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8573A - 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8573A
CN117858573A CN202311021751.7A CN202311021751A CN117858573A CN 117858573 A CN117858573 A CN 117858573A CN 202311021751 A CN202311021751 A CN 202311021751A CN 117858573 A CN117858573 A CN 1178585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ixel
light emitting
reflective layer
refl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17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栽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58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85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8Reflective anodes, e.g. ITO combined with thick metall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该像素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设置在衬底上并且包括电路元件;发光元件层,发光元件层设置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上并且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插入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以及反射层,反射层设置在发光元件层上并且包括多个孔,其中,发光层生成光,该光由反射层导引以通过多个孔发射出。

Description

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2年10月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2-012646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监视器、电视(TV)、膝上型计算机和数码相机的电子装置配备有用于呈现图像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每一个像素可以发射代表特定颜色的光。例如,每一个像素可以包括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可以包括位于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光层。
显示装置可以控制视角,以防止向用户显示的图像被周围的其他人感知到。例如,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在呈现图像的显示面板上附接光控膜(LCF)来限制从显示面板的每一个像素发射的光的方向。
然而,由于光控膜,这种显示装置可能经历整体厚度的显著增加和每一个像素的中心亮度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涉及能够控制视角的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
本公开内容涉及包括反射层的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该反射层形成为在发光元件与像素透镜之间具有孔以控制视角。
根据实施方式的像素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层,TFT阵列层设置在衬底上并且包括电路元件;发光元件层,发光元件层设置在TFT阵列层上并且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插入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以及反射层,反射层设置在发光元件层上并且包括多个孔,其中,发光层可以生成光,该光可以由反射层导引以通过多个孔发射出。
第一电极层可以包括反射电极,第二电极层包括透明电极,并且光可以在第一电极层与反射层之间被导引并通过多个孔发射。
像素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衬底下方的下反射层,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可以包括透明电极,并且光可以在下反射层与反射层之间被导引并通过多个孔发射出。
像素还可以包括薄膜封装层,薄膜封装层插入在发光元件层与反射层之间并且包括无机薄膜或有机薄膜。
薄膜封装层可以包括包含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的第一薄膜和形成在第一薄膜上并包含聚合物的第二薄膜。
多个孔在面积上可以小于像素。
根据实施方式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衬底;形成在衬底上的多个像素;以及设置在多个像素上并且包括多个像素透镜的透镜组件。
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层,TFT阵列层设置在衬底上并且包括电路元件;发光元件层,发光元件层设置在TFT阵列层上并且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插入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以及反射层,反射层设置在发光元件层上并且包括多个孔,其中,发光层生成光,该光可以由反射层导引以通过多个孔发射出。
多个孔在面积上可以小于多个像素透镜,并且与多个像素透镜至少部分地或整体地交叠,并且多个像素透镜中的每一个在面积上可以小于多个像素。
第一电极层可以包括反射电极,第二电极层可以包括透明电极,并且光可以在第一电极层与反射层之间被导引并通过多个孔发射出。
视角控制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衬底下方的下反射层,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可以包括透明电极,并且光可以在下反射层与反射层之间被导引并通过多个孔发射出。
视角控制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薄膜封装层,薄膜封装层插入在发光元件层与反射层之间并且包括无机薄膜或有机薄膜;以及钝化层,钝化层插入在透镜组件与反射层之间。
钝化层可以包括多层,该多层包括无机薄膜和有机薄膜中的至少一种。
孔可以具有第一直径,像素透镜可以具有第二直径,并且衬底的顶表面与反射层之间的第一距离与反射层与透镜组件的底表面之间的第二距离可以具有如下等式1的关系:
G2≥α×(W2+W1)/2
其中,α是大于或等于0.2的任意数,W1是第一直径,W2是第二直径,G2是第二距离。
反射层可以包括:以具有第一孔的预定形状图案化的第一反射层;形成在第一反射层上并且以具有第二孔的预定形状图案化的第二反射层;以及电连接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的桥。
第一反射层可以在其一个区域以在一个方向上伸长的条形图案化,并且第二反射层可以在其一个区域以在垂直于这一个方向的另一个方向上伸长的条形图案化。
