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5693A -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5693A
CN117795693A CN202280053885.4A CN202280053885A CN117795693A CN 117795693 A CN117795693 A CN 117795693A CN 202280053885 A CN202280053885 A CN 202280053885A CN 117795693 A CN117795693 A CN 117795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front cover
cover
display modu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38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星焕
金键佑
金贤善
孙杨受
李泽模
韩祯仁
洪淳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1815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30092313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95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56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s, e.g. passivation layer o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0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tting regions, e.g. laterally discontinuous light emitting layer or photoluminescent region integrated withi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Composi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6Video wall, i.e. juxtaposition of a plurality of screens to create a display screen of bigger dimens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31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3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321Disposition
    • H01L2224/32135Disposition the layer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 H01L2224/32145Disposition the layer connector connecting between different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i.e. chip-to-chip the bodies being stack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838Bonding techniques
    • H01L2224/8385Bonding techniques using a polymer adhesive, e.g. an adhesive based on silicone, epoxy, polyimide, polyester
    • H01L2224/83851Bonding techniques using a polymer adhesive, e.g. an adhesive based on silicone, epoxy, polyimide, polyester being a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26Layer connectors, e.g. plate connectors, solder or adhesive laye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31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4/32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58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一种显示模块包括:基板,其上安装有多个无机发光元件,并且包括侧表面和安装表面,该安装表面面对第一方向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前盖,覆盖安装表面,并且包括延伸到安装表面的外部区域的侧端;侧盖,覆盖侧表面,并且附着到基板的侧表面以及前盖的与安装表面的外侧相对应的下表面;以及吸光端部,用于覆盖前盖的侧端以防止从多个无机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穿过前盖的侧端。

Description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能够通过组合模块来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在该模块中,自发光的无机发光器件安装在基板上。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是一种可视化地显示数据信息(例如,字符、数字和图像)的输出设备。
通常,显示装置主要使用需要背光的液晶面板、或设置有响应于电流而自身发光的有机化合物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然而,液晶面板存在诸如响应时间慢和功耗高之类的困难,并且此外,由于液晶面板自身不发光并且需要背光,因此难以使液晶面板紧凑。另外,由于OLED面板自身发光,因此OLED面板不需要背光,从而能够使OLED面板变薄。然而,OLED面板很容易出现烧屏现象。烧屏是如下现象:如果长时间显示相同画面,则子像素的寿命到期,并且即使在改变画面时,先前画面也保持不变。因此,已经研究了包括基板上的无机发光器件并使用无机发光器件本身作为像素的微型发光二极管(微型LED或μLED)面板作为新面板来替代OLED。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在下文中,被称为微型LED面板)是一种平板显示面板,其由尺寸为100微米或更小的多个无机发光二极管(无机LED)组成。
微型LED面板也是一种自发光器件,但由于其无机性质,微型LED不会出现烧屏现象,并且具有优异的亮度、分辨率、功耗和耐用性。
与需要背光的LCD面板相比,微型LED面板可以提供更好的对比度、响应时间和能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对应于无机发光二极管的微型LED两者具有良好的能效。然而,微型LED比OLED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发光效率以及更长的寿命。
此外,通过将LED以像素为单位布置在电路板上,可以在基板单元中制造显示模块,并且易于根据客户的订单以各种分辨率和屏幕尺寸来制造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提供了一种适合于放大的显示模块、以及包括该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防止看到由于显示模块之间发生漏光而造成的缝隙。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显示模块包括:基板,包括安装表面和侧表面,多个无机发光器件安装在安装表面上,其中,安装表面面对第一方向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前盖,覆盖安装表面,并且包括在沿第二方向从安装表面向外的区域中的侧端;侧盖,覆盖基板的侧表面,并且接合到前盖的与从安装表面向外的区域相对应的下表面以及基板的侧表面;以及吸光端构件,覆盖前盖的侧端,并且被配置为防止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发射的光穿过前盖的侧端。
吸光端构件可以从前盖的侧端的上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吸光端构件可以从前盖的侧端的上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以覆盖侧盖的至少一部分。
显示模块还可以包括:金属板,在基板的后表面上,该后表面是基板的与安装表面相对的一侧;以及接地构件,覆盖侧盖的侧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与金属板接触以与金属板一起接地。
吸光端构件可以从前盖的侧端的上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以覆盖侧盖的侧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其中,接地构件在侧盖的侧端与吸光端构件之间。
吸光端构件可以包括吸光材料。
侧盖包括吸光材料。
吸光端构件可以具有黑色。
侧盖可以具有黑色。
接地构件可以包括金属材料。
接地构件的导电率可以比侧盖的导电率高。
前盖的侧端和侧盖的侧端可以布置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同线上。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阵列,包括水平地布置成M×N矩阵的多个显示模块,其中,多个显示模块中的每一个包括:基板,包括安装表面和侧表面,多个无机发光器件安装在安装表面上,其中,安装表面面对第一方向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前盖,覆盖安装表面,并且包括在沿第二方向从安装表面向外的区域中的侧端;侧盖,覆盖基板的侧表面,并且接合到前盖的与从安装表面向外的区域相对应的下表面以及基板的侧表面;以及吸光端构件,覆盖前盖的侧端,并且被配置为防止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发射的光穿过前盖的侧端。
吸光端构件可以从前盖的侧端的上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吸光端构件可以从前盖的侧端的上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以覆盖侧盖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可以包括:用前盖覆盖基板的安装有多个无机发光器件的安装表面,其中,安装表面面对第一方向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前盖包括在第二方向上从安装表面向外的区域中的侧端;提供侧盖,该侧盖覆盖基板的侧表面,并且接合到前盖的与在第二方向上从安装表面向外的区域相对应的下表面以及基板的侧表面;以及用吸光端构件覆盖前盖的侧端,该吸光端构件被配置为防止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发射的光穿过前盖的侧端。
吸光端构件可以从前盖的侧端的上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吸光端构件可以从前盖的侧端的上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以覆盖侧盖的至少一部分。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基板的后表面设置金属板,该后表面是基板的与安装表面相对的一侧;以及提供接地构件,该接地构件覆盖侧盖的侧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与金属板接触以与金属板一起接地。
吸光端构件可以从前盖的侧端的上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以覆盖侧盖的侧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接地构件可以在侧盖的侧端与吸光端构件之间。
【有益效果】
从上面的描述显而易见的是,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吸收入射在被布置为彼此相邻的多个显示模块之间的间隙上的光而具有在视觉上无法看出缝隙的无缝效果。
此外,为了防止多个显示模块之间产生的漏光,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前盖的侧表面上的吸光端构件,以防止光穿过显示模块的侧表面。因此,显示装置可以具有多个显示模块之间的无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配置的分解图;
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一个显示模块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块的后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模块的配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二方向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了图6所示的配置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8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三方向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了图8所示的配置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一部分的静电放电(ESD)流的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12是示出了显示装置的在图11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13是示出了显示装置的在图12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14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在图13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15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在图14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16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在图15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17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在图16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18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在图17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中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中所示的配置仅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并且本公开的范围应被理解为包括在提交本申请时的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和等同物。
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意在还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地给出相反的指示。为了描述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元件的形状和尺寸可能被放大。
