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08940A -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08940A
CN118008940A CN202211398283.0A CN202211398283A CN118008940A CN 118008940 A CN118008940 A CN 118008940A CN 202211398283 A CN202211398283 A CN 202211398283A CN 118008940 A CN118008940 A CN 118008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arc
supporting
swing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82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林辉
丁宏
徐正一
闫辉垠
李程耀
李享睿
唐泽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82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089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08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8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转轴总成的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分别设于主轴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摆动件的一端与转轴总成的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第一摆动件的另一端与转轴总成的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的一端与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的另一端与转轴总成的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转动连接。这样,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可以由电子设备的柔性屏驱动,转轴总成中可以不再设置用于驱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按照约束的路径运动的运动机构,可使转轴总成的结构较为简单,利于提高转轴总成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用户对大屏幕的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大屏幕的电子设备存在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柔性屏的提出使得具有柔性屏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成为提升携带便利性的一个发展方向。
目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一般包括至少两个结构件,两个结构件之间通过转轴总成相连,使得通过转轴总成相连的两个结构件能够相对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以折叠和展开。相关技术中,转轴总成可以包括主轴组件以及位于主轴组件两侧的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可以包括支撑件和摆动部件,支撑件和摆动部件之间常通过运动机构相连,以在转轴总成在展开和折叠切换的过程中,使摆动部件驱动支撑件运动。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转轴总成的结构较为复杂,转轴总成的装配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可以由电子设备的柔性屏驱动,转轴总成中可以不再设置用于驱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按照约束的路径运动的运动机构,可使转轴总成的结构较为简单,利于提高转轴总成的装配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转轴总成,转轴总成包括主轴组件、第一摆动件、第二摆动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分别设于主轴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摆动件的一端与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第一摆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的一端与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转动连接。转轴总成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相互切换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件可绕第一摆动件转动,第二支撑件可绕第二摆动件转动。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主轴组件和第二摆动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撑第一支撑件,主轴组件和第一摆动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撑第二支撑件。转轴总成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摆动件支撑第一支撑件,第二摆动件支撑第二支撑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轴总成,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处于可正反转动的欠约束状态,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相互切换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可受到发生弯折的第一显示屏的抵压而运动,换句话来说,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可以在第一显示屏的驱动下运动。待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切换到展开状态之后,可通过主轴组件和第二摆动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撑第一支撑件、主轴组件和第一摆动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撑第二支撑件,待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切换到折叠状态之后,可通过第一摆动件支撑第一支撑件、第二摆动件支撑第二支撑件,可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对第一显示屏提供支撑,以使第一显示屏的光影效果较好。如此,第一支撑件可以仅通过一个转动连接结构与第一摆动件相连,第二支撑件可以仅通过一个转动连接结构与第二摆动件相连,转轴总成中可以不再设置用于驱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按照约束的路径运动的运动机构,可使转轴总成的结构较为简单,利于提高转轴总成的装配效率,转轴总成的加工成本较低。此外,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随第一显示屏的形变而动作,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位置可由发生弯折的第一显示屏来控制,具体来说,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随第三显示区域的形变而动作,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位置可由发生弯折的第三显示区域来控制。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不易产生对第一显示屏造成拉扯的作用力,第一显示屏因被拉扯而发生脱落的风险较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摆动件包括紧固连接的第一弧臂和第一连接架,第一支撑件与第一连接架转动连接,第一弧臂和主轴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一弧形滑块,第一弧臂和主轴组件中的另一个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第一弧形滑块与第一弧形滑槽滑动配合,以使第一弧臂和第一连接架与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包括紧固连接的第二弧臂和第二连接架,第二支撑件与第二连接架转动连接,第二弧臂和主轴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弧形滑块,第二弧臂和主轴组件中的另一个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滑槽,第二弧形滑块与第二弧形滑槽滑动配合,以使第二弧臂和第二连接架与主轴组件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弧臂和第二弧臂沿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错位布置。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弧臂远离第一连接架的一端用于与第二支撑件抵触,以使第一弧臂支撑第二支撑件,第二弧臂远离第二连接架的一端用于与第一支撑件抵触,以使第二弧臂支撑第一支撑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一支撑凸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支撑凸台,主轴组件包括与第一支撑凸台配合的第一支撑部以及与第二支撑凸台配合的第二支撑部。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支撑凸台用于与第一支撑部抵触,以使第一支撑部通过第一支撑凸台支撑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凸台用于与第二支撑部抵触,以使第二支撑部通过第二支撑凸台支撑第二支撑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轴组件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避空槽,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位于避空槽在主轴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边缘。转轴总成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相互切换的过程中,避空槽用于供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凸台和第二支撑凸台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摆动件和第一支撑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三弧形滑块,第一摆动件和第一支撑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三弧形滑槽,第三弧形滑块与第三弧形滑槽滑动配合,以使第一摆动件与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和第二支撑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四弧形滑块,第二摆动件和第二支撑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四弧形滑槽,第四弧形滑块与第四弧形滑槽滑动配合,以使第二摆动件与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弧形滑槽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口结构,第四弧形滑槽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口结构。