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79986A - 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79986A
CN117879986A CN202311813623.6A CN202311813623A CN117879986A CN 117879986 A CN117879986 A CN 117879986A CN 202311813623 A CN202311813623 A CN 202311813623A CN 117879986 A CN117879986 A CN 117879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target
local area
information
area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136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18136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799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79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799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在电子设备加入局域网中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基于各个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的通信连接;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基于所述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能够使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能够实现对设备进行直接控制,用户体验良好。

Description

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在智能家居设备的各大厂商都建立有各自生态系统,各自有各自的生态系统标准,导致各个品牌的智能设备之间存在平台不能兼容、互通的壁垒,要实现各个品牌的设备之间能够相互控制,需要通过云平台转发指令,主要是通过云端控制或语音控制,控制多个不同平台的设备时需使用到多个独立的APP,使得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使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能够实现对设备进行直接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在电子设备加入局域网中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
基于各个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
基于所述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
基于网络发现技术扫描所述局域网内是否存在设备;
在发现所述局域网内存在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发现所述局域网中不存在设备的情况下,输出重试选项;
在获取到所述重试选项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基于网络发现技术重新扫描所述局域网内是否存在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到对所述设备卡片的编辑操作的情况下,对所述设备卡片进行编辑;
输出编辑后的设备卡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在获取到针对目标设备卡片的预设触发操作的情况下,进入目标设备的控制界面;
基于所述控制界面生成控制指令;
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给所述目标设备,以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包括:
基于所述设备信息确定初始设备列表;
在获取到用户对初始设备列表中的目标设备信息的添加操作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目标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局域网;
在所述电子设备没有连接到局域网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网络不可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加入局域网中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
通信模块,用于基于各个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输出模块,用于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能够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能够用来实现上述所述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在电子设备加入局域网中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基于各个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基于所述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能够使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能够实现对设备进行直接控制。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应用架构的设计方案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表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如果申请文件中出现“第一\第二\第三”的类似描述则增加以下的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基于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计算机、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计算机、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的控制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其中,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在电子设备加入局域网中的情况下,获取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其中,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桥接模式、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等方式加入局域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网络管理软件获取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作为示例,网络管理软件(例如,Zabbix、SolarWinds等)具有设备发现和监控的功能,可以自动扫描并显示局域网中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网络监控工具获取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作为示例,网络监控工具(例如,Wireshark、TCPView等)能够监视局域网中的网络流量。这些工具可以显示设备之间的网络通信情况,包括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和端口号。
需要注意的是,获取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需要有相应的权限和网络访问权限。此外,不同设备和网络环境可能有不同的设置和限制,可能需要参考设备的用户手册或网络管理员的指导来进行操作。
