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02698A -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02698A
CN117902698A CN202211234605.8A CN202211234605A CN117902698A CN 117902698 A CN117902698 A CN 117902698A CN 202211234605 A CN202211234605 A CN 202211234605A CN 117902698 A CN117902698 A CN 117902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rtex
micro
coalescing
inverted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346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卫红
朱景义
赵大维
李冰
李庆
熊新强
王丽荣
王忠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346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026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02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026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微涡流聚结腔、丰字型斜板段和混凝分离腔;丰字型斜板段包括丰字型斜板,所述丰字型斜板包括翼片和支撑翼片的支撑板;所述翼片被配置成阻碍丰字型斜板段中的流体沿着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流动。所述装置为压力式,从源头上削减了VOCs排放,减少了处理设备级数,并充分利用了来水的压力能,节约了能耗和投资。通过利用微涡流聚结装置,混凝反应结构和两段丰字型斜板段,高效处理含油污水(例如油田采出水),去除水中含油和悬浮固体。通过特定的结构,大幅降低设备长度,使得设备在实际使用布置中更灵活,降低对占地空间的长度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油气田采出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采出液含水率越来越高,很多油田含水率达90%以上,大量的分离采出水待处理,而采出水成分复杂,处理后无论进行回注、回用还是外排,对水中含油量和悬浮固体都有较高的要求,绝大多数采出水处理站采用以下几种工艺:
“来水→自然沉降罐→混凝沉降罐→缓冲罐→泵→一级过滤→二级过滤→净化水罐”;
“来水→混凝沉降→缓冲罐→泵→一级过滤→二级过滤→净化水罐”;
“来水→调节罐→气浮选机→缓冲罐→泵→一级过滤→二级过滤→净化水罐”;
“来水→自然沉降→反应器→混凝沉降→缓冲罐→泵→一级过滤→二级过滤→净化水罐”。
大量的采出水处理设备带来了流程级数多、停留时间久、占地面积大、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排放多,特别是在小区块及海上油田,如何节约占地面积进行高效水处理成为难题。目前常用节约占地面积又保证出水效果的方法有压力式除油罐、斜板沉淀池、立式除油罐等,但是立式除油罐沉降时间较长,内部改造存在施工困难,压力式和斜板式为了保证出水指标,需要保证水力停留时间或多个设备的组合,为了适应小区块或海上油田的应用需求,缓解用地紧张、流程长、操作复杂等问题,急需一种能够缩短工艺流程、处理功能齐全、处理效率高的设备。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依次连通的微涡流聚结腔、丰字型斜板段和混凝分离腔;
丰字型斜板段包括丰字型斜板,所述丰字型斜板包括翼片和支撑翼片的支撑板;
所述翼片被配置成阻碍丰字型斜板段中的流体沿着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流动。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丰字型斜板的被配置成流经丰字型斜板的流体运动方向与水平面成45°至80°。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微涡流聚结腔,所述微涡流聚结腔中包括微涡流聚结装置;
混凝分离腔,所述混凝分离腔包括絮凝结构填料;
第一丰字型斜板段,包括第一丰字型斜板,所述第一丰字型斜板包括第一翼片和第一支撑板;
第二丰字型斜板段,包括第二丰字型斜板,所述第二丰字型斜板包括第二翼片和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翼片被配置成阻碍第一丰字型斜板段中的流体沿着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流动;
所述第二翼片被配置成阻碍第二丰字型斜板段中的流体沿着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流动;
所述微涡流聚结腔、第一丰字型斜板段、混凝分离腔和第二丰字型斜板段依次连通。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所述第一翼片的间距与所述第一翼片高度(所述第一翼片的高度为所述第一翼片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比为(10至60):(10至60);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翼片高度可以为10mm至60mm。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翼片的高度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间距的比为(10至60):(40至150)。