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81548A - 层叠体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1548A
CN117881548A CN202280058140.7A CN202280058140A CN117881548A CN 117881548 A CN117881548 A CN 117881548A CN 202280058140 A CN202280058140 A CN 202280058140A CN 117881548 A CN117881548 A CN 117881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und
recording layer
image recording
lithographic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81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难波优介
渡边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2/03112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3032681A1/ja
Publication of CN117881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15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体,其是将具有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的图像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与衬垫纸层叠而成的,上述衬垫纸的透气阻力为55秒以上;或者提供一种层叠体,其是将具有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的图像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与衬垫纸层叠而成的,以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的上述图像记录层侧的面与上述衬垫纸接触的方式重叠,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保存3天前后的上述图像记录层的色差△E小于3.0。

Description

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版印刷版原版和衬垫纸的层叠体。
背景技术
通常,平版印刷版由在印刷过程接受油墨的亲油性图像部和接受润版液的亲水性非图像部构成。平版印刷为如下方法,即,利用水与油性油墨彼此排斥的性质,将平版印刷版的亲油性图像部作为油墨接受部,将亲水性非图像部作为润版液接受部(非油墨接受部),在平版印刷版的表面产生油墨的附着性差异,使油墨仅着墨在图像部之后,将油墨转印于纸等被印刷体而进行印刷。
为了制作该平版印刷版,以往,可广泛使用在亲水性支承体上设置有亲油性感光性树脂层(图像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PS版)。通常,通过如下方法进行制版而获得了平版印刷版:对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通过了高反差软片等原始图像的曝光之后,使图像记录层的成为图像部的部分残留,并通过碱性显影液或有机溶剂溶解去除除此以外的不必要的图像记录层,而使亲水性支承体表面暴露并形成非图像部。
并且,由于对地球环境的关心日益增加,因此与伴随显影处理等湿式处理的废液相关的环境问题变得明显。
对于上述环境问题,指向显影或制版的简单化、无处理化。作为简单的制作方法之一,进行了称为“机上显影”的方法。即,为如下方法:对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曝光之后,直接安装到印刷机而不进行以往的显影,且在通常的印刷工序的初始阶段进行图像记录层的不必要部分的去除。
在本发明中,将能够用于这种机上显影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称为“机上显影型平版印刷版原版”。
作为以往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层叠体,例如,可举出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在支承体上交替地重合集成了具有图像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和衬垫纸,该图像记录层含有(A)红外线吸收剂、(B)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及(C)聚合性化合物,且通过供给印刷油墨和润版液而能够去除未曝光部分,该衬垫纸中的氯化物离子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下,且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2.4μm~5μm。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763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欲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层的臭氧变色抑制性优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和衬垫纸的层叠体。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在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式中包括以下方式。
<1>一种层叠体,其是将具有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的图像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与衬垫纸层叠而成的,上述衬垫纸的透气阻力为55秒以上。
<2>一种层叠体,其是将具有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的图像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与衬垫纸层叠而成的,以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的上述图像记录层侧的面与上述衬垫纸接触的方式重叠,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保存3天前后的上述图像记录层的色差△E小于3.0。
<3>根据<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上述图像记录层还包含酸发色剂。
<4>根据<3>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上述酸发色剂包含无色色素。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上述聚合引发剂包含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
<6>根据<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包含硼酸盐化合物。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HOMO的值为-5.30eV以下。
<8>根据<5>或<6>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HOMO-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HOMO的值为0.60eV以下。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还具有支承体。
<10>根据<9>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上述支承体中的图像记录层侧的表面的明度L*的值为85以下。
<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上述衬垫纸的pH小于5。
<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上述衬垫纸的基重为51g/m2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图像记录层的臭氧变色抑制性优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和衬垫纸的层叠体。
附图说明
图1是优选用于本发明的铝支承体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具有阳极氧化皮膜的铝支承体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具有阳极氧化皮膜的铝支承体的制造方法中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所使用的交变波形电流波形图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具有阳极氧化皮膜的铝支承体的制造方法中的使用了交流电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的径向型单元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5是具有阳极氧化皮膜的铝支承体的制造方法中的阳极氧化处理中所使用的阳极氧化处理装置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是基于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来进行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表示数值范围的“~”以将其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的含义进行使用。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的基团(原子团)的标记中,未标有取代及未取代的标记不仅包含不具有取代基的基团,而且还包含具有取代基的基团。例如,“烷基”不仅包含不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未取代烷基),还包含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取代烷基)。
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为用作包含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这两者的含义的术语,“(甲基)丙烯酰基”为用作包含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酰基这两者的含义的术语。
并且,本说明书中的“工序”这一术语不仅包括独立的工序,即使在无法与其他工序明确区分的情况下,只要可实现该工序的预期目的,则也包括在本术语中。并且,在本发明中,“质量%”与“重量%”的定义相同,且“质量份”与“重量份”的定义相同。
只要无特别限定,则在本发明中组合物中的各成分或聚合物中的各构成单元可以单独包含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而且,在本发明中,关于组合物中的各成分或聚合物中的各构成单元的量,在存在多种相当于组合物中的各成分或聚合物中的各构成单元的物质或构成单元的情况下,只要无特别说明,则是指存在于组合物中的相对应的多种物质或存在于聚合物中的相对应的多种各构成单元的总量。
而且,在本发明中,两种以上的优选方式的组合为更优选方式。
并且,只要无特别说明,则本发明中的重均分子量(Mw)及数均分子量(Mn)为通过使用了TSKgel GMHxL、TSKgel G4000HxL、TSKgel G2000HxL(均为TOSOH CORPORATT0N制造的商品名称)的管柱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装置,并通过溶剂THF(四氢呋喃)、差示折射计检测,并作为标准物质而使用聚苯乙烯换算的分子量。
在本发明中,“平版印刷版原版”这-术语不仅包括平版印刷版原版,而且包括废弃版原版。并且,“平版印刷版”这一术语不仅包含根据需要将平版印刷版原版经由曝光、显影等的操作而制作的平版印刷版,而且包含废弃版。在废弃版原版的情况下,未必需要曝光、显影的操作。另外,废弃版是指例如在彩色报纸印刷中以单色或双色对一部分版面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用于安装于未使用的印版滚筒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在本发明中,“印刷耐久性优异”是指平版印刷版能够印刷的张数多。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层叠体)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是将具有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的图像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以及衬垫纸层叠而成,上述衬垫纸的透气阻力为55秒以上。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的第二实施方式是将具有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的图像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以及衬垫纸层叠而成,以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的上述图像记录层侧的面与上述衬垫纸接触的方式重叠,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保存3天前后的上述图像记录层的色差△E小于3.0。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无特别说明,则在简称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或“层叠体”的情况下,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这两者进行叙述。并且,只要无特别说明,则在简称为“平版印刷版原版”或“图像记录层”等的情况下,对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这两者的平版印刷版原版或图像记录层等进行叙述。
以往,本发明人等发现了:在放置将具有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的图像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以及衬垫纸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的情况下,存在版的色调发生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人等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了上述色调变化是由于由臭氧引起的红外线吸收剂的分解,可见光区域中的版的吸收波长发生变化。
推断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通过上述衬垫纸的透气阻力为55秒以上,抑制由臭氧引起的红外线吸收剂的分解,从而上述图像记录层的臭氧变色抑制性优异。并且,本发明人等发现了,这种图像记录层的臭氧变色抑制性优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以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的上述图像记录层侧的面与上述衬垫纸接触的方式重叠,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保存3天前后的上述图像记录层的色差△E小于3.0。
<衬垫纸的透气阻力>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衬垫纸的透气阻力为55秒以上,从臭氧变色抑制性、视觉辨认度、印刷耐久性及网点再现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5秒~200秒,更优选为70秒~180秒,尤其优选为90秒~150秒。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从臭氧变色抑制性、视觉辨认度、印刷耐久性及网点再现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衬垫纸的透气阻力优选为55秒以上,更优选为55秒~200秒,进一步优选为70秒~180秒,尤其优选为90秒~150秒。
本发明中的衬垫纸的透气阻力的测定遵照JIS P 8117:2009的“纸及板纸-透气度及透气阻力试验方法”中所记载的王研式(Oken-type)试验机法来进行。
<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保存3天前后的上述图像记录层的色差△E>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以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的上述图像记录层侧的面与上述衬垫纸接触的方式重叠,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保存3天前后的上述图像记录层的色差△E小于3.0,从臭氧变色抑制性、视觉辨认度、印刷耐久性及网点再现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尤其优选为1.5以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以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的上述图像记录层侧的面与上述衬垫纸接触的方式重叠,从臭氧变色抑制性、视觉辨认度、印刷耐久性及网点再现性的观点出发,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保存3天前后的上述图像记录层的色差△E优选小于3.0,更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尤其优选为1.5以下。
另外,色差△E的下限值为0。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一面侧的最外层、即在层叠体中与衬垫纸接触的层优选为图像记录层。
本发明中的上述色差△E的测定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将以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的上述图像记录层侧的面与上述衬垫纸接触的方式重叠的层叠体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放置3天。另外,暗室的臭氧浓度设为20ppb。
使用反射浓度计(X-Rite Inc.制造的eXact),测定上述层叠体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L*a*b*值,并计算色差E值。
将放置前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E值设为E0、将放置3天后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E值设为E,求出△E=E-E0
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只要是2张以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和1张以上的衬垫纸的层叠体即可,优选为交替地层叠有平版印刷版原版和衬垫纸的层叠体。
层叠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及衬垫纸的数量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制,只要根据需要适当选择即可,例如,可以层叠数千张平版印刷版原版。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层叠方向,也并无特别限制,可以在相同方向上层叠所有平版印刷版原版,也可以以1张衬垫纸与2张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图像记录层侧的最外层分别接触的方式夹持而进行层叠。此时,可以在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支承体侧彼此之间层叠衬垫纸,也可以不进行层叠。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可以用包装纸或包装容器等包装部件进行包装。作为包装部件,能够使用公知的包装部件,例如,可举出具有遮光性及防湿性的包装部件等。
并且,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可以在其上下具有如背衬纸板等那样的保护部件。
〔〔衬垫纸〕〕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为平版印刷版原版和衬垫纸的层叠体。
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衬垫纸的pH优选为3以上,更优选为3~8,进一步优选为3~6.5,尤其优选为3.5~5。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衬垫纸的pH优选小于5。
本发明中的衬垫纸的pH通过JIS P8133(2012)中所规定的冷水提取法来测定。
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将测定的衬垫纸裁剪或撕裂成约1cm2的大小。称量试样2.0g±0.1g,放入到250mL的带磨口玻璃烧瓶中。在装有试样片的带磨口玻璃烧瓶中加入水100mL,确认所有试验片浸渍于水中。将烧瓶用磨口玻璃塞盖上,并在20℃~25℃下静置1小时。在此期间,将带磨口玻璃烧瓶振动至少1次。
用网眼粗的玻璃过滤器对提取液进行过滤,将滤液转移到小的烧杯中,加入1mol/L氯化钾溶液2mL,在20℃~25℃下进行pH测定,将所获得的pH作为衬垫纸的pH。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衬垫纸的材质,为了抑制材料成本,优选选择低成本原料,例如,能够利用使用了100质量%的木材纸浆的纸、与木材纸浆一起混合使用了合成纸浆的纸及在它们的表面设置有低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层的纸等。
具体而言,可举出使用如下纸浆进行了抄纸的酸性纸,该纸浆是将漂白牛皮纸桨进行打浆,在稀释成4质量%的浓度的纸浆中加入施胶剂以达到原纸质量的0.1质量%、加入纸张增强剂以达到0.2质量%,进一步加入了硫酸铝直至pH达到5.0的纸浆,但是可优选使用如下中性纸,即,作为施胶剂而使用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烯基琥珀酸酐(ASA)等中性施胶剂,代替硫酸铝而将碳酸钙用作填料且pH为7~8。
其中,作为衬垫纸,优选为纸,更优选为包含硫酸铝或碳酸钙的纸,尤其优选为包含碳酸钙的纸。
并且,作为衬垫纸的材质,优选为包含50质量%以上的纸浆的纸,更优选为包含70质量%以上的纸浆的纸,尤其优选为包含80质量%以上的纸浆的纸。
作为衬垫纸,相对于衬垫纸整体,钙含量优选为0.15质量%~0.5质量%,更优选为0.2质量%~0.45质量%,尤其优选为0.25质量%~0.4质量%。
衬垫纸的钙含量通过对衬垫纸进行荧光X射线测定而获得。
纸中所包含的钙主要是作为中性纸的填料广泛使用的碳酸钙,具有提高纸的白色度的作用。
衬垫纸的基重(基于JIS P8124(2011)中所规定的测定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9g/m2~80g/m2,更优选为35g/m2~70g/m2,尤其优选为51g/m2~65g/m2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衬垫纸的基重优选为51g/m2以上。
衬垫纸的厚度(基于JIS P8118(2014)中所规定的测定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为20μm~100μm,更优选为42μm~80μm,进一步优选为45μm~65μm,尤其优选为45μm~55μm。
