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25693A - GmTP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性状和产量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GmTP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性状和产量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25693A
CN117925693A CN202410081766.0A CN202410081766A CN117925693A CN 117925693 A CN117925693 A CN 117925693A CN 202410081766 A CN202410081766 A CN 202410081766A CN 117925693 A CN117925693 A CN 117925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in
gmtps
soybean
gene
seq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817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莉
侯文胜
蔡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4100817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256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25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256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GmTP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性状和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GmTP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性状和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GmTPS1蛋白或调控其基因的表达物质或调控其活性或含量的物质在调控植物株型中的应用,GmTPS1蛋白是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3。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对大豆株型编码基因GmTPS1进行特定靶点的定点突变或敲除,为改良大豆株型的大豆品种选育提供新材料,为加快改良株型大豆品种的选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Description

GmTP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性状和产量中的 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GmTP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性状和产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作为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贸易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植物油及饲料蛋白的需求急剧增加,我国大豆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与世界大豆主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相比,我国大豆产量偏低,无法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在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如何通过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手段快速有效改良大豆品种,提高大豆单产水平,是亟需解决的重要生产问题和亟待突破的育种技术瓶颈。
作物株型对于作物单株和群体的形态建成发挥决定性作用,是影响植株产量、作物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子。作物株型包括株高、分枝(分蘖)、叶形和穗型(结荚习性)等。作物株型驯化或改良在实现作物产量重大突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于大豆株型调控机理以及大豆株型调控关键基因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对于影响大豆株型调控的分子机理、关键基因和作用网络尚不清晰明确。特别是由于受研究材料的限制,在大田生产条件下,何种株型更有利于提高大豆单产水平,更是缺少相关研究。因此,进一步挖掘更多株型调控基因,不但对于发现优良大豆株型调控基因和培育高产理想株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通过特异材料的创制,可以在生产条件下对大豆理想株型进行系统评价和优选,对于最终实现育种应用、提升大豆产量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良大豆株型,获得有利于提高大豆单产水平的目的植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GmTPS1蛋白或调控基因的表达物质或调控所述GmTPS1蛋白活性或含量的物质在调控植物株型中的应用,所述基因编码所述GmTPS1蛋白,所述GmTPS1蛋白是如下任一种的蛋白质:
(a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的蛋白质;
(a2)将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调控植物株型的蛋白质,
(a3)在(a1)或(a2)的蛋白质的末端连接标签后得到的融合蛋白。
上述应用中,所述GmTPS1蛋白来源于大豆。
上述应用中,所述调控基因的表达物质或调控所述GmTPS1蛋白活性或含量的物质为与所述蛋白质相关的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任一种:
B1)编码所述GmTPS1蛋白的核酸分子;
B2)抑制或降低或沉默所述GmTPS1蛋白质的编码基因表达的核酸分子;
B3)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B4)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B3)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B5)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3)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4)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B6)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或含有B3)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B7)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组织、或含有B3)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组织;
B8)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器官、或含有B3)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器官。
上述应用中,B1)所述核酸分子为如下任一种:
B11)编码链的编码序列是SEQ ID No.2的cDNA分子或DNA分子,
B12)编码链的核苷酸是SEQ ID No.1的cDNA分子或DNA分子;
上述应用中,B2)所述核酸分子为如下任一种:
B21)靶向所述GmTPS1蛋白编码基因的gRNA,所述gRNA的靶标序列为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第282至301位的的DNA分子;
B22)表达B21)所述的gRNA的DNA分子。
本发明中,所述调控可为上调或增强或提高。所述调控也可为下调或减弱或降低。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变大豆株型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变大豆株型的方法,包括下调或减弱或降低目的大豆中所述GmTPS1蛋白的活性和/或含量,或/和,所述GmTPS1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表达量,来改变大豆株型。
上述方法中,所述下调或减弱或降低目的大豆中所述GmTPS1蛋白的活性和/或含量,或/和,所述GmTPS1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表达量包括用CRISPR/Cas9系统对所述目的大豆基因组中的所述GmTPS1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敲除。
上述方法中,所述CRISPR/Cas9系统包括表达靶向所述GmTPS1蛋白的编码基因的sgRNA的载体。
上述方法中,所述sgRNA的靶标序列为核苷酸序列是SEQ ID No.1第282至301位的DNA分子。
上述方法中,所述方法通过突变所述GmTPS1蛋白的编码基因来改变大豆株型,所述突变可为下述任一种:
1)将SEQ ID No.1的第296-299位核苷酸缺失,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它核苷酸不变;
2)在SEQ ID No.1的第298和299位核苷酸中间增加一个核苷酸T,且保持SEQIDNo.1的其它核苷酸残基不变。
上述GmTPS1蛋白或调控基因的表达物质,或调控所述GmTPS1蛋白活性或含量的物质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所述大豆育种的目的可包括改变大豆株型。
所述改变可为增加大豆株高和/或降低大豆植株分枝数和/或增加大豆植株节数/或提高单株荚数/或提高单株粒数。
本发明表明,利用CRISP/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大豆GmTPS1基因可以增加大豆的株高和植株节数,并能降低大豆的分枝数,提高大豆单株荚数和粒数。
附图说明
图1为GmTPS1基因编辑靶点及纯合突变类型。
图2为野生型和纯合突变体盆栽株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下提供的实施例可作为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改进的指南,并不以任何方式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
下述实施例中的栽培大豆Jack,记载在如下文献中:Chen L,Cai Y,Liu X,Yao W,Guo C,Sun S,Wu C,Jiang B,Han T,Hou W(2018),Improvement of soybean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by adding glutamine andasparagine into the culture me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19,3039,公众可从申请人处获得该生物材料,该生物材料只为重复本发明的实验所用,不可作为其它用途使用。
