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7439A - 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废料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回收的聚氯乙烯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废料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回收的聚氯乙烯和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7439A
CN117897439A CN202280059608.4A CN202280059608A CN117897439A CN 117897439 A CN117897439 A CN 117897439A CN 202280059608 A CN202280059608 A CN 202280059608A CN 117897439 A CN117897439 A CN 117897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ethyl
solvent
polyvinyl chloride
di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96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卿桓
高恩别
金敬勋
金昇昰
金亨燮
李佳贤
李承勇
张允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Chem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201108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30034914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2/01322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3033601A1/ko
Publication of CN117897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7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涉及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用于回收废料的方法、回收聚氯乙烯和回收组合物。

Description

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废料材料的回收方法 及回收的聚氯乙烯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分别于2021年9月3日、2021年9月3日和2022年9月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1-0117881号、第10-2021-0117874号和第10-2022-0110822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说明书涉及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用于回收废料的方法、回收聚氯乙烯和回收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由于塑料可以通过热或压力成型为各种形状,并且材料的品质越来越好,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正在被塑料代替,并且使用塑料的新物品正在被开发。
由于塑料方便并且易于使用,因此对于由塑料制成的产品(例如塑料袋、PET瓶、一次性物品、包装产品和电子产品)的需求在全世界逐渐增加。
这样的用过的且废弃的塑料被焚烧或被填埋,并且在焚烧的情况下,排放出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因此废弃塑料被填埋而不是被焚烧。
然而,大多数塑料在处理之后需要长时间来自然分解,并且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的塑料的量是巨大的,使得对回收塑料的关注日益增加。
在塑料中,聚氯乙烯(PVC)已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管道、窗框等)、电线涂层、合成革、橡胶盆、软管、地板材料、包装材料、医用液袋、玩具等。需要探索用于从包含PVC的废料中回收PVC的各种方法以及在回收过程期间能够使对人和环境的损害最小化的材料。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了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用于回收废料的方法、回收聚氯乙烯和回收组合物。
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以下等式1筛选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溶剂。
[等式1]
在等式1中,
xk各自为-20至20的实数,以及k为1至9的整数,
为溶剂的化学势,并且在/>中,i为溶质,以及j为溶剂,
ri为溶剂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
Vsol为溶剂的分子体积,以及
sol为溶剂,pvc为聚氯乙烯,以及dop为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本说明书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于回收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上述用于筛选溶剂的方法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以及
使用筛选的溶剂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
本说明书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使用通过上述用于筛选溶剂的方法筛选的溶剂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的回收聚氯乙烯。
本说明书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包含: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的聚氯乙烯;根据以下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1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良溶剂;以及根据以下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1的溶剂中的至少一种非溶剂。
[等式1]
在等式1中,
xk各自为-20至20的实数,以及k为1至9的整数,
为溶剂的化学势,并且在/>中,i为溶质,以及j为溶剂,
ri为溶剂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
Vsol为溶剂的分子体积,以及
sol为溶剂,pvc为聚氯乙烯,以及dop为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有益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找出能够在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溶剂。
根据本说明书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找出适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过程的各种良溶剂-非溶剂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通过根据本说明书的等式1计算的PVC溶解度评分值的图。
图2是示出通过根据本说明书的等式1计算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与PVC溶胀比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本说明书。
本说明书致力于提供能够通过对溶剂进行预测而对可用于从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PVC)的溶剂进行分类和评估的参数。由此,可以发现能够提取PVC的新溶剂。在此,能够提取PVC的溶剂意指用于从废料中提取PVC的所有溶剂,并且具体地,可以不仅包括对PVC具有高溶解度并因此可以从废料中使PVC溶解的良溶剂,而且还包括可以通过使PVC从溶解有PVC的良溶剂中沉淀来获得PVC的非溶剂。此外,可以混合一种或更多种溶剂并用于一种作用。例如,可以使用单一溶剂作为良溶剂,并且可以使用两种或更多种溶剂的混合物作为良溶剂,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混合溶剂中各溶剂的混合比(即,重量分数),PVC溶解度评分值通过将重量分数代入以下将描述的等式1来计算。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以下等式1筛选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溶剂。
[等式1]
在等式1中,
xk各自为-20至20的实数,以及k为1至9的整数,
为溶剂的化学势,并且在/>中,i为溶质,以及j为溶剂,
ri为溶剂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
Vsol为溶剂的分子体积,以及
sol为溶剂,pvc为聚氯乙烯,以及dop为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利用诸如溶剂的化学势、溶剂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ri和溶剂分子体积Vsol的数据来计算PVC与溶剂之间的亲和性,并且基于计算的结果,可以分类为:与PVC良好混合的良溶剂,即能够从废料中分离PVC的溶剂;以及不与PVC良好混合的非溶剂,即能够使PVC从溶解有PVC的溶剂中沉淀的溶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等式1意指考虑到能够决定包含增塑剂的PVC与溶剂之间的溶解度的因素以及实验条件的变量例如温度的溶解度评分。由于等式1表现出对PVC的溶解度越高,值越高的趋势,因此值越高,溶剂越适合用作用于溶解PVC的溶剂,并且值越低,溶剂越适合用作非溶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经由等式1的值,可以基于用于区分良溶剂和非溶剂的参考值8、8.5、9、9.5、10、10.5、11、11.5、12、12.5、13、13.5、14、14.5、15或15.5来区分良溶剂和非溶剂。具体地,当值为参考值或更大时,溶剂可以被确定为良溶剂,而当值小于参考值时,溶剂可以被确定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8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8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8.5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8.5或者为8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9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9、为8.5或更小、或者8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9.5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9.5、为9或更小、8.5或更小、或者8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0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0、为9.5或更小、9或更小、8.5或更小、或者8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0.5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0.5、为10或更小、9.5或更小、9或更小、8.5或更小、或者8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1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1、为10.5或更小、10或更小、9.5或更小、9或更小、8.5或更小、或者8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1.5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1.5、为11或更小、10.5或更小、10或更小、9.5或更小、9或更小、8.5或更小、或者8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2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2、为11.5或更小、11或更小、10.5或更小、10或更小、9.5或更小、9或更小、8.5或更小、或者8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2.5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2.5、为12或更小、11.5或更小、11或更小、10.5或更小、10或更小、9.5或更小、9或更小、8.5或更小、或者8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3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3、为12.5或更小、12或更小、11.5或更小、11或更小、10.5或更小、10或更小、9.5或更小、9或更小、8.5或更小、或者8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1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并且可以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1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非溶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等式1中,为溶剂在室温下的化学势,并且为当一个溶质分子弱溶于溶剂时的化学势。