步骤S102,基于各个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基于互联互通的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以使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包括创建套接字,具体地,可以在电子设备上使用编程语言或网络通信库创建套接字对象,使得不同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和传输数据。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还包括设置目标IP地址和端口,具体地,将要通信的设备的目标IP地址和端口设置为套接字的目标地址和端口。目标IP地址是要连接的设备的唯一标识,端口用于标识设备上的特定服务或应用程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的步骤还包括调用套接字对象的连接方法,将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建立连接。在连接建立之前,电子设备会通过网络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将数据发送给目标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建立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能够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使用套接字对象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在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通过发送数据到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或从目标设备接收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套接字通信需要在电子设备上进行编程或使用相应的网络通信库。具体的实现方式和代码可能会因编程语言和平台而有所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参考相关的编程文档和示例代码,以便正确地使用套接字进行通信。
步骤S103,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卡片是用于显示设备信息和控制选项的界面元素,可以展示各个目标设备的基本信息和操作选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卡片可以是一个图形界面或者文本形式的信息展示,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状态信息、操作选项等。
在获取到设备信息后,可以将获取到的设备信息整理成适合展示的形式。可以按照设备卡片的样式和内容,将设备信息组织成相应的数据结构,如字典、列表等。然后渲染设备卡片:使用合适的界面开发工具或编程语言,根据设备卡片的样式和内容,将设备信息渲染到界面上。可以使用图形界面库、HTML/CSS等技术来实现设备卡片的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设备信息发生变化(如状态更新、参数变化等),需要及时更新设备卡片。可以通过定时刷新、事件驱动等方式,保持设备卡片与实际设备信息的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先建立不同设备信息与设备卡片之间的对应关系,当获取到设备信息后,则可以基于对应关系,确定设备卡片。
步骤S104,基于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卡片用户可以选择并执行特定的控制操作,例如打开/关闭设备、调整设备参数等,电子设备响应该特定的控制操作并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卡片上需要提供的控制功能,如开关设备、调节参数、发送指令等。根据设备类型和功能需求,可以设计用户界面上的交互元素,如按钮、滑块、输入框等。
在设备卡片上,通过交互元素(如按钮点击、滑块拖动、输入框输入等)获取用户的操作输入。这些输入反映了用户对设备的控制意图。
在获取到用户的输入后,将用户的操作输入解析为相应的控制指令或参数。根据设备卡片上的交互元素和设备的协议规范,将用户输入转化为设备能够理解和执行的命令。
使用合适的通信协议和方式,将控制指令发送到目标设备。根据设备的通信接口和协议,可以通过网络通信、串口通信等方式发送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获取到控制指令后,可以进行响应和执行,电子设备可以等待目标设备对控制指令的响应。根据设备的响应规范,解析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以判断控制是否成功,并更新设备卡片上的状态信息。
电子设备根据设备的响应和状态信息,更新设备卡片上的显示内容。可以通过界面刷新或更新数据绑定的方式,及时反映设备的状态和控制结果。
在本申请中,利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和设备信息获取,实现了电子设备与局域网中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和控制,通过设备卡片的输出和操作,用户可以方便地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操作,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通过在电子设备加入局域网中的情况下,获取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基于各个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基于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能够实现对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控制和管理,使各个目标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能够实现对设备进行直接控制,用户体验良好。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可以应用在如下场景中:假设在同一个局域网内中有多个带屏智能家居设备的场景下。手机、带屏柜机空调、电视机、带屏冰箱、移动平板。如想达到设备已设备之间进行互相控制,只需要同步安装APP,相互添加设备的卡片就可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相互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带屏冰箱端发送控制指令开启空调,反之带屏空调端也可以发送指令控制冰箱开关。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1,获取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
步骤S1011,基于网络发现技术扫描局域网内是否存在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使用网络管理软件来基于网络发现技术扫描局域网内是否存在设备。具体地,网络管理软件能够提供设备发现的功能,可以自动扫描并显示局域网中的设备列表,并通过一定方式(如网络协议、SNMP等)获取设备信息,并能够提供可视化的设备发现结果。
步骤S1012,在发现局域网内存在设备的情况下,获取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协议来获取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常用的网络协议包括ARP、DHCP、DNS等。其中,ARP协议用于获取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MAC地址,DHCP协议用于获取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DNS协议用于解析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电子设备加入局域网时,它会向局域网中的其他设备发送ARP请求,以获取它们的MAC地址。此外,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DHCP服务器来获取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它们可以使用IP地址和端口号来建立连接,并通过套接字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交换。通过这些方式,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使各个目标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能够实现对设备进行直接控制,并且能够提供可视化的设备发现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5,在发现局域网中不存在设备的情况下,输出重试选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网络发现技术扫描局域网后,如果未发现任何设备,可以向用户输出重试选项。这些选项可以包括重新扫描局域网、检查设备的网络连接、检查设备电源等。重试选项的设置目的是帮助用户解决设备缺失的问题。
