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2587A - 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2587A
CN117952587A CN202310389709.4A CN202310389709A CN117952587A CN 117952587 A CN117952587 A CN 117952587A CN 202310389709 A CN202310389709 A CN 202310389709A CN 117952587 A CN117952587 A CN 117952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requency
server
computing device
feedbac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97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如义
曹俊义
王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e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e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e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897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525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52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25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以第一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判断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若是,则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若否,则直接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并进行报警。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对管道瞬间出现的裂痕或者形变,进行及时的监测并上报,极大地减少了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及计算装置,以及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自然资源例如天然气,石油,水资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上述资源,然而上述自然资源所储存的地方,距离人类的居住地有相当远的距离。需要一定的管道来进行运输。管道在日积月累的运输资源过程中,管道的某个部位可能会产生故障,需要对这些故障及时的进行监测并处理,以免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这些管道的故障进行监控时,大多都是以秒为时间单位进行监测和现场数据传输的。然而,在实践中,管道系统存在一些瞬间发生的微小故障,如某一时间点,管道突然出现裂痕或者形变,虽然没要直接造成泄露,但长期不予以关注,最终会导致管道泄露,甚至更严重的后果。由于这些突变故障是瞬间发生的,相应的压力或者应力等可被传感器检测到的变化也是在瞬间存在的,可能很快就会恢复;这样,在采用以秒为单位进行监测的情况下,往往无法及时监测到这些突变故障,导致故障无法及时发现,甚至被完全忽略,进而使得管道的维修人员在进行管道维修时处于被动的地位。然而,如果将监测时间改为毫秒级别,则会产生大量的现场数据;对于现场的大量监测点,现场数据叠加起来数据量极大,会造成数据传输线路拥堵。
因此,如何及时监测到管道出现的各类突变故障,是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及装置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监测到管道内瞬间出现裂痕或者形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
以第一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
判断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
若是,则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
若否,则直接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并进行报警。
可选的,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时,同步发送对应的时间标识;
接收服务器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时间标识的记录信息;
将所述记录信息中的时间标识与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对应的时间标识进行对比,获得记录信息中缺少的时间标识对应的缺失数据;
将所述缺失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可选的,接收服务器的第二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是否接收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数据发送是否正常;
若否,选择备用线路发送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并在本地给予提示。
可选的,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数据发送是否正常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判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发送主体是否为服务器端;
若是,则判断数据发送正常;
若否,则判断数据发送不正常。
可选的,所述选择备用线路发送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包括:
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通过近距离无线传输方式发送给关联设备;
接收所述关联设备的上传反馈并在本地给予提示。
可选的,所述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包括:
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进行压缩;
将所述压缩的数据打包上传至服务器端。
可选的判断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第二数值条件;
若否,调整所述第一频率。
可选的,调整所述第一频率包括:
所述第二数值条件用于测算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变化的数值范围;
