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35737A - 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35737A
CN117935737A CN202410052298.4A CN202410052298A CN117935737A CN 117935737 A CN117935737 A CN 117935737A CN 202410052298 A CN202410052298 A CN 202410052298A CN 117935737 A CN117935737 A CN 117935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n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electrode
bi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522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为亮
周庄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5229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35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35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35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改善显示面板的残像问题。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三节点电连接。补偿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三节点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偏置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偏置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在偏置阶段,偏置晶体管依次通过驱动晶体管和补偿晶体管向第一节点传输至少两次第一偏置电压,且在偏置晶体管相邻两次传输第一偏置电压之间具有第一时间间隔;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与第一节点的电压的电性相反。控制方法用于驱动像素电路。

Description

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发光二级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凭借其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性能,逐渐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产品之一,OLED显示面板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可穿戴设备(比如手表)等终端产品中。其中,如何改善显示面板的短期残像,是OLED显示面板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于改善显示面板的残像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补偿晶体管和偏置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三节点电连接。所述补偿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偏置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偏置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一个帧周期包括偏置阶段。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偏置阶段,所述偏置晶体管依次通过所述驱动晶体管和所述补偿晶体管向所述第一节点传输至少两次第一偏置电压,且在所述偏置晶体管相邻两次传输第一偏置电压之间具有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与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的电性相反。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在偏置阶段,偏置晶体管导通至少两次,这样,偏置电压信号线可以依次通过偏置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补偿晶体管向第一节点传输至少两次第一偏置电压。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与第一节点的电压的电性相反。基于此,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第一节点/栅极)每次接收第一偏置电压,均可以使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产生一次反向偏置(相较于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在前一帧发光阶段的偏置方向),可以将栅绝缘层和沟道层截面的悬挂键激进行一次钝化,进而改善驱动晶体管的磁滞现象。驱动晶体管在偏置阶段接收到至少两次第一偏置电压,也就是说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被反向偏置至少两次,有利于进一步消除驱动晶体管在前一帧的磁滞现象。而且在偏置晶体管相邻两次传输第一偏置电压之间具有第一时间间隔,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在第一时间间隔内不被偏置,进而可以在第一时间间隔内进行复位和修复,可以避免驱动晶体管在至少两次第一偏置电压下产生新的磁滞现象。通过改善驱动晶体管的磁滞现象,进而改善显示面板的残像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一复位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偏置阶段,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向所述第一节点传输第一复位电压,所述第一复位电压的电性与所述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补偿晶体管在来自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的第一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导通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置阶段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时段和至少一个第二时段,相邻两个第一时段之间包括一个第二时段。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时段,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传输第二扫描信号,所述偏置晶体管在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在所述第二时段,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线传输第三扫描信号,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在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其中,相邻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之间具有第二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段大于1H。和/或,所述第二时段大于1H。和/或,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1H。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第二复位晶体管、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四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二复位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第四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一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四节点电连接。