化学势表示为μ,i为溶质,j为溶剂,其中sol为溶剂,pvc为聚氯乙烯,以及dop为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具体地,/>意指当在室温下一个PVC分子包含在无限数量的溶剂中时的化学势,并且是表示PVC与溶剂的亲和性如何的值。/>意指当在室温下一个增塑剂分子包含在无限数量的溶剂中时的化学势,并且是表示增塑剂与溶剂之间的亲和性的值。/>的值越小表示亲和性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常温意指在没有加热或冷却的情况下的自然大气温度,并且为例如20±5℃。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上述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为废料聚氯乙烯中使用的最常见的增塑剂,并且即使当使用不同的增塑剂时也具有化学相似的特性,并且选择表现出代表性的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此外,在聚氯乙烯的制备期间,基于最终产物的总重量,引入约20重量%至50重量%的增塑剂。为了从废料中提取PVC,优选考虑以不可忽略的含量添加的增塑剂的特性,并且当从废料中提取PVC时,具有这样的优点:当与增塑剂的溶解度高时,可以提取更多的PVC,因此和增塑剂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的因素包括在等式1中。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等式1中,化学势可以利用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模型(Conductor like Screening Model for Real Solvents,COSMO-RS)理论来计算,并且COSMO-RS用基于单分子量子化学计算的分子结构信息来预测热力学数据(其为各溶剂特性)。化学势可以利用COSMOtherm软件(COSMOlogic GmbH&Co.KG)计算,其可以方便地计算化学势。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等式1中,ri为溶剂与溶质i之间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并且通过以下等式2计算。rpvc为溶剂与PVC之间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并且表示PVC和溶剂有多相似。rdop为溶剂与增塑剂之间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并且表示增塑剂和溶剂有多相似。确定特性越相似,相容性越高,并且确定ri越小,增塑剂和溶剂越相似。
[等式2]
ri=(4×(dDi-dDsol)2+(dPi-dPsol)2+(dHi-dHsol)2)1/2
在等式2中,dDi-dDsol为溶质i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扩散能差,
dPi-dPsol为溶质i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偶极相互作用能差,以及
dHi-dHsol为溶质i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氢键能差。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等式1中,汉森溶解度参数可以通过Yamamoto Molecule Breaking(Y-MB)计算,并且可以利用方便地计算汉森溶解度参数的HSPip软件来计算。具体地,利用HSPip软件将分子分成亚组,以通过神经网络方法考虑对应于各亚组的数量和组间相互作用来计算汉森溶解度参数。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等式1中,Vsol为溶剂的分子体积,并且溶剂分子的体积越小,很好地渗入聚合物之间的空间并使PVC溶解的可能性越高,因此包括相关的因素。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等式1中,溶剂的分子体积可以通过定量结构特性关系(quantitative-structure-property-relationship,QSPR)计算,并且可以利用方便计算溶剂的分子体积的COSMOtherm软件(COSMOlogic GmbH&Co.KG)计算。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k各自为-20至20的实数,以及k为1至9的整数。具体地,x1至x9各自为-20至20的实数。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1为表示在PVC和增塑剂的溶解度预测方法中通过COSMOtherm获得的化学势对溶剂的影响程度的控制变量。x1为-20至20的实数,具体地-10至10的实数,更具体地0至5的实数,并且可以优选为1。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2为考虑PVC的化学势对溶剂的影响程度的控制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x2,根据PVC中包含的增塑剂的含量和过程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等)调节相应变量。x2为-20至20的实数,具体地-10至10的实数,更具体地-5至5的实数,并且可以优选为0.05。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3为考虑增塑剂的化学势对溶剂的影响程度的控制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x3,根据PVC中包含的增塑剂的含量和过程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等)调节相应变量。x3为-20至20的实数,具体地-10至10的实数,更具体地-5至5的实数,并且可以优选为0.04。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4为表示在PVC和增塑剂的溶解度预测方法中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对溶剂的影响程度的控制变量。x4为-20至20的实数,具体地0至20的实数,更具体地5至15的实数,并且可以优选为10。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5为考虑PVC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对溶剂的影响程度的控制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x5,根据PVC中包含的增塑剂的含量和过程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等)调节相应变量。x5为-20至20的实数,具体地-10至10的实数,更具体地-5至5的实数,并且可以优选为0.03。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6为考虑增塑剂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对溶剂的影响程度的控制变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x6,根据PVC中包含的增塑剂的含量和过程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等)调节相应变量。x6为-20至20的实数,具体地-10至10的实数,更具体地-5至5的实数,并且可以优选为0.003。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7为考虑溶剂分子体积的影响的控制变量。由于升高过程温度对分子体积具有较小影响,因此可以减小x7,并且可以调节根据PVC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x7为-20至20的实数,具体地-10至10的实数,更具体地-5至5的实数,并且可以优选为0.001。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8为考虑溶剂分子体积的影响的控制变量。在这种情况下,x8可以调节根据PVC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x8为-20至20的实数,具体地-10至10的实数,更具体地-5至5的实数,并且可以优选为0.0001。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9为用于调节PVC溶解度评分值的参考的控制变量。x9为-20至20的实数,具体地-10至10的实数,更具体地-5至5的实数,并且可以优选为0。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控制变量的参数根据废弃PVC中包含的增塑剂的含量和过程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等)调节。例如,当增塑剂含量低时,增大x2和x5并减小x3和x6。此外,当过程温度升高时,对分子体积的影响减小,因此减小x7,并且x1和x4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以校正基于室温计算的化学势和HSP距离。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3或更大的溶剂可以被确定为用于聚氯乙烯的良溶剂。在这种情况下,良溶剂意指能够使聚氯乙烯溶解的溶剂,并且为能够从废料中使聚氯乙烯溶解并提取聚氯乙烯的溶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当x1为1,x2为0.005,x3为0.04,x4为10,x5为0.03,x6为0.003,x7为0.001,x8为0.0001,以及x9为0时,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3或更大的溶剂可以被确定为用于聚氯乙烯的良溶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3的溶剂可以被确定为用于聚氯乙烯的非溶剂。在这种情况下,非溶剂意指在对聚氯乙烯具有低溶解度的溶剂,并且为可以在使聚氯乙烯从提取的聚氯乙烯溶液中沉淀时使用的溶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当x1为1,x2为0.005,x3为0.04,x4为10,x5为0.03,x6为0.003,x7为0.001,x8为0.0001,以及x9为0时,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3的溶剂可以被确定为用于聚氯乙烯的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1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以及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1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非溶剂。
本说明书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3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良溶剂;以及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9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非溶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良溶剂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与非溶剂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之差可以为0.1或更大、0.2或更大、0.3或更大、0.4或更大、0.5或更大、0.6或更大、0.7或更大、0.8或更大、0.9或更大、1或更大、1.1或更大、1.2或更大、1.3或更大、1.4或更大、1.5或更大、1.6或更大、1.7或更大、1.8或更大、1.9或更大、2或更大、2.1或更大、2.2或更大、2.3或更大、2.4或更大、2.5或更大、2.6或更大、2.7或更大、2.8或更大、2.9或更大、3或更大、3.1或更大、3.2或更大、3.3或更大、3.4或更大、3.5或更大、3.6或更大、3.7或更大、3.8或更大、3.9或更大、4或更大、4.1或更大、4.2或更大、4.3或更大、4.4或更大、4.5或更大、4.6或更大、4.7或更大、4.8或更大、4.9或更大、5或更大、5.1或更大、5.2或更大、5.3或更大、5.4或更大、5.5或更大、5.6或更大、5.7或更大、5.8或更大、5.9或更大、6或更大、6.1或更大、6.2或更大、6.3或更大、6.4或更大、6.5或更大、6.6或更大、6.7或更大、6.8或更大、6.9或更大、7或更大、7.1或更大、7.2或更大、7.3或更大、7.4或更大、7.5或更大、7.6或更大、7.7或更大、7.8或更大、7.9或更大、8或更大、8.1或更大、8.2或更大、8.3或更大、8.4或更大、8.5或更大、8.6或更大、8.7或更大、8.8或更大、8.9或更大、9或更大、9.1或更大、9.2或更大、9.3或更大、9.4或更大、9.5或更大、9.6或更大、9.7或更大、9.8或更大、9.9或更大、或者10或更大。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良溶剂的沸点可以为70℃或更高、71℃或更高、72℃或更高、73℃或更高、74℃或更高、75℃或更高、76℃或更高、77℃或更高、78℃或更高、79℃或更高、80℃或更高、81℃或更高、82℃或更高、83℃或更高、84℃或更高、85℃或更高、86℃或更高、87℃或更高、88℃或更高、89℃或更高、90℃或更高、95℃或更高或者100℃或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当过程中需要加热时,良溶剂的沸点高于加热温度,因此这是有利的,原因是良溶剂不会由于加热而损失,并且该溶剂由于挥发性被调节到一定程度而易于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良溶剂的沸点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当沸点太高时,在PVC的提取完成之后的干燥过程期间干燥所需的能量可能增加,因此可以考虑过程成本来选择良溶剂。例如,良溶剂的沸点可以为400℃或更低、350℃或更低、或者300℃或更低。