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可以设置成彼此至少部分地交叠,并且被配置成基于在相邻的第一反射层与相邻的第二反射层之间形成的电容来感测触摸。
衬底可以包括包含至少一个像素的私密区域和共享区域,并且多个像素透镜在私密区域中可以是半球形的以向上反射和发射入射光,并且在共享区域中可以是金字塔形的以分散和发射入射光。
私密区域可以被配置成基于在私密区域中发光的至少一个像素、经由像素透镜打开向前方的视角并且限制向侧方的视角,并且共享区域可以被配置成基于在共享区域中发光的至少一个像素、经由像素透镜打开向前方和侧方二者的视角。
私密区域的至少一个像素和共享区域的至少一个像素中的一个可以被选择性地驱动以操作私密模式和共享模式。
根据实施方式的像素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层,TFT阵列层设置在衬底上并且包括电路元件;发光元件层,发光元件层设置在TFT阵列层上,并且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插入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以及反射层,反射层设置在发光元件层上并且包括多个孔,其中,发光层生成光,该光由反射层导引以通过多个孔发射出,并且其中,反射层包括:以具有第一孔的预定形状图案化的第一反射层;形成在第一反射层上并且以具有第二孔的预定形状图案化的第二反射层;以及电连接第一反射层和第二反射层的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的反射层和发光层的透视图;
图3和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的封装层的截面图;
图5是用于解释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中的光路的图;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像素的截面图;
图7是用于解释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光路的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沿图8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孔和像素透镜的布置的平面图;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2的第一反射层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2的第二反射层的平面图;以及
图15是示出了应用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实施方式。在说明书中,当部件(或区域、层、部分等)被提及为“在另一个部件的顶部”、“连接至”或“耦接至”另一个部件时,这意味着它可以直接连接/耦接至另一个部件,或者第三部件可以放置在它们之间。
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另外,在附图中,为了有效描述技术内容,部件的厚度、比例和尺寸被夸大。表述“和/或”被视为包括可以由相关联的部件限定的一个或更多个组合。
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二部件,并且类似地,第二部件可以被称为第一部件。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地指示。
术语,例如“在……下方”、“在……下”、“在……上方”、“在……上”等用于描述附图中描绘的部件的关系。这些术语是相对概念,并且基于附图上指示的方向进行描述。
还应理解,术语“包括”、“具有”等旨在指定所述特征、数目、步骤、操作、部件、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旨在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部件、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或可能性。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的反射层和发光层的透视图。图3和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的封装层的截面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10形成在衬底110上,并且包括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层120、发光元件层130和反射层140。
衬底110可以是透明衬底,并且用作像素10的基础材料。衬底110可以是包括玻璃或钢化玻璃的刚性衬底,或者可以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柔性衬底。例如,衬底110可以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砜(PES)、环烯烃共聚物(COC)、三醋酸纤维素(TAC)、聚乙烯醇(PVA)、聚酰亚胺(PI)和聚苯乙烯(PS)中的一种制成的柔性聚合物膜。然而,衬底110的材料不限于上述材料。
TFT阵列层120形成在衬底110上。TFT阵列层120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至少一个开关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器,该驱动晶体管用于控制将供应至稍后要描述的发光元件层130的驱动电流。
发光元件层130形成在TFT阵列层120上。发光元件层130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层131、第二电极层132和插入在其之间的发光层133。
第一电极层131和第二电极层13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透明电极构成,并且另一个可以由反射电极构成。例如,当发光元件层130是前发射型时,第一电极层131可以形成为反射电极,并且第二电极层132可以形成为透明电极。同时,当发光元件层130是后发射型时,第一电极层131可以形成为透明电极,并且第二电极层132可以形成为反射电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当发光元件层130是双面发光型时,第一电极层131和第二电极层132二者都可以被配置为透明电极。特别地,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131由反射电极构成,并且第二电极层132由透明电极构成。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131是阳极电极层,并且第二电极层132是阴极电极层,但是这不限于此。
第一电极层131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或锌氧化物(ZnO)构成。在此,第一电极层131可以由反射电极构成,并且包括反射层。反射层可以由铝(Al)、铜(Cu)、银(Ag)、镍(Ni)或其合金制成。在实施方式中,反射层可以由银(Ag)、钯(Pd)和铜(Cu)的合金(APC)构成。
发光层133形成在第一电极层131上。
发光层133可以具有包括光生成层的多层薄膜结构。例如,发光层133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HTL)、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ETL)。空穴传输层用于将从第一电极层131注入的空穴平稳地传输至有机发光层。有机发光层可以由包含磷光或荧光材料的有机材料形成。电子传输层用于将从第二电极层132注入的电子平稳地传输至有机发光层。除了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外,发光层133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注入层(EIL)和电子阻挡层(EBL)。
