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7911A -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7911A
CN117857911A CN202211210411.4A CN202211210411A CN117857911A CN 117857911 A CN117857911 A CN 117857911A CN 202211210411 A CN202211210411 A CN 202211210411A CN 117857911 A CN117857911 A CN 117857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object
shooting area
determining
shooting
foc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04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104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57911A/zh
Priority to US18/088,380 priority patent/US20240114242A1/en
Priority to EP22216923.7A priority patent/EP4346221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857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7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5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comprising setting of focusing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20Analysis of mo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16Video; Image seque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21Dividing image into blocks, subimages or window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076Probabilistic ima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拍摄技术领域。包括:在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获取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第一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根据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由此,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终端设备的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对焦信息,从而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准确地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进而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清晰拍摄。

Description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拍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图像拍摄。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图像拍摄的过程中,若一个运动对象突然进入取景框,可能会出现对焦不准确的问题,使得抓拍或者录像出现对象拍摄不清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拍摄方法,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所述第一拍摄区域为所述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
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基于所述对焦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拍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所述第一拍摄区域为所述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
对焦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基于所述对焦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拍摄方法。
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拍摄方法。
本公开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拍摄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存在如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在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所述第一拍摄区域为所述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之后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最后在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对焦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由此,在第一拍摄区域中出现目标对象之后,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终端设备的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对焦信息,从而可以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准确地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进而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清晰地拍摄。
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中各摄像头拍摄区域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以该拍摄方法被配置于拍摄装置中来举例说明,该拍摄装置可以应用于任一电子设备中,以使该电子设备可以执行拍摄功能。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拍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响应于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获取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其中,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第一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其中,目标对象可以为第一拍摄区域中相对于地面运动的对象,比如飞行的小鸟、运动的汽车等。或者,目标对象也可以为相对于地面静止,但相对于终端设备运动的对象,比如,第一拍摄区域中静止的汽车,静止的房屋等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摄像头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广角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可以为终端设备中的主摄像头。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其中,第一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即广角摄像头可以拍摄到的区域,但是主摄像头不能拍摄到的区域。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由大矩形框围成的区域为第一摄像头对应的第二拍摄区域,由小矩形框围成的白色区域为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第三拍摄区域,图中的灰色区域为第一拍摄区域。
可选的,相对运动信息可以包括当前时刻目标对象相对于与终端设备的相对运动轨迹、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方向、目标对象相对于终端设备的位置、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的第三拍摄区域的距离等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相对运动速度可以为目标对象在终端设备的图像显示界面中运动的速度,即终端设备在图像中每秒移动多少个像素,即运动速度的单位可以为像素/秒。或者,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实际运动轨迹、目标对象的实际运动轨迹,确定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的相对运动速度及相对运动方向。可选的,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确定终端设备的运动轨迹。
