接存储技术将Ringbuffer中的帧格式数据存储到DDR中。
具体而言,所述FPGA是一种内部包含大量的可编程逻辑单元和可编程互连资源的可编程逻辑器件,本实施例不对FPGA捕获数据的方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设置,只需满足对数据的实时获取需求即可,如可设置通过例如Xilinx的AXI4总线捕获数据,Ringbuffer是一种高效的数据缓存结构,可以在各种应用中实现快速、可靠的数据读写操作,本实施例不对Ringbuffer的数据定制方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设置,只需满足根据总线数据类型将帧格式数据存入到Ringbuffer中的需求即可,如可设置对CAN总线数据类型预留每一帧消息96字节的空间;对以太网总线数据类型定义每帧空间为2048字节;对UART总线数据类型定义每帧208字节等,但需要注意每帧需要8字节对齐以保证最高的内存拷贝性能,所述Verilog语言是指一种以文本形式来描述数字系统硬件的结构和行为的语言,所述IPcore是指预先设计好的、可重复使用的用于实现特定的功能或协议的数字电路模块,所述Write Index是指写坐标,在Ringbuffer结构中,Write Index用于追踪下一个数据应该写入的位置,所述DMA是指直接存储器存取,是一种不经过CPU而直接从内存存取数据的数据交换模式,所述DDR是指种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高速、大容量的存储器,其数据传输速率是普通SDRAM的两倍。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3中,使用FPGA将数据存储到DDR,以保证各个总线数据并行,通过采用DMA直接存储技术将Ringbuffer中的帧格式数据存储到DDR中,以确保数据写入的高速性,从而实现数据的高速读写转发,保证转发的高性能和低延迟,通过将帧格式数据存入到Ringbuffer中,使得数据由FPGA直接写入到预留的系统内存中,在系统内存中为每一种总线数据设计了环形存储队列Ringbuffer以供存储,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3中,由FPGA硬件逻辑电路完成的Ringbuffer的写,由CPU软件以太网格式的形式提前通过FPGA写入内存完成的Ringbuffer的读。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3中,通过Ringbuffer的读写分离,以满足最高性能及最低的延迟,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4中,按照桌面软件配置的目标总线端口数据类型找到待转发数据类型所在的Ringbuffer,并根据待转发数据类型的端口识别出需要转发的数据帧,将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的内存地址和根据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生成的以太网帧头地址传入SoC中。
具体而言,所述待转发数据类型是指由用户指定的进行转发的数据类型,所述SoC是指集成处理器、内存、通信接口等多种组件的系统级芯片,可以在一个SoC上实现完整的系统功能。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4中,SoC直接从DDR中读取数据,以避免数据复制带来的性能损耗,确保最大的数据传输性能,从而避免了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的内存拷贝,便于减少CPU占用及避免内存拷贝,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5中,在将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的内存地址和根据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生成的以太网帧头地址传入SoC后,通过高速以太网接口将数据从SoC中读取,并通过Linux内核的以太网卡驱动发送至外部。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5中,将源总线类型、源总线信号ID、目标以太网端口ID、目标以太网端口配置和发送协议设置为配置参数,并根据发送协议对配置参数进行补偿,其中:
在发送协议为L2-以太网目标协议时,对配置参数进行补偿,补偿后的配置参数为源总线类型、源总线信号ID、目标以太网端口ID、目标以太网端口配置、发送协议、目标MAC地址和源MAC地址;
在发送协议为UDP协议时,对配置参数进行补偿,补偿后的配置参数为源总线类型、源总线信号ID、目标以太网端口ID、目标以太网端口配置、发送协议、IPv、IPv6、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
具体而言,所述源总线类型包括ETH、CAN、LIN、UART和Flexray,所述源总线信号ID为编号形式,所述目标以太网端口ID为编号形式,目标以太网端口配置包括MTU和jumboFrame,发送协议包括L2-以太网目标协议和UDP协议,本实施例中根据发送协议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转发处理,如以L2-以太网目标协议为例的主要转发处理为:获取SoC中数据的头指针及数据长度,在栈上申请16-32字节的数据作为二层以太网帧头,通过调用内核中网卡驱动的发送函数,将内存中的头部和数据段从网卡设备中发出。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5中,通过选择Linux为操作系统并使用Verilog、C和javascript为编程语言,以确保转发数据过程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兼容性,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6中,用户通过笔记本接口连接datalogger,使用笔记本中专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具体而言,所述datalogger是指用于测量并记录所需的数据的车载数据记录仪,本实施例不对用户连接datalogger的方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设置,只需满足对datalogger的连接需求即可,如还可通过网线连接datalogger,所述专用软件是指对数据进行解析的软件,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对专用软件进行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设置,只需满足对数据的解析需求即可,如可设置专用软件为Wireshark软件。
具体而言,在所述步骤S6中,用户通过使用专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以实现快速配置并实时监测,从而提高车载数据监听效率。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施例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
总线接口1,设置于Datalogger 2的输入端,用以获取数据,包括车载以太网接口、CAN总线接口、LIN总线接口、UART接口和FlexRay接口;
Datalogger 2,其输入端与总线接口1连接,输出端与笔记本电脑7连接,用以进行数据记录和转发;
FPGA 3,设置于Datalogger 2中,其一端与总线接口连接,另一端与DDR 4连接,用以从总线端口1接收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DDR 4;
DDR 4,设置于Datalogger 2中,其一端与FPGA连接,另一端与SoC 5连接,用以存储数据;
SoC 5,设置于Datalogger 2中,其一端与DDR 4连接,另一端与高速以太网接口6连接,用以从DDR 4读取数据;
高速以太网接口6,设置于Datalogger 2和笔记本电脑7之间,Datalogger 2和笔记本电脑7通过高速以太网6接口连接,其用以转发数据;
笔记本电脑7,与Datalogger 2连接,用以对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进行配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桌面配置软件8,设置于笔记本电脑7中,与Datalogger 2中SoC 5连接,用以配置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
专用软件9,设置于笔记本电脑7中,用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通过桌面软件配置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
步骤S2,从总线端口接收数据;
步骤S3,使用FPGA将数据存储到DDR;
步骤S4,通过SoC从DDR读取数据;
步骤S5,通过高速以太网接口转发数据;