本说明书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于回收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上述用于筛选溶剂的方法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以及
使用筛选的溶剂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
在本说明书中,废料回收方法中的筛选步骤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用于筛选用于提取PVC的溶剂的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提取聚氯乙烯可以包括溶解过程:使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与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1或更大,具体地13或更大的良溶剂接触并通过使废料中的聚氯乙烯溶解在良溶剂中来获得聚氯乙烯溶液。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提取聚氯乙烯可以包括:
溶解过程,使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与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1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良溶剂接触并通过使废料中的聚氯乙烯溶解在良溶剂中来获得聚氯乙烯溶液;以及
沉淀过程,通过使该溶液与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1的溶剂中的至少一种非溶剂接触来使聚氯乙烯从该溶液中沉淀。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提取聚氯乙烯可以包括:
溶解过程,使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与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3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良溶剂接触并通过使废料中的聚氯乙烯溶解在良溶剂中来获得聚氯乙烯溶液;以及
沉淀过程,通过使该溶液与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9或更小的溶剂中的至少一种非溶剂接触来使聚氯乙烯从该溶液中沉淀。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提取聚氯乙烯还可以包括从通过溶解过程获得的聚氯乙烯溶液中分离固体物质的分离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固体物质为不溶于聚氯乙烯的良溶剂的固体,并且对应于杂质。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提取聚氯乙烯还可以包括对通过沉淀过程沉淀的聚氯乙烯进行冲洗的冲洗过程。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提取聚氯乙烯还可以包括将通过沉淀过程沉淀的聚氯乙烯干燥的干燥过程。
本说明书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使用通过上述用于筛选溶剂的方法筛选的溶剂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的回收聚氯乙烯。
本说明书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包含: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的聚氯乙烯;根据以下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1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良溶剂;以及根据以下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1的溶剂中的至少一种非溶剂。
[等式1]
在等式1中,
xk各自为-20至20的实数,以及k为1至9的整数,
为溶剂的化学势,并且在/>中,i为溶质,以及j为溶剂,
ri为溶剂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
Vsol为溶剂的分子体积,以及
sol为溶剂,pvc为聚氯乙烯,以及dop为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在此,对于等式1的描述,参考上述描述以避免重复。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意指包含以下全部的状态:通过良溶剂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的聚氯乙烯、在提取聚氯乙烯期间使用的良溶剂、和使提取的聚氯乙烯从良溶剂中分离并沉淀的非溶剂。对于根据良溶剂和非溶剂的比率提取的聚氯乙烯,溶解在良溶剂中的聚氯乙烯和沉淀的聚氯乙烯可以共存,或者聚氯乙烯中的大部分可以沉淀并以固态沉降。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当将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中的良溶剂的重量设定为100时,非溶剂的含量为至少100重量份,并且通过以等于或大于良溶剂的重量的量添加非溶剂,可以使溶质沉淀。非溶剂的含量越高,溶质越容易沉淀,并且可以缩短过程时间,但为了提高溶质的纯度,优选考虑合适的沉淀速率和沉淀溶质的颗粒尺寸来调节非溶剂的含量。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当将良溶剂的重量设定为100时,非溶剂的含量可以为100重量份或更大、150重量份或更大、200重量份或更大、250重量份或更大、300重量份或更大、350重量份或更大、400重量份或更大、450重量份或更大或者500重量份或更大,且1000重量份或更小、900重量份或更小、800重量份或更小、700重量份或更小或者600重量份或更小。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良溶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可以使废料中的PVC溶解即可。当将包含废料聚氯乙烯的废料的重量设定为100时,良溶剂的含量为至少100重量份,并且通过以等于或大于废料的重量的量添加良溶剂,可以使溶质沉淀。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当将包含废料聚氯乙烯的废料的重量设定为100时,良溶剂的含量可以为100重量份或更大、150重量份或更大、200重量份或更大、250重量份或更大、300重量份或更大、350重量份或更大、400重量份或更大、450重量份或更大或者500重量份或更大,且1000重量份或更小、900重量份或更小、800重量份或更小、700重量份或更小或者600重量份或更小。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良溶剂和非溶剂各自独立地为以下中的任一者:基于醇的溶剂、基于酮的溶剂、基于酯的溶剂、基于醚的溶剂、极性非质子溶剂、烃溶剂和含卤素的溶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良溶剂为以下中的任一者:基于醇的溶剂、基于酮的溶剂、基于酯的溶剂、基于醚的溶剂、极性非质子溶剂、烃溶剂和含卤素的溶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良溶剂可以包含以50重量%或更多的量存在于良溶剂中的主要溶剂;以及与主要溶剂不同并且以少于50重量%的量存在于良溶剂中的辅助溶剂。优选地,良溶剂中的主要溶剂与良溶剂中的辅助溶剂的重量比可以为50:50至99:1。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良溶剂中的主要溶剂基本上意指在整个良溶剂中比率为50%或更大的溶剂,并且具有这样的优点:可以通过混合两种或更多种溶剂来包括其中当使聚合物溶解时进一步考虑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的溶剂和具有使聚合物充分溶胀的特性的溶剂二者。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其中主要溶剂和辅助溶剂混合的良溶剂的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考虑混合溶剂中各溶剂的混合比(即,重量分数)而为11或更大,并且该良溶剂考虑一起使用的非溶剂与聚氯乙烯之间的溶解度差异来选择。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良溶剂中的主要溶剂可以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环戊酮、2-戊酮、二烷、硝基苯、乙酸乙酯、苯、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氯仿、环己酮、四氢呋喃、2-丁酮、丙酮和4-甲基戊-2-酮。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良溶剂中的辅助溶剂可以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环戊酮、2-戊酮、二烷、硝基苯、乙酸乙酯、苯、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氯仿、环己酮、四氢呋喃、2-丁酮、丙酮、4-甲基戊-2-酮、1,2,3-丙三醇三硝酸酯、四亚甲基亚砜、1-哌啶甲醛、1-乙酰基哌啶、N-甲基-2-吡咯烷酮、1,4-二甲基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5-二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胺、二甲基亚丙基脲、1-乙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吡咯烷酮、4-乙酰基吗啉、1-[乙氧基(甲基)磷酰基]甲基哌啶、N,N-二甲基丙酰胺、三丁基氧化膦、1-丙基-2-吡咯烷酮、N-异丙基吡咯烷酮、N,N,4-三甲基苯甲酰胺、N-甲基-邻乙酰甲苯胺、2-环己烯-1-酮、N,N,3-三甲基苯甲酰胺、N,N-二甲基苯甲酰胺、三亚甲基硫醚、N,N,2-三甲基苯甲酰胺、1,3-二/>烷、四甲基脲、2-氮杂环辛酮、4-甲基-1-丙基-2-吡咯烷酮、5-甲基-1-丙基-2-吡咯烷酮、N,N-二乙基乙酰胺、1,3-丙二硫醇、4,5-二氢-2-甲基噻唑、吡咯烷、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4-氟-N,N-二甲基苯甲酰胺、环庚酮、1-吗啉代戊-1-酮、3-甲基环己酮、N,N-二甲基丁酰胺、己内酰胺、四氢噻吩、2-甲氧基-N,N-二甲基苯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1,2-乙二硫醇、1,4,7,10-四氧杂环十二烷、1,3-二甲基-2-氧代吡咯烷-3-羧酸乙酯、1-(4-甲基哌啶基)丁-1-酮、2-甲基环己酮、1-(2,6-二甲基吗啉-4-基)丁-1-酮、N,N-二乙基甲酰胺、4-(丙-2-基)苯基二甲基氨基甲酸酯、N,N-二甲基-3-苯基丙酰胺、N-(1-甲基-2-甲氧基乙基)-N-氯乙酰基-2-乙基-6-甲基苯胺、二氯乙酰氯、N,N-二乙基-3-(2-甲基-1,3-二氧戊环-2-基)丙酰胺、N-乙酰基己内酰胺、d-樟脑、N-甲基甲酰苯胺、N-乙酰基-N-乙基-β-丙氨酸乙酯、(2,5-二甲氧基苯基)乙醛、4-甲基环己酮、2,6-二甲基-2,5-环己二烯-1,4-二酮、4-乙烯基环己烯二氧化物、尼古丁、2-甲基环戊酮、二甲基佛罗那、二乙基(三氯甲基)膦酸酯、3-甲基-6-亚异丙基环己酮、1-庚酰基-4-甲基哌嗪、N,N-二乙基-4-氧代戊酰胺、N-乙基-N-苯基乙酰胺、二甲基二硫醚、4,6-二甲基嘧啶、1,4-氧硫杂环己烷、N-仲丁基吡咯烷酮、1-(4-甲基哌啶-1-基)戊-1-酮、1-丁基-5-甲基-2-吡咯烷酮、3-甲基-2-/>唑烷酮、N,N-二甲基-4-(丙-2-基)苯甲酰胺、2,5-二甲基吡嗪、二甲基香豆灵、4-(二甲基氨基)-4-氧代丁酸丙酯、二乙基二甲基酰氨基磷酸酯、异佛尔酮、N,N-二甲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1,2,3,5-四甲氧基苯、3,4,5-三甲氧基甲苯、己内酯、3-甲基-哌啶-2-酮、2-乙基己基水杨酸酯、3-乙基-2-氧代氧戊环-3-羧酸乙酯、1-乙基-3,5,7-三甲基-1,3-二氢-氮杂/>-2-酮、二甲基异山梨醇、甲基环戊烯醇酮丁酸酯(cyclotenebutyrate)、2-(2-甲氧基苯氧基)乙酸乙酯、昔兰尼(cyrene)、2,4,4-三甲基-6-氧代环己-1-烯-1-基乙酸酯、1,2-苯并二氢吡喃酮、三丙二醇乙基醚异构体、3,4-二甲氧基苯丙酮、甲基氨基乙醛二甲基缩醛、2,6-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3-二甲基-1,2,3,4-四氢-4-喹啉酮、3,5-二甲氧基苯甲