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98064A -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98064A
CN117998064A CN202311454208.6A CN202311454208A CN117998064A CN 117998064 A CN117998064 A CN 117998064A CN 202311454208 A CN202311454208 A CN 202311454208A CN 117998064 A CN117998064 A CN 117998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or
adjustment amount
projector group
group
imag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542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田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998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980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7Multi-projec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和记录介质。在执行调整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抑制用户感到不适感。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第1投影仪(100A)和第1投影仪组(GA)向第1区域(AR1)投射图像光,第2投影仪组(GB)向第2区域(AR2)投射图像光,由此,向第1区域(AR1)以及第2区域(AR2)进行拼接投射;在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而选择了第1处理(PR1)的情况下,进行将比第1调整量(AD1)小的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的第1调整处理(PR11)来投射图像光;在第1调整处理后,进行将第1调整量与第2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的第2调整处理(PR12)来投射图像光。

Description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和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与多个投影仪的堆叠投射以及拼接投射相关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技术。即,在由多个投影仪组构成的投影系统中,具有在显示面的第1区域堆叠显示第1合成图像的第1投影仪组和在显示面的第2区域堆叠显示第2合成图像的第2投影仪组。第1区域的一部分与第2区域的一部分重叠,由第1投影仪组和第2投影仪组进行拼接投射。分别调整第1投影仪组的亮度和第2投影仪组的亮度,以使第1区域的亮度和第2区域的亮度接近。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71609号公报
专利文献1记载了:在执行堆叠投射和拼接投射的情况下,以使包含由多台投射的第1区域和由另外的多台投射的第2区域双方的整体的亮度接近的方式进行控制。在投影仪组中的1台由于故障等而不能投影的情况下,需要执行调整亮度的处理。但是,用户意识到在执行调整亮度的处理中产生的投射面的亮度变化,可能成为不适感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包括:第1投影仪和包含1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1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投射面的第1区域,包含2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2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所述投射面的第2区域,由此,对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进行拼接投射;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和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中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多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1处理和在比所述第1期间短的第2期间1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以使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1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2区域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在选择了所述第1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将比所述第1调整量小的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1调整处理;在进行所述第1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在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所述第1调整量与所述第2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2调整处理;以及在进行所述第2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是一种记录介质,其记录有程序,所述程序使投影仪的处理器执行:第1投影仪和包含1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1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投射面的第1区域,包含2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2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所述投射面的第2区域,由此,对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进行拼接投射;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和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中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多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1处理和在比所述第1期间短的第2期间1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以使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1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2区域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在选择了所述第1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将比所述第1调整量小的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1调整处理;在进行所述第1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在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所述第1调整量与所述第2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2调整处理;以及在进行所述第2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本公开的又一方式是一种投影仪,一种投影仪,其包含:光源;存储器;以及至少1个处理器,所述至少1个处理器执行:第1投影仪和包含1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1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投射面的第1区域,包含2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2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所述投射面的第2区域,由此,对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进行拼接投射;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和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中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多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1处理和在比所述第1期间短的第2期间1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以使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1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2区域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在选择了所述第1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将比所述第1调整量小的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1调整处理;在进行所述第1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在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所述第1调整量与所述第2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2调整处理;以及在进行所述第2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所述投影仪包含于第1投影仪组和第2投影仪组中的任意一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系统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第4投影仪的第1控制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第1处理和第2处理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第1处理和第2处理的另一例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第4投影仪的第1控制部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选择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选择处理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图像投射系统;100投影仪;100A第1投影仪;100B第2投影仪(第1投影仪组);100C第3投影仪(第2投影仪组的一部分);100D第4投影仪(投影仪、第2投影仪组的一部分);111光源部;111A固体光源(光源);115液晶面板;141第1通信接口;150第1控制部;150A第1处理器;150B第1存储器;151投射指示部;152停止检测部;153选择部;154确定部;155第1处理部;156第2处理部;157图像存储部;170照度传感器;200图像供给装置;AD1第1调整量;AD2第2调整量;AD3第3调整量;AD4第4调整量;AD5第5调整量;AD6第6调整量;AR1第1区域;AR2第2区域;AR3第3区域;BRA第1照度;BRB第2照度;BRC第3照度;BRD第4照度;BRS周边亮度;FR1第1帧;FR2第2帧;GA第1投影仪组;GB第2投影仪组;PE1第1期间;PE2第2期间;PGM1第1控制程序(程序);PR1第1处理;PR11第1调整处理;PR12第2调整处理;PR2第2处理;SC屏幕(投影面);T1第1时刻;T2第2时刻;TH1第1阈值;TH2第2阈值;V1、V2平均像素值;ΔBR亮度变化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投射系统1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像投射系统1具备投影仪100和图像供给装置200。投影仪100包括第1投影仪100A、第2投影仪100B、第3投影仪100C以及第4投影仪100D。
第2投影仪100B对应于“第1投影仪组”的一例。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有时将第2投影仪100B记载为第1投影仪组GA。
第3投影仪100C以及第4投影仪100D对应于“第2投影仪组”的一例。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第3投影仪100C以及第4投影仪100D记载为第2投影仪组GB。
