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40267A - 软包的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软包的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40267A
CN117940267A CN202280059205.XA CN202280059205A CN117940267A CN 117940267 A CN117940267 A CN 117940267A CN 202280059205 A CN202280059205 A CN 202280059205A CN 117940267 A CN117940267 A CN 117940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h
upper punch
elastic member
ho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92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益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40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40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3/04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using movable 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3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3/36Moulds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08Deep drawing or matched-mould forming, i.e. using mechanical mean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10Forming by pressure difference, e.g.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1/00Shaping by thermoforming, i.e. shaping sheets or sheet like preforms after heating, e.g. shaping sheets in matched moulds or by deep-draw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1/2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51/30Moulds
    • B29C51/36Moul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acuum forming, Manufacture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软包的制造设备,该设备包括:下模具,该下模具设置有用于在软包膜中形成杯部的成型凹槽;上模具,该上模具设置为与下模具间隔开;以及冲头,该冲头由上模具支撑并且设置为能够朝向成型凹槽移动,以按压要设置在下模具上的软包膜,其中,冲头包括:上冲头,该上冲头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到上模具;下冲头,该下冲头设置为与上冲头间隔开,并且与上冲头一起移动,以按压软包膜;以及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设置在上冲头与下冲头之间,以弹性支撑下冲头。

Description

软包的制造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9月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1-0117120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软包的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与不可充电的原电池不同,二次电池是可充放电的并且广泛用于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摄录一体机等的电子设备。特别地,由于锂二次电池具有比镍钙电池或镍氢电池大的容量,并且每单位重量具有高能量密度,所以其使用率快速增长。
二次电池根据具有正极/隔膜/负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分类。代表性地,电极组件的示例性示例可以包括长片形电极与位于其间的隔膜缠绕的卷绕型(缠绕型)电极组件、切割成各自具有预定尺寸的单元的多个电极与位于其间的隔膜依次层叠的层叠型电极组件、缠绕有与位于其间的隔膜层叠的双电池单体(bi-cell)或全电池单体(full cell)的层叠折叠型电极组件等。
另外,这样的二次电池可以分类为电极组件建立在形或方形金属壳中的柱形电池或方形电池以及电极组件建立在设置为铝层压片材的软包型壳体中的软包型电池。
图1示出软包型二次电池的示例。软包型二次电池1包括电极和隔膜交替层叠的电极组件20和电极组件插入其中的软包10。另外,软包包括具有凹入形状使得直接容纳电极组件的软包的杯部11。软包的杯部可以设置有左软包的杯部11L和右软包的杯部11R,以在两侧包围电极组件。围绕软包的每个杯部的周边形成软包的外周部14,以从外侧密封软包。
