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6361A - 一种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6361A
CN117956361A CN202310356505.0A CN202310356505A CN117956361A CN 117956361 A CN117956361 A CN 117956361A CN 202310356505 A CN202310356505 A CN 202310356505A CN 117956361 A CN117956361 A CN 117956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projection
sagittal plane
distance
receiv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65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童珮耕
解国林
李永坚
徐江
招涛
武多多
戢澳
齐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23/07940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4087442A1/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56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6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08Earpieces of the supra-aural or circum-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Earpiece supports, e.g. ear h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66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earpiece and earpiece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04R1/1075Mountings of transducers in earphones or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4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or of two parts of the same transducer and responsive respectively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3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34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 H04R1/34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only by using a single transducer with sound reflecting, diffracting, directing or guiding means f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25Accumulators or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09Non-occlusive ear tips, i.e. leaving the ear canal open, for both custom and non-custom ti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11Aspects relating to vents, e.g. shape, orientation, acoustic properties in ear tips of hearing devices to prevent occlu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60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 H04R25/607Mounting or interconnection of hearing aid parts, e.g. inside tips, housings or to ossicles of earhoo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发声部和耳挂,被配置为将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中;以及麦克风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设置于发声部或耳挂中,发声部或耳挂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风对应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其中,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和第二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具有第一距离,第一距离与发声部在矢状面的投影在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为0.7‑1.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可以在发声部尺寸有限的前提下,使得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从而提高耳机的收音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
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10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1336918.4的中国申请,于2022年12月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23239628.6的中国申请的优先权,于2022年12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PCT/CN2022/144339的PCT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于2023年3月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PCT/CN2023/079409的PCT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声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声学输出技术的发展,声学装置(例如,耳机)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可以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配合使用,以便于为用户提供听觉盛宴。通常,耳机上会布置麦克风,用于拾取用户声音。麦克风的拾音效果效果依赖于其在耳机上的布置方式。如何在保证耳机输出声音效果的同时,提高麦克风的拾音效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发声部;耳挂,被配置为将所述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所述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中;以及麦克风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发声部或耳挂中,所述发声部或所述耳挂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风对应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其中,所述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在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为0.7-1.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可以在发声部尺寸有限的前提下,使得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使得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具有足够差异,从而提高耳机的收音效果。除此之外,本说明书提供的耳机在佩戴状态下,通过耳挂将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中,发声部与耳甲腔形成类腔体结构,使得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得到提升。
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发声部;耳挂,被配置为将所述发声部固定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所述发声部的至少部分覆盖对耳轮区域;麦克风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发声部或耳挂中,所述发声部或所述耳挂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风对应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其中,所述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在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为0.7-1.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可以在发声部尺寸有限的前提下,使得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使得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具有足够差异,从而提高耳机的收音效果。除此之外,本说明书提供的耳机在佩戴状态下,通过耳挂将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中,发声部与耳甲腔形成类腔体结构,使得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本申请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耳部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发声部伸入耳甲腔的佩戴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类腔体结构声学模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类腔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具有不同大小的泄漏结构的类腔体结构的听音指数曲线图;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位置分布示意图;
图10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一种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10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另一种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10C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又一种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16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16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在非佩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A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17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与发声部的外侧面的夹角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发声部相对耳廓面示例性位置分布图;
图19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相对冠状轴的示例性分布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收音孔、第二收音孔与用户嘴部的示例性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以发声部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建立的坐标系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
图30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0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1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根据发声部建立的示例性坐标系示意图;
图31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根据发声部建立的示例性坐标系示意图;
图32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发声部的示例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4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34B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3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3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38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二投影点与交点的距离为8mm时所对应的频响曲线示意图;
图38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二投影点与交点的距离为6mm时所对应的频响曲线示意图;
图38C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二投影点与交点的距离为4mm时所对应的频响曲线示意图;
图38D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二投影点与交点的距离为2mm时所对应的频响曲线示意图;
图39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39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39C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4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4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42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
图42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与发声部的外侧面的夹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耳部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示例性耳部的示意图。参见图1,耳部100可以包括外耳道101、耳甲腔102、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对耳轮105、耳舟106、耳轮107、耳垂108、耳轮脚109、外轮廓1013和内轮廓1014。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将对耳轮上脚1011和对耳轮下脚1012以及对耳轮105统称为对耳轮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借助耳部100的一个或多个部位对声学装置的支撑,实现声学装置佩戴的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耳道101、耳甲腔102、耳甲艇103、三角窝104等部位在三维空间中具有一定的深度及容积,可以用于实现声学装置的佩戴需求。例如,声学装置(例如,入耳式耳机)可以佩戴于外耳道1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借助耳部100中除外耳道101外的其他部位,实现声学装置的佩戴。例如,可以借助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对耳轮105、耳舟106、或耳轮107等部位或其组合实现声学装置的佩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改善声学装置在佩戴方面的舒适度及可靠性,也可以进一步借助用户的耳垂108等部位。通过借助耳部100中除外耳道101之外的其他部位,实现声学装置的佩戴和声音的传播,可以“解放”用户的外耳道101。当用户佩戴声学装置(耳机)时,声学装置不会堵塞用户外耳道101,用户既可以接收来自声学装置的声音又可以接收来自环境中的声音(例如,鸣笛声、车铃声、周围人声、交通指挥声等),从而能够降低交通意外的发生概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耳部100的构造,将声学装置设计成与耳部100适配的结构,以实现声学装置的发声部在耳部不同位置的佩戴。例如,声学装置为耳机时,耳机可以包括悬挂结构(例如,耳挂)和发声部,发声部与悬挂结构通过物理方式进行连接,悬挂结构可以与耳廓的形状相适配,以将耳部发声部的整体或者部分结构置于耳轮脚109的前侧(例如,图1中虚线围成的区域J)。又例如,在用户佩戴耳机时,发声部的整体或者部分结构可以与外耳道101的上部(例如,耳轮脚109、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对耳轮105、耳舟106、耳轮107等一个或多个部位所在的位置)接触。再例如,在用户佩戴耳机时,发声部的整体或者部分结构可以位于耳部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例如,耳甲腔102、耳甲艇103、三角窝104等)所形成的腔体内(例如,图1中虚线围成的至少包含耳甲艇103、三角窝104的区域M1和与至少包含耳甲腔102的区域M2)。
不同的用户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导致耳部存在不同的形状、大小等尺寸差异。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说明书将主要以具有“标准”形状和尺寸的耳部模型作为参考,进一步描述不同实施例中的声学装置在该耳部模型上的佩戴方式。例如,可以以基于ANSI:S3.36,S3.25和IEC:60318-7标准制得的含头部及其(左、右)耳部的模拟器,例如GRAS KEMAR、HEAD Acoustics、B&K4128系列或B&K 5128系列,作为佩戴声学装置的参照物,以此呈现出大多数用户正常佩戴声学装置的情景。以GRAS KEMAR作为示例,耳部的模拟器可以为GRAS 45AC、GRAS 45BC、GRAS 45CC或GRAS 43AG等中的任意一种。以HEADAcoustics作为示例,耳部的模拟器可以为HMS II.3、HMSII.3LN或HMS II.3LN HEC等中的任意一种。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测取的数据范围是在GRAS 45BC KEMAR的基础上测取的,但应当理解的是,不同头部模型及耳朵模型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在用其它模型时相关数据范围可能存在±10%的波动。仅仅作为示例,作为参考的耳部模型可以具有如下相关特征:耳廓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尺寸可以在55-65mm的范围内,耳廓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尺寸可以在45-55mm的范围内。耳廓在矢状面的投影是指耳廓的边缘在矢状面的投影。耳廓的边缘至少由耳轮的外轮廓、耳垂轮廓、耳屏轮廓、屏间切迹、对屏尖、轮屏切迹等组成。因此,本申请中,诸如“用户佩戴”、“处于佩戴状态”及“在佩戴状态下”等描述可以指本申请所述的声学装置佩戴于前述模拟器的耳部。当然,考虑到不同的用户存在个体差异,耳部100中一个或多个部位的结构、形状、大小、厚度等可以根据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耳部进行差异化设计,这些差异化设计可以表现为声学装置中一个或多个部位(例如,下文中的发声部、耳挂等)的特征参数可以具有不同范围的数值,以此适应不同的耳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医学、解剖学等领域中,可以定义人体的矢状面(SagittalPlane)、冠状面(Coronal Plane)和水平面(Horizontal Plane)三个基本切面以及矢状轴(Sagittal Axis)、冠状轴(Coronal Axis)和垂直轴(Vertical Axis)三个基本轴。其中,矢状面是指沿身体前后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冠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水平面是指沿垂直于身体的上下方向所作的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相应地,矢状轴是指沿身体前后方向且垂直于冠状面的轴,冠状轴是指沿身体左右方向且垂直于矢状面的轴,垂直轴是指沿身体上下方向且垂直于水平面的轴。进一步地,本申请所述的耳部的前侧指沿着矢状轴方向且位于耳部朝向人体面部区域的一侧。其中,沿人体冠状轴所在方向观察上述模拟器的耳部,可以得到图1所示的耳部的前侧轮廓示意图。
关于上述耳部100的描述仅是出于阐述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申请的描述,做出各种各样的变化和修改。例如,声学装置的部分结构可以遮蔽外耳道101的部分或者全部。这些变化和修改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如图2所示,耳机10可以包括发声部11和悬挂结构12。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可以通过悬挂结构12将发声部11佩戴在用户身体上(例如,人体的头部、颈部或者上部躯干)。在一些实施例中,悬挂结构12可以为耳挂,发声部11与耳挂的一端连接,耳挂可以设置成与用户耳部相适配的形状。例如,耳挂可以为弧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悬挂结构12也可以为与用户耳廓相适配的夹持结构,以使悬挂结构12可以夹持于用户耳廓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悬挂结构1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耳挂、弹性带等,使得耳机10可以更好地挂设在用户身上,防止用户在使用时发生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可以用于佩戴在用户的身体上,发声部11内可以设有扬声器以产生声音输入用户耳部100。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可以与眼镜、头戴式耳机、头戴式显示装置、AR/VR头盔等产品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发声部11可以采用悬挂或夹持的方式佩戴在用户的耳部100的附近。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可以为圆环形、椭圆形、多边形(规则或不规则)、U型、V型、半圆形,以便发声部11可以直接挂靠在用户的耳部100处。
结合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图1中示出用户耳部100中耳屏前侧的区域J或耳廓的前外侧面区域M1和区域M2。以下将结合发声部11的不同佩戴位置(11A、11B和11C)进行示例性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及的耳廓的前外侧面是指耳廓沿冠状轴方向背离头部的一侧,对应的,耳廓的后内侧面是指耳廓沿冠状轴方向朝向人头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A位于用户耳部100沿矢状轴方向朝向人体面部区域的一侧,即发声部11A位于耳部100的前侧的人体面部区域J。进一步地,发声部11A的壳体内部设置有扬声器,发声部11A的壳体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出声孔(图2中未示出),出声孔可以位于发声部的壳体上朝向或靠近用户外耳道101的侧壁上,扬声器可以通过出声孔向用户外耳道101处输出声音。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可以包括振膜,发声部11的壳体内部的腔室被振膜至少分隔为前腔和后腔,出声孔与前腔声学耦合,振膜振动带动前腔的空气振动产生气导声音,前腔产生的气导声音通过出声孔向外界传播。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壳体上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泄压孔,泄压孔可以位于壳体上与出声孔所在侧壁相邻或相对的侧壁上,泄压孔与后腔声学耦合,振膜振动的同时也会带动后腔的空气产生振动产生气导声音,后腔产生的气导声音可以通过泄压孔向外界传递。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A内的扬声器可以通过出声孔和泄压孔输出具有相位差(例如,相位相反)的声音,出声孔可以位于发声部11A的壳体朝向用户外耳道101的侧壁上,泄压孔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壳体背离用户外耳道101的一侧,此时壳体可以起到挡板的作用,增大出声孔和泄压孔到外耳道101的声程差,以增大外耳道101处的声音强度,同时减小远场漏音的音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可以具有垂直于厚度方向Z且彼此正交的长轴方向X和短轴方向Y。其中,长轴方向X可以定义为发声部11的二维投影面(例如,发声部11在其外侧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或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状中具有最大延伸尺寸的方向(例如,当投影形状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时,长轴方向即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长度方向),短轴方向Y可以定义为在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投影的形状中垂直于长轴方向X的方向(例如,当投影形状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时,短轴方向即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宽度方向)。厚度方向Z可以定义为垂直于二维投影面的方向,例如,与冠状轴的方向一致,均指向身体左右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处于倾斜状态时,长轴方向X与短轴方向Y仍平行或近似平行于矢状面,长轴方向X可以与矢状轴的方向具有一定夹角,即长轴方向X也相应倾斜设置,短轴方向Y可以与垂直轴的方向具有一定夹角,即短轴方向Y也倾斜设置,如图2所示的发声部11B的佩戴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B的整体或部分结构可以伸入耳甲腔中,也就是说,发声部11B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耳甲腔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叠的部分。关于发声部11B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本说明书其他地方的内容,例如,图3及其对应的说明书内容。在一些实施例中,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也可以处于水平状态或近似水平状态,如图2的发声部11C所示,长轴方向X可以与矢状轴的方向一致或近似一致,均指向身体的前后方向,短轴方向Y可以与垂直轴的方向一致或近似一致,均指向身体的上下方向。需要注意的是,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C处于近似水平状态可以是指图2所示的发声部11C的长轴方向X与矢状轴的夹角在特定范围(例如,不大于20°)内。此外,发声部11的佩戴位置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发声部11A、发声部11B和发声部11C,满足图1中示出的区域J、区域M1或区域M2即可。例如,发声部11整体或者部分结构可以位于图1中虚线围成的区域J。又例如,发声部的整体或者部分结构可以与耳部100的耳轮脚109、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对耳轮105、耳舟106、耳轮107等一个或多个部位所在的位置接触。再例如,发声部11的整体或者部分结构可以位于耳部100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例如,耳甲腔102、耳甲艇103、三角窝104等)所形成的腔体内(例如,图1中虚线围成的至少包含耳甲艇103、三角窝104的区域M1和与至少包含耳甲腔102的区域M2)。
为了改善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稳定性,耳机10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或其组合。其一,悬挂结构12的至少部分设置成与耳廓的后内侧面和头部中的至少一者贴合的仿形结构,以增加悬挂结构12与耳部和/或头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声学装置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其二,悬挂结构12的至少部分设置成弹性结构,使之在佩戴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形变量,以增加悬挂结构12对耳部和/或头部的正压力,从而增加耳机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其三,悬挂结构12至少部分设置成在佩戴状态下抵靠在耳部和/或头部上,使之形成压持耳部的反作用力,以使得发声部11压持在耳廓的前外侧面(例如,图1中示出的区域M1和区域M2),从而增加耳机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其四,发声部11和悬挂结构12设置成在佩戴状态下从耳廓的前外侧面和后内侧面两侧夹持对耳轮区域、耳甲腔所在区域等,从而增加耳机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其五,发声部11或者与之连接的结构设置成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102、耳甲艇103、三角窝104及耳舟106等腔体内,从而增加声耳机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
示例性地,结合图3,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也被称为自由端)可以伸入耳甲腔内。可选地,发声部11和悬挂结构12可以设置成从耳甲腔所对应的耳部区域的前后两侧共同夹持前述耳部区域,从而增加耳机10从耳部上脱落的阻力,进而改善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的稳定性。例如,发声部的后侧面FE在厚度方向Z上压持在耳甲腔内。再例如,后侧面FE在长轴方向X和/或短轴方向Y上抵接在耳甲腔内(例如,与耳甲腔的相对后侧面FE的内壁相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是指发声部11中与悬挂结构12连接的固定端相对设置的端部,也被称为自由端。发声部11可以为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体,这里为了进一步说明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进行示例性说明。例如,发声部11为长方体结构时,发声部11的端部壁面为平面,此时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为发声部11中与悬挂结构12连接的固定端相对设置的端部侧壁。又例如,发声部11为球体、椭球体或不规则的结构体时,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可以是指沿Y-Z平面(短轴方向Y和厚度方向Z形成的平面)对发声部11进行切割,获取的远离固定端的特定区域,该特定区域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与发声部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为0.05-0.2。
通过将发声部11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内,可以提高听音位置(例如,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特别是中低频的听音音量,同时仍然保持较好的远场漏音相消的效果。仅作为示例性说明,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伸入耳甲腔102内时,发声部11与耳甲腔102形成类似于腔体的结构(以下简称为类腔体),在说明书实施例中,类腔体结构可以理解为由发声部11的侧壁与耳甲腔102结构共同围成的半封闭结构,该半封闭结构使得听音位置(例如,耳道口处)与外部环境并非完全密闭隔绝,而是具有与外部环境声学联通的泄漏结构(例如,开口、缝隙、管道等)。用户在佩戴耳机10时,发声部11的壳体上靠近或朝向用户耳道的一侧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出声孔,发声部11的壳体的其它侧壁(例如,远离或背离用户耳道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泄压孔,出声孔与耳机10的前腔声学耦合,泄压孔与耳机10的后腔声学耦合。以发声部11包括一个出声孔和泄压孔作为示例,出声孔输出的声音和泄压孔输出的声音可以近似视为两个声源,该两个声源的声音相位相反,形成一个偶极子,发声部11和耳甲腔102对应的内壁形成类腔体结构,其中,出声孔对应的声源位于类腔体结构内,泄压孔对应的声源位于类腔体结构外,形成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如图4所示,类腔体结构402中可以包含听音位置和至少一个声源401A。这里的“包含”可以表示听音位置和声源401A至少有一者在类腔体结构402内部,也可以表示听音位置和声源401A至少有一者在类腔体结构402内部边缘处。听音位置可以等效为耳部的耳道口,也可以是耳部声学参考点,如ERP、DRP等,也可以是导向听音者的入口结构等。声源401B位于类腔体结构402的外部,相位相反的声源401A和401B构成了一个偶极子。该偶极子分别向周围空间辐射声音并发生声波的干涉相消现象,实现漏音相消效果。由于两个声音的声程差在听音位置较大,因此声音相消的效果相对不显著,可在听音位置听到较其他位置更大的声音。具体地,由于声源401A被类腔体结构402包裹,其辐射出来的声音大部分会通过直射或反射的方式到达听音位置。相对地,在没有类腔体结构402的情况,声源401A辐射出的声音大部分不会到达听音位置。因此,类腔体结构402的设置使得到达听音位置的声音音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类腔体结构402外的反相声源401B辐射出来的反相声音只有较少的一部分会通过类腔体结构402的泄漏结构403进入类腔体结构402中。这相当于在泄漏结构403处生成了一个次级声源401B’,其强度显著小于声源401B,亦显著小于声源401A。次级声源401B’产生的声音在腔体内对声源401A产生反相相消的效果微弱,使听音位置的听音音量显著提高。对于漏音来说,声源401A通过腔体的泄漏结构403向外界辐射声音相当于在泄漏结构402处生成了一个次级声源401A’,由于声源401A辐射的几乎所有声音均从泄漏结构403输出,且类腔体结构402尺度远小于评价漏音的空间尺度(相差至少一个数量级),因此可认为次级声源401A’的强度与声源401A相当。对于外界空间来说,次级声源401A’与声源401B产生的声音相消效果与声源401A与声源401B产生的声音相消效果相当。即该类腔体结构下,仍然保持了相当的降漏音效果。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发声部11的壳体外壁面通常为平面或曲面,而用户耳甲腔的轮廓为凹凸不平的结构,通过将发声部11部分或整体结构伸入耳甲腔内,发声部11与耳甲腔的轮廓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类腔体结构,进一步地,将出声孔设置在发声部的壳体朝向用户耳道口和靠近耳甲腔边缘的位置,以及将泄压孔设置在发声部11背离或远离耳道口的位置就可以构造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从而使得用户在佩戴耳机时能够提高用户在耳口处的听音位置的听音音量,以及降低远场的漏音效果。如前文所述,当用户佩戴耳机10时,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可以伸入用户的耳甲腔,形成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发声部11的壳体外壁面通常为平面或曲面,而用户耳甲腔的轮廓为凹凸不平的结构,通过将发声部11部分或整体结构伸入耳甲腔内时,由于发声部11无法与耳甲腔完成紧密贴合,从而会形成缝隙,该缝隙与图4中所示出的泄露结构403对应。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类腔体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具有不同大小的泄漏结构的类腔体结构的听音指数曲线图。如图5所示,类腔体结构上泄漏结构的开口面积为S,类腔体结构中受被包含的声源(例如,图5中示出的“+”)直接作用的面积为S0。这里的“直接作用”指被包含声源发出的声音不经过泄漏结构直接声学作用于类腔体结构的壁面。两声源的间距为d0,泄漏结构的开口形状的中心到另一个声源(例如,图5中示出的“-”)的距离为L。如图6所示,保持L/d0=1.09不变,相对开口大小S/S0越大,听音指数越小。这是由于相对开口越大,被包含的声源直接向外辐射的声音成分越多,到达听音位置的声音越少,造成了听音音量随着相对开口增大而下降,进而导致听音指数变小。由此可以推断出,开口越大,在听音位置的听音音量越小。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耳机10可以包括发声部11和悬挂结构12。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的发声部11可以包括换能器和容纳换能器的壳体,其中,换能器是一个可以接收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声音信号进行输出的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频率进行区分,换能器的类型可以包括低频(例如,30Hz-150Hz)扬声器、中低频(例如,150Hz-500Hz)扬声器、中高频(例如,500Hz-5kHz)扬声器、高频(例如,5kHz-16kHz)扬声器或全频(例如,30Hz-16kHz)扬声器,或其任意组合。这里所说的低频、高频等只表示频率的大致范围,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具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例如,可以确定一个分频点,低频表示分频点以下的频率范围,高频表示分频点以上的频率。该分频点可以为人耳可听范围内的任意值,例如,500Hz,600Hz,700Hz,800Hz,1000Hz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能器可以包括一个振膜。当振膜振动时,声音可以分别从该振膜的前侧和后侧发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振膜前侧的位置设有用于传递声音的前腔(未示出)。前腔与出声孔声学耦合,振膜前侧的声音可以通过前腔从出声孔中发出。壳体内振膜后侧的位置设有用于传递声音的后腔(未示出)。后室与泄压孔声学耦合,振膜后侧的声音可以通过后腔从泄压孔中发出。参照图3,这里以耳挂作为悬挂结构12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其中,第一部分121可以挂设在用户耳廓的后内侧面和头部之间,第二部分122可以向耳廓的前外侧面(耳廓沿冠状轴方向背离人体头部的一侧)延伸并连接发声部11,从而将发声部11佩戴于用户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声孔可以开设在发声部11的壳体朝向耳廓的侧壁上,从而将换能器产生的声音导出壳体后传向用户的耳道口。
参照图7,本说明书中以耳挂作为悬挂结构12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其中,第一部分121可以挂设在用户耳廓的后内侧面和头部之间,第二部分122可以向耳廓的前外侧面(耳廓沿冠状轴方向背离人体头部的一侧)延伸并连接发声部11,从而将发声部11佩戴于用户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声孔可以开设在发声部11的壳体朝向耳廓的侧壁上,从而将换能器产生的声音导出壳体后传向用户的耳道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可以伸入用户耳甲腔中(例如,图2中所示出的发声部11B相对耳部的位置),从而形成前文所述的类腔体结构,提高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还可以包括用于采集声学信号(例如用户语音、环境声音等)的麦克风,麦克风可以位于耳挂或发声部中,发声部或耳挂上开设有与麦克风声学导通的收音孔。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可以包括麦克风组件,麦克风组件可以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该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可以分别采集其对应位置的声音信号,例如用户语音、环境声音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可以均设置于发声部1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也可以均设置于耳挂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中的一个可以设置于耳挂中,另一个设置于发声部11中。以下结合图7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第一麦克风(图7中未示出)位于耳挂中,耳挂上开设有与第一麦克风声学导通的第一收音孔1191,第二麦克风(图7中未示出)位于发声部11中,发声部11上开设有与第二麦克风声学导通的第二收音孔1192,并且,当用户佩戴耳机时,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均不受遮挡,以便接收用户讲话时的声音信息或外界的声音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为圆形孔、方形孔、椭圆孔、菱形孔等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其中,第一收音孔1191的形状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