其中,目标对象相对于终端设备的位置,可以为终端设备与目标对象之间的实际距离。
其中,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的第三拍摄区域的距离可以为,目标对象与第三拍摄区域之间最小的实际距离。或者,也可以为在终端设备拍摄的图像中,目标对象与图像中的第三拍摄区域的距离,即可以用像素的数量,表示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的第三拍摄区域的距离。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102,根据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
可选的,对焦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摄像头的焦距、及焦点位置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可以根据相对运动信息,预测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也即焦点位置),进而根据焦点位置,确定第二摄像头的焦距。
步骤103,响应于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了对焦信息之后,即可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基于对焦信息,调整终端设备的焦点在目标对象上。具体可以为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时刻,基于对焦信息,调节第二摄像头的焦距,并使焦点落在目标对象的位置上。由此,可以在目标对象突然进入主摄像头的拍摄区域时,可以准确地调节主摄像头的焦点在目标对象上,从而可以清晰地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不仅适用于终端设备运动、目标对象不运动的场景;还适用于终端设备不运动、目标对象运动的场景;还适用于终端设备及目标对象同时运动的场景。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首先在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其中,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第一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之后根据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最后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情况下,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由此,在第一拍摄区域中出现目标对象之后,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终端设备的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对焦信息,从而可以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准确地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进而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清晰地拍摄。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拍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响应于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获取当前帧图像。
其中,当前帧图像可以为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时,终端设备拍摄的包含第一拍摄区域的取景画面及第三拍摄区域的取景画面的图像。
步骤302,确定目标对象在当前帧图像中的第一位置,及第三拍摄区域在当前帧图像中的第二位置。
可选的,可以对当前帧图像进行目标识别,以确定目标对象在当前帧图像中的第一位置。
可选的,可以根据第三拍摄区域对应的取景画面在当前帧图像中的位置,确定第三拍摄区域在当前帧图像中的第二位置。
步骤303,根据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确定目标对象与第三拍摄区域间的第一距离。
其中,第一位置及第一距离可以共同作为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第二位置可以是第三拍摄区域在当前帧图像中的矩形区域,因此,可以将第一位置与矩形区域间的最小距离,确定为目标对象与第三拍摄区域间的第一距离。
步骤304,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一图像序列的每个图像帧中的第三位置,及每个图像帧的采集时间,其中,第一图像序列为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连续时间段内采集的。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获取的是目标对象当前时刻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及相对运动方向,因此,第一连续时间段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举例来说,在第一连续时间段内采集的第一图像序列中可以包含至少三个图像帧,且不超过五个图像帧即可。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第一连续时间段可以为预设的时间段,或者,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采集图像的频率,确定第二连续时间段。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305,根据每个第三位置及每个采集时间,确定相对运动速度及相对运动方向。
示例地,可以根据每个图像帧的采集时间,可以确定相邻两个图像帧之间的采样时间间隔,之后可以根据目标对象在每个图像帧中的第三位置,确定目标对象在邻两个图像帧之间的位移,最后根据相邻两个图像帧之间的采样时间间隔及位移,确定相对运动速度及相对运动方向。
可选的,可以将目标对象在第二图像序列中最后两个相邻图像帧之间的运动速度确定为当前时刻目标对想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或者,也可以将目标对象在第一连续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作为当前时刻的相对运动速度。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相对运动速度可以为终端设备在图像中每秒移动多少个像素,即相对运动速度的单位可以为像素/秒。
步骤306,根据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方向、第一位置、及第一距离,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第四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了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方向、及目标对象在当前帧图像中的第一位置、及当前帧图像中,目标对象与第三拍摄区域之间的第一距离之后,即可预测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第四位置。其中,第四位置可以为目标对象在终端设备的图像显示界面中的坐标位置。
可选的,在根据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方向、第一位置、及第一距离,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第四位置之后,还可以进一步获取当前时刻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加速度,根据相对加速度,对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第四位置进行修正。
示例地,根据目标对象在相邻两个图像帧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确定目标对象的相对加速度,根据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方向、相对加速度、第一位置、及第一距离,确定对焦信息中包含的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第四位置。由于加速度可以表征目标对象的运动速度变化情况,即可以确定在后续时间中目标对象相对于终端设备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进而可以提高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第四位置的准确性。
步骤307,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与终端设备间的第二距离。
可选的,可以根据目标对象对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进行反射后的数据,确定第二距离。
示例的,终端设备在拍摄图像时,可以通过测距传感器向目标对象发送红外光,之后通过测距传感器接收目标对象反射的数据,从而确定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的第二距离。可选的,测距传感器可以为飞行时间(Time-of-Flight)传感器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对象从第一拍摄区域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时间较短,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变化不大,且当终端设备的第二摄像头聚焦在距离终端设备的第二距离远处时,可以清晰地拍摄到与第二距离相邻的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对象。因此,也可以将当前时刻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为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与终端设备间的第二距离。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308,根据第四位置及第二距离,确定对焦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了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第四位置,及与终端设备间的第二距离之后,即可确定目标对象相对于终端设备的三维焦点位置、及第二摄像头的焦距。