并且,从斑点状颜色缺陷抑制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衬垫纸的总质量,衬垫纸的含水量(将衬垫纸在25℃/50%RH下保管且衬垫纸的含水量稳定时的含水量)优选为0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0质量%~15质量%,尤其优选为0质量%~10质量%。
并且,作为衬垫纸,能够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10-76336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衬垫纸。
衬垫纸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制,但是可举出与平版印刷版原版的面方向的形状相同的形状或比其大的形状。
〔〔平版印刷版原版〕〕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为平版印刷版原版和衬垫纸的层叠体。
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具有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的图像记录层。
并且,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优选为机上显影型平版印刷版原版。
而且,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优选具有支承体及上述图像记录层,尤其优选依次具有支承体、底涂层及图像记录层。
并且,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优选上述图像记录层为一面侧的最外层。
以下,对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的各构成要件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图像记录层>
上述图像记录层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
并且,上述图像记录层优选为负型图像记录层,更优选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负型图像记录层。
关于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从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图像记录层的未曝光部能够通过润版液及印刷油墨中的至少任一种来去除。
从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上述图像记录层优选还包含酸发色剂。
并且,从视觉辨认度、印刷耐久性及网点再现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合引发剂优选包含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更优选包含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及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
以下,对图像记录层中所包含的各成分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红外线吸收剂〕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在图像记录层中包含红外线吸收剂。
作为红外线吸收剂,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颜料及染料。
作为可用作红外线吸收剂的染料,能够利用市售的染料及例如“染料便览”(TheSociety of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Japan.编辑,昭和45年刊)等文献中所记载的公知的染料。具体而言,可举出偶氮染料、金属络合盐偶氮染料、吡唑啉酮偶氮染料、萘醌染料、蒽醌染料、酞菁染料、碳鎓(carbonium)染料、醌亚胺染料、次甲基染料、花青染料、方酸色素、吡喃鎓盐、金属硫醇络合物等染料。
作为这些染料中尤其优选的染料,可举出花青色素、方酸色素、吡喃鎓盐、镍硫醇络合物、吲哚菁色素。而且,可举出花青色素、吲哚菁色素。其中,尤其优选花青色素。
作为上述红外线吸收剂,优选为在间位具有氧原子或氮原子的阳离子性的聚次甲基色素。作为阳离子性的聚次甲基色素,优选举出花青色素、吡喃鎓色素、硫代吡啶鎓色素、薁色素等,从获得的容易性、导入反应时的溶剂溶解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花青色素。
作为花青色素的具体例,可举出日本特开2001-133969号公报的0017~0019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日本特开2002-023360号公报的0016~0021段、日本特开2002-040638号公报的0012~0037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优选举出日本特开2002-278057号公报的0034~0041段、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的0080~0086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尤其优选举出日本特开2007-90850号公报的0035~0043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日本特开2012-206495号公报的0105~0113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并且,还能够优选使用日本特开平5-5005号公报的0008~0009段、日本特开2001-222101号公报的0022~0025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作为颜料,优选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的0072~0076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并且,上述红外线吸收剂例如优选包含通过红外线曝光而分解的红外线吸收剂(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更优选包含分解发色型红外线吸收剂。
推断为,通过使用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作为上述红外线吸收剂而上述红外线吸收剂或其分解物促进聚合,并且,通过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分解物与聚合性化合物相互作用而印刷耐久性优异。
上述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优选为具有通过红外线曝光吸收红外线并进行分解,而进行发色的功能的红外线吸收剂。
以下,也将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通过红外线曝光吸收红外线并进行分解而形成的发色的化合物称为“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的发色体”。
并且,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优选具有通过红外线曝光吸收红外线,并将所吸收的红外线转换为热的功能。
关于上述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只要吸收红外线波长区域(波长750nm~1mm)的至少一部分光,并进行分解即可,但是优选为在750nm~1,400nm的波长区域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红外线吸收剂,更优选为在760nm~900nm的波长区域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红外线吸收剂。
更具体而言,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优选为因红外线曝光而分解,并生成在500nm~600nm的波长区域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化合物的化合物。
上述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优选为通过由红外线曝光引起的热、电子转移或该两者而分解的红外线吸收剂,更优选为通过由红外线曝光引起的电子转移而分解的红外线吸收剂。在此,“通过电子转移而分解”是指通过红外线曝光从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的HOMO(最高占据轨道)激励到LUMO(最低未占分子轨道)的电子在分子内电子转移到分子内的受电子基团(电位接近LUMO的基团),随之发生分解。
并且,作为红外线吸收剂及通过红外线曝光而分解的红外线吸收剂,能够优选使用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红外线吸收剂。
而且,作为通过红外线曝光而分解的红外线吸收剂,能够优选使用日本特表2008-544322号公报或国际公开第2016/027886号中所记载的红外线吸收剂。
并且,作为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的花青色素,能够优选使用国际公开第2019/219560号中所记载的红外线吸收性化合物。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及网点再现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红外线吸收剂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的值优选为-5.00eV以下,更优选为-5.30eV以下。
并且,作为下限,从印刷耐久性及网点再现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90eV以上,更优选为-5.75eV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60eV以上。
在本发明中,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最高占据轨道(HOMO)及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的计算。
首先,将作为计算对象的化合物中的游离的抗衡离子从计算对象中排除。例如,在阳离子性的一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阳离子性的红外线吸收剂中从计算对象中排除抗衡阴离子,在阴离子性的一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中从计算对象中排除抗衡阳离子。在此所说的游离是指作为对象的化合物与其抗衡离子未通过共价键连结。
使用量子化学计算软件Gaussian09,在DFT(B3LYP/6-31G(d))下进行结构最优化。
关于MO(分子轨道)能量计算,以通过上述结构最优化获得的结构在DFT(B3LYP/6-31+G(d,p)/CPCM(溶剂(solvent)=甲醇(methanol))下进行。
根据以下公式,将通过上述MO能量计算获得的MO能量Ebare(单位:哈特里)转换为本发明中用作HOMO及LUMO的值的Escaled(单位:eV)。
Escaled=0.823168×27.2114×Ebare-1.07634
另外,27.2114为只用于将哈特里转换为eV的系数,0.823168和-1.07634为调节系数,确定成为计算对象的化合物的HOMO和LUMO,以使计算与实测值匹配。
红外线吸收剂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并且,作为红外线吸收剂,可以并用颜料和染料。
上述图像记录层中的红外线吸收剂的总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0.1质量%~10.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5.0质量%。
〔聚合性化合物〕
本发明中的图像记录层包含聚合性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聚合性化合物是指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
作为聚合性基团,并无特别限定,只要是公知的聚合性基团即可,但是优选为烯属不饱和基团。并且,作为聚合性基团,可以是自由基聚合性基团,也可以是阳离子聚合性基团,但是优选为自由基聚合性基团。
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基团,可举出(甲基)丙烯酰基、烯丙基、乙烯基苯基、乙烯基等,从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甲基)丙烯酰基。
聚合性化合物的分子量(在具有分子量分布的情况下为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以上且小于2,500。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以是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也可以是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优选为具有至少1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加成聚合性化合物(烯属不饱和化合物)。
作为烯属不饱和化合物,优选为至少具有1个末端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更优选为具有个2个以上的末端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具有单体、预聚物即二聚体、三聚体或低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等化学形态。
其中,作为上述聚合性化合物,从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3官能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更优选包含7官能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包含10官能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并且,从所获得的平版印刷版中的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合性化合物优选包含3官能以上(优选为7官能以上,更优选为10官能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包含3官能以上(优选为7官能以上,更优选为10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并且,作为上述聚合性化合物,从机上显影性及污染抑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2官能以下的聚合性化合物,更优选包含2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尤其优选包含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从印刷耐久性、机上显影性及污染抑制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上述图像记录层中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总质量,2官能以下的聚合性化合物(优选为2官能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10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100质量%,尤其优选为15质量%~100质量%。
-低聚物-
作为图像记录层中所包含的聚合性化合物,优选含有作为低聚物的聚合性化合物(以下,也简称为“低聚物”。)。
在本发明中,低聚物表示分子量(在具有分子量分布的情况下为重均分子量)为600以上且40,000以下,并且包含至少1个聚合性基团的聚合性化合物。
从耐化学性、印刷耐久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作为低聚物的分子量,优选为1,000以上且25,000以下。
并且,从提高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1分子的低聚物中的聚合性基团数量优选为2个以上,更优选为3个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个以上,尤其优选为10个以上。
并且,低聚物中的聚合性基团的数量的上限值并无特别限制,但是聚合性基团的数量优选为20以下。
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作为低聚物优选聚合性基团的数量为7个以上,并且分子量为1,000以上且40,000以下,更优选聚合性基团的数量为7个以上且20个以下,并且分子量为1,000以上且25,000以下。
另外,可以含有在制造低聚物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聚合物成分。
从印刷耐久性、视觉辨认度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低聚物优选具备选自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具有酯键的化合物及具有环氧残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具备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环氧残基是指由环氧基形成的结构,例如表示与通过酸基(羧酸基等)与环氧基的反应获得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作为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能够优选使用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并且,作为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可以使用通过高分子反应将聚合性基团导入到通过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化合物的反应获得的聚氨酯的化合物。
例如,可以通过使具有环氧基及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与聚氨酯低聚物进行反应而获得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该聚氨酯低聚物通过使具有酸基的多元醇化合物与聚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反应而获得。
作为低聚物的例子的具有酯键的化合物中的聚合性基团的数量优选为3个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个以上。
作为低聚物的例子的具有环氧残基的化合物,优选在化合物内包含羟基的化合物。
并且,具有环氧残基的化合物中的聚合性基团的数量优选为2~6,更优选为2~3。
作为上述具有环氧残基的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丙烯酸与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而获得。
将低聚物的具体例示于下述中,但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低聚物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低聚物,可以使用市售品,可举出UA-510H、UA-306H、UA-306I、UA-306T(均由KYOEISHA CHEMICAL CO.,LTD.制造)、UV-1700B、UV-6300B、UV7620EA(均由Nippon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造)、U-15HA(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造)、EBECRYL450、EBECRYL657、EBECRYL885、EBECRYL800、EBECRYL3416、EBECRYL860(均由DAICEL-ALLNEX LTD.制造)等,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从提高耐化学性、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残渣的抑制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图像记录层中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总质量,低聚物的含量优选为30质量%~100质量%,更优选为50质量%~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100质量%。
-低分子聚合性化合物-
聚合性化合物还可以包含除了上述低聚物以外的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除了低聚物以外的聚合性化合物,从耐化学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低分子聚合性化合物。作为低分子聚合性化合物,可以是单体、二聚体、三聚体或它们的混合物等化学形态。
并且,作为低分子聚合性化合物,从耐化学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具有3个以上的烯属不饱和基团的聚合性化合物及具有异氰脲环结构的聚合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聚合性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低分子聚合性化合物表示分子量(在具有分子量分布的情况下为重均分子量)为50以上且小于800的聚合性化合物。
作为低分子聚合性化合物的分子量,从耐化学性、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残渣的抑制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以上且小于800,更优选为300以上且小于800,进一步优选为400以上且小于800。
在聚合性化合物包含低分子聚合性化合物作为除了低聚物以外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情况下(在包含两种以上的低分子聚合性化合物的情况下为其总量),从耐化学性、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残渣的抑制性的观点出发,上述低聚物与低分子聚合性化合物之比(低聚物/低分子聚合性化合物)以质量基准计优选为10/1~1/10,更优选为10/1~3/7,进一步优选为10/1~7/3。
并且,作为低分子聚合性化合物,还能够优选使用国际公开第2019/013268号的0082~0086段中所记载的聚合性化合物。
聚合性化合物的结构、单独使用或并用、添加量等使用方法的详细内容,能够任意设定。
其中,从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图像记录层优选包含两种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
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在包含两种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的情况下为聚合性化合物的总含量)优选为5质量%~75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60质量%。
〔聚合引发剂〕
本发明中的图像记录层包含聚合引发剂。
并且,作为聚合引发剂,从灵敏度、印刷耐久性、机上显影性及着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更优选包含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及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
-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
上述图像记录层优选包含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
