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6069A - 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及水上作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及水上作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6069A
CN117846069A CN202410056236.0A CN202410056236A CN117846069A CN 117846069 A CN117846069 A CN 117846069A CN 202410056236 A CN202410056236 A CN 202410056236A CN 117846069 A CN117846069 A CN 117846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rotary drilling
anchor rod
anchor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562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恒
彭茂军
向浩
林帅
罗智豪
郑双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CCCC Fourth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562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460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46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6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及水上作业方法,该操作平台可以使旋挖钻机在水上进行作业,旋挖法施工安全高效,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小,有利于施工附近建筑物的安全;该操作平台包括并排布置的两艘船体,两艘船体通过横梁连接,横梁设置在两艘船体的顶部,横梁顶部设置有底板,底板的左右两端均伸出船体左右两端的横梁一定距离,底板顶部设置有一台或多台旋挖钻机;底板的四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卷扬机,第一卷扬机上的锚索与次地锚连接,底板的水平中轴线上还设置有第二卷扬机,第二卷扬机上的锚索与主地锚连接;船体左右两端的横梁两端均伸出船舷,横梁伸出的两端上设置有锚杆平台,锚杆平台设置在横梁顶部,锚杆平台上设置有锚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及水上作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道疏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及水上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航道整治、港湾疏浚是确保航道通畅、保证船只安全通行的重要工程活动,其主要包括泥沙等沉积物、礁石等障碍物的清除工作。水下清礁通常采用水下钻孔爆破法、重锤冲击法以及钻孔分裂法等方法,其中,水下钻孔爆破法是水下清礁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水下钻孔爆破法通常是采用水下钻孔器械在礁石上钻设爆破孔,在爆破孔内埋设雷管、炸药等爆破材料,利用爆破材料爆炸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使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或破坏,然后采用清渣船进行清挖。
水下钻孔爆破法施工通常会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水下钻孔爆破清除水下礁石,需要用到雷管、炸药等具有较强危险性的爆破材料,在爆破施工过程中,爆破材料的检测、加工和盲炮处理这几个薄弱环节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其二、水下钻孔爆破不仅会产生爆破振动、冲击振动和触地振动,还会产生水击波、爆破涌浪等危险源,这会对施工人员、施工船舶、江中生物以及陆上临近的建筑物和居民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特别是在内河对临近已建成码头的礁石进行清礁时,容易造成码头前沿基床或桩基损坏,对临近堤防、桥梁等结构的礁石进行清礁时,也会危及其结构安全。其三、在水下进行钻孔爆破清礁过程中,需要在待清礁位置的附近对保护对象进行监测,划定危险区域,严格控制单次起爆炸药量,必要时,还需要对重要建筑物采取气泡帷幕等防护措施,施工时封航警戒,其施工时间不可控、施工难度大、成本不易控制。
申请公布号为CN11028454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清礁船及其水下礁石清理方法”,其中公开了船体一端端部设置有水下破碎系统,水下破碎系统包括安装在船体甲板上的能够实现三维空间移动的机械臂,机械臂前端设置有破碎装置,船体上还设置有定位桩定位装置。该专利可以方便快捷、稳定可靠地实现对水底礁石的破碎清理,恢复航道的畅通,且不会对水底栖生物造成直接危害,能耗低、污染少且环保性高。然而,破碎装置破碎礁石后,礁石会堆积在破碎位置,影响后续的礁石破碎过程,破碎的礁石达到一定的方量后,才采用抽吸设备将礁石抽吸清理掉,礁石的破碎和清理过程会产生干涉,影响礁石清理效率。
