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7668A - 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及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及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7668A
CN117797668A CN202410233323.9A CN202410233323A CN117797668A CN 117797668 A CN117797668 A CN 117797668A CN 202410233323 A CN202410233323 A CN 202410233323A CN 117797668 A CN117797668 A CN 117797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bubbles
module
nano
venturi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333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瑞超
王硕亮
李聪聪
李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ongdi Yicai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di Yicai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di Yicai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di Yicai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333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76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97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76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纳米气泡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及工艺方法,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包括:储液罐、制氮模块、文丘里管、剪切模块和微孔膜模块;所述储液罐连接在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所述制氮模块连接在文丘里管的收缩段,气液混合物经文丘里管形成气泡;所述剪切模块内设置有叶轮,流经剪切模块的气泡被叶轮剪切为微米气泡;所述剪切模块的出口连接微孔膜模块,所述微孔膜模块至少包括两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微米气泡流经微孔膜模块形成包含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通过本发明提高了原油采收率,而且无需过大的排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开发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及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纳米气泡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及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阶段,大部分油藏已经进入了高含水开发期,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储层丰度的下降、剩余油的分散分布以及可动用原油储量的减少,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原油采收率、增加可动用原油储量以及实现油田的稳定和增产成为石油行业工作者面临的关键问题。
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中,低渗透和超低渗透油藏占比超过65%,这些油藏难以通过常规的驱油手段有效开采。这类油藏通常具有初始能量低、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和吸水性差等特点,不利于原油的有效开采。相较于常规油藏,使用常规的三次采油技术在这些油藏中的驱油效果大大降低,通常采收率提高不超过20%。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包括:储液罐、制氮模块、文丘里管、剪切模块和微孔膜模块;所述储液罐连接在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将液体注入文丘里管,所述制氮模块连接在文丘里管的收缩段,将氮气注入文丘里管,气液混合物经文丘里管形成气泡;所述剪切模块内设置有叶轮,流经剪切模块的气泡被叶轮剪切为微米气泡;所述剪切模块的出口连接微孔膜模块,所述微孔膜模块至少包括两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微米气泡流经微孔膜模块形成包含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
可选的,所述储液罐与所述文丘里管通过输液管道连接,所述输液管道上设置有进液阀门、过滤装置、输液泵和液体流量计,所述制氮模块与所述文丘里管通过输气管道连接,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进气阀门和气体流量计。
可选的,所述剪切模块具有剪切腔室,所述剪切腔室入口端与所述文丘里管连通,剪切腔室另一端设置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安装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多组所述叶轮。
可选的,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入口端与微孔膜模块的出口连通,增压泵的出口端连接注入井井口装置将微纳米气泡注入井内。
可选的,陶瓷膜包括大孔径陶瓷膜和小孔径陶瓷膜,大孔径陶瓷膜的尺寸范围为1微米到8微米,小孔径陶瓷膜的尺寸范围为100纳米到800纳米。
可选的,所述剪切模块包括两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第一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微米,第二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00纳米。
可选的,所述剪切模块包括三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第一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微米,第二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00纳米,第三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00纳米。
可选的,所述剪切模块包括四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第一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微米,第二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800纳米,第三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00纳米,第四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00纳米。