若符合所述第二数值条件,则以大于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三频率采集数据。
可选的,基于以第一频率采集的历史数据调整所述第一数值条件。
可选的,基于以第一频率采集的历史数据调整所述第一数值条件包括:
基于以第一频率采集的历史数据获得第三数值条件;所述第三数值条件从属于所述第一数值条件;
以所述第三数值条件取代所述第一数值条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计算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以第一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
比较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采集模块以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比较模块对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的判断,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若判断为否,则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若判断为是,则直接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并进行报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系统,包括:传感器、计算装置、服务器;
其中,传感器作为采集数据的终端,由计算装置控制;
计算装置除控制所述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以获得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外,还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实现上述方法;
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分布式计算设备上传的数据。
本申请提供的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采集方法首先以第一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再判断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若否,则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若是,则直接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整个过程针对突变故障的产生布置了针对性的高速数据采集及处理过程,提高了信息数据采集的频率,同时,在正常情况下,数据传送频率不会过高,使得数据传输通道不会拥堵,这样,能够保证现场检测信息的采集及处理判断能够即时高效;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及时获知突变现象的产生,充分掌握解管道磨损情况,进而对管道故障做出预测并进行规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检测故障和处理故障的简单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场景应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检验数据完整上传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计算设备缺失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选择备用路线上传采集数据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装置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采集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应用输汽输水管道的生产活动中,为保证产值的产出比,生产活动不停歇是其基本要求。而在此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由于管道是其基本功能单元,保障管道健康就是保障着整个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对于应用输汽输水管道的生产活动而言,及时排除管道故障就成为保障整个生产活动正常运行的关键。
排除管道故障时,现阶段普遍的管理模式是:及时发现故障并及时维修;具体场景请参见图1,该图为上述现有的技术手段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手段具体为:管道101发生故障时,部署在管道101上的传感器102在检测到故障发生时,将故障发生的信息(一般为故障发生的地点),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至远程服务器103,远程服务器103后接收到上述故障发生消息后,发出故障提示的消息,维修人员104,在看到服务器103发出故障提示后,对接收到的故障信息仔细查看,并根据故障信息,指定维修人员104故障发生地对故障进行维修和排除。其中的对管道进行监控的原理为:当管道出现突发故障时,管道内流体介质相关参数也会发生短时间内的变化,用传感器对相关参数进行监控,就可得知管道是否出现异常。
而实际应用中,管道故障的出现往往是多次瞬时或者短时间的突变累积而成的,例如裂痕、形变、水锤现象等。若针对性地对这些突变进行检测,布置合理的数学模型,从而进行合理地数值分析及判断,就可以测算出管道的磨损情况,进而在管道出现故障前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管道。如此,便可实现管道故障的规避,并可以由现在生产活动中先发现故障后维修的生产管理模式,转变为预测故障并提前规避的生产管理模式。但这些故障形式,往往只在发生故障的瞬间能够监测到,而发生之后,相关检测数据就恢复了。
因此,如果希望进行预测管道的磨损情况,则需要针对突变的瞬时性,提高采集频率,而且为保证故障的及时处理和及时发现,就需要即时高效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数据传输。
而现阶段采集处理信息时,主要方法是对信息数据进行低频采集后将其发送至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此种方法时,由于信息采集频率低,并由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必然出现采集的数据发送不够及时的情况,而且服务器获得数据后还要进行存储及处理等过程,使得数据采集及处理均不能达到要求,从而无法第一时间获知管道的突变发生情况,也就无法及时更新管道的磨损状况,甚至完全无法察觉很多突变故障的发生。因此,为保证上述方案的完成,信息数据的采集、处理以及传输是否即时高效成为了新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场景下的具体示意图。在此进行简单说明:在管道101周围布置传感器102A和102B,传感器102A、102B与计算装置105以及服务器103构成系统210。传感器102A与102B以第一频率采集管道101附近的数据信息,并将其上传至计算装置105,该计算装置105为边缘式分布计算设备,可以对传感器102A与102B上传的数据进行判断处理,并决定将处理后的信息是直接上传至服务器103,亦或是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103成功接收处理信息后,生成反馈信息,返回至计算装置105。