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80918A - 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0918A
CN117880918A CN202410080075.9A CN202410080075A CN117880918A CN 117880918 A CN117880918 A CN 117880918A CN 202410080075 A CN202410080075 A CN 202410080075A CN 117880918 A CN117880918 A CN 117880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target path
hoc network
target
broadcast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800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慧
汪洋
丁慧霞
高凯强
宋彦斌
汪莞乔
关璐瑶
张光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24100800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809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80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09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自组网的发起节点发起组呼/组播业务的情况下,根据自组网中每一个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从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确定目标路径;控制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中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在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情况下,控制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目标业务信道。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技术的技术问题,提出最远路径的解决办法。

Description

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窄带无线自组网方案中,终端直通模式下,仅需要多个终端就能实现自组网、自恢复、多跳转发、紧急请求转发等业务功能的实现,无需基站及中转台设备。适用于应急通信领域和电力在沙戈荒等领域,没有基础设施环境下的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电力设施巡检。自组网使用的场合多数为应急环境,组呼/组播是最常用的功能,现有的协议是围绕单呼/单播如何实现来论述的,组呼/组播没有给出方法。组呼/组播路径的选择才是自组网最核心的技术,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缺少自组网的组呼/组播的转发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技术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包括:在自组网的发起节点发起组呼/组播业务的情况下,根据上述自组网中每一个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其中,上述路由转发路径的最后节点为上述自组网中的控制中心节点;从上述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确定目标路径,其中,上述,目标路径为上述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量最多的路径;控制上述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上述自组网中除上述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上述目标路径中上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中包含上述目标路径和目标业务信道;在上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上述目标业务信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自组网的发起节点发起组呼/组播业务的情况下,根据上述自组网中每一个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其中,上述路由转发路径的最后节点为上述自组网中的控制中心节点;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从上述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确定目标路径,其中,上述,目标路径为上述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量最多的路径;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上述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上述自组网中除上述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上述目标路径中上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中包含上述目标路径和目标业务信道;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上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上述目标业务信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上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最多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组;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述目标路径组的路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路径组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述目标路径组的路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将上述目标路径组中信号强度最高的路径确定为上述目标路径。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上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述发起节点在第一时隙向上述控制信道发送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述发起节点在第二时隙向上述控制信道发送上述反向信令,以打断上述自组网中除上述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上述目标路径中上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上述第二时隙为上述第一时隙的下一个时隙。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上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述发起节点在第三时隙和/或第四时隙向上述控制信道连续发送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上述第四时隙为上述第三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述发起节点在第五时隙和/或第六时隙向上述控制信道连续发送上述反向信令,以打断上述自组网的除上述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上述目标路径中上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上述第五时隙为上述第四时隙的下一个时隙,上述第六时隙为上述第五时隙的下一个时隙。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控制上述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之后,在转发节点接收到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后,若上述目标路径中存在上述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则控制上述转发节点向上述控制信道发送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上述反向信令,以打断上述自组网中除上述转发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上述目标路径中上述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上述转发节点为上述目标路径中上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上述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控制上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上述目标业务信道之后,控制上述发起节点以第一频率向上述目标业务信道发送业务数据;第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上述转发节点以上述第一频率向上述目标业务信道接收上述业务数据;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