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0567A - 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0567A
CN117780567A CN202311818325.6A CN202311818325A CN117780567A CN 117780567 A CN117780567 A CN 117780567A CN 202311818325 A CN202311818325 A CN 202311818325A CN 117780567 A CN117780567 A CN 117780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frame
ship
hydraulic rod
bear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183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晨
张贝贝
白显婧
程瑞颜
赵天奉
张玉
王懿
高松林
张洋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3118183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05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0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05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包括:运载船,两艘运载船并排设置;组船桁架,设置于两艘运载船的船头位置;DSF,与大型组块一起设置于两艘运载船上;大型组块,包括风机运载架、第一风机承载架、第二风机承载架、液压顶升机构、悬臂梁、铰接装置和风机组件;悬臂梁,穿设在两个所述竖直桁架内底部,用于承载所述起立后的风机组件;单桩基础,用于与风机组件对接;本发明通过活动设置的第一风机承载架和第二风机承载架,可以在运输的时候使风机组件卧式设置,在安装的时候使风机组件立式设置,由此,提高了深远海大型海上风电运输及安装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Description

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机运输与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大型化发展,需要更高效、可持续和经济的运输和安装方案。大型风机组件如塔架、风轮、发电机等尺寸大,重量沉。传统运输和安装方法过于昂贵且耗时。顾名思义,深远海风机通常位于离岸较远的地点,因此需要特殊的运输及安装技术。
然而,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立式方式进行运输及安装,在恶劣的海况下,由于风机组件的垂直高度较大,船只容易受到风浪和海流的影响,立式安装可能会导致船只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增加了事故风险。另外,立式安装要求操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精确控制风机组件的位置,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的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能够提高深远海大型海上风电运输及安装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包括:运载船,两艘运载船并排设置,用于运载带有大型组块的DSF;组船桁架,设置于两艘运载船的船头位置,以将两艘运载船连接为一个整体;DSF,用于承载大型组块并与大型组块一起设置于两艘运载船上;大型组块,包括风机运载架、第一风机承载架、第二风机承载架、液压顶升机构、悬臂梁、铰接装置和风机组件;所述风机运载架包括水平桁架和竖直桁架,两个竖直桁架分别位于靠近船头的所述水平桁架的端部,且两个竖直桁架之间留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分别设置于水平桁架上,且能够平移于两个所述竖直桁架之间;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的一端分别通过铰接装置与所述水平桁架连接;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水平桁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和所述水平桁架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液压顶升机构;两组所述风机组件分别卧式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上,且所述风机组件在运载到位后,能够通过所述液压顶升机构顶升至起立状态;悬臂梁,穿设在两个所述竖直桁架内底部,用于承载所述起立后的风机组件;单桩基础,用于在所述悬臂梁的辅助下与风机组件对接。
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优选地,每艘所述运载船上分别设置有横向滑轨和纵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设置于所述运载船的船头且沿所述运载船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纵向滑轨沿所述运载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横向滑轨用于使所述组船桁架滑移上船;所述纵向滑轨用于使承载大型组块的所述DSF滑移上船。
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优选地,所述组船桁架包括主梁、滑移结构、三角连接结构以及斜梁;两个滑移结构平行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下方,所述滑移结构通过若干个所述三角连接结构连接,若干个所述三角连接结构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三角连接结构通过斜梁连接。
