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6998A - 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 Google Patents

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6998A
CN117856998A CN202410029888.5A CN202410029888A CN117856998A CN 117856998 A CN117856998 A CN 117856998A CN 202410029888 A CN202410029888 A CN 202410029888A CN 117856998 A CN117856998 A CN 117856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red channel
uplink shared
physical uplink
aggregation factor
random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29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约阿希姆·勒尔
亚历山大·约翰·玛丽亚·戈利切克埃德勒冯埃尔布瓦特
普拉泰克·巴苏马利克
维贾伊·南贾
郑惠贞
拉维·库奇波特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56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69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公开了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装置、方法和系统。一种方法(500)包括在用户设备处选择(502)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方法(500)包括发送(504)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方法(500)包括,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506)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方法(500)包括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发送(508)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Description

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本申请是于2020年11月2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申请号为PCT/IB2019/000516、国际申请日为2019年5月6日、中国申请号为201980029721.6、发明名称为“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5月4日为Joachim Loehr提交的标题为“PUSCH AGGREGATIONFOR RACH MSG3 TRANSMISSION(用于RACH MSG3传输的PUSCH聚合)”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667,37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主题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背景技术
在此定义以下缩写,其中至少一些在以下描述中被引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第四代(“4G”)、第五代(“5G”)、5G系统(“5GS”)、授权认证(“AA”)、授权认证请求(“AAR”)、肯定应答(“ACK”)、应用功能(“AF”)、聚合级别(“AL”)、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接入网络(“AN”)、接入点(“AP”)、认证服务器功能(“AUSF”)、属性值对(“AVP”)、广播控制信道(“BCCH”)、波束故障检测(“BFD”)、误块率(“BLER”)、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基站(“BS”)、缓冲区状态报告(“BSR”)、带宽(“BW”)、带宽部分(“BWP”)、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载波聚合(“CA”)、CA网络(“CAN”)、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CBRA”)、空闲信道评估(“CCA”)、控制信道元素(“CCE”)、循环延迟分集(“CDD”)、码分多址(“CDMA”)、控制元素(“CE”)、无竞争随机接入(“CFRA”)、闭环(“CL”)、商业移动警报服务(“CMAS”)、核心网络(“CN”)、协作多点(“CoMP”)、循环前缀(“CP”)、循环冗余校验(“CRC”)、信道状态信息(“CSI”)、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公共搜索空间(“CSS”)、控制资源集(“CORESET”)、离散傅立叶变换扩展(“DFTS”)、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DL”)、解调参考信号(DMRS”)、数据无线电承载(DRB”)、非连续接收(DRX”)、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增强型空闲信道评估(“eCCA”)、EPS连接管理(“ECM”)、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增强型MTC(“eMTC”)、演进型节点B(“eNB”)、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地震和海啸预警系统(“ETWS”)、演进型分组核心(“EPC”)、演进型分组系统(“EPS”)、演进型通用陆地接入(“E-UTRA”)、演进型通用陆地接入网络(“E-UTRAN”)、基于帧的设备(“FBE”)、频分双工(“FDD”)、频分复用(“FDM”)、频分多址(“FDMA”)、频分正交覆盖码(“FD-OCC”)、频率范围(“FR”)、保证比特率(“GBR”)、5G节点B或下一代节点B(“gNB”)、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保护时段(“GP”)、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符(“GUTI”)、归属AMF(“hAMF”)、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切换(“HO”)、归属PLMN(“HPLMN”)、归属订户服务器(“HSS”)、身份或标识符(“ID”)、信息元素(“IE”)、国际移动设备身份(“IMEI”)、IP多媒体系统(“IMS”)、国际移动订户身份(“IMSI”)、国际移动电信(“IMT”)、物联网(“IoT”)、互联网协议(“IP”)、第2层(“L2”)、授权辅助接入(“LAA”)、基于负载的设备(“LBE”)、先听后说(“LBT”)、逻辑信道(“LCH”)、逻辑信道优先级(“LCP”)、对数似然比(“LLR”)、长期演进(“LTE”)、多址(“MA”)、媒体接入控制(“MAC”)、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调制编码方案(“MCS”)、主信息块(“MIB”)、多输入多输出(“MIMO”)、移动性管理(“MM”)、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多媒体电话(“MMTEL”)、移动网络运营商(“MNO”)、大规模MTC(“mMTC”)、最大功率降低(“MPR”)、多媒体优先级服务(“MPS”)、机器类型通信(“MTC”)、多用户共享接入(“MUSA”)、4G MME和5GSAMF之间的CN间接口(“N26”)、非接入层(“NAS”)、窄带(“NB”)、否定应答(“NACK”)或(“NAK”)、网络实体(“NE”)、网络功能(“NF”)、下一代RAN(“NG-RAN”)、非正交多址(“NOMA”)、新无线电(“NR”)、网络存储库功能(“NRF”)、网络切片实例(“NSI”)、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SSF”)、网络切片选择策略(“NSSP”)、操作管理系统(“OAM”)、正交覆盖码(“OCC”)、正交频分复用(“OFDM”)、开环(“OL”)、其他系统信息(“OSI”)、寻呼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P-RNTI”)、P-接入网络信息(“PANI”)、功率角频谱(“PAS”)、物理广播信道(“PBCH”)、功率控制(“PC”)、LTE到V2X接口(“PC5”)、主小区(“PCell”)、策略控制功能(“PCF”)、物理小区ID(“PCID”)、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P-CSCF”)、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模式划分多址(“PDMA”)、分组数据单元(“PDU”)、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控制(“PGW-C”)、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用户(“PGW-U”)、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功率余量(“PH”)、功率余量报告(“PHR”)、物理层(“PHY”)、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临时响应应答(“PRACK”)、物理资源块(“PRB”)、主辅小区(“PSCel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准共址(“QCL”)、服务质量(“QoS”)、正交相移键控(“QPSK”)、随机接入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A-RNTI”)、注册区域(“RA”)、无线电接入网络(“RAN”)、无线电接入技术(“RAT”)、随机接入过程(“RACH”)、随机接入响应(“RAR”)、资源元素组(“REG”)、无线电频率(“RF”)、无线电链路控制(“RLC”)、无线电链路监视(“RLM”)、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参考信号(“RS”)、剩余最小系统信息(“RMSI”)、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无线电资源管理(“RRM”)、资源扩展多址(“RSMA”)、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往返时间(“RTT”)、接收(“RX”)、系统信息-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SI-RNTI”)、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稀疏码多址(“SCMA”)、调度请求(“SR”)、探测参考信号(“SRS”)、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辅小区(“SCell”)、共享信道(“SCH”)、子载波间隔(“SCS”)、会话描述协议(“SDP”)、服务数据单元(“SDU”)、服务网关(“SGW”)、系统信息(“SI”)、系统信息块(“SIB”)、系统信息块类型1(“SIB1”)、系统信息块类型2(“SIB2”)、订户身份/识别模块(“SIM”)、信噪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会话发起协议(“SIP”)、服务等级协议(“SLA”)、会话管理(“SM”)、会话管理功能(“SMF”)、特殊小区(“SpCell”)、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NSSAI”)、缩短的TTI(“sTTI”)、同步信号(“SS”)、同步信号块(“SSB”)、补充上行链路(“SUL”)、订户永久标识符(“SUPI”)、临时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TC-RNTI”)、跟踪区域(“TA”)、TA指示符(“TAI”)、TA更新(“TAU”)、传输块(“TB”)、传输块大小(“TBS”)、时分双工(“TDD”)、时分复用(“TDM”)、时分正交覆盖码(“TD-OCC”)、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传输功率控制(“TPC”)、传输接收点(“TRP”)、传输时间间隔(“TTI”)、发送(“TX”)、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DM”)、统一数据存储库(“UDR”)、用户实体/设备(移动终端)(“UE”)、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上行链路(“UL”)、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用户平面(“UP”)、用户平面功能(“UPF”)、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UE路由选择策略(“URSP”)、LTE无线电接口(“Uu”)、车辆到一切(“V2X”)、访问AMF(“vAMF”)、访问NSSF(“vNSSF”)、访问PLMN(“VPLMN”)、互连接口(“X2”)(“Xn”)以及微波接入的全球互操作性(“WiMAX”)。
在某些无线通信网络中,可以使用PUSCH传输。在这样的网络中,各种配置可以用于PUSCH传输。
发明内容
公开了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也执行装置的功能。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在用户设备处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此类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一种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在用户设备处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发射器,该发射器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各种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此类实施例中,发射器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一种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接收的方法,包括:接收在用户设备处选择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送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接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此类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一种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接收的装置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接收在用户设备处选择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发射器,该发射器响应于接收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送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此类实施例中,接收器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接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一种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方法包括: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用户设备是否正在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用为一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一种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并且确定用户设备是否正在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发射器,该发射器响应于: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用为一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一种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方法包括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的第一上行链路许可的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在至少一个时隙中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在此类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在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内指示的信息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
