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8131A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8131A
CN117858131A CN202410256950.4A CN202410256950A CN117858131A CN 117858131 A CN117858131 A CN 117858131A CN 202410256950 A CN202410256950 A CN 202410256950A CN 117858131 A CN117858131 A CN 117858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cell
network device
equipment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569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星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569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581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58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8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利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位置更新流程,位置更新流程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终端设备接入在第一小区。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当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信息,目标信息指示核心网设备接受终端设备的位置同步。这样,可以提高完成TAU流程/MRU流程的及时性,这样,可以降低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异常的概率,进而减少降低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异常的情况。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在4G或5G网络等通信网络下,核心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提供数据业务或语音业务等业务服务。
然而,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存在异常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通过缩短利用源接入网设备进行位置更新流程以及利用目标接入网设备进行位置更新流程之间的间隔时间,进而提高完成TAU流程/MRU流程的及时性,这样,可以降低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异常的概率,进而减少降低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异常的情况。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位置更新流程,位置更新流程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终端设备接入在第一小区,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第一小区。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当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信息,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第二小区。
其中,目标信息指示核心网设备接受终端设备的位置同步。可选的,目标信息可以包括接受信息或者应答信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或者由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执行。
在相关技术中,当终端设备在进行位置更新流程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小区切换,即使终端已经接入了新小区,仍然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后才能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这样会导致位置更新完成较慢,及时性较差,位置更新流程未完成会影响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以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位置更新流程时,如果此时位置更新流程尚未完成,但终端设备已经切换至第二小区时,则终端设备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信息,可以不等待或者缩短等待时间,由此来缩短利用源接入网设备进行位置更新流程以及利用目标接入网设备进行位置更新流程之间的间隔时间,这样,能够提高完成位置更新流程的及时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降低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异常的概率,进而减少降低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异常的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信息是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的情况下,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或者,目标信息是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或者,目标信息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缩短间隔时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方式一、在终端设备利用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位置更新流程的过程中,如果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二小区,则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发起进行位置更新流程。
方式二、在终端设备利用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位置更新流程的过程中,如果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二小区,则核心网设备将目标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
方式三、在在终端设备利用第一接入网设备进行位置更新流程的过程中,如果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二小区,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目标信息时,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目标信息。
在方式一中,如果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二小区,则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发起进行位置更新流程,这样,能够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信息,这样,能够减少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发起进行位置更新流程的等待时间,进而缩短间隔时间。并且,可以减少设备之间的交互步骤、交互顺序以及交互接口等调节,进而提高了缩短间隔时间的便利性和简易型。
在方式二和方式二中,如果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二小区,则核心网设备将目标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网设备,这样,可以进一步缩短间隔时间,并且核心网设备也可以不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目标信息,这样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利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位置更新流程时,还启动第一定时功能,第一定时功能对应第一时长阈值。
当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包括:
当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阈值内切换至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以及停止第一定时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阈值内切换至第二小区时,才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如果第一时长阈值内没有切换至第二小区,并且也没有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目标信息,则终端设备本地释放资源,这样,可以减少通信资源的占用,提高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第一定时功能包括T3430。或者,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第一定时功能包括T3510。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停止第一定时功能,包括:
若终端设备的状态为目标状态,则停止第一定时功能,目标状态指示终端设备开始位置更新流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的状态为目标状态时,才停止第一定时功能,也即在确定终端设备处于位置更新流程的初始状态时,才停止第一定时功能,这样,结合终端设备的状态来确定是否停止第一定时功能,可以提高停止计时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目标状态包括:移动性管理-跟踪区-更新-开始EMM-TRACKING-AREA-UPDATING-INITIATED状态。或者,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目标状态包括5G移动性管理-注册-开始5GMM-REGISTRATION-INITIATED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启动第一定时功能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定时功能的第一计时时长到达第一时长阈值,则启动第二定时功能,第二定时功能对应第二时长阈值。
若第二定时功能的第二计时时长到达第二时长阈值,则利用第三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第三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终端设备所接入的第三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定时功能的第一计时时长到达第一时长阈值,则启动第二定时功能,若第二定时功能的第二计时时长到达第二时长阈值,则利用第三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这样,即使终端设备第一时长阈值内未切换至第二小区时,也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同步其位置信息,提高位置更新的及时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第二定时功能包括T3411。或者,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第二定时功能包括T3511。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时长阈值与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有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结合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来确定第二时长阈值,这样,可以动态调节第二时长阈值的大小,进而适应不同场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一速度,第二时长阈值为第一值。或者,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二速度,第二时长阈值为第二值。