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优选地,所述液压顶升机构包括液压杆支撑架、支撑架滑轨、一级液压杆、二级液压杆、连接耳板、连接滑块以及支撑底座;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下方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液压杆支撑架,一个所述液压杆支撑架与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之间以及另一个所述液压杆支撑架与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之间分别设置有二级液压杆,所述二级液压杆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液压杆支撑架通过连接耳板铰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或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通过连接耳板铰接;所述液压杆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滑轨;所述风机运载架的水平桁架和任意一个所述液压杆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一级液压杆,所述一级液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平桁架通过连接耳板铰接,其第二端通过连接耳板与连接滑块连接,所述连接滑块与平移至两个竖直桁架之间的液压杆支撑架卡接并在对应的液压杆支撑架上与支撑架滑轨配合滑动;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与所述水平桁架固定,顶部与所述一级液压杆卡接,用于支撑所述一级液压杆。
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优选地,所述铰接装置包括定合页结构、动合页结构和合页铰轴;所述定合页结构与所述风机运载架的水平桁架连接,所述动合页结构与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或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连接,所述定合页结构与所述动合页结构通过所述合页铰轴铰接。
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优选地,所述悬臂梁包括支撑底板、主梁结构、侧撑杆结构、加强支撑板以及风机承载点;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竖直桁架底部,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底板滑轨;所述主梁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方,两个所述侧撑杆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梁结构的两侧,所述侧撑杆结构底部设置有行进结构,所述行进结构在所述底板滑轨上沿着悬臂梁的长度方向滑动;若干个所述加强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侧撑杆结构连接,用于对侧撑杆结构起加强作用;所述主梁结构的中间设置有风机承载点,所述风机承载点用于承载起立后的风机组件。
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塔筒、风机叶片、风机轮毂以及风机机舱;三个所述风机叶片分别连接在所述风机轮毂上,所述风机轮毂连接在所述风机机舱上,所述风机机舱连接在风机塔筒的顶部,所述风机塔筒的底部用于与单桩基础对接。
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优选地,所述风机承载点包括锥形护套、单筒桩以及芯连接器母接头;其中,所述锥形护套包括锥形护套上部和第一锥形护套下部;所述锥形护套上部用于与风机组件的风机塔筒连接,所述单筒桩设置于所述锥形护套上部内,所述单筒桩的端部设置所述芯连接器母接头;在风机组件起立并与锥形护套上部连接后,所述第一锥形护套下部与所述锥形护套上部通过螺栓连接,以将风机重量由风机承载点承担;所述单桩基础外套设有所述第二锥形护套下部,且所述单桩基础的顶部设置有芯连接器公接头,在对接时,所述芯连接器母接头与所述芯连接器公接头连接,所述第一锥形护套下部与所述锥形护套上部分离,所述锥形护套上部和所述第二锥形护套下部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固定风机组件;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的承载风机组件的承载平面位于不同高度位置,以避免两个风机组件之间的干涉。
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优选地,还包括绞车、滑轮和缆绳;
所述绞车设置于所述运载船上,所述滑轮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竖直桁架的顶部,所述缆绳的一端与所述绞车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或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连接。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双船上设有不同高度的风机承载架,分别运输风机,不同高度可避免运输安装过程中风机叶片发生干涉,风机承载架顶部设置锁紧装置,可保证风机安装过程中纵向稳定性。另外,双船运输可提高运输效率与安全性;
(2)本发明设有液压顶升机构,液压顶升机构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控制和调整能力,配合绞车和缆绳可以更好实现运输安装过程中的风机起立,保障风机安装过程稳定性以及施工安全;
