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8090B - 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8090B
CN114258090B CN202011008892.1A CN202011008892A CN114258090B CN 114258090 B CN114258090 B CN 114258090B CN 202011008892 A CN202011008892 A CN 202011008892A CN 114258090 B CN114258090 B CN 114258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frequency point
network
target frequency
l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88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8090A (zh
Inventor
黄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88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8090B/zh
Priority to US18/027,616 priority patent/US20230388886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0454 priority patent/WO202206268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8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8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8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8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0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services, e.g. MB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04W36/002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different packet switched [P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LTE and WLAN or LTE and 5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包括:NG‑RAN以及驻留在NG‑RAN的UE;UE用于发起IMS语音呼叫请求或接收IMS语音呼叫请求时进行LTE小区测量;NG‑RAN用于确定是否将IMS语音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确定回落到4G网络时,向UE发送测量请求消息;UE用于响应测量请求消息,基于LTE小区的测量结果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由于UE在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之前已经进行过小区测量,UE在接收到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可根据提前进行的LTE小区的测量结果更早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从而减少了NG‑RAN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间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是最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于早期的4G、3G、2G等移动通信技术,5G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更低的延迟、万物互联的全连接、更节省能源、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接入。
目前,3GPP已经明确5G独立组网(5G SA)沿用4G移动通信网络的语音架构,仍然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提供语音业务。4G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技术为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其上面承载的语音通话业务称之为VoLTE;5G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技术为新空口(new radio,NR),其上面承载的语音通话业务称之为VoNR,VoNR将作为5G SA的最终语音业务解决方案。在5G SA建设的前期阶段,5G NR可能不提供语音业务,那么,语音业务需要基于VoLTE实现,即驻留在NR的UE在发起通话时,需要EPS FB(EPS Fallback)的方式回落到4G,使用VoLTE承载语音业务。当EPSFB被触发时,网络侧可以对请求UE进行LTE小区测量,并且基于UE上报的测量报告决策如何回到4G,在此期间,网络侧需要消耗一定时间来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导致EPS FB的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间更长,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能够减少EPS FB的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以及用户设备UE;UE用于在发起IP多媒体子系统IMS语音呼叫请求或者接收到IMS语音呼叫请求时,进行长期演进技术LTE小区测量;接入网设备用于当确定是否将IMS语音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时,向UE发送测量请求消息,测量请求消息用于测量LTE小区;UE还用于响应于测量请求消息,基于LTE小区的测量结果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以使得UE驻留到4G网络。
这样,由于UE在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之前已经进行过小区测量,因此UE在接收到接入网设备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可以根据提前进行的LTE小区测量的测量果更早向接入网设备上报测量报告,从而减少了接入网设备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间的目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具体用于根据LTE的历史频点信息、当前驻留的新空口NR小区信息和/或UE的硬件能力等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用于进行非间隙no gap测量的第一目标频点;UE还用于在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这样,UE在进行LTE小区测量时,能够继续与接入网设备等网络侧网元进行数据通信,防止由于未能够接收到网络侧的消息而导致IMS呼叫建立失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具体用于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作为第一目标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具体用于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并且判断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数量;UE还用于当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大于最大数量时,从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中选取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最大数量的频点,作为第一目标频点;UE还用于当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最大数量时,将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作为第一目标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具体用于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并且根据预设的有效期从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中确定第一目标频点;其中,UE最后一次离开第一目标频点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有效期。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具体用于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并且根据预设的距离阈值从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中确定第一目标频点;其中,第一目标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UE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距离阈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具体用于根据卫星定位信息、无线保真Wi-Fi信息、基站定位信息和/或当前接入的NR小区确定当前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还用于根据自身最后一次离开第一目标频点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从短到长的顺序,确定在各个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还用于确定自身在每个第一目标频点上的驻留时长,根据驻留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确定在各个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还用于根据第一目标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自身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确定在各个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测量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目标频点;UE用于响应于测量请求消息,将第二目标频点与第一目标频点中的已完成测量的频点取交集,以确定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UE还用于在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测量LTE小区。这样,UE在接收到接入网设备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可以只在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由此减少了测量时间,进而减少了接入网设备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最终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的目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测量请求消息包括测量评估时间;UE用于响应于测量请求消息,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UE还用于如果测量结果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以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的时刻作为测量评估时间的开始时刻;UE还用于如果测量结果不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等待至测量结果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以测量结果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作为开始时刻。这样,如果测量报告在UE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时就满足了上报条件,那么UE就可以以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的时刻作为计算测量评估时间的开始时刻,由此,UE可以更早地等待完并向接入网设备上报测量报告,从而减少了接入网设备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的目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还用于如果测量结果在测量评估时间内持续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在测量评估时间结束之后,向接入网设备上报测量报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具体用于在自身被配置为支持IMS语音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时,根据UE的能力、核心网的访问与移动性管理网元AMF的指示、网络配置和/或无线条件确定是否回落到4G网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为5G接入网NG-RAN。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UE,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发起IP多媒体子系统IMS语音呼叫请求或者接收到IMS语音呼叫请求时,测量长期演进技术LTE小区;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请求消息,测量请求消息是接入网设备确定将IMS语音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时发送的,测量请求消息用于测量LTE小区;响应于测量请求消息,基于LTE小区的测量结果向接入网设备上报测量报告,以使得UE驻留到4G网络。
