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13089A -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13089A
CN106713089A CN201710015536.4A CN201710015536A CN106713089A CN 106713089 A CN106713089 A CN 106713089A CN 201710015536 A CN201710015536 A CN 201710015536A CN 106713089 A CN106713089 A CN 106713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s
user
ims user
data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155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立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ANG HONGTIA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ANG HONGTIA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ANG HONGTIA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ANG HONGTIA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155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13089A/zh
Priority to AU2017100258A priority patent/AU2017100258A4/en
Publication of CN106713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130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58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具体为:IMS用户甲需要和IMS用户乙建立数据交互,首先IMS用户甲通过拨号方式,以ACK应答为标准,与IMS用户乙建立通信关系,数据终端检测到ACK和2XX代码后,确认IMS双方通信关系建立正常;然后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通过数据代理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当数据终端接收到BYE、4XX、5XX和6XX代码后,则表示IMS通信关系中断。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建立起通信关系后,当需要传输特殊数据时,任何一方均可通过调用符合IMS通信网络的软件或APP的指纹、语音识别或人脸识别软件可实现安全认证。本发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不仅可以实现非关联双方的语音和视频同步传输,而且还能够进行安全认证。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基于TCP/IP的数据传输方式基本采用的C/S构架,比如:即时通信+服务器(如微信、QQ、阿里旺旺等),或者基于C/S构架,数据终端硬件化方式实现,比如:DTU+服务器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关性的数据双方(如:DTU和即时通信软件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互却无法互联互通,基于无关性基础,数据双方没有有效的安全认证措施。
现有的PSTN公众网手机、固话、电脑分别接入专属网络,如:手机接入2G\3G\4G网络;固话接入程控交换\NGN网络;电脑接入互联网。甲用户手机可以和乙用户进行语音通信,但是不具备视频通信能力;或者甲用户手机可以和乙用户电脑进行互联网数据传输,但是不具备拨号通信功能。三个网络之间基于不同的技术标准很难实现互联互通,即时某两个网络之间具备了互联互通能力,但是不具备基于通信网络管理的语音、视频、数据同步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不仅可以实现非关联双方的语音、视频、视频数据同步传输,而且还能够进行安全认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为一种基于IMS通信网络的无关性双方进行数据互联互通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IMS用户甲需要和IMS用户乙建立数据交互,首先IMS用户甲通过拨号方式,以ACK应答为标准,与IMS用户乙建立通信关系,数据终端检测到ACK和2XX代码后,确认IMS双方通信关系建立正常;然后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通过数据代理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当数据终端接收到BYE、4XX、5XX和6XX代码后,则表示IMS通信关系中断。
进一步地,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均为符合IMS通信网络的模块、终端、软件或APP。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终端与IMS通信网络、IMS用户甲、IMS用户乙之间通过私有通信规约进行相互调用。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关系包含语音及视频。
进一步地,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建立起通信关系后,任何一方均可调用安全认证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为符合IMS通信网络的软件或APP。
进一步地,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建立起通信关系后,任何一方均可通过调用符合IMS通信网络的软件或APP的指纹、语音识别或人脸识别软件可实现安全认证;
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建立起通信关系后,IMS用户甲需要向IMS用户乙传输特殊数据,首先需要向IMS用户乙发起身份认证请求,所述身份认证请求包括IMS用户乙指纹、语音识别或人脸识别,如果指纹、语音识别或人脸识别与IMS用户乙预留的相符合,则特殊数据交互过程完成;如无安全需要,则无需调用安全认证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IMS通信网络在无线接入技术方面,除GSM外,GPRS、WCDMA、LTE、WIFI通过SIP-Proxy能接入到IMS通信网络,固定网络的光纤、LAN和xDSL接入方式均能接入到IMS通信网络;
IMS通信网络还提供了与ISDN/PSTN传统电路交换网络的互联机制。
