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3773A -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3773A
CN117953773A CN202410161381.5A CN202410161381A CN117953773A CN 117953773 A CN117953773 A CN 117953773A CN 202410161381 A CN202410161381 A CN 202410161381A CN 117953773 A CN117953773 A CN 117953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frame
shell frame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613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子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613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537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53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37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包括支撑座,中央壳架设置在支撑座上方。左壳架与中央壳架可滑动的连接,左壳架上部包括有锯齿状的左齿型结构。右壳架与中央壳架可滑动的连接,右壳架上部包括有锯齿状的右齿型结构。左侧部分的显示支撑件与左壳架连接,右侧部分的显示支撑件与右壳架连接。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贴附于显示支撑件上方。通过滑动左壳架与右壳架卷起及撑张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减少大尺寸显示器所占用的空间,增加使用者携带时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揭示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因可弯曲、挠曲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可挠曲的特性,可通过折叠或卷起减少占用的空间,然而,目前仍缺少能够通过卷曲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以减少所占空间的显示设备。
故,有需要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揭示提出一种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可将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卷起减少大尺寸显示器所占用的空间,增加使用者携带的便利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揭示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包括:
支撑座;
中央壳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方;
左壳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左侧,与所述中央壳架可滑动的连接,所述左壳架上部包括有锯齿状的左齿型结构;
右壳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右侧,与所述中央壳架可滑动的连接,所述右壳架上方包括有锯齿状的右齿型结构;
显示支撑件,左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左壳架连接,右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右壳架连接;以及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贴附于所述显示支撑件上方;
其中,左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部分活动包绕于所述左壳架外侧,或者,右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部分活动包绕于所述右壳架外侧;
当所述左壳架或所述右壳架向远离所述中央壳架的方向滑动,所述左齿型结构与所述右齿型结构支撑被扩展的部分所述显示支撑件,当所述左壳架或所述右壳架向所述中央壳架滑动,左侧部分及右侧部分中至少一侧的所述显示支撑件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卷曲收入所述左壳架及所述右壳架至少之一的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壳架边缘形成有穿透所述左壳架壳体的左侧开口。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右壳架边缘形成有穿透所述右壳架壳体的右侧开口。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壳架内部还设置有左卷簧,所述左卷簧与所述显示支撑件的左边缘连接,当所述左壳架向所述中央壳架滑动,部分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被所述左卷簧卷入所述左壳架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右壳架内部还设置有右卷簧,所述右卷簧与所述显示支撑件的右边缘连接,当所述右壳架向所述中央壳架滑动,部分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被所述右卷簧卷入所述右壳架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壳架设置有左滑块,所述左壳架设置有左滑轨,所述左壳架通过所述左滑轨与所述左滑块相对所述中央壳架滑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滑轨的轨道方向设置为由所述左壳架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滑轨的最高点及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述中央壳架顶面及所述左齿型结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相同。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左滑轨的水平长度与中央壳架的顶面长度相同。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壳架设置有右滑块,所述右壳架设置有右滑轨,所述右壳架通过所述右滑轨与所述右滑块相对所述中央壳架滑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右滑轨的轨道方向设置为由所述右壳架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右滑轨的最高点及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述中央壳架顶面及所述右齿型结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相同。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右滑轨的水平长度与所述中央壳架的顶面长度相同。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壳架设置有多个导轨,所述支撑座设置有多个导柱,所述中央壳架通过所述导柱与所述导轨相对所述支撑座上下滑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左齿型结构与所述右齿型结构紧密咬合,所述导轨包覆所述导柱。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支撑件为金属板。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左壳架与所述右壳架底部设置有滑块滑槽结构,限制所述左壳架与所述右壳架只能相对所述中央壳架朝左右方向滑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揭示再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所述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包括:
支撑座;
中央壳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方;
左壳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左侧,与所述中央壳架可滑动的连接,所述左壳架上部包括有锯齿状的左齿型结构,所述左壳架内部还设置有左卷簧,所述左壳架边缘还形成有穿透所述左壳架壳体的左侧开口;
右壳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右侧,与所述中央壳架可滑动的连接,所述右壳架上方包括有锯齿状的右齿型结构,所述右壳架内部还设置有右卷簧,所述右壳架边缘还形成有穿透所述右壳架壳体的右侧开口;
显示支撑件,所述显示支撑件由金属板构成,左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左壳架连接,所述显示支撑件的左边缘与所述左卷簧连接,右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右壳架连接,所述显示支撑件的右边缘与所述右卷簧连接;以及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贴附于所述显示支撑件上方;
其中,左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部分活动包绕于所述左壳架外侧,或者,右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部分活动包绕于所述右壳架外侧;
所述左壳架、所述右壳架及所述中央壳架彼此联动,当所述左壳架或所述右壳架向远离所述中央壳架的方向滑动,所述左齿型结构与所述右齿型结构支撑被扩展的部分所述显示支撑件,当所述左壳架或所述右壳架向所述中央壳架滑动,左侧部分及右侧部分中至少一侧的所述显示支撑件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卷曲收入所述左壳架及所述右壳架至少之一的内部。
由于本揭示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包括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方的中央壳架、设置左壳架为与中央壳架可滑动连接。所述左壳架上部包括有锯齿状的左齿型结构。右壳架与中央壳架可滑动的连接,所述右壳架上方包括有锯齿状的右齿型结构。显示支撑件,左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左壳架连接,右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右壳架连接。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贴附于所述显示支撑件上方。其中,当所述左壳架或所述右壳架向远离所述中央壳架的方向滑动,所述左齿型结构与所述右齿型结构支撑被扩展的部分所述显示支撑件,当所述左壳架或所述右壳架向所述中央壳架滑动,左侧部分及右侧部分中至少一侧的所述显示支撑件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卷曲收入所述左壳架及所述右壳架至少之一的内部。通过滑动左壳架与右壳架卷起及撑张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减少大尺寸显示器所占用的空间,增加使用者携带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于第一状态下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于第一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于第一状态下未设置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于第二状态下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于第二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于第二状态下未设置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于第三状态下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于第三状态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根据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于第三状态下未设置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一并参照图1、图2及图3,其为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处于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包含一种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包括支撑座M1、设置在所述支撑座M1上方的中央壳架100。中央壳架100与左壳架L1可滑动的连接。左壳架L1上方设置包括有锯齿状的左齿型结构L20。右壳架R1设置为与中央壳架100可滑动的连接,右壳架R1上方设置包括有锯齿状的右齿型结构R20。左侧部分的显示支撑件200与所述左壳架L1连接,右侧部分的显示支撑件200与右壳架R1连接。其中,当左壳架L1或右壳架R1向远离中央壳架100的方向滑动,左齿型结构L20与右齿型结构R20支撑被扩展的部分显示支撑件200。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当左壳架L1或右壳架R1向中央壳架100的方向滑动,左侧部分及右侧部分中至少一侧的显示支撑件200及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卷曲收入左壳架L1及R1右壳架至少之一的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当左壳架L1向中央壳架100滑动,左侧部分的显示支撑件200及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卷曲收入左壳架L1的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当左壳架L1向中央壳架100滑动,右侧部分的显示支撑件200及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卷曲收入右壳架R1的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当右壳架R1向中央壳架100滑动,右侧部分的显示支撑件200及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卷曲收入右壳架R1的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当右壳架R1向中央壳架100滑动,左侧部分的显示支撑件200及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卷曲收入左壳架L1的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左壳架L1边缘形成有穿透左壳架L1壳体的左侧开口,其中,左侧部分的显示支撑件200及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穿过左侧开口延伸入左壳架L1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右壳架R1边缘形成有穿透右壳架R1壳体的右侧开口,其中,右侧部分的显示支撑件200及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穿过右侧开口延伸入右壳架R1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左壳架L1还设置有左卷簧,所述左卷簧与显示支撑件200的左边缘连接。当左壳架L1向中央壳架100滑动,部分显示支撑件200通过左卷簧卷入左壳架L1内部,进而带动设置于显示支撑件200上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被左卷簧卷入左壳架L1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右壳架R1还设置有右卷簧,所述右卷簧与显示支撑件200的右边缘连接。当右壳架R1向中央壳架100滑动,部分显示支撑件200通过右卷簧卷入右壳架R1内部,进而带动设置于显示支撑件200上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被左卷簧卷入右壳架R1内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中央壳架100设置有左滑块121,左壳架L1设置有左滑轨L10,左壳架L1通过所述左滑轨L10与左滑块121相对中央壳架100滑动。左滑轨L10的轨道方向设置为由左壳架L1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中央壳架100设置有右滑块122,右壳架R1设置有右滑轨R10,右壳架R1通过右滑轨R10与右滑块122相对中央壳架100滑动。右滑轨R10的轨道方向设置为由右壳架R1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中央壳架100设置有多个导轨130,支撑座M1设置有多个导柱M10,中央壳架100通过导柱M10与导轨130相对支撑座M1上下滑动。