另外,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以能够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例如经由Ethernet(注册商标)电缆以能够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通过Ethernet(注册商标)电缆等以能够进行有线通信的方式连接,但也可以通过Wi-Fi(注册商标)等以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
图像供给装置200例如由个人计算机等构成,对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分别供给图像。图像供给装置200例如经由Ethernet(注册商标)电缆对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分别供给通过再现内容而生成的图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供给装置200与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通过Ethernet(注册商标)电缆等以能够进行有线通信的方式连接,但也可以通过Wi-Fi(注册商标)等以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供给装置200由个人计算机构成,但图像供给装置200也可以由平板终端或智能手机等构成。
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例如在图1的左右方向上排列。换言之,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分别沿着与屏幕SC平行的方向排列。
第1投影仪100A将第1图像光PLA投射到屏幕SC的第1区域AR1。第2投影仪100B将第2图像光PLB投射到屏幕SC的第1区域AR1。第3投影仪100C将第3图像光PLC投射到屏幕SC的第2区域AR2。第4投影仪100D将第4图像光PLD投射到屏幕SC的第2区域AR2。
另外,第1投影仪100A以及第2投影仪100B以在屏幕SC上形成第1图像PM1的方式投射第1图像光PLA以及第2图像光PLB。第3投影仪100C以及第4投影仪100D以在屏幕SC上形成第2图像PM2的方式投射第3图像光PLC以及第4图像光PLD。如图1所示,第1图像PM1和第2图像PM2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由第1图像PM1和第2图像PM2形成1个投射图像P。
屏幕SC对应于“投射面”的一例。
第3区域AR3是第1区域AR1和第2区域AR2重叠的区域,是第1图像PM1和第2图像PM2重叠的区域。对投射到第3区域AR3的第1图像光PLA~第4图像光PLD实施所谓的边缘融合处理,平滑地连接第1图像PM1和第2图像PM2。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第1图像光PLA~第4图像光PLD的情况下,有时记载为图像光PL。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投影仪100A和第2投影仪100B对第1图像PM1进行所谓的堆叠显示,第3投影仪100C和第4投影仪100D对第2图像PM2进行所谓的堆叠显示。另外,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对第1图像PM1和第2图像PM2进行所谓的拼接显示。堆叠显示例如是通过由多个投影仪重叠投射同一图像,与由一台投影仪显示一个图像相比更明亮地进行显示。拼接显示例如是通过使用多个投影仪并排投射图像,从而显示比通过一台进行显示大的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第4投影仪100D作为主投影仪发挥功能,第1投影仪100A~第3投影仪100C作为副投影仪发挥功能。第4投影仪100D控制第1投影仪100A~第3投影仪100C各自的动作。具体而言,如参照图3说明的那样,第4投影仪100D控制第1投影仪100A~第3投影仪100C各自的光源111A的输出。
参照图2进一步说明光源111A。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分别具有彼此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参照图2说明第1投影仪100A的结构,省略对第2投影仪100B~第4投影仪100D的结构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区分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的情况下,有时记载为投影仪100。
如图2所示,第1投影仪100A具备投射部110和驱动投射部110的驱动部120。投射部110进行光学图像的形成,向屏幕SC投射第1图像光PL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投射部110将与来自图像供给装置200的图像数据对应的第1图像光PLA投射到屏幕SC。
投射部110具备光源部111、光调制装置112以及投射光学系统113。驱动部120具备光源驱动部121及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
光源部111具备LED(Light Emitting Diode)、激光光源等固体光源111A。
固体光源111A对应于“光源”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光源部111具备固体光源111A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光源部111也可以具备卤素灯、氙灯、超高压汞灯等灯光源代替固体光源111A。
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固体光源111A记载为光源111A。
另外,光源部111也可以具备将光源111A发出的光向光调制装置112引导的反射器以及辅助反射器。进而,光源部111也可以具备用于提高投射光的光学特性的透镜组、偏振片或者使光源111A发出的光的光量在到达光调制装置112的路径上减少的调光元件等。
光源驱动部121与内部总线107连接,按照同样与内部总线107连接的第1控制部150的指示,使光源部111的光源111A点亮和熄灭,控制光源111A的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驱动部121按照参照图3说明的第4投影仪100D的第1处理部155以及第2处理部156的指示,控制光源111A的输出。
光调制装置112例如具备与R、G及B三原色对应的3块液晶面板115。R表示红色,G表示绿色,B表示蓝色。即,光调制装置112具备对应于R色光的液晶面板115、对应于G色光的液晶面板115和对应于B色光的液晶面板115。
光源部111发出的光被分离为RGB的3色的色光,分别入射到对应的液晶面板115。3片液晶面板115分别是透射型的液晶面板,对透射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第1图像光PLA。通过各液晶面板115而被调制的第1图像光PLA被十字分色棱镜等合成光学系统合成,向投射光学系统113射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光调制装置112具备透射型的液晶面板115作为光调制元件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光调制元件可以是反射型的液晶面板,也可以是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光调制装置112由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驱动。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与图像处理部145连接。
从图像处理部145向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输入与R、G、B各原色对应的图像数据。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将所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为适于液晶面板115的动作的数据信号。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基于转换后的数据信号,对各液晶面板115的各像素施加电压,在各液晶面板115上描绘图像。
投射光学系统113具备使入射的图像光PLA在屏幕SC上成像的投射透镜、反射镜等。此外,投射光学系统113具备使投射到屏幕SC的图像放大或缩小的缩放机构、进行聚焦的调整的聚焦调整机构以及调整图像光PLA的投射方向的镜头移动机构等。
另外,第1投影仪100A具备照度传感器170。照度传感器170检测第1投影仪100A的周围的亮度。照度传感器170例如在第1投影仪100A的壳体中配置在图像光PLA被投射的一侧的相反侧。在该情况下,照度传感器170能够抑制图像光PLA对检测的照度的影响。
照度传感器170将表示检测到的第1照度BRA的信号传送到第1控制部150。第1控制部150经由第1通信接口141将照度传感器170检测到的第1照度BRA向第4投影仪100D发送。
第1投影仪100A还具备操作部131、遥控器受光部133、输入接口135、存储部137、第1通信接口141、帧存储器143、图像处理部145以及第1控制部150。经由输入接口135、存储部137、第1通信接口141、图像处理部145、第1控制部150以及照度传感器170、内部总线107以能够相互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连接。
操作部131具备设置于第1投影仪100A的壳体表面的各种按钮、开关,生成与这些按钮、开关的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向输入接口135输出。输入接口135具备将从操作部131输入的操作信号向第1控制部150输出的电路。
遥控器受光部133接收从遥控器5发送的红外线信号,对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进行解码而生成操作信号。遥控器受光部133将生成的操作信号输出到输入接口135。输入接口135具备将从遥控器受光部133输入的操作信号输出到第1控制部150的电路。
存储部137例如是HDD(Hard Disk Drive)等磁记录装置或者使用闪存、SSD(SolidState Drive)等半导体存储元件的存储装置。存储部137存储第1控制部150执行的程序、第1控制部150处理后的数据以及图像数据等。
第1通信接口141是按照Ethernet(注册商标)标准与图像供给装置200以及第2投影仪100B~第4投影仪100D执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第1通信接口141具备连接Ethernet(注册商标)电缆的连接器以及对在连接器中传送的信号进行处理的接口电路。第1通信接口141是具有连接器以及接口电路的接口基板,与安装有第1控制部150的第1处理器150A等的主基板连接。或者,构成第1通信接口141的连接器以及接口电路安装于第1控制部150的主基板。第1通信接口141从图像供给装置200接收图像数据等。另外,第1通信接口141对第4投影仪100D发送照度传感器170检测出的第1照度BRA,从第4投影仪100D接收光源111A的输出的指示信息。
第1控制部150具备第1存储器150B以及第1处理器150A。第1存储器150B是非易失性地存储第1处理器150A执行的程序、数据的存储装置。第1存储器150B由磁性存储装置、闪存ROM(Read Only Memory)等半导体存储元件或者其他种类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构成。另外,第1存储器150B也可以包括构成第1处理器150A的工作区域的RAM(Random AccessMemory)。第1存储器150B存储由第1控制部150处理的数据以及第1处理器150A执行的第1控制程序PGM1等。
第1处理器150A可以由单一的处理器构成,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器作为第1处理器150A发挥功能的结构。第1处理器150A执行第1控制程序PGM1来控制第1投影仪100A的各部。例如,第1处理器150A将与由操作部131以及遥控器5受理的操作对应的图像处理的执行指示和该图像处理所使用的参数输出到图像处理部145。参数例如包括用于校正向屏幕SC投射的图像的几何失真的几何校正参数等。另外,第1处理器150A控制光源驱动部121来控制光源部111的点亮和熄灭,并且调整光源部111的输出即光量。
第1处理器150A对应于“至少1个处理器”的一例。第1存储器150B对应于“存储器”的一例。
第1控制程序PGM1对应于“程序”的一例。
第1处理器150A也可以由与第1存储器150B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其他电路集成的SoC(System on Chip)构成。另外,第1处理器150A也可以由执行程序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和执行规定的运算处理的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组合构成。可以设为将第1处理器150A的全部功能安装于硬件的结构,也可以使用可编程器件来构成。
图像处理部145以及帧存储器143例如能够由集成电路构成。集成电路包括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包括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另外,集成电路的结构的一部分可以包含模拟电路,也可以是处理器与集成电路的组合。处理器与集成电路的组合被称为微控制器(MCU)、SoC(System-on-a-chip)、系统LSI、芯片组等。
图像处理部145将从第1通信接口141输入的图像数据在帧存储器143中展开。帧存储器143具备多个存储体。各存储体具有能够写入1帧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容量。帧存储器143例如由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构成。