其中,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第一值小于第二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时长阈值与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负相关,这样,终端设备移动越快时,由于第二时长阈值越小,则终端设备能够更及时的发起位置更新流程,这样,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也更及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长阈值与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有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结合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来确定第一时长阈值,这样,可以动态调节第一时长阈值的大小,进而适应不同场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三速度,第一时长阈值为第三值。或者,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四速度,第一时长阈值为第四值。
其中,第三速度大于第四速度,第三值小于第四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长阈值与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负相关,这样,终端设备移动越快时,由于第一时长阈值越小,则终端设备能够更及时的发起位置更新流程,这样,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也更及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位置更新流程包括跟踪区更新TAU流程。或者,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位置更新流程包括移动注册更新MRU流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终端设备接入在第一小区,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第一小区。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目标信息,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第二小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可以核心网设备或者由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执行。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第一请求包括跟踪区更新TAU请求。或者,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第一请求包括移动注册更新MRU请求。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第二请求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请求。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目标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目标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四目标信息。第二接入网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目标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又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终端设备。当该装置为终端设备时,上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当该装置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时,上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核心网设备。当该装置为核心网设备时,上述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装置为配置于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当该装置为配置于核心网设备中的芯片时,上述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处理电路用于通过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流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流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流程例如发送指示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指示信息的流程,接收能力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输入能力信息的流程。具体地,处理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上述第八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该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4G下的TAU过程中发生小区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5G下的MRU过程中发生小区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数值和第二数值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数值,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以是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未来演进的通信系统,例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可以统称为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核心网设备可以是5G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例如,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等,还可以是具有其他名称的核心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接入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5G基站(next-Generation Node B,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可以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如,可以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层、业务数据自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和/或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可以负责可以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例如可以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一个DU可以仅连接到一个CU或者连接到多个CU,而一个CU可以连接到多个DU,CU与DU之间可以通过F1接口进行通信。AAU可以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被递交至PHY层从而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
可以理解的是,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接入网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接入网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分配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小区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例如,宏eNB或宏gNB等),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等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通信服务。
下面介绍本申请涉及的一些技术术语。
1、跟踪区(tracking area,TA):为了确认UE的位置,LTE网络覆盖区将被分为许多个跟踪区,是LTE系统中位置更新和寻呼的基本单位。 TA用TA码(tracking area code,TAC)标识,一个TA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网络运营时用TAI作为TA的唯一标识,TAI可以包括移动标识码(mobile country code,MCC)、移动设备网络代码(mobile network code,MNC)和TAC。
2、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当UE从一个TA移动到另一个TA时,一般需要在新的TA上重新进行位置登记,以通知网络来更改它所存储的移动台的位置信息,这个过程就是跟踪区更新。UE在附着时,会为UE分配一组TA list并发送给UE保存,当需要寻呼UE时,网络会在TA list所包含的小区内向UE发送寻呼消息。UE附着时,通过附着接受(attach accept)或跟踪区接受(tau accept)消息为UE分配一组TAI集合(list),当需要寻呼UE时,网络在TAI list所包含的所有小区内向UE发送寻呼。UE收到TAI list后保存在本地,移动过程中只要进入的新TA的TAI包含在TA list中,UE都则无需发起TAU过程。
3、移动注册更新(mobility registration update,MRU):MRU又称移动性注册更新,是5G通信技术中,用于描述终端设备在网络中进行移动时,对核心网进行注册信息更新的过程。UE发起移动性注册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UE发起移动性注册的场景,进入到不在TAList的新TA,更新UE能力及协议参数(和TA是否改变无关)或请求改变切片选择辅助(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NSSAI)信息等。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结合图1对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100包括接入网和核心网。
其中,接入网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接入网设备110以及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其中,核心网中的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终端设备在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连接。例如,终端设备120在接入网络设备110设备的覆盖范围内,终端设备120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接入网设备110连接。
接入网设备110与终端设备120可通过无线链路通信。接入网设备110或终端设备120可以配置多个天线,该多个天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发送信号的发射天线和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天线。另外,接入网设备110或终端设备120还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因此,接入网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可通过多天线技术通信。