酸乙酯、4-甲氧基苯甲醛、(4-甲基苯氧基)乙酸乙酯、2,3,4-三甲氧基苯乙酮、乙基咪唑、2-氧代环辛烷羧酸甲酯、2-甲基-4-氧代环己-2-烯羧酸乙酯、2',5'-二甲氧基苯乙酮、甲酸异丁酯、2-(2,6-二甲基苯氧基)乙酸乙酯、2-(苄氧基)乙酸乙酯、乙酰乙酸己酯、戊二酸二乙酯、4-乙氧羰基-2-乙基-3-甲基-2-环己烯-1-酮、荆芥内酯、三丙二醇丁醚、5,5-二甲基-2-氧代呋喃-3-羧酸乙酯、2-乙氧基苯甲醛、甲基-2,4-二甲氧基苯甲酸酯、5,5-二乙基-4-甲氧基呋喃-2(5H)-酮、4,6-二甲基-2-氧代-3,4-二氢-2H-吡喃-5-羧酸乙酯、4-苯氧基丁酸乙酯、2,5-二甲氧基苯丙酮、5,5-二甲基-2-氧代四氢呋喃-3-羧酸乙酯、3-(5-氧代四氢呋喃-2-基)丙酸乙酯、水杨酸苄酯、N,N-二乙基-4-甲基-4H-吡啶-1-羧酰胺、对甲苯基乙腈、5-甲基-2(3H)-呋喃酮、1-甲基-2-(3-吡啶基)吡咯、甲酸戊基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N-丁基乙酰胺、4-甲基苯甲醛、3',4'-二甲氧基异丁酰苯、苯甲醛、1,2,4-三乙氧基苯、异丁基苯氧基乙酸酯、间二甲氧基苯、3-氧代丁酸-1-甲基乙基酯、2-(环己基甲基)-3-氧代丁酸乙酯、5-乙基二氢-2(3H)-呋喃酮、2-异丙基-N,2,3-三甲基丁酰胺、4-(4-甲基哌啶基)吡啶、3-氧杂螺-十一-2-酮、甲酸己基酯、2,2-二甲基-4,6-二氧代环己烷羧酸甲酯、6-乙基-2-甲基-4-氧代环己-2-烯-1-羧酸乙酯、苯丙腈、4,4-二甲基-5,6,7,8-四氢-1H-异色烯-3-酮、2,6-二甲基-4-氧代环己-2-烯羧酸乙酯、N,N-二甲基辛酰胺、1-(2,5-二甲基吡咯烷-1-基)戊-1-酮、γ-丁内酯、乙酰乙酸叔丁酯、4-(甲氧基甲基)苯甲醚、薄荷内酯、2-甲氧基乙基乙酰乙酸酯、对(2,2-二甲氧基乙氧基)苯甲醚、1-(1-乙基丙基)-2-吡咯里嗪酮、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2-乙酰氧基-1-乙氧基丙烷、1,3-二甲基-4-乙基喹诺酮、1-(4-甲氧基苯氧基)丙酮、三丙酸甘油酯、3-二甲基氨基苯甲醚、2,4-二甲基苯甲醛、三聚乙醛、三丁酸甘油酯、2,3,4,5-四甲氧基甲苯、1,3,3-三甲基-2H-喹啉-4-酮、3-环己烯-1-甲醛、水杨酸异丁酯、2-(1-甲基丙基)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2,2-二乙氧基乙氧基)苯、3-(5-氧代氧戊环-2-基)丙酸甲酯、4-乙酰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3-乙基色满-2-酮、3-环己基-3-氧代丙酸乙酯、1-丙基-2(1H)-吡啶酮、7-甲基-4,4a,5,6-四氢-3H-萘-2-酮、1-(3,5-二甲基苯氧基)丙-2-酮、3-(2,5,5-三甲基-1,3-二/>烷-2-基)丙酸乙酯、1-四氢萘酮、4-甲基-3-戊烯-2-酮、1-叔丁基吡咯烷-2-酮、2-(4-(叔丁基)苯氧基)乙酸甲酯、2,6,10,10-四甲基-1-氧杂螺(4,5)癸-2,6-二烯-8-酮、4-乙氧基苯甲酸乙酯、异丁酸麦芽酚酯、4-甲基-1,3-二/>烷、2-乙酰基吡啶、1,4-二乙氧基苯、1-(2,2-二乙氧基乙氧基)-4-甲基苯、环己基内酯、2-(2-丁氧基乙氧基)乙基乙酸酯、N-甲基苯甲酰胺、3-乙酰基-5-丙基二氢呋喃-2(3H)-酮、2,2-二乙氧基乙氧基甲基苯、N-甲基-间甲苯基氨基甲酸酯、乙二醇二丁酸酯、4-氰基-2-氟苯甲酰氯、3,6-二甲基-2,3,3a,4,5,7a-六氢-1-苯并呋喃-2-酮、2-(2-氧代环己基)乙酸乙酯、4-(2-乙酰氧基乙氧基)甲苯、4-(2,5-二甲基吡咯-1-基)-2,6-二甲基吗啉、1-丁基吡啶-2(1H)-酮、N,N-二甲基癸酰胺、戊醛、2-(3-吡啶基)哌啶、4-甲氧基苯丙酮、4-叔丁基-N,N-二甲基苯甲酰胺、乙酰丙酮、2-甲基-2-苯氧基丙酸乙酯、2-乙酰基-5-氧代己酸乙酯、N-仲-异戊基吡咯烷酮、4-甲基-1-四氢萘酮、2-丁氧基乙醇乙酸酯、异丁酸酐、N-己基-2-吡咯烷酮、3-苄基-2,4-戊二酮、5-氧代癸酸乙酯、2-己基-3-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8-乙基-1-氧杂螺[4.5]癸-2-酮、N,N'-二丁基亚乙基脲、3-氧代十二烷酸甲酯、3-甲基-5-异丙基-4-乙氧羰基-2-环己烯-1-酮、6-戊基-2H-吡喃-2-酮、间甲氧基苯乙酮、苯并异/>唑、N,N-二乙基烟酰胺、3-(2-氧代环己基)丙酸乙酯、4-乙氧基苯甲酸丙酯、5-丁基-5-乙基四氢-2H-吡喃-2-酮、2-氧代-1-丙基环己烷羧酸乙酯、2-丙氧基乙基乙酸酯、2-甲基戊二酸二甲酯、邻甲基紫堇杷灵(o-methylcorypalline)、1-戊基咪唑、N-甲酰基吗啉、2-丁氧基苯甲酸甲酯、7-丁基氧杂环庚烷-2-酮、丙酸酐、苯乙酮、1-(3-甲基哌啶-1-基)戊-1-酮、1-丁基-2-甲基-咪唑、茴香醛二乙基缩醛、1-(2-甲基哌啶-1-基)戊-1-酮、5-丁基-5-乙基氧戊环-2-酮、2,4,6-三甲基苯甲醛、N,N-二乙基环己-3-烯-1-羧酰胺、4-甲氧基苯甲酸丁-2-基酯、丙二醇α甲基苄基醚、5-(苄氧基)戊-2-酮、N,N-二甲基十二酰胺、N,N-二乙基间甲苯酰胺、(s)-二氢博伏内酯((s)-dihydrobovolide)、3,4-二氢-3-氧代依杜兰、2-甲氧基苯甲酸丁酯、7-环己基氧杂环庚烷-2-酮、1,4-环己烷二羧酸二甲酯、δ-癸内酯、2,5-二甲基苯氧基异丁酸乙酯、4a,8-二甲基-3,4,5,6,7,8-六氢萘-2-酮、5-羟基-2-癸烯酸内酯、2-(2-氧代氧戊环-3-基)乙酸乙酯、甲基辛内酯、3-戊酮、2,4-二乙酰基呋喃、2'-戊氧基苯乙酮、糠醛、丙二酸二乙酯、1-(氮杂环庚烷-1-基)丁-1-酮、对甲氧基苯戊酮、N,N-二乙基苯甲酰胺、4,4-二甲基萘-1(4H)-酮、γ-癸内酯、胡椒酮、乙酰乙酸乙酯、1-己基咪唑、二氢薄荷内酯、4-庚酮、戊二酸二甲酯、4-(苄氧基)-4-甲基戊-2-酮、3,3-二甲基-1-苯氧基丁-2-酮、草达灭(molinate)、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苯丙酮、2-苯甲酰基-3-甲基丁酸乙酯、N,N-二乙基-2-甲基环己烷-1-羧酰胺、5-甲基-5-丙基-1,3-二/>烷-2-酮、3-甲基-5-(2-氧代丙基)氧戊环-2-酮、1-(氮杂环庚烷-1-基)戊-1-酮、2-(2-乙氧基乙氧基)-乙醇乙酸酯、2-甲基-1-(1-苯基乙基)咪唑、6-(二乙基氨基)-6-氧代己酸甲酯、5-十一内酯(5-undecanolide)、4-甲基-5-戊基氧戊环-2-酮、2-乙氧基乙基苯甲酸酯、3,4-二氢-2(1H)-萘酮、1-甲氧基-3-(4-甲基苯氧基)苯、N,N-二己基乙酰胺、二氢猕猴桃内酯、1-戊酰基哌啶、6-(二甲基氨基)-6-氧代己酸丙-2-基酯、5,5-二甲基-4-(3-氧代丁基)氧戊环-2-酮、1-辛基吡咯烷-2-酮、γ-十一内酯、4-乙氧基苯乙基乙酸酯、2-己酰基环己烷-1-酮、γ-甲基癸内酯、1-(氮杂环庚烷-1-基)-3-甲基丁-1-酮、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对甲氧基新戊苯酮(p-methoxypivalophenone)、2-乙酰基-4-叔丁基环己烷-1-酮、4,4-二丁基-γ-丁内酯、4-乙基-2,6-二甲氧基苯酚、N,N-二乙基环己烷羧酰胺、5-十二内酯、1-己酰基哌啶、1-庚基-1H-咪唑、2-异丙氧基乙基苯甲酸酯、丁酸酐、乙酰乙酸甲酯、2,3,3-三甲基茚满酮、5-己基-4-甲基二氢呋喃-2(3H)-酮、苯氧基丙酮、1-丙氧基-2-丙醇、二正丙基硫醇基氨基甲酸乙酯、1,2-二甲氧基-4-甲基苯、四氢糠基丙酸酯、2-吡咯烷酮、2-甲氧基丙基乙酸酯、4-十二内酯、2-乙氧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N-异戊基丙酰苯胺、戊基哌啶-1-羧酸酯、1-(2-乙基哌啶-1-基)丁-1-酮、2-异丙氧基-苯甲酸异丙酯、N,N-二丁基戊酰胺、2,3-二氢-2,2-二甲基-7-羟基苯并呋喃、2-庚酮、2-[2-(2-甲氧基丙氧基)丙氧基]-1-丙醇、1,2,3,4,5,6,7,8-八氢-2,8,8-三甲基萘-2-甲醛、草灭特、4-甲基喹啉、5-壬酮、N,N-二戊基丁酰胺、3-二甲基氨基-2-甲基苯丙酮、2-乙基-1-戊酰基哌啶、4-(乙氧基甲基)-2-甲氧基苯酚、N,N-二丁基己酰胺、2-乙基己基乳酸酯、三丙二醇单甲醚、3-(2-氧代丙基)-2-戊基环戊酮(magnolione)、1-辛基咪唑、甲酸丁酯、丁草特(butylate)、5-乙基-2-(2-呋喃基)-4-丙基-间二/>烷、1-甲氧基-4-(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苯、己基哌啶-1-羧酸酯、4-丙基环己酮、2,5,8,11,14,17-六氧杂十八烷、N,N-二乙基琥珀酰胺酸乙酯、二戊基氨基甲酸乙酯、4-甲基苯甲酸2-丁氧基乙酯、4'-戊基苯乙酮、灭草猛、2-环戊基环戊酮、2-丁氧基乙基苯甲酸酯、三甲氧基甲烷、丙酸苯氧基乙酯、4'-异丁基苯乙酮、2-甲基吲哚、N,N,2-三乙基己酰胺、2-甲氧基-4-丙基苯酚、3,5-双(2-甲基丙基)环己烷-1,2-二酮、2,4-二乙氧基-6-甲基嘧啶、乙基-2-羟基苯甲酸酯、对乙氧基苯甲醛、三乙酸甘油酯、对己基苯乙酮、N,N-二异丙基-苯乙酰胺、3-乙基十一烷-4,6-二酮、1-氮萘(1-benzazine)、5-甲基水杨酸甲酯、N,N-二丙基庚酰胺、4-甲基吡啶、4-戊基环己酮、4-吡啶甲醛、氧戊环-2-基甲基庚酸酯、2-(2-(4-甲基环己-3-烯基)丙基)环戊酮、2-异丙氧基苯酚、苯辛酮、2-苄基-4-甲基-1,3-二/>烷、苯甲酸乙酯、4-甲基-2-(2-甲基丙基)/>烷-4-醇、3-(二乙基氨基)苯丙酮、乙酰乙酸苄酯、苯甲酸异戊酯、吡啶、二氯甲烷和1,1,2,2-四氯乙烷,但不限于此。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非溶剂为以下中的任一者:基于醇的溶剂、基于酮的溶剂、基于酯的溶剂、基于醚的溶剂、极性非质子溶剂、烃溶剂和含卤素的溶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非溶剂可以包含以50重量%或更多的量存在于非溶剂中的主要溶剂;以及与主要溶剂不同并且以少于50重量%的量存在于非溶剂中的辅助溶剂。优选地,非溶剂中的主要溶剂与非溶剂中的辅助溶剂的重量比可以为50:50至99:1。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非溶剂中的主要溶剂基本上意指在整个非溶剂中比率为50%或更大的溶剂,并且具有这样的优点:可以通过混合两种或更多种溶剂来包括其中当使聚合物溶解时进一步考虑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的溶剂和具有使聚合物充分溶胀的特性的溶剂二者。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单一非溶剂的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1,并且该单一非溶剂考虑一起使用的良溶剂与聚氯乙烯之间的溶解度差异来选择。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单一非溶剂可以选自丙醇、二乙醚、正庚烷、己烷、1,4-丁二醇、辛烷、环戊烷、丙二醇、二甲亚砜、甲醇、乙醇、2-丙醇、2,4-二甲基己烷、3-乙基-2,4-二甲基戊烷、2,7-二甲基辛烷、2,6-二甲基-庚烷、2-甲基-3-乙基戊烷、3,3-二甲基己烷、2,3,5-三甲基己烷、2,3,4-三甲基戊烷、2,2-二甲基庚烷、3,3-二甲基戊烷、1,1,1,2,2,3,3,4,4-九氟二十四烷、2,5-二甲基己烷、2,2-二甲基己烷、2,3,3-三甲基戊烷、甲酸、2,2,6-三甲基庚烷、2,2,4-三甲基己烷、2,2,3-三甲基戊烷、2,3,3,4-四甲基戊烷、2,4,4-三甲基己烷、1-羟基苯并三唑、3-乙基-2,2-二甲基-戊烷、2,2,4,6,6-五甲基庚烷、2,2,5-三甲基己烷、2-硝基乙醇、2,2,3,4-四甲基戊烷、八甲基三硅氧烷、2,2,3,3-四甲基己烷、1,5-戊二醇、1,1,1,2,2,3,3-七氟十一烷、2,2,5,5-四甲基己烷、2,2,3,3-四甲基戊烷、2,2,4-三甲基戊烷、2,2,4,4-四甲基戊烷、十二甲基环己硅氧烷、乙醛合氨、1,1,1,2,2,3,3,4,4-九氟十六烷、十二甲基五硅氧烷、1,1,1,2,2,3,3-七氟壬烷、1,3-二氧戊环-2-酮、十甲基四硅氧烷、1-(全氟己基)二十二烷、六甲基二硅烷、1,1,1,2,2,3,3,4,4,5,5-十一氟十九烷、十四甲基六硅氧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六烷、1,1,1,2,2,3,3,4,4-九氟十一烷、1,1,1,2,2,3,3,4,4-九氟十二烷、十六甲基七硅氧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四烷、丙炔醇、1,1,1,2,2,3,3,4,4-九氟癸烷、乙醇胺、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二烷、2-羟基丙腈、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烷、1,1,1,2,2,3,3,4,4-九氟壬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八烷、顺式-2-丁烯-1,4-二醇、1,1,1,2,2,3,3,4,4,5-十氟壬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八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五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四烷、1-(全氟己基)辛烷、1,1,1,2,2,3,3,4,4,5,5-十一氟癸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二烷、1H,8H-十六氟辛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三十烷、二十六甲基十二硅氧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二烷、1,3-丙二醇、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一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九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二十九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十五氟十四烷、1,1,1,2,2,3,3,4,4,5,5,6-十二氟壬烷、1,1,1,