这样,由于UE在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之前已经进行过小区测量,因此UE在接收到接入网设备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可以根据提前进行的LTE小区测量的测量果更早向接入网设备上报测量报告,从而减少了接入网设备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间的目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根据LTE的历史频点信息、当前驻留的新空口NR小区信息和/或UE的硬件能力等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用于进行非间隙no gap测量的第一目标频点;在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这样,UE在进行LTE小区测量时,能够继续与接入网设备等网络侧网元进行数据通信,防止由于未能够接收到网络侧的消息而导致IMS呼叫建立失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作为第一目标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并且判断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数量;当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大于最大数量时,从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中选取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最大数量的频点,作为第一目标频点;当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最大数量时,将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作为第一目标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并且根据预设的有效期从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中确定第一目标频点;其中,UE最后一次离开第一目标频点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有效期。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并且根据预设的距离阈值从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中确定第一目标频点;其中,第一目标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UE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距离阈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根据卫星定位信息、无线保真Wi-Fi信息、基站定位信息和/或当前接入的NR小区确定当前位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根据自身最后一次离开第一目标频点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从短到长的顺序,确定在各个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确定自身在每个第一目标频点上的驻留时长,根据驻留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确定在各个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根据第一目标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自身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确定在各个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测量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目标频点;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响应于测量请求消息,将第二目标频点与第一目标频点中的已完成测量的频点取交集,以确定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在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测量LTE小区。这样,UE在接收到接入网设备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可以只在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由此减少了测量时间,进而减少了接入网设备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最终达到减少EPS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的目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测量请求消息包括测量评估时间;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响应于测量请求消息,判断测量结果是否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如果测量结果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以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的时刻作为测量评估时间的开始时刻;如果测量结果不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等待至测量结果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以测量结果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作为开始时刻。这样,如果测量报告在UE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时就满足了上报条件,那么UE就可以以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的时刻作为计算测量评估时间的开始时刻,由此,UE可以更早地等待完并向接入网设备上报测量报告,从而减少了接入网设备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的目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如果测量结果在测量评估时间内持续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在测量评估时间结束之后,向接入网设备上报测量报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在自身被配置为支持IMS语音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时,根据UE的能力、核心网的访问与移动性管理网元AMF的指示、网络配置和/或无线条件确定是否回落到4G网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为5G接入网NG-RAN。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及其各个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装置或系统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5G系统的组网方式示意图;
图2是5G SA网络的VoNR和EPS FB业务涉及的网元的示意图;
图3是目前VoNR通话建立的流程图;
图4是目前EPS FB通话建立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测量方法步骤S101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过FIFO队列保存LTE的历史频点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在不同的硬件能力下能够进行no gap测量测量的场景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获取WAP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根据WAP的位置确定自身当前位置的示意图;
图13是传统方案的小区测量的一种触发方式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小区测量的触发方式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确定目标频点的测量顺序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确定目标频点的测量顺序的示意图;
图17是5G NR控制面协议栈在UE侧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根据NG-RAN下发的配置重新确定目标频点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刷新测量任务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UE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的流程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EPS FB通话建立的流程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是最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于早期的4G、3G、2G等移动通信技术,5G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更低的延迟、万物互联的全连接、更节省能源、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接入。
5G新空口(new radio,NR)是一种新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开发,用于5G移动通信网络,是5G网络空中接口的全球通用标准。
目前,5G系统的组网方式根据核心网的不同可以包括5G非独立组网(NSA)和5G独立组网(SA)其中,5G NSA和5G SA的核心网均可以是4G核心网EPC或者5G核心网5GC。下面结合图1对5G NSA和5G SA这两种组网的实现方式进行简要说明。如图1所示:
5G Option3/3a/3X组网是目前5G NSA非独立组网的实现方式,NR由5G基站gNB提供,然后gNB作为4G基站的eNB的从站,接入到4G核心网EPC网络。
5G Option7/7a/7X组网是目前5G NSA组网的一种实现方式,该方式可以由Option3系列演进而来,即随着5GC的部署,将原接入EPC的eNB升级为ng-eNB后,将原接入EPC的Option3系列组网割接到5GC下,形成Option7系列组网,ng-eNB是指4G的LTE基站升级之后,支持接入5G核心网5GC,也称为eLTE。
5G Option5组网是目前5G SA组网的另一种实现方式,该组网主要是从LTE的组网演变而来,随着5GC的部署,将原接入EPC的eNB升级为ng-eNB后,割接到5GC下。
5G Option2组网是5G SA的目标组网方案,gNB直接接入到5GC下。
5G Option4组网是目前5G NSA组网的另一种实现方式,该方式是在5G Option2组网的基础上增加了ng-eNB从基站。
目前,3GPP已经明确5G SA移动通信网络沿用4G移动通信网络的语音架构,仍然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提供语音业务。4G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技术为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其上面承载的语音通话业务称之为voice on LTE(VoLTE);5G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接入技术如上文所示为NR,其上面承载的语音通话业务称之为voice on NR(VoNR),VoNR将作为5G独立组网(SA)的最终语音业务解决方案。在5G SA建设的前期阶段,5G NR可能不提供语音业务,那么,语音业务需要基于VoLTE实现,即驻留在NR的UE在发起通话时,需要通过EPS FB(EPS Fallback)的方式回落到4G,使用VoLTE承载语音业务。由此可见,在5G SA系统建设的前期阶段,VoLTE、VoNR会作为5G的IMS语音业务的不同接入方式存在。
下面结合附图对VoNR和EPS FB这两种通话方式的流程进行简要说明。
图2是5G SA网络的VoNR和EPS FB业务涉及的网元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VoNR通过5G核心网5GC和5G接入网NG-RAN(例如:gNB基站)承载,涉及的网元包括:用户设备UE、NG-RAN、5GC、和IMS。VoLTE通过4G核心网EPC和4G接入网E-UTRAN(例如:e-NB基站)承载,因此EPS FB业务除上述VoNR涉及的网元以外,还包括EPC和E-UTRAN。
VoNR业务涉及的5GC中的网元例如可以包括:访问与移动性管理网元(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用户面功能网元(User plane Function,UPF)和策略管控功能(policycontrol function,PCF)。
其中,访问与移动性管理网元AMF是5GC中最为重要的网元,用于对网络的控制面消息进行处理。其功能例如:接入网控制面处理、注册管理、连接管理、接入性管理、移动性管理、合法信息截获、提供给SMF一些特殊会话管理消息、访问鉴权和授权、安全锚定功能SEAF、位置服务管理、与4G系统EPS交互时分配EPS承载ID、UE移动事件通知、5G物联网中控制面数据传输优化、提供外部配置参数等。
会话管理功能网元SMF用于实现会话管理。其功能例如:会话建立、修改和释放,对UPF与接入网节点之间的通道进行维护,UE的IP地址分配和管理,选择并且控制用户面功能,在UPF上配置正确业务路由,策略控制功能的落地执行,计费数据收集并提供计费接口等。
用户面功能网元UPF,用于提供用户面功能。其功能例如:本系统/异系统移动性锚点,根据SMF请求分配UE IP地址,与外部数据网络对接的PDN会话节点,数据包路由/转发,数据包检查,用户面策略执行,合法截获,业务使用报告,用户面QoS处理,上行业务校验(业务数据流(SDF)到QoS流的映射),上下行传输层数据包标记,下行数据包缓存和触发下行数据指示,在跨小区切换完成之后,向源小区发送或转发(来自SMF)的业务终止传输标识(endmarker),响应以太网数据传输提供对应UE MAC地址等。
策略管控功能PCF,用于支持管控网络行为的统一策略框架,提供策略规则给控制平面执行,访问UDR(一个用户订阅数据存储库)中与策略制定相关的订阅信息。
如图3所示,当5G NR提供VoNR业务时,VoNR通话可以通过以下流程1-5建立:
1、在UE主叫或者被叫的通话场景下,IMS会根据SIP信令交互触发建立IMS语音会话专用承载QoS Flow的流程(1.MO or MT IMS voice session in 5GS;Qos Flow forvoice establishment initiated)。
2、5GC发起启动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修改流程,以向接入网NG-RAN发起建立专用承载QoS flow的请求(2.NW initated PDU sessionmodification to setup Qos flow for ims voice)。
3、NG-RAN为UE重新配置用户面(3.User plane reconfiguration)。
4、NG-RAN接受PDU会话修改,以建立IMS语音的专用承载,并将建立成功的消息通知给核心网5GC的AMF和PCF,以及IMS(4.Accept 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for imsvoice)。
5、IMS语音会话继续建立(5.ims voice session establishment continued)。
EPS FB业务涉及的EPC中的网元例如可以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网元(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关(PDNgateway,PGW)。
其中,移动性管理实体网元MME主要用于信令处理及移动性管理。其功能例如:NAS信令及其安全;跟踪区域(Tracking Area)列表的管理;PGW和SGW的选择;跨MME切换时对于MME的选择;在向2G/3G接入系统切换过程中业务GPRS支撑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node,SGSN)的选择;鉴权、漫游控制以及承载管理;3GPP不同接入网络的核心网络节点之间的移动性管理;信令面的合法监听等。
服务网关SGW作为面向S1-U接口(eNB和SGW之间的接口)的网关,接受MME控制,承载用户面数据。其功能例如:当eNodeB间切换时作为本地锚定点并协助完成eNB的重排序功能;在3GPP不同接入系统间切换时的移动性锚点;合法侦听以及数据包的路由和前转;PDN和QoS级识别符(QoS class identifier,QCI)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相关计费等。
分组数据网关PGW与分组数据网(packet date network,PDN)连接,接受MME控制,承载用户面数据。其功能例如:分组数据包路由和转发;UE IP地址分配,接入外部PDN的网关功能;基于用户的包过滤;合法侦听;计费和QoS策略执行功能;基于业务的计费功能;在上行链路中进行数据包传送级标记;上下行服务等级计费以及服务水平门限的控制;基于业务的上下行速率的控制等。
