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98305A - 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98305A
CN117998305A CN202410397067.7A CN202410397067A CN117998305A CN 117998305 A CN117998305 A CN 117998305A CN 202410397067 A CN202410397067 A CN 202410397067A CN 117998305 A CN117998305 A CN 117998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alled
core network
called terminal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970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海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970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983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98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983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提高终端设备被叫的成功率。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目标格式为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若第一信息不符合目标格式,将第一信息处理为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符合目标格式,且第二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Description

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建立通话。主叫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发起通话的邀请消息;核心网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向被叫端发送邀请消息;响应于邀请消息,被叫端依次通过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向主叫端发送邀请183消息。之后,主叫端和被叫端可以通过资源预留过程建立语音通话。为了使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可以确定主叫端和被叫端,邀请消息和邀请183中可以携带用于指示被叫端和主叫端的电话号码和IP地址等信息。
然而,这样的方法可能导致终端设备被叫失败,使得终端设备之间的语音通话建立失败,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终端设备被叫的成功率,有助于主叫端与被叫端之间成功建立语音通话,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感。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目标格式为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若第一信息不符合目标格式,将第一信息处理为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符合目标格式,且第二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这样,由于第二信息为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使得核心网设备识别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的成功率较高,从而使终端设备被叫成功率较高。有助于终端设备之间成功建立语音通话,提高用户体验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目标格式包括:被叫端的号码位于会话初始协议SIP标识或电话标识之后,且被叫端的号码与SIP标识或电话标识被第一符号隔开;和/或,国际区号位于被叫端的号码之前,SIP标识或电话标识位于国际区号之前,且国际区号与SIP标识或电话标识被第二符号隔开。
这样,便于被叫端判断第一信息中包括的各部分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从而确定第一信息是否能够被核心网设备识别。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满足以下一项或几项:第二信息为被叫端上一次成功被叫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第二信息为被叫端在第一区域中成功被叫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且被叫端接收第一信息时处于第一区域;或,第二信息为被叫端在第二区域中上一次成功被叫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且被叫端接收第一信息时处于第二区域。
这样,使得第二信息能够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可能性更高。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被叫的成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包括: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预设格式列表包括符合目标格式的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
这样,被叫端通过将第一信息和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进行对比即可确定第一信息是否为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为以下一项或几项:第一预设信息,第一预设信息包括被叫端的号码和位于被叫端的号码前的SIP标识;第二预设信息,第二预设信息包括被叫端的号码、位于被叫端的号码前的国际区号以及位于国际区号前的SIP标识;第三预设信息,第三预设信息包括被叫端的号码和位于被叫端的号码前的电话标识;或,第四预设信息,第四预设信息包括被叫端的号码、位于被叫端的号码前的国际区号以及位于国际区号前的电话标识。
这样,该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为核心网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有助于使核心网设备识别第二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属于预设格式列表。
这样,在被叫端判断第一信息的格式不能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信息替换为预设格式列表中的任一个,从而使得核心网设备可以识别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为预设格式列表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个。
由于预设格式列表中使用次数最多可能表示该预设信息被核心网设备成功识别的成功率较高,因此,这样可以使终端设备被叫成功率较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预设格式列表预置于被叫端中。
这样,被叫端获取预设格式列表的方式简单。并且被叫端每次被叫过程中均可以将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指示被叫端号码的信息与预设格式列表进行对比,从而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被叫成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三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三信息;在被叫端成功被叫的情况下,将第三信息加入预设格式列表。
这样,被叫端可以获取包括多种可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使得预设格式列表中包括的预设信息均符合目标格式。从而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被叫的成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包括以下任意一项:若被叫端的被叫次数大于或等于N次,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N为正整数;若被叫端的成功被叫次数大于或等于M次,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M为正整数;若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S个,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S为正整数;或,若接收第一信息的时刻距离开始使用被叫端的号码的时刻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
这样,在满足上述任一项条件之前,被叫端均可以将成功被叫过程中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加入预设格式列表,从而可以获取包括符合目标格式的一个或多个预设信息的预设格式列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四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判断第四信息不符合目标格式,并将第四信息处理为第五信息,第五信息属于预设格式列表;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六信息,第六信息用于指示取消通话;响应于第六信息,更新预设格式列表中的第五信息对应的失败次数;判断失败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是,删除预设格式列表中的第五信息。
可以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预设格式列表中的预设信息多次不能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情况下,可以将该预设信息从预设格式列表中删除,这样,在后续被叫过程中,被叫端不会再使用该预设信息,能够减少终端设备被叫失败的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七信息,第七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七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七信息;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八信息,第八信息用于指示取消通话;确定被叫失败;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包括:基于被叫端被叫失败,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