2,2,3,3,4,4,5,5-十一氟辛烷、1,1,1,2,2,3,3,4,4,5,5,6,6,7,7-十五氟十三烷、1-全氟辛基辛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癸烷、1,1,1,2,2,3,3,4,4,13,13,14,14,15,15,16,16,16-十八氟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三十一烷、甲醛乙酰胺、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四烷、1-(二十一氟癸基)十一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二十八烷、氰乙醇、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二十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辛烷、全氟辛基溴、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二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二十四烷、二十五氟二十三烷、1-(全氟己基)丙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癸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四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二烷、乙二醇、三十四氟二十四烷、甘油、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十四烷、甲基氢过氧化物、H2O、4-羟甲基-1,3-二氧戊环-2-酮、羟基乙腈、全氟辛烷、顺式-全氟萘烷、甲磺酸、甲酰胺、4-甲基苯酚、PBr3、H2O2、BBr3、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丁烷、2,2,3-三甲基-丁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戊烷、2,4-二甲基戊烷、2-甲基戊烷、2-甲基己烷、3-甲基戊烷、3-甲基-己烷、3-乙基戊烷、3-乙基-3-甲基戊烷、2-甲基庚烷、3,3-二乙基戊烷、3-甲基庚烷、2-甲基辛烷、4-甲基庚烷、3-乙基庚烷、2-甲基-壬烷、3-甲基辛烷、4-甲基辛烷、2-甲基癸烷、3-甲基-壬烷、1,1,3,3-四甲基环戊烷、1,3-丁二醇、4-甲基癸烷、5-甲基-壬烷、4-甲基-壬烷、1,1-二甲基环戊烷、1,1,2-三甲基环戊烷、1,1,2-三甲基环己烷、正癸烷、正壬烷、异丁基环戊烷、(1-甲基乙基)-环戊烷、叔丁基环己烷、十五烷、十三烷、1,1,3-三甲基环戊烷、1,1,3-三甲基环己烷、十九烷、十七烷、十八烷、乙基环戊烷、十二烷、正十一烷、丙基环戊烷、异丁基环己烷、异丙基环己烷、1-乙基-1-甲基环戊烷、2,3,3-三甲基-1-丁烯、2,4,4-三甲基-1-戊烯、正己基环戊烷、戊基环戊烷、1-异丙基-4-甲基环己烷、三甲基铝、正十四烷基环戊烷、十三烷基环戊烷、十四烷、正十二烷基环戊烷、正癸基环戊烷、正丙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3,3-二甲基-1-丁烯、正十六烷、戊烯、2,3,3-三甲基-1-戊烯、癸基环己烷、戊基环己烷、3,4-二环己基-2,5-二甲基己烷、2-甲基-1-丁烯、3,3-二甲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丁基环己烷、甲基环戊烷、甲基环己烷、十氢萘、六氢茚、联环己烷、环己烷、2,4,4-三甲基-2-戊烯、2,3-二甲基-1-戊烯、三环己基甲烷、丁基环戊烷、1-己烯、2,3-二甲基-1-丁烯、甲基甲酰胺、3,3-二甲基-1-丁炔、三甘醇、3-甲氧基-1,2-丙二醇、2,4-二甲基-1-戊烯、1-庚烯、3-甲基-1-戊烯、3-乙基-2-甲基-1-戊烯、1,4-双(1,1-二甲基乙基)-苯、二甘醇、辛烷、甲氧基乙酸、1-壬烯、4-甲基-1-己烯、1,2,3,4-四氢-1,1,3,4,4,6-六甲基萘、1,3,5-三异丙基苯、1,2,2,6,6-五甲基哌啶、1,4-二乙基苯、2-甲基-2-丁烯、异戊二烯、4-甲基-1-戊烯、1-十四碳烯、3-乙基-1-戊烯、2-甲基-3-庚烯、1-癸烯、2,3,4-三甲基-2-戊烯、1-十九碳烯、丁基苯、2-乙氧基-2-甲基-丙烷、1,2-二乙基苯、乙二醛、环己基苯、佳乐麝香、1,2,3,4-四甲基苯、1,2,3,5-四甲基苯、五乙基苯、1,3,5-三甲基苯、异丁醇、过氧乙酸、1,6-己二醇、2,6-二叔丁基-4-甲基吡啶、2,2'-(甲基亚氨基)双-乙醇、1,3-双(1-甲基乙基)-苯、2,7-二异丙基萘、1,2,3,5-四乙基苯、四氢-2,2,5,5-四甲基呋喃、1,5-二异丙基萘、2,3-丁二醇、1,2-二异丙基苯、苯、1-戊-2-基-4-戊-3-基苯、十四烷基苯、十五烷基苯、乙基苯、3,6-双-(甲氧基甲基)-杜烯、γ-雪松烯、1-(1,1-二甲基乙基)-3-甲基苯、十三烷基苯、1-(甲氧基甲基)-4-(2,4,4-三甲基戊-2-基)苯、十二烷基苯、1,2,4-三甲基苯、1-环己基-2-异丙基苯、dl-蒎-2(3)-烯、2,6-二叔丁基吡啶、1,1'-氧基双-辛烷、1,5-己二醇、1-(1,1-二甲基乙基)-3,5-二甲基苯、异戊酸薄荷酯、1-甲基-7-(1-甲基丙基)萘、叔丁醇、β-雪松烯、二甲氧基甲烷、1,2,3,4,5,6,7,8-八氢蒽、(1,1-二甲基乙基)苯、1,2-己二醇、环己烯、全氢法呢基丙酮、δ-杜松烯、异丙基苯、十一烷基苯、2,5-己二醇、二丙二醇、1,6-二甲基-4-异丙基四氢萘、二正丙基醚、二异丙基醚、花侧柏烯、1,4-双(1-甲基乙基)-苯、2,4-二甲基-3-硫杂戊烷、1-甲氧基-4-(2,4,4-三甲基戊-2-基)苯、1-乙氧基丁烷、癸基苯和环庚烷,但不限于此。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其中主要溶剂和辅助溶剂混合的非溶剂的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考虑混合溶剂中各溶剂的混合比(即,重量分数)而小于11,并且该非溶剂考虑一起使用的良溶剂与聚氯乙烯之间的溶解度差异来选择。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非溶剂中的主要溶剂可以选自丙醇、二乙醚、正庚烷、己烷、1,4-丁二醇、辛烷、环戊烷、丙二醇、二甲亚砜、甲醇、乙醇和2-丙醇。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非溶剂中的辅助溶剂可以选自丙醇、二乙醚、正庚烷、己烷、1,4-丁二醇、辛烷、环戊烷、丙二醇、二甲亚砜、甲醇、乙醇、2-丙醇、2,4-二甲基己烷、3-乙基-2,4-二甲基戊烷、2,7-二甲基辛烷、2,6-二甲基-庚烷、2-甲基-3-乙基戊烷、3,3-二甲基己烷、2,3,5-三甲基己烷、2,3,4-三甲基戊烷、2,2-二甲基庚烷、3,3-二甲基戊烷、1-(全氟丁基)二十烷、2,5-二甲基己烷、2,2-二甲基己烷、2,3,3-三甲基戊烷、甲酸、2,2,6-三甲基庚烷、2,2,4-三甲基己烷、2,2,3-三甲基戊烷、2,3,3,4-四甲基戊烷、2,4,4-三甲基己烷、1-羟基苯并三唑、3-乙基-2,2-二甲基-戊烷、2,2,4,6,6-五甲基庚烷、2,2,5-三甲基己烷、2-硝基乙醇、2,2,3,4-四甲基戊烷、八甲基三硅氧烷、2,2,3,3-四甲基己烷、1,5-戊二醇、1,1,1,2,2,3,3-七氟十一烷、2,2,5,5-四甲基己烷、2,2,3,3-四甲基戊烷、2,2,4-三甲基戊烷、2,2,4,4-四甲基戊烷、十二甲基环己硅氧烷、乙醛合氨、1,1,1,2,2,3,3,4,4-九氟十六烷、十二甲基五硅氧烷、1,1,1,2,2,3,3-七氟壬烷、1,3-二氧戊环-2-酮、十甲基四硅氧烷、1-(全氟己基)二十二烷、六甲基二硅烷、1,1,1,2,2,3,3,4,4,5,5-十一氟十九烷、十四甲基六硅氧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六烷、1,1,1,2,2,3,3,4,4-九氟十一烷、1,1,1,2,2,3,3,4,4-九氟十二烷、十六甲基七硅氧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四烷、丙炔醇、1,1,1,2,2,3,3,4,4-九氟癸烷、乙醇胺、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二烷、2-羟基丙腈、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烷、1,1,1,2,2,3,3,4,4-九氟壬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八烷、顺式-2-丁烯-1,4-二醇、1,1,1,2,2,3,3,4,4,5-十氟壬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八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五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四烷、1-(全氟己基)辛烷、1,1,1,2,2,3,3,4,4,5,5-十一氟癸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二烷、1H,8H-十六氟辛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三十烷、二十六甲基十二硅氧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二烷、1,3-丙二醇、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一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九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二十九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十五氟十四烷、1,1,1,2,2,3,3,4,4,5,5,6-十二氟壬烷、1,1,1,2,2,3,3,4,4,5,5-十一氟辛烷、1,1,1,2,2,3,3,4,4,5,5,6,6,7,7-十五氟十三烷、1-全氟辛基辛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癸烷、1,1,1,2,2,3,3,4,4,13,13,14,14,15,15,16,16,16-十八氟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三十一烷、乙酰氨基甲醇、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四烷、1-(二十一氟癸基)十一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二十八烷、氰乙醇、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二十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辛烷、全氟辛基溴、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二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二十四烷、二十五氟二十三烷、1-(全氟己基)丙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癸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四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二烷、乙二醇、三十四氟二十四烷、甘油、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十四烷、甲基氢过氧化物、H2O、4-羟甲基-1,3-二氧戊环-2-酮、羟基乙腈、全氟辛烷、全氟萘烷、甲磺酸、甲酰胺、4-甲基苯酚、PBr3、H2O2、BBr3、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丁烷、2,2,3-三甲基-丁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戊烷、2,4-二甲基戊烷、2-甲基戊烷、2-甲基己烷、3-甲基戊烷、3-甲基己烷、3-乙基戊烷、3-乙基-3-甲基戊烷、2-甲基庚烷、3,3-二乙基戊烷、3-甲基庚烷、2-甲基辛烷、4-甲基庚烷、3-乙基庚烷、2-甲基-壬烷、3-甲基辛烷、4-甲基辛烷、2-甲基癸烷、3-甲基-壬烷、1,1,3,3-四甲基环戊烷、1,3-丁二醇、4-甲基癸烷、5-甲基-壬烷、4-甲基-壬烷、1,1-二甲基环戊烷、1,1,2-三甲基环戊烷、1,1,2-三甲基环己烷、正癸烷、正壬烷、异丁基环戊烷、异丙基环戊烷、叔丁基环己烷、十五烷、十三烷、1,1,3-三甲基环戊烷、1,1,3-三甲基环己烷、十九烷、十七烷、十八烷、乙基环戊烷、十二烷、正十一烷、丙基环戊烷、异丁基环己烷、异丙基环己烷、1-乙基-1-甲基环戊烷、2,3,3-三甲基-1-丁烯、2,4,4-三甲基-1-戊烯、正己基环戊烷、戊基环戊烷、1-异丙基-4-甲基环己烷、三甲基铝、正十四烷基环戊烷、十三烷基环戊烷、十四烷、正十二烷基环戊烷、正癸基环戊烷、正丙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3,3-二甲基-1-丁烯、正十六烷、戊烯、2,3,3-三甲基-1-戊烯、癸基环己烷、戊基环己烷、3,4-二环己基-2,5-二甲基己烷、2-甲基-1-丁烯、3,3-二甲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丁基环己烷、甲基环戊烷、甲基环己烷、十氢萘、六氢茚、联环己烷、环己烷、2,4,4-三甲基-2-戊烯、2,3-二甲基-1-戊烯、三环己基甲烷、丁基环戊烷、1-己烯、2,3-二甲基-1-丁烯、甲基甲酰胺、3,3-二甲基-1-丁炔、三甘醇、3-甲氧基-1,2-丙二醇、2,4-二甲基-1-戊烯、1-庚烯、3-甲基-1-戊烯、3-乙基-2-甲基-1-戊烯、1,4-二叔丁基苯、二甘醇、辛烷、甲氧基乙酸、1-壬烯、4-甲基-1-己烯、1,1,3,4,4,6-六甲基四氢萘、1,3,5-三异丙基苯、1,2,2,6,6-五甲基哌啶、1,4-二乙基苯、2-甲基-2-丁烯、异戊二烯、4-甲基-1-戊烯、1-十四碳烯、3-乙基-1-戊烯、2-甲基-3-庚烯、1-癸烯、2,3,4-三甲基-2-戊烯、1-十九碳烯、丁基苯、2-乙氧基-2-甲基-丙烷、1,2-二乙基苯、乙二醛、环己基苯、佳乐麝香、1,2,3,4-四甲基苯、1,2,3,5-四甲基苯、五乙基苯、1,3,5-三甲基苯、异丁醇、过氧乙酸、1,6-己二醇、2,6-二叔丁基-4-甲基吡啶、2,2'-(甲基亚氨基)双-乙醇、1,3-双(1-甲基乙基)-苯、2,7-二异丙基萘、1,2,3,5-四乙基苯、四氢-2,2,5,5-四甲基呋喃、1,5-二异丙基萘、2,3-丁二醇、1,2-二异丙基苯、1-(2-戊基)-4-(3-戊基)苯、十四烷基苯、十五烷基苯、乙基苯、3,6-双-(甲氧基甲基)-杜烯、5-羟基-6-甲氧基-8-[(4-氨基-1-甲基丁基)氨基]喹啉三氢溴化物、1-(1,1-二甲基乙基)-3-甲基苯、十三烷基苯、1-(甲氧基甲基)-4-(2,4,4-三甲基戊-2-基)苯、十二烷基苯、1,2,4-三甲基苯、1-环己基-2-异丙基苯、4,6,6-三甲基双环(3,1,1)庚-3-烯、2,6-二叔丁基吡啶、1,1'-氧基双-辛烷、1,5-己二醇、1-(1,1-二甲基乙基)-3,5-二甲基苯、异戊酸薄荷酯、1-甲基-7-(1-甲基丙基)萘、叔丁醇、β-雪松烯、二甲氧基甲烷、1,2,3,4,5,6,7,8-八氢蒽、叔丁基苯、1,2-己二醇、环己烯、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δ-杜松烯、异丙基苯、十一烷基苯、2,5-己二醇、二丙二醇、1,6-二甲基-4-异丙基四氢萘、二正丙基醚、二异丙基醚、花侧柏烯、1,4-双(1-甲基乙基)-苯、2,4-二甲基-3-硫杂戊烷、1-甲氧基-4-(2,4,4-三甲基戊-2-基)苯、1-乙氧基丁烷、癸基苯和环庚烷,但不限于此。
