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5969B -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基站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基站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5969B
CN109155969B CN201780030828.3A CN201780030828A CN109155969B CN 109155969 B CN109155969 B CN 109155969B CN 201780030828 A CN201780030828 A CN 201780030828A CN 109155969 B CN109155969 B CN 1091559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sch
path
subframe
state
en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08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5969A (zh
Inventor
崔龙海
赵基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55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5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5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59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9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different transmission schemes,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diversity transmission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6Frame synchronisation, e.g. packet synchronisa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witching point detection or subfram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362Modulation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with quadrature carriers, separately amplitude modulated
    • H04L27/364Arrangements for overcoming imperfections in the modulator, e.g. quadrature error or unbalanced I and Q lev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7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具有至少两条发射路径的发射装置的信号发射方法和执行所述方法的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帧的起始点;基于所述帧的起始点,确定是否分配了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基于是否已经分配了所述PDSCH,确定每条发射路径的开启/关闭状态;以及使用开启状态的发射路径来发射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基站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基站路径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通过考虑业务模式的动态路径控制来减少基站的能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4G通信系统商业化之后趋于增加的无线数据业务需求,正在努力开发改进的5G通信系统或准5G通信系统。因此,5G通信系统或准5G通信系统被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LTE系统。为了实现高数据发射速率,5G通信系统被认为以毫米波(mmWave)频带(例如,60GHz频带)实现。为了减少电波的损失并增加毫米波频带的电波的发射距离,5G通信系统中正在讨论波束成形、大规模MIMO、全维度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和大规模天线技术。此外,为了改善系统的网络,5G通信系统中正在开发诸如改进的小型小区(cell)、高级小型小区、云无线接入网络(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对设备通信(D2D)、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作多点(CoMP)和接收干扰消除等技术。此外,5G系统中正在开发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以及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其是高级编码调制(ACM)方案、改进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和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
同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业务具有相对高的加载时间和相对低的加载时间。需要一种通过响应于动态变化的负载控制基站来有效地操作基站的消耗功率的方案。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基站路径的方法和装置。此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过考虑业务模式的动态路径控制来减少基站的能量的方法和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包括至少两条发射路径的发射器的信号发射方法,包括:确定帧的起始点;基于所述帧的起始点,确定是否存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分配;基于是否存在所述PDSCH分配,确定每条发射路径的开启/关闭;以及使用开启状态的发射路径来发射信号。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包括至少两条发射路径的发射器,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发射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进行以下操作:确定帧的起始点;基于所述帧的起始点,确定是否存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分配;基于是否存在所述PDSCH分配,确定每条发射路径的开启/关闭;以及使用开启状态的发射路径来发射信号。