一种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发射器,该发射器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的第一上行链路许可的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此类实施例中,发射器在至少一个时隙中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多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在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内指示的信息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在附图中图示的特定实施例,将呈现以上简要描述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应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一些实施例,并且因此不应认为是对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实施例,其中:
图1是图示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和/或接收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图示可以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图示可以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接收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图示MAC RAR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图示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是图示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接收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图示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8是图示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实施例的各方面可以体现为系统、装置、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实施例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该软件和硬件方面在本文中通常都可以称为“电路”、“模块”或者“系统”。此外,实施例可以采取体现在存储在下文中被称为代码的机器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代码和/或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产品的形式。存储设备可以是有形的、非暂时的和/或非传输的。存储设备可能不体现信号。在某个实施例中,存储设备仅采用用于接入代码的信号。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某些功能单元可以被标记为模块,以便于更具体地强调它们的实现独立性。例如,模块可以实现为包括定制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的现成半导体的硬件电路。模块还可以在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中实现。
模块还可以用代码和/或软件实现,以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所识别的代码模块可以例如包括可执行代码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块,该可执行代码可以例如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函数。然而,所识别的模块的可执行文件不需要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置的不相干的指令,当逻辑地连接在一起时,其包括模块并实现模块的目的。
实际上,代码模块可以是单个指令或许多指令,甚至可以分布在几个不同的代码段上、不同的程序当中、并且跨越数个存储器设备。类似地,在本文中,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和图示,并且可以以任何合适的形式体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合适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包括在不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在模块或模块的部分以软件实现的情况下,软件部分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
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存储代码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光、电磁、红外、全息、微机械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
存储设备的更具体示例(非详尽列表)将包括下述:具有一条或多条电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装置、磁性存储装置、或前述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其能够包含或存储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其结合使用。
用于执行实施例的操作的代码可以是任何数量的行,并且可以以包括诸如Python、Ruby、Java、Smalltalk、C++等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诸如“C”编程语言等的传统的过程编程语言、和/或诸如汇编语言的机器语言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的软件包,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地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种情况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网络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
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类似语言的引用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在整个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和类似语言可以但不一定全部指代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指“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实施例”。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变体意指“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列举的项目列表并不暗示任何或所有项目是互斥的。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一(a)”、“一个(an)”和“该(the)”也指“一个或多个”。
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在以下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诸如编程、软件模块、用户选择、网络事务、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结构、硬件模块、硬件电路、硬件芯片等的示例,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来实践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模糊。
下面参考根据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程序产品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来描述实施例的各方面。将会理解,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每个块以及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块的组合能够通过代码实现。代码能够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块或一些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的手段。
代码还可以存储在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能够指示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运行,使得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的制品,该指令实现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块或一些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
代码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代码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的块或者一些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的过程。
附图中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图示根据各种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和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方面,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每个块可以表示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其包括用于实现指定的逻辑功能的代码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
还应注意,在一些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块中注释的功能可以不按附图中注释的顺序发生。例如,连续示出的两个块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可以设想其他步骤和方法,其在功能、逻辑或效果上等同于所图示的附图的一个或多个块或其部分。
尽管可以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采用各种箭头类型和线类型,但是应理解它们不限制相应实施例的范围。实际上,一些箭头或其他连接器可以仅用于指示所描绘实施例的逻辑流程。例如,箭头可以指示所描绘的实施例的枚举步骤之间的未指定持续时间的等待或监视时段。还将会注意,框图和/或流程图的每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块的组合,能够由执行特定功能或操作的基于专用硬件的系统,或专用硬件和代码的组合来实现。
每个附图中的元件的描述可以参考前述附图的元件。相同的数字指代所有附图中的相同元件,包括相同元件的替代实施例。
图1描绘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和/或接收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远程单元102和网络单元104。即使图1中描绘特定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网络单元10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任何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网络单元104可以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计算设备,诸如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智能电视(例如,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视)、机顶盒、游戏控制台、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摄像机)、车载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空中飞行器、无人机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包括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健身带、光学头戴式显示器等。此外,远程单元102可以被称为用户单元、移动设备、移动站、用户、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用户站、UE、用户终端、设备、或者本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远程单元102可以经由UL通信信号直接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单元104通信。
网络单元104可以分布在地理区域上。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单元104还可以称为接入点、接入终端、基地、基站、节点-B、eNB、gNB、家庭节点-B、中继节点、设备、核心网络、空中服务器、无线电接入节点、AP、NR、网络实体、AMF、UDM、UDR、UDM/UDR、PCF、RAN、NSSF、或本领域中使用的任何其他术语。网络单元104通常是无线电接入网络的一部分,该无线电接入网络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对应的网络单元1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无线电接入网络通常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其可以耦合到其他网络,如互联网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等等其它网络。无线电接入和核心网络的这些和其他元件未被图示,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是众所周知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100符合3GPP中标准化的NR协议,其中网络单元104在DL上使用OFDM调制方案进行发送,并且远程单元102在UL上使用SC-FDMA方案或OFDM方案进行发送。然而,更一般地,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实现一些其他开放或专有通信协议,例如,WiMAX、IEEE 802.11变体、GSM、GPRS、UMTS、LTE变体、CDMA2000、ZigBee、Sigfoxx等其它协议。本公开不旨在受限于任何特定无线通信系统架构或协议的实现。
网络单元104可以经由无线通信链路服务于服务区域(例如,小区或小区扇区)内的多个远程单元102。网络单元104在时域、频域和/或空间域中发送DL通信信号以服务于远程单元102。