步骤309,根据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方向、第一位置及第一距离,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目标时刻。
其中,目标时刻可以为目标对象即将从第一拍摄区域进行第三拍摄区域的时间。
可选的,也可以根据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方向、第一位置及第一距离,并结合相对加速度,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目标时刻,从而使确定的目标时刻更加准确。
步骤310,响应于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在目标时刻,基于对焦信息,调节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焦点在目标对象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了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目标时刻、及对焦信息之后,即可在目标时刻,基于对焦信息中包含的焦距及焦点位置,调节第二摄像头,以使第二摄像头的焦点在目标对象上,从而可以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准确地调节主摄像头的焦点在目标对象上,进而可以清晰地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
步骤311,将第三拍摄区域的取景画面,显示在终端设备的图像显示界面中。
可以理解的是,在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对焦之后,终端设备即可清晰的拍摄目标对象,并将第三拍摄区域的取景画面,显示在终端设备的图像显示界面中。或者,也可以将第一拍摄区域的取景画面显示在终端设备的图像显示界面中。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的情况下,可以获取目标对象在当前帧图像中的第一位置,当前帧图像中目标对象与第三拍摄区域间的第一距离,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及相对运动方向,之后根据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方向、第一位置、及第一距离,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目标时刻及第四位置,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间的第二距离,进而确定对焦信息,最后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并将第三拍摄区域的取景画面,显示在终端设备的图像显示界面。由此,根据目标对象在终端设备的图像显示界面中的运动轨迹,确定目标对象相对于终端设备的相对运动信息,进而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从而可以清晰地对目标对象进行拍摄,并可以将拍摄的包含清晰目标对象的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界面中。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的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目标对象的拍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响应于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获取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第一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步骤402,获取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连续时间段内采集的第二图像序列及第二图像序列对应的采集时间序列。
其中,第二连续时间段可以为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的时刻至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段。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第二图像序列中包含终端设备在第二连续时间段采集的全部图像。采集时间序列中包含终端设备采集第二图像序列中每个图像帧的时间。
可选的,第二采集时间序列中相邻两个图像帧之间的采集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403,确定目标对象,在第二图像序列中每个图像帧中的第五位置。
具体地,对第二图像序列中的每个图像帧进行目标识别,以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二图像序列中每个图像帧中的第五位置。
步骤404,根据每个第五位置,确定第二连续时间段内目标对象的位置序列,及目标对象与第三拍摄区域间的距离序列。
其中,位置序列中包含目标对象在第二图像序列中每个图像帧中的第五位置。距离序列中包含目标对象在每个图像帧中的第五位置时,与第三拍摄区域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距离序列中目标对象与第三拍摄区域间的距离可以为每个图像帧中目标对象与第三拍摄区域之间的像素数量。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405,根据位置序列及采集时间序列,确定目标对象在第二连续时间段内的速度序列,及加速度序列。
其中,速度序列中包含目标对象在相邻两个第四位置之间的速度。可选的,速度序列中每个速度的单位可以为像素/秒。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位置序列为[x1,x2,x3,……,xn],采集时间序列为[t1,t2,t3,……,tn],则速度序列为
其中,加速度序列中包含相邻两个速度对应的加速度。
步骤406,根据速度序列、加速度序列、位置序列及距离序列,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
可选的,可以将速度序列、加速度序列、位置序列及距离序列,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概率预测模型中,由概率预测模型对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进行预测,以获取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速度序列中包含的速度对应的单位,需与第一距离序列中每个距离的单位一致。即若速度序列中速度的单位为像素/秒,则第一距离序列中距离的单位为像素。
步骤407,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大于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了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之后,可以进一步在概率大于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在概率小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表示目标对象可能不会进入第三拍摄区域,进而无需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从而节省了终端设备的资源。
步骤408,根据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
步骤409,响应于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其中,步骤408及步骤409的具体实现形式可参照本公开中,其他各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先确定目标对象从第一拍摄区域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之后在概率大于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目标对象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并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由此,可以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对焦信息,从而可以在不影响对目标对象进行清晰地拍摄情况下,节省终端设备的资源。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的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目标对象的拍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对连续两帧图像中的第一拍摄区域进行实例分割,以获取每帧图像中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对象及分别对应的位置。
其中,连续两帧图像可以为终端设备启用超广角拍摄功能之后,终端设备采集的图像。终端设备可以实时地对采集到的连续两帧图像中的第一拍摄区域进行处理,以确定第一拍摄区域是否包含目标对象。