下述实施例中的根癌农杆菌EHA105,记载在如下文献中:Cai Y,Chen L,Liu X,Guo C,Sun S,Wu C,Jiang B,Han T and Hou W(2018a),CRISPR/Cas9-mediated targetedmutagenesis of GmFT2a delays flowering time in soya bean.Plant Biotechnol J16,176-185,公众可从申请人处获得该生物材料,该生物材料只为重复本发明的实验所用,不可作为其它用途使用。
MS盐(MS培养基基础盐):PhytoTech公司,目录号:M524。
MS有机:PhytoTech公司,目录号:M533。
B5有机:Phytotech公司,目录号:G219。
B5盐:Phytotech公司,目录号:G768。
YEP固体培养基由溶剂和溶剂组成;各溶质及其在YEP固体培养基中的浓度为:NaCl 5g/L,酵母提取物5g/L,胰蛋白胨10g/L,15g/L琼脂;溶剂为水。YEP固体培养基的pH为7.0。
发芽培养基(pH5.8):3.12g/L B5盐、1mL/L B5有机、20g/L蔗糖、7.5g/L琼脂,余量为水。
液体培养基(pH5.4):0.43g/L MS盐、1mL/L B5有机、40mg/L乙酰丁香酮、150mg/L二硫苏糖醇、100mg/L L-半胱氨酸、30g/L蔗糖、3.9mg/L 2-吗啉乙磺酸,余量为水。
共培养培养基(pH5.4):0.43g/L MS盐、1mL/L B5有机、40mg/L乙酰丁香酮、150mg/L二硫苏糖醇、100mg/L L-半胱氨酸、30g/L蔗糖、7.5g/L琼脂、3.9mg/L 2-吗啉乙磺酸,余量为水。
恢复培养基(pH5.4):3.1g/L B5盐、1mL/L B5有机、30g/L蔗糖、150mg/L头孢霉素、150mg/L特美汀、1mg/L 6-BA、0.98g/L 2-吗啉乙磺酸、7.5g/L琼脂、4mL/L Fe盐(200×)、50mg/L L-天冬酰胺、50mg/L L-谷氨酰胺,余量为水。
筛选培养基(pH5.4):3.1g/L B5盐、1mL/L B5有机、0.98g/L 2-吗啉乙磺酸、30g/L蔗糖、150mg/L头孢霉素、150mg/L特美汀、1mg/L 6-BA、6mg/L草丁膦、7.5g/L琼脂、4mL/L Fe盐(200×)、50mg/L L-天冬酰胺、50mg/L L-谷氨酰胺,余量为水。
伸长培养基(pH5.6):4.0g/L MS盐、1mL/L B5有机、0.6g/L 2-吗啉乙磺酸、30g/L蔗糖、150mg/L头孢霉素、150mg/L特美汀、0.1mg/L IAA、0.5mg/LGA、1mg/L 6-BA、6mg/L草丁膦、7.5g/L琼脂、4mL/L Fe盐(200×)、50mg/LL-天冬酰胺、50mg/L L-谷氨酰胺,余量为水。
生根培养基(pH5.7):2.165g/L MS盐、1mL/L B5有机、0.6g/L 2-吗啉乙磺酸、20g/L蔗糖、7.5g/L琼脂、50mg/L L-天冬酰胺、50mg/L L-谷氨酰胺,余量为水。
下述实施例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采用One-way ANOVA检验,P<0.05(*)表示与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实施例1、GmTPS1基因编辑CRISPR载体的构建
一、sgRNA的获得
(1)从Phytozome数据库获得大豆GmTPS1(SEQ ID No.1)基因组序列。GmTPS1位于2号染色体。利用CRISPR-P(http://cbi.hzau.edu.cn/cgi-bin/CRISPR)在线网页工具进行GmTPS1 sgRNA靶位点序列的选择。靶点位于GmTPS1的第一外显子区,靶点序列为5’-CTGGAGAGGCTCCGTCATTT-3’(SEQ ID No.1第282至301位,对应于SEQ ID No.2编码序列的第41-60位)。
(2)用限制性内切酶NHeI和BbsI,在50uL体系和37℃条件下双酶切载体pUC57-sgRNA 3小时,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胶回收目的条带(大小约3201bp)。
(3)按照sgRNA的靶点序列合成引物,序列如下(小写字母即为靶点):GmTPS1-Cas9-F:5’-TCGAAGTAGTGATTGctggagaggctccgtcatttGTTTTAGAGCTAGAA-3’;GmTPS1-Cas9-R:5’-TTCTAGCTCTAAAACaaatgacggagcctctccagAATCACTACTTCGA-3’。
(4)在离心管中加入相应的F/R引物(浓度10μM)各5μL,加入ddH2O 15μL至反应体系为25μL。95℃3min,0.1℃/s退火至16℃,16℃保持10min,完成退火,形成oligo二聚体。GmTPS1-Cas9-F和GmTPS1-Cas9-R形成的oligo二聚体编码靶向GmTPS1的sgRNA(名称为sgRNA-GmTPS1)。
(5)取3.5μL退火产物与1.5μL酶切后的pUC57-sgRNA载体(核苷酸序列为SEQ IDNo.4)胶回收产物,用Ultra One Step Cloning Kit(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C115-02)进行连接,冻融法转化大肠杆菌DH5α,涂于LB+Amp的固体培养基上,倒置在37℃培养箱中过夜。挑取单克隆,摇菌,进行测序分析。测序引物为pSgRNA-CX:5’-CGCCAGGGTTTTCCCAGTCACGAC-3’,测序结果正确的菌液用于质粒提取。提取得到的质粒命名为pUC57-sgRNA-GmTPS1质粒。
(6)用限制性内切酶PacI和PmeI,在50uL体系和37℃条件下进行双酶切,反应时间为3小时。pUC57-sgRNA-GmTPS1质粒经双酶切后回收约586bp的目的片段sgRNA-GmTPS1,空载PTF101-SpCas9质粒经双酶切后回收约14232bp的目的片段,随后用T4 DNA连接酶(NEB,货号M0202V)将sgRNA-GmTPS1连接至空载PTF101-SpCas9质粒经双酶切后的目的片段,冻融法转化大肠杆菌DH5α,涂于LB+Spe的固体培养基上,倒置在37℃培养箱中过夜。挑取单克隆,摇菌,测序验证是否连接成功。测序引物为sgRNA-TYJC:5’-TGGGAATCTGAAAGAAGAGAAGCA-3’。将验证正确的质粒命名为pGmTPS1-sgRNA。
