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68935A - 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8935A
CN117768935A CN202211123095.7A CN202211123095A CN117768935A CN 117768935 A CN117768935 A CN 117768935A CN 202211123095 A CN202211123095 A CN 202211123095A CN 117768935 A CN117768935 A CN 117768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uplink
frequency resource
downlink channels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30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阅天
南方
齐飞
魏明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30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689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68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89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监控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本公开根据波束信息判断基站自干扰抑制水平,根据基站自扰抑制水平的不同,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灵活调度,能够提高同时同频全双工基站的频谱利用率,从而提高小区容量。

Description

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CCFD(Co-time Co-frequency Full Duplex,同时同频全双工)基站具备在相同频段相同时间同时收发的能力,但同时会产生强烈的自干扰。
目前全双工技术多用于多跳中继网络的IAB(集成接入回传)节点上,IAB节点可以同时接收宏基站的数据,转发给用户终端,做到同时接收和发送数据。但是IAB的全双工技术,只有在使用不同载波与不同天线面板时才能采用全双工复用技术,其他时候的复用模式只能在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与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复用)之间切换,这并非真正意义上蜂窝网络设备的同时同频全双工,被定义为空间分离全双工。
相关技术中,通过数字域自干扰消除算法+射频域自干扰消除算法+空域隔离的方式,以降低CCFD基站的自干扰,但这种干扰依旧存在。为了不影响终端的接入与解调,目前CCFD基站在时频调度上采用避让重要信令的方式来降低自干扰,即在下(上)行发射重要信令的同时同频处上(下)行空出资源(不发送数据),这种方式在时频资源结构设计上,通过速率匹配的方式避开所有系统信号,会造成时频资源的较大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提供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会造成时频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监控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包括: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高状态,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采用全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一般状态,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预设高优先级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三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低状态,所述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全部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优先级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优先级配置,包括:将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块SSB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参考信号RS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一优先级;将传输下行终端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二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将传输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三优先级,所述第三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和第三时频资源结构;配置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第三门限值和第四门限值,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所述第二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所述第三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三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所述第四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所述第一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所述第二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所述第三门限值小于所述第四门限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站为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CCFD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装置,该装置包括:波束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空域隔离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资源调度模块,用于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系统,该系统包括:基站、终端和网管装置;其中,所述网管装置用于监控所述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并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进而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监控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进而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以便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根据波束信息判断基站自干扰抑制水平,根据基站自扰抑制水平的不同,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灵活调度,能够提高同时同频全双工基站的频谱利用率,从而提高小区容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应用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相关技术中采用的一种时频资源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和基站全双工组网简化模型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的一种时频资源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装置示意图;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系统示意图;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为便于理解,在介绍本公开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几个名词进行解释如下:
CCFD:Co-frequency Co-time Full Duplex,同时同频全双工,使用使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频率,同时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提高了无线通信链路的频谱效率。
FDM: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是一种将多路基带信号调制到不同频率载波上再进行叠加形成一个复合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
TDM: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是一种将不同的信号相互交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沿着同一个信道传输;在接收端再用某种方法,将各个时间段内的信号提取出来还原成原始信号的通信技术。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终端一开始发起呼叫时的接入信道。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上下行控制信息的信道。
PBCH:Physical Boar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是蜂窝小区的广播信道。
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同步信号和PBCH块,在NR中,同步信号PSS、SSS和PBCH信道共同构成SSB。
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是指由发射端提供给接收端用于信道估计或信道探测的一种已知信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的示例性应用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包括基站10和终端20。
基站10和终端20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
可选地,上述的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网络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等的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网际协议安全(InternetProtocol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定制和/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
终端20可以是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终端20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客户端是相同的,或基于不同操作系统的同一类型应用程序的客户端。基于终端平台的不同,该应用程序的客户端的具体形态也可以不同,比如,该应用程序客户端可以是手机客户端、PC客户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5G及以后版本的基站(例如:5G NR NB),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例如:eNB基站),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网络侧设备的具体类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图1中的基站和终端的数量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基站和终端。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系统架构下,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任意具备计算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可以由上述系统架构中基站执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可以由上述系统架构中基站和终端交互的方式来实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还可以由与上述系统架构中基站通信的第三方设备(例如,网管装置)来实现。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2,监控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是基于波分复用的基站,由于波束之间的隔离度大小会影响基站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为使得基站在不影响终端接入与解调的情况下,提升小区容量,可以在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好时尽最大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在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能力弱时避开一些重要信号(例如,系统信号)来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是但不限于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CCFD基站。
S204,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时采用的波束之间的间隔可反映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因而,通过监控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可判断基站与终端之间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
S206,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