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为在通过红外线曝光而红外线吸收剂的电子被激励时,通过分子间电子移动接受一电子而产生自由基等聚合引发种的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为通过光、热或该两者的能量而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等聚合引发种的化合物,且能够适当选择并使用公知的热聚合引发剂、具有键离解能小的键的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等。
作为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优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更优选鎓化合物。
并且,作为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优选为红外线感光性聚合引发剂。
作为受电子型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a)有机卤化物、(b)羰基化合物、(c)偶氮化合物、(d)有机过氧化物、(e)茂金属化合物、(f)叠氮化合物、(g)六芳基联咪唑化合物、(i)二砜化合物、(j)肟酯化合物、(k)鎓化合物。
(a)作为有机卤化物,例如优选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的0022~0023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b)作为羰基化合物,例如优选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的0024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c)作为偶氮化合物,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平8-10862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偶氮化合物等。
(d)作为有机过氧化物,例如优选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的0025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e)作为茂金属化合物,例如优选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的0026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f)作为叠氮化合物,例如能够举出2,6-双(4-叠氮亚苄基)-4-甲基环己酮等化合物。
(g)作为六芳基联咪唑化合物,例如优选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的0027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i)作为二砜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昭61-166544号、日本特开2002-328465号的各公报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j)作为肟酯化合物,例如优选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的0028~0030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在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中,作为优选的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从固化性的观点出发,可举出肟酯化合物及鎓化合物。其中,从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碘鎓盐化合物、锍盐化合物或吖嗪鎓盐化合物,更优选碘鎓盐化合物或锍盐化合物,尤其优选碘鎓盐化合物。
以下示出这些化合物的具体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碘鎓盐化合物的例子,优选二芳基碘鎓盐化合物,尤其,更优选被给电子基团、例如烷基或烷氧基取代而得的二苯基碘鎓盐化合物,并且,优选非对称的二苯基碘鎓盐化合物。作为具体例,可举出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4-甲氧基苯基-4-(2-甲基丙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4-(2-甲基丙基)苯基-对-甲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4-己氧基苯基-2,4,6-三甲氧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4-己氧基苯基-2,4-二乙氧基苯基碘鎓=四氟硼酸盐、4-辛氧基苯基-2,4,6-三甲氧基苯基碘鎓=1-全氟丁基磺酸盐、4-辛氧基苯基-2,4,6-三甲氧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双(4-叔丁基苯基)碘鎓=四苯硼酸盐。
作为锍盐化合物的例子,优选三芳基锍盐化合物,尤其优选吸电子基团、例如芳香环上的基团的至少一部分被卤原子取代而得的三芳基锍盐化合物,进一步优选芳香环上的卤原子的总取代数为4个以上的三芳基锍盐化合物。作为具体例,可举出三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苯基锍=苯甲酰基甲酸盐、双(4-氯苯基)苯基锍=苯甲酰基甲酸盐、双(4-氯苯基)-4-甲基苯基锍=四氟硼酸盐、三(4-氯苯基)锍=3,5-双(甲氧基羰基)苯磺酸盐、三(4-氯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2,4-二氯苯基)锍=六氟磷酸盐。
并且,作为碘鎓盐化合物及锍盐化合物的抗衡阴离子,优选磺酰胺阴离子或磺酰亚胺阴离子,更优选磺酰亚胺阴离子。
作为磺酰胺阴离子,优选芳基磺酰胺阴离子。
并且,作为磺酰亚胺阴离子,优选双芳基磺酰亚胺阴离子。
作为磺酰胺阴离子或磺酰亚胺阴离子的具体例,优选举出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阴离子。
并且,从显影性及所获得的平版印刷版中的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可以包含由下述式(II)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式(II)中,XA表示卤原子,RA表示芳基。
作为式(II)中的XA,具体而言,可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及碘原子。这些中,关于氯原子或溴原子,由于灵敏度优异,因此优选,尤其优选溴原子。
并且,在式(II)中,作为RA,从灵敏度与保存稳定性的均衡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被酰胺基取代的芳基。
作为由上述式(II)表示的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能够优选使用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聚合引发剂。
从提高灵敏度及不易发生版磨损的观点出发,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优选为-3.00eV以下,更优选为-3.02eV以下。
并且,作为下限,优选为-3.80eV以上,更优选为-3.60eV以上。
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30质量%,尤其优选为0.8质量%~20质量%。
-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
从有助于提高平版印刷版中的耐化学性及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聚合引发剂优选包含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更优选包含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及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这两者。
作为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以下5种。
(i)烷基或芳基酸根型络合物:认为碳-杂键氧化性断裂,并生成活性自由基。具体而言,可举出硼酸盐化合物等。
(ii)氨基乙酸化合物:认为因氧化而与氮相邻的碳上的C-X键断裂而生成活性自由基。作为X,优选氢原子、羧基、三甲基甲硅烷基或苄基。具体而言,可举出N-苯基甘氨酸类(可以在苯基中具有取代基。)、N-苯基亚氨基二乙酸(可以在苯基中具有取代基。)等。
(iii)含硫化合物:将上述氨基乙酸化合物的氮原子取代为硫原子而成的化合物可通过相同的作用而生成活性自由基。具体而言,可举出苯硫基乙酸(可以在苯基中具有取代基。)等。
(iv)含锡化合物:将上述氨基乙酸化合物的氮原子取代为锡原子而成的化合物可通过相同的作用而生成活性自由基。
(v)亚磺酸盐类:可通过氧化而生成活性自由基。具体而言,可举出芳基亚磺酸钠等。
这些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中,从印刷耐久性及灵敏度的观点出发,图像记录层优选含有硼酸盐化合物。作为硼酸盐化合物,优选四芳基硼酸盐化合物或单烷基三芳基硼酸盐化合物,从化合物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四芳基硼酸盐化合物,尤其优选四苯基硼酸盐化合物。
作为硼酸盐化合物所具有的抗衡阳离子,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为碱金属离子或四烷基铵离子,更优选为钠离子、钾离子或四丁基铵离子。
作为硼酸盐化合物,具体而言,优选举出四苯基硼酸钠。
并且,从耐化学性及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优选为-6.00eV以上,更优选为-5.95eV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93eV以上,尤其优选大于-5.90eV。
并且,作为上限,优选为-5.00eV以下,更优选为-5.40eV以下。
以下,作为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优选的具体例,优选举出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聚合引发剂。
并且,从视觉辨认度、印刷耐久性及经时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图像记录层优选包含选自作为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鎓化合物及作为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硼酸盐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更优选包含作为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鎓化合物和作为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硼酸盐化合物。
并且,上述图像记录层优选包含硼酸盐化合物作为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更优选包含硼酸盐化合物作为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并且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HOMO-上述硼酸盐化合物的HOMO的值为0.70eV以下。
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可以仅添加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0.01质量%~30质量%,更优选为0.05质量%~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20质量%。
并且,本发明中的优选方式之一为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与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形成盐的方式。
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上述鎓化合物为鎓离子与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中的阴离子(例如,四苯基硼酸盐阴离子)的盐的方式。并且,更优选举出上述碘鎓盐化合物中的碘鎓阳离子(例如,二-对甲苯基碘鎓阳离子)与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中的硼酸盐阴离子形成盐的碘鎓硼酸盐化合物。
作为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与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形成盐的方式的具体例,优选举出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方式。
在本发明中,在图像记录层包含鎓离子和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中的阴离子的情况下,图像记录层包含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及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
〔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及红外线吸收剂的关系〕
本发明中的图像记录层包含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及上述红外线吸收剂,优选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HOMO为-6.0eV以上,并且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LUMO为-3.0eV以下。
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HOMO及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LUMO的更优选方式分别如上所述。
推测为,在本发明中的图像记录层中,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至少一种及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例如如下述化学式所记载那样进行了能量的传递。
因此认为,若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HOMO为-6.0eV以上,并且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LUMO为-3.0eV以下,则自由基的产生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容易使耐化学性及印刷耐久性更优异。
[化学式2]
从印刷耐久性及耐化学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HOMO-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HOMO的值优选为1.0eV以下,更优选为0.70eV以下,尤其优选为0.60eV以下。并且,从相同的观点出发,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HOMO-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HOMO的值优选为-0.200eV以上,更优选为-0.100eV以上。另外,负值是指上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HOMO比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HOMO高。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及耐化学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LUMO-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LUMO的值优选为1.00eV以下,更优选为0.700eV以下。并且,从相同的观点出发,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LUMO-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LUMO的值优选为-0.200eV以上,更优选为-0.100eV以上。
并且,从相同的观点出发,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LUMO-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LUMO的值优选为1.00eV~-0.200eV,更优选为0.700eV~-0.100eV。另外,负值是指上述红外线吸收剂的LUMO比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LUMO高。
〔粒子〕
从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图像记录层优选包含粒子。
作为粒子,可以是有机粒子,也可以是无机粒子,但是从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有机粒子,更优选包含聚合物粒子。
作为无机粒子,能够使用公知的无机粒子,能够优选使用二氧化硅粒子、二氧化钛粒子等金属氧化物粒子。
聚合物粒子优选选自热塑性树脂粒子、热反应性树脂粒子、具有聚合性基团的聚合物粒子、内含疏水性化合物的微胶囊及微凝胶(交联聚合物粒子)中。其中,优选具有聚合性基团的聚合物粒子或微凝胶。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聚合物粒子包含至少1个烯属不饱和基团。由于存在这种聚合物粒子,可获得提高曝光部的印刷耐久性及未曝光部的机上显影性的效果。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聚合物粒子优选为热塑性树脂粒子。
作为热塑性树脂粒子,优选1992年1月的Research Disclosure No.33303、日本特开平9-12338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3185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7124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171250号公报及欧洲专利第931647号说明书等中所记载的热塑性聚合物粒子。
作为构成热塑性树脂粒子的聚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乙烯、苯乙烯、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乙烯咔唑、具有聚亚烷基结构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等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能够优选举出包含聚苯乙烯、苯乙烯及丙烯腈的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塑性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0.01μm~3.0μm。
作为热反应性树脂粒子,可举出具有热反应性基的聚合物粒子。热反应性聚合物粒子通过基于热反应的交联及进行交联时的官能团变化而形成疏水性区域。
作为具有热反应性基团的聚合物粒子中的热反应性基团,只要可形成化学键,则可以是进行任何反应的官能团,但是优选聚合性基团,作为其例,优选举出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烯属不饱和基团(例如,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烯丙基等)、阳离子聚合性基团(例如,乙烯基、乙烯氧基、环氧基、氧杂环丁基等)、进行加成反应的异氰酸基或其嵌段物、环氧基、乙烯氧基及具有作为这些的反应目标的活性氢原子的官能团(例如,氨基、羟基、羧基等)、进行缩合反应的羧基及作为反应目标的羟基或氨基、进行开环加成反应的酸酐及作为反应目标的氨基或羟基等。
作为微胶囊,例如为如日本特开2001-27774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277742号公报中所记载,在微胶囊内含图像记录层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成分的微胶囊。图像记录层的构成成分还可在微胶囊外含有。含有微胶囊的图像记录层,其优选方式为在微胶囊内含疏水性构成成分,且在微胶囊外含有亲水性构成成分的结构。
微凝胶(交联聚合物粒子)能够在其表面或内部的至少一者含有图像记录层的构成成分的一部分。尤其,从所获得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灵敏度及所获得的平版印刷版的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其表面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的反应性微凝胶。
为了对本图像记录层的构成成分进行微胶囊化或微凝胶化,能够应用公知的方法。
并且,作为聚合物粒子,从所获得的平版印刷版的印刷耐久性、耐污染性及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通过作为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的多元酚化合物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的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的反应而获得的聚合物粒子。
作为上述多元酚化合物,优选具备多个具有酚性羟基的苯环的化合物。
作为具有上述活性氢的化合物,优选多元醇化合物或多胺化合物,更优选多元醇化合物,进一步优选选自丙二醇、甘油及三羟甲基丙烷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作为通过作为在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羟基的多元酚化合物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加成物的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及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的反应而获得的树脂的粒子,优选举出日本特开2012-206495号公报的0032~0095段中所记载的聚合物粒子。
而且,作为聚合物粒子,从所获得的平版印刷版的印刷耐久性及耐溶剂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疏水性主链,且包含i)具有直接与上述疏水性主链键合的侧氰基的构成单元及ii)具有包含亲水性聚环氧烷链段的侧基的构成单元这两者。
作为上述疏水性主链,优选举出丙烯酸树脂链。
作为上述侧氰基的例子,优选举出-[CH2CH(C≡N)]-或-[CH2C(CH3)(C≡N)]-。
并且,具有上述侧氰基的构成单元能够容易地衍生自烯属不饱和单体、例如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或它们的组合。
并且,作为上述亲水性聚环氧烷链段中的环氧烷,优选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更优选环氧乙烷。
上述亲水性聚环氧烷链段中的环氧烷结构的重复数量优选为10~100,更优选为25~75,进一步优选为40~50。
作为具有疏水性主链,且包含i)具有直接与上述疏水性主链键合的侧氰基的构成单元及ii)具有包含亲水性聚环氧烷链段的侧基的构成单元这两者的树脂的粒子,优选举出日本特表2008-503365号公报的0039~0068段中所记载的粒子。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合物粒子优选具有亲水性基团。
作为上述亲水性基团,只要是具有亲水性的结构,则并无特别限制,但是可举出羧基等酸基、羟基、氨基、氰基、聚环氧烷结构等。
