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5695A -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5695A
CN103095695A CN2013100080374A CN201310008037A CN103095695A CN 103095695 A CN103095695 A CN 103095695A CN 2013100080374 A CN2013100080374 A CN 2013100080374A CN 201310008037 A CN201310008037 A CN 201310008037A CN 103095695 A CN103095695 A CN 103095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
transmitting terminal
header field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80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5695B (zh
Inventor
师亚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080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956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95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5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5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5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S1.接收初始INVITE消息并对所述初始INVITE消息中包含的tel格式内容的所有头域进行分析以记录发送所述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S2.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将后续请求消息和/或响应消息中相关的头域修改或转换成所述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本发明通过根据分析的tel格式对后续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的tel格式进行转换,在不对这些设备或终端进行更改,也不需要增加额外配置的情况下,实现了这些设备或终端之间以及它们与IMS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Description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MS网络融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3GPP24.229协议中描述了S-CSCF分别与BGCF、MGCF之间采用的uri格式以及格式转化进行了描述。
S-CSCF到BGCF或MGCF的SIP信令中,对于Request-Uri中包含的显式tel格式的用户标识,需要在ENUM服务器中对显式tel格式进行翻译,将显式tel格式转换为隐式tel格式,并使用转换后的隐式tel格式的内容更新SIP信令中的Request-Uri。同时,如果SIP信令中的P-Asserted-Identity头包含显式tel格式的uri,则需要将再增加一个P-Asserted-Identity头域,在ENUM服务器或DNS服务器中对显式teluri格式进行翻译,将显式tel uri格式转换为隐式tel格式并填到新增的头域中。如果该头域为隐式tel格式,则还需要将隐式tel格式转换为显式tel格式,新增一个P-Asserted-Identity头并将显式tel格式的内容填入头域。
MGCF或BGCF到S-CSCF的SIP信令。MGCF或BGCF收到来自CS域的起始呼叫,则将采用E.164进行编码的号码转换成显式tel格式或隐式tel格式,填入相应的SIP信令头域中,将信令发送给S-CSCF。
S-CSCF、MGCF和BGCF等都属于标准的IMS网络设备,显而易见这些设备都是支持SIP信令中的显式tel和隐式tel两种格式。而协议中并未对互联的非IMS网络设备和接入终端的SIP信令中tel格式在设备间传输进行说明。
在IMS网络融合的过程中,通过IMS网络与其它非IMS网络以及设备的互联或终端的接入,实现IMS网络与传统固网、移动通信网络和企业网络等互联互通。对于采用全数字编码的用户号码(比如:采用E.164编码的号码,企业号码等),这种用户号码在使用SIP信令进行互通时存在两种格式:一种是隐式tel格式的号码标识;一种是显式tel格式的号码标识。对于不支持显示tel格式的互连设备或接入终端,如果SIP信令中头域包含显式tel格式的内容,设备可能因无法解析包含显式tel格式内容的头域,导致业务失败。例如:采用E.164编码的用户号码的两种形式举例如下:
隐式tel格式:sip:18812345678datangmobile.cn;user=phone
显式tel格式:tel:18812345678
如果非标准IMS设备或终端不支持显式tel格式的Uri,在收到的SIP消息中包含显式tel格式的消息头或参数,这些设备或终端可能解析消息错误,回错误响应,甚至部分设备因为解析错误而无任何响应。
发明内容
(一)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IMS网络进行互联互通的设备或接入的终端,无论这些设备或终端是否支持sip信令中包含显式tel格式内容的头域,通过IMS网络的处理,在不对这些设备或终端进行更改,也不需要增加额外配置的情况下,实现这些设备或终端之间以及它们与IMS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S1.接收初始INVITE消息并对所述初始INVITE消息中包含的tel格式内容的所有头域进行分析以记录发送所述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S2.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将后续请求消息和/或响应消息中相关的头域修改或转换成所述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S3.将转换后的后续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发送到发送端。
可选的,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S22.将分析处理后的初始INVITE消息发送到与发送端对应的接收端;
S23.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
S24.检查所述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中相关的头域,并将所述相关的头域内容转换为所记录的tel格式。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为用户代理客户端。
可选的,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S22’.接收来自IMS网络中S-CSCF的INVITE消息,并分析其中用户标识相关的所有头域,并将所述头域转换为所记录的tel格式;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S3’.将转换后的INVITE消息发送到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为用户代理服务器端。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为互联设备或者接入设备。
可选的,如果分析结果为所有用户标识相关的头域均采用隐式tel格式,则记录发送端只支持隐式tel格式。