在本公开中,术语“包括”、“包含”、“具有”等用于指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素、组件、或其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特征、元素、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其组合中的一项或多项。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含义包括性质彼此相似或者在一定范围内相似的事物。另外,“相同”意味着“基本相同”。应当理解,“基本相同”意味着与相对于参考值在可忽略范围内的差异相对应的值、或与制造误差范围相对应的数值包括在“相同”的范围内。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图,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配置的分解图,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一个显示模块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块的后透视图,并且图5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模块的配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附图中所示的显示装置1的结构的一部分以及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是尺寸为几μm至几百μm的微单元中的组件,并且为了方便起见,在描述中,一些组件(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和黑矩阵48等)被放大。
显示装置1是将信息、材料、数据等显示为字符、数字、图形、图像等的设备,并且电视、个人计算机、移动设备和数字标牌可以实现为显示装置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显示面板20,被设置为显示图像;电源设备(未示出),被配置为向显示面板20供电;主板25,被配置为控制显示面板20的整体操作;框架15,被设置为支撑显示面板20;以及后盖10,被设置为覆盖框架15的后表面。
显示面板20可以包括: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驱动器板(未示出),被配置为驱动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个驱动显示模块;以及时序控制器(T-con)板,被配置为生成时序信号以控制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
后盖10可以支撑显示面板20。后盖10可以通过支架(未示出)安装在地板上,或者可以通过吊架安装在墙壁上。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竖直地和水平地布置为彼此相邻。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布置成M×N矩阵。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16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并且16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布置成4×4矩阵,但对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数量和布置方法没有限制。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安装在框架15中。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通过各种已知方法(例如,使用磁体的磁力或机械装配结构)安装在框架15中。后盖10可以耦接到框架15的后部,并且后盖10可以形成显示装置1的后部外观。
后盖10可以包括金属材料。因此,从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和框架15产生的热量可以容易地传导到后盖10,以增加显示装置1的散热效率。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可以通过平铺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来实现大屏幕。
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同,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中的单个显示模块可以应用于显示装置。即,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作为单个单元安装并应用在可穿戴设备、便携式设备、手持设备以及需要显示器的电子产品或电子组件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组装成矩阵类型,然后应用于诸如用于个人计算机(PC)的监视器、高分辨率TV、标牌和电子显示器之类的显示装置。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包括彼此相同的配置。因此,下面对任一显示模块的描述可以同样适用于所有其他显示模块。
在下文中,由于相同地形成所有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因此将参考第一显示模块30A来描述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
即,为了避免重复描述,将以第一显示模块30A、基板40和前盖70作为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配置的代表进行描述。
另外,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中,将描述第一显示模块30A、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一显示模块30A相邻布置的第二显示模块30E、或在第三方向Z上与第一显示模块30A相邻布置的第三显示模块30B。在本公开中,第二方向Y也可以被称为包括相反方向(例如,Y方向和-Y方向)的轴。在本公开中,第三方向Z也可以被称为包括相反方向(例如,Z方向和-Z方向)的轴。
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中,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形成为四边形类型。备选地,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设置成矩形类型或正方形类型。
因此,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包括沿相对于第一方向X(即,前方)的上、下、左和右方向形成的边缘31、32、33和34。在本公开中,第一方向X也可以被称为包括相反方向(例如,X方向和-X方向)的轴。
如图3所示,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基板40和安装在基板40上的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安装在基板40的面对第一方向X的安装表面41上。在图3中,为了便于描述,基板40在第一方向X上的厚度被示出为被放大。
基板40可以形成为四边形类型。如上所述,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成四边形类型,因此基板40可以形成为四边形类型以对应于显示模块的类型。
备选地,基板40可以设置成矩形类型或正方形类型。
因此,对于第一显示模块30A,基板40可以包括与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相对于前方的第一方向X沿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形成的边缘31、32、33和34相对应的四个边缘E(参考图5)。
基板40可以包括:基板主体42;安装表面41,形成基板主体42的一个表面;后表面43,布置在安装表面41的相对侧并形成基板主体42的另一表面;以及侧表面45,布置在安装表面41和后表面43之间。
侧表面45可以形成基板40的在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
基板40可以包括形成在安装表面41和侧表面45之间以及后表面43和侧表面45之间的倒角49。
倒角49可以防止在布置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时相应基板碰撞并被损坏。
基板40的边缘E是一种包括侧表面45和倒角部49的概念。
基板40可以包括薄膜型晶体管(TFT)层44,其形成在基板主体42上以驱动无机发光器件50。基板主体42可以包括玻璃基板。即,基板40可以包括玻璃上芯片(COG)型基板。被设置为将无机发光器件50电连接到TFT层44的第一焊盘电极44a和第二焊盘电极44b可以形成在基板40上。
形成薄膜晶体管(TFT)层44的TFT不限于特定结构或类型,并且可以在各种实施例中进行配置。即,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TFT层44的TFT可以实现为有机TFT和石墨烯TFT以及低温多晶硅(LTPS)TFT、氧化物TFT、以及诸如多晶硅TFT或单晶硅TFT之类的Si TFT。
备选地,基于基板40的基板主体42由硅晶片形成,TFT层44可以被替换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晶体管、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或p型MOSFET。
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由无机材料形成,并且可以包括宽度、长度和高度的大小分别为几μm至几十μm的无机发光器件。微型无机发光器件可以在宽度、长度和高度之中的短边上具有100μm或更小的长度。即,可以从蓝宝石或硅晶片拾取无机发光器件50,并且将其直接转移到基板40上。可以通过使用静电头的静电方法、或使用诸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或硅的弹性聚合物材料作为头的冲压方法,来拾取并运输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
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是包括n型半导体58a、有源层58c、p型半导体58b、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的发光结构。
尽管图3未示出,但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之中的一个可以电连接到n型半导体58a,并且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之中的另一个可以电连接到p型半导体58b。
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是倒装芯片类型,其中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被水平地布置为面对相同方向(与发射方向相反的方向)。
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包括侧表面55、被布置为面对第一方向X的发光表面54、以及被布置为与发光表面54相对的底表面56,这些表面基于无机发光器件50安装在安装表面41上的布置。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形成在底表面56上。
即,无机发光器件50的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布置在发光表面54的相对侧上,因此,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布置在发光方向的相反侧上。
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布置为面对安装表面41,并且被设置为电连接到TFT层44。发射光的发光表面54可以沿与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布置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布置。
因此,响应于从有源层58c产生并且通过发光表面54沿第一方向X发射的光,该光可以朝向第一方向X发射而不干扰第一接触电极57a或第二接触电极57b。
即,第一方向X可以被定义为发光表面54被布置为发光的方向。
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以分别与形成在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侧的第一焊盘电极44a和第二焊盘电极44b电连接。
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47或诸如焊料之类的接合结构直接连接到第一焊盘电极44a和第二焊盘电极44b。
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形成在基板40上以作为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之间以及第一焊盘电极44a和第二焊盘电极44b之间的电接合的媒介。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包括各向异性导电粘合剂附着在保护膜上的结构,并且具体地,可以包括导电球47a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的结构。导电球47a中的每一个可以是被薄绝缘膜围绕的导电球,并且当绝缘膜被压力破坏时可以将导体彼此电连接。
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包括膜形式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和糊形式的各向异性导电膏(ACP)。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设置有各向异性导电膜。
因此,在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安装在基板40上的状态下,通过施加到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压力,导电球47a的绝缘膜可能被破坏,因此无机发光器件50的第一接触电极57a和第二接触电极57b可能会电连接到基板40的第一焊盘电极44a和第二焊盘电极44b。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通过焊料(未示出)而不是各向异性导电层47安装在基板40上。在基板40上使无机发光器件50对齐之后,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通过回流工艺接合到基板40。
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包括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对于无机发光器件50,一系列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可以作为一个单元安装在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上。一系列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可以形成单个像素。在这种情况下,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均可以形成相应的子像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可以以预定间隔布置成一条线,并且备选地,布置成诸如三角形之类的其他形状。
基板40可以包括吸光层44c以吸收外部光来提高对比度。吸光层44c可以形成在基板40的整个安装表面41上。吸光层44c可以形成在TFT层44和各向异性导电层47之间。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还可以包括形成在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之间的黑矩阵48。
黑矩阵48可以执行对整体地形成在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侧的吸光层44c进行补充的功能。即,黑矩阵48可以吸收外部光以使得基板40呈现黑色,从而提高画面的对比度。
优选地,黑矩阵48具有黑色。
根据实施例,黑矩阵48可以布置在由一系列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形成的像素之间。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可以更精确地形成黑矩阵48以分隔与子像素相对应的红色发光器件51、绿色发光器件52和蓝色发光器件53中的每一个。
黑矩阵48可以形成为具有水平图案和竖直图案的网格形状,以布置在像素之间。
可以通过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上施加吸光墨水、然后通过喷墨工艺固化吸光墨水、或通过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上涂覆吸光膜来形成黑矩阵48。
即,在安装表面41上整体形成的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上,黑矩阵48可以布置在多个无机发光二极管之间的未安装有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的空间上。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安装表面41上的前盖70,以覆盖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安装表面41。