进一步地,所述IMS通信网络包括承载层、信令控制层和应用层;
所述承载层为底层,用于提供IMSSIP会话的接入和传输,将IMS用户信令传送到信令控制层,所述承载层的承载网建立在分组交换上;
所述信令控制层为中间层,包括网络控制服务器,用于负责管理呼叫或会话设置、修改和释放;所述信令控制层还包括呼叫会话控制网元CSCF、归属用户服务器网元HSS和媒体网关控制网元MGCF,所述会话控制网元CSCF、归属用户服务器网元HSS和媒体网关控制网元MGCF协同完成信令控制层的处理功能;
所述应用层为顶层,包括应用和内容服务器,用于负责为用户提供IMS增值业务;所述应用层还包括通过CAMEL、OSA/Parlay和SIP技术提供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平台。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所述方法为一种基于IMS通信网络的无关性双方进行数据互联互通的方法,可以实现无关性双方的语音、视频、视频数据同步传输;
2、IMS用户为符合IMS通信网络的模块、终端、软件或APP,且相互之间可以建立起无关联性拨号通信关系,进行语音及视频的同步传输;
3、通信双方数据终端可以是软件、硬件,与IMS通信网络为认证关系,当认证IMS通信建立后进行数据传输;
4、当传输特殊数据需要安全认证时还能够通过调用符合IMS通信网络的软件或APP的指纹、语音识别或人脸识别软件可实现安全认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IMS软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信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参考图1和3,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为一种基于IMS通信网络的无关性双方进行数据互联互通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IMS用户甲需要和IMS用户乙建立数据交互,首先IMS用户甲通过拨号方式,以ACK应答为标准,与IMS用户乙建立通信关系,数据终端检测到ACK和2XX代码后,确认IMS双方通信关系建立正常;然后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通过数据代理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当数据终端接收到BYE、4XX、5XX和6XX代码后,则表示IMS通信关系中断。
所述通信关系包含语音及视频。
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均为符合IMS通信网络的模块、终端、软件或APP。
所述数据终端与IMS通信网络、IMS用户甲、IMS用户乙之间通过私有通信规约进行相互调用。
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建立起通信关系后,当传输特殊数据时,任何一方均可调用安全认证程序。此时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仅为符合IMS通信网络的软件或APP。
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建立起通信关系后,任何一方均可通过调用符合IMS通信网络的软件或APP的指纹、语音识别或人脸识别软件可实现安全认证。
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建立起通信关系后,IMS用户甲需要向IMS用户乙传输特殊数据,首先需要向IMS用户乙发起身份认证请求,所述身份认证请求包括IMS用户乙指纹、语音识别或人脸识别,如果指纹、语音识别或人脸识别与IMS用户乙预留的相符合,则特殊数据交互过程完成;如无安全需要,则无需调用安全认证程序。
本实施例中所述IMS通信网络在无线接入技术方面,除GSM外,GPRS、WCDMA、LTE、WIFI通过SIP-Proxy能接入到IMS通信网络,固定网络的光纤、LAN和xDSL接入方式均能接入到IMS通信网络;IMS通信网络还提供了与ISDN/PSTN传统电路交换网络的互联机制。这样IMS提供服务的终端除了移动终端(APP)之外,还包括固定电话终端、多媒体智能终端、PC机的软终端。在本发明中所述IMS用户为符合IMS通信网络的模块、终端、软件或APP,相互之间可以建立起无关联性拨号通信关系;数据终端可以是软件、硬件形态,与IMS通信网络没有关联,仅是认证符合IMS通信网络的模块、终端、软件或APP的通信关系,当确认通信关系建立后数据终端即可进行数据交互传输。
参考图2,所述IMS通信网络包括承载层、信令控制层和应用层;所述承载层为底层,用于提供IMSSIP会话的接入和传输,将IMS用户信令传送到信令控制层,所述承载层的承载网建立在分组交换上;以移动分组网的承载方式为例,IMS用户通过手机进行IMS会话的方式,主要的承载层设备有SGSN(GPRS业务支撑节点)、GGSN(网关GPRS业务支撑节点)以及MGW(媒体网关)。其中SGSN和GGSN可以重复利用现网设备,不需要硬件升级,仅通过做相关配置就可以支持IMS。MGW是负责媒体流在IMS域和CS(电路交换)域互通的功能实体,主要解决语音互通问题。无论具体采用哪一种接入方式,只要基于IP技术,所有的IMS用户信令就可以很好地传送到信令控制层。
所述信令控制层为中间层,包括网络控制服务器,用于负责管理呼叫或会话设置、修改和释放;所述信令控制层还包括呼叫会话控制网元CSCF、归属用户服务器网元HSS和媒体网关控制网元MGCF,所述会话控制网元CSCF、归属用户服务器网元HSS和媒体网关控制网元MGCF协同完成信令控制层的处理功能;信令控制层仅对IMS信令负责,最终的IMS业务流不经过这一层,完全通过承载层做路由实现端到端通信。
所述应用层为顶层,包括应用和内容服务器,用于负责为用户提供IMS增值业务;所述应用层还包括通过CAMEL、OSA/Parlay和SIP技术提供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平台。
本发明的内容不仅限于此,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对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变型。除此之外,运营商可以自行开发一些基于SIP的应用,通过标准SIP接口与IMS系统连接;如果运营商需要连接第三方SP的应用,IMS可以和标准的API,如OSAAPI连接,通过OSA/ParlayGW对第三方非信任的SP业务进行鉴权和管理。

Claims (9)