一个帧周期还包括在所述偏置阶段之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第二复位阶段。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复位阶段,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向所述第一节点传输所述第一复位电压,且所述补偿晶体管先截止后导通,所述补偿晶体管导通后将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复位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三节点。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将来自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数据信号依次经所述驱动晶体管和所述补偿晶体管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在所述第二复位阶段,所述偏置晶体管向所述第二节点传输第二偏置电压。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和多个发光器件,一个发光器件与一个像素电路电连接,像素电路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控制。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连接,被配置为向显示面板传输控制信号。
上述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因此能够达到与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相同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以下描述中的附图可以视作示意图,并非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产品的实际尺寸、方法的实际流程、信号的实际时序等的限制。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组成框图;
图3为子像素出现残像的灰阶变化图;
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一种控制时序图;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一种控制时序图;
图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一种控制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描述一些实施例时,可能使用了“耦接”和“连接”及其衍伸的表达。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与“A、B或C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相同含义,均包括以下A、B和C的组合: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及A、B和C的组合。
“A和/或B”,包括以下三种组合:仅A,仅B,及A和B的组合。
本文中“适用于”或“被配置为”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的语言,其不排除适用于或被配置为执行额外任务或步骤的设备。
另外,“基于”的使用意味着开放和包容性,因为“基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条件或值的过程、步骤、计算或其他动作在实践中可以基于额外条件或超出所述的值。
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约”、“大致”或“近似”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处于特定值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其中所述可接受偏差范围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正在讨论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剖视图和/或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层的厚度和区域的面积。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中所采用的晶体管可以为薄膜晶体管(英文: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场效应晶体管(英文: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简称MOS)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开关器件,其中,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晶体管均以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薄膜晶体管可以为P型晶体管或者N型晶体管,P型晶体管在低电平作用下导通,在高电平作用下截止;N型晶体管在高电平作用下导通,在低电平作用下截止。
像素电路所采用的各薄膜晶体管的控制极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极为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一者,第二极为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另一者。由于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在结构上可以是对称的,所以其源极、漏极在结构上可以是没有区别的,也就是说,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在结构上可以是没有区别的。示例性的,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
像素电路中的各个电路节点,比如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等并非表示实际存在的部件,而是表示电路图中相关电连接的汇合点,也就是说,这些节点是由电路图中相关电连接的汇合点等效而成的节点。
参阅图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1000,显示装置1000为具有图像显示功能的产品。示例性地,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显示不论运动(例如,视频)的还是固定(例如,静止图像)的且不论文字的还是图像的任何装置。
示例性地,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移动电话、无线装置、个人数据助理(英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英文:AugmentedReality;简称:AR)设备、虚拟现实(英文:Virtual Reality;简称:VR)设备、手持式或便携式计算机、GPS接收器/导航器、相机、MP4视频播放器、摄像机、游戏控制台、手表、时钟、计算器、电视监视器、平板显示器、计算机监视器、汽车显示器(例如,里程表显示器等)、座舱控制器和/或显示器、相机视图的显示器(例如,车辆中后视相机的显示器)、电子相片、电子广告牌或指示牌、投影仪、包装和美学结构(例如,对于一件珠宝的图像的显示器)等。例如,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手机。
从显示装置1000的发光类型上看,上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或者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装置(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QLED)等。从显示装置1000的形态上看,上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平面显示装置、曲面显示装置或者可折叠显示装置等。从显示装1000置的形状上看,上述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矩形或圆形等。下面以显示装置为矩形的、且为平面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示意性说明,但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考虑任何其它显示装置,只要应用相同的技术思想即可。
