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92810A - 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92810A
CN117792810A CN202211181810.2A CN202211181810A CN117792810A CN 117792810 A CN117792810 A CN 117792810A CN 202211181810 A CN202211181810 A CN 202211181810A CN 117792810 A CN117792810 A CN 117792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application
screen
throw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818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道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818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92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92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92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将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通过投屏应用建立连接,终端设备通过连接向目标设备发送请求,目标设备的投屏应用获取运行的应用窗口的显示数据并发送到终端设备的投屏应用,终端设备的投屏应用在接收到应用窗口的显示数据后,在窗口中对应用窗口的显示数据进行显示和切换。对于用户操作的终端设备,通过投屏应用将目标设备中的窗口画面获取到本地,在投屏应用的窗口中对接收到的窗口画面进行显示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在本地控制目标设备中向远端设备的共享内容,避免了不同用户在共用设备登录自身账号,简化了目标设备向远端设备共享前的准备操作,降低了个人账号在公用设备登录的隐私泄露风险。

Description

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设备交互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会议场景中,经常出现多人围绕会议设备呈现的焦点信息进行讨论。在这一讨论过程中,会议设备显示的画面内容需要通过会议软件或者直播软件共享到远端设备。
发明人使用现有的会议设备进行画面内容共享时发现,画面内容的共享需要通过会议软件或者直播软件完成,即需要在会议设备安装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而且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通常需要用户个人账号登录,不同用户使用需要各自使用自己的个人账号登录,会议设备画面内容共享的准备操作较为复杂;会议设备作为一种公用设备,个人账号的登录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隐私泄露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在会议场景下会议设备共享的准备操作较为复杂,个人账号在会议设备登录存在隐私泄露风险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窗口共享方法,用于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一投屏指令;
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终端设备,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一投屏指令,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目标设备,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一投屏指令;
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窗口共享方法,用于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第一投屏应用与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三投屏指令;
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终端设备,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三投屏指令,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发送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
第一投屏应用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窗口画面数据;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目标设备,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三投屏指令;
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窗口共享装置,用于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一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一投屏指令;
第一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一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二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第二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二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窗口共享装置,用于终端设备,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一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一投屏指令,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一投屏数据接收单元,用于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一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二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二投屏数据接收单元,用于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二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窗口共享装置,用于目标设备,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二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一投屏指令接收单元,用于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一投屏指令;
第一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二投屏指令接收单元,用于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第二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窗口共享装置,用于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第一投屏应用与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三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三投屏指令;
第三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三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切换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窗口画面切换单元,用于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窗口共享装置,用于终端设备,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三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三投屏指令,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发送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
第三投屏数据接收单元,用于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窗口画面数据;
第三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切换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窗口画面切换单元,用于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目标设备,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二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三投屏指令接收单元,用于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三投屏指令;
第三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十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当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电子设备实现或配合实现如前文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或配合实现如第一方面的窗口共享方法。