(3)悬臂梁配合风机运载架可有效实现双船运输过程风机的起立与安装;其中,悬臂梁上设置风机承载点,由锥形筒等结构组成,可保证安装过程中风机稳定性;
(4)铰接装置连接风机承载架和风机运载架,不直接连接塔筒,可以防止起立过程对风机塔筒结构的破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大型组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运载船和DSF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风机运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风机承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第二风机承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悬臂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悬臂梁的行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液压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风机承载架或第二风机承载架处于卧式状态;
图10是本发明中液压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风机承载架或第二风机承载架处于立式状态;
图11是本发明中组船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组船桁架的滑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铰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风机对接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1-运载船;1-1-纵向滑轨;2-DSF;3-第一风机承载架;4-第二风机承载架;5-风机组件;6-液压顶升机构;6-1-二级液压杆;6-2-一级液压杆;6-3-连接耳板;6-4-连接滑块;6-5-支撑底座;6-6-支撑架滑轨;6-7-液压杆支撑架;7-铰接装置;7-1-定合页结构;7-2-动合页结构;7-3-合页铰轴;8-风机运载架;8-1-水平桁架;8-2-竖直桁架;9-缆绳;10-锥形护套;10-1-锥形护套上部;10-2-第一锥形护套下部;11-绞车;12-悬臂梁;12-1-支撑底板;12-2-侧撑杆结构;12-3-主梁结构;12-4-加强支撑板;12-5-风机承载点;12-6-行进结构;13-组船桁架;13-1-主梁;13-2-斜梁;13-3-滑移结构;13-4-三角连接结构;14-单桩基础;15-芯连接器母接头;16-芯连接器公接头;17-锁紧装置;18-单筒桩;19-第二锥形护套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通过活动设置的第一风机承载架和第二风机承载架,可以在运输的时候使风机组件卧式设置,在安装的时候使风机组件立式设置,由此,提高了深远海大型海上风电运输及安装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包括:运载船1,两艘运载船并排设置,用于运载带有大型组块的DSF(底部甲板支撑框架)2;组船桁架13,设置于两艘运载船1的船头位置,以将两艘运载船1连接为一个整体;DSF2,用于承载大型组块并与大型组块一起设置于两艘运载船1上;大型组块,包括风机运载架8、第一风机承载架3、第二风机承载架4、液压顶升机构6、悬臂梁12、铰接装置7和风机组件5;
如图4所示,风机运载架8包括水平桁架8-1和竖直桁架8-2,两个竖直桁架8-2分别位于靠近船头的水平桁架8-1的端部,且两个竖直桁架8-2之间留有预设距离;
如图2所示,第一风机承载架3和第二风机承载架4分别设置于水平桁架8-1上,且能够平移于两个竖直桁架8-2之间;具体地,通过在水平桁架8-1上设置有滑轨,第一风机承载架3和第二风机承载架4的底部分别与该滑轨配合滑动;第一风机承载架3的一端和第二风机承载架4的一端分别通过铰接装置7与水平桁架8-1连接;第一风机承载架3和水平桁架8-1之间以及第二风机承载架4和水平桁架8-1之间分别设置有液压顶升机构6;
两组风机组件5分别卧式(即与水平桁架8-1平行)设置于第一风机承载架3和第二风机承载架4上,且风机组件5在运载到位后,能够通过液压顶升机构6呈起立状态;
悬臂梁12,穿设在两个竖直桁架8-2内,用于承载起立后的风机组件5;
单桩基础14,用于在悬臂梁12的辅助下与风机组件5对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每艘运载船1上分别设置有横向滑轨(图中未示出)和纵向滑轨1-1,横向滑轨设置于运载船1的船头且沿运载船1的宽度方向延伸,纵向滑轨1-1沿运载船1的长度方向延伸;横向滑轨用于使组船桁架13滑移上船;纵向滑轨1-1用于使承载大型组块的DSF2滑移上船。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组船桁架13包括主梁13-1、滑移结构13-3、三角连接结构13-4以及斜梁13-2;两个滑移结构13-3平行设置于主梁13-1的下方,滑移结构13-3通过若干个三角连接结构13-4连接,若干个三角连接结构13-4沿主梁13-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三角连接结构13-4通过斜梁13-2连接,具体地,可以在第二个三角连接结构的顶角与第一个三角连接结构的两个底角之间各连接一个斜梁,在第二个三角连接结构的一侧的底角与第一个三角连接结构的相对侧的底角之间连接一个斜梁。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液压顶升机构包括液压杆支撑架6-7、支撑架滑轨6-6、一级液压杆6-2、二级液压杆6-1、连接耳板6-3、连接滑块6-4以及支撑底座6-5;