因此,在靠近码头、船闸等既有构筑物的区域进行航道疏浚的过程中,如何减小疏浚过程对既有构筑物及疏浚区域周围的通行船只的影响,提高疏浚设备的疏浚效率和适用范围,减少疏浚难度和疏浚成本,是航道疏浚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及水上作业方法,该操作平台能够使旋挖装置水上作业,航道疏浚作业安全、环保、高效,能够减小对疏浚区域附近既有构筑物和通行船只的影响,降低施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
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包括:并排布置的两艘船体,两艘船体通过横梁连接,所述横梁设置在两艘船体的顶部,横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艘船体的船舷处,多根横梁沿船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横梁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横梁顶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均伸出船体左右两端的横梁一定距离,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一台或多台旋挖钻机;所述底板的四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卷扬机,所述第一卷扬机上的锚索与次地锚连接,所述底板的水平中轴线上还设置有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二卷扬机靠近底板端部设置,所述第二卷扬机上的锚索与主地锚连接;所述船体左右两端的横梁两端均伸出船舷,所述横梁伸出的两端上设置有锚杆平台,所述锚杆平台设置在横梁顶部,所述锚杆平台沿横梁长度方向延伸至底板,所述锚杆平台上设置有锚杆。
优选的,所述横梁和底板均设置在船体的中部位置,所述底板的一侧的船体设置有机舱,另一侧的船体为船头,所述第二卷扬机设置在靠近船头的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横梁与船体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三角铁,所述三角铁设置在船体的船舱内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靠近船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设置在底板上,第二端从底板延伸出船体,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穿过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锚杆平台采用钢板,所述锚杆平台与横梁焊接,所述锚杆平台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锚杆的其中一侧侧面上沿锚杆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锚杆的底部设置有锯齿,所述锚杆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锚杆高度的锚杆调节装置,所述锚杆调节装置包括齿轮机,所述齿轮机与锚杆上的齿条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锚杆调节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长度不大于第二横杆的长度,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与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还设置有与第一横杆相互平行的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端的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三横杆之间还设置有两根加强杆,两根加强杆交叉设置;所述锚杆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架之间,所述锚杆上的齿条所在平面与支架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每个所述支架的第一横杆顶部设置有两个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分别靠近第一横杆的两端设置,每个所述支架的第二横杆顶部设置有两个轴承座,所述第二横杆上的轴承座与第一横杆上的轴承座同轴,两个所述支架通过限位轮连接,所述限位轮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轴承座上。
优选的,所述齿轮机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与锚杆上的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轮通过齿轮支架支撑,所述齿轮支架设置在支架底部的两个轴承座之间,所述齿轮支架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齿轮同轴设置,所述齿轮支架上还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减速机上还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支架底部安装在锚杆平台上,所述齿轮支架安装在锚杆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船体上设置有两台旋挖钻机,两台旋挖钻机分别靠近底板的南北两端设置,所述出料装置设置在两台旋挖钻机的旋转半径内。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与旋挖钻机相对设置;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两组轨道,两组所述轨道分别靠近底板的南北两端设置,所述旋挖钻机和配重装置均设置在轨道上。