软包的杯部通常通过使用冲头按压软包膜制成。然而,在此按压工序期间,可能会对冲头等施加冲击。这样的冲击可能不利地影响软包的外形或软包的制造设备的寿命,因此,优选地,有效地缓冲杯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冲头按压软包膜时有效地减轻施加到冲头的冲击或施加到与软包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的构件的冲击的软包的制造设备。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模制软包的外形的软包的制造设备。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棱角地模制杯部并且更均匀地模制杯部的深度的软包的制造设备。
技术方案
在实施例中,软包的制造设备包括:下模具,该下模具设置有用于在软包膜中形成杯部的成型凹槽;上模具,该上模具设置为与下模具间隔开;以及冲头,该冲头由上模具支撑并且设置为能够朝向成型凹槽移动,以按压要设置在下模具上的软包膜,其中,冲头包括:上冲头,该上冲头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到上模具;下冲头,该下冲头设置为与上冲头间隔开,并且与上冲头一起移动,以按压软包膜;以及弹性部,该弹性部设置在上冲头与下冲头之间,以弹性支撑下冲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弹性部可以设置为向下弹性按压下冲头。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弹性部可以包括:连接杆,该连接杆固定到上冲头和下冲头中的一个并且相对于上冲头和下冲头中的另一个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地连接到上冲头和下冲头中的另一个;以及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设置为在上冲头与下冲头之间围绕的连接杆。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上冲头可以包括:上冲头主体,该上冲头主体配置为限定上冲头的外形;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配置为从上冲头主体的顶表面到上冲头主体的顶表面与底表面之间的一个点穿透上冲头主体;以及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的内径比第一通孔的内径大,并且配置为从一个点到上冲头主体的底表面穿透上冲头主体,其中,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连通。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杆可以包括:头部,该头部设置在上冲头主体的顶表面的外侧;以及固定杆,该固定杆从头部向下延伸,并且穿透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且固定杆的下端部固定到下冲头。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头部的直径可以比第一通孔的直径大或者头部的直径可以比设置在头部与上冲头主体的顶表面之间的垫圈的中心孔的直径大,使得头部不能插入到第一通孔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弹性构件的上端部可以插入到第二通孔中,以安置在由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内径差形成的台阶部上。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上冲头可以包括:上冲头主体,该上冲头主体配置为限定上冲头的外形;以及通槽,该通槽配置为从上冲头主体的顶表面与底表面之间的一个点到上冲头主体的底表面穿透上冲头主体,并且连接杆可以包括:头部,该头部设置在通槽内;以及固定杆,该固定杆的直径比头部的直径小,并且从头部向下延伸,并且固定杆的下端部固定到下冲头,其中,弹性构件的上端部可以插入到通槽中,并且设置在头部下方。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弹性部可以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插入到上冲头的通槽中,并且具有倒U形横截面;以及延伸部,该延伸部从主体部的下端部向外水平延伸,并且与上冲头主体的底表面紧密接触,其中,连接杆和弹性构件可以插入到主体部的内空间中,主体部插入到通槽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弹性部可以包括:外弹性构件,该外弹性构件设置为与下冲头的外边缘相邻;以及内弹性构件,该内弹性构件设置为比外弹性构件更靠近下冲头的中心。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外弹性构件的弹性模量可以比内弹性构件的弹性模量小。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下模具可以包括:下模具主体,该下模具主体配置为限定下模具的外形,并且成型凹槽限定在下模具主体中;以及嵌套部,该嵌套部设置为能够在成型凹槽内上下移动,并且设置为支撑移动到成型凹槽的冲头。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冲头设置为能够向下移动直至软包膜与嵌套部的顶表面紧密接触。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由于按压软包膜的冲头包括彼此间隔开的上冲头和下冲头、设置在上冲头与下冲头之间的弹性部,所以可以有效地减轻被冲头按压时施加到冲头的冲击或施加到与冲头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构件的冲击。
另外,根据本公开,即使嵌套部应用于软包的制造设备,用于缓冲的弹性构件也设置在冲头中而不是嵌套部中,与在嵌套部中设置弹性构件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好地模制软包的外形。
此外,根据本公开,真空拉伸工艺可以应用于软包的制造设备,并且当应用真空拉伸工艺时,由于在真空下运行和冲头的按压,可以更有棱角地模制软包的杯部,并且可以更均匀地模制杯部的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二次电池的软包和嵌入软包中的电极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软包的制造设备的横截面图。
