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78811A - 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78811A
CN117978811A CN202410379845.XA CN202410379845A CN117978811A CN 117978811 A CN117978811 A CN 117978811A CN 202410379845 A CN202410379845 A CN 202410379845A CN 117978811 A CN117978811 A CN 117978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signal
resource pool
port
mapping relation
bm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798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978811B (zh
Inventor
于明
王兴隆
马晓宇
郭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7984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78811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379845.X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7978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978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8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78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8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其中,该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包括:配置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与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的第一映射关系;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第二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为设备资源池的高速信号端口;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其中,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IO资源池与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包括第三高速信号端口。

Description

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智能计算等不同应用场景、不同需求下的资源灵活调配需求,数据中心正加速从以计算为中心的架构向以数据为中心的融合架构转变。在融合架构内,通过IO Box的管理软件对整个系统进行资源管理时,需要知道IO Box与设备Box之间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以保证数据指令能够准确发送到特定设备Box的特定端口。目前的识别连接拓扑的技术方案是在IO Box设备设备 Box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即CDFP端口)上都设置一个识别芯片,用来存储和配置CDFP端口标识,通过识别芯片来具体地标识每个高速信号端口对应的详细信息,进而确定系统内的连接拓扑关系。
通过该方案虽然可以识别出整个系统内的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但通过该方案需要在IO Box和设备Box上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都配置一个识别芯片做端口标识,且同一个通信通道上识别芯片的从地址需不一样,硬件电路设计复杂,增加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确定IO Box与设备Box之间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关系(即第三映射关系)的方案,需要为IO Box和设备Box上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均配置一个识别芯片,成本过高且实现逻辑复杂的技术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确定IO Box与设备Box之间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关系(即第三映射关系)的方案,需要为IO Box和设备Box上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均配置一个识别芯片,成本过高且实现逻辑复杂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包括:配置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与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端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多个所述识别芯片与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一一对应;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第二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为所述设备资源池的高速信号端口,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包括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的第一IP地址,其中,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与所述IO资源池属于同一系统,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与所述第二BMC进行网络通信;在确定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上电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IO资源池的第二IP地址发送给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包括以下之一:根据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的第一IP地址分别向多个所述第二BMC发送获取请求,以通过所述获取请求获取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与所述第二BMC进行网络通信;接收多个所述第二BMC按照预设频率发送的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包括:确定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指示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和多个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在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中匹配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以及匹配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根据多个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多个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二BMC发送的更新请求的情况下,从所述更新请求中解析出第四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四映射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响应所述更新请求,根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进行更新。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IO资源池,以指示所述IO资源池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通信通道,并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设备资源池,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设备资源池。