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5946A - 连接器、连接组件和连接组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连接组件和连接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5946A
CN117855946A CN202311289684.7A CN202311289684A CN117855946A CN 117855946 A CN117855946 A CN 117855946A CN 202311289684 A CN202311289684 A CN 202311289684A CN 117855946 A CN117855946 A CN 1178559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ection
mating
arm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896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辛格
汪云河
刘松华
何文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E Connectivity India Pvt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E Connectivity India Pv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E Connectivity India Pvt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55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59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04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by mechanical pressure, e.g. spring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01R13/74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 H01R13/748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in openings of a panel using one or more screw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沿连接方向(C)在连接器(100)的近端(101)处进行连接的连接器(100),该连接器(100)包括适于固定至少一个接触元件(15)的接触部段(11)、基部部段(70)和从基部部段(70)基本沿连接方向(C)延伸的臂(60),其中,臂(60)包括至少一个紧固元件(41),用于将连接器(100)逆着连接方向(C)紧固,其中,基部部段(70)比接触部段(11)更靠近连接器(100)的远端(102),远端(102)沿连接方向(C)与近端(101)相对。还示出了连接组件(200)和连接组(500)。

Description

连接器、连接组件和连接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沿着连接方向在连接器的近端处连接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适于固定至少一个接触元件的接触部段、基部部段和从基部部段基本上沿着连接方向延伸的臂,其中臂包括用于逆着连接方向紧固连接器的至少一个紧固元件。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连接组件,以及包括连接器、配合连接器和隔板的连接组。
背景技术
紧固元件可以用于将连接器紧固在配合结构处,例如在配合连接器处。特别地,当连接器位于另一结构(例如隔板的容座)内时,可能难以释放紧固元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利用该连接器可以更容易地释放紧固元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这在基部部段比接触部段更靠近连接器的远端定位时实现,远端沿着连接方向与近端相对。于是,例如对于工具或手指更容易接取基部部段和臂。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以下进一步的发展和有利的实施例进一步改进,这些进一步的发展和有利的实施例彼此独立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
连接器可以适于连接到配合连接器。特别地,它可以至少部分地与配合连接器互补。例如,在插头连接器的情况下,插头面可以匹配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插头面。
接触元件可以适于接触配合连接器的配合接触元件。接触元件可以包括插针,该插针可以插入配合接触元件的插座中,或者反之亦然。
连接器可以包括多于一个的接触元件。
连接器可以是允许传输电信号和/或电力的电连接器。然而,其他连接器也是可能的。例如,连接器可以是允许传输光信号的光连接器。在另一个示例中,连接器可以适于传输流体。
紧固元件可以适于相对于配合连接器逆着连接方向紧固连接器。因此,紧固元件可以用于将作用在连接器上的应变或力逆着连接方向传递到配合连接器上,特别是传递到配合连接器上的对应结构上,从而试图将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分离。
在基部部段处,除了公差之外,臂相对于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在连接方向上的移动应该是不可能的或非常小的。有利地,臂在基部部段处不可能有与连接方向相反的移动。基部部段还可以用于限制臂的固定端在另外的方向上的可移动性,例如在一个或多个径向方向上和/或与一个或多个径向方向相反,每个径向方向垂直于连接方向,或者在至少一个切向方向上和/或与至少一个切向方向相反,切向方向垂直于径向方向并且垂直于连接方向。