服务器103同时将预测结果提示给维修人员104,以便维修人员104前往管道现场处理故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传感器的种类例如可以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类型传感器单一组合亦或者是两两组合或者多种组合,具体的组合类型和传感器的数量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而决定。一个传感器也可以对应一个计算装置,多个传感器也可以对应一个计算装置。传感器数量与计算装置数量的对应关系,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具体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传感器102与计算装置105一般采用近距离无线传输方式传输,例如,以蓝牙方式传输。本申请系统210提供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采集方法以满足上述需求,此方法通过将数据在本地进行判断分析,可以即时高效地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本申请基于一个分布式计算设备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图3为本发明实施的具体流程图:
步骤301:以第一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
现有技术中,以秒为单位,对管道内的流体介质压力数据(一般为温度、压力)进行采集时,由于采集数据的时间过长,导致在管道发生形变或者故障的瞬间的数据,难以被及时的采集到,难以反映管道是否出现裂痕或形变。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数据采集方式,进而确保采集到的数据,能够体现出管道内出现裂痕或者形变的情况。第一频率为对数据进行采集的预设频率。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频率预设为50HZ,也就是说,分布式计算设备的传感器以20ms为一个采集周期,每隔20ms就对管道内的数据进行采集,如果以高频率采集数据时,并将数据全部进行上传时,会造成通讯线路拥堵,尤其是在现场传感器采用5G等无线方式传输时。因此,为了实现数据的顺利传输,应尽量避免传输路线拥堵。本实施例考虑到上述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方法:在采集的数据处于正常范围时,无需即时上传采集数据到服务器。因此,在分布式计算设备端(例如计算装置105)建立一个本地实时数据库或者数据表,将采集到的一段时间内的数据暂时储存在本地实时数据库中,便于后期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存储和显示;在发送之前,可以在间隔时间中,由边缘计算设备,如计算装置105,对这些数据进行压缩、打包、删减等处理,以便减少数据上传所占用的带宽。
S302:判断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频率采集到数据后,就对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进行判断。如果采集到的管道内的数据,没有一个比较的标准,是无法直接判断出当前采集到的数据是否为正常数据,即此时管道内没有发生故障或者漏点的情况。因此,为了便于对当前采集到的数据是否为正常数据进行判断,在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本地实时数据库预设一个第一数值条件,第一数值条件一般为一个数值范围,为突变发生时相关数据的变化所符合的数学条件,用于判断所述数据的变化是否足以说明相关的管道部位具有突变产生,用来表示在设定条件下,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到的数据处于预定区间范围,该预定区间范围一般表示在一段时间段内,水流量以及水流流速和温度,三者的变化不大时,此时采集到的管道内的数据的数值处于比较稳定的范围内。
以所述第一数值条件为判断基础,就可以获得如下步骤S303与步骤S304两种不同的判断结果;而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进而选择不同的数据发送方式,使无突变现象发生时能将多次采集的数据一起发送,有突变现象发生时能瞬时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从而实现数据的高效率发送,进而使得服务器能够及时的检测到故障的发生,进行维修。
步骤S303:若否,则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
为了避免每次将采集到的数据直接上传,会对数据的上传造成线路拥堵。将上述采集到的管道内的数据,与当前数值范围内的数值进行比较,如果采集到的数据落入该数值范围内,即代表管道内采集数据的时刻,当前分布式计算设备所处位置的管道没有发生形变或者故障。在当前以第一频率采集到的数据是正常数据时,采用第二频率将将存储在本地实时数据库的采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显示。所述第二频率一般为预设的固定频率,低于第一频率。本实施例中一般为小于50HZ的频率。范围大概在40-49HZ范围内,第二频率值的范围,也不可设置与第一频率值的范围相差过大,目的是为了保证在服务器,上传的数据可以进行实时显示,便于观察,以及发出提示。由于以第一频率采集到的数据较多,采用逐条上传的方式,会影响传输速度。因此,为了加快传输速度,需要将以第一频率采集到的数据在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本地实时数据库进行压缩,进而将压缩后的数据打包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304:若是,则直接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并进行报警。
如果此时采集的数据没有落入当前第一数值范围内,则表示当前采集到的数据是非正常数据,就意味着采集该数据的分布式计算设备所处的管道位置附近,管道可能存在形变或者其他故障情况,此时就需要将该异常数据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本地数据库直接发送到服务器端,用曲线或者其他能够让维修人员便于直接观察的方式进行显示。为了能使服务器端的工作人员能尽快发现数据出现异常的情况,在每次向服务器发送异常数据时,同时在服务器端报警。上述报警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通过在服务器端设置个特殊颜色的小灯,在报警时闪烁。亦或是设置一定音量的警报声,在数据异常时发出一定的声音。其他凡是能够提醒工作人员能及时注意到数据异常的报警方式均属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过多例举。
然而,随着季节的变化,外界的温度也会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到管道的温度,亦或者是根据其他现实情况,管道内的水和汽,流量速度和大小的不同,也会导致管道内的数据发生变化,管道内发生故障或漏点可能就会更频繁,此时如果继续以第一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很可能会导致采集不到当下管道内发生故障或者漏点的情况,造成采集数据的遗漏。因此,第一数值条件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的进行动态调整。该动态调整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