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所述第二翼片的间距与所述第二翼片高度(所述第二翼片的高度为所述第二翼片的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比为(10至60):(10至60);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翼片高度可以为10mm至60mm。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翼片的高度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间距的比为(10至60):(40至150)。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涡流聚结腔中的微涡流聚结装置为装有聚结填料的微涡流聚结球,所述微涡流聚结球的外径与所述聚结填料的外径的长度比为1:(0.125至0.5)。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涡流聚结腔中的微涡流聚结球的直径为100mm至300mm,内装有直径为25mm至75mm的聚结填料。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涡流聚结腔中的微涡流聚结装置的材料的平均密度为0.90×103kg/m3至1.1×103kg/m3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反应腔中的絮凝结构填料为球型,所述混凝反应腔中的絮凝结构填料的尺寸为100mm至300mm;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反应腔中的絮凝结构填料的材料的密度为1.0×103kg/m3至1.1×103kg/m3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采出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包括微涡流聚结腔和第一丰字型斜板段,所述第二腔室包括混凝反应腔和第二丰字型斜板段。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涡流聚结腔中的流体运动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分离腔中的流体运动方向与所述水平面垂直。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涡流聚结腔和所述混凝分离腔中的流体运动方向与所述水平面垂直。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油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中包括缓冲区;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缓冲腔组合形成罐状结构。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水处理方法,使用上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所述微涡流聚结腔的停留时间为2min至20min,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涡流聚结腔的停留时间为5min至10min;
所述第一丰字型斜板段的停留时间为10min至60min,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丰字型斜板段的停留时间为20min至40min;
所述混凝反应腔的停留时间为1min至20min,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反应腔的停留时间为5min至10min;
所述第二丰字型斜板段的停留时间为10min至60min,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丰字型斜板段的停留时间为20min至40min;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油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中包括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的停留时间为5min至30min,优选地,所述缓冲区的停留时间为10min至15min。
所述微涡流聚结球为中空结构,包括:
多孔壳体;所述多孔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内外的导流孔;
聚结填料,所述聚结填料设置在所述中空结构中,
所述导流孔最长的直径小于所述聚结填料最短直径。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孔占所述多孔壳体面积的30%至80%。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为球体;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的外径与所述多孔壳体的厚度比为(100至300):(1至6);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的外径与所述导流孔的直径长度比为(100至300):(15至40)。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中的多个聚结填料在多孔壳体内有旋转活动的空间。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多孔壳体的材质可以选自ABS材料、改性ABS材料、聚丙烯材料、改性聚丙烯材料和聚乙烯等塑料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聚结填料的材质可以选自ABS材料、改性ABS材料、聚丙烯材料、改性聚丙烯材料和聚乙烯等塑料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的外径与所述聚结填料的外径的长度比为1:(0.125至0.5)。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的外径可以为100mm至300mm。