通过紧固元件的紧固可以通过不同的机构实现。例如,紧固元件可以产生形状配合(也称为正配合),其中第一元件的移动被阻碍第一元件的第二元件阻挡。特别地,第一元件和/或第二元件可以包括止动面,所述止动面垂直于期望的移动,在本情况下垂直于连接方向。
在另一实施例中,紧固元件可以通过力配合紧固连接器,其中作用在两个元件之间的力足够大以产生阻挡两个元件相对于彼此移动的摩擦力。
紧固元件可以逆着连接方向将连接器锁定到配合连接器。
紧固元件可以适于使得可以在连接步骤期间(例如当连接器相对于配合连接器移动时)自动实现紧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紧固是非自动的,并且可以例如通过手动动作来实现。
紧固元件可以适于在配合连接器处与配对紧固元件配合。紧固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配合紧固元件的一部分互补。
在有利的实施例中,臂可以包括致动部段,其中紧固元件能够通过致动部段处的致动从紧固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紧固元件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当连接器沿着连接方向连接到配合连接器时,紧固元件自动进入紧固状态(可能经由释放状态)。当力试图逆着连接方向将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分离时,这种自动转换不应该是可能的。
紧固元件和/或配合连接器上的配对紧固元件可以包括相对于连接方向倾斜的至少一个偏转表面,用于在连接步骤期间自动偏转臂。倾斜角可以小于60°,以实现容易的偏转。
该转换可以通过紧固元件的移动、特别是臂的一部分的偏转来实现。为了实现转换,可以按压或推动致动部段。为了增加或减少紧固元件的移动,可以使用杠杆效应。
紧固元件可以在紧固状态下处于紧固位置。此外,紧固元件可以在释放状态下处于释放位置。这些位置可以特别地相对于连接器的其他部分被限定。
在允许容易的致动的解决方案中,致动部段可以延伸超过接触部段的长度的60%。致动部段的对应长度可以大于接触部段的长度的60%。优选地,致动部段延伸超过接触部段的长度的80%,特别是超过接触部段的长度的90%。接触部段的长度可以是最长接触元件的长度。对于每种情况,可以沿着连接方向测量所述长度。
为了允许容易致动,致动部段可以沿其整个长度与连接器的其余部分间隔开。表述“间隔”应特别意指存在开口间隙,特别是在径向方向上。
当紧固元件包括闩锁元件或者是闩锁元件时,可以实现特别简单的操作。对应的配对紧固元件可以是配对闩锁元件。优选地,配对闩锁元件是环、孔(特别是通孔)或容座,或者包括环、孔或容座。配对闩锁元件可以完全位于配合连接器的前部平面后面。它可以在前部平面后面间隔开。前部平面可以由连接器的逆着连接方向朝向连接器延伸最远的部分限定。
闩锁元件可以包括径向向外突出的闩锁突起。由此,闩锁元件可以径向向内移动,这允许简单且节省空间的操作。
臂的包括闩锁元件的闩锁部段可以径向向内偏转。
连接器可以适于臂的闩锁部段的向内偏转。
臂可以至少部分地与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径向间隔开一定距离,从而允许闩锁元件的偏转长度在闩锁高度的1倍和5倍之间。闩锁高度可以例如是台阶或闩锁元件的高度,所述高度是在径向方向上测量的。优选的比率为1至3,更优选1至2。这允许紧凑的设计。特别地,闩锁高度可以是在没有断裂和/或有预定力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的高度。预定义力可以由官方或公司标准设定。
特别地,闩锁部段可以与连接器的其余部分间隔开闩锁高度的1倍至5倍,优选地1倍至3倍,优选地1倍至2倍。
为了允许紧凑的设计和偏转,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可以包括允许臂偏转的至少一个凹部。凹部可以占据臂的偏转部分。
臂可以在接触部段处在径向方向上与连接器的其余部分间隔开。
闩锁元件可以包括与连接方向相反朝向的闩锁面,以允许安全闩锁。闩锁面可以基本上垂直于连接方向。
闩锁元件可以包括台阶。台阶可以包括内部边缘和外部边缘。闩锁面可以是台阶的一部分,并且可以特别地位于内部边缘和外部边缘之间。
为了允许简单的组装,紧固元件可以位于臂的端部,特别是自由端。
为了允许安全的侧向引导,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侧向引导面,用于在侧向方向上或与侧向方向相反地引导紧固元件。
侧向引导面的法线可以垂直于紧固元件的连接方向和偏转方向。侧向引导面可以将紧固元件朝向配对紧固元件引导。
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引导面位于臂的端部处。这允许在连接过程的早期阶段进行引导。
为了允许在两个相反方向上引导,臂可以包括在相对侧上的两个侧向引导面。两个侧向引导面可以是平行的,但是可以面向相反的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侧向引导面可以形成渐缩形状以允许漏斗式引导。
至少一个配对侧向引导面可以存在于配合连接器上。配对侧向引导面可以至少部分地与引导面互补。
臂可以包括沿着连接方向朝向的至少一个止动面,用于限制配合连接器朝向连接器的移动。对应的配对止动面可以位于配合连接器上。
致动部段可以适于从外部可接取。工具或测试手指可以在与可接取性相关的官方或公司标准中定义。
在安装状态下可以存在接取空间。接取空间可以是敞开的接取空间,允许从若干个方向进入。
接取空间可以包括从致动部段延伸到外部的点的直接取通道。这种直接取通道可以是具有测试手指的直径的柱形通道,从而模拟手指的可接取性。
有利地,紧固元件可从外部操作,特别是可从外部释放。
为了允许良好的力流动,连接器可以适于以力传递方式安装到电缆上。电缆尤其可以是适当的电缆和/或标准化电缆。
电缆的安装可以通过夹持或压配合来完成。连接器可以包括附接部段,电缆将附接在该附接部段处。附接部段可以包括适于夹持电缆的容座。容座的内部横截面优选略小于电缆的外部尺寸,以允许良好的夹持。在其他实施例中,仅安装电缆的一部分,例如仅将屏蔽件或绝缘部件夹持到连接器。
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机械连接和接触可以通过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解耦。特别地,相应的器件可以位于单独的部件上。