图3是示出应用于图2的软包的制造设备的冲头的横截面图。
图4至图8是说明使用图2的软包的制造设备模制软包膜的工序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2的软包的制造设备的横截面图。
图10是示出应用于图9的软包的制造设备的冲头的横截面图。
图11是示出图10的冲头的下冲头被移除之后的状态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本公开。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若干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且不受以下示例限制或约束。
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公开,已经省略可能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要点的与描述或相关已知技术无关的部分的详细描述,并且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标记被添加到各个附图中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此外,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被限制性地解释为普通含义或基于词典的含义,而应基于发明人可以适当地限定术语的概念的原则,被解释为符合本公开的范围的含义和概念,从而以最佳方式描述和解释他或她的发明。
实施例1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软包的制造设备的横截面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软包的制造设备100包括下模具110、上模具120和冲头130。
下模具110可以为限定有用于形成杯部11(参见图1)的成型凹槽111的模具。成型凹槽111可以为通过从限定下模具110的外形的下模具主体112的顶表面112U向下凹入来限定的凹槽或孔。设置在下模具主体112的顶表面112U上的软包膜F(参见图4)可以通过稍后将描述的冲头130对成型凹槽111的下侧进行按压,以形成杯部11。
上模具120可以是设置为与下模具110间隔开的模具。连接柱B可以设置在上模具120与下模具110之间,以保持上模具120与下模具110之间的间隔距离。在上模具12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冲头130的上下移动或稍后将描述的脱模器150的上下移动的液压缸161和166。
冲头130可以为冲压设置在下模具110上的软包膜F的块。冲头130可以由上模具120支撑。冲头130可以设置为朝向成型凹槽111移动。例如,冲头130可以连接到固定到上模具120的冲头液压缸161,从而间接固定到上模具120并且可以根据冲头液压缸161的工作而相对于上模具120上下移动。冲头液压缸161可以包括液压缸主体162和根据供应到液压缸主体162内的液压而往复运动的液压缸杆163。冲头130可以连接到液压缸杆163。
冲头130可以包括上冲头131。上冲头131可以为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到上模具120的块。冲头液压缸161的液压缸杆163可以结合到上冲头131。上冲头131可以包括设置在上侧的上块132和设置在下侧并且在左右方向上设置为比图2中的上块132宽的下块133。上冲头131可以具有倒T形横截面。
冲头130可以包括下冲头136。下冲头136可以是设置为与上冲头131间隔开的块。下冲头136可以根据上冲头131的移动与上冲头131一起移动。在此移动过程中,下冲头136可以与软包膜F接触,以按压软包膜F(参见图7)。下冲头136通过预定的杆连接到上冲头131,并且可以与上冲头131一起移动,同时与上冲头131间隔开。例如,下冲头136可以通过稍后将描述的固定杆143(参见图3)与上冲头131连接。
冲头130可以包括相对于上冲头131弹性支撑下冲头136的弹性部140。例如,当下冲头136被稍后将描述的嵌套部113等向上按压,同时下冲头136按压软包膜F时,弹性部140可以在按压稍后将描述的弹性构件146(参见图3)的同时减轻施加到下冲头136的冲击(参见图3)。
弹性部140可以设置为在由上冲头131支撑的状态下向下弹性按压下冲头136,以缓冲下冲头136。例如,弹性部140的弹性构件146可以在压缩状态下设置在上冲头131与下冲头136之间。弹性构件146的压缩量可以根据所需要的缓冲程度来确定。
弹性部140可以设置在上冲头131与下冲头136之间。例如,弹性部140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设置在上冲头131与下冲头136之间。图2示出弹性部140的一部分设置在上冲头131与下冲头136之间的情况。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1的软包的制造设备100中,由于按压软包膜F的冲头130包括设置在上冲头131与下冲头136之间的弹性部140,所以可以有效地减轻被冲头130按压时施加到冲头130的冲击或施加到与冲头130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构件(例如,稍后将描述的嵌套部113)的冲击。
将参照图3详细描述该实施例的弹性部140。图3是示出应用于图2的软包的制造设备的冲头的横截面图。如图3所示,弹性部140可以包括连接杆141和弹性构件146。
连接杆141可以为固定到上冲头131和下冲头136中的一个并且相对于上冲头131和下冲头136中的另一个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地连接到上冲头131和下冲头136中的另一个的杆。图3示出固定到下冲头136并且可移动地连接到上冲头131的连接杆141。
当上冲头131在图3中的上下方向上移动时,通过连接杆141连接到上冲头131的下冲头136也可以与上冲头131一起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图3,当下冲头136通过外力向上移动时,仅固定到下冲头136的连接杆141可以与下冲头136一起向上移动,而不移动上冲头131。这里,可以按压弹性构件146,并且在按压期间,弹性构件146可以弹性支撑下冲头136。因此,可以减轻施加到下冲头136等的冲击。
