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10486B - 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10486B
CN117910486B CN202410316039.8A CN202410316039A CN117910486B CN 117910486 B CN117910486 B CN 117910486B CN 202410316039 A CN202410316039 A CN 202410316039A CN 117910486 B CN117910486 B CN 117910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fid
writer
rfid reader
radio frequency
t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160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910486A (zh
Inventor
谢新民
卢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e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e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e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e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160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10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910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10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10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10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RFID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对RFID读写器进行启动状态检测,对启动状态异常的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并结合RFID测试标签和上位机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在RFID通信测试系统内,启动RFID读写器不同的软件线程并进行测试,基于测试结果对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通过合格RFID读写器构建目标读写系统,并向RFID标签向射频信号,判断射频信号能否被RFID标签接收,若不能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本发明能够通过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并进行多线程测试,实现对RFID读写器的优化,实现了快速的数据读写和识别,并提高了通信效率,降低了通信时产生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FID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的缩写,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的技术。RFID系统由读写器和RFID标签两部分组成,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数据的读写和传输。RFID读写器是一种设备,用于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它通过发射射频信号与标签进行通信,读取标签中存储的数据,或向标签中写入数据。RFID标签是一种被动或主动式的电子设备,内部包含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RFID标签可以粘贴在物体上,类似于条形码,但与条形码不同的是,RFID标签不需要直接与读写器接触,而是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读写器进行通信。基于RFID进行通信控制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读写和识别,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其他通信方式,基于RFID进行通信的使用成本更低、且通信方式更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后,测试RFID读写器的启动状态,对启动状态异常的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并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
在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进行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软件线程测试,并基于软件线程测试结果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构建目标读写系统,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RFID标签的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标签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后,测试RFID读写器的启动状态,对启动状态异常的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并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具体为:
获取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同时获取RFID读写器的电源接口,基于RFID读写器的电源接口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并判断通电后的RFID读写器是否能正常启动;
若通电后的RFID读写器不能正常启动,则获取RFID读写器的所有电路元件,并对RFID读写器的所有电路元件进行连接状态分析和用电分析,判断电路元件是否存在连接状态异常和工作电流异常;
若电路元件存在连接状态异常或工作电流异常,则将对应的元件标定为异常电路元件,获取大数据网络,在所述大数据网络中检索异常电路元件的检修方法输出,使RFID读写器的所有电路元件均不存在连接状态异常和工作电流异常,并使通电后的RFID读写器能正常启动,得到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
获取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并获取上位机,通过SDK接口连接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和上位机,同时预设RFID测试标签,结合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上位机和RFID测试标签,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在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进行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软件线程测试,并基于软件线程测试结果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具体为:
在所述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将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软件线程分为通信线程、标签识别线程和数据读取线程;
启用通信线程,控制上位机配置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工作参数,并在配置过程中获取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
对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进行分析,并预设标准配置应答时间;
若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不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则在上位机中获取连接控制程序,并通过大数据网络检索连接控制程序的版本更新补丁输出,得到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
若上位机中的连接控制程序为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但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仍不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则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通信驱动程序进行更新,使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