在安装状态下,由电缆施加的与连接方向相反的应变(或力)可以从电缆通过臂被引导到配合连接器。
优选地,接触部段不经受应变或仅稍微经受应变。由电缆施加的力的小于10%可以存在于接触部段中,优选地小于5%。
为了允许容易操作,臂可以包括从基部部段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段、从第一延伸部段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段和从第二延伸部段延伸的端部部段。
为了容易的可插入性和容易的配合,基部部段的外部表面可以平行于连接方向,第一延伸部段的外部表面可以相对于连接方向以第一角度倾斜,第二延伸部段的外部表面可以相对于连接方向以第二角度倾斜,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并且端部部段的外部表面可以平行于连接方向。表面可以是平面。优选地,第一角度相当小,以允许良好的可接取性,例如在10度和30度之间。第二角度优选地相当大,例如在40度和80度之间,特别是在50度和70度之间。由此,实现了良好的闩锁高度,同时将臂的总长度保持在合理的值。
第一部段可以比第二部段长至少2倍(沿着连接方向测量)。第一部段可以构成臂的总长度的至少三分之一,以允许良好的可操作性。
根据有利的实施例,臂可以与连接器的另外的部分成整体(或同义地为单件式或一体式)。例如,臂可以与连接器的基部部段、接触部段和/或基部主体成整体。在优选实施例中,整个连接器(可能除了接触元件之外)是单个整体件。这种连接器可以容易地制造,例如通过注塑成型,例如由塑料材料制造。
根据不同的实施例,臂可以是单独元件的一部分或者是单独部件。
臂可以是应变消除装置的一部分,用于将作用在连接器上的机械应变至少部分地与连接方向相反地传递到配合连接器上,其中应变消除装置安装和/或可安装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
优选地,臂或应变消除装置由与制造连接器的其余部分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可以由塑料制成,而包括臂的部分可以由金属制成,以实现高机械稳定性。
根据另一实施例,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和包括臂的部件均是由塑料制成的零件,这两个不同的部件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可以由易于模制的材料制成,而包括臂的部件可以由包括纤维(特别是玻璃纤维)的塑料制成,以增加机械稳定性。
臂或应变消除装置可以重复地从连接器的其余部分拆卸。在其他实施例中,臂或应变消除装置可以仅安装一次,并且在不损坏或毁坏臂或其所安装到的连接器的部分的情况下不能被接触安装。
安装可以通过插接、引导例如压配合、形状配合或力配合来实现。其他可能的安装方法包括胶合和/或超声波焊接。
连接器,特别是连接器的基部主体,可以包括用于安装应变消除装置或臂的安装部段。安装部段可以定位成比接触部段更靠近连接器的远端。
应变消除装置可以包括基部部段。臂可以与基部部段成整体,以实现容易的制造性。
在优选实施例中,应变消除装置包括开口环,其中臂从开口环突出,并且其中连接器,特别是基部主体,包括用于开口环的接合部段,该接合部段包括面向连接器的远端的至少一个接合面。
开口环可以适于将应变消除装置安装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接合部段可以是安装部段。
臂可以在横向于由开口环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突出或延伸。臂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由开口环限定的平面成大于70°的角度,该延伸方向可以例如被限定为从末端处的中心点到臂附接到基部部段的部分处的中心点。
为了允许稳定安装,接合部段可以至少部分地与开口环互补。
开口环可以包括适于接合接合部段的接合面的至少一个配合接合面。接合面和配合接合面可以是至少部分互补的。配合接合面在安装状态下可以沿着连接方向朝向。
开口环和臂可以彼此刚性连接。优选地,这两者是整体的。
开口环、基部部段和臂可以是应变消除装置的仅有部分,而不存在另外的中间部分。
作用在电缆上的力可以从电缆经由附接部段、接合部段、应变消除装置和配对紧固元件延伸到配合连接器。
为了允许简单的配合过程,臂的端部部段可以平行于连接方向延伸。端部部段可以特别地垂直于由开口环限定的平面。
在优选实施例中,臂的横截面面积分别在连接方向、延伸方向上或在指向远离开口环的方向上减小。这种构造在靠近基部部段的部分处提供稳定性,同时允许在自由端处容易偏转。
为了实现侧向稳定性,可以在切向方向上测量的臂的宽度沿着连接方向直到端部部段可以是恒定的。
可以在径向方向上测量的臂的厚度可以沿着连接方向或延伸方向减小,至少直到紧固元件。
优选地,臂的宽度与厚度的比率沿着电缆方向至少为1.2。该比率可以分别沿着电缆方向或延伸方向增加,以优选地从提供稳定性的横截面逐渐变为允许柔性的横截面。
臂可以具有矩形横截面以便于制造。横截面可以分别垂直于连接或延伸方向切割。矩形横截面可以分别沿着沿连接或延伸方向测量的整个长度保持。
臂的长度与开口环的最大外直径的比率优选地在0.5和4之间。这可以允许紧固元件的容易的可操作性,同时由于开口环的足够大的直径而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臂的长度在此应理解为臂远离基部部段延伸所沿的自由长度。
更优选地,该值大于1,特别是大于1.5,和/或小于3,更优选小于2。
除了接触元件之外,连接器可以仅由应变消除装置和基部主体组成。接触部段可以是基部主体的一部分。
连接器可以包括位于接合部段和远端之间的绝缘套环。这可以允许位于绝缘套环的不同侧上的部件之间的电绝缘。
绝缘套环可以向外突出。它优选地沿着整个周边(circumference)延伸以实现良好的绝缘。绝缘套环可以形成接合部段的壁。在紧凑的设计中,绝缘套环为应变消除装置提供沿着连接方向朝向的至少一个配对接合面。绝缘套环可以与连接器的其余部分(特别是基部主体)成整体。由绝缘套环限定的平面是平行于由安装状态下的开口环限定的平面的有利实施例。
为了允许限定的相对位置,应变消除装置和/或连接器的其余部分,特别是基部主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键配合(keying)元件。
键配合元件可以适于阻止应变消除装置相对于连接器的其余部分的旋转运动,其中旋转应被理解为围绕连接方向的旋转。