发光层133可以形成为两个或更多个叠层的串联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叠层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当发光层133形成为两个或更多个叠层的串联结构时,电荷生成层可以形成在叠层之间。电荷生成层可以包括与下叠层相邻形成的n型电荷生成层和与上叠层相邻形成的p型电荷生成层。n型电荷生成层将电子注入至下叠层中,并且p型电荷生成层将空穴注入至上叠层中。n型电荷生成层可以是掺杂有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碱金属例如锂(Li)、钠(Na)、钾(K)或铯(Cs)或碱土金属例如镁(Mg)、锶(Sr)、钡(Ba)或镭(Ra)的有机层。p型电荷生成层可以是在具有空穴传输能力的有机主体材料中掺杂有掺杂剂的有机层。
从光生成层生成的光的颜色可以是红色、绿色或蓝色,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从发光层133生成的光的颜色可以是品红色、青色和黄色或白色中的一种。
第二电极层132形成在发光层133上。第二电极层132可以由能够透光的透明导电材料(TCO)或半透射导电材料,例如钼(Mo)、钨(W)、银(Ag)、镁(Mg)、铝(Al)、铂(Pt)、钯(Pd)、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锂(Li)、钙(Ca)及其合金形成。当第二电极层132由半透射导电材料形成时,可以通过微腔来改进发光效率。
在发光元件层130上形成反射层140。反射层140可以形成为单层或多层结构,该单层或多层结构由具有高光反射率以能够反射光的金属,例如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铜(Cu)或其合金制成。
反射层140可以包括多个孔141。孔141可以在反射层140中以预定间隔形成。尽管它们可以具有如所示的圆形,但是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孔141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如椭圆形、三角形、矩形和多边形。
在实施方式中,孔141可以具有比单个像素10小的面积,并且可以布置成使得孔的一部分或整体面积与像素10交叠。
薄膜封装层150可以插入在发光元件层130与反射层140之间。薄膜封装层150可以由透明绝缘材料构成,并且用作绝缘膜来保护下面的部件。在实施方式中,薄膜封装层150可以由单层无机或有机薄膜,例如硅氧化物(SiOx)和硅氮化物(SiNx)构成,如图3中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薄膜封装层150可以形成为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由包括无机或有机材料的第一薄膜151和由诸如聚酰亚胺、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二醇、聚碳酸酯等的聚合物制成的第二薄膜152构成,如图4中所示。薄膜封装层150在材料上不限于上述材料。
图5是用于解释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中的光路的图。
参照图5,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10中,第一电极层131由反射电极构成,并且第二电极层132由透明电极构成。从像素10的发光层133生成的光透过由透明电极构成的第二电极层132和薄膜封装层150并向上传播。
向上传播的光中的一些通过反射层140的孔141发射出。
向上传播的光的剩余部分被反射层140反射并向下返回。向下返回的光可以被第二电极层132再次向上反射。因此,从发光层133生成的光中的一些通过在反射层140与第二电极层132之间垂直反射而被朝向孔141导引。被导引的光通过孔141发射出。
以此方式,从发光层133生成的光由反射层140导引并通过孔141发射出。也就是说,像素10经由反射层140被实现为光导引像素。
在这种光导引像素中,像素10和孔141在制造过程期间无需精确对准。这允许省略对准过程,从而简化了制造过程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图6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像素的截面图。图7是用于解释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光路的图。
在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像素20时,省略了与参照图1至图5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10的部件相同或交叠的部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6和图7,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像素20可以包括衬底210、TFT阵列层220、发光元件层230、反射层240和下反射层280。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层230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层231、第二电极层232和插入在其之间的发光层233。在此,第一电极层231和第二电极层232二者都由透明电极构成。
因此,从像素20的发光层233生成的光透过第一电极层231和第二电极层232,并向上和向下传播。
下反射层280形成在衬底210的底表面上。下反射层280可以由与反射层240相同的材料构成。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下反射层280可以设置在衬底210与第一电极层231之间,或者设置在发光元件层230下方的各个层中。
向上传播的光中的一些通过反射层240的孔241发射出。
向上传播的光的剩余部分被反射层240反射并向下返回。向下反射的光可以被下反射层280再次向上反射。因此,从发光层233生成的光中的一些通过在反射层240与下反射层280之间垂直反射而被朝向孔241导引。被导引的光通过穿过孔241而通过孔241发射出。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9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沿图8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孔和像素透镜的布置的平面图。
参照图8至图10,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衬底110、像素10和设置在像素上的透镜组件160。
衬底110包括共享区域SA和私密区域PA。共享区域SA和私密区域PA可以各自包括多个像素10。
像素10可以是参照图1至图7所述的像素10和像素20之一。在下文中,对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10的显示装置1进行描述。
TFT阵列层120形成在衬底110上。TFT阵列层120由驱动像素10的部件形成。TFT阵列层120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至少一个开关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器,该驱动晶体管用于控制将供应至稍后要描述的发光元件层130的驱动电流。