步骤S106,在获取到重试选项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基于网络发现技术重新扫描局域网内是否存在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发现技术是一种用于扫描网络中设备的技术,它可以通过发送特定的网络数据包来探测网络中的设备,并获取它们的设备信息。常用的网络发现技术包括ARP扫描、ICMP扫描、SNMP扫描等。在获取到重试选项的触发操作后,可以基于网络发现技术重新扫描局域网内是否存在设备。
在重新扫描局域网时,可以使用这些网络发现技术来探测网络中的设备,并获取它们的设备信息。例如,可以使用ARP扫描来获取局域网中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使用ICMP扫描来检测设备是否在线,使用SNMP扫描来获取设备的系统信息和配置信息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重新扫描局域网内是否存在设备,并更新设备列表。
在这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局域网中没有设备存在时,该控制方法会输出重试选项。用户可以选择触发重试操作,此时控制方法将基于网络发现技术重新扫描局域网,以确定是否存在新的设备加入。如此,可以帮助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并且在有新设备加入网络时及时进行更新。另外,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减少用户手动干预的需求,并确保设备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7,在获取到对设备卡片的编辑操作的情况下,对设备卡片进行编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用户对设备卡片的编辑操作后,可以对设备卡片进行编辑。编辑设备卡片通常包括对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修改,例如设备名称、IP地址、端口号、设备类型、位置等。编辑设备卡片可能需要一个用户界面,用户可以在界面上输入新的设备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保存到设备卡片中。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编程实现一个设备管理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对设备卡片进行编辑。这个系统可以包括一个用户界面,用户可以在界面上选择需要编辑的设备卡片,然后输入新的设备信息并保存。编辑设备卡片的操作可能需要对设备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以及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验证和处理。
步骤S108,输出编辑后的设备卡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辑后的设备卡片可以包括更新后的设备信息、自定义的控制选项等,这有助于用户更灵活地管理和控制局域网中的各种设备。这种功能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对设备进行个性化管理和控制。
在这些实施例中,示出了在获取到对设备卡片的编辑操作时的处理流程。如此,使得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设备卡片进行定制化编辑,以便更好地满足其管理和控制设备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4,基于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步骤S1041,在获取到针对目标设备卡片的预设触发操作的情况下,进入目标设备的控制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卡片为设备卡片中的至少一个。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在目标设备卡片上设计预设触发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滑动条、下拉列表等交互元素。这些操作可以触发进入目标设备的控制界面的动作。
步骤S1042,基于控制界面生成控制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触发操作且进入控制界面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解析用户的输入,具体地,将用户的操作输入解析为相应的控制指令或参数。根据设备的协议规范和控制界面的设计,将用户输入转化为设备能够理解和执行的命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解析之后,电子设备能够生成控制指令,具体地,根据用户的操作和设备的协议规范,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可以是设备特定的命令格式,如二进制编码、JSON格式等。
步骤S1043,发送控制指令给目标设备,以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能够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指令,具体地,可以使用合适的通信协议和方式,将控制指令发送到目标设备。根据设备的通信接口和协议,可以通过网络通信、串口通信等方式发送控制指令。
在这些实施例中,示出了基于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的流程,如此,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设备卡片直接进入目标设备的控制界面,方便地进行控制操作。同时,通过控制界面生成和发送控制指令,用户可以实现对目标设备的各种控制功能,如开关机、调节参数等。这种方法能够提高用户对设备的控制效率和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包括:
步骤S1031,基于设备信息确定初始设备列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到设备信息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能够解析设备信息,具体地,将获取到的设备信息进行解析,提取出设备的关键信息,例如设备的唯一标识符、设备类型等。电子设备还能够过滤设备信息,具体地,根据特定的条件或规则对设备信息进行过滤,只保留符合条件的设备信息。然后,电子设备还能够将过滤后的设备信息组织成初始的设备列表。具体地,可以使用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字典等)来存储设备列表,每个设备可以包含其唯一标识符和其他相关信息。
步骤S1032,在获取到用户对初始设备列表中目标设备信息的添加操作的情况下,基于目标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能够在初始设备列表中添加目标设备信息,对用户添加操作中的目标设备信息进行解析,提取出设备的关键信息,如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ID等。然后根据设备的关键信息和设计的设备卡片模板,生成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设备卡片可以包括设备的名称、图标、状态、控制按钮等,用于展示设备的相关信息和提供操作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生成的设备卡片添加到设备管理界面或应用界面上,以便用户可以浏览和操作各个目标设备。另外,还可以使用图形界面库、HTML/CSS等技术来实现设备卡片的显示和布局。