转轴总成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三弧形滑块与第三弧形滑槽的封口结构的一端抵触,以使第一摆动件通过第三弧形滑块支撑第一支撑件,第四弧形滑块与第四弧形滑槽的封口结构的一端抵触,以使第二摆动件通过第四弧形滑块支撑第二支撑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轴总成还包括同步组件,第一摆动件与第二摆动件通过同步组件传动连接,以使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同步反向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步组件包括第三摆动件、第四摆动件和齿轮组,齿轮组设于主轴组件上。第三摆动件与第一摆动件位于主轴组件的宽度方向的同一侧,第三摆动件的一端与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第三摆动件和第一摆动件的其中一个上开设有第一轨迹槽,第三摆动件和第一摆动件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一圆柱体,第一圆柱体滑动装配在第一轨迹槽内,以使第一摆动件和第三摆动件活动连接。第四摆动件与第二摆动件位于主轴组件的宽度方向的同一侧,第四摆动件的一端与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第四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其中一个上开设有第二轨迹槽,第四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圆柱体,第二圆柱体滑动装配在第二轨迹槽内,以使第二摆动件和第四摆动件活动连接。第三摆动件与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一啮合齿,第四摆动件与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二啮合齿,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分别在主轴组件的宽度的两侧与齿轮组啮合。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柔性屏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转轴总成。第一结构件与转轴总成的第一摆动件紧固连接,第二结构件与转轴总成的第二摆动件紧固连接。第一结构件和第二结构件与柔性屏紧固连接,柔性屏与转轴总成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抵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总成处于中间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总成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屏与转轴总成处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一摆动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主轴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主轴组件与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折叠状态时主轴组件与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二摆动件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一个截面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一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二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中间状态时的一个截面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一个截面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又一个截面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中间状态时的又一个截面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又一个截面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同步组件、阻尼组件、主轴组件、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三摆动件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三摆动件、同步组件、阻尼组件和主轴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结构件;111、第一中框;112、第一后盖;
120、第二结构件;121、第二中框;122、第二后盖;
200、转轴总成;
210、主轴组件;211、第一支撑部;212、第二支撑部;213、避空槽;
220、第一摆动件;221、第一弧臂;222、第一连接架;
230、第一支撑件;
240、第二摆动件;241、第二弧臂;242、第二连接架;
250、第二支撑件;
260、同步组件;261、第三摆动件;262、第四摆动件;263、齿轮组;264、第一连接轴;265、第二连接轴;266、第一啮合齿;267、第二啮合齿;
270、阻尼组件;271、固定座;272、弹簧;273、压杆;274、第一凸齿;275、第二凸齿;276、第三凸齿;277、第四凸齿;
310、第一显示屏;311、第一显示区域;312、第二显示区域;313、第三显示区域;3131、第一弯折子区域;3132、第一支撑子区域;3133、第二弯折子区域;3134、第二支撑子区域;3135、第三弯折子区域;
320、第二显示屏;
400、粘胶;
510、第一弧形滑槽;520、第一弧形滑块;530、第二弧形滑槽;540、第二弧形滑块;550、第三弧形滑槽;560、第三弧形滑块;570、第四弧形滑槽;580、第四弧形滑块;
610、第一支撑凸台;620、第二支撑凸台;630、第三支撑凸台;640、第四支撑凸台;
710、第一圆柱体;720、第二圆柱体;730、第一轨迹槽;740、第二轨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折叠和展开来改变自身的形态,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例如,在携带时,可进行折叠,以减小电子设备的尺寸;在使用时,可展开,以增大用于显示或者操作的屏幕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是,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也可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终端(terminal)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平板电脑(portableandroiddevice,PAD)、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为一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可以为折叠屏手机。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时的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结构件110、第二结构件120以及转轴总成200,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分别设于转轴总成2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分别与转轴总成200相邻的一侧紧固连接,以使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通过二者之间的转轴总成200转动连接。示例性的,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转轴总成200相邻的一侧紧固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相互切换,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转轴总成200的厚度方向可以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相同,转轴总成200的长度方向可以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相同,转轴总成200的宽度方向可以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可以沿转轴总成200的宽度方向排布。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转轴总成200连接的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可以相向转动至相互层叠,此时,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通过转轴总成200连接的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可以相互平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由于设计公差等原因,两个结构件之间相互平行,可以不是绝对的平行,允许存在少许偏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转轴总成200连接的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还可以由相互层叠的状态背向转动至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之间的夹角大致呈180°,此时,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由于设计公差等原因,两个结构件之间的夹角大致呈180°,可以不是绝对的180°,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165°、177°或者185°。
可以理解的是,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还具有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相互切换的过程中的中间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的数量可以均为一个。示例性的,如图1-图3所示,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以只包括一个第一结构件110、一个第二结构件120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的转轴总成200,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可以相互转动至层叠,使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呈两层的形态。