将通信驱动程序更新后的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标定为一类RFID读写器,当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则在所述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启用标签识别线程,控制一类RFID读写器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射频测试信号;
启用标签识别线程,判断一类RFID读写器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射频信号后能否读取并写入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若否,则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并基于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结果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并基于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结果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具体为:
将一类RFID读写器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的射频信号标定为射频测试信号,若一类RFID读写器发射射频测试信号后不能读取并写入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则判断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异常,获取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并预设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不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信号频率范围内,则基于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构建射频测试信号频率变化图,对所述射频测试信号频率变化图进行分析,判断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是否呈周期性;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呈周期性,则在一类RFID读写器中获取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射频测试信号的模块,标定为射频信号发射模块,通过上位机中的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连接所述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并对射频测试信号进行频率调节,使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始终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内;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不呈周期性,则获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中不同元件的工作参数,对射频信号发射模块中不同元件的工作参数进行分析,将工作参数异常的射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元件标定为异常射频信号发射元件;
对所述异常射频信号发射元件进行检修处理,使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始终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内,得到优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
在一类RFID读写器中输出所述优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得到二类RFID读写器,启用数据读取线程,判断二类RFID读写器是否能对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若否,则对二类RFID读写器进行数据分析故障溯源以及故障检修,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对二类RFID读写器进行数据分析故障溯源以及故障检修,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具体为:
若二类RFID读写器不能对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则获取二类RFID读写器的所有回调函数,获取不同的回调函数的程序代码,并在上位机中获取代码运行测试软件;
将不同的回调函数的程序代码导入代码运行测试软件内进行回调函数运行测试,若存在出现程序代码运行错误的回调函数,则将对应的回调函数标定为异常回调函数,并将不出现程序代码运行错误的回调函数标定为正常回调函数;
在大数据网络中检索异常回调函数的程序代码修正补丁并输出,使所有的回调函数均不出现运行错误,得到修正回调函数,并将正常回调函数和修正回调函数统称为目标回调函数;
将所述目标回调函数输出至二类RFID读写器中,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构建目标读写系统,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RFID标签的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标签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具体为:
获取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并通过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将上位机与合格RFID读写器连接,构建目标读写系统;
将需要进行读写和数据分析的RFID标签标定为RFID目标标签,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所述RFID目标标签发射射频信号,则将目标读写系统标定为待定读写系统,并对待定读写系统中射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天线位置进行调整;
若天线位置调整后,RFID目标标签仍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测试待定读写系统与RFID目标标签之间的电磁干扰强度,标定为通信电磁干扰强度;
在所述待定读写系统内的合格RFID读写器的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内安装滤波模块,并基于所述滤波模块,在待定读写系统发射射频信号时对通信电磁干扰强度进行调节,使RFID目标标签能接收射频信号,得到优化读写系统。
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系统,所述通信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通信控制方法,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后,测试RFID读写器的启动状态,对启动状态异常的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并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
在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进行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软件线程测试,并基于软件线程测试结果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构建目标读写系统,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RFID标签的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标签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
本发明解决的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对RFID读写器进行启动状态检测,对启动状态异常的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并结合RFID测试标签和上位机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在RFID通信测试系统内,启动RFID读写器不同的软件线程并进行测试,基于测试结果对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通过合格RFID读写器构建目标读写系统,并向RFID标签向射频信号,判断射频信号能否被RFID标签接收,若不能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本发明能够通过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并进行多线程测试,实现对RFID读写器的优化,实现了快速的数据读写和识别,并提高了通信效率,降低了通信时产生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软件线程测试及优化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系统的程序视图;
