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0314A - 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0314A
CN117860314A CN202310597749.8A CN202310597749A CN117860314A CN 117860314 A CN117860314 A CN 117860314A CN 202310597749 A CN202310597749 A CN 202310597749A CN 117860314 A CN117860314 A CN 117860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interventional
shunt
waist
at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977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佳佳
唐瑜珅
邵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105977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0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0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03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包括左盘、右盘、腰部、输送部件;所述腰部连接所述左盘和右盘;所述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设置有贯通的分流孔;所述左盘与所述右盘为内凹式结构,便于与外部再植入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贴合;所述输送部件设置于所述右盘的外边缘。本发明通过植入性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与心房分流器的盘面进行顺应性贴合实现二次干预;同时盘面内凹的设计可改善分流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房分流时因内皮化过度导致的开口堵塞。输送部件位于右盘面外边缘,避免对二次植入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产生干涉,提高再封堵定位的准确度,且便于外部抓捕结构捕捉。

Description

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
背景技术
心房分流是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器械治疗新兴的技术方向,原理是通过房间隔穿刺并植入心房分流器限定有效的房间隔造口直径,实现一定程度稳定可控的左向右心内分流,带来的左心房减压效果使血液动力学调整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缓解心脏负荷。该技术突破了传统药物治疗控制不佳的局限性,可改善中晚期慢性心衰患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的肺淤血呼吸困难和反复再住院,改善生存质量和不良预后。且相对于传统球囊房间隔造口的器械治疗,心房分流具有适应性广、经济安全、易于推广等特点,技术学习曲线较低。
现有的心房分流器植入心脏后可有效降低患者左心房压力、缓解肺淤血及呼吸困难,而且不会显著增加右心负担,不会降低心排量,也不引起反常栓塞。然而,心衰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对以左心衰竭开始的心衰患者,心房分流器植入后左心衰得以显著改善,但在心房分流器长期使用过程中,随着其他心脏疾病的继续发展,比如出现全心衰、严重肺动脉高压等,心房分流器可能会面临再封堵、二次回收等主动干预的需求,而现有的心房分流器没有这些功能,患者便丧失了必要时进行主动干预的机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心房分流器无法二次干预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可进行再封堵和二次回收的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包括左盘、右盘和腰部;所述腰部连接所述左盘、右盘和输送部件;
所述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设置有贯通的分流孔;
所述左盘与所述右盘为内凹式结构;
所述输送部件设置于所述右盘的外边缘。
优选地,所述左盘和所述右盘为双层网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输送部件为夹丝钢套;
所述输送部件一端连接所述右盘,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口;
所述输送部件上设置有回收钩;
所述连接端口设置有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左盘、所述右盘、所述腰部编织线材质为镍钛合金丝。
优选地,所述镍钛合金丝的直径为0.06mm-0.20mm。
优选地,所述左盘外层直径为12mm-30mm;
所述腰部内层直径为3mm-20mm,所述腰部高度为5mm-15mm;
优选地,所述左盘、所述右盘和所述腰部的编织线数为16-72股;所述腰部和以所述输送部件为中心3mm半径范围内的右盘区域编织密度ppi为50-150;所述左盘的编织密度ppi为10-40。
优选地,所述输送部件的材质选自包括不锈钢、镍钛合金、钨、铂铱合金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输送部件的直径为0.6mm-2.5mm。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根据治疗需要,在心房分流器占据的房间隔植入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实现对心房分流器的主动关闭。
2、回收钩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无法回收的技术问题,延长了患者寿命;
3、预留再封堵和二次回收两种主动介入干预的方式,可根据患者植入后分流器内皮化程度及其他心脏病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提高二次干预的针对性;
4、盘面内凹的设计有助于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器再植入时的贴合程度,输送部件位于盘面外部有助于提高再封堵定位的准确度;
5、盘面内凹的设计可改善分流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房分流时因内皮化过度导致的开口堵塞;
6、本发明最大限度的保留了传统分流器双盘一腰的结构,并通过加大局部区域的编织密度提高腰部支撑力及输送回收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不包括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图2为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图3为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为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5为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实施例的二次回收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中,各图号标记分别表示:
1,左盘;
2,右盘;
3,腰部;
4,输送部件;
4-1,连接端口;
4-2,回收钩;
5,分流孔;
6,编织丝;
7,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8,抓捕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及其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包括左盘1、右盘2、连接左盘1和右盘2的腰部3与右盘连接的输送部件4。
左盘1、右盘2及腰部3设有贯通中央的分流孔5。
本实施例中,左盘1、右盘2和腰部3均由具有形状记忆性的编织丝6通过一体编织后热定型制成。
本实施例中的编织丝6为镍钛合金丝,直径为0.06mm-0.20mm。
由于镍钛合金丝的形状记忆性,热定型后的心房分流器可以在收缩和膨胀两种形态中进行转换,其中收缩形态为心房分流器被压缩进入鞘管内,呈条形的输送或回收形态,膨胀形态则为自由伸展后呈现双盘一腰的“工”字型稳定工作形态。本实施例中,左盘1、右盘2及腰部3截面呈圆形。
完全释放状态下,所述左盘外层直径为12mm-30mm;
所述腰部内层直径为3mm-20mm,所述腰部高度为5mm-15mm。
本实施例中,左盘1、右盘2和腰部3的编织线数为16-72股,腰部3及输送部件中心3mm范围内的右盘区域编织密度ppi为50-150;其它区域编织密度ppi为10-40。本设计可以有效提高腰部2支撑力及输送回收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左盘1、右盘2采用内凹式盘面设计,具有双层网状结构。内凹式的盘面轮廓有助与再植入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7顺应性贴合。
输送部件4包括带回收钩4-2的夹丝套,夹丝套的一端通过编织丝6与右盘2相连接,输送部件4的另一端设有与外部输送系统相连接的连接端口4-1;回收钩4-2设有与回收系统抓捕连接的缺口。
输送部件4位于右盘2的外边缘,避免对二次植入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7产生干涉。
本实施例中,左盘1与腰部截面的夹角为20°-50°;右盘2与腰部截面的夹角为20°-50°。
输送部件4采用的夹丝钢套材质为不锈钢、镍钛合金、钨、铂铱合金中的一种。夹丝套的直径为0.6-2.5mm。连接端口4-1设有s0.5-m2.0规格的内螺纹。输送部件4与右盘2的外边缘的距离为2mm-10mm。