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相邻的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之间具有用于使二者转动连接的转轴总成200。示例性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有两个第二结构件120、一个第一结构件110和两个用于连接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的转轴总成200。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两个第二结构件120分别位于第一结构件110的两侧,并分别通过一个转轴总成200与第一结构件110转动连接,两个第二结构件120中的其中一个第二结构件120可以和第一结构件110相互转动至层叠,两个第二结构件120中的另一个第二结构件120也可以相对第一结构件110转动至层叠,使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呈现三层折叠的形态,或者使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可呈现两个第二结构件120叠置在第一结构件110的同一侧、且处于同一层的两层折叠的形态。可以通过将其中一个第二结构件120转动至与第一结构件110之间的夹角大致呈180°来使可折叠的电子设备部分展开,也可以通过将所有的第二结构件120均转动至与第一结构件110之间的夹角大致呈180°来使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全部展开。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屏310,第一显示屏310为柔性屏,第一显示屏310可以设置在第一结构件110、第二结构件120和转轴总成200的表面,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可以与第一显示屏310紧固连接,转轴总成200可以与第一显示屏310抵触。当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屏310发生弯折,当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切换为展开状态时,第一显示屏310展开,转轴总成200可以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支撑第一显示屏31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显示屏310安装在第一结构件110、第二结构件120和转轴总成200同一侧的表面。
示例性的,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均可与第一显示屏310粘接固定。
示例性的,第一显示屏3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者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显示屏310可以用于图像显示,也可以用于作为虚拟键盘用于输入信息,第一显示屏310的功能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而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310包括与第一结构件110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311、与第二结构件120对应的第二显示区域312以及与转轴总成200对应的第三显示区域313,第一显示区域311与对应的第一结构件110相对设置,并与对应的第一结构件110紧固连接,第二显示区域312与对应的第二结构件120相对设置,并与对应的第二结构件120紧固连接,第三显示区域313与对应的转轴总成200相对设置,转轴总成200与对应的第三显示区域313抵触,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转轴总成200可以用于支撑对应的第三显示区域313。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结构件110可以与对应的第一显示区域311粘接固定,第二结构件120可以与对应的第二显示区域312粘接固定,第一显示区域311和第二显示区域312通过位于二者之间的第三显示区域313相连。
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区域311和第二显示区域312分别随二者紧固连接的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转动,第三显示区域313发生弯折。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在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时,第一显示区域311和第二显示区域312分别随二者紧固连接的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转动,第三显示区域313展平。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三显示区域313两侧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域311和第二显示区域312可相互平行(允许存在少许偏差),第三显示区域313可呈水滴状结构。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三显示区域313可与其两侧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域311和第二显示区域312共面(允许存在少许偏差)。
如图2、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结构件110可以包括第一中框111和第一后盖112,第二结构件120可以包括第二中框121和第二后盖122,可使第一中框111和第二中框121分别与转轴总成200相邻的一侧紧固连接,以使第一中框111和第二中框121通过二者之间的转轴总成200转动连接。第一后盖112可以紧固连接在第一中框111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一中框111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可以与第一显示屏310的第一显示区域311紧固连接。第二后盖122可以紧固连接在第二中框121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二中框121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可以与第一显示屏310的第二显示区域312紧固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通过转轴总成200连接的第一中框111和第二中框121的夹角大致呈180°(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165°、177°或者185°),位于转轴总成200两侧相邻的第一后盖112和第二后盖122的夹角大致呈180°(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例如165°、177°或者185°);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通过转轴总成200连接的第一中框111和第二中框121可以相互平行(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位于转轴总成200两侧相邻的第一后盖112和第二后盖122可以相互平行(允许存在少许偏差),且位于转轴总成200两侧相邻的第一中框111和第二中框121夹于第一后盖112和第二后盖122之间。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显示屏320,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中的至少一个上可以安装第二显示屏320。第二显示屏320和第一显示屏310分别位于第一结构件110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或者位于第二结构件120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例如,第二显示屏320安装在第一结构件110上,并与该第一结构件110上紧固连接的第一显示屏310的第一显示区域311相对,第二显示屏320与该第一结构件110上紧固连接的第一显示屏310的第一显示区域311分别位于该第一结构件110厚度方向的两侧,这样,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显示屏320可以作为外屏使用。示例性的,第二显示屏32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二显示屏320。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总成处于中间状态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总成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转轴总成200可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相互切换,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转轴总成200处于折叠状态;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时,转轴总成200处于中间状态。
如图4-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转轴总成200包括主轴组件210、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在同一个转轴总成200中,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分别设于主轴组件2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摆动件220的一端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240的一端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第一摆动件220的另一端用于与相邻的第一结构件110相连,使得第一结构件110通过相邻的第一摆动件220与相邻的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240的另一端用于与相邻的第二结构件120相连,使得第二结构件120通过相邻的第二摆动件240与相邻的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以实现相邻的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的相向和背向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摆动件220及其相连的第一结构件110设于主轴组件2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摆动件240及其相连的第二结构件120设于主轴组件21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主轴组件210的厚度方向可以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相同,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可以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相同,主轴组件210的宽度方向可以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可以沿主轴组件210的宽度方向排布。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转轴总成200还包括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第一支撑件230与第一摆动件220相连,第二支撑件250与第二摆动件240相连,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与第一显示屏310抵触,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可以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支撑第一显示屏310。具体来说,转轴总成200的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与对应的第三显示区域313抵触,转轴总成200的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可以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支撑对应的第三显示区域313。