此外,接入网设备110还可以与核心网中的核心网设备通过无线链路通信。因此,终端设备120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110实现与核心网设备的通信。示例性地,终端设备120可以将信息1发送至接入网设备110,对应地,接入网设备110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20的信息1;接入网设备110将信息1发送至核心网设备,对应地,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110的信息1。或者,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110发送信息2,对应地,接入网设备110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信息2;接入网设备110将信息2发送至终端设备120,对应地,终端设备120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110的信息2。
核心网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用户连接的建立包括移动性管理(MM)、呼叫管理(CM)、交换/路由、录音通知(结合智能网业务完成到智能网外围设备的连接关系)等功能。
可理解,4G网络的核心网为演进的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网络。EPC网络是4G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它属于核心网范畴,具备用户签约数据存储,移动性管理和数据交换等移动网络的传统能力,并能够给用户提供超高速的上网体验。5G网络的核心网为5G Core(可简称为5GC)。5GC会使用通用的网络功能虚拟化设备来代替4G网络的专用通信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可以由EPC和5GC融合得到。也就是说,该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既可以包括EPC中的网元,又可以包括5GC中的网元。例如,该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可以包括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网元、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移动管理节点(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网元、服务网关(serving gate way,SGW)网元、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 way,PGW)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和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server,HSS)网元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可以包括由EPC中的网元和5GC中的网元所得的融合网元。例如,SMF+PGW-C,UPF+PGW-U,UDM+HSS等。其中,PGW-C为PGW网元的控制面节点,PGW-U为PGW网元的用户面节点。
核心网中的各个网元也可以称为功能实体,既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实现的网络元件,也可以是在专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实例,或者是在适当平台上虚拟化功能的实例。
应理解,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中所有网元的名称仅仅作为示例。在未来通信中,如6G中,还可以称为其它名称,或者,在未来通信中,如6G中,本申请涉及的网元还可以通过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实体或者设备等来替代,本申请对此均不作限定。这里做统一说明,后续不再赘述。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网元,可以是通信设备,也可以是可用于该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理解,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核心网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网元、网络实体或网络子系统,如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核心网中各个网元的分布方式不作限制,该分布方式具体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文档,本申请在此不展开说明。
应理解,图1只是示意图,本申请并不限定所适用的系统的具体架构,该通信系统100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例如,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图1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该通信系统100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和具体形态不做限定。
可选地,上述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目前,终端设备在4G或5G网络等通信网络下,核心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提供数据业务或语音业务等业务服务。一般来说,核心网设备需要得知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信息,因此,通信系统一般也配置有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或者接入网设备同步位置信息的流程,例如TAU流程/MRU流程等。
然而,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存在异常的情况。其原因在于,终端设备处于一些小区切换频繁的场景时,例如终端设备处于高速移动场景,则可能需要频繁切换小区。此时,当小区切换至源小区时,终端设备利用管理源小区的源接入网设备(source eNodeB)向核心网设备发起TAU流程/MRU流程,此时,终端设备利用源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TAU请求或者MRU请求,则核心网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TAU接受(accept)或者MRUaccept,则源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转发TAU accept或者MRU accept。然而,如果此时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源接入网设备的accept信息之前,再次发生了小区切换,例如切换到了目标小区,则由于源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资源释放了,则终端设备无法接收到来自源接入设备的accept信息。
在此情况下,一般来说,需要等待一定时长,当等待的时长超时后,再利用管理目标小区的目标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TAU流程/MRU流程。
这样,TAU或者MRU无法及时完成,此时若在完成TAU或者MRU流程之前,发生了寻呼接收,则会发生被叫不通的情况,也即终端设备无法完成寻呼接收的功能情况,也就导致了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存在异常。
其中,高速移动场景可以是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高于移动速度阈值。当终端设备处于高速移动场景时,由于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频繁,则会频繁进行小区切换。
下面分别就4G和5G对相关技术中发生小区切换时的位置同步情形进行示例说明。
首先以4G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图2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4G下的TAU过程中发生小区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以核心网设备包括MME为例,UE处理连接态切换到不在TAL list小区后发起TAU流程,此时,UE切换到源小区,并向源接入网设备(也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TAU请求,并同步启动T3430进行计时。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TAU请求后,向MME转发TAU请求。但在此过程中,如果需要UE切换小区,则源接入网设备和目标接入网设备进入切换准备阶段,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RRC连接重新配置(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包括移动控制信息(mobility controlinfo),mobility control info 可以指示所切换的目标小区的目标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
然后,由于MME是接收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TAU请求,则MME会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TAU accept。但此时UE已经发起到目标小区的切换,则管理源小区的源接入网设备无法将TAU accept发给UE。
然后,UE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当T3430计时超时时,例如T3430的计时时长超过15秒,则UE本地释放资源,例如释放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承载资源,并启动T3411计时,当T3411计时超时时,例如T3411的计时时长超过10秒,则UE重新发起TAU流程。
其次,以5G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3,图3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5G下的MRU过程中发生小区切换的流程示意图。以核心网设备包括AMF为例,UE处理连接态切换到不在TAL list小区后发起MRU流程,此时,UE切换到源小区,并向源接入网设备(也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MRU请求,并同步启动T3510进行计时。MRU请求可以简称注册请求。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到MRU请求后,向AMF转发MRU请求。但在此过程中,如果需要UE切换小区,则源接入网设备和目标接入网设备进入切换准备阶段,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RRC连接重新配置(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包括移动控制信息(mobility controlinfo),移动控制信息可以指示所切换的目标小区的目标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identifier,PCI)。
然后,UE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当T3510计时超时时,例如T3510的计时时长超过15秒,则UE本地释放资源,并启动T3511计时,当T3511计时超时时,例如T3511的计时时长超过10秒,则UE重新发起MRU流程。
其中,MRU请求又可简称为注册请求。