连接杆141可以包括头部142和固定杆143,从而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到上冲头并且固定到下冲头136。
上冲头131可以包括限定上冲头131的外形的上冲头主体134(包括上块132和下块133),并且头部142可以设置在上冲头主体134的顶表面134U的外侧。头部142的直径可以比通孔135的直径大,使得头部142不能插入到通孔135(例如,稍后将描述的第一通孔135a)中。可以在头部142与上冲头主体134的顶表面134U之间设置垫圈W。在这种情况下,头部142的直径可以比穿过稍后将描述的固定杆143的垫圈W的中心孔的直径大。
上冲头131可以包括从上冲头主体134的顶表面134U到底表面134L穿透上冲头主体134的通孔135(例如,稍后将描述的第一通孔135a和第二通孔135b)。这里,固定杆143可以从头部142向下延伸,并且穿透通孔135。固定杆143暴露于上冲头主体134的下侧的下端部可以固定到下冲头136。在图3中,举例说明了设置为尖头的固定杆143的下端部,并且在固定杆143的尖头下端部处可以设置有用于与下冲头136螺纹结合的螺纹。
弹性构件146配置为提供弹性部140的弹性力,并且可以为例如弹簧。弹性构件146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设置在上冲头131与下冲头136之间。图3示出弹性构件146的一部分插入到稍后将描述的通孔135b中的示例,并且弹性构件146的其余部分设置在上冲头131与下冲头136之间。如图3所示,弹性构件146可以设置为围绕连接杆141。当弹性构件146设置为围绕连接杆141时,在下冲头136相对于上冲头131的相对移动期间,弹性构件146可以更稳定地支撑下冲头136。然而,另一方面,弹性构件可以设置为与连接杆分离。
弹性构件146可以设置为安置在限定在上冲头主体134中的第一通孔135a和第二通孔135b中的第二通孔135b中。第一通孔135a可以为从上冲头主体134的顶表面134U到上冲头主体134的顶表面134U与底表面134L之间的一个点P穿透上冲头主体134的孔。第二通孔135b的内径可以比第一通孔135a的内径大,第二通孔135b可以为从一个点P到上冲头主体134的底表面134L穿透上冲头主体134的孔。第一通孔135a和第二通孔135b可以彼此连通。由于第一通孔135a和第二通孔135b具有不同的内径,所以可以在第一通孔135a与第二通孔135b之间的边界上形成台阶部135c。弹性构件146的上端部可以插入到第二通孔135b中,并且可以安置在第一通孔135a与第二通孔135b之间的台阶部135c上。因此,弹性构件146可以稳定地设置在上冲头131与下冲头136之间。
如图2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软包的制造设备100可以包括按压并固定软包膜F的脱模器150。脱模器150可以连接到固定到上模具120的脱模器液压缸166,从而间接固定到上模具120并且可以根据脱模器液压缸166的工作相对于上模具120上下移动。脱模器液压缸166可以包括液压缸主体167和根据供应到液压缸主体167内的液压而往复运动的液压缸杆168。脱模器150可以连接到液压缸杆168。冲头130可以通过限定于脱模器150的中心部的孔H穿透脱模器15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如图2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下模具110可以包括下模具主体112和嵌套部113。下模具主体112可以为限定下模具110的外形的块。成型凹槽111可以限定在下模具主体112中,以向内凹入。嵌套部113可以设置在成型凹槽111内,以支撑移动到成型凹槽111的冲头130。为了根据冲头130插入成型凹槽111中的程度来改变支撑位置,冲头130可以设置为在成型凹槽111中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为此,为了嵌套部113的上下移动嵌套部液压缸170可以设置在下模具110上。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至图8描述通过根据本实施例的软包的制造设备100模制软包膜F的工序。图4至图8是说明使用图2的软包的制造设备模制软包膜的工序的图。
首先,如图4所示,嵌套部113向下移动。可以基于冲头130的插入深度来确定嵌套部113的移动距离。图4示出设置为与成型凹槽111的上开口相邻的嵌套部113向下移动的情况。当嵌套部113设置为与成型凹槽111的底表面相邻时,嵌套部113可以向上移动。
接下来,如图5所示,通过脱模器液压缸166使脱模器150下降。脱模器150可以按压设置在下模具主体112的顶表面112U上的软包膜F,以在软包膜F的模制期间固定软包膜F。
接下来,如图6所示,通过形成在下模具主体112中的真空通道114排出成型凹槽111内的空气。因此,设置在下模具主体112的顶表面112U上的软包膜F可以向下拉伸。为了这样的真空拉伸,下模具主体112的真空通道114可以与真空泵(未示出)连通。
根据该实施例的软包的制造设备100可以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真空拉伸工艺。当应用真空拉伸工艺时,软包的杯部11可以更有棱角,例如,杯部11的底表面与侧面之间的角可以接近90度。有棱角的软包可以增加容纳在相同体积中的电极组件的体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另外,当应用真空拉伸工艺时,在制造的软包中,杯部11的深度可以大体上恒定。
可以考虑在嵌套部113的下方设置用于缓冲的弹性构。然而,如果弹性构件设置在嵌套部113下方,则在真空拉伸期间或嵌套部113的移动期间,由于嵌套部113的晃动,软包膜F可能装配在下模具主体112限定成型凹槽111的内壁与嵌套部113之间。这是不期望的,因为软包的外形较差。然而,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软包的制造设备100中,由于用于缓冲的弹性构件146不设置在嵌套部113上而是设置在冲头130上,所以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接下来,如图7所示,通过冲头液压缸161使冲头130下降。因此,软包膜F被按压,从而软包的杯部11可以形成为更有棱角。这里,可以通过冲头130的弹性部140来减轻冲头130与嵌套部113之间出现的冲击。例如,如图7所示,当通过嵌套部113向冲头130施加冲击时,下冲头136可以在由弹性部140弹性支撑的状态下朝向上冲头131移动,并且在该工序中,可以减轻冲头130与嵌套部113之间出现的冲击。这可以有利于软包的良好外形或软包的制造设备的寿命。