一种旋挖装置水上作业方法,采用前述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所述旋挖装置水上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疏浚区域分段,每段长度根据操作平台的船舱长度确定;
步骤二、对待疏浚区域进行扫床检测,根据检测数据,确定每段内没有到达设计水深的位置,将该位置记为施工位置,对施工位置进行布孔定位并编号,确定每个孔位的钻孔深度;
步骤三、将操作平台行驶至第一段疏浚区域,通过第一卷扬机和锚索、第二卷扬机和锚索移动操作平台,结合RTK定位点对操作平台的位置进行定位,使旋挖钻机位于施工位置的上方;
步骤四、调节锚杆,使锚杆插入河床中,固定操作平台;
步骤五、根据布孔位置和深度,采用旋挖钻机钻孔取渣,旋挖钻机取出的渣料存放于出料装置中,出料装置将渣料运输至岸上或其他船体上;
步骤六、第一段疏浚区域疏浚完成后,调节锚杆,使锚杆与河床分开,将操作平台依次移动到其他疏浚区域施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横梁将两艘船体连接成整体结构的操作平台,能够使旋挖钻机在水上作业,相对于水下钻孔爆破方法,旋挖法清礁作业安全高效,能够减小对作业附近建筑物的影响,降低施工成本。
通过在横梁上铺设底板,在底板的四脚位置设置四台第一卷扬机、在底板的中轴线上设置第二卷扬机,第一卷扬机上的锚索与次地锚连接,第二卷扬机的锚索与主地锚连接,能够调节船体的位置;通过在船体上设置RTK定位点,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结合GPS能够对船体的移动位置进行精确定位。船体左右两端的横梁分别伸出船舷,横梁伸出船体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锚杆,锚杆伸入到水下能够固定船体,抵消旋挖钻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扭力,保证船体的平稳性。
通过在船体上设置出料装置,出料装置能够将旋挖钻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礁石运输至礁石堆放点处,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的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出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锚杆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锚杆调节装置结构侧视图。
图中标识:1-船体,2-横梁,3-底板,4-旋挖钻机,5-锚杆,6-第一卷扬机,7-次地锚,8-锚杆平台,9-第一电机,10-料斗,11-传送带,12-主地锚,13-齿轮机,14-三角铁,15-限位轮,16-轴承座,17-链条,18-主动轮,19-减速机,20-第二电机,21-齿轮,22-从动轮,23-机架,24-支撑架,25-RTK定位点,26-轨道,27-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考图1~图3,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包括并排布置的两艘船体1,两艘船体1通过横梁2连接,横梁2设置在两艘船体1的顶部,横梁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艘船体1的船舷处,多根横梁2沿船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横梁2之间相互平行,相邻横梁2之间的间距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横梁2顶部设置有底板3,底板3的左右两端均伸出船体1左右两端的横梁2一定距离(2~5m),底板3顶部设置有一台或多台旋挖钻机4;底板3的四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卷扬机6,第一卷扬机6上的锚索与次地锚7连接,底板3的水平中轴线上还设置有第二卷扬机,第二卷扬机靠近底板端部设置,第二卷扬机上的锚索与主地锚12连接;船体1左右两端的横梁2两端均伸出船舷,横梁2伸出的两端上设置有锚杆平台8,锚杆平台8设置在横梁2顶部,锚杆平台8沿横梁2长度方向延伸至底板3,锚杆平台8上设置有锚杆5,锚杆5底部可插入到水底,从而抵消旋挖钻机4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扭力,以保证船体1的平稳性;其中一艘船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RTK定位点25,以对船体1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
旋挖钻机的钻杆高度高(高度在20~40m之间),两艘船体通过横梁和底板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后,在底板上设置旋挖钻机能够使整体结构的船体满足稳定性要求,防止旋挖钻机工作过程中船体倾覆,保证航道疏浚作业的安全性。
旋挖钻机在内河进行航道疏浚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水击波和涌浪均较小,施工安全高效,有利于附近既有构筑物的安全;航道疏浚过程中,不需要封航警戒,当有船舶需要从施工区域附近通过时,可以通过抛锚、取锚操作,使操作平台灵活避让过往船舶。现有技术中,旋挖钻机主要用于陆地的钻孔作业,而将旋挖钻机设置在操作平台的底板上,使旋挖钻机进行航道疏浚作业,可以提高航道疏浚的效率和安全性,航道疏浚作业过程中,旋挖钻机钻孔后,能够通过自身的钻斗带出钻渣,从而,破碎后的礁石不会堆积在钻孔区域,不会干扰旋挖钻机的工作,也不需要其他清理设备对破碎后的礁石进行清理,礁石的破碎和清理效率大大提高。