图4示出了RFID读写器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102: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后,测试RFID读写器的启动状态,对启动状态异常的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并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
S104:在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进行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软件线程测试,并基于软件线程测试结果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S106:构建目标读写系统,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RFID标签的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标签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后,测试RFID读写器的启动状态,对启动状态异常的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并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具体为:
获取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同时获取RFID读写器的电源接口,基于RFID读写器的电源接口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并判断通电后的RFID读写器是否能正常启动;
若通电后的RFID读写器不能正常启动,则获取RFID读写器的所有电路元件,并对RFID读写器的所有电路元件进行连接状态分析和用电分析,判断电路元件是否存在连接状态异常和工作电流异常;
若电路元件存在连接状态异常或工作电流异常,则将对应的元件标定为异常电路元件,获取大数据网络,在所述大数据网络中检索异常电路元件的检修方法输出,使RFID读写器的所有电路元件均不存在连接状态异常和工作电流异常,并使通电后的RFID读写器能正常启动,得到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
获取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并获取上位机,通过SDK接口连接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和上位机,同时预设RFID测试标签,结合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上位机和RFID测试标签,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RFID进行通信可以由RFID读写器向RFID标签发射信号并进行数据读写实现。在通过RFID进行通信前需要对RFID读写器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能正常工作,比如正常启动、读写数据等。所以需要判断RFID读写器在通电后能否正常启动,若不能则判断RFID读写器可能存在连接状态异常和工作电流异常。所述连接状态异常包括元件错位、元件连接失效等情况,所述工作电流异常可能是元件短路、输入电流过大等。所以需要对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使RFID读写器不存在连接状态异常和工作电流异常,得到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检测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是否能进行数据读写等功能需要构建一个通信系统进行测试,在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上,存在SDK接口,所述SDK接口为连接上位机和读写器的接口,可以通过SDK接口实现上位机与读写器之间的交互、通信和控制,通过上位机可以对读写器进行参数配置等工作。再结合RFID测试标签,可以得到RFID通信测试系统,所述RFID测试标签使完好标准的RFID标签。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构建目标读写系统,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RFID标签的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标签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具体为:
获取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并通过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将上位机与合格RFID读写器连接,构建目标读写系统;
将需要进行读写和数据分析的RFID标签标定为RFID目标标签,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所述RFID目标标签发射射频信号,则将目标读写系统标定为待定读写系统,并对待定读写系统中射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天线位置进行调整;
若天线位置调整后,RFID目标标签仍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测试待定读写系统与RFID目标标签之间的电磁干扰强度,标定为通信电磁干扰强度;
在所述待定读写系统内的合格RFID读写器的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内安装滤波模块,并基于所述滤波模块,在待定读写系统发射射频信号时对通信电磁干扰强度进行调节,使RFID目标标签能接收射频信号,得到优化读写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将读写器与上位机连接,可以得到目标读写系统,所述目标读写系统用于向RFID标签发射射频信号并读写数据。若RFID标签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首先排除读写器自身存在元件故障、固件老旧等问题,尝试对读写器中射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天线位置进行调整,目的是调整信号的发射角度和方向,以方便标签接收射频信号。若天线调整后仍无法接收,则判断在RFID读写器和标签之间存在严重的电磁干扰强度,使射频信号在发射时产生丢失、失真等情况,所以需要在安装滤波模块合格RFID读写器的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内,对射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使发射射频信号的过程中射频信号不受电磁干扰影响,得到优化读写系统。
图2示出了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软件线程测试及优化的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202: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进行通信分析,若存在通信异常,则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
S204: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并基于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结果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
S206:对二类RFID读写器进行数据分析故障溯源以及故障检修,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进行通信分析,若存在通信异常,则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具体为:
在所述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将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软件线程分为通信线程、标签识别线程和数据读取线程;
启用通信线程,控制上位机配置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工作参数,并在配置过程中获取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
对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进行分析,并预设标准配置应答时间;
若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不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则在上位机中获取连接控制程序,并通过大数据网络检索连接控制程序的版本更新补丁输出,得到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