键配合元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突起和/或至少一个凹部。
为了便于生产,至少一个装置键配合元件(位于应变消除装置上的键配合元件)位于开口环的一个端部。优选地,两个装置键配合元件位于开口环的相对端部。
为了允许更牢固的抓握,应变消除装置的在两个装置键配合元件之间的内周边的部段等于或略小于连接器(特别是基部主体)处的两个连接器键配合元件之间的周边的部段。周边应位于接合部段处。这些部段可以被定义为由应变消除装置的两个旋转止动面或连接器的两个配合旋转止动面限定。
为了允许紧凑的设计,至少一个装置键配合元件优选地径向向内突出。
开口环和/或应变消除装置可以是镜像对称的,以实现良好的分布。
类似地,臂可以在开口环的两个端部之间的中间附接到开口环。
开口环的间隙可以与臂径向相对。
为了实现良好平衡的力分布,开口环可以是基本上圆形的。这里的圆形是指开口环的整体形状。
在另一个改进中,开口环可以具有不同的整体形状,例如矩形、多边形或椭圆形的整体形状。
开口环可以具有矩形横截面。这里,横截面在径向-轴向平面中切割。这样的实施例可以容易地制造。
矩形的长边可以向外朝向和向内朝向,而短边可以沿着连接方向朝向和与连接方向相反朝向。这可以提供抵抗倾斜的稳定性,同时提供沿着连接方向和与连接方向相反的良好接合。
优选地,长边的长度与短边的长度的比率小于4,更优选地小于2。
接合部段优选地包括基本上圆形的凹槽。接合部段可以形成为通道或槽。它可以包括导致基本上敞开的矩形横截面的侧壁和底壁。
为了优化臂的自由长度,接合部段可以位于接触部段和连接器的远端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接合部段在连接器(特别是基部主体,如果适用的话)的外侧处优选切向地延伸。接合部段可以径向向外敞开,以允许容易安装。
接合部段可以围绕连接方向延伸几乎360°,例如大于320°或大于340°,和/或沿着周边的大于80%、优选地大于90%延伸。
为了允许节省空间的构造,当沿着连接方向观察时,紧固元件可以位于由开口环限定的内部空间内。
此外,当沿着连接方向观察时,紧固元件的最外点和开口环的形心之间的距离与开口环的最内点和开口环的形心之间的距离的比率小于0.8。这可以提高稳定性。该比率优选小于0.6、小于0.5、小于0.3或小于0.2。
如果材料被认为是均匀的,则形心等于质心。它可以被视为几何质心。
在改善稳定性的优选构造中,开口环围绕形心延伸至少300°,优选地至少320°,更优选地至少340°。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组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以及配合连接器。
在优选实施例中,在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沿着连接方向彼此间隔开的预安装状态下,特别是相对于配合状态,连接器上的至少一个侧向引导面与配合连接器上的配合配对侧向引导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元件与其对应的配合接触元件之间的每个距离。在每种情况下,可以采用面或元件的最前面的点来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
在相应的连接步骤中,在任何接触元件接触相应的配对接触元件之前,侧向引导面与配对侧向引导面重叠或接触。因此,增加了安全性。
在连接组件的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连接到配合连接器,其中致动部段可从外部接取。这允许在连接状态下对紧固元件的操作。
连接器特别地分别通过臂或应变消除装置以应变消除方式连接到连接器。
可以存在如上定义的接取空间,特别是接取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合连接器在连接组件的下侧处安装到支撑件,并且臂位于连接组件的上侧处。这允许臂的可接取性。上侧与下侧相对。因此,连接组件的其余部分位于臂和支撑件之间。可能的支撑件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CB),特别是柔性PCB。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连接组,其包括连接组件和隔板,其中连接组件位于隔板的容座中,其中致动部段可通过容座的开口接取。同样,接取可以由接取空间、特别是如上所述的接取通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容座是管状的。它可以沿着连接方向和逆着连接方向敞开,并且在径向方向上被封闭。
开口可以是前部开口或外部开口。
连接器可以包括用于至少一个接触元件的至少一个接触元件容座。接触元件可以插入到接触元件容座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接触元件可以在模制步骤期间包覆模制并固定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
连接器可以适于通过插接连接到配合连接器。连接器可以是公连接器,而配合连接器可以是母连接器,或者反之亦然。
接触元件可以适于沿插接方向插接。插接方向可以是连接方向。例如,至少一个接触元件和配合接触元件可以是细长的并且沿着插接方向延伸。
优选地,远端是电缆侧端,即电缆进入连接器的其余部分(例如连接器的基部主体)的端部。
附图说明
现在将使用有利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以示例性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可能的配置,然而,其中如上所述的各个特征可以彼此独立地提供或者可以省略。
在附图中:
图1是附接到电缆的连接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应变消除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基部主体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是连接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是连接组的另一示意性透视图;