图像处理部145对在帧存储器143中展开的图像数据进行例如分辨率转换处理或尺寸调整处理、畸变像差的校正、形状校正处理、数字缩放处理、图像的色调或亮度的调整等图像处理。
另外,图像处理部145生成将垂直同步信号的输入帧频率转换为描绘频率的垂直同步信号。将所生成的垂直同步信号称为输出同步信号。图像处理部145将生成的输出同步信号输出到光调制装置驱动部122。
接着,参照图3对第4投影仪100D的第1控制部15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第4投影仪100D的第1控制部15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第4投影仪100D的第1控制部150指示第1投影仪100A~第3投影仪100C的光源111A的输出,并且控制第4投影仪100D的动作。
如图3所示,第1控制部150具备投射指示部151、停止检测部152、选择部153、确定部154、第1处理部155、第2处理部156和图像存储部157。具体而言,第1控制部150的第1处理器150A通过执行存储于第1存储器150B的第1控制程序PGM1,作为投射指示部151、停止检测部152、选择部153、确定部154、第1处理部155及第2处理部156发挥功能。另外,第1控制部150的第1处理器150A通过执行存储于第1存储器150B的第1控制程序PGM1,使第1存储器150B作为图像存储部157发挥功能。
图像存储部157存储从第2帧FR2到第1帧FR1的第1图像PM1。第1帧FR1是在停止检测部152检测到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时输入到第1投影仪100A的第1图像PM1的帧。第2帧FR2是相对于第1帧FR1提前预定个数N个帧的第1图像PM1的帧。预定个数N例如为10个。从第2帧FR2到第1帧FR1的第1图像PM1,由停止检测部152存储在图像存储部157中。
投射指示部151使第1投影仪100A向屏幕SC的第1区域AR1投射与第1图像PM1对应的第1图像光PLA。另外,投射指示部151使第2投影仪100B向屏幕SC的第1区域AR1投射与第1图像PM1对应的第2图像光PLB。另外,投射指示部151使第3投影仪100C向屏幕SC的第2区域AR2投射与第2图像PM2对应的第3图像光PLC。
另外,投射指示部151使第4投影仪100D的液晶面板115显示第2图像PM2,使第4投影仪100D的投射部110向屏幕SC的第2区域AR2投射与第2图像PM2对应的第4图像光PLD。
即,投射指示部151使第1投影仪100A以及第2投影仪100B向屏幕SC的第1区域AR1投射第1图像PM1。另外,使第3投影仪100C以及第4投影仪100D向屏幕SC的第2区域AR2投射第2图像PM2。这样,使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在第1区域AR1以及第2区域AR2拼接投射第1图像PM1以及第2图像PM2。
停止检测部152检测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情况。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例如,第1投影仪100A的第1控制部150对第4投影仪100D发送表示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停止信息。停止检测部152通过从第1投影仪100A接收停止信息,检测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情况。
另外,停止检测部152在检测到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使图像存储部157存储从第2帧FR2到第1帧FR1的第1图像PM1。
例如,停止检测部152使预定个数N个帧的第1图像PM1存储于图像存储部157。另外,每当使第1投影仪100A投射的第1图像PM1的帧被更新时,停止检测部152将存储于图像存储部157的预定个数N的帧的第1图像PM1中的最旧的1帧更新为最新的1帧。另外,停止检测部152在检测到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停止上述的更新处理。投射停止例如是由于投射部110、驱动部120、第1控制部150等的异常而未进行投射光的投射的状态。投射停止例如是光源部111因故障等而停止发光的情况。
选择部153在停止检测部152检测出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基于作为输入图像的第1图像PM1的亮度变化量ΔBR,选择第1处理PR1和第2处理PR2的一方。第1处理PR1是在第1期间PE1中以2次以上的多次对第1投影仪组GA即第2投影仪100B的光源111A的亮度进行阶段性调整的处理。第2处理PR2是在比第1期间PE1短的第2期间PE2内以1次对第1投影仪组GA即第2投影仪100B的光源111A的亮度进行阶梯状调整的处理。
第1期间PE1例如是200msec。第2期间PE2例如是50msec。
亮度变化量ΔBR是作为输入图像的第1图像PM1的第1帧FR1的平均像素值V1和第1帧FR1之前的第2帧FR2的平均像素值V2之差。第1帧FR1是在停止检测部152检测到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时输入到第2投影仪100B的第1图像PM1的帧。第2帧FR2是相对于第1帧FR1提前预定个数N个帧的帧。预定个数N例如为10个。
在亮度变化量ΔBR小于第1阈值TH1的情况下,选择部153选择第1处理PR1。另外,在亮度变化量ΔBR为第1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下,选择部153选择第2处理PR2。第1阈值TH1例如是亮度变化量ΔBR的最大值的20%。亮度变化量ΔBR的最大值是第2帧FR2为黑色实心图像、第1帧FR1为白色实心图像时的亮度变化量ΔBR。
确定部154确定对第1投影仪组GA即第2投影仪100B的光源111A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AD1,以使第1区域AR1的亮度与第2区域AR2的亮度一致。第1区域AR1的亮度表示第1投影仪组GA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第1区域AR1的亮度。第2区域AR2的亮度表示第2投影仪组GB即第3投影仪100C和第4投影仪100D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第2区域AR2的亮度。
另外,确定部154例如在仅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无法使第1区域AR1的亮度与第2区域AR2的亮度一致的情况下,执行以下的处理。即,确定部154以满足下述条件的方式确定调整第2投影仪组GB的光源111A的输出的第4调整量AD4。
条件:将第4调整量AD4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时的第2区域AR2的亮度与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时的第1区域AR1的亮度一致。
第1处理部155在选择部153选择了第1处理PR1的情况下,作为第1处理PR1,进行第1调整处理PR11和第2调整处理PR12,投射图像光。第1调整处理PR11是将比第1调整量AD1小的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的处理。第2调整处理PR12是在第1调整处理PR11之后将第1调整量AD1与第2调整量AD2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3调整量AD3与第1调整量AD1和第2调整量AD2之差一致的情况进行说明。换言之,对第1处理部155在第1期间PE1中以2个阶段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亮度作为第1处理PR1的情况进行说明。
例如,第1处理部155在第1期间PE1的第1时刻T1,将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另外,第1处理部155在第1期间PE1的第1时刻T1之后的第2时刻T2,将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
参照图4进一步说明该情况下的第1处理PR1。
第1处理部155例如在仅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无法使第1区域AR1的亮度与第2区域AR2的亮度一致的情况下,执行以下的处理。即,作为第1调整处理PR11,第1处理部155将比第4调整量AD4小的第5调整量AD5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另外,作为第2调整处理PR12,第1处理部155将第4调整量AD4与第5调整量AD5之差以下的第6调整量AD6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6调整量AD6与第4调整量AD4和第5调整量AD5之差一致的情况进行说明。换言之,对第1处理部155在第1期间PE1以2个阶段调整第2投影仪组GB的光源111A的亮度作为第1处理PR1的情况进行说明。
例如,第1处理部155在第1期间PE1的第1时刻T1,将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将第5调整量AD5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另外,第1处理部155在第1期间PE1的第1时刻T1之后的第2时刻T2,将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将第6调整量AD6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
参照图5进一步说明该情况下的第1处理PR1。
第2处理部156在选择部153选择了第2处理PR2的情况下,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
例如,第2处理部156在比第1期间PE1短的第2期间PE2,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
参照图4进一步说明该情况下的第2处理PR2。
第2处理部156例如在仅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无法使第1区域AR1的亮度与第2区域AR2的亮度一致的情况下,执行以下的处理。第1处理部155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将第4调整量AD4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
参照图5进一步说明该情况下的第2处理PR2。
接下来,参照图4对第1处理部155以及第2处理部156仅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第1处理PR1及第2处理PR2的一例的曲线图。在图4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第1区域AR1的亮度EA。
对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之前,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各自的光源111A的输出为50%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第1区域AR1和第2区域AR2的亮度例如是100%。另外,第1区域AR1的亮度EA记载为第1投影仪100A的光源111A的输出与第2投影仪100B的光源111A的输出之和。另外,第2区域AR2的亮度记载为第3投影仪100C的光源111A的输出与第4投影仪100D的光源111A的输出之和。
如图4所示,在时刻TA,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其结果,如曲线图GC所示,第1区域AR1的亮度EA从第2亮度ET12减少到第1亮度ET11。第2亮度ET12为100%,第1亮度ET11为50%。
确定部154将第1调整量AD1确定为增加50%。首先,说明选择部153选择了第1处理PR1的情况。
第1处理部155如曲线图G11所示,在第1期间PE1中的第1时刻T1,将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第1期间PE1是从时刻TA到时刻TE1的期间。第1期间PE1例如是300msec。第1时刻T1例如表示从时刻TA经过50msec后。第2调整量AD2例如增加30%。即,第1处理部155在第1时刻T1将第2投影仪100B的光源111A的输出从50%调整为80%。
接着,如曲线图G11所示,第1处理部155在第1期间PE1中的第2时刻T2,将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第2时刻T2例如表示从时刻TA经过200msec后。第3调整量AD3例如增加20%。此外,第3调整量AD3是第1调整量AD1与第2调整量AD2之差。即,第1处理部155在第2时刻T2将第2投影仪100B的光源111A的输出从80%调整为100%。
其结果,第1区域AR1的亮度EA通过阶段地多次调整而成为第2亮度ET12。即,第1区域AR1的亮度EA与第2区域AR2的亮度一致。
接着,说明选择部153选择了第2处理PR2的情况。第2处理部156如曲线图G12所示,在第2期间PE2中的第1时刻T1,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第1调整量AD1增加50%。即,第2处理部156在第1时刻T1对第2投影仪100B的光源111A的输出进行1次调整,从50%调整为100%。
其结果,第1区域AR1的亮度EA成为第2亮度ET12。即,第1区域AR1的亮度EA与第2区域AR2的亮度一致。
如参照图4说明的那样,在第2处理PR2中,在第2期间PE2对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进行1次调整。与此相对,在第1处理PR1中,在比第2期间PE2长的第1期间PE1,阶段性地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因此,通过执行第1处理PR1,与执行第2处理PR2的情况相比,在执行调整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能够降低用户感到不适的可能性。
