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70737A - 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70737A
CN117970737A CN202410384337.0A CN202410384337A CN117970737A CN 117970737 A CN117970737 A CN 117970737A CN 202410384337 A CN202410384337 A CN 202410384337A CN 117970737 A CN117970737 A CN 117970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lens
image
adjusted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843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970737B (zh
Inventor
谭攻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t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t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t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t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843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70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970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0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70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70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布置被调摄像头、同轴光源摄像头、参考体、侧光源和侧相机;测试前,在固定治具上安装参考体,并通过夹持件调整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使该镜头与参考体的顶面接近等高的位置处;测试时,通过侧相机和侧光源拍摄被调摄像头,并获取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测试中,基于夹持件和同轴光源摄像头获取若干个由被调摄像头对应的反光图像和备用点,然后以清晰度最高的备用点及通过侧相机获取的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被调摄像头的焦距点。该系统及存储介质均与该方法相对应。本申请,确保了被调摄像头的焦距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 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摄像头在使用时,需要对其焦距进行确认,这样,才能够确保成像的清晰度能到达到较大的效果。常规的摄像头焦距确认技术,是通过经验调制或其他手动测试方法实现的,但是,这些方式,均无法确保摄头的焦距能够被精准的确认,对于以下高精度的摄像头而言,则无法满足一些高技术要求的应用条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以确保焦距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被调摄像头安装于固定治具上,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垂直向上设置,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通过夹持件夹持,且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能够被所述夹持件带动转动进行外移或内移;
在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上方安装同轴光源摄像头,且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设置;
在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一侧设置侧光源和侧相机,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均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设置;
测试前,在所述固定治具上安装参考体,并通过所述夹持件调整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使该镜头与所述参考体的顶面接近等高的位置处;
测试中,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且通过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向所述被调摄像头发射同轴光,所述同轴光经所述被调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反光后形成反射光,所述反射光反射至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时,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捕捉该反射光形成反光图像,并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通过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获取若干个反光图像及其对应的备用点的清晰度后,以清晰度最高的备用点及通过所述侧相机获取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所述被调摄像头的焦距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过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具体包括:
定义每次位置调整前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高度为
定义镜头的位置高度为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对应的反光图像中的备用点的清晰度为/>
定义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为/>,/>
时,/>,当/>且/>时,/>,/>,此时,在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更新为/>
作为优选,自所述位置高度至所述位置高度/>变化的方向为与自所述位置高度/>至所述位置高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对所述被调摄像头进行拍摄,获取目标图像;
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去除背景噪声处理,获取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
对所述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进行轮廓提取,获取目标轮廓;
按照预设的镜头特征参数,在所述目标轮廓中获取所述镜头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具体包括:
S1:对所述反光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图像;
S2:对所述去噪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得到突显图像;
S3:对所述突显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点的梯度值进行计算;
S4:将所述突显图像划分为若干个相邻的局部区域,并计算每个局部区域内像素点的梯度均值作为局部区域对应的局部对比度;
S5:根据大小对每个局部区域的局部对比度进行排序,选择局部对比度最大的局部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S6:对所述目标区域重复进行S4-S5,直至新得到的目标区域中的像素点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判断阈值时,将该目标区域作为所述反光图像的备用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系统,包括固定治具、夹持件、同轴光源摄像头、侧光源、侧相机、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固定治具配置为:安装被调摄像头,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垂直向上设置;测试前,在所述固定治具上安装参考体,并通过所述夹持件调整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使该镜头与所述参考体的顶面接近等高的位置处;
所述夹持件配置为:用于夹持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且带动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拧动后进行外移或内移;
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上方,且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设置;
所述侧光源和所述侧相机设置于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一侧,且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均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设置;测试时,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
测试中,通过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向所述被调摄像头发射同轴光,所述同轴光经所述被调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反光后形成反射光,所述反射光反射至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时,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捕捉该反射光形成反光图像,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并使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若干个反光图像及其对应的备用点的清晰度后,以清晰度最高的备用点及通过所述侧相机获取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所述被调摄像头的焦距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具体包括:
定义每次位置调整前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高度为