在这些实施例中,示出了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的流程。如此,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向系统中添加新的设备信息,系统会相应地生成新的设备卡片。这样,用户可以灵活地管理和控制不断增加的设备,而无需依赖系统预设的设备列表。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使用户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设备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9,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局域网;
步骤S100,在电子设备没有连接到局域网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网络不可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程序来检测设备是否连接到局域网。这个程序可以使用网络连接状态的API来实现,具体的实现方式取决于所用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作为示例,在Python中,可以使用socket库来检测网络连接状态,并根据结果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在这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某个电子设备没有连接到局域网时,方法会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网络不可用。这样的处理流程有助于让用户及时了解到设备连接状态,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操作或调整。通过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用户可以快速发现设备的连接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网络连接的异常情况。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用户对设备连接状态的感知,从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地接入到局域网中,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服务。
图2为本申请的应用架构的设计方案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内容:应用架构主要分为三层,分别是硬件层、通讯层、应用层。硬件层主要职责为接收上层的指令,并根据上层的指令控制硬件行为。同时把硬件相关数值同步给应用层。通讯层的主要职责为保证设备间的数据传输。该层通过DNSSD向应用层提供了局域网注册和局域网发现的功能,确保不同设备之间能互相发现。通过DNSSD技术,在同一局域网内的不同设备可以进行注册以及发现操作,使得不同设备之间能够获取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通过Socket技术进行通讯。通过适当的延迟以及滤重操作,实现不同端同时操作时的数值跳变问题。无需用户对设备进行重复搜索发现连接,进入互联互通即可对同一WIFI局域网内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同时该层将设备抽象远程控制端和远程被控制端,使得应用层可以更简单直接地实现设备间的远程通讯。
图3为根据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201,根据用户的UI输入或者远程控制端的指令输入,向硬件层发送指令,并且将硬件的数据反馈同步到UI界面或者远程控制端。
步骤S202,将用户的UI输入通过通讯层传输给远程被控制端,并接收远程被控制端的反馈,从而实现远程控制。
步骤S203,根据设备类型和设备唯一序列号等信息,对远程被控制端进行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端网络需为连接状态。控制端判断网络连接流程包括:进入应用时,先判断控制端是否连上WIFI,并判断是否为有效WIFI,例如,当未连WIFI,WIFI不可用时,控制端的页面提示“网络连接失败,请您检查网络或重新加载“;在网络正常连接后,自动扫描同WIFI内设备;网络正常连接后,自动扫描同WIFI内设备,包括:扫描/发现设备;网络正常连接的情况下首次使用/未添加设备时,进入控制端APP自动扫描同局域网内所有设备,并显示在列表中;扫描结束后,如发现到设备后在设备管理界面呈现出设备卡片,点击设备卡片中的加号,可添加发现到的设备;如未发现设备显示未发现设备界面,点击重新扫描继续操作一遍扫描/发现设备动作;用户可对已添加到设备进行设备编辑;可编辑的功能包含“设备重命名、移除设备、一键开启和关闭设备、可视化快捷查看设备基础状态,点击进入设备遥控界面”。显示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运行状态、运行模式等的信息内容。例如:空调设备卡片中的可查看到当前设备运行的温度和模式;用户点击“电源键”一键可开启和关闭设备;用户点击单击设备卡片触发进入到此设备的设备控制器界面,在此设备控制器界面对设备发送指令进行远程控制的基础设备功能。简化智能设备产品互联互通的交互方式,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包括的各单元,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ing)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加入局域网中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
通信模块,用于基于各个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输出模块,用于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
基于网络发现技术扫描所述局域网内是否存在设备;
在发现所述局域网内存在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用于:
在发现所述局域网中不存在设备的情况下,输出重试选项;
在获取到所述重试选项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基于网络发现技术重新扫描所述局域网内是否存在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用于:
在获取到对所述设备卡片的编辑操作的情况下,对所述设备卡片进行编辑;
输出编辑后的设备卡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在获取到针对目标设备卡片的预设触发操作的情况下,进入目标设备的控制界面;
基于所述控制界面生成控制指令;
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给所述目标设备,以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包括:
基于所述设备信息确定初始设备列表;
在获取到用户对初始设备列表中的目标设备信息的添加操作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目标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用于:
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局域网;
在所述电子设备没有连接到局域网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网络不可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500包括:一个处理器501、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02、用户接口503、至少一个外部通信接口504、存储器505。其中,通信总线502配置为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屏,外部通信接口504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处理器501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控制方法的程序,以实现以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控制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控制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控制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加入局域网中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