上述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中,将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通过投屏应用建立连接,终端设备的投屏应用通过连接向目标设备的投屏应用发送请求,目标设备的投屏应用获取运行的应用窗口的显示数据并发送到终端设备的投屏应用,终端设备的投屏应用在接收到应用窗口的显示数据后,在窗口中对应用窗口的显示数据进行显示和切换。对于用户操作的终端设备,通过投屏应用将目标设备中的窗口画面获取到本地,在投屏应用的窗口中对接收到的窗口画面进行显示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在本地控制目标设备中向远端设备的共享内容,避免了不同用户在共用设备(即目标设备)登录自身账号,简化了目标设备向远端设备共享前的准备操作,降低了个人账号在公用设备登录的隐私泄露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数据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互平板的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互平板中应用窗口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中应用窗口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投屏应用的应用窗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数据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窗口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窗口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篇幅所限,本申请说明书没有穷举所有可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应该能够想到,只要技术特征不互相矛盾,那么技术特征的任意组合均可以构成可选的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会议、教学、讨论、头脑风暴等多人交互场景下,多个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通过说话、视觉和听觉实现,这种信息传递能给参与者很好的沟通体验,但是对沟通过程中的信息记录依赖于参与者按个人习惯和能力进行记录,实际传递的信息可能会丢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人交互场景下的信息展示和信息记录有了更丰富的手段,尤其是基于会议设备的多人交互,每个参与者可以将需要展示的内容集中到会议设备进行展示,也可以在个人终端打开文件后投屏到会议设备进行展示。会议设备可以是基于会议场景专门开发的硬件产品(例如交互平板),也可以是使用已有的设备(大尺寸的智能电视)进行内容展示。本方案中根据数据传输过程中设备的角色,将用户操作的个人终端定义为终端设备,将向与会者进行信息展示的会议设备定义为目标设备。
具体实现本方案中窗口共享方法的目标设备具有尺寸较大、具备独立运行的操作系统、可接入网络的特点,从而可以实现协作信息向多人展示,与终端设备的必要数据传输,与远程设备的网络连接等设计需求。
本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以交互平板作为目标设备的主要形态进行方案说明。本方案中所说的交互平板,可以是通过触控技术对显示在显示平板上的内容进行操控和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的一体化设备,其集成了投影机、电子白板、幕布、音响、电视机以及视频会议终端等一种或多种功能。
一般而言,如图2所示,以交互平板为代表的目标设备11包括至少一块显示屏12。例如,目标设备11配置有一块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屏12,且该显示屏12可以是电容屏、电阻屏或者电磁屏。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或触控笔触控显示屏12的方式实现触控操作,相应的,目标设备11检测触控位置,并根据触控位置进行响应,以实现触控功能。典型的,交互平板11安装有至少一种操作系统,其中,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定于安卓系统、Linux系统及Windows系统。
交互平板作为主要用于支持多人沟通场景的交互设备,其中的软件主要用于实现多人沟通场景下的功能需求。例如,交互平板可以安装至少一个具有文稿演示功能的应用程序,其中,该应用程序可以为操作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同时,也安装有从第三方设备或者服务器中下载的应用程序。可选的,具有文稿演示功能的程序除了显示已经编辑好的内容这一基础功能,还具有其他演示过程中的编辑功能,如插入表格、插入图片、插入图形、绘制表格、绘制图形等功能,以实现信息展示过程中的用户信息输入和输入内容的实时展示,进而提高文稿演示过程中的信息展示和交互效果。例如,交互平板可以安装至少一个具有白板功能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基于该应用程序实现多人协作沟通场景下的实时书写记录、修改和保存。
为进一步提高多人沟通场景下文件传递方面的便利性,目标设备11可以安装一应用程序,实现对投屏画面的接收和显示,由此使用图2所示的架构支持多人沟通场景下的数据传输,即多人沟通的参与者中的一个或多个,将个人的终端设备21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到目标设备11,个人的终端设备21同时还通过网络与服务器31连接,远端设备也连接到服务器31,从而实现终端设备21与远端设备参与到同一会议场景。在图2所示的具体场景中,终端设备21是个人计算机,实际上也可以是移动终端,单个参与者可以只连接个人计算机或移动终端,也可以同时连接个人计算机和移动终端。基于图2所示的架构,多人沟通不再仅仅是聚焦于目标设备11的沟通,而是所有参与者在各自终端设备21的协作交互过程。与目标设备11类似,终端设备21也配置有显示屏22,以供会议参与者实现会议过程中个人所需的信息查看和参与控制操作。
在现有的一种会议场景中,通常会有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处于同一室内空间,同时有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处于不同室内空间,目标设备作为呈现焦点信息的主要载体,处于同一室内空间的会议参与者可以直接现场查看目标设备中显示的内容;处于不同室内空间的会议参与者,则需要将目标设备画面分享,才能看到焦点信息。现有目标设备的画面分享,需要通过安装于目标设备的会议软件或者直播软件实现,并且为了实现向目标参与者的分享,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均需要账号登录。画面分享过程中如果需要中途调整分享的窗口,还需要在目标设备切换到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的窗口进行操作才能实现,切换过程也会影响到会议过程的连续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数据处理过程示意图,该窗口共享方法应用于用于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以在会议场景中基于该会议系统实施的窗口共享方法,无需在目标设备的操作,即可便捷实现对目标设备的窗口分享,消除在目标设备的个人账号登录可能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对应于如图1所示的数据处理过程示意图,该窗口共享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5:
步骤S101: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在一个基于交互平板的会议场景中,可能多个参与者将个人的终端设备连接到交互平板,以实现终端设备向交互平板的投屏,但是在交互平板所处的空间中,只需要一个终端设备通过投屏应用实时本方案将交互平板中的窗口分享到远端设备即可。具体到会议过程中,在确定实现窗口分享过程控制的终端设备之后,该终端设备即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目标设备(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交互平板)中的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区别于其他终端设备与交互平板的连接是用于将终端设备的屏幕画面发送到交互平板进行显示,本方案中的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的连接是用于将交互平板的窗口画面发送到终端设备的一个窗口中进行显示。
连接的建立可以是在第一投屏应用中输入交互平板显示的连接码(例如PIN码),或者是通过服务发现的方式连接到交互平板。具体连接过程在现有技术中已有实现,对应的连接和窗口画面的数据传输在后台实现即可,对于交互平板的用户而言,连接和数据传输的过程不可见,也没有人机交互过程需要对应的应用窗口实现。
在具体连接过程中,通过投屏应用建立与目标设备的两个TCP端口的连接,分别作为连接的音频传输链路和视频传输链路。
对于交互平板,作为交互类设备,在用于实现连接和窗口画面数据传输等功能的后台应用之外,还安装有若干具备应用窗口的前台应用。前台应用运行过程中,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都会呈现对应的应用窗口,这些应用窗口中显示的内容有些不宜共享到远端设备,有些则是会议过程中的共享目标。如图3所示,交互平板当前的显示页面13中,显示有多个应用图标131,触发各个应用图标131之后,打开对应的应用窗口,在应用窗口中接收用户操作和通过显示内容的变化反馈对应操作,从而实现交互平板与用户之间的人机交互。例如触发“白板书写”对应的应用图标131,可以打开电子白板的应用窗口,在该应用窗口中可以接收用户的书写操作、擦除操作等,实现类似于实体黑板的书写和展示效果。例如触发“文件演示”对应的应用图标131,可以打开本地存储文件浏览的应用窗口,在该应用窗口中可以显示本地存储的文件,并根据用户操作打开展示某一文件。如图4所示,在图3的基础上,交互平板当前的显示页面13中,已经打开用于显示电子白板和本地存储文件(即“项目实施重难点”)的两个应用窗口132。在会议场景中,交互平板需要向远端设备分享的内容即为某个应用窗口132中的内容。对于交互平板而言,除了各个用于实现某种针对性功能的前台应用(例如白板应用、文件演示应用、视频会议应用),交互平板的系统层面管理窗口显示的功能也可以视为一种前台应用,本方案中将其定义为窗口管理应用,其应用窗口填充整个显示屏,窗口管理应用对应的应用窗口中显示的是其他应用窗口在交互过程中的组合画面。
步骤S102: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一投屏指令。
基于第一投屏应用和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现有技术通常是将终端设备的窗口共享到目标设备,在本方案中,进一步基于该连接将目标设备的窗口共享到终端设备。具体的窗口共享通过相应的投屏指令触发,本方案中,连接建立之后,第一投屏应用和第二投屏应用之间尚未有明确的窗口共享的数据传输,此时如果用户需要将目标设备的窗口共享到个人的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例如对第一按钮控件的触发,接收到第一投屏操作即生成第一投屏指令,并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应当理解的是,目标设备对应有通过第二投屏应用进行第一投屏指令的接收的过程。步骤S103: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二投屏应用接收到第一投屏指令之后,实时获取所有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窗口标识信息可以是主题信息(例如文件窗口的文件名、文件夹窗口的文件路径等)和/或缩略图,另外还要实时获取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当然还可以获取目标设备的声音数据,将目标设备的声音数据通过音频传输链路发送到终端设备,将目标设备的窗口显示数据通过视频传输链路发送到终端设备。初始获取的应用窗口可以是随机的应用窗口,也可以是默认的应用窗口,例如窗口管理应用的应用窗口(即目标设备的桌面)。
步骤S104: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终端设备对接收到的声音数据进行ACC解码得到PCM数据格式,可以直接在终端设备播放;对接收到的窗口显示数据可以为H264格式,在本地进行后续处理时,可以根据具体的实现方式进行对应的格式转换。
对于接收到的窗口显示数据,直接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如果是H264的数据,则进行解码为Yuv格式进行渲染,为了不在显示时留黑边,投屏应用的窗口的大小,也可以按照交互平板的分辨率进行缩放,例如显示为电子设备的2/3、3/4画面或者其它比例。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大小或长宽比可以根据窗口画面的大小进行适应调整,以获得窗口画面填充于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显示效果。