当5GC向NG-RAN发起建立IMS语音会话专用承载QoS Flow的请求时,如果NG-RAN不具备VoNR能力,则可以根据UE的NR能力、N26接口的部署情况、LTE的无线条件以及访问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的指示信息判断是否触发EPS FB;如果触发EPS FB,则NG-RAN向5GC发起重定向或者inter-RAT切换请求,并等待UE回落到LTE网络,由EPC和E-UTRAN通过VoLTE提供语音服务。
具体实现中,根据3GPP技术规范TS 23.502的描述,如图4所示,EPS FB流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在UE主叫或者被叫的通话场景下,IMS会根据SIP信令交互触发建立IMS语音会话专用承载QoS Flow的流程(1.MO or MT IMS voice session in 5GS;Qos Flow forvoice establishment initiated)。
2、5GC侧发起启动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修改流程,以向接入网NG-RAN发起建立专用承载QoS flow的请求(2.NW initated PDU sessionmodification to setup Qos flow for ims voice)。
3、NG-RAN被配置为支持IMS语音的EPS FB,并且根据UE的能力、来自AMF的指示为“EPS回落的重定向是可能的”、网络配置(例如N26的可用性配置)和无线条件决定是否回落到4G。其中,NG-RAN可以向UE发起LTE测量请求消息以采集测量报告,在此之后,UE需要执行LTE小区测量,并且将测量报告发送给NG-RAN(3.Trigger for fallback,optionalMeasurement Report Solicitation)。
4、如果回落到4G,NG-RAN通过PDU会话响应消息向5GC指示拒绝PDU会话修改并启动IMS语音的回退流程,5GC等待UE回落到4G(4.Reject PDU session modificationindicating IMS Voice Fallback in progress)。
5、NG-RAN根据UE的能力、网络配置(例如N26的可用性配置)和无线条件等选择6a或者6b,通过系统间切换inter-RAT或者重定向的方式将UE切换到4G(5.Redirection orHandover to EPS)。
6a、UE从5G切换到4G,或者使用N26接口的系统间重定向回落到4G,然后启动跟踪区更新TAU程序(6a.TAU Procedure)。
6b、对于没有N26接口的系统间重定向到4G的情况,UE将向5GC发起带有PDN的附着请求类型为“切换”的连接请求(6b.Attach with PDN connectivity request withrequest type"handover")。
7、在UE完成回落到4G后,EPC(包括SMF/PGW-C的融合网元)发起启动PDU会话修改流程,以向接入网E-UTRAN发起建立专用承载QoS flow的请求(7.NW initiated PDNconnection modification to setup dedicated bearer for voice)。
8、IMS语音会话继续建立。至少在LTE语音通话期间,E-UTRAN配置为不触发任何切换到5G(8.IMS Voice session establishment continued)。
通过对比上述VoNR和EPS FB流程可知,与VoNR流程相比,EPS FB流程由于增加了NG-RAN决策是否回落到4G、UE执行LTE小区测量、系统间切换inter-RAT或者重定向等流程,因此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间更长,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UE,能够减少EPS FB的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工作站设备、大屏设备(例如:智慧屏、智能电视等)、掌上游戏机、家用游戏机、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混合现实设备等、车载智能终端、自动驾驶汽车、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射频电路140,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摄像头170,显示屏180,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0等。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集成在系统芯片(system on a chip,SoC)中。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存储器120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存储器1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终端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单元,例如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等;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闪存(flash memory)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终端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射频电路140、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射频电路1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41,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4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4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扬声器,受话器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80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蓝牙(bluetooth,BT)模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模块、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块、红外(infrared,IR)模块等。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上述至少一个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141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14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例如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新空口(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new radio,5G NR),BT,GNSS,WLAN,NFC,FM,和/或IR等功能。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摄像头170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摄像头170包括镜头和感光元件,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RYYB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7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终端设备100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显示屏18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8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8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SIM卡接口190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0,或从SIM卡接口190拔出,实现和终端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终端设备1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0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0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0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0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终端设备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终端设备100中,不能和终端设备100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组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区测量方法可以应用到终端设备UE驻留在5G接入网NG-RAN的场景中。如图4和图6所示,该快速进行EPS FB的测量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UE主叫或者被叫的通话场景下,IMS会根据SIP信令交互触发建立IMS语音会话专用承载QoS Flow的流程(1.MO or MT IMS voice session in 5GS;Qos Flowfor voice establishment initiated),UE同时进行进行LTE小区测量。
其中,步骤S101中的“在UE主叫或者被叫的通话场景下,IMS会根据SIP信令交互触发建立IMS语音会话专用承载QoS Flow的流程”与图4的步骤1相同。在UE主叫的场景中,当用户拨号时,UE会通过SIP信令向IMS系统发起语音呼叫,在发起语音呼叫的同时,UE就可以开始进行LTE小区测量,而不需要等待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在UE被叫的场景中,IMS系统会通过SIP信令向UE发起呼叫请求,当UE接收到呼叫请求时,UE就可以开始进行小区测量,而不需要等待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
步骤S102:5GC侧发起启动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修改流程,以向接入网NG-RAN发起建立专用承载QoS flow的请求(2.NW initated PDU sessionmodification to setup Qos flow for ims voice)。
其中,步骤S102与图4中的步骤2相同。
步骤S103,当NG-RAN被配置为支持IMS语音的EPS FB,并且根据UE的能力、来自AMF的指示为“EPS回落的重定向是可能的”、网络配置(例如N26的可用性配置)和无线条件决定回落到4G时,NG-RAN可以向UE发起测量请求消息以采集测量报告,UE在接收到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基于LTE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
由于UE在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之前已经进行过小区测量,因此UE在接收到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可以根据提前进行的LTE小区测量的测量果更早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从而减少了NG-RAN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
这样,UE、NG-RAN、5GC和IMS系统可以继续执行步骤如图4中的步骤4-步骤8,直到EPS FB流程完毕并且建立IMS语音承载。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将UE进行小区测量的流程提前到图4中的步骤1进行,因此在NG-RAN向UE发起LTE测量请求消息时,UE可以基于提前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提前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减少了NG-RAN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最终实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101中的UE进行LTE小区测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201,UE根据LTE的历史频点(载波频点)信息、当前驻留的NR小区信息和/或UE的硬件能力等信息,确定用于进行非间隙no gap测量的目标频点。
其中,LTE的历史频点信息可以包括UE在当前时刻之前的一段时间内驻留过的LTE小区的频点。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可以维护一个包含LTE的历史频点的列表。在UE在网期间,UE每次切换到一个新的LTE小区,都可以在LTE的历史频点列表中记录这个LTE小区的信息,例如:频点,以及小区ID、跟踪区信息、小区位置信息、UE进入这个LTE小区的时间、UE离开这个LTE小区的时间等。UE可以将LTE小区的信息在列表中保存一段时间,例如保存几个小时、一天或者几天等。当某个LTE小区的信息的保存超过这个时间之后,UE可以将其从列表中删除,从而使得列表中始终保存在当前时刻之前的一段时间内驻留过的LTE小区的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UE也可以在一个固定队列长度队列中保存LTE的历史频点。该队列如图8所示,可以是一个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FIFO)队列。在UE在网期间,UE每次切换到一个新的LTE小区,都可以将这个LTE小区的信息(至少包括频点信息)加入到FIFO队列,FIFO队列记录的不同LTE小区的信息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排列,当FIFO队列充满之后,如果有新的LTE小区的信息加入到队列,那么最先加入队列的LTE小区的信息就会离开队列。
示例地,如图8所示,FIFO队列的长度为10,共可以保存10个LTE小区的信息。当FIFO队列被占满之后,如果UE从LTE小区1(频点1)切换到LTE小区2(频点2),那么UE会将LTE小区2的小区信息(例如频点2、小区ID、小区位置信息、UE进入这个LTE小区的时间、UE离开这个LTE小区的时间等)加入到FIFO队列的尾部,与此同时,位于FIFO队列头部的最早进入队列的小区信息(小区n,频点n)会被移出队列。
本申请实施例中,UE当前驻留的NR小区信息可以包括NR小区的频点、小区位置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UE的硬件能力可以是UE的射频接收机(例如:天线)数量,UE的射频接收机数量关系到UE的频点测量的能力,包括UE是否能够对频点进行no gap测量等,下面进行简要说明。
为便于理解本方案,首先对测量间隙(measurement gap)的含义进行解释说明。根据3GPP技术规范36.300的定义,小区测量可以包括同频测量(intra-frequencymeasurement)和异频测量(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其中,同频测量是指UE当前驻留的小区和待测量的目标小区在同一个频点上;而异频测量是指UE当前驻留的小区和目标小区不在一个频点上。本申请中,因为考虑到不影响VoNR业务的建立,可以采用no Gap测量的方式,即不需要网络侧分配测量间隙Gap来进行LTE小区测量,可以不打中断VoNR业务的情况下快速的测量到LTE小区的信息;但本申请不对此作出限定,也可以采用Gap测量的方式。