请进一步参照图4、图5及图6,其为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相较于第一状态,在第二状态中左壳架L1与右壳架R1分别向两侧滑动,带动显示支撑件200与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向外撑张。通过左壳架L1上方设置的左齿型结构L20以及右壳架R1上方设置的右齿型结构R20构成支撑显示支撑件200的平面。右滑轨R10设置为由右壳架R1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在右壳架R1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右滑轨R10带动右滑块122逐渐向上抬升。左滑轨L10设置为由所述左壳架L1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在左壳架L1向左滑动的过程中,左滑轨L10带动左滑块121向上抬升。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可通过增加左齿型结构L20以及右齿型结构R20的齿形数量,使左壳架L1与右壳架R1因向外滑移而不再咬合而露出的齿与齿之间的空隙减小。换言之,可通过增加左齿型结构L20以及右齿型结构R20的数量增加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在撑张壮态下的平整性。举例而言,左齿型结构L20与右齿型结构R20的齿形数量分别在30个以上。
请进一步参照图7、图8及图9,其为本揭示的一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处于第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相较于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在第三状态中左壳架L1与右壳架R1分别向两侧滑动至左滑块121抵顶左滑轨L10的末端,右滑块122抵顶右滑轨R10的末端。在第三状态下,通过设置为由所述右壳架R1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右滑轨R10,右滑轨R10带动右滑块122向上抬升至抵顶右滑轨R10末端的极限位置;通过设置为由所述左壳架L1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的左滑轨L10,左滑轨L10带动左滑块121向上抬升至抵顶左滑轨L10末端的极限位置。在第三状态下中央壳架100升高至与左壳架L1、右壳架R1齐平为构成同一平面,对中间部分的显示支撑件200提供支撑。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左壳架L1与右壳架R1底部与中央壳架100之间设置有滑块滑槽结构,限制左壳架L1与右壳架R1只能相对中央壳架100朝左右方向滑动。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左壳架L1与右壳架R1底部设置有滑块结构,中央壳架100接近左壳架L1与右壳架R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滑块结构相合的滑槽结构。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左壳架L1与右壳架R1底部设置相互交错的齿形结构构成的滑块滑槽结构,限制左壳架L1与右壳架R1只能相对中央壳架100朝左右方向滑动。
然而,本揭示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的展开状态不以3种显示状态为限,通过本揭示提供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使用者可调整左壳架L1与右壳架R1的位置,改变显示支撑件200与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的展开程度,达到改变显示设备体积及外露的显示屏幕尺寸的效果。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左滑轨L10与右滑轨R10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与中央壳架100顶面与左齿型结构L20顶面、右齿型结构R20顶面之间的高度差相同,从而保证完全撑张左壳架L1及右壳架R1后中央壳架100顶面正好上升至与左齿型结构L20顶面、右齿型结构R20顶面齐平。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左滑轨L10与右滑轨R10的水平长度与中央壳架100的顶面长度相同,从而保证完全撑张左壳架L1及右壳架R1后展开的显示支撑件200与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正好至约原来的3倍。
其中,于本揭示另一部分的实施例中,左滑轨L10与右滑轨R10的水平长度与中央壳架100的顶面长度不同。通过设置有不同水平长度的左滑轨L10与右滑轨R10,对应改变完全撑张左壳架L1及右壳架R1后,展开的显示支撑件200与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大小。例如:当左滑轨L10的长度为中央壳架100的一半,完全撑张左壳架L1后展开的显示支撑件200与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大小为原本的大约1.5倍;当右滑轨R10的长度为中央壳架100的一半,完全撑张右壳架R1后展开的显示支撑件200与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大小为原本的大约1.5倍。
于本揭示另一部分的实施例中,左滑轨L10与右滑轨R10的水平长度不同。
请进一步对比参照图2、图5,在图2所示左齿型结构L20与右齿型结构R20紧密咬合的第一状态中,导轨130包覆导柱M10。在图5所示第二状态中,导轨130覆盖导柱M10但未包覆导柱M10。然而,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当左齿型结构L20与右齿型结构R20紧密咬合,导轨130覆盖导柱M10但未包覆导柱M10。
于本揭示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支撑件200为金属板。通过显示支撑件200以增加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支撑面的平整性。进一步说明,当左壳架L1或右壳架R1向远离中央壳架100的方向滑动,即使左齿型结构L20与右齿型结构R20不再紧密咬合,显示支撑件200仍可明显降低触摸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的不平整感。除此之外,将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设置于显示支撑件200上还可避免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300被直接拉扯。