冲头130可以设置为向下移动到软包膜F与嵌套部113的顶表面紧密接触。当如上所述移动时,可以在冲头130与嵌套部113之间不形成间隙(除了由于膜导致的间隙以外)的状态下按压软包膜F,从而更好地模制软包的外形。
最后,如图8所示,通过冲头液压缸161提升冲头130。
实施例2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2的软包的制造设备的横截面图,图10是示出应用于图9的软包的制造设备的冲头的横截面图,并且图11是示出图10的冲头的下冲头被移除之后的状态的后视图。根据实施例2的制造设备在冲头方面与根据实施例1的制造设备不同。在下文中,将主要描述冲头230。作为参考,实施例1中描述的内容将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应用于实施例2。
如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2的软包的制造设备200包括下模具110、上模具120和冲头230。下模具110可以包括成型凹槽111。下模具110可以包括设置在成型凹槽111中的嵌套部113。冲头230可以包括上冲头231和下冲头236。上冲头231可以包括上块232和下块233。
根据该实施例的软包的制造设备200可以包括固定软包膜的脱模器150。
根据该实施例的冲头230可以包括弹性部240。如图9和图1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弹性部240可以包括外弹性构件246o和内弹性构件246i。外弹性构件246o可以是设置为与下冲头236的外边缘(例如,参照图11的下冲头的四个顶点)相邻的弹性构件,并且内弹性构件246i可以是设置为比外弹性构件246o邻近下冲头236的中心的弹性构件。图11示出设置有四个外弹性构件246o和四个内弹性构件246i的示例。作为参考,图11是示出移除冲头230的下冲头236之后的状态的后视图,但是下冲头236的外边缘和中心可以与上冲头231的外边缘和中心大体上相对应。
根据该实施例的冲头230可以包括分别与下冲头236或上冲头231的外边缘相邻和与下冲头236和上冲头231的中心相邻的弹性构件246o和246i。因此,可以通过弹性构件246o和246i更稳定地支撑下冲头236。作为参考,连接杆241和241’(参见图10)也可以如实施例1中那样设置在外弹性构件246o和内弹性构件246i的中心。
在该实施例中,外弹性构件246o的弹性模量可以比内弹性构件246i的弹性模量小。在这种情况下,冲头230可以相对强地按压将在软包膜F中形成杯部11的区域(例如,与成型凹槽相对应的区域)上的中心部,并且可以通过冲头230相对弱地按压外周部。在模制杯部11期间,这可能有助于抑制杯部11的边缘(底表面与侧面之间的边界)中出现问题。作为参考,即使材料具有相同的弹性模量,也可以通过改变压缩的程度(例如,通过将外弹性构件设置为较少受压)来实现上述效果。
如图9和图10所示,设置为与下冲头236的外边缘相邻的弹性部240o(在下文中,称为外弹性部)和设置为比外弹性部靠近下冲头236的中心的弹性部240i(在下文中,称为内弹性部)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
如图10所示,外弹性部240o可以具有与根据实施例1的弹性部140相同的结构。也就是说,外弹性部240o可以包括设置有头部242和固定杆243的连接杆241和弹性构件246o。外弹性部240o可以设置在具有倒T形横截面的上冲头231的下块233上。
如图10所示,内弹性部240i可以设置在下块233的与上块232相对应的区域中。内弹性部240i可以包括连接杆241’和弹性构件246i。连接杆241’可以包括设置在形成在上冲头主体234中的通槽235’内的头部242’。这里,通槽235’可以是形成为从上冲头主体234的顶表面234U与底表面234L之间的一个点P’到上冲头主体234的底表面234L穿透上冲头主体234的凹槽。连接杆241’可以包括固定杆243’,固定杆243’以比头部242’的直径小的直径形成并且从头部242’向下延伸,并且其下端部固定到下冲头236。弹性构件246i的上端部可以插入到通槽235’中,并且设置在头部242’的下方。
在上冲头231中,上块232和下块233彼此重叠的区域可以比下块233厚,上块232的顶表面可以与上模具120的底表面接触。因此,内弹性部240i可以优选地具有容纳在上冲头主体234的通槽235’中的形状。
内弹性部240i可以包括插入并且固定到上冲头主体234的通槽235’的固定构件247。固定构件247可以包括插入到通槽235’中并且具有倒U形横截面的主体部247a和从主体部247a的下端部向外水平延伸并且与上冲头主体234的底表面234L紧密接触的延伸部247b。
连接杆241’和弹性构件246i可以插入到主体部247a的内空间中,主体部247a插入到通槽235’中。在主体部247a的内空间中可以形成有向内水平突出的限位器247c。限位器247c可以防止连接杆241’的头部242’向下分离。限位器247c可以与主体部241a的内空间的顶表面间隔开预定距离,以使连接杆241’上下移动。弹性构件246i的上端部可以设置在限位器247c的下方。
当设置固定构件247时,连接杆241’和弹性构件246i可以在安装在上冲头主体234的通槽235’中的状态下安装在固定构件247上,从而可以有助于内弹性部240i的安装。
以上公开的主题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这样的修改、增强和其他实施例,这落入本公开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内。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本公开的技术精神不限于前述实施例。
