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40077A - 夹子器械 - Google Patents

夹子器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40077A
CN117940077A CN202280059916.7A CN202280059916A CN117940077A CN 117940077 A CN117940077 A CN 117940077A CN 202280059916 A CN202280059916 A CN 202280059916A CN 117940077 A CN117940077 A CN 117940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lip
connector
extension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99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百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40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40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wound clamps, e.g. containing only one clamp or staple; Wound clamp magaz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8Wound clamps or clips, i.e. not or only partly penetrating the tissue ; Devices for bringing together the edges of a wound
    • A61B17/083Clips, e.g. resil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3Automatic limiting or abutting means, e.g. for safety
    • A61B2090/037Automatic limiting or abutting means, e.g. for safety with a frangible part, e.g. by reduced diame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夹子器械(10),其包括输送装置(200)和多个夹子装置(300),输送装置(200)包括设有通道的鞘管(210),多个夹子装置(300)设于鞘管(210)的通道外部,多个夹子装置(300)依次可释放连接,每个夹子装置(300)均可用于夹持组织(20)。

Description

夹子器械
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1年09月18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202111111648.2、2021年09月30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202111162631.X,2021年11月11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202111334658.2,2022年07月28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202210896808.7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子器械。
背景技术
内窥镜诞生50多年来,经历了从疾病诊断到疾病治疗的阶段,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已经十分有效和可靠,其中软式内窥镜因其不需要外科开腹、微创的特性,在消化、妇科、泌尿、呼吸道及心脑血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与软式内窥镜相配合的手术器械提出了微小化、可操作性与高度柔性相结合的技术要求。生物的胃、肠道经常会因为各种疾病或意外损伤或内镜诊疗术中的损伤而导致出血或粘膜损伤甚至穿孔。临床中,可以通过夹子装置机械压迫止血,夹子装置能够抓取伤口周围的组织并暂时将伤口边缘保持在一起以闭合伤口,其也被应用于创面缝合。但现有临床手术常用的夹子装置为单发夹子装置(止血夹),如果创面大或出血点多,则需要多次更换器械进行夹持,并且需要重新定位,医者手术的工作量非常大,且重复插入、抽出止血夹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手术时间过长,甚至错过最合适的止血时机,导致患者消化道大量出血带来的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夹子器械,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有通道的鞘管和在所述鞘管的通道内轴向延伸的芯轴;至少两个夹子装置,所述至少两个夹子装置包括第一夹子装置和第二夹子装置,所述第一夹子装置和所述第二夹子装置分别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夹子装置的第一夹持部和设于所述第二夹子装置的第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鞘管的通道外部。
根据上述方案,夹子器械可以装配不同数量的夹子装置,使用者在手术过程中可根据预估待止血的组织创口大小选择使用装配有合适数量夹子装置的夹子器械,无需重复插入就能多次进行夹持组织的操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大创面或多出血点进行夹持闭合,降低手术风险和费用。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器械的示例性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器械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3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装置的示例性装配图,其中,第一夹子装置处于闭合状态;
图3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装置的示例性装配图,其中,第一夹子装置处于打开状态;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装置沿轴线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延伸部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连接件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臂的示例性结构图一;
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结合件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臂的示例性结构图二;
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持部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11A至图11C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持部在释放时结合件600的变化过程示意图;
图12A至图12E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持部在释放时连接件的变化过程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连接件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1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延伸部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15A至图15C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持部在释放时连接件的变化过程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装置装配的剖视图;
图1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夹臂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1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二夹臂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1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纳管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2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轴套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2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撑开部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2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销轴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2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限定部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2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管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25A至图25J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持部夹持释放过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0、夹子器械;20、组织;100、控制装置;110、固定手柄;120、滑动手柄;200、输送装置;210、鞘管;220、芯轴;221、连接端头;230、轴套;231、第二外连接部;232、弹臂;233、结合孔;300、夹子装置;300A、第一夹子装置;300B、第二夹子装置;300C、第三夹子装置;310、夹持部;310A、第一夹持部;310B、第二夹持部;310C、第三夹持部;311、第一外连接部;312、抵挡部;320、夹臂;320A、第一夹臂;320B、第二夹臂;321、夹爪;322、弯臂;323、弯折部;324、内连接孔;325、第一孔;326、销轴;327、弯弓部;328、固定孔;330、第一配合部;340、第二配合部;350、第二对接部;360、第一卡接部;370、容纳槽;380、第一远端凸起;390、第二远端凸起;391、缺口;392、过孔;400、延伸部;400A、第一延伸部;400B、第二延伸部;410、远端结合部;420、弯曲部;430、近端结合部;440、第三配合部;450、第一对接部;470、第二卡接部;500、锁定部;500A、第一锁定部;500B、第二锁定部;510、锁定凸;511、第一锁定槽;512、第二锁定槽;520、锁定凹;521、第三锁定槽;530、被锁部;540、锁定挡块;600、结合件;600A、第一结合件;600B、第二结合件;600C、第三结合件;610、第一结合部;620、第二结合部;621、形变部;622、第一斜面;700、连接件;700A、第一连接件;700B、第二连接件;700C、第三连接件;710、第一连接部;711、卡钩;7111、弹性支臂;7112、钩结构;720、第二连接部;721、卡舌;722、舌片;730、第三连接部;800、收纳管;800A、第一收纳管;800B、第二收纳管;810、通道;810A、第一通道;810B、第二通道;820、第一外接孔;830、第二外接孔;840、限定部;841、固定爪;842、固定端;843、滑槽;850、外管;860、内管;870、阻挡部;871、贯穿孔;900、撑开部;910、撑开孔;920、断口;930、配合槽;931、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器械的示例性结构框图。
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夹子器械10,该夹子器械10可以应用于医用内镜,在内镜手术中执行夹持、止血、缝合等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子器械10包括输送装置200和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输送装置200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输送装置200和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通过内窥镜工作通道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接近待夹持组织,其中,组织是指人体或其他生物体的器官组织。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装置200包括设有通道的鞘管210和在鞘管210的通道内轴向延伸的芯轴220,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设置在鞘管210的远端,并通过芯轴220控制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执行打开、闭合、锁定、释放等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鞘管210可以具有柔韧性,可以沿任意方向弯曲。
其中,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涉及到的“近端”、“远端”可以表示方向,朝向操作人员所在的一侧为“近端”,朝向伸入人体进行治疗的一侧为“远端”;“近端”和“远端”还可以表示位于相应方向上的部分结构,不应理解为仅表示端部。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涉及到的“轴向”、“径向”可以表示方向,“径向”方向垂直于“轴向”方向,或者轴向方向为鞘管210的通道延伸方向,径向则为垂直于鞘 管210的通道延伸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子装置30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者也可以是多于两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子器械10可装配2~10个夹子装置300,例如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包括第一夹子装置300A和第二夹子装置300B。第一夹子装置300A和第二夹子装置300B分别包括夹持部310,夹持部310包括设于第一夹子装置300A的第一夹持部310A和设于第二夹子装置300B的第二夹持部310B,夹持部310设置于鞘管210的通道外部,即第一夹持部310A和第二夹持部310B均设置于鞘管210的通道外部。可以理解的是,当夹子器械10包括更多个夹子装置300时,多个夹子装置300的夹持部可以均设置于鞘管210的通道外部。夹持部310可以执行打开、闭合、锁定、释放等操作,使夹子装置300能够完成手术操作,例如夹子装置300可以夹持组织的创口使创口保持闭合,以便于创口愈合。
根据上述方案,夹子器械10可以装配不同数量的夹子装置300,使用者在手术过程中可根据预估待止血的组织创口大小选择使用装配有合适数量夹子装置300的夹子器械10,无需重复插入就能多次进行夹持组织的操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大创面或多出血点进行夹持闭合,降低手术风险和费用。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器械的示例性结构图。