综上所述,由于本揭示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包括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方的中央壳架、设置左壳架为与中央壳架可滑动连接。所述左壳架上部包括有锯齿状的左齿型结构。右壳架与中央壳架可滑动的连接,所述右壳架上方包括有锯齿状的右齿型结构。显示支撑件,左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左壳架连接,右侧部分的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右壳架连接。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贴附于所述显示支撑件上方。其中,当所述左壳架或所述右壳架向远离所述中央壳架的方向滑动,所述左齿型结构与所述右齿型结构支撑被扩展的部分所述显示支撑件,当所述左壳架或所述右壳架向所述中央壳架滑动,左侧部分及右侧部分中至少一侧的所述显示支撑件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卷曲收入所述左壳架及所述右壳架至少之一的内部。通过滑动左壳架与右壳架卷起及撑张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减少大尺寸显示器所占用的空间,增加使用者携带时的便利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左壳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一侧,所述左壳架内设有左滑轨;
右壳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另一侧,所述右壳架内设有右滑轨;
显示支撑件,所述显示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左壳架连接,所述显示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右壳架连接;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设置于所述显示支撑件上方;以及
中央壳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显示支撑件之间,所述中央壳架上设有靠近所述左壳架一端的左滑块和靠近所述右壳架一端的右滑块,所述左滑块和所述左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右滑块和所述右滑轨滑动连接;
其中,当所述左壳架或所述右壳架向远离所述中央壳架的方向滑动时,所述中央壳架向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移动,并带动所述左滑块从所述左滑轨中靠近支撑座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滑动,以及所述右滑块从所述右滑轨中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滑动;
当所述左壳架或所述右壳架向靠近所述中央壳架的方向滑动时,所述中央壳架向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端移动,并带动所述左滑块从所述左滑轨中远离支撑座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滑动,以及所述右滑块从所述右滑轨中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支撑座的一端滑动,所述显示支撑件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中的至少一侧卷曲收入至对应的壳架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架的边缘设有穿透所述左壳架壳体的左侧开口,所述右壳架的边缘设有穿透所述右壳架壳体的右侧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架的内部还设置有左卷簧,所述左卷簧与所述显示支撑件靠近所述左壳体的边缘连接,当所述左壳架朝向所述中央壳架滑动时,部分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被所述左卷簧卷入所述左壳架的内部;或/和,
所述右壳架内部还设置有右卷簧,所述右卷簧与所述显示支撑件靠近所述右壳体的边缘连接,当所述右壳架朝向所述中央壳架滑动时,部分所述显示支撑件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器被所述右卷簧卷入所述右壳架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架通过所述左滑轨与所述左滑块相对所述中央壳架滑动,所述右壳架通过所述右滑轨与所述右滑块相对所述中央壳架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轨的轨道方向为由所述左壳架靠近所述右壳架一端的顶部向所述左壳架远离所述右壳架一端的底部倾斜,所述右滑轨的轨道方向设置为由所述右壳架靠近所述左壳架一端的顶部向所述右壳架远离所述左壳架一端的底部倾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轨的最高点及最低点的高度差与所述中央壳架远离所述支撑座一侧的顶面及所述左壳体远离所述支撑座一侧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相同;
所述右滑轨的最高点及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述中央壳架远离所述支撑座一侧的顶面及所述右壳体远离所述支撑座一侧的顶面的高度差相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轨的水平长度与所述中央壳架远离所述支撑座一侧的顶面长度相同,所述右滑轨的水平长度与所述中央壳架远离所述支撑座一侧的顶面长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壳架设置有多个导轨,所述支撑座设置有多个导柱,所述中央壳架通过所述导柱与所述导轨相对所述支撑座在所述支撑座至所述中央壳架的方向上滑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锯齿状的左齿型结构,所述右壳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锯齿状的右齿型结构;
当所述左齿型结构与所述右齿型结构紧密咬合,所述导轨包覆所述导柱。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分离,且所述中央壳架、所述左壳架、所述右壳架远离所述支撑座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左滑块位于所述左滑轨远离所述左壳体的末端,所述右滑块位于所述右滑轨远离所述右壳体的末端。
CN202410161381.5A 2019-05-06 2019-05-06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7953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61381.5A CN117953773A (zh) 2019-05-06 2019-05-06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61381.5A CN117953773A (zh) 2019-05-06 2019-05-06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CN201910372118.XA CN110047387B (zh) 2019-05-06 2019-05-06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2118.XA Division CN110047387B (zh) 2019-05-06 2019-05-06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3773A true CN117953773A (zh) 2024-04-30

Family

ID=672810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61381.5A Pending CN117953773A (zh) 2019-05-06 2019-05-06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CN201910372118.XA Active CN110047387B (zh) 2019-05-06 2019-05-06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72118.XA Active CN110047387B (zh) 2019-05-06 2019-05-06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3992B2 (zh)
CN (2) CN117953773A (zh)