图9示出了UE在不同的硬件能力下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场景。如图9所示,如果UE只包含一个射频接收机,意味着UE在同一时刻只能在一个频点(例如频点1)上收发信号,那么,当UE要进行异频测量时,UE需要暂时将接收机切换到其他频点(例如频点2)一段时间,以进行小区测量,这段时间即为测量gap。在测量gap期间内,UE无法与当前驻留的小区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在测量gap结束之后,UE需要将接收机切换回当前驻留的小区的频点,以恢复在当前驻留的小区上的数据通信。当UE要进行同频测量时,UE不需要切换射频接收机的频点,实现在不中断与当前驻留的小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对目标小区进行测量,因此不需要测量gap,即no gap测量。如果UE包含两个或者大于两个数量的射频接收机,那么UE可以使用其中一个射频接收机在当前驻留的小区频点(例如频点1)上进行数据通信,使用另一个射频接收机可以在相同频点(例如频点1)进行同频测量,或者使用另一个射频接收机可以在其他频点(例如频点2)进行异频测量上进行异频测量,两种测量场景均不需要测量gap,即no gap测量。
由此可见,UE的硬件能力影响了UE是否能够对频点进行no gap测量。
作为示例地,图10提供一种典型的终端设备设备示意图。终端设备包括基带处理器、射频处理单元(RFIC)、功率放大器(PA)、滤波器、双工器和天线等。芯片平台、射频前端和天线构成了终端的无线通信模块。其中,芯片平台包括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等,基带芯片负责物理层算法、高层协议的处理和多模互操作的实现;射频芯片负责射频信号和基带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射频前端模块是连接射频处理单元和天线的必经通路,如图10所示,它主要包括:功率放大器(PA),滤波器(Filter)、双工器或多工器(Duplexer或Multiplexer)、低噪声放大器(LNA)和开关(Switch)或天线调谐模块(ASM)等。一些终端的射频前端架构中,会在天线开关后增设双通器(Diplexer)、连接器(Coupler)等器件。
但通常来讲异频或异系统测量是否需要Gap的测量能力常常由射频处理单元RFIC的接收通道数量决定的。本实施例中假设以终端设备的射频前端FEM(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双工器等)支持3个频段(B1、B3、B7),RFIC为4个接收通道(Rx1,Rx2,Rx3,Rx4),BBIC可以同时支持服务小区数据收发和异频测量。假设异系统的频点与服务小区频点也支持CA组合,BBIC也支持同时服务小区数据收发和异系统测量。如表1所示,示出了终端设备的异频测量能力(例如通过命令InterFreq NeedforGaps),以下简称测量能力”或者是否需要分配Gap能力”或者Gap能力”、Gap测量能力”等:
/>
表1
如表1所示,1A,3A,7A标识不同的频段的载波单元(频段分别为band1、band2、band3),每个频段占用终端设备的两个接收通道,其中[1A]为标识占用四个接收通道,其中T代表需要分配Gap;可以看出,当终端设备为CA组合时或4Rx时,异频测量都需要网络分配Gap。具体描述如下:当前终端设备在1A频段(例如,终端设备驻留在第一小区)上收发数据,其中1A频段占用两个接收通道(例如Rx1、Rx2),此时网络分配Gap测量,只需要通过Rx3,Rx4通道进行邻小区测量,网络侧不需要分配Gap。但是,当终端设备为[1A]频段时,即占用了Rx1,Rx2,Rx3,Rx4四个通道,此时网络侧需要分配Gap去测量邻小区的网络质量,当终端设备的四个通道均已经占用,只有暂停服务小区终端设备的数据收发,将任意两个通道(例如Rx1、Rx2)分配给终端设备去测量邻小区。同样,当终端设备利用CA能力进行数据收发,例如1A+3A的场景下,共占用4个通道进行邻小区测量,由于当前终端设备的通道资源已经占满,则需要网络分配Gap去测量邻小区的网络指令,造成当前的业务中断。
上述实施例中,当网络会分配异频或异系统让终端设备进行监控测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终端设备在测量邻小区的时候,终端设备不能进行数据的收发,会带来用户收发数据的暂停、时延等问题,用户体验不好,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异频可以是中心频点不同的频段,可以理解为异频点,异系统是指网络制式不同的系统,可以理解为异系统,例如3G与4G。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保证UE在小区测量的时候也能够进行数据收发,目标频点主要包括能够使得UE进行非间隙no gap测量的频点。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可根据LTE的历史频点信息、当前驻留的NR小区信息、UE的硬件能力等信息,以通过多种实现方式确定目标频点。例如:
实现方式A:UE可以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作为目标频点。
实现方式B:UE设置目标频点的最大数量。UE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之后,判断筛选出的频点的数量是否小于最大数量。如果筛选出的频点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最大数量,则将所有筛选出的频点作为目标频点。如果筛选出的频点的数量大于最大数量,则可以从筛选出的频点中选取小于或者等于最大数量的频点,作为目标频点,筛选方式例如可以根据UE进入历史频点的时间先后、在历史频点的驻留时长、历史频点的对应的小区信号强度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实现方式C:UE设置目标频点的有效期,该有效期是一个时长值,例如:30分钟、1小时、10小时等。UE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之后,可以分别对于每个频点,计算UE最后一次离开这个频点对应小区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Δt是否小于或者等于有效期;如果时间间隔Δt小于或者等于有效期,则这个频点可以作为目标频点;如果时间间隔Δt大于有效期,则舍弃对应的频点。
实现方式D:UE可以根据自身的当前位置确定目标频点。例如,UE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之后,可以分别对应每一个频点,确定其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UE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L,并且判断L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L0;如果L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距离阈值L0,则这个频点可以作为目标频点;如果L大于预设的距离阈值L0,则舍弃对应的频点。
实现方式E:UE可以记录在当前的NR小区驻留期间,曾经切换或者重定向成功过的LTE小区;另外,如果UE曾经从一个LTE小区成功切换回或者重定向回当前的NR小区,那么UE也会记录这个小区。这样,UE就可以基于其在NR小区和LTE小区之间的切换或者重定向的记录,确定NR小区和LTE小区的关联关系,例如,如果UE当前驻留的NR小区为Cell 1,其在Cell1驻留期间曾经切换或者重定向成功到LTE小区Cell 2和Cell 3,并且UE还曾经从LTE小区Cell 4切换回Cell 1,那么,可以确定Cell 1与Cell 2、Cell 3和Cell 4具有关联关系。进一步地,在步骤S201中,UE可以将当前驻留的NR小区关联的所有LTE小区对应的频点作为目标频点。其中,上述切换或重定向可以是通过EPS FB流程触发的,也可以是在UE的RRC连接状态下RRC_CONNECTED通过移动性管理触发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示出的UE确定目标频点的方式,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的部分实现方式,而不是全部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构思的启示之下,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确定目标频点,这些都没有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UE的当前位置可以通过以下第一种~第四种方法确定:
第一种方法:通过GNSS卫星定位信息确定UE的当前位置。该方法可以应用于UE位于室外等卫星信号良好的场景中。具体实现中,UE可以在发起IMS呼叫或者接收到IMS呼叫请求时,开启UE的位置服务,这样,UE就能够搜寻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等卫星信号,以确定自身的当前位置。
另外,考虑到GNSS卫星定位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使定位过程不占用EPS FB的时间,UE还可以选择通过以下实现方式确定自身的当前位置:在UE发起IMS呼叫的场景中,UE可以在用户打开拨号界面或者联系人界面时就开启位置服务,提前确定自身的当前位置;在UE接收到IMS呼叫请求时,UE可以直接将上一次开启位置服务时确定的位置作为UE的当前位置使用,一般来说,由于UE中的很多应用和服务都需要基于位置服务来实现,位置服务会经常被开启,因此UE上一次开始位置服务时确定位置与UE的当前位置不会有太大偏差,能够满足UE筛选频点的需求。
第二种方法:通过Wi-Fi定位确定UE的当前位置。该方法可以应用于UE位于室内等卫星信号较差的场景中。具体实现中,如图11所示,UE可以在已接入Wi-Fi网络或者未接入Wi-Fi网络的情况下开启Wi-Fi扫描,以获取其周围的Wi-Fi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point,WAP)信息,例如:WAP的服务集标识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和/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在得到一个或者多个WAP的SSID和/或者MAC地址之后,UE可以根据SSID和/或者MAC地址查询WAP数据库,以从数据库中获取WAP的位置,并根据WAP的位置进一步确定UE的当前位置。
其中,WAP数据库可以预先存储在UE中,也可以存储在某个指定的网络位置。WAP数据库可以记录WAP的SSID和/或者MAC地址等信息,以及WAP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可以是WAP的经纬度、海拔等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当WAP数据库存储在网络位置时,UE需要向该网络位置发起携带一个或者多个WAP的SSID和/或者MAC地址的查询请求,以使得网络位置返回相应的WAP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可以根据WAP的位置采用以下方式确定UE的当前位置:
实现方式a:当UE仅获取到一个WAP的位置时,UE直接将这个WAP的位置作为自身的当前位置。
实现方式b:当UE获取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WAP的位置时,UE可以将其中信号强度最好的WAP的位置作为自身的当前位置,该信号强度例如可以是WAP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
实现方式c:当UE获取到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WAP的位置时,UE可以基于与至少三个WAP的信令交互,采用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测距或者到达时间差(time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测距的方式确定自身的当前位置。以ToF测距为例,UE可以根据WAP的RSSI选取三个信号强度最高的WAP;然后,UE与这三个WAP分别进行测距消息的交互,以确定UE与这三个WAP之间的距离D1、D2和D3;最后,如图12所示,UE可以以三个WAP的位置为中心,以各自对应的距离画圆,得到的交点P就是UE的当前位置。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目标频点可以不需要严格地根据距离取舍,因此UE可以不需要精确地获取当前位置,那么,为了提高UE的定位速度,UE可以优选采用方式a和方式b确定自身的当前位置。
第三种方法:通过基站定位的方式确定UE的当前位置。该方法可以应用于UE已注册到5GS服务的场景中。具体实现中,UE可以在注册5GS服务之后,能够获取其驻留的NR小区的基站信息,例如:移动国家代码(mobile country code,MCC)、移动网络代码(mobilenetwork code,MNC)、位置区域码(location area code,LAC)和/或者小区编号Cell ID等信息;然后,UE可以根据基站信息查询基站定位数据库,从基站定位数据库中获取基站的位置,并根据基站的位置进一步确定UE的当前位置。
其中,基站定位数据库可以预先存储在UE中,也可以存储在某个指定的网络位置。基站定位数据库可以记录基站的MCC、MNC、LAC和/或者Cell ID等信息,以及基站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可以是基站的经纬度、海拔等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当基站定位数据库存储在网络位置时,UE需要向该网络位置发起携带其驻留的NR小区的基站信息的查询请求,以使得网络位置返回相应的基站的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可以根据基站的位置采用以下方式确定自身的当前位置:
实现方式d:UE将其驻留的NR小区的基站位置作为自身的当前位置。
实现方式e:当UE同时驻留在两个小区时,UE可以将这两个小区中信号强度更强的小区的基站位置作为自身的当前位置。其中,信号强度可以是基站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s received power,RSRP)等信息。一般来说,当支持双SIM卡待机的UE安装有两张SIM卡时,UE会同时在两个小区驻留,例如一个NR小区和一个LTE小区等。
第四种方法:UE可以基于特定场景确定UE的当前位置。其中,特定场景例如用户在家、用户在工作场所等。UE可以根据用户的标记或者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为每一种场景关联一个位置,例如,当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实现时,UE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获取到的GNSS定位数据分析UE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果UE分析发现用户在白天长时间位于某个位置A,并且根据地图数据可以确定位置A为写字楼、商圈、工业区等非住宅区域,则可以确定位置A对应用户在工作场所的场景;同理,如果UE分析发现用户在夜间长时间位于某个位置B,并且根据地图数据可以确定位置B为住宅区域,则可以确定位置B对应用户在家的场景。
另外,UE可以记录每一个场景中接入的Wi-Fi网络的SSID、MAC等信息和驻留的NR小区的Cell ID等信息。这样,UE就可以根据SSID、MAC或Cell ID等信息判断当前是否接入到了位于上述场景中的Wi-Fi网络或者NR小区,如果UE当前接入到了某个场景中的Wi-Fi网络或者NR小区,则表示这个场景关联的位置就是UE的当前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示出的UE确定自身当前位置的方法,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的部分方法,而不是全部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构思的启示之下,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确定UE的当前位置,这些都没有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根据LTE的历史频点信息、当前驻留的NR小区信息、UE的硬件能力等,UE可以使用上述实现方式A-D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方式的组合来确定目标频点,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例如:当UE采用上述实现方式B设置了目标频点的最大数量时,如果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大于最大数量,则UE可以通过上述实现方式C和/或者实现方式D从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中进一步筛选出目标频点,具体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实现方式C和实现方式D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UE采用实现方式C或者实现方式D确定目标频点时,UE还可以设置目标频点的最小数量。