示例性的,第一支撑件230可以为支撑板,支撑板也可以叫做门板,第一支撑件230也可以为支撑块、支撑格栅等。第二支撑件250可以为支撑板,第二支撑件250也可以为支撑块、支撑格栅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显示屏与转轴总成处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三显示区域313可以包括第一弯折子区域3131、第一支撑子区域3132、第二弯折子区域3133、第二支撑子区域3134和第三弯折子区域3135。转轴总成200的第一支撑件230可以与对应的第三显示区域313的第一支撑子区域3132抵触,转轴总成200的第二支撑件250可以与对应的第三显示区域313的第二支撑子区域3134抵触。第一显示区域311与相邻的第一支撑子区域3132之间具有第一弯折子区域3131,第一显示区域311与相邻的第一支撑子区域3132通过二者之间的第一弯折子区域3131相连。同一个第三显示区域313的第一支撑子区域3132与第二支撑子区域3134之间具有第二弯折子区域3133,同一个第三显示区域313的第一支撑子区域3132与第二支撑子区域3134通过二者之间的第二弯折子区域3133相连。第二显示区域312与相邻的第二支撑子区域3134之间具有第三弯折子区域3135,第二显示区域312与相邻的第二支撑子区域3134通过二者之间的第三弯折子区域3135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切换的过程中,第一显示区域311和第二显示区域312在对应的第一结构件110和第二结构件120的带动下可相对于主轴组件210转动,第一弯折子区域3131、第二弯折子区域3133和第三弯折子区域3135发生弯折或者展平。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切换的过程中,第一支撑子区域3132和第二支撑子区域3134可以不发生弯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显示区域313的第一支撑子区域3132可以通过粘胶400等紧固结构与对应的转轴总成200的第一支撑件230紧固连接,第三显示区域313的第二支撑子区域3134可以通过粘胶400等紧固结构与对应的转轴总成200的第二支撑件250紧固连接。
当然,第三显示区域313的第一支撑子区域3132与对应的转轴总成200的第一支撑件230之间也可以不设置粘胶400等紧固结构,第三显示区域313的第二支撑子区域3134与对应的转轴总成200的第二支撑件250之间也可以不设置粘胶400等紧固结构。
在相关技术中,转轴总成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设于主轴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连接件可以通过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从动件与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可以与第一摆动件远离主轴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结构件紧固连接,以使第一摆动件远离主轴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结构件相连,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一摆动件组成第一摆动组件。第二连接件可以通过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从动件与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可以与第二摆动件远离主轴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结构件紧固连接,以使第二摆动件远离主轴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结构件相连,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和第二摆动件组成第二摆动组件。第一支撑件可以通过第一运动机构与第一摆动组件相连,使得第一支撑件通过第一摆动件和第一连接件形成约束,以在转轴总成在展开和折叠切换的过程中,使第一摆动件和第一连接件驱动第一支撑件运动。第二支撑件可以通过第二运动机构与第二摆动组件相连,使得第二支撑件通过第二摆动件和第二连接件形成约束,以在转轴总成在展开和折叠切换的过程中,使第二摆动部件驱动第二支撑件运动。例如,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可以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一摆动件中的其中一个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可以开设第一弧形轨迹槽,第一连接件和第一摆动件的另一个上可设置第一圆柱销,第一圆柱销滑动装配在第一弧形轨迹槽内,第一圆柱销可沿第一弧形轨迹槽滑动,第一圆柱销在第一弧形轨迹槽内滑动的过程中,第一摆动件可以绕第一圆柱销转动,通过第一圆柱销和第一弧形轨迹槽的槽壁的相互作用,使得第一支撑件可以在第一摆动件和第一连接件的驱动及约束下运动。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可以与第二连接件和第二摆动件中的其中一个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可以开设第二弧形轨迹槽,第二连接件和第二摆动件的另一个上可设置第二圆柱销,第二圆柱销滑动装配在第二弧形轨迹槽内,第二圆柱销可沿第二弧形轨迹槽滑动,第二圆柱销在第二弧形轨迹槽内滑动的过程中,第二摆动件可以绕第二圆柱销转动,通过第二圆柱销和第二弧形轨迹槽的槽壁的相互作用,使得第二支撑件可以在第二摆动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驱动及约束下运动。
然而,在相关技术中,转轴总成的结构较为复杂,使得转轴总成的装配效率较低。此外,由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受第一摆动部件和第二摆动部件的驱动而运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抵压第一显示屏时,易使第一显示屏处于被拉扯的状态,换句话来说,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抵压第一显示屏时,易对第一显示屏施加拉扯第一显示屏的作用力,使得第一显示屏因被拉扯而脱落的风险较大。
基于此,如图4-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摆动件220远离主轴组件210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件230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240远离主轴组件210的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250的一端转动连接。转轴总成200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相互切换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件230可绕第一摆动件220转动,第二支撑件250可绕第二摆动件240转动。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主轴组件210和第二摆动件240中的至少一个支撑第一支撑件230,主轴组件210和第一摆动件220中的至少一个支撑第二支撑件250。转轴总成2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摆动件220支撑第一支撑件230,第二摆动件240支撑第二支撑件250。
这样,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时,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处于可正反转动的欠约束状态,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相互切换的过程中,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可受到发生弯折的第一显示屏310的抵压而运动,换句话来说,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可以在第一显示屏310的驱动下运动。待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切换到展开状态之后,可通过主轴组件210和第二摆动件240中的至少一个支撑第一支撑件230、主轴组件210和第一摆动件220中的至少一个支撑第二支撑件250,待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切换到折叠状态之后,可通过第一摆动件220支撑第一支撑件230、第二摆动件240支撑第二支撑件250,可使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对第一显示屏310提供支撑,以使第一显示屏310的光影效果较好。如此,第一支撑件230可以仅通过一个转动连接结构与第一摆动件220相连,第二支撑件250可以仅通过一个转动连接结构与第二摆动件240相连,转轴总成200中可以不再设置用于驱动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按照约束的路径运动的运动机构,可使转轴总成200的结构较为简单,利于提高转轴总成200的装配效率,转轴总成200的加工成本较低。此外,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随第一显示屏310的形变而动作,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的位置可由发生弯折的第一显示屏310来控制,具体来说,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随第三显示区域313的形变而动作,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的位置可由发生弯折的第三显示区域313来控制。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时,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不易产生对第一显示屏310造成拉扯的作用力,第一显示屏310因被拉扯而发生脱落的风险较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件230处于欠约束状态指的是第一支撑件230可以相对于第一摆动件220自由转动的状态,第一支撑件230处于欠约束状态时,受到弯折的第一显示屏310的作用,第一支撑件230可以随第一显示屏310的形变而相对于第一摆动件220转动。第二支撑件250处于欠约束状态指的是第二支撑件250可以相对于第二摆动件240自由转动的状态,第二支撑件250处于欠约束状态时,受到弯折的第一显示屏310的作用,第二支撑件250可以随第一显示屏310的形变而相对于第二摆动件240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时,第一支撑件230可以与主轴组件210间隔分布,第二支撑件250可以与主轴组件210间隔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使主轴组件210和第二摆动件240中的其中一个支撑第一支撑件230,也可使主轴组件210和第二摆动件240均支撑第一支撑件230。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使主轴组件210和第一摆动件220中的其中一个支撑第二支撑件250,也可使主轴组件210和第一摆动件220均支撑第二支撑件250。在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主轴组件210不支撑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的示例中,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均可以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与主轴组件210间隔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摆动件220远离主轴组件210的一端为第一摆动件220用于与相邻的第一结构件110相连的一端,第一摆动件220远离主轴组件210的一端可以与相邻的第一结构件110紧固连接。第二摆动件240远离主轴组件210的一端为第二摆动件240用于与相邻的第二结构件120相连的一端,第二摆动件240远离主轴组件210的一端可以与相邻的第二结构件120紧固连接。示例性的,第一摆动件22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相邻的第一结构件110紧固连接,第二摆动件24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与其相邻的第二结构件120紧固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结构件110相对于主轴组件210转动时,可以带动其紧固连接的第一摆动件220相对于主轴组件210转动。第二结构件120相对于主轴组件210转动时,可以带动其紧固连接的第二摆动件240相对于主轴组件210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件230与第一摆动件220之间可以通过实体轴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件230可以相对于第一摆动件220绕该实体轴转动。第一支撑件230与第一摆动件220之间也可以通过用于限定出虚拟轴的弧形滑槽和弧形滑块转动连接,第一支撑件230可以相对于第一摆动件220绕该虚拟轴转动。