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结填料的外径可以为25mm至75mm。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结填料的外径大于所述导流孔直径。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结填料选自鲍尔环填料、阶梯环填料、矩鞍环填料、多面空心球填料、空心球填料、多孔球填料、拉西环填料、异鞍环填料和齿轮环填料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微涡流聚结装置的材料平均密度为0.90×103kg/m3至1.1×103kg/m3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上述丰字型斜板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使用微涡流聚结腔、混凝反应腔和两段丰字型除油除悬浮固体斜板段处理保障出水水质达标,结构上采用左右腔室结构,大大缩短了设备长度,降低了设备的整体长径比和占地面积,且内部创新性的使用了丰字型斜板,较传统斜板工艺强化了除油除悬浮固体效果。适用于小区块及海上油田等用地紧张场景,同时也使得整体含油污水(例如油田采出水处理)效果相较于传统工艺具有显著的提升。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包括:
1)设备整体为压力式,从源头上削减了VOCs排放,减少了处理设备级数,并充分利用了来水的压力能,节约了能耗和投资。
2)设备利用微涡流聚结装置,混凝反应结构和两段丰字型斜板段,高效处理含油污水,去除水中含油和悬浮固体。
3)通过使用左右腔室结构,大幅降低设备长度,使得设备在实际使用布置中更灵活,降低对占地空间的长度要求。
4)设备整体停留时间与常规水处理流程的多个设备相比缩短了60%,且削减了VOCs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发明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腔室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腔室剖面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丰字型斜板结构示意图1。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丰字型斜板结构的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丰字型斜板结构示意图2。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微涡流聚结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微涡流聚结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絮凝结构填料示意图。
图中标记:1、微涡流聚结腔;11、设备进水口;121、第一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22、第二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23、第三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24、第四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3、微涡流聚结装置;131、导流孔;132聚结填料;14、微涡流聚结腔连通管;15、通往第一丰字型斜板段的堰板;
2、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1、第一均匀布水孔板;22、第一丰字型斜板;221、第一翼片;222、第一支撑板;23、第一收油管;24、加药管;25、通往混凝反应腔的出水管;26、第一排泥管;
3、混凝反应腔;31、混凝反应腔进水口;321、第一竖向混凝反应腔;322、第二竖向混凝反应腔;323、第三竖向混凝反应腔;324、第四竖向混凝反应腔;33、絮凝结构填料;34、混凝反应腔连通管;35、通往第二丰字型斜板段的堰板;
4、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1、第二均匀布水孔板;42、第二丰字型斜板;421、第二翼片;422第二支撑板;43、第二收油管;44、通往缓冲腔出水管;45、第二排泥管;5、缓冲腔;51、设备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依次连通的微涡流聚结腔、丰字型斜板段和混凝分离腔;
丰字型斜板段包括丰字型斜板,所述丰字型斜板包括翼片和支撑翼片的支撑板;
所述翼片被配置成阻碍丰字型斜板段中的流体沿着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流动。
示例性地,所述丰字型斜板的被配置成流经丰字型斜板的流体运动方向与水平面成45°至80°。
示例性地,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微涡流聚结腔1,所述微涡流聚结腔1中包括微涡流聚结装置13;
混凝分离腔3,所述混凝分离腔3包括絮凝结构填料33;
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包括第一丰字型斜板22,所述第一丰字型斜板22包括第一翼片221和第一支撑板222;
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包括第二丰字型斜板42,所述第二丰字型斜板42包括第二翼片421和第二支撑板422;
所述第一翼片221被配置成阻碍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中的流体沿着第一支撑板222的长度方向流动;
所述第二翼片421被配置成阻碍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中的流体沿着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流动;