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在远程单元102(例如,用户设备)处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该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用于传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上行链路许可。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因此,远程单元102可以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单元104可以接收在用户设备处选择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单元104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送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单元104可以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接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因此,网络单元104可以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接收。
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确定远程单元102(例如,用户设备)是否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确定远程单元102是否正在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响应于:远程单元102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远程单元102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用为一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发送由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因此,远程单元102可以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而接收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该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的第一上行链路许可。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在至少一个时隙中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在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内指示的信息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因此,远程单元102可以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图2描绘可以被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装置2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200包括远程单元102的一个实施例。此外,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被组合成单个设备,诸如触摸屏。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不包括任何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在各种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中的一个或多个,并且可以不包括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202可以包括能够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或能够执行逻辑运算的任何已知控制器。例如,处理器202可以是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辅助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类似的可编程控制器。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各个实施例中,处理器202: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并且确定用户设备是否正在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处理器202可通信地耦合到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204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可以包括RAM,其包括动态RAM(“DRAM”)、同步动态RAM(“SDRAM”)和/或静态RAM(“S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闪存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还存储程序代码和相关数据,诸如在远程单元102上操作的操作系统或其他控制器算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触摸板、按钮、键盘、触控笔、麦克风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与显示器208集成,例如,作为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触摸屏,使得可以使用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键盘和/或通过在触摸屏上手写来输入文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诸如键盘和触摸板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电子可控显示器或显示设备。显示器208可以被设计为输出视觉信号、听觉信号和/或触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能够向用户输出视觉数据的电子显示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器、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仪或能够向用户输出图像、文本等的类似显示设备。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显示器208可以包括诸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视显示器等的可穿戴显示器。此外,显示器208可以是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电视、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车辆仪表板等的组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声音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产生可听警报或通知(例如,嘟嘟声或钟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振动、运动或其他触觉反馈的一个或多个触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与输入设备206集成。例如,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可以形成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位于输入设备206附近。
发射器210用于向网络单元104提供UL通信信号,并且接收器212用于从网络单元104接收DL通信信号,如在此所描述的。在各种实施例中,发射器210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212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而接收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某些实施例中,发射器210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远程单元102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在各种实施例中,发射器210响应于: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用为一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发送由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某些实施例中,接收器212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该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的第一上行链路许可。在各种实施例中,发射器210在至少一个时隙中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在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内指示的信息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
尽管仅图示一个发射器210和一个接收器212,但是远程单元102可以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图3描绘可以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接收的装置3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300包括网络单元104的一个实施例。此外,网络单元104可以包括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显示器308、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理解,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显示器308、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基本上分别类似于远程单元102的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312接收在用户设备(例如,远程单元102)处选择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发射器310响应于接收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送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接收器312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接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尽管仅图示一个发射器310和一个接收器312,但是网络单元104可以具有任何合适数量的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RACH消息3的不同TB大小可以影响用于PUSCH传输的各种参数,诸如所需信噪比Es/N0(例如,dB)和/或期望目标块错误率BLER(例如10%)。例如,与在相同条件下56比特的TB大小相比,72比特的TB大小可以导致所需Es/N0增加0.6dB以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过对消息3与消息5之间的消息进行分段并且将MAC报头缩短1个字节,可以使RRC连接请求消息适合于56比特的TB大小。在各种实施例中,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例如,对于不活动的UE)可能不适合于56比特的TB大小,但是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适合于72比特的TB大小:减小用于RRC连接恢复请求的RNTI长度;移除1字节MAC报头;以及/或者减小用于原因值和/或备用比特的比特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时隙聚合,其中数据传输被调度以横跨一个或多个时隙。对于UL时隙聚合(例如,PUSCH传输),UE可以通过RRC信令被配置有重复的数目(例如,pusch-aggregationFactor或aggregationFactorUL)。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UE被配置有aggregationFactorUL>1,则可以跨aggregationFactorUL连续时隙应用相同的符号分配并且PUSCH可以限于单个传输层。在此类实施例中,UE可以跨aggregationFactorUL连续时隙重复TB,从而在每个时隙中应用相同的符号分配。
在某些实施例中,从MAC的角度来看,重复看起来像是TB的HARQ重传。在各种实施例中,如果MAC实体被配置有pusch-AggregationFactor>1,则参数pusch-AggregationFactor提供在动态许可的捆绑内的TB的传输的数目。在此类实施例中,在初始传输之后,在捆绑内接着pusch-AggregationFactor–1 HARQ重传。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PUSCH传输的时隙聚合仅适用于RRC连接的UE(例如,pusch-AggregationFactor是适用于特定BWP并且在PUSCH-config IE中配置的UE特定PUSCH参数)。在某些实施例中,时隙聚合可能不适用于用于空闲UE或处于不活动状态的UE的RACH消息3传输。本文描述的是用于如何针对处于RRC_IDLE和RRC_INACTIVE状态的UE在RAR期间支持消息3的时隙聚合的各种方法和相关信令。
在各种实施例中,诸如在eMTC中,可以经由IE“PUSCH-ConfigCommon-v1310”(例如,在SIB2中)小区特定地配置消息3重复的最大数目,并且可以在从取决于所选增强覆盖范围等级的值集中选择的RAR许可中指示消息3PUSCH重复的数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路径损耗小于阈值则UE可以通过从前导组(例如,前导组B)中选择PRACH前导来隐式地指示消息3大小大于配置的选择准则。
在某些实施例中,UE可以取决于PUSCH是否用于消息3而应用PUSCH聚合因子的不同值,并且可以基于消息3的TBS来确定用于消息3的聚合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SI提供向NE(例如,eNB、gNB)指示UE请求时隙聚合以进行PUSCH消息3的传输的一组PRACH前导和/或保留PRACH资源。例如,对于处于功率受限状态的UE,用于比56比特大的消息3大小的时隙聚合可以用于实现期望目标BLER。在这样的示例中,该组PRACH前导和/或保留PRACH资源将由需要发送更大的消息3PDU的UE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保留资源(例如,保留前导和/或时频资源)上接收的PRACH可以向NE指示请求了更大的消息3大小。如可以领会的,可以或可能不将保留资源(例如,保留前导和/或时频资源)的使用链接到UE的无线电条件(例如,路径损耗)。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在SI上广播具有必要阈值的前导组和/或PRACH资源信息。在各种实施例中,SI(例如,SIB1)用信号通知公共PRACH参数,诸如用于指示消息3传输需要时隙聚合的保留PRACH前导和/或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在UE侧确定是否应该将时隙聚合应用于消息3传输以实现目标BLER,UE可以检查路径损耗是否高于预定义(例如,或预定)阈值。像这样,UE确定它是否是功率受限的。在此类实施例中,UE也可以检查消息3大小是否大于预定义(例如,或预定)大小(例如,56比特)。如果路径损耗高于预定义阈值并且消息3大小比预定义大小大,则UE选择向NE指示需要用于消息3的时隙聚合的PRACH前导和/或资源。在各种实施例中,不考虑路径损耗用于选择保留PRACH资源(例如,仅基于UE将发送的消息3大小——基于由RRC调用的RRC消息或过程来选择保留PRACH资源)。在此类实施例中,只要UE正常地驻留在小区上,它就被允许在所需消息3大小比预定阈值(例如,56比特)大的情况下在保留PRACH资源上执行RACH。预定阈值可以由网络(例如,在SIB1中)配置以获得灵活性或者可以被配置为固定值以促进节省通信开销(例如,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NE可以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每SSB配置两个前导组(例如,随机接入前导组A和随机接入前导组B)。在某些实施例中,用于从随机接入前导组B中选择前导的准则基于消息3大小和路径损耗。例如,如果存在随机接入前导组B并且如果潜在消息3大小(例如,可用于传输的UL数据加上MAC报头,并且在需要情况下,加上MAC CE)大于ra-Msg3SizeGroupA并且路径损耗小于(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服务小区的)PCMAX–preambleReceivedTargetPower–deltaPreambleMsg3–messagePowerOffsetGroupB,则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组B,否则选择随机接入前导组A。