在本公开中要实现的技术目的不限于上述技术目的,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描述中明显地理解上面未描述的其他技术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ENB的路径的方法和装置。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通过考虑业务模式的动态路径控制来减少ENB的能量的方法和装置。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提供结合用户业务的单输入多输出(SIMO)、多输入多输出(MIMO)切换方法,可以降低通过发射路径开启/关闭的消耗功率。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因为已经结合了实时业务的动态控制成为可能,所以即使在高负载时区,也可以降低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LTE系统的配置的示图。
图2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两条发射路径的ENB的示图。
图3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ENB操作的示图。
图4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四条发射路径的eNB的示图。图4中的配置可以是形成ENB的小型小区的实体。
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ENB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各种实施例。应注意,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此外,省略了可能使本公开的主旨含糊不清的已知功能或元件的详细描述。应注意,在以下描述中,仅描述了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操作所必需的部分,并且省略了对其他部分的描述以防止本公开的主旨变得模糊。
图1是示出应用本公开的LTE系统的配置的示图。
参考图1,如图所示,LTE系统的无线接入网络包括下一代演进节点B(以下称为ENB、节点B或基站)105、110、115和1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25和服务网关(S-GW)130。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或终端)135通过ENB 105~120和S-GW 130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1中,ENB 105-120对应于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系统的现有节点B。ENB通过无线信道连接到UE 135,并且执行比现有节点B更复杂的角色。在LTE系统中,通过共享通道提供包括实时服务(诸如通过互联网协议的IP语音(VoIP))的所有类型的用户业务。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收集状态信息(诸如UE的缓冲状态、可用发射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并执行调度的设备。该设备负责ENB 105~120。通常,一个ENB控制多个小区。例如,为了实现100Mbps的发射速度,LTE系统使用正交频分复用(以下称为OFDM)技术作为诸如20MHz带宽中的无线接入技术。此外,应用了基于UE的信道状态来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率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以下称为AMC)方案。
S-GW 130是提供数据承载的装置,并且在MME 125的控制下生成或移除数据承载。除了用于UE的移动性管理功能之外,MME还是负责各种控制功能的装置,并连接到多个ENB。
在LTE系统中实现ENB时,最近使用被分成数字单元(D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射频单元(RU)(或无线信号处理器)的ENB。RU主要交换无线波,而DU主要交换数据。在DU中处理的数据可以通过RU发射。RU接收到的无线波可以在DU中处理并用作数据。DU和RU可以通过光通信技术连接。DU可以包括在ENB的控制器中,RU可以包括在ENB的收发器中。
现在在LTE系统中使用的通过发射路径(Tx路径)开启/关闭的RU消耗功率降低方案是在使用几分钟的周期的业务统计(例如,5分钟统计)的情况下用户业务低时在一侧关闭RU的路径的方案。通常,与平均每日最大值相比,现场业务显示10%或更少的负载,并且具有突发模式特性。如果操作具有几分钟的周期的Tx路径开启/关闭控制方案,则当发生突发和瞬时高业务时,可能经常发生由于路径关闭导致的资源限制而无法进行最大业务发射的情况。因此,必须基于更保守的算法来执行Tx路径关闭操作。
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提出的路径开启/关闭方法可以应用于实时业务模式,因为它可以在给定时间(例如,最大10ms)内仅通过资源限制来操作,并且另外可以以相对低的加载时间操作。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确定在发射时间间隔(TTI)单元(例如,子帧单元)中是否存在用户业务,因此可以实时控制路径的Tx开启/关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实时控制RU的Tx路径开启/关闭。通过在尚未分配用户业务的子帧(可以是LTE中的1ms)部分中实时控制RU的Tx路径开启/关闭,可以降低RU消耗功率。
Tx路径可以表示连接天线端口和IQ处理器220的路径。例如,在ENB具有两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下,连接天线端口0、复用单元0和IQ处理器的输出级0的路径可以是路径A。连接天线端口1、复用单元1和IQ处理器的输出级1的路径可以被称为路径B。
Tx路径开启意味着除了开启功率放大器(PA)之外,还会开启所有路径。Tx路径关闭意味着除了关闭PA之外,还会关闭所有路径。
需要区分PA开启/关闭和路径开启/关闭。如果动态地控制PA,则根据数据是否存在来控制PA的开启/关闭。PA在不存在数据的部分中关闭,并且PA在存在数据的部分中开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参考信号(RS),则PA开启。原因是并非所有路径都是关闭的。
