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04131A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04131A
CN117804131A CN202211177133.7A CN202211177133A CN117804131A CN 117804131 A CN117804131 A CN 117804131A CN 202211177133 A CN202211177133 A CN 202211177133A CN 117804131 A CN117804131 A CN 117804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lease
air inlet
pressure
door body
pressure reli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71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青
杨洪光
王涛
彭灿
张书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771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041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04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04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门体和把手组件,把手组件包括门体连接部、把手部和泄压部,门体连接部固定连接于门体;把手部活动连接于门体连接部,把手部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泄压部包括进气通道和泄压阀,泄压阀用于控制置物空间和外界的连通和隔断;泄压阀包括除霜件,当泄压阀开启时,置物空间和外界连通;当泄压阀关闭时,除霜件封闭内进气口;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之间的过程中,除霜件打开内进气口。该制冷设备一方面可以在开门前使得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平衡,使开门更加省力,另一方面若结霜时,可以通过除霜件除去霜,避免结霜引起的堵塞。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一般用于冷藏或冷冻食材,其内部的温度较低,导致制冷设备内部的气压一般小于大气压,这使得其门体在打开的过程中比较费力。为了减小用户开门时的用力,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方案,使得外界的气体进入制冷设备内部,以平衡制冷设备内外的压力。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在冷热交界的面上,会凝结出露水,且被制冷设备内的冷气再次冷却后,会结霜,从而堵住该位置,一方面凝霜本身存在各种不便,另一方面也使得结构失效,无法省力地打开门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打开门体的制冷设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门体和把手组件,所述箱体围出具有开口的置物空间,所述门体用于封闭所述开口,所述把手组件包括:
门体连接部,其固定连接于所述门体;
把手部,其活动连接于所述门体连接部,所述把手部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
泄压部,其包括进气通道和泄压阀,所述进气通道具有外进气口和内进气口,所述外进气口用于连通外界,所述内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置物空间,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杆和除霜件,所述泄压杆靠近所述内进气口的端部连接所述除霜件,所述泄压阀用于控制所述置物空间和外界的连通和隔断;
当所述泄压阀开启时,所述置物空间和外界连通;
当所述泄压阀关闭时,所述除霜件封闭所述内进气口;
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之间的过程中,所述把手部驱动所述泄压杆运动,所述除霜件打开所述内进气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霜件包括刮霜凸起,所述刮霜凸起连接于所述泄压杆,所述刮霜凸起的直径大于所述泄压杆的直径,于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刮霜凸起至少部分在所述进气通道内向前或向后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部转动连接于所述门体连接部,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塞,所述进气通道包括泄压口,所述泄压塞用于封闭所述泄压口,所述泄压杆连接所述泄压塞,所述泄压口和所述泄压塞均设置于所述内进气口和所述外进气口之间;
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把手部绕所述门体连接部转动,所述把手部驱动所述泄压杆直线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泄压杆驱动所述泄压塞打开所述泄压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泄压阀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滚动件,所述把手部包括抵持端,所述第一弹性件始终具有驱使所述泄压杆向所述抵持端方向运动的趋势,所述泄压杆朝向所述抵持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滚动件,所述滚动件与所述抵持端相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泄压塞设置于所述泄压口的朝向所述内进气口的一侧;