所述微涡流聚结腔1、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混凝分离腔3和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依次连通。
示例性地,相邻的所述第一翼片的间距与所述第一翼片高度(所述第一翼片的高度为所述第一翼片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比为(10至60):(10至60);所述第一翼片的高度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间距的比为(10至60):(40至150)。
示例性地,相邻的所述第一翼片221的间距为10mm至60mm;相邻的所述第一翼片221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即第一翼片221在第一支撑板222向外延伸的高度)为10mm至60mm;示例性地,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板222的间距为40mm至150mm。
示例性地,相邻的所述第二翼片的间距与所述第二翼片高度(所述第二翼片的高度为所述第二翼片的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比为(10至60):(10至60);所述第二翼片的高度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间距的比为(10至60):(40至150)。
示例性地,相邻的所述第二翼片421的间距为10mm至60mm;相邻的所述第二翼片421的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2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即第二翼片421在第二支撑板422向外延伸的高度)为10mm至60mm;示例性地,相邻的所述第二支撑板422的间距为40mm至150mm。
示例性地,所述微涡流聚结腔1中的微涡流聚结装置13为装有聚结填料132的微涡流聚结球。所述微涡流聚结球为中空结构,包括:
多孔壳体;所述多孔壳体设置有连通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13内外的导流孔131;
聚结填料132,所述聚结填料132设置在所述中空结构中,
所述导流孔131最长的直径小于所述聚结填料132最短直径。
示例性地,所述导流孔131占所述多孔壳体面积的30%至80%。
示例性地,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13为球体;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13的外径与所述多孔壳体的厚度比为(100至300):(1至6);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13的外径与所述导流孔131的直径长度比为(100至300):(15至40)。
示例性地,一个所述微涡流聚结装置13中的多个聚结填料132在多孔壳体内有旋转活动的空间。
示例性地,多孔壳体的材质可以选自ABS材料、改性ABS材料、聚丙烯材料、改性聚丙烯材料和聚乙烯等塑料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
示例性地,聚结填料132的材质可以选自ABS材料、改性ABS材料、聚丙烯材料、改性聚丙烯材料和聚乙烯等塑料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
示例性地,所述微涡流聚结球的外径与所述聚结填料132的外径的长度比为1:(0.125至0.5)。所述聚结填料132的外径大于所述导流孔直径。
示例性地,所述微涡流聚结腔1中的微涡流聚结球的直径为100mm至300mm,内装有直径为25mm至75mm的聚结填料。
示例性地,所述微涡流聚结腔1中的微涡流聚结装置的材料的平均密度为0.90×103kg/m3至1.1×103kg/m3
示例性地,所述聚结填料选自鲍尔环填料、阶梯环填料、矩鞍环填料、多面空心球填料、空心球填料、多孔球填料、拉西环填料、异鞍环填料和齿轮环填料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
微涡流聚结装置通过发生碰撞聚结和润湿聚结两种机理提升了聚结效率,同时该装置在水流作用下转动完成自清洁,不易堵塞,可以长期稳定处理含油污水。
示例性地,所述混凝反应腔3中的絮凝结构填料33为球型,所述混凝反应腔中3的絮凝结构填料33的尺寸为100mm至300mm;所述混凝反应腔3中的絮凝结构填料33的材料的密度为1.0×103kg/m3至1.1×103kg/m3。絮凝结构填料33为一种空腔多孔壳体,含有混凝剂絮凝剂的水流流经多孔壳体的时候产生涡流,进一步使水中悬浮物和药剂混合碰撞,逐渐形成絮体,然后进入下一个多孔壳体,再一次发生涡流,絮体进一步吸附悬浮固体,形成的大絮体逐渐下沉,同时发生网捕卷扫水中悬浮固体,而较小的絮体继续随水流流动。
示例性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采出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包括微涡流聚结腔1和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所述第二腔室包括混凝反应腔3和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所述微涡流聚结腔1中的流体运动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所述混凝分离腔3中的流体运动方向与所述水平面垂直。
示例性地,所述微涡流聚结腔1和所述混凝分离腔3中的流体运动方向均与所述水平面垂直。