这样,在被叫端被叫失败之前,被叫端可以将成功被叫过程中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加入预设格式列表,从而可以获取包括符合目标格式的一个或多个预设信息的预设格式列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第一信息符合目标格式,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携带于SIP头域中。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语音通话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语音通话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终端设备。当该装置为终端设备时,上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当该装置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时,上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流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流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流程例如发送指示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指示信息的流程,接收能力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输入能力信息的流程。具体地,处理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上述第五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语音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设格式列表的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语音通话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数值和第二数值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数值,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以是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未来演进的通信系统,例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设备的举例包括: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物联网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是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可以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中的终端设备。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作为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单元而内置于车辆的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等,车辆通过内置的所述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等可以实施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车联网,例如车辆外联(vehicleto everything,V2X)、车间通信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vehicle,LTE-V)、车到车(vehicle-to-vehicle,V2V)技术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可以统称为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核心网设备可以是4G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例如,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等,也可以是5G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例如,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网元、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等,还可以是具有其他名称的核心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5G基站(next-Generation Node B,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可以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如,可以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层、业务数据自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和/或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可以负责可以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例如可以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一个DU可以仅连接到一个CU或者连接到多个CU,而一个CU可以连接到多个DU,CU与DU之间可以通过F1接口进行通信。AAU可以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被递交至PHY层从而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
可以理解的是,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接入网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接入网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分配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小区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例如,宏eNB或宏gNB等),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等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结合图1对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100包括接入网、核心网以及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subsystem,IMS)或因特网(Internet)。
其中,接入网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10;还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接入网设备120。其中,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120连接,终端设备在接入网设备120的覆盖范围内,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120连接。
如图1所示,接入网设备120可以为小区A和小区B提供服务。终端设备110位于小区A的范围之内,终端设备当前的服务小区为小区A,并可以与小区A进行信息交互,小区B可以为小区A的邻小区。
接入网设备120与终端设备110可通过无线链路通信。终端设备110和/或接入网设备120可以配置多个天线,该多个天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发送信号的发射天线和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天线。另外,终端设备110和/或接入网设备120还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因此,接入网设备120与终端设备110可通过多天线技术通信。
核心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用户连接的建立包括移动性管理(MM)、呼叫管理(CM)、交换/路由、录音通知(结合智能网业务完成到智能网外围设备的连接关系)等功能。
可理解,4G网络的核心网为演进的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网络。EPC网络是4G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它属于核心网范畴,具备用户签约数据存储,移动性管理和数据交换等移动网络的传统能力,并能够给用户提供超高速的上网体验。5G网络的核心网为5G Core(可简称为5GC)。5GC会使用通用的网络功能虚拟化设备来代替4G网络的专用通信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可以由EPC和5GC融合得到。也就是说,该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既可以包括EPC中的网元,又可以包括5GC中的网元。例如,该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可以包括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网元、移动管理节点(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网元、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网元、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和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网元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可以包括由EPC中的网元和5GC中的网元所得的融合网元。例如,SMF+PGW-C,UPF+PGW-U,UDM+HSS等。其中,PGW-C为PGW网元的控制面节点,PGW-U为PGW网元的用户面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可以包括代理会话边界控制(Proxy Session Border Control,PSBC)网元是一个集会话边界控制(SessionBorder Control,SBC)、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roxy-CSCF,P-CSCF)、接入转换控制功能(Access Transfer Control Function,ATCF)、接入转换网关(Access Transfer Gateway,ATGW)于一身的合设网元。作为SBC网元时,它连接IMS核心网/软交换网络与外部用户接入区域,完成IMS/软交换用户的业务接入、实现不同网络环境下用户业务的互通、保障IMS/软交换网络安全、支持QoS管理、CAC话务控制、媒体管理、CDR媒体呼叫详单等功能。
核心网中的各个网元也可以称为功能实体,既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实现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实例,或者是在适当平台上虚拟化功能的实例。