另外,在图4中,说明在第1处理PR1中以2个阶段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在第1处理PR1中,也可以以3个阶段以上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
另外,优选亮度变化量ΔBR越小,越增加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的级数。在该情况下,能够降低在执行调整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用户感到不适的可能性。
接下来,参照图5对第1处理部155以及第2处理部156调整第1投影仪组GA以及第2投影仪组GB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第1处理PR1及第2处理PR2的另一例的曲线图。在图5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第1区域AR1的亮度EA以及第2区域AR2的亮度EB。
对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之前,第1投影仪100A~第4投影仪100D各自的光源111A的输出为70%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第1区域AR1和第2区域AR2的亮度例如是140%。另外,第1区域AR1的亮度EA记载为第1投影仪100A的光源111A的输出与第2投影仪100B的光源111A的输出之和。另外,第2区域AR2的亮度EB记载为第3投影仪100C的光源111A的输出与第4投影仪100D的光源111A的输出之和。
如图5所示,在时刻TA,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其结果,如曲线图GC所示,第1区域AR1的亮度EA从第2亮度ET12减少到第1亮度ET11。第2亮度ET12为140%,第1亮度ET11为70%。
确定部154将第1调整量AD1确定为增加30%。首先,说明选择部153选择了第1处理PR1的情况。
第1处理部155如曲线图G21所示,在第1期间PE1中的第1时刻T1,将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第1期间PE1是从时刻TA到时刻TE1的期间。第1期间PE1例如是300msec。第1时刻T1例如表示从时刻TA经过50msec后。第2调整量AD2例如增加20%。即,第1处理部155在第1时刻T1将第2投影仪100B的光源111A的输出从70%调整为90%。
另外,第1处理部155如曲线图G31所示,在第1期间PE1中的第1时刻T1,将第5调整量AD5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第5调整量AD5例如减少10%。即,第1处理部155在第1时刻T1将第3投影仪100C和第4投影仪100D的光源111A的输出从70%调整为60%。其结果,第2区域AR2的亮度EB从第1亮度ET21即140%减少到120%。
接着,如曲线图G21所示,第1处理部155在第1期间PE1中的第2时刻T2,将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第2时刻T2例如表示从时刻TA经过200msec后。第3调整量AD3例如增加10%。此外,第3调整量AD3是第1调整量AD1与第2调整量AD2之差。即,第1处理部155在第2时刻T2将第2投影仪100B的光源111A的输出从90%调整为第3亮度ET13即100%。
另外,第1处理部155如曲线图G31所示,在第1期间PE1中的第1时刻T1,将第6调整量AD6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第6调整量AD6例如减少10%。即,第1处理部155在第1时刻T1将第3投影仪100C和第4投影仪100D的光源111A的输出从60%调整为50%。其结果,第2区域AR2的亮度EB从120%减少到第2亮度ET22即100%。
其结果,第1区域AR1的亮度EA与第2区域AR2的亮度EB一致。
接着,说明选择部153选择了第2处理PR2的情况。第2处理部156如曲线图G22所示,在第2期间PE2中的第1时刻T1,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第1调整量AD1增加30%。即,第2处理部156在第1时刻T1将第2投影仪100B的光源111A的输出从70%调整为100%。
另外,第2处理部156如曲线图G32所示,在第2期间PE2中的第1时刻T1,将第4调整量AD4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第4调整量AD4减少40%。即,第2处理部156在第1时刻T1将第2投影仪组GB的光源111A的输出从140%调整为100%。
其结果,第1区域AR1的亮度EA与第2区域AR2的亮度EB一致。
如参照图5说明的那样,在第2处理PR2中,在第2期间PE2中阶梯状地调整第1投影仪组GA和第2投影仪组GB的光源111A的输出。与此相对,在第1处理PR1中,在比第2期间PE2长的第1期间PE1中阶段性地调整第1投影仪组GA和第2投影仪组GB的光源111A的输出。因此,通过执行第1处理PR1,与执行第2处理PR2的情况相比,在执行调整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能够降低用户感到不适的可能性。
另外,在图5中,对在第1处理PR1中以2个阶段即2次调整第1投影仪组GA和第2投影仪组GB的光源111A的输出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在第1处理PR1中,也可以以3个阶段即3次以上调整第1投影仪组GA和第2投影仪组GB的光源111A的输出。
另外,优选亮度变化量ΔBR越小,越增加调整第1投影仪组GA和第2投影仪组GB的光源111A的输出的级数即次数。在该情况下,能够降低在执行调整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用户感到不适的可能性。
接着,参照图6~图8对第4投影仪100D的第1控制部150的处理进行说明。另外,在图6~图8中,对确定部154确定第1调整量AD1及第4调整量AD4的情况进行说明。换言之,对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以及第2投影仪组GB的光源111A的输出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6是示出第4投影仪100D的第1控制部150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首先,在步骤S101中,投射指示部151使第1投影仪100A以及第2投影仪100B向屏幕SC的第1区域AR1投射与第1图像PM1对应的图像光。
接着,在步骤S103中,投射指示部151使第3投影仪100C以及第4投影仪100D向屏幕SC的第2区域AR2投射与第2图像PM2对应的图像光。
接着,在步骤S105中,停止检测部152判定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是否已停止。
在停止检测部152判定为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没有停止的情况下(步骤S105;否),处理返回步骤S101。在停止检测部152判定为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已停止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处理进入步骤S107。
然后,在步骤S107中,确定部154确定第1调整量AD1。接着,在步骤S109中,确定部154确定第4调整量AD4。另外,在步骤S107及步骤S109中,确定部154以满足下述条件的方式确定第1调整量AD1及第4调整量AD4。
条件:将第4调整量AD4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时的第2区域AR2的亮度与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时的第1区域AR1的亮度一致。
接着,在步骤S111中,选择部153执行选择处理。“选择处理”是选择第1处理PR1或第2处理PR2的处理。关于“选择处理”,参照图7及图8进行说明。
在步骤S113中,第1控制部150判定选择部153是否选择了第1处理PR1。
在第1控制部150判定为选择部153未选择第1处理PR1的情况下(步骤S113;否),处理进入步骤S115。
然后,在步骤S115中,第1控制部150判定为选择部153选择了第2处理PR2。
接着,在步骤S117中,第2处理部156在第1时刻T1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而投射图像光,将第4调整量AD4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而投射图像光。之后,处理结束。
在第1控制部150判定为选择部153选择了第1处理PR1的情况下(步骤S113;是),处理进入步骤S119。
然后,在步骤S119中,第1处理部155在第1时刻T1将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将第5调整量AD5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
接着,在步骤S121中,第1处理部155在第2时刻T2将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来投射图像光,将第6调整量AD6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来投射图像光。之后,处理结束。
接着,参照图7说明选择部153基于亮度变化量ΔBR选择第1处理PR1或第2处理PR2时的选择处理。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图像存储部157存储从第2帧FR2到第1帧FR1的第1图像PM1的情况。
第1帧FR1是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时向第1投影仪100A输入的第1图像PM1的帧。第2帧FR2是相对于第1帧FR1提前预定个数N的帧的第1图像PM1的帧。预定个数N例如为10个。
图7是示出在图6的步骤S111中执行的选择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首先,在步骤S201中,选择部153计算作为输入图像的第1图像PM1的第1帧FR1的平均像素值V1。
接着,在步骤S203中,选择部153计算作为输入图像的第1图像PM1的第2帧FR2的平均像素值V2。
接着,在步骤S205中,选择部153判定亮度变化量ΔBR是否小于第1阈值TH1。亮度变化量ΔBR是平均像素值V1与平均像素值V2之差。第1阈值TH1例如是亮度变化量ΔBR的最大值的20%。
在选择部153判定为亮度变化量ΔBR小于第1阈值TH1的情况下(步骤S205;是),处理进入步骤S207。
然后,在步骤S207中,选择部153选择第1处理PR1。然后,处理返回到图6的步骤S113。
在选择部153判定为亮度变化量ΔBR不小于第1阈值TH1的情况下(步骤S205;否),处理进入步骤S209。
然后,在步骤S209中,选择部153选择第2处理PR2。然后,处理返回到图6的步骤S113。
如参照图7说明的那样,选择部153根据亮度变化量ΔBR,选择第1处理PR1或第2处理PR2。因此,能够适当地选择第1处理PR1及第2处理PR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亮度变化量ΔBR是输入图像的第1帧FR1的平均像素值V1和第1帧FR1之前的第2帧FR2的平均像素值V2之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从第2帧FR2到第1帧FR1之间,计算相邻的帧间的平均像素值的差的绝对值,计算其平均值作为亮度变化量ΔBR。在该情况下,能够适当地选择第1处理PR1及第2处理PR2。
接着,参照图8说明选择部153根据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选择第1处理PR1或第2处理PR2时的选择处理。
图8是示出在图6的步骤S111中执行的选择处理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首先,在步骤S301中,选择部153取得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时的第1照度BRA、第2照度BRB、第3照度BRC以及第4照度BRD。
第1照度BRA是第1投影仪100A的照度传感器170检测出的照度。第2照度BRB是第2投影仪100B的照度传感器170检测出的照度。第3照度BRC是第3投影仪100C的照度传感器170检测出的照度。第4照度BRD是第4投影仪100D的照度传感器170检测出的照度。
接着,在步骤S303中,选择部153计算第1照度BRA~第4照度BRD的平均值作为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
接着,在步骤S305中,选择部153判定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是否小于第2阈值TH2。第2阈值TH2例如是30lx。
在判定为屏幕SC的周边亮度BRS小于第2阈值TH2的情况下(步骤S305;是),处理进入步骤S307。
然后,在步骤S307中,选择部153选择第1处理PR1。然后,处理返回到图6的步骤S113。
在判定为屏幕SC的周边亮度BRS不小于第2阈值TH2的情况下(步骤S305;否),处理进入步骤S309。
然后,在步骤S309中,选择部153选择第2处理PR2。然后,处理返回到图6的步骤S113。
如参照图8说明的那样,选择部153根据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选择第1处理PR1或第2处理PR2。因此,能够适当地选择第1处理PR1及第2处理PR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选择部153计算第1照度BRA~第4照度BRD的平均值作为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的情况,但不限于此。选择部153根据第1照度BRA~第4照度BRD的至少1个计算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即可。例如,选择部153也可以计算第1照度BRA~第4照度BRD中的最小的照度作为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