如图2所示,夹子器械10包括输送装置200、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和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设置在输送装置200的远端,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设置在输送装置200的近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由固定手柄110和滑动手柄120组成,滑动手柄120可相对于固定手柄110的轴向滑动,滑动手柄120的远端与芯轴220的近端固定连接,使用者在体外控制滑动手柄120沿着固定手柄110的轴向运动而控制芯轴220在鞘管210通道内的轴向运动,使得夹子装置300完成对应的手术操作。
图3A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装置的示例性装配图,其中,第一夹子装置处于闭合状态。图3B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装置300的示例性装配图,其中,第一夹子装置处于打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依次可释放连接,其中一个夹子装置300的近端与鞘管210可释放连接。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可释放连接”可以指两个构件之间的连接处在满足条件时(例如,所受外力小于预设阈值时)保持连接状态,在不满足条件时(例如,所受外力大于预设阈值时)彼此释放而分离。
如图3A和3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包括由远端向近端依次设置的第一夹子装置300A、第二夹子装置300B和第三夹子装置300C,第三夹子装置300C的近端与鞘管210的远端可释放连接。第一夹子装置300A完成打开、闭合、锁定等至少一个操作后,可以与第二夹子装置300B释放并滞留在人体内。第二夹子装置300B继续执行打开、闭合、锁定等至少一个操作后,可以与第三夹子装置300C释放并滞留在人体内。第三夹子装置300C继续执行打开、闭合、锁定等至少一个操作后,可以与鞘管210释放并滞留在人体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子器械1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数量的夹子装置300,这些夹子装置300的释放过程可以参照第一夹子装置300A、第二夹子装置300B和第三夹子装置300C的释放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相互连接时的长度小于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的每一个的长度之和,使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在鞘管210外的长度更小,且更便于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子装置300的部分结构(例如下文提及的延伸部400)收纳至另一夹子装置300内,或者夹子装置300的部分结构(例如下文提及的延伸部400)收纳至鞘管210内,以减小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在鞘管210外的长度。
在下文中将通过三个示例性实施例来阐述夹子器械10的不同实施方式,但本说明书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三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或借鉴,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制。
下面将结合图4至图12E对实施例一的夹子器械进行详细阐述。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装置沿轴线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还包括延伸部400,延伸部400可以连接至少两个夹持部310。延伸部400的近端与芯轴220(图4暂未示出)连接,延伸部400的远端可切换地与夹持部310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其中可切换地连接可以是延伸部400的远端与一个夹持部310连接释放后切换到与另一个夹持部310连接。示例地,夹持部310包括设于第一夹子装置300A的第一夹持部310A和设于第二夹子装置300B的第二夹持部310B,延伸部400的远端与第一夹持部310A可释放连接。当延伸部400的远端与第一夹持部310A释放后,延伸部400的远端与第二夹持部310B可释放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与第一夹持部310A连接时,延伸部400与第一夹持部310A组 成第一夹子装置300A,延伸部400与第二夹持部310B连接时,延伸部400与第二夹持部310B组成第二夹子装置300B。
在一些实施例中,芯轴220可以与延伸部400为分体结构,芯轴220的远端和延伸部400的近端通过卡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芯轴220可以与延伸部400为一体结构,芯轴220的远端延伸形成延伸部4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相互连接时的长度小于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的每一个的长度之和。夹子装置300包括夹持部310和延伸部400。每一个夹子装置300的长度可以是指该夹子装置300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夹持部310的远端到延伸部400伸出于与其紧邻的另一个夹子装置300或与其紧邻的鞘管210的一端的距离。例如,夹子装置300A的长度可以是夹子装置300A打开时,夹持部310以及延伸部400伸出于夹子装置300B之外的部分的长度即为夹子装置300A的长度。当夹子装置300相互连接时,延伸部400的至少部分伸入到多个夹持部310内,多个夹子装置300的夹持部310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夹持部310的总长度即为相互连接的夹子装置300的总长度,可知该总长度小于每个夹子装置300的长度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芯轴220可以通过延伸部400控制夹持部310执行打开、闭合、锁定、释放等操作。芯轴220在鞘管210内轴向运动,带动延伸部400相对于鞘管210轴向运动,延伸部400轴向运动控制与其连接的夹持部310打开、闭合、锁定和释放等,从而完成夹持组织的动作。在夹持部310处于打开状态时,夹持部310与另一个夹持部310或鞘管210分离,延伸部400伸出另一个夹持部310或鞘管210为夹持部310提供足够大的跨距以便夹持更多组织,此时夹子装置300伸出于与其紧邻的另一个夹持部310或与其紧邻的鞘管210外的长度即为单个夹子装置300的长度。在至少一个夹持部310锁定后,延伸部400可以与已锁定的夹持部310分离,使夹持部310滞留在体内。通过夹持部310与延伸部400可释放连接,使尺寸较小的夹持部310滞留在体内,可以为后续的手术操作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且降低了对人体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夹持部310包括夹臂320,夹臂320包括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延伸部400包括第一延伸部400A和第二延伸部400B,第一延伸部400A的近端和第二延伸部400B的近端均伸入鞘管210与芯轴220连接,至少两个夹持部310的第一夹臂320A设于第一延伸部400A伸出鞘管210的部分,至少两个夹持部310的第二夹臂320B设于第二延伸部400B伸出鞘管210的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400A和第二延伸部400B控制夹持部310执行打开、闭合、锁定和释放等操作。当夹持部310打开时,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相互远离;当夹持部310闭合时,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相互靠近;当夹持部310锁定时,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相互锁定;当夹持部310释放时,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保持锁定状态滞留在人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在打开状态时,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80°,以形成便于夹持组织的夹持空间。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延伸部的示例性结构图。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设有远端结合部410、弯曲部420和近端结合部430,远端结合部410与夹臂320可释放连接,弯曲部420连接远端结合部410和近端结合部430,近端结合部430与芯轴22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夹持部310沿鞘管210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的远端结合部410与第一夹持部310A可释放连接时,位于第一夹持部310A和鞘管210远端之间的其余夹持部310(如第二夹持部310B等)保持连接状态设于延伸部400的近端结合部430,此时延伸部400可相对于其余夹持部310轴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部420具有弹性,例如弯曲部包括金属不锈钢等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弯曲部420的弯曲程度和/或远端结合部410与弯曲部420连接处的夹角,能够设置夹持部310在打开状态时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之间的跨距。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运动,使位于延伸部400的远端结合部410上的第一夹持部310A打开,弯曲部420使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具有更大的跨距;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运动时,由于受到位于延伸部400的近端结合部430上的其余夹持部310或鞘管210的径向尺寸的限制,弯曲部420受挤压发生形变,使夹持部310由打开状态转换为闭合状态,弯曲部420收纳至另一个夹持部310或鞘管210内,以节约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部420相对于近端结合部430沿径向向外弯曲(即弯曲部420的凹面背离夹子装置300的轴线),远端结合部410相对于弯曲部420沿径向向内弯曲(即远端结合部410的凹面朝向夹子装置300的轴线),其中径向是指鞘管210或夹子装置300的径向,其与鞘管210或夹子装置300的轴线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部420为弧形,近端结合部430与弯曲部420相切,使近端 结合部430与弯曲部420的连接处在进出夹持部310或鞘管210时能够减小阻力和磨损。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结合部410与弯曲部420的连接处采用圆角平滑过渡,减小远端结合部410与弯曲部420连接处的集中应力,防止远端结合部410与弯曲部420的连接处断裂。在其他实施例中,弯曲部420包括但不限于弧形、折线形或其他曲线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子器械10还包括结合件600,结合件600用于可释放地连接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与延伸部400。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件600设置在夹持部310内,并与延伸部400的远端结合部410可释放连接。有关结合件600的更多内容请参见下文中结合件600的实施例的描述。
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连接件的示例性结构图。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臂的示例性结构图一。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子器械10还包括连接件700,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连接件700与夹持部310中的至少另一个可释放连接,和/或,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连接件700与鞘管210可释放连接。利用连接件700连接两个夹持部310,和/或,利用连接件700连接夹持部310和鞘管210,能够提高夹持部310的稳定性,避免夹持部310之间或夹持部310与鞘管210之间相对移动或相对转动。
如图4、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包括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二连接部720,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的近端包括第一配合部330,夹持部310中的至少另一个的远端和/或鞘管210的远端包括第二配合部3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配合,以及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配合,使得夹持部310中的其中两个夹持部310连接,和/或夹持部310与鞘管21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的配合解除,以及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的配合解除,使得夹持部310中的其中两个夹持部310的连接释放,和/或夹持部310与鞘管210的连接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包括设于第一夹子装置300A的第一夹持部310A和设于第二夹子装置300B的第二夹持部310B,第一夹持部310A的近端包括第一配合部330,第二夹持部310B的远端包括第二配合部340。连接件700的远端设于第一夹持部310A的近端并通过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配合,连接件700的近端设于第二夹持部310B的远端并通过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配合,从而实现第一夹持部310A和第二夹持部310B连接。当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配合解除,并且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配合解除时,第一夹持部310A和第二夹持部310B连接释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和第二夹持部310B的连接处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连接件700,以增加第一夹持部310A和第二夹持部310B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构造为片状结构,以减小连接件700占用夹持部310的径向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也可以构造为长条结构等其他结构形态,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的配合能够限制连接件700相对于夹持部310朝向近端移动,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的配合能限制连接件700相对于夹持部310朝向远端移动。