以实现方式C为例,UE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之后,可以首先根据默认的有效期第一次筛选出满足条件的频点。然后,UE判断第一次筛选出的频点数量是否大于最小数量。如果第一次筛选出的频点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最小数量,则UE停止继续筛选,将第一次筛选出的频点作为目标频点。如果第一次筛选出的频点数量小于最小数量,则UE可以将有效期延长,并且根据延长后的有效期第二次筛选出满足条件的频点。然后UE判断第二次筛选出的频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最小值。如果第二次筛选出的频点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最小数量,则继续延长有效期并再次筛选频点,以此类推,直到频点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最小数量。
以实现方式D为例,UE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之后,可以首先根据默认的距离阈值第一次筛选出满足条件的频点。然后,UE判断第一次筛选出的频点数量是否大于最小数量。如果第一次筛选出的频点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最小数量,则UE停止继续筛选,将第一次筛选出的频点作为目标频点。如果第一次筛选出的频点数量小于最小数量,则UE可以将距离阈值增大,并且根据增大后的距离阈值第二次筛选出满足条件的频点。然后UE判断第二次筛选出的频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最小值。如果第二次筛选出的频点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最小数量,则继续延长有效期并再次筛选频点,以此类推,直到频点的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最小数量。
步骤S202,UE在目标频点上进行LTE小区测量。
其中,当存在多个目标频点时,UE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在每一个目标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例如,UE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在每个目标频点及其周围接收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signal,SSS)、系统消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等信号,以搜索LTE小区,并且根据信号接收强度得到LTE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参考信号时间差(ReferenceSignal Time Difference,RSTD)路径损耗pathloss或者其他用于评价小区质量的参数。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小区测量的触发方式与传统方案中的小区测量的触发方式有所不同,下面结合一些附图进行比较说明:
图13是传统方案的小区测量的一种触发方式示意图。如图13所示,在传统方案中,UE在E-UTRAN的控制之下触发小区测量。例如,当E-UTRAN需要UE进行小区测量时,E-UTRAN可以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中可以包含小区测量的配置信息,例如: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s、测量上报配置reportingconfiguration等。其中,测量对象例如可以包括需要UE测量的频点;测量上报配置例如可以包括上报标准和上报格式,上报标准具体指的是触发UE发送测量报告的标准、周期或者事件描述,上报格式描述了UE在测量报告中需要包含的参数信息。接下来,UE在接收到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根据其中的配置信息进行小区测量,在测量结果满足上报标准时,向E-UTRAN上报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s。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小区测量的触发方式示意图。如图1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不是以接收到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作为触发小区测量的条件,而是UE在发起IMS呼叫或者接收到IMS呼叫请求时,就自行开始进行小区测量。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UE在开始进行小区测量时,其测量的目标频点也不是由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配置的,而是UE根据LTE的历史频点信息、当前驻留的NR小区信息、UE的硬件能力等信息确定的。
由此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UE不需要以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作为触发小区测量的条件,因此,如果UE在开始小区测量之后接收到了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可以根据之前的测量结果更早地上报测量报告。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UE进行LTE小区测量时,UE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目标频点的测量顺序:
第一种实现方式:UE可以确定其在每一个目标频点上驻留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ΔT,然后按照时间间隔ΔT从短到长的顺序确定在目标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的顺序。具体实现中,对任意一个目标频点i,UE可以确定最后一次离开目标频点i对应的LTE小区的时刻Ti,将时刻Ti与当前时刻T0的时间差作为目标频点i对应的时间间隔ΔTi
示例地,如图15所示,UE在步骤S201中确定了5个目标频点,记作频点F1~频点F5。其中,UE最后一次离开频点F1的时刻为T1,UE最后一次离开频点F2的时刻为T2,UE最后一次离开频点F3的时刻为T3,UE最后一次离开频点F4的时刻为T4,UE最后一次离开频点F5的时刻为T5。根据图15,如果时刻T1~T5从早到晚的顺序为T3、T1、T5、T2、T4,则频点F1~频点F5对应的时间间隔ΔT1~ΔT5从短到长的顺序为ΔT4、ΔT2、ΔT5、ΔT1、ΔT3,由此确定目标频点的测量顺序为:F4、F2、F5、F1、F3
第二种实现方式:UE可以确定其在每一个目标频点上的驻留时长,然后按照驻留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确定在目标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的顺序。具体实现中,对于任意一个目标频点i,UE可以确定其进入目标频点i对应的LTE小区的时刻Tin,以及离开目标频点i对应的LTE小区的时刻Tout,将时刻Tin与时刻Tout的时间差作为目标频点i对应的驻留时长Si。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UE在目标频点i的有效期内多次驻留在目标频点i对应的LTE小区,则目标频点i对应的驻留时长Si可以进行累加。
示例地,如图16所示,UE在步骤S201中确定了4个目标频点,记作频点F1~频点F4。并且,在当前时刻T0之前,UE在频点1的LTE小区驻留了两次,时长分别为S11和S12,那么频点1对应的驻留时长S1=S11+S12;UE在频点2的LTE小区驻留了一次,时长为S2,那么频点2对应的驻留时长S2;UE在频点3的LTE小区驻留了三次,时长分别为S31、S32和S33,那么频点3对应的驻留时长S3=S31+S32+S33;UE在频点4的LTE小区驻留了一次,时长为S4,那么频点4对应的驻留时长S4。根据图16,由于S3>S1>S2>S4,因此UE可以确定目标频点的测量顺序为:F3、F1、F2、F4
第三种实现方式:UE可以根据目标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UE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确定在目标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的顺序。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示出的UE确定目标频点的测量顺序的方式,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的部分实现方式,而不是全部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构思的启示之下,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确定目标频点的测量顺序,这些都没有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为便于接下来描述UE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的流程,本申请实施例这里对UE将小区测量结果从自身控制面(control plane,CP)协议栈的物理层PHY向RRC层上报的方式进行解释说明。
图17是5G NR控制面协议栈在UE侧的示意图。5G NR控制面协议栈在UE侧与LTE控制面协议栈几乎相同,包括:物理层PHY、MAC层、RLC层、PDCP层、RRC层和NAS层。其中:物理层负责处理编译码、调制解调、多天线映射等功能,物理层与硬件紧密相关,协同工作,例如与接收机协同工作以在目标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等;MAC层负责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与上下行调度;RLC层负责分段与连接、重传处理,以及对高层数据的顺序传送;PDCP层用于为无线承载提供传输服务;RRC层支持UE和基站之间的关键信令协议;NAS层:处理UE和核心网之间信息的传输,传输的内容可以是用户面信息或控制面信息。
根据上述协议栈的结构,UE利用物理层与接收机等硬件配合进行小区测量,在完成测量之后,需要将测量结果从物理层上报给RRC层,以便于通过RRC消息将测量结果配置在测量报告中发送给NG-RAN。
具体实现中,UE将测量结果从物理层上报给RRC层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第一种实现方式:UE的物理层在每测量到一个LTE小区时,上报这个LTE小区的测量结果。一般来说,UE的物理层在每一个目标频点上可能发现一个或者多个LTE小区,或者发现不到LTE小区。那么,如果UE发现LTE小区,UE的物理层可以对发现的LTE小区分别进行测量,并且每测量完一个LTE小区,就上报这个LTE小区的测量结果,因此UE对应一个目标频点可能会产生多次从物理层向RRC层上报测量结果的动作。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在一个目标频点上没有发现LTE小区,则UE不会产生从物理层向RRC层上报测量结果的动作。
第二种实现方式:UE的物理层在每在一个目标频点上完成测量时,上报这个目标频点的所有小区的测量结果。具体实现中,如果UE的物理层在一个目标频点上发现了LTE小区,那么UE的物理层可以对发现的LTE小区分别进行测量,并且在这个目标频点上的所有LTE小区完成测量之后,向RRC层上报这个目标频点对应的测量结果。如果在一个目标频点上没有发现LTE小区,则UE不会产生从物理层向RRC层上报测量结果的动作。因此UE对应一个目标频点最多会产生一次从物理层向RRC层上报测量结果的动作。
第三种实现方式:UE在所有的目标频点完成测量时,上报所有小区的测量结果。具体实现中,无论UE的物理层在一个目标频点上是否发现了LTE小区,UE的物理层都不会针对这个目标频点或者LTE小区向RRC层上报测量结果。当所有UE的物理层完成在所有目标频点上的小区测量之后,UE的物理层会将所有的测量结果上报给RRC层。因此UE在整个小区测量期间只会一次从物理层向RRC层上报测量结果的动作。
进一步地,根据图4所示,在EPS FB流程中,如果NG-RAN不具备VoNR业务的能力,那么NG-RAN接收到5GC发送的建立专用承载QoS flow的请求时,会向UE发送测量请求消息,该测量请求例如可以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可以包含小区测量的配置信息,例如需要UE测量的目标频点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将UE在步骤S201中自主确定的目标频点于NG-RAN通过配置信息下发给UE的目标频点进行区分,以下将UE在步骤S201中自主确定的目标频点称作第一目标频点,将NG-RAN通过配置信息下发给UE的目标频点称作第二目标频点。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UE开始进行小区测量发生在5GC向NG-RAN发送建立专用承载QoS flow的请求之前(即图4的步骤2、3之前),因此,NG-RAN向UE发送测量请求时,UE已经完成了在部分或者全部第一目标频点上的小区测量。另外,考虑到NG-RAN通过配置信息下发给UE的第二目标频点与第一目标频点可能存在重复,因此,为了避免UE对同一个目标频点进行重复测量,如图18所示,UE在接收到NG-RAN下发的第二目标频点时,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301,UE将第二目标频点与第一目标频点中的已完成测量的频点取交集,以确定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
下面结合图19对步骤S301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地说明。
如图19所示,假设UE在步骤S201中确定了10个第一目标频点,为便于描述,这里记作频点1~频点10,并且UE还确定了频点1~频点10按照如图11中的顺序进行小区测量。在UE对10个第一目标频点进行小区测量过程中,UE接收到了NG-RAN测量请求消息,其中的测量配置中包含有8个第二载波频点,作为示例地,这8个第二载波频点如图11所示分别为频点1、频点2、频点5、频点8、频点11、频点12、频点13、频点14。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图19中示出的频点的编号仅用于区分不同频点,不代表频点在LTE系统或者NR系统中的真实的频点编号,例如不代表频点的绝对射频信道号(absolute radio-frequency channelnumber,ARFCN)。
进一步如图19所示,假设UE在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完成了在频点1~频点8上的小区测量,那么,通过将频点1~频点8与第二目标频点取交集,能够确定第二目标频点中的已经完成测量的频点为:频点1、频点2、频点5、频点8,确定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为:频点11、频点12、频点13、频点14。
步骤S302,UE在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进行LTE小区测量。
下面继续结合图19对步骤S302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地说明。
如图19所示,作为示例地,UE可以将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例如频点11、频点12、频点13、频点14作为测量对象,向物理层刷新测量任务,使得物理层开始对频点11、频点12、频点13、频点14进行小区测量。
可选的,对于上述将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的测量顺序,UE可以包括并不限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第一种实现方式,以上述未完成测量的频点在NG-RAN下发的测量配置中的先后顺序作为测量顺序。
第二种实现方式,UE可以确定其在上述未完成测量的每一个频点上曾经驻留的时刻(可以是UE最后一次离开这个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然后按照时长从短到长的顺序确定在上述频点进行小区测量的顺序。
第三种实现方式,UE可以确定其在在上述未完成测量的每一个目标频点上的曾经驻留时长,然后按照驻留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确定在上述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的顺序。
