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50040A - 图像产生单元、抬头显示hud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图像产生单元、抬头显示hud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50040A
CN117850040A CN202311815662.XA CN202311815662A CN117850040A CN 117850040 A CN117850040 A CN 117850040A CN 202311815662 A CN202311815662 A CN 202311815662A CN 117850040 A CN117850040 A CN 117850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djusting
image generation
generation unit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156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淡昆
饶轶
刘治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156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500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50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500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产生单元、抬头显示HUD系统及车辆;其中,所述图像产生单元,应用于抬头显示HUD系统,其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匀光元件、中继系统、光调制单元及成像镜头;其中,所述匀光元件、所述中继系统及所述成像镜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调节补偿机构,所述调节补偿机构用于调整相应光学元件在光路中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产生单元,通过在光路中设定至少一处调节补偿机构,可补偿零件加工公差和组装累计公差,既可以保证图像产生单元的光学性能又能提升生产良率。

Description

图像产生单元、抬头显示HUD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学投影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图像产生单元、一种抬头显示HUD系统、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HUD是一种车载视觉辅助系统,其中最关键的是图像产生单元(PGU),包含了TFT-LCD显示技术、DLP数字光处理技术和LCOS光学反射式投影技术和LBS激光扫描投影技术,PGU光学系统有多个光学元件及结构零件组装而成,每个零件本身加工误差以及组装定位误差会累计出较大的公差链,从而影响PGU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降低生产良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产生单元、抬头显示HUD系统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产生单元,所述图像产生单元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匀光元件、中继系统、光调制单元及成像镜头;
其中,所述匀光元件、所述中继系统及所述成像镜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调节补偿机构。
可选地,所述图像产生单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主体部;
所述光源、所述匀光元件、所述中继系统及光调制单元均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内;
其中,所述匀光元件通过第一调节补偿机构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中继系统通过第二调节补偿机构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调节补偿机构用于调整相应光学元件在光路中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镜筒部,所述成像镜头设置于所述镜筒部内;
所述镜筒部包括外镜筒及与外镜筒套设连接的内镜筒,且所述外镜筒与所述内镜筒之间通过第三调节补偿机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补偿机构及所述第二调节补偿机构均包括用于承载光学元件的支架以及多个调节件,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多个调节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其中,任一所述调节件被配置为能够单独进行转动或与其他的所述调节件同步转动,以调整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可选地,在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被配置为用于抵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和/或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补偿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及多个第一调节件;
所述匀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调节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任一所述第一调节件被配置为能够单独转动或与其他的所述第一调节件同步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一支架调整所述匀光元件与所述光源和/或所述中继系统在光路中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匀光元件为复眼透镜或光棒。
可选地,所述中继系统包括:
场镜组;及
第一反射元件和第二反射元件,所述第一反射元件设置于所述场镜组的光路中,所述第二反射元件设置于所述场镜组的出光侧与所述光调制单元的入光侧之间;
所述第二调节补偿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及多个第二调节件;
所述第二反射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调节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任一所述多个第二调节件被配置为能够单独转动或与其他的第二调节件同步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二支架调整所述第二反射元件与所述场镜组和/或所述光调制单元在光路中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三调节补偿机构包括第三调节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外镜筒上的第一连接孔和设置于所述内镜筒上的多个第二连接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调节件形成螺纹配合;
所述第三调节补偿机构用以使所述外镜筒与所述内镜筒可相对旋转或沿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成像镜头包括沿同一光轴设置的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分设在所述外镜筒及所述内镜筒内。
