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5578A - 接头组件、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头组件、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5578A
CN117845578A CN202311861702.4A CN202311861702A CN117845578A CN 117845578 A CN117845578 A CN 117845578A CN 202311861702 A CN202311861702 A CN 202311861702A CN 117845578 A CN117845578 A CN 117845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rying
assembly
drum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617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杰
丁金彪
陈明宇
李敏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18617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45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45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5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头组件、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接头组件包括:第一分风壳,第一分风壳内形成第一分风腔,第一分风壳上开设与第一分风腔连通的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和第三风口,第一风口的气流流通面积小于第二风口的气流流通面积,第三风口用于与衣物处理筒的与外界环境连通的排气口相连通;第一分风件,设置于第一分风腔内,第一分风件具有使第一风口开启的同时使第二风口关闭的第一工作位,以及使第二风口开启的同时使第一风口关闭的第二工作位,第一分风件能够被控制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切换。本发明在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设置具有两个不同孔径风口的接头组件,通过切换不同风口与排气口连通,以实现不同的衣物处理功能。

Description

接头组件、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头组件、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追求安全舒适的衣物烘干体验,目前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烘干方式日渐由电加热烘干转向热泵烘干。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共用一套热泵系统的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双筒同时烘干的前期,两个筒产生大量的高温高湿气流,仅有的一套热泵两器模块(蒸发器和冷凝器)在应对两个筒的高温高湿气流时,两器的工况负荷非常大,此时需要增大两器的换热面积来解决两个筒同时烘干时工况负荷大的问题。但是增大两器换热面积又会导致整机体积增大,生产、制造以及运输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衣物处理筒上开设排气口以稳定衣物处理筒内部气压,同时还可在衣物处理筒洗涤衣物时在筒内泡沫过多时充当溢出口作用。由于原衣物处理筒上排气口的口径较小,使用原有结构的排气口作为双筒衣物处理设备烘干时的引新风进口以及除湿出口会导致引新风及除湿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通过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引新风及除湿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接头组件,用于双筒衣物处理设备,所述接头组件包括:
第一分风壳,所述第一分风壳内形成第一分风腔,所述第一分风壳上开设与所述第一分风腔连通的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和第三风口,所述第一风口的气流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风口的气流流通面积,所述第三风口用于与衣物处理筒的与外界环境连通的排气口相连通;
第一分风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风腔内,所述第一分风件具有使所述第一风口开启的同时使所述第二风口关闭的第一工作位,以及使所述第二风口开启的同时使所述第一风口关闭的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一分风件能够被控制在所述第一工作位和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风腔的内壁面包括弧形壁面,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开设于所述弧形壁面,所述第一分风件包括第一分风部件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分风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风腔内,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弧形壁面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一分风部件包括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弧形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贴合面沿所述弧形壁面滑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通过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转动使所述第一分风部件在所述第一工作位和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冷凝部件,所述冷凝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风腔内,所述冷凝部件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一分风腔内的湿气冷凝。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风壳包括上壳部和下壳部,所述上壳部与所述下壳部相配合围合成所述第一分风腔,所述上壳部包括前侧壁,所述下壳部包括后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均设于所述前侧壁,所述第三风口设于所述后侧壁的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所述冷凝部件设置于所述底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倾斜设置,所述倾斜设置为所述底壁的靠近所述前侧壁的一侧高于所述底壁的靠近所述后侧壁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三风口相连,所述连接管用于将所述第三风口与所述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相连通。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双筒衣物处理设备,所述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的筒口分别设有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的筒壁设有上出风口和上排气口,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的筒壁设有下出风口和下排气口;
