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1489A - 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1489A
CN117841489A CN202311108069.1A CN202311108069A CN117841489A CN 117841489 A CN117841489 A CN 117841489A CN 202311108069 A CN202311108069 A CN 202311108069A CN 117841489 A CN117841489 A CN 117841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waterproof
coating
composit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80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君
王伟力
汤嘉鸿
施正荣
杨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mai Singapor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unman Shanghai Co ltd
Shangmai Zhenji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mai Singapor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unman Shanghai Co ltd
Shangmai Zhenji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mai Singapor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unman Shanghai Co ltd, Shangmai Zhenji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mai Singapor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080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414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41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14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及其应用,包括板材基体,板材基体采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板材基体的一个表面设有主防水层,主防水层覆盖在板材基体的表面上形成渗水通道阻隔结构;其中,主防水层包括防水膜层和/或防水涂层;本发明提供的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形成了渗水通道阻隔结构,且具有非常优异的弯曲模量、水蒸气透过率表现,提升了光伏封装的技术水平,并有力推进了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作为光伏封装材料的批量应用进程。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对光伏组件的优异封装防护效果,本申请人在先提出了授权公告号为CN211555907 U的专利,该专利主要提出了由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单向带单层结构或多层叠层结构作为光伏组件的背板,使得背板同时具有非常优异的阻隔水汽透过性能以及机械载荷。
然而随着本申请人的深度实施应用后发现,采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单向带单层结构或多层叠层结构制成的背板材料本身抗水汽透过率虽然可以达到较低甚至很低的水平,然而在实际进行长时间应用后发现该背板=衍生了液态水通过孔隙渗入的不足,通过分析后惊讶地发现采用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聚合物单向带单层结构或多层叠层结构制成的背板材料中,连续纤维与聚合物材料之间的界面会存在间隙,当界面的间隙较大时,会在背板内部形成细微的“毛细管”通道,外部的液态物质会通过该“毛细管”通道进入背板内部,进而导致背板材料本身具有的优异抗水汽透过性能出现失效。
因此,本申请人希望在该方向上进一步通过创新进行性能优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及其应用,形成了渗水通道阻隔结构,且具有非常优异的弯曲模量、水蒸气透过率表现,提升了光伏封装的技术水平,并有力推进了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作为光伏封装材料的批量应用进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包括板材基体,所述板材基体采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所述板材基体的一个表面设有主防水层,所述主防水层覆盖在所述板材基体的表面上形成渗水通道阻隔结构;其中,所述主防水层包括防水膜层和/或防水涂层。
优选地,所述防水膜层采用改性PP共挤膜、TPU膜、改性PE共挤膜、BOPET底漆膜、镀膜BOPET膜中的任意一种;或所述防水涂层的防水涂料采用氯化聚丙烯改性丙烯酸涂料、光固化改性丙烯酸涂料、光固化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电子束固化丙烯酸涂料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防水膜层通过防水粘胶层复合在所述板材基体的表面;或所述防水涂层通过防水涂料在所述板材基体的表面固化成型得到;所述防水粘胶层优选采用双组分聚氨酯胶或双组分丙烯酸胶或热熔胶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采用纤维和聚合物的预浸料,或采用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单向带单层结构或多层叠层结构;其中,所述纤维包括玻璃纤维,优选采用玻璃纤维;所述聚合物优选采用PP树脂、PA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中的纤维材料重量份比例优选为45-75wt%。
优选地,所述板材基体的另一个表面设有耐候层,所述耐候层与所述主防水层位于所述板材基体的不同表面上;所述耐候层与所述板材基体直接接触复合或通过中间层实现复合。
优选地,所述中间层包括中间粘胶层和/或副防水层。
优选地,所述耐候层包括耐候膜层和/或耐候涂层;其中,所述耐候膜层优选采用PVF膜、PVDF膜、耐候改性BOPET膜或TPU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耐候涂层优选采用耐候丙烯酸涂料、耐候聚氨酯涂料、耐候环氧树脂涂料、耐候三元氯蜡树脂涂料、氟碳涂料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依据GB/T 3356-2014标准进行测试,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弯曲模量不低于10Gpa,且依据GB/T 26253-2010标准进行测试,环境温度为38℃,湿度为90%时,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水蒸气透过率不高于0.45g/(m2·24h);和/或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在封装结构氯化钴渗水测试中,氯化钴试纸至少在8天后才鲜红。