图6是图5的连接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7是图3的基部主体的另一示意性透视图;以及
图8是图2的应变消除装置的另一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描绘了连接器100、配合连接器200、连接组件300和连接组500的示例性实施例。
连接器100适于沿着连接方向C连接到配合连接器200。如图4、图5和图6中可见,配合连接器可通过隔板400的容座403接取。隔板400安装到例如电气设备的壳体407。隔板400的安装板405用螺钉406安装到壳体407。
连接器100是插头,其可以通过在近端101处插入而连接到配合连接器200。插接方向P平行于连接方向C。连接器100的接触元件15实施为插座14,插座14沿着连接方向C伸长并且用于接触配合连接器200上的配合接触元件215。配合接触元件215包括适于插入接触元件15中的插针216。插针216从配合连接器200的背面向下延伸到PCB 511形式的支撑件510。
连接器100包括远离连接器100的基部部段70延伸的臂60。臂60基本上沿着延伸方向E延伸,参见例如图2,延伸方向E基本上在与连接方向C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延伸方向E和连接方向C之间,存在大约10°至20°的角度。延伸方向E可以被定义为从臂的靠近基部部段70的中心点延伸到臂60的前端的中心点。
在臂60的端部部段73处,定位有用于将连接器100紧固到配合连接器200的紧固元件41。紧固元件41是闩锁元件42,当连接器100与配合连接器200配合时,闩锁元件42自动地与配合连接器200上的配对闩锁元件242闩锁。
闩锁元件42包括在径向方向R上突出的闩锁突起43。径向方向R垂直于连接方向C。为了实现臂60的自动偏转,闩锁元件42在前部包括偏转面44,偏转面44相对于连接方向C倾斜。
在配合状态下,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闩锁元件42的闩锁面45与配合连接器200的配对闩锁面245接触。闩锁面45是台阶的一部分并且与连接方向C相反地朝向。因此,逆着连接方向C作用在附接到连接器100的电缆1上的应变或力7经由臂60传递到配合连接器200。在接触元件15和配合接触元件215之间仅存在很小的力。因此,紧固元件41将连接器100紧固在配合连接器200处。
基部部段70比接触元件15所在的接触部段11更靠近连接器100的远端102。因此,操作者更容易通过容座403的前侧接取臂60。操作者可以通过在致动方向A上推动或按压臂60的致动部段95来释放闩锁连接。推动或按压可以例如通过手指或通过工具来完成。于是,臂60从其中紧固元件41处于紧固位置131的紧固状态121进入其中紧固元件41处于释放位置的释放状态。通过推动,紧固元件41沿着平行于致动方向A的偏转方向D偏转,并且闩锁脱离接合。于是,连接器100可以与配合连接器200分离。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臂60是应变消除装置40的一部分,其可以在安装部段12处安装到连接器100的基部主体10。安装部段12位于接触部段11和远端102之间。
在本示例中,安装部段12被实施为接合部段20。它包括沿着基部主体10的周向方向U以圆形方式延伸的凹槽或通道29。通道29包括逆着连接方向C朝向的第一侧壁26、与第一侧壁26相对并面向连接方向C的第二侧壁27。底壁28在第一侧壁26和第二侧壁27之间延伸。通道29径向向外敞开。它用于接收和接合应变消除装置40的开口环50。
臂60经由基部部段70附接到开口环50。所有三个部分都是一体的。应变消除装置40是由一种类型的材料制成的单个元件,该材料优选地不同于制造基部主体10的材料。例如,应变消除装置40可以由包括纤维的塑料制成,以实现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基部主体10可以由可以容易地模制的塑料制成。
在安装状态下,开口环50位于通道29中。由此,沿着连接方向C和与连接方向C相反地实现应变消除装置40和基部主体10之间的形状配合或正配合。由第一侧壁26形成的接合面21与连接方向C相反朝向,因此阻挡开口环50相对于基部主体10沿连接方向C的移动。至少当力7试图将连接器100拉离配合连接器200时,接合面21抵靠开口环50的配合接合面51。
类似地,由第二侧壁27形成的配对接合面22通过以开口环50上的配合配对接合面52的方式阻止开口环50相对于基部主体10逆着连接方向C的移动。
因此,在基部部段70处,除了公差之外,臂60沿着和逆着连接方向C相对于基部主体10没有或几乎没有移动是可能的。此外,由于开口环50和接合部段20的接合,基部部段70不能径向向内或向外移动。
此外,基部部段70沿着与径向方向R和连接方向C垂直的切向方向T的旋转被装置键配合元件55和连接器键配合元件25的接合阻挡。如在图2、图7和图8中可以最佳地看到的,装置键配合元件55形成为从开口环50的端部59径向向内突出的突起,并且与连接器键配合元件25互锁,连接器键配合元件25形成为径向向外敞开的孔或凹部。
为了实现紧密配合,开口环50的在两个装置键配合元件55之间的内周边的部段54等于或略小于两个连接器键配合元件25之间的周边的部段24。所述部段可以特别地由装置键配合元件55和连接器键配合元件25的止动面125限定。
开口环50和臂60以及因此整个应变消除装置40关于对称平面S2镜像对称。这导致力的良好分布。
基部部段70和臂60与开口环50的端部59之间的开口间隙58径向相对地定位,以使得能够进行简单的安装。臂60位于两个端部59之间的中间。
开口环50基本上是圆形的。
在包括径向方向R和连接方向C的平面中,其横截面是矩形的并且基本上匹配通道29的敞开的矩形横截面。矩形的长边径向向内朝向和向外朝向,矩形的短边沿着连接方向C朝向和与连接方向C相反朝向。沿着连接方向C测量的开口环50的宽度151大约是沿着径向方向R测量的厚度153的两倍,以实现良好的机械稳定性。
由开口环50限定的平面O垂直于连接方向C。
开口环50的形心57位于对称平面S2和平行平面X中,该平行平面X平行于通过开口环50的中心的平面S1。形心57应被理解为几何重心,并且如果开口环50的密度是均匀的,则与重心相同。在所描绘的情况下,由于开口间隙58,形心57朝向基部部段70略微偏移。
为了在闩锁元件42沿着偏转方向D偏转时保持开口环50上的力较低,当沿着连接方向C观察时,紧固元件1位于由开口环50限定的内部空间53内。
特别地,当沿着连接方向C观察时,紧固元件41的最外点和开口环50的形心57之间的径向距离145与开口环50的最内点和开口环50的形心57之间的径向距离146的比率小于0.8。