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0包括显示面板1100和驱动电路板1200。驱动电路板1200比如可以包括时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简称:TCON),电源管理芯片DC/DC和可调电阻分压电路(生成Vcom)等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板1200还可以包括其他电路结构,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列举。驱动电路板1200与显示面板1100电连接,用于向显示面板1100传输控制信号,进而驱动显示面板1100实现图像显示。除此之外,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触控结构、屏下摄像头以及屏下指纹识别传感器等,使得显示装置1000能够实现触控、拍照、录像或者指纹识别等多种不同功能,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参阅图2,显示面板1100具有显示区AA和周边区BB,周边区BB至少位于显示区AA的一侧,示例性地,周边区BB围绕显示区AA设置。显示区AA为显示面板1100上用于显示图像的区域,显示区AA设有多个子像素P,子像素P为显示面板1100上的最小发光单元,且子像素P用于显示图像。周边区BB比如可以用于设置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 on Array;简称:GOA),以及控制信号线(比如时钟信号线、电源电压信号线等)等,当然,周边区BB的功能不限于此,不公开的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多个子像素P可以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线,比如,多个子像素P包括发射红色光线的红光子像素、发射绿色光线的绿光子像素和发射蓝色光线的蓝光子像素,以使显示面板能够实现彩色显示。当然,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只要采用相同的技术思路即可。
每个子像素P包括像素电路100和发光器件200。多个子像素P所包括的多个像素电路100可以排列成多行和多列,多行像素电路100沿第一方向Y排布,且多行像素电路100均包括沿第二方向X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100,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相交。多列像素电路100沿第二方向X排布,且多列像素电路100均包括沿第一方向Y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100。一行像素电路100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X排列的多个像素电路100,一列像素电路100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Y排列的多个像素电路。其中,第一方向X为多个像素电路100排列的行方向,第二方向Y为多个像素电路100排列的列方向。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相交。示例性地,第一方向Y与第二方向X垂直。
像素电路10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TFT)和至少一个电容器Cst,多个薄膜晶体管至少包括驱动晶体管。像素电路100可以用于驱动发光器件200进行发光。示例性地,像素电路100可以为“7T2C”电路、“7T1C”电路或“8T1C”电路等,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考虑任何其它像素电路,只要应用相同的技术思想即可。其中,“T”是指TFT,“T”前面的数字是指TFT的数量;“C”是指电容器Cst,“C”前面的数字是指电容器Cst的数量。
像素电路100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驱动晶体管的特性会发生偏移,也就是说,驱动晶体管在工作一定时间之后会出现磁滞现象。当该驱动晶体管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TPS-TFT)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的磁滞现象是指绝缘层和P-Si界面陷阱捕获和释放载流子以及背沟道感应电荷影响,导致驱动晶体管的电流出现差异。在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接收到电压时,绝缘层的缺陷会捕获载流子,导致该驱动晶体管在正向扫描和反向扫描时具有不同的特性曲线,从而造成迟滞现象,并且驱动晶体管的迟滞现象会引起短期残像(残影)等问题。
其中,残像是指子像素P在经历高灰阶和低灰阶显示之后,再从高灰阶变为低灰阶或者从低灰阶变为高灰阶过程中,子像素显示相同灰阶但是发光亮度不一致的现象。如图3所示,以子像素P可以显示256个灰阶(0~255)灰阶为例,在多个子像素P全部显示31灰阶一段时间之后,部分子像素P开始显示255灰阶,且部分子像素P显示0灰阶,且一段时间之后,子像素P再次显示31灰阶时,表现出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具体可以表现为,从显示0灰阶到显示31灰阶时,子像素P的实际亮度更亮,从显示255灰阶到显示31灰阶时,子像素P的实际亮度更暗。由于全部子像素P均显示31灰阶,上述亮度差异,会导致显示面板出现显示分界的现象,也就是说出现了残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参阅图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8T1C”的像素电路100,即像素电路100包括8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具体而言,像素电路100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DT、补偿晶体管T1、偏置晶体管T2、第一复位晶体管T3、第二复位晶体管T4、数据写入晶体管T5、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和存储电容器C。
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一极(比如源极)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第二极(比如漏极)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驱动晶体管DT被配置为在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源极的电压差Vgs的控制下产生驱动电流。在驱动晶体管DT为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源极的电压差Vgs等于第一节点N1的电压减去第二节点N2的电压,此时,驱动晶体管DT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电压差(Vgs)的控制下产生驱动电流,并根据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器件200进行发光。当然,在驱动晶体管DT采用N型晶体管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DT的栅极与源极的电压差Vgs等于第一节点N1的电压减去第三节点N3的电压,也就是说,驱动晶体管DT在第一节点N1和第三节点N3的电压差(Vgs)的控制下产生驱动电流,并根据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器件200进行发光。
补偿晶体管T1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GL1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补偿晶体管T1被配置为在来自第一扫描信号线GL1的第一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第一节点N1和第三节点N3之间的连接导通。在补偿晶体管T1为N型晶体管的情况下,第一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压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第一扫描信号的“无效”电压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其中,“有效”的第一扫描信号是指可以使补偿晶体管T1导通的电压信号,“无效”的第一扫描信号是指不能使补偿晶体管T1导通的电压信号。