优选地,一种如上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应用,将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作为光伏组件的背板。
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正面封装层、电池串层和背面封装层,所述背面封装层包括所述背板,其中,所述主防水层位于所述背板的内侧面。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申请人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上设置主防水层结构,该主防水层覆盖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的表面上形成了令人惊喜的关键渗水通道阻隔结构,该结构对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进行了可靠且稳定的防水性能改善,对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中因纤维材料-聚合物材料的界面间隙而形成的“毛细管”通道进行了防水封装,关闭了液态物质通过该“毛细管”通道进入背板内部的渗入路径,进而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得以长久稳定地保持其自身的优异抗水汽透过性能;最终使得本申请得到的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同时具有非常优异的弯曲模量和水蒸气透过率表现,提升了光伏封装的技术水平,并有力推进了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作为光伏封装材料的批量应用进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层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层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层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4中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层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5中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层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6中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层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下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切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包括板材基体,板材基体采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板材基体的一个表面设有主防水层,主防水层覆盖在板材基体的表面上形成渗水通道阻隔结构(请参见图7所示,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上的渗水通道在外形上呈“毛细管”状);其中,主防水层包括防水膜层和/或防水涂层。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采用纤维和聚合物的预浸料,或采用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单向带单层结构或多层叠层结构;其中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纤维包括玻璃纤维,更优选地,纤维采用玻璃纤维;聚合物优选采用PP树脂、PA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树脂聚合物;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中的纤维材料重量份比例优选为45-75wt%;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纤维和聚合物可优选通过粉末浸渍法、熔融淋膜浸渍法、薄膜夹层熔融浸渍法、熔体浸渍法、混杂纤维热压浸渍法或其他合适的浸渍法来实现预浸布的加工成型,这些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展开说明;进一步具体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采用玻璃纤维布和聚合物的预浸料,其中,玻璃纤维布的克重优选为160-300g/m2,可以采用平纹、斜纹、缎纹或其他合适纹理进行织造得到。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单向带中的玻璃纤维优选采用160-300g/m2;优选采用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单向带多层叠层结构,叠层数量进一步优选为2-6层,其中,各相邻层单向带之间的叠层角度可以为90°或45°或其他合适的角度。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膜层采用改性PP共挤膜、TPU膜、改性PE共挤膜、BOPET底漆膜、镀膜BOPET膜中的任意一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选择其他具有类似性质和效果的材质作为防水膜层。
其中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改性PP共挤膜的厚度优选为100-200微米,具体可以采用市场公知的改性PP共挤膜,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改性PP共挤膜采用A层+B层复合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组分可以选自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三元聚合物、马来酸酐接枝改性PP、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接枝改性PP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或其与间规聚丙烯的组合,还可以进一步添加复配抗氧剂和/或紫外吸收剂和/或光稳定剂和/或金属离子螯合剂等;B层的组分可以选自间规聚丙烯、POE增韧剂、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酯改性PP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还可以进一步添加复配抗氧剂和/或紫外吸收剂和/或光稳定剂和/或金属离子螯合剂等,改性PP共挤膜与板材基体进行复合后可以得到获得非常优异表现的抗水汽透过性;本实施例的改性PP共挤膜的加工成型可具体采用双层挤出流延设备制备得到双层共挤膜;在实际应用时,B层作为与板材基体的表面对应复合的内侧面,A层作为外侧面后续用于与光伏组件的相关层结构(例如胶膜层)进行层压复合。
其中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TPU膜采用以脂肪族和/或脂环族热塑性聚氨酯粒子作为原料主体,配合丙烯酸树脂增粘剂和/或硅烷偶联剂增粘剂和/或抗氧剂和/或紫外吸收剂和/或光稳定剂作为助剂,经挤出流延法(分别通过挤出机、流延设备)制备得到的薄膜,与板材基体进行复合后可以得到获得非常优异表现的抗水汽透过性。