连接器100适于臂60的闩锁部段92的向内偏转。致动部段95沿其整个长度与基部主体10径向间隔开。为了允许致动部段95和闩锁元件42所在的闩锁部段92向内偏转,基部主体10包括第一凹部16和第二凹部17,第二凹部17位于接触部段11处。第一凹部16和第二凹部17包括相对于连接方向C倾斜的面。这提高了基部主体10的机械稳定性。闩锁部段92可径向偏转。
臂60与连接器100的其余部分径向间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允许闩锁元件42的偏转长度在闩锁高度47的1至5倍之间。闩锁高度47在此等于闩锁面45沿着偏转方向D的高度。这可以在闩锁部段92与连接器100的其余部分间隔开闩锁高度47的1至5倍之间时实现。
致动部段95延伸超过接触部段11的长度的60%。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其在接触部段11的几乎整个长度上延伸。由于杠杆效应,位于闩锁部段95和基部部段之间的致动部段95不必像闩锁部段95那样多地偏转。仅需要闩锁高度47的一部分的致动以释放闩锁连接。
闩锁部段95是位于臂60的自由端处的端部部段73。
当安装时,开口环50几乎沿着基部主体10的整个周边延伸,例如围绕连接方向C延伸超过300°。在未安装状态下,开口环50围绕形心57延伸超过300°。
连接器100可以以力传递方式安装到电缆1,例如在附接部段13处。然后,力7可以主要从电缆1到达接合部段20、开口环50、臂60和紧固元件41到达配合连接器200的配合紧固元件241。因此,机械连接与电接触解耦。
臂60包括从基部部段70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段71、从第一延伸部段71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段72和从第二延伸部段72延伸的端部部段73。
基部部段70的外部面80基本上平行于连接方向。第一延伸部段71的外部面81相对于连接方向以第一角度171倾斜。第二延伸部段72的外部面82相对于连接方向C以第二角度172倾斜,第二角度172大于第一角度171。一方面,这允许连接器100容易地插入容座403中,并且另一方面保持为了第二凹部17必须移除的材料的体积较小,使得基部主体10在机械上稳定。面80、81、82、83被示出为是平面的。
臂60的宽度62沿着连接方向C或延伸方向E直到端部部段73保持基本恒定。宽度62垂直于延伸方向E和径向方向R测量。
沿着径向方向R测量的臂60的厚度63沿着延伸方向E或连接方向C减小。
结合起来,臂60的横截面面积沿着延伸方向E或连接方向C减小。因此,端部部分73可以容易地偏转,而臂60在基部部段70附近是稳定的。为了使臂60的扭转最小化,宽度62与厚度63的比率沿着延伸方向E或连接方向C增加。臂60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
沿着连接方向C测量的臂的自由长度61与开口环50的最大外直径56的比率约为2。这是致动部段95的稳定性和可接取性之间的良好折衷。
为了允许容易的连接,端部部段73基本上平行于连接方向C。
为了垂直于连接方向C并垂直于偏转方向D引导臂60,特别是相对于配合闩锁元件242引导闩锁元件42,臂60包括两个侧向引导面66。侧向引导面66的部分是闩锁元件42的部分。两个侧向引导面66在臂60的端部处位于臂60的相对侧上,并且面向相反的方向,即沿着垂直于连接方向C和偏转方向D的侧向方向L朝向和与该侧向方向L相反朝向。侧向引导面66适于在配合过程期间接合配合连接器200的配对侧向引导面266。特别地,连接器100和配合连接器200被构造成使得在接触元件15接触配合接触元件215之前,侧向引导面66接触(或者如果对准完美,则至少重叠)配对侧向引导面266。
在连接器100和配合连接器200沿着连接方向C彼此间隔开的未示出的预安装状态下,至少一个侧向引导面66和配合的配对侧向引导面266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元件15和对应的配合接触元件215之间的每个距离。
为了限制配合连接器200朝向连接器100的移动,沿着连接方向C朝向的止动面69位于臂60上。对应的配对止动面269位于配合连接器200上。
当连接器100与配合连接器200配合时,可从外部接取致动部段95。存在接取空间310。接取空间310可以例如是在若干方向上敞开的敞开接取空间310,参见图1。特别地,接取空间310包括接取通道320(参见图4),其可以是例如柱形的。接取通道320可以表示手指(例如测试手指)或限定工具的可接取性。这种可接取性可以由官方或公司标准定义。所描绘的直接取通道320从致动部段95延伸到外部的点。
连接器100包括位于接合部段20和远端102之间的绝缘套环19。绝缘套环19径向向外突出,沿着整个周边延伸并形成接合部段20的第二侧壁27。由绝缘套环19限定的平面平行于由安装状态下的开口环50限定的平面O。
如图5和图6中可见,配合连接器200在连接组件300的下侧安装到支撑件510,并且臂60位于连接组件200的与下侧相对的上侧。
配对紧固元件241包括配对闩锁元件242。配对闩锁元件是环243的一部分,环243在其背侧上具有配对闩锁面245。配对紧固元件242和环243不逆着连接方向C从配合连接器200的其余部分突出。环243的前部面与配合连接器200的其余部分的最前部分成平面。
图5和图6示出了附加壳体505,其可以通过卡口机构409安装到连接器以用于保护目的。密封件408用于密封与壳体505的连接。
如图6中可见,示例性电缆1包括具有内部导体3的电线4,内部导体3电连接到接触元件15。
在图1、图4和图6中,可以看到用于将电缆1的外部屏蔽层连接到另一部分的笼110。
接触部段12沿着连接方向C的延伸可以被限定为最长接触元件15沿着连接方向C的延伸。
表述“更靠近”可以理解为使得一个元件的最远或最遥远部分比第二元件的最近部分更靠近远端102。在当前情况下,基部部段的最远部分可以比任何接触元件15的最近部分更靠近远端102。
应变消除装置40可重复地从连接器100的其余部分(特别是基部主体10)拆卸。在其他实施例中,应变消除装置40可以使得其仅可附接一次。例如,环的端部可以彼此焊接。
在所描绘的示例中,臂60通过开口环50安装到基部主体10。在其他实施例中,臂可以通过不同的机构附接,例如通过插针和插座机构、通过胶合、超声波焊接或压入连接。