可选的,如果分析结果为存在一个显式tel格式的头域,则记录发送端支持显式tel格式。
可选的,所述相关的头域为P-Aseerted-Identity头域、Request-Uri头域、To头域、From头域、P-Called-Party头域和/或P-Prefer-Identi头域。
可选的,所述tel格式包含显式tel格式和/或者隐式tel格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前端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初始INVITE消息;
前端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INVITE消息中包含的tel格式内容的所有头域进行分析;
前端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后端发送接收单元,用于发送分析处理后的INVITE消息至接收端并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
前端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将所述后续请求消息和/或者响应消息中的相关的头域转换成记录的tel格式;
所述前端发送接收单元还用于将转换后的后续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发送到发送端。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为用户代理客户端。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前端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初始INVITE消息;
前端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INVITE消息中包含的tel格式内容的所有头域进行分析;
前端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后端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IMS网络中S-CSCF的INVITE消息,后端分析转换单元,用于分析INVITE消息中用户标识相关的所有头域,将所述头域转换为所记录的tel格式;
所述后端发送接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转换后的INVITE消息发送到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为用户代理服务器。
(三)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根据分析、记录的tel格式对后续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的tel格式的转换,在不对这些设备或终端进行更改,也不需要增加额外配置的情况下,实现了这些设备或终端之间以及它们与IMS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表示图1中步骤S2可采用的一种具体过程图;
图3表示图1中步骤S2可采用的另一种具体过程图;
图4表示UAC侧互联设备或者接入设备的tel兼容SIP信令的时序图;
图5表示UAS侧互联设备或者接入设备的tel兼容SIP信令的时序图;
图6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装置;
图7表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遵循3GPP24.229协议中关于S-CSCF与BGCF以及MGCF之间互通时,tel格式的头域处理,也服从RFC3261和RFC3966协议中显式tel和隐式tel格式,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转换。最后,本发明对互联设备以及接入终端不做要求,也不需要对SIP信令进行扩展。
本发明技术以IMS网络为核心,通过IMS网络中的P-CSCF对收到的SIP信令中包含的tel格式内容的头域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在后续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中,将对应的头域修改或转换为分析的tel格式,实现SIP信令的互通。
根据RFC3261和RFC3966协议中定义的tel格式,分为显式tel和隐式tel两种:
Figure BDA00002720424100061
显式tel
tel:Global-Number、
tel:local-number;phone-context=domainname
tel:local-number;phone-context=global-number-digits
Figure BDA00002720424100062
隐式tel
sip:Global-Numberdomainname;user=phone
sip:local-number;phone-context=domainnamedomainname;user=phone
sip:local-number;phone-context=global-number-digitsdomainname;user=phone
根据以上tel格式,对于不支持显式tel格式的设备,在发送SIP信令到这些设备之前,需要将SIP信令中头域的包含显式tel格式转换为隐式tel格式。
接下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描述IMS网络中的P-CSCF是如何实现包含显式tel格式头域的SIP信令在支持和不支持显式tel格式的互连设备或接入终端之间互联互通。
根据SIP信令的传送的方向,对于互连设备和接入终端可分为接收侧(UAS)和发送侧(UAC),是否支持显式tel格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UAC侧支持显式tel,UAS侧支持显式tel;
UAC侧支持显式tel,UAS侧不支持显式tel;
UAC侧不支持显式tel,UAS侧支持显式tel;
UAC侧不支持显式tel,UAS侧不支持显式tel;
预设主被叫用户标识均为E.164编码的tel格式,以呼叫过程中SIP信令的处理为例,主叫标识和被叫标识具有如下形式:
例如,主叫标识的内容为:用户名:87916666,区域号码:029,国家码:0086,realm:datangmobile.cn。
显式tel格式的上述主叫标识为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tel:+86-29-8791-6666
tel:8791-6666;phone-context=+86-29
tel:8791-6666;phone-context=datangmobile.cn
tel:8791-6666
隐式tel格式的上述主叫标识为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sip:+86-29-8791-6666datangmobile.cn;user=phone
sip:8791-6666;phone-context=+86-29datangmobile.cn;user=phone
sip:+86-29-8791-6666;phone-context=datangmobile.cndatangmobile.cn;user=phone
sip:8791-6666datangmobile.cn;user=phone
例如被叫标识的内容为:用户名:87918888,区域号码:029,国家码:0086,realm:datangmobile.cn。
显式tel格式的上述被叫标识为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tel:+86-29-8791-8888
tel:8791-8888;phone-context=+86-29
tel:8791-8888;phone-context=datangmobile.cn
tel:8791-8888
隐式tel格式的上述被叫标识为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sip:+86-29-8791-8888datangmobile.cn;user=phone