步骤S105: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步骤S106: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步骤S107: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投屏应用显示窗口画面过程中,同时还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标识信息显示窗口控件,每个窗口控件分别关联一个应用窗口;接收作用于至少一个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触发操作对应的窗口控件关联的应用窗口为目标应用窗口。也即如果接收到对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则确认接收到第二投屏指令,触发操作作用的窗口控件对应的应用窗口,确认为待切换的目标应用窗口,该目标应用窗口对应的窗口标识信息添加到第二投屏指令,并发送到第二投屏应用。第二投屏应用接收到第二投屏指令之后,根据其中携带的窗口标识信息重新实时获取另一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第一投屏应用接收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之后,在窗口根据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窗口画面。
基于本方案的实现,处于同一空间中的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因为在终端设备可以控制目标设备通过连接将待分享的窗口内容发送过来,当需要将目标设备中的窗口共享到远端设备时,不再需要在目标设备进行操作,而是直接在终端设备进行操作即可。在现有的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中,可以选择共享某一窗口画面或者整个屏幕内容,终端设备安装有此类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并与远端设备通过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加入到同一会议中,当目标设备中的某一窗口画面(例如白板应用)需要共享时,在终端设备中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触发白板应用对应的窗口控件,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基于前文描述的执行过程,相应切换显示白板应用对应的窗口画面,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的窗口共享时选择共享第一投屏应用对应的窗口,即可实质共享白板应用的窗口画面。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对目标设备做任何操作,而且会议软件或者直播软件的登录在用户个人的终端设备完成,按日常的登录习惯进行操作即可,消除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例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显示页面23中,显示有任务栏231和多个窗口232,任务栏231中显示有每个窗口232对应的标签,其中的三个窗口232对应为第一投屏应用(当前连接“702室”)、会议软件(当前会议主题为“项目沟通会”)和本地文件(文件名称为“会议大纲”),通过会议软件与远端设备进行会议时,可以在会议软件选择共享第一投屏应用、本地文件和屏幕画面,基于本方案的实现,可以终端设备通过选择共享第一投屏应用实现实质对目标设备中窗口共享的控制。如图6所示,其中具体显示有第一投屏应用对应的窗口232中的内容,对应于图4所示的目标设备中的两个应用窗口132,图6中显示有3个窗口控件234,当前显示的白板应用的窗口显示数据。在终端设备中通过图5所示的会议软件共享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232时,当前实质共享的是目标设备中白板应用的窗口,并可以通过对窗口控件234的操作切换共享的窗口,例如切换共享文件演示的窗口,或者切换显示目标设备的屏幕画面。
如果会议过程中目标设备切换为显示文件演示的窗口画面,对应需要向远端设备切换为共享文件演示的窗口画面,也不需要对目标设备进行操作,因为第一投屏应用中同步接收到目标设备中所有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在第一投屏应用中触发对应窗口控件,将第一投屏应用中显示的窗口画面从白板应用切换为文件演示,已有的窗口共享即可切换为实质共享文件演示的窗口画面,不需要在目标设备切换到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进行窗口共享的调整后,再切换到当前展示的窗口画面,尤其对于目标设备而言,通常没有任务栏可以一次操作进行窗口画面的切换,一次切换需要先触发显示任务窗口,然后在任务窗口操作切换到目标窗口画面。本方案能完全消除在目标设备变化共享窗口时的窗口切换操作,避免了因为操作设备而对会议过程中的中断,保证了会议过程中信息传递和用户思维的连续性。当然,窗口共享过程中,声音与窗口画面的共享同步,共享的窗口画面的切换也会对应导致声音共享的切换。
在本方案中,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中画面共享到远端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步骤S1081和步骤S1082实现:
步骤S1081:将投屏应用的窗口中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得到虚拟摄像数据。
步骤S1082:将虚拟摄像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接口导入虚拟摄像头。
视频数据格式通常为rgb格式,对应需要将接收到窗口画面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rgb格式,例如从H264格式转换为rgb格式。格式转换本身以及虚拟摄像头的数据处理过程不是本方案的重点所在,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当投屏应用的窗口中的数据转换为虚拟摄像数据,因为投屏应用的窗口中的内容已经识别为虚拟摄像数据,投屏应用在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中不再被识别为应用窗口,仅保留虚拟摄像数据的输出即可。
当然,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中也可以是直接获取投屏应用的窗口数据。
对于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中显示的窗口控件,可以通过步骤S1091进行隐藏,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步骤S1092恢复显示状态。
步骤S109:确认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中未检测到操作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隐藏窗口控件。
基于会议软件或直播软件进行窗口共享时,其无法识别窗口中的内容,只能将窗口内容进行完整获取和共享,在终端设备向远端设备进行窗口共享的过程中,如果持续一段时间没有检测到对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操作,则可以将当前的窗口共享进行稳定保持,并隐藏窗口控件,避免窗口控件在窗口共享过程中对远端设备对应用户的信息干扰。
步骤S1092:在窗口控件处于隐藏状态下,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检测到任一操作时,恢复显示窗口控件。
接收到作用于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唤起操作,具体可以是在窗口中的任一操作,例如鼠标在投屏应用的窗口的滑动、点击操作、用于唤起操作的快捷键等。当接收到唤起操作,即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窗口标签,以供用户实现进行唤起操作的目的,也就是在显示窗口标签之后,基于步骤S105-步骤S107进行窗口显示切换。
当然,在步骤S1081和步骤S1082的基础上,也可以在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中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时,仅转换来自目标的画面数据,此时,即使始终维持窗口控件的显示状态,通过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向远端设备共享的画面中也没有窗口控件的存在,通过这两种对窗口控件的处理方式,可以减少共享到远端设备的内容中的无效信息,尽可能避免对会议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干扰。
整体上,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分享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或分享摄像头数据的操作时,对应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或虚拟摄像头的虚拟摄像数据提供到第三方应用进行分享,都可以实现本方案的设计目标。
上述窗口共享方法,将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通过投屏应用建立连接,终端设备的投屏应用通过连接向目标设备的投屏应用发送请求,目标设备的投屏应用获取运行的应用窗口的显示数据并发送到终端设备的投屏应用,终端设备的投屏应用在接收到应用窗口的显示数据后,在窗口中对应用窗口的显示数据进行显示和切换。对于用户操作的终端设备,通过投屏应用将目标设备中的窗口画面获取到本地,在投屏应用的窗口中对接收到的窗口画面进行显示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在本地控制目标设备中向远端设备的共享内容,避免了不同用户在共用设备登录自身账号,简化了目标设备向远端设备共享前的准备造作,降低了个人账号在公用设备登录的隐私泄露风险。
请参考图7,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终端设备,如图7所示,该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步骤S201: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步骤S202: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一投屏指令,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步骤S203: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步骤S204: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步骤S205: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步骤S206: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步骤S207: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请参考图8,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目标设备,如图8所示,该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步骤S301: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步骤S302: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一投屏指令。