由此可知,在相关技术中,如果小区切换过于频繁所导致的TAU流程/MRU流程无法完成时,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后才能重新发起TAU流程/MRU流程,而在等待的过程中发生了寻呼接收时间时,则会导致被叫失败。此外,在相关技术中,超时后还需要释放UE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资源,这样会影响正在进行的数据或通话业务等。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通信方法,通过缩短利用源接入网设备进行TAU流程/MRU流程以及利用目标接入网设备进行TAU流程/MRU流程之间的间隔时间,进而提高完成TAU流程/MRU流程的及时性,这样,可以降低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异常的概率,进而减少降低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异常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缩短利用源接入网设备进行TAU流程/MRU流程以及利用目标接入网设备进行TAU流程/MRU流程之间的间隔时间,可能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方式一、在UE利用源接入网设备进行TAU流程/MRU流程的过程中,如果UE切换到目标小区,则利用目标接入网设备发起进行TAU流程/MRU流程。
方式二、在UE利用源接入网设备进行TAU流程/MRU流程的过程中,如果UE切换到目标小区,则核心网设备将目标信息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
方式三、在在UE利用源接入网设备进行TAU流程/MRU流程的过程中,如果UE切换到目标小区,则源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目标信息时,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目标信息。
下面分别就终端设备处于4G或5G网络下,如何缩短间隔时间的几种方式分别进行说明。
首先,以4G为例,对于方式一的情形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2、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切换到不在TAL list的第一小区后发起TAU流程。
S404、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TAU请求。
其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用于管理第一小区的接入网设备。第一TAU请求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S406、终端设备启动T3430。
其中,T3430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作用在于,判断何时释放终端设备与其所接入的小区之间的资源。一般来说,T3430对应有一时长阈值,当T3430计时超时,也即T3430计时得到的时长超过或者达到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时,终端设备可以及时释放其与接入的小区之间的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终端设备发送第一TAU请求的同时启动T3430,或者是发送第一TAU请求后启动T3430。在此不作限定。可选地,发送第一TAU请求后启动T3430,可以是发送第一TAU请求后立马启动T3430,也可以间隔一定时间后再启动T3430,在此不作限制。
S408、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TAU请求。
其中,第二TAU请求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可选地,第二TAU请求和第一TAU请求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请求。举例来说,第二TAU请求,可以是在第一TAU请求的基础上,增加、删减和/或替换第一TAU请求中的数据后得到的。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核心网设备可以包括MME网元。
S410、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其中一个第二小区。也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多个第二小区中的其中一个,也就是说,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提供多个第二小区供终端设备参考,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多个第二小区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小区进行接入,在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小区切换的场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发送切换命令场景和/或终端设备满足条件切换(condition handover,CHO)触发切换场景。在CHO中通过引入一个条件过程来消除切换准备和执行之间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切换准备在服务小区之前完成,而目标小区接入则较晚完成。在条件切换中终端设备预先设置有一组潜在目标小区。这是通过设备为每个候选目标接收适当的切换命令来完成的。但与传统的切换不同,切换命令不在接收时执行,相反切换命令保存在设备中并仅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执行,例如当与相关小区的链路质量低于指定阈值时。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信道条件下降而无法执行切换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无线链路失败的可能性。
应理解,终端设备接入第一小区在前,接入第二小区在后,因此第一小区也可以成为源小区,而第二小区可称为目标小区。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称为源接入网设备,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成为目标接入网设备。
S412、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TAU接受信息。
其中,第一TAU接受信息可以表示核心网设备接受终端设备所发起的TAU流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TAU请求,则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一TAU接受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终端设备已发起到第二小区的切换,则第一小区无法通过第一接入网设备将TAU接受信息发给终端设备。
S414、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
其中,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第二小区。
S416、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二小区,停止T3430,重新发起TAU流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如果T3430计时的时长未达到其对应的时长阈值,则停止T3430,也就是说,T3430下一次计时时,从计时的初始值开始,例如从0开始计时。可选地,若终端设备的EMM状态为移动性管理-跟踪区-更新-开始EMM-TRACKING-AREA-UPDATING-INITIATED状态,则停止T3430定时器。
需要说明的是,停止T3430之后,可以立即重新发起TAU流程。或者,在停止T3430之后,启动T3411,T3411超时后重新发起TAU流程,在此不作限制。
应理解,终端设备的EMM状态为移动性管理-跟踪区-更新-开始EMM-TRACKING-AREA-UPDATING-INITIATED状态,才停止T3430定时器,也即确定终端设备进入了TAU的初始状态才停止T3430定时器,可以提高止T3430定时器的停止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在停止T3430的同时重新发起TAU流程。或者在停止T3430的之后,重新发起TAU流程。或者是在重新发起TAU流程之后,停止T3430,在此不作限制。在停止T3430的之后,重新发起TAU流程,可以是在停止T3430的之后立马重新发起TAU流程,或者是间隔一定时间之后重新发起TAU流程。同理,在重新发起TAU流程之后,停止T3430,可以是在发起TAU流程之后立马停止T3430,或者是间隔一定时间后停止T3430。
S418、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TAU请求。
其中,第三TAU请求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可选地,第三TAU请求与第一TAU请求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请求。举例来说,第三TAU请求可以是在第一TAU请求的基础上,增加、删减和/或替换第一TAU请求中的数据后得到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接入到第二小区,则终端设备向用于管理第二小区的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TAU请求,以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TAU接受信息。
S420、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四TAU请求。
其中,第四TAU请求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可选地,第三TAU请求与第四TAU请求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请求。举例来说,第四TAU请求可以是在第三TAU请求的基础上,增加、删减和/或替换第三TAU请求中的数据后得到的。
S422、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TAU接受信息。
其中,第二TAU接受信息可以表示核心网设备接受终端设备所发起的TAU流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四TAU请求,则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二TAU接受信息。
S424、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TAU接受信息。
其中,第三TAU接受信息可以表示核心网设备接受终端设备所发起的TAU流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三TAU接受信息与第二TAU接受信息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信息。举例来说,第三TAU信息可以是在第二TAU接受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删减和/或替换第二TAU接受信息中的数据后得到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三TAU接受信息的情况下,本次TAU流程完成。
总的来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4G场景下,在终端设备切换到目标小区后,如果终端设备的当前EMM状态为EMM-TRACKING-AREA-UPDATING-INITIATED,则终端设备停止当前T3430定时器,重新在目标小区发起TAU请求,减少TAU接受信息发送到源小区导致终端设备无法收到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图是中的部分内容,是为了便于理解本方案所标识的内容,不代表是终端设备会执行的步骤。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S412也可以不存在。例如,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这样,核心网设备可以得知终端设备已切换至第二小区,则核心网设备可以选择不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TAU接受信息。
可选的,如果第二指示信息的数据大小,小于TAU接受信息的数据大小,则还可以节省系统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步骤S402来说,还可以是其他事件触发的TAU流程,例如MME负载平衡,定时器T3412超时,当终端设备附着用于紧急位置服务(emergencypositioning services,EPS)时向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ed,CS)域注册非EPS服务,系统间变更后注册EPS服务,电路域回落(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CSFB)完成后重新注册到LTE,终端设备的周期被更新,或者指示终端设备选择了一个用户组(closedsubscriber group ,CSG)小区,该小区CSG标识未包含在终端设备允许的CSG列表中等事件触发的TAU流程,在此不作限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能是步骤S414在步骤S412之前,这与实际情况有关,例如与第一TAU接受信息的发送速度以及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重新配置速度有关,在此不作限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步骤S406来说, T3430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具有定时功能的定时器,也可以是不启动计时,则相应的,在步骤S416中,可以没有停止T3430的步骤。而通过计时的方式,当T3430超时的情况下,可以及时释放资源,减少资源的无效占用情况。