sip:8791-8888;phone-context=+86-29datangmobile.cn;user=phone
sip:+86-29-8791-8888;phone-context=datangmobile.cndatangmobile.cn;user=phone
sip:8791-8888datangmobile.cn;user=phone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如下几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接收初始INVITE消息并对所述初始INVITE消息中包含的tel格式内容的所有头域进行分析以记录发送所述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S2.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将后续请求消息和/或响应消息中相关的头域修改或转换成所述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S3.将转换后的后续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发送到发送端。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S22.将分析处理后的初始INVITE消息发送到与发送端对应的接收端;
S23.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
S24.检查所述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中相关的头域,并将所述相关的头域内容转换为所记录的tel格式。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为用户代理客户端。
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S22’.接收来自IMS网络中S-CSCF的INVITE消息,并分析其中用户标识相关的所有头域,并将所述头域转换为所记录的tel格式。
可选的,该方法还可包括步骤:
S3’.将转换后的INVITE消息发送到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为用户代理服务器端。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为互联设备或者接入设备。
可选的,如果分析结果为所有用户标识相关的头域均采用隐式tel格式,则记录发送端只支持隐式tel格式。
可选的,如果分析结果为存在一个显式tel格式的头域,则记录发送端支持显式tel格式。
可选的,所述相关的头域为P-Aseerted-Identity头域、Request-Uri头域、To头域、From头域、P-Called-Party头域和/或P-Prefer-Identi头域。
可选的,所述tel格式包含显式tel格式和/或者隐式tel格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互联设备或接入终端作为UAC侧的SIP信令处理流程。以下以SIP信令中的P-Asserted-Identtity头域为例,来讲解呼叫业务过程中IMS网络中的P-CSCF如何根据收到的初始INVITE消息判断UAC侧互联设备或接入终端对tel两种格式的支持情况。后边,对于收到的183响应消息中P-Asserted-Identtity头域的内容转换为UAC侧支持的tel格式。
初始消息中,用户标识相关的头域如果都为隐式tel格式,那么说明互联设备或接入终端可能只支持隐式tel格式而不支持显式tel格式;否则,如果存在一个显式tel格式的头域,则说明互联设备或接入终端是支持显式tel格式。
如图4所示,SIP信令处理过程包括:
10.IMS网络的主叫侧P-CSCF收到来自互连设备或接入终端的INVITE消息,主被叫均为E.164编码的用户标识。主叫侧P-CSCF检查主叫侧INVITE消息中的所有头域,所有用户标识相关的头域均采用隐式tel格式,主叫侧P-CSCF记录主叫侧互联设备或接入终端为只支持隐式tel格式。
20IMS网络处理完INVITE消息后,通过被叫侧P-CSCF将消息发往被叫侧。
30IMS网络的被叫侧P-CSCF收到来自被叫的183响应消息,消息中P-Asserted-Identity头域的内容为tel:+86-29-8791-8888(被叫用户E.164编码的显式tel格式用户标识),属于显式tel格式。
40IMS网络的主叫侧P-CSCF在收到183响应消息后,分别检查用户标识相关的头域,发现P-Aseerted-Identity头域的内容为显式tel格式,而主叫侧收到的初始INVITE消息的用户相关头域均为隐式tel格式,P-CSCF判断主叫侧可能不支持显式tel格式,则将P-Asserted-Identity头域的内容转换为主叫侧可以支持的隐式tel格式,并将消息转发给主叫侧。
呼叫业务过程中的其他响应或后续请求消息在UAC侧的处理可参照183响应消息的处理过程。对于其他业务(非呼叫过程)或SIP信令,在UAC侧的处理方式也可以参考以上183消息的处理过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互联设备或接入终端作为UAS侧的SIP信令处理流程,以下以SIP信令中的P-Asserted-Identtity头域为例,来讲解呼叫业务过程中IMS网络中的P-CSCF如何处理SIP信令发往UAS侧互联设备或接入终端。
对于接收侧的互联设备或接入终端,无论是否支持显式tel格式,都将信令中用户标识相关的头域修改为隐式tel格式。
如图5所示,SIP信令处理过程包括:
10IMS网络的主叫侧P-CSCF收到来自互连设备或接入终端的INVITE消息,主被叫均为E.164编码的用户标识。主叫侧P-CSCF检查主叫侧INVITE消息中的所有头域,所有用户标识相关的头域均采用隐式tel格式,主叫侧P-CSCF记录主叫侧互联设备或接入终端为支持隐式tel格式。
20被叫侧P-CSCF收到来自IMS网络S-CSCF的INVITE消息。P-CSCF分析用户标识相关的所有头域,对于含有显式tel格式的头域,全部转化为隐式tel格式。这样,无论UAS侧是否支持显式tel格式,都可以处理SIP信令,并解析用户标识相关的头域。
30INVITE消息中P-Asserted-Identity头域从显式tel被修改为隐式tel,并发送消息到被叫侧。
呼叫业务过程中的其他响应或后续请求消息在UAS侧的处理可参照IVNITE消息的处理过程。对于其他业务或SIP信令,在UAS侧的处理方式都可以参考以上INVITE消息的处理过程。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前端发送接收单元1,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初始INVITE消息;
前端分析单元2,用于对所述初始INVITE消息中包含的tel格式内容的所有头域进行分析;
前端记录单元3,用于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后端发送接收单元5,用于发送分析处理后的INVITE消息至接收端并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请求消息和/或者响应消息;
前端转换单元4,用于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将所述后续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中的相关的头域转换成记录的tel格式;
所述前端发送接收单元1还用于将转换后的后续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发送到发送端。
其中,前端发送接收单元、前端分析单元、前端记录单元、前端转换单元共同完成前端P-CSCF逻辑功能或者主叫侧P-CSCF逻辑功能(呼叫业务上),后端发送接收单元完成后端P-CSCF逻辑功能或者被叫侧P-CSCF逻辑功能(呼叫业务上)。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为用户代理客户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装置,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前端发送接收单元1’,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初始INVITE消息;