当连接件700连接在两个夹持部310之间时,能够限制两个夹持部310之间的轴向位移。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710包括卡钩711。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钩711包括两个弹性支臂7111和钩结构7112,弹性支臂7111的近端与连接件700的近端固定,弹性支臂7111的远端延伸到连接件700的远端且形成为自由端,钩结构7112设置在弹性支臂7111的远端,两个弹性支臂7111上的两个钩结构7112彼此相对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的第一配合部330为限位柱,限位柱的轴向沿夹持部310的径向方向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钩711与限位柱配合,例如限位柱越过钩结构7112且通过钩结构7112止挡在两个弹性支臂7111之间,使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钩711受力发生形变、断裂或位移,卡钩711与限位柱释放,使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的配合解除。例如,连接件700受由远端向近端的力时,卡钩711的两个弹性支臂7111发生形变而相互远离,钩结构7112脱离限位柱;或者,卡钩711的钩结构7112从弹性支臂7111的远端断裂,卡钩711与限位柱释放;或者,钩结构7112相对于弹性支臂7111发生转动,卡钩711与限位柱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配合后,第一配合部330的限位柱发生形变、断裂或位移,使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配合解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包括卡舌721,卡舌721构造为具有弹性的拱形,卡舌721的一端与连接件700的近端相连,另一端朝向连接件700的远端形成为自由端,卡舌721的外拱面构造为第二连接部720。在一些实施例中,卡舌721设置在第一连接部710的两个弹性支臂7111之间,卡舌721在连接件700厚度方向弯曲为拱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卡舌721的轴向长度小于弹性支臂7111的轴向 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的第二配合部340包括限位面;卡舌721的外拱面与限位面配合,使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配合;卡舌721的外拱面与限位面配合解除,使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配合解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舌721通过受力而在连接件700的厚度方向产生变形,卡舌721变形使第二连接部720(即卡舌721的外拱面)沿厚度方向凸出于连接件700的表面,此时外拱面能够与限位面配合,卡舌721受力解除时外拱面恢复原来形状与限位面配合解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二连接部720可以包括其他结构,第一配合部330和第二配合部340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可以参见下文实施例二中的连接件700的结构形态,但本说明书对连接件700的结构形态不构成限制。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包括第三连接部730,第三连接部730受力满足预设条件时,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与夹持部310中的至少另一个的连接释放,和/或,连接件700使得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与鞘管210的连接释放。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三连接部730由远端向近端受力且受力达到预设阈值。当满足预设条件时,连接件700的第一连接部710和夹持部310的第一配合部330配合解除,连接件700的第二连接部720和另一个夹持部310的第二配合部340配合解除,则相邻的两个夹持部310的连接释放,和/或,夹持部310与鞘管210的连接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与夹持部310中的至少另一个的连接释放后,第三连接部730可操作地带动连接件700移动到夹持部310的至少另一个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受力使得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与鞘管210的连接释放后,连接件700可以移动到鞘管21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730和第二连接部720一体成型,第二连接部720发生形变或位移构成第三连接部73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包括卡舌721,卡舌721的一端与连接件700的近端相连,另一端朝向连接件700的远端形成为自由端,该自由端构成第三连接部730。有关卡舌721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见上文中对卡舌721的相关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包括孔或槽,第三配合部440设置在延伸部400的近端结合部4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舌721构造为具有弹性的拱形,当连接件700设置在夹持部310或鞘管210中时,在连接件700的厚度方向上,卡舌721受挤压而发生形变,使第二连接部720与夹持部310的第二配合部340配合;当延伸部400移动至对应卡舌721的自由端位置时,此时卡舌721受到的挤压力释放而恢复原来的形状,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与卡舌721的第三连接部730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730和第二连接部720分体成型,例如,第三连接部730和第二连接部720分别为设置在连接件700不同位置的弹性件。
如图4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为第三连接部730提供操作力。延伸部400包括第三配合部440,第三配合部440与第三连接部730可释放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730受力的预设条件包括: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当延伸部400为第三连接部730提供的操作力大于预设阈值时,可以引起卡舌721发生变形,从而改变第二连接部720的形状或状态,使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配合解除。之后,延伸部400可以带动第三连接部73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当第三连接部73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时,连接件700的第一连接部710与夹持部310的第一配合部330配合解除,连接件700的第二连接部720与夹持部310的第二配合部340配合解除。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当延伸部400为第三连接部730提供的操作力足够大时,卡舌721和卡钩711同时发生变形,卡舌721变形改变第二连接部720的形状或状态,使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配合解除,卡钩711变形,使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配合解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为多个,连接件700中一个可以为连接件700中的另一个提供操作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730受力的预设条件包括:连接件700中的至少一个推动连接件700中的至少另一个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包括第一连接件700A和第二连接件700B,第一连接件700A连接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第二连接件700B连接第三夹持部310C和鞘管210,当第一连接件700A在延伸部400的作用下进入第三夹持部310C内后,第一连接件700A的近端与第二连接件700B的远端抵接,当第一连接件700A对第二连接件700B产生的推动力大于预设阈值时,使第二连接件700B的卡钩711或第三夹持部310C的限位柱发生形变、断裂或位移,从而使第二连接件700B的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一配合部330配合解除,以及使第二连接件700B的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二配合部340配合解除。
如图4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包括第一夹持部310A、第二夹持部310B第三夹持部310C,连接件700包括第一连接件700A和第二连接件700B,第一连接件700A连接第二夹 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第二连接件700B连接第三夹持部310C和鞘管210。延伸部400控制第一夹持部310A夹持组织后,将第一夹持部310A从第二夹持部310B上释放。此时,第二夹持部310B与延伸部400的远端连接,能够用于夹持组织,延伸部400的远端进入到第二夹持部310B中之后,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与第一连接件700A的第三连接部730配合,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时,带动第一连接件700A移动到第三夹持部310C内,此时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连接释放。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连接释放后,第三夹持部310C与延伸部400的远端连接,此时第三夹持部310C能够用于夹持组织,延伸部400继续由远端向近端移动,直到第一连接件700A的近端与第二连接件700B的远端抵接,延伸部400继续带动第一连接件700A由远端向近端移动,推动第二连接件700B的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一配合部330配合解除,以及第二连接件700B的第二连接部720与鞘管210的第二配合部340配合解除,则第三夹持部310C与鞘管210的连接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730还可以通过其他构件操作,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包括抵挡部312;连接件700移动到夹持部310中之后,连接件700的近端与抵挡部312抵接,使连接件700滞留在夹持部3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330构成抵挡部312。连接件700移动到夹持部310中与另一个连接件700抵接,并推动另一个连接件700的第一连接部710与夹持部310的第一配合部330配合解除之后,连接件700的近端与抵挡部312(即第一配合部330)形成抵接,使得连接件700滞留在夹持部3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挡部312与第一配合部330分开设置,抵挡部312相对于第一配合部330更靠近夹持部310的远端,连接件700移动到夹持部310内,先与抵挡部312抵接,与延伸部400释放并滞留在夹持部310中。延伸部400继续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并与下一个连接件700配合,通过延伸部400操作连接件700与夹持部710和/或鞘管210连接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挡部312也可以是不同于第一配合部330的其他能够阻止连接件7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的结构。
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结合件的示例性结构图。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臂的示例性结构图二。
如图3B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子装置300还包括结合件600,结合件600用于可释放地连接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与延伸部40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时,结合件600与夹持部310的连接关系解除,和/或,延伸部400与结合件600的连接关系解除,从而释放夹持部310和延伸部400的连接。通过设置结合件600,能够提高夹持部310与延伸部400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5、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件600包括第一结合部610和第二结合部620,延伸部400的远端包括第一对接部450,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二对接部350,第一结合部610与第一对接部450可释放连接,第二结合部620与第二对接部350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合部620与第二对接部350可拆卸地配合,例如插接、卡接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结合部620与第二对接部350不可拆卸地配合,例如焊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合部610和/或第一对接部450受力发生形变、断裂或位移,夹持部310和延伸部400释放。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时,第一对接部450对第一结合部610施加由远端向近端的力,该力达到预设力值时,第一对接部450和第一结合部610释放,从而使夹持部310和延伸部400释放。