可选地,在启动T3430之后,还可以包括:
若T3430的计时时长到达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则启动T3411。若T3411的计时时长到达T3411对应的时长阈值,则利用第三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TAU流程。
其中,第三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终端设备所接入的第三小区。第三小区可以是终端设备最新接入的小区。可选地,利用第三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TAU流程,可以是通过第三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TAU请求,以使得终端设备能够通过第三接入网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反馈的TAU接受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启动T3411进行计时的作用在于,减少终端设备频繁接入小区,以减少接入小区所需要的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T3430的计时时长到达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时,启动T3411,并且在T3411的计时时长到达T3411对应的时长阈值时,利用第三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TAU流程,这样,即使终端设备第一时长阈值内未切换至第二小区时,也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同步其位置信息,提高位置更新的及时性。
可选地,当T3430的计时时长到达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时,终端设备还可以释放本地资源,例如释放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承载资源,这样,可以减少通信资源的占用,提高通信资源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动态调整的,例如, 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与小区切换的频率有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是小区切换的频率越高,则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越长,换句话说,小区切换的频率越低,则T3430对于的时长阈值越短,也即小区切换的频率与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正相关。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是小区切换的频率越高,则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越短,换句话说,小区切换的频率越低,则T3430对于的时长阈值越长,也即小区切换的频率与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负相关。这样,能够灵活地调节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这样,当需要在T3430超时释放资源时,能够及时释放资源,并且当需要在T3430超时启动T3411时,也能够及时启动T3411,由此,能够缩短利用源接入网设备进行TAU流程以及利用目标接入网设备进行TAU流程之间的间隔时间,进而能够提高完成TAU流程的及时性,从而减少降低核心网设备所提供的业务服务异常的情况。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统计至少两次的小区切换间隔时间来确定小区切换的频率。
一般来说,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越大,则终端设备的位置变化越大,则相应的小区切换的频率也越高,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其自身的移动速度,来确定一次TAU流程的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例如,可以是移动速度越大,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越大,换句话说,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越小,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越小,也即移动速度与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正相关。可选地,还可以是移动速度越大,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越小,换句话说,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越小,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越大,也即移动速度与T3430对应的时长阈值正相关。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发送TAU请求时,可以认为TAU流程开始。当终端设备接收到TAU接受信息时,则可以认为本次TAU流程完成。
其次,以5G为例,对于方式一的情形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的方法可以包括:
S502、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切换到不在TAL list的第一小区后发起MRU流程。
其中,MRU流程可以参照TAU流程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S504、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注册请求。
其中,第一注册请求可以参照第一TAU请求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S506、终端设备启动T3510。
其中,T3510可以参照T3430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S508、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注册请求。
其中,第二注册请求可以参照第二TAU请求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核心网设备可以包括MME网元。
S510、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
其中,S510可以参照上面实施例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S512、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注册接受信息。
其中,第一注册接受信息可以参照第一TAU接受信息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S514、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
S516、终端设备切换到第二小区,停止T3510,重新发起MRU流程。
可选地,若终端设备的5GMM状态为5G移动性管理-注册-开始5GMM-REGISTRATION-INITIATED状态,则停止T3510定时器。
S518、终端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注册请求。
其中,第三注册请求可以参照第三TAU请求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S520、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四注册请求。
其中,第四注册请求可以参照第四TAU请求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S522、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注册接受信息。
其中,第二注册接受信息可以参照第二TAU接受信息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S524、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注册接受信息。
其中,第三注册接受信息可以参照第三TAU接受信息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步骤S502来说,还可以是其他事件触发的MRU流程,例如当终端需要更新其能力或在注册过程中协商的其他参数时,改变TA或不改变TA等触发MRU流程,在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在启动T3510之后,还可以包括:
若T3510的计时时长到达T3510对应的时长阈值,则启动T3511。若T3511的计时时长到达T3511对应的时长阈值,则利用第三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MRU流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T3510也可以不启动,则相应的,也不需要停止T3510。
应理解,T3511可以参照T3411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总的来说,5G场景下,在终端设备切换到目标小区后,如果终端设备的当前5GMM状态为5GMM-REGISTRATION-INITIATED,则终端设备停止当前T3510定时器,重新在新小区发起注册请求,减少注册接受信息到原小区而终端无法收到的情况。
应理解,图4和图5之间,整体的交互逻辑和交互顺序是类似的,但不同设备之间交互的具体命令可能不同。
然后,以4G为例,对于方式二的情形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的方法可以包括:
S602、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切换到不在TAL list的第一小区后发起TAU流程。
S604、终端设备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TAU请求。
S606、终端设备启动T3430。
S608、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TAU请求。
S610、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
其中,S602-S610可以参照上面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S612、第一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相同或不同信息。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在第一指示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删减和/或替换第一指示信息中的数据后得到的。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同时发送的,也可以是分时发送的,在此不作限制。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目标PCI的移动控制信息。
S614、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重新配置完成。
S616、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TAU接受信息。
S618、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TAU接受信息。
其中,S614-S618可以参照上面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S620、停止T343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TAU接受信息时,可以停止T3430的计时。