方法一:在外界的温度或者其他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与第一数值条件下的差距较大时,根据实际情况在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本地实时数据库设立一个第二数值条件,该第二数值条件用于测算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变化的数值范围,进而以第二数值条件取代第一数值条件,作为当下判断采集到的数据是否正常的新标准。同时,为了更准确的判断数据的异常,在数值范围发生变化时,对数据进行采集的频率也要发生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在采集的数据满足第二数值条件时,需要对第一频率进行调整,调整为第三频率,第三频率一般大于第一频率,第三频率根据实际的情况需要来调整,具体范围一般为大于50HZ。
方法二:在外界的温度或者其他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与第一数值条件下的差距较小时,此时可以根据以第一频率采集到的历史数据,来判断当前外界的环境是不是发生了变化,进而基于以第一频率采集的历史数据来调整第一数值条件,将第一数值条件调整为第三数值条件,第三数值条件从属于所述第一数值条件,由于是在外界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对第一数值条件进行调整,在第一数值条件范围内,将某一小区间的数值范围作为第三数值条件,进而将第三数值条件取代第一数值条件,作为当下判断采集数据是否正常的新标准。由于第三数值条件属于第一数值条件的一部分,因此还是继续采用第一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
在将采集到的数据从本地实时数据库,通过无线传输单元向服务器端进行上传时,由于一些原因,传输的数据可能会存在遗漏。因此,服务器端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判断生成提示,进而向本地实时数据库返回提示,本地实时数据库根据接收到的提示,来判断向服务器传输的数据是否完整。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上述提示。在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时,同步发送对应的时间标识。该时间标识一般表示为采集数据的时间,即按照0.02ms为一个时间节点,作为时间标识,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同时生成对应时间标识并存储在本地实时数据库中,在对本地实时数据库采集数据进行打包压缩的同时,将相应的时间标识同时也进行打包压缩,与被压缩打包后的采集数据一起通过无线单元发送至服务器端。如图4所示,服务器在接收到打包压缩的数据后,将其收集到的时间标识集合在一起,形成第一反馈信息,并向本地实时数据库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至少包括对应的时间标识的记录信息。本地实时数据库在接收到服务器发来的第一反馈信息后,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中记录信息中的时间标识,与先前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对应的时间标识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缺失的时间标识。如果没有,则代表采集数据从本地实时数据库到服务器全部上传成功。如果有,确认记录信息中缺少的时间标识,进而在本地实时数据库里寻找缺少时间标识所对应的缺失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端,如图5所示,提供一种补充缺失数据的实施方式,该图为补充缺失数据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S501:识别所述反馈信息中的序列指纹,所述序列指纹用于指示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的唯一性。
为验证数据发送的完整性,就需要验证每一个数据是否被服务器完整接收。对此,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可以指示数据唯一性的序列指纹来进行验证;其中,所述序列指纹应该理解为包含于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中;示例性的,可以采用数据序列号、采集时间、身份标识等具备唯一性的数据信息作为所述序列指纹,在此不作限定。
本步骤需要对序列指纹进行识别;具体的,在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后,数据中的序列指纹会被服务器提取出来,并置于反馈信息中返还;示例性的,所述序列指纹可以被制作成报表或者数据文本信息返还回来。
S502:将所述反馈信息中的序列指纹与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对应的序列指纹进行对比,获得反馈信息中缺失的序列指纹对应的缺失数据。
识别获得所述反馈信息中的序列信息后,将所述反馈信息中的序列指纹与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对应的序列指纹进行对比,就可以查找出反馈信息中缺失的序列指纹;而由于所述序列指纹指向唯一的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就可以很便捷的获得所述缺失的序列指纹对应的缺失数据。
S503,将所述缺失的序列指纹对应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经过步骤S502获得缺失数据后,将所述缺失数据上传至服务器;而在缺失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后,服务器只需要将缺失数据根据序列指纹插入其对应的位置即可,如此就可以解决数据缺失的问题。
例如,一组数据A1,B2,C3,D4,E5同一时刻发送至服务器,其中,1、2、3、4、5分别为各自的序列号,即序列指纹;当数据发送到服务器后,判断接收到服务器的反馈信息后,解读其中的序列指纹,获得文本信息为1,3,4;将其与数据中的序列指纹进行对比,获得缺失数据B2,E5并将其补发送至服务器;其中,指纹对比时,示例性的,分别以1,3,4检索数据的序列指纹层,从而筛选出未检索识别到的数据B2和E5。
除上述数据传输存在数据缺失的问题之外,还可能会出现其他原因指使数据无法上传。例如,由于无线单元损坏或者其他原因,从而导致本地实时数据库无法向服务器端上传采集到的数据,由此会带来当前分布式计算设备附近管道内发生的问题,无法在服务器端得到显示。因此,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本地实时数据库还需要判断服务器端是否能够成功接收到发送的采集数据。进而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来继续后续操作。图6示出后续的具体操作处理步骤,在此对其进行简单说明。
步骤S601:以第一频率采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602:返还第一反馈信息;