如图4、图5、图8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子器械10包括多个结合件600,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中每个夹持部310设置有至少一个结合件600。示例地,第一夹子装置300A设有第一结合件600A,第二夹子装置300B设有第二结合件600B,第三夹子装置300C设有第三结合件600C。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延伸部400的第一对接部450与第一结合件600A的第一结合部610释放后,第一对接部450进入第二夹子装置300B内并与第二结合件600B的第一结合部610可释放连接。延伸部400的第一对接部450与第二结合件600B的第一结合部610释放后,第一对接部450进入第三夹子装置300C内并与第三结合件600C的第一结合部610可释放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的第一对接部450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设于延伸部400的远端结合部410,第一凹槽包括但不限于沉槽、孔槽等。连接件700的第一结合部610包括弯折结构。第一凹槽和弯折结构可释放地限位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和弯折结构在限位连接状态能够限制延伸部400和结合件600的轴向相对位移,此时延伸部400和结合件600连接;弯折结构在受由远端向近端的力时通过形变、断裂和位移等方式从第一凹槽中脱出,此时延伸部400和结合件600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件600的弯折结构或者结合件600全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延伸部 400受到外力而移动时,弯折结构能够自适应变形,从而使弯折结构进入第一凹槽而实现第一凹槽与弯折结构的连接,或使弯折结构脱离第一凹槽从而实现第一凹槽与弯折结构的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结构呈圆弧形平滑过渡弯折,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防止在外力作用下导致弯折结构出现断裂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结构可以采用对结合件600进行机械切割和弯折变形等加工的方式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结构可以采用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形成在结合件6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件600的第二结合部620包括形变部621,夹持部310的第二对接部350包括卡槽,形变部621与卡槽限位配合,结合件600与夹持部310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部621包括两个支脚,两个支脚的至少部分具有弹性,两个支脚在受力时能够相对于结合件600的中轴线向外产生变形。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支脚的远端采用圆角过渡,避免形变部621在外力作用下而开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变部621包括第一斜面622,第一斜面622由远端向近端径向向外倾斜,夹持部310的第二对接部350包括第二斜面351,第二斜面351与第一斜面622平行或基本平行。其中,基本平行是指第一斜面622和第二斜面351之间的夹角在0~5°范围内。当结合件600受到由远端向近端的力时,第一斜面622和第二斜面351抵接,第二斜面351可以引导形变部621沿径向向外发生形变。第一斜面622和第二斜面351的配合过程可以参见图11B及其相关描述。
如图5和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形成有第一卡接部360,延伸部400形成有第二卡接部470,第一卡接部360和第二卡接部470可释放连接。通过第一卡接部360与第二卡接部470可释放的连接,实现延伸部400与夹持部310的暂时连接,提高延伸部400与夹持部310的相对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470设置在延伸部400的远端结合部4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470可切换地与多个夹持部310中的其中一个连接。例如,第二卡接部470与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一卡接部360释放后,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使第二卡接部470与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卡接部360连接。第二卡接部470与第二夹持部310B连接后,延伸部400由近端向远端移动,能够带动第二夹持部310B的两个支臂相互分离而打开,以便于再次夹取组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60包括第二凹槽,第二卡接部470包括弹性凸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槽的近端侧壁可以从内向外、朝向夹持部310远端倾斜,弹性凸起可以是与第二凹槽的近端侧壁倾斜角度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斜向凸起。当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时,第二凹槽的近端侧壁可以为斜向凸起导向,能够减小斜向凸起产生变形或位移时受到的阻力。斜向凸起靠近延伸部400的一侧具有一定的变形空间,方便斜向凸起变形或恢复原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凸起的远端与延伸部400连接,弹性凸起的近端相对于延伸部400倾斜形成为自由端。当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时,弹性凸起受挤压产生形变从第二凹槽中脱出;当延伸部400由近端向远端移动时,弹性凸起与第二凹槽的侧壁抵接,且不容易从第二凹槽脱出,使夹持部310保持在延伸部40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接部470与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一卡接部360处于连接状态时,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第二卡接部470产生形变或位移而脱离第一卡接部360。第二卡接部470脱离后持续受到延伸部400和夹持部310的挤压而处于被压缩的状态,能够避免影响延伸部400的移动。当第二卡接部470移动到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卡接部360的位置时,第二卡接部470在弹性的作用下恢复原来形状,即弹性凸起伸入到第二凹槽内,使第一卡接部360与第二卡接部470可释放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360可以包括其他结构,第二卡接部470可以包括其他结构,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持部的示例性结构图。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包括第一夹臂320A、第二夹臂320B和锁定部500;锁定部500包括设于第一夹臂320A的第一锁定部500A和设于第二夹臂320B的第二锁定部500B;第一锁定部500A包括锁定凸510,第二锁定部500B包括锁定凹520,当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处于闭合状态时,锁定凸510和锁定凹520相互配合,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相互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臂320A的两侧分别包括锁定凸510,第二夹臂320B的两侧分别包括锁定凹520,两个锁定凸510与两个锁定凹520配合时,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相互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臂320A的两侧分别包括锁定凸510和锁定凹520,第二夹臂320B的两侧分别包括锁定凹520和锁定凸510,锁定凸510与锁定凹520配合时,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相互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凸510包括锁定卡块,锁定凹520包括锁定卡槽。在一些实施例中,锁 定卡块相对于夹臂320的外表面沿径向向外倾斜设置,锁定卡块的一端与夹臂320的外表面固定,另一端形成为自由端。锁定卡槽可以是夹臂320上的开孔、开槽或其他能够容纳锁定卡块的结构,锁定卡块的自由端可以伸入并与卡槽的内壁形成限位卡接,从而实现锁定凸510和锁定凹520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凸510构造为限位扣,锁定凹520构造为卡座。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扣的一端与夹臂320固定,另一端形成为横截面突增的卡接端。卡座可以是由两个支臂组合形成的限位槽。限位扣的卡接端伸入到卡座内形成卡接,锁定凸510和锁定凹520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部500与夹持部310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部500与夹持部310分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定凸510和锁定凹520可以构造为其他结构形式。
如图7至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件600的形变部621对夹持部310的两个夹臂320具有锁定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包括设置在锁定凸510的第一锁定槽511、设置在锁定凸510的第二锁定槽512和设置在锁定凹520内的第三锁定槽521。当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闭合时,第一夹臂320A的第二锁定槽512能够与第二夹臂320的第三锁定槽521连通,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使结合件600的形变部621发生形变或位移,形变部621的其中一个支脚能够伸入第一锁定槽511内,另一个支脚能够同时伸入第二锁定槽512与第三锁定槽521,此时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锁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夹持部310与延伸部400释放后,结合件600的形变部621保持在变形后的状态,使滞留在体内的夹持部310保持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槽511和第三锁定槽521构成第二对接部350的卡槽,在结合件600未变形时,结合件600的形变部621的两个支脚以原始形态分别插设在第一锁定槽511和第三锁定槽52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臂320包括容纳槽370,该容纳槽370从夹臂320远端轴向延伸至近端的通槽,延伸部400可轴向移动地设于容纳槽37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臂320包括第一远端凸起380和第二远端凸起390,第一远端凸起380与第二远端凸起390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夹臂320闭合时,第一夹臂320A的第二远端凸起390插接在第二夹臂320B的第一远端凸起380和第二远端凸起390之间,第二夹臂320B的第二远端凸起390插接在第一夹臂320A的第一远端凸起380和第二远端凸起390之间,从而对接形成如图10所示的夹持部310的远端端面。通过设置第一远端凸起380和第二远端凸起390,能够辅助两个夹臂320的远端在闭合时定位,提高两个夹臂320闭合时的对接精度,并且,在两个夹臂320闭合之后,第一远端凸起380和第二远端凸起390形成相互限位,防止两个夹臂320相互错位或相互移动,提高夹臂320闭合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对接后,两个第二远端凸起390对接形成的内端面构造为夹持部310的第二配合部340,第二配合部340与连接件700的第二连接部720配合。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远端凸起390上形成有允许延伸部400和连接件700通过的缺口391。当两个夹臂320闭合时,如图10所示,两个夹臂320的第二远端凸起390的缺口391对齐,形成允许延伸部400和连接件700通过的过孔392。
图11A至图11C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持部在释放时结合件的变化过程示意图。其中,以包括三个夹子装置300的夹子器械10为例,三个夹子装置300分别包括第一夹持部310A、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结合件600包括设于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一结合件600A、设于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二结合件600B、设于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三结合件600C。本实施例中的夹子装置300的数量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并不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夹持部310的数量造成限制,对于包括其他数量夹子装置300的夹子器械10而言,可以参照图11A至图11C所示的夹持过程。
如图11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均处于闭合且连接状态。延伸部400的第一对接部450与第一结合件600A的第一结合部610配合,第一结合件600A的第二结合部620与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二对接部350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合件600A的第二结合部620的一个支脚与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一锁定槽511配合,另一个支脚与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三锁定槽521配合,此时第二结合部620的两个支脚未发生形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一卡接部360(参见图9中示出)与延伸部400的第二卡接部470配合。
如图11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均处于闭合且连接状态。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使第一结合件600A受到由远端向近端的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合件600A的第二结合部620的第一斜面622和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二斜面351抵接,第二斜面351引导第二结合部620的两个支脚沿径向向外变形,使其中一个支脚与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一锁定槽511配合,另一个支脚与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二锁定槽512和第三锁定槽521配合,从而使第一夹持部310A的两个夹臂320锁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延伸部400对第一结合件600A 施加的力达到预设力值时,第一结合件600A的第一结合部610因形变、断裂或位移而与延伸部400的第一对接部450释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一卡接部360与延伸部400的第二卡接部470释放。经过上述过程,延伸部400与第一夹持部310A的连接释放。
如图11C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与第二夹持部310B连接释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合件600A的第二结合部620维持在变形后的状态,使第一夹持部310A夹持组织20后在锁定状态下滞留在人体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继续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延伸部400的第二卡接部470与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卡接部360配合。第二结合件600B的第一结合部610与延伸部400的第一对接部450配合。