重组质粒pGmTPS1-sgRNA的结构描述如下:是以包含GmTPS1的靶点序列的sgRNA的表达盒元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5)替代PTF101-SpCas9质粒(核苷酸序列为SEQ IDNo.6)上的PacI和Pme酶切识别位点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并保持PTF101-SpCas9质粒其他核苷酸序列不变的重组表达载体。
实施例2、gmtps1突变体的获得及表型鉴定
一、重组菌的制备
将实施例1制备的重组载体pGmTPS1-sgRNA用电转法转化农杆菌EHA105,提取质粒进行测序验证,将测序验证正确的重组菌株命名EHA-GmTPS1-sgRNA。
二、农杆菌介导转化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好的EHA-GmTPS1-sgRNA转化大豆品种Jack(以下称为野生型大豆),具体方法为:
1、种子灭菌
1)、取无病虫害和斑点、饱满、均一、干燥的大豆品种Jack种子,完全平铺在培养皿中,然后将培养皿放入干燥器中。
2)、完成步骤1)后,在所述干燥器中放入100mL容量的烧杯,在烧杯中倒入80mL12M次氯酸钠水溶液,再慢慢加入4mL浓盐酸,然后迅速盖上干燥器,用凡士林密封,放置16h,进行氯气灭菌。
2、制备侵染菌液
1)28℃,培养上述一得到的EHA-GmTPS1-sgRNA菌液,用液体培养基重悬,得到OD600nm=0.6的侵染菌液。
2)将1)处理后的种子放入超净台中,在显微镜下,剥去种皮,沿长轴将两个子叶分开,保留带完整胚轴的那片子叶,在其胚轴和子叶连接处进行划伤,一般一个子叶划伤3-5刀,然后在28℃培养箱中,浸染2h。
3)将子叶内面(平滑面)向上,平铺于已铺有无菌滤纸的共培养培养基上,温度22℃,暗培养5d。
4)共培养5d后,外植体胚轴伸长到2cm,切掉部分胚轴,使其保留0.5cm。将处理后的外植体放到恢复培养基中,28℃,16h光照/8h黑暗条件下,培养7d。
5)从恢复培养基中取出外植体,去除新芽,切除部分胚轴,保留0.5cm的胚轴,再将修整后外植体转入到筛选培养基中,28℃,16h光照/8h黑暗条件下培养21d。
6)经过21d的筛选诱导,外植体产生大量不定芽,剥除子叶和棕色的叶子,将剩余的部分转入伸长培养基中培养,28℃,16h光照/8h黑暗条件下培养。
7)在伸长培养基中,当丛生芽抽出5-8cm幼茎时,从不定芽基部剪下来;茎基部在1mg/L IBA溶液中沾1min,然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8℃,16h光照/8h黑暗条件下培养一周,在茎基部产生大量根后,移栽到盆中,长成的植株为T0代转化大豆。
三、编辑植株的分子检测
提取T0代转化大豆叶片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分子检测,以野生型大豆为对照。
在GmTPS1基因靶位点附近设计PCR引物,以大豆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其中,引物FMA-F:5’-TTGGTTTACCCTTCGTGGTGT-3’和FMA-R:5’-TGGTCTCCTCTGAGCCCTTAT-3’扩增GmTPS1基因。PCR反应体系:2×Phanta Max Buffer 12.5μL,dNTP Mix(10mM)0.5μL,DNA(200ng/μL)1μL,FMA-F(10pmol/μL)1μL,FMA-R(10pmol/μL)1μL,Super-Fidelity DNA Polymerase 0.5μL,ddH2O8.5μL,总体积25μL。扩增反应体系:95℃3min;95℃30sec,58℃30sec,72℃1min,35个循环;72℃5min。PCR产物送公司测序验证。
在靶点位置附近出现套峰为杂合编辑植株,命名为T0代转GmTPS1大豆。
将T0代转GmTPS1大豆播种后收获T1代转GmTPS1大豆的种子,培育,得到T1代转GmTPS1大豆。
采用上述PCR分子检测方法检测T1代转GmTPS1大豆,测序结果显示,在T1代转GmTPS1大豆中,名称为gmtps1纯合突变体1植株和大豆gmtps1纯合突变体2的突变体植株(gmtps1)在靶位点附近产生如下突变,使蛋白翻译提前终止,突变体植株中GmTPS1基因突变类型包括2种:-4bp、+1bp(图1)。
T1代大豆gmtps1纯合突变体1植株与野生型大豆相比,两条同源染色体中,GmTPS1蛋白的编码基因(GmTPS1基因)均发生了如下突变:将SEQ ID No.2的第55-58位核苷酸缺失,且保持SEQ ID No.2的其它核苷酸不变。该GmTPS1基因突变类型-4bp。导致产生TGA终止密码子,提前终止翻译。
T1代大豆gmtps1纯合突变体2植株中GmTPS1基因突变类型+1bp为将序列表中SEQID No.2第57和58位中间增加一个碱基T,且保持其他核苷酸不变。该GmTPS1基因突变类型+1bp。1bp的核苷酸插入,导致产生TGA终止密码子,提前终止翻译。
将上述T1代大豆gmtps1纯合突变体1植株和T2代大豆gmtps1纯合突变体2继续培育,通过PAT试纸条检测,筛选得到不含转基因元件的T2代转gmtps1大豆纯合突变体1和纯合突变体2,繁种至T4代,并进行表型鉴定。
四、突变体株型鉴定
分别统计野生型植株(对照)、T4代大豆gmtps1纯合突变体1(简称突变体1)和T4代大豆gmtps1纯合突变体2(简称突变体2)的株型性状(株高、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
北京夏季大田种植,株距为10cm,行距为0.5m。每个突变株系10-15株。
研究结果显示,在株型方面,与对照植株株高147.8cm相比,突变体1植株株高平均为150.2cm、,突变体2植株株高平均为153.4cm(突变体株高比对照增加,但不显著;在分枝表型方面,对照植株分枝数2.6个,突变体1植株分枝平均为1.3个,突变体2植株分枝平均为1.8个,突变植株分枝数显著减少;在植株节数方面,对照植株节数25.9个,突变体1植株节数平均为28.2个,突变体2植株节数平均为28.1个,突变植株的植株节数显著增加。在单株产量方面,对照植株平均单株荚数89.4个,单株粒数210.7粒,突变体1植株单株荚数93.0个,单株粒数235.2粒,突变体2植株单株荚数102.0个,单株粒数254.5粒,突变体单株粒数显著增加。