示例性地,所述含油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中包括缓冲区;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缓冲腔组合形成罐状结构。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所述设备整体为罐状,设备整体为左右分腔(以图1的俯视视角从左向右方向视角),两腔结构以中轴线呈镜像布置。第一腔室(即右腔)包括微涡流聚结腔1和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第二腔室(即左腔)包括混凝反应腔3和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所述含油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缓冲区,设备末段部分整体作为缓冲腔5。
含油污水(油田采出水)从微涡流聚结腔1进入含油污水处理装置中,经过微涡流聚结腔1的水流经过通往第一丰字型斜板段的堰板15进入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水流经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后,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二腔室(即左腔)的混凝反应腔3中;经过混凝反应腔3的水流经通往第二丰字型斜板段的堰板35进入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水流经收水管进入缓冲腔5;缓冲腔5设有设备出水口。设备内还设有排泥管及收油管等配套设施。
示例性地,所述微涡流聚结腔1的停留时间可以为2min至20min,或者所述微涡流聚结腔1的停留时间可以为5min至10min。
示例性地,所述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的停留时间可以为10min至60min,或者所述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的停留时间可以为20min至40min。
示例性地,所述混凝反应腔3的停留时间可以为1min至20min,或者所述混凝反应腔3的停留时间可以为5min至10min。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的停留时间可以为10min至60min,或者所述第二丰字型斜板段的停留时间可以为20min至40min。
示例性地,所述缓冲腔5的停留时间可以为5min至30min,或者所述缓冲腔5的停留时间可以为10min至15min。
设备整体停留时间在1h至2h,传统的“自然沉降+混凝沉降+缓冲”工艺停留时间为6h至7h,相较传统多级水处理流程停留时间大大缩短。
示例性地,微涡流聚结腔1为四个竖向微涡流聚结腔,腔内填充微涡流聚结装置13,腔与腔之间依次使用微涡流聚结腔连通管14连接,四个竖向微涡流聚结腔的水流方向为下进上出,微涡流聚结腔连通管14中水流方向为上进下出。
水流从第一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21底部进水,经过微涡流聚结13装置后,通过微涡流聚结腔连通管14依次进入第二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22、第三微涡流聚结腔123和第四微涡流聚结腔124,四个竖向微涡流聚结腔均为底部进水顶部出水。
如图4A、图4B和图5所示,第一丰字型斜板22和第二丰字型斜板42均为双侧翼片斜板,俯视呈“丰”字首尾相连。水流方向与翼片垂直流动,水流在翼板边缘受到扰动改变局部水流方向形成微涡流区域,而没有受到翼片扰动影响或影响较小的水流会继续在斜板间继续向前流动,这部分影响较小的水流为主流区。靠近翼片受到扰动的一部分水流会形成涡流,形成涡流区;涡流区水流进入两片翼板之间,在主流区保持一定的流速下,翼板间会形成局部环流,称之为环流区。根据斯托克斯定律,油珠在水流中上升,悬浮固体在水流中沉降,当油珠或悬浮固体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油珠进入水流上部翼片的微涡流区域,悬浮固体进入水流下部翼片的微涡流区域,然后分别被挟带进入到该翼片相邻的环流区中。在翼片格子间中的环流区,油珠和悬浮固体均有足够的空间和反应时间进行碰撞聚结和沉降,油珠碰撞聚结后沿着翼片向上浮升,悬浮固体在翼片格子间中呈螺旋式下降,沉降到斜板面上下滑去除。对于常规侧向流斜板,油珠浮到水流顶部斜板或悬浮固体沉降到水流底部斜板后,油珠和悬浮固体受水流分速度作用,油珠之间和悬浮固体之间的碰撞几率小,且油珠和悬浮固体受水流影响二次逸出机率较大,造成除油效率较低。图4B为第一丰字型斜板段和第二丰字型斜板段的视角方向为垂直于地面方向的罐体的截面图,图4B中的水流方向为垂直于纸面方向流动。
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前后设有第一均匀布水孔板21,水流经过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后,会从下方收水管进入,同时管上设有混凝剂和絮凝剂加药口,药剂与水流在管道中初步混合,管道导向混凝分离组。
混凝反应腔3为四个竖向混凝反应腔,腔内填充絮凝结构填料33,腔与腔之间依次使用混凝反应腔连通管34连接,四个竖向混凝反应腔的水流方向为下进上出,混凝反应腔连通管34中水流方向为上进下出。
水流从第一竖向混凝反应腔321底部进入,经过絮凝结构填料33后,通过混凝反应腔连通管34依次进入第二混凝反应腔322、第三混凝反应腔323、第四混凝反应腔324,四个竖向竖向混凝反应腔均为底部进水顶部出水。
第二腔室(即左腔)中的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与第一腔室(即右腔)中的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结构类似,经过混凝分离组后,水中含有大量絮凝体,在经过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时,根据浅池理论,提高了悬浮固体的去除效率,在经过混凝分离组后将水中的残留悬浮固体进一步去除,同时仍然具有油珠在斜板内聚结上浮的效果,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进一步降低了水中的含油量和悬浮固体含量。
第二腔室(即左腔)中的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出水后由通往缓冲腔5出水管44流入缓冲腔5,缓冲腔5起到调节平稳出水作用,还有一定的自然沉降除油除悬浮固体作用。