图12A至图12E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持部在释放时连接件的变化过程示意图。其中,以包括三个夹子装置300的夹子器械10为例,三个夹子装置300分别包括第一夹持部310A、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连接件700包括第一连接件700A和第二连接件700B,第一连接件700A连接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第二连接件700B连接第三夹持部310C和鞘管210。本实施例中的夹子装置300的数量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并不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夹持部310的数量造成限制,对于包括其他数量夹子装置300的夹子器械10而言,可以参照图12A至图12E所示的夹持过程。
如图12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均处于闭合且连接状态。延伸部400由近端向远端运动,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相互远离且形成夹持组织20的夹持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700A的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配合部330配合,第一连接件700A的卡舌721受挤压产生形变使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二配合部340配合。第二连接件700B的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一配合部330配合,第二连接件700B的第二连接部720受挤压产生形变并与鞘管210的第二配合部340配合。
如图12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与第二夹持部310B释放,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均处于闭合且连接状态。延伸部400与第一夹持部310A释放后,继续由远端向近端移动,使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移动到第一连接件700A的第二连接部720的位置,第一连接件700A的卡舌721解除挤压并在弹性力作用下恢复至原来形状,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二配合部340配合解除,卡舌721的自由端构成的第三连接部730伸入到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内形成配合。
如图12C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310B处于打开状态,第三夹持部310C处于闭合状态。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带动第一连接件700A进入第三夹持部310C内,使第二夹持部310B与第三夹持部310C连接释放。延伸部400由近端向远端运动,在延伸部400的弯曲部420的作用下,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相互远离且形成夹持组织20的夹持空间。
如图12D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310B锁定后与延伸部400释放,第三夹持部310C处于闭合状态。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带动第一连接件700A的近端抵接到第二连接件700B的远端,并推动第二连接件700B的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一配合部330配合解除,第三夹持部310C与鞘管210释放。此时第一连接件700A的近端与第三夹持部310C的抵挡部312抵接,延伸部400继续由远端向近端移动,第一连接件700A的第三连接部730发生形变或位移而与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脱离,第一连接件700A滞留在第三夹持部310C内。
如图12E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夹持部310C处于打开状态。延伸部400由近端向远端运动,在延伸部400的弯曲部420的作用下,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相互远离且形成夹持组织20的夹持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移动到第二连接件700B的第二连接部720的位置,第二连接件700B的卡舌721解除挤压并在弹性力作用下恢复至原来形状,卡舌721的自由端构成的第三连接部730伸入到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内形成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继续由远端向近端移动,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闭合后锁定,并与延伸部400释放。延伸部400带动第二连接件700B移动到鞘管210内。
下面将结合图13至图15C对实施例二的夹子器械10进行详细阐述。在下文中,将描述本说明书实施例二的夹子器械10与实施例一的夹子器械10不同的部分,相同部分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描述,本说明书对此不再赘述。
图1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连接件的示例性结构图。图1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延伸部的示例性结构图。
如图9和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构造为片状结构,以减小连接件700占用夹持部310的径向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构造为长条结构等其他结构形态,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710包括舌片722,舌片722设置在连接件700的远端,夹持部310的第一配合部330包括止挡面,该止挡面设置在夹持部310的近端。在一些实施例中,舌片722与止挡面配合,使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舌片722受力发生形变或位移,舌片722与止挡面配合解除,使第一连接部710与第一配合部330的配合解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舌片722具有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舌片722构造为拱形或V形,舌片722的远端与连接件700的远端相连,舌片722的近端朝向连接件700近端形成为自由端。在一些实施例中,舌片722的上拱面的至少部分凸出于连接件700的表面,用于与止挡面配合,从而限制连接件700由远端向近端的位移,舌片722受力解除时上拱面恢复原来形状与止挡面配合解除。当连接件7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时,舌片722的上拱面受止挡面的挤压而使舌片722发生形变或位移,从而脱离止挡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舌片72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连接件700远端沿长度方向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包括卡舌721,卡舌721构造为具有弹性的拱形或V形,卡舌721的一端与连接件700的近端相连,另一端朝向连接件700的远端形成为自由端,卡舌721的上拱面构造为第二连接部720。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的第二配合部340包括限位面;卡舌721的外拱面与限位面配合,使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配合;卡舌721的外拱面与限位面配合解除,使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配合解除。在一些实施例中,舌片72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连接件700近端沿长度方向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舌721通过受力而在连接件700的厚度方向产生变形,卡舌721变形使第二连接部720(即外拱面)沿厚度方向凸出于连接件700的表面,使外拱面与限位面配合,卡舌721受力解除时外拱面恢复原来形状与限位面配合解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包括第三连接部730,第三连接部730受力满足预设条件时,连接件700使得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与夹持部310中的至少另一个的连接释放,和/或,连接件700使得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与鞘管210的连接释放。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第三连接部730由远端向近端受力且受力达到预设阈值。当满足预设条件时,延伸部400为第三连接部730提供的操作力大于预设阈值时,可以引起卡舌721发生变形,从而改变第二连接部720的形状或状态,使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二配合部340配合解除。之后,延伸部400可以带动第三连接部73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当第三连接部73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时,连接件700的第一连接部710和夹持部310的第一配合部330配合解除,则相邻的两个夹持部310的连接释放,和/或,夹持部310与鞘管210的连接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730和第二连接部720一体成型,第二连接部720发生形变或位移构成第三连接部73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700包括卡舌721,卡舌721的一端与连接件700的近端相连,另一端朝向连接件700的远端形成为自由端,自由端构成第三连接部730。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为第三连接部730提供操作力。延伸部400包括第三配合部440,第三配合部440与第三连接部730可释放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延伸部400的近端结合部430的径向两侧分别开设有槽口,该槽口构造为第三配合部4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舌721构造为具有弹性的拱形,当连接件700设置在夹持部310或鞘管210中时,在连接件700的厚度方向上,卡舌721受挤压而发生形变,使第二连接部720与夹持部310的第二配合部340配合;当延伸部400移动至使得卡舌721的自由端伸入第三配合部440的槽口中时,此时卡舌721受到的挤压力释放而恢复原来的形状,使第三配合部440凸出于连接件700的表面,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与卡舌721的第三连接部730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的近端也可以设置容纳槽370,该容纳槽370可以容纳舌片722,并对舌片722产生挤压,从而使舌片722与夹持部310之间产生摩擦力。连接件700可以通过舌片722与夹持部310之间的摩擦力而可释放地限位连接。
图15A至图15C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持部在释放时连接件的变化过程示意图。其中,以包括三个夹子装置300的夹子器械10为例,三个夹子装置300分别包括第一夹持部310A、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连接件700包括第一连接件700A和第二连接件700B,第一连接件700A连接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第二连接件700B连接第三夹持部310C和鞘管210。本实施例中的夹子装置300的数量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并不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夹持部310的数量造成限制,对于包括其他数量夹子装置300的夹子器械10而言,可以参照图15A至图15C所示的夹持和释放过程。
如图15A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均 处于闭合且连接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700A的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配合部330配合,第一连接件700A的卡舌721受挤压产生形变使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二配合部340配合。第二连接件700B的第一连接部710和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一配合部330配合,第二连接件700B的第二连接部720受挤压产生形变并与鞘管210的第二配合部340配合。
如图15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三夹持部310C均处于闭合且连接状态。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并从第一夹持部310A释放。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移动到第一连接件700A的第一连接部710的位置时,由于第一连接部710的自由端由远端向近端倾斜,因此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能够越过第一连接部710。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移动到第一连接件700A的第二连接部720的位置时,第一连接件700A的卡舌721解除挤压并在弹性力作用下恢复至原来形状,卡舌721的自由端构成的第三连接部730伸入到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内形成配合。
如图15C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处于锁定状态,第二夹持部310B、第三夹持部310C处于闭合状态。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使第一连接件700A的第一连接部710越过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配合部330,第一连接件700A的第二连接部720与第三夹持部310C的第二配合部340分离,从而带动第一连接件700A进入第三夹持部310C内,使第二夹持部310B与第三夹持部310C连接释放。延伸部400由远端向近端移动,第一连接件700A的近端与第三夹持部310C的抵挡部312抵接,当延伸部400继续由远端向近端移动,第一连接件700A的第三连接部730发生形变或位移而与延伸部400的第三配合部440脱离,第一连接件700A滞留在第三夹持部310C内。