在具体实施时,针对不同的空域隔离度,可以设计出不同时频资源结构,以调度不同的时频资源来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06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一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高状态,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采用全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二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一般状态,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预设高优先级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三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三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低状态,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全部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优先级配置。通过优先级配置,可在基站自干扰抑制能力降低时,优先空闲出高优先级信号的时频资源。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优先级配置具体可包括:将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块SSB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参考信号RS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一优先级;将传输下行终端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二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将传输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三优先级,第三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配置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和第三时频资源结构;配置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第三门限值和第四门限值,其中,第一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二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三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三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四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第二门限值小于第三门限值,第三门限值小于第四门限值。在不同时频资源结构之间转换是,设置对应的高低门限值,可防止乒乓效应。
图3示出相关技术中采用的一种时频资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传统双工FDD、TDD基站的时频资源结构设计分别如图3中(a)和(b)所示,其中标明出了重要的控制信号和参考信号,这些信号影响终端的接入与数据解调。
由于CCFD基站自干扰的存在,虽然可以在同一频段同时发射数据,但是要避开这些关键的信号。相关技术中采用图3中(c)所示的时频资源结构,上下行有重要信号的时隙依然错开,通过速率匹配的方式空出上下行重要信号对应的时频资源,其他时频资源用数据信道填充。但这样,会造成大量的频谱资源浪费。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和基站全双工组网简化模型示意图,如图4中(a)所示情况的上下行信道相关性低,基站收发的空域隔离度高;图4中(b)所示情况的上下行信道相关性较高,基站收发的空域隔离度较低。当上下行终端在同一波束做业务时,基站收发的空域隔离度最低,会严重影响自干扰抑制水平。
CCFD基站通过数字域自干扰消除算法+射频域自干扰消除算法+空域隔离的综合作用下已经能做到了非常有效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其中数字域与射频域的自干扰消除算法相对稳定,而空域隔离度取决于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相关性,上下行信道的相关性随终端的分布而改变,当空域隔离度好时,自干扰抑制可以达到最佳水平。
随着Massive MIMO的天线数增多,多天线波束越来越精细,多天线波分复用可以有效的增加终端的空域隔离度,基站也可以通过监控波束信息计算信道相关性从而得到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空域隔离度的改变造成自干扰抑制能力的改变,自干扰抑制能力高低不同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时频资源结构,从而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提升小区容量。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的一种时频资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根据基站空域隔离度造成的自干扰水平变化设计出(a)、(b)和(c)所示的三种时频资源结构。
图5中(a)所示的时频资源结构(即上述第一时频资源结构)表示自干扰抑制高时基站尽最大资源传送数据记为状态A。图5中(b)所示的时频资源结构(即上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表示自干扰能力一般时通过速率匹配避开优先级最高的信号,如SSB、PDCCH、PRACH以及RS,记为状态B。图5中(c)所示的时频资源结构(即上述第三时频资源结构)表示自干扰能力较低时通过速率匹配避开所有系统信号记为状态C。实时监控基站自干扰能力,随着基站自干扰能力的变化,基站的时频资源结构在三种状态下切换。
本公开实施例中时频资源结构的设计有两项重要原则:
1)将系统信号按重要性划分等级:将SSB、RS、PDCCH、PRACH配置为高优先级信号;将DL UE specific control、UL control配置为中优先级信号;将数据信道Data配置为低优先级信号。在自干扰抑制能力最高时,可同时同频上下行在所有资源发送数据;自干扰抑制能力轻微下降时,通过速率匹配让优先级最低的数据信道避开优先级最高的信号,使这些信号可以独占时频资源;自干扰抑制能力继续下降时,低优先级数据信道继续避让高优先级信号且还需要避让中优先级信号。
2)上下行重要的系统信号要分布在不同的时隙里,这样才能使5G系统信号在自干扰抑制能力低的时候通过速率匹配独占资源。如图5中(c)所示的时频资源结构,上行时频资源对下行系统信号位置打孔不会影响上行系统信号;同样,下行时频资源对上行系统信号位置打孔不会影响下行系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CCFD基站在三种时频资源结构之间转换的具体方法如下:设CCFD基站自干扰抑制水平为L(单位dB),设置状态A与B之间的切换门限为Q1、Q2,设置状态B与C之间的切换门限为P1、P2(Q1>Q2>P1>P2)。每个状态转换之间设置高低两个门限,是为了防止乒乓切换的情况发生。
具体切换算法为:当L从低于Q1变为高于Q1,基站时频状态从B变到A;当L从高于Q2变为低于Q2,基站时频状态从A变到B。当L从低于P1变为高于P1,基站时频状态从C变到B;当L从高于P2变为低于P2,基站状态从B变到C。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能够实现但不限于如下技术效果:①针对大规模MIMO的波分复用造成自干扰抑制水平的不同,使用灵活的时频资源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基站频谱效率和时频资源使用率,从而提高小区容量,在小区负荷较低时,终端速率提升明显;②灵活时频资源结构的设计对系统信号进行优先级划分,当自干扰能力下降时,优先速率匹配高优先级系统信号,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③时频状态切换时设置高低门限,可防止乒乓效应。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实施例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似,因此该装置实施例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装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波束监控模块61、空域隔离度确定模块62和资源调度模块63。
其中,波束监控模块61,用于监控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空域隔离度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资源调度模块63,用于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站可以是但不限于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CCFD基站。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资源调度模块63还用于: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一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高状态,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采用全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二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一般状态,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预设高优先级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三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三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低状态,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全部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装置还可包括:配置模块64,用于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优先级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配置模块64还用于:将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块SSB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参考信号RS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一优先级;将传输下行终端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二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将传输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三优先级,第三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配置模块64还用于:配置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和第三时频资源结构;配置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第三门限值和第四门限值,其中,第一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二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三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三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四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第二门限值小于第三门限值,第三门限值小于第四门限值。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装置中,各个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装置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系统,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系统实施例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似,因此该系统实施例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系统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基站10、终端20和网管装置30。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是但不限于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CCFD基站。
其中,网管装置30用于监控基站10与终端20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并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进而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管装置30还用于: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一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高状态,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采用全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二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一般状态,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预设高优先级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三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三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低状态,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全部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管装置30还用于: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优先级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管装置30还用于:将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块SSB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参考信号RS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一优先级;将传输下行终端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二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将传输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三优先级,第三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管装置30还用于:配置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和第三时频资源结构;配置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第三门限值和第四门限值,其中,第一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二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三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三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四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第二门限值小于第三门限值,第三门限值小于第四门限值。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8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800。