此外,臂60被示出为与连接器100的其余部分分离。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臂可以与连接器100的其余部分成一体,特别是与基部主体10成一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端102是电缆侧端103,电缆1在该电缆侧端103处进入连接器100。在其他实施例中,线缆侧端102可以与远端12不同。
附图标记
1 电缆
3 内部导体
4电线
5屏蔽件
7力
10基部主体
11接触部段
12安装部段
13附接部段
14插座
15接触元件
16第一凹部
17第二凹部
19绝缘套环
20接合部段
21接合面
22配对接合面
24周边的部段
25连接器键配合元件
26第一侧壁
27第二侧壁
28底壁
29通道
40应变消除装置
41紧固元件
42闩锁元件
43闩锁突起
44偏转面
45闩锁面
47闩锁高度
50开口环
51配合接合面
52配合配对接合面
53内部空间
54周边的部段
55装置键配合元件
56外直径
57形心
58开口间隙
59端部
60臂
61长度
62宽度
63厚度
66侧向引导面
69止动面
70基部部段
71第一延伸部段
72第二延伸部段
73端部部段
80基部部段的外部面
81第一延伸部段的外部面
82第二延伸部段的外部面
83端部部段的外部面
92闩锁部段
95致动部段
100 连接器
101 近端
102 远端
103 电缆侧端
110 笼
121 紧固状态
125 止动面
131 紧固位置
145 距离
146 距离
151 宽度
153 厚度
171 第一角度
172 第二角度
200 配合连接器
210 基部主体
211 接触部段
215 接触元件
216 插针
241 配对紧固元件
242 配对闩锁元件
243 环
245 配对闩锁面
266 配对侧向引导面
269 配对止挡面
300 连接组件
310 接取空间
320 接取通道
400 隔板
403 容座
405 安装板
406 螺丝
407 壳体
408 密封件
409 卡口机构的部分
410 开口
500 连接组
505 壳体
510 支撑件
511PCB
A致动方向
C连接方向
D偏转方向
E延伸方向
L侧向方向
O平面
P插接方向
R径向方向
S1 通过中心的平面
S2 对称平面
T切向方向
U周向方向
X平行平面

Claims (14)

1.一种连接器(100),用于沿着连接方向(C)在所述连接器(100)的近端(101)处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器(100)包括:
接触部段(11),适于固定至少一个接触元件(15),
基部部段(70),以及
臂(60),所述臂(60)基本上沿着所述连接方向(C)从所述基部部段(70)延伸,
其中,所述臂(60)包括用于逆着所述连接方向(C)紧固所述连接器(100)的至少一个紧固元件(41),
其中,所述基部部段(70)定位成比所述接触部段(11)更靠近所述连接器(100)的远端(102),所述远端(102)沿着所述连接方向(C)与所述近端(101)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100),其中,所述臂包括致动部段(95),其中,所述紧固元件(41)能够通过所述致动部段(95)处的致动而从紧固状态(121)转换到释放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100),其中,所述致动部段(95)适配为能够从外部接取。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00),其中,所述臂(60)包括至少一个侧向引导面(66),用于沿着侧向方向(L)或逆着侧向方向(L)引导所述紧固元件(4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00),其中,所述臂(60)包括从所述基部部段(70)延伸的第一延伸部段(71)、从所述第一延伸部段(71)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段(72)以及从所述第二延伸部段(72)延伸的端部部段(7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紧固元件(41)包括闩锁元件(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闩锁元件(42)包括径向向外突出的闩锁突起(43)。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臂(60)的包括所述闩锁元件(42)的闩锁部段(92)能够径向向内偏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臂(60)是应变消除装置(40)的一部分,所述应变消除装置(40)用于将作用在所述连接器(100)上的机械应变至少部分地与所述连接方向(C)相反地传递到所述配合连接器(200)上,其中,所述应变消除装置(40)能够安装到所述连接器(100)的其余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应变消除装置(40)包括开口环(50),其中所述臂(60)从所述开口环(50)突出,并且其中所述连接器(100)包括用于所述开口环(50)的接合部段(20),所述接合部段(20)包括面向所述连接器(100)的远端(102)的至少一个接合面(2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沿着所述连接方向(C)观察时,所述紧固元件(41)的最外点和所述开口环(50)的形心(57)之间的距离(145)与所述开口环(50)的最内点和所述开口环(50)的形心(57)之间的距离(146)的比率小于0.8。
12.一种连接组件(300),包括配合连接器(200)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00),其中,在所述连接器(100)和所述配合连接器(200)沿着所述连接方向(C)彼此间隔开的预安装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侧向引导面(66)和配合的配对侧向引导面(266)之间的距离小于接触元件(15)和对应的配合接触元件(215)之间的每个距离。
13.一种连接组件(300),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00)和连接到所述连接器(100)的配合连接器(200),其中,所述致动部段(95)能够从外部接取。