第四种实现方式,UE可以根据上述未完成测量的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UE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确定在上述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的顺序。
结合图4和18可知,在UE接收到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如果UE在此之前没有进行小区测量,那么UE会在NG-RAN下发的全部第二目标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这使得UE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之后需要测量的频点数量较多,测量时间较长。如果UE在此之前进行了小区测量,例如执行了步骤S101,那么UE在接收到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就可以只在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由此减少了测量时间。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NG-RAN下发给UE的测量请求消息,例如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可以包含测量上报配置reporting configuration,一般来说,测量上报配置中包含一个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参数,该参数的数值是一个枚举值,示例地:
timeToTrigger::=ENUMERATED{ms0,ms40,ms64,ms80,ms100,ms128,ms160,ms256,ms320,ms480,ms512,ms640,ms1024,ms1280,ms2560,ms5120}
其中,ms0对应0毫秒、ms40对应40毫秒、ms80对应80毫秒,依次类推。以上述枚举的参数为例,UE可以根据测量上报配置reporting configuration中的timeToTrigger参数的值确定timeToTrigger参数具体指示的时长,例如:当timeToTrigger参数为0时,对应ms0,即0毫秒;当timeToTrigger参数为4时,对应ms100,即100毫秒;当timeToTrigger参数为8时,对应ms320,即320毫秒,以此类推。
timeToTrigger参数的具体含义为:当UE的测量结果在timeToTrigger参数指示的时长内持续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时,触发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一般来说,UE的5GNR控制面协议栈的RRC层接在收到物理层上报的小区测量结果时,根据timeToTrigger参数启动定时器,如果在定时器超时之后,RRC层没有接收到该小区不满足测量报告上报条件的消息,则触发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
其中,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可以由NG-RAN配置在测量上报配置reportingconfiguration中,也可以预先配置在UE中,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示例地,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可以包括:UE测量到了小区质量参数满足要求(例如RSRP或者RSRQ等大于预设阈值)的第一个LTE小区。
进一步地,根据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中的timeToTrigger参数,UE如图20所示,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
步骤S401,UE在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时,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
具体实现中,如果UE在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时已经测量到了小区质量参数满足要求的第一个LTE小区,则说明当前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否则即说明当前不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
步骤S402,如果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UE以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的时刻作为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的开始时刻。
步骤S403,如果在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内持续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UE在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结束之后,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
或者:
步骤S404,如果不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UE等待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将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作为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的开始时刻。
步骤S405,如果在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内持续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UE在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结束之后,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
其中,测量报告中包含的内容具体可以根据测量上报配置reportingconfiguration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一般来说测量报告中可以包括在目标频点上测量得到的目标小区的质量参数,例如RSRP、RSRQ,以及小区ID等信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示出UE进行小区测量、根据评估测量结果是否满足上报条件的方式仅作为一种示例,不构成对UE的具体限定,在具体实践中,UE可以参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式完成上述步骤,也可以根据UE所属厂商制定的方法来实现上述步骤,这些均没有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图5,即3GPP技术规范TS 23.502的描述EPS FB流程图修改的采用本申请示例的技术方案之后的EPS FB流程图。其中,图21中的步骤1a,即LTE小区测量(Measure LTE Cell)对应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101;图21中的步骤3a,即可选的测量报告征集(Optional Measurement Report Solicitation)对应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102。
结合图21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将UE在EPS FB流程中进行LTE小区测量的动作提前到UEUE发起IMS呼叫或者接收到IMS呼叫请求时执行,使得UE在接收到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可以根据提前进行的LTE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更早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从而减少了NG-RAN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的目的,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从终端设备UE本身、以及从UE与5G接入网NG-RAN、5G核心网5GC、IMS系统或者其他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小区测量方法的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设备UE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图22所示的硬件装置实现相应的功能。如图22所示,该小区测量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501、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3。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5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503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图像信号处理器,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存储器502与处理器503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02可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收发器501为例如可以包括射频电路,移动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等,用于实现UE的无线通信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存储器5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503运行时,使得UE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在发起IP多媒体子系统IMS语音呼叫请求或者接收到IMS语音呼叫请求时,进行长期演进技术LTE小区测量;接收5G接入网NG-RAN发送的测量请求消息,测量请求消息是NG-RAN根据自身配置确定将IMS语音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时发送的;响应于测量请求消息,基于LTE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
这样,由于UE在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之前已经进行过小区测量,因此UE在接收到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可以根据提前进行的LTE小区测量的测量果更早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从而减少了NG-RAN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的目的。
可选的,当存储器5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503运行时,使得UE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根据LTE的历史频点信息、当前驻留的新空口NR小区信息和/或UE的硬件能力等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用于进行非间隙no gap测量的第一目标频点;在第一目标频点上进行LTE小区测量。这样,UE在进行LTE小区测量时,能够继续与NG-RAN等网络侧网元进行数据通信,防止由于未能够接收到网络侧的消息而导致IMS呼叫建立失败。
可选的,当存储器5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503运行时,使得UE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作为第一目标频点。
可选的,当存储器5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503运行时,使得UE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并且判断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数量;当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大于最大数量时,从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中选取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最大数量的频点,作为第一目标频点;当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最大数量时,将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作为第一目标频点。
可选的,当存储器5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503运行时,使得UE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并且根据预设的有效期从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中确定第一目标频点;其中,UE最后一次离开第一目标频点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有效期。
可选的,当存储器5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503运行时,使得UE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并且根据预设的距离阈值从所有能够进行no gap测量的频点中确定第一目标频点;其中,第一目标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UE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距离阈值。
可选的,当存储器5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503运行时,使得UE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根据卫星定位信息、无线保真Wi-Fi信息、基站定位信息和/或当前接入的NR小区确定当前位置。
可选的,当存储器5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503运行时,还使得UE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根据自身最后一次离开第一目标频点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从短到长的顺序,确定在各个第一目标频点上进行LTE小区测量的顺序。
可选的,当存储器5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503运行时,还使得UE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确定自身在每个第一目标频点上的驻留时长,根据驻留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确定在各个第一目标频点上进行LTE小区测量的顺序。
