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9692B - 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9692B
CN117799692B CN202410221364.6A CN202410221364A CN117799692B CN 117799692 B CN117799692 B CN 117799692B CN 202410221364 A CN202410221364 A CN 202410221364A CN 117799692 B CN117799692 B CN 1177996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teering
variable pump
displacement
artic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213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99692A (zh
Inventor
武仲斌
李浩文
赵岩松
吉志勇
刘兆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4102213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96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99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9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99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9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铰接车辆线控液压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包括操纵杆、转向控制器和转向执行机构;转向控制器包括信号解析模块和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信号解析模块用于对操纵杆输入的转向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目标铰接角;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用于对目标铰接角和铰接式转向车辆的反馈铰接角进行整体闭环控制;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变量泵改变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实现对左右并联油缸压力和方向的控制,从而调节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位置与速度;本发明在传统转向执行机构铰接车的基础上实现了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无需换向机构、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降低系统能耗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铰接车辆线控液压转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铰接车辆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机械,相比轮式转向车辆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适用性,其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通常用于狭窄道路、复杂地形以及需要高机动性的场合。然而,由于铰接车辆的结构特点,其转向控制存在一定的难题。
转向系统作为铰接转向车辆的重要执行机构,其性能直接决定着整车的转向精度和操控性,然而传统的液压转向系统存在两点明显的不足:首先,传统液压转向系统油压较高,容易渗油,能量利用效率偏低;其次,传统液压转向系统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性,无法有效保证响应速度和精度。
因此,针对传统液压转向铰接车能量利用率低、转向精度和跟随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液压转向铰接车能量利用率低、转向精度和跟随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搭载于铰接式转向车辆,包括操纵杆、转向控制器和转向执行机构;
转向执行机构是闭式液压直驱回路,包括定速电机、变量泵、左右并联油缸、补油泵、油箱、第一溢流阀、第一先导式单向阀以及第二先导式单向阀;左右并联油缸包括左侧油缸和右侧油缸,左侧油缸的有杆腔与右侧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一并联回路连接,左侧油缸的无杆腔与右侧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二并联回路连接;定速电机用于驱动变量泵和补油泵,变量泵的吸油口和回油口分别与左右并联油缸的第一并联回路和第二并联回路连接形成闭式液压直驱回路;补油泵的吸油口与油箱连接、排油口连接第一溢流阀后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经第一先导式单向阀连接变量泵的排油口侧油路,第二支路经第二先导式单向阀连接变量泵的吸油口侧油路;
操纵杆用于输入转向信息,转向控制器根据转向信息控制液压转向执行机构动作产生转向力矩使铰接式转向车辆转向。
进一步地,转向执行机构还包括第二溢流阀和第三溢流阀,第二溢流阀接入变量泵的排油口侧油路中,第三溢流阀接入变量泵的吸油口侧油路中。
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转向控制器包括信号解析模块和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
信号解析模块用于对操纵杆输入的转向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目标铰接角;