可选的,所述储液罐内的液体为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硫酸酯盐、烷基磺酸盐或烷基苯磺酸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制备微纳米气泡水的工艺方法,包括:气液混合物经文丘里管形成气泡,气泡流经剪切模块被剪切为微米气泡,微米气泡流经微孔膜模块形成包含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发明首先通过文丘里管将液体和氮气实现初步混合,形成大气泡,然后通过剪切模块将大气泡转化为微米气泡,最后通过微孔膜模块生成包含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所形成的微纳米气泡作为驱替液注入储层后,不同尺寸的微纳米气泡实现不同尺度的驱替,驱油效果更加充分、彻底,提高了原油采收率,而且无需过大的排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开发效益。
2、本发明所形成的低密度高能活性微纳米气泡水稳定性能较好,常温常压下能够稳定存在5个月以上,保证充分发挥所有气泡的驱替作用,提高原油采收率。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活性水,不但延长了小气泡的存活时间,而且结合微纳米气泡驱油和表面活性剂驱油大大提高了驱替效果。
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示意图;
图2是采用马尔文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拍摄的本发明实施例1形成的微纳米气泡的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形成的微纳米气泡的分布规律示意图;
图4是采用马尔文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拍摄的本发明实施例2形成的微纳米气泡的照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形成的微纳米气泡的分布规律示意图;
图6是采用马尔文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拍摄的本发明实施例3形成的微纳米气泡的照片;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形成的微纳米气泡的分布规律示意图;
图中:1、储液罐;2、输液管道;21、进液阀门;22、过滤装置;23、输液泵;24、液体流量计;3、制氮模块;4、输气管道;41、进气阀门;42、气体流量计;5、文丘里管;6、剪切模块;61、叶轮;62、电机;63、剪切腔室;7、微孔膜模块;8、增压泵;9、注入井井口装置;
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为一体结构;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
基于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将气泡注入储层可以显著改变油藏中的流体动力学和化学平衡。但常规的气泡注入储层进行驱替,原油采收率较低,要提高采收率只能增加气泡的排量(每天需要的排量至少两百立方米),难以满足大排量的需求,即使能满足也会付出较高的成本。
经申请人研究发现,由于地层岩石所含孔隙和裂缝的尺寸不是均一的,具有多个峰值,如果气泡尺寸偏大,则气泡无法进入空隙,如果气泡尺寸偏小,虽然气泡能够进入空隙但无法对原油产生足够大的推力,因此驱替效果差,原油采收率低,仅通过增加排量提高采收率提高了成本。
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储液罐1、制氮模块3、文丘里管5、剪切模块6和微孔膜模块7。
所述储液罐1连接在所述文丘里管5的入口,将液体注入文丘里管5,所述制氮模块3连接在文丘里管5的收缩段,将氮气注入文丘里管5,气液混合物经文丘里管5形成气泡。
所述制氮模块3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空气缓冲罐、氮气分离装置、氮气缓冲等设备,保证能够提供稳定的高纯度的氮气。本发明是将微纳米气泡通过井筒钢质管柱注入地层进行驱油,氮气属于惰性气体,因此不会对井筒钢质管柱造成腐蚀等负面影响。
所述文丘里管5包括收缩段、吼道和扩散段,气液混合物的压力增大后突然降低,在空化作用下形成大量的气泡。
所述剪切模块6内设置有叶轮61,流经剪切模块6的气泡被叶轮61剪切为微米气泡。所述剪切模块6的出口连接微孔膜模块7,所述微孔膜模块7至少包括两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微米气泡流经微孔膜模块7形成包含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
陶瓷膜包括大孔径陶瓷膜和小孔径陶瓷膜,大孔径陶瓷膜的尺寸范围为1微米到8微米,小孔径陶瓷膜的尺寸范围为100纳米到800纳米,陶瓷膜的数量根据所需微纳米气泡的体积确定。
现有技术中只能驱替一部分孔隙中的原油,驱替效果差,原油采收率低。本发明基于水力空化法-高速旋流法-细孔法三种原理的装置逐步生成微纳米气泡,首先通过文丘里管5将液体和氮气实现初步混合,形成大气泡,然后通过剪切模块6将大气泡转化为微米气泡,最后通过微孔膜模块7生成包含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所形成的微纳米气泡作为驱替液注入储层后,不同尺寸的微纳米气泡实现不同尺度的驱替,驱油效果更加充分、彻底,提高了原油采收率,而且无需过大的排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开发效益。
如图1所示,所述储液罐1与所述文丘里管5通过输液管道2连接,所述输液管道2上设置有进液阀门21、过滤装置22、输液泵23和液体流量计24。所述输液管道2上的过滤装置22用于过滤固体颗粒,防止对剪切模块6造成损伤,避免堵塞微孔膜模块7。
所述制氮模块3与所述文丘里管5通过输气管道4连接,所述输气管道4上设置有进气阀门41和气体流量计42。液体和氮气通过文丘里管5生成的气泡大小与液速成反比,而与气速成正比。但是提高液体速度会增加流动阻力,而降低气体速度会减少微气泡的数量。因此,可根据具体需要配合调节进气阀门41和进液阀门21以达到所需的微纳米气泡的质量和数量。
所述剪切模块6具有剪切腔室63,所述剪切腔室63入口端与所述文丘里管5连通,剪切腔室63另一端设置电机62,所述电机62输出端安装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多组所述叶轮61。电机62启动后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叶轮61高速旋转,形成高剪切应力区域。
叶轮61为旋转开式叶轮61,旋转开式叶轮61的布置数量根据传动轴的长度确定,相邻旋转开式叶轮61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厘米,距离越近流场湍流强度越高,大气泡被剪切为微米气泡的数量越多。
如图1所示,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还包括增压泵8,所述增压泵8入口端与微孔膜模块7的出口连通,增压泵8的出口端连接注入井井口装置9将微纳米气泡注入井内。
由于小气泡进入大孔隙或者裂缝时无法对原油产生足够大的推力,也即无法起到驱替原油的作用,如果要小气泡起到驱替原油的作用,则需要小气泡穿越更长的路径,容易产生小气泡还未发挥作用即破裂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中所述储液罐1内的液体为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溶液(简称活性水),所述储液罐1中的液体为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活性水以及其他有助于维持微纳米气泡稳定的药剂等。由于界面张力的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增强微纳米气泡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所形成的低密度高能活性微纳米气泡水稳定性能较好,常温常压下能够稳定存在5个月以上,保证充分发挥所有气泡的驱替作用,提高原油采收率。
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活性水,不但延长了小气泡的存活时间,而且结合微纳米气泡驱油和表面活性剂驱油大大提高了驱替效果。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硫酸酯盐、烷基磺酸盐或烷基苯磺酸盐,由于过高的分子量会堵塞微孔膜模块7,因此表面活性剂等药剂的分子量要低于3000。
基于上述所述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的工艺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S1.通过外部不断注入活性水,确保储液罐1内的活性水液位保持在所需高度;