风道系统,包括进风组件、出风组件和主烘干风道,所述进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的出风端与所述上进风口和所述下进风口相连,所述出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相连;
两个分风组件,其中一个所述分风组件与所述进风组件对应,用于将所述主烘干风道的出风端通过所述进风组件与所述上进风口和所述下进风口相连,另一个所述分风组件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用于将所述主烘干风道的进风端通过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相连,所述分风组件能够可选择的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的至少一个气流通路导通;
两个接头组件,其中一个所述接头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排气口,另一个所述接头组件设置于所述下排气口,所述接头组件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提出的任一接头组件;
在所述双筒衣物处理设备运行单筒烘干模式的情况下,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烘干过程包括内循环烘干过程和引新风除湿烘干过程;
在所述内循环烘干过程中,与所述进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且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所述第一分风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
在所述引新风除湿过程中,与所述进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且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所述第一分风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双筒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方法,所述烘干方法用于对本发明第二方面所提出的双筒衣物处理设备进行控制,所述烘干方法包括:
在所述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处于单筒烘干模式时,确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湿热状态,根据所述湿热状态来控制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分风件的位置状态,以及控制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气流通路的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湿热状态,根据所述湿热状态来控制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分风件的位置状态,以及控制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气流通路的导通状态,包括:
控制与所述进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控制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控制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分风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
获取所述主烘干风道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在所述进风温度与所述出风温度的温差小于设定温差的情况下,维持与所述进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的位置状态,控制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并控制所述第一分风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
获取执行烘干的所述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的出风温度,在所述排气口的出风温度小于设定出风温度的情况下,控制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恢复至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的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分风件恢复至所述第一工作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接头组件包括两个具有不同孔径的风口,在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应用场景下,通过切换接头组件与排气口连通的不同孔径的风口,以实现不同的衣物处理功能。当将接头组件的小孔径与排气口连通时可实现常规的稳定气压及溢泡的功能,当将接头组件的大孔径与排气口连通时实现单筒烘干时引新风及除湿的功能。另外,本发明的接头组件在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应用场景下,当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单筒烘干时,通过双筒衣物处理设备的进风组件、出风组件、主烘干风道、分风装置与接头组件的协同作用,在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处于高温高湿状态时通过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对应的接头组件向外排湿气,以及通过与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对应的接头组件向内引新风,从而显著提升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烘干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接头组件的轴侧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接头组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图。