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端口标识用于标识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以指示所述第一BMC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多个所述识别芯片的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与所述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包括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一BMC发送的第二IP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校验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是否属于同一融合架构机柜系统,其中,融合架构机柜包括一个IO资源池和多个设备资源池,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在确定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属于同一融合架构机柜系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包括以下之一:在接收到所述第一BMC发送的获取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获取请求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按照预设频率根据所述IO资源池的第二IP地址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包括:在所述设备资源池上电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设备资源池的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扫描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将所述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中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的第四高速信号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以及确定通过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扫描到的所述识别芯片的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根据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确定出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预设频率重新确定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在当前时刻的第四映射关系;比对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是否一致;在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不一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BMC发送更新请求,以指示所述第一BMC根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更新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更新请求携带有所述第四映射关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设备资源池的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扫描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包括:通过拓扑识别服务依次扫描多个通信通道,得到多个扫描结果,其中,所述多个通信通道与所述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一一对应;在扫描结果为第一扫描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扫描结果对应的通信通道处于连通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扫描结果用于指示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在扫描结果为第二扫描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扫描结果对应的通信通道处于断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扫描结果用于指示未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系统,包括:第一BMC,用于配置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与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端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多个所述识别芯片与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一一对应;第二BMC,用于确定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其中,所述第二端口标识用于标识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所述第一BMC,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包括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本申请,第一BMC先配置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与多个识别芯片的多个第一端口标识的第一映射关系,然后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出第三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IO资源池与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采用上述方案,仅需为IO Box(IO资源池)上的高速信号端口配置识别芯片,先通过设备Box(设备资源池)确定建立有通信通道的高速信号端口与识别芯片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即第二映射关系),再根据保存的IO Box的高速信号端口与识别芯片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映射关系),从而根据第一映射关系与第二映射关系快速确定出IO Box与设备Box之间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关系(即上述第三映射关系),既节省了硬件成本,又简化了处理逻辑;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确定IO Box与设备Box之间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关系(即第三映射关系)的方案,需要为IO Box和设备Box上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均配置一个识别芯片,成本过高且实现逻辑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的中央处理器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融合架构的系统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高速信号端口拓扑识别硬件电路设计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高速信号端口拓扑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融合架构系统的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融合架构系统高速信号端口拓扑识别硬件电路设计图(一);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融合架构系统高速信号端口拓扑识别硬件电路设计图(二);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映射关系的确定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中央处理器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中央处理器上为例,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的中央处理器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中央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其中,上述中央处理器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中央处理器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中央处理器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中央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设备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中央处理器的通信供应方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配置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与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端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多个所述识别芯片与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一一对应;
步骤S404,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第二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为所述设备资源池的高速信号端口,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端口标识;
步骤S406,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包括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