当所述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大于阈值时,所述泄压塞向所述内进气口方向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泄压塞滑动连接于所述泄压杆,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若所述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小于阈值,所述泄压塞封闭所述泄压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泄压阀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始终具有驱使所述泄压塞向远离所述内进气口方向运动的趋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包括容纳腔和门体通道,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门体通道连通所述置物空间;
所述泄压部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和第三泄压件,所述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和第三泄压件的内部均中空设置且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和第三泄压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泄压件包括所述外进气口,所述第二泄压件包括所述泄压口、所述第三泄压件包括所述内进气口;
所述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和第三泄压件至少部分限制所述泄压杆沿直线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方,所述门体连接部包括向下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一泄压件部分伸入所述门体连接部内,所述外进气口通过所述通孔向下连通外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连接部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内设置转孔、转轴、用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门体连接的第一螺孔、用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泄压部连接的第二螺孔、用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上盖连接的第三螺孔、用于穿过所述泄压杆的第一孔,所述把手部包括轴孔,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转孔和所述轴孔,所述把手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内设置第三弹性件,所述把手部包括拉杆,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连接所述下盖,所述第三弹性件始终具有驱使所述把手部恢复至所述关闭状态的趋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把手组件还包括加强件,所述门体包括门壳,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门壳内侧,所述门体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门壳外侧,通过连接件将所述门体连接件、所述门壳和所述加强件固定连接;
所述加强件包括开孔,所述泄压部通过所述开孔插入所述门体内部;
所述门体连接部左右并列设置两组,所述把手部包括连接两侧的所述门体连接部的手柄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门体和把手组件,所述箱体围出具有开口的置物空间,所述门体用于封闭所述开口,所述把手组件包括:
门体连接部,其固定连接于所述门体;
泄压部,其包括进气通道和泄压阀,所述进气通道具有外进气口和内进气口,所述外进气口用于连通外界,所述内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置物空间,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塞,所述进气通道包括泄压口,所述泄压塞用于封闭所述泄压口;
当所述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大于阈值时,所述泄压塞远离所述泄压口,所述置物空间和外界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制冷设备一方面可以在开门前使得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平衡,使开门更加省力,另一方面若结霜时,可以通过除霜件除去霜,避免结霜引起的堵塞,避免因堵塞使内外气压无法平衡的问题,所以长期使用也可以不受结霜困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的爆炸图;
图3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下盖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泄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泄压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泄压部的剖视图;