采出水水流从微涡流聚结聚腔1的第一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21底部的设备进水口11进入,向上流经过微涡流聚结装置13,水流通过导流孔131时受微涡流影响进行碰撞聚结形成油珠上浮,没有被碰撞聚结的油粒通过聚结填料132时被填料吸附,逐渐累计形成油膜,在水流和密度差作用下最终形成油珠脱离填料上浮,达到润湿聚结效果。水流通过若干个微涡流聚结装置13后从上部进入微涡流聚结腔连通管14收水口,连通管至第二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22底部出水,重复在第一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21内的聚结过程,然后经连通管至第三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23底部,重复聚结过程,连通管至第四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24,重复聚结后,在第四竖向微涡流聚结腔124上部通过通往第一丰字型斜板段的堰板15进入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第一腔室顶部设有第一收油管23,底部设有第一排泥管26。
进入第一丰字型斜板段2的水流首先经过第一均匀布水孔板21,使水流均匀平缓流动,进入第一丰字型斜板22,水流经过第一丰字型斜板翼片221,形成微涡流,然后部分进入第一丰字型斜板翼片221之间的区域,并在此形成独立的环流区域,不受水流主流影响,在每一个第一丰字型斜板翼片221中间的环流区发生油粒聚结上浮和悬浮固体下沉。经过第一丰字型斜板22除油除悬浮固体后的水流经过第二个第一均匀布水孔板21,平稳水流后进入通往混凝反应腔3的出水管25。在管中设有加药管24,投加混凝剂和絮凝剂,并在管道中进行初步混合。
进入混凝反应腔3的含有药剂的水流从混凝反应腔3的进混凝反应腔水口31进入第一竖向混凝反应腔321,向上流经过絮凝结构填料33进行悬浮固体的絮凝,逐渐形成大絮体下沉去除,小絮体跟随水流流动从上部进入连通管34收水口,连通管至第二竖向混凝反应腔322底部出水,重复在第一竖向混凝反应腔321内的混凝反应分离过程,然后经连通管至第三竖向混凝反应腔323底部,重复混凝反应分离过程,连通管至第四竖向混凝反应腔324,重复混凝反应分离过程后,含有小絮凝体的水流在第四竖向混凝反应腔324上部通过通往第二丰字型斜板段的堰板35进入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
进入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的水流首先经过一个第二均匀布水孔板41,使水流均匀平缓流动,进入第二丰字型斜板42,水流经过第二丰字型斜板翼片,形成微涡流,然后部分进入第二丰字型斜板翼片之间的区域,并在此形成独立的环流区域,不受水流主流影响,在每一个第二丰字型斜板翼片中间的环流区发生油粒聚结上浮和絮凝体吸附悬浮固体下沉,第二腔室顶部设有第二收油管43。大部分絮凝体在第二丰字型斜板段4中沉降去除,由底部第二排泥管45排除。经过丰字斜板除油除悬浮固体后的水流经过第二个第二均匀布水孔板41,平稳水流后进入通往缓冲腔5的出水管44。
水流在缓冲腔5上部进入,经过自然沉降后从设备底部的设备出水管51流出。

Claims (10)

1.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连通的微涡流聚结腔、丰字型斜板段和混凝分离腔;
所述丰字型斜板段包括丰字型斜板,所述丰字型斜板包括翼片和支撑翼片的支撑板;
所述翼片被配置成阻碍丰字型斜板段中的流体沿着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丰字型斜板的被配置成流经丰字型斜板的流体运动方向与水平面成45°至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涡流聚结腔,所述微涡流聚结腔中包括微涡流聚结装置;
混凝分离腔,所述混凝分离腔包括絮凝结构填料;
第一丰字型斜板段,包括第一丰字型斜板,所述第一丰字型斜板包括第一翼片和第一支撑板;
第二丰字型斜板段,包括第二丰字型斜板,所述第二丰字型斜板包括第二翼片和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翼片被配置成阻碍第一丰字型斜板段中的流体沿着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流动;
所述第二翼片被配置成阻碍第二丰字型斜板段中的流体沿着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流动;
所述微涡流聚结腔、第一丰字型斜板段、混凝分离腔和第二丰字型斜板段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翼片的间距与所述第一翼片高度的比为(10至60):(10至60);
所述第一翼片的高度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间距的比为(10至60):(40至15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二翼片的间距与所述第二翼片高度的比为(10至60):(10至60);
所述第二翼片的高度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间距的比为(10至60):(40至15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涡流聚结腔中的微涡流聚结装置为装有聚结填料的微涡流聚结球,所述微涡流聚结球的外径与所述聚结填料的外径的长度比为1:(0.125至0.5);
可选地,所述微涡流聚结腔中的微涡流聚结球的直径为100mm至300mm,内装有直径为25mm至75mm的聚结填料;
可选地,所述微涡流聚结腔中的微涡流聚结装置的材料的平均密度为0.90×103kg/m3至1.1×103kg/m3