基于各个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的通信连接;
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
基于所述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包括:
基于网络发现技术扫描所述局域网内是否存在设备;
在发现所述局域网内存在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发现所述局域网中不存在设备的情况下,输出重试选项;
在获取到所述重试选项的触发操作的情况下,基于网络发现技术重新扫描所述局域网内是否存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获取到对所述设备卡片的编辑操作的情况下,对所述设备卡片进行编辑;
输出编辑后的设备卡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包括:
在获取到针对目标设备卡片的预设触发操作的情况下,进入目标设备的控制界面;
基于所述控制界面生成控制指令;
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给所述目标设备,以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包括:
基于所述设备信息确定初始设备列表;
在获取到用户对初始设备列表中的目标设备信息的添加操作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目标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连接到局域网;
在所述电子设备没有连接到局域网的情况下,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网络不可用。
8.一种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加入局域网中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局域网中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包括:IP地址和端口;
通信模块,用于基于各个目标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采用套接字通信技术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各个目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输出模块,用于基于设备信息输出各个目标设备的设备卡片;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卡片对各个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能够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能够用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
CN202311813623.6A 2023-12-26 2023-12-26 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8799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3623.6A CN117879986A (zh) 2023-12-26 2023-12-26 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3623.6A CN117879986A (zh) 2023-12-26 2023-12-26 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79986A true CN117879986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76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13623.6A Pending CN117879986A (zh) 2023-12-26 2023-12-26 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799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96916B1 (en) Network distribution method for household appliance, household appliance,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5471686B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223854A1 (zh)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541547B (zh) 一种为实现控制目标设备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JP6487072B2 (ja) 異常動作するアドレス指定可能デバイスとの通信を終了させるセキュリティコントローラを含むホーム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関連方法
JP6739456B2 (ja) クラウド及びホームメッセージキュー同期を含むホーム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並びに関連方法
WO2017133691A1 (zh)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和装置
US20150077231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intelligently controlling device, and plug-and-play device
CN109669372B (zh) 一种组态方法及装置
CN105897527A (zh) 智能场景中智能家居设备的运行参数设置方法及装置
JP2018519761A (ja) アドレス指定可能ホームオートメーション(ha)デバイスのユーザ選択可能リストに基づく所望シーン実現を含むhaシステム、及び関連方法
JP2018525889A (ja) デバイス署名ペアリングを含むホーム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関連方法
US10285247B2 (en) Control installation for a ligh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d putting into service said control installation
US20220070061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hcp policy management
US9912519B2 (en)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5635063A (zh) 物联网通信协议配置方法和装置
US20090232028A1 (en) Configu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z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to configure devices in application systems
CN109617963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物联网系统
KR20110074066A (ko) 와이파이를 이용하여 무선 네트워크 연결을 위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과 그 시스템
CN110958618B (zh) 基于蓝牙网关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607290A (zh) 一种设置网络连接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6068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879986A (zh) 基于互联互通网络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05075B (zh) 设备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6199400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