图7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泄压阀关闭时把手组件连接于门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7b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泄压阀打开时把手组件的其一剖面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的另一剖面剖视图;
其中,1000、制冷设备;100、把手组件;10、把手部;11、手柄部;12、轴孔;13、拉杆;14、抵持端;20、门体连接部;21、下盖;211、转孔;212、拉簧连接端;213、第一螺孔;214、第二螺孔;215、第三螺孔;216、容纳槽;217、通孔;218、第一孔;219、第二孔;22、上盖;23、转轴;24、第三弹性件;30、泄压部;31、第一泄压件;311、第一固定部;32、第二泄压件;321、泄压口;322、第一支撑件;323、第二固定部;324、第三固定部;33、第三泄压件;331、第二支撑件;34、泄压阀;341、泄压杆;342、除霜件;3421、刮霜凸起;343、泄压塞;344、第一弹性件;345、第二弹性件;346、滚动件;35、进气通道;351、外进气口;352、内进气口;40、加强件;41、开孔;200、箱体;300、门体;301、容纳腔;302、门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打开门体的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可以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会结霜。
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00,可以是冰箱、冷柜、立式冷藏柜、酒柜等,下文的实施例可以以冷柜为例进行说明。冷柜包括箱体200、设置于箱体200内的具有开口的置物空间、覆盖开口的门体300、以及连接于门体300的把手组件100,如图1所示。门体300与箱体200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把手组件100设置于远离铰链的另一侧。
为清楚地表达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定义把手组件100位于门体300的前方,铰链位于箱体200的后方,门体300相对于箱体200的方向定义为上,反方向定义为下,从前方正对把手组件100的两侧分别定义为左和右。
本实施例的把手组件100如图2所示,包括门体连接部20、把手部10和泄压部30,把手部10活动连接于门体连接部20,门体连接部20固定连接于门体300,泄压部30用于控制置物空间和外界的连通和隔断,外界即为外部的大气空间,气压为正常的大气压,置物空间内用于制冷,一般地置物空间内的温度小于外界温度。本实施例的泄压部30可以固定在门体连接部20上,另外,泄压部30固定在箱体200上或者门体300上也行。
门体连接部20
本实施例的门体连接部20如图3a和3b所示,包括上盖22和下盖21,下盖21内设置用于通过连接件与门体300连接的第一螺孔213、用于通过连接件与泄压部30连接的第二螺孔214、用于通过连接件与上盖22连接的第三螺孔215。
连接件可以是图2所示的螺钉、螺栓或铆钉,安装时,先将连接件穿过第二螺孔214,将下盖21和泄压部30固定连接,再将连接件穿过第一螺孔213,将下盖21和门体300固定连接,最后将连接件穿过第三螺孔215,将下盖21和上盖22固定连接,下盖21和上盖22之间可拆卸连接。
由于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1000设置为冷柜,所以门体300设置于箱体200上方,门体连接部20包括向下设置的通孔217,如图3a和3b所示。泄压部30部分伸入门体连接部20内,通过通孔217向下连通外界。
本实施例的门体连接部20左右并列设置两组,把手部10同时连接两侧的门体连接部20。
另外,把手组件100还包括加强件40,如图2所示,门体300包括门壳,加强件40设置于门壳内侧,门体300连接件设置于门壳外侧,通过连接件将门体300连接件、门壳和加强件40固定连接。连接依次穿过第一螺孔213、门壳和加强件40,将三者固定连接。
把手部10
把手部10如图2所示,包括用于握持的手柄部11,本实施例的把手部10可以转动连接于门体连接部20。
门体连接部20内还设置转孔211和转轴23,把手部10包括轴孔12,转轴23插入转孔211和轴孔12,把手部10转动连接于转轴23。
把手部10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门体连接部20内可以设置限位结构,限制把手部10的运动范围,在运动的其一极限位置为把手部10的关闭状态,在运动的另一极限位置为把手部10的打开状态。由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的运动方向,是向上运动,与开门的方向一致。
另外门体连接部20内还设置了第三弹性件24,如图2或图8所示,把手部10包括拉杆13,第三弹性件24一端连接拉杆13,另一端连接下盖21,第三弹性件24始终具有驱使把手部10恢复至关闭状态的趋势。
上盖22的外表面设置为圆弧面,在关闭状态下,上盖22的端部与把手部10呈切线形式过渡,把手部10的下表面与下盖21的下表面平齐,如图8所示。
第三弹性件24可以设置为拉簧,下盖21内可以设置拉簧连接端212,拉簧连接于拉簧连接端212,在图8中,第三弹性件24始终具有拉动把手部10绕转轴23逆时针转动的趋势。
泄压部30
泄压部30包括进气通道35和泄压阀34,泄压阀34用于控制置物空间和外界的连通和隔断,本实施例的进气通道35具有外进气口351和内进气口352,外进气口351用于连通外界,内进气口352用于连通置物空间,当泄压阀34开启时,置物空间和外界通过进气通道35连通。
如图4~7b所示,泄压部30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泄压件31、第二泄压件32和第三泄压件33,第一泄压件31、第二泄压件32和第三泄压件33的内部均中空设置且相互连通以形成进气通道35,第一泄压件31包括外进气口351,第二泄压件32包括泄压口321、第三泄压件33包括内进气口352。
第一泄压件31如图4所示,第一泄压件31包括第一固定部311,第一固定部311上设置于第二螺孔214对齐的孔,下盖21朝向后方的一侧还设置用于容纳第一固定部311的容纳槽216,连接件将第一泄压件31与下盖21固定连接。