延伸部400继续由远端向近端移动,以类似上述释放过程控制第二连接件700B释放第三夹持部310C和鞘管210分离,本说明书对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图16至图25J对实施例三的夹子器械10进行详细阐述。在下文中,将描述本说明书实施例三的夹子器械与实施例一的夹子器械不同的部分,相同部分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描述,本说明书对此不再赘述。
图1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子装置装配的剖视图。
如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子器械10包括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每个夹子装置300包括一个收纳管800和一个夹持部310。示例地,第一夹子装置300A包括第一收纳管800A和第一夹持部310A,第二夹子装置300B包括第二收纳管800B和第二夹持部310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310A的近端收纳于第一收纳管800A内,第二夹持部310B的近端收纳于第二收纳管800B内;当第一夹子装置300A和第二夹子装置300B连接时,第二夹持部310B的至少部分在第一收纳管800A内与第一收纳管800A配接。通过设置收纳管800,能够提高夹持部310闭合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纳管800包括容纳夹持部310的通道810。第一收纳管800A包括第一通道810A,第一夹持部310A的近端可收纳至第一通道810A内。第二收纳管800B包括第二通道810B,第二夹持部310B的近端可收纳至第二通道810B内。通过收纳管800的通道810收纳夹持部310,使夹持部310保持在闭合状态,以实现对夹持部310的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相互连接时的长度小于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的每一个的长度之和。夹子装置300包括夹持部310和收纳管800。每一个夹子装置300的长度包括从每一个夹持部310的远端到收纳管800的近端的距离。当夹子装置300相互连接时,夹持部310远端的至少部分伸入到收纳管800内,则夹子装置300相互连接时的总长度包括从最远端的夹持部310的远端到最近端的收纳管800的近端的长度。由于相互连接的夹子装置300中的后一个夹子装置300的夹持部310的至少部分收纳在前一个夹子装置300的收纳管800内,可知,夹子装置300相互连接时的总长度小于每个夹子装置300的长度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纳管800的至少一个与夹持部310或鞘管210可释放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管800A的近端与第二夹持部310B的远端可释放连接,第二收纳管800B的近端与鞘管210的远端可释放连接。
图1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夹臂的示例性结构图。图1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二夹臂的示例性结构图。图1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收纳管的示例性结构图。
如图16至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夹持部310包括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分别包括设于远端的夹爪321和设于近端的弯臂322,夹爪321用于夹持组织。在一些实施例中,弯臂322具有弹性。弯臂322的至少部分位于收纳管800外时呈弯曲状,能够为夹爪321提供更大的跨距;弯臂322的至少部分位于收纳管800内时发生形变收纳至收纳管800中,使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保持闭合。第一夹臂320A的夹爪321和第二夹臂320B的夹爪 321相互远离时,夹子装置300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夹臂320A的夹爪321和第二夹臂320B的夹爪321相互靠近时,夹子装置300处于闭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夹持部310的远端设有第一外连接部311,至少一个收纳管800的近端设有第一外接孔820,第一外连接部311和第一外接孔820配合,使夹持部310与收纳管80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连接部311和第一外接孔820配合时,第一夹子装置300A和第二夹子装置300B连接;第一外连接部311和第一外接孔820解除配合时,第一夹子装置300A和第二夹子装置300B释放。例如,第二夹持部310B设有第一外连接部311,第一收纳管800A设有第一外接孔820,第一外连接部311和第一外接孔820可释放配合。
如图17至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臂320A远端和第二夹臂320B远端分别设有凸部,凸部构成第一外连接部311;第一收纳管800A的近端设有第一外接孔820;凸部与第一外接孔820可释放地配合。
图2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轴套的示例性结构图。
如图16和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装置200还包括轴套230,轴套230近端与鞘管210远端可拆卸地连接,轴套230设有第二外连接部231,第二收纳管800B设有第二外接孔830,第二外连接部231和第二外接孔830可释放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连接部231和第二外接孔830配合时,第二夹子装置300B和鞘管210连接;第二外连接部231和第二外接孔830解除配合时,第二夹子装置300B和鞘管210释放。
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轴套230远端设有两个弹臂232,两个弹臂232之间形成有允许芯轴220穿过的结合孔233,弹臂232处设有凸部构成第二外连接部231。
图2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撑开部的示例性结构图。
如图16和图2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芯轴220包括撑开部900,撑开部900用于增加夹持部310远端的径向距离,和/或,撑开部900用于增加鞘管210的轴套230远端的径向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撑开部900为多个,撑开部900套设在芯轴220上,且能够相对于芯轴220的轴向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撑开部900可释放地设置在第二夹持部310B的远端,能够沿径向撑开第一外连接部311。第二夹持部310B远端可收纳至第一通道810A内,撑开部900与第二夹持部310B的远端结合时,设于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外连接部311径向向外移动至与第一收纳管800A的第一外接孔820结合,第二夹持部310B与第一收纳管800A连接。撑开部900与第二夹持部310B非结合时,设于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外连接部311径向向内移动,直至第一外连接部311与第一收纳管800A的第一外接孔820非结合,例如分离,第二夹持部310B与第一收纳管800A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撑开部900可释放地设置在鞘管210的远端,能够沿径向撑开第二外连接部231。撑开部900与轴套230的两个弹臂232结合,弹臂232发生弹性外扩,设于轴套230的第二外连接部231径向向外移动与第二收纳管800B的第二外接孔830结合,鞘管210与第二收纳管800B连接。撑开部900与鞘管210的轴套230非结合,设于轴套230的第二外连接部231径向向内移动,第二外连接部231与第二收纳管800B的第二外接孔830非结合,鞘管210与第二收纳管800B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撑开部900包括撑开孔910,芯轴220贯穿撑开孔910;芯轴220远端设有连接端头221,连接端头221的径向尺寸大于撑开孔910的径向尺寸;连接端头221与撑开部900相抵接后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使得连接端头221带动撑开部900由远端至近端运动,撑开部900与第二夹持部310B非结合,此时第二夹持部310B的远端径向向内移动,第一外连接部311与第一外接孔820非结合,第二夹持部310B与第一收纳管800A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芯轴220由远端至近端运动从结合孔233撤出,连接端头221与撑开部900相抵接后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使得连接端头221带动撑开部900由远端至近端运动,撑开部900从轴套230的弹臂232间的容纳空间中撤出,弹臂232发生弹性收缩,结合孔233尺寸变小使得第二外连接部231径向向内移动,第二外连接部231与第二收纳管800B的第二外接孔830非结合,第二收纳管800B与鞘管210的轴套230释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撑开部900包括断口920,断口920沿撑开部的轴向延伸。撑开部900受到连接端头221与撑开部900相抵接力作用,撑开部900由于设置有断口920而更容易沿径向向外发生形变,撑开部900与连接端头221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撑开部900包括配合槽930,配合槽930形成在撑开部900的外表面,且沿撑开部900的圆周方向延伸为环形槽。配合槽930用于容纳夹持部310的远端,和/或容纳鞘管210的轴套230的两弹臂232的远端,使夹持部390和/或弹臂232与撑开部900可释放地轴向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槽930包括沿径向倾斜的导向斜面931,导向斜面931位于配合槽930的两侧壁,当撑开部900沿轴向移动时,导向斜面931能够引导夹持部390和/或弹臂232的远端从配合槽930中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撑开部900可以与连接端头221一体成型。芯轴220的直径设置为使得第一外连接部311与第一外接孔820结合,以及使得第二外连接部231与第二外接孔830结合。撑开部900可以是连接端头221上向内凹陷的配合槽,该配合槽的结构可以参见上述撑开部900的配合槽930的结构。当连接端头221移动到夹持部310远端时,夹持部310远端径向向内移动并进入配合槽中,从而使第一外连接部311与第一外接孔820非结合。当连接端头221移动到轴套230远端时,轴套230的弹臂232的远端径向向内移动并进入配合槽中,从而使第二外连接部231与第二外接孔830非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端头221可以形成为远端小近端大的锥形结构,当连接端头221由远端向近端移动时,夹持部310和/或轴套230的弹臂232远端能够沿锥形结构的斜面径向向内移动。
图2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销轴的示例性结构图。
如图16至图18、图2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近端分别设有内连接孔324。芯轴220的远端设有连接端头221,连接端头221由远端至近端分别为大径部和小径部,大径部分别穿过第一夹臂320A的内连接孔324及第二夹臂320B的内连接孔324,小径部卡接于第一夹臂320A的内连接孔324内及第二夹臂320B的内连接孔324内。连接端头221受到由远端至近端力作用,使得第一夹臂320A近端与第二夹臂320B近端发生变形或位移,连接端头221从内连接孔324撤出,芯轴220和第一夹持部310A或第二夹持部310B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近端分别设有弯折部323,内连接孔324设于弯折部32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近端分别设有第一孔325。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还包括销轴326,销轴326分别穿过第一夹臂320A的第一孔325和第二夹臂320B的第一孔325,将第一夹臂320A的内连接孔324和第二夹臂320B的内连接孔324相互对接,使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近端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销轴326中间端设有弯弓部327,弯弓部327构成可供芯轴220越过销轴326进行轴向运动的贯穿空间,使得芯轴220固定两夹臂320的同时不妨碍芯轴220在两夹臂320之间轴向运动。
图2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限定部的示例性结构图。
如图16、图19、图20、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部31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固定孔328(或者称为第二孔),固定孔328分别设置在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上,例如,固定孔328设置在夹爪321与弯臂322的连接处。收纳管800包括限定部840,限定部840与固定孔328可释放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限定部840与固定孔328结合时,夹持部310与收纳管800相对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限定部840与固定孔328非结合时,夹持部310能够相对于收纳管800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定部840径向可活动地设置在收纳管800的远端;限定部840包括固定端842和固定爪841;固定端842与芯轴220接触时,固定爪841径向向外移动结合于固定孔328内;固定端842与芯轴220非接触时,固定爪841径向向内移动并退出固定孔328。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爪841能够与固定孔328卡接,固定端842设于收纳管800内。限定部840还包括设于固定端842和固定爪841之间的滑槽843,收纳管800的远端设有阻挡部870,限定部840与第二收纳管800B连接;第二收纳管800B远端设有阻挡部870,滑槽843卡接于阻挡部870,固定端842收纳在所述第二通道810B内;阻挡部870还设有贯穿孔871,芯轴220可在贯穿孔871中径向轴向运动。固定爪841结合于固定孔328内,第二夹持部310B与第二收纳管800B相对固定;固定爪841非结合于固定孔328内,第二夹持部310B可相对于第二收纳管800B运动。
如图19和图2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收纳管800的管壁分别设有弹片,弹片径向向内偏转,弹片构成锁定部500;第一夹持部310A和第二夹持部310B包括第一夹臂320A、第二夹臂320B以及将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固定连接的销轴326;销轴326的两侧端构成被锁部530;销轴326由远端至近端运动越过弹片,锁定部500与被锁部530结合,弹片限制夹子装置300由近端至远端运动,即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保持闭合状态。
图2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管的示例性结构图。