前盖70可以被设置为多个,以便分别沿第一方向X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上(参考图6和图7)。
可以在形成单独的前盖70之后组装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即,对于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中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第一前盖70A可以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安装表面41上,并且第二前盖70E可以形成在第二显示模块30E的安装表面41上。
前盖70可以设置为覆盖基板40以保护基板40免受外力或外部湿气的影响。
前盖70的多个层(未示出)可以被设置为具有光学性能的功能膜。这将在下文中详细地描述。
前盖70的多个层(未示出)的一部分可以包括由光学透明树脂(OCR)形成的基层(未示出)。可以设置基层(未示出)来支撑多个其他层(未示出)。OCR可以处于具有90%或更高的透射率的相对透明状态。
OCR可以通过低反射性质增加透射率来提高可见性和图像质量。即,在包括气隙的结构中,由于膜层和空气层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异,可能发生光损失。然而,在包括OCR的结构中,可以减小折射率的差异,因此也可以减少光损失,从而提高可见性和图像质量。
即,OCR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并保护基板40。
多个层(未示出)中的一部分可以包括被设置为将前盖70接合到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的粘合层(未示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前盖70可以被设置为在安装表面41或发光表面54所面对的第一方向X上具有预定高度或更大的高度。
这是为了充分填充当前盖70形成在基板40上时可能形成在前盖70和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之间的间隙。
另外,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布置在后表面43和金属板60之间的后粘合带61,以将金属板60接合到基板40的后表面43。
后粘合带61可以被设置为双面粘合带,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设置成粘合层的形式而不是带形状。即,后粘合带61是用于将金属板60接合到基板40的后表面43的介质的示例,并且不限于带。后粘合带61可以设置成各种介质形状。
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电连接到形成在安装表面41上的像素驱动布线(未示出)、和延伸穿过基板40的侧表面45并由像素驱动布线(未显示)形成的上布线层(未示出)。
上布线层(未示出)可以形成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之下。上布线层(未示出)可以电连接到形成在基板40的侧表面45上的侧布线46(参考图5)。可以以薄膜的形式设置侧布线46。
当假设相对于面对显示装置1的前方的第一方向X,将与第一方向X垂直且与显示装置1的左方向和右方向相对应的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Y,并且将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且与显示装置1的上方向和下方向相对应的方向定义为第三方向Z,则侧布线46可以沿第三方向、沿倒角49和基板40的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表面45延伸到基板的后表面43。
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侧布线46可以沿第二方向Y、沿倒角49和基板40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表面45延伸到基板40的后表面4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侧布线46可以沿基板40的与第一显示模块30A的上边缘32和下边缘34(参考图2)相对应的一个边缘E(参考图5)延伸。
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侧布线46可以沿基板40的与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四个边缘31、32、33和34之中的至少两个边缘相对应的一个边缘E延伸。
上布线层(未示出)可以通过形成在基板40的边缘侧上的上连接焊盘(未示出)而连接到侧布线46。
侧布线46可以沿基板40的侧表面45延伸,并且可以连接到形成在后表面43上的后布线层43b。
覆盖后布线层43b的绝缘层43c可以沿基板40的后表面所面对的方向形成在后布线层43b上。
即,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可以顺序地电连接到上布线层(未示出)、侧布线46和后布线层43b。
此外,如图4所示,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包括驱动器电路板80,该驱动器电路板80被设置为对安装在安装表面41上的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进行电控制。驱动器电路板80可以由印刷电路板形成。驱动器电路板80可以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驱动器电路板80可以布置在与基板40的后表面43接合的金属板60上。
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包括柔性膜81,该柔性膜81将驱动器电路板80连接到后布线层43b,以使得驱动器电路板80电连接到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
具体地,柔性膜81的一端可以连接到布置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的后连接焊盘43d,并且电连接到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
后连接焊盘43d可以电连接到后布线层43b。因此,后连接焊盘43d可以将后布线层43b电连接到柔性膜81。
由于柔性膜81电连接到后连接焊盘43d,因此柔性膜81可以将电力和电信号从驱动器电路板80发送给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
柔性膜81可以由柔性扁平电缆(FFC)或膜上芯片(COF)形成。
柔性膜81可以包括分别沿相对于第一方向X的上方向和下方向布置的第一柔性膜81a和第二柔性膜81b。
第一柔性膜81a和第二柔性膜81b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沿相对于第一方向X的左方向和右方向布置,或可以分别沿上方向、下方向、左方向和右方向中的至少两个方向布置。
第二柔性膜81b可以被设置为多个。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设置单个第二柔性膜81b,也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柔性膜81a。
第一柔性膜81a可以向基板40发送来自驱动器电路板80的数据信号。第一柔性膜81a可以由COF形成。
第二柔性膜81b可以向基板40发送来自驱动器电路板80的电力。第二柔性膜81b可以由FFC形成。
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柔性膜81a可以将来自驱动器电路板80的电力发送给基板40并且由FFC形成,并且第二柔性膜81b可以将来自驱动器电路板80的数据信号发送给基板40并且由COF形成。
尽管图中未示出,但驱动器电路板80可以电连接到主板25(参考图2)。主板25可以布置在框架15的后侧上。在框架15的后部处,主板25可以通过线缆(未示出)连接到驱动器电路板80。
如上所述,金属板60可以被设置为与基板40接触。金属板60和基板40可以通过布置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与金属板60之间的后粘合带61彼此接合。
金属板60可以由具有高导热率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金属板60可以由铝材料形成。
由安装到基板40和TFT层44的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后粘合带61沿基板40的后表面43传递到金属板60。
因此,由基板40产生的热量可以容易地传递到金属板60,并且可以防止基板40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定温度。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在各个位置布置成M×N矩阵的形式。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被设置为可独立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金属板60,以保持一定水平的散热性能,而不管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个显示模块布置的位置如何。
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设置成各种M×N矩阵的形式,以便形成显示装置1的各种尺寸的屏幕。因此,与通过单个散热构件进行散热相比,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独立的金属板60,以便单独地散热,从而提高整个显示装置1的散热性能。
根据仅单个金属板布置在显示装置1内部的比较实施例,金属板的一部分可以布置在与在前方向和后方向上未布置任何显示模块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可能降低显示装置1的散热效率。
相反,无论显示模块30A至30P的位置如何,显示模块30A至30P都可以通过它们各自的布置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上的金属板60来执行自散热,因此可以提高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整个显示装置1的散热性能。
金属板60可以设置成与基板40的形状基本相对应的四边形形状。
基板40的面积可以至少等于或大于金属板60的面积。响应于基板40和金属板60沿第一方向X并排布置,具有矩形形状的基板40的四个边缘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基板40和金属板60的中心而对应于金属板60的四个边缘,或者具有矩形形状的基板40的四个边缘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基板40和金属板60的中心而从金属板60的四个边缘向外布置。
优选地,基板40的四个边缘E被设置为布置在金属板60的四个边缘外部。即,基板40的面积可以被设置为大于金属板60的面积。
基板40和金属板60可以通过传递到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个显示模块的热量而热膨胀。由于金属板60的热膨胀系数高于基板40的热膨胀系数,因此金属板60膨胀的值大于基板40膨胀的值。
在这种情况下,在比较实施例中,响应于基板40的四个边缘E形成为对应于金属板60的四个边缘或者从金属板60的四个边缘向内布置,金属板60会突出到基板40的外部。
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可能会通过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个模块的金属板60的热膨胀而不规则地形成位于相应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之间的间隔距离。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可能很容易被看到一些缝隙,因此可能降低显示面板20的画面的整体感。
然而,在比较实施例中,由于基板40的四个边缘布置在金属板60的四个边缘的外侧,因此,即使在基板40和金属板60热膨胀时,金属板60也不会突出到基板40的四个边缘的外侧。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的间隔距离可以保持恒定。
另外,为了保持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的恒定间隔距离,支撑显示模块30A至30P的框架15可以包括材料性质与基板40的材料性质相似的前表面。即,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可以接合到框架15的前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板40的面积可以被设置为基本上对应于金属板60的面积。因此,从基板40产生的热量可以在基板40的整个区域中均匀地消散,而不会被隔离到部分区域。
金属板60可以通过后粘合带61接合到基板40的后表面43。
后粘合带61的尺寸可以与金属板60的尺寸相对应。即,后粘合带61的面积可以被设置为与金属板60的面积相对应。金属板60可以设置成大致四边形形状,并且后粘合带61可以设置成四边形形状以对应于金属板60的形状。
金属板60的边缘和矩形形状的后粘合带61的边缘可以形成为相对于金属板60和后粘合带61的中心彼此相对应。
因此,可以以单耦合配置容易地制造金属板60和后粘合带61,因此可以提高整个显示装置1的制造效率。
即,响应于金属板60从一个板被切割成单位数量,可以在切割金属板60之前将后粘合带61预接合到一个板,因此后粘合带61和金属板60可以被同时切割成单位数量,从而减少了工艺。
由基板40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后粘合带61传递到金属板60。因此,粘合带61可以被设置为将金属板60接合到基板40同时向金属板60传递由基板40产生的热量。
因此,后粘合带61可以包括具有高散热性能的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后粘合带61可以包括具有粘合性质以将基板40和金属板60接合的材料。
另外,后粘合带61可以包括散热性能比具有一般粘合性质的材料的散热性能高的材料。因此,热量可以高效地从基板40和金属板60之间传递到每个组件。
另外,具有后粘合带61的粘合特性的材料可以由散热性能比形成普通粘合剂的粘合材料高的材料形成。
具有较高散热性能的材料是指具有高导热率、高传热性和低比热的高效传递热量的材料。
例如,后粘合带61可以包括石墨材料。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后粘合带61通常可以由具有高散热性能的材料形成。
后粘合带61的柔性可以大于基板40的柔性和金属板60的柔性。因此,后粘合带61可以由具有高柔性以及粘合性质和散热性质的材料形成。后粘合带61可以由无机双面胶带形成。如上所述,后粘合带61由无机带形成,因此后粘合带61可以在一个表面和另一表面之间被设置为单个层,其中支撑接合到基板40的一个表面和接合到金属板60(例如,散热构件)的另一表面的基材不设置在该一个表面和该另一表面之间。
由于后粘合带61不包括基材,因此后粘合带61可以不包括干扰热传导的材料,从而提高散热性能。然而,后粘合带61不限于无机双面胶带,而是可以被设置为散热性能比一般双面胶带的散热性能好的散热胶带。
后粘合带61可以由具有高柔性的材料形成,以便吸收从基板40和金属板60传递的外力。具体地,后粘合带61的柔性可以大于基板40和金属板60的柔性。
因此,响应于由基板40和金属板60的尺寸变化产生的外力传递到后粘合带61,后粘合带61本身可能变形,因此后粘合带61可以防止外力传递到不同的配置。
后粘合带61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预定厚度。响应于后粘合带61因热而膨胀或收缩的状态,金属板60可以在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方向以及第一方向X上发生膨胀或收缩,因此外力可以传递到基板40。
如上所述,金属板60形成为具有与基板40的尺寸相对应的尺寸,并且被设置为覆盖基板40的整个后表面43,因此固定构件82(参考图4)可以布置在金属板60的后表面上。
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固定构件82可以被设置为布置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在这种情况下,基板40可以通过固定构件82直接接合到框架15。
根据本公开的其他示例,金属板60可以被设置为覆盖基板40的后表面43的一部分,并且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固定构件82可以接合到未被金属板60覆盖的区域。
优选地,固定构件82设置有双面胶带。
下面将详细描述前盖70、侧盖90、接地构件100和吸光端构件200。