通过上述步骤,第一BMC先配置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与多个识别芯片的多个第一端口标识的第一映射关系,然后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出第三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IO资源池与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采用上述方案,仅需为IO Box(IO资源池)上的高速信号端口配置识别芯片,先通过设备Box(设备资源池)确定建立有通信通道的高速信号端口与识别芯片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即第二映射关系),再根据保存的IO Box的高速信号端口与识别芯片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映射关系),从而根据第一映射关系与第二映射关系快速确定出IO Box与设备Box之间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关系(即上述第三映射关系),既节省了硬件成本,又简化了处理逻辑;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确定IO Box与设备Box之间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关系(即第三映射关系)的方案,需要为IO Box和设备Box上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均配置一个识别芯片,成本过高且实现逻辑复杂的问题。
其中,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一BMC等,但不限于此。
步骤S402和步骤S404的执行顺序是可以互换的,即可以先执行步骤S404,然后再执行S402。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执行上述步骤S404: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融合架构机柜中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的第一IP地址,其中,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与所述IO资源池属于同一系统,所述融合架构机柜中包括: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所述IO资源池,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与所述第二BMC进行网络通信;在确定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上电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IO资源池的第二IP地址发送给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
IO Box(即上述IO资源池)和设备Box(即上述设备资源池)上电后,IO Box BMC(即上述第一BMC)中的节点管理服务,通过IPMI或Redfish请求依次向所有设备Box发送其IP地址信息(即上述第二IP地址),为后面网络交互做准备。
通过上述方案,IO资源池与设备资源池预先交换彼此的IP地址,以便于后续确定拓扑关系(即上述第三映射关系)的过程中,IO Box BMC与设备Box BMC之间能够通过网络通道进行信息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备资源池与IO资源池所属的同一系统可以理解为融合架构系统或融合架构机柜,融合架构的设计特点之一是“资源解耦”,将整个系统解耦为不同的独立池化模块。在融合架构机柜内,这些独立池化模块是以单独Box(资源池)的形式存在。如图2所示,一个完整的融合架构系统包括一个IO Box(IO资源池)和多个设备Box。设备Box包括Host Box(计算资源池)、GPU Box、SSD Box(SSD存储资源池)和Memory Box(内存资源池),有利于CPU、内存、GPU、SSD等关键设备的灵活改配与快速升级。
可选的,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包括以下之一:根据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的第一IP地址分别向多个所述第二BMC发送获取请求,以通过所述获取请求获取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与所述第二BMC进行网络通信;接收多个所述第二BMC按照预设频率发送的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的,第二映射关系可以由IO BMC(即上述第一BMC)主动发起获取请求主动获取,也可以由设备BMC(即上述第二BMC)主动上报;具体的,IO BMC可以根据各个设备资源池的第一IP地址分别向其发送获取请求,设备BMC响应于获取请求将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IOBMC;也可以是由设备资源池上电后,按照固定频率(即上述预设频率)定期统计并上报。
可选的,上述步骤S406: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包括:确定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指示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和多个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在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中匹配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以及匹配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根据多个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多个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先确定多个设备资源池发送来的多个第二映射关系所指示的多个第二端口标识和多个第二高速信号端口;然后在第一映射关系的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中匹配这多个第二端口标识,并匹配上第一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根据确定出对应关系的多个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多个第三高速信号端口建立出该第三映射关系。
采用上述方案,IO BMC得到每个设备Box上的第二映射关系,进行汇总处理后即可得到整个系统的端口连接拓扑。
基于上述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二BMC发送的更新请求的情况下,从所述更新请求中解析出第四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四映射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响应所述更新请求,根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进行更新。
若接收到某一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更新请求,则第一BMC从更新请求中解析出携带的第四映射关系,然后根据该第四映射关系对第三映射关系进行自动更新。
采用上述方案,在确定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发生改变时,设备资源池会主动上报,协助IO资源池自动完成第三映射关系的更新;从而保证了第三映射关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基于上述步骤,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IO资源池,以指示所述IO资源池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通信通道,并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设备资源池,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设备资源池。
建立好第三映射关系之后,在通过IO Box中的管理软件(例如IO BMC)对整个系统(包括一个IO Box和多个设备Box)进行资源管理时,可以通过第三映射关系准确快速地确定数据指令(即上述控制指令)进行传输的通信通道,以保证数据指令准确发送到目标设备的特定端口。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了另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确定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端口标识用于标识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
步骤S504,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以指示所述第一BMC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多个所述识别芯片的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与所述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包括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