S2.打开进液阀门21,活性水通过输液管道2进入文丘里管5,在输液泵23的作用下流经过滤装置22和液体流量计24;
S3.开启剪切模块6的电机62,通过传动轴带动叶轮61转动,形成高速剪切区域;
S4.开启制氮模块3,产出高纯度氮气稳定后,打开进气阀门41,氮气流经气体流量计42;
S5.按照所需的气液比,根据液体流量计24和气体流量计42的读数调节进液阀门21和进气阀门41的开度;
S6.微米气泡流经微孔膜模块7后,形成大量纳米气泡,最终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混合形成低密度高能活性微纳米气泡水,流经单向阀进入增压泵8增压,然后通过注入井井口装置9到达储层进行驱替。
针对不同尺寸的孔隙和裂缝,注入具有非均一尺寸的微纳米气泡,根据岩石多个孔隙峰值针对性地制备多种尺寸的气泡,混合成微纳米气泡后再注入地层。不同尺寸的微纳米气泡实现不同尺度的驱替。大气泡用于驱替大孔隙或者裂缝中的原油,此时小气泡也可进入大孔隙或者裂缝,但是由于尺寸较小,无法对原油产生足够大的推力。小气泡用于驱替小孔隙中的原油,此时大气泡无法进入小孔隙。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三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储液罐1中的液体采用含有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硫酸酯盐的活性水,所加入的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低于3000。由油井的注水管线不断补充储液罐1内的水量,由专用管线加入表面活性剂溶液。微孔膜模块7为陶瓷膜组合,包括两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大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微米,小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00纳米。
剪切模块6中装配有20组叶轮61,传动轴的长度为90厘米,相邻叶轮61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距离越近流场湍流强度越高,大气泡被剪切为微米气泡的数量越多。
基于水力空化法-高速旋流法-细孔法三种原理,首先通过文丘里管5将含有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硫酸酯盐的活性水和氮气实现初步混合,形成大气泡,然后通过剪切模块6将大气泡转化为微米气泡,最后通过微孔膜模块7生成纳米气泡。
参考图2、图3,经过三次试验,微纳米气泡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存在一部分大尺寸(400nm以上)的气泡,尺寸为100nm的气泡的浓度达到7×106个/mL。所形成的低密度高能活性微纳米气泡水具有不同尺寸的气泡,作为驱替液注入储层后可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
实施例2
储液罐1中的液体是加入烷基磺酸盐的活性水,所加入的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低于2000。剪切模块6中装配有30组叶轮61,轴的长度为100厘米,相邻叶轮61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微孔膜模块7为陶瓷膜组合,包括三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大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微米,中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00纳米,小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00纳米。
参考图4、图5,经过两次试验,微纳米气泡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大尺寸(400nm以上)的气泡浓度非常少,远低于1×106个/mL,较高浓度的气泡集中在150nm,浓度超过1×106个/mL。
实施例3
储液罐1中的液体是加入烷基苯磺酸盐的活性水,所加入的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低于3000。剪切模块6中装配有40组叶轮61,轴的长度为90厘米,相邻叶轮61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微孔膜模块7为陶瓷膜组合,包括四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第一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微米,第二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800纳米,第三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00纳米,第四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00纳米。
参考图6、图7,经过三次试验,微纳米气泡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大尺寸(400nm以上)的气泡浓度非常少,较高浓度的气泡集中在150nm、170nm、200nm,浓度均超过1×106个/mL。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制氮模块、文丘里管、剪切模块和微孔膜模块;
所述储液罐连接在所述文丘里管的入口,将液体注入文丘里管,所述制氮模块连接在文丘里管的收缩段,将氮气注入文丘里管,气液混合物经文丘里管形成气泡;
所述剪切模块内设置有叶轮,流经剪切模块的气泡被叶轮剪切为微米气泡;
所述剪切模块的出口连接微孔膜模块,所述微孔膜模块至少包括两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微米气泡流经微孔膜模块形成包含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与所述文丘里管通过输液管道连接,所述输液管道上设置有进液阀门、过滤装置、输液泵和液体流量计,所述制氮模块与所述文丘里管通过输气管道连接,所述输气管道上设置有进气阀门和气体流量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模块具有剪切腔室,所述剪切腔室入口端与所述文丘里管连通,剪切腔室另一端设置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安装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多组所述叶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入口端与微孔膜模块的出口连通,增压泵的出口端连接注入井井口装置将微纳米气泡注入井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陶瓷膜包括大孔径陶瓷膜和小孔径陶瓷膜,大孔径陶瓷膜的尺寸范围为1微米到8微米,小孔径陶瓷膜的尺寸范围为100纳米到800纳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模块包括两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第一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微米,第二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00纳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模块包括三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第一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微米,第二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00纳米,第三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00纳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模块包括四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第一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微米,第二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800纳米,第三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500纳米,第四孔径陶瓷膜的尺寸为300纳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内的液体为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醇醚硫酸酯盐、烷基磺酸盐或烷基苯磺酸盐。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制备微纳米气泡水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液混合物经文丘里管形成气泡,气泡流经剪切模块被剪切为微米气泡,微米气泡流经微孔膜模块形成包含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的微纳米气泡。