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由本公开的详细描述来限定,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并且该范围内的所有差异将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Claims (13)

1.一种软包的制造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下模具,所述下模具设置有用于在软包膜中形成杯部的成型凹槽;
上模具,所述上模具设置为与所述下模具间隔开;以及
冲头,所述冲头由所述上模具支撑并且设置为能够朝向所述成型凹槽移动,以按压要设置在下模具上的所述软包膜,
其中,所述冲头包括:
上冲头,所述上冲头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到所述上模具;
下冲头,所述下冲头设置为与所述上冲头间隔开,并且与所述上冲头一起移动,以按压所述软包膜;以及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上冲头与所述下冲头之间,以弹性支撑所述下冲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弹性部设置为向下弹性按压所述下冲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到所述上冲头和所述下冲头中的一个并且相对于所述上冲头和所述下冲头中的所述另一个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上冲头和所述下冲头中的另一个;以及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设置为在所述上冲头与所述下冲头之间围绕的所述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上冲头包括:
上冲头主体,所述上冲头主体配置为限定所述上冲头的外形;
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配置为从所述上冲头主体的顶表面到所述上冲头主体的所述顶表面与所述上冲头主体的所述底表面之间的一个点穿透所述上冲头主体;以及
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大,并且配置为从所述一个点到所述上冲头主体的所述底表面穿透所述上冲头主体,
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连接杆包括:
头部,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上冲头主体的所述顶表面的外侧;以及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从所述头部向下延伸,并且穿透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且所述固定杆的下端部固定到所述下冲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头部的直径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或者所述头部的直径比设置在所述头部与所述上冲头主体的所述顶表面之间的垫圈的中心孔的直径大,使得所述头部不能插入到所述第一通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上端部插入到所述第二通孔中,以安置在由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内径差形成的台阶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上冲头包括:
上冲头主体,所述上冲头主体配置为限定所述上冲头的外形;以及
通槽,所述通槽配置为从所述上冲头主体的顶表面与所述上冲头主体的底表面之间的一个点到所述上冲头主体的所述底表面穿透所述上冲头主体,并且
所述连接杆包括:
头部,所述头部设置在所述通槽内;以及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直径比所述头部的直径小,并且从所述头部向下延伸,并且所述固定杆的下端部固定到所述下冲头,
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上端部插入到所述通槽中,并且设置在所述头部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插入到所述上冲头的所述通槽中,并且具有倒U形横截面;以及
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体部的下端部向外水平延伸,并且与所述上冲头主体的底表面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弹性构件插入到所述主体部的内空间中,所述主体部插入到所述通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
外弹性构件,所述外弹性构件设置为与所述下冲头的外边缘相邻;以及
内弹性构件,所述内弹性构件设置为比所述外弹性构件更靠近所述下冲头的中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外弹性构件的弹性模量比所述内弹性构件的弹性模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下模具包括:
下模具主体,所述下模具主体配置为限定所述下模具的外形,并且所述成型凹槽限定在所述下模具主体中;以及
嵌套部,所述嵌套部设置为能够在所述成型凹槽内上下移动,并且设置为支撑移动到所述成型凹槽的所述冲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冲头设置为能够向下移动直至所述软包膜与所述嵌套部的顶表面紧密接触。
CN202280059205.XA 2021-09-02 2022-09-02 软包的制造设备 Pending CN1179402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17120 2021-09-02
KR1020210117120A KR20230034477A (ko) 2021-09-02 2021-09-02 파우치 제조장치