通过上述步骤,第二BMC先确定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第二端口标识用于标识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将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IO资源池的第一BMC,指示第一BMC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出第三映射关系;其中,第一映射关系为多个识别芯片的多个第一端口标识和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的一一对应关系,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IO资源池与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采用上述方案,仅需为IO Box(IO资源池)上的高速信号端口配置识别芯片,先通过设备Box(设备资源池)确定建立有通信通道的高速信号端口与识别芯片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即第二映射关系),再根据保存的IO Box的高速信号端口与识别芯片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映射关系),从而根据第一映射关系与第二映射关系快速确定出IO Box与设备Box之间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关系(即上述第三映射关系),既节省了硬件成本,又简化了处理逻辑;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确定IO Box与设备Box之间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关系(即第三映射关系)的方案,需要为IO Box和设备Box上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均配置一个识别芯片,成本过高且实现逻辑复杂的问题。
其中,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第二BMC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的,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一BMC发送的第二IP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校验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是否属于同一系统,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在确定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属于同一系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备资源池与IO资源池所属的同一系统可以理解为融合架构系统或融合架构机柜。
设备Box上电后,若接收到了第一BMC下发的第二IP地址,则先根据第二IP地址校验发送该第二IP地址的IO资源池与设备资源池是否属于同一融合架构机柜,以保障融合架构机柜的信息传输安全;若校验通过,则根据第二IP地址将该第二映射关系通过网络通道发送至第一BMC。
通过上述方案,IO资源池与设备资源池预先交换彼此的IP地址,以便于后续确定拓扑关系(即上述第三映射关系)的过程中,IO Box BMC与设备Box BMC之间能够通过网络通道进行信息交互。
可选的,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包括以下之一:在接收到所述第一BMC发送的获取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获取请求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按照预设频率根据所述IO资源池的第二IP地址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
可选的,第二映射关系可以由IO BMC(即上述第一BMC)主动发起获取请求主动获取,也可以由设备BMC(即上述第二BMC)主动上报;具体的,IO BMC可以根据各个设备资源池的第一IP地址分别向其发送获取请求,设备BMC响应于获取请求将第二映射关系发送给IOBMC;也可以是由设备资源池上电后,按照固定频率(即上述预设频率)定期统计并上报。
可选的,上述步骤S502:确定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包括:在所述设备资源池上电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设备资源池的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扫描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将所述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中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的第四高速信号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以及确定通过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扫描到的所述识别芯片的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根据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确定出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设备资源池上电后,第二BMC通过设备资源池的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尝试扫描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若扫描到了,则将其确定为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并确定通过该第二高速信号端口扫描到的第二端口标识;然后根据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第二端口标识确定出第二映射关系。
采用上述方案,各个设备BMC主动统计自身部分的拓扑连接关系,并发送给IO BMC进行汇总,从而帮助IO BMC快速完成第三映射关系的统计。
基于上述步骤,确定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预设频率重新确定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在当前时刻的第四映射关系;比对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是否一致;在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不一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BMC发送更新请求,以指示所述第一BMC根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更新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更新请求携带有所述第四映射关系。
设备BMC会按照预设频率定期进行一次扫描,确定当前时刻下设备资源池与IO资源池的高速信号端口的第四映射关系;然后与发送给IO BMC的第二映射关系进行比对,若确定不一致,即确定拓扑连接关系发生了更新,向IO BMC发送更新请求,指示IO BMC进行更新。
采用上述方案,在确定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发生改变时,设备资源池会主动上报,协助IO资源池自动完成第三映射关系的更新;从而保证了第三映射关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可选的,通过所述设备资源池的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扫描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包括:通过拓扑识别服务依次扫描多个通信通道,得到多个扫描结果,其中,所述多个通信通道与所述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一一对应;在扫描结果为第一扫描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扫描结果对应的通信通道处于连通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扫描结果用于指示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在扫描结果为第二扫描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扫描结果对应的通信通道处于断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扫描结果用于指示未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
设备BMC通过拓扑识别服务依次扫描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对应的多个通信通道,得到多个扫描结果,若扫描结果指示扫描到识别芯片,则确定对应的通信通道处于连通状态;若扫描结果指示未扫描到识别芯片,则确定对应的通信通道处于断开状态,即对应的第四高速信号端口未与IO资源池的高速信号端口建立连接。
在融合架构内,所有IO资源集中于一个IO Box,设备Box均挂载于IO Box之下。IOBox和设备Box上设置有多个高速信号端口。通过连接器将设备Box上的高速信号端口与IOBox相连,用来实现高速信号的传输。由于IO Box可下挂多个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设备Box,同类型的设备Box物理结构又完全相同,故如何准确识别整个系统内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是一大难题。
相关技术中,为了先确定出整个系统内的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需要在IOBox和设备Box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即CDFP端口)上都设置一个识别芯片,用来存储和配置CDFP端口标识;硬件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IO Box上的每个CDFP端口标识(图3中PCA9554的ID)需要包含SW编号和CDFP端口编号信息,如表1所示;而设备Box上的每个CDFP端口标识需要包含Box编号、Box类型和CDFP端口编号信息,如表2所示。其中SW编号用来区分PCIeSwitch芯片;Box类型用来区分五种Box;Box编号用来区分多个同类型的设备Box;CDFP端口编号用来区分一个设备Box上不同的CDFP端口。