第一风机承载架3和第二风机承载架4下方分别设置一个液压杆支撑架6-7,一个液压杆支撑架6-7与第一风机承载架3之间以及另一个液压杆支撑架6-7与第二风机承载架4之间分别设置有二级液压杆6-1,二级液压杆6-1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液压杆支撑架6-7通过连接耳板6-3铰接,其第二端与第一风机承载架3或第二风机承载架4通过连接耳板6-3铰接;
液压杆支撑架6-7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滑轨6-6;
风机运载架8的水平桁架8-1和任意一个液压杆支撑架6-7(即,滑移到两个竖直桁架8-2之间的液压杆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一级液压杆6-2,一级液压杆6-2的第一端与水平桁架8-1通过连接耳板6-3铰接,其第二端通过连接耳板6-3与连接滑块6-4连接,连接滑块6-4与平移至两个竖直桁架8-2之间的液压杆支撑架6-7卡接并在对应的液压杆支撑架6-7上与支撑架滑轨6-6配合滑动;
支撑底座6-5的底部与水平桁架8-1固定,顶部与一级液压杆6-2卡接,用于支撑一级液压杆6-2。
采用两级液压杆可减少风机组件起立过程中的意外摇摆或倾斜,是风机卧式安装中风机起立的关键装置,其精确控制和高度安全性改善了风机的起立过程,减少潜在的风险;该液压顶升机构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控制和调整能力,通过逐步调整风机的位置来提供更稳定和安全的起立过程,确保其准确安装在所需的位置,从而减少事故和伤害的风险;使用该液压顶升机构在风机卧式安装过程中可以提高起立过程的控制性、安全性、适应性和效率,从而有助于确保风机的准确定位并降低风险。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13所示,铰接装置7包括定合页结构7-1、动合页结构7-2和合页铰轴7-3;定合页结构7-1与风机运载架8的水平桁架8-1连接,动合页结构7-2与第一风机承载架3或第二风机承载架4连接,定合页结构7-1与动合页结构7-2通过合页铰轴7-3铰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悬臂梁12包括支撑底板12-1、主梁结构12-3、侧撑杆结构12-2、加强支撑板12-4以及风机承载点12-5;
支撑底板12-1固定设置于竖直桁架8-2底部,支撑底板12-1上设置有底板滑轨;
主梁结构12-3设置于支撑底板12-1上方,两个侧撑杆结构12-2分别设置于主梁结构12-3的两侧,侧撑杆结构12-2底部设置有行进结构12-6,行进结构12-6在底板滑轨上沿着悬臂梁12的长度方向滑动;
若干个加强支撑板12-4分别与侧撑杆结构12-2连接,用于对侧撑杆结构12-2起加强作用;
主梁结构12-3的中间设置有风机承载点12-5,风机承载点12-5用于承载起立后的风机组件5。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风机组件5包括风机塔筒、风机叶片、风机轮毂以及风机机舱;三个所述风机叶片分别连接在所述风机轮毂上,所述风机轮毂连接在所述风机机舱上,所述风机机舱连接在风机塔筒的顶部,风机塔筒的底部用于与单桩基础14对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14所示;风机承载点12-5包括锥形护套10、单筒桩18和芯连接器母接头15;其中,锥形护套10包括锥形护套上部10-1和第一锥形护套下部10-2;锥形护套上部10-1用于与风机组件5的风机塔筒连接,单筒桩18设置于锥形护套上部10-1内,单筒桩18的端部设置芯连接器母接头15;
在风机组件5起立并与锥形护套上部10-1连接后,第一锥形护套下部10-2与锥形护套上部10-1通过螺栓连接,以将风机重量由风机承载点承担;
单桩基础14外套设有第二锥形护套下部19,且单桩基础14的顶部设置有芯连接器公接头16,在对接时,芯连接器母接头15与芯连接器公接头16连接,第一锥形护套下部10-2与锥形护套上部10-1分离,锥形护套上部10-1和第二锥形护套下部19通过螺栓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风机承载架3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4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锁紧装置17,锁紧装置17用于固定风机组件5,其中锁紧装置17可以为卡扣;
第一风机承载架3和第二风机承载架4的承载风机组件5的承载平面位于不同高度位置,以避免两个风机组件5之间的干涉,特别是两组风机叶片之间的干涉。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绞车11、滑轮(图中未示出)和缆绳9;绞车11设置于运载船1上,滑轮设置于对应的竖直桁架8-2的顶部,缆绳9的一端与绞车11连接,另一端绕过滑轮后与第一风机承载架3或第二风机承载架4连接。由此,绞车、缆绳配合液压顶升机构保证风机组件能够相对平稳起立。
本发明岸上制造大型组块通常受到更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组块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后续的维护和修复成本;在岸上组装组块可以使用专门的设备和工序,另外工人可以在受控的车间环境中工作,不受海上环境的限制,有助于加快制造进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岸上组装大型组块通常比在海上进行制造更安全,可以避免在海上面临的天气和浪涌等风险,降低事故和人员伤害的风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载船,两艘运载船并排设置,用于运载带有大型组块的DSF;
组船桁架,设置于两艘运载船的船头位置,以将两艘运载船连接为一个整体;
DSF,用于承载大型组块并与大型组块一起设置于两艘运载船上;
大型组块,包括风机运载架、第一风机承载架、第二风机承载架、液压顶升机构、悬臂梁、铰接装置和风机组件;
所述风机运载架包括水平桁架和竖直桁架,两个竖直桁架分别位于靠近船头的所述水平桁架的端部,且两个竖直桁架之间留有预设距离;