第一摆动件220与主轴组件210之间可以通过实体轴转动连接,第一摆动件220可以相对于主轴组件210绕该实体轴转动。第一摆动件220与主轴组件210之间也可以通过用于限定出虚拟轴的弧形滑槽和弧形滑块转动连接,第一摆动件220可以相对于主轴组件210绕该虚拟轴转动。
第二支撑件250与第二摆动件240之间可以通过实体轴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件250可以相对于第二摆动件240绕该实体轴转动。第二支撑件250与第二摆动件240之间也可以通过用于限定出虚拟轴的弧形滑槽和弧形滑块转动连接,第二支撑件250可以相对于第二摆动件240绕该虚拟轴转动。
第二摆动件240与主轴组件210之间可以通过实体轴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240可以相对于主轴组件210绕该实体轴转动。第二摆动件240与主轴组件210之间也可以通过用于限定出虚拟轴的弧形滑槽和弧形滑块转动连接,第二摆动件240可以相对于主轴组件210绕该虚拟轴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转动总成可以包括沿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摆动件220以及沿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摆动件240。这样,第一结构件110、第一支撑件230、第二结构件120和第二支撑件250完成装配后的稳定性较好。
示例性的,转动总成包括沿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个第一摆动件220以及沿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个第二摆动件240,两个第一摆动件220分别位于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第二摆动件240分别位于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这样,第一结构件110、第二结构件120、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完成装配后的稳定性较好,且设置的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的数量较少。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一摆动件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主轴组件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主轴组件与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装配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折叠状态时主轴组件与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装配示意图。
如图8-图11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摆动件220包括紧固连接的第一弧臂221和第一连接架222,第一支撑件230与第一连接架222转动连接,第一弧臂221和主轴组件210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一弧形滑块520,第一弧臂221和主轴组件210中的另一个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510,第一弧形滑块520与第一弧形滑槽510滑动配合,以使第一弧臂221和第一连接架222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
这样,第一摆动件220相对于主轴组件210旋转的旋转轴可以不在主轴组件210上,可使主轴组件210的尺寸较小。此外,第一摆动件220与主轴组件210之间的装配也较为容易。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架222用于与相邻的第一结构件110紧固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弧臂221和第一连接架222可以为一体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弧形滑槽510可以开设在第一弧臂221上,此时,第一弧形滑块520设于主轴组件210上。第一弧形滑槽510也可以开设在主轴组件210上,此时,第一弧形滑块520设于第一弧臂221上。
示例性的,第一弧臂221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510或者设有第一弧形滑块520,第一弧臂221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通过滑动配合的第一弧形滑槽510和第一弧形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这样,第一弧臂221与主轴组件210装配较为方便。
示例性的,第一弧臂221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均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510或者均设有第一弧形滑块520,第一弧臂221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滑动配合的第一弧形滑槽510和第一弧形滑块520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这样,第一摆动件220与主轴组件210之间转动连接较为稳定。
示例性的,第一弧形滑槽510开设于第一弧臂221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端面上,主轴组件210上具有第一凸块(未示出),第一弧形滑块520设于第一凸块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侧面上。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二摆动件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并参看图9-图1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摆动件240包括紧固连接的第二弧臂241和第二连接架242,第二支撑件250与第二连接架242转动连接,第二弧臂241和主轴组件210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弧形滑块540,第二弧臂241和主轴组件210中的另一个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滑槽530,第二弧形滑块540与第二弧形滑槽530滑动配合,以使第二弧臂241和第二连接架242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
这样,第二摆动件240相对于主轴组件210旋转的旋转轴可以不在主轴组件210上,可使主轴组件210的尺寸较小。此外,第二摆动件240与主轴组件210之间的装配也较为容易。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架242用于与相邻的第二结构件120紧固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弧臂241和第二连接架242可以为一体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弧形滑槽530可以开设在第二弧臂241上,此时,第二弧形滑块540设于主轴组件210上。第二弧形滑槽530也可以开设在主轴组件210上,此时,第二弧形滑块540设于第二弧臂241上。
示例性的,第二弧臂241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滑槽530或者设有第二弧形滑块540,第二弧臂241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通过滑动配合的第二弧形滑槽530和第二弧形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这样,第二弧臂241与主轴组件210装配较为方便。
示例性的,第二弧臂241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均开设有第二弧形滑槽530或者均设有第二弧形滑块540,第二弧臂241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滑动配合的第二弧形滑槽530和第二弧形滑块540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这样,第二摆动件240与主轴组件210之间转动连接较为稳定。
示例性的,第二弧形滑槽530开设于第二弧臂241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端面上,主轴组件210上具有第二凸块(未示出),第二弧形滑块540设于第二凸块在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的侧面上。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配合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一个截面图。
如图13、图14所示,并参看图8-图12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弧臂221和第二弧臂241沿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错位布置。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弧臂221远离第一连接架222的一端用于与第二支撑件250抵触,以使第一弧臂221支撑第二支撑件250,第二弧臂241远离第二连接架242的一端用于与第一支撑件230抵触,以使第二弧臂241支撑第一支撑件230。
这样,在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可使第一摆动件220支撑第一支撑件230、第二摆动件240支撑第二支撑件250,对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的支撑较为方便,支撑也较为稳固。此外,转轴总成200两侧的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同步摆动时,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运动受阻的风险较小,利于转轴总成200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顺滑的切换。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弧形滑槽510开设于主轴组件210上时,第一弧形滑槽510的弧度小于180°。当第一弧形滑块520设于主轴组件210上时,第一弧形滑块520的弧度小于180°。当第二弧形滑槽530开设于主轴组件210上时,第二弧形滑槽530的弧度小于180°。当第二弧形滑块540设于主轴组件210上时,第二弧形滑块540的弧度小于180°。这样,利于第一弧臂221支撑第二支撑件250以及第二弧臂241支撑第一支撑件230。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一支撑件的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二支撑件的示意图。