可选地,所述光调制单元包括全反射棱镜及DLP光处理器;或,
所述光调制单元包括偏振棱镜及LCOS反射式液晶光处理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HUD系统,所述抬头显示HUD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抬头显示HUD系统。
本申请的一个有益效果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产生单元,在图像产生单元PGU的光路中,在三个较为关键的位置处至少择一处设置调节补偿机构用于调整相应的光学元件在光路中的位置,可以实现补偿零件加工公差和/或组装累计公差,如此既可以保证图像产生单元PGU的光学性能又能提升生产良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产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产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产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产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光源;200、匀光元件;300、中继系统;310、场镜组;320、第一反射元件;330、第二反射元件;400、光调制单元;410、棱镜;420、光处理器;500、成像镜头;600、外壳;610、主体部;620、镜筒部;621、外镜筒;6211、第一连接孔;622、内镜筒;700、第一支架;710、第一调节件;800、第二支架;810、第二调节件;900、第三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产生单元、抬头显示HUD系统及车辆进行详细地描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产生单元PGU,应用于抬头显示HUD系统。参见图1,所述图像产生单元PGU,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100、匀光元件200、中继系统300、光调制单元400及成像镜头500;其中,所述匀光元件200、所述中继系统300及所述成像镜头50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调节补偿机构,所述调节补偿机构用于调整相应光学元件在光路中的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产生单元,在图像产生单元PGU的光学系统中,在三个较为关键的位置处至少择一处设置调节补偿机构,调节补偿机构用于调整相应的光学元件在整个光路中的位置,目的是为了实现补偿零件加工公差和/或组装累计公差,如此既可以保证图像产生单元PGU的光学性能又能提升生产良率。
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产生单元的光学方案,为了能补偿零件本身加工误差以及组装定位误差,对光路中关键的三处位置,参见图1,分别为匀光元件200的位置、中继系统300的位置及成像镜头500的位置至少择其一设置调节补偿机构。
具体地,在所述匀光元件200的位置处设置一调节补偿机构,可以用于调整所述匀光元件200在光路中相对于所述光源100和/或所述中继系统300的位置。在此处设置的调节补偿机构,可用来确保经所述光源100发出的光线,能够最大效率进入到所述匀光元件200中进行匀光,这样可以提升匀光效果。同时,还可以确保经过所述匀光元件200的光线可最大效率通过所述中继系统300后到达所述光调制单元400及所述成像镜头500。
其中,所述光源100,参见图1,其包括发光单元及准直单元,准直单元用于对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准直,可以将光线准直为平行光束。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例如为LED,也可是LD。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例如可以发出RGB光线。
其中,所述匀光元件200用于让所述光源100发出的光线通过,并对通过的光线进行匀光,还可以将匀光后的光线进行会聚后出射。
具体地,在所述中继系统300的位置处设置一调节补偿机构,可以用来确保经过所述中继系统300和所述光调制单元400的光线,既可以最大效率的进入到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中的如DLP数字处理器(可参见图1中的光处理器420)表面,又可以全面覆盖DLP数字处理器有效区,从而降低所述图像产生单元PGU最终投影的图像中色变和暗带等不良情况,可以很好的提升像质。
其中,所述中继系统300用于将匀光后的光线收聚到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中。
具体地,在所述成像镜头500的位置处设置一调节补偿机构,可以用来补偿所述成像镜头500及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中的主要部件(参见图1中的棱镜410及光处理器420)的加工和组装误差,确保带有图像信息的光线经过所述光调制单元400和所述成像镜头500,在扩散片Diffuser(图1中未示出)上呈现高清的图像,这样可以提升图像产生单元PGU的MTF良率和HUD系统的光学效果。
其中,所述成像镜头500可以包括多个沿同一光轴设置的透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产生单元PGU,在其光学系统中可以包括三处调节补偿设计方案,对于不同的图像产生单元PGU,可以选择使用其中的一处或两处或三处皆可。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至图3,所述图像产生单元PGU包括外壳600,所述外壳600包括主体部610;所述光源100、所述匀光元件200、所述中继系统300及光调制单元400均设置于所述主体部610内;其中,所述匀光元件200通过第一调节补偿机构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所述中继系统300通过第二调节补偿机构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
对于所述图像产单元PGU,其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照明部分,包括所述光源100、所述匀光元件200及所述中继系统300;第二部分为成像部分,包括成像镜头500,而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为照明部分与成像部分的共用部分。
其中,所述光源100、所述匀光元件200、所述中继系统300及光调制单元400可以按设定的顺序及排列方式设置于一外壳600的主体部610的内腔中,而所述成像镜头500可以放置在专门的镜筒中。
根据上述示例,在所述匀光元件200及所述中继系统300的位置均设置了调节补偿机构,通过调整所述匀光元件200及所述中继系统300在光路中的位置,可以使二者与后方的所述光调制单元400形成较佳的光学匹配,可以很好的提升光学成像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及图4,所述外壳600包括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的镜筒部620,所述成像镜头500设置于所述镜筒部620内。所述镜筒部620包括外镜筒621及与外镜筒621套设连接的内镜筒622,且所述外镜筒621与所述内镜筒622之间通过第三调节补偿机构连接。