第二泄压件32如图5所示,第二泄压件32包括第二固定部323和第三固定部324,第二泄压件32通过第二固定部323与第一泄压件31固定连接,第二泄压件32通过第三固定部324与第三泄压件33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完成的气流通道。
泄压阀34包括泄压杆341,在把手部10绕门体连接部20转动的过程中,把手部10驱动泄压杆341直线运动,如图6所示,泄压杆341穿过部分的进气通道35。
泄压阀34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44和滚动件346,把手部10包括抵持端14,第一弹性件344始终具有驱使泄压杆341向抵持端14方向运动的趋势,泄压杆341朝向抵持端14的端部转动连接滚动件346,滚动件346与抵持端14相抵,使得把手部10推动泄压杆341的运动更加顺畅。泄压杆341上可以设置凸起,第一弹性件344抵持于凸起和第一泄压件31之间,如图6或7a所示。第一弹性件344可以设置为压簧。
第一泄压件31、第二泄压件32和第三泄压件33至少部分限制泄压杆341沿直线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泄压件31还如图6所示,泄压杆341穿过第一泄压件31;第二泄压件32如图5所示,还包括第一支撑件322,泄压杆341穿过第一支撑件322;第三泄压件33如图6所示,还包括第二支撑件331,泄压杆341穿过第二支撑件331。这样,第一泄压件31、第二泄压件32和第三泄压件33都对泄压杆341的直线运动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门体300包括容纳腔301和门体通道302,如图7a所示,容纳腔301通过门体通道302连通置物空间;第一泄压件31、第二泄压件32和第三泄压件33至少部分容置于容纳腔301内。加强件40包括开孔41,泄压部30通过开孔41插入门体300内部。
如图3a所示,门体连接部20还包括用于穿过泄压杆341的第一孔218、用于穿过第一泄压件31的第二孔219,第一泄压件31部分伸入门体连接部20内,外进气口351通过通孔217向下连通外界。
泄压阀34还包括除霜件342,泄压杆341靠近内进气口352的端部连接除霜件342,当泄压阀34关闭时,除霜件342封闭内进气口352,如图7a所示;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之间的过程中,把手部10驱动泄压杆341运动,除霜件342打开内进气口352,如图7b所示。
当把手部10绕着转轴23向上转动时,泄压杆341向后运动;当把手部10绕着转轴23向下转动时,泄压杆341向前运动;从而带动除霜件342在前后方向运动。
在内进气口352的位置最容易发生冷热交汇,所以在该位置最容易结霜,当霜要覆盖内进气口352时,随着除霜件342的前后方向的运动,将使该位置的霜被移除。
进一步地,除霜件342包括刮霜凸起3421,刮霜凸起3421连接于泄压杆341,刮霜凸起3421的直径大于泄压杆341的直径,如图7a或7b所示;于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刮霜凸起3421至少部分在进气通道35内向前或向后运动。刮霜凸起3421与泄压杆341之间形成了台阶状的结构,这样随着刮霜凸起3421的前后运动,就能将内进气口352内的霜刮除。
进一步地,泄压阀34包括泄压塞343,进气通道35包括泄压口321,如图6、7a和7b所示,泄压塞343用于封闭泄压口321,泄压杆341连接泄压塞343,泄压口321和泄压塞343均设置于内进气口352和外进气口351之间。
设置泄压阀34和泄压口321存下如下的多个效果:
其一,当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大于阈值时,泄压塞343远离泄压口321,置物空间和外界通过进气通道35连通。这样,即使不按压把手部10,即门体300没有打开时,只要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大于阈值,泄压塞343就能自动打开实现置物空间与外界的气压平衡。
进一步体现该效果的是,泄压塞343设置于泄压口321的朝向内进气口352的一侧;
当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大于阈值时,泄压塞343向内进气口352方向运动。
泄压阀34包括第二弹性件345,第二弹性件345驱使泄压塞343始终具有向远离内进气口352方向运动的趋势。第二弹性件345可以设置为压簧。第一弹性件344和第二弹性件345可以仅设置一个,或者两个都设置。
泄压塞343的自动运动,只需要作用在泄压阀34上的压差的力大于第一弹性件344和第二弹性件345的弹力即可,即根据第一弹性件344和第二弹性件345的弹性模量控制阈值的大小。
其二,在设置气流通道的位置,即使泄压阀34处于关闭的状态,也因为隔热效果不如制冷设备1000的保温层效果好,所以该位置一方面出现冷量流失,另一方面出现隔着泄压阀34出现结霜的问题。而本实施例设置的泄压塞343封闭泄压口321、除霜件342封闭内进气口352,在内进气口352和泄压口321这一段的位置均处于气流隔绝状态,且空气是不良的导热体,所以内进气口352和泄压口321这一段的气流形成了很好的保温效果,有利于解决结霜和冷量流失的问题。
其三,即使泄压塞343或除霜件342其一出现问题,还能通过另一个件实现密封,这样双重保险保障了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的泄压塞343还包括两种实施例,在其一实施例中:
泄压塞343固定连接于泄压杆341;此时,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泄压杆341驱动泄压塞343打开泄压口321。
也就是说,泄压塞343随着泄压杆341一同运动,当把手部10向上提起时,气流通道必然被打开,置物空间必然连通至外界,保障内外气压平衡。
在另一实施例中:
泄压塞343滑动连接于泄压杆341;于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的过程中,若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小于阈值,泄压塞343封闭泄压口321。