本说明书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通过将上述组合物过滤而获得的回收聚氯乙烯。
在本说明书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对于在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中的通过良溶剂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的聚氯乙烯,聚氯乙烯中的大部分可以通过非溶剂而沉淀并以固态沉降。可以通过将包含呈沉淀状态的聚氯乙烯的组合物过滤来获得回收聚氯乙烯。
在本说明书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回收聚氯乙烯包括以下所有状态:组合物已被过滤的状态、和过量的溶剂已在过滤之后通过将组合物干燥而除去的状态。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回收聚氯乙烯包含源自废料的添加剂。在这种情况下,源自废料的添加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该添加剂是为了制备废料而添加的即可,并且其实例包括增塑剂等。由于在使用回收聚氯乙烯生产产品时已经包含诸如增塑剂的添加剂,因此具有这样的优点:不添加诸如增塑剂的添加剂或者可以减少添加量。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废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废料包含PVC即可,并且可以为例如包含PVC的建筑材料(管道、窗框等)、电线涂层、合成革、橡胶盆、软管、地板材料、包装材料、医用液袋、玩具等。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回收聚氯乙烯为通过溶剂提取而提取的PVC,并且低分子量的PVC在溶剂提取期间被过滤掉,从而实现比通过聚合而制备的PVC或废料中的PVC更高的平均分子量。此外,随着PVC的平均分子量改变,其受平均分子量影响的动态物理特性例如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融温度(Tm)改变,因此动态物理特性例如转变温度(Tg)和熔融温度(Tm)也随着PVC的平均分子量增加而增加。
发明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说明书。然而,以下实施例仅为了例示本说明书而提供,而不旨在限制本说明书。
[实施例]
得到下表1中的溶剂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并示于表1中,并且其中一些的PVC溶解度评分值示于图1中。在这种情况下,x1为1,x2为0.005,x3为0.04,x4为10,x5为0.03,x6为0.003,x7为0.001,x8为0.0001,以及x9为0。
控制变量x1至x9通过以下文献#1中的等式1计算,并且被调节成匹配文献#1的表1中描述的Q(溶胀比)值的趋势。
和/>基于溶剂、pvc和dop分子结构通过使用Turbomole程序计算分子表面电荷分布来获得,并经由此,使用COSMOtherm程序计算相应的值,并且还基于溶剂的结构经由COSMOtherm计算Vsol。
对于rpvc和rdop,通过将通过将各分子结构以SMILES形式输入HSPip程序中而得到的汉森溶解度参数结果值代入等式2中来计算各值。
#1:Grause等,J.Mater.Cycles Waste Manag.,2017,19,612
[表1]
/>
/>
/>
/>
/>
/>
/>
/>
/>
/>
/>
/>
/>
/>
在表1的溶剂中,对于在文献#1中用于PVC溶解所测试的溶剂,在下表2中比较了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和文献#1的溶剂分级。
[表2]
在表2中,文献值(δADBP)为#1的等式4的δADBP值,以及实验值(Q)为#1的表1中所示的溶胀比值。实验值(Q)越大,在实验中溶剂溶解PVC越好,并且Diss使PVC完全溶解。δADBP在相应文献中用作判别参数,并且当值小于2.2时,溶剂被确定为良溶剂,但相应值的趋势与实验值的趋势不匹配。
在表2中,被确定为良溶剂的δADBP值为1.347(其为2.2或更小)的吡啶具有比δADBP值为2.11的THF更低的值,并因此可以预测具有高溶解度。然而,在实验值(Q)中δADBP值为2.11的THF完全溶解,为diss,而δADBP值为1.347的吡啶显示15.04,因此可以确定吡啶比THF溶解性差。
相比之下,根据本说明书的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越高,溶剂被确定为对PVC具有越高溶解度的溶剂,并且作为参考的实例,当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3或更大时,溶剂可以被确定为良溶剂,当PVC溶解度评分值为9或更小时,溶剂可以被确定为非溶剂。
在表2中,THF的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3.4063,表现出比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2.9354的吡啶更高的值,并且当通过良溶剂的示例性参考确定溶剂时,THF为良溶剂,但是吡啶被预测为具有低溶解效率的溶剂而不是良溶剂,从而确定了本说明书的等式1的可靠性高,原因是值也与实验值一致。
图2是示出通过根据本说明书的等式1计算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与PVC溶胀比之间的关系的图。
在此,PVC溶胀比为经由实验通过#1中的等式1计算的值,并且相应的值从文献#1中的表1中提取。
[实验例]
通过将PVC废料样品添加至下表3中所示的良溶剂中并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以120rpm搅拌3小时来制备溶液。其后,通过向该溶液中滴加下表3中所示的非溶剂来使PVC沉淀。在这种情况下,废料PVC:良溶剂:非溶剂的重量比为1:5:20,以及良溶剂中的主要溶剂和辅助溶剂的重量比为60:40。
在滴加所有非溶剂之后,通过用过滤器过滤反应溶液来获得经过滤的固体。将经过滤的固体进一步用与以上非溶剂相同的非溶剂洗涤并干燥以获得回收PVC。
[表3]
★DMPA:N,N-二甲基丙酰胺,IPA:2-丙醇,MC:二氯甲烷
表3中使用的溶剂的PVC溶解度评分值示于下表4中。
参照表3并参照表4中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在二氯甲烷(MC)的情况下,PVC溶解度评分在所使用的良溶剂中是最低的,即,意味着在实验例中的良溶剂中,PVC的溶解度是最低的。因此,可以确定,其中使用二氯甲烷(MC)作为辅助溶剂的实验例2和3的回收率低于其中主要溶剂为环己酮并且辅助溶剂为N,N-二甲基丙酰胺(DMPA)的实验例1的回收率。
[表4]
PVC溶解度评分值 分类
环己酮 13.60 良溶剂
DMPA 13.77 良溶剂
MC 13.14 良溶剂
IPA 8.95 非溶剂

Claims (18)

1.一种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以下等式1筛选用于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的溶剂:
[等式1]
其中,在等式1中,
xk各自为-20至20的实数,以及k为1至9的整数,
为溶剂的化学势,并且在/>中,i为溶质,以及j为溶剂,
ri为所述溶剂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
Vsol为所述溶剂的分子体积,以及
sol为所述溶剂,pvc为聚氯乙烯,以及dop为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1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者或更多者作为用于聚氯乙烯的良溶剂;以及
选择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1的溶剂中的至少一者作为用于聚氯乙烯的非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良溶剂的沸点为85℃或更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x1为1,x2为0.005,x3为0.04,x4为10,x5为0.03,x6为0.003,x7为0.001,x8为0.0001,以及x9为0。
5.一种用于回收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以及
使用筛选的溶剂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聚氯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提取聚氯乙烯包括:
溶解过程,使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与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1或更大的良溶剂接触并通过使所述废料中的聚氯乙烯溶解在所述良溶剂中来获得聚氯乙烯溶液;以及
沉淀过程,通过使所述溶液与根据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1的非溶剂接触来使聚氯乙烯从所述溶液中沉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通过所述溶解过程获得的聚氯乙烯溶液中分离固体物质的分离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通过所述沉淀过程沉淀的聚氯乙烯进行冲洗的冲洗过程。
9.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筛选的溶剂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的回收聚氯乙烯。
10.一种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包含:
从包含聚氯乙烯的废料中提取的聚氯乙烯;
根据以下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为11或更大的溶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良溶剂;以及
根据以下等式1的PVC溶解度评分值小于11的溶剂中的至少一种非溶剂:
[等式1]
其中,在等式1中,
xk各自为-20至20的实数,以及k为1至9的整数,
为溶剂的化学势,并且在/>中,i为溶质,以及j为溶剂,
ri为所述溶剂的汉森溶解度参数距离,
Vsol为所述溶剂的分子体积,以及
sol为所述溶剂,pvc为聚氯乙烯,以及dop为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良溶剂的沸点为85℃或更高。