步骤S6,使用专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桌面软件获取目标总线、目标协议和目标以太网端口,并对目标总线、目标协议和目标以太网端口进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数据记录仪采用车载供电,通过接入车上总线从总线端口接收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使用Veri log语言为FPGA编写代码,FPGA实时捕获步骤S2中从总线端口接收的数据,并从IPcore中读取从总线端口接收的数据的数据帧,根据转发协议及数据类型将数据封装为帧格式,得到帧格式数据,将帧格式数据存入到Ringbuffer中,并更新Write Index写坐标,采用DMA直接存储技术将Ringbuffer中的帧格式数据存储到DDR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由FPGA硬件逻辑电路完成的Ringbuffer的写,由CPU软件以太网格式的形式提前通过FPGA写入内存完成的Ringbuffer的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按照桌面软件配置的目标总线端口数据类型找到待转发数据类型所在的Ringbuffer,并根据待转发数据类型的端口识别出需要转发的数据帧,将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的内存地址和根据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生成的以太网帧头地址传入SoC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在将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的内存地址和根据需要转发的数据帧生成的以太网帧头地址传入SoC后,通过高速以太网接口将数据从SoC中读取,并通过Linux内核的以太网卡驱动发送至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将源总线类型、源总线信号ID、目标以太网端口ID、目标以太网端口配置和发送协议设置为配置参数,并根据发送协议对配置参数进行补偿,其中:
在发送协议为L2-以太网目标协议时,对配置参数进行补偿,补偿后的配置参数为源总线类型、源总线信号ID、目标以太网端口ID、目标以太网端口配置、发送协议、目标MAC地址和源MAC地址;
在发送协议为UDP协议时,对配置参数进行补偿,补偿后的配置参数为源总线类型、源总线信号ID、目标以太网端口ID、目标以太网端口配置、发送协议、IPv、IPv6、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号和目标端口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用户通过笔记本接口连接datalogger,使用笔记本中专用软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10.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的系统,包括:
总线接口,设置于Datalogger的输入端,用以获取数据,包括车载以太网接口、CAN总线接口、LIN总线接口、UART接口和FlexRay接口;
Datalogger,其输入端与总线接口连接,输出端与笔记本电脑连接,用以进行数据记录和转发;
FPGA,设置于Datalogger中,其一端与总线接口连接,另一端与DDR连接,用以从总线端口接收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到DDR;
DDR,设置于Datalogger中,其一端与FPGA连接,另一端与SoC连接,用以存储数据;
SoC,设置于Datalogger中,其一端与DDR连接,另一端与高速以太网接口连接,用以从DDR读取数据;
高速以太网接口,设置于Datalogger和笔记本电脑之间,Datalogger和笔记本电脑通过高速以太网接口连接,其用以转发数据;
笔记本电脑,与Datalogger连接,用以对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进行配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桌面配置软件,设置于笔记本电脑中,与Datalogger中SoC连接,用以配置目标总线端口和协议;
专用软件,设置于笔记本电脑中,用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CN202311864563.0A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80157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4563.0A CN118015726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4563.0A CN118015726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15726A true CN118015726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4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64563.0A Pending CN118015726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157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68520B (zh) 光纤通信总线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8199942A (zh) 汽车诊断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诊断连接设备
WO2022041720A1 (zh) 一种基于uds的通信方法、ecu及上位机
WO2016095435A1 (zh) 一种多芯片级联的方法、芯片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14048164A (zh) 芯片互联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61541A (zh) 芯片数据读取方法、写入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124985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只读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285973A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8015726A (zh) 一种车载数据记录仪的数据监听方法及系统
US8799548B2 (en) I/O bridge device, response-report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1116994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a great amount of data
US10764210B2 (en) Oper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node for mirroring in vehicle network
CN114448780B (zh) 一种基于pcie接口的以太网控制器异常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7704417A (zh) 与被测设备通信的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CN116820867B (zh) 一种芯片调试方法、装置及芯片
CN112732176B (zh) 基于fpga的ssd访问方法及装置、存储系统及存储介质
KR20200058718A (ko) Ttcn-3 기반 자동차 데이터 테스트를 위한 자동차 데이터 변환 시스템 및 방법,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기록 매체
CN117135100B (zh) 一种汽车车载光纤以太网信号传输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3605622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7667793B (zh) 一种多通道描述符管理系统、方法、设备、介质
CN115277764B (zh)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转换设备及其车辆
CN117149675A (zh) 接口转换电路、方法、集成芯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081743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on method
US10970155B1 (en) Error reporting when reading data
CN117768248A (zh) 网卡设备、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A2-05, 2nd Floor, Building A4, Phase I, Zhong'an Chuangg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900 Wangjiang West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88

Applicant after: Zhidi Technology (Anhu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01, 8th Floor, Building 1, No. 86 Jiangu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Applicant before: Zhidi Automotive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