[本实施方式及作用效果]
以上,如参照图1~图8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包括:第1投影仪100A和包含1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1投影仪组GA向屏幕SC的第1区域AR1投射图像光,包含2台以上的投影仪100的第2投影仪组GB向屏幕SC的第2区域AR2投射图像光,由此,对第1区域AR1以及第2区域AR2进行拼接投射;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ΔBR以及屏幕SC周边的亮度BRS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PE1多次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亮度的第1处理PR1和在比第1期间PE1短的第2期间PE2中1次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亮度的第2处理PR2中的任意一方;以使第1投影仪组GA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第1区域AR1的亮度与第2投影仪组GB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第2区域AR2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对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AD1;在选择了第1处理PR1的情况下,进行将比第1调整量AD1小的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的第1调整处理PR11;在进行第1调整处理PR11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在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第1调整量AD1与第2调整量AD2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的第2调整处理PR12;以及在进行第2调整处理PR12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
即,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而选择了第1处理PR1的情况下,进行将比第1调整量AD1小的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的第1调整处理PR11;在进行了第1调整处理PR11之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以及在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第1调整量AD1与第2调整量AD2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的第2调整处理PR12;在进行了第2调整处理PR12之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
即,与执行在比第1期间PE1短的第2期间PE2中1次调整的第2处理PR2的情况相比,在第1处理PR1中,在第1期间PE1多次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亮度。因此,与执行第2处理PR2的情况相比,在第1处理PR1中,在执行第1投影仪组GA的亮度的调整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抑制用户感到不适。因此,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在执行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抑制用户感到不适。
另外,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在选择了第1处理PR1的情况下,确定调整第2投影仪组GB的光源111A的输出的第4调整量AD4,第1处理PR1包括:将比第4调整量AD4小的第5调整量AD5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以及将第5调整量AD5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之后,第2投影仪组GB投射图像光;将第4调整量AD4与第5调整量AD5之差以下的第6调整量AD6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将第6调整量AD6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后,第2投影仪组GB投射图像光。
即,与执行在比第1期间PE1短的第2期间PE2中1次调整的第2处理PR2的情况相比,在第1处理PR1中,在第1期间PE1多次调整第2投影仪组GB的亮度。因此,与执行第2处理PR2的情况相比,在第1处理PR1中,在执行调整第2投影仪组GB的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抑制用户感到不适。因此,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在执行调整第2投影仪组GB的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抑制用户感到不适。
另外,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包括:第1处理PR1在第1期间PE1的第1时刻T1将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在将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之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将第5调整量AD5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在将第5调整量AD5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之后,第2投影仪组GB投射图像光;在第1期间PE1的第1时刻T1之后的第2时刻T2,将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在将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之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在第2时刻T2,将第6调整量AD6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在将第6调整量AD6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之后,第2投影仪组GB投射图像光。
因此,能够在第1期间PE1的第1时刻T1和第2时刻T2同时调整第1投影仪组GA和第2投影仪组GB的亮度。因此,在执行调整第1投影仪组GA以及第2投影仪组GB的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抑制用户感到不适。
另外,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在选择了第2处理PR2的情况下,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在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之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
因此,在执行第2处理PR2的情况下,与执行第1处理PR1的情况相比,能够以短时间且简单的处理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亮度。
另外,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包括:在选择了第2处理PR2的情况下,确定调整第2投影仪组GB的光源111A的输出的第4调整量AD4,第2处理PR2包括:在第2期间PE2,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在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之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在第2期间PE2,将第4调整量AD4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以及在将第4调整量AD4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之后,第2投影仪组GB投射图像光。
因此,在执行第2处理PR2的情况下,与执行第1处理PR1的情况相比,能够以短时间且简单的处理调整第1投影仪组GA及第2投影仪组GB的亮度。
另外,在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中,确定第4调整量AD4的步骤包括:以使在将第4调整量AD4应用于第2投影仪组GB之后第2投影仪组GB投射图像光时的第2区域AR2的亮度与在将第1调整量AD1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之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时的第1区域AR1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第4调整量AD4。
因此,能够使第2区域AR2的亮度与第1区域AR1的亮度一致。因此,能够将第4调整量AD4确定为适当的值。
另外,在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中,选择第1处理PR1和第2处理PR2中的任意一方的步骤包括: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时的输入到第1投影仪组GA的输入图像的第1帧FR1的平均像素值V1与第1帧FR1之前的第2帧FR2的平均像素值V2之差即亮度变化量ΔBR小于第1阈值TH1的情况下,选择第1处理PR1;以及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时的亮度变化量ΔBR为第1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下,选择第2处理PR2。
因此,在亮度变化量ΔBR小于第1阈值TH1的情况下选择第1处理PR1,在亮度变化量ΔBR为第1阈值TH1以上的情况下选择第2处理PR2,所以,通过适当地设定第1阈值TH1,能够适当地选择第1处理PR1和第2处理PR2的任意一方。
另外,在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中,选择第1处理PR1和第2处理PR2中的任意一方的步骤包括: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时的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小于第2阈值TH2的情况下选择第1处理PR1;以及在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为第2阈值TH2以上的情况下选择第2处理PR2。
即,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时的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小于第2阈值TH2的情况下,选择第1处理PR1,在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为第2阈值TH2以上的情况下,选择第2处理PR2。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第2阈值TH2,能够适当地选择第1处理PR1和第2处理PR2中的任意一方。