例如,像素10可以显示蓝(B)色、红(R)色和绿(G)色中的一种,并且一个单位像素可以由分别显示蓝(B)色、红(R)色和绿(G)色的三个像素10构成。
发光元件层130形成在TFT阵列层120上。发光元件层130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层131、第二电极层132和插入在其之间的发光层133。
第一电极层131形成在TFT阵列层120上。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131可以由对应于每一个像素10的图案化区域构成。
发光层133形成在第一电极层131上。发光层133可以形成为覆盖两个或更多个像素10。例如,发光层133可以形成为覆盖衬底110上的第一电极层131的宽板。
第二电极层132形成在发光层133上。第二电极层132可以形成为覆盖发光层133的宽板。
在发光元件层130上形成反射层140。反射层140可以包括多个孔141。
在实施方式中,孔141可以具有比像素10小的面积,并且可以布置成使得孔141的一部分或整体面积与像素10交叠。在实施方式中,孔141和像素10可以具有如所示的1:1对应关系,使得一个孔141可以布置成与一个像素10交叠。可替选地,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孔141可以布置成与一个像素10交叠。
薄膜封装层150插入在发光元件层130与反射层140之间。
透镜组件160形成在反射层140上。透镜组件160可以包括多个像素透镜161。像素透镜161以规则间隔彼此相邻布置。
穿过反射层140的孔141的光透过钝化层170,并且然后传播至与孔141对准的像素透镜161。光被像素透镜161折射并向外发射。分散或会聚光,像素透镜161使得控制向显示装置1的侧方的视角成为可能。
详细地,在共享区域SA中,像素透镜161(第一像素透镜)可以是具有多边形截面的多边形。例如,在共享区域SA中,像素透镜161可以是具有三角形截面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的像素透镜161可以将入射在其上的光分散在共享区域SA中,从而导致打开向显示装置1的前方和侧方的视角。
在私密区域PA中,像素透镜161(第二像素透镜)可以是具有半圆形截面的透镜。例如,每一个像素透镜161可以具有面向反射层140的平坦底表面和半球形顶表面。这种类型的像素透镜161可以将入射在其上的光朝向私密区域PA中的前方(向上)折射,从而导致打开向显示装置1的前方的视角,同时限制向显示装置1的侧方的视角。
在显示装置1的操作期间,可以通过选择性地驱动布置在私密区域PA或共享区域SA中的像素10来控制向侧方的视角的打开或限制。因此,显示装置1可以被实现为在私密模式或共享模式之间切换。
在实施方式中,像素透镜161可以具有比反射层140中形成的孔141大的面积,并且像素透镜161中的每一个可以布置成覆盖至少一个孔141。也就是说,孔141可以被布置成与像素透镜161交叠,并且例如,孔141的中心可以位于像素透镜161内。
在实施方式中,孔141和像素透镜161可以具有1:1对应关系,并且一个孔141可以布置成与一个像素透镜161交叠。然而,该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多个孔141可以被布置成与一个像素透镜161交叠。
在实施方式中,像素透镜161可以具有比像素10小的面积,并且可以布置成使得孔141的一部分或整体面积与像素10交叠。
假设导引结构不应用于像素10,当像素10大于像素透镜161时,从像素10发射的光中的一些可能无法到达像素透镜161,并且可能由于像素透镜161之间的间隙和其他因素而分散。因此,像素透镜161的降低的光聚焦效率可能无法正确地实现显示装置1的操作模式(例如,私密模式)。
当应用导引结构时,即使像素10大于像素透镜161,从像素10发射的光也可以经由反射层140聚焦至像素透镜161上。因此,可以增加从发光层133生成的光至像素透镜161上的光聚焦效率,并且可以通过确保足够的像素区域来增加整体亮度。
在实施方式中,使用光导引的像素透镜161的光聚焦效率可以由衬底110的顶表面与反射层140的底表面之间的第一距离G1、孔141的直径W1和反射层140的光学反射率确定。因此,通过适当地选择这些条件,可以有效地控制所需的视角和显示装置1中的像素区域(分辨率)。
透镜组件160还包括覆盖像素透镜161的透镜覆盖层162。透镜覆盖层162可以防止像素透镜161由于外部冲击而导致的损坏。透镜覆盖层162可以完全覆盖像素透镜161的弯曲表面。透镜覆盖层162可以通过消除由像素透镜161引起的不规则性来使透镜组件160的上表面平坦。透镜覆盖层162可以包括绝缘材料。透镜覆盖层162可以具有比像素透镜161更低的折射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衬底110的顶表面与反射层140(例如,孔141)之间的第一距离G1以及反射层140与透镜组件160(例如,像素透镜161)的底表面之间的第二距离G2可以具有等式1的关系。
等式1
G2≥α×(W2+W1)/2
其中,α是大于或等于0.2的任意数,W1是孔141的第一直径,并且W2是像素透镜161的第二直径。
钝化层170插入在反射层140与透镜组件160之间。钝化层170可以保护下面的部件,防止湿气或氧气从外部渗透,并且使显示装置1的顶表面变得平坦。钝化层170可以由无机膜或有机膜构成。钝化层170可以是由硅氮化物、铝氮化物、锆氮化物、钛氮化物、铪氮化物、钽氮化物、硅氧化物、铝氧化物和钛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无机膜。可替选地,钝化层170可以是由有机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苯并环丁烯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有机膜。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在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时,省略了与参照图8至图10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部件相同或交叠的部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1,钝化层170可以由包括第一钝化层171和第二钝化层172的多层结构构成。第一钝化层171和第二钝化层172可以由无机膜或有机膜构成。作为无机膜,可以使用硅氮化物、铝氮化物、锆氮化物、钛氮化物、铪氮化物、钽氮化物、硅氧化物、铝氧化物和钛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有机膜,可以使用有机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苯并环丁烯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钝化层171和第二钝化层172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构成。例如,第一钝化层171可以由无机膜形成,而第二钝化层172可以由有机膜形成。相反的情况也是可能的。然而,该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即使当钝化层170由多层构成时,显示装置2的反射层140和透镜组件160也可以形成为满足等式1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反射层140的下表面与透镜组件160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等于第一钝化层171和第二钝化层172的厚度之和。第一钝化层171和第二钝化层172在厚度上可以彼此相同。