步骤S303: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步骤S304: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步骤S305: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二种窗口共享方法和第三种窗口共享方法分别为第一种窗口共享方法中,终端设备侧和目标设备侧参与窗口共享方法时对应的执行过程,具体执行步骤在第一种窗口共享方法中已对应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说明。应当理解,第二种窗口共享方法和第三种窗口共享方法具备第一种窗口共享方法中相应的有益效果。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数据处理过程示意图,该窗口共享方法应用于用于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以在会议场景中基于该会议系统实施的窗口共享方法,无需在目标设备的操作,即可便捷实现对目标设备的窗口分享,消除在目标设备的个人账号登录可能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对应于如图9所示的数据处理过程示意图,该窗口共享方法包括步骤S401-步骤S406:
步骤S401:第一投屏应用与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步骤S402: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三投屏指令。
步骤S403: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步骤S404: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步骤S405: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步骤S406: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包括: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作用于至少一个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窗口控件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且分别关联一个应用窗口;
对应的,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包括:
响应于触发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触发操作对应的窗口控件关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方法,还包括:
确认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未检测到操作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窗口控件;
在窗口控件处于隐藏状态下,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检测到任一操作时,恢复显示窗口控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画面数据包括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图像数据;窗口控件中显示有对应的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或根据图像数据生成的缩略图;窗口画面根据对应的图像数据生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得到虚拟摄像数据;
终端设备将虚拟摄像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接口导入虚拟摄像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分享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或分享摄像头数据的操作时,对应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或虚拟摄像头的虚拟摄像数据提供到第三方应用进行分享。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投屏应用和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以及建立连接后进行某一数据传输的过程与第一种窗口共享方法的实现过程基本相同,本实施例中未尽的描述,可参考第一种窗口共享方法中的具体说明。本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投屏应用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发送第三投屏指令之后,第二投屏应用实时获取所有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后续除非中断投屏,第二投屏应用一直保持这种获取和发送的状态,相应的,目标设备中有新的应用窗口出现或有应用窗口关闭时,获取的应用窗口的数量对应会发生变化,但是具体仍然是保持获取所有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对应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进行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显示时,在刚接收到窗口画面数据时,可以显示默认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例如窗口管理应用的窗口画面,即目标设备的桌面),也可以随机选择、或者其它预设规则(例如接收的先后顺序、音序等)从中确认一个窗口画面进行显示。在接收到第二切换操作时,因为第一投屏应用实际已经获得目标设备中所有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可以直接根据第二切换操作将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切换为显示状态。如果图6所示的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是基于本实施例实现,可以认为后端实际已经获取到所有的窗口画面数据,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中当前显示其中一个窗口画面以及所有的应用窗口的关联控件,通过关联控件触发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之后,从后端将对应的窗口画面数据显示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目标应用窗口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请参考图10,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终端设备,如图10所示,该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步骤S501: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步骤S502: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三投屏指令,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发送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
步骤S503:第一投屏应用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窗口画面数据。
步骤S504: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步骤S505: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步骤S506: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包括:
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作用于至少一个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窗口控件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且分别关联一个应用窗口;
对应的,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包括:
响应于触发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触发操作对应的窗口控件关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方法,还包括:
确认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未检测到操作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窗口控件;
在窗口控件处于隐藏状态下,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检测到任一操作时,恢复显示窗口控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画面数据包括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图像数据;窗口控件中显示有对应的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或根据图像数据生成的缩略图;窗口画面根据对应的图像数据生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得到虚拟摄像数据;
终端设备将虚拟摄像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接口导入虚拟摄像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分享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或分享摄像头数据的操作时,对应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或虚拟摄像头的虚拟摄像数据提供到第三方应用进行分享。
请参考图1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窗口共享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目标设备,如图11所示,该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步骤S601: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步骤S602: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三投屏指令。
步骤S603: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五种窗口共享方法和第六种窗口共享方法分别为第四种窗口共享方法中,终端设备侧和目标设备侧参与窗口共享方法时对应的执行过程,具体执行步骤在第四种窗口共享方法中已对应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说明。应当理解,第五种窗口共享方法和第六种窗口共享方法具备第四种窗口共享方法中相应的有益效果。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窗口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窗口共享装置用于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第一种窗口共享装置对应配置于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201,用于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一投屏操作处理单元202,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一投屏指令。