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分别设置于水平桁架上,且能够平移于两个所述竖直桁架之间;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的一端分别通过铰接装置与所述水平桁架连接;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水平桁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和所述水平桁架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液压顶升机构;
两组所述风机组件分别卧式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上,且所述风机组件在运载到位后,能够通过所述液压顶升机构顶升至起立状态;
悬臂梁,穿设在两个所述竖直桁架内底部,用于承载所述起立后的风机组件;
单桩基础,用于在所述悬臂梁的辅助下与风机组件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艘所述运载船上分别设置有横向滑轨和纵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设置于所述运载船的船头且沿所述运载船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纵向滑轨沿所述运载船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横向滑轨用于使所述组船桁架滑移上船;
所述纵向滑轨用于使承载大型组块的所述DSF滑移上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船桁架包括主梁、滑移结构、三角连接结构以及斜梁;
两个滑移结构平行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下方,所述滑移结构通过若干个所述三角连接结构连接,若干个所述三角连接结构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相邻两个所述三角连接结构通过斜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顶升机构包括液压杆支撑架、支撑架滑轨、一级液压杆、二级液压杆、连接耳板、连接滑块以及支撑底座;
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下方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液压杆支撑架,一个所述液压杆支撑架与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之间以及另一个所述液压杆支撑架与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之间分别设置有二级液压杆,所述二级液压杆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液压杆支撑架通过连接耳板铰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或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通过连接耳板铰接;
所述液压杆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滑轨;
所述风机运载架的水平桁架和任意一个所述液压杆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一级液压杆,所述一级液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水平桁架通过连接耳板铰接,其第二端通过连接耳板与连接滑块连接,所述连接滑块与平移至两个竖直桁架之间的液压杆支撑架卡接并在对应的液压杆支撑架上与支撑架滑轨配合滑动;
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与所述水平桁架固定,顶部与所述一级液压杆卡接,用于支撑所述一级液压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包括定合页结构、动合页结构和合页铰轴;
所述定合页结构与所述风机运载架的水平桁架连接,所述动合页结构与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或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连接,所述定合页结构与所述动合页结构通过所述合页铰轴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包括支撑底板、主梁结构、侧撑杆结构、加强支撑板以及风机承载点;
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竖直桁架底部,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底板滑轨;
所述主梁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方,两个所述侧撑杆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梁结构的两侧,所述侧撑杆结构底部设置有行进结构,所述行进结构在所述底板滑轨上沿着悬臂梁的长度方向滑动;
若干个所述加强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侧撑杆结构连接,用于对侧撑杆结构起加强作用;
所述主梁结构的中间设置有风机承载点,所述风机承载点用于承载起立后的风机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塔筒、风机叶片、风机轮毂以及风机机舱;
三个所述风机叶片分别连接在所述风机轮毂上,所述风机轮毂连接在所述风机机舱上,所述风机机舱连接在风机塔筒的顶部,所述风机塔筒的底部用于与单桩基础对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承载点包括锥形护套、单筒桩以及芯连接器母接头;其中,所述锥形护套包括锥形护套上部和第一锥形护套下部;
所述锥形护套上部用于与风机组件的风机塔筒连接,所述单筒桩设置于所述锥形护套上部内,所述单筒桩的端部设置所述芯连接器母接头;
在风机组件起立并与锥形护套上部连接后,所述第一锥形护套下部与所述锥形护套上部通过螺栓连接,以将风机重量由风机承载点承担;