所述混凝反应腔中的絮凝结构填料为絮凝结构填料,所述混凝反应腔中的絮凝结构填料的尺寸为100mm至300mm,所述混凝反应腔中的絮凝结构填料的材料的密度为1.0×103kg/m3至1.1×103kg/m3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出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包括微涡流聚结腔和第一丰字型斜板段,所述第二腔室包括混凝反应腔和第二丰字型斜板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涡流聚结腔中的流体运动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或,所述混凝分离腔中的流体运动方向与所述水平面垂直;
或,所述微涡流聚结腔和所述混凝分离腔中的流体运动方向与所述水平面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中包括缓冲区;
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缓冲腔组合形成罐状结构。
10.一种含油污水处理方法,使用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微涡流聚结腔的停留时间为2min至20min,优选地,所述微涡流聚结腔的停留时间为5min至10min;
所述第一丰字型斜板段的停留时间为10min至60min,优选地,所述第一丰字型斜板段的停留时间为20min至40min;
所述混凝反应腔的停留时间为1min至20min,优选地,所述混凝反应腔的停留时间为5min至10min;
所述第二丰字型斜板段的停留时间为10min至60min,优选地,所述第二丰字型斜板段的停留时间为20min至40min;
任选地,所述含油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中包括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的停留时间为5min至30min,优选地,所述缓冲区的停留时间为10min至15min。
CN202211234605.8A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79026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4605.8A CN117902698A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4605.8A CN117902698A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02698A true CN117902698A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85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4605.8A Pending CN117902698A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026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85304U (zh) 膜加强的气浮沉淀装置
CN107082506B (zh) 一种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方法及工艺流程
KR20160029272A (ko) 다단 기포주입 부상분리조를 이용한 간이 하 폐수 처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이 하 폐수 처리 방법
KR20160032067A (ko) 다단 기포주입 부상분리조를 이용한 간이 하 폐수 처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이 하 폐수 처리 방법
CN1642862A (zh) 含有悬浮物的液体尤其是水的净化方法及装置
KR20120092236A (ko) 마이크로버블 유닛과 경사판 구조를 갖는 가압 부상식 오염수 처리방법
KR101336169B1 (ko) 침전과 부상을 연계한 고도정수처리장치
CN108298741A (zh) 一种含油污水电絮凝高效净化装置
CN105016583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塔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SE1051368A1 (sv) Vattenrenare och metod för att rena vatten
CN101870537A (zh) 折流内循环流化一体污水处理装置
CN210751432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泥水分离装置
CN202766383U (zh) 气浮隔油沉砂装置
JPS58174289A (ja) ユニツト型流動担体生物処理装置
CN106830442A (zh) 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7902698A (zh)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CN205699622U (zh) 竖流式沉淀池
CN213141508U (zh) 一种新型微砂高效沉淀池
CN204848589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塔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5314799B (zh) 一种调蓄净化系统
CN2546433Y (zh) 旋流澄清气浮池
CN1124984C (zh) 逆流式气浮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KR101045878B1 (ko) 상하수 고도 처리를 위한 고효율 하이브리드 침전지
KR101885134B1 (ko) 폐수처리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5258210U (zh) 一种气浮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