图4是图3中B-B向剖面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接头组件的爆炸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双筒衣物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两个出风组件在风道系统中的位置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分风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分风组件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在单筒烘干模式下的内循环烘干过程的气流流路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在单筒烘干模式下的引新风除湿烘干过程的气流流路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双筒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流程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衣物处理筒;2、第二衣物处理筒;3、换热装置;4、送风装置;51、主烘干风道;52、上进风风道;53、下进风风道;54、上出风风道;55、下出风风道;6、接头组件;61、第一分风壳;611、第一风口;612、第二风口;613、第三风口;614、上壳部;6141、前侧壁;615、下壳部;6151、底壁;6152、后侧壁;62、第一分风件;621、第一分风部件;6211、第一贴合面;622、第一连接部件;63、第一限位压盖;64、冷凝部件;65、第一驱动部件;66、连接管;67、第一分风腔;671、弧形壁面;7、分风组件;71、第二分风壳;711、柱形腔轴向方向的侧壁;712、柱形腔周向方向的侧壁;72、第二分风件;721、第二分风部件;722、第二连接部件;7211、第二贴合面;7101、上支风口;7102、下支风口;7103、主风口;73、第二限位压盖;74、第二驱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接头组件6,接头组件6用于双筒衣物处理设备,接头组件6包括第一分风壳61和第一分风件62,第一分风壳61内形成第一分风腔67,第一分风壳61上开设与第一分风腔67连通的第一风口611、第二风口612和第三风口613,第一风口611的气流流通面积小于第二风口612的气流流通面积,也即第一风口611的孔径小于第二风口612的孔径。第三风口613用于与衣物处理筒的与外界环境连通的排气口相连。第一分风件62设置于第一分风腔67内,第一分风件62具有使第一风口611开启的同时使第二风口612关闭的第一工作位,以及使第二风口612开启的同时使第一风口611关闭的第二工作位,第一分风件62能够被控制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切换。
接头组件6应用于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场景的情况下,第一分风件62处于第一工作位时,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与较小孔径的第一风口611连通,此时接头组件6通过第一风口611可实现双筒衣物处理设备的常规稳定气压及溢泡的功能。第一分风件62处于第二工作位时,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与较大孔径的第二风口612连通,此时接头组件6通过第二风口612可实现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在单筒烘干时引新风及除湿的功能。本实施例的接头组件6包括两个具有不同孔径的风口,在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应用场景下,通过切换接头组件6与排气口连通的不同孔径的风口,以实现不同的衣物处理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分风腔67的内壁面包括弧形壁面671,第一风口611和第二风口612开设于弧形壁面671,第一分风件62包括第一分风部件621和第一连接部件622,第一分风部件621与第一连接部件622相连,第一连接部件62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分风腔67内,第一连接部件622的转动轴线与弧形壁面671的圆心重合,第一分风部件621包括第一贴合面6211,第一贴合面6211与弧形壁面671相贴合,也即,第一贴合面6211的弧度与弧形壁面671的弧度相匹配,第一连接部件622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贴合面6211沿弧形壁面671滑动,以带动第一贴合面6211转动至第一风口611处将第一风口611封堵且将第二风口612打开的第二工作位,以及转动至第二风口612处将第二风口612封闭且将第一风口611打开的第一工作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5所示,接头组件6包括第一驱动部件65,第一驱动部件65与第一连接部件622相连,第一驱动部件65通过驱动第一连接部件622转动使第一分风部件621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切换。第一分风腔67的顶壁设有第一转轴,第一分风件62与第一转轴相连,第一转轴位于第一分风件62的转动轴线上。第一驱动部件65与第一转轴相连,第一驱动部件65驱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分风件62转动。第一驱动部件65例如为驱动电机和传动部件的组合。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驱动部件65实现了第一分风件62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的自动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对第一连接部件622进行轴向限位,分风组件7还包括第一限位压盖63,第一限位压盖63一端与第一转轴轴向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分风腔67的顶壁相连,第一连接件的旋转端被限位在第一限位压盖63与第一分风腔67的顶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接头组件6包括冷凝部件64,冷凝部件64设置于第一分风腔67内,冷凝部件64用于对进入第一分风腔67内的湿气冷凝。冷凝部件64例如为水冷凝散热器或者散热翅片。在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应用场景下,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处于单筒烘干模式时,冷凝部件64在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处于高温高湿状态时对由排气口进入接头组件6的湿气进行冷凝,冷凝下来的水通过第三风口613与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之间的通路流回衣物处理筒内,并最终由衣物处理筒的排水口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出的方位,第一分风壳61包括上壳部614和下壳部615,上壳部614与下壳部615相配合围合成第一分风腔67,上壳部614包括前侧壁6141,下壳部615包括后侧壁6152和底壁6151,第一风口611和第二风口612均设于前侧壁6141,第三风口613设于后侧壁6152的靠近底壁6151的位置,冷凝部件64设置于底壁6151。第一风口611和第二风口612均与第三风口613相对设置,第一风口611和第三风口613之间,以及第二风口612与第一风口611之间形成对流,以便外部环境的气流经第一分风腔67快速流入衣物处理筒内,以及衣物处理筒内的气流经第一分风腔67快速流出。另外,通过将第三风口613设置于后侧壁6152的靠近底壁6151的位置,以便经冷凝装置产生的冷凝水能够顺利由第三风口613排入至衣物处理筒内。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底壁6151倾斜设置,倾斜设置为底壁6151的靠近前侧壁6141的一侧高于底壁6151的靠近后侧壁6152的一侧,以使冷凝水能够由第三风口613快速排至衣物处理筒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接头组件6还包括连接管66,连接管66与第三风口613相连,连接管66用于将第三风口613与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相连通。连接管66例如为波纹管,利用波纹管可随意弯曲的特性从而可根据需要设置接头组件6的位置。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第一衣物处理筒1、第二衣物处理筒2、风道系统、两个风组件和两个接头组件6,第一衣物处理筒1和第二衣物处理筒2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第一衣物处理筒1和第二衣物处理筒2的筒口分别设有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第一衣物处理筒1的筒壁设有上出风口和上排气口,第二衣物处理筒2的筒壁设有下出风口和下排气口。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示出的方位,上排气口开设于第一衣物处理筒1顶部的后方,下排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2后部的上方。