第一卷扬机6和次地锚,第二卷扬机和主地锚可以结合GPS对船体1进行精确定位,船体1定位过程中,根据船体1上的RTK定位点25的坐标,使船体1两侧的第一卷扬机6、船体1端部的第二卷扬机收放锚索,当RTK定位点25的坐标与作业位置的坐标相同时,锁死与第一卷扬机6相连的锚索以及与第二卷扬机相连的锚索,以确保船体1的稳定性。当要移动船体1的位置时,可通过第二卷扬机收放与之相连的锚索,实现船体1的移位。每台旋挖钻机的钻杆顶部也设置有RTK定位点,通过钻杆顶部的RTK定位点可以精确定位旋挖钻机的作业位置,保证航道疏浚作业的高效性。
两艘船体1之间的距离为50~200mm,横梁2和底板3设置在船体1的中部位置,底板3的一侧的船体设置有机舱,另一侧的船体为船头,第二卷扬机设置在靠近船头的底板3上。横梁2与船体1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三角铁14,三角铁14用于加强横梁2与船体1的连接强度,三角铁设置在船体1的船舱内侧表面上,三角铁14的第一边与船舱焊接,三角铁14的第一边与横梁2底部焊接,三角铁14的截面优选为直角三角形。
两艘船体1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垫27,缓冲垫27通过粘贴方式设置在两艘船体相互靠近的表面上,缓冲垫27优选采用橡胶垫,其设置高度不高于船体高度,在连接两艘船体时,缓冲垫可以避免两艘船体之间相互碰撞、移位,提高两艘船体的连接强度。
底板3上还设置有两组轨道26,两组轨道分别靠近底板3的南北两端(图1上下方向)设置,旋挖钻机4设置在轨道26上,可以沿轨道26行走,从而扩大旋挖钻机的疏浚区域和疏浚效率。在底板3上设置旋挖钻机后,还可以在底板上设置配重装置,配重装置可以采用配重块,也可以采用挖掘机;当船体上仅设置有一台旋挖钻机时,配重装置可以与旋挖钻机相对设置,配重装置和旋挖钻机分布于底板的南北两端;当船体上设置有两台旋挖钻机时,两台旋挖钻机分别靠近底板的南北两端设置,配重装置与旋挖钻机相对设置(两台旋挖钻机对角设置,每台旋挖钻机的相对端为配重装置);当底板上设置有轨道时,配重装置设置在轨道上,配重装置可以增加对船体的压力,提高船体的稳定性,在旋挖钻机工作过程中,可以防止钻杆下压或上拔过程中的扭力使船体倾覆。两台旋挖钻机可以分别对船体两侧的礁石进行清理,同时可增加船体的平稳性。
底板3上靠近船头位置处还设置有出料装置,参考图4,出料装置包括支撑架24,支撑架24的第一端设置在底板3上,第二端从底板3上向外延伸(可以延伸至岸上,也可延伸至其他船体上),支撑架24上设置有传送带11,传送带11上设置有料斗10,料斗10用于存放旋挖钻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礁石,料斗10内的礁石充满料斗后,通过传送带11传送至岸上的礁石堆放点位处或传送至其他船体上,通过其他船体转运至指定出渣位置。支撑架24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与转轴连接,转轴穿过支撑架24,第一电机9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传送带11移动,通过电动方式将料斗内的礁石传送至岸上或其他船体上,可提高礁石转运效率。第一电机9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通过调整第一电机的转动方向,可以使料斗往返运动,从而实现礁石的运输。
当底板上设置有两台旋挖钻机4时,出料装置设置在两台旋挖钻机4的旋转半径内,两台旋挖钻机4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礁石均可进入到出料装置的料斗11内,经出料装置运输到岸上或其他船体上。出料装置的支撑架还可以布置在底板的中轴线上,其第一端布置在底板的左侧,第二端从底板的左侧向右侧延伸,延伸至底板的右侧后,继续延伸出船体;支撑架由底板右侧延伸出船体的部分倾斜设置,传送带传送渣料时,渣料由低到高传送,传送到最高点后,渣料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堆积到其他船体或岸上,从而提高渣料的运输效率。传送带可以为V型结构,其左右两边设置有挡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条形凸起,渣样可直接倒入传送带上,渣样由低处到高处传送过程中,在条形凸起的作用下,可防止渣样向下滚落,提高渣样传送过程中的安全性。
锚杆平台8采用钢板,锚杆平台8与横梁2焊接,锚杆平台8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以使锚杆5穿过锚杆平台8,进入到水下,将船体1固定在预设位置处。锚杆5的其中一侧侧面上沿锚杆5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锚杆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锚杆5高度的锚杆调节装置,锚杆调节装置包括齿轮机13,齿轮机13与锚杆5上的齿条啮合连接,齿轮机13用于控制锚杆5上下移动,使锚杆5固定或解除固定船体1。
参考图5,锚杆调节装置还包括支架23,支架23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一横杆的长度不大于第二横杆的长度,第一横杆的两端与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还设置有与第一横杆相互平行的第三横杆,第三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端的连接杆连接,第一横杆和第三横杆之间还设置有两根加强杆,两根加强杆交叉设置。第二横杆的长度为5~8m,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为5~8m。