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用于对目标铰接角和铰接式转向车辆的反馈铰接角进行整体闭环控制;
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变量泵改变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实现对左右并联油缸压力和方向的控制,从而调节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位置与速度。
进一步地,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包括转向位置控制模块和液压控制模块,转向位置控制模块根据目标铰接角和反馈铰接角/>计算出铰接式转向车辆所需的转向力偶矩,液压控制模块根据转向力偶矩/>输出当前状态所需的变量泵的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转向控制器将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发送到转向执行机构,实现对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闭环控制。
进一步地,定速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方向保持不变,力矩大小和力矩方向根据工况改变,定速电机具有驱动状态和发电状态两种工作状态;
驱动状态下,定速电机驱动变量泵使左右并联油缸控制铰接式转向车辆转向,定速电机的转动方向与力矩方向相同,定速电机功率为正;
发电状态下,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跟随制动过程中铰接式转向车辆的惯性作用带动左右并联油缸动作,左右并联油缸由从动件变为主动件,左右并联油缸两侧高低压切换,左右并联油缸通过变量泵驱动定速电机转动,定速电机的转动方向与力矩方向相反,定速电机功率为负。
进一步地,变量泵为四象限工作模式;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调节变量泵的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切换左右并联油缸两侧高低压以及左右并联油缸的主从关系;从而实现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与压力的四象限关系;
铰接式转向车辆向一侧转向时,变量泵处于第一象限,定速电机处于驱动状态,通过电能提供动力给变量泵,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为正,压力/>为正,从而驱动左右并联油缸进行转向动作;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跟随制动过程中铰接式转向车辆的惯性作用带动左右并联油缸动作;变量泵处于第四象限,左右并联油缸由从动件变为主动件,左右并联油缸通过油液带动变量泵转动,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不变,压力/>改变为负,变量泵带动定速电机转动,定速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将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返回到储能装置中;
车辆向另一侧转向时,定速电机的转动方向保持不变,变量泵处于第三象限,定速电机处于驱动状态,通过电能提供动力给变量泵,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为负,压力/>为负,从而驱动左右并联油缸进行转向动作;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跟随制动过程中铰接式转向车辆的惯性作用带动左右并联油缸动作;变量泵处于第二象限,左右并联油缸由从动件变为主动件,左右并联油缸通过油液带动变量泵转动,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不变,压力/>改变为正,变量泵带动定速电机转动,定速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将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返回到储能装置中。
进一步地,转向力偶矩采用/>算法得到,计算过程为:
式中:是/>算法控制参数,/>为当前目标铰接角/>与当前反馈铰接角/>的偏差,/>为上一次目标铰接角与反馈铰接角的偏差,/>为上上次目标铰接角与反馈铰接角的偏差。
进一步地,转向力偶矩分配到液压控制模块,由以下代数式计算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目标油压/>
式中:、/>分别为左侧油缸对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力矩和右侧油缸对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力矩,/>、/>、分别为左侧油缸产生的力和右侧油缸产生的力,/>分别为左侧油缸产生的力臂和右侧油缸产生的力臂,/>、/>分别为左侧油缸高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和右侧油缸高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其关系为/>,/>、/>分别为左侧油缸低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和右侧油缸低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其关系为/>,/>、/>分别为左右并联油缸中单个油缸的有杆腔截面积和无杆腔截面积,/>和/>分别为左侧油缸和右侧油缸的摩擦阻力;由此可推得目标油压/>
进一步地,液压控制模块将转向力偶矩分配到变量泵,通过控制变量泵的排量大小进而控制左右并联油缸的流量及油压;采用基于等速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算法进行计算,滑模面/>:/>
式中:为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进油油路实际油压;
由于定速电机存在驱动与发电两种状态,即变量泵的压力与排量方向存在同向与反向两种状态,则左右并联油缸中单个油缸进油腔的流量可由下式表示:
式中,为单个油缸的进油腔截面积,/>选择单个油缸的有杆腔截面积/>或者无杆腔截面积/>;/>和/>分别为油缸的行程和速度,/>为油液弹性模量,/>为进油油路实际油压的一阶导数,/>为定速电机转速,/>为单个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
则根据等速趋近律:
式中:为滑模运动的趋近速率,/>,由此,单个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可表示为:
最终变量泵的需求排量等于左侧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与右侧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的和。
进一步地,变量泵的排量方向定义如下所示:
式中:为目标铰接角,/>为反馈铰接角;
1、0、-1分别对应车辆向左转向、保持、向右转向三种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本发明在传统转向执行机构铰接车的基础上实现了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无需换向机构、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降低系统能耗损失。
本发明拥有四象限工作状态,能回收转向执行机构停止驱动后车辆的横向摆动动能,将动能回收并储存起来供后续使用,实现能量的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发明采用高效的闭式液压直驱回路,可以实现左右并联油缸的更快响应和更短启动,提高转向的随动性能与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的控制流程图;
图2为转向执行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转向执行机构的四象限图。
图中:1-定速电机;2-变量泵;3-补油泵;4-第一溢流阀;5-油箱;6-第一先导式单向阀;7-第二先导式单向阀;8-第二溢流阀;9-第三溢流阀;10-左右并联油缸;11-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如图2所示: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搭载于铰接式转向车辆,包括操纵杆、转向控制器和转向执行机构。
转向执行机构是闭式液压直驱回路,包括定速电机1、变量泵2、左右并联油缸10、补油泵3、油箱5、第一溢流阀4、第一先导式单向阀6以及第二先导式单向阀7;左右并联油缸10包括左侧油缸和右侧油缸,左侧油缸的有杆腔与右侧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一并联回路连接,左侧油缸的无杆腔与右侧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二并联回路连接;定速电机1用于驱动变量泵2和补油泵3,变量泵2的吸油口和回油口分别与左右并联油缸10的第一并联回路和第二并联回路连接形成闭式液压直驱回路;补油泵3的吸油口与油箱5连接、排油口连接第一溢流阀4后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经第一先导式单向阀6连接变量泵2的排油口侧油路,第二支路经第二先导式单向阀7连接变量泵的吸油口侧油路。
第一溢流阀4可以调节补油泵压力,补油泵3可以通过第一先导式单向阀6和第二先导式单向阀7向闭式液压回路中补充油液,保证排空。
操纵杆用于输入转向信息,驾驶员根据路况通过操纵杆输入转向信息,转向控制器根据转向信息控制液压转向执行机构动作产生转向力矩使铰接式转向车辆转向。
转向执行机构还包括第二溢流阀8和第三溢流阀9,第二溢流阀8接入变量泵2的排油口侧油路中,第三溢流阀9接入变量泵2的吸油口侧油路中。第二溢流阀8和第三溢流阀9可防止闭式液压回路过压,同时在流动方向不变情况下,闭式液压回路可以根据工况切换高低压以及主从关系。
当变量泵2控制油液流向为顺时针时,左右并联油缸10中左侧油缸的有杆腔与右侧油缸的无杆腔处于高压状态,左侧油缸的无杆腔与右侧油缸的有杆腔处于低压状态,所以左侧油缸压缩,右侧油缸回弹,使得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逆时针旋转。反之,当变量泵2控制油液流向为逆时针时,左侧油缸的有杆腔与右侧油缸的无杆腔处于低压状态,左侧油缸的无杆腔与右侧油缸的有杆腔处于高压状态,所以左侧油缸回弹,右侧油缸压缩,使得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顺时针旋转。相比于串联的形式,并联油缸能够同时得到足够的油液流体供给,可以同时产生更大的推力或力矩输出,从而具有更大的功率密度。
具体地,定速电机选用永磁同步电机,额定转速1500rpm,额定功率30KW;变量泵选用力士乐的A4VSG 40 EP/11R型,变量泵的排量为40cm³/rev,额定压力为35MPa,采用电控比例控制方式;补油泵选用可调排量最大28 cm³/rev,压力可调范围28Mpa;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第三溢流阀选用DBDS20K10/40型,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第三溢流阀的可调范围最高40Mpa;第一先导式单向阀、第二先导式单向阀选用可调范围最高40Mpa。
如图1所示:转向控制器包括信号解析模块和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
信号解析模块用于对操纵杆输入的转向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目标铰接角;
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用于对目标铰接角和铰接式转向车辆的反馈铰接角进行整体闭环控制;
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变量泵改变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实现对左右并联油缸压力和方向的控制,从而调节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位置与速度。