图8A和图8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考虑到发声部11与用户耳道的相对位置会影响发声部11与耳甲腔之间形成的缝隙尺寸,例如,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与耳甲腔相抵靠时,缝隙尺寸会较小,当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不抵靠耳甲腔时,缝隙尺寸较大。这里发声部11与耳甲腔之间形成的缝隙可以视为图4中声学模型中的泄露结构,因此发声部11与用户耳道的相对位置会影响发声部11与用户耳甲腔所构成的类腔体结构的泄露结构的数量以及泄露结构的开口大小,而该泄露结构的开口大小会直接影响听音质量,具体表现为泄露结构的开口越大,发声部11直接向外辐射的声音成分越多,到达听音位置的声音越少。基于此,为了兼顾发声部11的听音音量和降漏音效果,以保证发声部11的声学输出质量,可以使发声部11尽可能地与用户的耳甲腔相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在佩戴状态下相对耳部的位置可以通过发声部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即第一投影)的形心相对耳廓在矢状面的投影(即第二投影)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进行体现。相应地,可以将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也被称为第二距离)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控制在0.35-0.6之间,同时将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也被称为第三距离)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控制在0.4-0.65之间。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在保证发声部11的声学输出质量的同时提升耳机的佩戴舒适度,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还可以在0.35-0.55之间,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可以在0.45-0.68之间。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还可以在0.35-0.5之间,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可以在0.48-0.6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形状可以为规则或不规则的三维形状,对应地,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例如,发声部11的形状为长方体、类长方体、圆柱体时,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可能为长方形或类长方形(例如,跑道形),考虑到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可能为不规则形状,为了更为清楚描述发声部的第一投影区域,这里根据发声部11的三维结构引入厚度方向Z、长轴方向X和短轴方向Y,其中长轴方向X和短轴方向Y垂直,厚度方向Z与长轴方向X和短轴方向Y形成的平面垂直。仅作为示例,实线框110的确认过程如下:确定发声部11在长轴方向X上相距最远的两点,分别过该两点作与短轴方向Y平行的第一线段和第二线段。确定发声部11在短轴方向Y上相距最远的两点,分别过该两点作与长轴方向X平行的第三线段和第四线段,通过上述各线段所形成的区域可以获取图8A所示实线框110的矩形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范围为18mm-29mm,第一投影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范围为10mm-15mm。
第二投影的最高点可以理解为其所有投影点中相对于用户颈部的某个点矢状面上的投影在垂直轴方向上的距离最大的点,也就是说,耳廓的最高点(例如,图8A中的A1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的最高点。第二投影的最低点可以理解为其所有投影点中相对于用户颈部的某个点矢状面上的投影在垂直轴方向上的距离最小的点,也就是说,耳廓的最低点(例如,图8A中的A2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的最低点。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为第二投影中所有投影点中相对于用户颈部的某个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垂直轴方向上的距离最大的点与最小的点之间的差值(图8A中示出的高度h),即,A1点与A2点在垂直轴T方向的距离。第二投影的末端点可以理解为其所有投影点中相对于用户鼻尖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矢状轴方向上距离最大的点,也就是说,耳廓的末端点(例如,图8A中示出的B1点)在矢状面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的末端点。第二投影的前端点可以理解为其所有投影点中相对于用户鼻尖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矢状轴方向上距离最小的点,也就是说,耳廓的前端点(例如,图8A中示出的B2点)在矢状面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的前端点。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为第二投影中所有投影点中相对于鼻尖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矢状轴方向上的距离最大的点与最小的点之间的差值(图8A中示出的宽度w),即B1点与B2点在矢状轴S方向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发声部11或耳廓等构造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均指沿冠状轴R方向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说明书后文中不再进行强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投影的形心O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在0.25-0.6之间,第一投影的形心O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在0.4-0.7之间时,发声部11的部分或整体结构可以大致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例如位于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或对耳轮的位置,图2中所示的发声部11C相对于耳部的位置,)或者发声部11的部分或整体结构可以伸入耳甲腔中(例如,图2中所示出的发声部11B相对耳部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例如位于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或对耳轮的位置),例如,图2中所示的发声部11C相对于耳部的位置,第一投影的形心O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在0.25-0.4之间;第一投影的形心O与第二投影的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的宽度w之比在0.4-0.6之间。当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时,发声部11自身的壳体可以起到挡板的作用,增大出声孔和泄压孔到耳道口的声程差,以增大耳道口处的声音强度。进一步地,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侧壁贴靠在对耳轮区域,对耳轮区域的凹凸结构也可以起到挡板的作用,其会增大泄压孔发出的声音传播到耳道口的声程,从而增大出声孔和泄压孔到耳道口的声程差。此外,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时,发声部11可以不伸入用户的耳道口内,可以保证耳道口保持充分开放的状态,以便用户获取外部环境中的声音信息,同时提高用户的佩戴舒适性。关于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大致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本说明书其它地方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可以伸入耳甲腔内,例如,图2中所示的发声部11B相对于耳部的位置,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可以在0.35-0.6之间,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在0.4-0.65之间。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的开放式耳机,通过将用户佩戴时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控制在0.35-0.6之间,将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第二投影的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之比控制在0.4-0.65之间,可以使发声部11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内,并与用户的耳甲腔形成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从而提高开放式耳机在听音位置(例如,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特别是中低频的听音音量,同时保持较好的远场漏音相消的效果。这里发声部11的部分或整体伸入耳甲腔时,出声孔更加靠近耳道口,进一步提高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除此之外,耳甲腔可以对发声部11起到一定的支撑和限位作用,提高开放式耳机佩戴状态下的稳定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面积一般远小于耳廓在矢状面上的投影面积,以保证用户在佩戴开放式耳机10时不堵塞用户耳道口,同时也降低用户在佩戴时的负荷,便于用户的日常携带。在此前提下,在佩戴状态下,当发声部11在矢状面的投影(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廓最高点A1在矢状面的投影(第二投影的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的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比值过小或过大时,发声部11的部分结构可能位于耳廓顶部的上方或者位于用户的耳垂处,无法利用耳廓对发声部11起到足够支撑和限位作用,存在佩戴不稳定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发声部11上设置的出声孔距离耳道口较远,影响用户耳道口的听音音量。为了保证开放式耳机不堵塞用户耳道口的前提下,保证用户佩戴开放式耳机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以及具有较好的听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1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控制在0.35-0.6之间,以使得发声部的部分或整体结构伸入耳甲腔时,则可以通过耳甲腔对发声部11的作用力,对发声部11起到一定的支撑和限位作用,进而提升其佩戴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发声部11还可以与耳甲腔形成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保证用户在听音位置(例如,耳道口)的听音音量,降低远场的漏音音量。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1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控制在0.35-0.55之间。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控制在0.4-0.5之间。
类似地,当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过大或过小时,发声部11的部分或整体结构可能位于耳部前侧的面部区域,或伸出耳廓的外轮廓,同样会导致发声部11无法与耳甲腔构建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的问题,同时也会导致开放式耳机10佩戴不稳定。基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的开放式耳机,通过将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控制在0.4-0.7之间,还可以在保证发声部的声学输出效果的同时,提升开放式耳机的佩戴稳定性和舒适度。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可以为0.45-0.68。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控制在0.5-0.6。
如前文所述,当用户佩戴开放式耳机10时,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可以伸入用户的耳甲腔,形成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发声部11的壳体外壁面通常为平面或曲面,而用户耳甲腔的轮廓为凹凸不平的结构,通过将发声部11部分或整体结构伸入耳甲腔内时,由于发声部11无法与耳甲腔完成紧密贴合,从而会形成缝隙,该缝隙与图4中所示出的泄露结构403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发声部11与用户耳道(例如耳甲腔)的相对位置会影响发声部11与耳甲腔之间形成的缝隙尺寸,例如,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甲腔相抵靠时,缝隙尺寸会较小,当发声部11的末端FE不抵靠耳甲腔时,缝隙尺寸较大。这里发声部11与耳甲腔之间形成的缝隙可以视为图4中声学模型中的泄露结构,因此发声部11与用户耳道(例如耳甲腔)的相对位置会影响发声部11与用户耳甲腔所构成的类腔体结构的泄露结构的数量以及泄露结构的开口大小,而该泄露结构的开口大小会直接影响听音质量,具体表现为泄露结构的开口越大,发声部11直接向外辐射的声音成分越多,到达听音位置的声音越少。基于此,为了兼顾发声部11的听音音量和降漏音效果,以保证发声部11的声学输出质量,可以使发声部11尽可能地与用户的耳甲腔相贴合。相应地,可以将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控制在0.35-0.6之间,同时将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控制在0.4-0.65之间。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在保证发声部11的声学输出质量的同时提升开放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还可以在0.35-0.55之间,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可以在0.45-0.68之间。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还可以在0.35-0.5之间,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可以在0.48-0.6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不同用户的耳部在形状和尺寸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前述比值范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示例性地,当用户耳垂较长时,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相比一般情况会偏大,此时,用户在佩戴耳机的情况下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1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则会变小,例如,可以为0.2-0.55之间。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耳轮呈向前弯曲的形态时,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相比一般情况会偏小,第一投影的形心O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也会偏小,此时,用户在佩戴耳机的情况下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可能会变大,例如,可以为0.4-0.75之间。
不同用户的耳部有所差异,例如,有些用户的耳垂较长,这时采用第一投影的形心O1和第二投影最高点的距离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上的高度比值来限定耳机10可能会有影响,如图8B所示,这里选取用户耳廓与头部之间的连接区域的最高点A3和最低点A4来进行说明。耳廓与头部之间的连接处的最高点可以理解为耳廓与头部连接区域在矢状面的投影相对脖颈处特定点在矢状面的投影具有最大距离的位置。耳廓与头部之间的连接处的最高低可以理解为耳廓与头部连接区域在矢状面的投影相对脖颈处特定点在矢状面的投影具有最小距离的位置。为了兼顾发声部11的听音音量和降漏音效果,以保证发声部11的声学输出质量,可以使发声部11尽可能地与用户的耳甲腔相贴合。相应地,可以将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廓与头部的连接区域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3与耳廓与头部的连接区域在矢状面上投影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2之比控制在0.4-0.65之间,同时将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控制在0.4-0.65之间。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在保证发声部11的声学输出质量的同时提升耳机的佩戴舒适度,可以将第一投影的形心O与耳廓与头部的连接区域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3与耳廓与头部的连接区域在矢状面上投影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2之比控制在0.45-0.6之间,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可以在0.45-0.68之间。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廓与头部的连接区域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3与耳廓与头部的连接区域在矢状面上投影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2之比的范围可以为0.5-0.6,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1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的范围可以为0.48-0.6。
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用户耳部的位置与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相对耳部位置相关,图8A和图8B及其对应内容中对发声部11相对耳部的位置进行了说明,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人体耳部的位置,以下将结合图9进行具体说明。
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参照图8A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可以伸入用户的耳甲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指向用户的嘴部,以使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具有良好的收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佩戴状态下,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是位于耳机10上最接近嘴的位置,从而提高第一麦克风收集用户的嘴部发出的声音时的收音效果。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与用户嘴部的距离均较近,因此,用户嘴部发出的声音对于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均为近场声音。此外,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与用户嘴部的距离不同,因此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用户嘴部发出的声音之间存在差别(例如,声音的幅值或相位不同)。而来自于环境中的噪声对于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来说均可以视为远场声音,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接收到噪声基本相同(例如,声音的幅值或相位基本相同),然后将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信号减去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信号之后再放大,即可得到较好的消除噪声后的人声效果。当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过小时,会导致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接收的低频声音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差异过小,导致后续对于低频信号的处理难度上升,因此,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小。基于此,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需要具有一定的间距,以便进行后续的信号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mm。为了保证耳机的便携性以及用户佩戴耳机时的舒适性,发声部11的自身尺寸不宜过大,相对应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会受到发声部11尺寸的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mm。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发声部11自身尺寸限制以及为了使得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和便于后续的信号处理,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介于10mm-50mm之间。这里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是指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各自在发声部11或耳挂12的外表面的开口的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例如,图7所示的D4)。考虑到发声部11的尺寸过大会影响耳机的携带和佩戴的稳定性、舒适性,这里可以在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能够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和易于进行后续信号处理的前提下,适当减小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使得发声部11的尺寸可以相对较小,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20mm-47mm之间。较为优选地,为了使得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能够有足够差异,且发声部11具有合适的尺寸,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介于27mm-32mm。作为具体示例,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6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通过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上的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来体现。可以理解,当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连线与用户矢状面不平行时,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相较于第一投影点P与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可以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投影点P与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参考上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间的距离的内容,考虑到发声部11自身尺寸限制以及为了使得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和便于后续的信号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上的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8mm-48mm之间。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上的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18mm-45mm之间。较为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上的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25mm-30mm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投影点P可以指第一收音孔119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类似的,第二投影点O可以指第二收音孔1192在用户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当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尺寸相对较小(例如直径小于2mm)时,可以直接将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投影可近似视为一个点。
考虑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受限于发声部11的自身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投影在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来体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的分布情况。参照图9,以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均设置在发声部11上作为示例进行说明,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分别分布在第一投影的对角,例如,左下角和右上角,此时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可以具有较大的间距。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不限于图9所示的位于第一投影的对角上,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在特定的距离范围内即可。结合前面的描述,发声部11自身的尺寸不宜过大,在发声部11的尺寸有限的前提下,尽量使得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较大,基于此,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可以具有较大的间距,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可以尽量沿第一投影的任意一条对角线及其附近区域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在0.7-1.2的范围内。进一步地,考虑到用户佩戴耳机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位于第一投影的对角时,第二收音孔1192可能非常靠近人体对耳轮,这就会导致用户讲话产生的声波或外界声波在传递到对耳轮时,对耳轮对声波造成反射效应,尤其是在3kHz-8kHz的频率范围内,导致第二麦克风接收的声音相对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更大,影响后续的降噪和收音效果。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小用户对耳轮对第二麦克风的影响,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第二麦克风的位置应当与对耳轮间隔一定的距离,例如,图9中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应当适当远离发声部与对耳轮接触的右上角边界。优选地,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在0.7-1.2的范围内。较为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减小用户对耳轮对第二麦克风的影响,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以及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在0.75-1的范围内。更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在0.8-1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与用户嘴部(参考图9中的Q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收音孔1192与用户嘴部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收音孔1191相对于第二收音孔1192更加靠近用户嘴部,以便后续信号的处理。如图9所示,当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第三投影点Q用来表示用户嘴部(例如,唇珠)在用户矢状面的投影,其中,PQ之间的距离小于OQ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第二收音孔1192在该矢状面上的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大致指向用户嘴部在该矢状面上的第三投影点Q。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基于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的声音构建指向性算法,使收到的用户语音更加清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点P与第三投影点Q之间的连线PQ相对于第二投影点O与第三投影点Q之间的连线OQ可以呈一定角度的夹角,为了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指向性,可以使连线PQ与连线OQ之间的夹角小于3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线PQ与连线OQ之间的夹角可以为5°~25°。优选地,连线PQ与连线OQ之间的夹角可以为8°~15°。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线PQ与连线OQ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3°、9°或者15°等。
由于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中,在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靠近用户嘴部的位置以及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需要具有一定的间距的前提下,第二收音孔1192可能距离对耳轮较近,这就会导致用户讲话产生的声波或外界声波在传递到对耳轮时,对耳轮对声波造成反射效应,尤其是在3kHz-8kHz的频率范围内,导致第二麦克风接收的声音相对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还要大,影响后续的降噪和收音效果。基于上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收音孔1192与用户对耳轮的距离以保证耳机的降噪和收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用户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的延长线与用户对耳轮在矢状面的投影具有交点A,第二收音孔1192与用户对耳轮的距离可以通过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投影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距离来反映。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耳机10中的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和降噪效果,可以使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与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第四距离OA的比值介于1.8-4.4之间。优选地,为了降低对耳轮对第二麦克风的影响,可以增大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对耳轮的距离,同时增大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以便易于后续信号的处理,可以使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与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第四距离OA的比值介于2.5-3.8之间。优选地,当耳机的佩戴位置不变时,为了进一步降低对耳轮对第二麦克风的影响,可以增大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对耳轮的距离,同时增大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以便易于后续信号的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与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第四距离OA的比值可以介于2.5-3.5之间。基于降低对耳轮对第二麦克风的影响以及易于后续信号的处理的考虑,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对耳轮的距离,同时进一步增大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与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第四距离OA的比值可以介于2.5-3.3之间。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第二收音孔1192与对耳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使得对耳轮对第二收音孔1192的影响较小,这里结合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距离来进行描述。由于发声部11的尺寸有限,需要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第二收音孔1192距离对耳轮较远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会变小,影响后续信号的处理。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用户嘴部发出的声音具有足够的差别,同时降低对耳轮对第二收音孔1192处的声音增强效应,可以使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距离介于2mm-10mm之间。为了进一步降低对耳轮对第二收音孔1192处的声音增强效应,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距离,同时考虑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需要具有较大的距离,优选地,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4mm-10mm之间。更为优选地,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6mm-10mm之间,这里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距离保持在较大的范围时,使得第二收音孔1192更加远离对耳轮,以避免对耳轮对第二收音孔1192处的声音增强效应。
图10A-图10C是根据本说明书所示的耳机与用户耳道的不同示例性配合位置示意图。如图10A至图10C所示,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对耳轮在矢状面的投影的交点A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上的分布情况相关,同时也与发声部11相对耳甲腔102的佩戴位置相关,尤其是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也被称为发声部11的末端或自由端)相对耳甲腔102的距离相关。此外,发声部11的后侧面相对于耳甲腔的边缘的距离会影响发声部11和耳甲腔边缘之间形成的缝隙尺寸,而缝隙尺寸越大,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效果越差,这里可以通过限制发声部11的后侧面相对耳甲腔边缘的距离限定发声部11在佩戴状态下的具体位置,保证用户耳道口处听音音量的同时,提高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具体地,发声部11的一端与悬挂结构12(耳挂的第二部分122)连接,用户在佩戴时,其位置相对靠前,而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相对于前侧面(也被称为固定端,即发声部11与耳挂连接的一端)的距离可以反映发声部11在其长轴方向X的尺寸,因此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相对耳甲腔的位置会影响发声部11覆盖耳甲腔的面积,从而影响发声部11和耳甲腔的轮廓之间形成的缝隙尺寸,进而影响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距离(也被称为第五距离)可以反映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相对于耳甲腔的位置以及发声部11覆盖用户耳甲腔的程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距离可以是指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距离。耳甲腔是指耳轮脚下方的凹窝区域,也就是说,耳甲腔的边缘至少是由耳脚轮下方的侧壁、耳屏的轮廓、屏间切迹、对屏尖、轮屏切迹以及与耳甲腔对应的对耳轮体的轮廓组成。需要说明的是,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为曲线或折线时,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可以通过下述示例性的方法进行选取,可以选取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上距离最大的两个点做一条线段,选取该线段上的中点做中垂线,该中垂线与该投影相交的点即为发声部11的后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为曲面时,还可以选取其投影上与短轴方向Y平行的切线所在的切点作为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