在各种实施例中,NE可以为基于竞争的RACH每SSB配置第三前导组(例如,随机接入前导组C)。在此类实施例中,如果潜在消息3大小大于ra-Msg3SizeGroupA并且可选地路径损耗大于或等于(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服务小区的)PCMAX-preambleReceivedTargetPower-deltaPreambleMsg3-messagePowerOffsetGroupB,则UE从组C中选择前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保留不同的前导和/或PRACH资源以向NE指示不同的所需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NE可以在RAR消息内指示UE是否应该将时隙聚合应用于消息3(例如,PUSCH)。在此类实施例中,NE可以通过在RAR UL许可内用信号通知PUSCH聚合因子来指示要应用于消息3的PUSCH聚合因子。在各种实施例中,在RAR UL许可内可以有3个保留比特。在一些实施例中,3个保留比特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可以用于指示用于消息3(例如,msg3)PUSCH传输的UL聚合因子。
表1图示从MSB开始并以LSB结束的RAR UL许可的内容的一个实施例。
表1:随机接入响应许可内容字段大小
RAR许可字段 比特数
跳频标志 1
Msg3 PUSCH频率资源分配 12
Msg3 PUSCH时间资源分配 4
MCS 4
用于Msg3 PUSCH的TPC命令 3
CSI请求 1
保留比特 3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表1的)RAR UL许可中的保留比特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直接指示聚合因子(例如,三个保留比特可以用于指示从1到8的聚合因子),或者保留比特可以表示参考具有定义的聚合因子的表的索引。在此类实施例中,可以在系统信息中广播表。
在各种实施例中,NE响应于接收到指示RACH消息3传输需要时隙聚合的PRACH前导而发出RAR。在此类实施例中,RAR可以在RAR UL许可内包括要用于消息3的聚合因子的指示。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UE使用了向gNB指示消息3传输需要时隙聚合的保留PRACH前导和/或PRACH资源(例如,用于RACH消息1),则UE可以将RAR UL许可的保留比特(例如,在RACH消息2中)解释为用于消息3的聚合因子的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指示消息3需要聚合的消息1传输尚未使用保留PRACH前导和/或PRACH资源的UE可以忽略保留比特并且不将时隙聚合应用于消息3。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指示消息3需要时隙聚合的前导,NE可以在RAR UL许可中指示要应用于消息3的聚合因子。在各种实施例中,RAR UL许可中已经存在的字段(例如,如表1中所示)可以被用于用信号通知聚合因子(例如,“用于Msg3 PUSCH的TPC命令”字段可以用于用信号通知聚合因子)。在此类实施例中,响应于已发送指示消息3需要时隙聚合的前导而接收到RAR上行链路许可的UE可以将“用于Msg3 PUSCH的TPC命令”字段的各比特解释为要应用于消息3传输的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RAR UL许可内的“CSI请求”比特可以用于用信号通知是否将时隙聚合应用于消息3。在此类实施例中,设定为“1”的“CSI请求”比特可以命令UE将时隙聚合应用于消息3。此外,要使用的聚合因子可以通过系统信息来广播或者在规范中固定。此外,设定为“0”的“CSI请求”比特可以指示不将时隙聚合应用于消息3。在各种实施例中,仅已将保留PRACH前导和/或资源用于指示消息3需要时隙聚合的消息1的UE可以将“CSI请求”比特解释为聚合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表2中所图示的,IE PUSCH-TimeDomainResourceAllocation可以用于配置UL许可(例如,PDCCH)与对应PUSCH之间的时域关系。
表2:PUSCH-TimeDomainResourceAllocation信息元素
此外,如表3中所图示的,在IE PUSCH-ConfigCommon内,包括用于对UL数据的UL指派的定时的时域分配的列表(例如,pusch-AllocationList)。
表3:PUSCH-ConfigCommon信息元素
如可以领会的,可以在系统信息内用信号通知IE PUSCH-ConfigCommon。
在某些实施例中,PUSCH-AllocationList(例如,指示对UL数据的UL指派的不同定时的表,表3)的某些条目可以用于向UE用信号通知应该将聚合用于消息3PUSCH。例如,表3中的最后两个条目(例如,条目14和15)可以隐式地指示UE应该将聚合因子2应用于对应的消息3传输。在这样的示例中,NE可以将RAR UL许可中的“Msg3 PUSCH时间资源分配”字段设定为14或15并且UE可以遵循PUSCH时域分配(例如,如表3中所定义)并且将聚合因子2应用于所对应的消息传输。如可以领会的,聚合因子2是聚合因子的一个示例,但是实际的聚合因子可以是任何预先确定的值、任何配置的值和/或任何预先配置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PUSCH-ConfigCommon中包括新的IEAggregationFactor-Msg3,其指示UE将用于RACH消息3的聚合因子。在某些实施例中,UE仅针对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应用如通过RRC信令(例如,系统信息)所提供的时隙聚合因子,而对于无竞争的RACH接入,不将时隙聚合应用于通过RAR中的UL许可所调度的PUSCH(例如,聚合因子被设定为一)。在各种实施例中,如果执行无竞争的随机接入的UE被配置有UE特定PUSCH聚合因子或指示要在目标小区中使用的PUSCH聚合因子的切换命令,则UE应用UE特定PUSCH聚合因子或所指示的PUSCH聚合因子以发送通过RAR中的UL许可所调度的PUSCH。
在某些实施例中,UE不管任何配置总是将时隙聚合应用于RACH消息3(例如,基于竞争的RACH)。在此类实施例中,聚合因子可以在规范中固定(例如,设定为2)。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PUSCH的给定子载波间隔,UE可以基于针对消息3PUSCH连同消息3TBS基于分配的资源块的数目和/或分配的OFDM符号的数目来决定是否执行消息3PUSCH重复。在一个示例中,如果指示了基于时隙的PUSCH传输,分配的RB的数目小于某个值,并且消息3TBS大于某个值,则UE执行消息3PUSCH重复。如可以领会的,虽然NE可能无法准确地确定UE是否处于功率受限条件下,但是NE可以仍然能够基于接收的PRACH前导功率和所接收的前导所属的前导组来确定基于时隙的(例如,具有14个OFDM符号的PUSCH)对基于非时隙的(例如,具有少于14个OFDM符号的PUSCH)消息3PUSCH传输。例如,如果接收的前导功率低于目标前导接收功率或者选择了前导组A,则将基于时隙的PUSCH指示给UE。此外,如果接收的前导功率比目标前导接收功率高[x]dB并且选择了前导组B,则指示基于非时隙的PUSCH。利用用于给定消息3TBS的基于非时隙的PUSCH,NE可以在维持较低的MCS的同时分配稍微较大数目的RB,这与在维持较小数目的RB分配的同时增加MCS相比,归功于编码和频率分集增益,能在所需TX功率方面提供附加增益。因此,NE可能很可能为要被认为处于非功率受限条件以便减少RACH等待时间的UE分配较大数目的RB(例如,>2)和较小数目的OFDM符号(例如,<14),同时为要被认为处于功率受限条件的UE分配较小数目的RB和较大数目的OFDM符号(例如,14)。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对于被认为处于功率受限条件下的UE促进消息3的成功递送,如果消息3PUSCH分配满足预定义或配置的条件使得分配的RB的数目小于阈值和/或分配的OFDM/SC-FDMA符号的数目大于阈值,则NE可以指示或配置UE以执行消息3PUSCH重复。
在某些实施例中,RAR MAC CE指示是否将时隙聚合用于消息3。在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用于随机接入响应(图示在图4中)的MAC负载中的一个或多个保留比特以便指示要被应用于通过许可所调度的消息3的聚合因子。在一些实施例中,RAR MAC CE内的保留比特中的一个指示UE是否要将时隙聚合应用于消息3。在此类实施例中,聚合因子可以通过更高层信令(例如,系统信息)来配置或者在规范中固定。
图4是图示MAC RAR 40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MAC RAR 400包括第一保留比特402、第二保留比特404、第三保留比特406、定时提前命令的第一部分408、定时提前命令的第二部分410、UL许可的第一部分412、UL许可的第二部分414、UL许可的第三部分416、UL许可的第四部分418、临时C-RNTI的第一部分420和临时C-RNTI的第二部分422。
在各种实施例中,聚合因子可以取决于通过RAR UL许可确定的TBS。可以从RAR UL许可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例如,从消息3PUSCH频率资源分配以及从MCS字段)中确定TBS。UE可以根据TBS来将聚合因子应用于消息3。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在阈值TBS,第一聚合因子被应用直至该阈值TBS,而在该阈值TBS外应用第二聚合因子。在一些实施例中,低于阈值TBS的所有TBS都应用第一聚合因子,而对于大于或等于阈值TBS的TBS,应用第二聚合因子。在各种实施例中,为了促进不同小区大小或部署的灵活性,可以在广播系统信息中指示第一聚合因子和第二聚合因子及阈值TBS。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节省广播开销,可以在广播系统信息中指示仅一个聚合因子和阈值TBS,并且可以从广播的聚合因子导出另一聚合因子(例如,第二聚合因子可以是第一聚合因子的倍数或除数,第一聚合因子可以是第二聚合因子的倍数或除数)。例如,如果第一聚合因子被广播,则用于获得第二聚合因子的乘数因子2可以用于支持超过阈值TBS的TBS。作为另一示例,如果第二聚合因子被广播,则用于获得第一聚合因子的乘法因子1/2(例如,除以2)可以用于支持超过阈值TBS的TBS。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广播系统信息来指示仅一个聚合因子,并且阈值TBS和用于获得另一聚合因子的乘数和/或除数可以是由通信标准规范确定的固定值。在某些实施例中,所有值都可以由通信标准规范指示(例如,直至其不发生时隙聚合——相当于第一聚合因子=1以及超过其发生时隙聚合的第二聚合因子=2的阈值56比特)。
在一个实施例中,UE可以基于消息3TB大小和UE的功率状态来决定是否使用聚合因子执行用于消息3PUSCH的时隙聚合和/或重复。例如,功率受限的UE(例如,小区边缘UE)可以将与非功率受限的UE不同的聚合因子用于某个TB大小。可以基于路径损耗和用于UE正在其中执行随机接入的服务小区的最大允许传输功率来定义与功率状态相关的准则。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将准则定义为路径损耗小于(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服务小区的)PCMAX–preambleReceivedTargetPower–deltaPreambleMsg3–messagePowerOffsetGroupB。如果满足准则(例如,路径损耗小于Pcmax–preambleReceivedTargetPower–deltaPreambleMsg3–messagePowerOffsetGroupB),则UE可以将不同的(例如,较小的)聚合因子(例如,聚合因子被设定为1)用于不同于不满足准则(例如,路径损耗大于或等于Pcmax–preambleReceivedTargetPower–deltaPreambleMsg3–messagePowerOffsetGroupB)的情况下的某个TBS。
在某些实施例中,NE在广播系统信息(例如,诸如SIB1)中指示适用于消息3传输的聚合因子。在此类实施例中,RAR MAC CE可以包括指示UE是否将聚合因子应用于其消息3传输的字段(或1比特标志)。在一些实施例中,RAR MAC CE可以包括用于聚合因子的开/关标志或聚合因子的乘数(或除数)。例如,SIB1可以指示聚合因子=2。然后RAR MAC CE可以包含指示UE可以如何根据表4应用时隙聚合的2比特字段。
表4
RAR MAC CE中的2比特字段 UE应用以下内容用于发送Msg3
00 无时隙聚合
01 使用聚合因子的时隙聚合
10 使用2*聚合因子的时隙聚合
11 使用4*聚合因子的时隙聚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不支持消息3的重复(例如,对于消息3仅允许PUSCH聚合因子1),则在RRC连接状态下的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UE可以忽略UE特定地且BWP特定地配置的PUSCH聚合因子(例如,经由‘pusch-AggregationFactor’IE)并且用为1的PUSCH聚合因子(例如,在没有重复的情况下)仅在一个时隙中发送消息3PUSCH。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RAR内用信号通知的聚合因子可以覆盖用于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RRC连接UE的UE特定地配置的PUSCH聚合因子(例如,在PUSCH-config IE中配置的PUSCH聚合因子)。在一些实施例中,UE在通过随机接入响应命令来将具有某个聚合因子的时隙聚合应用于消息3的情况下,可以遵循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内用信号通知的控制信息并且忽略在PUSCH-config IE内配置的pusch-AggregationFactor IE。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RRC连接状态下的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UE可以忽略在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内用信号通知的聚合相关控制信息(例如,用于消息3的聚合因子或命令UE将预先配置的聚合因子应用于消息3的某个指示)。因为RRC_CONNECTED UE可以被配置有要被应用于PUSCH传输的聚合因子(例如,作为适用于特定BWP的UE特定PUSCH参数并且在PUSCH-config IE中配置的pusch-AggregationFactor IE),所以UE可以将在PUSCH-config IE中配置的pusch-aggregationFactor应用于消息3PUSCH传输,而不是应用如通过RAR消息所指示的聚合因子。在各种实施例中,仅处于RRC空闲模式(例如,在消息3中的RRC连接请求的传输)的UE或处于RRC不活动模式(例如,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的传输)的UE可以如通过RAR所指示的那样将时隙聚合应用于消息3。
在某些实施例中,NE不知道(例如,直到消息3的接收为止)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是由处于RRC_IDLE、RRC_INACTIVE还是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UE执行。因此,在小区中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UE可以遵循消息3的PUSCH聚合因子,其可以在RAR中指示,在规范中预定义,或者经由系统信息(例如,SIB1)配置。
如可以领会的,可以将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任一个适当地组合在一起。