所述单桩基础外套设有所述第二锥形护套下部,且所述单桩基础的顶部设置有芯连接器公接头,在对接时,所述芯连接器母接头与所述芯连接器公接头连接,所述第一锥形护套下部与所述锥形护套上部分离,所述锥形护套上部和所述第二锥形护套下部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固定风机组件;
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和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的承载风机组件的承载平面位于不同高度位置,以避免两个风机组件之间的干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绞车、滑轮和缆绳;
所述绞车设置于所述运载船上,所述滑轮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竖直桁架的顶部,所述缆绳的一端与所述绞车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后与所述第一风机承载架或所述第二风机承载架连接。
CN202311818325.6A 2023-12-27 2023-12-27 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 Pending CN1177805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8325.6A CN117780567A (zh) 2023-12-27 2023-12-27 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8325.6A CN117780567A (zh) 2023-12-27 2023-12-27 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0567A true CN117780567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81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18325.6A Pending CN117780567A (zh) 2023-12-27 2023-12-27 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05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2361B (zh) 具有预装系泊系统的可拆除的海上风轮机
KR101013789B1 (ko) 해상용 풍력발전기 설치방법 및 그 장치
EP2473400B1 (en) Offshore wind turbine installation
EP2520792B2 (en) Hoist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hoist system
US7296974B2 (en) Wind energy turbine
EP371562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ing and transpor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s on a ship
US20110126748A1 (en) Wind turbine holding and lifting system and movable operating platform above water
GB2443886A (en) Multi rotor wind turbine
EP3250818B1 (en) A wind power plant
CN102107720A (zh) 海上风机整体式设置系统
AU2012306798A1 (en) Installation vehicle for a tidal power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thereof
CN111994215A (zh) 用于海上大型风机整体运输和浮托安装的驳船及使用方法
NL2027591B1 (en) Blade instal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de-installation or maintenance of a blade of an offshore wind structure
CN117780567A (zh) 海上大型风电双船卧式运输及安装装置
WO20141395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 wind turbine tower for quay side assembly and storage, and transport to an off-shore installation site
CN201694361U (zh) 一种海上风机整体运输与安装的专用工程船
CN113915070A (zh) 一种梁型海上浮式风力涡轮发电系统
CN112086893B (zh) 一种海上升压站的登船结构
US202400593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Energy Production in an Offshore Wind Farm
EP4334586A1 (en) A floating wind power plant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
CN210971456U (zh) 风电安装拆除船
CN218403336U (zh) 一种风机整体安装的可移动平衡梁
KR101922925B1 (ko) 타워 상하 이중고정용 리프팅용 프레임에 의한 풍력발전기 설치방법 및 풍력발전기 설치용 리프팅 시스템
CN117657389A (zh) 基于双船浮托法的海上风电一体化卧式运输及安装方法
CN210619625U (zh) 一种大型可调试顶升滑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