表1
表2
通过设置识别芯片PCA9554中的8个标识位来配置CDFP端口标识,其中Box类型和CDFP端口编号对应的标识位是固定的,需要硬件预先设置好。Box编号对应的标识位需要设备Box BMC来进行动态设置。通过连接器将设备Box上的CDFP端口与IO Box相连。拓扑识别逻辑如图6所示,各Box上电后,IO Box BMC作为Host开始进行CDFP端口拓扑识别,依次扫描IO Box上所有CDFP端口所在的I2C通道,看能否识别设备Box侧的识别芯片PCA9554,识别到后,说明IO Box上此CDFP端口已通过连接器与某个设备Box上的某个CDFP端口相连接。继续读取设备Box侧的识别芯片PCA9554中存储的CDFP端口标识,通过Box类型和CDFP端口标识位,可判断出是与哪一种Box上的哪一个端口相连。扫描完所有的I2C通道后,可知IO Box下挂的设备Box类型和每种Box的数量。然后需要设备Box BMC作为Slave端接收指令对Box编号标识位做配置。在识别到指定类型的一组待配置设备Box的情况下,为每个待配置设备Box分配唯一的Box编号,将Box编号分别发送给每个待配置设备Box,以为每个待配置设备Box配置CDFP端口标识。配置完成后,这样IO Box BMC再依次扫描所有CDFP端口所在的I2C通道,分别读取每条通道上IO Box侧和设备Box侧识别芯片PCA9554中的CDFP端口标识。扫描完后,得到整个系统内所有CDFP端口的连接拓扑。
通过上述方案虽然能够得到整个系统内所有CDFP端口的连接拓扑,但由于需要为IO Box和设备Box上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都配置一个识别芯片,且同一个通信通道上识别芯片的从地址须不一样,导致硬件电路设计复杂且硬件成本过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融合架构下资源池高速信号端口拓扑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IO Box上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需要配置一个识别芯片做端口标识,标识需要包含SW编号和CDFP端口编号信息,且标识唯一。设备Box上高速信号端口不再需要用识别芯片做端口标识,因为一个设备Box上每个高速信号端口所在的通信通道不同,通过通信通道即可区分出每个高速信号端口。只需做软件编号定义,并将编号与每个高速信号端口所在的通信通道做映射。IO Box和设备Box上电后,设备Box中的管理模块依次扫描设备Box上每个高速信号端口所在的通信通道,看能否识别到IO Box侧的识别芯片。若能识别到,说明设备Box上此CDFP端口已通过连接器与IO Box上的某个端口相连接;若识别不到,则说明未连接。读取识别芯片中的端口标识,即可知道是IO Box上的哪个高速信号端口。设备Box中的管理模块扫描完所有高速信号端口所在的通信通道后,得到设备Box上所有高速信号端口软件编号与IO Box上对应高速信号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IO Box管理模块通过网络与各设备Box上的管理模块交互,通过设备Box主动上报或者IO Box主动获取的方式,IO Box管理模块得到每个设备Box上的映射关系,汇总处理后即可得到整个系统的端口连接拓扑。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假设融合架构机柜内有一个IO Box和多个设备Box,各Box中的管理模块为BMC。BMC固件采用OpenBMC架构。所有BMC接到同一网络交换机下,组成一个局域网,IO Box中的BMC作为主BMC,各设备Box BMC作为从BMC,主BMC可通过网络与各个从BMC进行通信,实现整个系统的管理控制功能。
IO Box BMC需要实现一个节点管理模块,该模块可管理机柜内所有设备Box BMC的IP地址。通过网络与各设备Box的BMC通信。
可选的,IO Box内包含4层Switch板卡,每层板卡有两个PCIe Switch芯片,将HostBox中多个CPU的PCIe资源进行拓展、组网、分配,PCIe Switch芯片是一种用于将一组PCIe信号拓展为多组PCIe信号的IO芯片,用于对CPU IO资源的拓展。每颗PCIe Switch芯片出5个CDFP端口(高速信号端口),整个IO Box最终可对外给出40(8*5)个CDFP端口,对40个CDFP端口进行软件编号分别为:CDFP0-0~CDFP0-4 , ...., CDFP7-0~CDFP7-4。每个CDFP端口包含一组PCIe 5.0× 16的高速IO信号。各设备Box上也配置有相应的CDFP端口,通过连接器将其连接,如图7所示。
图8给出了IO Box上端口拓扑识别的部分硬件电路设计,每个CDFP端口都配置一个识别芯片PCA9554,用于CDFP端口标识的写入和存储,所有PCA9554芯片地址配置为0100000。PCA9554有8路IO输入,针对IO Box的实际需求情况,给出其bit7至bit0的具体定义,对于每个PCA9554,其bit7:6默认为0;bit5:3为SW编号,即8个PCIe Switch芯片的编号;bit2:0为CDFP端口编号,即一个PCIe Switch芯片上5个CDFP端口的编号。如表3所示:
表3
按照此定义,IO Box上第一层Switch板卡(上有两个PCIe Switch芯片)、10个CDFP端口的软件编号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其他三层Switch板卡CDFP端口的软件编号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与第一层类似。映射关系以json格式配置到IO Box BMC的配置文件中。IO Box上端口识别芯片中的SW编号和CDFP端口编号标识位需要硬件预先指定好。
图8以两个SSD Box和一个GPU Box为例,给出了设备Box端口拓扑识别的部分硬件设计。设备Box上的CDFP端口不需要配置识别芯片来做端口标识,由于每个CDFP端口所在的I2C通道不同,通过I2C通道即可区分出是哪一个CDFP端口。以SSD Box为例,按照CDFP端口的物理位置,将6个CDFP端口进行软件编号分别为:CDFP0~CDFP5。6个CDFP端口分别连接在I2C扩展芯片PCA9548的6个channel下,在设备树dts配置文件中将6个CDFP端口所在的I2C通道通过aliases定义虚拟bus号,分别为50~55,对应关系如表5所示:
表5
拓扑识别的主要逻辑包括以下步骤:
(1)IO Box和设备Box上电后,IO Box BMC中的节点管理服务,通过IPMI或Redfish请求依次向所有设备Box发送其IP地址信息,为后面网络交互做准备;
(2)各设备Box在上电后,拓扑识别服务开始运行。以SSD Box为例,BMC中的拓扑识别服务依次扫描虚拟I2C bus号50~55,看能否扫描到IO Box上地址为0100000的芯片PCA9554,若能扫描到,则说明SSD Box上此CDFP端口连接到了IO Box上的某一个CDFP端口上,然后读取PCA9554中的端口标识;否则,未连接。扫描完所有的虚拟I2C bus号后,即可得到该SSD Box上6个CDFP端口软件编号与IO Box侧CDFP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B,将其存储到Dbus上。并提供查询该映射关系的IPMI或Redfish接口;
(3)IO Box BMC中的拓扑识别服务,加载json文件配置的Switch板卡CDFP端口软件编号与端口标识的映射关系A,然后依次向所有设备Box BMC发送IPMI或Redfish请求,获取设备Box的资产信息和映射关系B。将所有的映射关系B和配置的映射关系A做处理后,即可得到整个系统IO Box上CDFP端口和各设备Box上CDFP端口的连接拓扑,从而使数据指令能够准确发送到特定设备Box的特定CDFP端口;
(4)设备Box BMC中的拓扑识别服务识别到映射关系B发生变化时,主动通过IPMI或Redfish请求上报到IO Box BMC,更新连接拓扑。
在上述实施例中,IO Box BMC未通过I2C通道与CDFP端口的识别芯片PCA9554相连,故端口识别芯片中的SW编号和CDFP端口编号标识位需要硬件预先指定好。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拓扑识别电路设计如图9所示,IO Box BMC通过PCA9548与每个CDFP端口的识别芯片PCA9554相连.
将IO Box上CDFP端口的软件编号、端口标识、识别芯片所在I2C通道的虚拟Bus号的映射关系以json格式配置到文件中,在IO Box上电后,BMC中的拓扑识别服务加载该配置文件,依次扫描所有CDFP端口所在的I2C通道,识别端口识别芯片PCA9554,写入配置文件中配置的端口标识,然后通知设备Box BMC中的拓扑识别服务开始扫描,拓扑识别的其他处理逻辑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申请所提出的上述方法,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具有以下优点:
(1)只需在IO Box上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配置识别芯片做端口标识,设备Box上不用再配置识别芯片做端口标识,减少了硬件资源的使用;
(2)不需要再定义复杂的设备Box高速信号端口标识,设备Box中的管理模块不需要再动态设置Box编号标识位;
(3)在本申请中无需对设备Box的类型进行区分,IO Box可以清晰地确定每一个设备Box之间的不同,IO Box管理模块处理逻辑也更清晰,获取到所有设备Box上的映射关系,做汇总处理后即可得到整个系统的端口连接拓扑。不用再识别同类型设备Box的数量,分配Box编号;
(4)由于采用本方案的实现逻辑简单,设备Box与IO Box之间的连接不再受限于扫描逻辑的复杂性,设备Box上的高速信号端口能与IO Box上任意一个端口连接,连接关系能做到完全自动识别。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系统,该系统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映射关系的确定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该系统包括:
第一BMC1002,用于配置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与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端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多个所述识别芯片与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一一对应;
第二BMC1004,用于确定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其中,所述第二端口标识用于标识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端口标识;