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包括转向位置控制模块和液压控制模块,转向位置控制模块根据目标铰接角和反馈铰接角/>计算出铰接式转向车辆所需的转向力偶矩/>,液压控制模块根据转向力偶矩/>输出当前状态所需的变量泵的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转向控制器将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发送到转向执行机构,实现对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闭环控制。
定速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方向保持不变,力矩大小和力矩方向根据工况改变,定速电机具有驱动状态和发电状态两种工作状态;
驱动状态下,定速电机驱动变量泵使左右并联油缸控制铰接式转向车辆转向,定速电机的转动方向与力矩方向相同,定速电机功率为正;
发电状态下,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跟随制动过程中铰接式转向车辆的惯性作用带动左右并联油缸动作,左右并联油缸由从动件变为主动件,左右并联油缸两侧高低压切换,左右并联油缸通过变量泵驱动定速电机转动,定速电机的转动方向与力矩方向相反,定速电机功率为负。
如图3所示:变量泵为四象限工作模式;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调节变量泵的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切换左右并联油缸两侧高低压以及左右并联油缸的主从关系;从而实现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与压力的四象限关系。转向执行机构在提供转向动力的同时,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
铰接式转向车辆向一侧转向时,变量泵处于第一象限,定速电机处于驱动状态,通过电能提供动力给变量泵,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为正,压力/>为正,从而驱动左右并联油缸进行转向动作;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跟随制动过程中铰接式转向车辆的惯性作用带动左右并联油缸动作;变量泵处于第四象限,左右并联油缸由从动件变为主动件,左右并联油缸通过油液带动变量泵转动,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不变,压力/>改变为负,变量泵带动定速电机转动,定速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将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返回到储能装置中。
车辆向另一侧转向时,定速电机的转动方向保持不变,变量泵处于第三象限,定速电机处于驱动状态,通过电能提供动力给变量泵,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为负,压力/>为负,从而驱动左右并联油缸进行转向动作;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跟随制动过程中铰接式转向车辆的惯性作用带动左右并联油缸动作;变量泵处于第二象限,左右并联油缸由从动件变为主动件,左右并联油缸通过油液带动变量泵转动,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不变,压力/>改变为正,变量泵带动定速电机转动,定速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将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返回到储能装置中。
转向位置控制模块根据目标铰接角和反馈铰接角/>计算出铰接式转向车辆所需的转向力偶矩/>,液压控制模块根据转向力偶矩/>输出当前状态所需的变量泵的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转向控制器最终将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发送到转向执行机构,实现对铰接角的闭环控制。
转向力偶矩采用/>算法得到,计算过程为:
式中:是/>算法控制参数,/>为当前目标铰接角/>与当前反馈铰接角/>的偏差,/>为上一次目标铰接角与反馈铰接角的偏差,/>为上上次目标铰接角与反馈铰接角的偏差。
转向力偶矩分配到液压控制模块,由以下代数式计算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目标油压/>
式中:、/>分别为左侧油缸对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力矩和右侧油缸对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力矩,/>、/>、分别为左侧油缸产生的力和右侧油缸产生的力,/>分别为左侧油缸产生的力臂和右侧油缸产生的力臂,/>、/>分别为左侧油缸高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和右侧油缸高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其关系为/>,/>、/>分别为左侧油缸低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和右侧油缸低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其关系为/>,/>、/>分别为左右并联油缸中单个油缸的有杆腔截面积和无杆腔截面积,/>和/>分别为左侧油缸和右侧油缸的摩擦阻力;由此可推得目标油压/>
液压控制模块将转向力偶矩分配到变量泵,通过控制变量泵的排量大小进而控制左右并联油缸的流量及油压;采用基于等速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算法进行计算,滑模面:/>
式中:为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进油油路实际油压;
转向执行机构理想状态下,理想状态是忽略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油液渗漏及其它元件的影响,由于定速电机存在驱动与发电两种状态,即变量泵的压力与排量方向存在同向与反向两种状态,则左右并联油缸中单个油缸进油腔的流量可由下式表示:
式中,为单个油缸的进油腔截面积,/>选择单个油缸的有杆腔截面积/>或者无杆腔截面积/>;/>和/>分别为油缸的行程和速度,/>为油液弹性模量,/>为进油油路实际油压的一阶导数,/>为定速电机转速,/>为单个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
则根据等速趋近律:
式中:为滑模运动的趋近速率,/>,由此,单个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可表示为:
最终变量泵的需求排量等于左侧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与右侧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的和。
变量泵的排量方向定义如下所示:
式中:为目标铰接角,/>为反馈铰接角;
1、0、-1分别对应车辆向左转向、保持、向右转向三种状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搭载于铰接式转向车辆,包括操纵杆、转向控制器和转向执行机构;
转向执行机构是闭式液压直驱回路,包括定速电机(1)、变量泵(2)、左右并联油缸(10)、补油泵(3)、油箱(5)、第一溢流阀(4)、第一先导式单向阀(6)以及第二先导式单向阀(7);左右并联油缸(10)包括左侧油缸和右侧油缸,左侧油缸的有杆腔与右侧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第一并联回路连接,左侧油缸的无杆腔与右侧油缸的有杆腔通过第二并联回路连接;定速电机(1)用于驱动变量泵(2)和补油泵(3),变量泵(2)的吸油口和回油口分别与左右并联油缸(10)的第一并联回路和第二并联回路连接形成闭式液压直驱回路;补油泵(3)的吸油口与油箱(5)连接、排油口连接第一溢流阀(4)后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经第一先导式单向阀(6)连接变量泵(2)的排油口侧油路,第二支路经第二先导式单向阀(7)连接变量泵的吸油口侧油路;
操纵杆用于输入转向信息,转向控制器根据转向信息控制液压转向执行机构动作产生转向力矩使铰接式转向车辆转向;
转向控制器包括信号解析模块和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
信号解析模块用于对操纵杆输入的转向信息进行解析,并输出目标铰接角;
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用于对目标铰接角和铰接式转向车辆的反馈铰接角进行整体闭环控制;
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变量泵改变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实现对左右并联油缸压力和方向的控制,从而调节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位置与速度;
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包括转向位置控制模块和液压控制模块,转向位置控制模块根据目标铰接角和反馈铰接角/>计算出铰接式转向车辆所需的转向力偶矩/>,液压控制模块根据转向力偶矩/>输出当前状态所需的变量泵的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转向控制器将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发送到转向执行机构,实现对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闭环控制;
转向力偶矩采用/>算法得到,计算过程为:
式中:是/>算法控制参数,/>为当前目标铰接角/>与当前反馈铰接角/>的偏差,/>为上一次目标铰接角与反馈铰接角的偏差,/>为上上次目标铰接角与反馈铰接角的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向执行机构还包括第二溢流阀(8)和第三溢流阀(9),第二溢流阀(8)接入变量泵(2)的排油口侧油路中,第三溢流阀(9)接入变量泵(2)的吸油口侧油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定速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方向保持不变,力矩大小和力矩方向根据工况改变,定速电机具有驱动状态和发电状态两种工作状态;
驱动状态下,定速电机驱动变量泵使左右并联油缸控制铰接式转向车辆转向,定速电机的转动方向与力矩方向相同,定速电机功率为正;
发电状态下,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跟随制动过程中铰接式转向车辆的惯性作用带动左右并联油缸动作,左右并联油缸由从动件变为主动件,左右并联油缸两侧高低压切换,左右并联油缸通过变量泵驱动定速电机转动,定速电机的转动方向与力矩方向相反,定速电机功率为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变量泵为四象限工作模式;铰接角闭环控制单元调节变量泵的排量方向和排量大小,切换左右并联油缸两侧高低压以及左右并联油缸的主从关系;从而实现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与压力的四象限关系;
铰接式转向车辆向一侧转向时,变量泵处于第一象限,定速电机处于驱动状态,通过电能提供动力给变量泵,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为正,压力/>为正,从而驱动左右并联油缸进行转向动作;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跟随制动过程中铰接式转向车辆的惯性作用带动左右并联油缸动作;变量泵处于第四象限,左右并联油缸由从动件变为主动件,左右并联油缸通过油液带动变量泵转动,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不变,压力/>改变为负,变量泵带动定速电机转动,定速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将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返回到储能装置中;