根据上述示例,参见图4,所述成像镜头500整体设置在一个专门的镜筒部620中,该镜筒部620与上述的主体部610连接形成了图像产生单元PGU的外壳600。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镜筒部620是由所述外镜筒621及所述内镜筒622套设连接组成的,且所述外镜筒621与所述内镜筒622之间还通过一调节补偿机构也即上述示例中提及的第三调节补偿机构进行连接。这使得所述外镜筒621与所述内镜筒622之间可以进行伸缩,还可以进行相对转动。由于所述外镜筒621及所述内镜筒622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成像的透镜,这样,通过所述第三调节补偿机构调整所述外镜筒621与所述内镜筒622的相对位置,就可以调整透镜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光学成像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见图2及图3,所述第一调节补偿机构及所述第二调节补偿机构均包括用于承载光学元件的支架以及多个调节件,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多个调节件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其中,任一所述调节件被配置为能够单独进行转动或与其他的所述调节件同步转动,以调整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610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也就是说,调节补偿机构的一种形式为:包括调节件及支架。
其中,所述调节件例如为带有螺纹的连接件,如螺丝。
其中,所述支架用于承载待调整的光学元件例如匀光元件200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610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被配置为用于抵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主体部610移动和/或转动。
参见图2及图3示出的方案,还可以在支架与主体部610之间增加弹性元件,在调整光学元件时,提供推力,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例如为弹簧或弹片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见图1及图2,所述第一调节补偿机构包括第一支架700及多个第一调节件710。所述匀光元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700,所述第一支架700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调节件710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任一所述第一调节件710被配置为能够单独转动或与其他的所述第一调节件710同步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一支架700调整所述匀光元件200与所述光源100和/或所述中继系统300在光路中的相对位置。
在所述匀光元件200的位置处设置第一调节补偿机构,可以用于调整所述匀光元件200在光路中相对于所述光源100和/或所述中继系统300的位置。所述第一调节补偿机构,可用来确保经所述光源100发出的光线,能够最大效率进入到所述匀光元件200中进行匀光,这样可以提升匀光效果。同时,还可以确保经过所述匀光元件200的光线可最大效率通过所述中继系统300后到达所述光调制单元400及所述成像镜头500。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匀光元件200为复眼透镜或光棒。
所述匀光元件200例如为复眼透镜。复眼透镜具有一定的匀光与整形作用,能够提高光斑亮度均匀性,并将圆形光斑改变为矩形光斑。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匀光元件20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复眼透镜,还可以为其他的匀光器件例如光棒等,本申请中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见图3,所述中继系统300包括:场镜组310及第一反射元件320和第二反射元件330,所述第一反射元件320设置于所述场镜组310的光路中,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设置于所述场镜组310的出光侧与所述光调制单元400的入光侧之间。所述第二调节补偿机构包括第二支架800及多个第二调节件810;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800,所述第二支架800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调节件810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其中,任一所述多个第二调节件810被配置为能够单独转动或与其他的第二调节件810同步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二支架800调整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与所述场镜组310和/或所述光调制单元400在光路中的相对位置。
根据上述示例,可以在所述中继系统中的第二反射元件330的位置处设置第二调节补偿机构,用来确保经过所述中继系统300和后方的光调制单元400的光线,既可以最大效率的进入到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中的如DLP数字处理器(可参见图1中的光处理器420)表面,又可以全面覆盖DLP数字处理器有效区,从而降低所述图像产生单元PGU最终投影的图像中色变和暗带等不良情况,可以很好的提升像质。
参见图1,所述场镜组310例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场镜、第二场镜及第三场镜;其中,第一场镜靠近所述匀光元件200,第三场镜可以靠近所述光调制单元40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场镜组310包括但不限于三个场镜。
所述场镜组310包含多个场镜,若多个场镜均沿同一光轴设置,会导致其在一个方向上占用面积较大,影响所述图像产生单元的光学架构的紧凑性及体积。因此,在本申请的一个例子中,参见图1,在所述场镜组310内引入了第一反射元件320,可以使所述场镜组310中的场镜分设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
如,所述第一场镜沿第一光轴设置,所述第二场镜及所述第三场镜沿第二光轴设置,所述第一光轴与所述第二光轴形成预设夹角,这样可以使所述场镜组310的布局更加紧凑。经所述第一场镜出射的光线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反射元件320反射至所述第二场镜。
参见图1,所述第一反射元件320与所述第一场镜可以形成45度夹角,且所述第一反射元件320与所述第二场镜也可以形成45度夹角,所述第二场镜与所述第三场镜沿同一光轴设置。
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位于所述场镜组310的出光侧与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之间。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可以将经所述场镜组310出射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中,该光线折转设计使得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与所述场镜组310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上,使得整个光学架构更加紧凑。
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元件320及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例如为反射镜。