图6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二方向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了图6所示的配置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8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一部分相对于第三方向的截面图,图9是示出了图8所示的配置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并且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配置的一部分的静电放电(ESD)流的图。
前盖70可以保护基板40免受外力的影响,并且可以减少由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形成的缝隙的可见性,并且可以减少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颜色偏差。
响应于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阵列,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包括布置在间隙G中的侧盖90,该间隙G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
前盖70可以延伸到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基板40的外部,以便吸收从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反射的光。前盖70的侧端75可以延伸到安装表面41的外部上的区域。
具体地,前盖70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比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的边缘(或侧端)41S更向外延伸(参考图5)。
实质上,可以在相应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基板40的侧表面45之间产生相应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间隙可以指在相应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产生的非显示区域,并且可以理解,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是指从相应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到与其相邻的相应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的间隔。
因此,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可以指从相应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到在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上与其相邻的相应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的间隔。
从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个显示模块延伸的前盖70可以布置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中,因此前盖70可以吸收发射到间隙G的光或从间隙G反射的光,从而最小化对缝隙的识别。
另外,如稍后将描述的,发射到间隙G的光可以被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布置在间隙G之间的侧盖90吸收,从而最小化对缝隙的识别。
如图6和图7所示,前盖70可以被设置为沿第二方向Y延伸到基板40的外部。具体地,前盖70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Y上比侧表面45和倒角49更向外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仅描述了基板40的与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右边缘31相对应的一个边缘侧,但前盖70可以在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上比基板40的四个边缘E更向外延伸。
即,前盖70的与前盖70的边缘相对应的侧端75可以在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上比基板40的四个边缘E更远地延伸到基板40的外部,即安装表面41的外部区域。
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前盖70可以包括各自具有不同光学性质的多个层。多个层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沿第一方向X层压的结构中。
多个层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进行接合以形成前盖70。
在多个层之中,一个层可以被设置为抗眩光层。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以被设置为抗反射层或者混合有抗眩光层和抗反射层的层。
在多个层中,另一层可以被设置为光透射率控制层。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另一层可以由包括不同物理性质或材料或者具有不同功能的层形成。例如,另一层可以被设置为圆偏振层。
另外,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多个层可以被设置为单个层。单个层可以被设置为被配置为在功能上实现多个层的所有功能的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前盖70可以包括粘合层。粘合层可以布置在多个层的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后侧处,并且接合到安装表面41。粘合层可以被设置为在安装表面41或发光表面54所面对的第一方向X上具有预定高度或更大的高度。
这是为了充分填充响应于将粘合层接合到基板40而可能形成在粘合层和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之间的间隙。
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粘合层可以被设置为如下组件:该组件与前盖70分离并且布置在前盖70和安装表面41之间,从而将前盖70接合到安装表面41。
因此,前盖70可以紧密地接合到安装表面41,以便保护安装在安装表面41上的组件,因此显示模块30可以将前盖70直接接合到基板40,而无需前盖70和基板40之间的额外模塑结构。
前盖70可以被设置为漫反射从外部入射的光,以便防止由从外部入射的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用户眩光。
前盖70可以漫反射从外部入射的光,因此可以减少眩光并提高在显示面板20上显示的画面的对比度。
此外,前盖70可以被设置为减少入射的外部光或从基板40和间隙G反射的外部光的透射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前盖70可以包括如下材料:该材料降低光的透射率,并且吸收朝向基板40透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在第一方向X从基板40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
在制造多个基板时,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困难,一些基板的颜色可能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独特颜色的基板可以平铺以形成单个显示面板。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前盖70吸收从基板40反射并向外部透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增加显示面板20的画面的整体感。
即,前盖70可以通过降低外部光透射率来减少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个显示模块的颜色偏差。
前盖70可以防止从外部入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光透射到基板40,并且附加地吸收从外部入射到显示面板20上的光的一部分或从基板40反射并向显示面板20的外部透射的光的一部分。因此,前盖70可以提高在显示面板20上显示的画面的对比度。使用上述多个层可以分别实现不同的光学动作。
即,前盖70可以相对于第一方向X布置在基板40的前方,以提高在显示面板20上显示的画面中可能被外部光降低的对比度。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模块30中,前盖70可以被设置为沿第二方向Y延伸到基板40的外部。
因此,引入到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的光的一部分可以被布置在间隙G中的前盖70的至少一部分阻挡,并且引入到间隙G中或者从间隙G反射的外部光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前盖70吸收,因此光不会透射到外部。因此,可以减少形成在间隙G中的缝隙的可见性,从而可以由于缝隙的可见性降低而提高在显示面板20上显示的画面的整体感。
具体地,前盖70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端75可以沿第二方向Y布置在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的外部或者间隙G中。
因此,前盖7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71和第二区域72,其中,第一区域71沿第二方向Y上布置在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的外侧或布置在者间隙G中,并且第二区域72沿第二方向Y布置在安装表面上。
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和第二区域72可以在第二方向Y上被间隙G分割。
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可以布置在间隙G中,因此发射到间隙G的外部光可以被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阻挡,并且可以防止从间隙G反射的光被发射到外部。因此,可以降低作为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边界并且由间隙G产生的缝隙的可见性,并且因此可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整体感。
如上所述,前盖70可以被设置为比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更向外延伸,因此可以降低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每个边缘处的缝隙的可见性。
当以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作为示例进行描述时,第一前盖70A的从第一显示模块30A延伸的第一区域71A可以布置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
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第一前盖7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第二前盖70E的彼此相邻的侧端75A和75E可以布置在间隙G中。
另外,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侧表面45和倒角49可以布置在间隙G中。
第一前盖70A的第二区域72A可以布置在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安装表面41上。
第二显示模块30E的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可以布置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第二前盖70E的第二区域72E可以布置在第二显示模块30E的安装表面41上。
即,在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间隙G中,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可以沿第二方向Y并排布置。
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长度可以大致小于或等于间隙G的一半。
因此,响应于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沿第二方向Y并排布置,第一区域71A和71E的长度之和可以被设置为大致小于或等于间隙G的长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响应于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沿第二方向Y并排布置,可以在第一前盖70A的侧端75A与第二前盖70E的侧端75E之间形成预定间隔。
然而,该间隔可以是相对较小的值,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可以基本上平铺,而不在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与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之间形成大的间隔。
如上所述,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间隙G中,可以布置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
入射在显示面板20上的外部光可以在穿过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时被漫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被第一区域71A和71E部分地吸收。因此,可以减少到达间隙G的光量,并且可以降低由于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另外,从间隙G反射并引导至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可以在穿过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时被漫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被第一区域71A和71E部分地吸收。因此,可以减少透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量,并且可以降低由于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即,可以吸收从间隙G反射的外部光的至少一部分,同时减少引入到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的光量。因此,可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画面的整体感。
另外,即使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基板4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基板40E具有不同的颜色,当基板40A和基板40E中的每一个通过外部光的反射而向外部显示时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被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吸收,因此基板40A和基板40E中的每个基板的独特颜色不会被外部识别。因此,可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画面的整体感。
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包括侧盖90,该侧盖90沿安装表面41所面对的方向布置在前盖70下方,并且设置在基板40的侧表面45上。
具体地,侧盖90可以布置在形成在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的在第一方向X上的下端76和基板40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表面45上的空间中。
侧盖90可以接合到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侧表面45、以及金属板60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侧盖90被设置为接合到第一区域71的整个下表面76。此外,优选地,侧盖90被设置为覆盖侧表面45的整个区域。