车辆向另一侧转向时,定速电机的转动方向保持不变,变量泵处于第三象限,定速电机处于驱动状态,通过电能提供动力给变量泵,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为负,压力/>为负,从而驱动左右并联油缸进行转向动作;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跟随制动过程中铰接式转向车辆的惯性作用带动左右并联油缸动作;变量泵处于第二象限,左右并联油缸由从动件变为主动件,左右并联油缸通过油液带动变量泵转动,变量泵的排量方向/>不变,压力/>改变为正,变量泵带动定速电机转动,定速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将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返回到储能装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向力偶矩分配到液压控制模块,由以下代数式计算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目标油压/>
式中:、/>分别为左侧油缸对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力矩和右侧油缸对铰接式转向车辆的铰接角的力矩,/>、/>、分别为左侧油缸产生的力和右侧油缸产生的力,/>、/>分别为左侧油缸产生的力臂和右侧油缸产生的力臂,/>、/>分别为左侧油缸高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和右侧油缸高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其关系为/>,/>、/>分别为左侧油缸低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和右侧油缸低压端油腔内的油压,其关系为/>,/>、/>分别为左右并联油缸中单个油缸的有杆腔截面积和无杆腔截面积,/>和/>分别为左侧油缸和右侧油缸的摩擦阻力;由此可推得目标油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控制模块将转向力偶矩分配到变量泵,通过控制变量泵的排量大小进而控制左右并联油缸的流量及油压;采用基于等速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算法进行计算,滑模面/>:/>
式中:为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进油油路实际油压;
由于定速电机存在驱动与发电两种状态,即变量泵的压力与排量方向存在同向与反向两种状态,则左右并联油缸中单个油缸进油腔的流量可由下式表示:
式中,为单个油缸的进油腔截面积,/>选择单个油缸的有杆腔截面积/>或者无杆腔截面积/>;/>和/>分别为油缸的行程和速度,/>为油液弹性模量,/>为进油油路实际油压的一阶导数,/>为定速电机转速,/>为单个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
则根据等速趋近律:
式中:为滑模运动的趋近速率,/>,由此,单个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可表示为:
最终变量泵的需求排量等于左侧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与右侧油缸进油腔供油需要的变量泵排量/>的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变量泵的排量方向定义如下所示:
式中:为目标铰接角,/>为反馈铰接角;
1、0、-1分别对应车辆向左转向、保持、向右转向三种状态。
CN202410221364.6A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 Active CN1177996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1364.6A CN117799692B (zh)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21364.6A CN117799692B (zh)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9692A CN117799692A (zh) 2024-04-02
CN117799692B true CN117799692B (zh) 2024-05-03

Family

ID=90425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21364.6A Active CN117799692B (zh) 2024-02-28 2024-02-28 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9969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05572A (zh) * 1969-06-02 1973-02-07
CN101934819A (zh) * 2010-08-25 2011-01-05 江苏大学 用于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客车底盘铰接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5966381A (zh) * 2016-06-15 2016-09-28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煤矿四驱车辆的智能电子式轴间扭矩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060209A (zh) * 2021-03-30 2021-07-02 北京科技大学 用于铰接式无轨车辆的电液转向系统及铰接式无轨车辆
CN114889712A (zh) * 2022-05-09 2022-08-1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自主行驶铰接式车辆试验平台及其轴荷动态调整方法
CN115973267A (zh) * 2022-12-02 2023-04-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三轴无人车液压驱动系统及其综合节能控制策略
CN116411607A (zh) * 2023-04-17 2023-07-11 太原理工大学 挖掘机上车回转机构电动回转精确停车辅助系统