可选的,测量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目标频点;当存储器5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503运行时,还使得UE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响应于测量请求消息,将第二目标频点与第一目标频点中的已完成测量的频点取交集,以确定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在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进行LTE小区测量。这样,UE在接收到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可以只在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由此减少了测量时间,进而减少了NG-RAN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最终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的目的。
可选的,当存储器502中的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被处理器503运行时,使得UE具体用于执行如下方法步骤:UE在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时,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如果在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内持续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UE在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结束之后,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或者,如果不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UE等待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将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作为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的开始时刻,然后,如果在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内持续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UE在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结束之后,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这样,如果测量报告在UE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时就满足了上报条件,那么UE就可以以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的时刻作为计算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的开始时刻,由此,UE可以更早地等待完timeToTrigger并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从而减少了NG-RAN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的目的。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UE可以通过软件模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如图23所示,用于实现上述终端设备UE行为的功能的小区测量装置包括:接收单元601,处理单元602和发送单元603。其中,处理单元602用于在UE发起IMS呼叫或者接收到IMS呼叫请求时,进行LTE小区测量。接收单元601用于在LTE小区测量时接收LTE小区信号,以及接收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发送单元603用于在接收单元601接收到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基于LTE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
这样,由于UE在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之前已经进行过小区测量,因此UE在接收到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可以根据提前进行的LTE小区测量的测量果更早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从而减少了NG-RAN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的目的。
可选的,处理单元602用于根据LTE的历史频点(载波频点)信息、当前驻留的NR小区信息、UE的硬件能力等信息,确定用于进行非间隙no gap测量的目标频点。处理单元602还用于在目标频点上进行LTE小区测量。这样,UE在进行LTE小区测量时,能够继续与NG-RAN等网络侧网元进行数据通信,防止由于未能够接收到网络侧的消息而导致IMS呼叫建立失败。
可选的,处理单元602用于在接收单元601接收到NG-RAN下发的第二目标频点时,将第二目标频点与第一目标频点中的已完成测量的频点取交集,以确定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处理单元602还用于在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进行LTE小区测量。这样,UE在接收到NG-RAN的测量请求消息时,可以只在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进行小区测量,由此减少了测量时间,进而减少了NG-RAN等待UE上报测量报告的时间,最终达到减少EPS FB通话建立的等待时长的目的。
可选的,处理单元602用于在接收单元601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时,判断当前是否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处理单元602用于如果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以接收到测量请求消息的时刻作为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的开始时刻,或者,处理单元602还用于如果不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UE等待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将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作为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的开始时刻。发送单元603用于如果在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内持续满足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在测量评估时间timeToTrigger结束之后,向NG-RAN上报测量报告。
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未公开的技术特征请参照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示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包括终端设备UE、5G接入网NG-RAN、5G核心网5GC、4G接入网E-UTRAN、4G核心网EPC和IMS系统,该网络系统用于支持UE实现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装置或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上述装置或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以及用户设备UE;
所述UE,用于在发起IP多媒体子系统IMS语音呼叫请求或者接收到IMS语音呼叫请求时,以非间隙nogap测量方式进行长期演进技术LTE小区测量;
所述接入网设备,用于当确定将IMS语音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时,向所述UE发送测量请求消息,所述测量请求消息用于测量LTE小区;
所述UE,还用于响应于所述测量请求消息,基于LTE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向所述接入网设备上报测量报告,以使得所述UE驻留到所述4G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具体用于根据LTE的历史频点信息、当前驻留的新空口NR小区信息和/或UE的硬件能力等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用于进行非间隙nogap测量的第一目标频点;
所述UE,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具体用于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作为所述第一目标频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具体用于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并且判断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数量;
所述UE,还用于当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大于所述最大数量时,从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中选取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大数量的频点,作为所述第一目标频点;
所述UE,还用于当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大数量时,将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作为所述第一目标频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具体用于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并且根据预设的有效期从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点;其中,所述UE最后一次离开所述第一目标频点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有效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具体用于根据UE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并且根据预设的距离阈值从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点;其中,所述第一目标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所述UE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距离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具体用于根据卫星定位信息、无线保真Wi-Fi信息、基站定位信息和/或当前接入的NR小区确定所述当前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还用于根据自身最后一次离开所述第一目标频点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从短到长的顺序,确定在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还用于确定自身在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上的驻留时长,根据所述驻留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确定在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10.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自身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确定在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11.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目标频点;
所述UE,用于响应于所述测量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二目标频点与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中的已完成测量的频点取交集,以确定所述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
所述UE,还用于在所述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测量LTE小区。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请求消息包括测量评估时间;
所述UE,用于响应于所述测量请求消息,判断所述测量结果是否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
所述UE,还用于如果所述测量结果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以接收到所述测量请求消息的时刻作为所述测量评估时间的开始时刻;
所述UE,还用于如果所述测量结果不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等待至所述测量结果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以所述测量结果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作为所述开始时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还用于如果所述测量结果在所述测量评估时间内持续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在所述测量评估时间结束之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上报所述测量报告。
14.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UE,具体用于在自身被配置为支持IMS语音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时,根据UE的能力、核心网的访问与移动性管理网元AMF的指示、网络配置和/或无线条件确定是否回落到4G网络。
15.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5G接入网NG-RAN。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在发起IP多媒体子系统IMS语音呼叫请求或者接收到IMS语音呼叫请求时,以非间隙nogap测量方式测量长期演进技术LTE小区;
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测量请求消息,所述测量请求消息是所述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将IMS语音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时发送的,所述测量请求消息用于测量LTE小区;
响应于所述测量请求消息,基于LTE小区测量的测量结果向所述接入网设备上报测量报告,以使得UE驻留到所述4G网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根据LTE的历史频点信息、当前驻留的新空口NR小区信息和/或终端设备的硬件能力等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用于进行非间隙nogap测量的第一目标频点;
在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根据终端设备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作为所述第一目标频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根据终端设备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并且判断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最大数量;