锚杆5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架23之间,两个支架23之间的距离为1.4~1.8m,锚杆5的截面长度为0.9~1.2m、宽度为0.6~1m;锚杆5上的齿条所在平面与支架23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每个支架23的第一横杆顶部设置有两个轴承座16,两个轴承座分别靠近第一横杆的两端设置,两个轴承座16之间的距离比锚杆5的宽度略大(如5~10cm),每个支架23的第二横杆顶部设置有两个轴承座16,第二横杆上的轴承座16与第一横杆上的轴承座16同轴,两个支架23通过限位轮15连接,限位轮1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轴承座16上,限位轮15用于防止锚杆5左右晃动,保证锚杆5高度调节过程中的平稳性。锚杆5的底部还设置有锯齿(参考图6),锯齿可提高锚杆5与水下泥沙的结合力,从而提高锚杆5的定位固定能力。
齿轮机13包括齿轮21,齿轮21与锚杆5上的齿条啮合连接,齿轮21通过齿轮支架支撑,齿轮支架设置在支架23底部的两个轴承座之间,齿轮支架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从动轮22,从动轮22与齿轮21同轴设置,齿轮支架上还设置有减速机19,减速机19与第二电机20连接,减速机19上还设置有主动轮18,主动轮18与从动轮22通过链条17传动连接。支架23底部安装在锚杆平台上,齿轮支架安装在锚杆平台上。
本发明中,主地锚和次地锚均优选采用5t地锚,横梁2采用360工字钢,相邻横梁2之间的距离为0.5~1m(优选为0.7m),底板3采用钢板,单块钢板的尺寸优选为2000*4000*20mm(长4m,宽2m,厚20mm),底板3的总长度为20~30m(优选为26.4m),总宽度与横梁2的长度相等。船体1采用砂石驳船,其长度为42.8m、型宽8m、型深2.9m,吨位为600t,两艘船体形成整体结构后,型宽为16.1~16.4m。在底板上设置旋挖钻机4时,旋挖钻机4的底盘中心与底板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5~5.6m,配重装置与底板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与旋挖钻机的底盘中心与底板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相同,以提高旋挖钻机和船体在疏浚作业中的稳定性;在旋挖钻机4工作过程中,还可以在旋挖钻机的四脚位置和配重装置的四脚位置分别系固直径不小于24mm的钢丝绳,钢丝绳用于防止旋挖钻机和配重装置滑移,进一步提高旋挖钻机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钢丝绳的一端系固在旋挖钻机的底盘上(或配重装置上),另一端系固在底板上(可以在底板上焊接U形结构的固定耳),钢丝绳上设置有张紧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旋挖装置水上作业方法,该方法采用前述的操作平台进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疏浚区域分段,每段长度根据操作平台的船舱长度确定;
步骤二、对待疏浚区域进行扫床检测,根据检测数据,确定每段内没有到达设计水深的位置,将该位置记为施工位置,对施工位置进行布孔定位并编号,确定每个孔位的钻孔深度;
步骤三、将操作平台行驶至第一段疏浚区域,通过第一卷扬机和锚索、第二卷扬机和锚索移动操作平台,结合RTK定位点对操作平台的位置进行定位,使旋挖钻机位于施工位置的上方;
步骤四、调节锚杆,使锚杆插入河床中,固定操作平台;
步骤五、根据布孔位置和深度,采用旋挖钻机钻孔取渣,旋挖钻机取出的渣料存放于出料装置中,出料装置将渣料运输至岸上或其他船体上;
步骤六、第一段疏浚区域疏浚完成后,调节锚杆,使锚杆与河床分开,将操作平台依次移动到其他疏浚区域施工。
步骤三中,第一卷扬机和锚索控制操作平台南北方向的移动,第二卷扬机和锚索控制操作平台东西方向(图1左右方向)的移动,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可以对操作平台的位置进行微调,使操作平台精确定位;锚索结合主地锚、次地锚可以使操作平台完全固定,确保操作平台在旋挖钻机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当操作平台的底板上设置有轨道时,旋挖钻机的定位不仅可通过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进行,还可以通过旋挖钻机自身的动力系统进行,当在每段疏浚区域内调整施工位置时,可以沿轨道移动旋挖钻机,使旋挖钻机移动到施工位置的上方;旋挖钻机的钻杆顶部设置有RTK定位点,调节旋挖钻机的钻杆位置,就可使钻杆精确定位到布孔位置处。
步骤五中,旋挖钻机钻孔取渣过程中,可以使一台旋挖钻机工作,也可以使两台旋挖钻机同时工作;两台旋挖钻机同时工作时,两台旋挖钻机同时加压或同时起拨,从而提高操作平台在疏浚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操作平台倾覆。
当旋挖钻机取出的渣料较少时,可以将渣料存放于料斗中,料斗装满后,启动出料装置,传送带将渣料传送至岸上或驳船上;当旋挖钻机取出的渣料较多时,渣料卸落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将渣料传送至岸上或驳船上(采用这种传送方式时,传送带上不设料斗)。