偏置晶体管T2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GL2电连接,第一极与偏置电压信号线VOBS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偏置晶体管T2被配置为在来自第二扫描信号线GL2的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来自偏置电压信号线VOBS的偏置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N2。在偏置晶体管T2为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第二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压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扫描信号的“无效”电压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其中,“有效”的第二扫描信号是指可以使偏置晶体管T2导通的电压信号,“无效”的第二扫描信号是指不能使偏置晶体管T2导通的电压信号。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第二扫描信号均是指有效的能够使偏置晶体管T2导通的电压信号。
第一复位晶体管T3的控制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线GL3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一复位电压信号线Vinit1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T3被配置为在来自第三扫描信号线GL3的第三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一复位电压信号线Vinit1的第一复位电压传输至第一节点N1。在第一复位晶体管T3为N型晶体管的情况下,第三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压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第三扫描信号的“无效”电压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其中,“有效”的第三扫描信号是指可以使第一复位晶体管T3导通的电压信号,“无效”的第三扫描信号是指不能使第一复位晶体管T3导通的电压信号。
数据写入晶体管T5的控制极与第四扫描信号线GL4电连接,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线DL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T5被配置为在来自第四扫描信号线GL4的第四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来自数据信号线DL的数据信号Data传输至第二节点N2。在数据写入晶体管T5为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第四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压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第四扫描信号的“无效”电压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其中,“有效”的第四扫描信号是指可以使数据写入晶体管T5导通的电压信号,“无效”的第四扫描信号是指不能使数据写入晶体管T5导通的电压信号。
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一电压信号线VDD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被配置为在来自发光控制信号线EM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来自第一电压信号线VDD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N2。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第二极与第四节点N4电连接。第四节点N4还被配置为与发光器件200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被配置为在来自发光控制信号线EM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第三节点N3和第四节点N4之间的连接导通。并且,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还被配置为在显示阶段导通,以将驱动晶体管DT产生的驱动电流传输至发光器件200,驱动发光器件200发光。在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为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发光控制信号的“有效”电压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发光控制信号的“无效”电压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其中,“有效”的第四扫描信号是指可以使数据写入晶体管T5导通的电压信号,“无效”的第四扫描信号是指不能使数据写入晶体管T5导通的电压信号。
第二复位晶体管T4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GL2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二复位电压信号线Vinit2电连接,第二极与第四节点N4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T4被配置为在来自第二扫描信号线GL2的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二初始化电压信号线Vinit2的第二初始化电压信号传输至第四节点N4,以对第四节点N2的电压进行复位。在第二复位晶体管T4为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第二扫描信号的“有效”电压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第二扫描信号的“无效”电压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其中,“有效”的第二扫描信号是指可以使第二复位晶体管T4导通的电压信号,“无效”的第二扫描信号是指不能使第二复位晶体管T4导通的电压信号。
存储电容器Cst的一个极板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另一个极板与一个恒压信号线(比如第一电压信号线VDD)电连接。存储电容器C被配置为维持第一节点N1的电压。
继续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补偿晶体管T1和第一复位晶体管T3可以为N型晶体管,并且,补偿晶体管T1和第一复位晶体管T3可以为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也就是说,补偿晶体管T1和第一复位晶体管T3可以为N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N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有较小的漏电流,基于此,可以降低第一节点N1在发光阶段通过补偿晶体管T1和第一复位晶体管T3漏电,进而降低第一节点N1的漏电流。与此同时,驱动晶体管DT、偏置晶体管T2、第二复位晶体管T4、数据写入晶体管T5、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均可以为P型晶体管,而且驱动晶体管DT、偏置晶体管T2、第二复位晶体管T4、数据写入晶体管T5、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均可以为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也就是说,驱动晶体管DT、偏置晶体管T2、第二复位晶体管T4、数据写入晶体管T5、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均可以为P型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P型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有利于实现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和高开口率的显示面板1100。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图4所示的像素电路,能够降低驱动晶体管DT的迟滞现象,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残像问题。
参阅图5~图7,一个显示帧周期包括依次设置的偏置阶段D1、第一复位阶段D2、数据写入阶段D3、第二复位阶段D4和发光阶段D5。