如图10A所示,发声部11没有抵持在耳甲腔102的边缘时,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位于耳甲腔102内,也就是说,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并未与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进行重叠。如图10B所示,耳机10的发声部11伸入耳甲腔102,且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与耳甲腔102的边缘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与耳甲腔102的边缘抵接时,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进行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与耳甲腔102的边缘抵接时,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的投影也可以不重叠。例如,耳甲腔102为凹窝结构,耳甲腔102对应的侧壁并非是平整的壁面,而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的投影是一个不规则的二维形状,耳机腔102对应的侧壁在矢状面的投影可能是在该形状的轮廓上,也可能在该形状的轮廓外,因此,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也可以不重叠。例如,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可以在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的投影内侧或外侧。在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中,当发声11的后侧面FE位于耳甲腔102时,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与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在特定范围(例如,不大于6mm)内均可视为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与耳甲腔102的边缘抵接。如图10C所示,耳机10的发声部11覆盖耳甲腔,且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位于耳甲腔102的边缘和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
结合图10A-图10C,当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位于耳甲腔的102边缘内时,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102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如果过小,则发声部11覆盖耳甲腔102的面积过小,发声部11和耳甲腔的边缘之间形成的缝隙尺寸较大,影响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当发声部后侧面FE与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位于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和耳廓的内轮廓1014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之间的位置时,发声部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102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如果过大,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会与耳廓相干涉,并不能增加发声部11覆盖耳甲腔102的比例,而且用户佩戴时,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如果未处于耳甲腔102中,耳甲腔102的边缘无法对发声部11起到限位的作用,容易发生脱落。此外,发声部11某一方向的尺寸增加会增加其自身重量,影响用户佩戴的舒适性和随身携带的便捷性。基于此,为了保证耳机10在具有较好的听音效果的同时,也能兼顾用户佩戴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以及降低对耳轮对第二收音孔1192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不大于16mm。优选地,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不大于13mm,此时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的距离可以在2mm-10mm的范围内。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不大于8mm,此时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的距离可以在4mm-10mm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可以是指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最小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还可以是指沿矢状轴方向的距离。此外,在具体佩戴场景中,还可以是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的投影中除了中点C3之外的其他点与耳甲腔的边缘抵靠,此时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可以大于0mm。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可以为2mm-16mm。优选地,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可以为4mm-10.48mm。
图11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11,当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发声部11伸入耳甲腔时,第一投影的形心O1可以位于第二投影的轮廓围成的区域中,其中,第二投影的轮廓可以理解为用户的耳轮的外轮廓、耳垂轮廓、耳屏轮廓、屏间切迹、对屏尖、轮屏切迹等轮廓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之间的距离来提高发声部的听音音量、降漏音效果以及佩戴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比如,发声部11位于耳廓顶部、耳垂处、耳廓前侧的面部区域或耳廓的内轮廓1014和耳甲腔的外边缘之间时,具体体现为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某个区域的点的距离过小,相对于另一区域的点的距离过大,发声部无法与耳甲腔形成类腔体结构(图4中示出的声学模型),影响耳机10的声学输出效果。为了保证用户佩戴耳机10时声学输出质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距离范围可以在10mm-52mm之间,也就是说,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任意一点的距离在10mm-52mm。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升耳机10的佩戴舒适度,以及优化发声部11与耳甲腔配合形成的类腔体结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距离范围可以在12mm-50.5mm之间。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距离范围还可以在13.5mm-50.5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距离范围控制在在10mm-52mm之间,可以使得发声部11大部分位于用户耳道附近,并且,可以使得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用户的耳甲腔以构成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从而确保发声部11输出的声音能够较好地传递给用户。作为具体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最小距离d1可以为10mm,最大距离d2可以为5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用户在佩戴耳机10时,若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也被称为第六距离)过大时可能会出现佩戴不稳定的问题(此时发声部11与耳挂之间无法对耳部形成有效的夹持)和发声部11无法有效伸入耳甲腔的问题,而该距离过小时则不仅会影响发声部11与用户耳甲腔以及耳道口的相对位置,还可能会导致发声部11或耳挂压迫耳部,导致佩戴舒适度较差的问题。基于此,为避免前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8mm-43mm。通过将该距离控制在18mm-43mm,可以使得耳挂与用户耳部较好地贴合,同时保证发声部11恰好位于用户耳甲腔处,并且可以构成图4所示的声学模型,以确保发声部11输出的声音能够较好地传递给用户。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升耳机的佩戴稳定性以及保证发声部11在耳道口的听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20mm-41mm。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22mm-40.5mm。作为具体的示例,第一投影的形心O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投影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最小距离d3可以为21mm,第一投影的形心O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投影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最大距离d4可以为41.2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距离(第四距离)与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第六距离)的比值可以反映第二收音孔1192在耳机的位置以及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对耳轮的距离,例如,该比值越大,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对耳轮的距离越大。通过增大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对耳轮的距离可以降低对耳轮对第二收音孔1192的声音增强效应,但是发声部11的尺寸有限,在此前提下还需要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距离OA与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的比值可以为0.19-0.44。为了进一步降低对耳轮对第二收音孔1192的声音增强效应,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距离,优选地,第四距离OA与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的比值可以为0.25-0.44。较为优选地,第四距离OA与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的比值可以为0.3-0.44。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耳挂自身具有弹性,发声部11与耳挂的距离在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化(通常未佩戴状态下的距离小于佩戴状态下的距离)。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在特定参考面的投影的形心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特定参考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5mm-38mm。优选地,当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在特定参考面的投影的形心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特定参考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6mm-36mm。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使发声部在特定参考面上的投影的形心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特定参考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在未佩戴状态下略小于佩戴状态,可以使得耳机在处于佩戴状态时其耳挂能够对用户耳部产生一定的夹紧力,从而使得其在不影响用户佩戴体验的情况下提高用户佩戴时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定参考面可以是矢状面,此时在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可以类比为发声部在特定参考面的投影的形心。例如,这里的非佩戴状态可以表现为将人头模型中的耳廓结构去除,并采用固定件或者胶水将发声部以与佩戴状态下相同的姿态固定在人体头部模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定参考面可以是耳挂平面。耳挂结构为弧形结构,耳挂平面为与耳挂上最外凸的三个点所形成的平面,即将耳挂自由放置(即不受外力作用)时,对耳挂进行支撑的平面。例如,将耳挂自由放置在水平面时,该水平面对耳挂进行支撑,该水平面可以视为耳挂平面。在其它实施例中,耳挂平面也是可以指耳挂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将其平分或大致平分的平分线所构成的平面。在佩戴状态时,耳挂平面虽然相对于矢状面有一定角度,但此时耳挂可以近似视为与头部进行贴合的,因此该角度很小,为了便于计算及描述,这里采用耳挂平面作为特定参考面来代替矢状面也是可以的。
图12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参照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在矢状面的投影可以与用户耳甲腔(例如图12中的虚线部分)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叠的部分,也就是说,用户佩戴耳机时,发声部的部分或整体覆盖耳甲腔,并且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第一投影的形心O1位于用户耳甲腔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第一投影的形心O1的位置与发声部的尺寸相关,比如,发声部11在长轴方向X或短轴方向Y的尺寸过小时,发声部11的体积相对较小,使得其内部设置的振膜面积也相对较小,导致振膜推动发声部11的壳体内部空气产生声音的效率低,影响耳机的声学输出效果,而发声部11在长轴方向X或短轴方向Y的尺寸过大时,使得发声部11超出耳甲腔的范围,无法伸入耳甲腔,并无法形成类腔体结构,或者发声部11与耳甲腔之间形成的缝隙的总尺寸很大,影响用户佩戴耳机10在耳道口的听音音量以及远场的漏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用户在佩戴耳机10可以具有较好的声学输出质量,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用户耳甲腔边缘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4mm-25mm。优选地,该第一投影的形心在用户矢状面上的投影与用户耳甲腔边缘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6mm-20mm。较为优选地,该第一投影的形心在用户矢状面上的投影与用户耳甲腔边缘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0mm-18mm。作为具体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用户耳甲腔边缘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最小距离d5可以为5mm,该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用户耳甲腔边缘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最大距离d6可以为24.5mm。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该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用户耳甲腔边缘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控制在4mm-25mm,可以使得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结构覆盖耳甲腔,从而与耳甲腔形成类腔体声学模型,由此,不仅可以使发声部输出的声音能够较好地传递给用户,同时,还可以通过耳甲腔对发声部11的作用力提升耳机的佩戴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涉及的发声部11与耳廓或耳甲腔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如下示例性方法进行确定:首先,在特定位置,沿正对矢状面的方向拍摄具有耳部的人头模型的照片,标示出耳甲腔边缘和耳廓轮廓(例如,内轮廓和外轮廓),这些标示出的轮廓可以视为耳部各个构造在矢状面的投影轮廓;然后,在该特定位置以相同的角度拍摄在人头模型上佩戴耳机的照片,标示出发声部的轮廓,该轮廓可以视为发声部在矢状面的投影,通过对比分析即可确定发声部(例如,形心、后侧面等)与耳甲腔边缘、耳廓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保证耳道不被堵塞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发声部11与耳甲腔之间形成的缝隙尺寸尽量较小,发声部11的整体体积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因此在发声部11的整体体积或形状特定的前提下,对于发声部11相对于耳廓及耳甲腔的佩戴角度需要重点考虑。参照图13和图14,比如,发声部11为类长方体结构时,当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也被称为上侧壁)或下侧面LS(也被称为下侧壁)相对水平面平行设置或近似平行设置以及垂直设置或近似垂直(也可以理解为,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相对矢状轴平行设置或近似平行设置以及垂直设置或近似垂直)时,发声部11贴合或覆盖部分耳甲腔时会形成较大尺寸的缝隙,影响用户的听音音量。
基于上述描述,为了使得发声部11的整部或部分区域伸入耳甲腔中,并提高发声部11覆盖耳甲腔的区域面积,减小发声部11与耳甲腔边缘之间形成的缝隙尺寸,提高耳道口的听音音量,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α范围可以为10°-28°。优选地,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α范围可以为13°-21°。较为优选地,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α范围可以为15°-19°。需要注意的是,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与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相同或不同。例如,当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与下侧面LS平行时,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和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相同。又例如,当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与下侧面LS不平行时,或者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中的一个为平面壁,另一个为非平面壁(例如,曲面壁)时,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和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相同。此外,当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为曲面时,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可能为曲线或折线,此时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为曲线或折线相对地平面距离最大的点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下侧壁1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为曲线或折线相对地平面距离最小的点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为曲面时,还可以选取其投影上与长轴方向X平行的切线,以该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表示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
除此之外,用户佩戴耳机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需要指向用户嘴部区域,才能更好地收集用户讲话时的声音。在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相对于水平方向存在一定倾斜角度的基础上,将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进一步设置为相对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倾斜,可以更好地满足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指向性。例如,可以通过佩戴状态下发声部相对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角度来体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指向性。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可以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角度可以通过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的夹角θ3来表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是指第一收音孔1191的中心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中心的连线。当第一收音孔1191或第二收音孔1192为非规则形状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也可以是指第一收音孔1191的形心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形心的连线。可以理解,当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相对耳部的位置可以视为不发生变化,此时用户的下颌底端点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五投影点Q'与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B所构成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所构成的夹角θ4可以近似视为不发生变化,θ3的角度越接近θ4,则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的指向性越好。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的夹角来提高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如图14所示,矢状轴S和垂直轴T可以表示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相对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的临界方向,换言之,即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处于坐标系S-T中时可以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采集用户讲话时的收音效果。这里结合耳机的佩戴状态对临界方向进行说明,如图14所示,嘴部位于耳部的左下方,如果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指向耳部的左上方、上方、右下方、右上方或右方时,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获取的用户讲话时的声音信号极小,因此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指向耳部的左侧为一个临界方向,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指向耳部的下侧为一个临界方向。基于上述描述,可以理解地,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及的临界方向用来表示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或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的临界值。例如,如图14所示,当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指向这两个临界方向之间时,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可以具有较好的指向性,这里以用户的矢状轴S和垂直轴T表征上述的两个临界方向。具体而言,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长轴方向X与矢状轴S之间的夹角β1可以约为20°,长轴方向X与垂直轴T之间的夹角β2可以约为45°,用户的下颌底端点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五投影点Q'与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B所构成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所构成的夹角θ4可以介于50°-75°之间。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以图14所示的长轴方向X的负方向为0°,以逆时针方向为正,来对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相对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所构成的角度进行表示,则可以使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所构成的角度θ3介于20°-135°之间。优选地,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所构成的角度θ3可以为45°-70°,此时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可以更加精准地指向用户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
基于上述描述,为了使得发声部11的整部或部分区域伸入耳甲腔中,并提高发声部11覆盖耳甲腔的区域面积,减小发声部11与耳甲腔边缘之间形成的缝隙尺寸,提高耳道口的听音音量,以及使得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指向用户前方,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α范围可以为10°-28°,且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角度θ3可以为20°-135°。优选地,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区域附近,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α范围可以为15°-19°,此时,连线OP与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角度θ3可以为30°-7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线OP与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角度θ3可以为40°-60°,此时,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可以更精确地指向用户的嘴部,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采集到的用户声音的效果更好。
图15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当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面部时(例如位于图15中的矢状轴S和垂直轴T的中间区域时),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可以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其中,当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时,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相对较佳。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耳机10的收音效果,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或大致指向用户的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下颌底端点可以指用户的下颌部位距离用户耳部最远的点。
参照图15,当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用户的下颌底端点在用户矢状面上可以具有第五投影点Q',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例如图15中的虚线区域1015)的形心为B,由于该耳机10的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在佩戴状态下需要伸入用户的耳甲腔,因此,该第五投影点Q'与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B的连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发声部11与用户的下颌底端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继续参照图15,第一收音孔1191在用户矢状面上可以具有第一投影点P,第二收音孔1192在用户矢状面上可以具有第二投影点O。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具有较好的指向性,即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可以使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第五投影点Q'和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B的连线的夹角θ1不大于45°。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第五投影点Q'和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B的连线的夹角θ1可以为6°-35°,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指向用户嘴部的附近区域。优选地,该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第五投影点Q'和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B的连线的夹角θ1可以为10°-25°,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更加精准地指向用户嘴部。
考虑到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时,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可以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这里以用户垂直轴作为参考来进一步说明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分布位置。参照图13和图15,为了使得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可以指向用户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以更好地获取用户讲话时的声音,相应地,这里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具有相应的临界方向,例如,图13中所示出的矢状轴S和垂直轴T,其中,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处于坐标系S-T中时可以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采集用户讲话时的收音效果。基于上述描述,为了使得发声部11的整部或部分区域伸入耳甲腔中,并提高发声部11覆盖耳甲腔的区域面积,减小发声部11与耳甲腔边缘之间形成的缝隙尺寸,提高耳道口的听音音量,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α范围可以为10°-28°,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的夹角θ2可以小于90°。为了使得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指向用户的嘴部至下颌底端点的区域,以提高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采集用户讲话时的收音效果,优选地,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α范围可以为13°-21°,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之间的夹角θ2可以在20°-80°的范围内。优选地,为了使得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指向用户的嘴部区域,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α范围可以为14°-19°,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之间的夹角θ2可以在40°-60°的范围内,此时,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可以更加精准地指向用户的嘴部区域。
图16A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图16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6A,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用户佩戴耳机时,发声部的部分或整体结构可以伸入耳甲腔中,发声部11的下侧面US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该夹角可以通过可以发声部11的下侧面US在矢状面的投影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US的连接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切线126的夹角β来表示。具体地,发声部11的上侧壁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具有连接处,该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为点U,过该点U做耳挂的第二部分122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切线126。当下侧面US为曲面时,下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可能为曲线或折线,此时下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切线126的夹角可以为曲线或折线相对地平面距离最大的点的切线与切线126的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下侧面US曲面时,还可以选取其投影上与长轴方向X平行的切线,以该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表示下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切线126的倾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角β可以在100°-150°的范围内。优选地,夹角β可以在110°-140°的范围内。较为优选地,夹角β可以在120°-135°的范围内。
人体头部可以近似视为类似球体的结构,耳廓为相对头部外凸的结构,用户在佩戴耳机时,耳挂的部分区域可以贴靠在用户头部,为了使得发声部11能够伸入耳甲腔102中,发声部11与耳挂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可以通过发声部11对应的平面和耳挂平面之间的夹角来表示。在本说明书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耳挂平面可以指耳挂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将其平分或大致平分的平分线所构成的平面(例如图16B中虚线12A所在的平面)。在一些实施中,耳挂平面也可以为与耳挂上最外凸的三个点所形成的平面,即将耳挂自由放置(不受外力作用)时,对耳挂进行支撑的平面。例如,将耳挂放置在水平面时,该水平面对耳挂进行支撑,该水平面可以视为耳挂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对应的平面11A可以包括发声部11朝向用户耳廓前外侧面的侧壁(也被称为内侧面)或背离用户耳廓前外侧面的侧壁(也被称为外侧面)。当发声部11朝向用户耳廓前外侧面的侧壁或背离用户耳廓前外侧面的侧壁为曲面时,发声部11所对应的平面可以指该曲面在中心位置处所对应的切面,或与该曲面的边缘轮廓所围成的曲线大致重合的平面。这里以发声部11沿朝向用户耳廓前外侧面的侧壁所在的平面11A时作为示例,该平面11A与耳挂平面12A之间所形成的夹角θ为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角θ可以通过如下示例性的方法进行测量,沿发声部11的短轴方向Y分别获取发声部11中靠近耳挂的侧壁(以下简称内侧面)在X-Z面上的投影和耳挂在X-Z面上的投影,选取耳挂在X-Z面上的投影靠近(或远离)发声部11中内侧面在X-Z面上的投影的一侧中最凸出的两个点做第一直线,当发声部11中内侧面X-Z面上的投影为直线时,该第一直线与内侧面在X-Z面上的投影的夹角即为夹角θ。当发声部11中内侧面为曲线时,该第一直线与长轴方向X的夹角可以近似视为夹角θ。需要说明的是,耳机在佩戴状态和佩戴状态下均可以采用上述方法测量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θ,区别在于,未佩戴状态下,可以直接采用上述方法测量,佩戴状态下,耳机佩戴在人头模型或耳朵模型上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测量。考虑到角度过大会使得发声部11与用户耳廓前外侧面的接触面积较小,无法提供足够的接触阻力,用户在佩戴时容易发生脱落,此外,发声部11与用户耳甲腔102之间的形成的类腔体结构中的缝隙尺寸势必会过大,影响用户耳道口的听音音量。而角度过小,用户在佩戴时,发声部11无法有效伸入耳甲腔。
从麦克风收音的角度上考虑,发声部11上的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需要尽量指向用户的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以保证麦克风的收音效果,因此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需要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具有一定角度。具体见图17A或图17B及其相应内容。图17A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图17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与发声部的外侧面的夹角示意图。参照图17A和图17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可以表示为θ5。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外侧面可以为平面,此时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与外侧面的夹角就是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与该平面的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可以为曲面,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与外侧面的夹角是指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与该外侧面的曲面相切的平面的夹角。以外侧面为平面时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外侧面可以通过位于该外侧面上的四个点M1、M2、M3、M4表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同一个侧面或不同侧面。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均位于发声部11的外侧面。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前侧面,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外侧面。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外侧面。