相反,在路径的开启/关闭的情况下,当路径关闭时,如果不存在数据,则即使在RS被映射到的符号中,路径也是关闭的。因此,即使在RS已经映射到的符号中,PA也变为关闭状态。在PA开启/关闭时,在不控制路径的情况下,控制PA的开启/关闭。相反,在路径开启/关闭中,通过控制输入到PA的路径,使用一侧的路径来发射信号。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开启/关闭天线端口可以用作与打开/关闭与天线端口相对应的PA相同的含义。
在LTE系统中使用的ENB RU的情况下,通常,必须使用至少两个Tx天线端口用于进行MIMO操作。此外,RU内的功率放大器需要始终开启,因为如果用户想要服务,则需要始终发射基本Tx控制信号以获得快速响应。然而,通过LTE系统的现场统计监控物理资源块(PRB)使用的结果,即每个LTE小区的实际使用资源索引,表明用户业务实际发射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未被分配的情况平均每天占用80%或更多,并且当用户业务最少时,占用90%或更多。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进一步改善RU效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出一种在一个Tx路径中收集Tx控制信号的方法,并且如果不存在用户业务(如果PDSCH不存在、如果尚未分配PDSCH或者如果未分配数据信道)则通过考虑用户业务使用模式来关闭剩余Tx路径。
图2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两条发射路径的ENB的示图。图2中的配置可以是形成ENB的小型小区的实体。图2的ENB可以通过两个Tx天线端口发射两个CRS。
参考图2,ENB 200可以包括调度器210、IQ处理器220、确定单元230和PA控制器260。ENB 200可以包括复用单元250和255以及附加输入单元240。复用单元250、255可以包括复用器(或Mux)。附加输入单元可以包括输入实体,诸如241、242、243、244和245。
调度器210对LTE资源进行调度。在LTE系统中,通过共享信道提供用户业务。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收集和调度状态(诸如UE或用户的缓冲状态、可用发射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这可以在ENB的调度器210中执行。
IQ处理器220可以生成要发射的信号。IQ处理器220可以生成LTE基带信号。IQ处理器220可以生成IQ数据。IQ数据是具有振幅和相位的数据。
确定单元230可以确定是否发射了PDSCH。确定单元230可以确定是否针对每个Tx路径发射PDSCH。确定单元230可以确定每个Tx路径的PDSCH中是否存在用户业务发射。确定单元230可以基于是否发射每个路径中的PDSCH来控制复用单元250和255。确定单元230可以控制复用单元250和255以选择“M”或“S”。复用单元250、255可以在确定单元230的控制下选择与控制相对应的复用单元250、255的输入。复用单元可以在选择“M”时选择与M相对应的输入,并且可以在选择“S”时选择与S相对应的输入。
此外,确定单元230可以确定帧的起始点或者确定子帧的起始点,并且可以确定子帧内每个符号的起始点。在LTE的情况下,帧是无线帧,并且无线帧可以包括10个子帧。一个子帧可以具有1ms的时间间隔。一个子帧可以包括14个符号或12个符号。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不具有用户业务的符号中关闭路径。在移动通信系统的情况下,不是用户业务而是公共信息可以被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发射。例如,可以发射物理广播控制信道、同步信道等。需要将数据与PDSCH区域中的业务区分开,并且可以通过区分无线帧的起始点和子帧的起始点来对数据而不是用户业务进行分类。
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子帧的起始点或子帧内的每个符号的起始点可以用于确定是否发射PDSCH或者是否存在用户业务。在LTE子帧中,PDSCH可以通过1~3个符号来发射。在确定每个子帧的符号之后,可以确定每个子帧的给定符号(例如,第四符号)中是否存在用户业务。如果在相应的符号中未确定用户业务,则可以确定相应的子帧中不存在用户业务。同时,可以基于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来确定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用户业务的符号。例如,如果符号的PCFICH为1,则可以在相应子帧的第二符号中检查用户业务。如果PCFICH是2,则可以在相应子帧的第三符号中检查用户业务。如果PCFICH是3,则可以在相应的子帧的第四符号中检查用户业务。该示例是一个实施例,并且用于确定本公开中是否存在业务的符号的位置不限于这些示例。除了给定符号之外,还可以在给定符号之后的符号中检查是否存在用户业务,以及是否可以以给定符号间隔检查用户业务。
加法器242执行添加数字数据的功能。△块241和243是输入延迟的块。△块输入(生成)与另一条路径的一个加法器相同的延迟。2个△块输入(生成)与不同路径的两个地址相同的延迟。0块244将“0”值输入(传送)到复用单元255。衰减块245执行衰减(0~10dB)IQ数据的功能。
复用单元250、255可以基于从确定单元230或附加输入单元240接收到的信息来选择要发射到PA控制器260的数据(数字数据)。复用单元250、255可以在确定单元230指示应当选择“M”时选择与M相对应的数据作为输入,并且可以在选择“S”时选择与S相对应的数据作为输入。
PA控制器260可以基于从复用单元250、255接收到的信号生成用于开启/关闭路径的信号,并且可以控制与每个路径相对应的PA。当相应路径的数字值为“0”时,PA控制器260可以关闭相应路径的PA。如果相应路径的数字值不为0,则PA控制器260可以进行控制以开启PA。PA可以连接到PA控制器的输出单元,并且PA可以连接到相应的天线端口。
根据实施例的图2的ENB可以包括DU和RU。DU可以包括调度器210。RU可以包括IQ处理器220、确定单元230、附加输入单元240、复用单元250和255以及PA控制器260。此外,DU可以包括调度器210和IQ处理器。RU可以被配置为包括确定单元230、附加输入单元240、复用单元250和255以及PA控制器260。
如果ENB包括控制器和收发器,则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包括除了调度器210之外的所有IQ处理器220、确定单元230、附加输入单元240、复用单元250和255以及PA控制器260。收发器可以被配置为包括天线和PA。或者,根据另一实施例,控制器的配置不限于此,并且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仅包括调度器210、IQ处理器220、确定单元230、附加输入单元240、复用单元250和255以及PA控制器260中的一些元件,并且收发器可以被配置为包括其余元件。
图3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ENB操作的示图。