第一投屏数据发送单元103,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一窗口画面显示单元204,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二投屏操作处理单元205,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第二投屏数据发送单元105,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二窗口画面显示单元207,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双端数据收发而言,一端的数据发送当然在另一端有对应的数据接收,在第一种窗口共享装置的描述中,将一个数据的收发集中描述,并不表示技术细节的缺失,而且在第二种窗口共享装置和第三种窗口共享装置的实施例描述中,有发送和接收的独立描述,可以做为第一种窗口共享装置中收发过程的参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投屏操作处理单元205,包括:
窗口控件显示模块,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标识信息显示窗口控件,每个窗口控件分别关联一个应用窗口;
触发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作用于至少一个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触发操作对应的窗口控件关联的应用窗口为目标应用窗口。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窗口控件隐藏单元,用于确认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未检测到操作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窗口控件;
窗口控件恢复单元,用于在窗口控件处于隐藏状态下,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检测到任一操作时,恢复显示窗口控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标识信息包括应用窗口的主题信息和/或缩略图;窗口控件中显示有对应的应用窗口的主题信息和/或缩略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图像数据转换单元,用于终端设备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得到虚拟摄像数据;
图像数据导入单元,用于终端设备将虚拟摄像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接口导入虚拟摄像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画面分享单元,用于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分享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或分享摄像头数据的操作时,对应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或虚拟摄像头的虚拟摄像数据提供到第三方应用进行分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种窗口共享装置,用于终端设备,该窗口共享装置可以参考图12,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201,用于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一投屏操作处理单元202,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一投屏指令,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一投屏数据接收单元203,用于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一窗口画面显示单元204,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二投屏操作处理单元205,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二投屏数据接收单元206,用于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二窗口画面显示单元207,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投屏操作处理单元205,包括:
窗口控件显示模块,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标识信息显示窗口控件,每个窗口控件分别关联一个应用窗口;
触发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作用于至少一个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触发操作对应的窗口控件关联的应用窗口为目标应用窗口。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窗口控件隐藏单元,用于确认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未检测到操作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窗口控件;
窗口控件恢复单元,用于在窗口控件处于隐藏状态下,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检测到任一操作时,恢复显示窗口控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标识信息包括应用窗口的主题信息和/或缩略图;窗口控件中显示有对应的应用窗口的主题信息和/或缩略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图像数据转换单元,用于终端设备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得到虚拟摄像数据;
图像数据导入单元,用于终端设备将虚拟摄像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接口导入虚拟摄像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画面分享单元,用于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分享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或分享摄像头数据的操作时,对应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或虚拟摄像头的虚拟摄像数据提供到第三方应用进行分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种窗口共享装置,用于目标设备,该窗口共享装置可以参考图12,包括:
第二连接建立单101,用于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一投屏指令接收单元102,用于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一投屏指令。
第一投屏数据发送单元103,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二投屏指令接收单元104,用于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二投屏指令,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第二投屏数据发送单元105,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窗口共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窗口共享装置,用于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第四种窗口共享装置对应配置于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207,用于第一投屏应用与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三投屏操作处理单元208,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三投屏指令。
第三投屏数据发送单元108,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第三窗口画面显示单元210,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切换操作接收单元211,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窗口画面切换单元212,用于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的双端数据收发而言,一端的数据发送当然在另一端有对应的数据接收,在第四种窗口共享装置的描述中,将一个数据的收发集中描述,并不表示技术细节的缺失,而且在第五种窗口共享装置和第六种窗口共享装置的实施例描述中,有发送和接收的独立描述,可以做为第四种窗口共享装置中收发过程的参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切换操作接收单元211,包括:
控件触发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作用于至少一个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窗口控件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且分别关联一个应用窗口;
对应的,窗口画面切换单元,包括:
画面切换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触发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触发操作对应的窗口控件关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窗口控件隐藏单元,用于确认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未检测到操作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窗口控件。
窗口控件恢复单元,用于在窗口控件处于隐藏状态下,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检测到任一操作时,恢复显示窗口控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画面数据包括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图像数据;窗口控件中显示有对应的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或根据图像数据生成的缩略图;窗口画面根据对应的图像数据生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图像数据转换单元,用于终端设备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得到虚拟摄像数据。