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可以对应于前盖70的整个下表面,并且表示在前盖70的最后端处形成的粘合层(未示出)的后表面。
另外,侧盖90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X上覆盖沿侧表面45的前方向和后方向布置的所有倒角49对。
侧盖90可以被设置为围绕形成在安装表面41和侧表面45之间的整个倒角49以及侧表面45。
侧盖90被设置为围绕形成在安装表面41和侧表面45之间的倒角49,因此侧盖90可以填充形成在基板40和前盖70之间的整个空间。
因此,侧盖90可以防止异物或湿气从外部进入基板40和前盖70之间的空间。
另外,由于侧盖90被设置为围绕形成在后表面43和侧表面45之间的倒角49,因此侧盖90可以填充形成在基板40和金属板60之间的空间。
因此,侧盖90可以防止异物或湿气从外部进入基板40和金属板60之间的空间。
侧盖90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以及基板40的倒角49和侧表面45接触。因此,侧盖90可以支撑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以及基板40的倒角49和侧表面45。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前盖70将前盖70和基板40彼此接合,并且可以通过侧盖90来增加前盖70和基板40的粘合性。因此,侧盖90可以防止前盖70与基板40分离。
即,可以通过侧盖90来增加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后粘合带61将基板40和金属板60彼此接合,并且可以通过侧盖90来提高金属板60和基板40之间的粘合性。因此,侧盖90可以防止金属板60与基板40分离。
如上所述,基板40的侧表面45可以被设置为对应于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并且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可以在安装表面41所延伸的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比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更向外延伸。
侧盖90可以被设置为沿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e的外周围绕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和与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e相对应的侧表面45。
即,侧盖90可以被设置为密封基板40和前盖70彼此接合的部分的整个边缘。
侧盖90可以在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所有方向上覆盖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和侧表面45。
因此,可以提高前盖70和基板40之间的耦合,并且侧盖90可以保护前盖70和基板40的侧表面45免受外力的影响。
此外,如上所述,侧盖90可以防止外部湿气或异物进入到基板40和前盖70之间。另外,即使在由于粘合困难而在基板40和前盖70之间形成间隙时,侧盖90也可以防止外部湿气或异物进入该间隙。
侧盖90可以被设置为沿基板40的侧表面45围绕基板40的所有四个边缘E,因此可以密封基板40和前盖70以及金属板60之间的空间。
因此,即使在异物或湿气沿任何方向进入基板40时,侧盖90也可以防止异物或湿气在基板40和前盖70之间渗透。
如上所述,由于前盖70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后端被设置为粘合层,因此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可以被设置为粘合层的后表面。
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响应于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暴露于外部,从外部流入的异物可以附着到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
在比较实施例中,响应于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阵列处于异物附着到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的状态,可能会由于异物附着到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而增强对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缝隙的识别。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包括侧盖90,并且侧盖90被设置为覆盖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可以防止异物附着到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
因此,可以降低对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产生的缝隙的识别。
如稍后将描述的,在比较实施例中,由于显示模块30A至30P上可能发生的静电放电,电流可能流入安装在基板40上的多个电子组件,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电子组件可能被损坏。然而,侧盖90可以将基板40相对于外部密封以防止对电子组件的损坏,从而防止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荷流入到基板40中。
即,基板40被前盖70和侧盖90密封,因此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荷不会穿过前盖70和侧盖90。因此,可以防止电荷穿过基板40,并且将在前盖70和侧盖90上流动的电荷引导至与侧盖90接触的金属板60,从而提供了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的路径。因此,可以提高安装在基板40上的电子组件的ESD耐压。
如上所述,第一显示模块30A可以被设置为沿安装表面41所面对的方向布置在前盖70下方。即,侧盖90不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下表面76上方。
最前表面92的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前表面92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接触,并且可以不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的前方。
这是为了防止侧盖90布置在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发射的光的移动路径上。
在比较实施例中,基于侧盖90的至少一部分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下表面76的前方或前盖70的前方,侧盖9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布置在向前移动穿过前盖70的光的路径上。
即,在比较实施例中,侧盖90可以吸收或漫反射光的一部分,因此在显示面板20上显示的图像的部分可能失真。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侧盖90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前盖70后方,因此侧盖90可以不限制由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发射的光的移动。因此,可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图像质量。
前盖70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端75以及侧盖90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端91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布置在基本相同的线上。
这是因为前盖70和侧盖90在第一显示模块30A的制造过程中被同时切割。另外,接地构件100(参考图9)可以接合到前盖70的侧端75和侧盖90的侧端91,该侧端75和侧端91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基本相同的线上。
即,可以最小化由于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阵列而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隔,并且可以最小化通过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隔识别的缝隙。
侧盖90可以包括吸收光的材料。例如,侧盖90可以由不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形成。
此外,侧盖90可以包括光敏材料。例如,侧盖90可以由光敏光学透明树脂(OCR)形成。响应于波长与可见光的波长不同的外部光(例如,紫外(UV)光),光敏材料的物理性质可以被改变并且光敏材料的颜色可以改变为深色。
因此,侧盖90可以被设置为响应于在制造过程期间向侧盖90发射UV光而着色为深色的材料,以便吸收光。
侧盖90可以具有深色。侧盖90可以具有比前盖70的颜色深的颜色。
优选地,侧盖90具有与黑矩阵48的颜色相似的颜色。
因此,入射在侧盖90上的光可以被侧盖90的吸收光的材料吸收而不被反射。
响应于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阵列,侧盖90可以与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一起布置在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中。
因此,可以吸收引入到间隙G中的光,从而最小化引入到间隙G中并朝向外部反射的光。因此,可以降低由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形成的缝隙的可见性。
当以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作为示例进行描述时,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第一侧盖9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第二侧盖90E可以与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一起布置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
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第一前盖7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第二前盖70E的相邻侧端75A和75E、以及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第一侧盖9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第二侧盖90E的相邻侧端91A和91E可以布置在间隙G中。
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相邻侧端75A和75E以及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的相邻侧端91A和91E可以布置为彼此面对。优选地,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相邻侧端75A和75E以及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的相邻侧端91A和91E可以布置为彼此平行。
如稍后所述,在第一侧盖90A的侧端91A和第二侧盖90E的侧端91E上,可以分别布置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的接地构件100以及吸光端构件200A和200E中的相应一个。
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以及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可以沿第二方向Y并排布置。
根据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长度可以被设置为大致小于或等于间隙G的长度的一半。
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可以布置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并且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可以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第一区域71A和71E中的每个区域的后方。
如上所述,入射在显示面板20上的外部光在穿过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二前盖70E的第一区域71E时被漫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被部分地吸收。因此,可以减少到达间隙G的光量。
此外,即使光的一部分到达间隙G,引入到间隙G中的光也被布置在间隙G中的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吸收,因此可以降低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即,可以附加地吸收到达间隙G的光,同时减少引入到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的外部光的量。因此,可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画面的整体感。
未被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吸收、并且在第一侧盖90A和第二侧盖90E上被反射并且被引导至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可以在穿过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时被漫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在第一区域71A和71E中被部分地吸收。因此,可以减少透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量,并且可以降低由于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如上所述,侧盖90可以由于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阵列而布置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因此侧盖90可以吸收到达间隙G的光,从而降低对由间隙G引起的缝隙的识别。
在上述示例中,前盖70被设置为通过漫反射、吸收、圆偏振或改变引入到显示面板20中的光的一部分的反射方向来减少到达基板40的光量。
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前盖70可以由使光在不变形的情况下透射的透明材料形成。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布置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侧盖90来降低由于间隙G而引起的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如上所述,在比较实施例中,侧盖90可以由吸收光的材料形成,并且基于侧盖90的至少一部分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前盖70的前方,可以吸收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发射的光的一部分。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可能出现在显示面板20上显示的画面的一部分被较暗地显示的问题。
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侧盖90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前盖70下方,具体地,布置在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下方。因此,侧盖90不会吸收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发射的光,因此在显示面板20上显示的图像的亮度可以是均匀的。