若上位机中的连接控制程序为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但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仍不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则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通信驱动程序进行更新,使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中存在多个线程,所述线程用于处理读写器的各种功能和任务,不同的线程处理的功能与任务不同,且不同线程之间为异步工作。对于通信线程,所述通信线程负责使上位机控制读写器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参数配置等功能。而在上位机通过通信线程对读写器进行参数配置过程中,若配置应答时间与标准时间不相等,则会影响配置效率,从而影响通信的效率。配置时间默认为1000毫秒。当配置应答时间异常,存在多种原因,其中原因可能是上位机中用于配置参数的程序出现设计错误,所以需要对该程序进行版本更新;若配置应答时间仍错误,则判断读写器的通信驱动程序出现问题,所以需要对读写器的通信驱动程序进行修复,使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得到一类RFID读写器。本发明能够通过启动读写器中的通信线程,对读写器进行通信分析,并根据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对读写器进行优化。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并基于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结果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具体为:
将一类RFID读写器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的射频信号标定为射频测试信号,若一类RFID读写器发射射频测试信号后不能读取并写入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则判断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异常,获取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并预设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不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信号频率范围内,则基于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构建射频测试信号频率变化图,对所述射频测试信号频率变化图进行分析,判断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是否呈周期性;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呈周期性,则在一类RFID读写器中获取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射频测试信号的模块,标定为射频信号发射模块,通过上位机中的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连接所述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并对射频测试信号进行频率调节,使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始终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内;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不呈周期性,则获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中不同元件的工作参数,对射频信号发射模块中不同元件的工作参数进行分析,将工作参数异常的射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元件标定为异常射频信号发射元件;
对所述异常射频信号发射元件进行检修处理,使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始终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内,得到优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标签识别线程控制一类RFID读写器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射频测试信号,若一类RFID读写器发射射频测试信号后不能读取并写入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证明一类RFID读写器控制发射射频信号的模块存在问题。获取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根据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可以判断一类RFID读写器的控制发射射频信号的模块的问题原因。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异常,不维持在标准范围内,则需要对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呈周期性变化。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呈周期性变化,证明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可能存在发射偏差,即设定的发射参数存在偏差,可以同时频率调节维持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维持在标准范围内。可以通过上位机中的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进行射频信号模块的参数配置,从而实现频率调节的目的。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不呈周期性变化,则证明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内部出现故障,可以通过分析射频信号发射模块的不同元件的工作参数,并得到工作参数异常的元件,并进行检修,得到优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本发明能够通过对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对射频信号发射模块进行优化。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对二类RFID读写器进行数据分析故障溯源以及故障检修,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具体为:
若二类RFID读写器不能对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则获取二类RFID读写器的所有回调函数,获取不同的回调函数的程序代码,并在上位机中获取代码运行测试软件;
将不同的回调函数的程序代码导入代码运行测试软件内进行回调函数运行测试,若存在出现程序代码运行错误的回调函数,则将对应的回调函数标定为异常回调函数,并将不出现程序代码运行错误的回调函数标定为正常回调函数;
在大数据网络中检索异常回调函数的程序代码修正补丁并输出,使所有的回调函数均不出现运行错误,得到修正回调函数,并将正常回调函数和修正回调函数统称为目标回调函数;
将所述目标回调函数输出至二类RFID读写器中,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读取线程可以对识别得到的RFID标签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而对数据进行处理需要用上回调函数。所述回调函数用于处理读写其中产生的各种事件,比如当RFID标签读取完成,会调用预先注册的回调函数来执行相应的处理逻辑,比如存储数据、更新日志等。同时,在异步操作中,回调函数常用于处理操作完成后的回调。例如,在进行异步读取或写入操作时,读写器可能不会立即返回结果,而是在操作完成后调用预先注册的回调函数来通知应用程序或系统。所以回调函数在RFID读写器中十分重要,若回调函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错误,则无法对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进行处理,无法实现通信的目的。通过上位机中的代码运行测试软件可以对回调函数进行程序代码运行测试,若存在错误,则需要在大数据网络中检索异常回调函数的程序代码修正补丁并输出,使所有的回调函数均不存在运行错误。
此外,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优化读写系统向RFID目标标签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目标标签仍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获取优化读写系统与RFID目标标签之间的环境温度,标定为通信环境温度;
对所述通信环境温度进行实时调控,若存在通信环境温度能使RFID目标标签接收射频信号,则将对应的通信环境温度标定为目标通信环境温度,并在大数据网络中检索使通信环境温度维持在目标通信环境温度的方案并输出;