图像数据导入单元,用于终端设备将虚拟摄像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接口导入虚拟摄像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画面分享单元,用于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分享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或分享摄像头数据的操作时,对应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或虚拟摄像头的虚拟摄像数据提供到第三方应用进行分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五种窗口共享装置,用于终端设备,该窗口共享装置可以参考图13,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207,用于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三投屏操作处理单元208,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连接向第二投屏应用发送第三投屏指令,以使第二投屏应用向第一投屏应用发送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
第三投屏数据接收单元209,用于通过连接从第二投屏应用接收窗口画面数据。
第三窗口画面显示单元210,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切换操作接收单元211,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窗口画面切换单元212,用于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切换操作接收单元211,包括:
控件触发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作用于至少一个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窗口控件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且分别关联一个应用窗口。
对应的,窗口画面切换单元,包括:
画面切换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触发操作,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触发操作对应的窗口控件关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窗口控件隐藏单元,用于确认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未检测到操作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窗口控件。
窗口控件恢复单元,用于在窗口控件处于隐藏状态下,在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检测到任一操作时,恢复显示窗口控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画面数据包括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图像数据;窗口控件中显示有对应的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或根据图像数据生成的缩略图;窗口画面根据对应的图像数据生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图像数据转换单元,用于终端设备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得到虚拟摄像数据。
图像数据导入单元,用于终端设备将虚拟摄像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接口导入虚拟摄像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窗口共享装置,还包括:
画面分享单元,用于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分享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或分享摄像头数据的操作时,对应将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或虚拟摄像头的虚拟摄像数据提供到第三方应用进行分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第六种窗口共享装置,用于目标设备,该窗口共享装置可以参考图13,包括:
第二连接建立单106,用于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三投屏指令接收单元107,用于第二投屏应用通过连接接收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三投屏指令。
第三投屏数据发送单元108,用于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连接发送到第一投屏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窗口共享装置包含在电子设备中,且可用于执行或配合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对应的窗口共享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窗口共享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810和存储器820,并可以还包括输入装置830、输出装置840以及通信装置850;电子设备中处理器8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4中以一个处理器810为例;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810、存储器820、输入装置830、输出装置840以及通信装置85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8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窗口共享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8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窗口共享方法。
存储器8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8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8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8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8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上述电子设备包含窗口共享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任意窗口共享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提供的窗口共享方法中的相关操作,且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
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34)

1.窗口共享方法,用于会议系统,所述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所述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一投屏指令;
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所述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二投屏指令,所述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所述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所述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包括: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窗口标识信息显示窗口控件,每个所述窗口控件分别关联一个应用窗口;
接收作用于至少一个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所述触发操作对应的窗口控件关联的应用窗口为目标应用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认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未检测到操作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所述窗口控件;
在所述窗口控件处于隐藏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检测到任一操作时,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控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应用窗口的主题信息和/或缩略图;所述窗口控件中显示有对应的应用窗口的主题信息和/或缩略图。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得到虚拟摄像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虚拟摄像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接口导入虚拟摄像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分享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或分享摄像头数据的操作时,对应将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或所述虚拟摄像头的虚拟摄像数据提供到所述第三方应用进行分享。
7.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所述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一投屏指令,以使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向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通过所述连接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接收所述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所述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二投屏指令,所述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所述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向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通过所述连接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接收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所述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包括: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窗口标识信息显示窗口控件,每个所述窗口控件分别关联一个应用窗口;