应理解,本申请中所有网元的名称仅仅作为示例。在未来通信中,如6G中,还可以称为其它名称,或者,在未来通信中,如6G中,本申请涉及的网元还可以通过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实体或者设备等来替代,本申请对此均不作限定。这里做统一说明,后续不再赘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网元,可以是通信设备,也可以是可用于该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理解,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网元、网络实体或网络子系统,如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核心网中各个网元的分布方式不作限制,该分布方式具体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文档,本申请在此不展开说明。
IMS是一个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提供语音及多媒体通信业务(例如,语音、视频和文本消息等)的网络体系架构。IMS可在不同网络的不同设备之间实现安全可靠的多媒体通信。架构模型提供了统一的基础结构和通用机制,用于控制、操作、路由和管理会话,以及实现身份验证、授权和记帐控制。IMS规范包含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建议。例如,用于会话控制信令的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lization Protocol,SIP)。
Internet一般指互联网,又称国际网络,指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从网络通信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以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网间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连接全球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机构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网。
应理解,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100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例如,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图1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该通信系统100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可选地,上述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应理解,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0仅为示例,本申请并不限定所适用的系统的具体架构,也不限定各通信系统内包含的各种设备的数量和形态。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系统100中包括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终端设备之间可以进行语音通话。其中,发起语音通话的终端设备可以称为主叫端,被发起语音通话的终端设备可以称为被叫端。为了便于区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主叫端和被叫端为执行主体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
下面介绍本申请涉及的一些技术术语。
1、邀请(INVITE)消息,是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中一种常用的信令消息。用于建立一个会话或邀请用户参与一个会话。INVITE消息中自身以及被邀请用户的地址信息、通话参数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示例性地,INVITE消息包括:
From:<tel:180aaaabbbb;noa=national;srvattri=national;phone-context=+86>;tag=jbqnxnfv;
To:sip:130xxxxyyyy@[2409:8000:5002:2204:0002:0000:0000:0000];user=phone。
其中,INVITE消息可以包括From头域和To头域。From头域可以包括主叫端的电话号码等信息。即INVITE消息中“From”后的信息用于指示主叫端的信息。且180aaaabbbb可以指主叫端的电话号码。To头域可以包括被叫端的电话号码和IP地址等信息。即“To”后的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信息。130xxxxyyyy可以指被叫端的电话号码。
应理解,180aaaabbbb和130xxxxyyyy仅为电话号码的示意,a、b、x以及y可以为任意0至9之间的整数,主叫端和被叫端的电话号码也可以为其他号码,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2、To头域,INVITE消息中用于指定被叫端的SIP地址或标识符。该头域包含了被叫端的信息,例如,SIP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dentifier,URI)、电话号码或其他标识符。例如,上述INVITE消息的示例中To之后的信息可以理解为To头域。To头域中在@之前包括被叫端的电话号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术语及英文缩略语,例如To头域、INVITE、SIP等均为方便描述而给出的示例性举例,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已有或未来的协议中定义其它能够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术语的可能。
下面,结合图2对语音通话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图2为一种语音通话方法200的流程示意图。方法200适用于通信系统100。如图2所示,方法200包括以下步骤:
S201、IMS设备向EPC设备发送邀请消息1。对应地,EPC设备接收来自IMS设备的邀请消息1。
其中,邀请消息1用于发起语音通话。且邀请消息1中的To头域中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被叫端的电话号码的号码段1。号码段1中可以包括被叫端的电话号码。
应理解,号码段例如可以至To头域中位于“To:”之后且位于“@”之前的部分信息。示例性地,To头域为To:sip:130xxxxyyyy@[2409:8000:5002:2204:0002:0000:0000:0000];user=phone。号码段可以指sip:130xxxxyyyy。
S202、EPC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向被叫端发送寻呼(Paging)消息。对应地,被叫端接收来自EPC设备的寻呼消息。
其中,寻呼消息可以用于呼叫被叫端。寻呼消息也可以称为寻呼请求等。被叫端可以基于寻呼消息选择接受寻呼或拒绝寻呼。
S203、响应于寻呼消息,被叫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对应地,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被叫端的服务请求。
应理解,服务请求可以用于向接入网设备请求通话服务或通话功能。
S204、接入网设备和被叫端之间进行RRC流程。以使被叫端接入接入网设备。
S205、接入网设备与EPC设备之间进行安全流程(security procedure)。
应理解,安全流程可以理解为EPC设备对被叫端进行认证和授权、加密和数据保护、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和监控以及恶意软件防护等操作的流程。安全流程中涉及的具体的内容可以参看相关技术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S206、接入网设备和被叫端之间进行RRC重配置流程。这样,接入网设备可以为被叫端配置QoS类别指示5(QoS class identifier 5,QCI 5)。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QCI也可以替换为5QI,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S207、EPC设备向被叫端发送邀请消息2。对应地,被叫端接收来自EPC设备的邀请消息2。
其中,邀请消息2的To头域中包括号码段1。邀请消息2与邀请消息1可以相同或者不同。邀请消息2用于邀请被叫端加入一个会话。
S208、响应于邀请消息2,被叫端向IMS设备发送邀请(INVITE)100消息。对应地,IMS设备接收来自被叫端的邀请100消息。
其中,邀请100消息可以表示临时性的成功响应。邀请100消息并非指最终的成功响应,即不是指已经成功建立语音通话,而是临时性的通知,用于指示IMS设备被叫端已经成功接收邀请消息2。
应理解,邀请100消息也可以称为100 trying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S209、被叫端向IMS设备发送邀请(INVITE)183消息。对应地,IMS设备接收来自被叫端的邀请183消息。
其中,邀请183消息中携带号码段1。且邀请183中携带的号码段1与邀请消息2的号码段1相同。
在邀请消息2中携带的号码段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会导致被叫端向IMS设备发送的邀请183消息中携带的号码段异常。即IMS设备可能无法识别邀请183消息,或者,IMS确定邀请183消息异常等。示例性地,邀请消息2的To头域为:To:sip:4444130xxxxyyyy@[2409:8000:5002:2204:0002:0000:0000:0000];user=phone。则号码段1为sip:4444130xxxxyyyy。由于邀请183中携带的号码段与邀请消息2的To头域中的号码段相同,因此,邀请183消息中的号码段1为sip:4444130xxxxyyyy。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号码段异常是以被叫端的电话号码前还携带4444为例进行说明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即号码段)的异常也可以是被叫端的号码前多加了其他冗余字段导致的,还可以是被叫端的电话号码后多加了冗余字段等其他类型的异常,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这样,IMS设备在不能识别邀请183消息中携带的号码段,或者,IMS设备确定邀请183消息中携带的号码段异常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终端设备被叫失败。示例性地,IMS设备执行S210,IMS设备向被叫端发送取消(CANCEL)消息,取消消息用于指示取消正在建立的会话或呼叫请求。对应地,被叫端接收来自IMS设备的取消消息。使得呼叫过程被终止。