上述目标路径中存在上述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则根据上述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第六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上述转发节点以上述第二频率向上述目标业务信道发送上述业务数据;第七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上述目标路径中上述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以上述第二频率向上述目标业务信道接收上述业务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上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上述第一频率与第一预设数值的和,得到中间数值;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上述中间数值与第二预设数值的取余,得到上述第二频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上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在自组网的发起节点发起组呼/组播业务的情况下,根据上述自组网中每一个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其中,上述路由转发路径的最后节点为上述自组网中的控制中心节点;从上述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确定目标路径,其中,上述,目标路径为上述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量最多的路径;控制上述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上述自组网中除上述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上述目标路径中上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中包含上述目标路径和目标业务信道;在上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上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上述目标业务信道的方法,由于在上述方法中,根据最远路径和普通节点要让控制中心节点收到的原则,确定出转发的目标路径。再在根据目标路径发出发组呼/组播业务请求广播信令时,发送反向信令进行优先打断,减少其他节点对于控制信道的占用。从而实现了满足自组网组呼建立转发路径的需求的同时,提高连通率,满足应急环境的使用需求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技术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的自组网节点相互位置关系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的组呼/组播全流程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的组呼的业务时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可选地,如图1所示,上述方法包括:
S102,在自组网的发起节点发起组呼/组播业务的情况下,根据自组网中每一个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其中,路由转发路径的最后节点为自组网中的控制中心节点;
S104,从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确定目标路径,其中,目标路径为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量最多的路径;
S106,控制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中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中包含目标路径和目标业务信道;
S108,在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情况下,控制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目标业务信道。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节点代表终端或通信模组,每个节点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用户的移动而不断变化,某个时刻下,节点通过广播令牌的方式成功构建自组网网络拓扑,也就是组网成功。在组网成功后,自组网的控制中心节点能够知道自组网内所有节点的位置,而其他节点能够知道周边节点和经过进行转发的路径中的所有节点的位置。当某个普通节点要发送组呼/组播时,此节点即为发起节点,第一步就要确定转发路径,秉持的选择转发路径的原则就是最远路径和普通节点要让控制中心节点收到,也就是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最多且最后节点为控制中心节点,从而确定出目标路径。在确定出目标路径后,进入组呼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发起阶段,发起节点根据目标路径和目标业务信道构建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然后进入组呼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转发阶段,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使得在目标路径中的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能够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同时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反向信令,反向信令起到优先打断的功能,打断自组网中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能够最大限度的限制其他节点占用控制信道,从而可以提高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成功率。目标路径中每一个节点都会在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后,根据目标路径继续转发至下一跳节点,直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目标业务信道,进入到组呼语音业务信道的转发阶段。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根据最远路径和普通节点要让控制中心节点收到的原则,确定出转发的目标路径。再在根据目标路径发出发组呼/组播业务请求广播信令时,发送反向信令进行优先打断,减少其他节点对于控制信道的占用。从而实现了满足自组网组呼/组播建立转发路径的需求的同时,提高连通率,满足应急环境的使用需求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技术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果发起方为控制中心节点则是选择一条节点数路径最多的转发路径,让尽可能多的节点接收到控制中心的组呼/组播业务,实现方法相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从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确定目标路径包括:
将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最多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组;
在目标路径组的路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目标路径组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
在目标路径组的路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将目标路径组中信号强度最高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确定转发的目标路径时,根据最远路径和普通节点要让控制中心节点收到的原则,先根据自组网内发起节点已知的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出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路由转发路径中的最后节点均为控制中心节点(向上发送)。再将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最多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组,若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只有一条路径是节点数最多的路径,即目标路径组只有一条路径,则将此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若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有多条路径是节点数最多的路径,即目标路径组存在至少两条路径,则将目标路径组中信号强度最高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从而可以提高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转发成功率。控制中心节点向下发送时,原理相同,同样选择最远路径,让尽可能多的节点接收到业务的原则进行路径选择。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控制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依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包括:
控制发起节点在第一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
控制发起节点在第二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中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第二时隙为第一时隙的下一个时隙。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依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时,先在第一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然后在下一个时隙第二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反向信令。在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依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时,有可能有自组网内对的其它节点正在发送位置短消息(GPS/北斗)等,占用了控制信道的资源。这时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会在空中射频叠加,导致接收失败,那么组呼/组播业务请求就会失败,导致组呼/组播业务部分崩溃甚至全节点崩溃,无法满足应急通信需求。那么发反向信令就会最大限度的限制其它节点占用控制信道,提高建链成功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控制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依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包括:
控制发起节点在第三时隙和/或第四时隙向控制信道连续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第四时隙为第三时隙的下一个时隙;
控制发起节点在第五时隙和/或第六时隙向控制信道连续发送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的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第五时隙为第四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第六时隙为第五时隙的下一个时隙。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依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时,先在第一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然后在下一个时隙第二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反向信令。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向控制信道连续多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次数可配置),也可以向控制信道连续多次发送反向信令(次数可配置),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组呼/组播的连通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在控制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转发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后,若目标路径中存在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则控制转发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中除转发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转发节点为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即转发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后,根据目标路径判断是否存在下一跳节点,若存在,转发节点则向控制信道连续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打断自组网中除转发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目标路径中的每一个节点都会在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后,根据目标路径继续转发至下一跳节点,直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在控制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目标业务信道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发起节点以第一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发送业务数据;
控制转发节点以第一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接收业务数据;
若目标路径中存在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则根据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
控制转发节点以第二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发送业务数据;
控制目标路径中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以第二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接收业务数据。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并切换到目标业务信道之后,进入到组呼语音业务信道的转发阶段。发起节点以第一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发送业务数据,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以第一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接收业务数据,根据目标路径判断是否存在下一跳节点,若存在,则以第二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发送业务数据,下一跳节点以第二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接收业务数据,第二频率由第一频率确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根据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包括:
计算第一频率与第一预设数值的和,得到中间数值;
计算中间数值与第二预设数值的取余,得到第二频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一跳节点在业务信道在接收和转发业务数据时,可以根据每一跳的业务信道发射频率编号=(业务信道接收频率编号+1)%3来确定接收频率和发射频率,在以第一频率接收到业务数据时,则根据第一频率计算得到发射频率第二频率,再以第二频率发射业务数据。
结合一种示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涉及一种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如图2所示的自组网节点相互位置关系图中,A/B/C/D/E/F/G/H节点代表多个终端或通信模组某一时刻下的相对位置,需要说明的是A/B/C/D/E/F/G/H节点的位置会随着用户的移动而不断变化,此时刻下,A/B/C/D/E/F/G/H节点通过广播令牌的方式已成功构建自组网网络拓扑,也就是组网成功。组呼/组播全流程框图如图3所示,而本申请的关注点在组呼路由选择阶段,也就是图3中的步骤2。在步骤1中自组网已通过组网广播信令组网成功,控制中心节点A节点能够知道自组网内所有节点的位置,而其它节点能够知道周边节点和经过其进行转发的路径中的所有节点的位置。当控制中心节点A节点要发送组呼时,在组呼路由选择阶段,需要秉持的选择规则是:最远路径,也就是包含节点数最多的那条路径,如图2所示,控制中心节点A节点会选择A→B→C→D→E→F这条路径,转发节点是B、C、D、E。A节点按下发组呼/组播业务,B/C/D/E/F/G节点都能收到,而H节点收不到,因为H节点即不在所选转发路径上,也不在A节点的信号可达范围内。所以,自组网组呼/组播同样是个“尽力而为”的网络,使最多的节点能够收到,而不是所有节点都能收到。当端点节点发送呼叫,例如,F节点,它选择的路径要保证控制中心节点A能够收到,所以F节点会选择F→E→D→C→B→A这条路径,转发节点是E、D、C、B。F节点按下发组呼,E/D/C/B/A节点能够收到,其它节点收不到。当中间节点发送呼叫,例如,E节点,也是按照让控制中心A节点能收到的原则选择路径,所以E节点会选择E→D→C→B→A这条路径,转发节点为D,C,B。E节点按下组呼,F/D/C/B/A节点都能够收到,其它节点无法收到。
CSBK字段表
每一跳的业务信道发射频率编号=(业务信道接收频率编号+1)%3;自组网默认用四个频率进行转发,如果有条件用更多频率资源,可扩展频率位域有效位。以CSBK帧为例进行位域论述,包含但不限于协议中规定的各类有效帧。以EPDT协议为基础,包含但不限于DPMR、DMR、PDT、MDT、TETRA等窄带通信协议。
组呼/组播的业务时序图如图4所示,在时隙2引入反向信令起到优先打断的功能。在业务请求广播信令转发阶段,有可能有其它节点正在发送位置短消息(GPS/北斗)等,占用了控制信道的资源,这时再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会在空中射频叠加,导致接收失败,那么业务请求就会失败,导致组呼/组播业务部分崩溃甚至全节点崩溃,无法满足应急通信需求。那么发反向信令就会最大限度的限制其它节点占用控制信道,提高建链成功率。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业务广播请求信令可连续发2次(次数可配置),反向信令也发2次(次数可配置),进一步提高组呼/组播连通率。