前端分析单元2’,用于对所述初始INVITE消息中包含的tel格式内容的所有头域进行分析;
前端记录单元3’,用于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后端发送接收单元5’,用于接收来自IMS网络中S-CSCF的INVITE消息;
后端分析转换单元4’,用于分析INVITE消息中用户标识相关的所有头域,将所述头域转换为所记录的tel格式;
所述后端发送接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转换后的INVITE消息发送到接收端。
其中,前端发送接收单元、前端分析单元、前端记录单元共同完成前端P-CSCF逻辑功能或者主叫侧P-CSCF逻辑功能(呼叫业务上),后端发送接收单元和后端分析转换单元完成后端P-CSCF逻辑功能或者被叫侧P-CSCF逻辑功能(呼叫业务上)。
可选的,所述发送端为用户代理服务器。
通过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中各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可知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不对互联设备或接入终端进行要求,不增加任何额外配置。
(2)遵循协议,不对协议作改变和扩展。
(3)实现方法简单,只需要在P-CSCF记录互联设备或接入终端对tel是否支持的标记,后续可根据标记对SIP信令进行处理。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1.接收初始INVITE消息并对所述初始INVITE消息中包含的tel格式内容的所有头域进行分析以记录发送所述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S2.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将后续请求消息和/或响应消息中相关的头域修改或转换成所述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S3.将转换后的后续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发送到发送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S22.将分析处理后的初始INVITE消息发送到与发送端对应的接收端; 
S23.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 
S24.检查所述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中相关的头域,并将所述相关的头域内容转换为所记录的tel格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容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发送端为用户代理客户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S22’.接收来自IMS网络中S-CSCF的INVITE消息,并分析其中用户标识相关的所有头域,并将所述头域转换为所记录的tel格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容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S3’.将转换后的INVITE消息发送到与所述发送端对应的接收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容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发送端为用户代理服务器端。 
8.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兼容处理方法,所述发送端为互联设备或者接入设备。 
9.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兼容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如果分析结果为所有用户标识相关的头域均采用隐式tel格式,则记录发送端只支持隐式tel格式。 
10.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兼容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如果分析结果为存在一个显式tel格式的头域,则记录发送端支持显式tel格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相关的头域为P-Aseerted-Identity头域、Request-Uri头域、To头域、From头域、P-Called-Party头域和/或P-Prefer-Identi头域。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处理方法,其特征还在于:所述tel格式包含显式tel格式和/或者隐式tel格式。 
13.一种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前端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初始INVITE消息; 
前端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INVITE消息中包含的tel格式内容的所有头域进行分析; 
前端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后端发送接收单元,用于发送分析处理后的INVITE消息至接收端并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 
前端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将所述后续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中的相关的头域转换成记录的tel格式; 
所述前端发送接收单元还用于将转换后的后续请求消息或者响应消息发送到发送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兼容处理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发送端为用户代理客户端。 
15.一种用于IMS网络的兼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前端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初始INVITE消息; 
前端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初始INVITE消息中包含的tel格式内容的所有头域进行分析; 
前端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发送所述初始INVITE消息的发送端支持的tel格式; 
后端发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IMS网络中S-CSCF的INVITE消息,后端分析转换单元,用于分析INVITE消息中用户标识相关的所有头域,将所述头域转换为所记录的tel格式; 
所述后端发送接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转换后的INVITE消息发送到接收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兼容处理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发送端 为用户代理服务器。 