如图15、图16所示,并参看图13、图1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30上设有第三支撑凸台630,第二支撑件250上设有第四支撑凸台640,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弧臂221远离第一连接架222的一端用于与第四支撑凸台640抵触,以使第一弧臂221通过第四支撑凸台640支撑第二支撑件250,第二弧臂241远离第二连接架242的一端用于与第三支撑凸台630抵触,以使第二弧臂241通过第三支撑凸台630支撑第一支撑件230。
这样,转轴总成200在由展开状态切换为中间状态时,第一支撑件230与第一弧臂221以及第二支撑件250与第二弧臂241分离较为容易,第一支撑件230与第一弧臂221以及第二支撑件250与第二弧臂241发生卡死的风险较小,转轴总成200的动作较为顺滑。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三支撑凸台630与第一支撑件230可以为一体结构,第四支撑凸台640与第二支撑件250可以为一体结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滑槽510的两端均为开口结构,第二弧形滑槽530的两端均为开口结构。
这样,第一弧形滑槽510对第一弧臂221以及第二弧形滑槽530对第二弧臂241的转动的限制小,利于转轴总成200在展开状态时,第一弧臂221支撑第二支撑件250以及第二弧臂241支撑第二支撑件250。
图15、图16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30上设有第一支撑凸台610,第二支撑件250上设有第二支撑凸台620。
如图9、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主轴组件210包括与第一支撑凸台610配合的第一支撑部211以及与第二支撑凸台620配合的第二支撑部212。
如图14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支撑凸台610用于与第一支撑部211抵触,以使第一支撑部211通过第一支撑凸台610支撑第一支撑件230,第二支撑凸台620用于与第二支撑部212抵触,以使第二支撑部212通过第二支撑凸台620支撑第二支撑件250。
这样,利于在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实现主轴组件210支撑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转轴总成200在由展开状态切换为中间状态时,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与主轴组件210分离较为容易,利于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顺滑运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凸台610与第一支撑件230可以为一体结构,第二支撑凸台620与第二支撑件250可以为一体结构。
如图9、图10、图14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主轴组件210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避空槽213,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分别位于避空槽213在主轴组件2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边缘。转轴总成200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相互切换的过程中,避空槽213用于供第一支撑件230、第二支撑件250、第一支撑凸台610和第二支撑凸台620运动。
这样,第一支撑件230、第二支撑件250、第一支撑凸台610和第二支撑凸台620与主轴组件210之间发生卡死的风险较小,利于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的顺滑动作。
如图9、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凸台610与避空槽213的槽壁通过斜面相连,第二支撑凸台620与避空槽213的槽壁通过斜面相连。
这样,主轴组件210的强度较高,且第一支撑凸台610和第二支撑凸台620与主轴组件210之间发生卡死的风险较小,利于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的顺滑动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凸块和第一弧形滑块520以及第二凸块和第二弧形滑块540可以均设于避空槽213内。
如图14-图16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凸台610远离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一摆动件220连接处的一端为斜面,第二支撑凸台620远离第二支撑件250和第二摆动件240连接处的一端为斜面。
这样,第一支撑凸台610与第一支撑件230以及第二支撑凸台620与第二支撑件250之间的结合强度较高,且第一支撑凸台610和第二支撑凸台620与主轴组件210之间发生卡死的风险较小,利于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的顺滑动作。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中间状态时的一个截面图,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一个截面图。
如图17、图18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转轴总成200处于中间状态和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撑件230与主轴组件210和第二摆动件240均间隔分布,第一支撑凸台610与主轴组件210分离,第三支撑凸台630与第二摆动件240分离,第一支撑件230远离第一摆动件220的一端处于悬空状态。在转轴总成200处于中间状态和折叠状态时,第二支撑件250与主轴组件210和第一摆动件220均间隔分布,第二支撑凸台620与主轴组件210分离,第四支撑凸台640与第一摆动件220分离,第二支撑件250远离第二摆动件240的一端处于悬空状态。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一个截面图。
如图19所示,并参看图8、图13、图15,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一支撑件230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三弧形滑块560,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一支撑件230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三弧形滑槽550,第三弧形滑块560与第三弧形滑槽550滑动配合,以使第一摆动件220与第一支撑件230转动连接。
这样,第一支撑件230相对于第一摆动件220旋转的旋转轴可以不在第一摆动件220上,可使第一摆动件220的尺寸较小,此外,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一支撑件230之间装配也较为容易。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架222上可以开设第三弧形滑槽550或者设置第三弧形滑块560,第一连接架222通过滑动装配的第三弧形滑槽550和第三弧形滑块560与第一支撑件230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弧形滑槽550可以开设在第一摆动件220上,此时,第三弧形滑块560设于第一支撑件230上。第三弧形滑槽550也可以开设在第一支撑件230上,此时,第三弧形滑块560设于第一摆动件220上。
图12、图13、图16、图19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摆动件240和第二支撑件250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四弧形滑块580,第二摆动件240和第二支撑件250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四弧形滑槽570,第四弧形滑块580与第四弧形滑槽570滑动配合,以使第二摆动件240与第二支撑件250转动连接。
这样,第二支撑件250相对于第二摆动件240旋转的旋转轴可以不在第二摆动件240上,可使第二摆动件240的尺寸较小,此外,第二摆动件240和第二支撑件250之间装配也较为容易。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架242上可以开设第四弧形滑槽570或者设置第四弧形滑块580,第二连接架242通过滑动装配的第四弧形滑槽570和第四弧形滑块580与第二支撑件250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弧形滑槽570可以开设在第二摆动件240上,此时,第四弧形滑块580设于第二支撑件250上。第四弧形滑槽570也可以开设在第二支撑件250上,此时,第四弧形滑块580设于第二摆动件240上。
如图19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三弧形滑槽550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口结构,第四弧形滑槽570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口结构。转轴总成2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三弧形滑块560与第三弧形滑槽550的封口结构的一端抵触,以使第一摆动件220通过第三弧形滑块560支撑第一支撑件230,第四弧形滑块580与第四弧形滑槽570的封口结构的一端抵触,以使第二摆动件240通过第四弧形滑块580支撑第二支撑件250。
这样,利于在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实现第一摆动件220支撑第一支撑件230以及第二摆动件240支撑第二支撑件250,第一摆动件220支撑第一支撑件230较为稳定,第二摆动件240支撑第二支撑件250较为稳定。此外,对第一摆动件220、第二摆动件240、第一支撑件230和第二支撑件250的表面的形状要求较低。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中间状态时的又一个截面图,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又一个截面图。
如图20、图21所示,并参看图19,可以理解的是,转轴总成200由折叠状态切换为展开状态的过程中,第三弧形滑块560与第三弧形滑槽550的封口结构的一端的距离逐渐增大,第四弧形滑块580与第四弧形滑槽570的封口结构的一端的距离逐渐增大。转轴总成200由展开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的过程中,第三弧形滑块560与第三弧形滑槽550的封口结构的一端的距离逐渐减小,直到转轴总成2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三弧形滑块560与第三弧形滑槽550的封口结构的一端抵触,第四弧形滑块580与第四弧形滑槽570的封口结构的一端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转轴总成2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四弧形滑块580与第四弧形滑槽570的封口结构的一端抵触。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摆动件220的表面可以具有第一抵触部(未示出),具体来说,第一连接架222的表面可以具有第一抵触部。第一支撑件230上具有与第一抵触部对应的第一配合部(未示出),在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抵触部与第一配合部抵触,以使第一摆动件220支撑第一支撑件230。示例性的,第三弧形滑槽550的开口结构的一端的端面可以具有第一抵触部。当然,第一摆动件220表面的其他的位置也可以具有第一抵触部。