也就是说,泄压塞343不随着泄压杆341一同运动,当把手部10向上提起时,气流通道并不必然被打开,置物空间并不必然连通至外界,而只有在泄压杆341驱动除霜件342远离内进气口352,且由于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大于阈值,才会使泄压塞343远离泄压口321,整个气流通道才会完全打开。该阈值的大小,可以根据气压差的最大值、泄压塞343的面积、第二弹性件345的弹性模量进行计算,取合适的大小。
这样的好处是,气流通道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处于打开状态,即使把手部10被向上提起也不必然打开,泄压口321处于常闭的状态,置物空间内的冷量很难通过气流通道向外逃逸,所以气流通道内也更不容易结霜。也就是说,在内外气压差小,或者说至少是小于阈值,并不会因为负压对门体300的打开造成太大阻碍时,气流通道不被打开。
只有在内外气压差足够大时,此时抬起把手部10时,泄压塞343也因为内外气压差被打开,此时气流通道才能连通外界和置物空间,当内外气压差减小到阈值以下时,气流通道又被封闭。所以,气流通道只在最需要打开的时候才被打开。
与常用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制冷设备1000一方面可以在开门前使得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平衡,使开门更加省力,另一方面若结霜时,可以通过除霜件342除去霜,避免结霜引起的堵塞,避免因堵塞使内外气压无法平衡的问题,所以长期使用也可以不受结霜困扰。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门体和把手组件,所述箱体围出具有开口的置物空间,所述门体用于封闭所述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
门体连接部,其固定连接于所述门体;
把手部,其活动连接于所述门体连接部,所述把手部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
泄压部,其包括进气通道和泄压阀,所述进气通道具有外进气口和内进气口,所述外进气口用于连通外界,所述内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置物空间,所述泄压阀用于控制所述置物空间和外界的连通和隔断,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杆和除霜件,所述泄压杆靠近所述内进气口的端部连接所述除霜件;
当所述泄压阀开启时,所述置物空间和外界连通;
当所述泄压阀关闭时,所述除霜件封闭所述内进气口;
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之间的过程中,所述把手部驱动所述泄压杆运动,所述除霜件打开所述内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件包括刮霜凸起,所述刮霜凸起连接于所述泄压杆,所述刮霜凸起的直径大于所述泄压杆的直径,于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刮霜凸起至少部分在所述进气通道内向前或向后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转动连接于所述门体连接部,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塞,所述进气通道包括泄压口,所述泄压塞用于封闭所述泄压口,所述泄压杆连接所述泄压塞,所述泄压口和所述泄压塞均设置于所述内进气口和所述外进气口之间;
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把手部绕所述门体连接部转动,所述把手部驱动所述泄压杆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泄压杆驱动所述泄压塞打开所述泄压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滚动件,所述把手部包括抵持端,所述第一弹性件始终具有驱使所述泄压杆向所述抵持端方向运动的趋势,所述泄压杆朝向所述抵持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滚动件,所述滚动件与所述抵持端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塞设置于所述泄压口的朝向所述内进气口的一侧;
当所述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大于阈值时,所述泄压塞向所述内进气口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塞滑动连接于所述泄压杆,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至所述打开状态的过程中,若所述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小于阈值,所述泄压塞封闭所述泄压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始终具有驱使所述泄压塞向远离所述内进气口方向运动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包括容纳腔和门体通道,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门体通道连通所述置物空间;
所述泄压部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和第三泄压件,所述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和第三泄压件的内部均中空设置且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和第三泄压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泄压件包括所述外进气口,所述第二泄压件包括所述泄压口、所述第三泄压件包括所述内进气口;