所述第一BMC10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包括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
通过上述系统,第一BMC先配置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与多个识别芯片的多个第一端口标识的第一映射关系,然后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确定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并将其发送至第一BMC,第二端口标识用于标识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多个第一端口标识包括该第二端口标识;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第一BMC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确定出第三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IO资源池与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采用上述方案,仅需为IO Box(IO资源池)上的高速信号端口配置识别芯片,先通过设备Box(设备资源池)确定建立有通信通道的高速信号端口与识别芯片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即第二映射关系),再根据保存的IO Box的高速信号端口与识别芯片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映射关系),从而根据第一映射关系与第二映射关系快速确定出IO Box与设备Box之间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关系(即上述第三映射关系),既节省了硬件成本,又简化了处理逻辑;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确定IOBox与设备Box之间高速信号端口的连接拓扑关系(即第三映射关系)的方案,需要为IO Box和设备Box上的每个高速信号端口均配置一个识别芯片,成本过高且实现逻辑复杂的问题。
可选的,上述接收模块1004第一BMC1002,还用于获取融合架构机柜中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的第一IP地址,其中,所述融合架构机柜中包括: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所述IO资源池,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与所述第二BMC进行网络通信;在确定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上电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IO资源池的第二IP地址发送给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
可选的,上述第一BMC1002接收模块1004,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之一:根据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的第一IP地址分别向多个所述第二BMC发送获取请求,以通过所述获取请求获取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与所述第二BMC进行网络通信;接收多个所述第二BMC按照预设频率发送的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的,上述第一BMC1002,还用于确定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指示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和多个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在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中匹配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以及匹配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根据多个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多个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可选的,上述第一BMC1002,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BMC发送的更新请求的情况下,从所述更新请求中解析出第四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四映射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响应所述更新请求,根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进行更新。
可选的,上述第一BMC1002,还用于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IO资源池,以指示所述IO资源池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通信通道,并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设备资源池,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设备资源池。
可选的,上述第二BMC1004,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BMC发送的第二IP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校验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是否属于同一融合架构机柜,其中,融合架构机柜包括一个IO资源池和多个设备资源池,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在确定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属于同一融合架构机柜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
可选的,上述第二BMC1004,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之一:在接收到所述第一BMC发送的获取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获取请求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按照预设频率根据所述IO资源池的第二IP地址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
可选的,上述第二BMC1004,还用于在所述设备资源池上电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设备资源池的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扫描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将所述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中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的第四高速信号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以及确定通过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扫描到的所述识别芯片的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根据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确定出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的,上述第二BMC1004,还用于按照预设频率重新确定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在当前时刻的第四映射关系;比对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是否一致;在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不一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BMC发送更新请求,以指示所述第一BMC根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更新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更新请求携带有所述第四映射关系。
可选的,上述第二BMC1004,还用于通过拓扑识别服务依次扫描多个通信通道,得到多个扫描结果,其中,所述多个通信通道与所述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一一对应;在扫描结果为第一扫描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扫描结果对应的通信通道处于连通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扫描结果用于指示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在扫描结果为第二扫描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扫描结果对应的通信通道处于断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扫描结果用于指示未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用于管理IO资源池的第一BMC,其特征在于,
包括:
配置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与所述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端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多个所述识别芯片与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一一对应;
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BMC用于管理所述设备资源池,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指示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第二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为所述设备资源池的高速信号端口,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端口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包括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的第一IP地址,其中,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与所述IO资源池属于同一系统,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与所述第二BMC进行网络通信;
在确定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上电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IO资源池的第二IP地址发送给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发送的第二映射关系,包括以下之一:
根据多个所述设备资源池的第一IP地址分别向多个所述第二BMC发送获取请求,以通过所述获取请求获取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IP地址用于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与所述第二BMC进行网络通信;
接收多个所述第二BMC按照预设频率发送的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包括:
确定多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指示的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和多个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
在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中匹配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以及匹配多个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
根据多个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多个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建立所述第三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BMC发送的更新请求的情况下,从所述更新请求中解析出第四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四映射关系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响应所述更新请求,根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对所述第三映射关系进行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IO资源池,以指示所述IO资源池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通信通道,并通过所述目标通信通道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目标设备资源池,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设备资源池。
7.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用于管理设备资源池的第二BMC,其特征在于,
包括:
确定所述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端口标识用于标识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
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以指示所述第一BMC根据预先配置的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BMC用于管理所述IO资源池,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多个所述识别芯片的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与所述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端口标识,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包括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BMC发送的第二IP地址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校验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是否属于同一系统,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
在确定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属于同一系统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IO资源池的第一BMC,包括以下之一: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BMC发送的获取请求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获取请求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
按照预设频率根据所述IO资源池的第二IP地址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用于所述第二BMC与所述第一BMC进行网络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包括:
在所述设备资源池上电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设备资源池的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扫描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
将所述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中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的第四高速信号端口确定为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以及确定通过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扫描到的所述识别芯片的所述第二端口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确定出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频率重新确定所述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标识在当前时刻的第四映射关系;
比对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是否一致;
在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不一致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BMC发送更新请求,以指示所述第一BMC根据所述第四映射关系更新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更新请求携带有所述第四映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设备资源池的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扫描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包括:
通过拓扑识别服务依次扫描多个通信通道,得到多个扫描结果,其中,所述多个通信通道与所述多个第四高速信号端口一一对应;
在扫描结果为第一扫描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扫描结果对应的通信通道处于连通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扫描结果用于指示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
在扫描结果为第二扫描结果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扫描结果对应的通信通道处于断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二扫描结果用于指示未扫描到所述识别芯片。
13.一种映射关系的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BMC,用于配置多个第一端口标识与IO资源池的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端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多个所述识别芯片与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一一对应;