参阅图4和图5,在偏置阶段D1,偏置晶体管T2依次通过驱动晶体管DT和补偿晶体管T1向第一节点N1传输至少两次第一偏置电压,也就是说,在偏置阶段D1,偏置晶体管T2导通至少两次,这样,偏置电压信号线VOBS可以依次通过偏置晶体管T2、驱动晶体管DT和补偿晶体管T1向第一节点N1传输至少两次第一偏置电压。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与第一节点N1的电压的电性相反。基于此,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第一节点/栅极)每次接收第一偏置电压,均可以使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产生一次反向偏置(相较于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在前一帧发光阶段的偏置方向),可以将栅绝缘层和沟道层截面的悬挂键激进行一次钝化,进而改善驱动晶体管DT的磁滞现象。驱动晶体管DT在偏置阶段D1接收到至少两次第一偏置电压,也就是说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被反向偏置至少两次,有利于进一步消除驱动晶体管DT在前一帧的磁滞现象。而且在偏置晶体管T2相邻两次传输第一偏置电压之间具有第一时间间隔D11,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在第一时间间隔D11内不被偏置,进而可以在第一时间间隔内进行复位和修复,可以避免驱动晶体管DT在至少两次第一偏置电压下产生新的磁滞现象。比如,如果增加第一偏置电压的输出时长或者增加第一偏置电压的绝对值,可能会导致驱动晶体管DT在消除上一帧的磁滞现象之后,在第一偏置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新的磁滞现象。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偏置晶体管T2相邻两次传输第一偏置电压之间设置第一时间间隔D11,可以避免驱动晶体管DT在至少两次第一偏置电压下产生新的磁滞现象。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与第一节点N1的电压的电性相反是指: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与第一节点N1在前一帧写入的数据信号的电性相反。示例性地,以驱动晶体管DT为P型晶体管为例,驱动晶体管DT在每一帧写入的数据信号的电压为负值(负电压),此时,第一偏置电压可以为正值(正电压)。反之,在驱动晶体管DT为N型晶体管的情况下,驱动晶体管DT在每一帧写入的数据信号的电压为正值(正电压),此时,第一偏置电压可以为负值(负电压)。
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的偏置方向是指施加于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的电压的电性。且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以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在前一帧写入的数据信号的正向偏置,且以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写入的第一偏置电压为反向偏置,也就是说,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在前一帧显示阶段的电性,与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相反。
示例性地,在偏置阶段D1,偏置晶体管T2可以导通2次、3次、4次或者更多次数,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例举。也就是说,偏置晶体管T2可以向第一节点N1传输2次、3次、4次或者更多次第一偏置电压,图5中,仅以偏置晶体管T2导通2次,向第一节点N1传输2次第一偏置电压为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示例性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偏置阶段D1,第二扫描信号线GL2可以间歇传输至少两次第二扫描信号,第二扫描信号线GL2每次传输第二扫描信号时,偏置晶体管T2在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第一扫描信号线GL1传输第一扫描信号,补偿晶体管T1在第一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偏置晶体管T2先将来自偏置电压信号线VOBS的第一偏置电压传输至第二节点N2。然后驱动晶体管DT将第一偏置电压从第二节点N2传输至第三节点N3。再然后,补偿晶体管T1将第一偏置电压从第三节点N3传输至第一节点N1。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在第一时间间隔D11内,第一扫描信号线GL1可以持续输出第一扫描信号,这样,补偿晶体管T1可以在第一时间间隔D11内保持导通状态,能够简化第一扫描信号的传输难度,进而简化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偏置阶段D1,偏置晶体管T2向第一节点N1传输两次第一偏置电压,也就是说,第二扫描信号线GL2间隔传输两次“有效的”第二扫描信号。有利于缩减偏置阶段D1的总时长,并且有利于提升像素电路的刷新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和图6,在偏置阶段D1,且在第一时间间隔D11内,第一复位晶体管T3向第一节点N1传输第一复位电压,第一复位电压的电性与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相反。也就是说,在向第一节点N1传输两次第一偏置电压的间隔内,通过第一复位晶体管T3向第一节点传输一次第一复位电压。第一复位电压的电性与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相反,第一复位电压可以对在前的一次第一偏置电压进行复位和反向偏置,以增加驱动晶体管DT在偏置阶段D1被重置的次数,且驱动晶体管DT的控制极交替被电性相反的电压进行重置,更有利于消除驱动晶体管DT的磁滞现象。
示例性地,在驱动晶体管DT为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第一偏置电压可以为正电压,第一复位电压则可以为负电压,这样,驱动晶体管DT可以在第一偏置电压和第一复位电压的作用下,处于不同的偏置状态,有利于消除驱动晶体管DT的磁滞现象。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在第一时间间隔D11内,第二扫描信号线GL2传输截止电压信号,在偏置晶体管T2为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第二扫描信号线GL2传输的截止电压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偏置晶体管T2在上述无效电压信号的作用下截止。偏置晶体管T2停止向第一节点传输第一偏置电压。第三扫描信号线GL3传输第三扫描信号,第一复位晶体管T3在第三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第一复位晶体管T3将来自第一复位电压信号线Vinit的第一复位电压传输至第一节点N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时间间隔D11大于第一复位晶体管T3的导通时长,也就是说,第一时间间隔D11大于第三扫描信号线GL3传输第三扫描信号的时长。这样,可以使第一复位晶体管T3导通时段完全位于第一时间间隔D11内,避免第一复位晶体管T3和偏置晶体管T2同时开启。
继续参阅图6,偏置阶段D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时段D12和至少一个第二时段D13,相邻两个第一时段D12之间包括一个第二时段D13。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段D12,第二扫描信号线GL2传输第二扫描信号,偏置晶体管T2在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
在第二时段D13,第三扫描信号线GL3传输第三扫描信号,第一复位晶体管T3在第三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
其中,相邻的第一时段D12和第二时段D13之间具有第二时间间隔D14,也就是说,偏置晶体管T2向第一节点N1传输第一偏置电压,与第一复位晶体管T3向第一节点N1传输第一复位电压之间具有第二时间间隔D14。这样,可以避免第一复位晶体管T3和偏置晶体管T2同时开启,进而第一节点N1的电压同时受到不同电压信号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段D12大于1H,这样,有利于提升偏置晶体管T2单次打开的时间长度,有利于第一偏置电压充分写入至第一节点N1,进而提升第一偏置电压改善驱动晶体管DT的磁滞问题的效果。其中1H为显示面板的行扫描时间(充电时间),1H是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和分辨率共同决定的。具体而言,1H=1秒/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像素电路的总行数。示例性地,第一时段D12可以为1H、2H、3H或者4H等,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其中,随着第一时段D12的时间长度的增加,和/或第一时段D12的次数的增加,都可以增加偏置电压信号线VOBS向第一节点N1传输第一偏置电压的时间长度,即增加流经驱动晶体管DT的电流(从第二节点N2向第三节点N3传输的电流)的时间长度,有利于提升改善驱动晶体管的磁滞问题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的残像问题。