可选地,本申请在组呼/组播路径选择阶段,提出控制中心节点最远路径和普通节点要让控制中心节点收到的原则进行转发路径选择。满足了自组网组呼建立转发路径的需求。并在发组呼/组播业务请求广播信令请求时,在另一个时隙发送反向信令进行优先打断,减少其他节点对于控制信道的占用,最大限度提高连通率,从而满足应急环境的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502,用于在自组网的发起节点发起组呼/组播业务的情况下,根据自组网中每一个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其中,路由转发路径的最后节点为自组网中的控制中心节点;
第二确定模块504,用于从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确定目标路径,其中,目标路径为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量最多的路径;
第一控制模块506,用于控制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中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中包含目标路径和目标业务信道;
第二控制模块508,用于在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情况下,控制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目标业务信道。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节点代表终端或通信模组,每个节点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随着用户的移动而不断变化,某个时刻下,节点通过广播令牌的方式成功构建自组网网络拓扑,也就是组网成功。在组网成功后,自组网的控制中心节点能够知道自组网内所有节点的位置,而其他节点能够知道周边节点和经过进行转发的路径中的所有节点的位置。当某个普通节点要发送组呼/组播时,此节点即为发起节点,第一步就要确定转发路径,秉持的选择转发路径的原则就是最远路径和普通节点要让控制中心节点收到,也就是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最多且最后节点为控制中心节点,从而确定出目标路径。在确定出目标路径后,进入组呼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发起阶段,发起节点根据目标路径和目标业务信道构建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然后进入组呼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转发阶段,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使得在目标路径中的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能够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同时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反向信令,反向信令起到优先打断的功能,打断自组网中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能够最大限度的限制其他节点占用控制信道,从而可以提高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成功率。目标路径中每一个节点都会在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后,根据目标路径继续转发至下一跳节点,直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目标业务信道,进入到组呼语音业务信道的转发阶段。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根据最远路径和普通节点要让控制中心节点收到的原则,确定出转发的目标路径。再在根据目标路径发出发组呼/组播业务请求广播信令时,发送反向信令进行优先打断,减少其他节点对于控制信道的占用。从而实现了满足自组网组呼/组播建立转发路径的需求的同时,提高连通率,满足应急环境的使用需求的目的,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技术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如果发起方为控制中心节点则是选择一条节点数路径最多的转发路径,让尽可能多的节点接收到控制中心的组呼/组播业务,实现方法相同。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最多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组;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目标路径组的路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目标路径组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目标路径组的路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将目标路径组中信号强度最高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确定转发的目标路径时,根据最远路径和普通节点要让控制中心节点收到的原则,先根据自组网内发起节点已知的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出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路由转发路径中的最后节点均为控制中心节点(向上发送)。再将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最多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组,若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只有一条路径是节点数最多的路径,即目标路径组只有一条路径,则将此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若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有多条路径是节点数最多的路径,即目标路径组存在至少两条路径,则将目标路径组中信号强度最高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从而可以提高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转发成功率。控制中心节点向下发送时,原理相同,同样选择最远路径,让尽可能多的节点接收到业务的原则进行路径选择。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起节点在第一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起节点在第二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中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第二时隙为第一时隙的下一个时隙。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依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时,先在第一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然后在下一个时隙第二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反向信令。在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依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时,有可能有自组网内对的其它节点正在发送位置短消息(GPS/北斗)等,占用了控制信道的资源。这时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会在空中射频叠加,导致接收失败,那么组呼/组播业务请求就会失败,导致组呼/组播业务部分崩溃甚至全节点崩溃,无法满足应急通信需求。那么发反向信令就会最大限度的限制其它节点占用控制信道,提高建链成功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起节点在第三时隙和/或第四时隙向控制信道连续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第四时隙为第三时隙的下一个时隙;