步骤S603:检测判断是否获得服务器返还的第一反馈信息。
如图6所示,当前分布式计算设备(为方便进行区别,假定为第一计算设备105A,后文均以此描述),在以第一频率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服务器103后,服务器103在成功接收到采集数据后,将接收采集数据的具体情况生成第一反馈信息,向第一计算设备105A返回第一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103是否完整接收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具体指代服务器103是否接收到第一计算设备105A发送的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在第一计算设备105A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时,可以通过第一反馈信息的发送主体是否为服务器103进行判断,进而确定第一计算设备105A的数据是否发送成功。如果第一反馈信息的发送主体是服务器103,则可以确定此时第一计算设备105A和服务器103的数据传输是正常的。如果第一反馈信息的发送主体是其他分布式计算设备,可以确定此时第一计算设备105A向服务器103传送数据的数据通路无法正常传输,已经开始采用备用线路发送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则在一计算设备105A本地或者服务器103处给予提示。上述提示用来提示第一计算设备105A无法将采集的数据顺利上传到服务器103;据此,可以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第一计算设105A备需要对是否获得服务器103返还的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判断。可以提前设置预定时间,该预定时间可以根据数据在服务器和采集设备之间的在实际场景中的传输时间来设置,默认超过该预定时间,则代表数据在第一计算设备105A和服务器103之间传输失败。因此,可以根据在预定时间范围内,来对第一计算设备105A是否接收到服务器103返还的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判断,如果是,则直接执行步骤S604。如果不是,则直接执行步骤S605。
步骤S603:若是,则结束流程。
如果是,则代表在预定时间内,第一计算设备105A接收到服务器103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同时也就意味着服务器103成功接收到第一计算设备105A上传的采集数据,数据上传流程也就意味着结束,维修工作人员根据上传的采集数据,对故障点进行维修即可。
步骤S604:若否,则执行第一调节机制。
如果不是,则代表在预定时间内,第一计算设备105A没有接收到服务器103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同时也就意味着服务器103没有接收到第一计算设备105A上传的采集数据,此时则执行第一调节机制。此时由于第一计算设备105A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还没发送至服务器103,因此,第一调节机制可以理解为将第一计算设备105A采集的数据以其他方式发送出去。图6中的步骤S605-S606提供了其他方式中的一种方式,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605-1:向关联设备发送测试信息;
该关联设备(假定为第二计算设备105B,后文描述均以此描述)意为与第一计算设备105A距离处于一定范围内,可正常进行信息交互的设备,也就是说,所述关联设备只要能正常进行数据接收、处理和发送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关联设备可以是与生产活动相关的计算设备,也可以是与生产活动关系不大的其他设备,对所述关联设备的具体表现形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第一计算设备105A向第二计算设备105B发送测试信息。是因为出现没有获得第一反馈信息的异常情况时,若异常原因为第一计算设备105A接收信息的功能异常,则也接收不到其他设备的反馈信息;而数据发送的功能异常,则能接收到其他设备的反馈信息;基于此,可以通过能否接收到其他设备的信息来判断出不同的异常原因,再相应的进行调节,就可以保证数据的正常发送并排查出异常原因以便解决。
步骤S605-2:返还第二反馈信息;
步骤S605-3:检测判断是否获得对应于所述测试信息的第二反馈信息;
第一计算设备105A先向第二计算设备105B发送测试信息;其中,所述测试信息用于测试第一计算设备105A接收信息的功能是否正常,具体的,第二计算设备105B能对测试信息做出反应,即返还与所述测试信息相对应的第二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第二计算设备105B是否接收到返回的第二反馈信息,来判断第一计算设备105A没有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的具体原因。
步骤S606-1:若是,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通过短距离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所述关联设备,并提示发送数据异常;
步骤S606-2:所述关联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频率采集数据和发送数据异常的消息,并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数据和发送数据异常的消息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606-3:服务器返回第三反馈信息至关联设备;
步骤S606-4:关联设备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第三反馈信息,并返回至第一计算设备。
当第一计算设备105A成功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时,则就说明第一计算设备105a接收信息的功能正常,对应的说明造成未能接收第一反馈信息原因为第一计算设备105A向服务器103发送数据的功能异常。此时可以更换数据发送路径,即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通过短距离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第二计算设备105B,第二计算设备105B随即再将第一频率采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103,服务器103在接收到第二计算设备105B上传的采集数据后,生成第三反馈信息,并将第三反馈信息返回至第二计算设备105B,第二计算设备105B在接收到第三反馈信息后,将其返回至第一计算设备105A。即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计算设备105B作为第一计算设备105A与服务器103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中转站。如此,便可保证第一计算设备105A发送功能异常期间也能及时将采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103。