图5是图示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方法500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500由诸如远程单元102的装置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5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500可以包括在用户设备(例如,远程单元102)处选择502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500包括发送504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500包括: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506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500包括: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发送508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此类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预定义的值。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义的值是一。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用户设备特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配置用于带宽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被随机地选择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500进一步包括接收指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的指示,其中,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包括选择所指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用于无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在某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被包括在上行链路许可中。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500进一步包括:基于上行链路许可确定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块大小;以及基于传输块大小确定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500进一步包括接收系统信息消息,其中,该系统信息消息包括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指示。
图6是图示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接收的方法600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600由诸如网络单元104的设备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6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600可以包括接收602在用户设备处选择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600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送604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600包括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接收606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此类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预定义的值。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义的值是一。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用户设备特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配置用于带宽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被随机地选择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600进一步包括发送指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的指示。在某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被包括在上行链路许可中。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600进一步包括发送系统信息消息,其中,该系统信息消息包括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指示。
图7是图示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方法700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由诸如远程单元102的设备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700可以包括确定702用户设备是否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确定704用户设备是否正在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响应于: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用为一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发送706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7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不支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复;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忽略用户设备特定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特定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配置用于带宽部分。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700进一步包括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700进一步包括使用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代替用户设备配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7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等于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的时隙聚合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用等于一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在一个时隙中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700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忽略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700进一步包括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等于用户设备配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时隙聚合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图8是图示用于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的方法800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800由诸如远程单元102的设备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8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800可以包括选择802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800包括发送804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800包括: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806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的第一上行链路许可的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方法800包括在至少一个时隙中发送808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在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内指示的信息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
在某些实施例中,信息包括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块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块大小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为第一值,而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为第二值。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值大于第一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阈值由网络实体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值是1。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由系统信息、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它们的组合来指示第二值。
在各种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并且被配置有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并且该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对应于在第一数目的连续时隙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第一数目。在一个实施例中,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包括接收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的指示,并且发送用于物理共享信道消息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包括发送在第一数目的连续时隙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第一数目。
在某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时域资源分配和频域资源分配来进一步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800进一步包括: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多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用于基于时隙的时域资源分配。
在各种实施例中,方法800进一步包括:如果分配的资源块的数目小于预定阈值,则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多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包括聚合因子。在某些实施例中,信息包括与聚合因子相对应的索引。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指示是否请求了时隙聚合。在各种实施例中,信息包括用于消息3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指示、信道状态信息指示、时域资源分配指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配置指示、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或它们的某个组合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800进一步包括接收系统信息,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该系统信息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在用户设备处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以及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其中,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预定义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义的值是一。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用户设备特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配置用于带宽部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被随机地选择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各种实施例中,其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指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的指示,其中,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包括选择指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用于无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某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被包括在上行链路许可中。
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基于上行链路许可确定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块大小,以及基于传输块大小确定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系统信息消息,其中,系统信息消息包括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指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用户设备,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在用户设备处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射器,该发射器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和接收器,该接收器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发射器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预定义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义的值是一。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用户设备特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配置用于带宽部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被随机地选择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器接收指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的指示,其中,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包括选择指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用于无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某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被包括在上行链路许可中。