CN201310008037.4A 2013-01-09 2013-01-09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30956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8037.4A CN103095695B (zh) 2013-01-09 2013-01-09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08037.4A CN103095695B (zh) 2013-01-09 2013-01-09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5695A true CN103095695A (zh) 2013-05-08
CN103095695B CN103095695B (zh) 2016-04-13

Family

ID=4820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8037.4A Active CN103095695B (zh) 2013-01-09 2013-01-09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956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089A (zh) * 2017-01-10 2017-05-24 安康鸿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3542512A (zh) * 2021-06-30 2021-10-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343A (zh) * 2005-11-03 2007-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ms的业务实现方法
CN101005451A (zh) * 2006-12-27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标识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87267A (zh) * 2011-09-29 2012-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呼叫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343A (zh) * 2005-11-03 2007-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ms的业务实现方法
CN101005451A (zh) * 2006-12-27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标识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87267A (zh) * 2011-09-29 2012-03-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融合呼叫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3089A (zh) * 2017-01-10 2017-05-24 安康鸿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3542512A (zh) * 2021-06-30 2021-10-2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5695B (zh)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256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forwarding capability inform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network
US8619794B2 (en) IMS call routing using tel-URIs
US75120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cal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a single point of contact
US8311037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user equipment information in a multimedia subsystem
CN101617517A (zh) 对ip多媒体子系统服务的群组接入
CN101836415A (zh) Ip多媒体子系统中用户标识的分组
WO2006065083A1 (en) Image based caller identifying system
CN101237635A (zh) 移动终端在分组和电路交换网络中共用号码的方法及系统
US10764335B2 (en) Lawful interception
CN103095695B (zh)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EP34713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identity service based on registration of shared identities
CN102045330B (zh) 一种ims软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US9762621B2 (en) Call routing for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users
CN103581112B (zh) 用户交换机接入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US916070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public identities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network
US20040264456A1 (en) Interoperability of presence services with wireless village and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standards
US20150019747A1 (en) Session persistent data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103210623A (zh) 在网际协议通信网络中在对信令消息应用面向对象处理的实体之间的信令消息交换
CN103179525B (zh) 一种基于ims系统的ussd业务触发方法和系统
CN102045298A (zh) 一种ims媒体编解码器协商的方法和系统
KR20080093725A (ko) 세션 설정 프로토콜 기반의 ip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를제공하는 단말장치, 호 세션 제어 기능 장치 및 이를이용한 서비스 요청 송/수신 방법
US20210314372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restoration
KR20140057764A (ko) 호 연결 처리를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과 기록매체
CN101242635A (zh) 获取msisdn号码的方法、通信系统、hss、as、cscf以及csi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