如图17B所示,第一收音孔1191在外侧面M1M2M3M4上具有投影点M5,第二收音孔1192在外侧面M1M2M3M4上具有投影点M6。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5可以指投影点M5和投影点M6的连线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所构成的夹角。可以理解,该夹角θ5可以反映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相对于用户嘴部的指向性。
结合图16A至图17B,为了保证用户在佩戴耳机10时能够具有较好的听音效果和佩戴时的稳定性,同时为了使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具有较好的指向性,从而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θ的范围可以为15°-28°,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5控制在0°-60°之间,其中耳挂平面可以用图17B中所示的S1进行表示,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指向用户前侧的区域,发声部11(的外侧面)相对耳挂平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性相对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倾斜方向是不同的,从向量的角度考虑,这里以发声部11(的外侧面)相对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为正值,则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性相对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倾斜角度为负值。优选地,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可以设置在发声部不同的侧面上,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θ的范围可以为16°-25°,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5可以为18°-50°,这里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大于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更加精准地指向用户嘴部区域。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θ的范围可以为18°-23°,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5可以为25°-38°。
由于耳挂自身具有弹性,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平面12A的倾斜角度在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未佩戴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小于佩戴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可以为15°-23°,以使得耳机10在处于佩戴状态时其耳挂能够对用户耳朵产生一定的夹紧力,从而使得其在不影响用户佩戴体验的情况下提高用户佩戴时的稳定性。优选地,在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平面12A的倾斜角度范围可以为16.5°-21°。较为优选地,在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平面12A的倾斜角度范围可以为18°-20°。
当发声部11在厚度方向Z的尺寸过小时,振膜与发声部11的壳体形成的前腔和后腔的体积过小,振动的振动幅度收到限制,无法提供较大的声音音量。当发声部11在厚度方向X的尺寸过大时,在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的末端FE无法完全抵靠在耳甲腔102的边缘,导致耳机容易发生脱落。发声部11沿冠状轴方向上朝向用户耳部的侧壁与耳挂平面具有倾斜角度,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远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厚度方向X的尺寸。因为发声部11相对耳挂平面倾斜设置,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远的点可以是指发声部11中与耳挂连接的固定端、下侧壁和外侧面的交点I。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近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判断发声部11伸入耳甲腔11的程度,将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近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设置在合适的范围内,可以保证发声部11与耳甲腔形成的缝隙尺寸较小的同时保证用户的佩戴舒适性。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近的点可以是指发声部11的末端FE、上侧壁和内侧面的交点H。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发声部11可以具有较好的声学输出效果以及保证佩戴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12A最远的点I与耳挂平面12A的距离可以为11.2mm-16.8mm,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12A最近的点H与耳挂平面12A的距离可以为3mm-5.5mm。优选地,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12A最远的点I与耳挂平面12A的距离可以为12mm-15.6mm,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12A最近的点H与耳挂平面12A的距离可以为3.8mm-5mm。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12A最远的点I与耳挂平面12A的距离可以为13mm-15mm,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12A最近的点H与耳挂平面12A的距离可以为4mm-5mm。
图18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参照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可以伸入用户的耳甲腔,从而在确保发声部11的声学输出效果的同时,通过耳甲腔对发声部11的作用力提升耳机的佩戴稳定性,此时,发声部11背离用户头部或朝向用户耳道口的侧壁相对于用户的耳廓面可以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需要说明的是,发声部11背离用户头部或朝向用户耳道口的侧壁可以是平面或曲面,当其为曲面时,发声部11背离用户头部或朝向用户耳道口的侧壁相对于用户耳廓面的倾斜角度可以用该曲面在中心位置处所对应的切面(或与该曲面的边缘轮廓所构成的曲线大致重合的平面)相对于用户耳廓面的倾斜角度表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耳廓面可以指用户耳廓上不同区域(例如,耳廓顶部区域、耳屏区域、对耳轮)中距离用户矢状面最远的三个点在的平面(例如,通过图18中的点D1、D2、D3所在平面)。由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远小于耳廓在矢状面上的投影,而耳甲腔是耳廓结构中一个内凹的腔体,当发声部11相对于耳廓面的倾斜角度的范围较小时,比如,发声部11背离用户头部或朝向用户耳道口的侧壁与用户的耳廓面近似平行时,发声部11无法伸入耳甲腔或者发声部11与耳甲腔之间形成的类腔体结构的缝隙尺寸很大,用户在佩戴耳机时,无法获取较好的听音效果。同时,发声部11无法抵靠在耳甲腔的边缘处,用户在佩戴耳机时,容易发生脱落。当发声部11相对于耳廓面的倾斜角度的范围较大时,发声部11过度深入耳甲腔并挤压用户耳部,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会引起强烈的不适感。
从麦克风收音的角度上考虑,发声部11上的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需要尽量指向用户前侧的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以保证麦克风的收音效果,因此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需要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具有一定角度。具体见图17A或17B及其相应内容。
结合图17A、图17B和图18,为了保证用户在佩戴耳机10时能够具有较好的听音效果和佩戴时的稳定性,同时为了使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具有较好的指向性,从而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背离用户头部或朝向用户耳道口的侧壁(内侧面或外侧面)相对于用户的耳廓面的倾斜角度为40°-60°,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5控制在0°-60°之间,此时发声部11的部分或整体结构可以伸入到用户的耳甲腔中,发声部11可以具有相对较好的声学输出质量,并且发声部11与用户耳道之间的接触力较为适中,从而实现相对于用户耳部更稳定的佩戴,并使得用户具有较舒适的佩戴体验,同时也可以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具有较好的指向性,能够指向用户的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优选地,在保证声部11的部分或整体结构可以伸入到用户的耳甲腔中,发声部11与用户耳道之间的接触力较为适中,从而实现相对于用户耳部更稳定的佩戴,并使得用户具有较舒适的佩戴体验,以及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可以设置在发声部不同的侧面上,发声部11相对于耳廓面的倾斜角度范围控制在42°-55°之间,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5可以为10°-50°。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相对于耳廓面的倾斜角度范围控制在44°-52°之间,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5可以为25°-3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指向用户前侧的区域,发声部11(的外侧面)相对耳廓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性相对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倾斜方向是不同的,从向量的角度考虑,这里以发声部11(的外侧面)相对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为正值,则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性相对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倾斜角度为负值。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8,耳廓面相对矢状面向上倾斜,耳廓面与矢状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γ1。为了发声部11的末端伸入相对耳廓内凹的耳甲腔中,发声部1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相对矢状面向下倾斜,发声部1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与矢状面的倾斜角为γ2,发声部11与耳廓面的夹角为耳廓面与矢状面之间的倾斜角度γ1和发声部11的长轴方向X与矢状面的倾斜角γ2之和。也就是说,发声部11外侧面或内侧面相对于用户的耳廓面的倾斜角度可以通过计算耳廓面与矢状面之间的夹角γ1以及发声部11外侧面或内侧面与矢状面之间的夹角γ2之和进行确定。发声部1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与矢状面的倾斜角可以近似视为发声部11的长轴方向X与矢状面的倾斜角。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耳廓面在T轴和R轴所形成的平面(以下简称T-R面)的投影和发声部1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在T-R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进行计算。当发声部1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为平面时,发声部1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在T-R面上投影为直线,该直线与耳廓面在T-R面的投影的夹角为发声部11相对于耳廓面的倾斜角度。当发声部1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为曲面时,发声部11相对于耳廓面的倾斜角度可以近似视为发声部11的长轴方向X与耳廓面在T-R面的投影的夹角。
图19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如图19所示,为了进一步说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1192在耳机的分布位置,这里结合用户冠状轴R进行说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冠状轴的夹角过小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近似视为指向人体头部的左侧或右侧,导致麦克风获取的用户讲话时的声音效果不佳。而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冠状轴的夹角过大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径直指向用户头部,同样导致麦克风获取的用户讲话时的声音效果不佳。为了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尽量指向人体面部的前方,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用户冠状轴(例如图19中的R轴,该R轴垂直于用户矢状面(S-T平面))的夹角介于-30°-135°之间,以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具有可以指向人体面部前侧的区域。关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相对于用户冠状轴的夹角的更多说明可以参照图19及其相关描述。
参照图19,图19示出了用户头部与用户所对应的冠状轴和矢状轴之间的相对关系,其中,附图标记20可以表示用户头部,附图标记21可以表示用户耳部。如图19所示,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以图19所示的冠状轴方向为参考,射线L3和射线L4可以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的临界方向,也就是说,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方向可以介于射线L3与射线L4之间时可以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面部前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射线L3与冠状轴R之间的夹角α1约为30°,射线L4与矢状轴S之间的夹角α2约为45°。基于此,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相对于用户冠状轴R的夹角α3可以介于-30°--135°之间。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相对于用户冠状轴的夹角可以介于-50°--125°之间,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左右附近的区域。较为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相对于用户冠状轴的夹角可以介于-90°--115°之间,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其中,当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相对于用户冠状轴的夹角为-90°时,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平行于用户矢状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角度是以顺时针方向为正进行确定的。
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伸入耳甲腔可以形成图4所示的类腔体结构,而用户佩戴耳机10时的听音效果与发声部11和耳甲腔边缘之间形成的缝隙的尺寸相关,缝隙的尺寸越小,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越大。发声部11和耳甲腔边缘之间形成的缝隙尺寸除了与发声部11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面的倾角相关,还与发声部11的尺寸相关,比如,发声部11的尺寸(尤其是沿图20中示出的短轴方向Y的尺寸)过小时,发声部11和耳甲腔边缘之间形成的缝隙会过大,影响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而发声部11的尺寸(尤其是沿图20中示出的短轴方向Y的尺寸)过大时,发声部11能够伸入耳甲腔的部位可能很少或者发声部11可能完全覆盖耳甲腔,此时耳道口相当于被堵塞,无法实现耳道口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连通,起不到耳机自身的设计初衷。此外,发声部11的尺寸过大影响用户的佩戴舒适性以及随身携带时的便捷性。如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距离可以反映发声部11在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以及发声部11相对于耳甲腔的位置。为了保证耳机10不堵塞用户耳道口的同时,提高耳机10的听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1的距离d10范围为20mm-38mm,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2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1的距离d11范围为32mm-57mm。优选地,发声部11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1的距离d10范围为24mm-36mm,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2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1的距离d11范围为36mm-54mm。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1的距离范围为27mm-34mm,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2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1的距离范围为38mm-50mm。需要说明的是,发声部11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为曲线或折线时,发声部11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1可以通过下述示例性的方法进行选取,可以选取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距离最大的两个点做一条线段,选取该线段上的中点做中垂线,该中垂线与该投影相交的点即为发声部11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可以选取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中与第二投影最高点的投影的距离最小的点作为发声部11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1。关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同上述方式选取,例如,可以选取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中与第二投影最高点的投影的距离最大的点作为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也被称为第七距离)和发声部11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也被称为第八距离)可以反映发声部11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耳挂上顶点可以是用户佩戴开方式耳机时,耳挂上相对用户脖颈处特定点在垂直轴方向具有最大距离的位置。为了保证耳机10不堵塞用户耳道口的同时,提高耳机10的听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1与耳挂上顶点T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d13范围为17mm-36mm,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2与耳挂上顶点T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d14范围为28mm-52mm。优选地,发声部11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1与耳挂上顶点T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d13范围为21mm-32mm,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2与耳挂上顶点T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d14范围为32mm-48mm。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1与耳挂上顶点T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d13范围为24mm-30mm,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2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d14范围为35mm-4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在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与发声部11的连接处附近。例如,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上或者设置于发声部11上。仅作为具体示例,参照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在耳挂的第二部分112。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在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与发声部11的连接处附近可以理解为第一收音孔1191与连接处的最小距离不大于4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相对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以及发声部11的位置关系还可以通过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该连接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表征。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该连接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最小距离可以不大于4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还可以设置于发声部11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之间的连接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可以是相互独立的结构,二者可以通过拼接、嵌接、插接等的方式进行连接,发声部11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可以是指二者之间的连接缝隙。发声部11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是指二者之间的连接缝隙在矢状面的投影。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于发声部11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附近(例如,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上)可以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靠近用户的同时,不占据发声部11内部腔体空间,便于换能器的安装、内部线路的走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尺寸较小时,其可以近似看作一个点。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尺寸较大时,第一收音孔1191与发声部11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第一收音孔1191的中心与发声部11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之间的最小距离。相对应地,当第一收音孔1191尺寸较小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可以近似视为一个点,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发声部11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最小距离是指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投影点与该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当第一收音孔1191尺寸较大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发声部11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最小距离是指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与该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类似地,本说明书其它地方描述的收音孔与发声部11的某个侧面(例如,内侧面,上侧面)的距离可以理解为收音孔的中心到该发声部11的侧面的最小距离。
以第一收音孔1191位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作为示例,第一收音孔1191在耳机10上的位置可以通过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投影(例如,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和耳挂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的比值进行体现。当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投影与发声部和耳挂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第七距离或第八距离的比值过大时,比如,第一收音孔1191位于耳挂上顶点T1时,导致第一收音孔1191距离用户嘴部较远,影响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此外,第一收音孔1191过于靠近耳挂上顶点T1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连线无法指向用户嘴部区域,影响用户讲话时的收音效果。基于上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投影与发声部11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发声部和耳挂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发声部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1与耳挂上顶点T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的比值不大于0.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投影与发声部11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发声部11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发声部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2与耳挂上顶点T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比值不大于0.15。
应当理解,图7所示的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位置仅为示例性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或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在其他不受遮挡的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一同设置在发声部11的外侧面。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在发声部11的外侧面,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在发声部11的上侧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发声部11的内侧面可以指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距离用户头部最近的一个面(参照图30A和图30B中的内侧面IS),发声部11的上侧面可以指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距离地面最远的一个面(参照图30A和图30B中的上侧面US),相应地,与内侧面相对的一个面可以视为发声部10的外侧面(参照图30A中的外侧面OS),与上侧面相对的一个面可以视为发声部10的下侧面(参照图30B中的下侧面LS)。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上侧面、下侧面、内侧面以及外侧面中的每一个面可以为平面和/或非平面。以下将结合图21至图31B对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具体分布位置进行说明。
图2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收音孔、第二收音孔与用户嘴部的示例性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2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指向用户的嘴部,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具有良好的收音效果。如图21所示,O点可以表示第二收音孔1192的位置,P点与P'点分别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的两个不同位置,Q点表示用户嘴部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第一收音孔1191和用户嘴部Q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在150°左右,即角OPQ和/或角OP'Q的大小在150°左右。仅作为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角OPQ或角OP'Q的大小可以介于140°-180°之间,也即第一收音孔1191、第二收音孔1192与用户嘴部可以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图22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图2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根据发声部在矢状面的投影建立的示例性坐标系示意图,参照图22和图23,以长轴方向X和短轴方向Y建立坐标系,并通过该坐标系中的坐标来表征第一收音孔1191相对于发声部11的相对位置,其中,Y轴是与短轴方向Y平行并且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相切的切线,X轴是与长轴方向X平行并且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相切的切线。在一些实施例中,Y轴的位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先确定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找出与短轴方向Y平行并且与发声部11的后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相切的切线(简称为“切线I”);确定发声部11内振膜或磁路组件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心;找出切线I关于该中心的对称线,并以该对称线作为Y轴所在的直线。
参照图23,在Y轴上,1X可以表示直线Y=1,2X可以表示直线Y=2,3X可以表示直线Y=3,4X可以表示直线Y=4等。同理,在X轴上,Y1可以表示直线X=1,Y2可以表示直线X=2,Y3可以表示直线X=3,Y3可以表示直线X=4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可以表示为YX,例如,在Y=2这条直线上,直线Y=2与X轴平行,由于Y=2取值不变,因此这条直线上的点的坐标可以统一可以表示为2X。当X取不同的值时,就可以得到不同的位置,例如位置21、位置22、位置23等。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发声部11在长轴方向X等分为4份,在短轴方向Y将发声部11等分为4份。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发声部11在长轴方向X和短轴方向Y划分为其他数量的等份。下面以该坐标系为基准,对第一收音孔1191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情况进行说明。
图2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如图24所示,当Y=1时,在直线Y=1上沿X轴方向的坐标可以统一表示为1X,当X取不同值时,就可以确定相应的位置,例如位置11、位置12、位置13、位置14等。图9中显示了分别位于位置11、位置12、位置13、位置14的收音情况。由图9可知,在1X上的前三个点(即位置11、位置12、位置13)处,第一麦克风拾取的声音强度接近且大于位置14处的声音强度,能达到良好的收音效果。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麦克风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的同时,保证第二收音孔能够与第一收音孔保持特定的间距以及第二收音孔能够尽量远离对耳轮,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长轴方向X的距离(也被称为第九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不大于0.75,也即,当发声部11沿长轴方向X等分为4个等份时,第一投影点P位于X≤3的区域。第一收音孔1191越靠近用户嘴部,第一麦克风收集用户讲话时的收音效果越好,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靠近用户嘴部,以提高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长轴方向X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5。较为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麦克风收集用户讲话时的收音效果,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更加靠近用户的嘴部,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长轴方向X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3。较为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麦克风收集用户讲话时的收音效果,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更加靠近用户的嘴部,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长轴方向X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2,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靠近发声部的前侧面的位置,也可以使得第二收音孔1192的位置有更多的选择,保证第二收音孔能够与第一收音孔保持特定的间距以及第二收音孔能够尽量远离对耳轮。更为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麦克风收集用户讲话时的收音效果,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更加靠近用户的嘴部,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长轴方向X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还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前侧面,此时耳机在佩戴状态下,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更加靠近用户的嘴部,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更佳。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理解,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长轴方向X的距离可以指第一投影点P与Y轴之间的距离,也即第一投影点P与沿短轴方向Y并且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相切的切线之间的距离。
图24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如图24所示,当X=1时,在直线X=1上沿Y轴方向的坐标可以统一表示为Y1,当Y取不同值时,就可以确定相应的位置,例如位置11、位置21、位置31、位置41等。图24中显示了分别位于位置11、位置21、位置31、位置41的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情况。由图24可知,在Y1上,Y轴的坐标越小,离用户的嘴部越近,麦克风的收音效果越佳。
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麦克风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的距离(也被称为第十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不大于1。考虑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同时位于发声部11上时,如果第一收音孔1191位于发声部的上侧面或前侧面相对于长轴方向X的最大距离处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无法指向用户的嘴部,会影响收音效果,优选地,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不大于0.5,也即,当发声部沿短轴方向Y等分为4个等份时,第一投影点P位于Y≤2的区域。较为优选地,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更加靠近用户嘴部区域以及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的嘴部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4。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3,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靠近发声部的下侧面的位置,也可以使得第二收音孔1192的位置有更多的选择,保证第二收音孔能够与第一收音孔保持特定的间距以及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能够更加精准地指向用户嘴部。较为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可以小于或等于0.1。更为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911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上述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于更加靠近下侧面或者设置与下侧面时,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更加靠近用户的嘴部,另一方面,第二收音孔1192的分布位置可以由更多选择,以使得第一收音孔191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以及保证第一收音孔191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理解,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的距离可以指第一投影点P与X轴之间的距离,也即第一投影点P与沿长轴方向X并且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相切的切线之间的距离。