应理解,S616也可以在S614之前,这与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的速度,以及与终端设备与第二接入网设备之间的RRC连接重新配置的速度有关,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核心网设备在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可以得知终端设备即将或者已经切换至第二小区,这样,核心网设备可以将TAU接受信息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TAU接受信息,也就可以完成一次TAU流程,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无需先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TAU请求,进而可以减少TAU的交互步骤,进而可以缩短完成TAU流程的时间以及降低信令开销。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也可以不需要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TAU接受信息,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信令开销。
应理解,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时,核心网设备如何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进而基于第二指示信息完成MRU流程的过程与图6的TAU流程的过程本质上相同,在此不作赘述。总的来说,核心网设备在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可以得知终端设备即将或者已经切换至第二小区,这样,核心网设备可以将注册接受信息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注册接受信息,也就可以完成一次MRU流程。
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之间交互的信息,可以参照图5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一指示信息提供多个第二小区供终端设备参考,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多个第二小区中的其中一个第二小区进行接入,则终端设备可以通知第一接入网设备其所选择的第二小区,则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了终端设备所选择的第二小区。
然后,以4G为例,对于方式三的情形进行举例说明。
在方式三的情形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TAU接受信息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TAU接受信息,这样,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第四TAU接受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TAU接受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TAU接受信息、第三TAU接受信息和第四TAU接受信息可以是相同或不同信息。
同理,以5G为例,则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注册接受信息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注册接受信息,这样,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第四注册接受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注册接受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是确定终端设备处于小区切换频繁场景的情况下,采用方式一、方式二和/或方式三进行位置更新,而在确定终端设备处于小区切换不频繁的场景的情况下,采用如图2或图3的方式进行位置更新,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小区切换频率,可以选择进行位置更新的流程,这样,可以提高位置更新的流程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应理解,在上面实施例中,在TAU流程或MRU流程过程中,可以不释放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资源,这样,可以提高业务的连贯性,例如提高正常进行的数据或通话业务的连贯性。
应理解,在上面实施例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的步骤都是类似的,但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可以选择如方式一的重新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发起TAU流程或MRU流程、如方式二的指示核心网直接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接受信息或如方式三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接受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进行后续的处理。
下面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总结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利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位置更新流程,终端设备接入在第一小区。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当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信息。
其中,位置更新流程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第一小区。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第二小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何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信息,可以参照上面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作赘述。位置更新流程可以包括TAU流程或MRU流程。其中,若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则位置更新流程可以包括TAU流程,目标信息可以包括TAU接受信息,则如何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信息,可以参照图4中S416-S424或者图6中S612-S620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若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则位置更新流程可以包括MRU流程,目标信息可以包括注册接受信息。则如何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信息,可以参照图5中S516-S524的相关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应理解,需要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流程,都可以认为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位置更新流程。并且,业务服务需要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且是由于小区切换频繁而导致的业务服务异常,都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例如在3G或者未来的6G网络下,也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
可选的,由于当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需要释放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资源,这样,还可以提高业务服务的连续性,例如提高数据业务或语音业务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信息是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的情况下,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或者,目标信息是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或者,目标信息是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使得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目标信息的情形,可以参照方式一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目标信息的方式,可以参照方式二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目标信息的方式,可以参照方式三的相关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地,若位置更新流程包括TAU流程,则目标信息包括TAU接受信息。若位置更新流程包括MRU流程,则目标信息包括注册接受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利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位置更新流程时,还启动第一定时功能,第一定时功能对应第一时长阈值。
当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包括:
当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长阈值内切换至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以及停止第一定时功能。
可选地,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第一定时功能包括T3430。或者,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第一定时功能包括T351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停止第一定时功能,包括:
若终端设备的状态为目标状态,则停止第一定时功能,目标状态指示终端设备开始位置更新流程。
可选地,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目标状态包括:移动性管理-跟踪区-更新-开始EMM-TRACKING-AREA-UPDATING-INITIATED状态。或者,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目标状态包括5G移动性管理-注册-开始5GMM-REGISTRATION-INITIATED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启动第一定时功能之后,还包括:
若第一定时功能的第一计时时长到达第一时长阈值,则启动第二定时功能,第二定时功能对应第二时长阈值。若第二定时功能的第二计时时长到达第二时长阈值,则利用第三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时长阈值与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有关。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一速度,第二时长阈值为第一值。或者,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二速度,第二时长阈值为第二值。其中,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第一值小于第二值。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时长阈值与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负相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长阈值与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有关。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三速度,第一时长阈值为第三值。或者,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四速度,第一时长阈值为第四值。其中,第三速度大于第四速度,第三值小于第四值。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长阈值与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负相关。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另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核心网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终端设备接入在第一小区。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目标信息。