在各种实施例中,处理器:基于上行链路许可确定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块大小,并且基于传输块大小确定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器接收系统信息消息,并且系统信息消息包括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指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接收在用户设备处选择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响应于接收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送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以及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接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其中,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预定义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预定义的值是一。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用户设备特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配置用于带宽部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被随机地选择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发送指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的指示。
在某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被包括在上行链路许可中。
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发送系统信息消息,其中,系统信息消息包括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指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接收在用户设备处选择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和发射器,该发射器响应于接收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送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接收器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上行链路许可接收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预定义的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义的值是一。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用户设备特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配置用于带宽部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被随机地选择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发送指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的指示。
在某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被包括在上行链路许可中。
在各种实施例中,该发射器发送系统信息消息,并且系统信息消息包括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指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确定用户设备是否正在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以及响应于: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用为一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不支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复;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忽略用户设备特定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特定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配置用于带宽部分。
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代替用户设备配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等于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的时隙聚合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用等于一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在一个时隙中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忽略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等于用户设备配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时隙聚合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用户设备,其中,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并且确定用户设备是否正在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和发射器,该发射器响应于: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用为一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响应于:不支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重复;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忽略用户设备特定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用户设备特定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配置用于带宽部分。
在各种实施例,处理器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使用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代替用户设备配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发射器响应于: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等于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的时隙聚合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响应于: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用等于一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在一个时隙中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所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各种实施例,处理器响应于:确定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以及用户设备执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忽略随机接入响应聚合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使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等于用户设备配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时隙聚合发送通过随机接入响应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的第一上行链路许可的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以及在至少一个时隙中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在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内指示的信息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信息包括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块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块大小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为第一值,而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为第二值。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值大于第一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阈值由网络实体配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值是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值经由系统信息、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它们的组合被指示。
在各种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并且被配置有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并且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对应于在第一数目的连续时隙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第一数目。
在一个实施例中,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包括接收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的指示,并且发送用于物理共享信道消息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包括发送在第一数目的连续时隙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第一数目。
在某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时域资源分配和频域资源分配来进一步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多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用于基于时隙的时域资源分配。
在各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分配的资源块的数目小于预定阈值,则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多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包括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信息包括与聚合因子相对应的索引。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指示是否请求了时隙聚合。
在各种实施例中,信息包括用于消息3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指示、信道状态信息指示、时域资源分配指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配置指示、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或它们的某个组合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系统信息,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系统信息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射器,该发射器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和接收器,该接收器响应于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的第一上行链路许可的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发射器在至少一个时隙中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在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内指示的信息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
在某些实施例中,其中,信息包括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块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块大小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为第一值,而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为第二值。
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值大于第一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定阈值由网络实体配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值是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值经由系统信息、第一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或它们的组合被指示。
在各种实施例中,该装置处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状态并且被配置有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并且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对应于在第一数目的连续时隙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第一数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选择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包括接收器接收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的指示,并且发射器发送用于物理共享信道消息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包括发射器发送在第一数目的连续时隙中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第一数目。