其中,从机上显影性及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聚环氧烷结构,更优选聚环氧乙烷结构、聚环氧丙烷结构或聚乙烯/环氧丙烷结构。
并且,从机上显影性及机上显影时的显影残渣抑制性的观点出发,作为上述聚环氧烷结构,优选具有聚环氧丙烷结构,更优选具有聚环氧乙烷结构及聚环氧丙烷结构。
并且,作为上述亲水性基团,从印刷耐久性、着墨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具有氰基的构成单元或由下述式Z表示的基团,更优选包含由下述式(AN)表示的构成单元或由下述式Z表示的基团,尤其优选包含由下述式Z表示的基团。
*-Q-W-Y 式Z
式Z中,Q表示二价的连结基团,W表示具有亲水性结构的二价的基团或具有疏水性结构的二价的基团,Y表示具有亲水性结构的一价的基团或具有疏水性结构的一价的基团,W及Y中的任一个具有亲水性结构,*表示与其他结构的键合部位。
[化学式3]
式(AN)中,RAN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从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合物粒子中所包含的聚合物优选包含由具有氰基的化合物形成的构成单元。
氰基通常优选使用具有氰基的化合物(单体)作为包含氰基的构成单元而导入到树脂。作为具有氰基的化合物,可举出丙烯腈化合物,优选举出(甲基)丙烯腈。
作为具有氰基的构成单元,优选为由丙烯腈化合物形成的构成单元,更优选由(甲基)丙烯腈形成的构成单元、即由上述式(AN)表示的构成单元。
在上述聚合物包含具备具有氰基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的情况下,从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具备具有氰基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的总质量,具备具有氰基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中的具有氰基的构成单元、优选为由上述式(AN)表示的构成单元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90质量%,更优选为20质量%~80质量%,尤其优选为30质量%~60质量%。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着墨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合物粒子优选包含具有由上述式Z表示的基团的聚合物粒子。
上述式Z中的Q优选为碳原子数1~20的二价的连结基团,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10的二价的连结基团。
并且,上述式Z中的Q优选为亚烷基、亚芳基、酯键、酰胺键或将它们组合2个以上而得的基团,更优选为亚苯基、酯键或酰胺键。
上述式Z的W中的具有亲水性结构的二价的基团优选聚亚烷氧基或在聚亚烷氧基的一个末端键合有-CH2CH2NRW-的基团。另外,RW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上述式Z的W中的具有疏水性结构的二价的基团优选为-RWA-、-O-RWA-O-、-RWN-RWA-NRW-、-OC(=O)-RWA-O-或-OC(=O)-RWA-O-。另外,RWA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6~120的直链、支链或环状亚烷基、碳原子数6~120的卤代亚烷基、碳原子数6~120的亚芳基、碳原子数6~120的亚烷基芳基(alkarylene group)(从烷基芳基除去1个氢原子而得的二价的基团)或碳原子数6~120的亚芳烷基。
上述式Z的Y中的具有亲水性结构的一价的基团优选为-OH、-C(=O)OH、在末端为氢原子或烷基的聚亚烷氧基或者末端为氢原子或烷基的聚亚烷氧基的另一个末端键合有-CH2CH2NRW-的基团。
上述式Z的Y中的具有疏水性结构的一价的基团优选为碳原子数6~120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碳原子数6~12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6~120的芳基、碳原子数7~120的烷芳基(烷基芳基)、碳原子数7~120的芳烷基、-ORWB、-C(=O)ORWB或-OC(=O)RWB。RWB表示具有6~20个碳原子数的烷基。
具有由上述式Z表示的基团的聚合物粒子中,从印刷耐久性、着墨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W为具有亲水性结构的二价的基团,更优选Q为亚苯基、酯键或酰胺键,W为聚亚烷氧基,Y为末端是氢原子或烷基的聚亚烷氧基。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合物粒子优选包含具有聚合性基团的聚合物粒子,更优选包含在粒子表面具有聚合性基团的聚合物粒子。
而且,从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合物粒子优选包含具有亲水性基团及聚合性基团的聚合物粒子。
上述聚合性基团可以是阳离子聚合性基团,也可以是自由基聚合性基团,但是从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自由基聚合性基团。
作为上述聚合性基团,只要是能够聚合的基团,则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从反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烯属不饱和基团,更优选乙烯基苯基(苯乙烯基)、(甲基)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胺基,尤其优选(甲基)丙烯酰氧基。
并且,具有聚合性基团的聚合物粒子中的聚合物优选具备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构成单元。
而且,可以通过高分子反应将聚合性基团导入到聚合物粒子表面。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图像记录层优选包含具有分散性基团的加成聚合型树脂粒子作为上述聚合物粒子,更优选上述分散性基团包含由上述式Z表示的基团。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着墨性、机上显影性及机上显影时的显影残渣抑制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合物粒子优选包含具有脲键的树脂。
作为具有上述脲键的树脂,优选举出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树脂。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图像记录层优选包含热塑性树脂粒子。
热塑性树脂粒子中所包含的热塑性树脂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丙烯腈、聚乙酸乙烯酯、它们的共聚物等。热塑性树脂可以是胶乳状态。
本发明所涉及的热塑性树脂优选为如下树脂,即,通过在后述的曝光工序中生成的热使热塑性树脂熔融或软化,从而形成形成记录层的疏水性膜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树脂。
作为上述热塑性树脂,从油墨着墨性及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具有由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形成的构成单元及具有氰基的构成单元的树脂。
作为具有由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形成的构成单元及具有氰基的构成单元的树脂,优选举出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树脂。
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上述热塑性树脂粒子中所包含的热塑性树脂优选具有亲水性基团。
作为亲水性基团,若为具有亲水性的结构,则并无特别限制,但是可举出羧基等酸基、羟基、氨基、氰基、聚环氧烷结构等。
作为上述亲水性基团,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具有聚环氧烷结构的基团、具有聚酯结构的基团或磺酸基,更优选为具有聚环氧烷结构的基团或磺酸基,进一步优选为具有聚环氧烷结构的基团。
作为上述聚环氧烷结构,从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聚环氧乙烷结构、聚环氧丙烷结构或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结构。
并且,从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上述亲水性基团中,作为聚环氧烷结构,优选具有聚环氧丙烷结构,更优选具有聚环氧乙烷结构及聚环氧丙烷结构。
从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环氧烷结构中的环氧烷结构的数量优选为2个以上,更优选为5个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200个,尤其优选为8~150个。
并且,从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作为上述亲水性基团,优选由上述式Z表示的基团。
从印刷耐久性及油墨着墨性的观点出发,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60℃~150℃,更优选为80℃~140℃,进一步优选为90℃~130℃。
在热塑性树脂粒子包含两种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将由后述的FOX式求出的值称为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本发明中,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利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来进行测定。
具体的测定方法遵照JIS K 7121(1987年)或JIS K 6240(2011年)中所记载的方法来进行。本说明书中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用外推玻璃化转变开始温度(以下,有时称为Tig)。
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方法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在求出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情况下,保持为比所预测的树脂的Tg低约50℃的温度直至装置稳定之后,以加热速度:20℃/分钟,加热至比玻璃化转变结束的温度高约30℃的温度,而绘制差热分析(DTA)曲线或DSC曲线。
关于外推玻璃化转变开始温度(Tig)即本说明书中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作为DTA曲线或者DSC曲线中的使低温侧基线延伸至高温侧而得的直线与在玻璃化转变的阶梯状变化部分的曲线的梯度成为最大的点处绘制的切线的交叉点的温度而求出。
在热塑性树脂粒子包含两种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热塑性树脂粒子的Tg以下述方式求出。
将第一个热塑性树脂的Tg设为Tg1(K),将热塑性树脂粒子中的相对于热塑性树脂成分的总质量的第一个热塑性树脂的质量分数设为W1,将第二个热塑性树脂的Tg设为Tg2(K),将热塑性树脂粒子中的相对于热塑性树脂成分的总质量的第二个树脂的质量分数设为W2时,热塑性树脂粒子的Tg0(K)能够根据以下FOX式来推断。
FOX式:1/Tg0=(W1/Tg1)+(W2/Tg2)
并且,在热塑性树脂粒子包含3种以上的树脂,或者在预处理液中含有所包含的热塑性树脂种类不同的3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情况下,关于热塑性树脂粒子的Tg0(K),在将第n个树脂的Tg设为Tgn(K),将热塑性树脂粒子中的相对于树脂成分的总质量的第n个树脂的质量分数设为Wn时,能够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根据下式来推断。
FOX式:1/Tg0=(W1/Tg1)+(W2/Tg2)+(W3/Tg3)……+(Wn/Tgn)
作为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例如,能够使用Seiko Instruments Inc.的EXSTAR6220。
从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热塑性树脂粒子的算术平均粒径优选为1nm以上且200nm以下,更优选为3nm以上且小于80nm,进一步优选为10nm以上且49nm以下。
关于本发明中的热塑性树脂粒子中的算术平均粒径,只要无特别说明,则是指通过动态光散射法(DLS)测定出的值。关于基于DLS的热塑性树脂粒子的算术平均粒径的测定,使用Brookhaven BI-90(Brookhaven Instrument Company制造),根据上述设备手册来进行。
热塑性树脂粒子中所包含的热塑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3,000~300,000,更优选为5,000~100,000。
热塑性树脂粒子中所包含的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定,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来制造。
例如,通过利用公知的方法对苯乙烯化合物、丙烯腈化合物、以及根据需要选自上述N-乙烯基杂环化合物、上述具有烯属不饱和基团的构成单元的形成中所使用的化合物、上述具有酸性基团的构成单元的形成中所使用的化合物、上述具有疏水性基团的构成单元的形成中所使用的化合物及上述其他构成单元的形成中所使用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进行聚合来获得。
作为热塑性树脂粒子中所包含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优选举出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热塑性树脂。
上述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0.01μm~3.0μm,更优选0.03μm~2.0μm,进一步优选0.10μm~1.0μm。在该范围内可获得良好的分辨率和经时稳定性。
关于本发明中的上述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径,通过光散射法进行测定、或者拍摄粒子的电子显微照片,在照片上测定总计5,000个粒子的粒径,并计算平均值。另外,关于非球形粒子,将具有与照片上的粒子面积相同的粒子面积的球形粒子的粒径值作为粒径。
并且,关于本发明中的平均粒径,只要无特别说明,则为体积平均粒径。
上述图像记录层可以单独含有一种粒子、特别是聚合物粒子,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
并且,从机上显影性及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上述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上述图像记录层中的粒子、特别是聚合物粒子的含量优选5质量%~9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90质量%,尤其优选为50质量%~90质量%。
并且,从机上显影性及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上述图像记录层的分子量为3,000以上的成分的总质量,上述图像记录层中的聚合物粒子的含量优选20质量%~100质量%,更优选为35质量%~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100质量%,尤其优选为80质量%~100质量%。
〔粘合剂聚合物〕
图像记录层可以包含粘合剂聚合物。
上述聚合物粒子不属于上述粘合剂聚合物。即,粘合剂聚合物为不是粒子形状的聚合物。
作为粘合剂聚合物,优选(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或聚氨酯树脂。
其中,粘合剂聚合物能够优选地使用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图像记录层中所使用的公知的粘合剂聚合物。作为一例,关于机上显影型平版印刷版原版中所使用的粘合剂聚合物(以下,也称为机上显影用粘合剂聚合物。)进行详细记载。
作为机上显影用粘合剂聚合物,优选具有环氧烷链的粘合剂聚合物。具有环氧烷链的粘合剂聚合物可以在主链具有聚(环氧烷)部位也可以在侧链具有。并且,可以是在侧链具有聚(环氧烷)的接枝聚合物,也可以是由含有聚(环氧烷)的重复单元构成的嵌段与不含有(环氧烷)的重复单元构成的嵌段的嵌段共聚物。
在主链具有聚(环氧烷)部位的情况下,优选聚氨酯树脂。作为在侧链具有聚(环氧烷)部位时的聚合物,可举出(甲基)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氨酯树脂、聚脲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酚醛清漆型酚醛树脂、聚酯树脂、合成橡胶、天然橡胶,尤其优选(甲基)丙烯酸树脂。
并且,作为粘合剂聚合物的其他优选例,可举出将6官能以上且10官能以下的多官能硫醇作为核部,并具有通过硫醚键与该核部键合的聚合物链,且上述聚合物链具有聚合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以下,也称为星型高分子化合物。)。
关于星型高分子化合物,从固化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举出在主链或侧链、更优选在侧链具有烯属不饱和基团等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
作为星型高分子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12-148555号公报或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化合物。
关于粘合剂聚合物的分子量,作为基于GPC法的聚苯乙烯换算值,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2,000以上,更优选为5,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00~300,000。
根据需要,能够并用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聚丙烯酸、聚乙烯醇等亲水性聚合物。并且,还能够并用亲油性(疏水性)聚合物和亲水性聚合物。
并且,从印刷耐久性及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上述图像记录层优选包含具有由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形成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更优选包含具有由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形成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并且包含通过红外线曝光而分解的红外线吸收剂。
并且,关于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粘合剂聚合物,例如,从抑制随时间而机上显影性下降的观点出发,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尤其优选为90℃以上。
并且,作为粘合剂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上限,从容易使水渗入图像记录层的观点出发,优选200℃,更优选120℃以下。
作为具有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粘合剂聚合物,从进一步抑制随时间而机上显影性下降的观点出发,优选聚乙烯醇缩醛。
聚乙烯醇缩醛为用醛将聚乙烯醇的羟基进行缩醛化而获得的树脂。
尤其,优选用丁醛将聚乙烯醇的羟基进行缩醛化(即,缩丁醛化)而得的聚乙烯醇缩丁醛。
并且,从提高印刷耐久性的观点出发,聚乙烯醇缩醛优选具有烯属不饱和基团。
作为聚乙烯醇缩醛,优选举出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的图像记录层优选含有具有氟原子的树脂,更优选包含含有氟代脂肪族基团的共聚物。
通过使用具有氟原子的树脂、特别是含有氟代脂肪族基团的共聚物,能够抑制由形成图像记录层时的起泡引起的表面质量异常,能够提高涂布面状,而且,可提高所形成的图像记录层的油墨的着墨性。
并且,包含含有氟代脂肪族基团的共聚物的图像记录层的灰度变高,例如,对激光束具有高灵敏度,可获得由散射光、反射光等引起的灰雾性良好且印刷耐久性优异的平版印刷版。
作为上述含有氟代脂肪族基团的共聚物,能够优选使用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共聚物。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图像记录层中,可以单独使用一种粘合剂聚合物,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粘合剂聚合物能够以任意量包含在图像记录层中,但是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粘合剂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90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80质量%。
〔发色剂〕
从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上述图像记录层优选包含发色剂,更优选包含酸发色剂。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发色剂”是指具有通过光、酸等刺激发色或脱色并使图像记录层的颜色改变的性质的化合物,并且,“酸发色剂”是指具有通过在接受了受电子性化合物(例如,酸等质子)的状态下进行加热而发色或脱色并使图像记录层的颜色改变的性质的化合物。作为酸发色剂,尤其优选具有内酯、内酰胺、磺内酯、螺吡喃、酯、酰胺等部分骨架,且在与受电子性化合物接触时,这些部分骨架快速开环或裂解的无色化合物。
作为酸发色剂的具体例,优选举出国际公开第2020/158138号中所记载的酸发色剂。
其中,从发色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发色剂优选为选自螺吡喃化合物、螺噁嗪化合物、螺内酯化合物及螺内酰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从可见性的观点出发,作为发色后的色素的色相,优选为绿、蓝或黑。
并且,从发色性及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上述酸发色剂优选包含无色色素。
作为上述无色色素,只要是具有无色结构的色素,则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具有螺旋结构,更优选具有螺内酯环结构。
并且,作为上述无色色素,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具有苯酞结构或荧烷母体结构的无色色素。
而且,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上述具有苯酞结构或荧烷母体结构的无色色素优选为由下述式(Le-1)~式(Le-3)中的任一个表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由下述式(Le-2)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4]
式(Le-1)~式(Le-3)中,ERG分别独立地表示给电子基团,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二烷基苯胺基,X5~X1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一价的有机基团,Y1及Y2分别独立地表示C或N,在Y1为N的情况下,X1不存在,在Y2为N的情况下,X4不存在,Ra1表示氢原子、烷基或烷氧基,Rb1~Rb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芳基。