如图6和图7所示,风道系统包括进风组件、出风组件和主烘干风道51,进风组件将主烘干风道51的出风端与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相连,出风组件将主烘干风道51的进风端与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相连。两个分风组件7中的一个分风组件7与进风组件对应,用于将主烘干风道51的出风端通过进风组件与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相连,另一个分风组件7与出风组件对应,用于将主烘干风道51的进风端通过出风组件与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相连,分风组件7能够可选择的将主烘干风道51与第一衣物处理筒1和第二衣物处理筒2之间的至少一个气流通路导通。两个接头组件6中的一个设置于上排气口,两个接头组件6中的另一个设置于下排气口,接头组件6为上述实施例所提出的任一接头组件6。
本实施例的双筒衣物处理设备运行单筒烘干模式的情况下,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烘干过程包括内循环烘干过程和引新风除湿烘干过程。在内循环烘干过程中,与进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且与出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第一分风件62处于第一工作位;在引新风除湿过程中,与进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且与出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第一分风件62处于第二工作位。
在一示例中,如图7所示,进风组件包括上进风风道52和下进风风道53,出风组件包括上出风风道54和下出风风道55,上进风风道52与第一衣物处理筒1的上进风口相连,下进风风道53与第二衣物处理筒2的下进风口相连,上出风风道54与第一衣物处理筒1的上出风口相连,下出风风道55与第二衣物处理筒2的下出风口相连。
在一个可实现的方式中,如图8和图9所示,分风组件7均包括第二分风壳71和第二分风件72,第二分风壳71内形成第二分风腔,第二分风壳71开设有与第二分风腔连通的主风口7103、上支风口7101和下支风口7102,主风口7103将主烘干风道51与第二分风腔连通,上支风口7101通过上进风风道52或上出风风道54将第一衣物处理筒1与第二分风腔连通,下支风口7102通过下进风风道53或下出风风道55将第二衣物处理筒2与第二分风腔连通,第二分风件72设置于第二分风腔内,第二分风件72具有使上支风口7101开启的同时使下支风口7102关闭的第三工作位、使下支风口7102开启的同时使上支风口7101关闭的第四工作位、以及使上支风口7101和下支风口7102同时开启的第五工作位,第二分风件72可被控制在第三工作位、第四工作位和第五工作位之间切换。
进一步的,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分风腔包括柱形腔,上支风口7101和下支风口7102沿柱形腔周向方向的侧壁712间隔设置,第二分风件72可转动的设置于柱形腔轴向方向的侧壁711,主风口7103与柱形腔轴向方向的侧壁711相对设置。第二分风件72包括第二分风部件721和第二连接部件722,第二分风部件721与第二连接部件722相连,第二连接部件72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分风腔内,第二分风部件721包括第二贴合面7211,第二贴合面7211与柱形腔周向方向的侧壁712相贴合,第二连接部件722的转动轴线与柱形腔的轴线重合,第二连接部件722转动能够带动第二贴合面7211沿柱形腔周向方向的侧壁712滑动,以带动第二贴合面7211转动至将上支风口7101封堵且将下支风口7102打开的第四工作位,带动第二贴合面7211转动至将下支风口7102风道封堵且将上支风口7101打开的第三工作位,以及带动第二贴合面7211转动至上支风口7101和下支风口7102之间使上支风口7101和下支风口7102同时打开的第五工作位。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分风组件7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74,第二驱动部件74与第二连接部件722相连,第二驱动部件74通过驱动第二连接部件722转动使第二分风部件721在第三工作位、第四工作位和第五工作位之间切换。柱形腔轴向方向的侧壁711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分风件72与第二转轴相连,第二转轴位于第二分风件72的转动轴线上。第二驱动部件74与第二转轴相连,第二驱动部件74驱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分风件72转动。第二驱动部件74例如为驱动电机和传动部件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为了对第二连接部件722进行轴向限位,分风组件7还包括第二限位压盖73,第二限位压盖73一端与第二转轴轴向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柱形腔轴向方向的侧壁711相连,第二连接件的旋转端被限位在第二限位压盖73与柱形腔轴向方向的侧壁711之间。
本实施的两个分风组件7分别设置在主烘干风道51的前后,通过对两个分风组件7进行控制,实现第一衣物处理筒1和第二衣物处理筒2同时或单独烘干,在有限的结构空间内,实现热泵系统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双筒烘干的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双筒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换热装置3和送风装置4,换热装置3和送风装置4设置于主烘干风道51内,示例性的,送风装置4设置于换热装置3的气流方向的上游。在送风装置4的作用下,第一衣物处理筒1和/或第二衣物处理筒2内的气流经出风组件进入主烘干风道51后与换热装置3换热变成高温气流后经送风装置4进入第一衣物处理筒1和/或第二衣物处理筒2内。换热装置3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双筒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压缩机和节流装置,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依次相连形成冷媒循环回路。换热装置3例如为由蒸发器和冷凝器集成一体形成两器结构,送风装置4例如为送风风机。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具有三种烘干模式,分别包括第一衣物处理筒1或第二衣物处理筒2单独烘干的单筒烘干模式,以及第一衣物处理筒1和第二衣物处理筒2同时烘干的双筒烘干模式,其中:
第一衣物处理筒1单独烘干模式:与进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以及与出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运转启动,两个分风组件7中的第二分风件72均处于第一工作位,使通往第二衣物处理筒2的风道回路关闭,此时在烘干系统中,仅有第一衣物处理筒1可进行风道回路内气流循环,实现第一衣物处理筒1单独烘干;
第二衣物处理筒2单独烘干模式:与进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以及与出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运转启动,两个分风组件7中的第二分风件72均处于第二工作位,使通往第一衣物处理筒1的风道回路关闭,此时在烘干系统中,仅有第二衣物处理筒2可进行风道回路内气流循环,实现第二衣物处理筒2单独烘干;
双筒烘干模式:与进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以及与出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运转启动,两个分风组件7中的第二分风件72均处于第三工作位,此位置的第二分风件72不与任一风口重合,使通往第一衣物处理筒1和第二衣物处理筒2的风道回路均打开,此时在烘干系统中,第一衣物处理筒1和第二衣物处理筒2均可进行风道回路内气流循环,实现双筒同时烘干。
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筒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方法,烘干方法用于对上述实施例所提出的双筒衣物处理设备进行控制,烘干方法包括:在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处于单筒烘干模式时,确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湿热状态,根据湿热状态来控制接头组件6的第一分风件62的位置状态,以及控制分风组件7将主烘干风道51与第一衣物处理筒1和第二衣物处理筒2之间气流通路的导通状态。
本实施例适用双筒衣物处理设备中的一个衣物处理筒烘干另一衣物处理筒未烘干时,通过判断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湿热状态来确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是否进入新风除湿状态,当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需进入新风除湿状态时,切换接头组件6与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连通的风口,并且通过控制两个分风组件7的开合状态,实现外部环境新风气流的引进以及内部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高湿气流的排出,提高单筒烘干效率、缩短烘干时间、降低能源消耗。
在一示例中,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双筒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流程图,参考图12,确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湿热状态,根据湿热状态来控制接头组件6的第一分风件62的位置状态,以及控制分风组件7将主烘干风道51与第一衣物处理筒1和第二衣物处理筒2之间气流通路的导通状,包括如下步骤:
S121、控制与进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控制与出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控制接头组件6的第一分风件62处于第一工作位。
本实施例中,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在运行单筒烘干模式时,先通过分风组件7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连通,以及通过分风组件7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连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处于内循环烘干过程,此时烘干气流流动方向: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出风组件-送风装置4-换热装置3-进风组件,气流流动方向参照图10中箭头所示出的方向,此时接头组件6的小孔径风口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连通,以维持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内气压平衡。
S122、获取主烘干风道51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在进风温度与出风温度的温差小于设定温差的情况下,维持与进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的位置状态,控制与出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将主烘干风道51通过出风组件仅与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并控制第一分风件62处于第二工作位。
本实施例中,主烘干风道51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均设有感温包,随着单筒烘干的进行,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内产生高温高湿气流,通过检测主烘干风道51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以确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是否处于高温高湿状态。在进风温度与出风温度的温差小于设定温差的情况下,确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内已达到高温高湿状态,为降低换热装置3的工况负荷,提高烘干效率,需使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进入引新风除湿烘干过程。此时与进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连通,与出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将主烘干风道51通过出风组件仅与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连通,此时两个接头组件6的大孔径风口均与对应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连通,以实现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向外排湿,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向内引新风的功能。
此时烘干气流流动方向:外界环境-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接头组件6-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出风组件-分风组件7-主烘干风道51-分风组件7-进风组件-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接头组件6-外界环境,气流流动方向参照图11中箭头所示出的方向。本实施例的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可以是处于闲置状态的衣物处理筒,也可以是执行洗涤程序或护理程序的衣物处理筒。