图26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二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如图26所示,当Y=4时,在直线Y=4上沿X轴方向的坐标可以统一表示为4X,当X取不同值时,就可以确定相应的位置,例如位置41、位置42、位置43、位置44等。图26中显示了分别位于位置41、位置42、位置43、位置44的收音情况。由图26可知,在4X上,随着X的增大,第二收音孔到用户对耳轮的距离变小,受到对耳轮反射的影响变大。例如,当X较大时,第二麦克风在3kHz以后的频段收音会出现显著抬升,导致第二麦克风在3kHz前后不同的变化规律。即,若第二收音孔1192设置于离对耳轮较近的位置,会导致第二收音孔1192在3kHz后的收音效果强于第一收音孔1191,导致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对用户嘴部声音的拾取效果变差。
图27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如图27所示,位置21处的麦克风的收音效果好于位置33、位置34、位置43、位置44处的麦克风的收音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在位置21处,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在位置33、位置34、位置43或位置44处。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全频段上的收音效果好于第二收音孔1192。当第二收音孔1192设置于位置33或位置34处时,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较好,与第一收音孔1191处的收音曲线有较好的一致性。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可以在更宽的频段获得用户嘴部的声音。当第二收音孔1192位于位置43或位置44处时,第二收音孔1192与第一收音孔1191的距离较大,更有利于降噪。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可以在低频范围内获得更清晰的用户嘴部的声音。
图28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如图28所示,为位置11、位置14处的麦克风的收音情况。位置11处的麦克风在全频段上的收音效果好于位置14处的麦克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在位置11处,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在位置14处。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均较好。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可以在更宽的频段获得用户嘴部的声音。
图29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音孔位于不同位置的收音曲线示意图。如图29所示,为位置31、位置43处的麦克风的收音情况。位置31处的麦克风在全频段上的收音效果好于位置43处的麦克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在位置31处,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在位置43处。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均较好。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可以在更宽的频段获得用户嘴部的声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可以为跑道形,跑道形投影的两条靠近嘴部的侧边(即发声部11的下侧面和前侧面的投影)的延长线之间具有交点,将此交点定义为第四投影点(例如,图22所示的X轴和Y轴的交点G,图23所示的X-Y坐标系的原点)。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尽可能靠近用户的嘴部,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第四投影点之间的距离需要满足预设条件。该距离越大,则表示第一投影点P与图22所示的交点G、图23所示的X-Y坐标系的原点的距离越远,相应地,第一收音孔1191与用户嘴部的距离也就越远,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也就越差。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可以使第一投影点与第四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为了使得第一麦克风更加靠近用户嘴部,提高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优选地,第一投影点P与第四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大于3mm。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点P与第四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大于1mm,第一麦克风更加靠近用户嘴部,进一步提高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并不限于上述的跑道形,还可以为其它规则(例如,长方形、椭圆形、圆形等)或不规则的形状,满足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靠近用户嘴部的位置或者靠近X-Y坐标系的原点即可。
图31A和图31B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31A和图31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还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LS或前侧面CE。图31A和图31B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根据发声部建立的示例性坐标系示意图。具体地,如图31A所示,当第一收音孔1191位于发声部11的前侧面CE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发声部11的长轴方向X的坐标为0,第一收音孔1191相对于发声部11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Y-Z坐标系来表示,其中,Z轴为发声部11的厚度方向,其同时垂直于发声部11的长轴方向X和短轴方向Y。类似地,如图31B所示,当第一收音孔1191位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LS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发声部11的短轴方向Y的坐标为0,第一收音孔1191相对于发声部11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X-Z坐标系来表示。Z值越大,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距离发声部11的内侧面的距离越远;X值越大,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距离发声部11的前侧面越远;Y值越大,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距离发声部11的下侧面越远。
考虑到第一出声孔1191距离发声部11的内侧面过近(例如小于2mm)时,不仅可能会导致第一收音孔1191在佩戴过程中被用户耳部遮挡,还有可能使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用户耳部与发声部11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由此可见,无论第一收音孔1191位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还是前侧面,第一收音孔1191与发声部11的内侧面的距离均不宜过近。此外,将人体两个耳朵和嘴部视为空间中的三个点,三个点构建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区域,而耳机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需要倾斜设置才能伸入内凹的耳甲腔,即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任意两个点连线并不会指向该三角形区域,如果第一收音孔1191距离发声部11的外侧面过近(例如,与外侧面的距离小于2mm)时,即使第二收音孔1192设置在发声部11的外侧面时,也无法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收音孔1191位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或前侧面时,为了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的收音效果以及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指向用户前侧的区域,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与发声部11的内侧面在发声部的厚度方向Z的距离与发声部11沿其厚度方向Z的尺寸的比值可以在0.25-0.7之间。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与发声部11的内侧面在发声部的厚度方向Z的距离与发声部11沿其厚度方向Z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为0.25-0.65,这里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相对发声部11内侧面相对较远的距离,可以降低发声部11与耳部的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的影响,同时,这里通过减小第一收音孔1191相对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距离,可以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的嘴部。较为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与发声部11的内侧面在发声部的厚度方向Z的距离与发声部11沿其厚度方向Z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为0.3-0.6。较为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与发声部11的内侧面在发声部的厚度方向Z的距离与发声部11沿其厚度方向Z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为0.3-0.4,这里通过进一步减小第一收音孔1191相对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距离,可以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更加精准地指向用户的嘴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内侧面为曲面形状,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与发声部11的内侧面在发声部的厚度方向Z的距离可以等效为第一收音孔1191的中心与发声部11的内侧面的切面之间的距离,其中,发声部11的内侧面的切面为平行于长轴方向X和短轴方向Y,且与内侧面相切的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还可以设置在耳挂上(例如耳挂上距离用户嘴部最近的位置),相应地,为了确保第二收音孔1192与第一收音孔1191的连线的指向性,当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耳挂上时,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在发声部11的上侧面与前侧面的连接处附近。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耳机10的耳挂的结构或形状以满足开设第二收音孔1192所需的位置要求,从而实现在满足第二收音孔1192与第一收音孔1191的连线的大致指向用户嘴部的同时,确保第二收音孔1192与第一收音孔1191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于发声部11上未与耳甲腔形成辅助腔体的一侧。例如,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下侧面LS、外侧面OS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且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均避开发声部11的壳体内的零部件(例如扬声器、主控电路板等)设置。例如,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下侧面LS、外侧面OS中的任意一个侧面上。又例如,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下侧面LS、外侧面OS中的任意两个侧面的连接处。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同时兼顾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连线的指向性,第一收音孔1191通常呈对角设置,例如,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图9所示的左下角,第二收音孔1192设置在图9所示的右上角。为了更为清楚地说明第二收音孔1192的分布位置,这里以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下侧面LS、后侧面FE为参考分别进行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外侧面OS。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小第二收音孔1192与用户对耳轮的距离过小而导致收音质量受到影响,可以使第二收音孔1192与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的距离D5为1mm-3mm,第二收音孔1192与后侧面FE的距离D6为8mm-12mm。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减小第二收音孔1192与用户对耳轮的距离过小而导致收音质量受到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音孔1192与上侧面US的距离D5为2mm-2.5mm,第二收音孔1192与后侧面FE的距离D6为9mm-10mm。类似地,为了避免第二收音孔1192与第一收音孔1191之间的距离过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音孔1192与前侧面CE的距离D7为8mm-12mm。优选地,第二收音孔1192与前侧面CE的距离D7可以为8.5mm-12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音孔1192与下侧面LS的距离D8可以为4mm-8mm。优选地,第二收音孔1192与下侧面LS的距离D8可以为6mm-8mm。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第二收音孔1192到发声部11的上侧面、前侧面、后侧面以及下侧面的距离可以指第二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的壳体的外表面的开口的中心到发声部11的上侧面、前侧面或后侧面的距离。其中,当发声部11的侧面(例如上侧面、前侧面、后侧面、下侧面)为平面时,该距离即第二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的壳体的外表面的开口的中心到平面的距离。当发声部11的侧面为曲面时,该距离可以指第二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的壳体的外表面的开口的中心到曲面的切面的距离。在本说明书中,发声部11的上侧面所对应的切面可以指与图31B所示的X-Z平面(或坐标系)平行并且与声部11的上侧面相切的平面,同理,发声部11的下侧面所对应的切面可以指与图31B所示的X-Z平面(或坐标系)平行并且与声部11的下侧面相切的平面,发声部11的前侧面所对应的切面可以指与图31A所示的Y-Z平面(或坐标系)平行并且与声部11的前侧面相切的平面,发声部11的后侧面所对应的切面可以指与图31A所示的X-Z平面(或坐标系)平行并且与声部11的后侧面相切的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需要具有较大的面积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与第二收音孔的直径可以大于0.8mm。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增加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直接,进一步提升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第一收音孔与第二收音孔的直径可以大于0.85mm,以进一步提升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与第二收音孔的直径可以为0.9mm。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防尘防水效果,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面积尺寸也不宜过大。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同时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和防尘防水性能,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直径介于0.8mm-3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和防尘防水性能,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直径可以为0.8mm-2.5mm,以进一步提升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直径可以为0.85mm-1.5mm,可以进一步提升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和防尘防水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孔径。当第一收音孔1191和/或第二收音孔1192的形状为不规则形状时,其直径可以理解为最大内径或平均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深度过大(例如大于8mm)时,可能会导致声音在传递至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过程中有所损耗,并且可能使得中高频声音更加尖锐,因此,为了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和/或第二收音孔1192的深度小于4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深度可以是指其开口处至对应麦克风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紧贴壳体设置时,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深度可以等于壳体的厚度。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深度可以均小于2.5mm,以进一步降低声音在传递至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过程中的损耗,提高中高频声音的收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持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深度可以保持一致。若是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深度不一致,会导致部分声音多传播了一段额外的距离,导致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对噪声的响应不一致,影响耳机10的降噪效果与通话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还可以设置有防尘防水网。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密封设置,例如通过硅胶套和双面胶密封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还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调整算法,使得在耳机10在较小音量时能明显听到低频提升,同时大音量时无变化,以避免破音损坏扬声器。通过调整算法设置,使得用户可以自主调整耳机音效。
图32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上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出声孔(例如出声孔111a)和至少一个泄压孔(例如泄压孔111c)。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声孔111a可以设置于发声部的内侧面,也就是说,当用户佩戴耳机10时,出声孔111a设置于发声部朝向用户耳廓的前外侧面的一侧上,此时出声孔111a靠近用户耳道口,并且位于发声部与耳甲腔形成的类腔体结构中,保证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孔111c可以位于发声部的其他侧面上,例如,发声部的上侧面、下侧面、前侧面、后侧面、外侧面中的任意一个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出声孔111a与发声部的前腔声学连通,泄压孔111c与发声部的后腔声学连通,出声孔111a和泄压孔111c输出的声音可以近似视为一组相位相反的声音,在远场(例如远离用户耳道口的位置),泄压孔111c发出的声音可以与出声孔111a发出的声音进行抵消,从而降低耳机在远场的漏音音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孔111c可以包括第一泄压孔和第二泄压孔,第二泄压孔相对于第一泄压孔可以更靠近出声孔111a。仅作为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泄压孔1131和第二泄压孔1132可以设置在发声部的同一个侧面上,例如,第一泄压孔和第二泄压孔可以同时设置在外侧面OS、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泄压孔和第二泄压孔可以分别设置在发声部11的两个不同侧面上,例如,第一泄压孔可以设置在外侧面OS上,第二泄压孔可以设置在上侧面US上,或者,第一泄压孔可以设置在外侧面OS上,第二泄压孔可以设置在下侧面LS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最大程度上破坏后腔中的驻波,两个泄压孔可以位于发声部的相对两侧,例如,第一泄压孔可以设置在上侧面US上,第二泄压孔可以设置在下侧面LS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与泄压孔111c、出声孔111a之间的距离需要满足一定的关系,以避免出声孔111a和泄压孔111c导出的声音在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处产生回声。
参照图2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与泄压孔111c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D9,第一收音孔1191与出声孔111a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D10。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主要收音的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于声学零点附近(例如出声孔111a与泄压孔111c之间的漏音相消的区域),以减小扬声器对第一麦克风的干扰。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于声学零点附近,可以使D9与D10的差值小于10mm。D9与D10的差值越小的位置,出声孔111a与泄压孔111c之间的漏音相抵消地越充分,在一些实施例中,d1与d2的差值可以小于6mm。优选地,D9与D10的差值可以小于4mm,以进一步减小扬声器对第一麦克风的干扰。
图33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发声部的示例性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中可以设置第一声阻网1193,第二收音孔1192中可以设置第二声阻网1192。该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可以指具有一定声阻作用但不会完全阻挡声音传播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声阻网1193和/或第二声阻网1194可以包括纱网和/或钢网。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可以通过双面胶或者胶水分别固定在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中。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该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可以提高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处的防水防尘性能。
参照图3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声阻网1193与第一声阻网1193所在的发声部11的壳体外表面的距离可以表示为D11,第二声阻网1194与第二声阻网1194所在的发声部11的壳体外表面的距离可以表示为D1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D11和D1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D11和D12距离相同时可以使得声音经过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传播效率近似相同,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声阻网1193与发声部11的壳体外表面的距离D11可以介于0.5mm-2mm之间,第二声阻网1194与发声部11的壳体外表面的距离D12也可以介于0.5mm-2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声阻网1193与发声部11的壳体外表面的距离D11可以介于0.5mm-1.5mm之间,第二声阻网1194与发声部11的壳体外表面的距离D12也可以介于0.6mm-1.2mm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响应较为平坦,提高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的信噪比,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需要具有一定的声阻,例如大于45Mrayls。例如,随着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的声阻的升高,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处对应的谐振频率向低频移动,且谐振峰的峰值逐渐平缓,同时,为了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处的声音的传播效率,以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的声阻值也不能过大,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可以使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的声阻介于45Mrayls-320Mrayls之间。优选地,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的声阻可以为80Mrayls-260 Mrayls,此时,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处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响应较为平坦,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处采集到的声音信号的质量较高,同时也可以保证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对声音信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为优选地,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的声阻可以为120Mrayls-200Mrayls。这里在保证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对声音信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的同时,使得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处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响应更为为平坦,提高第一麦克风或第二麦克风处采集到的声音信号的质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关于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的声阻测量,可以采用超声波回波测量法进行测量,或者通过声阻网的密度与声速的乘积进行确定。
由于声阻网的网孔越密集,声阻网对应的声阻越大,对来自与用户嘴部的用户语音的抑制效果越明显,麦克风所接收到的收音强度也就越小。基于此,可以对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的参数(例如网密度、网孔大小、厚度等)进行设计,以使得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具有预设的声阻范围。
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声阻网1193和/或第二声阻网1194可以包括多个孔,其中,每一个孔的孔径可以在15μm-51μ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防水防尘性能,同时兼顾声音的传播效率,可以将第一声阻网1193和第二声阻网1194中的每一个孔的孔径控制在18μm-44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声阻网1193和/或第二声阻网1194的开孔率可以在11%-18%的范围内,其中,术语“开孔率”可以理解为声阻网中开孔面积与声阻网的总面积的比值,开孔率越大,则表示在单个开孔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内的开孔数量越多,声阻网的声阻也就越小。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声阻网1193和/或第二声阻网1194的声阻介于45Mrayls-320 Mrayls之间,第一声阻网1193和/或第二声阻网1194的开孔率可以为11%-18%。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声阻网1193和/或第二声阻网1194的声阻介于45Mrayls-320 Mrayls之间,可以使第一声阻网1193和/或第二声阻网1194的厚度在55μm-108μm的范围内。
图34A是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图34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佩戴耳机的示意图。如图34A和图34B所示,耳机10可以包括悬挂结构12、发声部11和电池仓13,其中发声部11和电池仓13分别位于悬挂结构12的两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悬挂结构12可以为图34A或图34B所示的耳挂,耳挂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第一部分121可以挂设在用户耳廓的后内侧面和头部之间,并沿着耳廓的后内侧面向脖颈处延伸,第二部分122可以向耳廓的前外侧面延伸并连接发声部11,从而将发声部11佩戴于用户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第一部分121远离发声部11的一端与电池仓13连接,电池仓13内设置有与发声部11电性连接的电池。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为与人体耳廓和头部连接处相适配的弧形结构,当用户佩戴耳机10时,发声部11和电池仓13可以分别位于耳廓的前外侧面和后内侧面,其中,发声部11向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处延伸,使得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伸入耳甲腔中,并与耳甲腔配合形成类腔体结构。当第一部分121在其延伸方向的尺寸(长度)过小时,电池仓13会在靠近用户耳廓顶部的位置,此时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1无法为耳机10提供对耳部和/或头部的足够的接触面积,导致耳机10容易从耳部脱落,因此耳挂的第一部分121的长度需要足够长,以保证耳挂可以提供对耳部和/或头部的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耳机从人体耳部和/或头部脱落的阻力。此外,当发声部11的末端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的间距过大时,在佩戴状态下,电池仓13距离耳廓较远,无法为耳机提供足够的夹持力,容易发生脱落。当发声部11的末端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的间距过小时,电池仓13或发声部11对耳廓造成挤压,长时间佩戴影响用户的舒适性。这里以用户佩戴耳机作为示例,耳挂中第一部分121在其延伸方向的长度以及发声部11的末端与第一部分121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即,第一投影)的形心O1和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Q的距离来表征,为了保证耳挂可以提供对耳部和/或头部的足够大的接触面积,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Q相对于水平面(例如,地平面)的距离小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O1相对于水平面的距离,也就是说,在佩戴状态下,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Q位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O1的下方。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位置需要部分或整体伸入耳甲腔,其位置相对固定,如果发声部11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形心O1和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Q之间的距离过小,电池仓13会紧紧贴靠甚至压迫在耳廓后内侧面,影响用户佩戴的舒适性,而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O1和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Q的距离过大时,耳挂中第一部分121的长度也会较长,导致用户在佩戴时明显感觉到位于耳廓后内侧面的耳机部分偏沉或者电池仓13相对耳廓的位置较远,用户在运动时容易发生脱落,影响用户佩戴舒适度和耳机佩戴时的稳定性。为了使得用户佩戴耳机10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O1和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Q之间的距离d8范围为20mm-30mm。优选地,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O1和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Q之间的距离d8范围为22mm-28mm。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O1和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Q之间的距离d8范围为23mm-26mm。由于耳挂自身具有弹性,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和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O1和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Q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特定参考面的投影的形心和电池仓13在特定参考面的投影的形心之间的距离d7范围为16.7mm-25mm。优选地,在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特定参考面的投影的形心和电池仓13在特定参考面的投影的形心之间的距离d7范围为18mm-23mm。较为优选地,在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特定参考面的投影的形心和电池仓13在特定参考面的投影的形心之间的距离d7范围为19.6mm-21.8mm。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定参考面可以是人体矢状面或者耳挂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定参考面可以是矢状面,此时在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可以类比为发声部在特定参考面的投影的形心,电池仓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可以类比为电池仓在特定参考面的投影的形心。例如,这里的非佩戴状态可以表现为将人头模型中的耳廓结构去除,并采用固定件或者胶水将发声部以与佩戴状态下相同的姿态固定在人体头部模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特定参考面可以是耳挂平面。耳挂结构为弧形结构,耳挂平面为与耳挂上最外凸的三个点所形成的平面,即将耳挂自由放置时,对耳挂进行支撑的平面。例如,将耳挂放置在水平面时,该水平面对耳挂进行支撑,该水平面可以视为耳挂平面。在其它实施例中,耳挂平面也是可以指耳挂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将其平分或大致平分的平分线所构成的平面。在佩戴状态时,耳挂平面虽然相对于矢状面有一定角度,但此时耳挂可以近似视为与头部进行贴合的,因此该角度很小,为了便于计算及描述,这里采用耳挂平面作为特定参考面来代替矢状面也是可以的。
以特定参考面为矢状面作为示例,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和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O1和电池仓13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Q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该变化值可以反映耳挂的柔软度。耳挂的柔软度过大时,耳机10的整体结构和形态不稳定,无法对发声部11和电池仓13进行较强支撑,佩戴的稳定也较差,容易发生脱落,考虑到耳挂需要挂设在耳廓与头部的连接处,耳挂的柔软度过小时,耳机10不易发生形变,用户佩戴耳机时,耳挂会紧紧贴靠甚至压迫在人体耳部和/或头部之间的区域,影响佩戴的舒适性。为了使得用户佩戴耳机10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O1在与电池仓13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Q的距离变化值与耳机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O1与电池仓13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Q的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3-0.8。优选地,放式耳机10在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O1在与电池仓13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Q的距离变化值与耳机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O1与电池仓13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Q的距离的比值范围为0.45-0.68。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状及形心Q的内容可以参考本说明书中关于发声部1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状和形心O1的相关描述。此外,电池仓13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可以为相互独立的结构,电池仓13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之间采用嵌接、卡接等的方式连接,确定电池仓13的投影时可以以电池仓13与第一部分121之间的拼接点或拼接线以更加准确地获取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