作为式(Le-1)~式(Le-3)的ERG中的给电子基团,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氨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杂芳基氨基、二烷基氨基、单烷基单芳基氨基、单烷基单杂芳基氨基、二芳基氨基、二杂芳基氨基、单芳基单杂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杂芳氧基或烷基,更优选为氨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杂芳基氨基、二烷基氨基、单烷基单芳基氨基、单烷基单杂芳基氨基、二芳基氨基、二杂芳基氨基、单芳基单杂芳基氨基、烷氧基或芳氧基,进一步优选为单烷基单芳基氨基、二芳基氨基、二杂芳基氨基或单芳基单杂芳基氨基,尤其优选为单烷基单芳基氨基。
并且,作为上述ERG中的给电子基团,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具备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的杂芳基的二取代氨基,更优选为具备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且在对位具有给电子基团的苯基的二取代氨基,进一步优选为具备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且在对位具有给电子基团的苯基和芳基或杂芳基的氨基,尤其优选为具备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且在对位具有给电子基团的苯基和具有给电子基团的芳基或具有给电子基团的杂芳基的氨基。
另外,在本发明中,除了苯基以外的芳基或杂芳基中的邻位是指,将芳基或杂芳基与其他结构的键合位置设为1位时的、与上述1位相邻的键合位置(例如,2位等)。
而且,作为上述芳基或杂芳基所具有的给电子基团,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氨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杂芳基氨基、二烷基氨基、单烷基单芳基氨基、单烷基单杂芳基氨基、二芳基氨基、二杂芳基氨基、单芳基单杂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杂芳氧基或烷基,更优选为烷氧基、芳氧基、杂芳氧基或烷基,尤其优选为烷氧基。
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式(Le-1)~式(Le-3)中的X1~X4分别独立地优选为氢原子或氯原子,更优选为氢原子。
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式(Le-2)或式(Le-3)中的X5~X10分别独立地优选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氨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杂芳基氨基、二烷基氨基、单烷基单芳基氨基、单烷基单杂芳基氨基、二芳基氨基、二杂芳基氨基、单芳基单杂芳基氨基、羟基、烷氧基、芳氧基、杂芳氧基、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氧基羰基或氰基,更优选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芳基、烷氧基或芳氧基,进一步优选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或芳基,尤其优选为氢原子。
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式(Le-1)~式(Le-3)中的Y1及Y2优选至少一者为C,更优选Y1及Y2这两者为C。
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式(Le-1)~式(Le-3)中的Ra1优选为烷基或烷氧基,更优选为烷氧基,尤其优选为甲氧基。
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式(Le-1)~式(Le-3)中的Rb1~Rb4分别独立地优选为氢原子或烷基,更优选为烷基,尤其优选为甲基。
并且,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上述具有苯酞结构或荧烷母体结构的无色色素更优选为由下述式(Le-4)~式(Le-6)中的任一个表示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为由下述式(Le-5)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5]
式(Le-4)~式(Le-6)中,ERG分别独立地表示给电子基团,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二烷基苯胺基,Y1及Y2分别独立地表示C或N,在Y1为N的情况下,X1不存在,在Y2为N的情况下,X4不存在,Ra1表示氢原子、烷基或烷氧基,Rb1~Rb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芳基。
式(Le-4)~式(Le-6)中的ERG、X1~X4、Y1、Y2、Ra1及Rb1~Rb4分别与式(Le-1)~式(Le-3)中的ERG、X1~X4、Y1、Y2、Ra1及Rb1~Rb4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而且,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上述具有苯酞结构或荧烷母体结构的无色色素进一步优选为由下述式(Le-7)~式(Le-9)中的任一个表示的化合物,尤其优选为由下述式(Le-8)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6]
式(Le-7)~式(Le-9)中,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二烷基苯胺基,Y1及Y2分别独立地表示C或N,在Y1为N的情况下,X1不存在,在Y2为N的情况下,X4不存在,Ra1~Ra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或烷氧基,Rb1~Rb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芳基,Rc1及Rc2分别独立地表示芳基或杂芳基。
式(Le-7)~式(Le-9)中的X1~X4、Y1及Y2与式(Le-1)~式(Le-3)中的X1~X4、Y1及Y2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式(Le-7)或式(Le-9)中的Ra1~Ra4分别独立地优选为烷基或烷氧基,更优选为烷氧基,尤其优选为甲氧基。
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式(Le-7)~式(Le-9)中的Rb1~Rb4分别独立地优选为氢原子、烷基或烷氧基所取代的芳基,更优选为烷基,尤其优选为甲基。
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式(Le-8)中的Rc1及Rc2分别独立地优选为苯基或烷基苯基,更优选为苯基。
并且,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式(Le-8)中的Rc1及Rc2分别独立地优选为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的杂芳基,更优选为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进一步优选为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的苯基,尤其优选为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且在对位具有给电子基团的苯基。作为Rc1及Rc2中的上述取代基,可举出后述的取代基。
并且,在式(Le-8)中,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优选X1~X4为氢原子,Y1及Y2为C。
而且,在式(Le-8)中,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Rb1及Rb2分别独立地优选为烷基或烷氧基所取代的芳基。
而且,在式(Le-8)中,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Rb1及Rb2分别独立地优选为芳基或杂芳基,更优选为芳基,进一步优选为具有给电子基团的芳基,尤其优选为在对位具有给电子基团的苯基。
并且,作为Rb1、Rb2、Rc1及Rc2中的上述给电子基团,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氨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杂芳基氨基、二烷基氨基、单烷基单芳基氨基、单烷基单杂芳基氨基、二芳基氨基、二杂芳基氨基、单芳基单杂芳基氨基、烷氧基、芳氧基、杂芳氧基或烷基,更优选为烷氧基、芳氧基、杂芳氧基或烷基,尤其优选为烷氧基。
并且,作为酸发色剂,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由下述式(Le-10)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7]
式(Le-10)中,Ar1分别独立地表示芳基或杂芳基,Ar2分别独立地表示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在至少1个邻位具有取代基的杂芳基。
式(Le-10)中的Ar1与式(Le-7)~式(Le-9)中的Rb1及Rb2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式(Le-10)中的Ar2与式(Le-7)~式(Le-9)中的Rc1及Rc2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并且,作为酸发色剂,从发色性及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由下述式(Le-1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8]
式(Le-11)中,ERG分别独立地表示给电子基团,n11表示1~5的整数,X1~X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二烷基苯胺基,X5~X1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一价的有机基团,Y1及Y2分别独立地表示C或N,在Y1为N的情况下,X1不存在,在Y2为N的情况下,X4不存在,Ra1表示氢原子、烷基或烷氧基,Rb2及Rb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杂芳基。
式(Le-11)中的ERG、X1~X4、Y1、Y2、Ra1、Rb2及Rb4分别与式(Le-1)~式(Le-3)中的ERG、X1~X4、Y1、Y2、Ra1、Rb2及Rb4含义相同,优选方式也相同。
式(Le-11)中的n11优选为1~3的整数,更优选为1或2。
式(Le-1)~式(Le-9)或式(Le-11)中的烷基可以是直链,也可以具有支链,还可以具有环结构。
并且,式(Le-1)~式(Le-9)或式(Le-11)中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8,进一步优选为1~4,尤其优选为1或2。
式(Le-1)~式(Le-11)中的芳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20,更优选为6~10,尤其优选为6~8。
作为式(Le-1)~式(Le-11)中的芳基,具体而言,可举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苯基、萘基、蒽基及菲基等。
作为式(Le-1)~式(Le-11)中的杂芳基,具体而言,可举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呋喃基、吡啶基、嘧啶基、吡唑基及苯硫基等。
并且,式(Le-1)~式(Le-11)中的一价的有机基团、烷基、芳基、杂芳基、二烷基苯胺基、烷基氨基、烷氧基等各基团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取代基,可举出烷基、芳基、杂芳基、卤原子、氨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杂芳基氨基、二烷基氨基、单烷基单芳基氨基、单烷基单杂芳基氨基、二芳基氨基、二杂芳基氨基、单芳基单杂芳基氨基、羟基、烷氧基、芳氧基、杂芳氧基、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杂芳氧基羰基、氰基等。并且,这些取代基可以进一步被这些取代基取代。
作为可优选使用的上述具有苯酞结构或荧烷母体结构的无色色素,可举出以下化合物。
[化学式9]
[化学式10]
[化学式11]
[化学式12]
[化学式13]
[化学式14]
[化学式15]
[化学式16]
[化学式17]
也可以使用已上市的产品作为发色剂,可举出ETAC、RED500、RED520、CVL、S-205、BLACK305、BLACK400、BLACK100、BLACK500、H-7001、GREEN300、NIRBLACK78、BLUE220、H-3035、BLUE203、ATP、H-1046、H-2114(以上为Fukui Yamada Chemical Co.,Ltd.制造)、ORANGE-DCF、Vermilion-DCF、PINK-DCF、RED-DCF、BLMB、CVL、GREEN-DCF、TH-107(以上为HODOGAYA CHEMICAL CO.,LTD.制造)、ODB、ODB-2、ODB-4、ODB-250、ODB-BlackXV、Blue-63、Blue-502、GN-169、GN-2、Green-118、Red-40、Red-8(以上为YAMAMOTO CHEMICALS INC.制造)、结晶紫内酯(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造)等。这些市售品中,ETAC、S-205、BLACK305、BLACK400、BLACK100、BLACK500、H-7001、GREEN300、NIRBLACK78、H-3035、ATP、H-1046、H-2114、GREEN-DCF、Blue-63、GN-169、结晶紫内酯的所形成的膜的可见光吸收率良好,因此优选。
这些发色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还能够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成分。
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发色剂的含量优选为0.5质量%~1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5质量%。
〔链转移剂〕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图像记录层可含有链转移剂。链转移剂有助于改善平版印刷版中的印刷耐久性。
作为链转移剂,优选硫醇化合物,从沸点(难挥发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碳原子数7以上的硫醇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在芳香环上具有巯基的化合物(芳香族硫醇化合物)。上述硫醇化合物优选为单官能硫醇化合物。
作为链转移剂的具体例,优选举出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链转移剂。
链转移剂可以仅添加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链转移剂的含量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优选为0.0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0.05质量%~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30质量%。
〔增感剂〕
图像记录层优选还含有增感剂,以提高油墨着墨性。
作为上述增感剂,例如,可举出鎓化合物、含氮低分子化合物、含铵基聚合物等铵化合物等。
尤其,在最外层含有无机层状化合物的情况下,这些化合物作为无机层状化合物的表面覆盖剂而发挥作用,能够抑制因无机层状化合物而印刷中途的着墨性下降。
并且,从着墨性的观点出发,增感剂优选为鎓化合物。
作为鎓化合物,可举出鏻化合物、铵化合物、锍化合物等,作为鎓化合物,从上述观点出发,优选选自鏻化合物及铵化合物中的至少1个。
作为铵化合物,能够优选举出含氮低分子化合物、含铵基聚合物等。
作为增感剂的具体例,优选举出国际公开第2020/262692号中所记载的增感剂。
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增感剂的含量优选1质量%~40.0质量%,更优选2质量%~25.0质量%,进一步优选3质量%~20.0质量%。
图像记录层可以单独含有一种增感剂,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图像记录层的优选方式之一为含有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作为增感剂的方式。
具体而言,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图像记录层中,从兼顾机上显影性及着墨性的观点出发,作为增感剂,优选并用鏻化合物、含氮低分子化合物及含铵基聚合物,更优选并用鏻化合物、季铵盐类及含铵基聚合物。
〔显影促进剂〕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图像记录层优选还包含显影促进剂。
关于显影促进剂,SP值的极性项的值优选为6.0~26.0,更优选为6.2~24.0,进一步优选为6.3~23.5,尤其优选为6.4~22.0。
本发明中的SP值(溶解度参数,单位:(cal/cm3)1/2)的极性项的值使用汉森(Hansen)溶解度参数中的极性项δp的值。关于汉森(Hansen)溶解度参数,将由希尔德布兰德(Hildebrand)导入的溶解度参数分为分散项δd、极性项δp、氢键项δh这3个成分,并示于三维空间中,但是在本发明中使用上述极性项δp。
δp[cal/cm3]为Hansen溶解度参数偶极力项,V[cal/cm3]为摩尔体积,μ[D]为偶极矩。作为δp,通常使用由Hansen和Beerbower简化的下述式。
[数式1]
作为显影促进剂,优选为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或亲水性低分子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亲水性是指SP值的极性项的值为6.0~26.0,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在具有分子量分布的情况下为重均分子量)为3,000以上的化合物,亲水性低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在具有分子量分布的情况下为重均分子量)小于3,000的化合物。
作为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可举出纤维素化合物等,优选纤维素化合物。
作为纤维素化合物,可举出纤维素或纤维素的至少一部分被改性的化合物(改性纤维素化合物),优选改性纤维素化合物。
作为改性纤维素化合物,优选举出纤维素的羟基的至少一部分被选自烷基及羟烷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而得的化合物。
上述纤维素的羟基的至少一部分被选自烷基及羟烷基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而得的化合物的取代度优选为0.1~6.0,更优选为1~4。
作为改性纤维素化合物,优选烷基纤维素化合物或羟烷基纤维素化合物,更优选羟烷基纤维素化合物。
作为烷基纤维素化合物,优选举出甲基纤维素。
作为羟烷基纤维素化合物,优选举出羟丙基纤维素。
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在具有分子量分布的情况下为重均分子量)优选为3,000~5,000,000,更优选为5,000~200,000。
作为亲水性低分子化合物,可举出二醇化合物、多元醇化合物、有机胺化合物、有机磺酸化合物、有机氨磺酰化合物、有机硫酸化合物、有机膦酸化合物、有机羧酸化合物、甜菜碱化合物等,优选多元醇化合物、有机磺酸化合物或甜菜碱化合物。
作为二醇化合物,可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等二醇类及这些化合物的醚或酯衍生物类。
作为多元醇化合物,可举出甘油、季戊四醇、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等。
作为有机胺化合物,可举出三乙醇胺、二乙醇胺、单乙醇胺等及其盐。
作为有机磺酸化合物,可举出烷基磺酸、甲苯磺酸、苯磺酸等及其盐,优选举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磺酸。
作为有机氨磺酰化合物,可举出烷基氨基磺酸等及其盐。
作为有机硫酸化合物,可举出烷基硫酸、烷基醚硫酸等及其盐。
作为有机膦酸化合物,可举出苯基膦酸等及其盐。
作为有机羧酸化合物,可举出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葡萄糖酸等及其盐。
作为甜菜碱化合物,可举出磷酸甜菜碱化合物、磺基甜菜碱化合物及羧基甜菜碱化合物等,优选举出三甲基甘氨酸。
亲水性低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在具有分子量分布的情况下为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0以上且小于3,000,更优选为300~2,500。
显影促进剂优选为具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
作为环状结构,并无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举出羟基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取代的葡萄糖环、异氰脲环、可以具有杂原子的芳香环、可以具有杂原子的脂肪族环等,优选举出葡萄糖环或异氰脲环。
作为具有葡萄糖环的化合物,可举出上述纤维素化合物。
作为具有异氰脲环的化合物,可举出上述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等。
作为具有芳香环的化合物,可举出上述甲苯磺酸、苯磺酸等。
作为具有脂肪族环的化合物,可举出上述烷基硫酸且烷基具有环结构的化合物等。
并且,上述具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优选具有羟基。
作为具有羟基且具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优选举出上述纤维素化合物及上述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
并且,作为显影促进剂,优选为鎓化合物。
作为鎓化合物,可举出铵化合物、锍化合物等,优选铵化合物。
作为鎓化合物即显影促进剂,可举出三甲基甘氨酸等。
并且,上述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中的鎓化合物为SP值的极性项的值不是6.0~26.0的化合物,不包含在显影促进剂中。
图像记录层可以单独含有一种显影促进剂,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图像记录层的优选方式之一为含有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作为显影促进剂的方式。
具体而言,从机上显影性及着墨性的观点出发,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图像记录层优选包含上述多元醇化合物及上述甜菜碱化合物、上述甜菜碱化合物及上述有机磺酸化合物、或者上述多元醇化合物及上述有机磺酸化合物作为显影促进剂。
相对于图像记录层的总质量的显影促进剂的含量优选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更优选0.5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更优选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其他成分〕
在图像记录层中能够含有表面活性剂、聚合抑制剂、高级脂肪酸衍生物、增塑剂、无机层状化合物等来作为其他成分。具体而言,能够参考日本特开2008-284817号公报的0114段~0159段的记载。
作为聚合抑制剂,例如能够使用吩噻嗪等公知的聚合抑制剂。
〔图像记录层的形成〕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的图像记录层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如日本特开2008-195018号公报的0142段~0143段中所记载,将必要的上述各成分分散或溶解于公知的溶剂中来制备涂布液,通过棒涂机涂布等公知的方法将涂布液涂布于支承体上并进行干燥。