第二摆动件240的表面可以具有第二抵触部(未示出),具体来说,第二连接架242的表面可以具有第二抵触部。第二支撑件250上具有与第二抵触部对应的第二配合部(未示出),在转轴总成20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抵触部与第二配合部抵触,以使第二摆动件240支撑第二支撑件250。示例性的,第四弧形滑槽570的开口结构的一端的端面可以具有第二抵触部。当然,第二摆动件240表面的其他的位置也可以具有第二抵触部。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同步组件、阻尼组件、主轴组件、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的装配示意图。
如图22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转轴总成200还包括同步组件260,第一摆动件220与第二摆动件240通过同步组件260传动连接,以使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同步反向转动。
这样,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中的其中一个运动可以带动另一个运动,转动总成开合方便。此外,可以降低第一摆动件220与第二支撑件250以及第二摆动件240与第一支撑件230发生卡死的风险,转动总成开合顺滑。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同步反向转动包括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同步相向转动和同步背离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沿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的示例中,可以仅设置一个同步组件260,使其中一个第一摆动件220与其中一个第二摆动件240传动连接,也可以设置多个同步组件260,每个同步组件260使一个第一摆动件220与一个第二摆动件240传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同步组件260的结构形式、与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的传动连接方式可以是多样的。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三摆动件的示意图,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转轴总成的第三摆动件、同步组件、阻尼组件和主轴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如图23、图24所示,并参看图8、图19和图2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同步组件260包括第三摆动件261,第三摆动件261与第一摆动件220位于主轴组件210的宽度方向的同一侧,第三摆动件261的一端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第三摆动件261和第一摆动件220的其中一个上开设有第一轨迹槽730,第三摆动件261和第一摆动件220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一圆柱体710,第一圆柱体710滑动装配在第一轨迹槽730内,以使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三摆动件261活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轨迹槽730可以开设在第三摆动件261上,此时,第一圆柱体710设于第一摆动件220上。第一轨迹槽730也可以开设在第一摆动件220上,此时,第一圆柱体710设于第三摆动件261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摆动件261可以通过第一圆柱体710和第一轨迹槽730与第一连接架222活动连接。
如图12、图19和图22所示,第四摆动件262、第二摆动件240和主轴组件210的装配关系可以与第三摆动件261、第一摆动件220和主轴组件210的装配关系相同。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同步组件260还包括第四摆动件262,第四摆动件262与第二摆动件240位于主轴组件210的宽度方向的同一侧,第四摆动件262的一端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第四摆动件262和第二摆动件240的其中一个上开设有第二轨迹槽740,第四摆动件262和第二摆动件240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圆柱体720,第二圆柱体720滑动装配在第二轨迹槽740内,以使第二摆动件240和第四摆动件262活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轨迹槽740可以开设在第四摆动件262上,此时,第二圆柱体720设于第二摆动件240上。第二轨迹槽740也可以开设在第二摆动件240上,此时,第二圆柱体720设于第四摆动件262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摆动件262可以通过第二圆柱体720和第二轨迹槽740与第二连接架242活动连接。
如图22-图24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三摆动件261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一啮合齿266,第四摆动件262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二啮合齿267,第三摆动件261和第四摆动件262通过第一啮合齿266和第二啮合齿267传动连接,以使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传动连接。
这样,通过第三摆动件261和第四摆动件262,便于实现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的同步摆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啮合齿266可以与第三摆动件261为一体结构,第二啮合齿267可以与第四摆动件262为一体结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三摆动件261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轴264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第四摆动件262可以通过第二连接轴265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264和第二连接轴265的轴向与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相同。这样,在第三摆动件261上设置第一啮合齿266以及在第四摆动件262上设置第二啮合齿267较为方便,实现第三摆动件261和第四摆动件262的传动连接较为容易。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啮合齿266和第二啮合齿267啮合,以使第三摆动件261和第四摆动件262传动连接。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同步组件260还包括齿轮组263,齿轮组263设于主轴组件210上,第一啮合齿266和第二啮合齿267分别在主轴组件210的宽度的两侧与齿轮组263啮合,以使第三摆动件261和第四摆动件262传动连接。
这样,可使第三摆动件261和第四摆动件262与主轴组件210连接的端部的尺寸较小,使转轴总成200的厚度较薄。
可以理解的是,齿轮组263可以包括偶数个依次啮合的传动齿轮(未示出),每个传动齿轮均可以通过一个沿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定向的连接轴与主轴组件210转动连接。第一啮合齿266与首端的传动齿轮啮合,第二啮合齿267与尾端的传动齿轮啮合。
为使转轴总成200在展开状态、折叠状态以及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切换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阻尼效果或者自悬停能力。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转轴总成200还包括阻尼组件270,阻尼组件270用于向第一摆动件220和第二摆动件240提供阻止二者转动的阻尼力。
在一些示例中,阻尼组件270包括设于沿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设于主轴组件210上的固定座271和弹性压紧机构。沿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弹性压紧机构位于第三摆动件261和第四摆动件262与固定座271之间,第三摆动件261朝向弹性压紧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一凸齿274,第四摆动件262朝向弹性压紧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二凸齿275,弹性压紧机构朝向第三摆动件261和第四摆动件262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凸齿274对应的第三凸齿276以及与第二凸齿275对应的第四凸齿277,第一凸齿274用于与第三凸齿276啮合,第二凸齿275用于与第四凸齿277啮合,弹性压紧机构的一端与固定座271抵接,弹性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三摆动件261和第四摆动件262抵接,以提供阻止第三摆动件261和第四摆动件262转动的阻尼力,使得阻尼组件270可以通过第三摆动件261向第一摆动件220提供阻止第一摆动件220转动的阻尼力,并可以通过第四摆动件262向第二摆动件240提供阻止第二摆动件240转动的阻尼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齿274用于与第三凸齿276接触的侧面以及第三凸齿276用于与第一凸齿274接触的侧面为斜面,第三摆动件261在外力的驱动下转动时,可使第一凸齿274的凸齿部分从第三凸齿276的凹陷部分内滑出,并滑动到第三凸齿276其他的凹陷部分内,第三凸齿276可沿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无外力作用后,通过啮合的第一凸齿274和第三凸齿276,可使第三摆动件261保持在当前位置。第二凸齿275用于与第四凸齿277接触的侧面以及第四凸齿277用于与第二凸齿275接触的侧面为斜面,第四摆动件262在外力的驱动下转动时,可使第二凸齿275的凸齿部分从第四凸齿277的凹陷部分内滑出,并滑动到第四凸齿277其他的凹陷部分内,第四凸齿277可沿主轴组件210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无外力作用后,通过啮合的第二凸齿275和第四凸齿277,可使第四摆动件262保持在当前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弹性压紧机构包括压杆273和弹簧272,第三凸齿276和第四凸齿277设于压杆273上,弹簧272的两端分别与压杆273和固定座271抵接。第一连接轴264和第二连接轴265上可以套设弹簧272,压杆273可以与第一连接轴264和第二连接轴265滑动连接,第一连接轴264和第二连接轴265可以作用压杆273滑动的导向杆。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组件、第一摆动件、第二摆动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一摆动件和所述第二摆动件分别设于所述主轴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总成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相互切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可绕所述第一摆动件转动,所述第二支撑件可绕所述第二摆动件转动;
所述转轴总成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主轴组件和所述第二摆动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主轴组件和所述第一摆动件中的至少一个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