图35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参照图35,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可以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其中,对耳轮区域可以包括图1所示的对耳轮105、对耳轮上脚1011、对耳轮下脚1012中任意一个或多个位置,此时,发声部11位于耳甲腔102及耳道口的上方,用户的耳道口处于开放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壳体上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出声孔和泄压孔,出声孔与耳机10的前腔声学耦合,泄压孔与耳机10的后腔声学耦合,其中,出声孔输出的声音和泄压孔输出的声音可以近似视为两个点声源,该两个点声源的声音具有相位相反,形成一个偶极子。其中,用户佩戴耳机时,出声孔位于发声部11朝向或靠近用户耳道口的侧壁上,泄压孔位于发声部11远离或背离用户耳道口的侧壁上。这里发声部11自身的壳体可以起到挡板的作用,增大出声孔和泄压孔到外耳道101的声程差,以增大外耳道101处的声音强度。进一步地,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内侧面贴靠在对耳轮区域,对耳轮区域的凹凸结构也可以起到挡板的作用,其会增大泄压孔发出的声音传播到外耳道101的声程,从而增大出声孔和泄压孔到外耳道101的声程差。
图36和图37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如图36和图3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或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和用户耳廓在用户头部的矢状面(例如可以参考图36和图37中的S-T平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投影(图36和图37中所示的实线框所示的矩形区域近似等效为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为了使得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例如,位于对耳轮、三角窝、对耳轮上脚或对耳轮下脚的位置),其中,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6在垂直轴方向(例如,图36和图37所示的T轴方向)的距离h6与第二投影在该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可以在0.25-0.4之间,该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末端点B6在矢状轴方向(例如,图36和图37所示的S轴方向)的距离w6与第二投影在该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可以在0.4-0.6之间。
考虑到发声部11的侧壁贴靠在对耳轮区域,为了使得发声部11与更大区域的对耳轮区域相贴靠,使得区域的凹凸结构也可以起到挡板的作用,以增大泄压孔发出的声音传播到外耳道101的声程,从而增大出声孔和泄压孔到外耳道101的声程差,以增大外耳道101处的声音强度,同时减小远场漏音的音量。基于此,为了兼顾发声部11的听音音量和漏音量,以保证发声部11的声学输出质量,可以使发声部11尽可能地与用户的对耳轮区域相贴合。相应地,可以将发声部11在用户头部的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用户耳廓在该矢状面上的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6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6(也被称为第二距离)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控制在0.25-0.4之间,同时将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用户耳廓在该矢状面上的第二投影的末端点B6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6(也被称为第三距离)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耳廓的前端点B7与耳廓的末端点B6在矢状方向的距离)之比控制在0.4-0.6之间。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在保证发声部11的声学输出质量的同时提升耳机的佩戴舒适度,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6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6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还可以在0.25-0.35之间,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末端点B6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6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可以在0.42-0.6之间。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6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6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还可以在0.25-0.34之间,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末端点B6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6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可以在0.42-0.55之间。
类似地,当用户耳朵在形状和尺寸上存在差异,前述比值范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示例性地,当用户耳垂较长时,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相比一般情况会偏大,此时,用户在佩戴耳机10的情况下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A6在垂直轴方向的距离h6与第二投影在垂直轴方向的高度h之比则会变小,例如,可以为0.2-0.35之间。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用户耳轮呈向前弯曲的形态时,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相比一般情况会偏小,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末端点B6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6也会偏小,此时,用户在佩戴耳机10的情况下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末端点B6在矢状轴方向的距离w6与第二投影在矢状轴方向的宽度w之比可能会变大,例如,可以为0.4-0.7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类似地,为了确保第一麦克风与第二麦克风具有良好的收音效果,在该佩戴状态下也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的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的佩戴状态下(后文简称第二佩戴状态),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位于耳机10上接近嘴部的位置,从而提高第一麦克风收集用户的嘴部发出的声音时的收音效果。与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伸入用户耳甲腔的佩戴方式类似,当耳机10的佩戴方式为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间距,以便进行后续的信号处理。并且,由于耳机10在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的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会抵接在用户耳廓的内壁(例如内轮廓1014处),在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靠近用户嘴部的位置以及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需要具有一定的间距的前提下,第二收音孔1192可能距离耳廓的内轮廓1014较近,这就可能导致用户讲话产生的声波或外界声波在传递到耳廓的内轮廓1014时,耳廓的内轮廓1014对声波造成反射效应,尤其是在3kHz-8kHz的频率范围内,导致第二麦克风接收的声音相对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还要大,影响后续的降噪和收音效果。基于上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收音孔1192与用户耳廓的内轮廓1014的距离以保证耳机的降噪和收音效果。如图35所示,当耳机10处于第二佩戴状态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用户矢状面上可以具有第一投影点P,第二收音孔1192在用户矢状面上可以具有第二投影点O。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更清楚地描述第一收音孔1191、第二收音孔1192以及用户耳廓的内轮廓1014的距离的位置关系,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上的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来表征,关于第一距离OP的内容可以参考前文耳机伸入耳甲腔时的内容,这里不做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在用户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的延长线与用户耳廓的内轮廓1014在矢状面的投影具有交点C,第二收音孔1192与内轮廓1014的距离可以通过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投影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来表征。
考虑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间距,受限于发声部11的自身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投影在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来体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的分布情况。以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均设置在发声部11上作为示例进行说明,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可以分别分布在第一投影的对角上,例如,左下角和右上角,此时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可以具有较大的间距。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不限于位于第一投影的对角上,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在特定的距离范围内即可。结合前面的描述,发声部11自身的尺寸不宜过大,在发声部11的尺寸有限的前提下,尽量使得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较大,基于此,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可以具有较大的间距,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可以尽量沿第一投影的任意一条对角线及其附近区域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在0.7-1.2的范围内。进一步地,考虑到用户佩戴耳机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位于第一投影的对角时,第二收音孔1192可能非常靠近人体耳廓的内轮廓,这就会导致用户讲话产生的声波或外界声波在传递到耳廓的内轮廓时,耳廓的内轮廓对声波造成反射效应,尤其是在3kHz-8kHz的频率范围内,导致第二麦克风接收的声音相对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还要大,影响后续的降噪和收音效果。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小用户耳廓的内轮廓对第二麦克风的影响,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第二麦克风的位置应当与对耳轮间隔一定的距离,例如,图35中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应当适当远离发声部与耳廓的内轮廓接触的右上角边界。优选地,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在0.7-1.2的范围内。较为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减小用户耳廓的内轮廓对第二麦克风的影响,同时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以及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之间具有较大的间距,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在0.75-1的范围内。更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在0.8-1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二收音孔1192距离耳廓的内轮廓1014较近时,会导致用户讲话产生的声波或外界声波在传递到耳廓的内轮廓1014时,耳廓的内轮廓1014可能对声波造成反射效应,尤其是在3kHz-8kHz的频率范围内,会造成第二麦克风接收的声音相对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还要大,影响后续的降噪效果和收音效果。另外,由于发声部11的尺寸有限,需要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而第二收音孔1192距离内轮廓1014较远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会变小,影响后续信号的处理。
图38A-图38D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在不同距离下所对应的频响曲线示意图。
参照图38A,曲线2501和曲线2502分别为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在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为25mm,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为8mm时的频响曲线示意图,其中,第二收音孔1192位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根据图38A可以看出,当第二收音孔1192位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且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为8mm时,第一麦克风的收音在全频段都优于第二麦克风,且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对声音的响应比较一致,整体收音情况相对较为理想。
参照图38B,曲线2503和曲线2504分别为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在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为25mm,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为6mm时的频响曲线示意图,与图38A所示的场景相同,第二收音孔1192位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根据图38B可以看出,当第二收音孔1192位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且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为6mm时,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在4k以上的频段幅值差异已经很小,此时整个麦克风组件对用户嘴部的语音拾取效果会受到影响,高频部分可能会有所缺失。
参照图38C,曲线2505和曲线2506分别为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在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为25mm,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为4mm时的频响曲线示意图,与图38A和图38B所示的场景相同,第二收音孔1192位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根据图38C可以看出,当第二收音孔1192位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且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为4mm时,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在2.2k-4k频段的收音幅值差异也显著减小,良好收音的语音频段进一步收窄。
参照图38D,曲线2507和曲线2508分别为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在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为25mm,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为2mm时的频响曲线示意图,与图38A-38D所示的场景相同,第二收音孔1192位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根据图38D可以看出,当第二收音孔1192位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且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为2mm时,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在2.2kHz以上频段前后收取语音的幅值已经基本没有差异,麦克风组件对用户嘴部的语音拾取效果会受到较严重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和降噪效果,可以使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距离介于2mm-10mm之间。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4mm-10mm之间。优选地,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6mm-10mm之间。较为优选地,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距离可以介于8mm-10mm之间。为了进一步降低耳廓的内轮廓对第二麦克风的影响,可以适当调整第一收音孔1191和/或第二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上的位置,可以使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与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的比值介于1.8-4.4。基于降低对耳轮对第二麦克风的影响以及易于后续信号的处理的考虑,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耳廓的内轮廓的距离,同时进一步增大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与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的比值介于2.5-3.8之间。较为优选地,当耳机的佩戴位置不变时,为了进一步降低耳廓的内轮廓对第二麦克风的影响,可以增大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耳廓的内轮廓的距离,同时增大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以便易于后续信号的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与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的比值可以介于2.5-3.5之间。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之间的第一距离OP与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第四距离OC的比值可以介于2.5-3.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描述主要针对于第二收音孔1192位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的情况,当第二收音孔1192设置于发声部11的外侧面时,由于第二收音孔1192基本与用户耳轮处于同一平面,所以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距离对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的影响不显著,此时,只需确保用户的耳轮没有显著高于第二收音孔1192所在位置即可。
继续参照图35,在第二佩戴状态下,第一收音孔1191与用户嘴部(参考图35中的Q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收音孔1192与用户嘴部之间的距离,以便后续信号的处理。如图24所示,当耳机10处于第二佩戴状态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用户矢状面(例如图24所示的T-S平面)上可以具有第一投影点P,第二收音孔1192在用户矢状面上可以具有第二投影点O,第三投影点Q用来表示用户嘴部(例如,唇珠)在用户矢状面的投影,用户嘴部在用户矢状面上具有第三投影点Q,其中,PQ之间的距离小于OQ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第二收音孔1192在该矢状面上的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大致指向用户嘴部在该矢状面上的第三投影点Q。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基于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接收的声音构建指向性算法,使收到的用户语音更加清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点P与第三投影点Q之间的连线PQ相对于第二投影点O与第三投影点Q之间的连线OQ可以呈一定角度的夹角。为了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指向性,可以使PQ与OQ之间的夹角小于30°。在一些实施例中,PQ与OQ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25°。优选地,PQ与OQ之间的夹角可以为5°~20°。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PQ与OQ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3°、9°或者15°等。
图39A-图39C是根据本说明书所示的耳机与用户耳道的不同示例性配合位置示意图。如图39A至图39C所示,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在矢状面的投影的交点C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分布情况相关,同时也与发声部11相对耳甲腔102和耳廓的内轮廓1014的佩戴位置相关,尤其是发声部11的后侧面FE(也被称为发声部11的末端或自由端)相对耳甲腔102的距离相关。此外,与发声部11的后侧面相对于耳甲腔的边缘和耳廓的内轮廓1014的距离会影响发声部11在佩戴状态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这里可以通过限制发声部11的后侧面相对耳甲腔边缘的距离限定发声部11在佩戴状态下的具体位置,保证用户耳道口处听音音量的同时,提高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参照图39A,在一些实施例中,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可以相对水平面平行或近似平行,发声部11的末端FE位于耳廓的内轮廓1014和耳甲腔102的边缘之间,也就是说,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的投影的中点C3位于耳廓的内轮廓1014在矢状面的投影和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之间。如图39B和39C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也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倾斜。如图39B所示,发声部11的末端FE相对发声部11的固定端向耳廓顶部的区域倾斜,发声部11的末端FE抵靠在耳廓的内轮廓1014。如图39C所示,发声部11的固定端相对发声部11的末端FE向耳廓顶部的区域倾斜,发声部11的末端FE位于耳甲腔102的边缘和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也就是说,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的投影的中点C3位于耳廓的内轮廓1014在矢状面的投影和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的投影的中点C3位于耳廓的内轮廓1014在矢状面的投影和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之间。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相对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过小时,发声部11的末端FE无法抵靠在耳廓的内轮廓1014处,就无法对发声部11起到限位的作用,容易发生脱落,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相对耳甲腔102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过大时,发声部11对耳廓的内轮廓1014造成挤压,长时间佩戴引起用户的不适。为了保证耳机10在具有较好的听音效果的同时,也能保证用户佩戴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以及降低耳廓的内轮廓对第二收音孔1192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不大于15mm,此时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的距离可以在2mm-10mm的范围内。优选地,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不大于13mm,此时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的距离可以在4mm-10mm的范围内。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不大于11mm,此时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的距离可以在6mm-10mm的范围内。此外,考虑到发声部11的末端FE相对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具有间隙,出声孔发出的声音和泄压孔发出的声音会在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的区域发生声短路,导致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降低,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的区域越大,声短路现象越明显。为了保证用户佩戴耳机10时的听音音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末端FE可以抵靠在耳廓的内轮廓1014处,使得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之间的声短路路径被关闭,从而提高耳道口的听音音量。
需要说明的是,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为曲线或折线时,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可以通过下述示例性的方法进行选取,可以选取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上距离最大的两个点做一条线段,选取该线段上的中点做中垂线,该中垂线与该投影相交的点即为发声部11的末端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末端FE为曲面时,还可以选取其投影上与短轴方向Y平行的切线所在的切点作为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可以指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区域的最小距离。或者,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可以指发声部11的末端FE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3与耳甲腔的边缘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矢状轴的距离。
发声部11的整体或部分结构覆盖对耳轮区域可以形成挡板,而用户佩戴耳机10时的听音效果与发声部11出声孔和泄压孔之间的距离相关,出声孔和泄压孔之间的距离越近,二者发出的声音在用户耳道口处相抵消的越多,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越小。出声孔和泄压孔之间的间距与发声部11的尺寸相关,比如,出声孔可以设置在发声部11靠近用户耳道口的侧面(例如,下侧面或内侧面),泄压孔的可以设置在发声部11远离用户耳道口的侧壁(例如,上侧面或外侧面)。因此,发声部的尺寸会影响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例如,当该尺寸过大时,会给耳部大部分区域带来压迫感,影响用户的佩戴舒适性以及随身携带时的便捷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和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第二投影最高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反映发声部11在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基于此,为了保证耳机10不堵塞用户耳道口的同时,提高耳机10的听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的佩戴状态为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时,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2mm-24mm,发声部11的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的距离范围为22mm-34mm。优选地,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的距离范围为12.5mm-23mm,发声部11的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第二投影的最高点的距离范围为22.5mm-33mm。需要说明的是,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为曲线或折线时,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可以通过下述示例性的方法进行选取,可以选取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X距离最大的两个点做一条线段,选取该线段上的中点做中垂线,该中垂线与该投影相交的点即为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可以选取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中与第二投影最高点的投影的距离最小的点作为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关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同上述方式选取,例如,可以选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中与第二投影最高点的投影的距离最大的点作为发声部11的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和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可以反映发声部11在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为了保证耳机10不堵塞用户耳道口的同时,提高耳机10的听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为可以13mm-20mm,发声部11的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为22mm-36mm。优选地,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4mm-19.5mm,发声部11的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22.5mm-35mm。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5mm-18mm,发声部11的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为26mm-30mm。
参照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在耳挂的第二部分112。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在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与发声部11的连接处附近。例如,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上或者设置于发声部11上。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设置在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与发声部11的连接处附近可以理解为第一收音孔1191与连接处的最小距离不大于4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相对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以及发声部11的位置关系还可以通过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该连接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表征。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该连接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最小距离可以不大于4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还可以设置于发声部11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之间的连接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可以是相互独立的结构,二者可以通过拼接、嵌接、插接等的方式进行连接,发声部11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可以是指二者之间的连接缝隙。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于发声部11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附近(例如,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上)可以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靠近用户的同时,不占据发声部11内部腔体空间,便于换能器的安装、内部线路的走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当第一收音孔1191位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时,第一收音孔1191相对在耳机10上的分布情况可以通过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投影(例如,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和耳挂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的比值进行体现。当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投影与发声部和耳挂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第七距离或第八距离的比值过大时,比如,第一收音孔1191位于耳挂上顶点T1时,导致第一收音孔1191距离用户嘴部较远,影响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此外,第一收音孔1191过于靠近耳挂上顶点T1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连线无法指向用户嘴部区域,影响用户讲话时的收音效果。基于上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投影与发声部11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发声部和耳挂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发声部的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1与耳挂上顶点T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的比值不大于0.2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投影与发声部11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发声部11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发声部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C2与耳挂上顶点T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比值不大于0.18。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之间的距离来提高发声部11的听音音量、降漏音效果以及佩戴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比如,发声部11位于耳廓顶部、耳垂处、耳廓前侧的面部区域或耳廓的内轮廓和耳甲腔的边缘之间时,具体体现为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边界的某个区域的点的距离过小,相对于另一区域的点的距离过大,对耳轮区域无法与发声部11相配合起到挡板的作用,影响耳机的声学输出效果。此外,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边界的某个区域的点的距离过大,发声部11的末端FE相对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可能具有间隙,出声孔发出的声音和泄压孔发出的声音会在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的区域发生声短路,导致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降低,而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的区域越大,声短路现象越明显。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的佩戴状态为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时,发声部11在用户头部的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也可以位于第二投影的轮廓围成的区域中,但是,相较于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伸入用户耳甲腔而言,该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用户头部的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距离范围会存在一定的不同。图35-图37所示的耳机中,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结构覆盖对耳轮区域,可以让耳道口充分暴露,使得用户可以更好地接收外界环境中的声音。