在某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地基于时域资源分配和频域资源分配来进一步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射器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多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用于基于时隙的时域资源分配。
在各种实施例中,如果分配的资源块的数目小于预定阈值,则发射器发送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多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包括聚合因子。
在某些实施例中,信息包括与聚合因子相对应的索引。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指示是否请求了时隙聚合。
在各种实施例中,该信息包括用于消息3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指示、信道状态信息指示、时域资源分配指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配置指示、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或它们的某个组合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接收器接收系统信息,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系统信息确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消息3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的数目。
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实践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被视为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面的描述来指示。在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方法,包括:
从用户设备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
响应于发送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以及
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所述上行链路许可发送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预定义的值,并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代替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所述上行链路许可发送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包括:响应于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预定重复,使用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所述上行链路许可发送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义的值是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用户设备特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配置用于带宽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被随机地选择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8.一种包括用户设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和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响应于发送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接收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发射器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所述上行链路许可发送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预定义的值,并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代替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接收指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的指示,并且所述处理器选择所述指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用于无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括指示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指示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所述信息被包括在所述上行链路许可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
基于所述上行链路许可确定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块大小,并且
基于所述传输块大小确定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接收系统信息消息,并且所述系统信息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的指示。
15.一种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送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以及
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所述上行链路许可接收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预定义的值,并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代替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使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所述上行链路许可接收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包括:响应于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预定重复,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所述上行链路许可接收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配置用于带宽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与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被随机地选择用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
20.一种装置,包括: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和
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前导,发送包括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上行链路许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接收器使用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根据所述上行链路许可接收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有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是预定义的值,并且所述第一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代替所述第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聚合因子被使用。
CN202410029888.5A 2018-05-04 2019-05-06 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Pending CN1178569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67378P 2018-05-04 2018-05-04
US62/667,378 2018-05-04
CN201980029721.6A CN112075046B (zh) 2018-05-04 2019-05-06 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PCT/IB2019/000516 WO2019211667A2 (en) 2018-05-04 2019-05-06 Pusch transmission using an aggregation factor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9721.6A Division CN112075046B (zh) 2018-05-04 2019-05-06 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6998A true CN117856998A (zh) 2024-04-09

Family

ID=672539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9721.6A Active CN112075046B (zh) 2018-05-04 2019-05-06 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CN202410029888.5A Pending CN117856998A (zh) 2018-05-04 2019-05-06 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9721.6A Active CN112075046B (zh) 2018-05-04 2019-05-06 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952255B2 (zh)
EP (1) EP3788738A2 (zh)
CN (2) CN112075046B (zh)
WO (1) WO201921166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60376A1 (ko) * 2018-02-18 2019-08-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mf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9211667A2 (en) * 2018-05-04 2019-11-0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sch transmission using an aggregation factor
CN110474748B (zh) 2018-05-11 2023-10-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抬升值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2586044B (zh) * 2018-06-21 2023-08-01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无争用随机接入的传输块大小
CN110784932B (zh) * 2018-07-31 2022-02-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0033785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Intel Corporation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enhancements for new radio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US20200100310A1 (en) * 2018-09-24 2020-03-26 Google Llc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to core networks of different types
US11271846B2 (en) 2018-10-22 2022-03-08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locality-based selection and routing of traffic to producer network functions (NFs)
US10778527B2 (en) * 2018-10-31 2020-09-1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a service proxy func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re using a 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
US11711842B2 (en) * 2018-11-02 2023-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ggregation factor associations in uplink and downlink transmissions
US11751176B2 (en) * 2018-11-02 2023-09-05 Apple Inc. Beam sweeping with slot aggregation
US11184892B2 (en) * 2018-11-05 2021-11-2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Enhancement of new radio PUSCH for URLLC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WO2020157994A1 (ja) * 2019-01-29 2020-08-06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791044B1 (en) 2019-03-29 2020-09-2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handling multiple versions of same service provided by producer network functions (NFs)
EP4274136A3 (en) 2019-04-18 2024-02-0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Transport block transmission
US11252093B2 (en) 2019-06-26 2022-02-1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olicing access point name-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 (APN-AMBR) across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data plane (P-GW DP) worker instances
US10819636B1 (en) 2019-06-26 2020-10-27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ducer network function (NF) service instance wide egress rate limiting at service communication proxy (SCP)