本发明的旋挖装置水上作业方法适用于靠近既有构筑物、航道内存在通行船只的疏浚区域,在疏浚范围、疏浚方量较小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旋挖装置水上作业方法安全、环保、高效,能够节省大量施工成本,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则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替换、变型以及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布置的两艘船体(1),两艘船体(1)通过横梁(2)连接,所述横梁(2)设置在两艘船体(1)的顶部,横梁(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艘船体(1)的船舷处,多根横梁(2)沿船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横梁(2)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横梁(2)顶部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左右两端均伸出船体(1)左右两端的横梁(2)一定距离,所述底板(3)顶部设置有一台或多台旋挖钻机(4);所述底板(3)的四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卷扬机(6),所述第一卷扬机(6)上的锚索与次地锚(7)连接,所述底板(3)的水平中轴线上还设置有第二卷扬机,所述第二卷扬机靠近底板端部设置,所述第二卷扬机上的锚索与主地锚(12)连接;所述船体(1)左右两端的横梁(2)两端均伸出船舷,所述横梁(2)伸出的两端上设置有锚杆平台(8),所述锚杆平台(8)设置在横梁(2)顶部,所述锚杆平台(8)沿横梁(2)长度方向延伸至底板(3),所述锚杆平台(8)上设置有锚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和底板(3)均设置在船体(1)的中部位置,所述底板(3)的一侧的船体设置有机舱,另一侧的船体为船头,所述第二卷扬机设置在靠近船头的底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与船体(1)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三角铁(14),所述三角铁(14)设置在船体(1)的船舱内侧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靠近船头位置处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包括支撑架(24),所述支撑架(24)的第一端设置在底板(3)上,第二端从底板(3)延伸出船体,所述支撑架(24)上设置有传送带(11),所述支撑架(24)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穿过支撑架(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平台(8)采用钢板,所述锚杆平台(8)与横梁(2)焊接,所述锚杆平台(8)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锚杆(5)的其中一侧侧面上沿锚杆(5)长度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锚杆(5)的底部设置有锯齿,所述锚杆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锚杆(5)高度的锚杆调节装置,所述锚杆调节装置包括齿轮机(13),所述齿轮机(13)与锚杆(5)上的齿条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调节装置还包括支架(23),所述支架(23)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长度不大于第二横杆的长度,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与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还设置有与第一横杆相互平行的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端的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三横杆之间还设置有两根加强杆,两根加强杆交叉设置;所述锚杆(5)设置在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架(23)之间,所述锚杆(5)上的齿条所在平面与支架(23)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每个所述支架(23)的第一横杆顶部设置有两个轴承座(16),两个轴承座分别靠近第一横杆的两端设置,每个所述支架(23)的第二横杆顶部设置有两个轴承座(16),所述第二横杆上的轴承座(16)与第一横杆上的轴承座(16)同轴,两个所述支架(23)通过限位轮(15)连接,所述限位轮(1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对的两个轴承座(1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13)包括齿轮(21),所述齿轮(21)与锚杆(5)上的齿条啮合连接,所述齿轮(21)通过齿轮支架支撑,所述齿轮支架设置在支架(23)底部的两个轴承座之间,所述齿轮支架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从动轮(22),所述从动轮(22)与齿轮(21)同轴设置,所述齿轮支架上还设置有减速机(19),所述减速机(19)与第二电机(20)连接,所述减速机(19)上还设置有主动轮(18),所述主动轮(18)与从动轮(22)通过链条(17)传动连接;所述支架(23)底部安装在锚杆平台上,所述齿轮支架安装在锚杆平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上设置有两台旋挖钻机(4),两台旋挖钻机(4)分别靠近底板(3)的南北两端设置,所述出料装置设置在两台旋挖钻机(4)的旋转半径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还设置有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与旋挖钻机相对设置;所述底板(3)上还设置有两组轨道(26),两组所述轨道(26)分别靠近底板(3)的南北两端设置,所述旋挖钻机(4)和配重装置均设置在轨道(26)上。