如图8和图9所示,前盖70可以被设置为沿第三方向Z延伸到基板40的外部。具体地,前盖70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三方向Z上比侧表面45和倒角49更向外延伸。
前盖70的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75可以沿第三方向Z布置在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的外部或者间隙G中。
上述前盖70的第一区域71和第二区域72可以在第三方向Z上被间隙G分割。
当以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作为示例进行描述时,第一前盖70A的从第一显示模块30A延伸的第一区域71A可以布置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
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第一前盖7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第三前盖70B的相邻侧端75A和75B可以布置在间隙G中。
此外,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侧表面45和倒角49可以布置在间隙G中。
第三前盖70B的从第三显示模块30B延伸的第一区域71B可以布置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第三前盖70B的第二区域72B可以布置在第三显示模块30B的安装表面41上。
即,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B可以沿第三方向Z并排布置。
入射到显示面板20中的外部光可以在穿过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B时被漫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被第一区域71A和71B部分地吸收。因此,可以减少到达间隙G的光量,因此可以降低由于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在间隙G上被反射并引导至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可以在穿过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B时被漫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被第一区域71A和71B部分地吸收。因此,可以减少透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量,因此可以降低由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如上所述,侧盖90可以沿第三方向Z以及第二方向Y布置在形成在基板40的侧表面上的空间中。
侧布线46可以布置在沿第三方向Z布置的基板40的侧表面45上。因此,设置在朝向第三方向Z布置的侧表面45上的侧盖90可以被设置为不仅覆盖侧表面45和倒角49,而且覆盖侧布线46。因此,侧盖90可以保护侧布线46免受外力的影响,并且防止异物或湿气进入侧布线46。
即,侧盖90可以沿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的外周围绕第一区域71的下表面76和与安装表面41的四个边缘41S相对应的侧表面45。因此,侧盖90可以围绕在第三方向Z上沿侧表面45延伸的侧布线46。
因此,可以提高前盖70和基板40之间的耦合,并且侧盖90可以保护基板40的前盖70、侧表面45和侧布线46免受外力的影响。
前盖70的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75以及侧盖90的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91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布置在相同的线上。优选地,前盖70的侧端75和侧盖90的侧端91可以沿与第一方向X平行的方向布置在相同的线上。
当以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作为示例进行描述时,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第一侧盖9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第三侧盖90B可以与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B一起布置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
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第一前盖7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第三前盖70B的相邻侧端75A和75B、以及第一显示模块30A的第一侧盖9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第三侧盖90B的相邻侧端91A和91B可以布置在间隙G中。
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相邻侧端75A和75B以及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的相邻侧端91A和91B可以布置为彼此面对。
优选地,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相邻侧端75A和75E以及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的相邻侧端91A和91B可以布置为彼此平行。
即,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B以及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可以沿第三方向Z并排布置。
前盖70的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75以及侧盖90的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91可以在第一方向X上布置在相同线上。接地构件100可以在第三方向Z上接合到前盖70的侧端75和侧盖90的侧端91,因此可以最小化由于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的阵列而形成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间隔。
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B以及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可以沿第三方向Z并排布置。
在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形成的间隙G中,可以布置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B,并且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可以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第一区域71A和71B中的每个区域的后方。
如上所述,入射在显示面板20上的外部光可以在穿过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B时被漫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被部分地吸收。因此,可以减少到达间隙G的光量。
另外,即使在光的一部分到达间隙G时,光也可以被形成在间隙G中的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吸收,因此可以降低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未被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吸收并且在第一侧盖90A和第三侧盖90B上被反射且被引导至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可以在穿过第一前盖70A的第一区域71A和第三前盖70B的第一区域71B时被漫反射到显示面板20的外部或者在第一区域71A和71B中被部分地吸收。因此,可以减少透射到显示面板20外部的光量,因此可以降低由于间隙G引起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边界的可见性。
在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分配器施加预定剂量的侧盖90。可以通过后续操作来固化所施加的侧盖90。侧盖90可以由非导电性黑色树脂形成。
可以施加侧盖90以覆盖前盖70的后表面和基板40的侧表面45、形成在基板40的侧表面45与安装表面41之间的整个倒角49、以及形成在侧表面45和后表面43之间的倒角49。
另外,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中,布置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安装表面41和侧端47S外部的区域也可以被所施加的侧盖90覆盖。
可以在基板40的所有四个边缘E上执行侧盖90的分配操作。因此,可以分配侧盖90以覆盖基板40的所有多个侧表面45。另外,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中,布置在安装表面41外部的整个区域可以被侧盖90覆盖。
当侧盖90被固化时,相对于第一方向X,侧盖90可以接合到前盖70的后表面和基板40的侧表面45、形成在安装表面41和侧表面45之间的倒角49、以及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中的被布置在安装表面41外部的区域。
基于侧盖90包括光敏材料,在后续操作中,可以通过照射紫外线(UX)等将侧盖90着色为深色。然而,基于侧盖90由不包含光敏材料的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形成,因此这种制造过程是不必要的。
如上所述,侧布线46可以沿第三方向Z布置在基板40的侧表面45上。由于侧盖90,可以防止侧布线46暴露于外部。
另外,可以形成被设置为对侧布线46进行密封的密封构件95,以防止侧布线46暴露于外部。具体地,密封构件95可以被设置为对侧布线46连接到后布线层43b的部分进行密封。
如上所述,侧盖90被设置为覆盖基板40的侧表面45。然而,由于侧盖90的分配过程中的误差,侧盖90可能不覆盖其中侧布线46连接到后布线层43b的部分,因此密封构件95可以防止侧布线46的该部分暴露于外部。
具体地,由于后布线层43b连接到侧布线46的部分位于基板40的后表面43的边缘上,因此在分配侧盖90时,侧盖90可能不会施加到该部分。
因此,通过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的边缘上附加地分配密封构件95,可以保护侧布线46免受外部影响。
然而,基于侧盖90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以覆盖显示模块30的侧表面,以便覆盖侧表面45和金属板60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不包括分配密封构件95的过程,并且侧盖90可以被设置为覆盖其中侧布线46连接到后布线层43b的部分。
即,侧盖90可以被设置为被分配以不仅被施加到侧表面45而且还被施加到后表面43的边缘,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额外分配密封构件95。
如图7和图9所示,侧盖90不仅可以被设置为覆盖基板40的侧表面45在第三方向Z上的外部,而且还可以被设置为覆盖侧表面45在第二方向Y上的外部。
即,如上所述,侧盖90可以被设置为围绕基板40的所有四个边缘E。
因此,作为基板40的前表面的安装表面41可以被前盖70覆盖。基板40的后表面43可以被金属板60或者金属板60和密封构件95覆盖。基板40的侧表面45和倒角49可以被侧盖90覆盖。
具体地,侧盖90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X上从金属板60的上部延伸到前盖70的下表面76,或者侧盖90与密封构件95一起被设置为覆盖显示模块30的整个侧表面。因此,侧盖90可以完全密封基板40以与外部隔绝。
前盖70可以由电荷无法贯穿的非导电材料形成。
侧盖90可以由电荷无法贯穿的非导电材料形成。
密封构件95可以由电荷无法贯穿的非导电材料形成。
由于前盖70、侧盖90和密封构件95由非导电材料形成,因此施加到前盖70或侧盖90的大部分电流可以不穿过侧盖90并且可以在前盖70和侧盖90上流动。
此外,金属板60可以由具有大电容的材料形成以用作接地配置。因此,响应于在金属板60上施加电流,金属板60可以保持在恒定电势。因此,流入到金属板60中的电流可以被金属板60吸收,并且可以防止电流通过金属板60流到基板40的状态。
即,对于显示装置1,基板40的所有侧布线46被设置为被侧盖90和密封构件95围绕,因此侧布线46不会暴露于外部。即使从基板40的侧表面45释放静电,由于侧盖90,电流也不会流入到侧布线46中。在用显示模块实现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多个显示模块可以被平铺以形成显示面板。相对于比较实施例,在每个显示模块形成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在制造和运输每个显示模块的路径上,通过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被引入到显示模块中,从而在比较实施例中,在安装在显示模块内部的电子元件中造成损坏。
具体地,在比较实施例中,沿基板的侧表面延伸的侧布线或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能由于显示模块30的制造过程中的缺陷而暴露于外部。由于接触不良,前盖70和基板40之间可能发生分离,并且在侧盖90的施加并固化的过程中,前盖70和基板40的内部可能发生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47、侧布线46或由比较实施例中的缺陷引起的分离来引起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布置在基板上的电结构可能被损坏。
从显示模块30耦接到框架15以组装为显示装置1之前的过程开始,显示模块30可以包括前盖70、侧盖90、密封构件95和金属板60以吸收电击,从而防止安装在显示模块内的电子元件因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而损坏。
因此,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可以独立地包括被设置为阻止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流入到安装在基板40上的配置中的配置。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设置为使得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不会被引入到安装在基板40上的组件中,而是容易地沿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上密封基板40的前盖70、密封构件95和侧盖90被引导到作为接地配置的金属板60。
然而,如上所述,在比较实施例中,可能存在电子组件由于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而损坏的问题。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可以附加地包括接地构件100,该接地构件100由导电率比密封构件95的导电率高的材料形成,并且沿显示模块30的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布置在侧盖90的外端处。
即使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密封由于制造缺陷而不完美,接地构件100也可以被设置为容易地将静电引导至金属板60。
显示模块30A至30P中的每一个相同,因此在下文中将以第一显示模块30A为代表进行描述。接地构件100可以被设置为覆盖基板40的侧表面45在第二方向Y上的外部和基板40的侧表面45在第三方向Z上的外部。
即,接地构件100可以被设置为围绕基板40的所有四个边缘E。
优选地,接地构件100由金属材料和导电率比侧盖90的导电率高的材料形成。接地构件100可以涂覆在侧盖90上以布置在侧盖90的外端处。
因此,在显示模块30A至30P的阵列中,接地构件100可以布置在形成在各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中。