定义镜头的位置高度为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对应的反光图像中的备用点的清晰度为/>
定义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为/>,/>
时,/>,当/>且/>时,/>,/>,此时,在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更新为/>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对所述被调摄像头进行拍摄,获取目标图像;
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去除背景噪声处理,获取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
对所述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进行轮廓提取,获取目标轮廓;
按照预设的镜头特征参数,在所述目标轮廓中获取所述镜头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具体包括:
S1:对所述反光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图像;
S2:对所述去噪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得到突显图像;
S3:对所述突显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点的梯度值进行计算;
S4:将所述突显图像划分为若干个相邻的局部区域,并计算每个局部区域内像素点的梯度均值作为局部区域对应的局部对比度;
S5:根据大小对每个局部区域的局部对比度进行排序,选择局部对比度最大的局部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S6:对所述目标区域重复进行S4-S5,直至新得到的目标区域中的像素点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判断阈值时,将该目标区域作为所述反光图像的备用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
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侧相机、同轴光源摄像头以及参考体的配合,实现了对被调摄像头的实时成像结果的采集,并结合夹持件对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移动控制,基于图像清晰度的分析,获取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备用点,进而获得对应的被调摄像头的焦距点,测试过程快捷,自动化程度高,获取的结果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得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实施例在第一方面公开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被调摄像头安装于固定治具上,固定治具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其用于对被调摄像头进行固定,使其保持稳定的姿态。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垂直向上设置,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通过夹持件夹持,且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能够被所述夹持件带动转动进行外移或内移(即实现调整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高度)。夹持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一般的,夹持件对于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高度调整可以是毫米级的。
步骤二:在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上方安装同轴光源摄像头,且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设置。
步骤三:在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一侧设置侧光源和侧相机,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均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设置。
步骤四:测试前,在所述固定治具上安装参考体,并通过所述夹持件调整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使该镜头与所述参考体的顶面接近等高的位置处。参考体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参考体具有平整的顶面,这样,能够便于将观察确定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与所述参考体的顶面是否处于接近等高的位置处,从而提高测试过程的效率。
步骤五:测试中,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且,通过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向所述被调摄像头发射同轴光,所述同轴光经所述被调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反光后形成反射光,所述反射光反射至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时,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捕捉该反射光形成反光图像,并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通过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获取若干个反光图像及其对应的备用点的清晰度后,以清晰度最高的备用点及通过所述侧相机获取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所述被调摄像头的焦距点。
具体的,所述的通过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具体包括:
定义每次位置调整前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高度为
定义镜头的位置高度为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对应的反光图像中的备用点的清晰度为/>
定义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为/>,/>
时,/>,当/>且/>时,/>,/>,此时,在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更新为/>
通过上述的调整方式,能够对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移动距离进行控制,从而使每次移动后的镜头位置更贴合清晰度最高的备用点的获取,进而提高测试效率和优化测试过程。
进一步地,自所述位置高度至所述位置高度/>变化的方向为与自所述位置高度/>至所述位置高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实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在向上或向下的两个方向上的移动调整,从而确保清晰度最高的备用点获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确保被调摄像头的焦距点获取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对所述被调摄像头进行拍摄,获取目标图像;
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去除背景噪声处理,获取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
对所述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进行轮廓提取,获取目标轮廓;
按照预设的镜头特征参数,在所述目标轮廓中获取所述镜头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具体包括:
S1:对所述反光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图像;
S2:对所述去噪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得到突显图像;
S3:对所述突显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点的梯度值进行计算;
S4:将所述突显图像划分为若干个相邻的局部区域,并计算每个局部区域内像素点的梯度均值作为局部区域对应的局部对比度;
S5:根据大小对每个局部区域的局部对比度进行排序,选择局部对比度最大的局部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S6:对所述目标区域重复进行S4-S5,直至新得到的目标区域中的像素点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判断阈值时,将该目标区域作为所述反光图像的备用点。
基于上述,实现了备用点的准确获取,优化了备用点获取的算法,提高了备用点获取的效率。
综上,本实施例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通过侧相机、同轴光源摄像头以及参考体的配合,实现了对被调摄像头的实时成像结果的采集,并结合夹持件对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移动控制,基于图像清晰度的分析,获取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备用点,进而获得对应的被调摄像头的焦距点,测试过程快捷,自动化程度高,获取的结果准确性高。
本实施例在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适用前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系统,包括固定治具、夹持件、同轴光源摄像头、侧光源、侧相机、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固定治具配置为:安装被调摄像头,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垂直向上设置;测试前,在所述固定治具上安装参考体,并通过所述夹持件调整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使该镜头与所述参考体的顶面接近等高的位置处;
所述夹持件配置为:用于夹持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且带动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拧动后进行外移或内移;
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上方,且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设置;