10.一种旋挖装置水上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所述旋挖装置水上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疏浚区域分段,每段长度根据操作平台的船舱长度确定;
步骤二、对待疏浚区域进行扫床检测,根据检测数据,确定每段内没有到达设计水深的位置,将该位置记为施工位置,对施工位置进行布孔定位并编号,确定每个孔位的钻孔深度;
步骤三、将操作平台行驶至第一段疏浚区域,通过第一卷扬机和锚索、第二卷扬机和锚索移动操作平台,结合RTK定位点对操作平台的位置进行定位,使旋挖钻机位于施工位置的上方;
步骤四、调节锚杆,使锚杆插入河床中,固定操作平台;
步骤五、根据布孔位置和深度,采用旋挖钻机钻孔取渣,旋挖钻机取出的渣料存放于出料装置中,出料装置将渣料运输至岸上或其他船体上;
步骤六、第一段疏浚区域疏浚完成后,调节锚杆,使锚杆与河床分开,将操作平台依次移动到其他疏浚区域施工。
CN202410056236.0A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及水上作业方法 Pending CN1178460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6236.0A CN117846069A (zh)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及水上作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56236.0A CN117846069A (zh)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及水上作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6069A true CN117846069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6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56236.0A Pending CN117846069A (zh) 2024-01-15 2024-01-15 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及水上作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460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2246B (zh) 对用于运输、移除、装配、容置和转移资产的移动式停驻设备再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2839666B (zh) 坐底式水上打桩平台
CN106381870B (zh) 一种水泥深层搅拌船桩架系统及成桩方法
KR101354383B1 (ko) 수중 발파작업용 작업선
CN113062388A (zh) 一种无人驾驶的绞吸束射式水陆两栖行走清淤装备
CN109944287B (zh) 码头下方疏浚作业系统
CN114197439A (zh) 高涌流深水水下碎石桩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设备
CN112810762A (zh) 一种跨海大桥桥墩桩基修复船
CN112573113A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
CN117846069A (zh) 一种用于旋挖装置水上作业的操作平台及水上作业方法
US5778568A (en) Carry scraper ships
CN212711257U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
JPH0369717A (ja) 海上構造物を築造するための鋼管杭の施工工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7846070A (zh) 一种旋挖钻机与船舶组合式平台内河清礁施工方法
CN114703737B (zh) 一种堤坝溃决快速化封堵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10844008A (zh) 一种抛石、夯实一体船的抛石装置
CN218667551U (zh) 舷外支撑式抛石导流结构
JP2962690B2 (ja) 海上作業台に設置したガイドポールを利用する岩盤掘削工法
CN213323580U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整平架装置的姿态调整装置
CN213324785U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料斗装置
BR202018016147U2 (pt) Utilização de máquina de fio diamantado para corte de rochas submersas
CN211494398U (zh) 一种抛石整平船的溜石管装置
CN218813475U (zh) 深水重力墩栈桥式防波堤
JP4925092B2 (ja) 水際工事用仮設足場
CN110805043B (zh) 一种抛石及夯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