Claims (9)

1.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包括左盘、右盘和腰部;所述腰部连接所述左盘和右盘;
所述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设置有贯通的分流孔;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部件;
所述左盘与所述右盘为内凹式结构;
所述输送部件设置于所述右盘的外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盘和所述右盘为双层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为夹丝钢套;
所述输送部件一端连接所述右盘,另一端设置有连接端口;
所述输送部件上设置有回收钩;
所述连接端口设置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盘、所述右盘、所述腰部编织线材质为镍钛合金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钛合金丝的直径为0.06mm-0.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盘外层直径为12mm-30mm;
所述腰部内层直径为3mm-20mm,所述腰部高度为5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盘、所述右盘和所述腰部的编织线数为16-72股;所述腰部和以所述输送部件为中心3mm半径范围内的右盘区域编织密度ppi为50-150;所述左盘的编织密度ppi为10-4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的材质选自包括不锈钢、镍钛合金、钨、铂铱合金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件的直径为0.6mm-2.5mm。
CN202310597749.8A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 Pending CN117860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97749.8A CN117860314A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97749.8A CN117860314A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0314A true CN117860314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90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97749.8A Pending CN117860314A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603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89801B1 (ko) 가변 협각의 편평 디스크 면을 구비한 폐쇄기
US8372113B2 (en) Curved arm intracardiac occluder
US9295472B2 (en) Medical impla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124524B (zh) 编织医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P2596754A1 (en) Medical impla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4039245A (zh) 可膨胀的闭塞装置和方法
WO2017113629A1 (zh) 封堵器
CN204181743U (zh) 封堵器
CN205433797U (zh) 一种多层密编织支架
CN112569027B (zh) 一种静脉血管支架
CN113017753A (zh) 血管支架
RU128101U1 (ru) Окклюдер
CN201905941U (zh) 一种房间隔缺损封堵伞
KR20220012282A (ko) 신축성 허리부를 갖는 폐색기
CN220833076U (zh) 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
US20220183694A1 (en) Puncturable atrial septum occluder
CN109350139A (zh) 植入性心房分流装置
CN117860314A (zh) 一种可介入干预的心房分流器
CN114767179B (zh) 一种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CN115212370A (zh) 分流装置及分流系统
CN115737013B (zh) 一种边缘房间隔缺损封堵器
CN204636454U (zh)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CN204636434U (zh)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CN220833077U (zh) 一种可体外干预的心房分流器
CN219089411U (zh) 一体式可降解心脏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