第二时段D13也大于1H,这样,有利于提升第一复位晶体管T3打开的时间长度,有利于第一复位电压充分写入至第一节点N1。示例性地,第二时段D13可以为1H、2H、3H或者4H等,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
第二时间间隔D14也大于1H,有利于将第一复位晶体管T3的导通时间与偏置晶体管T2的导通时间完全错开,避免第一节点N1的电压同时受到不同电压信号的干扰。示例性地,第二时间间隔D14可以为1H、2H、3H或者4H等,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段D12和第二时段D13的时间长度可以相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段D12和第二时段D13的时间长度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偏置阶段D1,补偿晶体管T1先于偏置晶体管T2导通,即第一扫描信号线GL1先传输第一扫描信号,然后第二扫描信号线GL2开始传输第二扫描信号。示例性地,第一扫描信号线GL1开始传输第一扫描信号的时刻与第二扫描信号线GL2第一次开始传输第二扫描信号的时刻相差第三时间间隔D15。而且,补偿晶体管T1晚于偏置晶体管T2截止,也就是说,第二扫描信号线GL2先停止传输第二扫描信号,然后第一扫描信号线GL1再停止传输第一扫描信号。示例性地,第二扫描信号线GL2停止最后一次传输第二扫描信号的时刻,与第一扫描信号线GL1停止传输第一扫描信号的时刻相差第四时间间隔D16。第三时间间隔D15与第四时间间隔D16的时间长度可以相等,或者,第三时间间隔D15也可以与第四时间间隔D16的时间长度也可以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7,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复位阶段D2,第一复位晶体管T3向第一节点N1传输第一复位电压,且补偿晶体管T1先截止后导通,补偿晶体管T1导通后将第一节点N1的第一复位电压传输至第三节点N3,对第一节点N1和第三节点N3的电压进行复位。
如图7所示,在第一复位阶段D2,第三扫描信号线GL3传输第三扫描信号。以第一复位晶体管T3为N型晶体管为例,第三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也就是说,第三扫描信号线GL3传输高电平信号。第一复位晶体管T3在第三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并将第一复位电压信号线的第一复位电压传输至第一节点N1。而且,在第一复位阶段D2,第一扫描信号线GL1先传输截止电压信号,然后传输第一扫描信号,以补偿晶体管T1为N型晶体管为例,截止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第三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也就是说,在第一复位阶段D2,第一扫描信号线GL1先传输低电平信号,然后传输高电平信号。这样,补偿晶体管T1可以先截止,然后导通,并将第一节点N1的第一复位电压传输至第三节点N3,对第三节点N3的电压进行初始化。
在数据写入阶段D3,数据写入晶体管T5将来自数据信号线DL的数据信号Data传输至第二节点N2,数据信号依次经驱动晶体管DT和补偿晶体管T1传输至第一节点N1。其中,第二节点N2的数据信号经驱动晶体管DT补偿后依次传输至第三节点N3,补偿后传输至第三节点N3和第一节点N1的电压为Data+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
如图7所示,在数据写入阶段D3,第四扫描信号线GL4传输第四扫描信号,在数据写入晶体管T5为P型晶体管的情况下,第四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也就是说,第四扫描信号线GL4传输低电平信号。数据写入晶体管T5在第四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并将来自数据信号线DL的数据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N2。驱动晶体管DT在栅极和源极的电压差Vgs的作用下导通,驱动晶体管DT的Vgs=第一节点N1的电压(第一复位电压)-第二节点N2的电压(数据信号的电压)≤Vth,驱动晶体管DT导通,并将第二节点N2的数据信号经补偿后(Data+Vth)传输至第三节点N3,然后经补偿晶体管T1传输至第一节点N1。
在第二复位阶段D4,偏置晶体管T2向第二节点N2传输第二偏置电压,对第二节点N2的电压进行复位。并且,第二复位晶体管T4向第四节点N4传输第二复位电压,对第四节点N4的电压进行复位。其中,第二偏置电压的大小可用与第一偏置电压的大小相同,或者不同,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在第二复位阶段D4,第二扫描信号GL2传输第二扫描信号,偏置晶体管T2和第二复位晶体管T4在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偏置晶体管T2将来自偏置电压信号线VOBS的偏置电压传输至第二节点N2,第二复位晶体管T4将来自第二复位电压信号线Vinit2的第二复位电压传输至第四节点N4,并对第四节点N4的电压进行复位。
在发光阶段D5,发光控制信号线EM传输发光控制信号,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在发光控制信号线的控制下导通,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将来自第一电压信号线VDD的第一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二节点N2。此时,驱动晶体管DT在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电压差的控制下产生驱动电流,并将驱动电流传输至第三节点N3。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导通,以将第三节点N3处的驱动电流传输至第四节点N4,并进一步传输至发光器件200,发光器件200在驱动电流的控制下发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补偿晶体管和偏置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三节点电连接;所述补偿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偏置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偏置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
一个帧周期包括偏置阶段;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偏置阶段,所述偏置晶体管依次通过所述驱动晶体管和所述补偿晶体管向所述第一节点传输至少两次第一偏置电压,且在所述偏置电压信号线相邻两次传输第一偏置电压之间具有第一时间间隔;所述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与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的电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一复位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偏置阶段,且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向所述第一节点传输第一复位电压,所述第一复位电压的电性与所述第一偏置电压的电性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补偿晶体管在来自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的第一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导通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阶段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时段和至少一个第二时段,相邻两个第一时段之间包括一个第二时段;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段,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传输第二扫描信号,所述偏置晶体管在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
在所述第二时段,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线传输第三扫描信号,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在所述第三扫描信号的控制下导通;