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起节点在第五时隙和/或第六时隙向控制信道连续发送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的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第五时隙为第四时隙的下一个时隙,第六时隙为第五时隙的下一个时隙。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依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时,先在第一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然后在下一个时隙第二时隙向控制信道发送反向信令。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向控制信道连续多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次数可配置),也可以向控制信道连续多次发送反向信令(次数可配置),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组呼/组播的连通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控制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之后,在转发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后,若目标路径中存在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则控制转发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中除转发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转发节点为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即转发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后,根据目标路径判断是否存在下一跳节点,若存在,转发节点则向控制信道连续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打断自组网中除转发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目标路径中的每一个节点都会在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后,根据目标路径继续转发至下一跳节点,直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控制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目标业务信道之后,控制发起节点以第一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发送业务数据;
第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转发节点以第一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接收业务数据;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目标路径中存在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则根据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
第六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转发节点以第二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发送业务数据;
第七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目标路径中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以第二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接收业务数据。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并切换到目标业务信道之后,进入到组呼语音业务信道的转发阶段。发起节点以第一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发送业务数据,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以第一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接收业务数据,根据目标路径判断是否存在下一跳节点,若存在,则以第二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发送业务数据,下一跳节点以第二频率向目标业务信道接收业务数据,第二频率由第一频率确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频率与第一预设数值的和,得到中间数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中间数值与第二预设数值的取余,得到第二频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一跳节点在业务信道在接收和转发业务数据时,可以根据每一跳的业务信道发射频率编号=(业务信道接收频率编号+1)%3来确定接收频和发射频率,在以第一频率接收到业务数据时,则根据第一频率计算得到发射频率第二频率,再以第二频率发射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的其他示例请参见上述示例,在此不在赘述。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处理器602、通信接口604、存储器606和通信总线608,其中,处理器602、通信接口604和存储器606通过通信总线6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
存储器606,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02,用于执行存储器606上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在自组网的发起节点发起组呼/组播业务的情况下,根据自组网中每一个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其中,路由转发路径的最后节点为自组网中的控制中心节点;
从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确定目标路径,其中,目标路径为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量最多的路径;
控制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自组网中除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目标路径中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中包含目标路径和目标业务信道;
在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情况下,控制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目标业务信道。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作为一种示例,上述存储器606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上述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装置中的第一确定模块502、第二确定模块504、第一控制模块506以及第二控制模块508。此外,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装置中的其他模块单元,本示例中不再赘述。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可以包含但不限于: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NP(Network Processor,网络处理器)等;还可以是DSP(Digital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实施上述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的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6并不对上述电子设备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比图6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显示装置等),或者具有与图6所示的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自组网的发起节点发起组呼/组播业务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自组网中每一个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其中,所述路由转发路径的最后节点为所述自组网中的控制中心节点;
从所述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确定目标路径,其中,所述,目标路径为所述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量最多的路径;
控制所述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所述自组网中除所述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所述目标路径中所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中包含所述目标路径和目标业务信道;
在所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业务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确定目标路径包括:
将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最多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组;
在所述目标路径组的路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路径组的路径确定为目标路径;
在所述目标路径组的路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路径组中信号强度最高的路径确定为所述目标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依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所述自组网除所述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所述目标路径中所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包括:
控制所述发起节点在第一时隙向所述控制信道发送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
控制所述发起节点在第二时隙向所述控制信道发送所述反向信令,以打断所述自组网中除所述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所述目标路径中所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所述第二时隙为所述第一时隙的下一个时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依次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所述自组网除所述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所述目标路径中所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包括:
控制所述发起节点在第三时隙和/或第四时隙向所述控制信道连续发送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所述第四时隙为所述第三时隙的下一个时隙;
控制所述发起节点在第五时隙和/或第六时隙向所述控制信道连续发送所述反向信令,以打断所述自组网的除所述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所述目标路径中所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所述第五时隙为所述第四时隙的下一个时隙,所述第六时隙为所述第五时隙的下一个时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转发节点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后,若所述目标路径中存在所述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则控制所述转发节点向所述控制信道发送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所述反向信令,以打断所述自组网中除所述转发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所述目标路径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所述转发节点为所述目标路径中所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业务信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发起节点以第一频率向所述目标业务信道发送业务数据;
控制所述转发节点以所述第一频率向所述目标业务信道接收所述业务数据;
若所述目标路径中存在所述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则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
控制所述转发节点以所述第二频率向所述目标业务信道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控制所述目标路径中所述转发节点的下一跳节点以所述第二频率向所述目标业务信道接收所述业务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频率确定第二频率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频率与第一预设数值的和,得到中间数值;
计算所述中间数值与第二预设数值的取余,得到所述第二频率。
8.一种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自组网的发起节点发起组呼/组播业务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自组网中每一个节点的位置信息,确定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其中,所述路由转发路径的最后节点为所述自组网中的控制中心节点;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确定目标路径,其中,所述,目标路径为所述所有的路由转发路径中包含节点数量最多的路径;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发起节点向控制信道发送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和反向信令,以打断所述自组网中除所述发起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发出的消息,使所述目标路径中所述发起节点的下一跳节点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其中,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中包含所述目标路径和目标业务信道;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都接收到所述业务请求广播信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目标路径中的所有节点切换到所述目标业务信道。
9.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410080075.9A 2024-01-19 2024-01-19 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8809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0075.9A CN117880918A (zh) 2024-01-19 2024-01-19 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0075.9A CN117880918A (zh) 2024-01-19 2024-01-19 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0918A true CN117880918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91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80075.9A Pending CN117880918A (zh) 2024-01-19 2024-01-19 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8091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0892B (zh) 一种升级方法、装置、无线耳机、tws耳机及充电盒
KR100890237B1 (ko) 일반 전화 교환망 및 셀룰러 네트워크에 인터페이스된애드-호크 피투피 이동통신 무선 접근 시스템
US10142927B2 (en) Selection of a mesh access point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CN104469694B (zh) 一种基于集群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JP680119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US9088883B2 (en) Method to support emergency call through mesh network
CN113259864B (zh) 窄带通信方法、对讲机、设备、存储介质及自组网系统
WO201823351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630754B (zh) 多信道数据转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5298A (zh) 物联网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645301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06066487A1 (fr) Procede et systeme pour mise en oeuvre de transmission d'information
WO2018095424A1 (zh) 一种终端状态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7880918A (zh) 自组网组呼/组播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416364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614418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1503164B2 (en) Media interaction method in DECT network cluster
EP3788838B1 (en) Method for avoiding transmission of unnecessary messag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
WO2014015799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7858187A (zh) 自组网组呼/组播的多路径转发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WO2010034208A1 (zh) 上行随机接入资源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3274127A1 (zh) 路由选择、重路由及路由配置方法、iab节点和cu节点
CN113259922B (zh) 紧急业务转发的通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060239A1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KR102169718B1 (ko) 세션 그룹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