图3涉及使用如图2的实施例中的两个天线端口的ENB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图3的配置不限于使用两个天线端口的ENB的操作,并且可以应用于使用多个两个天线端口或更多天线端口的ENB的操作。如果使用两个天线端口,则ENB可以使用两个天线端口发射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或公共参考信号(CRS)。在图3的实施例中,ENB的控制器可以包括调度器、调制解调器、确定单元、PA控制器等。
在操作305,ENB的控制器可以确定无线帧的起始点和子帧的起始点。可以在ENB的调度器、调制解调器或确定单元中执行确定操作。例如,在LTE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发现10ms的无线帧的起始点。此外,如果要确定子帧的起始点,则可以在相应的无线帧中确定子帧编号。同时,控制器可以通过省略确定无线帧的起始点的操作来仅确定子帧的起始点。
在操作310,ENB的控制器确定是否在相应的子帧中发射PDSCH。ENB的控制器可以确定是否已经在相应的子帧中分配或映射了通过PDSCH的用户业务。ENB的控制器可以通过检测从RU发射到DU的IQ数据来确定是否发射了PDSCH。如果给定符号中的IQ数据为0,则控制器可以确定不存在PDSCH发射。如果给定符号中的IQ数据不为0,则控制器可以确定存在PDSCH发射。
ENB的控制器可以确定对应于每个天线端口的每个路径是否存在PDSCH发射。如果在至少一条路径中发射PDSCH,则控制器可以控制ENB以MIMO模式操作。相反,如果没有任何路径中发射PDSCH,则控制器可以控制ENB以SIMO模式操作。
ENB的控制器可以确定是否在子帧的给定符号中发射针对每个路径的PDSCH。例如,给定符号可以是每个子帧的第四符号。在LTE中,在除了信道带宽1.4MHz之外的LTE信道带宽中,在PDCCH区域中可能进行直到第三符号的发射。因此,如果发射PDSCH,则始终从第四符号发射PDSCH。因此,如果第四符号被配置为用于确定用户业务的符号,则可以相对于所有PDCCH确定是否发射了通过PDSCH的用户业务。
此外,可以以对应子帧的第四符号之后的符号,确定是否发射了PDSCH。可以根据PCFICH,从第二符号或第三符号确定是否发射了PDSCH。
如果即使在任何一条路径中发射了PDSCH,则ENB控制器控制ENB以MIMO进行操作(315)。例如,确定单元可以在复用单元中选择“M”,并且将以MIMO操作的控制信号发射到复用单元。由于复用单元的输出值不为0,因此PA控制器可以执行控制,使得所有天线端口(天线端口0/1)和所有路径(路径A和路径B)都不关闭。
如果不在任何一条路径中发射PDSCH,则ENB控制器控制ENB以SIMO操作(320)。例如,确定单元可以在复用单元中选择“S”,并且将以SIMO操作的控制信号发射到复用单元。如果在复用单元中选择了“S”,则路径A的复用单元的输出值不为0。因此,PA控制器控制路径A和天线端口0以进行操作。相反,由于路径B的复用单元的输出值不为0,因此PA控制器控制路径B和相应的天线端口1以关闭操作。PA控制器可以控制给定的天线端口和路径的开启并控制另一个天线端口和路径关闭。根据PDSCH是否以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存在,天线端口0和相应路径A可以被配置为开启,并且天线端口1和相应路径B可以被配置为关闭。
ENB可以根据PDSCH发射是否以与上述发射相同的方式存在来确定和控制路径开启/关闭。
另外,当ENB以SIMO操作时,可能发生PDSCH。在操作325处,ENB的控制器可以确定在以SIMO操作期间是否存在PDSCH分配。如果不存在PDSCH分配,则ENB在相应子帧中以SIMO操作,并且保持路径的关闭状态。
如果存在PDSCH分配,则在操作330处,ENB的控制器在给定子帧间隔(N子帧)期间通过开启状态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0)和路径(路径A)分配和发射PDSCH。并且不针对关闭状态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和路径(路径B)分配或发射PDSCH。N的范围可以是1~10。虽然没有分配PDSCH,但是关闭状态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和路径(路径B)可以切换到开启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PDSCH分配之前的SIMO状态中以关闭状态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和路径(路径B)发射除了PDSCH之外的信号。例如,关闭状态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和路径(路径B)变为开启状态,并且可以发射参考信号。
在如上所述的给定N子帧时间期间不通过特定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和路径(路径B)发射PDSCH以在SIMO操作切换到MIMO操作时最小化UE中的MIMO相关CRS的信道估计误差。在N子帧期间发射参考信号,然后发射PDSCH。因此,ENB可以通过接收MIMO相关CRS来估计信道,并且可以接收PDSCH,从而能够减少PDSCH接收误差。
如果在N子帧期间没有连续分配PDSCH,则ENB的控制器保持SIMO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以SIMO操作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0)和路径(路径A)开启,并且在操作325之前关闭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和路径(路径B)变为关闭。
ENB的控制器在N子帧期间连续地分配PDSCH,并且如果已经将PDSCH分配给N+1子帧,则将SIMO操作改变为MIMO操作。ENB控制器可以使所有天线端口开启并使所有天线端口的路径开启。开启/关闭天线端口可以包括开启/关闭与天线端口相对应的PA。取决于是发射还是分配的PDSCH的天线端口和路径的开启/关闭可以根据配置而改变。
图4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包括四条发射路径的eNB的示图。图4中的配置可以是形成ENB的小型小区的实体。图4的ENB可以通过四个Tx天线端口来发射四个CRS。
参考图4,ENB 400可以包括调度器410、IQ处理器420、确定单元430和PA控制器460。ENB 400可以包括复用单元451、453、455和457以及附加输入单元440。复用单元450、455可以包括复用器(或Mux)。
图4的每个实体可以执行与图2的每个元件相同的功能。图2是两个天线端口的ENB配置,而图4是四个天线端口的ENB配置。因此,在图4中,ENB包括四条路径(路径A、路径B、路径C和路径D)和四个复用单元。PA控制器可以连接到与四个天线端口相对应的PA。
调度器410对LTE资源进行调度。
IQ处理器420可以生成要发射的信号。IQ处理器420可以生成LTE基带信号。