作为溶剂,能够使用公知的溶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水、丙酮、甲基乙基酮(2-丁酮)、环己烷、乙酸乙酯、二氯乙烷、四氢呋喃、甲苯、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乙醚、乙酰丙酮、环己酮、二丙酮醇、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二醇单异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乙酸酯、1-甲氧基-2-丙醇、3-甲氧基-1-丙醇、甲氧基甲氧基乙醇、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3-甲氧基丙基乙酸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γ-丁内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等。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涂布液中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1质量%~50质量%。
涂布、干燥后的图像记录层的涂布量(固体成分)根据用途而不同,但是从获得良好的灵敏度和图像记录层的良好的皮膜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0.3g/m2~3.0g/m2
并且,上述图像记录层的层厚优选为0.1μm~3.0μm,更优选为0.3μm~2.0μm。
在本发明中,平版印刷版原版中的各层的层厚通过制作沿着与平版印刷版原版的表面垂直的方向切割的切片,并通过扫描型显微镜(SEM)观察上述切片的截面来确认。
<支承体>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优选还具有支承体。
作为支承体,能够从公知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用支承体中适当选择而使用。
作为支承体,优选具有亲水性表面的支承体(以下,也称为“亲水性支承体”。)。
作为本发明中的支承体,优选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粗糙化处理,并进行了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即,本发明中的支承体优选具有铝板和配置于铝板上的铝的阳极氧化皮膜。
并且,上述支承体优选具有铝板和配置于上述铝板上的铝的阳极氧化皮膜,上述阳极氧化皮膜位于比上述铝板更靠上述图像记录层侧,上述阳极氧化皮膜具有从上述图像记录层侧的表面沿着深度方向延伸的微孔,上述微孔在上述阳极氧化皮膜表面处的平均直径超过10nm且为100nm以下。
而且优选,上述微孔由大径孔部和小径孔部构成,上述大径孔部从上述阳极氧化皮膜表面延伸至深度10nm~1,000nm的位置,上述小径孔部与上述大径孔部的底部连通,且从连通位置延伸至深度20nm~2,000nm的位置,上述大径孔部在上述阳极氧化皮膜表面处的平均直径为15nm~100nm,上述小径孔部在上述连通位置处的平均直径为13nm以下。
从臭氧变色抑制性及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支承体中的图像记录层侧的表面的明度L*的值、即支承体的图像记录层侧的表面(阳极氧化皮膜的图像记录层侧的表面)的L*a*b*表色系中的明度L*的值优选为85以下,更优选为7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且72以下,尤其优选为62以上且72以下。
关于上述明度L*的测定,使用X-Rite Inc.制造的色彩色差计Spectro Eye进行测定。
图1是铝支承体12a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铝支承体12a具有依次层叠铝板18和铝的阳极氧化皮膜20a(以下,也简称为“阳极氧化皮膜20a”)而成的层叠结构。另外,铝支承体12a中的阳极氧化皮膜20a位于比铝板18更靠图像记录层侧。即,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优选在铝板上依次至少具有阳极氧化皮膜及图像记录层。
-阳极氧化皮膜-
以下,对阳极氧化皮膜20a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
阳极氧化皮膜20a为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在铝板18的表面制作的皮膜,并且该皮膜具有与皮膜表面大致垂直且分别均匀地分布的超微细的微孔22a。微孔22a从图像记录层侧的阳极氧化皮膜20a表面(与铝板18侧相反的一侧的阳极氧化皮膜20a表面)沿着厚度方向(铝板18侧)延伸。
微孔22a在阳极氧化皮膜20a的表面处的平均直径(平均开口直径)优选超过10nm且为100nm以下。其中,从印刷耐久性、耐污染性及图像视觉辨认度的均衡的观点出发,更优选15nm~60nm,进一步优选20nm~50nm,尤其优选25nm~40nm。孔内部的直径可以比表层宽,也可以比表层窄。
在平均直径超过10nm的情况下,印刷耐久性及图像视觉辨认度优异。并且,在平均直径为100nm以下的情况下,印刷耐久性优异。
微孔22a的平均直径为如下值,即,使用倍率15万倍的场发射型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以N=4张观察阳极氧化皮膜20a的表面,在所获得的4张图像中,测定50处存在于400nm×600nm的范围内的微孔的直径(diameter),并进行平均而得的值。
另外,在微孔22a的形状并非圆形的情况下,使用圆当量直径。“圆当量直径”是指将开口部的形状假定为具有与开口部的投影面积相同的投影面积的圆时的圆的直径。
微孔22a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制,在图1中为大致直管状(大致圆柱状),但是可以是直径随着朝向深度方向(厚度方向)而变小的圆锥状。并且,微孔22a的底部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是曲面状(凸状),也可以是平面状。
在支承体中,上述微孔可以由大径孔部和小径孔部构成,该大径孔部从上述阳极氧化皮膜表面延伸至一定深度的位置,该小径孔部与上述大径孔部的底部连通,且从连通位置延伸至一定深度的位置。
例如,如图2所示,铝支承体12b可以是包括铝板18及具有由大径孔部24和小径孔部26构成的微孔22b的阳极氧化皮膜20b的形态。
例如,阳极氧化皮膜20b中的微孔22b由大径孔部24和小径孔部26构成,该大径孔部24从阳极氧化皮膜表面延伸至深度10nm~1000nm(深度D:参考图2)的位置,该小径孔部26与大径孔部24的底部连通,且从连通位置进一步延伸至深度20nm~2,000nm的位置。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特开2019-162855号公报的0107~0114段中所记载的方式。
-支承体的制造方法-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支承体的制造方法,例如,优选依次实施以下工序的制造方法。
·粗糙化处理工序:对铝板实施粗糙化处理的工序
·阳极氧化处理工序:对经粗糙化处理的铝板进行阳极氧化的工序
·扩孔处理工序:使在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中获得的具有阳极氧化皮膜的铝板与酸水溶液或碱水溶液接触,并扩大阳极氧化皮膜中的微孔的直径的工序
以下,对各工序的步骤进行详细叙述。
<<粗糙化处理工序>>
粗糙化处理工序为对铝板的表面实施包括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粗糙化处理的工序。本工序优选在后述的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之前实施,但是若铝板的表面已具有优选的表面形状,则无需特别实施该工序。能够通过日本特开2019-162855号公报的0086~0101段中所记载的方法来进行。
<<阳极氧化处理工序>>
关于阳极氧化处理工序的步骤,只要可获得上述的微孔,则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公知的方法。
在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中,能够将硫酸、磷酸及草酸等的水溶液用作电解池。例如,硫酸的浓度可举出100g/L~300g/L。
阳极氧化处理的条件可根据所使用的电解液适当设定,但是例如可举出液温5℃~70℃(优选为10℃~60℃)、电流密度0.5A/dm2~60A/dm2(优选为1A/dm2~60A/dm2)、电压1V~100V(优选为5V~50V)、电解时间1秒~100秒(优选为5秒~60秒)及皮膜量0.1g/m2~5g/m2(优选为0.2g/m2~3g/m2)。
<<扩孔处理>>
扩孔处理为扩大存在于通过上述的阳极氧化处理工序形成的阳极氧化皮膜中的微孔的直径(孔径)的处理(孔径扩大处理)。
扩孔处理能够通过使通过上述的阳极氧化处理工序获得的铝板与酸水溶液或碱水溶液接触来进行。接触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浸渍法及喷涂法。
支承体可以根据需要在与图像记录层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包含日本特开平5-4588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或日本特开平6-3517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硅的烷氧基化合物等的背涂层。
<底涂层>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优选在图像记录层与支承体之间具有底涂层(还称为中间层。)。底涂层在曝光部增强支承体与图像记录层的粘附,且在未曝光部中使图像记录层容易从支承体剥离,因此该底涂层有助于一边抑制印刷耐久性的下降一边提高显影性。并且,在为红外线激光曝光的情况下,底涂层作为隔热层而发挥作用,由此还具有防止通过曝光产生的热扩散到支承体而灵敏度下降的效果。
作为底涂层中所使用的化合物,可举出具有可吸附于支承体表面的吸附性基团及亲水性基团的聚合物。为了提高与图像记录层的粘附性,优选具有吸附性基团及亲水性基团,还具有交联性基团的聚合物。底涂层中所使用的化合物可以是低分子化合物也可以是聚合物。底涂层中所使用的化合物可以根据需要而混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在底涂层中所使用的化合物为聚合物的情况下,优选具有吸附性基团的单体、具有亲水性基团的单体及具有交联性基团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可吸附于支承体表面的吸附性基团,优选酚性羟基、羧基、-PO3H2、-OPO3H2、-CONHSO2-、-SO2NHSO2-、-COCH2COCH3。作为亲水性基团,优选磺基或其盐、羧基的盐。作为交联性基团,优选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烯酰胺基、烯丙基等。
聚合物可以具有通过聚合物的极性取代基和具有含有与上述极性取代基相反的电荷的取代基及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盐形成导入的交联性基团,且可以进一步与除上述以外的单体、优选亲水性单体共聚。
具体而言,优选举出日本特开平10-28267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具有能够加成聚合的烯属双键反应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日本特开平2-30444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具有烯属双键反应性基团的磷化合物。还可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05-238816号、日本特开2005-125749号、日本特开2006-239867号、日本特开2006-215263号的各公报中所记载的具有交联性基团(优选为烯属不饱和基团)、与支承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官能团及亲水性基团的低分子或高分子化合物。
作为更优选的聚合物,可举出日本特开2005-125749号及日本特开2006-18803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具有可吸附于支承体表面的吸附性基团、亲水性基团及交联性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
底涂层中所使用的聚合物中的烯属不饱和基团的含量在每1g聚合物中优选为0.1mmol~10.0mmol,更优选为0.2mmol~5.5mmol。
底涂层中所使用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000以上,更优选为1万~30万。
底涂层中,除了上述底涂层用化合物以外,为了防止经时污染,还可以含有螯合剂、仲胺或叔胺、聚合抑制剂、氨基或具有聚合抑制作用的官能团和与铝支承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基团的化合物(例如,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DABCO)、2,3,5,6-四羟基-对苯醌、氯醌、磺基邻苯二甲酸、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二羟乙基乙二胺二乙酸、羟乙基亚氨基二乙酸等)等。
底涂层可通过公知的方法来涂布。底涂层的涂布量(固体成分)优选为0.1mg/m2~100mg/m2,更优选为1mg/m2~30mg/m2
<最外层>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可以在图像记录层的与支承体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具有最外层(有时也称为“保护层”或“外涂层”。)。
并且,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优选依次具有支承体、图像记录层及最外层。
上述最外层的膜厚优选比上述图像记录层的膜厚厚。
最外层除了通过阻氧而抑制图像形成阻碍反应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防止在图像记录层中产生划痕及防止高照度激光曝光时烧蚀的功能。
关于这种特性的最外层,例如记载于美国专利第3,458,311号说明书及日本特公昭55-49729号公报中。作为最外层中所使用的低氧渗透性聚合物,能够适当选择水溶性聚合物、水不溶性聚合物的任一种来使用,还能够根据需要混合两种类以上来使用,但从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水溶性聚合物。
在本发明中,水溶性聚合物是指对25℃的水的溶解度超过5质量%的聚合物。
作为最外层中所使用的水溶性聚合物,可举出聚乙烯醇、改性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衍生物、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腈等。
并且,亲水性聚合物优选包含选自改性聚乙烯醇及纤维素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改性聚乙烯醇,可优选使用具有羧基或磺基的酸改性聚乙烯醇。具体而言,可举出日本特开2005-250216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6-259J3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改性聚乙烯醇。
作为纤维素衍生物,例如,可举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等。
上述水溶性聚合物中,优选包含聚乙烯醇,进一步优选包含皂化度为50%以上的聚乙烯醇。
上述皂化度优选60%以上,更优选70%以上,进一步优选85%以上。皂化度的上限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是100%以下。
上述皂化度根据JIS K 6726:1994中所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并且,作为最外层的一方式,还优选举出包含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的方式。
在本发明中的最外层包含水溶性聚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最外层的总质量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99质量%,更优选为3质量%~9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95质量%。
最外层优选包含疏水性聚合物。
疏水性聚合物是指相对于125℃、100g的纯水溶解量小于5g或不溶解的聚合物。
作为疏水性聚合物,例如,可举出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等)、将这些树脂的原料单体组合而成的共聚物等。
并且,作为疏水性聚合物,优选包含聚偏二氯乙烯树脂。
而且,作为疏水性聚合物,优选包含苯乙烯-丙烯共聚物(也称为苯乙烯丙烯酸树脂。)。
而且,从机上显影性的观点出发,疏水性聚合物优选为疏水性聚合物粒子。
疏水性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在最外层包含疏水性聚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最外层的总质量,疏水性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70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40质量%。
在本发明中,疏水性聚合物在最外层表面中的占有面积率优选为30面积%以上,更优选为40面积%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面积%以上。
作为疏水性聚合物在最外层表面中的占有面积率的上限,例如,可举出90面积%。
疏水性聚合物在最外层表面中的占有面积率能够以下述方式进行测定。
使用ULVAC-PHI,INCORPORATED.制造的PHI nano TOFII型飞行时间型二次离子质谱装置(TOF-SIMS),以30kV的加速电压将Bi离子束(一次离子)照射到最外层表面,测定从表面释放的相当于疏水部(即,基于疏水性聚合物的区域)的离子(二次离子)的峰,由此进行疏水部的映射,测定疏水部每100μm2所占的面积,求出疏水部的占有面积率,将其作为“疏水性聚合物在最外层表面中的占有面积率”。
例如,在疏水性聚合物为丙烯酸树脂的情况下,通过C6H13O-的峰进行测定。并且,在疏水性聚合物为聚偏二氯乙烯的情况下,通过C2H2Cl+的峰进行测定。
上述占有面积率能够根据疏水性聚合物的添加量等来调整。
从视觉辨认度及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最外层优选包含红外线吸收剂,更优选包含分解型红外线吸收剂。
最外层中所包含的红外线吸收剂可以是红外线吸收剂A,也可以是红外线吸收剂B,还可以是除这些以外的红外线吸收剂C,但是从经时视觉辨认度及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红外线吸收剂A及红外线吸收剂C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红外线吸收剂C。
作为红外线吸收剂,优选举出在图像记录层中叙述的红外线吸收剂。
最外层中的红外线吸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成分。
从经时视觉辨认度及保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最外层的总质量,最外层中的红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优选0.10质量%~50质量%,更优选0.50质量%~30质量%,进一步优选1.0质量%~20质量%。
从提高曝光部的视觉辨认度的观点出发,最外层优选包含发色剂。
作为发色剂,优选举出在图像记录层中叙述的发色剂。
最外层中的发色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成分。
从发色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最外层的总质量,最外层中的发色剂的含量优选0.10质量%~50质量%,更优选0.50质量%~30质量%,进一步优选1.0质量%~20质量%。
为了提高阻氧性,最外层可以含有无机层状化合物。无机层状化合物为具有薄的平板状的形状的粒子,例如可举出天然云母、合成云母等云母组、由式:3MgO·4SiO·H2O表示的滑石、带云母、蒙脱石、皂石、锂蒙脱石、磷酸锆等。
优选使用的无机层状化合物为云母化合物。作为云母化合物,例如,可举出由式:A(B,C)2-5D4O10(OH,F,O)2〔其中,A为K、Na、Ca中的任一个,B及C为Fe(II)、Fe(III)、Mn、Al、Mg、V中的任一个,D为Si或Al。〕表示的天然云母、合成云母等云母组。
在云母组中,作为天然云母,可举出白云母、钠云母、金云母、黑云母及鳞片云母。作为合成云母,可举出氟金云母KMg3(AlSi3O10)F2、钾四硅云母KMg2.5(Si4O10)F2等非溶胀性云母及Na四氟硅云母NaMg2.5(Si4O10)F2、Na或Li带云母(Na,Li)Mg2Li(Si4O10)F2、蒙脱石系Na或Li锂蒙脱石(Na,Li)1/8Mg2/5Li1/8(Si4O10)F2等溶胀性云母等。而且,合成绿土也有用。
上述云母化合物中,氟系溶胀性云母特别有用。即,溶胀性合成云母具有包括厚度为左右的单位晶格层的层叠结构,晶格内金属原子取代比其他粘土矿物显著。其结果,晶格层发生正电荷不足,为了补偿其,在层间吸附有Li+、Na+、Ca2+、Mg2+等氧离子。将这些介于层间的氧离子称为交换性氧离子,且能够与各种氧离子进行交换。尤其,在层间的氧离子为Li+、Na+的情况下,离子半径小,因此层状晶格间的键合弱,通过水而大幅溶胀。若在该状态下施加剪切力,则容易断裂,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溶胶。溶胀性合成云母的该倾向强,尤其优选使用。
作为云母化合物的形状,从控制扩散的观点出发,厚度越薄越好,只要不抑制涂布面的平滑性或活化光线的透射性,则平面尺寸越大越好。因此,纵横比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100以上,尤其优选为200以上。纵横比为长径与粒子的厚度之比,例如能够根据基于粒子的显微镜照片的投影图来进行测定。纵横比越大,则所获得的效果越大。
关于云母化合物的粒径,其平均长径优选为0.3μm~20μm,更优选为0.5μm~10μm,尤其优选为1μm~5μm。粒子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下,更优选为0.05μm以下,尤其优选为0.01μm以下。具体而言,例如,在是作为代表性化合物的溶胀性合成云母的情况下,作为优选方式,厚度为1nm~50nm,平面尺寸(长径)为1μm~20μm左右。
相对于最外层的总质量,无机层状化合物的含量优选1质量%~60质量%,更优选3质量%~50质量%。即使在并用多种无机层状化合物的情况下,也优选无机层状化合物的总量为上述含量。在上述范围内,阻氧性得到提高,且可获得良好的灵敏度。并且,能够防止着墨性下降。
最外层可以含有用于赋予挠性的增塑剂、用于提高涂布性的表面活性剂、用于控制表面滑动性的无机粒子等公知的添加物。并且,可以在最外层中含有图像记录层中所记载的添加物。
最外层通过公知的方法来进行涂布。最外层的涂布量(固体成分)优选0.01g/m2~10g/m2,更优选0.02g/m2~3g/m2,尤其优选0.02g/m2~1g/m2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的最外层的膜厚优选为0.1μm~5.0μm,更优选为0.3μm~4.0μm。
相对于上述图像记录层的膜厚,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中的最外层的膜厚优选为1.1倍~5.0倍,更优选为1.5倍~3.0倍。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可以具有除了上述以外的其他层。
作为其他层,并无特别限制,能够具有公知的层。例如,根据需要,可以在支承体的与图像记录层侧相反的一侧设置有背涂层。
〔〔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使用本发明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包括:将平版印刷版原版曝光成图像状的工序(曝光工序);及对于曝光后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在印刷机上供给选自印刷油墨及润版液中的至少一者来去除非图像部的图像记录层的工序(机上显影工序)。
使用本发明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平版印刷方法优选包括:将平版印刷版原版曝光成图像状的工序(曝光工序);在印刷机上供给选自印刷油墨及润版液中的至少一者来去除非图像部的图像记录层而制作平版印刷版的工序(机上显影工序);及使用所获得的平版印刷版进行印刷的工序(以下,也称为“印刷工序”。)。
<曝光工序>