PCT/KR2022/013208 WO2023033594A1 (ko) 2021-09-02 2022-09-02 파우치 제조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40267A true CN117940267A (zh) 2024-04-26

Family

ID=85411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9205.XA Pending CN117940267A (zh) 2021-09-02 2022-09-02 软包的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230034477A (zh)
CN (1) CN117940267A (zh)
WO (1) WO202303359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43832B1 (ko) * 2012-08-07 2014-09-2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케이스 제조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CN204620866U (zh) * 2015-05-11 2015-09-09 南通柯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包装机外壳折弯模具
CN106140947B (zh) * 2016-08-11 2018-07-03 佛山市鑫昌富诚汽车消声器制造有限公司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制造装置
CN109176723B (zh) * 2018-08-30 2020-11-06 中宁县智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锂电池外包装铝塑膜用冲压机
CN109332495A (zh) * 2018-11-15 2019-02-15 江苏纽克光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精度高的压力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3594A1 (ko) 2023-03-09
KR20230034477A (ko)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5997B2 (en) Pouch exterior for secondary battery, pouch-type secondary battery using the pouch exteri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pouch-type secondary battery
CN108701783B (zh) 袋型二次电池和袋膜形成装置
KR101467859B1 (ko) 이차전지용 전지케이스
KR20190010434A (ko)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 외장재, 이를 이용한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846238B2 (en) Battery module
EP3573125B1 (en) Pouch-type secondary battery, and pouch film forming device
KR100586896B1 (ko)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의 성형장치
KR102131739B1 (ko) 파우치 포밍 방법 및 파우치 포밍 장치
CN114303278A (zh) 袋型电池壳体、制造袋型电池壳体的设备及袋型二次电池
JP2020024782A (ja) 二次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CN117940267A (zh) 软包的制造设备
US20200203684A1 (en) Battery module
JPH0513054A (ja) 密閉式角型蓄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US20200153025A1 (en) Pouch forming method and pouch forming device
KR100709874B1 (ko) 각형 리튬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230150176A1 (en) Pouch, Apparatus For Molding The Pouch,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The Pouch
KR101742303B1 (ko) 전지셀의 제조방법
US2023004829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ssing Secondary Battery
US20230048828A1 (en) Rolling Device for Secondary Battery
KR102063601B1 (ko) 전지 모듈
KR20220068070A (ko)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3084445A (ja) 電極体成形装置および電極体製造方法
JP3729138B2 (ja) 密閉式角型蓄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KR20210139003A (ko) 배터리 모듈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한 배터리 모듈
US20230321709A1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Pouch of Secondary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