当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大于所述最大数量时,从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中选取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大数量的频点,作为所述第一目标频点;
当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大数量时,将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作为所述第一目标频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根据终端设备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并且根据预设的有效期从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点;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最后一次离开所述第一目标频点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有效期。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根据终端设备的硬件能力从LTE的历史频点中筛选出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并且根据预设的距离阈值从所述所有能够进行nogap测量的频点中确定所述第一目标频点;其中,所述第一目标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距离阈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根据卫星定位信息、无线保真Wi-Fi信息、基站定位信息和/或当前接入的NR小区确定所述当前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根据自身最后一次离开所述第一目标频点的时刻距离当前时刻的时间间隔从短到长的顺序,确定在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24.根据权利要求17-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确定自身在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上的驻留时长,根据所述驻留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确定在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25.根据权利要求17-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频点对应的LTE小区的位置与自身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确定在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上测量LTE小区的顺序。
26.根据权利要求17-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请求消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目标频点;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响应于所述测量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二目标频点与所述第一目标频点中的已完成测量的频点取交集,以确定所述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
在所述第二目标频点中的未完成测量的频点上测量LTE小区。
27.根据权利要求16-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请求消息包括测量评估时间;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响应于所述测量请求消息,判断所述测量结果是否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
如果所述测量结果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以接收到所述测量请求消息的时刻作为所述测量评估时间的开始时刻;
如果所述测量结果不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等待至所述测量结果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以所述测量结果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的时刻作为所述开始时刻。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如果所述测量结果在所述测量评估时间内持续满足所述测量报告的上报条件,则在所述测量评估时间结束之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上报所述测量报告。
29.根据权利要求16-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实现如下方法步骤:
在自身被配置为支持IMS语音从5G网络回落到4G网络时,根据终端设备的能力、核心网的访问与移动性管理网元AMF的指示、网络配置和/或无线条件确定是否回落到4G网络。
30.根据权利要求16-2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为5G接入网NG-RAN。
31.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芯片系统实现权利要求1-15任一项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
CN202011008892.1A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14258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8892.1A CN114258090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US18/027,616 US20230388886A1 (en) 2020-09-23 2021-08-04 Network System and Terminal Device
PCT/CN2021/110454 WO2022062686A1 (zh) 2020-09-23 2021-08-04 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8892.1A CN114258090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8090A CN114258090A (zh) 2022-03-29
CN114258090B true CN114258090B (zh) 2023-11-17

Family

ID=80788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8892.1A Active CN114258090B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88886A1 (zh)
CN (1) CN114258090B (zh)
WO (1) WO20220626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117575A (ko) * 2019-04-05 2020-10-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모듈 및 중간 주파수 집적 회로 사이의 중간 주파수 신호의 손실을 보상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230156048A1 (en) * 2021-11-16 2023-05-18 T-Mobile Usa, Inc. Voice call setup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501568B (zh) * 2022-04-08 2022-08-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14760655B (zh) * 2022-04-15 2023-09-2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触发异频测量的方法、装置、产品、介质及设备
CN114916035B (zh) * 2022-04-24 2023-06-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68856A (zh) * 2022-09-26 2024-03-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回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227A (zh) * 2010-01-13 2011-07-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异系统测量方法及终端、电路交换域回退方法及系统
CN103517316A (zh) * 2013-09-18 2014-01-1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路域回退技术的通讯方法和装置
CN110876152A (zh) * 2018-09-03 2020-03-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连续测量实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81193A (zh) * 2018-09-05 2020-03-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针对语音起呼回落的测量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4728B1 (ko) * 2013-09-17 2020-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음성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227A (zh) * 2010-01-13 2011-07-2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异系统测量方法及终端、电路交换域回退方法及系统
CN103517316A (zh) * 2013-09-18 2014-01-1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路域回退技术的通讯方法和装置
CN110876152A (zh) * 2018-09-03 2020-03-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连续测量实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81193A (zh) * 2018-09-05 2020-03-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针对语音起呼回落的测量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pport of EPS fallback 23.501;China Unicom;《SA WG2 Meeting #122bis S2-175486》;20170825;全文 *
UE Radio Capability for IMS Voice;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3 R2-1811127》;2018082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62686A1 (zh) 2022-03-31
US20230388886A1 (en) 2023-11-30
CN114258090A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58090B (zh) 一种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
CN111386727B (zh) 小区重选、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3246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0506394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in V2X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11470518B2 (en) Relaying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network
CN109076437B (zh)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系统信息接收方法和用户设备
US2024004047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user equipment
US8817751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of handover
KR102020350B1 (ko) 무선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d2d 통신을 지원/사용하는 단말기의 이동성을 지원하는 방안
US10356705B2 (en) Method for location area update in multi-rat environmen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paging information
US20220408518A1 (en) Multi-sim dynamic capabilities
JP2023511879A (ja) セル再選択、情報伝送方法、装置、通信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KR20220163411A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장치, 통신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13938840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916035B (zh)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01537B (zh) 一种网络重定向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KR20180110003A (ko) 백홀 링크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EP404463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036597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7629B (zh) 基站切换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56458A1 (en) Method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353941A1 (en) Ma pdu reactivation requested handling
CN105323740A (zh) 电路域回落的实现方法和双模终端
WO2022021271A1 (zh) 波束切换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17003357A1 (en) Device identification in interworking wlan and wide-area cellula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