使用本发明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优选包括将平版印刷版原版曝光成图像状并形成曝光部和未曝光部的曝光工序。本发明所涉及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优选通过具有线图像、网点图像等的透明原始图像而进行激光曝光或者通过基于数字数据的激光束扫描等曝光成图像状。
优选使用波长为750nm~1,400nm的光源。作为波长为750nm~1,400nm的光源,优选辐射红外线的固体激光及半导体激光。关于红外线激光,输出功率优选为100mW以上,每1像素的曝光时间优选在20微秒以内,并且照射能量优选为10mJ/cm2~300mJ/cm2。并且,为了缩短曝光时间,优选使用多束激光设备。曝光机构可以是内鼓方式、外鼓方式及平板方式等的任一个。
关于图像曝光,能够使用制版机等通过常规方法来进行。在为机上显影的情况下,可以在将平版印刷版原版安装于印刷机之后,在印刷机上进行图像曝光。
<机上显影工序>
使用本发明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优选包括在印刷机上供给选自印刷油墨及润版液中的至少一者来去除非图像部的图像记录层的机上显影工序。
以下,对机上显影方式进行说明。
〔机上显影方式〕
在机上显影方式中,经图像曝光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优选通过在印刷机上供给油性油墨和水性成分,并去除非图像部的图像记录层而制作平版印刷版。
即,若在对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图像曝光之后,不实施任何显影处理而直接安装于印刷机上、或者在将平版印刷版原版安装于印刷机上之后,在印刷机上进行图像曝光,接着供给油性油墨和水性成分并进行印刷,则在印刷中途的初始阶段,在非图像部中,通过所供给的油性油墨及水性成分中的任一者或两者而未固化的图像记录层溶解或分散并被去除,从而亲水性表面暴露于该部分。另一方面,在曝光部中,通过曝光而固化的图像记录层形成具有亲油性表面的油性油墨接受部。最初供给至版面的可以是油性油墨,也可以是水性成分,但是从防止因去除了水性成分的图像记录层的成分而被污染的方面出发,优选最初供给油性油墨。如此,平版印刷版原版在印刷机上进行机上显影,并直接用于多张印刷中。作为油性油墨及水性成分,优选使用通常的平版印刷用印刷油墨及润版液。
<印刷工序>
使用本发明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平版印刷方法包括将印刷油墨供给至平版印刷版并印刷记录介质的印刷工序。
作为印刷油墨,并无特别限制,能够根据需要使用各种公知的油墨。并且,作为印刷油墨,优选举出油性油墨或紫外线固化型油墨(UV油墨)。
并且,在上述印刷工序中,可以根据需要供给润版液。
并且,关于上述印刷工序,可以接着上述机上显影工序或上述显影液显影工序进行而不停止印刷机。
作为记录介质,并无特别限制,能够根据需要使用公知的记录介质。
在使用本发明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中,可以根据需要在曝光之前、曝光期间、曝光至显影期间对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整个表面进行加热。通过这种加热,可促进图像记录层中的图像形成反应,可产生灵敏度或印刷耐久性的提高、灵敏度的稳定化等的优点。关于显影前的加热,优选在150℃以下的温和条件下进行。若为上述方式,则能够防止非图像部固化等问题。对于显影后的加热,优选利用非常强的条件,优选在100℃~500℃的范围内。若在上述范围内,则可获得足够的图像增强作用,且能够抑制支承体的劣化、图像部的热解等问题。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谓“%”、“份”,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分别是指“质量%”、“质量份”。另外,在高分子化合物中,除了特别规定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外,分子量为重均分子量(Mw),结构重复单元的比率为摩尔百分比。并且,重均分子量(Mw)为作为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PC)法的聚苯乙烯换算值而测定的值。
(实施例1~实施例10、实施例13及实施例14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3)
(1)支承体A的制作:(MGV)
<<机械粗糙化处理(刷粒法)>>
一边将浮石粉悬浊液(比重1.1g/cm3)作为研磨浆液供给至铝板表面,一边通过旋转的硬毛束刷来进行机械性粗糙化处理,对铝板表面进行了粒化。在机械粗糙化处理中,将研磨材料的中值粒径(μm)设为30μm,将刷子根数设为4根,将刷子转速(rpm:revolutionsper minute(每分钟转速))设为250rpm。硬毛束刷的材质为6·10尼龙,刷毛的直径为0.3mm,毛长为50mm。关于刷子,在φ300mm的不锈钢制套管上开孔并密集地植毛。硬毛束刷下部的2根支撑辊(φ200mm)的距离为300mm。硬毛束刷被按压直至使刷子旋转的驱动电机的负荷相对于将硬毛束刷按压在铝板之前的负荷增加10kW。刷子的旋转方向与铝板的移动方向相同。
<<碱蚀刻处理>>
在70℃的温度下,利用喷雾器对上述所获得的铝板喷吹苛性钠浓度26质量%及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苛性钠水溶液来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铝溶解量为6g/m2
<<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除污处理>>
接着,使用硝酸水溶液进行了除污处理。具体而言,利用喷雾器将硝酸水溶液喷吹到铝板上,并进行了3秒钟的除污处理。用于除污处理的硝酸水溶液使用了在下一工序的电化学粗糙化处理中所使用的硝酸的废液。其液温为35℃。
<<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使用硝酸电解60Hz的交流电压连续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此时的电解液使用了在硝酸10.4g/L的水溶液中添加硝酸铝而将铝离子浓度调整为4.5g/L且液温35℃的电解液。交流电源波形为图3所示的波形,且使用电流值从零达到峰值为止的时间tp为0.8msec,占空比1∶1,梯形的矩形波交流电,将碳电极作为对电极来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辅助阳极使用了铁氧体。关于电解槽,使用了图4所示的电解槽。电流密度以电流的峰值计为30A/dm2,使从电源流出的5%的电流向辅助阳极分流。电量(C/dm2)以铝板为阴极反应时的电量总和计为185C/dm2。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碱蚀刻处理>>
在45℃的温度下,利用喷雾器对上述所获得的铝板喷吹苛性钠浓度27质量%及铝离子浓度2.5质量%的苛性钠水溶液来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另外,能够通过变更碱蚀刻处理的温度来控制实施了上述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的蚀刻量而调整支承体的L值。
<<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除污处理>>
接着,使用硫酸水溶液进行了除污处理。具体而言,利用喷雾器将硫酸水溶液喷吹到铝板上,并进行了3秒钟的除污处理。用于除污处理的硫酸水溶液使用了硫酸浓度170g/L及铝离子浓度5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0℃。
<<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使用盐酸电解60Hz的交流电压连续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电解液使用了在盐酸6.2g/L的水溶液中添加氯化铝来将铝离子浓度调整为4.5g/L的液温35℃的电解液。交流电源波形为图3所示的波形,且使用电流值从零达到峰值为止的时间tp为0.8msec,占空比1∶1,梯形的矩形波交流电,将碳电极作为对电极来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辅助阳极使用了铁氧体。关于电解槽,使用了图4所示的电解槽。电流密度以电流的峰值计为25A/dm2,盐酸电解中的电量(C/dm2)以铝板为阳极时的电量总和计为63C/dm2。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除污处理>>
接着,使用硫酸水溶液进行了除污处理。具体而言,利用喷雾器将硫酸水溶液喷吹到铝板上,并进行了3秒钟的除污处理。具体而言,关于用于除污处理的硫酸水溶液,使用了在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中产生的废液(硫酸浓度为170g/L及铝离子浓度为5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5℃。
<<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处理装置进行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形成了皮膜厚度为110nm的阳极氧化皮膜。
<<扩孔处理>>
将进行了上述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浸渍于温度为40℃、苛性钠浓度为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为0.5质量%的苛性钠水溶液中2.7秒,并进行了扩孔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皮膜厚度为1,500nm的阳极氧化皮膜,从而制作了支承体A。
(2)支承体B的制作:(盐酸EG)
<<碱蚀刻处理>>
在70℃的温度下,利用喷雾器对铝板喷吹苛性钠浓度26质量%及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苛性钠水溶液来进行蚀刻处理,对铝板表面进行了粒化。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之后实施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表面的铝溶解量为5g/m2
<<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除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除污处理。具体而言,利用喷雾器将酸性水溶液喷吹到铝板上,并进行了3秒钟的除污处理。关于用于除污处理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150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0℃。
<<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盐酸EG)>>
接着,使用盐酸电解液,利用交流电流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将盐酸浓度设为13g/L,将铝浓度设为15g/L,将硫酸浓度设为1g/L,添加氯化铝来调整了铝离子浓度。交流电流的波形为正与负的波形对称的正弦波,频率为50Hz,交流电流1个周期中的阳极反应时间与阴极反应时间为1∶1,铝板的对极使用了碳电极。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碱蚀刻处理>>
对于电化学粗糙化处理后的铝板,将苛性钠浓度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苛性钠水溶液的液温调整为表1中所记载的铝的蚀刻量(g/m2),利用喷雾器喷吹并进行了蚀刻处理。通过变更蚀刻处理的温度来控制了实施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的面的铝的蚀刻量。然后,进行了水洗处理。
<<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除污处理>>
接着,使用酸性水溶液进行了除污处理。具体而言,利用喷雾器将酸性水溶液喷吹到铝板上,并进行了3秒钟的除污处理。作为用于除污处理的酸性水溶液,使用了硫酸浓度170g/L及铝离子浓度5g/L的水溶液。其液温为35℃。
<<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AD处理)>>
使用基于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形成了皮膜厚度为110nm的阳极氧化皮膜。
<<扩孔处理>>
将进行了上述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浸渍于温度为40℃、苛性钠浓度为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为0.5质量%的苛性钠水溶液中2.7秒,并进行了扩孔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使用基于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皮膜厚度为1,500nm的阳极氧化皮膜,从而制作了支承体B。
<底涂层的形成>
在表1中所记载的支承体上,以干燥涂布量成为0.1g/m2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底涂层涂布液1,从而形成了底涂层。
〔底涂层用涂布液1〕
·底涂层用化合物(下述U-1,11%水溶液):0.10502份
·葡萄糖酸钠:0.0700份
·表面活性剂(EMALEX(注册商标)710,NIHON EMULSION Co.,Ltd.制造):0.00159份
·防腐剂(Biohope L,K·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0.00149份
·水:3.29000份
[化学式18]
<图像记录层的形成>
将下述图像记录层涂布液1棒涂于底涂层上,并在120℃下烘干40秒钟而形成干燥涂布量为1.0g/m2的图像记录层,从而获得了各实施例比较例的平版印刷版原版。
-图像记录层涂布液1-
将下述所示的各成分溶解或分散于1-甲氧基-2-丙醇(MFG)∶甲基乙基酮(MEK)∶甲醇=4∶4∶1(质量比)的混合溶剂中,以固体成分成为6质量%的方式制备,从而制作了图像记录层涂布液1。
·表1中所记载的红外线吸收剂:在干燥之后图像记录层中的含量成为40mg/m2的量
·聚合引发剂IA-1(下述化合物,LUMO=-3.02eV):100质量份
·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TPB(四苯硼钠,HOMO=-5.90eV):20质量份
·聚合性化合物M-1(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U-10HA(官能团数:10),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造):500质量份
·聚合性化合物M-2(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AZ Electronics Mate rials公司制造的FST 510(1摩尔当量的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2摩尔当量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反应产物,下述结构的化合物的甲基乙基酮82质量%溶液)):250质量份
·聚合性化合物M-3(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下述结构的化合物,Shin-Nakamura Chemical Co.,Ltd.制造的BPE-80N):250质量份
·表1中所记载的无色色素:25质量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1(下述结构的化合物):25质量份
·氟系表面活性剂W-1(下述结构的化合物,重均分子量:13,000):5质量份
[化学式19]
[化学式20]
[化学式21]
[化学式22]
<衬垫纸的制作>
pH7的衬垫纸(中性):通过以下所示的制作方法制作的衬垫纸
pH5的衬垫纸(酸性):通过以下所示的制作方法制作的衬垫纸
另外,通过调整下述中的夹持厚度和基重,制作了表1中所记载的透气阻力的衬垫纸。
-pH7的衬垫纸(中性)的制作方法-
将漂白牛皮纸桨进行打浆,在稀释成4质量%的浓度的纸浆中加入0.4质量%的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的中性施胶剂,并加入了5.0质量%的碳酸钙。对该纸浆涂布以淀粉作为主要成分的纸张增强剂3.0质量%并进行抄纸,利用辊隙数为两次的软辊压光机并使用树脂辊例如以18kg/cm的线压夹持并进行轧光,从而制作了pH7.0(通过上述的方法测定。以下相同。)、基重(例如为51g/m2)、含水量5.5质量%的衬垫纸。
-pH5的衬垫纸(酸性)的制作方法-
将漂白牛皮纸桨进行打浆,在稀释成4质量%的浓度的纸浆中加入0.4质量%的松香系施胶剂,并加入了硫酸铝直至pH达到5.0。对该纸浆涂布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纸张增强剂3.0质量%并进行抄纸,进行与上述pH7的衬垫纸的制作相同的轧光,从而制作了pH5.0、基重65g/m2、含水量7.0质量%的衬垫纸。
-pH4的衬垫纸(酸性)的制作方法-
将漂白牛皮纸桨进行打浆,在稀释成4质量%的浓度的纸浆中加入0.4质量%的松香系施胶剂,并加入了硫酸铝直至pH达到4.0。对该纸浆涂布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纸张增强剂3.0质量%并进行抄纸,进行与上述pH7的衬垫纸的制作相同的轧光,从而制作了pH4.0、基重65g/m2、含水量7.0质量%的衬垫纸。
<层叠体的制作>
将62cm×40cm的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与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相同大小的表1中所记载的衬垫纸、背衬纸板(ABC-5)及铝牛皮纸在25℃、70%RH环境下调湿1小时并确认到衬垫纸及背衬纸板的湿度达到了平衡。在25℃、70%RH环境的状态下将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和上述衬垫纸交替地层叠各50张,在上下进一步重叠背衬纸板(ABC-5)并利用铝牛皮纸进行了包装。将上述包装品在不进行人工控制湿度的50℃环境下静置3天,分别制作了实施例1~实施例10及比较例1~比较例3的层叠体。另外,在上述层叠体中,上述平版印刷版原版全部以支承体侧为下进行了层叠。
(实施例11及实施例12)
将图像记录层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图像记录层涂布液2,以下述方式形成保护层,并且,如表1中所记载那样进行了变更,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分别制作实施例11及实施例12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以及层叠体,并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图像记录层涂布液2-
红外线吸收剂(IR Dye-5):0.0400份
无色色素(Leuco-3):0.0200份
无色色素(Leuco-1):0.0200份
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Int-1):0.1090份
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TPB):0.0250份
聚合性化合物(下述M-4):0.4714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1):0.0400份
氟系表面活性剂(W-1):0.0042份
2-丁酮:4.3551份
1-甲氧基-2-丙醇:3.9260份
甲醇:2.6947份
聚合物粒子R:2.3256份
Int-1:下述化合物,HOMO的能级-6.70eV,LUMO的能级-3.08eV
[化学式23]
TPB:下述化合物
[化学式24]
A-1:下述化合物
[化学式25]
W-1:下述化合物
[化学式26]
<聚合性化合物(M-4)的合成方法>
将Takenate D-160N(聚异氰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4.7份)、ARONIX M-403(TOAGOSEI CO.,LTD.制造,Takenate D-160N的NCO值与ARONIXM-403的氢氧基值成为1∶1的量)、叔丁基苯醌(0.02份)及甲基乙基酮(11.5份)的混合溶液加热至65℃。在反应溶液中加入NEOSTANN U-600(铋系缩聚催化剂,NITTO KASEI CO.,LTD.制造,0.11份),并在65℃下加热了4小时。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25℃),加入甲基乙基酮,由此合成了固体成分为50质量%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M-4)溶液。
<聚合物粒子R的制作>
-油相成分的制备-
混合WANNATE(注册商标)PM-200(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万华化学公司制造):6.66g;Takenate(注册商标)D-116N(三羟甲基丙烷(TMP)、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及聚乙二醇单甲醚(EO90)的加成物(下述结构)的50质量%乙酸乙酯溶液:MitsuiChemicals,Inc.制造):5.46g;SR399(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Sartomer Company,Inc制造)的65质量%乙酸乙酯溶液:11.24g;乙酸乙酯:14.47g以及PIONIN(注册商标)A-41-C(Takemoto Oil&Fat Co.,Ltd.制造):0.45g,并在室温(25℃)下搅拌15分钟而获得了油相成分。
[化学式27]
-水相成分的准备-
作为水相成分,准备了蒸馏水47.2g。
-微胶囊形成工序-
在油相成分中添加水相成分并进行混合,使用均质器使所获得的混合物以12,000rpm乳化16分钟而获得了乳化物。
在所获得的乳化物中添加蒸馏水16.8g,并将所获得的液体在室温下搅拌了180分钟。
接着,将搅拌后的液体加热至45℃,在将液温保持为45℃的状态下搅拌5小时,由此从上述液体中蒸馏除去了乙酸乙酯。用蒸馏水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20质量%,从而获得了聚合物粒子R的水分散液。关于R的体积平均粒径,通过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径分布测定装置LA-920(HORIBA,Ltd.制造)进行测定的结果,为165nm。
<保护层的形成>
将下述保护层涂布液1棒涂于图像记录层上,并在120℃下烘干60秒钟,形成干燥涂布量为0.05g/m2的保护层,从而制作了平版印刷版原版。
-保护层涂布液1-
无机层状化合物分散液(1)(下述):0.5625份
亲水性聚合物(1)(下述化合物的20%水溶液):0.0825份
METOLOSE SM04(甲基纤维素,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甲氧基取代度=1.8):0.0125份
RAPISOL A-8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OF CORPORATION制造,80%水溶液):0.007份
离子交换水:4.3355份
[化学式28]
亲水性聚合物(1)
以下示出上述保护层涂布液中所使用的无机层状化合物分散液(1)的制备法。
-无机层状化合物分散液(1)的制备-
在离子交换水193.6份中添加合成云母(SOMASIF ME-100,Co-op Chemical Co.,Ltd.制造)6.4份,使用均质器分散至体积平均粒径(激光散射法)成为3μm。所获得的分散粒子的纵横比为100以上。
(实施例13)
将图像记录层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图像记录层涂布液3,以下述方式形成保护层,并且,如表1中所记载那样进行了变更,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层叠体,并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图像记录层涂布液3-
红外线吸收剂(IR Dye-1):0.0120份
红外线吸收剂(IR Dye-5):0.0250份
无色色素(Leuco-3):0.0200份
无色色素(Leuco-1):0.0200份
受电子型聚合引发剂(Int-1):0.1090份
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TPB):0.0250份
聚合性化合物(M-4):0.4714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1):0.0400份