接收作用于至少一个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所述触发操作对应的窗口控件关联的应用窗口为目标应用窗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认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未检测到操作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所述窗口控件;
在所述窗口控件处于隐藏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检测到任一操作时,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控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标识信息包括所述应用窗口的主题信息和/或缩略图;所述窗口控件中显示有对应的应用窗口的主题信息和/或缩略图。
11.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得到虚拟摄像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虚拟摄像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接口导入虚拟摄像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分享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或分享摄像头数据的操作时,对应将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或所述虚拟摄像头的虚拟摄像数据提供到所述第三方应用进行分享。
13.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目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所述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所述第二投屏应用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一投屏指令;
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所述第二投屏应用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二投屏指令,所述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所述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14.窗口共享方法,用于会议系统,所述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所述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投屏应用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三投屏指令;
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包括: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作用于至少一个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所述窗口控件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且分别关联一个应用窗口;
对应的,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包括:
响应于所述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所述触发操作对应的窗口控件关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认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未检测到操作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所述窗口控件;
在所述窗口控件处于隐藏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检测到任一操作时,恢复显示所述窗口控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画面数据包括所述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图像数据;所述窗口控件中显示有对应的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或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的缩略图;所述窗口画面根据对应的图像数据生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得到虚拟摄像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虚拟摄像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接口导入虚拟摄像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分享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或分享摄像头数据的操作时,对应将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或所述虚拟摄像头的虚拟摄像数据提供到所述第三方应用进行分享。
20.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所述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三投屏指令,以使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向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发送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
所述第一投屏应用通过所述连接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接收所述窗口画面数据;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包括:
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作用于至少一个窗口控件的触发操作,所述窗口控件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且分别关联一个应用窗口;
对应的,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包括:
响应于所述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所述触发操作对应的窗口控件关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认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未检测到操作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隐藏所述窗口控件;
在所述窗口控件处于隐藏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检测到任一操作时,恢复显示所处窗口控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画面数据包括所述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图像数据;所述窗口控件中显示有对应的应用窗口的标识信息和/或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的缩略图;所述窗口画面根据对应的图像数据生成。
24.根据权利要求20-22任一项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转换为预设的视频数据格式,得到虚拟摄像数据;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虚拟摄像数据通过预先设定的数据接口导入虚拟摄像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三方应用分享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或分享摄像头数据的操作时,对应将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的画面数据或所述虚拟摄像头的虚拟摄像数据提供到所述第三方应用进行分享。
26.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目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方法包括:
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所述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所述第二投屏应用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三投屏指令;
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27.窗口共享装置,用于会议系统,所述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所述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一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一投屏指令;
第一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第一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二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所述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二投屏指令,所述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所述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第二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第二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28.窗口共享装置,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所述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一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一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一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一投屏指令,以使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向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一投屏数据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连接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接收所述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一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第二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基于所述窗口标识信息的第一切换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二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二投屏指令,所述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所述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向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实时发送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二投屏数据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连接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接收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