其中,第一请求可以包括TAU请求或MRU请求。可选地,当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时,第一请求包括TAU请求。当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时,第一请求包括MRU请求。可选地,第一请求可以携带有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上面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下面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每个部分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模块或单元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或者是软件和硬件结合。下文仅对通信装置进行了简要举例说明,对于方案实现细节,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下文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装置700可以包括发送模块702和接收模块70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7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对应的步骤。
发送模块702,用于利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位置更新流程,位置更新流程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终端设备接入在第一小区,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第一小区。
接收模块704,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以及当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信息,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第二小区。
可选地,发送模块702还用于若终端设备的状态为目标状态,则停止第一定时功能,目标状态指示终端设备开始位置更新流程。
可选地,发送模块702还用于若第一定时功能的第一计时时长到达第一时长阈值,则启动第二定时功能,第二定时功能对应第二时长阈值。以及若第二定时功能的第二计时时长到达第二时长阈值,则利用第三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位置更新流程,第三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终端设备所接入的第三小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7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核心网设备对应的步骤。
接收模块704,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终端设备接入在第一小区,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第一小区。以及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
发送模块702,用于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目标信息,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第二小区。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700以功能模块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模块”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应用处理器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
在一个可选地例子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装置7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核心网设备(AMF网络、SMF网元、PCF网元),装置7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或核心网设备(AMF网络、SMF网元、PCF网元)对应的各个流程和/或步骤,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装置700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或核心网设备(AMF网络、SMF网元、PCF网元)执行的相应步骤的功能;上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图7中的装置700也可以是芯片,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chip,SOC)、调制解调器(Modem)等。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800的示意性框图。该终端800包括处理器801、收发器802和存储器803。其中,处理器801、收发器802和存储器803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803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8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803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802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应理解,终端8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或核心网设备(AMF网络、SMF网元或PCF网元),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或核心网设备(AMF网络、SMF网元或PCF网元)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该存储器8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801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801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时,该处理器8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该收发器802可以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该发射器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器对应的用于执行发送动作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该接收器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器对应的用于执行接收动作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应用于终端,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接口,接口用于接收指令,并传输至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指令使得终端执行上述寻呼消息处理方法。其中,芯片系统可以是Modem,或包括Modem的SOC,上述方法可以由Modem等实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该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位置更新流程,所述位置更新流程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在第一小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所述第一小区;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
当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核心网设备的目标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所述第二小区,所述目标信息指示所述核心网设备接受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息是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所述位置更新流程的情况下,所述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或者,所述目标信息是所述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利用第一接入网设备发起位置更新流程时,还启动第一定时功能,所述第一定时功能对应第一时长阈值;
所述当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所述位置更新流程,包括:
当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内切换至所述第二小区时,利用第二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所述位置更新流程,以及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所述第一定时功能包括T3430;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所述第一定时功能包括T35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功能,包括:
若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为目标状态,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功能,所述目标状态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开始位置更新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所述目标状态包括:
移动性管理-跟踪区-更新-开始EMM-TRACKING-AREA-UPDATING-INITIATED状态;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所述目标状态包括:
5G移动性管理-注册-开始5GMM-REGISTRATION-INITIATED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启动第一定时功能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定时功能的第一计时时长到达所述第一时长阈值,则启动第二定时功能,所述第二定时功能对应第二时长阈值;
若所述第二定时功能的第二计时时长到达所述第二时长阈值,则利用第三接入网设备重新发起所述位置更新流程,所述第三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所述终端设备所接入的第三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所述第二定时功能包括T3411;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所述第二定时功能包括T351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阈值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有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一速度,所述第二时长阈值为第一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二速度,所述第二时长阈值为第二值;