氟系表面活性剂(W-1):0.0042份
2-丁酮:4.3551份
1-甲氧基-2-丙醇:3.6383份
甲醇:2.6947份
聚合物粒子R:2.6163份
<保护层的形成>
将下述保护层涂布液2棒涂于图像记录层上,并在120℃下烘干60秒钟,形成干燥涂布量为0.05g/m2的保护层,从而制作了平版印刷版原版。
-保护层涂布液2-
上述无机层状化合物分散液(1):0.5625份
亲水性聚合物(1)(上述化合物的20%水溶液):0.0825份
METOLOSE SM04(甲基纤维素,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甲氧基取代度=1.8):0.0250份
RAPISOL A-8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OF CORPORATION制造,80%水溶液):0.007份
离子交换水:4.3300份
(实施例14)
以下述方式形成图像记录层,并且,如表1中所记载那样进行了变更,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层叠体,并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图像记录层的形成>
将下述图像记录层涂布液1棒涂于底涂层上,并在50℃下烘干60秒钟,形成干燥涂布量为0.9g/m2的图像记录层,从而制作了平版印刷版原版。
-图像记录层涂布液4-
聚合物分散液:0.675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400份
单体1:0.036份
单体2:0.115份
单体3:0.087份
红外线吸收剂(IR Dye-6):0.028份
表面活性剂1:0.045份
碘鎓盐1:0.073份
碘鎓盐2:0.053份
无色色素(Leuco-2):0.040份
吩噻嗪:0.005份
1-丙醇:2.6份
2-丁酮:3.5份
1-甲氧基-2-丙醇:0.92份
δ-丁内酯:0.10份
水:1.16份
聚合物分散液:聚合物分散液根据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1,765,593号说明书的实施例10来制备,作为质量比为80∶20的正丙醇/水23.5质量%分散液来使用。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水溶液。30%被甲氧基化、10%被羟基丙氧基化,在20℃下2质量%水溶液的粘度为5mPa·s。
单体1:下述化合物
[化学式29]
单体2:下述化合物
[化学式30]
单体3:下述化合物
[化学式31]
表面活性剂1:将Byk Chemie公司制造的BYK302用作1-甲氧基-2-丙醇的25质量%溶液。
碘鎓盐1:下述化合物
[化学式32]
/>
碘鎓盐2:下述化合物
[化学式33]
吩噻嗪:下述化合物
[化学式34]
〔实施例15及实施例16〕
将支承体A变更为下述支承体C,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2或实施例13相同的方式,分别制作实施例15或实施例16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以及层叠体,并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以下示出支承体C的制作方法。
(3)支承体C的制作:(硝酸EG+盐酸EG)
<铝支承体的制造>
对厚度为0.3mm的材质1S的铝合金板实施下述处理来制造了平版印刷版用支承体。另外,在所有处理工序之间实施水洗处理,且在水洗处理之后通过轧辊进行了排液。
<碱蚀刻处理>
在70℃的温度下利用喷管对铝板喷吹苛性钠浓度26质量%、铝离子浓度6.5质量%的苛性钠水溶液来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铝溶解量为5g/m2
<酸性水溶液中的除污处理>
接着,在硝酸水溶液中进行了除污处理。用于除污处理的硝酸水溶液使用了在下一工序的电化学粗糙化中所使用的硝酸的废液。其液温为50℃。利用喷雾器喷吹除污液来进行了3秒钟的除污处理。
<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使用硝酸电解60Hz的交流电压连续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此时的电解液使用了在温度35℃、硝酸10.4g/L的水溶液中添加硝酸铝而将铝离子浓度调整为4.5g/L的电解液。交流电源波形为图3所示的波形,且使用电流值从零达到峰值为止的时间tp为0.8msec,占空比1∶1,梯形的矩形波交流电,将碳电极作为对电极来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辅助阳极使用了铁氧体。关于电解槽,使用了图4所示的电解槽。电流密度以平均电流值计为30A/dm2,使从电源流出的5%的电流向辅助阳极分流。电量(C/dm2)以铝板为阳极时的电量总和计为205C/dm2。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碱蚀刻处理>
在50℃的温度下,利用喷管对上述所获得的铝板喷吹苛性钠浓度5质量%、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苛性钠水溶液来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铝溶解量为0.2g/m2
<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除污处理>
接着,在硫酸水溶液中进行了除污处理。用于除污处理的硫酸水溶液使用了硫酸浓度170g/L、铝离子浓度5g/L的液。其液温为30℃。利用喷雾器喷吹除污液来进行了3秒钟的除污处理。
<电化学粗糙化处理>
使用盐酸电解60Hz的交流电压连续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电解液使用了在液温35℃、盐酸5.0g/L的水溶液中添加氯化铝而将铝离子浓度调整为4.5g/L的电解液。交流电源波形为图3所示的波形,且使用电流值从零达到峰值为止的时间tp为0.8msec,占空比1∶1,梯形的矩形波交流电,将碳电极作为对电极来进行了电化学粗糙化处理。辅助阳极使用了铁氧体。关于电解槽,使用了图4所示的电解槽。电流密度以平均电流值计为25A/dm2,盐酸电解中的电量(C/dm2)以铝板为阳极时的电量总和计为60C/dm2。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碱蚀刻处理>
在50℃的温度下,利用喷管对上述所获得的铝板喷吹苛性钠浓度5质量%、铝离子浓度0.5质量%的苛性钠水溶液来进行了蚀刻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铝溶解量为0.1g/m2
<使用了酸性水溶液的除污处理>
接着,在硫酸水溶液中进行了除污处理。具体而言,使用在阳极氧化处理工序中产生的废液(在硫酸170g/L水溶液中溶解铝离子5g/L),在液温35℃下进行了4秒钟的除污处理。利用喷雾器喷吹除污液来进行了3秒钟的除污处理。
<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利用基于图5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1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硫酸浓度为170g/L、铝离子浓度为5g/L、液温度为52℃、电流密度为30A/dm2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形成了皮膜厚度为110nm的阳极氧化皮膜。
在图5所示的阳极氧化处理装置610中,铝板616如图5中箭头所示那样被输送。在贮存有电解液618的供电槽612中铝板616通过供电电极620来带(+)电。并且,对于铝板616,在供电槽612中通过辊622向上方输送,通过夹持辊624向下方转换方向之后,向贮存有电解液626的电解处理槽614输送,并通过辊628向水平方向转换方向。接着,铝板616通过电解电极630而带(-)电,由此在其表面形成阳极氧化皮膜,离开电解处理槽614的铝板616被输送到后续工序。阳极氧化装置610中,由辊622、夹持辊624及辊628构成方向转换机构,在供电槽612和电解处理槽614的槽间部中,铝板616通过辊622、夹持辊624及辊628,以山形及倒U字形被输送。供电电极620和电解电极630与直流电源634连接。在供电槽612与电解处理槽614之间配置有槽壁632。
<扩孔处理>
将进行了上述阳极氧化处理的铝板浸渍于温度为40℃、苛性钠浓度为5质量%及铝离子浓度为0.5质量%的苛性钠水溶液中2.7秒,并进行了扩孔处理。然后,进行了基于喷雾器的水洗。
<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
利用基于图5所示的结构的直流电解的阳极氧化装置进行了第2阶段的阳极氧化处理。在硫酸浓度为170g/L、铝离子浓度为5g/L、液温度为52℃、电流密度为25A/dm2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皮膜厚度为900nm的阳极氧化皮膜,从而制作了铝支承体。
(实施例17)
将图像记录层涂布液4中的红外线吸收剂(IR Dye-6):0.028份变更为IR Dye-2:0.027份及IR Dye-7:0.015份,并如表1中所记载那样变更了衬垫纸,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4相同的方式,制作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层叠体,并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18及实施例19)
如表1中所记载那样变更了衬垫纸,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5或实施例16相同的方式,分别制作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层叠体,并进行了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层叠体的评价>
-臭氧变色抑制性-
将上述层叠体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放置了3天。另外,暗室的臭氧浓度为20ppb。
使用反射浓度计(X-Rite Inc.制造的eXact),测定上述层叠体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L*a*b*值,并计算出色差E值。
将放置前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E值设为E0、将放置3天后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E值设为E,求出ΔE=E-E0
ΔE的值越小,则臭氧变色抑制性越优异。
-视觉辨认度-
将上述层叠体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放置了3天。另外,暗室的臭氧浓度为20ppb。
在放置3天之后,通过搭载水冷式40W红外线半导体激光的Creo公司制造的Trendsetter3244VX,在输出功率为11.5W、外鼓转速为220rpm、分辨率为2,400dpi的条件下对上述层叠体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实体曝光(相当于照射能量110mJ/cm2),使用反射浓度计(X-Rite Inc.制造的eXact),分别测定了曝光前的L*值和曝光后的L*值。
将曝光前的L*值设为L0、将曝光后的L*值设为L,求出ΔL=L-L0
△L的值越大,则视觉辨认度越优异。
-印刷耐久性-
通过搭载红外线半导体激光的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造的Luxel PLATESETTER T-6000III,在外鼓转速1,000rpm、激光输出70%及分辨率2,400dpi的条件下对所获得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了曝光。使曝光图像包含实心图像及20μm点的FM(FrequencyModulation:调频)加网的50%网点图。
不对所获得的已曝光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处理,而安装于KOMORICorporation.制造的印刷机LITHRONE26的印版滚筒上。使用Ecolity-2(FujifilmCorporation制造)/自来水=2/98(容量比)的润版液和Values-G(N)黑色油墨(DainipponInk and Chemicals,Inc.制造),通过LITHRONE26的标准自动印刷启动方法供给润版液和油墨而进行机上显影之后,以每小时10,000张的印刷速度在Tokubishi Art(连续量:76.5kg,Mitsubishi Paper Mills Limited制造)纸上进行了100张印刷。
而且,持续进行印刷,并通过肉眼观察到实心图像的浓度开始变淡的时点的印刷张数,评价了印刷耐久性。并且,使用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放置3天后的层叠体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以相同的方式对印刷耐久性进行了评价。
将放置在暗室中之前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印刷耐久性设为100%,并根据以下标准对放置后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印刷耐久性进行了评价。
3分:90%以上
2分:80%以上且小于90%
1分:小于80%
-网点再现性-
通过搭载红外线半导体激光的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造的Luxel PLATESETTER T-6000III,在外鼓转速750rpm、激光输出70%、分辨率2,400dpi的条件下对所获得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了曝光。使曝光图像包含实心图像及用调幅加网200LPI输入的50%网点图。
不对经曝光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进行显影处理,而安装于KOMORI Corporation.制造的印刷机LITHRONE26的印版滚筒上。使用Ecolity-2(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造)/自来水=2/98(容量比)的润版液和DIC Fusion-G红N油墨(DIC GRAPHICS CORPRATION.制造),通过LITHRONE26的标准自动印刷启动方法供给润版液和油墨,以每小时10,000张的印刷速度在Tokubishi Art纸(连续量:76.5kg,Mitsubishi Paper Mills Limited制造)上进行了100张印刷。
测定所获得的印刷物的实心图像及调幅加网50%网点的浓度,通过Yule-Mielsen的式计算出网点尺寸。并且,使用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放置3天后的层叠体中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以相同的方式计算出网点尺寸。
以放置在暗室中之前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网点尺寸为基准,根据以下标准,对放置后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网点尺寸变动进行了评价。
3分:网点尺寸变动为1%以下
2分:网点尺寸变动超过1%且为2%以下
1分:网点尺寸变动超过2%
[表1]
表1中的L*值为通过上述的方法测定的支承体中的图像记录层侧的表面的L*的值。
表1中所使用的各成分的详细内容如下。
<红外线吸收剂>
IR Dye-1~7:下述化合物,下述Bu表示正丁基。
[化学式35]
Leuco-1~3:下述化合物
[化学式37]
根据表1明确可知,实施例所涉及的层叠体与比较例所涉及的层叠体相比,图像记录层的臭氧变色抑制性优异。
并且可知,实施例所涉及的层叠体中,层叠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视觉辨认度优异,所获得的平版印刷版的印刷耐久性及网点再现性也优异。
于2021年8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141514号的公开、于2021年9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147005号的公开及于2021年10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176788号的公开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而编入本说明书中。
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与各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通过参考而被具体且分别记载的情况相同程度地,通过参考而被编入本说明书中。
符号说明
12a、12b-铝支承体,14-底涂层,16-图像记录层,18-铝板,20a、20b-阳极氧化皮膜,22a、22b-微孔,24-大径孔部,26-小径孔部,D-大径孔部的深度,50-主电解槽,51-交流电源,52-径向鼓辊,53a、53b-主极,54-电解液供给口,55-电解液,56-狭缝,60-辅助阳极槽,W-铝板,S-供液方向,Ex-电解液排出方向,610-阳极氧化处理装置,612-供电槽,614-电解处理槽,616-铝板,618、626-电解液,620-供电电极,622、628-辊,624-夹持辊,630-电解电极,632-槽壁,634-直流电源,ta-阳极反应时间,tc-阴极反应时间,tp-电流从0达到峰值为止的时间,Ia-阳极循环侧的峰值时的电流,Ic-阴极循环侧的峰值时的电流,AA-铝板的阳极反应的电流,CA-铝板的阴极反应的电流。

Claims (12)

1.一种层叠体,其是将具有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的图像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与衬垫纸层叠而成的,
所述衬垫纸的透气阻力为55秒以上。
2.一种层叠体,其是将具有包含红外线吸收剂、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的图像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与衬垫纸层叠而成的,
以所述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所述图像记录层侧的面与所述衬垫纸接触的方式重叠,在25℃、55%RH环境下的暗室中保存3天前后的所述图像记录层的色差△E小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图像记录层还包含酸发色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酸发色剂包含无色色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聚合引发剂包含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包含硼酸盐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红外线吸收剂的HOMO的值为-5.30eV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红外线吸收剂的HOMO-所述给电子型聚合引发剂的HOMO的值为0.60eV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平版印刷版原版还具有支承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支承体中的图像记录层侧的表面的明度L*的值为85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衬垫纸的pH小于5。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衬垫纸的基重为51g/m2以上。
CN202280058140.7A 2021-08-31 2022-08-17 层叠体 Pending CN1178815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1514 2021-08-31
JP2021-147005 2021-09-09
JP2021-176788 2021-10-28
JP2021176788 2021-10-28
PCT/JP2022/031120 WO2023032681A1 (ja) 2021-08-31 2022-08-17 積層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1548A true CN117881548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92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8140.7A Pending CN117881548A (zh) 2021-08-31 2022-08-17 层叠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815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5962B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和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
CN114051454B (zh) 机上显影型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4126889B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4051598A (zh) 机上显影型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4450161B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0998439A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显色组合物
CN114072290B (zh) 机上显影型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4096914A (zh) 机上显影型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US11874602B2 (en)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method for preparing lithographic printing plate, and lithographic printing method
CN114096421B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5666959A (zh) 机上显影型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3382870B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4845875A (zh) 平版印刷方法
CN113382869B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3474178B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7881548A (zh) 层叠体
CN115697716A (zh) 机上显影型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4450175A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WO2023032681A1 (ja) 積層体
CN114051459A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6774521A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CN113474177B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的制作方法及平版印刷方法
JP7391767B2 (ja) 機上現像型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の作製方法、並びに、平版印刷方法
WO2023145972A1 (ja) 機上現像型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の作製方法、平版印刷方法、及び、積層体
WO2022019217A1 (ja) 機上現像型平版印刷版原版、平版印刷版の作製方法、及び、平版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