如图19和图2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管800A和第二收纳管800B均为分体成型的结构,分体成型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管800A和第二收纳管800B分别包括外管850和内管860,内管860套设在外管850通道810内,第一收纳管800A和第二收纳管800B的通道810为外管850和内管860共同通道810。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管860的管壁构成锁定挡块540,锁定挡块540能够限制销轴326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管800A和第二收纳管800B一体成型,第一收纳管800A和第二收纳管800B的管壁内直接设有锁定挡块540;一体成型使得零件数量减少,装配较为方便。无论是收 纳管800分体成型或是一体成型,所设置的锁定挡块540与销轴326的两端结合从而限制夹子装置300由远端至近端运动。
图25A至图25J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夹持部夹持释放过程示意图。其中,以包括两个夹子装置300的夹子器械10为例,两个夹子装置300分别包括第一夹持部310A、第二夹持部310B。本实施例中的夹子装置300的数量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并不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夹持部310的数量造成限制,对于包括其他数量夹子装置300的夹子器械10而言,可以参照图25A和图25J所示的夹持过程。
如图25A所示,夹子装置300处于第一状态,夹子装置300进入内镜通道中,且设于最远端的第一夹子装置300A靠近组织(图中暂未示出)。输送装置200的鞘管210通道810外由远端至近端分别设有第一夹子装置300A和第二夹子装置300B;第一夹子装置300A包括第一夹持部310A和第一收纳管800A,第二夹子装置300B包括第二夹持部310B和第二收纳管800B,第一收纳管800A设有第一通道810A,第二收纳管800B设有第二通道810B,第一夹持部310A的近端收纳至第一通道810A内;第二夹持部310B的近端收纳至第二通道810B内,第二夹持部310B的夹臂320远端设有凸部(第一外连接部311),贯穿于芯轴220外部的一个撑开部900与第二夹持部310B结合使得凸部(第一外连接部311)径向向外移动而伸入设置在第一收纳管800A的第一外接孔820内,从而实现第一夹子装置300A与第二夹子装置300B连接;与芯轴220相互抵接的限定部840的固定爪841伸入设置在第二夹持部310B的固定孔328内,使得第二夹子装置300B随着芯轴220的轴向运动而进行同步运动;贯穿于芯轴220外部的另一个撑开部900与轴套230结合使得凸部(第二外连接部231)径向向外移动而伸入设置在第二收纳管800B的第二外接孔830内,从而实现第二夹子装置300B与鞘管210连接;芯轴220由近端至远端运动,设置在最远端的第一夹子装置300A的第一夹持部310A处于打开状态,即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相互远端,用于接收组织;同时,芯轴220与第一夹子装置300A连接的连接端头221为非圆形截面,旋转芯轴220的近端而带动第一夹持部310A的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的旋转,从而可以调整合适的夹持角度。
如图25B所示,夹子装置300处于第二状态。芯轴220由远端至近端运动,设置在最远端的第一夹子装置300A的第一夹持部310A处于闭合状态,即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接收组织后相互靠近;芯轴220分别从多个撑开部900的撑开孔910内自由轴向运动,芯轴220也从设置在第二收纳管800B处阻挡部870的贯穿孔871内自由轴向运动,第一夹子装置300A和第二夹子装置300B保持连接,第二夹子装置300B和鞘管210保持连接。如果发现第一夹持部310A夹持角度不合适,芯轴220由近端至远端运动,则夹子装置300从第二状态恢复至第一状态。
如图25C所示,夹子装置300处于第三状态。芯轴220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将第一夹持部310A的两夹臂320固定连接的销轴326的两端越过弹片,即设置在销轴326的被锁部530与设置在第一收纳管800A的锁定部500结合,即弹片恢复至自由状态时径向向内偏转,阻挡销轴326由近端至远端运动,即被锁部530和锁定部500的结合防止第一夹持部310A的两夹臂320再次打开;同时,由于第一收纳管800A第一通道810A内设有与销轴326近端相互抵接的锁定挡块540,锁定挡块540限制销轴326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即第一夹持部310A被第一收纳管800A锁定,第一夹持部310A的两夹臂320保持闭合状态。
如图25D所示,夹子装置300处于第四状态。芯轴220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芯轴220远端的连接端头221受到的由远端至近端力作用在第一夹臂320A近端与所述第二夹臂320B近端,使第一夹臂320A近端与所述第二夹臂320B近端发生变形或位移,连接端头221从内连接孔324撤出,芯轴220和第一夹持部310A分离。
如图25E所示,夹子装置300处于第五状态。从第一夹子装置300A的内连接孔324撤出后的连接端头221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连接端头221的径向尺寸大于撑开部900的径向尺寸,连接端头221与撑开部900相抵接后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使得连接端头221带动撑开部900由远端至近端运动,撑开部900与所述第二夹持部310B非结合,第二夹子装置300B的第一外连接部311径向向内移动且从第一收纳管800A的第一外接孔820脱出,第二夹持部310B从第一收纳管800A的第一通道810A内撤出,第一夹子装置300A和第二夹子装置300B分离,第一夹子装置300A与组织夹持后滞留在体内。
如图25F所示,夹子装置300处于第六状态。连接端头221继续带动撑开部900由远端至近端运动,撑开部900与限定部840相互抵接,撑开部900受到限定部840由近端至远端反作用力,位于远端的撑开部900发生形变且连接端头221从撑开部900的断口920处撤出,连接端头221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进入第二收纳管800B的第二通道810B内,位于远端的撑开部900滞留在第二收纳管800B的第二通道810B外。
如图25G所示,夹子装置300处于第七状态。芯轴220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当芯轴220与限定部840非结合,限定部840的固定爪841径向向内移动从第二夹持部310B的固定孔328内脱出,第二夹持部310B可相对于第二收纳管800B运动;芯轴220的远端连接端头221分别越过第二夹子装置300B的销轴326的贯穿空间,直至连接端头221的小径部卡接第二夹持部310B的内连接孔324内,从而完成第二夹子装置300B的内连接组装。
如图25H所示,夹子装置300处于第八状态。芯轴220与第二夹子装置300B完成内连接组装后,芯轴220由近端至远端运动,第二夹持装部不受限定部840的约束作用,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相互远离,用于接收组织。
如图25I所示,夹子装置300处于第九状态。芯轴220由远端至近端运动,设置在最近端的第二夹子装置300B的第二夹持部310B处于闭合状态,即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接收组织后相互靠近;芯轴220从设置在第二收纳管800B处阻挡部870的贯穿孔871内自由轴向运动,第二夹子装置300B和鞘管210保持连接。芯轴220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将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固定连接的销轴326的两端越过弹片,即设置在销轴326的被锁部530与设置在第二收纳管800B的锁定部500结合,即弹片恢复至自由状态时径向向内偏转,阻挡销轴326由近端至远端运动,即被锁部530和锁定部500的结合防止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再次打开;同时,由于第二收纳管800B的第二通道810B内设有与销轴326近端相互抵接的锁定挡块540,锁定挡块540限制销轴326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即第二夹持部310B被第二收纳管800B锁定,第二夹持部310B的第一夹臂320A和第二夹臂320B保持闭合状态。
如图25J所示,夹子装置300处于第十状态。芯轴220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芯轴220远端的连接端头221受到的由远端至近端力作用在第一夹臂320A近端与所述第二夹臂320B近端,使第一夹臂320A近端与所述第二夹臂320B近端发生变形或位移,连接端头221从内连接孔324撤出,芯轴220和第二夹持部310B分离。芯轴220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芯轴220远端的连接端头221带动撑开部900由远端至近端运动且从设于轴套230远端结合孔233内撤出,弹臂232与撑开部900非结合,弹臂232弹性恢复,设于弹臂232处的凸部(第二外连接部231)径向向内移动,凸部(第二外连接部231)从第二收纳管800B的第二外接孔830中脱出,即轴套230的远端从第二收纳管800B的第二通道810B中分离,第二收纳管800B与输送装置200释放。至此,位于鞘管210的通道外的至少两个夹子装置300分别完成与组织夹持操作且滞留在体内,输送装置200从内镜通道中撤出。
本申请实施例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根据上述方案,夹子器械可以装配不同数量的夹子装置,使用者在手术过程中可根据预估待止血的组织创口大小选择使用装配有合适数量夹子装置的夹子器械,无需重复插入就能多次进行夹持组织的操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大创面或多出血点进行夹持闭合,降低手术风险和费用;
(2)至少两个夹子装置相互连接时的长度小于至少两个夹子装置的每一个的长度之和,使相互连接的至少两个夹子装置在鞘管外的长度更小,且更便于操作;
(3)通过夹持部与延伸部可释放连接,使不接触组织的延伸部和输送装置撤出至体外,尺寸较小的夹持部滞留在体内,可以为后续的手术操作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且降低了对人体的影响;
(4)利用连接件连接两个夹持部,和/或,利用连接件连接夹持部和鞘管,能够提高夹持部的稳定性,避免夹持部相对移动或相对转动;
(5)通过设置结合件,能够提高夹持部与延伸部连接的稳定性;
(6)通过设置收纳管,能够提高夹持部闭合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实施例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不同,在不同的实施例里,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可以是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能获得的有益效果。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说明书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说明书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说明书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说明书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针对本说明书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作为参考。与本说明书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 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说明书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说明书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说明书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说明书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说明书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说明书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说明书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说明书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31)

  1. 一种夹子器械,包括: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有通道的鞘管和在所述鞘管的通道内轴向延伸的芯轴;
    至少两个夹子装置,所述至少两个夹子装置包括第一夹子装置和第二夹子装置,所述第一夹子装置和所述第二夹子装置分别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夹子装置的第一夹持部和设于所述第二夹子装置的第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鞘管的通道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夹子装置依次可释放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夹子装置的近端与所述鞘管可释放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夹子装置相互连接时的长度小于所述至少两个夹子装置的每一个的长度之和。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夹子装置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近端与所述芯轴连接,所述延伸部的远端可切换地与所述夹持部中的其中一个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时,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组成所述第一夹子装置,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时,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组成所述第二夹子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夹子器械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另一个可释放连接,和/或,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鞘管可释放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近端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另一个的远端和/或所述鞘管的远端包括第二配合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使得所述夹持部中的其中两个夹持部连接,和/或所述夹持部与所述鞘管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配合解除,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配合解除,使得所述夹持部中的其中两个夹持部的连接释放,和/或所述夹持部与所述鞘管的连接释放。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舌片,所述舌片设置在所述连接件的远端;所述舌片具有弹性;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止挡面;
    所述舌片与所述止挡面配合,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