若根据主烘干风道51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确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未达到高温高湿状态,则继续保持内循环烘干过程,直到烘干结束。
S123、获取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的出风温度,在排气口的出风温度小于设定出风温度的情况下,控制与出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恢复至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在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引新风除湿烘干过程时,判断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的出风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排气口处设置有感温包,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刚进入引新风除湿烘干过程时,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出风温度较高,随着筒内高温高湿气流排出,外界新风引进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温度会降低,当达到设定出风温度时,可确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内的湿热气流已排出,此时需使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重新进入内循环烘干过程。也即,通过与进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连通,以及与出风组件对应的分风组件7将主烘干风道51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连通,气流流动方向参照图10中箭头所示出的方向,此时接头组件6的小孔径风口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连通,以维持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内气压平衡。
本实施例的烘干方法旨在单筒烘干前期在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内存在大量高湿气流时将其排出,以降低换热装置3的工况负荷,提升烘干效率,对应不同的重量的负载情况,存在以下情况:大负载含水率高,烘干前期高湿气流多,采用本实施例的烘干方法单筒烘干时,主烘干风道51的进出风温度的判断会进入多次引新风除湿烘干过程。小负载含水率低,烘干前期高湿气流少,采用本实施例的烘干方法单筒烘干时,主烘干风道51的进出风温度的判断会进行少次引新风除湿烘干过程,且存在不再进入引新风除湿烘干过程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接头组件,用于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
第一分风壳,所述第一分风壳内形成第一分风腔,所述第一分风壳上开设与所述第一分风腔连通的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和第三风口,所述第一风口的气流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风口的气流流通面积,所述第三风口用于与衣物处理筒的与外界环境连通的排气口相连;
第一分风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风腔内,所述第一分风件具有使所述第一风口开启的同时使所述第二风口关闭的第一工作位,以及使所述第二风口开启的同时使所述第一风口关闭的第二工作位,所述第一分风件能够被控制在所述第一工作位和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风腔的内壁面包括弧形壁面,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开设于所述弧形壁面,所述第一分风件包括第一分风部件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分风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风腔内,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弧形壁面的圆心重合,所述第一分风部件包括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弧形壁面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贴合面沿所述弧形壁面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通过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转动使所述第一分风部件在所述第一工作位和所述第二工作位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冷凝部件,所述冷凝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风腔内,所述冷凝部件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一分风腔内的湿气冷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风壳包括上壳部和下壳部,所述上壳部与所述下壳部相配合围合成所述第一分风腔,所述上壳部包括前侧壁,所述下壳部包括后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均设于所述前侧壁,所述第三风口设于所述后侧壁的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所述冷凝部件设置于所述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倾斜设置,所述倾斜设置为所述底壁的靠近所述前侧壁的一侧高于所述底壁的靠近所述后侧壁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三风口相连,所述连接管用于将所述第三风口与所述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相连通。
8.一种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衣物处理筒和第二衣物处理筒,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的筒口分别设有上进风口和下进风口,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的筒壁设有上出风口和上排气口,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的筒壁设有下出风口和下排气口;
风道系统,包括进风组件、出风组件和主烘干风道,所述进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的出风端与所述上进风口和所述下进风口相连,所述出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的进风端与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相连;
两个分风组件,其中一个所述分风组件与所述进风组件对应,用于将所述主烘干风道的出风端通过所述进风组件与所述上进风口和所述下进风口相连,另一个所述分风组件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用于将所述主烘干风道的进风端通过所述出风组件与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相连,所述分风组件能够可选择的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的至少一个气流通路导通;