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良溶剂和所述非溶剂各自独立地选自基于醇的溶剂、基于酮的溶剂、基于酯的溶剂、基于醚的溶剂、极性非质子溶剂、烃溶剂和含卤素的溶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良溶剂包含以50重量%或更多的量存在于所述良溶剂中的主要溶剂;以及与所述主要溶剂不同并且以少于50重量%的量存在于所述良溶剂中的辅助溶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良溶剂中的所述主要溶剂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环戊酮、2-戊酮、二烷、硝基苯、乙酸乙酯、苯、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氯仿、环己酮、四氢呋喃、2-丁酮、丙酮和4-甲基戊-2-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良溶剂中的所述辅助溶剂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环戊酮、2-戊酮、二烷、硝基苯、乙酸乙酯、苯、三氯乙烯、1,2-二氯乙烷、氯仿、环己酮、四氢呋喃、2-丁酮、丙酮、4-甲基戊-2-酮、1,2,3-丙三醇三硝酸酯、四亚甲基亚砜、1-哌啶甲醛、1-乙酰基哌啶、N-甲基-2-吡咯烷酮、1,4-二甲基吡咯烷酮、1,3-二甲基-2-咪唑啉酮、1,5-二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胺、二甲基亚丙基脲、1-乙基-2-吡咯烷酮、1,3-二甲基吡咯烷酮、4-乙酰基吗啉、1-[乙氧基(甲基)磷酰基]甲基哌啶、N,N-二甲基丙酰胺、三丁基氧化膦、1-丙基-2-吡咯烷酮、N-异丙基吡咯烷酮、N,N,4-三甲基苯甲酰胺、N-甲基-邻乙酰甲苯胺、2-环己烯-1-酮、N,N,3-三甲基苯甲酰胺、N,N-二甲基苯甲酰胺、三亚甲基硫醚、N,N,2-三甲基苯甲酰胺、1,3-二/>烷、四甲基脲、2-氮杂环辛酮、4-甲基-1-丙基-2-吡咯烷酮、5-甲基-1-丙基-2-吡咯烷酮、N,N-二乙基乙酰胺、1,3-丙二硫醇、4,5-二氢-2-甲基噻唑、吡咯烷、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4-氟-N,N-二甲基苯甲酰胺、环庚酮、1-吗啉代戊-1-酮、3-甲基环己酮、N,N-二甲基丁酰胺、己内酰胺、四氢噻吩、2-甲氧基-N,N-二甲基苯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1,2-乙二硫醇、1,4,7,10-四氧杂环十二烷、1,3-二甲基-2-氧代吡咯烷-3-羧酸乙酯、1-(4-甲基哌啶基)丁-1-酮、2-甲基环己酮、1-(2,6-二甲基吗啉-4-基)丁-1-酮、N,N-二乙基甲酰胺、4-(丙-2-基)苯基二甲基氨基甲酸酯、N,N-二甲基-3-苯基丙酰胺、N-(1-甲基-2-甲氧基乙基)-N-氯乙酰基-2-乙基-6-甲基苯胺、二氯乙酰氯、N,N-二乙基-3-(2-甲基-1,3-二氧戊环-2-基)丙酰胺、N-乙酰基己内酰胺、d-樟脑、N-甲基甲酰苯胺、N-乙酰基-N-乙基-β-丙氨酸乙酯、(2,5-二甲氧基苯基)乙醛、4-甲基环己酮、2,6-二甲基-2,5-环己二烯-1,4-二酮、4-乙烯基环己烯二氧化物、尼古丁、2-甲基环戊酮、二甲基佛罗那、二乙基(三氯甲基)膦酸酯、3-甲基-6-亚异丙基环己酮、1-庚酰基-4-甲基哌嗪、N,N-二乙基-4-氧代戊酰胺、N-乙基-N-苯基乙酰胺、二甲基二硫醚、4,6-二甲基嘧啶、1,4-氧硫杂环己烷、N-仲丁基吡咯烷酮、1-(4-甲基哌啶-1-基)戊-1-酮、1-丁基-5-甲基-2-吡咯烷酮、3-甲基-2-/>唑烷酮、N,N-二甲基-4-(丙-2-基)苯甲酰胺、2,5-二甲基吡嗪、二甲基香豆灵、4-(二甲基氨基)-4-氧代丁酸丙酯、二乙基二甲基酰氨基磷酸酯、异佛尔酮、N,N-二甲基4-甲氧基苯甲酰胺、1,2,3,5-四甲氧基苯、3,4,5-三甲氧基甲苯、己内酯、3-甲基-哌啶-2-酮、2-乙基己基水杨酸酯、3-乙基-2-氧代氧戊环-3-羧酸乙酯、1-乙基-3,5,7-三甲基-1,3-二氢-氮杂/>-2-酮、二甲基异山梨醇、甲基环戊烯醇酮丁酸酯、2-(2-甲氧基苯氧基)乙酸乙酯、昔兰尼、2,4,4-三甲基-6-氧代环己-1-烯-1-基乙酸酯、1,2-苯并二氢吡喃酮、三丙二醇乙基醚异构体、3,4-二甲氧基苯丙酮、甲基氨基乙醛二甲基缩醛、2,6-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3-二甲基-1,2,3,4-四氢-4-喹啉酮、3,5-二甲氧基苯甲酸乙酯、4-甲氧基苯甲醛、(4-甲基苯氧基)乙酸乙酯、2,3,4-三甲氧基苯乙酮、乙基咪唑、2-氧代环辛烷羧酸甲酯、2-甲基-4-氧代环己-2-烯羧酸乙酯、2',5'-二甲氧基苯乙酮、甲酸异丁酯、2-(2,6-二甲基苯氧基)乙酸乙酯、2-(苄氧基)乙酸乙酯、乙酰乙酸己酯、戊二酸二乙酯、4-乙氧羰基-2-乙基-3-甲基-2-环己烯-1-酮、荆芥内酯、三丙二醇丁醚、5,5-二甲基-2-氧代呋喃-3-羧酸乙酯、2-乙氧基苯甲醛、甲基-2,4-二甲氧基苯甲酸酯、5,5-二乙基-4-甲氧基呋喃-2(5H)-酮、4,6-二甲基-2-氧代-3,4-二氢-2H-吡喃-5-羧酸乙酯、4-苯氧基丁酸乙酯、2,5-二甲氧基苯丙酮、5,5-二甲基-2-氧代四氢呋喃-3-羧酸乙酯、3-(5-氧代四氢呋喃-2-基)丙酸乙酯、水杨酸苄酯、N,N-二乙基-4-甲基-4H-吡啶-1-羧酰胺、对甲苯基乙腈、5-甲基-2(3H)-呋喃酮、1-甲基-2-(3-吡啶基)吡咯、甲酸戊基酯、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N-丁基乙酰胺、4-甲基苯甲醛、3',4'-二甲氧基异丁酰苯、苯甲醛、1,2,4-三乙氧基苯、异丁基苯氧基乙酸酯、间二甲氧基苯、3-氧代丁酸-1-甲基乙基酯、2-(环己基甲基)-3-氧代丁酸乙酯、5-乙基二氢-2(3H)-呋喃酮、2-异丙基-N,2,3-三甲基丁酰胺、4-(4-甲基哌啶基)吡啶、3-氧杂螺-十一-2-酮、甲酸己基酯、2,2-二甲基-4,6-二氧代环己烷羧酸甲酯、6-乙基-2-甲基-4-氧代环己-2-烯-1-羧酸乙酯、苯丙腈、4,4-二甲基-5,6,7,8-四氢-1H-异色烯-3-酮、2,6-二甲基-4-氧代环己-2-烯羧酸乙酯、N,N-二甲基辛酰胺、1-(2,5-二甲基吡咯烷-1-基)戊-1-酮、γ-丁内酯、乙酰乙酸叔丁酯、4-(甲氧基甲基)苯甲醚、薄荷内酯、2-甲氧基乙基乙酰乙酸酯、对(2,2-二甲氧基乙氧基)苯甲醚、1-(1-乙基丙基)-2-吡咯里嗪酮、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2-乙酰氧基-1-乙氧基丙烷、1,3-二甲基-4-乙基喹诺酮、1-(4-甲氧基苯氧基)丙酮、三丙酸甘油酯、3-二甲基氨基苯甲醚、2,4-二甲基苯甲醛、三聚乙醛、三丁酸甘油酯、2,3,4,5-四甲氧基甲苯、1,3,3-三甲基-2H-喹啉-4-酮、3-环己烯-1-甲醛、水杨酸异丁酯、2-(1-甲基丙基)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2,2-二乙氧基乙氧基)苯、3-(5-氧代氧戊环-2-基)丙酸甲酯、4-乙酰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3-乙基色满-2-酮、3-环己基-3-氧代丙酸乙酯、1-丙基-2(1H)-吡啶酮、7-甲基-4,4a,5,6-四氢-3H-萘-2-酮、1-(3,5-二甲基苯氧基)丙-2-酮、3-(2,5,5-三甲基-1,3-二/>烷-2-基)丙酸乙酯、1-四氢萘酮、4-甲基-3-戊烯-2-酮、1-叔丁基吡咯烷-2-酮、2-(4-(叔丁基)苯氧基)乙酸甲酯、2,6,10,10-四甲基-1-氧杂螺(4,5)癸-2,6-二烯-8-酮、4-乙氧基苯甲酸乙酯、异丁酸麦芽酚酯、4-甲基-1,3-二/>烷、2-乙酰基吡啶、1,4-二乙氧基苯、1-(2,2-二乙氧基乙氧基)-4-甲基苯、环己基内酯、2-(2-丁氧基乙氧基)乙基乙酸酯、N-甲基苯甲酰胺、3-乙酰基-5-丙基二氢呋喃-2(3H)-酮、2,2-二乙氧基乙氧基甲基苯、N-甲基-间甲苯基氨基甲酸酯、乙二醇二丁酸酯、4-氰基-2-氟苯甲酰氯、3,6-二甲基-2,3,3a,4,5,7a-六氢-1-苯并呋喃-2-酮、2-(2-氧代环己基)乙酸乙酯、4-(2-乙酰氧基乙氧基)甲苯、4-(2,5-二甲基吡咯-1-基)-2,6-二甲基吗啉、1-丁基吡啶-2(1H)-酮、N,N-二甲基癸酰胺、戊醛、2-(3-吡啶基)哌啶、4-甲氧基苯丙酮、4-叔丁基-N,N-二甲基苯甲酰胺、乙酰丙酮、2-甲基-2-苯氧基丙酸乙酯、2-乙酰基-5-氧代己酸乙酯、N-仲-异戊基吡咯烷酮、4-甲基-1-四氢萘酮、2-丁氧基乙醇乙酸酯、异丁酸酐、N-己基-2-吡咯烷酮、3-苄基-2,4-戊二酮、5-氧代癸酸乙酯、2-己基-3-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8-乙基-1-氧杂螺[4.5]癸-2-酮、N,N'-二丁基亚乙基脲、3-氧代十二烷酸甲酯、3-甲基-5-异丙基-4-乙氧羰基-2-环己烯-1-酮、6-戊基-2H-吡喃-2-酮、间甲氧基苯乙酮、苯并异/>唑、N,N-二乙基烟酰胺、3-(2-氧代环己基)丙酸乙酯、4-乙氧基苯甲酸丙酯、5-丁基-5-乙基四氢-2H-吡喃-2-酮、2-氧代-1-丙基环己烷羧酸乙酯、2-丙氧基乙基乙酸酯、2-甲基戊二酸二甲酯、邻甲基紫堇杷灵、1-戊基咪唑、N-甲酰基吗啉、2-丁氧基苯甲酸甲酯、7-丁基氧杂环庚烷-2-酮、丙酸酐、苯乙酮、1-(3-甲基哌啶-1-基)戊-1-酮、1-丁基-2-甲基-咪唑、茴香醛二乙基缩醛、1-(2-甲基哌啶-1-基)戊-1-酮、5-丁基-5-乙基氧戊环-2-酮、2,4,6-三甲基苯甲醛、N,N-二乙基环己-3-烯-1-羧酰胺、4-甲氧基苯甲酸丁-2-基酯、丙二醇α甲基苄基醚、5-(苄氧基)戊-2-酮、N,N-二甲基十二酰胺、N,N-二乙基间甲苯酰胺、(s)-二氢博伏内酯、3,4-二氢-3-氧代依杜兰、2-甲氧基苯甲酸丁酯、7-环己基氧杂环庚烷-2-酮、1,4-环己烷二羧酸二甲酯、δ-癸内酯、2,5-二甲基苯氧基异丁酸乙酯、4a,8-二甲基-3,4,5,6,7,8-六氢萘-2-酮、5-羟基-2-癸烯酸内酯、2-(2-氧代氧戊环-3-基)乙酸乙酯、甲基辛内酯、3-戊酮、2,4-二乙酰基呋喃、2'-戊氧基苯乙酮、糠醛、丙二酸二乙酯、1-(氮杂环庚烷-1-基)丁-1-酮、对甲氧基苯戊酮、N,N-二乙基苯甲酰胺、4,4-二甲基萘-1(4H)-酮、γ-癸内酯、胡椒酮、乙酰乙酸乙酯、1-己基咪唑、二氢薄荷内酯、4-庚酮、戊二酸二甲酯、4-(苄氧基)-4-甲基戊-2-酮、3,3-二甲基-1-苯氧基丁-2-酮、草达灭、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苯丙酮、2-苯甲酰基-3-甲基丁酸乙酯、N,N-二乙基-2-甲基环己烷-1-羧酰胺、5-甲基-5-丙基-1,3-二/>烷-2-酮、3-甲基-5-(2-氧代丙基)氧戊环-2-酮、1-(氮杂环庚烷-1-基)戊-1-酮、2-(2-乙氧基乙氧基)-乙醇乙酸酯、2-甲基-1-(1-苯基乙基)咪唑、6-(二乙基氨基)-6-氧代己酸甲酯、5-十一内酯、4-甲基-5-戊基氧戊环-2-酮、2-乙氧基乙基苯甲酸酯、3,4-二氢-2(1H)-萘酮、1-甲氧基-3-(4-甲基苯氧基)苯、N,N-二己基乙酰胺、二氢猕猴桃内酯、1-戊酰基哌啶、6-(二甲基氨基)-6-氧代己酸丙-2-基酯、5,5-二甲基-4-(3-氧代丁基)氧戊环-2-酮、1-辛基吡咯烷-2-酮、γ-十一内酯、4-乙氧基苯乙基乙酸酯、2-己酰基环己烷-1-酮、γ-甲基癸内酯、1-(氮杂环庚烷-1-基)-3-甲基丁-1-酮、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对甲氧基新戊苯酮、2-乙酰基-4-叔丁基环己烷-1-酮、4,4-二丁基-γ-丁内酯、4-乙基-2,6-二甲氧基苯酚、N,N-二乙基环己烷羧酰胺、5-十二内酯、1-己酰基哌啶、1-庚基-1H-咪唑、2-异丙氧基乙基苯甲酸酯、丁酸酐、乙酰乙酸甲酯、2,3,3-三甲基茚满酮、5-己基-4-甲基二氢呋喃-2(3H)-酮、苯氧基丙酮、1-丙氧基-2-丙醇、二正丙基硫醇基氨基甲酸乙酯、1,2-二甲氧基-4-甲基苯、四氢糠基丙酸酯、2-吡咯烷酮、2-甲氧基丙基乙酸酯、4-十二内酯、2-乙氧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N-异戊基丙酰苯胺、戊基哌啶-1-羧酸酯、1-(2-乙基哌啶-1-基)丁-1-酮、2-异丙氧基-苯甲酸异丙酯、N,N-二丁基戊酰胺、2,3-二氢-2,2-二甲基-7-羟基苯并呋喃、2-庚酮、2-[2-(2-甲氧基丙氧基)丙氧基]-1-丙醇、1,2,3,4,5,6,7,8-八氢-2,8,8-三甲基萘-2-甲醛、草灭特、4-甲基喹啉、5-壬酮、N,N-二戊基丁酰胺、3-二甲基氨基-2-甲基苯丙酮、2-乙基-1-戊酰基哌啶、4-(乙氧基甲基)-2-甲氧基苯酚、N,N-二丁基己酰胺、2-乙基己基乳酸酯、三丙二醇单甲醚、3-(2-氧代丙基)-2-戊基环戊酮、1-辛基咪唑、甲酸丁酯、丁草特、5-乙基-2-(2-呋喃基)-4-丙基-间二/>烷、1-甲氧基-4-(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苯、己基哌啶-1-羧酸酯、4-丙基环己酮、2,5,8,11,14,17-六氧杂十八烷、N,N-二乙基琥珀酰胺酸乙酯、二戊基氨基甲酸乙酯、4-甲基苯甲酸2-丁氧基乙酯、4'-戊基苯乙酮、灭草猛、2-环戊基环戊酮、2-丁氧基乙基苯甲酸酯、三甲氧基甲烷、丙酸苯氧基乙酯、4'-异丁基苯乙酮、2-甲基吲哚、N,N,2-三乙基己酰胺、2-甲氧基-4-丙基苯酚、3,5-双(2-甲基丙基)环己烷-1,2-二酮、2,4-二乙氧基-6-甲基嘧啶、乙基-2-羟基苯甲酸酯、对乙氧基苯甲醛、三乙酸甘油酯、对己基苯乙酮、N,N-二异丙基-苯乙酰胺、3-乙基十一烷-4,6-二酮、1-氮萘、5-甲基水杨酸甲酯、N,N-二丙基庚酰胺、4-甲基吡啶、4-戊基环己酮、4-吡啶甲醛、氧戊环-2-基甲基庚酸酯、2-(2-(4-甲基环己-3-烯基)丙基)环戊酮、2-异丙氧基苯酚、苯辛酮、2-苄基-4-甲基-1,3-二/>烷、苯甲酸乙酯、4-甲基-2-(2-甲基丙基)/>烷-4-醇、3-(二乙基氨基)苯丙酮、乙酰乙酸苄酯、苯甲酸异戊酯、吡啶、二氯甲烷和1,1,2,2-四氯乙烷。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非溶剂包含以50重量%或更多的量存在于所述非溶剂中的主要溶剂;以及与所述主要溶剂不同并且以少于50重量%的量存在于所述非溶剂中的辅助溶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非溶剂中的所述主要溶剂选自丙醇、二乙醚、正庚烷、己烷、1,4-丁二醇、辛烷、环戊烷、丙二醇、二甲亚砜、甲醇、乙醇和2-丙醇。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废料聚氯乙烯回收组合物,其中所述非溶剂中的所述辅助溶剂选自丙醇、二乙醚、正庚烷、己烷、1,4-丁二醇、辛烷、环戊烷、丙二醇、二甲亚砜、甲醇、乙醇、2-丙醇、2,4-二甲基己烷、3-乙基-2,4-二甲基戊烷、2,7-二甲基辛烷、2,6-二甲基-庚烷、2-甲基-3-乙基戊烷、3,3-二甲基己烷、2,3,5-三甲基己烷、2,3,4-三甲基戊烷、2,2-二甲基庚烷、3,3-二甲基戊烷、1-(全氟丁基)二十烷、2,5-二甲基己烷、2,2-二甲基己烷、2,3,3-三甲基戊烷、甲酸、2,2,6-三甲基庚烷、2,2,4-三甲基己烷、2,2,3-三甲基戊烷、2,3,3,4-四甲基戊烷、2,4,4-三甲基己烷、1-羟基苯并三唑、3-乙基-2,2-二甲基-戊烷、2,2,4,6,6-五甲基庚烷、2,2,5-三甲基己烷、2-硝基乙醇、2,2,3,4-四甲基戊烷、八甲基三硅氧烷、2,2,3,3-四甲基己烷、1,5-戊二醇、1,1,1,2,2,3,3-七氟十一烷、2,2,5,5-四甲基己烷、2,2,3,3-四甲基戊烷、2,2,4-三甲基戊烷、2,2,4,4-四甲基戊烷、十二甲基环己硅氧烷、乙醛合氨、1,1,1,2,2,3,3,4,4-九氟十六烷、十二甲基五硅氧烷、1,1,1,2,2,3,3-七氟壬烷、1,3-二氧戊环-2-酮、十甲基四硅氧烷、1-(全氟己基)二十二烷、六甲基二硅烷、1,1,1,2,2,3,3,4,4,5,5-十一氟十九烷、十四甲基六硅氧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六烷、1,1,1,2,2,3,3,4,4-九氟十一烷、1,1,1,2,2,3,3,4,4-九氟十二烷、十六甲基七硅氧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四烷、丙炔醇、1,1,1,2,2,3,3,4,4-九氟癸烷、乙醇胺、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二烷、2-羟基丙腈、1,1,1,2,2,3,3,4,4,5,5,6,6-十三氟二十烷、1,1,1,2,2,3,3,4,4-九氟壬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八烷、顺式-2-丁烯-1,4-二醇、1,1,1,2,2,3,3,4,4,5-十氟壬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八