1.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一种基于IMS通信网络的无关性双方进行数据互联互通的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IMS用户甲需要和IMS用户乙建立数据交互,首先IMS用户甲通过拨号方式,以ACK应答为标准,与IMS用户乙建立通信关系,数据终端检测到ACK和2XX代码后,确认IMS双方通信关系建立正常;然后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通过数据代理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当数据终端接收到BYE、4XX、5XX和6XX代码后,则表示IMS通信关系中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均为符合IMS通信网络的模块、终端、软件或AP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终端与IMS通信网络、IMS用户甲、IMS用户乙之间通过私有通信规约进行相互调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关系包含语音及视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建立起通信关系后,任何一方均可调用安全认证程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为符合IMS通信网络的软件或AP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建立起通信关系后,任何一方均可通过调用符合IMS通信网络的软件或APP的指纹、语音识别或人脸识别软件可实现安全认证;
所述IMS用户甲和IMS用户乙建立起通信关系后,IMS用户甲需要向IMS用户乙传输特殊数据,首先需要向IMS用户乙发起身份认证请求,所述身份认证请求包括IMS用户乙指纹、语音识别或人脸识别,如果指纹、语音识别或人脸识别与IMS用户乙预留的相符合,则特殊数据交互过程完成;如无安全需要,则无需调用安全认证程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MS通信网络在无线接入技术方面,除GSM外,GPRS、WCDMA、LTE、WIFI通过SIP-Proxy能接入到IMS通信网络,固定网络的光纤、LAN和xDSL接入方式均能接入到IMS通信网络;
IMS通信网络还提供了与ISDN/PSTN传统电路交换网络的互联机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MS通信网络包括承载层、信令控制层和应用层;
所述承载层为底层,用于提供IMSSIP会话的接入和传输,将IMS用户信令传送到信令控制层,所述承载层的承载网建立在分组交换上;
所述信令控制层为中间层,包括网络控制服务器,用于负责管理呼叫或会话设置、修改和释放;所述信令控制层还包括呼叫会话控制网元CSCF、归属用户服务器网元HSS和媒体网关控制网元MGCF,所述会话控制网元CSCF、归属用户服务器网元HSS和媒体网关控制网元MGCF协同完成信令控制层的处理功能;
所述应用层为顶层,包括应用和内容服务器,用于负责为用户提供IMS增值业务;所述应用层还包括通过CAMEL、OSA/Parlay和SIP技术提供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平台。
CN201710015536.4A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 Pending CN1067130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5536.4A CN106713089A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
AU2017100258A AU2017100258A4 (en) 2017-01-10 2017-03-03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d o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15536.4A CN106713089A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13089A true CN106713089A (zh) 2017-05-24

Family

ID=58448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15536.4A Pending CN106713089A (zh) 2017-01-10 2017-01-10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13089A (zh)
AU (1) AU2017100258A4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538A (zh) * 2018-07-10 2018-10-23 安康鸿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密钥文件的ims系统的安全通信方法
WO2022262729A1 (zh) * 2021-06-15 2022-12-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建立数据通道的方法、装置、设备、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439977A (zh) * 2023-12-21 2024-01-23 安康鸿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ms视频通信嵌入物联及支付应用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3616A (zh) * 2004-12-31 2008-02-27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联网通信设备的媒体客户端体系结构
CN101341720A (zh) * 2005-12-20 2009-01-07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虚拟通用即插即用控制点
CN101946479A (zh) * 2008-02-18 2011-01-12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互通wlan/ims系统中的sip服务器发现
US8369311B1 (en) * 2005-07-01 2013-02-05 Callwave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s to fixed and mobile telephonic devices
CN103067414A (zh) * 2013-01-30 2013-04-24 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IMS网络中IPv4过渡到IPv6互通方法
CN103095695A (zh) * 2013-01-09 2013-05-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4184704A (zh) * 2013-05-23 2014-12-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ip的通信方法与系统
CN104348989A (zh) * 2013-08-05 2015-0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机顶盒与通话终端切换通话的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3616A (zh) * 2004-12-31 2008-02-27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联网通信设备的媒体客户端体系结构