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13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2的第一反射层的平面图。图14是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12的第二反射层的平面图。
在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时,省略了与参照图8至图10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的部件相同或交叠的部件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2至图14,反射层140可以包括第一反射层142、设置在第一反射层142上的第二反射层144以及在竖直方向上连接第一反射层142和第二反射层144的桥145。
第一反射层142形成在发光元件层130上,其中薄膜封装层150插入在其之间。第一反射层142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孔141。第一孔141可以在第一反射层142中以预定间隔形成。第一反射层142可以被图案化成具有带有第一孔141的预定形状。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层142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以在一方向(例如,列方向)上伸长的条形图案化。
第二反射层144可以设置在第一反射层142上。第二反射层144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孔143。第二孔143可以在第二反射层144中以预定间隔形成。第二反射层144可以被图案化成具有带有第二孔143的预定形状。第二反射层144的至少一个区域可以以在垂直于第一反射层142的一方向(例如,行方向)上伸长的条形图案化。
第二孔143可以布置成与第一孔141至少部分地或整体地交叠。另外,第一反射层142和第二反射层144的图案可以被布置成在整个区域中至少部分地或整体地交叠。例如,当第一反射层142具有在列方向上伸长的条形并且第二反射层144具有在行方向上伸长的条形时,第一反射层142和第二反射层144可以在交叉区域中彼此交叠。
第一反射层142和第二反射层144可以经由桥145电连接。桥145可以形成在第一反射层142和第二反射层144的交叠区域中。
反射层140可以由钝化层170覆盖。钝化层170可以保护下面的部件,防止湿气或氧气从外部渗透,并且使显示装置3的顶表面变得平坦。钝化层170可以覆盖反射层140并填充第一反射层142与第二反射层144之间的空间,从而使第一反射层142和第二反射层144的表面绝缘。
在该实施方式中,反射层140可以用作光导引,并且同时用作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可以使用能够以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式和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式感测触摸的基于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
第一反射层142和第二反射层144可以用作触摸电极。在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中,第一反射层142和第二反射层144可以用作感测电极,其通过与其他相邻的第一反射层142和第二反射层144形成电容来生成触摸感测信号。在基于自电容的触摸感测方法中,第一反射层142和第二反射层144可以用作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二者。
显示装置3可以基于从反射层140生成的触摸感测信号来感测触摸和/或触摸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反射层配置成用作光导引和触摸传感器二者,可以使显示装置3的厚度最小化。
图15是示出了应用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15,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可以安装在车辆内部。显示装置1可以一体地或可拆卸地设置在车辆的仪表板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可以响应于操作状态和/或用户请求显示与导航、视频内容和音频内容相对应的图形用户界面(GUI)。
在实施方式中,在车辆在操作中时,显示装置1可以在私密模式下操作。例如,当显示可以被认为在驾驶时会分散用户注意力的视频或其他内容时,显示装置1可以在私密模式下操作。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可以在车辆的非驾驶时段期间在共享模式下操作。即使在车辆在操作中时,显示装置1也可以在共享模式下操作。例如,当显示被认为有助于用户驾驶的视频(例如导航)时,显示装置1可以在共享模式下操作。
根据实施方式的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能够改进像素透镜的效率。
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能够通过克服像素透镜的亮度降低来改进每一个像素的中心亮度。
尽管上面已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特定形式实现上述本发明的技术配置。因此,应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并不限于所有方面。此外,本发明的范围由下面阐述的权利要求来限定,而不是由上面的详细描述来限定。另外,应该理解,从权利要求的含义和范围以及它们的等同概念中得到的所有修改或变化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像素,包括:
薄膜晶体管阵列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在衬底上,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电路元件;
发光元件层,所述发光元件层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上,所述发光元件层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以及
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上,所述反射层包括多个孔,
其中,所述发光层生成光,所述光由所述反射层导引,使得所述光通过所述多个孔发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反射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透明电极,并且所述光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反射层之间被导引并通过所述多个孔发射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还包括:在所述衬底下方的下反射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透明电极,并且所述光在所述下反射层与所述反射层之间被导引并通过所述多个孔发射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还包括: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与所述反射层之间的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无机薄膜或有机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其中,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