因此,这样的语音通话方法,可能使得终端设备被叫的失败率较高,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语音通话方法,在被叫端判断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为核心网设备不可识别的格式时,被叫端可以将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处理为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处理后的信息。这样,能够减少由于核心网设备无法识别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而导致的被叫失败。从而提高被叫端的被叫成功率,提高用户体验感。
下面结合图3和图4对本申请的语音通话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本申请所示出的实施例从设备交互的角度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语音通话方法。其中所示的各设备的具体形态和数量仅为示例,不应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的实施构成任何限定。下面,以主叫端、被叫端、接入网设备、EPC设备和IMS设备为执行主体,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主叫端和被叫端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EPC设备和IMS设备可以理解为核心网设备。
应理解,终端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本身,可以为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语音通话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还可以是能实现全部或部分终端设备的逻辑模块或软件;接入网设备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本身,可以为支持接入网设备实现语音通话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还可以是能实现全部或部分接入网设备的逻辑模块或软件;核心网设备可以为核心网设备本身,可以为支持核心网设备实现语音通话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还可以是能实现全部或部分核心网设备的逻辑模块或软件,本身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被叫端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交互均可以是通过接入网设备实现的,为了简洁,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接入网设备转发核心网设备与被叫端之间的消息的过程进行描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方法300的流程示意图。方法300适用于通信系统100。如图3所示,方法300包括下列步骤:
应理解,在301之前,IMS设备、EPC设备、接入网设备以及被叫端可以执行S201至S206,为了简洁,该部分内容可以参看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EPC设备仅为示例,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EPC设备也可以替换为5GC设备,例如AMF网元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S301、EPC设备向被叫端发送邀请消息,邀请消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对应地,被叫端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邀请消息。
其中,第一信息可以携带于SIP的头域中,例如To头域等。第一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也可以理解为邀请消息用于邀请被叫端参与会话。
应理解,第一信息也可以称为To头域中的号码段。被叫端的号码也可以理解为被叫端的电话号码。为了简洁,下文中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S302、响应于邀请消息,被叫端向IMS设备发送邀请100消息。对应地,IMS设备接收来自被叫端的邀请100消息。
应理解,S301和S302的实施方式与S207和S208的实施方式类似,可以参看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03、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目标格式为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
若第一信息不符合目标格式,被叫端执行S303至S305。
应理解,S302可以在S303至S305之前执行,也可以在S303至S305 之后,还可以与S303至S305 并行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可以理解为IMS设备可识别的格式;或者,也可以理解为IMS设备能够根据第一信息确定被叫端的电话号码。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也可以理解为判断第一信息的格式是否符合目标格式。即IMS设备不会由于第一信息无法识别或因为识别第一信息异常而向被叫端发送取消消息。
S304、将第一信息处理为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符合目标格式,且第二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
其中,第二信息为IMS设备可识别的格式。第二信息和第一信息中可以均包括被叫端的号码,但是第二信息和第一信息的格式不同。第二信息符合目标格式也可以理解为IMS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信息确定被叫端的号码,或者,IMS设备能够基于第二信息识别被叫端的号码。
应理解,将第一信息处理为第二信息也可以理解为将第一信息修改为、更新为、替换为或者重构为第二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S305、被叫端向IMS设备发送邀请183消息,邀请183消息中包括第二信息。对应地,IMS设备接收来自被叫端的邀请183消息。
若第一信息符合目标格式,被叫端执行S306,即被叫端向IMS设备发送邀请183消息,邀请183消息中包括第一信息。
应理解,由于S305中的第二信息和S306中的第一信息均为IMS设备可识别的格式,在S305和S306之后,主叫端、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以及主叫端之间还可以执行资源预留过程或其他过程的信令交互,直至被叫端振铃,并向主叫端发送180振铃(Ringing)消息,以通知主叫端被叫端正在振铃,即终端设备被叫成功。本申请对S305或S306之后执行的步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方法300中,是以IMS设备、EPC设备、接入网设备以及主叫端之间发送邀请消息、邀请100消息以及邀请183消息为例进行说明的。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也可以携带在其他信令中。或者,邀请消息、邀请100消息以及邀请183消息也可以称为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的语音通话方法,在被叫端判断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指示被叫端号码的信息不符合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时,将用于指示被叫端号码的信息更新为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更新后的信息。这样,核心网设备可以识别用于指示被叫端号码的信息,能够减少由于核心网设备无法识别导致的终端设备被叫失败,从而提高被叫成功率,提高用户体验感。
下面,对目标格式,即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目标格式包括但不限于:被叫端的号码位于SIP标识或电话标识之后,且被叫端的号码与SIP标识或电话标识被第一符号隔开;和/或,国际区号位于被叫端的号码之前,SIP标识或电话标识位于国际区号之前,且国际区号与SIP标识或电话标识被第二符号隔开。
其中,SIP标识例如可以为SIP或者sip。电话标识例如可以为TEL或tel。被叫端的号码可以理解为被叫端的电话号码。第一符号例如可以为冒号。示例性地,符合目标格式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信息可以为:sip:130xxxxyyyy。第二符号例如可以为冒号和加号。示例性地,符合目标格式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信息可以为:tel:+86130xxxxyyyy。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130xxxxyyyy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且130xxxxyyyy仅为示例,被叫端的号码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号码。并不构成对被叫端的号码的限定。下文中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这样,便于被叫端判断第一信息中包括的各部分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从而确定第一信息是否能够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示例性地,假设第一信息为sip:4444130xxxxyyyy,即在被叫端的号码和第一符号之间加入了多个冗余数字,则被叫端可以确定第一信息不符合目标格式,从而判断核心网设备可能无法识别该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二信息满足以下一项或几项:第1项、第二信息为被叫端上一次成功被叫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第2项、第二信息为被叫端在第一区域中成功被叫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且被叫端接收第一信息时处于第一区域;或,第3项、第二信息为被叫端在第二区域中上一次成功被发起语音通话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且被叫端接收第一信息时处于第二区域。
对于第1项,上一次成功被叫可以理解为在S201之前的被叫成功。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为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该信息可以携带在上一次成功被叫过程中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邀请183消息中。
被叫端每次被叫成功的情况下,可以缓存该次被叫过程中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信息,这样,在被叫端判断第一信息不符合目标格式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信息处理为缓存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此外,由于第二信息为上一次成功被叫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表示该信息是核心网设备近期能够识别的格式。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网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这样的方式使得第二信息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可能性更高。