当然,在服务器103发现第一计算设备105A无法顺利上传数据时,需要及时派遣维修人员去对第一计算设备105A进行维修,不然长时间的选择备用线路来发送采集数据,会对其他计算设备的上传线路带来拥堵的问题,导致其他分布式计算设备附近位置的管道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上报服务器103,给后期的维修造成极大的困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装置700的结构图。
所述装置包括以下单元:
采集模块710,用于以第一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
比较模块720,用于判断所述采集模块以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
执行模块730,用于根据比较模块对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的判断,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若判断为否,则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若判断为是,则直接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并进行报警。
可以选择的是,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时,同步发送对应的时间标识;
接收服务器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时间标识的记录信息;
将所述记录信息中的时间标识与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对应的时间标识进行对比,获得记录信息中缺少的时间标识对应的缺失数据;
将所述缺失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可以选择的是,接收服务器的第二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是否接收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数据发送是否正常;
若否,选择备用线路发送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并在本地给予提示。
可以选择的是,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数据发送是否正常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判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发送主体是否为服务器端;
若是,则判断数据发送正常;
若否,则判断数据发送不正常。
可以选择的是,所述选择备用线路发送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包括:
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通过近距离无线传输方式发送给关联设备;
接收所述关联设备的上传反馈并在本地给予提示。
可以选择的是,所述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包括:
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进行压缩;
将所述压缩的数据打包上传至服务器端。
可以选择的是,判断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第二数值条件;
若否,调整所述第一频率。
可以选择的是,调整所述第一频率包括:
所述第二数值条件用于测算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变化的数值范围;
若符合所述第二数值条件,则以大于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三频率采集数据。
可以选择的是,基于以第一频率采集的历史数据调整所述第一数值条件。
可以选择的是,基于以第一频率采集的历史数据调整所述第一数值条件包括:
基于以第一频率采集的历史数据获得第三数值条件;所述第三数值条件从属于所述第一数值条件;
以所述第三数值条件取代所述第一数值条件。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系统的示意图,包括:传感器810、计算装置820、服务器830。
其中,传感器810作为采集数据的终端,由计算装置820控制;
820计算装置除控制所述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以获得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外,还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实现上述方法;
830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分布式计算设备上传的数据。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第一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
判断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
若是,则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
若否,则直接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并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时,同步发送对应的时间标识;
接收服务器的第一反馈信息;所述第一反馈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时间标识的记录信息;
将所述记录信息中的时间标识与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对应的时间标识进行对比,获得记录信息中缺少的时间标识对应的缺失数据;
将所述缺失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服务器的第二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是否接收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数据发送是否正常;
若否,选择备用线路发送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并在本地给予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数据发送是否正常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反馈信息;
判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发送主体是否为服务器端;
若是,则判断数据发送正常;
若否,则判断数据发送不正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备用线路发送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包括:
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通过近距离无线传输方式发送给关联设备;