参见图1,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与所述第三场镜可以形成45度夹角,且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与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也可以形成45度夹角,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与所述成像镜头500沿同一光轴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调节件710及所述第二调节件810均为螺丝。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参见图4,所述第三调节补偿机构包括第三调节件900,以及设置于所述外镜筒621上的第一连接孔6211和设置于所述内镜筒622上的多个第二连接孔(图4中未示出);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6211为条形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调节件900形成螺纹配合;所述第三调节补偿机构用以使所述外镜筒621与所述内镜筒622可相对旋转或沿轴向移动。
具体地,在所述成像镜头500的位置处设置了第三调节补偿机构,可以用来补偿所述成像镜头500及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中的主要部件(参见图1中的棱镜410及光处理器420)的加工和组装误差,确保带有图像信息的光线经过所述光调制单元400和所述成像镜头500,在扩散片Diffuser上呈现高清的图像,这样可以提升图像产生单元PGU的MTF良率和HUD系统的光学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成像镜头500包括沿同一光轴设置的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分设在所述外镜筒621所述内镜筒622内。
根据上述两个示例,通过所述第三调节补偿机构调整所述外镜筒621及所述内镜筒622的相对位置,例如二者相对旋转,或者所述内镜筒622的一部分缩进所述外镜筒621,这样可以对透镜之间的间距等进行调整,可以改善投影画面的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光调制单元400包括全反射棱镜及DLP光处理器;或,所述光调制单元400包括偏振棱镜及LCOS反射式液晶光处理器。
所述光调制单元400用于使照明光线转变为带有图像信息的成像光线,最终实现投影成像,
参见图1及图4,所述光调制单元5可以包括一棱镜410及一光处理器420。
例如,所述棱镜410为R-TIR棱镜,所述光处理器420为DLP光处理器。
例如,所述棱镜410为PBS棱镜,所述光处理器420为LCOS反射式液晶光处理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产生单元PGU,参见图1,其光源100中包括三个发光单元,该三个发光单元包括红光,绿光,蓝光,在经过准直元件后,该三个颜色的光线经过合光后进入匀光元件200,参见图2,可以在所述匀光元件200的位置处设置第一调节补偿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调节补偿机构,可提高光线经过准直后进入所述匀光元件200光通量,以及光线通过所述匀光元件200后到达所述中继系统300中第一反射元件320的光通量,经所述第一反射元件320反射后依次通过场镜组310及第二反射元件330;并且,参见图3,在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处设置了第二调节补偿机构,通过所述第二调节补偿机构,可以提升通过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后进入棱镜410后到达光处理器420的光通量,并覆盖光处理器420的有效区,光学经过所述光处理器420后通过成像镜头500出射,在所述成像镜头500的镜筒部620上设计了第三调节补偿机构,通过所述第三调节补偿机构,可以提高所述成像镜头500和所述光调制单元400中棱镜410及光处理器420的相对位置精度,提升图像产生单元PGU的MTF良率,从而提升HUD系统光学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抬头显示HUD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PGU。
例如,所述抬头显示HUD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由曲面反射镜系统及风档玻璃。其中,所述风档玻璃例如为车辆的前挡风玻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抬头显示HUD系统,又称车载视觉辅助系统,或平视显示器。将抬头显示HUD系统安装在车辆中,可以用于将车速、油量等车辆状态信息以及导航、危险警示等指示信息投影显示于驾驶员视线前方适宜的位置,从而保证驾驶员的视线能够不偏离前方的路面,消除了驾驶员低头查看仪表盘而产生的视觉盲区,利于增加行车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抬头显示HUD系统,可以是基于挡风玻璃的HUD系统,也可以是基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的HUD系统,对此不做限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抬头显示HUD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上述的图像产生单元及抬头显示HUD系统的实施例,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图像产生单元,应用于抬头显示HUD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线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100)、匀光元件(200)、中继系统(300)、光调制单元(400)及成像镜头(500);
其中,所述匀光元件(200)、所述中继系统(300)及所述成像镜头(50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调节补偿机构,所述调节补偿机构用于调整相应光学元件在光路中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产生单元包括外壳(600),所述外壳(600)包括主体部(610);
所述光源(100)、所述匀光元件(200)、所述中继系统(300)及光调制单元(400)均设置于所述主体部(610)内;
其中,所述匀光元件(200)通过第一调节补偿机构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所述中继系统(300)通过第二调节补偿机构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00)包括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的镜筒部(620),所述成像镜头(500)设置于所述镜筒部(620)内;
所述镜筒部(620)包括外镜筒(621)及与外镜筒(621)套设连接的内镜筒(622),且所述外镜筒(621)与所述内镜筒(622)之间通过第三调节补偿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补偿机构及所述第二调节补偿机构均包括用于承载光学元件的支架以及多个调节件,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多个调节件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
其中,任一所述调节件被配置为能够单独转动或与其他的所述调节件同步转动,以调整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610)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与所述主体部(610)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被配置为用于抵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主体部(610)移动和/或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补偿机构包括第一支架(700)及多个第一调节件(710);