对于第2项,被叫端接收第一信息时处于第一区域表示被叫端本次被叫过程中位于第一区域,即S304执行过程中,被叫端位于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区域,该区域可以指小区、波束、跟踪区或地理位置等。
对于不同区域,终端设备被叫过程中交互的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可能不同。因此,通过使第二信息为被叫端处于相同区域时被叫成功所使用的信息,使得核心网设备识别第二信息的成功率较高。
对于第3项,第二区域可以与第一区域相同或者不同。第二区域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区域,该区域可以指小区、波束、跟踪区或地理位置等。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为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
第3项是在第2项和第1项的结合,可以参考对第1项和第2项的描述。因此,这样的方案可以使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成功率较高。
下面,对S303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S303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预设格式列表包括符合目标格式的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
这样,被叫端通过将第一信息和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进行对比即可确定第一信息是否为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
其中,预设信息为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且预设信息的格式是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的数量例如可以为3个、4个等。
应理解,预设格式列表也可以称为白名单或者白名单列表等,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能够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用于指示接收端的号码的信息,且该一个或多个能够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用于指示接收端的号码的信息的格式不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预设格式列表包括以下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第一预设信息,第一预设信息包括被叫端的号码和位于被叫端的号码前的SIP标识;第二预设信息,第二预设信息包括被叫端的号码、位于被叫端的号码前的国际区号以及位于国际区号前的SIP标识;第三预设信息,第三预设信息包括被叫端的号码和位于被叫端的号码前的电话标识;或第四预设信息,第四预设信息包括被叫端的号码、位于被叫端的号码前的国际区号以及位于国际区号前的电话标识。
其中,关于SIP标识和电话标识的描述可以参看上文中对于目标格式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信息例如可以为sip:130xxxxyyyy;第二预设信息例如可以为sip:+86130xxxxyyyy;第三预设信息例如可以为tel:130xxxxyyyy;第四预设信息例如可以为tel:+86130xxxxyyyy。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二信息属于预设格式列表。
这样,在被叫端判断第一信息的格式不能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信息替换为预设格式列表中的任一个,从而使得核心网设备可以识别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
在第二信息属于预设格式列表的基础上,第二信息还可以满足以下一项或几项:第1项、第二信息为被叫端上一次成功被叫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第2项、第二信息为被叫端在第一区域中成功被叫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且被叫端接收第一信息时处于第一区域;第3项、第二信息为被叫端在第二区域中上一次成功被发起语音通话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且被叫端接收第一信息时处于第二区域;或,第4项,第二信息为预设格式列表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个。
应理解,第1项、第2项和第3项的实施方式与上文中第1项、第2项和第3项的实施方式类似,可以参看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对于第4项,预设格式列表中使用次数最多可能表示该预设信息被核心网设备成功识别的成功率较高,因此,这样可以使终端设备被叫成功率较高。
与上文中第1项、第2项和第3项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信息还属于预设格式列表。这样,在第二信息属于预设格式列表的基础上,第二信息还满足以上一项或几项,使得核心网设备识别第二信息的成功率更高,能够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被叫成功率。
下面,对被叫端获取预设格式列表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一、预设格式列表预置于被叫端中。
这样,被叫端获取预设格式列表的方式简单。并且被叫端每次被叫过程中均可以将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指示被叫端号码的信息与预设格式列表进行对比,从而使得核心网设备识别第二信息的可能性较大。
其中,预置于被叫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为当电话卡被插入被叫端后,被叫端识别该电话卡对应的号码,并生成预设格式列表。该电话卡对应的号码即为被叫端的号码。
应理解,电话卡也可以理解为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或全球用户识别卡(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等能够实现语音通话的卡,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方式二、被叫端将被叫成功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加入预设格式列表,从而生成预设格式列表。
可选地,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预设格式列表的获取方法400的流程示意图。方法400可以由核心网设备和被叫端执行。方法400包括以下步骤:
S401、核心网设备向被叫端发送邀请消息,邀请消息包括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三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对应地,被叫端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邀请消息。
S402、响应于邀请消息,被叫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邀请100消息。对应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被叫端的邀请100消息。
应理解,S401和S402的实施方式与S301和S302的实施方式类似,可以参看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403、响应于邀请消息,被叫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邀请183消息,邀请183消息中包括第三信息。对应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被叫端的邀请183消息。
应理解,S403的实施方式与S306的实施方式类似,可以参看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在获取预设格式列表的过程中,被叫端不判断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
S404、被叫端判断是否成功被叫。
示例性地,被叫端可以判断是否成功振铃,或者是否向主叫端发送180振铃消息等。若被叫端成功振铃,或者向主叫端发送180振铃消息,表示被叫端成功被叫;否则,表示被叫端未成功被叫。
在被叫端成功被叫的情况下,被叫端执行S405,将第三信息加入预设格式列表。
在被叫端未成功被叫的情况下,该流程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预设列表获取的时间段内,S401至S405可以循环执行,即在该时间段内,被叫端每次被叫成功,均可以将发送至核心网设备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加入预设格式列表。
通过这样的方式,被叫端可以获取包括多种可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使得预设格式列表中包括的预设信息均符合目标格式。从而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被叫的成功率。
在方式二的基础上,被叫端判断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可以是通过以下方式触发的。即在被触发之前,被叫端可以循环执行S401至S405,以获取预设格式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302可以通过以下任一方式实施:方式1、在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之前,若被叫端的被叫次数大于或等于N次,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N为正整数;方式2、在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之前,若被叫端的成功被叫次数大于或等于M次,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M为正整数;方式3、若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S个,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S为正整数;或,方式4、若接收第一信息的时刻距离开始使用被叫端的号码的时刻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
对于方式1,被叫端的被叫次数可以理解为第一信息中包括的被叫端的号码对应的被叫次数。即在第一信息中包括的被叫端的号码被叫次数小于N次的情况下,被叫端不判断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在方式1中,被叫端每次被叫后,可以将被叫端的被叫次数进行更新,例如将被叫次数加1等。
这样,被叫端可以在第一信息包括的被叫端的号码对应的被叫次数小于N次的时间段中,多次执行S401至S405,以获取预设格式列表。