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五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四烷、1-(全氟己基)辛烷、1,1,1,2,2,3,3,4,4,5,5-十一氟癸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二烷、1H,8H-十六氟辛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三十烷、二十六甲基十二硅氧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二十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二烷、1,3-丙二醇、1,1,1,2,2,3,3,4,4,5,5,6,6-十三氟十一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九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二十九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十五氟十四烷、1,1,1,2,2,3,3,4,4,5,5,6-十二氟壬烷、1,1,1,2,2,3,3,4,4,5,5-十一氟辛烷、1,1,1,2,2,3,3,4,4,5,5,6,6,7,7-十五氟十三烷、1-全氟辛基辛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癸烷、1,1,1,2,2,3,3,4,4,13,13,14,14,15,15,16,16,16-十八氟十六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三十一烷、乙酰氨基甲醇、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四烷、1-(二十一氟癸基)十一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二十八烷、氰乙醇、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二十烷、1,1,1,2,2,3,3,4,4,5,5,6,6-十三氟辛烷、全氟辛基溴、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十二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二十四烷、二十五氟二十三烷、1-(全氟己基)丙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五烷、1,1,1,2,2,3,3,4,4,5,5,6,6,7,7,8,8-十七氟癸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四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十八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三烷、1,1,1,2,2,3,3,4,4,5,5,6,6,7,7,8,8,9,9,10,10-二十一氟十二烷、乙二醇、三十四氟二十四烷、甘油、1,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1,12,12-二十五氟十四烷、甲基氢过氧化物、H2O、4-羟甲基-1,3-二氧戊环-2-酮、羟基乙腈、全氟辛烷、全氟萘烷、甲磺酸、甲酰胺、4-甲基苯酚、PBr3、H2O2、BBr3、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丁烷、2,2,3-三甲基-丁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戊烷、2,4-二甲基戊烷、2-甲基戊烷、2-甲基己烷、3-甲基戊烷、3-甲基己烷、3-乙基戊烷、3-乙基-3-甲基戊烷、2-甲基庚烷、3,3-二乙基戊烷、3-甲基庚烷、2-甲基辛烷、4-甲基庚烷、3-乙基庚烷、2-甲基-壬烷、3-甲基辛烷、4-甲基辛烷、2-甲基癸烷、3-甲基-壬烷、1,1,3,3-四甲基环戊烷、1,3-丁二醇、4-甲基癸烷、5-甲基-壬烷、4-甲基-壬烷、1,1-二甲基环戊烷、1,1,2-三甲基环戊烷、1,1,2-三甲基环己烷、正癸烷、正壬烷、异丁基环戊烷、异丙基环戊烷、叔丁基环己烷、十五烷、十三烷、1,1,3-三甲基环戊烷、1,1,3-三甲基环己烷、十九烷、十七烷、十八烷、乙基环戊烷、十二烷、正十一烷、丙基环戊烷、异丁基环己烷、异丙基环己烷、1-乙基-1-甲基环戊烷、2,3,3-三甲基-1-丁烯、2,4,4-三甲基-1-戊烯、正己基环戊烷、戊基环戊烷、1-异丙基-4-甲基环己烷、三甲基铝、正十四烷基环戊烷、十三烷基环戊烷、十四烷、正十二烷基环戊烷、正癸基环戊烷、正丙基环己烷、乙基环己烷、3,3-二甲基-1-丁烯、正十六烷、戊烯、2,3,3-三甲基-1-戊烯、癸基环己烷、戊基环己烷、3,4-二环己基-2,5-二甲基己烷、2-甲基-1-丁烯、3,3-二甲基-1-戊烯、4,4-二甲基-1-戊烯、丁基环己烷、甲基环戊烷、甲基环己烷、十氢萘、六氢茚、联环己烷、环己烷、2,4,4-三甲基-2-戊烯、2,3-二甲基-1-戊烯、三环己基甲烷、丁基环戊烷、1-己烯、2,3-二甲基-1-丁烯、甲基甲酰胺、3,3-二甲基-1-丁炔、三甘醇、3-甲氧基-1,2-丙二醇、2,4-二甲基-1-戊烯、1-庚烯、3-甲基-1-戊烯、3-乙基-2-甲基-1-戊烯、1,4-二叔丁基苯、二甘醇、辛烷、甲氧基乙酸、1-壬烯、4-甲基-1-己烯、1,1,3,4,4,6-六甲基四氢萘、1,3,5-三异丙基苯、1,2,2,6,6-五甲基哌啶、1,4-二乙基苯、2-甲基-2-丁烯、异戊二烯、4-甲基-1-戊烯、1-十四碳烯、3-乙基-1-戊烯、2-甲基-3-庚烯、1-癸烯、2,3,4-三甲基-2-戊烯、1-十九碳烯、丁基苯、2-乙氧基-2-甲基-丙烷、1,2-二乙基苯、乙二醛、环己基苯、佳乐麝香、1,2,3,4-四甲基苯、1,2,3,5-四甲基苯、五乙基苯、1,3,5-三甲基苯、异丁醇、过氧乙酸、1,6-己二醇、2,6-二叔丁基-4-甲基吡啶、2,2'-(甲基亚氨基)双-乙醇、1,3-双(1-甲基乙基)-苯、2,7-二异丙基萘、1,2,3,5-四乙基苯、四氢-2,2,5,5-四甲基呋喃、1,5-二异丙基萘、2,3-丁二醇、1,2-二异丙基苯、1-(2-戊基)-4-(3-戊基)苯、十四烷基苯、十五烷基苯、乙基苯、3,6-双-(甲氧基甲基)-杜烯、5-羟基-6-甲氧基-8-[(4-氨基-1-甲基丁基)氨基]喹啉三氢溴化物、1-(1,1-二甲基乙基)-3-甲基苯、十三烷基苯、1-(甲氧基甲基)-4-(2,4,4-三甲基戊-2-基)苯、十二烷基苯、1,2,4-三甲基苯、1-环己基-2-异丙基苯、4,6,6-三甲基双环(3,1,1)庚-3-烯、2,6-二叔丁基吡啶、1,1'-氧基双-辛烷、1,5-己二醇、1-(1,1-二甲基乙基)-3,5-二甲基苯、异戊酸薄荷酯、1-甲基-7-(1-甲基丙基)萘、叔丁醇、β-雪松烯、二甲氧基甲烷、1,2,3,4,5,6,7,8-八氢蒽、叔丁基苯、1,2-己二醇、环己烯、6,10,14-三甲基十五烷-2-酮、δ-杜松烯、异丙基苯、十一烷基苯、2,5-己二醇、二丙二醇、1,6-二甲基-4-异丙基四氢萘、二正丙基醚、二异丙基醚、花侧柏烯、1,4-双(1-甲基乙基)-苯、2,4-二甲基-3-硫杂戊烷、1-甲氧基-4-(2,4,4-三甲基戊-2-基)苯、1-乙氧基丁烷、癸基苯和环庚烷。
CN202280059608.4A 2021-09-03 2022-09-02 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废料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回收的聚氯乙烯和组合物 Pending CN1178974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17874 2021-09-03
KR10-2021-0117881 2021-09-03
KR1020220110822A KR20230034914A (ko) 2021-09-03 2022-09-01 폴리염화비닐 추출용 용매의 스크리닝 방법, 조성물, 재활용된 폴리염화비닐 및 폐기물의 재활용하는 방법
KR10-2022-0110822 2022-09-01
PCT/KR2022/013222 WO2023033601A1 (ko) 2021-09-03 2022-09-02 폴리염화비닐 추출용 용매의 스크리닝 방법, 폐기물의 재활용하는 방법, 재활용된 폴리염화비닐 및 조성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7439A true CN117897439A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46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9608.4A Pending CN117897439A (zh) 2021-09-03 2022-09-02 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废料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回收的聚氯乙烯和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74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ikrishnan et al. Thermo-mechanical degradation of polypropylene (PP) and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blends exposed to simulated recycling
US9458414B2 (en) Cleaning, surfactant, and personal care compositions
JP5844523B2 (ja) 表面からカラーコートおよび種々の汚損層を除去するための配合物、その配合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洗浄方法
Karlsson et al. Dicarboxylic acids and ketoacids formed in degradable polyethylenes by zip depolymerization through a cyclic transition state
US20150351393A1 (en) Composition
Rigotti et al. Novel biobased polylactic acid/poly (pentamethylene 2, 5-furanoate) blends for sustainable food packaging
CN117897439A (zh) 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废料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回收的聚氯乙烯和组合物
Kelly et al. Supercritical CO2: a clean and low temperature approach to blending PDLLA and PEG
JP2013133473A (ja) ポリ乳酸系樹脂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JP2016102152A (ja) ポリマー微粒子
Roa et al. Improvement of the thermal properties of poly (3‐hydroxybutyrate)(PHB) by 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propylene glycol (LMWPPG) addition
CN117897440A (zh) 用于筛选聚氯乙烯提取用溶剂的方法、用于回收废料的方法、回收的聚氯乙烯和组合物
US20230220177A1 (en) Thermally expandable cellulose-based microspheres having low expansion temperatures
Sessa et al. Melt-processed blends of zein with polyvinylpyrrolidone
Lomba et al. Self-aggregation of liquids from biomass in aqueous solution
KR20230034913A (ko) 폴리염화비닐 추출용 용매의 스크리닝 방법, 조성물, 재활용된 폴리염화비닐 및 폐기물의 재활용하는 방법
KR20230034914A (ko) 폴리염화비닐 추출용 용매의 스크리닝 방법, 조성물, 재활용된 폴리염화비닐 및 폐기물의 재활용하는 방법
WO2023033605A1 (ko) 폴리염화비닐 추출용 용매의 스크리닝 방법, 폐기물의 재활용하는 방법, 재활용된 폴리염화비닐 및 조성물
KR20230034753A (ko) 폴리염화비닐 추출용 용매의 스크리닝 방법, 폐기물의 재활용하는 방법 및 재활용된 폴리염화비닐
US20240149236A1 (en) Thermally expandable cellulose-based microspheres
WO2023033601A1 (ko) 폴리염화비닐 추출용 용매의 스크리닝 방법, 폐기물의 재활용하는 방법, 재활용된 폴리염화비닐 및 조성물
Azadimanesh et al. A plasticizer index to universally correlate the normalized work of fracture and elastic modulus of plasticized cellulose triacetates
FR3027236A1 (fr) Emulsion aqueuse de peroxyde de dialkyle
BR112017028436B1 (pt) Composição de perfume compactada que tem caráter floral, processo de construção das referidas composições de perfume e produto de consumo
Mohamed et al. Effect of aging on film strength and morphology of natural additive polypropylene packaging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