接地构件100可以包括:第一构件101,被设置为与金属板60接触;以及第二构件102,连接到第一构件101并且布置在侧盖90的侧端91处。第一构件101可以被设置为通过金属板60接地。接地构件100的第一构件101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上与金属板60的侧表面接触。
接地构件100的第二构件102可以被设置为与侧盖90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二构件102在第一方向X上的上端130可以与前盖70在第一方向X上的上端间隔开预定距离D。
优选地,第二构件102在第一方向X上的上端130在第一方向X上布置在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的发光表面54的后方。
如上所述,接地构件100可以布置在间隙G中。因此,基于在比较实施例中,接地构件100的第二构件102的上端130在第一方向X上高于发光表面54,可能会在比较实施例中通过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发射的光而看到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缝隙。
因此,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前盖70的上端和第二构件102的上端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X上间隔开预定距离D,从而可以最小化对在驱动显示模块30A至30P时形成的缝隙的识别。
接地构件100可以设置成薄形状。这是因为接地构件100响应于平铺显示模块30A至30P而布置在形成于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之间。基于在比较实施例中,接地构件100厚,形成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可能由于接地构件100的厚度而形成为较大,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可以看到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缝隙。
因此,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接地构件100可以被设置为具有小厚度。优选地,接地构件100被设置为具有10μm或更小的厚度。
接地构件100可以由具有高导电率的材料形成。例如,接地构件100可以由与金属板60一起电接地的材料(例如,金属、导电聚合物和导电织物)形成。
接地构件100可以由导电率比侧盖90的导电率高的材料形成。此外,接地构件100可以由导电率比前盖70的导电率高的材料形成。
因此,如图10所示,响应于由前盖70上的静电放电E1产生的电流e1,电流e1可以不通过前盖70,因此不会被引入到基板40中。因此,电流e1可以在前盖70上流动,然后被引入到接地构件100中。
被引入到接地构件100中的电流e1可以通过接地构件100流到金属板60。这是因为接地构件100被设置为与金属板60接触以接地到接地配置。
接地构件100可以提供由前盖70上产生的静电放电E1引起的电流e1流到设置在接地配置中的金属板60的路径。
换言之,接地构件100可以引导由静电放电E1产生的电荷流到地面。
另外,响应于由接地构件100或侧盖90上的静电放电E2产生的电流e2,电流e2可以不通过侧盖90,因此不会被引入到基板40中。因此,电流e2可以被引入到接地构件100中,并且在金属板60上流动。
由静电放电E1引起的电流e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保留在前盖70上而不流到接地构件100,并且电流e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穿过前盖70而被引入到基板40中。另外,由静电放电E2引起的电流e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保留在侧盖90上而不流到接地构件100,并且电流e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穿过侧盖90而被引入到基板40中。
然而,由前盖70上的静电放电E1引起的电流e1或由侧盖90上的静电放电E2引起的电流e2中的大部分可以通过具有高导电率的接地构件100流到金属板60。因此,即使在电流e1和e2的一部分流到基板40时,也可以提高安装在基板40上的电子组件的ESD耐压。
另外,如上所述,在前盖70和侧盖90的密封由于第一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制造过程中的缺陷而不完美的状态下,响应于由静电放电引起的前盖70或侧盖90上的电流,电流可以被引导到高导电性接地构件100,因此可以提高安装在基板40上的电子组件的ESD耐压。
另外,传输到金属板60的静电电流可以被设置为通过与金属板60接触的配置(例如,桥接板和线缆)排放到外部地面。
如上所述,通过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之间布置的侧盖90,可以最小化对由间隙G产生的缝隙的识别。然而,在比较实施例中,响应于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产生的光的附加发射,光的一部分可以沿前盖70的侧表面移动并透射穿过前盖70的侧端75,从而在比较实施例中导致显示模块30A至30P的侧表面上的漏光。
在比较实施例中,响应于当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沿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布置时产生漏光,可以在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看到由漏光引起的白缝。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为了防止从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发射的光的一部分穿过前盖70的侧端75,从而防止该光穿过显示模块30A至30P的侧表面,显示模块30可以包括覆盖前盖70的侧端75的吸光端构件200。
吸光端构件200可以被设置为具有黑色基底颜色以吸收光。
备选地,吸光端构件200可以由吸收光的材料来形成。
优选地,吸光端构件200通过经由喷墨工艺向前盖70的侧端75施加黑色基底吸光墨水、然后固化该墨水来形成,或者通过在侧端75上涂覆吸光膜来形成。
吸光端构件200可以被设置为在基板40的四个边缘E侧处覆盖前盖70的四个侧面的所有侧端75。因此,可以施加或涂覆吸光端构件200以覆盖所有侧端75。
在作为示例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二显示模块30E中,吸光端构件200A和200E可以设置在第一前盖70A和第二前盖70E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侧端75A和75E上(如图7所示),因此吸光端构件200A和200E可以防止光穿过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二显示模块30E之间的间隙G。
另外,在作为示例的第一显示模块30A和第三显示模块30B中,吸光端构件200A和200B可以设置在第一前盖70A和第三前盖70B的在第三方向Z上的侧端75A和75B上(如图9所示),因此吸光端构件200A和200B可以防止光穿过第一显示模块30A与第三显示模块30B之间的间隙G。
即,吸光端构件200布置在显示模块30A至30P的每个间隙G上,从而防止光泄漏到显示模块30A至30P的侧表面。
吸光端构件200可以包括布置在与前盖70在第一方向X上的上端73相对应的位置处的上端201。
如上所述,吸光端构件200被设置为从前盖70的上端73覆盖所有侧端75,以便吸收通过前盖70流出到侧端75的光。
吸光端构件200可以包括从上端201向下延伸并布置在侧盖90上的下端202。吸光端构件200的下端202可以被设置为布置成低于前盖70的下表面76。因此,吸光端构件200可以被设置为覆盖前盖70的整个侧端75。
吸光端构件200可以被设置为布置在显示模块30A至30P的在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的最外端处。具体地,吸光端构件200可以被设置为布置在接地构件100的在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的外部。
吸光端构件200可以由导电率比接地构件100的导电率低的材料形成。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吸光端构件200设置成膜或固化墨水的形式,并且吸光端构件200具有比接地构件100的导电率小的导电率。因此,响应于由吸光端构件200上的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该电流可以通过接地构件100被引导至金属板60。
如上所述,吸光端构件200可以吸收穿过前盖70的侧端75的光,以减少间隙G中产生的漏光,并且减少对由漏光产生、且与显示模块310A至30P的边界相对应的缝隙的识别。因此,可以提高显示面板20的整体感。
在下文中,将简要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制造显示模块30的方法。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2是示出了显示装置的在图11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3是示出了显示装置的在图12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4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在图13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5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在图14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6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在图15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7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在图16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图18是示出了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在图17所示的制造过程之后的制造过程的图。
如图11所示,制备基板40,在该基板40中,TFT层44形成在安装表面41上并且各向异性导电层47接合到TFT层44上。
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被设置为各向异性导电膜。相对于侧表面45沿第二方向Y切割各向异性导电膜,并且相对于侧布线46的侧端46S沿第三方向Z切割各向异性导电膜。可以通过激光切割来执行切割工艺。
这是因为:在比较实施例中,由于相对于安装表面41切割各向异性导电膜,基板40的侧表面45、倒角49或侧布线46可能被损坏。
优选地,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相对于第二方向Y布置在与侧表面45相同的线上,并且相对于第三方向Z布置在与侧布线46的侧端46S相同的线上。
然而,考虑到侧表面45和侧布线46被损坏的可能性,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相对于第二方向Y布置在侧表面45的外部,并且相对于第三方向Z布置在侧布线46的侧端46S的外部。
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形成为膜形状,因此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面积可以大于基板40的面积。因此,在将各向异性导电层47接合到TFT层44之后,可以执行切割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工艺,以使得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面积对应于基板40的面积。
优选地,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面积被设置为对应于安装表面41的面积。然而,如上所述,由于各向异性导电层47由各向异性导电膜形成,因此不容易使得各向异性导电膜的面积对应于安装表面41的面积。此外,响应于将与安装表面41的区域相对应的各向异性导电膜接合到安装表面41,由于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制造公差,各向异性导电膜的截面可以小于安装表面41。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可能降低显示模块30的可靠性。
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可以将面积比安装表面41的面积大的各向异性导电膜接合到基板40,然后可以将各向异性导电膜切割成与基板40的面积相对应的面积,从而形成各向异性导电层47。
因此,响应于切割各向异性导电膜,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布置在安装表面41的外部区域上。具体地,如上所述,基于侧表面45或侧布线46的侧端46S来切割各向异性导电膜,因此,优选地,相对于第一方向X,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布置在与侧布线46的侧表面45或侧端46S相同的线上。另外,由于切割期间形成在各向异性导电膜上的毛刺或者由于工艺公差,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能布置为比侧布线46的侧表面45或侧端46S更向外。
然而,为了基本上防止在切割工艺中可能发生的对基板40的损坏,各向异性导电膜的切割位置可以是侧布线46的侧表面45或侧端46S之外的区域。
因此,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形成在基板40的外部。具体地,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布置为比侧盖90更向外。
响应于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被布置为比侧盖90更向外,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能被布置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中。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能被识别为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缝隙,并且因此在比较实施例中可能降低在显示面板20上显示的画面的整体感。
另外,在比较实施例中,由静电放电产生的电流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引入到显示模块中,从而导致安装在显示模块内部的电子组件损坏。
即,在比较实施例中,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能暴露于外部,并且响应于显示模块30周围的静电放电,高压电可以通过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引入到显示模块30的内部,从而导致显示模块30损坏。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中,为了防止显示模块30损坏,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布置在前盖70的侧端75的内侧。具体地,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布置在第一区域71上。
因此,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中的延伸到基板40的安装表面41之外的区域的区域可以被设置为延伸到第一区域71。
如上所述,显示模块30包括布置在基板40的外部上的侧盖90,并且即使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布置在基板40的外部上时,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也可以被侧盖90覆盖。
由于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被设置为不通过侧盖90暴露于外部,因此可以防止对由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引起的缝隙的识别,并且可以防止电流进入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
即,即使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布置在基板40之外的区域中时,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也可以被侧盖90覆盖,因此可以防止上述问题。然而,响应于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延伸到侧盖90的外部,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暴露于显示模块30的外部。因此,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布置为比侧盖90的侧端91更向外。