若所有的通信环境温度均不能使RFID目标标签接收射频信号,则对RFID目标标签进行电池电量分析,若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值,则获取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型号,并基于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型号,对RFID目标标签进行电池更换;
若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电量高于预设值,但RFID目标标签仍不能接收射频信号,则判断RFID目标标签失效,不可接收射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若RFID目标标签仍不能接收射频信号,则对通信环境温度进行分析,温度对信号的传输可能会造成影响。若存在通信环境温度能使RFID目标标签接收射频信号,则需要检索方案使通信环境温度维持在一定值,目的是保持RFID目标标签能够接收射频信号。若不存在,则判断RFID目标标签电池电量不足,原因可能是漏电或者工作时间太长等。需要对电池进行更换,若对RFID目标标签进行电池更换后若仍不能接收射频信号,则判断该标签损坏失效,无法接收信号,损坏失效的原因可能是物理损坏导致磨损,或者存在漏液等现象。
此外,所述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启用优化读写系统的标签识别线程,对RFID标签进行标签识别,得到RFID标签识别数据;
控制优化读写系统接收所述RFID标签识别数据,并启用优化读写系统的数据读取线程,对RFID标签识别数据的数据读取完整性进行分析;
若RFID标签识别数据的数据读取完整性小于预设值,则在优化读写系统内通过上位机对RFID读写器进行读写参数配置调控,所述读写参数配置调控包括读写频率调控、读写功率调控和读写速率调控;
若存在RFID读写器的读写参数能使选取RFID标签识别数据的数据读取完整性大于预设值,则将对应的RFID读写器的读写参数标定为合格读写参数;
在优化读写系统内控制RFID读写器输出合格读写参数,基于输出合格读写参数的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识别数据进行数据读取,并在数据读取过程中,将已读取的RFID标签识别数据实时存储至上位机。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标签识别线程获取RFID标签识别数据后,需要通过RFID读写器进行数据读写处理,若RFID读写器在进行数据读写的过程中存在读写不完整的情况,则判断RFID读写器的读写参数异常,比如若读写的频率较低,则可能在读写过程中漏读取部分识别数据等。所以需要通过上位机对读写器的读写参数进行实时调控,选取数据读取后完整性大于预设值的读取参数作为RFID读写器的输出参数,并在读写过程中将识别数据存储至上位机内。存储的过程和读取的过程为异步工作,目的是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而这工作互不影响。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系统,所述通信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31与处理器32,所述存储器31中储存有通信控制方法,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被所述处理器32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后,测试RFID读写器的启动状态,对启动状态异常的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并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
在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进行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软件线程测试,并基于软件线程测试结果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构建目标读写系统,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RFID标签的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标签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
如图4所示,提供了RFID读写器的工作流程图。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后,测试RFID读写器的启动状态,对启动状态异常的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得到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获取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并获取上位机,通过SDK接口连接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和上位机,同时预设RFID测试标签,结合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上位机和RFID测试标签,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
在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进行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软件线程测试,并基于软件线程测试结果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构建目标读写系统,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RFID标签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标签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
其中,所述在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进行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软件线程测试,并基于软件线程测试结果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具体为:
在所述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将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软件线程分为通信线程、标签识别线程和数据读取线程;
启用通信线程,控制上位机配置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工作参数,并在配置过程中获取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
对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进行分析,并预设标准配置应答时间;
若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不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则在上位机中获取连接控制程序,通过大数据网络检索连接控制程序的版本更新补丁并输出,得到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
若上位机中的连接控制程序为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但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仍不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则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通信驱动程序进行更新,使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
将通信驱动程序更新后的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标定为一类RFID读写器,当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则在所述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启用标签识别线程,控制一类RFID读写器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射频测试信号;
判断一类RFID读写器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射频信号后能否读取并写入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若否,则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并基于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结果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
其中,所述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并基于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结果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具体为:
将一类RFID读写器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的射频信号标定为射频测试信号,若一类RFID读写器发射射频测试信号后不能读取并写入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则判断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异常,获取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并预设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不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信号频率范围内,则基于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构建射频测试信号频率变化图,对所述射频测试信号频率变化图进行分析,判断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是否呈周期性;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呈周期性,则在一类RFID读写器中获取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射频测试信号的模块,标定为射频信号发射模块,通过上位机中的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连接所述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并对射频测试信号进行频率调节,使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始终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内;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不呈周期性,则获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中不同元件的工作参数,对射频信号发射模块中不同元件的工作参数进行分析,将工作参数异常的射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元件标定为异常射频信号发射元件;
对所述异常射频信号发射元件进行检修处理,使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始终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内,得到优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
在一类RFID读写器中输出所述优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得到二类RFID读写器,启用数据读取线程,判断二类RFID读写器是否能对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若否,则对二类RFID读写器进行数据分析故障溯源以及故障检修,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其中,构建目标读写系统,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RFID标签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标签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具体为:
获取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并通过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将上位机与合格RFID读写器连接,构建目标读写系统;
将需要进行读写和数据分析的RFID标签标定为RFID目标标签,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所述RFID目标标签发射射频信号,将目标读写系统标定为待定读写系统,并对待定读写系统中射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天线位置进行调整;
若天线位置调整后,RFID目标标签仍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测试待定读写系统与RFID目标标签之间的电磁干扰强度,标定为通信电磁干扰强度;
在所述待定读写系统内的合格RFID读写器的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内安装滤波模块,并基于所述滤波模块,在待定读写系统发射射频信号时对通信电磁干扰强度进行调节,使RFID目标标签能接收射频信号,得到优化读写系统;
控制优化读写系统向RFID目标标签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目标标签仍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获取优化读写系统与RFID目标标签之间的环境温度,标定为通信环境温度;
对所述通信环境温度进行实时调控,若存在通信环境温度能使RFID目标标签接收射频信号,则将对应的通信环境温度标定为目标通信环境温度,并在大数据网络中检索使通信环境温度维持在目标通信环境温度的方案并输出;
若所有的通信环境温度均不能使RFID目标标签接收射频信号,则对RFID目标标签进行电池电量分析,若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值,则获取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型号,并基于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型号,对RFID目标标签进行电池更换;
若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电量高于预设值,但RFID目标标签仍不能接收射频信号,则判断RFID目标标签失效,不可接收射频信号;
启用优化读写系统的标签识别线程,对RFID标签进行标签识别,得到RFID标签识别数据;
控制优化读写系统接收所述RFID标签识别数据,并启用优化读写系统的数据读取线程,对RFID标签识别数据的数据读取完整性进行分析;
若RFID标签识别数据的数据读取完整性小于预设值,则在优化读写系统内通过上位机对RFID读写器进行读写参数配置调控,所述读写参数配置调控包括读写频率调控、读写功率调控和读写速率调控;
若存在RFID读写器的读写参数能使选取RFID标签识别数据的数据读取完整性大于预设值,则将对应的RFID读写器的读写参数标定为合格读写参数;
在优化读写系统内控制RFID读写器输出合格读写参数,基于输出合格读写参数的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识别数据进行数据读取,并在数据读取过程中,将已读取的RFID标签识别数据实时存储至上位机。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后,测试RFID读写器的启动状态,对启动状态异常的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得到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具体为:
获取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同时获取RFID读写器的电源接口,基于RFID读写器的电源接口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并判断通电后的RFID读写器是否能正常启动;
若通电后的RFID读写器不能正常启动,则获取RFID读写器的所有电路元件,并对RFID读写器的所有电路元件进行连接状态分析和用电分析,判断电路元件是否存在连接状态异常和工作电流异常;
若电路元件存在连接状态异常或工作电流异常,则将对应的元件标定为异常电路元件,获取大数据网络,在所述大数据网络中检索异常电路元件的检修方法输出,使RFID读写器的所有电路元件均不存在连接状态异常和工作电流异常,并使通电后的RFID读写器能正常启动,得到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二类RFID读写器进行数据分析故障溯源以及故障检修,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具体为:
若二类RFID读写器不能对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则获取二类RFID读写器的所有回调函数,获取不同的回调函数的程序代码,并在上位机中获取代码运行测试软件;
将不同的回调函数的程序代码导入代码运行测试软件内进行回调函数运行测试,若存在出现程序代码运行错误的回调函数,则将对应的回调函数标定为异常回调函数,并将不出现程序代码运行错误的回调函数标定为正常回调函数;
在大数据网络中检索异常回调函数的程序代码修正补丁并输出,使所有的回调函数均不出现运行错误,得到修正回调函数,并将正常回调函数和修正回调函数统称为目标回调函数;
将所述目标回调函数输出至二类RFID读写器中,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4.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通信控制方法,所述通信控制方法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对RFID读写器进行通电后,测试RFID读写器的启动状态,对启动状态异常的RFID读写器进行检修,得到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获取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并获取上位机,通过SDK接口连接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和上位机,同时预设RFID测试标签,结合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上位机和RFID测试标签,构建RFID通信测试系统;