图8显示的电子设备8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8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8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8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820和处理单元810)的总线8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81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如下步骤:监控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810还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如下步骤: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一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高状态,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采用全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二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一般状态,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预设高优先级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三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第三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低状态,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全部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810还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如下步骤: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优先级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810还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如下步骤:将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块SSB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参考信号RS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一优先级;将传输下行终端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二优先级,第二优先级低于第一优先级;将传输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三优先级,第三优先级低于第二优先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810还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如下步骤:配置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和第三时频资源结构;配置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第三门限值和第四门限值,其中,第一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二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三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三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四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第一门限值小于第二门限值,第二门限值小于第三门限值,第三门限值小于第四门限值。
存储单元8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8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8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8203。
存储单元8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8205的程序/实用工具8204,这样的程序模块8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8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8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8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8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8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8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8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8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860通过总线830与电子设备8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8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900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公开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本公开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
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
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包括:
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高状态,所述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采用全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
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一般状态,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预设高优先级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
当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位于第三预设范围时,按照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其中,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用于表征上下行信道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处于最低状态,所述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对应的上下行信道空出全部系统信号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优先级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优先级配置,包括:
将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块SSB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时频资源、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占用的时频资源、传输参考信号RS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一优先级;
将传输下行终端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二优先级,所述第二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优先级;
将传输数据占用的时频资源配置为第三优先级,所述第三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二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和第三时频资源结构;
配置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第三门限值和第四门限值,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一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所述第二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一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所述第三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二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三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所述第四门限值为上下行信道从第三时频资源结构切换到第二时频资源结构的门限值,所述第一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二门限值,所述第二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三门限值,所述第三门限值小于所述第四门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为同时同频全双工通信CCFD基站。
7.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波束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
空域隔离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
资源调度模块,用于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
8.一种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终端和网管装置;
其中,所述网管装置用于监控所述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并根据基站与终端之间传输数据的波束信息,确定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进而根据上下行信道的空域隔离度,对上下行信道的时频资源进行调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
CN202211123095.7A 2022-09-15 2022-09-15 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77689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3095.7A CN117768935A (zh) 2022-09-15 2022-09-15 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3095.7A CN117768935A (zh) 2022-09-15 2022-09-15 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8935A true CN117768935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4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3095.7A Pending CN117768935A (zh) 2022-09-15 2022-09-15 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6893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11229B1 (en) Baseb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136724A1 (zh) Srs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832919A (zh) 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监测控制信道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KR2020005028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iab 노드의 동적자원 할당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1706728B2 (en) Relay system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965341A1 (en) Rate match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2020003450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4132128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iming argu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211150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侧链Tx资源池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58074B (zh) 抑制干扰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339451B2 (ja) リソース配置方法、装置及び機器
EP3879735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information send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474733B (zh) 资源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中继站
WO2023104029A1 (zh) 下行资源抢占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US117511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IAB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825801B (zh) 用於聯合通道估測及解調參考信號(dmrs)綑綁之時域窗口適應技術
CN117768935A (zh) 基于波分复用的时频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KR2020001786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600687A (zh) 一种降低干扰的方法及设备
CN116669188B (zh) 基于网络节点传输的用户分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830613B (zh) 一种通信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7676844A (zh) 下行资源复用增强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5596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基站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Hu et al. Research on Throughput Optimization of NOMA System with Cooperative Full Duplex Relay
CN114630384A (zh) 基站底噪抑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