WO (1) WO20202240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1289B (zh) * 2019-07-29 2024-03-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675759B (zh) 2019-09-25 2021-11-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立式oled显示设备
CN110599912A (zh) * 2019-10-15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508355B (zh) * 2020-04-16 2021-06-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1510536A (zh) * 2020-05-26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968524B (zh) * 2020-09-17 2022-08-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US11720147B2 (en) * 2020-12-01 2023-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84075B1 (ko) * 2011-04-06 2012-09-18 주식회사 아하정보통신 스크린을 지닌 엘시디 터치디스플레이
KR200471339Y1 (ko) * 2011-10-26 2014-02-17 송민섭 면적 조절이 가능한 단말기
CN104037358B (zh) * 2014-06-16 2017-05-03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CN106663392A (zh) * 2014-07-30 2017-05-10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形状改变支撑板的显示器
KR102269135B1 (ko) * 2014-10-06 2021-06-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5518767B (zh) * 2014-12-25 2018-02-0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KR102301500B1 (ko) * 2015-01-22 2021-09-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9772657B2 (en) * 2015-04-30 2017-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CN104851366B (zh) * 2015-05-29 2018-0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KR102306982B1 (ko) * 2015-05-29 2021-10-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슬라이더블 디스플레이
KR102345270B1 (ko) * 2015-06-15 2022-0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4933964B (zh) * 2015-07-03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显示设备以及应用于柔性显示屏的显示方法
KR102547146B1 (ko) * 2016-07-07 2023-06-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93528B1 (ko) * 2016-08-11 2023-0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슬라이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91365B1 (ko) * 2016-09-12 2023-10-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확장형 표시 장치
KR102631840B1 (ko) * 2016-10-06 2024-01-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확장형 표시 장치
KR102627801B1 (ko) * 2016-10-10 2024-01-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확장형 표시 장치
CN106603756B (zh) * 2016-10-27 2019-06-1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713554A (zh) * 2017-02-23 2017-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7781089U (zh) * 2018-01-29 2018-08-2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08044999U (zh) * 2018-02-09 2018-11-0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09062334B (zh) * 2018-07-27 2020-11-0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10181959U (zh) * 2019-05-06 2020-03-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7387A (zh) 2019-07-23
US11393992B2 (en) 2022-07-19
WO2020224000A1 (zh) 2020-11-12
CN110047387B (zh) 2024-02-09
US20210328160A1 (en) 2021-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953773A (zh)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CN110491289B (zh) 显示装置
US11343361B2 (en) Mobile terminal,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13411420B (zh) 移动终端
US11100818B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6251779B (zh) 柔性显示设备
US20180103550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10056874A1 (en) Retractable display device
US2018023201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its carrier assembly
CN112908169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CN110580858A (zh) 滑板式支撑结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9155116B (zh) 显示器支架
CN113411428B (zh) 电子设备
JP2023509032A (ja) ローラブルディスプレイを有する電子デバイス
CN209785444U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CN213025137U (zh) 一种调整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3099012A (zh) 电子设备
WO2022062140A1 (zh) Oled显示装置
CN216086703U (zh) 电子装置
CN210181959U (zh) 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设备
KR102378323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3879900U (zh) 一种显示屏结构及电子设备
JP2008271027A (ja) 電子機器
CN113947999A (zh) 可滑动卷绕装置与显示装置
CN112150927A (zh) 柔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