其中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改性PE共挤膜的厚度优选为100-200微米,具体可以采用市场公知的改性PE共挤膜,改性PE共挤膜采用A层+B层复合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组分可以优选采用LLDPE树脂,可进一步复配抗氧剂和/或紫外吸收剂和/或光稳定剂和/或金属离子螯合剂作为助剂;B层的组分可以优选采用HDPE和/或LDPE和/或POE和/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和/或马来酸酐接枝POE和/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酯接枝POE作为主体原料,可进一步复配助交联剂TAIC和/或钛白粉等;改性PE共挤膜与板材基体进行复合后可以得到获得非常优异表现的抗水汽透过性;本实施例的改性PE共挤膜的加工成型可具体采用双层挤出流延设备制备得到双层共挤膜,然后用电子束固化方式进行交联处理;在实际应用时,B层作为与板材基体的表面对应复合的内侧面,A层作为外侧面后续用于与光伏组件的相关层结构(例如胶膜层)进行层压复合。
其中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BOPET底漆膜采用BOPET膜作为基膜,对BOPET膜进行电晕处理后进一步在BOPET膜的至少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进一步涂布复合耐候丙烯酸涂料和/或耐候聚氨酯涂料和/或氟碳涂料,并完成固化,BOPET底漆膜与板材基体进行复合后可以得到获得非常优异表现的抗水汽透过性。
其中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镀膜BOPET膜采用BOPET膜作为基膜,在BOPET膜的两面分别涂布丙烯酸底涂剂(更优选地,可以在一表面涂布镀氧化硅底涂剂,另一表面涂布胶膜粘接底涂剂),然后在涂布有镀氧化硅底涂剂的表面镀氧化硅,镀膜BOPET膜与板材基体进行复合后可以得到获得非常优异表现的抗水汽透过性。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膜层通过防水粘胶层复合在板材基体的表面,其中,防水粘胶层优选采用双组分聚氨酯胶或双组分丙烯酸胶或热熔胶中的任意一种,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粘胶层来实现防水膜层与板材基体之间的可靠粘接复合,具有优异的层间剥离力表现。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涂层的防水涂料采用氯化聚丙烯改性丙烯酸涂料、光固化改性丙烯酸涂料、光固化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电子束固化丙烯酸涂料中的任意一种,经过固化后成型得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选择其他具有类似性质和效果的材质作为防水涂料。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水涂层通过防水涂料在板材基体的表面固化成型得到。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板材基体的另一个表面设有耐候层,耐候层与主防水层位于板材基体的不同表面上;耐候层与板材基体直接接触复合或通过中间层实现复合;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层包括中间粘胶层和/或副防水层,其中,中间粘胶层可参照防水粘胶层进行制作,副防水层可参照主防水层进行制作;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抗水汽透过性,可以在耐候层与板材基体之间设置副防水层(副防水层同样可采用防水膜层或防水涂层);为了实现良好的层间剥离力表现,可以根据需要在耐候层与板材基体之间设置中间粘胶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具体选择。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耐候层包括耐候膜层和/或耐候涂层;其中,耐候膜层优选采用PVF膜、PVDF膜、耐候改性BOPET膜或TPU膜中的任意一种,耐候涂层优选采用耐候丙烯酸涂料、耐候聚氨酯涂料、耐候环氧树脂涂料、耐候三元氯蜡树脂涂料、氟碳涂料中的任意一种;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类似耐候效果的材料来制作得到耐候膜层或耐候涂层,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依据GB/T 3356-2014标准进行测试,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弯曲模量不低于10Gpa,且依据GB/T 26253-2010标准进行测试,环境温度为38℃,湿度为90%时,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水蒸气透过率不高于0.45g/(m2·24h);和/或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在封装结构氯化钴渗水测试中,氯化钴试纸至少在8天后才鲜红。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如上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应用,将光伏封装复合板材作为光伏组件的背板;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包括正面封装层、电池串层和背面封装层,背面封装层包括背板,其中,主防水层位于背板的内侧面,当光伏封装复合板材设有耐候层,耐候层位于背板的外侧面;在光伏组件安装应用后,位于背板外侧面的耐候层实现耐候抗老化效果,位于背板内侧面的主防水层覆盖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的表面上形成渗水通道阻隔结构,通过该渗水通道阻隔结构对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进行了可靠且稳定的防水性能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全文涉及的英文缩写的英文全称及其所代表的中文含义请参见下表1:
表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实施例1:请参见图1所示,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包括板材基体,板材基体采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11,该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11具体采用玻璃纤维增强PP单向带三层叠层结构,叠层角度为0°/90°/0°;
其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11的一个表面设有主防水层,主防水层覆盖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11的表面上形成抗水汽透过结构;其中,主防水层采用作为防水膜层的改性PP共挤膜12,具体为A层+B层复合共挤结构;改性PP共挤膜12通过第一双组分聚氨酯胶层13粘接复合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11的表面;
其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11的另一个表面设有耐候改性BOPET膜14,耐候改性BOPET膜14通过第二双组分聚氨酯胶层15粘接复合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11的表面。
实施例2:请参见图2所示,请参见图1所示,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包括板材基体,板材基体采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21,该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21具体采用缎纹织造得到的玻璃纤维布和环氧树脂的预浸料,采用热压得到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21;