其中,每帧图像中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的对象可以为人、车辆、鸟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可以采用预先训练好的实例分割模型,对连续两帧图像中的每帧图像进行实例分割,以确定每帧图像中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的每个对象及对应的位置。
步骤502,响应于监测到终端设备未发生移动,且至少一个对象中的第二对象在连续两帧图像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确定第二对象为目标对象。
可选的,在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未发生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若终端设备未发生移动,但第一拍摄区域中的任一对象在连续两帧图像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表示该对象相对于图像中的其他对象发生的位置变化,确定该对象为目标对象。
步骤503,响应于监测到终端设备发生移动,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移数据。
可选的,在终端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定终端设备发生移动。进而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移数据。
其中,第一位移数据可以为终端设备在采集连续两帧图像时发生的位移。
步骤504,根据第一位移,确定连续两帧图像中每个对象对应的参考位移。
其中,每个对象对应的参考位移,可以为在终端设备移动的情况下,对象不移动时,同一对象在连续两帧图像中发生的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位移数据为终端设备的发生的位移,进而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发生的位移,及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的参数,确定终端设备发生位移前后,同一固定对象在连续两帧图像发生的位置变化情况。
步骤505,根据每帧图像中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对象及分别对应的位置,确定每个对象在连续两帧图像中的第二位移。
具体地,根据每个对象在连续两帧图像中的第二帧图像中的位置,与在第一帧图像中的位置的差值,确定每个对象在连续两帧图像中的第二位移。
步骤506,响应于至少一个对象中的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移与对应的参考位移不匹配,确定第一对象为目标对象。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拍摄区域中第一对象的第二位移与对应的参考位移不匹配,表示第一对象在终端设备采集连续两帧图像的过程中相对于地面发生了移动,因此,确定第一对象为目标对象,比如正在飞行的鸟、正在行驶的车辆等。
可选的,第一对象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507,获取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
步骤508,根据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
步骤509,响应于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其中,步骤507至步骤509的具体实现形式可参照本公开中,其他各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设备发生移动的情况下,或者终端设备未发生移动的情况下,准确地判断第一拍摄区域中是否包含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目标对象,从而在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的情况下,及时地根据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并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由此,可以准确地确定第一拍摄区域中是否包含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目标对象,为清晰地拍摄目标对象提供了条件,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相对与地面运动的目标对象的拍摄清晰度。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拍摄装置。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拍摄装置60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10、第一确定模块620、对焦模块630。
第一获取模块610,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获取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其中,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第一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第一确定模块620,用于根据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
对焦模块630,用于响应于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可选的,相对运动信息包括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当前帧图像;
确定目标对象在当前帧图像中的第一位置,及第三拍摄区域在当前帧图像中的第二位置;
根据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确定目标对象与第三拍摄区域间的第一距离。
可选的,相对运动信息包括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及相对运动方向,第一获取模块,还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对象在第一图像序列的每个图像帧中的第三位置,及每个图像帧的采集时间,其中,第一图像序列为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连续时间段内采集的;
根据每个第三位置及每个采集时间,确定相对运动速度及相对运动方向。
可选的,第一确定模块620,具体用于:
根据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方向、第一位置及第一距离,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第四位置;
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与终端设备间的第二距离;
根据第四位置及第二距离,确定对焦信息。
可选的,第一确定模块620,还具体用于:
获取当前时刻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加速度;
根据相对加速度,对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第四位置进行修正。
可选的,第一确定模块620,还具体用于:
根据目标对象对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进行反射后的数据,确定第二距离。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相对运动速度、相对运动方向、第一位置及第一距离,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目标时刻。
可选的,对焦模块630,还具体用于:
在目标时刻,基于对焦信息,调节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焦点在目标对象上。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大于阈值。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连续时间段内采集的第二图像序列及第二图像序列对应的采集时间序列;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对象,在第二图像序列的每个图像帧中的第五位置;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第五位置,确定第二连续时间段内目标对象的位置序列,及目标对象与第三拍摄区域间的距离序列;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位置序列及采集时间序列,确定目标对象在第二连续时间段内的速度序列,及加速度序列;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速度序列、加速度序列、位置序列及距离序列,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
可选的,第一获取模块610,具体用于:
对连续两帧图像中的第一拍摄区域进行实例分割,以获取每帧图像中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对象及分别对应的位置;
响应于监测到终端设备发生移动,获取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移;
根据第一位移,确定连续两帧图像中每个对象对应的参考位移;
根据每帧图像中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对象及分别对应的位置,确定每个对象在连续两帧图像中的第二位移;
响应于至少一个对象中的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移与对应的参考位移不匹配,确定第一对象为目标对象。