所述转轴总成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摆动件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摆动件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件包括紧固连接的第一弧臂和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臂和所述主轴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一弧形滑块,所述第一弧臂和所述主轴组件中的另一个上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所述第一弧形滑块与所述第一弧形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弧臂和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摆动件包括紧固连接的第二弧臂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弧臂和所述主轴组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二弧形滑块,所述第二弧臂和所述主轴组件中的另一个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滑槽,所述第二弧形滑块与所述第二弧形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弧臂和所述第二连接架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臂和所述第二弧臂沿所述主轴组件的长度方向错位布置;
所述转轴总成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弧臂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支撑件抵触,以使所述第一弧臂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弧臂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抵触,以使所述第二弧臂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一支撑凸台,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支撑凸台,所述主轴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凸台配合的第一支撑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凸台配合的第二支撑部;
所述转轴总成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凸台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抵触,以使所述第一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凸台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凸台用于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抵触,以使所述第二支撑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凸台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组件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避空槽,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避空槽在所述主轴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边缘;
所述转轴总成在所述展开状态和所述折叠状态相互切换的过程中,所述避空槽用于供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凸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凸台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三弧形滑块,所述第一摆动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三弧形滑槽,所述第三弧形滑块与所述第三弧形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摆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摆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第四弧形滑块,所述第二摆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四弧形滑槽,所述第四弧形滑块与所述第四弧形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摆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形滑槽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口结构,所述第四弧形滑槽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为封口结构;
所述转轴总成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三弧形滑块与所述第三弧形滑槽的封口结构的一端抵触,以使所述第一摆动件通过所述第三弧形滑块支撑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四弧形滑块与所述第四弧形滑槽的封口结构的一端抵触,以使所述第二摆动件通过所述第四弧形滑块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步组件,所述第一摆动件与所述第二摆动件通过所述同步组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摆动件和所述第二摆动件同步反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包括第三摆动件、第四摆动件和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设于所述主轴组件上;
所述第三摆动件与所述第一摆动件位于所述主轴组件的宽度方向的同一侧,所述第三摆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摆动件和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其中一个上开设有第一轨迹槽,所述第三摆动件和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滑动装配在所述第一轨迹槽内,以使所述第一摆动件和所述第三摆动件活动连接;
所述第四摆动件与所述第二摆动件位于所述主轴组件的宽度方向的同一侧,所述第四摆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摆动件和所述第二摆动件的其中一个上开设有第二轨迹槽,所述第四摆动件和所述第二摆动件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滑动装配在所述第二轨迹槽内,以使所述第二摆动件和所述第四摆动件活动连接;
所述第三摆动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一啮合齿,所述第四摆动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的一端具有第二啮合齿,所述第一啮合齿和所述第二啮合齿分别在所述主轴组件的宽度的两侧与所述齿轮组啮合。
10.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构件、第二结构件、柔性屏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轴总成;
所述第一结构件与所述转轴总成的第一摆动件紧固连接,所述第二结构件与所述转轴总成的第二摆动件紧固连接;
所述第一结构件和所述第二结构件与所述柔性屏紧固连接,所述柔性屏与所述转轴总成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抵触。
CN202211398283.0A 2022-11-09 2022-11-09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8008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8283.0A CN118008940A (zh) 2022-11-09 2022-11-09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8283.0A CN118008940A (zh) 2022-11-09 2022-11-09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08940A true CN118008940A (zh) 2024-05-10

Family

ID=9095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8283.0A Pending CN118008940A (zh) 2022-11-09 2022-11-09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089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07910A1 (zh) 一种可弯折部件
US2023033738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542457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470095A (zh) 可弯曲机构、可弯曲显示模组及可弯曲终端
CN115076218B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CN217849479U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设备
WO2023274233A1 (zh)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5494913A (zh) 折叠转轴结构及折叠电子设备
CN217502265U (zh) 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WO2024099088A1 (zh) 铰链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9202201U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218934999U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EP2397929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rotatable member
CN218992111U (zh)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6696929B (zh) 一种阻尼机构、折叠铰链及电子设备
CN116658512B (zh)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8882776U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8008940A (zh) 转轴总成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WO2022111544A1 (zh) 折叠铰链结构及折叠终端设备
CN112534146A (zh) 联动铰链、连接装置及可弯曲终端
CN11102248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4067262A1 (zh) 铰链组件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WO2024067271A1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539498B (zh) 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6069130B (zh) 张紧结构、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