确定单元430可以确定是否发射了PDSCH。确定单元230可以确定是否针对每个Tx路径发射PDSCH。确定单元430可以针对每个Tx路径确定用户业务发射是否存在于PDSCH中。确定单元230可以基于是否在每个路径中发射了PDSCH来控制复用单元451、453、455和457。确定单元430可以控制复用单元451、453、455和457选择“M”或“S”。复用单元451、453、455、457可以在确定单元230的控制下选择与控制相对应的复用单元的输入。复用单元可以在选择“M”时选择与M相对应的输入,并且可以在选择“S”时选择与S相对应的输入。
此外,确定单元230可以确定帧的起始点、可以确定子帧的起始点并且可以确定子帧内的每个符号的起始点。
对于附加输入单元440的配置,参考图2。
复用单元451、453、455、457可以基于从确定单元430或附加输入单元440接收到的信息来选择要发射到PA控制器260的数据(数字数据)。复用单元可以在确定单元430指示应当选择“M”时选择与M相对应的数据作为输入,并且可以在选择“S”时选择与S相对应的数据作为输入。
PA控制器460可以基于从复用单元451、453、455、457接收到的信号生成用于开启/关闭路径的信号,并且可以控制与每个路径相对应的PA。如果相应路径的数字值是“0”,则PA控制器460可以关闭相应路径的PA。如果相应路径的数字值不是0,则PA控制器460可以控制PA变为开启。PA可以连接到PA控制器的输出单元,并且PA可以连接到相应的天线端口。
对于使用四个Tx天线端口的ENB的操作,可以参考图3中描述的ENB操作。
ENB的控制器可以确定无线帧的起始点、子帧的起始点。可以在ENB的调度器、调制解调器或确定单元中执行确定操作。例如,在LTE系统的情况下,可以发现10ms的无线帧的起始点。此外,如果要确定子帧的起始点,则可以基于相应无线帧中的子帧编号来确定子帧的起始点。同时,控制器可以通过省略确定无线帧的起始点的操作来仅确定子帧的起始点。
接下来,ENB的控制器确定是否在相应的子帧中发射了PDSCH。ENB的控制器可以确定通过PDSCH的用户业务是否已经分配了并且映射在相应的子帧中。ENB的控制器可以确定在与每个天线端口相对应的每个路径中是否存在PDSCH发射。如果在至少一条路径中发射了PDSCH,则控制器可以控制ENB以MIMO模式操作。相反,如果PDSCH未在任何路径中发射,则控制器可以控制ENB以以SIMO模式操作。
如果在任何一条路径中发射了PDSCH,则ENB控制器控制ENB以MIMO操作(315)。例如,确定单元可以在复用单元中选择“M”,并且将以MIMO操作的控制信号发射到复用单元。由于复用单元的输出值不为0,因此PA控制器可以控制所有天线端口(天线端口0/1/2/3)和所有路径(路径A、路径B、路径C和路径D)不要关闭。
如果不在任何一条路径中发射PDSCH,则ENB控制器控制ENB以SIMO操作(320)。例如,确定单元可以在复用单元中选择“S”,并且将以SIMO操作的控制信号发射到复用单元。如果在复用单元中选择“S”,则路径A的复用单元的输出值不为0。因此,PA控制器控制路径A和天线端口0进行操作。相反,由于路径B、C和D的复用单元的输出值是0,PA控制器控制路径B、C和D以及相应的天线端口1、2和3关闭操作。PA控制器可以以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控制给定天线端口和路径的开启,并且控制其他天线端口和路径的关闭。在本实施例中,当ENB以SIMO操作时,天线端口0和相应路径A可以被配置为变为开启,并且天线端口1、2和3以及相应路径B、C和D可以被配置为变为关闭。
ENB可以根据PDSCH发射是否以与上述发射相同的方式存在来确定和控制路径开启/关闭。
另外,当ENB以SIMO操作时,可能发生PDSCH。当ENB以SIMO操作时,ENB的控制器可以确定是否存在PDSCH分配。如果不存在PDSCH分配,则ENB在相应的子帧中以SIMO操作并且保持路径的关闭状态。
如果存在PDSCH分配,则ENB的控制器在给定的子帧间隔(N子帧)期间通过开启状态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0)和路径(路径A)分配和发射PDSCH,并且针对关闭状态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2和3)和路径(路径B、C和D)不分配或发射PDSCH。N的范围可以是1~10。虽然没有分配PDSCH,但是可以使关闭状态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2和3)和路径(路径B、C和D)开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PDSCH分配之前的SIMO状态中以关闭状态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2和3)和路径(路径B、C和D)中发射除了PDSCH之外的信号。例如,关闭状态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和路径(路径B)可以变为开启状态,并且可以发射参考信号(例如,CRS)。
在如上所述的给定N子帧期间不通过特定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2和3)和路径(路径B、C和D)发射PDSCH以在SIMO操作切换到MIMO操作时最小化UE中的MIMO相关CRS的信道估计误差。在N子帧期间发射参考信号,并且然后发射PDSCH。因此,ENB可以通过接收MIMO相关CRS来估计信道,并且可以接收PDSCH,从而能够减少PDSCH接收误差。
如果在N子帧期间没有连续分配PDSCH,则ENB的控制器保持SIMO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以SIMO操作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0)和路径(路径A)开启,并且先前关闭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1、2和3)和路径(路径B、C和D)关闭。
ENB的控制器在N子帧期间连续地分配PDSCH,并且如果已经在N+1子帧中分配了PDSCH,则将SIMO操作改变为MIMO操作。ENB控制器可以开启所有天线端口并开启所有天线端口的路径。开启/关闭天线端口可以包括开启/关闭与天线端口相对应的PA。取决于是否存在PDSCH发射或分配的天线端口和路径的开启/关闭可以根据配置而改变。
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ENB的示图。图5的装置可以是发射器或者可以是ENB的配置的一部分。例如,图5的装置可以是ENB配置的DU。此外,图5的配置可以是形成小型小区的实体。
ENB 500可以包括:收发器510,其被配置为执行与至少一个网络节点的通信;以及控制器530,其被配置为控制ENB的整体操作。ENB 500可以包括DU和RU。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器530可以执行ENB操作,用于执行通过图1至图4描述的本公开的每个实施例。ENB500可以包括图2中描述的ENB的配置或图4中描述的ENB的配置。收发器510可以被称为通信单元,并且控制器530可以被命名为处理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器530可以确定帧的起始点、可以基于帧的起始点确定是否存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分配、可以基于是否存在PDSCH分配来确定每条发射路径的开启/关闭并且可以使用开启状态的发射路径来控制要发射的信号。