CN202410233323.9A 2024-03-01 2024-03-01 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及工艺方法 Pending CN1177976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33323.9A CN117797668A (zh) 2024-03-01 2024-03-01 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及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33323.9A CN117797668A (zh) 2024-03-01 2024-03-01 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及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7668A true CN117797668A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20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33323.9A Pending CN117797668A (zh) 2024-03-01 2024-03-01 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及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9766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3343A (zh) * 2018-04-10 2018-09-07 北京英华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35988A (zh) * 2020-11-18 2021-03-23 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6809A (zh) * 2021-06-03 2021-09-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驱油用微气泡的产生装置与方法
CN114658402A (zh) * 2022-04-26 2022-06-24 国油伟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
CN116752941A (zh) * 2022-03-14 2023-09-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3343A (zh) * 2018-04-10 2018-09-07 北京英华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孔陶瓷气体分布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35988A (zh) * 2020-11-18 2021-03-23 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6809A (zh) * 2021-06-03 2021-09-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驱油用微气泡的产生装置与方法
CN116752941A (zh) * 2022-03-14 2023-09-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CN114658402A (zh) * 2022-04-26 2022-06-24 国油伟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595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by injection of a micro-dispersed gas-liquid mixture into the oil-bearing formation
EP132833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oxygen levels in a liquid
CN2841136Y (zh) 一种气水射混器
US11931708B2 (en) Carbon dioxide fluidity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US816703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liquefied carbon-dioxide gas into an aquifer deep underground
WO2016119087A1 (zh)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
CN109304108A (zh)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方法及在染料废水处理上的应用
CN204469572U (zh) 气液混合系统
CN102755846A (zh) 微气泡溶气发生装置
WO2016119086A1 (zh) 气液混合系统及方法
US8298418B2 (en)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bringing ozone into contact with a flow of liquid, in particular a flow of drinking water or wastewater
US20140158631A1 (en) Separation of neutrally buoyant materials from water
US20090188721A1 (en) Membrane method of making drilling fluids containing microbubbles
CN105366794A (zh) 基于气液体微纳米切割细化的高氧水制备系统
CN105582834A (zh) 用于气液混合的切割器及大气液比气液混合输送装置
US20200031691A1 (en) Brine dispersal system
KR20160075587A (ko) 미세기포 생성장치 및 미세기포 생성장치를 구비하는 오염수 정화 시스템
CN117797668A (zh) 一种用于油藏开发的微纳米气泡水制备系统及工艺方法
WO2014109385A1 (ja) 連続相中に分散相が分散した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15013267A (ja) 混合撹拌滞留装置
Rizzardi et al. Membrane bubble aeration unit: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in lab scale and full-scale systems
CN217773815U (zh) 提高溶解率并产生纳米气泡和oh自由基的装置
WO2010023977A1 (ja) 気体溶解装置
CN214233555U (zh) 一种油气田用起泡装置
CN106277150B (zh) 一种石油水处理用气浮选微气泡加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