第二BMC,用于确定设备资源池的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端口标识的第二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所述第一BMC,其中,所述第二端口标识用于标识IO资源池的识别芯片,所述多个第一端口标识包括所述第二端口标识;
所述第一BMC,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第三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映射关系用于指示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对应的第三高速信号端口与第二高速信号端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述处于连通状态的通信通道用于所述IO资源池与所述设备资源池进行通信,所述多个第一高速信号端口包括所述第三高速信号端口。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6或7至12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6或7至12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或7至12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410379845.XA 2024-03-29 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7978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79845.XA CN117978811B (zh) 2024-03-29 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79845.XA CN117978811B (zh) 2024-03-29 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78811A true CN117978811A (zh) 2024-05-03
CN117978811B CN117978811B (zh) 2024-05-31

Family

I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239A (zh) * 2010-12-29 2012-07-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计算机装置及其多网卡识别方法
CN110399280A (zh) * 2019-06-18 2019-11-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ie设备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1107049A (zh) * 2019-10-18 2020-05-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312143A (zh) * 2021-03-03 2021-08-27 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云计算系统、命令处理方法及虚拟化仿真装置
US20210397530A1 (en) * 2021-06-25 2021-12-2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transmit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to an operating system
CN116069701A (zh) * 2023-02-15 2023-05-05 宁畅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pcie资源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41320A (zh) * 2023-05-22 2023-08-04 深圳市海思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io模块总线通讯方法、io模块、终端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239A (zh) * 2010-12-29 2012-07-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计算机装置及其多网卡识别方法
CN110399280A (zh) * 2019-06-18 2019-11-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ie设备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1107049A (zh) * 2019-10-18 2020-05-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312143A (zh) * 2021-03-03 2021-08-27 阿里巴巴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 云计算系统、命令处理方法及虚拟化仿真装置
US20210397530A1 (en) * 2021-06-25 2021-12-2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transmit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to an operating system
CN116069701A (zh) * 2023-02-15 2023-05-05 宁畅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pcie资源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41320A (zh) * 2023-05-22 2023-08-04 深圳市海思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io模块总线通讯方法、io模块、终端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80862B2 (en) Arrangements for auto-merging processing components
US20240045824A1 (en) Remote Mapp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Computing Resource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347351B (zh) 设备双以太网卡兼容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59677B (zh) 一种基于bmc的ip地址自动配置的装置和方法
EP3758317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supporting communication among chips
CN112055096A (zh) 自动设置设备通信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04365A (zh) 一种基于fpga的重构装置
US9779037B2 (en) Establishing connectivity of modular nodes in a pre-boot environment
CN112073555A (zh) Ip地址的配置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37371A (zh) 节点地址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22772A (zh) 一种业务板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32746B (zh) 资源池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4993583A (zh) 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通信方法
CN117978811B (zh) 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7978811A (zh) 映射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426258B (zh)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交换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573303A1 (en) Forwarder network-access recognition method, sdn controller, and forwarder
CN116166855A (zh) 硬盘序号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5454896A (zh) 基于smbus的ssd mctp控制消息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239214A1 (en) Network topology mapping for correctly configuring clustered networks
CN115550313A (zh) 外接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99452A (zh) 版本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7056275B (zh) 基于硬件分区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7880227B (zh) 一种芯片路由系统、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3872783B (zh) 网络配置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