US11159359B2 (en) 2019-06-26 2021-10-2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diameter-peer-wide egress rate limiting at diameter relay agent (DRA)
US10833938B1 (en) 2019-07-31 2020-11-10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network function (NF) topology synchronization
US11323413B2 (en) 2019-08-29 2022-05-0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actively discovering and tracking addresses associated with 4G service endpoints
US11082393B2 (en) 2019-08-29 2021-08-0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actively discovering and tracking addresses associated with 5G and non-5G service endpoints
US20210084689A1 (en) * 2019-09-17 2021-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pusch enhancements
US11102138B2 (en) 2019-10-14 2021-08-24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guaranteed traffic bandwidth for services at intermediate proxy nodes
US11425598B2 (en) 2019-10-14 2022-08-2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ules-based overload control for 5G servicing
US11018971B2 (en) 2019-10-14 2021-05-2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distributing network function (NF) topology information among proxy nodes and for using the NF topology information for inter-proxy node message routing
US11805499B2 (en) * 2019-12-13 2023-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ase diversity of slot aggregation using slot-specific cyclic delay diversity
WO2021114203A1 (en) * 2019-12-13 2021-06-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Joint msg3 repetition factor and tpc indication
US11224009B2 (en) 2019-12-30 2022-01-1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enabling transport quality of service (QoS) in 5G networks
WO2021138879A1 (zh) * 2020-01-10 2021-07-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装置
WO2021146836A1 (zh) * 2020-01-20 2021-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类型选择方法及装置
WO2021159348A1 (en) * 2020-02-12 2021-08-19 Apple Inc. Random access channel and associated uplink data channe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US11903034B2 (en) * 2020-02-19 2024-02-13 Intel Corporation Aggregation indic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dur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ocedures
US11672006B2 (en) * 2020-02-21 2023-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ssage 3 repetition with receive beam sweep and associated beam refinement for message 4
CN113395781B (zh) * 2020-03-11 2023-05-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基站、通信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1196246A1 (en) 2020-04-04 2021-10-07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WO2021207982A1 (zh) * 2020-04-15 2021-10-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US20210360660A1 (en) * 2020-05-15 2021-1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of msg3
US11611989B2 (en) 2020-06-16 2023-03-21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coverag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28334B2 (en) 2020-07-31 2022-12-1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eferred network function (NF) location routing using service communications proxy (SCP)
US11290549B2 (en) 2020-08-24 2022-03-2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optimized network function (NF) discovery and routing using service communications proxy (SCP) and NF repository function (NRF)
US11483694B2 (en) 2020-09-01 2022-10-2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ervice communications proxy (SCP)-specific prioritized network function (NF) discovery and routing
CN112596756A (zh) * 2020-09-08 2021-04-02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标签程序升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491208A (zh) * 2020-09-09 2023-07-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nr-u中的pusch重复的跳频
CN112203330B (zh) * 2020-09-30 2023-07-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QoS流的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570262B2 (en) 2020-10-28 2023-01-3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ank processing for network function selection
CN113597745B (zh) * 2021-01-07 2023-07-25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噪声估计辅助检测非连续传输(dtx)的方法和装置
CN114765895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非陆地通信网络ntn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4765896A (zh) * 2021-01-15 2022-07-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Msg3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70544B2 (en) 2021-01-22 2022-10-1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optimized routing of messages relating to existing network function (NF) subscriptions using an intermediate forwarding NF repository function (NRF)
US11496954B2 (en) 2021-03-13 2022-11-08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preferred localities for network function (NF)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procedures
US11895080B2 (en) 2021-06-23 2024-02-0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solution of inter-network domain names
US11950178B2 (en) 2021-08-03 2024-04-02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optimized routing of service based interface (SBI) request messages to remote network function (NF) repository functions using indirect communications via service communication proxy (SCP)
CN117898008A (zh) * 2021-08-11 2024-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触发的聚合操作
US11849506B2 (en) 2021-10-08 2023-12-19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outing inter-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inter-PLMN) messages related to existing subscriptions with network function (NF) repository function (NRF) using security edge protection proxy (SEPP)
WO2023132559A1 (ko) * 2022-01-07 2023-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신호 및/또는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855956B2 (en) 2022-02-15 2023-12-2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network function (NF) repository function (NRF) with configurable producer N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mapping
WO2023163471A1 (ko) * 2022-02-24 2023-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송수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5174496B (zh) * 2022-05-23 2024-02-13 北京大学 一种用于网内聚合传输的处理终端和交换机
CN115997468A (zh) * 2022-11-06 2023-04-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27770A1 (en) * 2007-08-31 2009-03-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pagating encryption keys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1282291B (zh) * 2008-03-05 2012-06-06 中国科学院嘉兴无线传感网工程中心 无线分簇传感网的信息分流通信方法
WO2010082521A1 (ja) * 2009-01-16 2010-07-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ハンドオーバ方法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2017168874A (ja) * 2014-08-05 2017-09-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80109286A1 (en) * 2015-04-09 2018-04-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requency hopping method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JP2018101821A (ja) * 2015-04-24 2018-06-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1140707B2 (en) * 2018-02-16 2021-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ime resource assignment signaling mechanism for MSG3 transmission
WO2019211667A2 (en) * 2018-05-04 2019-11-0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sch transmission using an aggregation fa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12130A1 (en) 2021-07-08
US20190342921A1 (en) 2019-11-07
WO2019211667A3 (en) 2019-12-19
EP3788738A2 (en) 2021-03-10
CN112075046B (zh) 2024-01-23
CN112075046A (zh) 2020-12-11
US10952255B2 (en) 2021-03-16
WO2019211667A2 (en) 2019-11-07
US11956830B2 (en)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5046B (zh) 使用聚合因子的pusch传输
CN111971925B (zh) 配置带宽部分
US11601860B2 (en) Resources corresponding to bandwidth parts
CN112219413B (zh) 通过多种无线电接入类型进行的v2x通信
EP4243504A2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1991648B2 (en) Determining a power headroom report
CN112567874B (zh) 基于空闲信道评估的带宽部分配置
WO2020030983A1 (en) Identify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 occasions
CN111699739B (zh) 确定链接的带宽部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