对于方式2,被叫端的成功被叫次数可以理解为第一信息中包括的被叫端的号码对应的成功被叫次数。成功被叫也可以理解为被叫端成功振铃或者被叫端向主叫端发送180振铃消息等。在方式2中,被叫端每次成功被叫后,可以将被叫端的成功被叫次数进行更新,例如将成功被叫次数加1等。
这样,被叫端可以执行M次S401至S405,从而缓存M次成功被叫过程中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以得到预设格式列表。
需要说明的是,M次成功被叫过程中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中可以存在相同或者不同的信息,因此,预设格式列表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预设信息的数量小于或等于M。
对于方式3,由于被叫端成功被叫过程中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中可以存在相同的信息,因此,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S个表示被叫端执行S401至S405的次数大于或等于S。
这样,可以使预设格式列表中可以包括多个预设信息,从而使被叫端可以在处理不能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第一信息时,可以从多个预设信息中确定更可能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第二信息,并将第一信息处理为第二信息。有助于提高终端设备被叫的成功率。
对于方式4,开始使用被叫端的号码的时刻也可以理解为被叫端的号码被激活的时刻,被叫端的号码对应的电话卡插入被叫端并开始使用的时刻,或者被叫端的号码在被叫端中第一次被叫的时刻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时长为预设的时长,例如可以为48h、96h等。在第一时长内,被叫端不判断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即在第一时长内,被叫端可以多次执行S401至S405,以使预设格式列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预设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302可以通过以下任一方式实施。在S301之前,方法300还包括:S307、核心网设备向被叫端发送第七信息,第七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七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对应地,被叫端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七信息。S308、被叫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七信息;对应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被叫端的第七信息。S309、核心网设备向被叫端发送第八信息,第八信息用于指示取消通话;对应地,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八信息。S310、确定被叫失败。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包括:基于被叫端被叫失败,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
其中,核心网设备向被叫端发送的第七信息可以携带于邀请消息中。被叫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七信息可以携带于邀请183消息中。第八信息可以携带于取消消息中。
应理解,S307至S309的实施方式与S207、S209以及S210的实施方式类似,可以参看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07至S309可以表示被叫端上一次被叫失败,则被叫端可以记录被叫端被叫失败。这样,在被叫端本次被叫时,被叫端可以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即被叫端判断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是由被叫端被叫失败触发的。使得被叫端可以在之前多次被叫成功过程中执行S401至S405,以使预设格式列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预设信息。
可选地,S31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被叫端将第一标记位的状态设置为第一状态,第一状态用于指示被叫失败;则S303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响应于第一标记位为第一状态,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
其中,标记位的状态可以用于表示被叫端是否被叫失败。这样,在被叫端每次被叫过程中,均可以通过标记位的状态确定是否判断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
可选地,S310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被叫端更新被叫失败次数;则S303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在被叫失败次数大于或等于Y次的情况下,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Y为正整数。
其中,Y为预设的值,例如2或4等。这样,可以使被叫端获取预设格式列表的时长较长,有助于使预设格式列表包括的预设信息的数量更多。
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被叫端可以动态调整预设格式列表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预设信息。具体如下。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方法300还包括:S311、核心网设备向被叫端发送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四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对应地,被叫端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四信息。S312、判断第四信息不符合目标格式,将第四信息处理为第五信息,第五信息属于预设格式列表。S313、核心网设备向被叫端发送第六信息,第六信息用于指示取消通话。对应地,被叫端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六信息。S314、响应于第六信息,更新预设格式列表中的第五信息对应的失败次数。S315、判断失败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S316、若是,删除预设格式列表中的第五信息。
其中,第四信息可以携带于核心网设备向被叫端发送的邀请消息中。第五信息可以携带于被叫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邀请183消息中。第六信息可以携带于取消消息中。第一阈值为预设的正整数,例如3或5等。
应理解,S311和S312的实施方式与S301至S304的实施方式类似,S313的实施方式与S210的实施方式类似,可以参看上文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更新失败次数可以理解为将失败次数加1,即被叫端每次使用第五信息对应的预设信息发生被叫失败时,均将该预设信息对应的失败次数加1。
可以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在预设格式列表中的预设信息多次不能被核心网设备识别的情况下,可以将该预设信息从预设格式列表中删除,这样,在后续被叫过程中,被叫端不会再使用该预设信息,能够减少终端设备被叫失败的情况。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To头域中位于“To:”和“@”之间的信息。且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也可以称为To号码、号码段或To号码段等,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被叫或被叫端被叫也可以理解为被叫端被发起语音通话。成功被叫也可以理解为被叫端被成功发起语音通话。被叫失败也可以理解为被叫端未被成功发起语音通话。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被叫端接收的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可以携带于核心网设备向被叫端发送的邀请消息中。并且,向被叫端发送邀请消息的核心网设备可以理解为IMS设备,即结合图2,IMS设备向EPC设备发送的邀请消息1和EPC设备向被叫端发送的邀请消息2中携带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可以相同,这样,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IMS设备通过EPC设备向被叫端发送的。
此外,被叫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的信息可以携带于被叫端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邀请183消息中,且接收来自被叫端的邀请183消息的核心网设备可以理解为IMS设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携带各信息的消息均为示例,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携带各信息的消息可以替换为其他消息。并且,携带各信息的消息的名称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名称。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理解,上述各方法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上文结合图3和图4,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语音通话方法,下面结合图5和图6,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语音通话装置。所述语音通话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每个部分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所述模块或单元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或者是软件和硬件结合。下文仅对语音通话装置进行了简要举例说明,对于方案实现细节,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下文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语音通话装置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5所示,装置500包括:收发模块501和处理模块502。