第二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显示对应的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29.窗口共享装置,用于目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二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所述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一投屏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一投屏指令;
第一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一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以及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第二投屏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二投屏指令,所述第二投屏指令携带有所述应用窗口中的一个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标识信息;
第二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二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显示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30.窗口共享装置,用于会议系统,所述会议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目标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投屏应用,所述目标设备安装有第二投屏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所述第一投屏应用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建立连接,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三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三投屏指令;
第三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第三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切换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窗口画面切换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31.窗口共享装置,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二投屏应用的连接,所述第二投屏应用运行于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三投屏操作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投屏操作并对应生成第三投屏指令,通过所述连接向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发送所述第三投屏指令,以使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向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发送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
第三投屏数据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连接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接收所述窗口画面数据;
第三窗口画面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根据所述窗口画面数据,显示至少一个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切换操作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接收第二切换操作;
窗口画面切换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在所述第一投屏应用的窗口显示所述第二切换操作对应的目标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
32.窗口共享方法,用于目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共享装置包括:
第二连接建立单元,用于通过第二投屏应用建立与第一投屏应用的连接,所述第一投屏应用运行于终端设备,所述目标设备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窗口;
第三投屏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所述第一投屏应用发送的第三投屏指令;
第三投屏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投屏应用响应于所述第三投屏指令,实时获取所述应用窗口的窗口画面数据,并通过所述连接发送到所述第一投屏应用。
3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或配合实现如权利要求1-26任一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或配合实现如权利要求1-26任一所述的窗口共享方法。
CN202211181810.2A 2022-09-27 2022-09-27 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792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1810.2A CN117792810A (zh) 2022-09-27 2022-09-27 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1810.2A CN117792810A (zh) 2022-09-27 2022-09-27 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92810A true CN117792810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89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81810.2A Pending CN117792810A (zh) 2022-09-27 2022-09-27 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928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9342B2 (en) Designated view within a multi-view composited webcam signal
US9549007B2 (en) User interface widget unit sharing for application user interface distribution
EP268571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video resources in video conference
EP2839604B1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EP168915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process video effects
EP2756667B1 (en) Electronic tool and methods for meetings
US2015001283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between multiple computers
CN105554429A (zh) 一种视频通话显示方法及视频通话设备
JP6455138B2 (ja) 会議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CN111629239B (zh) 投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97468A (zh) 用于视频通信系统中改进的交互式内容共享的系统和方法
CN111596985A (zh) 多媒体会议场景下的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3660503B (zh) 同屏互动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296949A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及高清晰度截屏方法
CN11207379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818292B (zh) 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系统
CN109076251A (zh) 远程会议传输
CN117792810A (zh) 窗口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980391A (zh)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72089A (zh) 会议控制及与会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648696A (zh) 协作信息显示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95461A (zh) 远程交互方法、装置和设备
JP2024025327A (ja) 合成画像生成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支援方法
CN116431261A (zh) 直播组件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136785A (zh) 多人投屏的定向截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