本实施方式的第1控制程序PGM1使第4投影仪100D的第1处理器150A执行:第1投影仪100A和包含1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1投影仪组GA向屏幕SC的第1区域AR1投射图像光,包含2台以上的投影仪100的第2投影仪组GB向屏幕SC的第2区域AR2投射图像光,由此,对第1区域AR1以及第2区域AR2进行拼接投射;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ΔBR以及屏幕SC周边的亮度BRS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PE1中多次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亮度的第1处理PR1与在比第1期间PE1短的第2期间PE2中1次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亮度的第2处理PR2中的任意一方;以使第1投影仪组GA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第1区域AR1的亮度与第2投影仪组GB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第2区域AR2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对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AD1;在选择了第1处理PR1的情况下,进行将比第1调整量AD1小的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的第1调整处理PR11;在进行第1调整处理PR11之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在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第1调整量AD1与第2调整量AD2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的第2调整处理PR12;以及在进行第2调整处理PR12之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1控制程序PGM1能够起到与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同样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第4投影仪100D包括光源111A、第1存储器150B和第1处理器150A,第1处理器150A执行:第1投影仪100A和包括第2投影仪100B的第1投影仪组GA向屏幕SC的第1区域AR1投射图像光,包含第3投影仪100C以及第4投影仪100D的第2投影仪组GB向屏幕SC的第2区域AR2投射图像光,由此,对第1区域AR1以及第2区域AR2进行拼接投射;在第1投影仪100A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ΔBR以及屏幕SC的周边的亮度BRS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PE1中多次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亮度的第1处理PR1和在比第1期间PE1短的第2期间PE2中1次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亮度的第2处理PR2中的任意一方;以使第1投影仪组GA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第1区域AR1的亮度与第2投影仪组GB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第2区域AR2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调整第1投影仪组GA的光源111A的输出的第1调整量AD1;在选择了第1处理PR1的情况下,进行将比第1调整量AD1小的第2调整量AD2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的第1调整处理PR11;在进行第1调整处理PR11之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在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第1调整量AD1与第2调整量AD2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AD3应用于第1投影仪组GA的第2调整处理PR12;在进行第2调整处理PR12之后,第1投影仪组GA投射图像光,第4投影仪100D包含在第2投影仪组GB中。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4投影仪100D能够起到与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同样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是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限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图8,为了方便起见,对第1投影仪组GA由1台投影仪即第2投影仪100B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第1投影仪组GA也可以包括2台以上的投影仪。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2投影仪组GB由2台投影仪即第3投影仪100C以及第4投影仪100D构成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第2投影仪组GB也可以包含3台以上的投影仪。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4投影仪100D作为主投影仪发挥功能的情况,但不限于此。第1投影仪100A~第3投影仪100C中的任意1台可以作为主投影仪发挥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4投影仪100D的第1控制部150具备投射指示部151、停止检测部152、选择部153、确定部154、第1处理部155、第2处理部156以及图像存储部15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
例如,第1投影仪100A~第3投影仪100C中的任意1台的第1控制部150也可以具备投射指示部151、停止检测部152、选择部153、确定部154、第1处理部155、第2处理部156以及图像存储部157。另外,例如,图像供给装置200的第2控制部也可以具备投射指示部151、停止检测部152、选择部153、确定部154、第1处理部155、第2处理部156以及图像存储部157。
另外,图3所示的各功能部表示功能性结构,具体的安装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即,未必需要安装与各功能部分别对应的硬件,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一个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实现多个功能部的功能。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软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可以由硬件实现,或者由硬件实现的功能的一部分可以由软件实现。此外,关于投影仪100的各部的具体的细部结构,也能够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变更。
另外,为了容易理解第4投影仪100D的第1控制部150的处理,图6~图8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单位是根据主要的处理内容而分割的。不受图6~图8的各个流程图所示的处理单位的分割的方法或名称限制,可以根据处理内容分割为更多的处理单位,也可以分割为1个处理单位包含更多的处理。另外,上述流程图的处理顺序也不限于图示的例子。
另外,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能够通过使投影仪100所具备的第1处理器150A执行与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第1控制程序PGM1来实现。另外,第1控制程序PGM1也可以记录在以计算机可读取的方式记录的记录介质中。
作为记录介质,可以使用磁性、光学记录介质或半导体存储设备。具体而言,可举出软盘、HDD、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DVD、Blu-ray(注册商标)Disc、光磁盘、闪存、卡型记录介质等可移动型或固定式的记录介质。另外,记录介质也可以是投影仪100所具备的内部存储装置即RAM、ROM、HDD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
通过将第1控制程序PGM1存储于服务器装置等,从服务器装置向投影仪100下载第1控制程序PGM1,也能够实现投影仪100的控制方法。
[附记]
以下,附记本公开的总结。
(附记1)
一种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包括:第1投影仪和包含1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1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投射面的第1区域,包含2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2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所述投射面的第2区域,由此,对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进行拼接投射;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和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中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多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1处理和在比所述第1期间短的第2期间1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以使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1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2区域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在选择了所述第1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将比所述第1调整量小的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1调整处理;在进行所述第1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在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所述第1调整量与所述第2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2调整处理;以及在进行所述第2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由此,与执行在比第1期间短的第2期间内进行1次调整的第2处理的情况相比,在第1处理中,在第1期间内多次调整第1投影仪组的亮度。因此,在第1处理中,与执行第2处理的情况相比,在执行调整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抑制用户感到不适。因此,在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在执行调整第1投影仪组的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抑制用户感到不适。
(附记2)
根据附记1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选择了所述第1处理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4调整量,所述第1处理包括:将比所述第4调整量小的第5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在将所述第5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将所述第4调整量与所述第5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6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以及在将所述第6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由此,与执行在比第1期间短的第2期间内进行1次调整的第2处理的情况相比,在第1处理中,在第1期间内多次调整第2投影仪组的亮度。因此,在第1处理中,与执行第2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在执行调整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用户感到不适。因此,在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在执行调整第2投影仪组的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抑制用户感到不适。
(附记3)
根据附记2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1处理包括:在所述第1期间的第1时刻,将所述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在将所述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在所述第1时刻,将所述第5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在将所述第5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在所述第1期间的所述第1时刻之后的第2时刻,将所述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在将所述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在所述第2时刻,将所述第6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以及在将所述第6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由此,能够在第1期间的第1时刻和第2时刻同时调整第1投影仪组以及第2投影仪组的亮度。因此,在执行调整第1投影仪组以及第2投影仪组的亮度的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抑制用户感到不适。