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在该佩戴方式下兼顾发声部11的听音音量、降漏音效果以及接收外部环境的声音的效果以及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的区域尽量降低,使发声部11具有较好的声学输出质量,该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距离范围可以在13mm-54mm之间。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距离范围可以在18mm-50mm之间。较为优选地,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距离范围还可以在20mm-45mm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发声部11在用户头部的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第二投影的轮廓的距离范围控制在在23mm-40mm之间,可以使得发声部11大致位于用户的对耳轮区域,并且,可以使得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与对耳轮区域形成挡板,以增大泄压孔发出的声音传播到外耳道101的声程,从而增大出声孔和泄压孔到外耳道101的声程差,以增大外耳道101处的声音强度,同时减小远场漏音的音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该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过大导致佩戴不稳定以及可以使得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的区域较大的问题,同时避免该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过小而导致佩戴舒适度较差以及无法与对耳轮区域相配合以实现较好的声学输出质量的问题,可以将发声部1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控制在8mm-45mm之间。可以理解,通过将该距离控制在8mm-45mm,可以使得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佩戴时能够与用户耳廓的后内侧面较好地贴合,同时保证发声部11恰好位于用户的对耳轮区域,使发声部11与对耳轮区域形成挡板,以增大泄压孔发出的声音传播到外耳道101的声程,从而增大出声孔和泄压孔到外耳道101的声程差,以增大外耳道101处的声音强度,同时减小远场漏音的音量。此外,将发声部1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控制在8mm-45mm之间,可以使得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的区域尽量减小,以减小发声部11周围的声短路区域,从而提高用户耳道口的听音音量。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升耳机的佩戴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0mm-41mm。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3mm-37mm。更为优选地,发声部1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5mm-33mm。进一步优选地,发声部1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20mm-25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C之间的距离(第四距离)与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第六距离)的比值可以反映第二收音孔1192在耳机上的位置以及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耳廓的内轮廓的距离,例如,该比值越大,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耳廓的内轮廓的距离越大。通过增大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耳廓的内轮廓的距离可以降低对对第二收音孔1192的声音增强效应,但是发声部11的尺寸有限,在此前提下还需要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之间的距离。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距离OC与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的比值可以为0.32-1。为了进一步降低耳廓的内轮廓对第二收音孔1192的声音增强效应,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与交点A之间的距离,优选地,第四距离OC与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的比值可以为0.45-0.8。较为优选地,第四距离OC与第一投影的形心O1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距离的比值可以为0.5-0.7。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挂可以具有弹性,其在佩戴状态相较于未佩戴状态可以发生一定的形变。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在佩戴状态可以大于未佩戴状态。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在在特定参考面上的投影的形心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特定参考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6mm-40mm。优选地,该发声部在特定参考面上的形心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特定参考面上的投影的距离范围可以为9mm-32mm。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使发声部11在特定参考面上的形心与耳挂的第一部分121在特定参考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在未佩戴状态下略小于佩戴状态,可以使得耳机10在处于佩戴状态时其耳挂和发声部能够对用户耳朵产生一定的夹紧力,从而使得其在不影响用户佩戴体验的情况下提高用户佩戴时的稳定性。关于特定参考面的内容可以参考本申请说明书其它地方的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的佩戴状态为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时,发声部11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O1可以位于用户耳道口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区域外,使得耳道口保持充分的开放状态,以更好地接收外界环境中的声音信息。第一投影的形心O1的位置与发声部的尺寸相关,发声部11在长轴方向X或短轴方向Y的尺寸过小时,发声部11的体积相对较小,使得其内部设置的振膜面积也相对较小,导致振膜推动发声部11的壳体内部空气产生声音的效率低,影响耳机的声学输出效果。发声部11在长轴方向X的尺寸过大时,发声部11可能超出耳廓,耳廓的内轮廓无法对发声部11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佩戴状态下容易发生脱落。此外,发声部11在长轴方向X的尺寸过小时,发声部11的末端FE相对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具有间隙,出声孔发出的声音和泄压孔发出的声音会在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的区域发生声短路,导致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降低,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的区域越大,声短路现象越明显。发声部11在短轴方向Y的尺寸过大时,发声部11可能覆盖用户耳道口,影响用户获取外界环境中的声音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发声部具有较好的声学输出质量,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用户耳道口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的距离可以不大于25mm。优选地,该发声部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用户耳道口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的距离可以为5mm-23mm。较为优选地,该发声部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用户耳道口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的距离可以为8mm-20mm。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该发声部在用户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用户耳道口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的距离控制为10mm-17mm,可以使得第一投影的形心O1大致位于用户的对耳轮区域,由此,不仅可以使发声部输出的声音能够较好地传递给用户,并能够使耳道口保持充分开放的状态以获取外界环境中的声音信息,同时,耳廓的内轮廓还可以使得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可以受到阻碍其下滑的作用力,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耳机10的佩戴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状可以近似视为椭圆形,相对应地,耳道口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可以为该椭圆形的几何中心。
参照图39A,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发声部11为类长方体结构时,其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可以相对水平面(例如地平面)平行。参照图39B和图39C,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相对于水平面也可以呈一定角度的倾斜。结合图39A和图39B,当发声部11相对水平方向斜向上倾斜时,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过大,会导致发声部11的出声孔距离耳道口较远,影响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结合图39A和图39C,当发声部相对水平方向斜向下倾斜时,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过大,会导致发声部11覆盖耳道口,影响用户获取外界环境中的声音信息。基于上述问题,在佩戴状态下,为了使得用户耳道口处具有较好的听音效果,同时保证用户的耳道口保持充分的开放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不大于40°。优选地,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不大于38°。较为优选地,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不大于25°。较为优选地,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不大于10°。
需要注意的是,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与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相同或不同。例如,当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与下侧面LS平行时,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和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相同。又例如,当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与下侧面LS不平行时,或者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中的一个为平面壁,另一个为非平面壁(例如,曲面壁)时,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和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不同。此外,当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为曲面或者凹凸面时,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可能为曲线或折线,此时上侧面U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为曲线或折线相对地平面距离最大的点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以为曲线或折线相对地平面距离最小的点的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除此之外,用户佩戴耳机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需要指向用户嘴部区域附近,才能更好地收集用户讲话时的声音。在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相对于水平方向存在一定倾斜角度的基础上,将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进一步设置为相对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倾斜,可以更好地满足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指向性。例如,可以通过佩戴状态下发声部相对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的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矢状面的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角度来体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指向性。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可以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矢状面的投影的角度可以通过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的夹角θ8来表征。
图40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参照图40,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可以包括长轴方向X和短轴方向Y,其中,长轴方向X可以指发声部11的长度延伸方向,短轴方向Y可以指发声部11的高度(或宽度)延伸方向。当耳机10处于第二佩戴状态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用户矢状面上可以具有第一投影点P,第二收音孔1192在用户矢状面上可以具有第二投影点O,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的夹角可以表示为θ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的夹角来调整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
如图40所示,矢状轴S和垂直轴T可以表示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相对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的临界方向,换言之,即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方向可以介于矢状轴S与垂直轴T之间,以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采集用户讲话时的收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以图40所示的长轴方向X的负方向为0°,以逆时针方向为正,来对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相对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所构成的角度进行表示。具体地,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用户耳道口处具有较好的听音效果,同时保证用户的耳道口保持充分的开放状态,以及同时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不大于40°,此时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所构成的角度θ8介于-45°-45°之间。优选地,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不大于25°,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所构成的角度θ8可以为-25°-30°,此时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相对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减小,发声部的出声孔可以更加靠近用户耳道口,提高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此外,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长轴方向X的角度范围适当缩小,可以使得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区域。基于此,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不大于25°,此时,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所构成的角度θ8可以为-20°-25°,这里通过进一步减小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相对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以及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长轴方向X的角度范围,可以使得发声部的出声孔可以更加靠近用户耳道口,提高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同时可以使得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可以更加精准地指向用户嘴部区域。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还可以是图42A所示的佩戴状态,此时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与水平方向近似平行(例如,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或下侧面LS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不大于10°),此时使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发声部11在该矢状面上的投影形状的长轴方向X所构成的角度可以为0-90°。
与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伸入用户耳甲腔的佩戴方式类似,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的佩戴方式为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时,为了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具有较好的指向性,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用户冠状轴的夹角介于-30°--135°之间。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相对于用户冠状轴的夹角可以介于-50°--135°之间,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左右附近的区域。较为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相对于用户冠状轴的夹角可以介于-90°--135°之间,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的区域。其中,当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相对于用户冠状轴的夹角为-90°时,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平行于用户矢状面。
图41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参照图41,当耳机10处于第二佩戴状态时,用户的下颌底端点在用户矢状面上可以具有第五投影点Q',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例如图41中的虚线区域1015)的形心为B,该第五投影点Q'与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B所构成的连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发声部11与用户的下颌底端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继续参照图41,第一收音孔1191在用户矢状面上可以具有第一投影点P,第二收音孔1192在用户矢状面上可以具有第二投影点O。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具有较好的指向性,即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至下颌底端点之间的区域,可以使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第五投影点Q'和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B的连线的夹角θ6不大于45°。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处于第二佩戴状态时,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第五投影点Q'和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B的连线的夹角θ6可以为6°-35°,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指向用户嘴部的附近区域。优选地,该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第五投影点Q'和用户耳道口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B的连线的夹角θ6可以为10°-25°,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更加精准地指向用户嘴部。
继续参照图26,矢状轴S和垂直轴T可以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的临界方向,换言之,即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采集用户讲话时的收音效果,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与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方向可以介于矢状轴S与垂直轴T之间。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可以呈一定角度的夹角θ7。该夹角θ7可以反映出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的指向性,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之间的夹角θ7可以不大于90°。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附近的区域,从而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之间的夹角θ7的范围可以适当减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之间的夹角θ7可以在20°-80°的范围内。优选地,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区域,从而保证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之间的夹角θ7的范围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之间的夹角θ7可以在40°-70°的范围内。优选地,第一投影点P和第二投影点O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之间的夹角θ7可以在42°-65°的范围内,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嘴部,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收音效果更佳。
图42A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图42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与发声部的外侧面的夹角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在用户佩戴如图40所示的耳机时,发声部的部分或整体结构可以覆盖对耳轮区域,发声部11的上侧面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与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的原理类似,这里继续参考图16A,该夹角可以通过可以发声部11的上侧面在矢状面的投影和耳挂的第二部分122与发声部11的上侧面的连接处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切线126的夹角β来表示。具体地,发声部11的上侧壁与耳挂的第二部分122具有连接处,该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为点U,过该点U做耳挂的第二部分122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切线126。当上侧面为曲面时,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可能为曲线或折线,此时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切线126的夹角可以为曲线或折线相对地平面距离最大的点的切线与切线126的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上侧面为曲面时,还可以选取其投影上与长轴方向X平行的切线,以该切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表示上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切线126的倾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角β可以在45°-110°的范围内。优选地,夹角β可以在60°-100°的范围内。较为优选地,夹角β可以在80°-95°的范围内。
人体头部可以近似视为类似球体的结构,耳廓为相对头部外凸的结构,用户在佩戴耳机时,耳挂的部分区域贴靠在用户头部,为了使得发声部11能够与对耳轮区域相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相对于耳挂平面可以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该倾斜角度可以通过发声部11对应的平面和耳挂平面之间的夹角来表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对应的平面11可以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发声部1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为曲面时,发声部11所对应的平面可以指该曲面在中心位置处所对应的切面,或与该曲面的边缘轮廓所围成的曲线大致重合的平面。这里以发声部11的内侧面作为示例,该侧面与耳挂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发声部11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
考虑到角度过大会使得发声部11与用户对耳轮区域的接触面积较小,无法提供足够的接触阻力,用户在佩戴时容易发生脱落,此外,发声部11至少部分覆盖对耳轮区域形成的挡板的尺寸(尤其是沿发声部11的长轴方向X的尺寸)过小,出声孔和泄压孔到外耳道101的声程差较小,影响用户耳道口的听音音量。再者,发声部11沿其长轴方向X的尺寸过小,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的区域较大,出声孔发出的声音和泄压孔发出的声音会在发声部11的末端FE与耳廓的内轮廓1014之间的区域发生声短路,导致用户耳道口处的听音音量降低。为了保证用户在佩戴耳机10时能够具有较好的听音效果的同时,保证佩戴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的佩戴方式为发声部11至少部分地覆盖用户对耳轮区域,且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所对应的平面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可以不大于8°,从而使得发声部11与用户对耳轮区域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佩戴时的稳定性,同时发声部11的大部分结构位于对耳轮区域,使得耳道口处于完全放开的状态,以便用户接收外界环境中的声音。优选地,发声部11所对应的平面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可以为2°-7°。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所对应的平面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可以为3-6°。
由于耳挂自身具有弹性,发声部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在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未佩戴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小于佩戴状态下的倾斜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处于未佩戴状态时,发声部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可以为0°-6°。通过使发声部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在未佩戴状态下略小于佩戴状态,可以使得耳机10在处于佩戴状态时其耳挂能够对用户耳朵(例如对耳轮区域)产生一定的夹紧力,从而使得其在不影响用户佩戴体验的情况下提高用户佩戴时的稳定性。优选地,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可以为1°-6°。较为优选地,在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范围可以为2°-5°。
当发声部11在厚度方向Z的尺寸过小时,振膜与发声部11的壳体形成的前腔和后腔的体积过小,振动的振动幅度收到限制,无法提供较大的声音音量。当发声部11在厚度方向的尺寸过大时,在佩戴状态时,发声部11的整体尺寸或重量较大,影响佩戴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发声部11可以具有较好的声学输出效果以及保证佩戴时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的佩戴方式为发声部至少部分地覆盖用户对耳轮区域,且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远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可以为12mm-19mm,发声部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近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可以为3mm-9mm。优选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远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可以为13.5mm-17mm,发声部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近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可以为4.5mm-8mm。较为优选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发声部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远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可以为14mm-17mm,发声部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近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可以为5mm-7mm。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发声部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远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控制在12mm-19mm之间,同时将发声部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近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控制在3mm-9mm之间,可以对发声部的沿厚度方向Z以及长轴方向X进行约束,以使得其至少部分能够与用户的对耳轮区域相配合形成挡板,并且同时确保耳机具有较好的佩戴舒适度和稳定性。关于图40所示的耳机与图16A和图16B所示的耳机的整体结构大致相同,关于图40所示的耳机中发声部相对于耳挂平面的倾斜角度、发声部11上距离耳挂平面最远的点与耳挂平面的距离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图16A和图16B。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的佩戴方式为发声部至少部分地覆盖用户对耳轮区域,且该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其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可以受到对耳轮的作用力以阻止其下滑,从而在确保发声部11的声学输出效果的同时,通过对耳轮区域对发声部11的作用力提升耳机的佩戴稳定性,此时,发声部11相对于用户的耳廓面可以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发声部11相对于耳廓面的倾斜角度的范围较大时,发声部11挤压对耳轮区域,用户长时间佩戴耳机会引起强烈的不适感。因此,为了使得用户佩戴耳机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使发声部11具有较好的声学输出效果,可以使耳机的发声部相对于耳廓面的倾斜角度范围在佩戴状态下介于5°-40°之间。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优化耳机在佩戴状态下的声学输出质量和佩戴体验,可以将其发声部相对于耳廓面的倾斜角度范围控制在8°-35°之间。较为优选地,发声部相对于耳廓面的倾斜角度范围控制在15°-25°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发声部11背离用户头部或朝向用户耳道口的侧壁相对于用户的耳廓面的倾斜角度可以为耳廓面与矢状面之间的夹角γ1以及发声部11背离用户头部或朝向用户耳道口的侧壁与矢状面之间的夹角γ2之和。关于发声部相对于耳廓面的倾斜角度可以参考本说明书实施例其他地方的内容,例如,图18及其相关描述。
从麦克风收音的角度上考虑,发声部11上的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需要尽量指向用户前侧的嘴部区域附近,以保证麦克风的收音效果,因此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需要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或内侧面具有一定角度。具体见图42A或图42B及其相应内容。图42A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耳机的示例性佩戴示意图。图42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与发声部的外侧面的夹角示意图。参照图42A和图42B,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采用第二佩戴方式进行使用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可以表示为θ9。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外侧面可以为平面,此时第一收音孔和所述第二收音孔的连线与外侧面的夹角就是第一收音孔和所述第二收音孔的连线与该平面的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和所述第二收音孔的连线可以为曲面,第一收音孔和所述第二收音孔的连线与外侧面的夹角是指第一收音孔和所述第二收音孔与与该外侧面的曲面相切的平面的夹角。以外侧面为平面时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外侧面可以通过位于该外侧面上的四个点M1、M2、M3、M4表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同一个侧面或不同侧面。例如,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均位于发声部11的外侧面。又例如,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前侧面,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外侧面。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外侧面。
如图42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外侧面M1M2M3M4上具有投影点M7,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外侧面上(也即位于平面M1M2M3M4内)。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9可以指投影点M7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所构成的夹角。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收音孔1192没有位于发声部11的外侧面时,第二收音孔1192在外侧面M1M2M3M4上可以具有投影点M8(图中未示出),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9可以指投影点M7和投影点M8的连线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所构成的夹角。
可以理解,该夹角θ9可以反映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相对于用户嘴部的指向性。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具有较好的指向性,从而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可以将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9控制在0°-60°之间,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大致指向用户面部前侧的区域,从而使得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可以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9可以为10°-40°,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大致指向用户嘴部左右附近的区域,从而提高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与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夹角θ9可以为25°-38°,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指向用户嘴部,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的收音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可以指向用户前侧的区域,发声部11(的外侧面)相对耳廓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性相对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倾斜方向是不同的,从向量的角度考虑,这里以发声部11(的外侧面)相对耳挂平面或耳廓面的倾斜角度为正值,则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性相对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倾斜角度为负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处于第二佩戴状态时,可以以发声部11长轴方向X、短轴方向Y以及厚度方向Z建立坐标系,并通过该坐标系中的坐标来表征第一收音孔1191和/或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于发声部11的相对位置。例如,可以通过坐标系中的Z值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和/或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于发声部11的内侧面的距离,通过坐标系中的X值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和/或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于发声部11的前侧面的距离,通过坐标系中的Y值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和/或第二收音孔1192相对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坐标系中的Z值越大,可以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距离发声部11的内侧面的距离越远;X值越大,可以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距离发声部11的前侧面越远;Y值越大,可以表示第一收音孔1191距离发声部11的下侧面越远。