可选的,第一获取模块610,还具体用于:
响应于监测到终端设备未发生移动,且至少一个对象中的第二对象在连续两帧图像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确定第二对象为目标对象。
可选的,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将第三拍摄区域的取景画面,显示在终端设备的图像显示界面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上述各模块的功能及具体实现原理,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的拍摄装置,首先在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其中,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第一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之后根据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最后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情况下,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由此,在第一拍摄区域中出现目标对象之后,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终端设备的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对焦信息,从而可以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准确地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进而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清晰地拍摄。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拍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拍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公开还提出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公开前述实施例提出的拍摄方法。
图7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以下简称: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Association;以下简称: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ion;以下简称:PCI)总线。
电子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电子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7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7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CD-ROM)、数字多功能只读光盘(Digital Video Disc Read OnlyMemory;以下简称: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公开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电子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前述实施例中提及的方法。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首先在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其中,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第一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之后根据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最后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的情况下,基于对焦信息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由此,在第一拍摄区域中出现目标对象之后,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相对于终端设备的相对运动信息,确定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的对焦信息,从而可以在目标对象进入第三拍摄区域时,准确地对目标对象进行对焦,进而可以对目标对象进行清晰地拍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公开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所述第一拍摄区域为所述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
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基于所述对焦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运动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包括:
获取当前帧图像;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当前帧图像中的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三拍摄区域在所述当前帧图像中的第二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二位置,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三拍摄区域间的第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运动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及相对运动方向,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对象在第一图像序列的每个图像帧中的第三位置,及所述每个图像帧的采集时间,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序列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连续时间段内采集的;
根据每个所述第三位置及每个所述采集时间,确定所述相对运动速度及所述相对运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相对运动速度、所述相对运动方向、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一距离,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时的第四位置;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时与所述终端设备间的第二距离;
根据所述第四位置及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所述对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相对运动速度、所述相对运动方向、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一距离,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时的第四位置之后,还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加速度;
根据所述相对加速度,对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四位置进行修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时与所述终端设备间的第二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对所述终端设备发射的光线进行反射后的数据,确定所述第二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对焦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相对运动速度、所述相对运动方向、所述第一位置及所述第一距离,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时的目标时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焦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包括:
在所述目标时刻,基于所述对焦信息,调节所述第二摄像头对应的焦点在所述目标对象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大于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大于阈值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连续时间段内采集的第二图像序列及所述第二图像序列对应的采集时间序列;
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二图像序列的每个图像帧中的第五位置;
根据每个所述第五位置,确定所述第二连续时间段内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序列,及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三拍摄区域间的距离序列;