在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进行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软件线程测试,并基于软件线程测试结果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构建目标读写系统,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RFID标签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标签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
其中,所述在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进行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软件线程测试,并基于软件线程测试结果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具体为:
在所述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将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软件线程分为通信线程、标签识别线程和数据读取线程;
启用通信线程,控制上位机配置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工作参数,并在配置过程中获取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
对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进行分析,并预设标准配置应答时间;
若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不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则在上位机中获取连接控制程序,通过大数据网络检索连接控制程序的版本更新补丁并输出,得到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
若上位机中的连接控制程序为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但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仍不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则对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通信驱动程序进行更新,使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
将通信驱动程序更新后的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标定为一类RFID读写器,当上位机与初步合格RFID读写器的配置应答时间等于标准配置应答时间,则在所述RFID通信测试系统中,启用标签识别线程,控制一类RFID读写器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射频测试信号;
判断一类RFID读写器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射频信号后能否读取并写入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若否,则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并基于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结果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
其中,所述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并基于标签识别故障溯源分析结果对一类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具体为:
将一类RFID读写器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的射频信号标定为射频测试信号,若一类RFID读写器发射射频测试信号后不能读取并写入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则判断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异常,获取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并预设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不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信号频率范围内,则基于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构建射频测试信号频率变化图,对所述射频测试信号频率变化图进行分析,判断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是否呈周期性;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呈周期性,则在一类RFID读写器中获取向RFID测试标签发射射频测试信号的模块,标定为射频信号发射模块,通过上位机中的最新版本连接控制程序连接所述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并对射频测试信号进行频率调节,使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始终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内;
若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变化不呈周期性,则获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中不同元件的工作参数,对射频信号发射模块中不同元件的工作参数进行分析,将工作参数异常的射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元件标定为异常射频信号发射元件;
对所述异常射频信号发射元件进行检修处理,使射频测试信号的频率始终维持在射频测试信号的标准频率范围内,得到优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
在一类RFID读写器中输出所述优化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得到二类RFID读写器,启用数据读取线程,判断二类RFID读写器是否能对RFID测试标签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若否,则对二类RFID读写器进行数据分析故障溯源以及故障检修,得到合格RFID读写器;
其中,构建目标读写系统,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RFID标签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标签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需要对目标读写系统进行优化,具体为:
获取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并通过合格RFID读写器的SDK接口将上位机与合格RFID读写器连接,构建目标读写系统;
将需要进行读写和数据分析的RFID标签标定为RFID目标标签,控制目标读写系统向所述RFID目标标签发射射频信号,将目标读写系统标定为待定读写系统,并对待定读写系统中射频信号发射模块的天线位置进行调整;
若天线位置调整后,RFID目标标签仍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测试待定读写系统与RFID目标标签之间的电磁干扰强度,标定为通信电磁干扰强度;
在所述待定读写系统内的合格RFID读写器的射频信号发射模块内安装滤波模块,并基于所述滤波模块,在待定读写系统发射射频信号时对通信电磁干扰强度进行调节,使RFID目标标签能接收射频信号,得到优化读写系统;
控制优化读写系统向RFID目标标签发射射频信号,若RFID目标标签仍无法接收射频信号,则获取优化读写系统与RFID目标标签之间的环境温度,标定为通信环境温度;
对所述通信环境温度进行实时调控,若存在通信环境温度能使RFID目标标签接收射频信号,则将对应的通信环境温度标定为目标通信环境温度,并在大数据网络中检索使通信环境温度维持在目标通信环境温度的方案并输出;
若所有的通信环境温度均不能使RFID目标标签接收射频信号,则对RFID目标标签进行电池电量分析,若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值,则获取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型号,并基于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型号,对RFID目标标签进行电池更换;
若RFID目标标签的电池电量高于预设值,但RFID目标标签仍不能接收射频信号,则判断RFID目标标签失效,不可接收射频信号;
启用优化读写系统的标签识别线程,对RFID标签进行标签识别,得到RFID标签识别数据;
控制优化读写系统接收所述RFID标签识别数据,并启用优化读写系统的数据读取线程,对RFID标签识别数据的数据读取完整性进行分析;