收发模块501,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装置500的号码;处理模块502,用于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目标格式为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若第一信息不符合目标格式,将第一信息处理为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符合目标格式,且第二信息用于指示装置500的号码;收发模块501还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可选地,目标格式包括:装置500的号码位于会话初始协议SIP标识或电话标识之后,且装置500的号码与SIP标识或电话标识被第一符号隔开;和/或,国际区号位于装置500的号码之前,SIP标识或电话标识位于国际区号之前,且国际区号与SIP标识或电话标识被第二符号隔开。
可选地,第二信息满足以下一项或几项:第二信息为装置500上一次成功被叫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第二信息为装置500在第一区域中成功被叫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且装置500接收第一信息时处于第一区域;或,第二信息为装置500在第二区域中上一次成功被叫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且装置500接收第一信息时处于第二区域。
可选地,处理模块502还用于: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预设格式列表包括符合目标格式的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
可选地,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为以下一项或几项:第一预设信息,第一预设信息包括装置500的号码和位于装置500的号码前的SIP标识;第二预设信息,第二预设信息包括装置500的号码、位于装置500的号码前的国际区号以及位于国际区号前的SIP标识;第三预设信息,第三预设信息包括装置500的号码和位于装置500的号码前的电话标识;或第四预设信息,第四预设信息包括装置500的号码、位于装置500的号码前的国际区号以及位于国际区号前的电话标识。
可选地,第二信息属于预设格式列表。
可选地,第二信息为预设格式列表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个。
可选地,预设格式列表预置于装置500中。
可选地,收发模块501还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三信息用于指示装置500的号码;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三信息;处理模块502还用于:在装置500成功被叫的情况下,将第三信息加入预设格式列表。
可选地,处理模块502还用于:若装置500的被叫次数大于或等于N次,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N为正整数;若装置500的成功被叫次数大于或等于M次,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M为正整数;若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S个,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S为正整数;或,若接收第一信息的时刻距离开始使用装置500的号码的时刻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判断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
可选地,收发模块501还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四信息用于指示装置500的号码;处理模块502还用于:判断第四信息不符合目标格式,并将第四信息处理为第五信息,第五信息属于预设格式列表;收发模块501还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六信息,第六信息用于指示取消通话;处理模块502还用于:响应于第六信息,更新预设格式列表中的第五信息对应的失败次数;判断失败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是,删除预设格式列表中的第五信息。
可选地,收发模块501还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七信息,第七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第七信息用于指示装置500的号码;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七信息;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八信息,第八信息用于指示取消通话;处理模块502还用于:确定被叫失败;基于装置500被叫失败,判断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
可选地,收发模块501还用于:若第一信息符合目标格式,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可选地,第一信息携带于SIP头域中。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500以功能模块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模块”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5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被叫端,装置5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被叫端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图5中的装置500也可以是芯片,例如: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或SOC等。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语音通话装置6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600包括处理器601、收发器602和存储器603。其中,处理器601、收发器602和存储器603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603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6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603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602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应理解,装置6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被叫端,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被叫端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该存储器6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601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601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6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该收发器602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该发射器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器对应的用于执行发送动作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该接收器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器对应的用于执行接收动作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应用于终端,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接口,接口用于接收指令,并传输至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指令使得终端执行上述寻呼消息处理方法。其中,芯片系统可以是Modem,或包括Modem的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上述方法可以由一个Modem实施。
Modem可以包括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层、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介质访问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 Layer,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前述各层可以是软件模块。Modem可以通过天线与接入网设备进行交互。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该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语音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被叫端的号码;
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所述目标格式为所述核心网设备可识别的格式;
若所述第一信息不符合所述目标格式,将所述第一信息处理为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符合所述目标格式,且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被叫端的号码;
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格式包括:所述被叫端的号码位于会话初始协议SIP标识或电话标识之后,且所述被叫端的号码与所述SIP标识或所述电话标识被第一符号隔开;和/或,国际区号位于所述被叫端的号码之前,所述SIP标识或所述电话标识位于所述国际区号之前,且所述国际区号与所述SIP标识或所述电话标识被第二符号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满足以下一项或几项:
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被叫端上一次成功被叫时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被叫端在第一区域中成功被叫时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且所述被叫端接收所述第一信息时处于所述第一区域;或,
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被叫端在第二区域中上一次成功被叫时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信息,且所述被叫端接收所述第一信息时处于所述第二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所述预设格式列表包括符合所述目标格式的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为以下一项或几项:
第一预设信息,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所述被叫端的号码和位于所述被叫端的号码前的SIP标识;