其中,相邻的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之间具有第二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时段大于1H;和/或,
所述第二时段大于1H;和/或,
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大于1H。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第二复位晶体管、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四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二复位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第四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第一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第四节点电连接;
一个帧周期还包括在所述偏置阶段之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第二复位阶段;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复位阶段,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向所述第一节点传输所述第一复位电压,且所述补偿晶体管先截止后导通,所述补偿晶体管导通后将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复位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三节点;
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将来自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所述数据信号依次经所述驱动晶体管和所述补偿晶体管传输至所述第一节点;
在所述第二复位阶段,所述偏置晶体管向所述第二节点传输第二偏置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置阶段,所述偏置晶体管向所述第一节点传输两次第一偏置电压。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采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多个发光器件,一个发光器件与一个像素电路电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
驱动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被配置为向所述显示面板传输控制信号。
CN202410052298.4A 2024-01-12 2024-01-12 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9357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2298.4A CN117935737A (zh) 2024-01-12 2024-01-12 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2298.4A CN117935737A (zh) 2024-01-12 2024-01-12 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35737A true CN117935737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51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52298.4A Pending CN117935737A (zh) 2024-01-12 2024-01-12 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3573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5747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for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40177676A1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2002407B2 (en) Shift register circuit including denoising control sub-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and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893936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s,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40062721A1 (en)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CN113192463B (zh) 发光控制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方法
US11694597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pixel driving metho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230593A1 (en)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051613A1 (en)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1783777B2 (en)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643520B2 (en) Low power pixel circuit, an array substrate using the pixel circuit, a display device constructed with the array substrate, and a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5911056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101782A1 (en)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I779845B (zh) 畫素電路及驅動方法、顯示面板、顯示裝置
CN117935737A (zh) 像素电路的控制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785444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233650A1 (en) Light-emitting control shift regis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gate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8116331A (zh)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US20240071312A1 (en) Shift register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4119503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US12040029B2 (en) Shift register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scan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402001A1 (en)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40194145A1 (en)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scan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40153571A1 (en) Shift register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scan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7337460A (zh) 显示模组的参数调节方法及系统、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