若RFID标签识别数据的数据读取完整性小于预设值,则在优化读写系统内通过上位机对RFID读写器进行读写参数配置调控,所述读写参数配置调控包括读写频率调控、读写功率调控和读写速率调控;
若存在RFID读写器的读写参数能使选取RFID标签识别数据的数据读取完整性大于预设值,则将对应的RFID读写器的读写参数标定为合格读写参数;
在优化读写系统内控制RFID读写器输出合格读写参数,基于输出合格读写参数的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识别数据进行数据读取,并在数据读取过程中,将已读取的RFID标签识别数据实时存储至上位机。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含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程序,所述通信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410316039.8A 2024-03-20 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910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16039.8A CN117910486B (zh) 2024-03-20 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16039.8A CN117910486B (zh) 2024-03-20 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10486A CN117910486A (zh) 2024-04-19
CN117910486B true CN117910486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2704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北京中食新华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标签rfid测试方法
CN102565582A (zh) * 2011-12-29 2012-07-11 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 射频识别设备的测试装置
CN103297157A (zh) * 2013-05-08 2013-09-11 岳流锋 一种多天线超高频电子标签读写器的天线检测方法
CN107064704A (zh) * 2017-03-15 2017-08-18 北京中科国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Rfid标签性能测试系统
CN107748853A (zh) * 2017-11-09 2018-03-02 中京复电(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uhf rfid标签读写器测试方法
CN107908987A (zh) * 2017-11-09 2018-04-13 中京复电(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uhf rfid标签读写器协议符合性测试装置
CN109614828A (zh) * 2018-11-07 2019-04-1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fid读写器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49436A (zh) * 2020-10-26 2020-12-2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便携式rfid现场测试仪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2704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北京中食新华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标签rfid测试方法
CN102565582A (zh) * 2011-12-29 2012-07-11 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 射频识别设备的测试装置
CN103297157A (zh) * 2013-05-08 2013-09-11 岳流锋 一种多天线超高频电子标签读写器的天线检测方法
CN107064704A (zh) * 2017-03-15 2017-08-18 北京中科国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Rfid标签性能测试系统
CN107748853A (zh) * 2017-11-09 2018-03-02 中京复电(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uhf rfid标签读写器测试方法
CN107908987A (zh) * 2017-11-09 2018-04-13 中京复电(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无源uhf rfid标签读写器协议符合性测试装置
CN109614828A (zh) * 2018-11-07 2019-04-1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fid读写器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49436A (zh) * 2020-10-26 2020-12-2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便携式rfid现场测试仪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射频标签自动测试系统;赵锦瑾;秦红磊;;电子测量技术;20130415(第04期);全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6286B2 (en)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equipped medical cabinet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ssembly and use thereof
CN101223537B (zh) 能够嵌入接收机信号强度指示的射频识别标签
US20050280511A1 (en) IC tag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an IC tag module
KR100963323B1 (ko) Rfid 시스템 및 rfid 태그
JP2009537887A (ja) メモリ要素の非接触プログラミング及び試験
CN105324797B (zh) 用于检测车辆的部件的系统
US77662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tracking and communicating data storage device information using RF tags: operating condition, configuration and location
KR20080001235A (ko) Gps안테나가 구비된 rfid태그 및 그의 운영방법
CN101046850B (zh) Rf标签的读取设备和控制rf标签的读取的方法
EP1956515A1 (en) Automatic output-value adjustment method for reader/writer
CN117910486B (zh) 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856249A (zh) 一种芯片测试监控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CN117910486A (zh) 一种基于rfid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209767550U (zh) 一种rfid模块射频功率自动校准及自动测试装置
CN112816933A (zh) 一种电能表终端的维护诊断方法和系统
CN104680101A (zh) 控制标签识别距离的方法
US743630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tting parameters of a field st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1507910B2 (en) Equipme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N113421355A (zh) 一种工业现场短距离数据传输系统及巡检方法
KR20080047852A (ko) 알에프 카드단말기의 알에프감도 보정방법 및 그 장치
US12003013B2 (en)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equipped medical cabinet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ssembly and use thereof
CN113904954B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模块测试的系统
CN217880325U (zh) 一种工业自动化射频识别信息采集设备
CN114218974B (zh) 一种无源rfid标签的精确定位装置及方法
CN114449370B (zh) 交换机组装部件一体化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