14.一种连接组(500),包括隔板(400)和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组件(300)位于所述隔板(400)的容座(403)中,其中所述致动部段(95)能够通过所述容座(403)的开口(410)接取。
CN202311289684.7A 2022-10-07 2023-10-07 连接器、连接组件和连接组 Pending CN1178559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N202241057415 2022-10-07
IN202241057415 2022-10-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5946A true CN117855946A (zh) 2024-04-09

Family

ID=88372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89684.7A Pending CN117855946A (zh) 2022-10-07 2023-10-07 连接器、连接组件和连接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20684A1 (zh)
EP (1) EP4350896A1 (zh)
JP (1) JP2024055811A (zh)
KR (1) KR20240049188A (zh)
CN (1) CN117855946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9989B1 (en) * 2002-05-30 2003-09-16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connector having integrally formed metal latch and cable strain relief
US7195510B2 (en) * 2004-09-16 2007-03-27 Anderson Power Products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s with latching assemblies and methods thereof
US20070141886A1 (en) * 2005-12-20 2007-06-21 Feller Gmbh Attachment part
DE102007012365B3 (de) * 2007-03-14 2008-07-03 Yamaichi Electronics Deutschland Gmbh Zugentlastung
EP2955797A1 (en) * 2014-06-13 2015-12-16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able strain relief
DE102016116937B4 (de) * 2016-09-09 2019-10-02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Schirmble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20684A1 (en) 2024-04-11
EP4350896A1 (en) 2024-04-10
JP2024055811A (ja) 2024-04-18
KR20240049188A (ko)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0753B2 (en) Electric socket
US8328579B2 (en) Shield case an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US9153898B2 (en) Shielded enclosure assembly for at least one in particular standardized connector on a cable
CN111525354B (zh) 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8511984B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10422966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system
US20140017928A1 (en) Lockable mating connector
US7959475B2 (en) Cable-arraying for connectors
US6394840B1 (en) Contact securing sleeve for use with a coaxial cable
EP2815464B1 (en) Housing for a contact device
KR20160010362A (ko) 인클로저 조립체
JP7333286B2 (ja) コネクタ
US20210055482A1 (en) Optical fiber adapter
BR102020022617A2 (pt) Suporte de contato para conectores de encaixe elétricos e respectivos conectores
JPH11514788A (ja) 電気コネクタ用キーイングシステム
CN113036554B (zh) 一种直通插头
TW202025568A (zh) 高速推拉自鎖連接器及連接器組合
JP5278078B2 (ja) コネクタ
CN117855946A (zh) 连接器、连接组件和连接组
EP1206014B1 (en) Panel attachment configuration for a connector
CN217087011U (zh) 连接器组件
US20110111613A1 (en) Rotatable power adapter
CN114665326A (zh) 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合
US6575639B2 (en) Optical adapter
CN217983721U (zh) 组立式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