表1大豆株型数据统计
上述结果表明,利用CRISP/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饰大豆GmTPS1基因可以显著增加大豆植株节数,提高单株粒数。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以及无需进行不必要的实验情况下,可在等同参数、浓度和条件下,在较宽范围内实施本发明。虽然本发明给出了特殊的实施例,应该理解为,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改进。总之,按本发明的原理,本申请欲包括任何变更、用途或对本发明的改进,包括脱离了本申请中已公开范围,而用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技术进行的改变。

Claims (9)

1.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GmTPS1蛋白或调控基因的表达物质或调控所述GmTPS1蛋白活性或含量的物质在调控植物株型中的应用,所述基因编码所述GmTPS1蛋白,所述GmTPS1蛋白是如下任一种的蛋白质:
(a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的蛋白质;
(a2)将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a1)所示的蛋白质具有80%以上的同一性且具有调控植物株型的蛋白质,
(a3)在(a1)或(a2)的蛋白质的末端连接标签后得到的融合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GmTPS1蛋白来源于大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基因的表达物质或调控所述GmTPS1蛋白活性或含量的物质为与所述蛋白质相关的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任一种:
B1)编码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GmTPS1蛋白的核酸分子;
B2)抑制或降低或沉默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GmTPS1蛋白质的编码基因表达的核酸分子;
B3)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B4)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B3)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B5)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3)所述表达盒的重组微生物、或含有B4)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微生物;
B6)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或含有B3)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B7)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组织、或含有B3)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组织;
B8)含有B1)和/或B2)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器官、或含有B3)所述表达盒的转基因植物器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B1)所述核酸分子为如下任一种:
B11)编码链的编码序列是SEQ ID No.2的cDNA分子或DNA分子,
B12)编码链的核苷酸是SEQ ID No.1的cDNA分子或DNA分子;
B2)所述核酸分子为如下任一种:
B21)靶向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GmTPS1蛋白编码基因的gRNA,
B22)表达B21)所述的gRNA的DNA分子。
5.一种改变大豆株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调或减弱或降低目的大豆中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GmTPS1蛋白的活性和/或含量,或/和,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GmTPS1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表达量,来改变大豆株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或减弱或降低目的大豆中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GmTPS1蛋白的活性和/或含量,或/和,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GmTPS1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表达量包括用CRISPR/Cas9系统对所述目的大豆基因组中的所述GmTPS1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敲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ISPR/Cas9系统包括表达靶向所述GmTPS1蛋白的编码基因的sgRNA的载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突变所述GmTPS1蛋白的编码基因来改变大豆株型,所述突变为下述任一种:
1)将SEQ ID No.1的第296-299位核苷酸缺失,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它核苷酸不变;
2)在SEQ ID No.1的第298和299位核苷酸中间增加一个核苷酸T,且保持SEQ ID No.1的其它核苷酸残基不变。
9.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物质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CN202410081766.0A 2024-01-19 2024-01-19 GmTP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性状和产量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79256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1766.0A CN117925693A (zh) 2024-01-19 2024-01-19 GmTP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性状和产量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1766.0A CN117925693A (zh) 2024-01-19 2024-01-19 GmTP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性状和产量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25693A true CN117925693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50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81766.0A Pending CN117925693A (zh) 2024-01-19 2024-01-19 GmTP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性状和产量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2569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297209B2 (en) Method of obtaining multi-leaf alfalfa material by means of MsPALM1 artificial site-directed mutant
AU2019345788A1 (en) Method for knocking out BnMAX1 gene in Brassica napus L. using CRISPR-Cas9 system and application
CN112626080B (zh) 一种控制大豆-根瘤菌匹配性的r基因及其蛋白质和应用
CN110878302B (zh) 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甘蓝型油菜Bna.TT8基因的方法和应用
CN111197049B (zh) 一种创建矮壮株型菊花的方法
CN113583099B (zh) 培育苜蓿雄性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的方法及其相关生物材料
US11365423B2 (en) Method of obtaining multileaflet Medicago sativa materials by means of MsPALM1 artificial site-directed mutants
CN111499709B (zh) 水稻穗粒数相关的rgn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17925693A (zh) GmTPS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性状和产量中的应用
CN112063597B (zh) 玉米多铜氧化酶编码基因ZmDEK559-2及其应用
CN117947091A (zh) GmTPS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改良大豆株型和产量性状中的应用
CN113968899B (zh) 一种长果番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316003B (zh) 大豆茸毛稀少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16789785B (zh) 长雄蕊野生稻高产、高光效基因FarL1及其应用
CN114316002B (zh) 一种大豆无茸毛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17551689A (zh) 与大豆株高、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相关蛋白及其生物材料和应用
CN114316004B (zh) 大豆茸毛稠密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14644692B (zh) 一种定点突变创制旱敏感玉米种质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2080481B (zh) 穗型相关基因OsFRS5及其应用和表型恢复的方法
CN117737035A (zh) 一种大豆基因组编辑器
CN118006669A (zh) 一种定点突变创制耐寒黄瓜种质的方法
CN117604003A (zh) 一个大豆天冬氨酸激酶/高丝氨酸脱氢酶家族基因GmAK-HSDH的应用
CN112094334A (zh) GmDCL2a蛋白和GmDCL2b蛋白在调控大豆种皮颜色中的应用
CN116715739A (zh) 一种定点突变创制无卷须黄瓜种质的方法
CN117143911A (zh) 增加大豆磷吸收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