其中,所述第一速度大于所述第二速度,所述第一值小于所述第二值。
11.根据权利要求3-6、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阈值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有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三速度,所述第一时长阈值为第三值;或者,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为第四速度,所述第一时长阈值为第四值;
其中,所述第三速度大于所述第四速度,所述第三值小于所述第四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6、8-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所述位置更新流程包括跟踪区更新TAU流程;或者,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所述位置更新流程包括移动注册更新MRU流程。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同步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接入在第一小区,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所述第一小区;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切换至第二小区;
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目标信息,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管理所述第二小区,所述目标信息指示所述核心网设备接受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同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4G网络下,所述第一请求包括跟踪区更新TAU请求;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处于5G网络下,所述第一请求包括移动注册更新MRU请求。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或者如权利要求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模块。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或者如权利要求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或者如权利要求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或者如权利要求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或者如权利要求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410256950.4A 2024-03-07 2024-03-07 通信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78581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56950.4A CN117858131A (zh) 2024-03-07 2024-03-07 通信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56950.4A CN117858131A (zh) 2024-03-07 2024-03-07 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8131A true CN117858131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6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56950.4A Pending CN117858131A (zh) 2024-03-07 2024-03-07 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5813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408A (zh) * 2009-05-07 2010-11-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位置更新方法及用户终端
KR20140111428A (ko) * 2013-03-11 2014-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착신 호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148062A1 (en) * 2012-01-18 2015-05-2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mobile relay node tracking area and location update
US20150334606A1 (en) * 2012-04-25 2015-11-1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service continuity of user equipment after tracking area is updated
US20170257907A1 (en) * 2014-08-26 2017-09-0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andover in lte-a-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9429186A (zh) * 2017-08-31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78433A (zh) * 2017-01-06 2019-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408A (zh) * 2009-05-07 2010-11-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位置更新方法及用户终端
US20150148062A1 (en) * 2012-01-18 2015-05-28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mobile relay node tracking area and location update
US20150334606A1 (en) * 2012-04-25 2015-11-19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service continuity of user equipment after tracking area is updated
KR20140111428A (ko) * 2013-03-11 2014-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착신 호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257907A1 (en) * 2014-08-26 2017-09-0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andover in lte-a-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10178433A (zh) * 2017-01-06 2019-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429186A (zh) * 2017-08-31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TRI: "R3-091393 "Network-assisted CSG-cell searching for supporting inbound mobility"", 3GPP TSG_RAN\\WG3_IU, no. 3, 5 May 2009 (2009-05-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25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p cal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668071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тимизации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KR101654139B1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단말의 히스토리 정보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110028A1 (en) Method for Cell Handover,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atellite
WO2018172600A1 (en) Management of handover candidate cells
US9380504B2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changing access cell
CN114258090B (zh) 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WO2012152123A1 (zh) 异网络间的切换方法及系统、演进的高速分组数据网络
CN111148187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KR20190103383A (ko)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디바이스
WO2021168647A1 (zh) 提供网络切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20124869A1 (en) Emergency calls with service request triggered fallback
CN117858131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204177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based notification area update
EP3570588B1 (en) Core resource distribution
CN111479294A (zh) 拥塞控制下的数据连接建立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261340A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和核心网设备
WO202407392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lay link change and path switching to relay ue
CN115209489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WO2024001631A1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40179677A1 (en) Pa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base station
WO2023142777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180186A1 (en) Power saving sensing for reduced sensing ues using partial sensing and additional sensing with a prioritized resource selection window
WO202321611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ssistant cell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24031292A1 (zh) 小区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