其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21的一个表面设有主防水层22,主防水层22覆盖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21的表面上形成抗水汽透过结构;其中,将氯化聚丙烯改性丙烯酸涂料涂布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21的一表面,经固化后得到该主防水层22;
其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21的另一个表面涂布氟碳涂料,经固化后得到耐候层23。
实施例3:请参见图3所示,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包括板材基体,板材基体采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31,该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31具体采用玻璃纤维布增强PP单向带四层叠层结构,叠层角度为0°/+45°/-45°/0°;
其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31的一个表面设有主防水层,主防水层覆盖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31的表面上形成抗水汽透过结构;其中,主防水层采用作为防水膜层的镀膜BOPET膜32;镀膜BOPET膜32通过双组分丙烯酸胶层33粘接复合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31的表面;
其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31的另一个表面设有PVDF膜34,PVDF膜34通过双组分聚氨酯胶层35粘接复合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31的表面。
实施例4:请参见图4所示,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包括板材基体,板材基体采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41,该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41具体采用平纹织造得到的玻璃纤维布和聚氨酯树脂的预浸料,采用热压得到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41;
其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41的一个表面设有主防水层,主防水层覆盖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41的表面上形成抗水汽透过结构;其中,将作为主防水层的改性PE共挤膜42通过热熔胶层43粘接复合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41的表面;
其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41的另一个表面设有PVF膜44,PVF膜44通过双组分聚氨酯胶层45粘接复合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41的表面。
实施例5:请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5的其余技术方案同实施例2,区别仅在于,在本实施例5中,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21与耐候层设置副防水层24,其中副防水层24采用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的另一个表面涂布聚丙烯改性丙烯酸涂料,经固化后得到副防水层24,然后在副防水层24的表面涂布氟碳涂料,经固化后得到耐候层23。
实施例6:请参见图6所示,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包括板材基体,板材基体采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51,该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51具体采用玻璃纤维布增强PP单向带单层叠层结构;
其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51的一个表面设有主防水层,主防水层覆盖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51的表面上形成第一抗水汽透过结构;其中,主防水层采用作为防水膜层的第一镀膜BOPET膜52;第一镀膜BOPET膜52通过第一双组分丙烯酸胶层53粘接复合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51的表面;
其中,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51的另一个表面设置副防水层,副防水层覆盖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51的表面上形成第二抗水汽透过结构;其中,副防水层采用作为防水膜层的第二镀膜BOPET膜54;第二镀膜BOPET膜54通过第二双组分丙烯酸胶层55粘接复合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51的表面,然后在第二镀膜BOPET膜54的表面设置PVDF膜56,PVDF膜56通过双组分聚氨酯胶层57粘接复合在第二镀膜BOPET膜54的表面。
对比例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CPC背板。
对比例2:采用实施例1中的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
对比例3:采用实施例6中的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附图1-6是用于说明背板的层结构分布情况,其与具体实际的结构尺寸没有任何关联关系。
本申请人对以上实施例1-6以及对比例1-3进行了如下性能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请参见下表2所示:
表2
本申请还将以上实施例1-6以及对比例1-3分别作为光伏组件的背板,其余均采用相同的晶硅电池串层以及封装方案(不采用玻璃作为封装层)分别得到轻质光伏组件(至少1.8米长),对这些光伏组件进行了如下性能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请参见下表3所示:
表3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全文涉及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均依据GB/T3356-2014标准进行测试得到;本申请全文涉及的水蒸气透过率依据GB/T26253-2010标准进行测试得到;本申请全文涉及的封装结构氯化钴渗水测试过程为:采用氯化钴试纸,在100℃下烘烤至完全蓝色;铺叠尺寸至少1m×1m的光伏玻璃、光伏胶膜、光伏胶膜;在最上面光伏胶膜上,每隔一个电池片宽度距离(比如166mm、182mm、或210mm)放的置“蓝色”氯化钴试纸,采用双面胶固定;然后铺叠需要评测的背板;放入层压机按照胶膜要求进行层压成层压件;放入25±2℃的水中浸泡,每天查看氯化钴试纸变色的情况,记录第一处变色的天数、全部变成黄红色的天数,其中,1天代表24小时;本申请全文涉及的绝缘等级的测试过程为:将背板放在绝缘测试仪的两个电极中间,电极触碰到材料,快速升压到8000V,然后保持1分钟,查看背板材料是否被击穿;未被击穿表示背板材料绝缘耐压等级合格;本申请全文涉及的轻质组件自重扰度的测试过程为:将各轻质光伏组件(至少1.8米长)放在间距1.5米的两根平行横梁上,轻质光伏组件两个短边与横梁距离相等,查看轻质光伏组件的自重弯曲情况,用尺子测量扰度值;本申请全文涉及的DH测试参照IEC 61215-2-2021中MQT13进行测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包括板材基体,所述板材基体采用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基体的一个表面设有主防水层,所述主防水层覆盖在所述板材基体的表面上形成渗水通道阻隔结构;其中,所述主防水层包括防水膜层和/或防水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层采用改性PP共挤膜、TPU膜、改性PE共挤膜、BOPET底漆膜、镀膜BOPET膜中的任意一种;或所述防水涂层的防水涂料采用氯化聚丙烯改性丙烯酸涂料、光固化改性丙烯酸涂料、光固化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电子束固化丙烯酸涂料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层通过防水粘胶层复合在所述板材基体的表面;或所述防水涂层通过防水涂料在所述板材基体的表面固化成型得到;所述防水粘胶层优选采用双组分聚氨酯胶或双组分丙烯酸胶或热熔胶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采用纤维和聚合物的预浸料,或采用连续纤维增强聚合物单向带单层结构或多层叠层结构;其中,所述纤维包括玻璃纤维,优选采用玻璃纤维;所述聚合物优选采用PP树脂、PA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纤维材料增强聚合物片材中的纤维材料重量份比例优选为45-75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基体的另一个表面设有耐候层,所述耐候层与所述主防水层位于所述板材基体的不同表面上;所述耐候层与所述板材基体直接接触复合或通过中间层实现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包括中间粘胶层和/或副防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层包括耐候膜层和/或耐候涂层;其中,所述耐候膜层优选采用PVF膜、PVDF膜、耐候改性BOPET膜或TPU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耐候涂层优选采用耐候丙烯酸涂料、耐候聚氨酯涂料、耐候环氧树脂涂料、耐候三元氯蜡树脂涂料、氟碳涂料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依据GB/T3356-2014标准进行测试,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弯曲模量不低于10Gpa,且依据GB/T 26253-2010标准进行测试,环境温度为38℃,湿度为90%时,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水蒸气透过率不高于0.45g/(m2·24h);和/或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在封装结构氯化钴渗水测试中,氯化钴试纸至少在8天后才鲜红。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作为光伏组件的背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光伏封装复合板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正面封装层、电池串层和背面封装层,所述背面封装层包括所述背板,其中,所述主防水层位于所述背板的内侧面。
CN202311108069.1A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78414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8069.1A CN117841489A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8069.1A CN117841489A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1489A true CN117841489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6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8069.1A Pending CN117841489A (zh) 2023-08-30 2023-08-30 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414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9506B (zh) 具有聚丙烯系背板的光伏打模組
CN101823355B (zh) 聚合物叠层膜和使用该叠层膜的太阳能电池板
KR101314698B1 (ko) 태양전지용 이면 보호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태양전지 모듈
KR101690974B1 (ko) 폴리비닐리덴 플루오라이드 배면시트를 구비한 태양광 모듈
CN108198884B (zh) 耐湿热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82707B (zh) 一种用于双面发电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透明背板
EP2277693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s with polypropylene based backsheet
CN104842616A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电池复合背板和制备方法及其组件
CN102939201A (zh) 用于制备包括全氟化共聚物树脂层的多层结构的方法
CN103038060A (zh) 包含氟化共聚物树脂层和乙烯三元共聚物层的多层结构
CN102044572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7240617A (zh) 一种复合高水汽阻隔太阳能电池背板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55008B (zh) 一种光伏组件背板用修补胶带及其贴合工艺及应用
CN203048857U (zh) 多层共挤表面层预交联热熔胶胶膜
CN107968131B (zh) 太阳能电池背板、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KR20150003912A (ko) 광전지 백시트
CN107757028A (zh) 多层膜和光电模块
CN117841489A (zh) 一种光伏封装复合板材及其应用
CN218548444U (zh) 一种轻质防火光伏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
CN105451990A (zh) 多层片材及其制造方法、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3430320A (zh) 光伏背板层压板、包括光伏背板层压板的光伏模块以及制造光伏背板层压板的方法
CN219927180U (zh) 一种太阳能背板及一种太阳能电池
CN110993711A (zh) 太阳能背板用聚酯基膜和太阳能背板
JP6567066B2 (ja) ソーラーモジュール用裏面フィルム
CN220429544U (zh) 一种抗冲击的透明封装前板及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