所述侧光源和所述侧相机设置于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一侧,且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均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设置;测试时,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
测试中,通过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向所述被调摄像头发射同轴光,所述同轴光经所述被调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反光后形成反射光,所述反射光反射至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时,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捕捉该反射光形成反光图像,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并使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若干个反光图像及其对应的备用点的清晰度后,以清晰度最高的备用点及通过所述侧相机获取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所述被调摄像头的焦距点。
其中,所述的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具体包括:
定义每次位置调整前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高度为
定义镜头的位置高度为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对应的反光图像中的备用点的清晰度为/>
定义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为/>,/>
时,/>,当/>且/>时,/>,/>,此时,在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更新为/>
其次,所述的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对所述被调摄像头进行拍摄,获取目标图像;
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去除背景噪声处理,获取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
对所述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进行轮廓提取,获取目标轮廓;
按照预设的镜头特征参数,在所述目标轮廓中获取所述镜头位置。
以及,所述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具体包括:
S1:对所述反光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图像;
S2:对所述去噪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得到突显图像;
S3:对所述突显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点的梯度值进行计算;
S4:将所述突显图像划分为若干个相邻的局部区域,并计算每个局部区域内像素点的梯度均值作为局部区域对应的局部对比度;
S5:根据大小对每个局部区域的局部对比度进行排序,选择局部对比度最大的局部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S6:对所述目标区域重复进行S4-S5,直至新得到的目标区域中的像素点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判断阈值时,将该目标区域作为所述反光图像的备用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系统与前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相对应,因此,其产生的技术效果与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中对应的技术效果相对应,本文本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在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代码或其任何恰当组合来实现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下列单元中实现: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用于实现这里所描述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对于软件实现,实施例的部分或全部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实现时,可以将上述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作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被调摄像头安装于固定治具上,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垂直向上设置,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通过夹持件夹持,且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能够被所述夹持件带动转动进行外移或内移;
在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上方安装同轴光源摄像头,且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设置;
在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一侧设置侧光源和侧相机,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均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设置;
测试前,在所述固定治具上安装参考体,并通过所述夹持件调整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使该镜头与所述参考体的顶面接近等高的位置处;
测试中,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且通过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向所述被调摄像头发射同轴光,所述同轴光经所述被调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反光后形成反射光,所述反射光反射至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时,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捕捉该反射光形成反光图像,并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通过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获取若干个反光图像及其对应的备用点的清晰度后,以清晰度最高的备用点及通过所述侧相机获取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所述被调摄像头的焦距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具体包括:
定义每次位置调整前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高度为
定义镜头的位置高度为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对应的反光图像中的备用点的清晰度为/>
定义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为/>,/>
时,/>,当/>且/>时,/>,/>,此时,在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更新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自所述位置高度至所述位置高度/>变化的方向为与自所述位置高度/>至所述位置高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对所述被调摄像头进行拍摄,获取目标图像;
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去除背景噪声处理,获取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
对所述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进行轮廓提取,获取目标轮廓;
按照预设的镜头特征参数,在所述目标轮廓中获取所述镜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具体包括:
S1:对所述反光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图像;
S2:对所述去噪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得到突显图像;
S3:对所述突显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点的梯度值进行计算;
S4:将所述突显图像划分为若干个相邻的局部区域,并计算每个局部区域内像素点的梯度均值作为局部区域对应的局部对比度;
S5:根据大小对每个局部区域的局部对比度进行排序,选择局部对比度最大的局部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S6:对所述目标区域重复进行S4-S5,直至新得到的目标区域中的像素点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判断阈值时,将该目标区域作为所述反光图像的备用点。
6.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治具、夹持件、同轴光源摄像头、侧光源、侧相机、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固定治具配置为:安装被调摄像头,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垂直向上设置;测试前,在所述固定治具上安装参考体,并通过所述夹持件调整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使该镜头与所述参考体的顶面接近等高的位置处;
所述夹持件配置为:用于夹持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且带动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拧动后进行外移或内移;
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设置于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上方,且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设置;