所述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和第三泄压件至少部分限制所述泄压杆沿直线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方,所述门体连接部包括向下设置的通孔,所述第一泄压件部分伸入所述门体连接部内,所述外进气口通过所述通孔向下连通外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连接部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内设置转孔、转轴、用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门体连接的第一螺孔、用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泄压部连接的第二螺孔、用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上盖连接的第三螺孔、用于穿过所述泄压杆的第一孔,所述把手部包括轴孔,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转孔和所述轴孔,所述把手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内设置第三弹性件,所述把手部包括拉杆,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拉杆,另一端连接所述下盖,所述第三弹性件始终具有驱使所述把手部恢复至所述关闭状态的趋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还包括加强件,所述门体包括门壳,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门壳内侧,所述门体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门壳外侧,通过连接件将所述门体连接件、所述门壳和所述加强件固定连接;
所述加强件包括开孔,所述泄压部通过所述开孔插入所述门体内部;
所述门体连接部左右并列设置两组,所述把手部包括连接两侧的所述门体连接部的手柄部。
14.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门体和把手组件,所述箱体围出具有开口的置物空间,所述门体用于封闭所述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
门体连接部,其固定连接于所述门体;
泄压部,其包括进气通道和泄压阀,所述进气通道具有外进气口和内进气口,所述外进气口用于连通外界,所述内进气口用于连通所述置物空间,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塞,所述进气通道包括泄压口,所述泄压塞用于封闭所述泄压口;
当所述置物空间与外界的压差大于阈值时,所述泄压塞远离所述泄压口,所述置物空间和外界通过所述进气通道连通。
CN202211177133.7A 2022-09-26 2022-09-26 制冷设备 Pending CN1178041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7133.7A CN117804131A (zh) 2022-09-26 2022-09-26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7133.7A CN117804131A (zh) 2022-09-26 2022-09-26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04131A true CN117804131A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2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7133.7A Pending CN117804131A (zh) 2022-09-26 2022-09-26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041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1159B2 (en) Storage systems
EP1930671B1 (en) Refrigerator
US7866181B2 (en) Refrigerator with ice-making unit
WO2018171671A1 (zh) 冰箱
US7458132B2 (en) Open-close equipment for door of refrigerator
US7765645B2 (en) Refrigerator
US20100139303A1 (en) Electrical refrigerator with vacuum preserving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thod
WO2009072773A3 (en) Refrigerator
CN2900399Y (zh) 真空保鲜盒
KR100911272B1 (ko) 냉장고용 서랍
CN117804131A (zh) 制冷设备
CN105841429B (zh) 电冰箱
KR20090130526A (ko) 냉장고
CN110806054B (zh) 一种防结霜气压平衡装置及冷藏装置
CN111750597A (zh) 制冷器具
KR101443916B1 (ko) 냉장고
KR200187177Y1 (ko) 냉장고의도어손잡이조립구조
KR200302807Y1 (ko) 냉장고의 도어 손잡이
CN219318729U (zh) 卧式冷柜
KR19990014537U (ko) 냉동창고
CN117804130A (zh) 制冷设备
KR100612101B1 (ko) 냉장고의 얼음토출구 개폐장치
KR20070111629A (ko) 냉장고
KR0125632Y1 (ko) 서브-도어를 갖춘 냉장고
CN117804132A (zh) 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