此外,如果未分配PDSCH,则控制器530可以控制开启给定的一条发射路径并且关闭剩余的发射路径。在确定帧的起始点的步骤中,可以确定无线帧的起始点,并且可以基于所确定的无线帧中的子帧编号来确定子帧的起始点,或者无论无线帧的起始点如何都可以确定子帧的起始点。是否存在PDSCH分配可以基于IQ数据信息来确定。
此外,控制器530可以进行控制以基于IQ数据信息是否存在于子帧的给定符号中来确定是否存在PDSCH分配。给定符号可以是子帧的第四符号,但不限于此。
此外,控制器530可以在发射器以SIMO模式操作时检测PDSCH分配、可以在SIMO模式检测到PDSCH分配时将关闭状态的路径改变为开启状态,并且可以控制不发射PDSCH并且在给定时间期间相对于从关闭状态改变到开启状态的路径发射参考信号。
此外,控制器530可以包括: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确定是否存在PDSCH分配;复用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确定单元的确定来选择输入;以及PA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基于复用单元的输出来控制功率放大器(PA)和发射路径的开启/关闭。控制器530的配置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以图2中描述的各种结构来配置。
控制器530可以是包括在ENB的数字频率单元(DU)中的元件。
控制器530的配置和功能不限于图5的描述,并且包括在本公开中描述的图1至图4的ENB的操作、配置和功能。
此外,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仅提出了具体示例,以便容易地描述本公开的内容并帮助理解本公开,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因此,除了所公开的实施例之外,本公开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基于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得出的所有变化或修改的形式。

Claims (13)

1.一种包括至少两条发射路径的发射器的信号发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子帧的起始点;
基于所述子帧的起始点,确定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当前是否在相应的子帧中分别在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上发射;
基于所述PDSCH当前是否在所述相应的子帧中分别在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上发射,确定每条发射路径的连接状态,所述连接状态包括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其中,如果所述PDSCH在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中的至少一条上发射,则开启所有的发射路径,所述发射器以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操作,如果所述PDSCH未在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上发射,则开启预配置的一条发射路径,并且关闭剩余的发射路径,所述发射器以单输入多输出SIMO模式操作;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每条发射路径的连接状态来发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射包括:使用所述连接状态被确定为所述开启状态的发射路径来发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DSCH当前是否在所述相应的子帧中被分配至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是基于IQ数据信息来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DSCH当前是否在所述相应的子帧中被分配至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是基于在所述子帧的预配置的符号中是否存在IQ数据信息来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配置的符号是所述子帧的第四符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射器检测以所述SIMO模式操作期间的PDSCH分配;
当在所述SIMO模式检测到所述PDSCH分配时,将所述关闭状态的路径切换为所述开启状态;以及
在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到所述开启状态的所述路径的预配置时间期间,发射参考信号而不发射所述PDSCH。
7.一种包括至少两条发射路径的发射器,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发射和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
确定子帧的起始点;
基于所述子帧的起始点,确定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当前是否在相应的子帧中分别在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上发射;
基于所述PDSCH当前是否在所述相应的子帧中分别在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上发射,确定每条发射路径的连接状态,所述连接状态包括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其中,如果所述PDSCH在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中的至少一条上发射,则开启所有的发射路径,所述发射器以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操作,如果所述PDSCH未在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上发射,开启预配置的一条发射路径,并且关闭剩余的发射路径,所述发射器以单输入多输出SIMO模式操作;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每条发射路径的连接状态来发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射器,其中,所述发射包括:使用所述连接状态被确定为所述开启状态的发射路径来发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射器,其中,所述PDSCH当前是否在所述相应的子帧中被分配至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是基于IQ数据信息来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射器,其中,所述PDSCH当前是否在所述相应的子帧中被分配至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是基于在所述子帧的预配置的符号中是否存在IQ数据信息来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射器,其中,所述预配置的符号是所述子帧的第四符号。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射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