如上所述,侧盖90的侧端91可以设置在与前盖70的侧端75相同的线上,因此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布置为比前盖70的侧端75更向内。
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被设置为具有与安装表面41的面积相对应的面积,并且可以布置在与安装表面41的边缘41S相同的线上。
即,与上述描述不同,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由具有与安装表面41的面积相对应的面积的膜形成,并且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被布置为在第一方向X上与安装表面41重叠,而无需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切割工艺。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可以布置为比侧表面45更向内。制备显示模块30(其中多个无机发光器件50和形成显示模块30的电子组件安装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上),并且前盖70X接合到显示模块30的安装表面41。
前盖70X是指被切割之前的前盖70X。前盖70X可以被设置为覆盖安装表面41的整个区域。前盖70X可以通过压缩固化工艺形成在安装表面41上。
如图12所示,侧盖90X被分配到在第一方向X上形成在前盖70X的后表面与基板40的侧表面45之间的倒角49之间的空间。
侧盖90X是指与前盖70X一起被切割之前的侧盖90。
可以通过分配器D施加预定剂量的侧盖90X。可以通过后续操作来固化所施加的侧盖90X。例如,侧盖90X可以由非导电性黑色树脂形成。
可以施加侧盖90X以覆盖前盖70X的所有后表面和基板40的侧表面45、形成在基板40的侧表面45与安装表面41之间的倒角49、以及形成在侧表面45和后表面43之间的倒角49。
另外,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中,布置在安装表面41外部的区域也可以被所施加的侧盖90X覆盖。
可以在基板40的所有四个边缘E上执行侧盖90X的分配操作。因此,可以分配侧盖90X以覆盖基板40的所有多个侧表面45。另外,在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中,布置在安装表面41外部的整个区域可以被侧盖90X覆盖。当侧盖90X被固化时,相对于第一方向X,侧盖90X可以接合到前盖70X的后表面和基板40的侧表面45、形成在安装表面41和侧表面45之间的倒角49、以及各向异性导电层47中的被布置在安装表面41外部的区域X。
基于侧盖90X包括光敏材料,在后续操作中,可以通过发射紫外线(UX)等将侧盖90X着色为深色。然而,基于侧盖90X由不包括光敏材料的半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形成,不需要这种制造过程。
接下来,如图13所示,密封构件95被分配在其中侧布线46连接到后布线层43b的部分中。具体地,密封构件95可以被设置为施加到基板40的后表面43的边缘。
由于密封构件95被设置为密封基板40的后表面43的边缘部分,因此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的其中侧布线46连接到后布线层43b的部分可以被分配为不暴露于外部。
如图14所示,可以沿第一方向X切割前盖70X和侧盖90X,以使得前盖70X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向外延伸,该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与安装表面41所面对的第一方向X垂直。根据需要,也可以同时切割密封构件95。
可以通过激光L切割等来执行切割工艺。因此,可以同时切割前盖70X和侧盖90X。
在切割工艺中,可以切割前盖70X和侧盖90X以使得前盖70X在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的第三方向Z以及第二方向Y上包括第一区域71(参考图7和图9),并且使得侧盖90X沿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布置。
即,可以对基板40的所有四个边缘E执行切割工艺。
可以执行切割工艺以使得前盖70X和侧盖90X的切割位置比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更向外。
这是因为:由于前盖70X和侧盖90X的切割位置比各向异性导电层47的侧端47S更向内,因此各向异性导电层47可以暴露于侧盖90的外部。
如图15所示,前盖70的侧端75和侧盖90的侧端91可以通过切割工艺而形成在沿第一方向X的相同线上。优选地,可以切割前盖70的侧端75和侧盖90的侧端91以形成在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方向上。
在显示模块30被设置为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的状态下,可以执行该工艺以使得延伸到安装表面41外部的第一区域71(参考图7和图9)的长度大致小于或等于形成在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之间的间隙G的长度的一半。
将金属板60接合到基板40的后表面43。
后粘合带61可以沿第一方向X布置在金属板60的上表面上,因此响应于压缩后粘合带61和基板40的后表面43,后粘合带61可以将基板40接合到金属板60。
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后粘合带61可以布置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并且金属板60可以与布置在后表面43上的后粘合带61彼此压紧。
在第三方向Z上,金属板60可以被设置为通过密封构件95而布置为在第三方向Z上比基板40的后表面43更向内。然而,在第二方向Y上,金属板60可以在第二方向Y上布置在与基板40的后表面43的边缘相对应的位置处。
在这种情况下,侧盖90X的分配在基板40的后表面43上的部分保留,但该部分是可以忽略的相对较小部分。因此,金属板60和基板40的后表面43可以彼此大致水平地接合。
如图16所示,接地构件100X可以布置在侧盖90的侧端上。接地构件100X可以接合到侧盖90,使得第一构件101接合到金属板60并且第二构件102布置在侧盖90上(参考图17)。
如图17所示,在接地构件100的第一构件101接合到金属板60并且第二构件102布置在侧盖90上之后,如图18所示,可以通过喷墨印刷P将吸收光的墨水印刷在前盖70的侧端75和侧表面45上来形成吸光端构件200。
然而,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通过将由吸光材料形成的膜接合在前盖70的侧端75和侧表面45上来形成吸光端构件200。
可以通过固化来形成吸光端构件200。
根据实施例,可以对应于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而制备通过上述处理来处理的显示模块30,并且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彼此相邻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夹具固定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多个显示模块30A至30P可以布置成M×N矩阵。
尽管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限定范围的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

Claims (15)

1.一种显示模块,包括:
基板,包括安装表面和侧表面,多个无机发光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表面上,其中,所述安装表面面对第一方向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前盖,覆盖所述安装表面,并且包括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安装表面向外的区域中的侧端;
侧盖,覆盖所述基板的所述侧表面,并且接合到所述前盖的与从所述安装表面向外的所述区域相对应的下表面以及所述基板的所述侧表面;以及
吸光端构件,覆盖所述前盖的所述侧端,并且被配置为防止从所述多个无机发光器件发射的光穿过所述前盖的所述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吸光端构件从所述前盖的所述侧端的上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吸光端构件从所述前盖的所述侧端的上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以覆盖所述侧盖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还包括:
金属板,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后表面上,所述后表面是所述基板的与所述安装表面相对的一侧;以及
接地构件,覆盖所述侧盖的侧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与所述金属板接触以与所述金属板一起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吸光端构件从所述前盖的所述侧端的上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以覆盖所述侧盖的所述侧端的至少一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接地构件在所述侧盖的所述侧端与所述吸光端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吸光端构件包括吸光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侧盖包括吸光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吸光端构件具有黑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侧盖具有黑色。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接地构件包括金属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接地构件的导电率比所述侧盖的导电率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前盖的所述侧端和所述侧盖的侧端布置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相同线上。
1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阵列,包括水平地布置成M×N矩阵的多个显示模块,
其中,所述多个显示模块中的每一个包括:
基板,包括安装表面和侧表面,多个无机发光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表面上,所述安装表面面对第一方向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
前盖,覆盖所述安装表面,并且包括在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安装表面向外的区域中的侧端;
侧盖,覆盖所述基板的所述侧表面,并且接合到所述前盖的与从所述安装表面向外的所述区域相对应的下表面以及所述基板的所述侧表面;以及
吸光端构件,覆盖所述前盖的所述侧端,并且被配置为防止从所述多个无机发光器件发射的光穿过所述前盖的所述侧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吸光端构件从所述前盖的所述侧端的上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吸光端构件从所述前盖的所述侧端的上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以覆盖所述侧盖的至少一部分。
CN202280053885.4A 2021-12-17 2022-11-16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7956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81590 2021-12-17
KR1020210181590A KR20230092313A (ko) 2021-12-17 2021-12-17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CT/KR2022/018039 WO2023113254A1 (ko) 2021-12-17 2022-11-16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5693A true CN117795693A (zh) 2024-03-29

Family

ID=85572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3885.4A Pending CN117795693A (zh) 2021-12-17 2022-11-16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0105A1 (zh)
EP (1) EP4358164A1 (zh)
CN (1) CN11779569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58164A1 (en) 2024-04-24
US20230090105A1 (en)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831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4141527A1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1156929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1018383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0021986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KR20220091278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429050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7795693A (zh)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28260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420289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23029925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27519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4332948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18020156A (zh)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设备以及用于制造该显示设备的方法
KR20230076704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30013890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8103978A (zh) 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20230060801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92313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76707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76708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60347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118007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00611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128935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