所述匀光元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700),所述第一支架(700)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调节件(710)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
任一所述第一调节件(710)被配置为能够单独转动或与其他的所述第一调节件同步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一支架(700)调整所述匀光元件(200)与所述光源(100)和/或所述中继系统(300)在光路中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元件(200)为复眼透镜或光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系统(300)包括:
场镜组(310);及
第一反射元件(320)和第二反射元件(330),所述第一反射元件(320)设置于所述场镜组(310)的光路中,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设置于所述场镜组(310)的出光侧与所述光调制单元(400)的入光侧之间;
所述第二调节补偿机构包括第二支架(800)及多个第二调节件(810);
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800),所述第二支架(800)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调节件(810)与所述主体部(610)连接;
任一所述多个第二调节件(810)被配置为能够单独转动或与其他的第二调节件(810)同步转动,以通过所述第二支架(800)调整所述第二反射元件(330)与所述场镜组(310)和/或所述光调制单元(400)在光路中的相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补偿机构包括第三调节件(900),以及设置于所述外镜筒(621)上的第一连接孔(6211)和设置于所述内镜筒(622)上的多个第二连接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6211)为条形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调节件(900)形成螺纹配合;
所述第三调节补偿机构用以使所述外镜筒(621)与所述内镜筒(622)可相对旋转或沿轴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头(500)包括沿同一光轴设置的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分设在所述外镜筒(621)及所述内镜筒(622)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调制单元(400)包括全反射棱镜及DLP光处理器;或,
所述光调制单元(400)包括偏振棱镜及LCOS反射式液晶光处理器。
12.一种抬头显示HUD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产生单元。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抬头显示HUD系统。
CN202311815662.XA 2023-12-26 2023-12-26 图像产生单元、抬头显示hud系统及车辆 Pending CN1178500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5662.XA CN117850040A (zh) 2023-12-26 2023-12-26 图像产生单元、抬头显示hud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5662.XA CN117850040A (zh) 2023-12-26 2023-12-26 图像产生单元、抬头显示hud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50040A true CN117850040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2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15662.XA Pending CN117850040A (zh) 2023-12-26 2023-12-26 图像产生单元、抬头显示hud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500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81093C (en) Rear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KR20210008294A (ko) 근안 디스플레이용 세분 광학 개구를 구비한 프로젝터 구성 및 대응하는 광학 시스템
US10845591B2 (en) Split exit pupil heads-up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70285338A1 (en) Vehicular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KR20160073915A (ko) 초단초점 투사렌즈
US20170293140A1 (en) Split Exit Pupil Heads-Up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63490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head-up display
WO2017203916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7094394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系
US10495959B2 (en) Projector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thereof
US20190302451A1 (en) On-vehicle display system
US20140139928A1 (en) Display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with an imager and an image splitter
WO2020021773A1 (ja) 虚像表示装置
WO2019097868A1 (ja) 虚像表示装置
JP3702890B2 (ja) 光学組立体、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19144414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117850040A (zh) 图像产生单元、抬头显示hud系统及车辆
CN110673341A (zh) 一种hud远近景显示光学系统
WO2018207630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220057595A1 (en) Lens barrel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WO2021246001A1 (ja) 表示装置、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移動体
CN219417941U (zh) 光机、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CN219778042U (zh) 一种抬头显示系统及车辆
JP2019045605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0725294B2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