所述侧光源和所述侧相机设置于所述被调摄像头的一侧,且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均朝向所述被调摄像头设置;测试时,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
测试中,通过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向所述被调摄像头发射同轴光,所述同轴光经所述被调摄像头的图像传感器反光后形成反射光,所述反射光反射至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时,所述同轴光源摄像头捕捉该反射光形成反光图像,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并使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获取若干个反光图像及其对应的备用点的清晰度后,以清晰度最高的备用点及通过所述侧相机获取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作为所述被调摄像头的焦距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夹持件对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进行位置调整,具体包括:
定义每次位置调整前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的位置高度为
定义镜头的位置高度为的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对应的反光图像中的备用点的清晰度为/>
定义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为/>,/>
时,/>,当/>且/>时,/>,/>,此时,在位置高度/>与位置高度/>之间的间距更新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拍摄所述被调摄像头,并获取所述被调摄像头的镜头位置,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侧相机和所述侧光源对所述被调摄像头进行拍摄,获取目标图像;
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去除背景噪声处理,获取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
对所述轮廓增强后的目标图像进行轮廓提取,获取目标轮廓;
按照预设的镜头特征参数,在所述目标轮廓中获取所述镜头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所述反光图像中的各个点进行清晰度分析,并将所述反光图像中最清晰的点作为备用点,具体包括:
S1:对所述反光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去噪图像;
S2:对所述去噪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得到突显图像;
S3:对所述突显图像中的各个像素点的梯度值进行计算;
S4:将所述突显图像划分为若干个相邻的局部区域,并计算每个局部区域内像素点的梯度均值作为局部区域对应的局部对比度;
S5:根据大小对每个局部区域的局部对比度进行排序,选择局部对比度最大的局部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S6:对所述目标区域重复进行S4-S5,直至新得到的目标区域中的像素点的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判断阈值时,将该目标区域作为所述反光图像的备用点。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
CN202410384337.0A 2024-04-01 2024-04-01 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970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84337.0A CN117970737B (zh) 2024-04-01 2024-04-01 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84337.0A CN117970737B (zh) 2024-04-01 2024-04-01 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70737A true CN117970737A (zh) 2024-05-03
CN117970737B CN117970737B (zh) 2024-06-04

Family

ID=90864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84337.0A Active CN117970737B (zh) 2024-04-01 2024-04-01 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7073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20120A1 (en) * 2016-03-23 2019-10-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mera Focu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Terminal
WO2022134938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有限公司 一种双目传感器视觉测量探头以及双目传感器
CN114760415A (zh) * 2022-04-18 2022-07-15 上海千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调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US20230037072A1 (en) * 2021-07-21 2023-02-02 Beijing Smarter Eye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a focusing parameter of a binocular stereo camera,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US20240062988A1 (en) * 2022-08-22 2024-02-22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chine vision-based automatic focusing and automatic centering method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20120A1 (en) * 2016-03-23 2019-10-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mera Focu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Terminal
WO2022134938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上海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有限公司 一种双目传感器视觉测量探头以及双目传感器
US20230037072A1 (en) * 2021-07-21 2023-02-02 Beijing Smarter Eye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a focusing parameter of a binocular stereo camera,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CN114760415A (zh) * 2022-04-18 2022-07-15 上海千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调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US20240062988A1 (en) * 2022-08-22 2024-02-22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chine vision-based automatic focusing and automatic centering method a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70737B (zh) 202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89823B2 (ja) ステレオカメラの校正装置および校正方法
JP5489897B2 (ja) ステレオ測距装置及びステレオ測距方法
KR102130878B1 (ko) 피사체 검사를 위한 가변적 이미지 필드 만곡
CN105791691B (zh) 一种自动聚焦装置及其实时自动聚焦方法
KR102582261B1 (ko) 이미징 시스템의 점 확산 함수를 결정하는 방법
JPH0736613B2 (ja) 撮像装置の焦点調節方法
CN106031148B (zh) 成像设备,成像设备中自动对焦的方法以及对应计算机程序
JP6799924B2 (ja) 細胞観察装置および細胞観察方法
JP2016051167A (ja) 画像取得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7970737B (zh) 一种基于双视觉相机的目标焦距点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73391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f images
JPH1079029A (ja) 立体情報検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5654298B2 (ja) 校正基準点取得システム及び校正基準点取得方法
CN105872344B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电子设备
Selek A new autofocusing method based on brightness and contrast for color cameras
CN113079318B (zh) 晶边缺陷自动对焦系统及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1818061B1 (ko) 듀얼 오토포커싱을 적용한 영상 검출 시스템
CN112839168B (zh) 一种自动调整aoi检测系统中相机成像分辨率的方法
JPH0519161A (ja) 自動焦点調節制御装置
US2007014781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sharpness of images
JPH0658212B2 (ja) 3次元座標計測装置
JPH08201022A (ja) 3次元位置検出方法及び3次元位置検出装置
CN108989676A (zh) 一种增加反射元件提高景深的自动聚焦装置及自动聚焦方法
JP2000097677A (ja) 画像認識方法
KR101050711B1 (ko) 다초점 이미지의 광학식 자동 초점 조절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