    所述舌片与所述止挡面配合解除,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配合解除。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卡钩;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限位柱;
    所述卡钩与所述限位柱配合,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配合;
    所述卡钩受力发生形变、断裂或位移,所述卡钩与所述限位柱释放,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配合解除。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卡舌,所述卡舌构造为具有弹性的拱形,所述卡舌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远端相连,另一端朝向所述连接件的近端形成为自由端,所述卡舌的外拱面构造为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限位面;所述卡舌的外拱面与所述限位面配合,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
    所述卡舌的外拱面与所述限位面配合解除,使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解除。
  11.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受力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连接件使得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另一个的连接释放,和/或,所述连接件使得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鞘管的连接释放。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另 一个的连接释放后,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操作地带动所述连接件移动到所述夹持部的至少另一个内;和/或,所述连接件使得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鞘管的连接释放后,带动所述连接件移动到所述鞘管内。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夹子器械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配合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可释放连接;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延伸部由远端向近端移动,带动所述第三连接部由远端向近端移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连接件为多个,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推动所述连接件中的至少另一个由远端向近端移动。
  15.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连接部发生形变或位移构成所述第三连接部。
  16.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5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卡舌,所述卡舌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近端相连,另一端朝向所述连接件的远端形成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构成所述第三连接部。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抵挡部;所述连接件移动到所述夹持部中之后,所述连接件的近端与所述抵挡部抵接,所述连接件滞留在所述夹持部中。
  1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夹子装置还包括结合件,所述结合件用于可释放地连接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延伸部;
    所述结合件包括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所述延伸部的远端包括第一对接部,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一对接部可释放连接,所述第二结合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配合。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或所述第一对接部受力发生形变、断裂或位移,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延伸部释放。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第一夹子装置设有第一结合件,所述第二夹子装置设有第二结合件,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一结合件的第一结合部释放后,所述延伸部由远端向近端继续运动,所述第一对接部进入所述第二夹子装置内并与所述第二结合件的第一结合部可释放连接。
  2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夹持部形成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延伸部形成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可释放连接。
  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和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夹臂的第一锁定部和设于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二锁定部;
    所述第一锁定部包括锁定凸,所述第二锁定部包括锁定凹,所述锁定凸和所述锁定凹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互锁定。
  23.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第一夹子装置包括第一收纳管,所述第一夹持部的近端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管内,所述第二夹子装置包括第二收纳管,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近端收纳于所述第二收纳管内;当所述第一夹子装置和第二夹子装置连接时,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收纳管内与所述第一收纳管配接。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第一外连接部,所述第一收纳管设有第一外接孔,所述第一外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外接孔可释放配合。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芯轴包括撑开部;
    所述撑开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结合时,所述第一外连接部径向向外移动至所述第一外接孔内,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收纳管连接;
    所述撑开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非结合时,所述第一外连接部径向向内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外接孔分离,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收纳管释放。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撑开部包括撑开孔,所述芯轴贯穿所述撑开孔;所述芯轴远端设有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撑开孔的径向尺寸,所述连接端头与所述撑开部相抵接后继续由远端至近端运动,使得所述连接端头带动所述撑开部由远端至近端运动,所述撑开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非结合。
  27.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近端与所述鞘管远端固定连接,所述轴套设有第二外连接部,所述第二收纳管设有第二外接孔,所述第二外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外接孔可释放配合。
  28.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近端与所述第二夹臂近端分别设有内连接孔;
    所述芯轴远端设有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包括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夹臂的所述内连接孔及所述第二夹臂的所述内连接孔,所述小径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夹臂的所述内连接孔内及所述第二夹臂的所述内连接孔内;
    所述连接端头受到由远端至近端力作用,使得所述第一夹臂近端与所述第二夹臂近端发生变形或位移,所述连接端头从所述内连接孔撤出,所述芯轴和所述夹持部分离。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固定孔;所述夹子装置包括收纳管,所述收纳管包括限定部,所述限定部与所述固定孔可释放连接;
    所述限定部与所述固定孔结合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收纳管相对固定;
    所述限定部与所述固定孔非结合时,所述夹持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收纳管运动。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限定部径向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收纳管的远端;所述限定部包括固定端和固定爪;
    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芯轴接触时,所述固定爪径向向外移动结合于所述固定孔内;
    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芯轴非接触时,所述固定爪径向向内移动并退出所述固定孔。
  31.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夹子器械,其中,所述夹子装置包括收纳管,所述收纳管的管壁分别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径向向内偏转,所述弹片构成锁定部;
    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将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固定连接的销轴,所述销轴的两侧端构成被锁部;
    所述销轴由远端至近端运动越过所述弹片,所述锁定部与所述被锁部结合,所述弹片限制所述销轴由近端至远端运动,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保持闭合状态。
CN202280059916.7A 2021-09-18 2022-09-16 夹子器械 Pending CN1179400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1648 2021-09-18
CN2021111116482 2021-09-18
CN202111162631 2021-09-30
CN202111162631X 2021-09-30
CN2021113346582 2021-11-11
CN202111334658 2021-11-11
CN202210896808 2022-07-28
CN2022108968087 2022-07-28
PCT/CN2022/119233 WO2023041011A1 (zh) 2021-09-18 2022-09-16 夹子器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40077A true CN117940077A (zh) 2024-04-26

Family

ID=85602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9916.7A Pending CN117940077A (zh) 2021-09-18 2022-09-16 夹子器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40077A (zh)
WO (1) WO202304101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8937A1 (en) * 2008-06-24 2009-12-24 Fujifilm Corporation Clip coupling method and multiple clip package
DE112014003129A5 (de) * 2013-07-04 2016-04-21 medwork GmbH Medizinischer Clip
HUE052755T2 (hu) * 2016-08-08 2021-05-28 Touchstone Int Medical Science Co Ltd Szövetzáró eszköz
CN211355689U (zh) * 2019-07-03 2020-08-28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配合内窥镜使用的夹子装置及其夹持部
CN211270957U (zh) * 2019-10-29 2020-08-18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止血夹
CN212490043U (zh) * 2020-06-16 2021-02-09 苏州市倍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连续释放的夹持装置
CN213406175U (zh) * 2020-06-16 2021-06-11 苏州市倍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发式夹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41011A1 (zh)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2936B2 (en) Endoscopic hemostatic clipping apparatus
US10952725B2 (en) Through the scope tension member release clip
US9763669B2 (en) Multiple clip deployment magazine
EP2380509B1 (en) Apparatus for deployment of a hemostatic clip
CN111526804B (zh) 双支撑钳口设计
CN214414866U (zh) 内窥镜用多发处理装置
CN117940077A (zh) 夹子器械
US20220395277A1 (en) Hemostatic clip and auxiliary system
CN217390789U (zh) 滑槽式缝合器
US11446035B2 (en) Retaining mechanisms for trocar assemblies
CN118119352A (zh) 一种夹子器械
CN114680992A (zh) 止血夹用的夹头组件及止血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