(附记4)
根据附记1至附记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选择了所述第2处理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以及在将所述第1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由此,在执行第2处理的情况下,与执行第1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以短时间且简单的处理调整第1投影仪组的亮度。
(附记5)
根据附记1至附记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选择了所述第2处理的情况下,确定对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4调整量,所述第2处理包括:在所述第2期间,将所述第1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在将所述第1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在所述第2期间,将所述第4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以及在将所述第4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由此,在执行第2处理的情况下,与执行第1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以短时间且简单的处理来调整第1投影仪组以及第2投影仪组的亮度。
(附记6)
根据附记5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4调整量的步骤包括:以使在将所述第4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时的所述第2区域的亮度与在将所述第1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时的所述第1区域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所述第4调整量。
由此,能够将第4调整量确定为适当的值。即,能够使第2区域的亮度与第1区域的亮度一致。
(附记7)
根据附记1至附记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选择所述第1处理和所述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时的输入到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输入图像的第1帧的平均像素值与所述第1帧之前的第2帧的平均像素值之差小于第1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处理;以及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时的所述第1帧的平均像素值与所述第2帧的平均像素值之差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处理。
由此,能够适当地选择第1处理和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
(附记8)
根据附记1至附记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选择所述第1处理和所述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时的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小于第2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处理;以及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时的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为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处理。
由此,能够适当地选择第1处理和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
(附记9)
一种记录介质,其记录有程序,所述程序使投影仪的处理器执行:第1投影仪和包含1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1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投射面的第1区域,包含2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2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所述投射面的第2区域,由此,对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进行拼接投射;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和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中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多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1处理和在比所述第1期间短的第2期间1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以使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1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2区域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在选择了所述第1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将比所述第1调整量小的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1调整处理;在进行所述第1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在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所述第1调整量与所述第2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2调整处理;以及在进行所述第2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由此,附记9所述的记录介质起到与附记1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同样的效果。
(附记10)
一种投影仪,其包含:光源;存储器;以及至少1个处理器,所述至少1个处理器执行:第1投影仪和包含1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1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投射面的第1区域,包含2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2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所述投射面的第2区域,由此,对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进行拼接投射;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和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中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多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1处理和在比所述第1期间短的第2期间1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以使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1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2区域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在选择了所述第1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将比所述第1调整量小的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1调整处理;在进行所述第1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在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所述第1调整量与所述第2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2调整处理;以及在进行所述第2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所述投影仪包含于第1投影仪组和第2投影仪组中的任意一方。
由此,附记10所述的投影仪起到与附记1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同样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包括:
第1投影仪和包含1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1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投射面的第1区域,包含2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2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所述投射面的第2区域,由此,对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进行拼接投射;
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
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和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中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多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1处理和在比所述第1期间短的第2期间1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
以使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1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2区域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
在选择了所述第1处理的情况下,
进行将比所述第1调整量小的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1调整处理;
在进行所述第1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在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所述第1调整量与所述第2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2调整处理;以及
在进行所述第2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选择了所述第1处理的情况下,
确定对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4调整量,
所述第1处理包括:
将比所述第4调整量小的第5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
在将所述第5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将所述第4调整量与所述第5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6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以及
在将所述第6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第1处理包括:
在所述第1期间的第1时刻,将所述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
在将所述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在所述第1时刻,将所述第5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
在将所述第5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在所述第1期间的所述第1时刻之后的第2时刻,将所述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
在将所述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在所述第2时刻,将所述第6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以及