两个接头组件,其中一个所述接头组件设置于所述上排气口,另一个所述接头组件设置于所述下排气口,所述接头组件为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接头组件;
在所述双筒衣物处理设备运行单筒烘干模式的情况下,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烘干过程包括内循环烘干过程和引新风除湿烘干过程;
在所述内循环烘干过程中,与所述进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且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所述第一分风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
在所述引新风除湿过程中,与所述进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且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所述第一分风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
9.一种双筒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方法用于对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筒衣物处理设备进行控制,所述烘干方法包括:
在所述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处于单筒烘干模式时,确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湿热状态,根据所述湿热状态来控制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分风件的位置状态,以及控制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气流通路的导通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筒衣物处理设备的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的湿热状态,根据所述湿热状态来控制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分风件的位置状态,以及控制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与所述第一衣物处理筒和所述第二衣物处理筒之间气流通路的导通状态,包括:
控制与所述进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控制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控制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分风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
获取所述主烘干风道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在所述进风温度与所述出风温度的温差小于设定温差的情况下,维持与所述进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的位置状态,控制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未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并控制所述第一分风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
获取执行烘干的所述衣物处理筒的排气口的出风温度,在所述排气口的出风温度小于设定出风温度的情况下,控制与所述出风组件对应的所述分风组件恢复至将所述主烘干风道仅与执行烘干的衣物处理筒之间的气流通路导通的状态,控制所述第一分风件恢复至所述第一工作位。
CN202311861702.4A 2023-12-29 2023-12-29 接头组件、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Pending CN117845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1702.4A CN117845578A (zh) 2023-12-29 2023-12-29 接头组件、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1702.4A CN117845578A (zh) 2023-12-29 2023-12-29 接头组件、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5578A true CN117845578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28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61702.4A Pending CN117845578A (zh) 2023-12-29 2023-12-29 接头组件、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455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8766B2 (en) Clothes dryer
US6748772B2 (en) Washing/drying machine and clothes dryer
US8826559B2 (en) Clothes dryer
KR101235552B1 (ko) 의류 건조기
JP4550747B2 (ja) 衣類乾燥機
JP2004215943A (ja) 衣類乾燥機及び洗濯機能付乾燥機
US10184206B2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210062401A1 (en) Clothing dryer
KR102358922B1 (ko) 건조장치 및 건조방법
JP2008173330A (ja) 衣類乾燥機
JP2010088659A (ja) 洗濯乾燥機
CN117845578A (zh) 接头组件、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RU2496935C2 (ru) Бытовая сушильная машина для белья
CN117845500A (zh) 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JP4791881B2 (ja) 衣類乾燥機
WO2021135686A1 (zh) 干衣设备及其供热方法
CN110924042B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10063873A (ko) 의류 건조기
CN117845579A (zh) 风道系统、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CN219364101U (zh) 一种热泵烘干系统及洗衣干衣机
WO2022142235A1 (zh) 桶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4245014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21167150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8007381A (zh) 风道系统、双筒衣物处理设备及烘干方法
KR20120086153A (ko) 히트펌프 의류건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