控制所述发射器检测以所述SIMO模式操作期间的PDSCH分配;
当在所述SIMO模式检测到所述PDSCH分配时,将所述关闭状态的路径切换为所述开启状态;以及
在从所述关闭状态切换到所述开启状态的所述路径的预配置的时间期间,发射参考信号而不发射所述PDSCH。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射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包括:
调度器,所述调度器被配置为收集UE或用户的状态信息并调度LTE资源;
IQ处理器,所述IQ处理器被配置为生成具有振幅和相位的IQ数据;
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PDSCH当前是否被分配至所述至少两条发射路径;
复用单元,所述复用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确定单元的确定来选择输入;以及
功率放大器PA控制器,所述PA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复用单元的输出来控制PA和所述发射路径的所述连接状态。
CN201780030828.3A 2016-05-20 2017-05-22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基站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1559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61984 2016-05-20
KR1020160061984A KR102516290B1 (ko) 2016-05-20 2016-05-20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경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7/005279 WO2017200359A1 (ko) 2016-05-20 2017-05-22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경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5969A CN109155969A (zh) 2019-01-04
CN109155969B true CN109155969B (zh) 2022-02-22

Family

ID=6032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0828.3A Active CN109155969B (zh) 2016-05-20 2017-05-22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基站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0012B2 (zh)
EP (1) EP3439372B1 (zh)
KR (1) KR102516290B1 (zh)
CN (1) CN109155969B (zh)
WO (1) WO2017200359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774A (zh) * 2008-11-10 2010-06-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Td-scdma基站系统能耗降低系统及方法
CN105228230A (zh) * 2009-10-27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45180B1 (ko) 2009-01-07 2014-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의 l1 릴레이노드를 이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을 위한 하향링크 물리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55718B1 (ko) 2010-02-11 2015-09-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기지국의 전력 절감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18266A (ko) * 2010-08-20 2012-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법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전력 증폭기 소모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GB2485543B (en) 2010-11-17 2014-03-12 Socowave Technologies Ltd Mimo antenna calibration device,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phase mismatch
JP5270648B2 (ja) * 2010-12-08 2013-08-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分散アンテナ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アンテナ選択制御方法