在将所述第6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选择了所述第2处理的情况下,
将所述第1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以及
在将所述第1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选择了所述第2处理的情况下,
确定对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4调整量,
所述第2处理包括:
在所述第2期间,将所述第1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
在将所述第1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在所述第2期间,将所述第4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以及
在将所述第4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
确定所述第4调整量的步骤包括:
以使在将所述第4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2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2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时的所述第2区域的亮度与在将所述第1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之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时的所述第1区域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所述第4调整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
选择所述第1处理和所述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时的输入到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输入图像的第1帧的平均像素值与所述第1帧之前的第2帧的平均像素值之差小于第1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处理;以及
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时的所述第1帧的平均像素值与所述第2帧的平均像素值之差为第1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投影仪的控制方法,其中,
选择所述第1处理和所述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时的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小于第2阈值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处理;以及
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时的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为第2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处理。
9.一种记录介质,其记录有程序,所述程序使投影仪的处理器执行:
第1投影仪和包含1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1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投射面的第1区域,包含2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2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所述投射面的第2区域,由此,对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进行拼接投射;
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
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和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中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多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1处理和在比所述第1期间短的第2期间1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
以使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1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2区域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
在选择了所述第1处理的情况下,
进行将比所述第1调整量小的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1调整处理;
在进行所述第1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在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所述第1调整量与所述第2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2调整处理;以及
在进行所述第2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10.一种投影仪,其包含:
光源;
存储器;以及
至少1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1个处理器执行:
第1投影仪和包含1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1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投射面的第1区域,包含2台以上的投影仪的第2投影仪组将图像光投射到所述投射面的第2区域,由此,对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进行拼接投射;
在所述第1投影仪的投射停止的情况下,
根据输入图像的亮度变化量和所述投射面的周边的亮度中的至少一方,选择在第1期间多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1处理和在比所述第1期间短的第2期间1次调整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亮度的第2处理中的任意一方;
以使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1区域的亮度与所述第2投影仪组的图像光被投射到的所述第2区域的亮度一致的方式确定对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光源的输出进行调整的第1调整量;
在选择了所述第1处理的情况下,
进行将比所述第1调整量小的第2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1调整处理;
在进行所述第1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在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之后,进行将所述第1调整量与所述第2调整量之差以下的第3调整量应用于所述第1投影仪组的第2调整处理;以及
在进行所述第2调整处理后,所述第1投影仪组投射图像光,
所述投影仪包含于第1投影仪组和第2投影仪组中的任意一方。
CN202311454208.6A 2022-11-04 2023-11-02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和记录介质 Pending CN1179980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77590A JP2024067478A (ja) 2022-11-04 2022-11-04 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77590 2022-11-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98064A true CN117998064A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00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54208.6A Pending CN117998064A (zh) 2022-11-04 2023-11-02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55089A1 (zh)
JP (1) JP2024067478A (zh)
CN (1) CN117998064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55089A1 (en) 2024-05-09
JP2024067478A (ja) 202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060118A (ja) 投影装置及び投影制御方法
US20210392311A1 (en) Evaluation method for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and image pro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CN112312102B (zh) 图像投射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图像投射系统
US20210035315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and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US20200382750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03773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20150022554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US20230231978A1 (en) Projector controlling method and display system
CN117998064A (zh) 投影仪的控制方法、投影仪和记录介质
US11350067B2 (en) Evaluation method for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and image projection control apparatus
US8545025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jector,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TWI621903B (zh)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circuit board and projector
CN110113584B (zh) 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2022097983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の制御方法
US20240179282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projector, projector,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13035150B (zh) 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240022697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projector,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and projector
US20230274674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projector and projector
JP2019032495A (ja) 画像投射装置
JP7267713B2 (ja) 投影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20230146029A1 (en) Projec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method applying the same
JP2023050621A (ja) 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システム
JP2023048339A (ja) 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システム
JP2022111605A (ja) 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JP2022113264A (ja) 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