US8369311B1 (en) * 2005-07-01 2013-02-05 Callwave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s to fixed and mobile telephonic devices
CN101341720A (zh) * 2005-12-20 2009-01-07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虚拟通用即插即用控制点
CN101946479A (zh) * 2008-02-18 2011-01-12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互通wlan/ims系统中的sip服务器发现
CN103095695A (zh) * 2013-01-09 2013-05-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3067414A (zh) * 2013-01-30 2013-04-24 北京天地互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IMS网络中IPv4过渡到IPv6互通方法
CN104184704A (zh) * 2013-05-23 2014-12-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ip的通信方法与系统
CN104348989A (zh) * 2013-08-05 2015-0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机顶盒与通话终端切换通话的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96538A (zh) * 2018-07-10 2018-10-23 安康鸿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密钥文件的ims系统的安全通信方法
CN108696538B (zh) * 2018-07-10 2020-12-22 安康鸿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密钥文件的ims系统的安全通信方法
WO2022262729A1 (zh) * 2021-06-15 2022-12-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建立数据通道的方法、装置、设备、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439977A (zh) * 2023-12-21 2024-01-23 安康鸿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ms视频通信嵌入物联及支付应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100258A4 (en) 2017-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95010B2 (ja) H.324および関連する通信プロトコルを用いた装置間でセッションを高速に確立す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281251A (zh) 一种实现智能家居应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360091B (zh) 一种实现会话初始协议终端入会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416468A (zh) 通信系统中由网络发起的ims注册
CN101420669A (zh)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713089A (zh) 一种基于ims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
WO2007085154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service de réseau numérique à intégration de services (rnis) dans le réseau de commutation par paquets
CN101388888B (zh) 一种可视电话中录像许可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88544B (zh) 一种视联网终端与通讯设备之间建立通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17702A (zh) Ip多媒体子系统集中业务呼叫保持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0592703C (zh) 呼叫控制的方法及电路交换域适配器及终端设备
JP2007514339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セッション
CN101557603B (zh) 一种合法监听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506463A (zh) 基于专网集群和3g/4g公网的公/专网互连互通系统及方法
CN101001444A (zh) 一种匿名紧急会话建立方法
WO2007093116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de fourniture de service de simulation et entité adaptative de signalisation d'accès
CN103684970A (zh) 媒体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和瘦终端
CN100589493C (zh) 应用于ims终端的呼叫管理系统、方法及ims终端
KR100706920B1 (ko) 이기종 화상통신망에서의 그룹 회의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RU252484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вызовом
CN103581112B (zh) 用户交换机接入网际协议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WO2011023041A1 (zh) 一种指示终端媒体类型的呼叫方法及系统
CN104994546B (zh) 基于cdma透传语音信道传输分组数据的方法、移动终端
US9143726B2 (en) Video media server for realizing video intercommunication gateway function and video inter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921615A (zh) 在移动终端中实现固网号码通信的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