第二预设信息,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所述被叫端的号码、位于所述被叫端的号码前的国际区号以及位于所述国际区号前的所述SIP标识;
第三预设信息,所述第三预设信息包括所述被叫端的号码和位于所述被叫端的号码前的电话标识;或,
第四预设信息,所述第四预设信息包括所述被叫端的号码、位于所述被叫端的号码前的所述国际区号以及位于所述国际区号前的所述电话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属于所述预设格式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为所述预设格式列表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格式列表预置于所述被叫端中。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被叫端的号码;
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息;
在所述被叫端成功被叫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三信息加入所述预设格式列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属于预设格式列表,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若所述被叫端的被叫次数大于或等于N次,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属于所述预设格式列表,N为正整数;
若所述被叫端的成功被叫次数大于或等于M次,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属于所述预设格式列表,M为正整数;
若所述一个或几个预设信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S个,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属于所述预设格式列表,S为正整数;或,
若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时刻距离开始使用所述被叫端的号码的时刻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属于所述预设格式列表。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被叫端的号码;
判断所述第四信息不符合所述目标格式,并将所述第四信息处理为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属于所述预设格式列表;
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第六信息,所述第六信息用于指示取消通话;
响应于所述第六信息,更新所述预设格式列表中的所述第五信息对应的失败次数;
判断所述失败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若是,删除所述预设格式列表中的所述第五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第七信息,所述第七信息用于发起语音通话,所述第七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被叫端的号码;
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七信息;
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第八信息,所述第八信息用于指示取消通话;
确定被叫失败;
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符合目标格式,包括:
基于所述被叫端被叫失败,判断所述第一信息是否符合所述目标格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信息符合所述目标格式,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携带于SIP头域中。
15.一种语音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模块。
16.一种语音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18.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410397067.7A 2024-04-03 2024-04-03 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9983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97067.7A CN117998305A (zh) 2024-04-03 2024-04-03 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97067.7A CN117998305A (zh) 2024-04-03 2024-04-03 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98305A true CN117998305A (zh) 2024-05-07

Family

ID=90893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97067.7A Pending CN117998305A (zh) 2024-04-03 2024-04-03 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9830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1890A1 (en) * 2005-09-06 2007-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number portability in IMS networks
CN103095695A (zh) * 2013-01-09 2013-05-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9600390A (zh) * 2019-01-04 2019-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团用户携号转网的通信方法、呼叫会话控制中心
CN111278082A (zh) * 2020-01-21 2020-06-12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通信装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36272A (zh) * 2023-09-12 2024-01-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号码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1890A1 (en) * 2005-09-06 2007-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number portability in IMS networks
CN103095695A (zh) * 2013-01-09 2013-05-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9600390A (zh) * 2019-01-04 2019-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团用户携号转网的通信方法、呼叫会话控制中心
CN111278082A (zh) * 2020-01-21 2020-06-12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通信装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36272A (zh) * 2023-09-12 2024-01-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号码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2373A (zh) 在提供5g服务时优化无线通信网络的资源的方法和ue
CN115065988B (zh) 中继传输的方法、中继终端和远端终端
US1178545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non-access stratum (NAS) message protection
US1174397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aining service continuity by user equipment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150876A1 (zh) 会话建立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5885575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557059A (zh) 处理时间同步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EP352266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ust relationship establishment
CN108924926B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6250278A (zh) 发送无线链路失败报告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746586B (zh) 时钟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92033B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21069358A1 (en) Security for groupcast message in d2d communication
CN115299098A (zh) 业务识别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654046A (zh) 用于注册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56789A1 (zh) 基于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终端
WO2023102940A1 (zh) 无线通信方法、远端终端以及中继终端
CN117998305A (zh) 语音通话方法和装置
CN108464056A (zh) 用户设备信息的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核心网设备
CN116250290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第一接入网设备以及网元
CN11506691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CN116210272A (zh) 选择接入小区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70981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201729A1 (en) Faster release or resume for ue in inactive state
CN111988772A (zh) 终端发现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