EP3407525B1 (en) * 2011-07-14 2019-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a control channel and a data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56656B2 (en) 2013-01-09 2017-09-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signa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US9485763B2 (en) 2013-01-14 2016-11-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EP3138215B1 (en) * 2014-04-28 2019-07-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ell on/off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365889A1 (en) * 2014-06-16 2015-1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Resource Sharing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by a Network Node
US20150365890A1 (en) * 2014-06-16 2015-1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 Network Node
US9622233B1 (en) * 2014-06-16 2017-04-11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use of orthogonal coding to manage control channel capacity
KR102457295B1 (ko) 2015-01-07 2022-10-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 소모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774A (zh) * 2008-11-10 2010-06-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Td-scdma基站系统能耗降低系统及方法
CN105228230A (zh) * 2009-10-27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00325A1 (en) 2019-06-27
KR102516290B1 (ko) 2023-03-30
EP3439372A4 (en) 2019-04-24
US10980012B2 (en) 2021-04-13
WO2017200359A1 (ko) 2017-11-23
KR20170130959A (ko) 2017-11-29
CN109155969A (zh) 2019-01-04
EP3439372B1 (en) 2022-03-09
EP3439372A1 (en) 2019-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83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ntrolling periodic CSI reporting
CN105745983B (zh) 无线网络中网络自适应支持的系统和方法
EP299123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CN110383722A (zh) 报告测量数据的方法及其终端
US11510107B2 (en) Multiplexing interlaces with a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WO2014113941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1095842B (zh) 动态时分双工系统中干扰降低的改进及其相关
CN109861802A (zh) 无线网络中自适应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US10211915B2 (e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ulticarrier signal in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10093166A (ko) 채널추정 기준신호의 주기/비주기 전송 스위칭 방법, 그를 이용한 채널추정 기준신호의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4584452A (zh) 在回退情况下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
US11411791B2 (en) Intra-symbol multiplexing with a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CN104350777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干扰估计方法
US20200403645A1 (en) User equipment arranged to operate as virtual network element
US20200252107A1 (en)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equipment arranged to wirelessly communicate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EP3166365B1 (en)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2026453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374763B2 (en) Paramet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140404A (zh) 从ulrb到ulcb的数据传输的延伸
US20200252100A1 (en)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equipment arranged to operate as virtual transmit-receive point
KR102020342B1 (ko) 새로운 반송파 형식에서의 간섭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WO2016165437A1 (zh) 实现基站间协作多点CoMP下行传输的方法及相应的基站
CN114710979A (zh) 用于单载波波形的波束选择准则
WO2022236767A1 (en) Network information exchange for cross-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ith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s
CN107113812B (zh)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信息的处理方法和基站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