与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伸入用户耳甲腔的佩戴方式类似,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为第二佩戴方式时,为了使第一麦克风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长轴方向X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不大于0.75,也即,当发声部11沿长轴方向X等分为4个等份时,第一投影点P位于X≤3的区域。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靠近用户嘴部,以提高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长轴方向X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5。较为优选地,为了使第一收音孔1191更加靠近用户嘴部,以提高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长轴方向X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3。较为优选地,为了使第一收音孔1191更加靠近用户嘴部,以提高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长轴方向X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2,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靠近发声部的前侧面的位置,也可以使得第二收音孔1192的位置有更多的选择,保证第二收音孔能够与第一收音孔保持特定的间距以及第二收音孔能够尽量远离对耳轮。基于上述考虑,更为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长轴方向X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长轴方向X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1。进一步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还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前侧面,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水平方向上更加靠近用户嘴部,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麦克风具有较好的收音效果,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不大于0.5,也即,当发声部沿短轴方向Y等分为4个等份时,第一投影点P位于Y≤2的区域。较为优选地,为了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更加靠近用户嘴部,提高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4。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不大于0.3,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靠近发声部的下侧面的位置,也可以使得第二收音孔1192的位置有更多的选择,保证第二收音孔能够与第一收音孔保持特定的间距以及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的连线能够更加精准地指向用户嘴部。基于上述考虑,较为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矢状面上的投影在短轴方向Y的距离与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沿短轴方向Y的尺寸的比值可以小于或等于0.1。更为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911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此时,第一收音孔1191在竖直方向上更加靠近用户嘴部,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更佳。
与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伸入用户耳甲腔的佩戴方式类似,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的佩戴方式为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时,第一收音孔1192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或前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第一出声孔1191距离发声部11的内侧面过近(例如小于2mm)时,不仅可能会导致第一收音孔1191在佩戴过程中被用户耳部遮挡,还有可能使第一麦克风采集到用户耳部与发声部11摩擦所产生的噪声,另一方面,当第一收音孔1191位于发声部11的下侧面或前侧面时,第一收音孔1191与发声部11的内侧面的距离越远,则第一收音孔1191所接收到的来自用户嘴部的收音音量越小。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同时确保第一收音孔1191的收音效果和来自用户嘴部的收音音量,可以使第一收音孔1191与发声部11的内侧面在发声部的厚度方向Z的距离与发声部11沿其厚度方向Z的尺寸的比值介于0.25-0.7之间。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音孔1191与发声部11的内侧面在发声部的厚度方向Z的距离与发声部11沿其厚度方向Z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为0.25-0.65,这里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相对发声部11内侧面相对较远的距离,可以降低发声部11与耳部的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的影响,同时,这里通过减小第一收音孔1191相对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距离,可以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指向用户的嘴部。优选地,第一收音孔1191与发声部11的内侧面在发声部的厚度方向Z的距离与发声部11沿其厚度方向Z的尺寸的比值可以为0.3-0.65,这里通过进一步减小第一收音孔1191相对发声部11的外侧面的距离,可以使得第一收音孔1191和第二收音孔1192的连线更加精准地指向用户的嘴部。
参照图27,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部11的前侧面在用户矢状面上的投影(或投影的延长线)与发声部11的下侧面在用户矢状面上的投影(或投影的延长线)可以具有交点G,第一收音孔1191在矢状面上的第一投影点P与该交点G之间的距离越大,则表示第一投影点P与用户嘴部的距离也就越远,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也就越差。基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可以使第一投影点P与该交点G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m。为了提高第一麦克风的收音效果,可以将第一收音孔1191设置在发声部11上更加靠近用户嘴部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点与第四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大于3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影点与第四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大于1mm,这里第一收音孔1191更加靠近用户嘴部的位置,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麦克分的收音效果。
与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伸入用户耳甲腔的佩戴方式类似,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耳机10的佩戴方式为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时,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于发声部11上未与用户对耳轮形成辅助腔体的一侧。例如,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设置于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下侧面LS、外侧面OS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音孔1192可以位于发声部11的外侧面OS。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第二收音孔1192与用户耳廓的距离过小而导致耳机10的收音质量受到影响,可以使第二收音孔1192与发声部11的上侧面US的距离为1mm-3mm,第二收音孔1192与后侧面FE的距离为8mm-12mm。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音孔1192与上侧面US的距离可以为2mm-2.5mm,第二收音孔1192与后侧面FE的距离可以为9mm-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音孔1192的位置与上侧面US的距离可以为2.47mm,第二收音孔1192与后侧面FE的距离可以为9.96mm。类似地,为了避免第二收音孔1192与第一收音孔1191之间的距离过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第二收音孔1192与前侧面CE的距离为8mm-12mm。优选地,第二收音孔1192与前侧面CE的距离可以为8.5mm-12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收音孔1192与下侧面LS的距离可以为4mm-8mm。优选地,第二收音孔1192与下侧面LS的距离可以为6mm-8mm。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收音孔1192到发声部11的上侧面、前侧面、后侧面以及下侧面的距离可以指第一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的壳体的外表面的开口的中心到第一收音孔1192到发声部11的上侧面、前侧面或后侧面的距离。其中,当发声部11的侧面(例如上侧面、前侧面、后侧面、下侧面)为平面时,该距离可以指第一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的壳体的外表面的开口的中心到该侧面的距离。当发声部11的侧面为曲面时,该距离可以指第一收音孔1192在发声部11的壳体的外表面的开口的中心到该曲面所对应的切面的距离。
关于第二佩戴方式的更多细节,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参考本说明书其他位置所描述的内容(例如关于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用户耳甲腔的佩戴方式的相关内容),本说明书中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覆盖用户的对耳轮区域时,其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的距离相较于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伸入用户耳甲腔的佩戴方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与发声部11的至少部分伸入用户耳甲腔的佩戴方式同理,为了使得用户佩戴耳机10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在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和电池仓13在矢状面的投影形心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控制在20mm-31mm之间。优选地,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O和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为22mm-28mm。较为优选地,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和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为23mm-26mm。由于耳挂自身具有弹性,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和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对应的投影的形心和电池仓13对应的投影的形心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特定参考面上投影的形心和电池仓13在特定参考面上投影的形心之间的距离(第五距离)范围可以为16.7mm-25mm。优选地,在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特定参考面上投影的形心和电池仓13在特定参考面上投影的形心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8mm-23mm。较为优选地,在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特定参考面上投影的形心和电池仓13在特定矢状面上投影的形心之间的距离范围可以为19.6mm-21.8mm。
以特定参考面为矢状面作为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佩戴状态下和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对应的投影的形心和电池仓13对应的投影的形心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值可以反映耳挂的柔软度。可以理解,当耳挂的柔软度过大时,耳机10的整体结构和形态不稳定,无法对发声部11和电池仓13进行较强支撑,佩戴的稳定也较差,容易发生脱落。考虑到耳挂需要挂设在耳廓与头部的连接处,因此,当耳挂的柔软度过小时,耳机10则不易发生形变,用户佩戴耳机时,耳挂会紧紧贴靠甚至压迫在人体耳部和/或头部之间的区域,影响佩戴的舒适性。基于此,为了使得用户佩戴耳机10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在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下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的距离变化值与耳机在非佩戴状态下第一投影的形心与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的距离的比值范围可以为0.3-0.7。优选地,耳机10在佩戴状态和未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O1与电池仓13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形心的距离变化值与耳机在非佩戴状态下发声部11的形心与电池仓13的形心的距离的比值范围可以为0.45-0.68。关于特定参考面的内容可以参考本说明书其他地方的内容。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申请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申请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申请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申请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本申请记载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特征是可选的或者附加的,并非构成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必要技术特征。换言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涵盖并远大于具体实施方式。

Claims (14)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声部;
耳挂,被配置为将所述发声部佩戴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所述发声部的至少部分伸入耳甲腔中;以及
麦克风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发声部或耳挂中,所述发声部或所述耳挂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风对应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
其中,所述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在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为0.7-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和耳廓在所述矢状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的形心与所述第二投影的最高点在垂直轴方向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与所述第二投影在所述垂直轴方向的高度之比在0.35-0.6之间,和/或,所述第一投影的形心与所述第二投影的末端点在矢状轴方向具有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二投影在所述矢状轴方向的宽度之比在0.4-0.6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音孔相对所述第二收音孔更加靠近用户嘴部,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连线与对耳轮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具有交点,所述第二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与交点具有第四距离,所述第四距离为2mm-10mm;和/或,
所述发声部的后侧面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耳甲腔的边缘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具有第五距离,所述第五距离不大于1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比值为1.8-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比值为2.5-3.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挂设在用户耳廓和头部之间,所述第二部分向所述耳廓的前外侧面延伸并连接所述发声部,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形心与所述耳挂的第一部分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具有第六距离,所述第四距离与所述第六距离的比值为0.19-0.44。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所述矢状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范围为13°-21°,和/或,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连线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连线与所述上侧面或所述下侧面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夹角为20°-135°;
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的夹角不大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的上侧面在所述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耳挂上顶点在所述矢状面上的投影具有第七距离,所述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发声部和所述耳挂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所述第七距离的比值不大于0.25,和/或,所述发声部下侧面在所述矢状面上的投影的中点与所述耳挂上顶点在所述矢状面上的投影具有第八距离,所述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发声部和所述耳挂的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在矢状面的投影的最小距离与所述第八距离的比值不大于0.15。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发声部的前侧面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在所述发声部在矢状面的投影的长轴方向具有第九距离,所述第九距离与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沿所述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不大于0.75,和/或,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发声部的下侧面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在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短轴方向具有第十距离,所述第十距离与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沿短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不大于0.5。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音孔位于所述发声部的上侧面、下侧面、外侧面中的任意一个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音孔位于所述发声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收音孔到所述发声部的上侧面的距离为1mm-3mm,和/或,所述第二收音孔到所述发声部的前侧面的距离为8mm-12mm。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朝向所述耳廓的前外侧面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出声孔,所述发声部的其他至少一个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泄压孔。
13.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声部;
耳挂,被配置为将所述发声部固定于耳道附近但不堵塞耳道口的位置,所述发声部的至少部分覆盖对耳轮区域;以及
麦克风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一麦克风或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于所述发声部或耳挂中,所述发声部或所述耳挂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第二麦风对应的第一收音孔和第二收音孔;
其中,所述第一收音孔在矢状面的投影和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发声部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在长轴方向的尺寸的比值为0.7-1.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部的上侧面或下侧面在所述矢状面上的投影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角不大于40°,和/或,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连线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连线与所述上侧面或所述下侧面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夹角为-45°-45°;
所述第一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收音孔在所述矢状面的投影的连线与用户垂直轴的夹角不大于90°。
CN202310356505.0A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Pending CN1179563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69184 2022-10-28
CN202211336918 2022-10-28
CN202223239628 2022-12-01
CN2022232396286 2022-12-01
CN2022144339 2022-12-30
CNPCT/CN2022/144339 2022-12-30
PCT/CN2023/079409 WO2024087442A1 (zh) 2022-10-28 2023-03-02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PCT/CN2023/079409 2023-03-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6361A true CN117956361A (zh) 2024-04-30

Family

ID=8876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7094.2A Pending CN117956354A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CN202320731119.0U Active CN220528195U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CN202320679360.3U Active CN220383196U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CN202320619368.0U Active CN220067647U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CN202310356505.0A Pending CN117956361A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7094.2A Pending CN117956354A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CN202320731119.0U Active CN220528195U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CN202320679360.3U Active CN220383196U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CN202320619368.0U Active CN220067647U (zh) 2022-10-28 2023-03-24 一种耳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0) US11902731B1 (zh)
CN (5) CN117956354A (zh)
WO (3) WO202408748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8984A (ja) 2001-08-31 2003-03-1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イヤホン
DE10303030A1 (de) 2003-01-25 2004-08-05 Norman Gerkinsmeyer Treiber
US8111854B2 (en) 2006-11-29 2012-02-07 Yan-Ru Pe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ound production
US20070258613A1 (en) 2006-05-03 2007-11-08 Wright Kenneth A Wearable personal sound delivery apparatus
US7983437B2 (en) 2008-01-04 2011-07-19 Hammond Wong Earphone set with detachable speakers or subwoofers
US7887241B2 (en) 2008-09-05 2011-02-15 Alcatel Lucent Multipurpose fiber-optic adapter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100061581A1 (en) 2008-09-09 2010-03-11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Sound producing device
US8477973B2 (en) 2009-04-01 2013-07-02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Hearing assistance system with own voice detection
EP2549776B1 (en) 2010-03-18 2015-05-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Speaker, hearing aid, earphone, and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US20110288860A1 (en) * 2010-05-20 2011-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processing of speech signals using head-mounted microphone pair
US11363362B2 (en) 2018-06-15 2022-06-14 Shenzhen Shokz Co., Ltd. Speaker device
DK201200717A (en) 2012-11-13 2014-05-14 Gn Netcom As A headset with a rotatable speaker housing
JP6354156B2 (ja) * 2013-12-25 2018-07-11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音響システム
WO2020220719A1 (zh) 2019-04-30 2020-11-05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学输出装置
JP6408243B2 (ja) 2014-04-23 2018-10-17 丸山 誠二 耳近接スピーカ装置
US10063958B2 (en) * 2014-11-07 2018-08-2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arpiece attachment devices
EP3910966A1 (en) 2015-06-29 2021-11-17 Hear-wear Technologies, LLC Transducer modules for auditory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auditory communication devices
WO2017004039A1 (en) 2015-07-02 2017-01-05 K-Rai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External ear insert for hearing enhancement
CN106341752A (zh) * 2016-11-24 2017-01-18 深圳市雷森贝尔听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仿生全开放式耳甲增益导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2020512771A (ja) 2017-03-30 2020-04-23 マジック リープ,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Magic Leap,Inc. 非遮断型デュアルドライバイヤホン
JP7003993B2 (ja) 2017-07-21 2022-01-21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音響出力装置
US10631075B1 (en) 2018-11-12 2020-04-21 Bose Corporation Open ear audio device with bone conduction speaker
CN209201336U (zh) 2018-12-12 2019-08-0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
GB2584535B (en) 2019-04-02 2021-12-01 Tymphany Acoustic Tech Huizhou Co Ltd In-ear headphone device with active noise control
CN210491148U (zh) 2019-09-30 2020-05-08 深圳市创想听力技术有限公司 骨传导耳机
CN110958526A (zh) 2019-12-19 2020-04-0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
US11197085B2 (en) 2019-12-20 2021-12-0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Earpiece with an earhook and add-on eartip
EP4088485A1 (en) 2020-01-10 2022-11-16 WÖLFL, Genaro Transducer arrangements for head- and earphones
CN113542956B (zh) 2020-04-22 2024-04-09 耳一号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式耳机及耳机固持结构
CN113556638B (zh) 2020-04-24 2024-03-19 万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
CN113573215A (zh) 2020-04-29 2021-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振膜、扬声器及音频设备
CN111698608B (zh) * 2020-07-02 2022-02-01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18830533U (zh) 2020-07-29 2023-04-07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
CA3185608A1 (en) * 2020-07-29 2022-02-03 Shenzhen Shokz Co., Ltd. Earphone
CN212909891U (zh) 2020-08-13 2021-04-06 深圳市信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112218199A (zh) * 2020-09-27 2021-01-12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以及耳机组件
CN116325788A (zh) * 2020-11-24 2023-06-23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声学装置
CN214125513U (zh) * 2021-01-26 2021-09-03 深圳市艾诺士科技有限公司 骨传导耳机
CN114513717A (zh) 2021-02-03 2022-05-17 深圳市大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支撑部的耳机
CN214014498U (zh) 2021-02-03 2021-08-20 深圳市大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耳机的夹耳结构
CN113115152B (zh) * 2021-03-30 2022-03-25 陈岩 一种仿生全开放式耳甲增益导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6918350A (zh) * 2021-04-25 2023-10-20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声学装置
US11140469B1 (en) * 2021-05-03 2021-10-05 Bose Corporation Open-ear headphone
US11689836B2 (en) 2021-05-28 2023-06-27 Plantronics, Inc. Earloop microphone
CN216649932U (zh) 2021-06-25 2022-05-31 东莞市吉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挂式耳机
CN216217487U (zh) * 2021-10-21 2022-04-05 深圳市大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式耳挂型可穿戴发声装置
CN216357249U (zh) 2021-11-30 2022-04-19 深圳市明悦达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骨声传导耳机
TWI813178B (zh) 2022-02-25 2023-08-21 美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開放式耳機
KR20230131221A (ko) * 2022-03-04 2023-09-12 썬전 샥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보청기
CN115175069A (zh) 2022-07-06 2022-10-11 美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动圈式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47120A1 (en) 2024-05-02
WO2024087489A1 (zh) 2024-05-02
CN220067647U (zh) 2023-11-21
CN220383196U (zh) 2024-01-23
US20240147111A1 (en) 2024-05-02
CN220528195U (zh) 2024-02-23
US11930315B1 (en) 2024-03-12
US20240147147A1 (en) 2024-05-02
US20240147146A1 (en) 2024-05-02
US11974093B1 (en) 2024-04-30
WO2024087487A1 (zh) 2024-05-02
US11902731B1 (en) 2024-02-13
WO2024087495A1 (zh) 2024-05-02
US20240147138A1 (en) 2024-05-02
US11985478B1 (en) 2024-05-14
CN117956354A (zh) 2024-04-30
US11924600B1 (en) 2024-03-05
US11997443B2 (en) 2024-05-28
US11979709B1 (en) 2024-05-07
US11910146B1 (en) 2024-02-20
US11979701B1 (en) 2024-05-07
US20240147119A1 (en) 2024-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83196U (zh) 一种耳机
CN220108163U (zh) 一种耳机
CN220043616U (zh) 一种耳机
CN220325780U (zh) 一种耳机
TW202418852A (zh) 一種耳機
US11877111B1 (en) Earphones
CN117956358A (zh) 一种耳机
CN117956366A (zh) 一种耳机
TW202418824A (zh) 一種開放式耳機
TW202418831A (zh) 一種開放式耳機
TW202418825A (zh) 一種開放式耳機
CN117956360A (zh) 一种耳机
TW202418832A (zh) 一種開放式耳機
CN117956367A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