CN116620387A (zh) * 2023-06-06 2023-08-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冗余电液复合转向系统及其容错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99038A (ja) * 2005-10-03 2007-04-19 Hitachi Ltd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EP3536864B1 (en) * 2018-03-09 2020-12-30 Sandvik Mining and Construction Oy Hydraulic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hydraulic actuator
US11926992B2 (en) * 2020-07-06 2024-03-12 Deere & Company Pilot neutraliz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05572A (zh) * 1969-06-02 1973-02-07
CN101934819A (zh) * 2010-08-25 2011-01-05 江苏大学 用于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客车底盘铰接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5966381A (zh) * 2016-06-15 2016-09-28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煤矿四驱车辆的智能电子式轴间扭矩分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060209A (zh) * 2021-03-30 2021-07-02 北京科技大学 用于铰接式无轨车辆的电液转向系统及铰接式无轨车辆
CN114889712A (zh) * 2022-05-09 2022-08-1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自主行驶铰接式车辆试验平台及其轴荷动态调整方法
CN115973267A (zh) * 2022-12-02 2023-04-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三轴无人车液压驱动系统及其综合节能控制策略
CN116411607A (zh) * 2023-04-17 2023-07-11 太原理工大学 挖掘机上车回转机构电动回转精确停车辅助系统
CN116620387A (zh) * 2023-06-06 2023-08-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冗余电液复合转向系统及其容错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daptive Tracking of the Relative Angular Velocity of a Car Trailer when Reversing;S. P. Kruglov, R. S. Bolshakov and S. V. Kovyrshin;2019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odern Technologies;20191219;第 2019卷;全文 *
基于AMESim和ADAMS铰接车全液压转向系统分析;解继红;杜勇;;液压与气动;20160515(05);全文 *
多轴轮边驱动铰接客车的横摆稳定性控制策略;王文伟;赵一凡;张伟;林程;;机械工程学报;20200720(14);全文 *
装载机电液混合流量匹配转向系统特性研究;王翔宇;权龙;杨敬;张晓刚;程珩;赵斌;;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926(0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9692A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38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inertial energy
KR100297834B1 (ko) 건설기계의엔진제어장치
US11421713B2 (en) Hydraulic hybrid swing drive system for excavators
JP5044727B2 (ja) 油圧ショベル及び油圧ショベルの制御方法
CN104011403B (zh) 具有力调节的闭环液压系统
WO2012050028A1 (ja) 旋回体を有する建設機械
JP2005076781A (ja) 作業機械の駆動装置
JP5665874B2 (ja) ハイブリッド型作業機械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3121922A1 (ja) 建設機械
US201300615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energy and leveling hydraulic system loads
JP2010537130A (ja) 油圧駆動装置、旋回装置、及び掘削機
JP2012505356A5 (zh)
CN105263733A (zh) 用于工作机的动力系统
JP5513535B2 (ja) 回路圧制御装置、この回路圧制御装置を用いた油圧制御回路及び建設機械の油圧制御回路
CN108591144B (zh) 电机驱动双定量泵双蓄能器的分布式直驱挖掘机液压系统
CN108533546B (zh) 采用双泵直驱及差动快进自动换接的液压挖掘机动力系统
JP2006336805A (ja) 作業機械の制御装置
US20220307595A1 (en) Hydraulic circuit architecture with enhanced operation efficency
CN103148064B (zh) 液压能量再生装置
CN115163582B (zh) 一种挖掘机用分布式独立变转速闭式泵控液压系统
KR101955751B1 (ko) 건설 기계
JP4194868B2 (ja) 液圧制御システム
CN117799692B (zh) 一种变排量闭式液压直驱回路的铰接车辆动力转向系统
CN110552387B (zh) 一种全液压推土机
KR101429041B1 (ko) 전동 액츄에이터의 제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