包括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的第一薄膜;以及
在所述第一薄膜上的第二薄膜,所述第二薄膜包括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其中,所述多个孔具有比所述像素小的面积。
7.一种视角控制显示装置,包括:
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的多个像素;以及
在所述多个像素上的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多个像素透镜,
其中,所述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包括:
在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电路元件;
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上的发光元件层,所述发光元件层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以及
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上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包括多个孔,
其中,所述发光层生成光,所述光由所述反射层导引,使得所述光通过所述多个孔发射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孔具有比所述多个像素透镜小的面积并且与所述多个像素透镜至少部分地或整体地交叠,并且所述多个像素透镜中的每一个具有比所述多个像素小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层包括:
以具有第一孔的预定形状图案化的第一反射层;
在所述第一反射层上的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以具有第二孔的预定形状图案化;以及
电连接所述第一反射层和所述第二反射层的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衬底包括包含至少一个像素的私密区域和共享区域,并且所述多个像素透镜在所述私密区域中是半球形的以向上反射和发射入射光,并且在所述共享区域中是金字塔形的以分散和发射所述入射光。
CN202311021751.7A 2022-10-04 2023-08-14 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8585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126468 2022-10-04
KR1020220126468A KR20240047168A (ko) 2022-10-04 2022-10-04 화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야각 제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8573A true CN117858573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47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1751.7A Pending CN117858573A (zh) 2022-10-04 2023-08-14 像素和包括该像素的视角控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14753A1 (zh)
KR (1) KR20240047168A (zh)
CN (1) CN11785857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14753A1 (en) 2024-04-04
KR20240047168A (ko)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6507B (zh) 在显示区域具有通孔的电致发光显示器
US11482695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transparent region
JP2020052394A (ja) 表示装置
US9305489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CN111384108B (zh) 具有通孔的显示装置
US20190278968A1 (en) Fingerprint sensor packag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70089460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110227875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touch controll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20170061212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21006641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0686154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display substrate
US9601720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20230209969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tepped section substrate with embedded camera
KR102497287B1 (ko)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18367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20158135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639588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587708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그를 포함한 헤드 장착형 디스플레이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210093401A (ko)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JP2002329575A (ja) 発光装置
US20240114753A1 (en) Pixel and Viewing Angle Contro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130552B (zh) 显示装置
KR20220089777A (ko) 표시 장치
KR102378305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US2024016240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