接收所述关联设备的上传反馈并在本地给予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包括:
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进行压缩;
将所述压缩的数据打包上传至服务器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第二数值条件;
若否,调整所述第一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第一频率包括:
所述第二数值条件用于测算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变化的数值范围;
若符合所述第二数值条件,则以大于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三频率采集数据。
9.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以第一频率对数据进行采集;
比较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采集模块以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比较模块对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是否符合预设的第一数值条件的判断,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若判断为否,则以低于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将所述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若判断为是,则直接将所述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端,并进行报警。
10.一种用于数据采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计算装置、服务器;
其中,传感器作为采集数据的终端,由计算装置控制;
计算装置除控制所述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以获得以第一频率采集的数据外,还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实现权利要求1-8的方法;
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分布式计算设备上传的数据。
CN202310389709.4A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79525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9709.4A CN117952587A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9709.4A CN117952587A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2587A true CN117952587A (zh) 2024-04-30

Family

ID=90797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9709.4A Pending CN117952587A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525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43426B2 (ja) 管路網管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8871434B (zh) 一种旋转设备的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0159929B (zh) 地下排水管网智能管控大数据处理方法
US96931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easurement signals in spatially extensive supply networks
CN103576640A (zh) 用于监测泵气蚀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55950A (zh) 输油集输系统计量与管道监控智能报警系统
CN11701086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市政管网健康度在线监测系统和方法
KR102346377B1 (ko) 지능형 원격단말장치를 이용한 사물인터넷 기반의 상수도 관리 시설 자율 점검 및 운영 관리 시스템
CN111290324B (zh) 5t探测站安全监控诊断系统及其健康报警方法
CN116539128B (zh) 智慧燃气超声波计量仪表准确度诊断方法及物联网系统
KR20180024431A (ko) 공기구동 제어밸브의 온라인 진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916505A2 (en) Identification of facility state and operating mode in a particular event context
KR101778593B1 (ko) 산업플랜트 정비 지원 단말기
JPH10257673A (ja) 変電機器監視診断システム
CN109507986B (zh) 用于油田作业设备的远程监控方法
US9249794B2 (en) Condition-based and predictive maintenance of compressor systems
CN110430261A (zh) 探测设备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330928B (zh) 一种燃气表联动报警器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JP6591120B2 (ja) 機器保守支援システム、機器保守支援装置、及び、機器保守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17952587A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计算设备的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
JP4322617B2 (ja) 管路更新計画支援装置
RU2619399C1 (ru)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работоспособностью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х объектов газо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истем
CN104753734B (zh) 一种自动诊断电网ems系统遥信数据传输故障的方法
KR20200044507A (ko) Ict 기반의 통합 모니터링 시스템을 활용한 특수 차량 고장 진단 및 운영법
US20200356081A1 (en) System and a Method to Enable Zero Defect Pro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