根据所述位置序列及所述采集时间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二连续时间段内的速度序列,及加速度序列;
根据所述速度序列、所述加速度序列、所述位置序列及所述距离序列,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概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包括:
对连续两帧图像中的所述第一拍摄区域进行实例分割,以获取每帧图像中所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对象及分别对应的位置;
响应于监测到所述终端设备发生移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位移;
根据所述第一位移,确定所述连续两帧图像中每个对象对应的参考位移;
根据每帧图像中所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对象及分别对应的位置,确定每个所述对象在所述连续两帧图像中的第二位移;
响应于所述至少一个对象中的第一对象对应的第二位移与对应的参考位移不匹配,确定所述第一对象为所述目标对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连续两帧图像中的所述第一拍摄区域进行实例分割,以获取每帧图像中所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的至少一个对象及分别对应的位置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监测到终端设备未发生移动,且所述至少一个对象中的第二对象在所述连续两帧图像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确定所述第二对象为所述目标对象。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焦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取景画面,显示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图像显示界面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以下任一场景:
所述终端设备运动、所述目标对象不运动的场景;
所述终端设备不运动、所述目标对象运动的场景;及
所述终端设备及所述目标对象同时运动的场景。
15.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一拍摄区域中包含目标对象,获取所述目标对象与终端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信息,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中第一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二拍摄区域,第二摄像头对应的拍摄区域为第三拍摄区域,所述第一拍摄区域为所述第二拍摄区域中除第三拍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对运动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的对焦信息;
对焦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目标对象进入所述第三拍摄区域,基于所述对焦信息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对焦。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拍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所述的拍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拍摄方法。
CN202211210411.4A 2022-09-30 2022-09-30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857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0411.4A CN117857911A (zh) 2022-09-30 2022-09-30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8/088,380 US20240114242A1 (en) 2022-09-30 2022-12-23 Photograph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22216923.7A EP4346221A1 (en) 2022-09-30 2022-12-28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0411.4A CN117857911A (zh) 2022-09-30 2022-09-30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7911A true CN117857911A (zh) 2024-04-09

Family

ID=84688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0411.4A Pending CN117857911A (zh) 2022-09-30 2022-09-30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14242A1 (zh)
EP (1) EP4346221A1 (zh)
CN (1) CN11785791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92621A (ko) * 2017-02-10 2018-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0933303B (zh) * 2019-11-27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526314B (zh) * 2020-04-24 2022-04-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视频拍摄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14242A1 (en) 2024-04-04
EP4346221A1 (en) 202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7107B (zh) 基于双摄像头的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US10070053B2 (en) Method and camera for determining an image adjustment parameter
CN110248097B (zh) 追焦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627821B1 (en) Focu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clear human face, and computer device
WO2017096949A1 (zh) 一种对目标进行跟踪拍摄的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US1107072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etecting moving object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CN109451240B (zh) 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05193B (zh) 基于人体信息的机器人监控系统
CN115760912A (zh) 运动目标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97528A (zh) 图像处理器、电子设备及对焦控制方法
CN112215036B (zh) 跨镜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89493A (zh) 镜头附着物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857911A (zh)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12675A (zh) 一种模型训练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818743B (zh) 图像识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601021B (zh) 一种网络摄像机监控视频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152691A (zh) 图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wicahya et al. Moving object velocity detection based on motion blur on photos using gray level
CN112804439A (zh) 一种自适应拍摄移动目标的装置和方法
CN112492219A (zh)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00605A (zh) 基于枪球联动的车形、车牌传输的方法及系统、设备
CN115761616B (zh) 一种基于存储空间自适应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691731B (zh) 一种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814500B (zh) 減少深度估計模型誤差的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CN113038070B (zh) 一种设备调焦方法、装置和云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