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61090A - 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1090A
CN117761090A CN202211129385.2A CN202211129385A CN117761090A CN 117761090 A CN117761090 A CN 117761090A CN 202211129385 A CN202211129385 A CN 202211129385A CN 117761090 A CN117761090 A CN 117761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neralization
clay
uranium
alteration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93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剑
庞雅庆
范洪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11293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610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61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10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地质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根据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得到的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的蚀变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趋势得到;依据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判别不同矿床类型的热液铀矿化中心。本申请首次采用更为合适且先进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定量化热液型铀矿的蚀变粘土侧向分带变化规律,为热液型铀矿区盲矿体矿化中心的空间定位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预测和识别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地质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围岩蚀变是成矿热液和岩石液-固相间的化学反应产物,是成矿热液作用历史的记录。因此,围岩蚀变过程中形成粘土矿物的变化特征研究在矿床成因理论上和找矿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斑岩型铜矿、热液脉型铅锌矿等找矿勘查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利用围岩蚀变中特征粘土矿化变化规律来指导热液型铀矿找矿还鲜有相关实践。常规岩相学鉴定中因岩石不均一性、蚀变不具代表性、难以准确识别且效率低下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解决常规岩相学鉴定中因岩石不均一性、蚀变不具代表性、难以准确识别且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粘土矿物学、地球化学的方法对热液型铀矿床粘土侧向分带变化规律的定量化研究,来识别热液型铀矿体热液矿化中心部位,可以大大提高预测和识别精度。
实现本申请目的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根据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得到的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的蚀变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趋势得到;
依据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判别不同矿床类型的热液铀矿化中心。
可选的,所述获取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具体包括:
针对所述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所有所述样品的粘土类型、粘土相对含量进行分析测试;
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所述样品的蚀变程度、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并估算相对含量;
结合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分析每个所述样品矿化剖面的粘土相对含量空间变化规律,总结目标地区铀矿化的蚀变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趋势,针对不同矿化类型建立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
可选的,所述针对所述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具体包括:
针对酸性铀矿化为主的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和以碱性铀矿化为主的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
可选的,所述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具体包括:
根据不同矿床中不同铀矿体的特点,沿垂直矿体走向方向开始划分蚀变带;
在划分好的每个蚀变带上标记位置、采集所述样品并进行系统编号;在所有剖面中采集的矿化蚀变原岩为同一种岩性。
可选的,所述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所述样品的蚀变程度、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并估算相对含量,具体包括:
通过加工将每个所述样品的一半制作成光薄片;
通过显微镜观察磨制好的光薄片,确定不同矿化剖面岩石的蚀变程度和蚀变粘土矿物组合类型;
估算各主要蚀变粘土矿物成分所占的大致比例。
可选的,所述通过加工将每个所述样品的一半制作成光薄片,具体包括:
将每个所述样品的一半通过岩石切片机和手工加工制作成所述光薄片。
可选的,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具体还包括:
碱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粘土类型以绿泥石为主,向两侧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逐渐降低;
酸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粘土类型为伊利石、伊蒙混层、极少量绿泥石的组合,向两侧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逐渐升高。
可选的,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具体还包括:
碱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绿泥石的相对含量范围为100%~70%,远离矿化中心的远端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30%~5%;
酸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的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1%~10%,远离矿化中心的远端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20%~55%。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判别不同矿床类型的热液铀矿化中心,具体包括:
综合考虑不同铀矿化类型、不同围岩条件下的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结合查明的蚀变带粘土矿物整体空间变化规律,综合圈定和识别已知矿床或矿点外围及深部盲矿体的热液矿化中心。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指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根据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的蚀变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趋势得到;
中心判别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判别不同矿床类型的热液铀矿化中心。
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首次采用更为合适且先进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定量化热液型铀矿的蚀变粘土侧向分带变化规律,为热液型铀矿区盲矿体矿化中心的空间定位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预测和识别精度。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可用于我国热液型铀矿地质勘查,克服了常规的岩相学鉴定中因岩石不均一性、蚀变不具代表性、难以准确识别且效率低下的难点,通过定量化研究蚀变岩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规律,大大提高了热液铀矿化中心空间定位的预测精度。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主要基于明确的地质、地球化学测试方法对已知矿床盲矿体矿化中心部位定量预测评价,可操作性强。目前已采用该方法对华南多个热液型铀矿床开展了相关预测评价研究,与实际勘探、开采结果较为相符。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大大提升热液型铀矿勘探中矿化中心圈定的准确率及见矿率,降低勘查风险,可以有效缩短矿产勘探周期,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一种云际矿床典型碱交代型铀矿化剖面粘土相对含量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邹家山矿床典型酸交代型铀矿化剖面粘土相对含量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申请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内。
本申请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围岩蚀变与热液铀矿床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围岩蚀变的分布范围较铀矿体大得多,特别是成矿前期的钠长石化、水云母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带等的宽度常达数十米至数百米,成为良好的找矿标志。热液蚀变过程中的粘土化是大多数脉状热液型铀矿中常见的特征,而且其展布同铀矿化类似同样受构造的控制,形成较为复杂但是有规律可循的晕圈构造。例如,苏联某热液型铀矿床花岗斑岩产出的铀矿化晕圈厚度达几十米,晕圈具明显带状构造,从未蚀变带向蚀变内带粘土化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特征:弱碳酸盐带→高岭石+碳酸盐带→高岭石+蒙脱石+ 绿泥石带→高岭石+蒙脱石带→高岭石带→中心石英带,利用这一变化特征有效地追索和识别了较多的盲矿中心部位。本申请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之上,根据我国华南热液型铀矿的实际特点进行梳理优化,采用更为合适且先进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手段定量化研究热液型铀矿粘土侧向分带变化规律,克服了常规岩相学鉴定中因岩石不均一性、蚀变不具代表性、难以准确识别且效率低下的难点,可为类似的热液型铀矿区深部盲矿体矿化中心的空间定位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预测和识别精度。
基于上述内容,为了清楚、详细的说明本申请的上述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见图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包括:
S101:获取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根据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得到的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的蚀变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趋势得到。本申请实施例首次采用更为合适且先进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定量化热液型铀矿的蚀变粘土侧向分带变化规律,为热液型铀矿区盲矿体矿化中心的空间定位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预测和识别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201具体可以包括:
S2011:针对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
作为一个示例,针对酸性铀矿化为主的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和以碱性铀矿化为主的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热液型铀矿床形成的铀矿体普遍以群脉型为主,矿体多呈成群、成带出现,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典型矿床钻孔剖面及平面资料,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在钻孔或坑道剖面不同中段或标高的数十个单独矿化剖面进行研究。在钻孔或井下坑道剖面详细观察的基础上,沿垂直矿体走向方向开始详细地划分蚀变带,蚀变分带越精确越好。在剖面测量和蚀变带划分的同时,做好地质记录,包括样品位置、岩性、蚀变类型、矿化程度、含矿构造等,为后续的室内分析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之后在划分好的每个蚀变带上标记位置、采集岩石样品并进行系统编号。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剖面中采集的矿化蚀变原岩一定要为同一种岩性。
因此,在一个例子中,步骤S2011具体可以包括:根据不同矿床中不同铀矿体的特点,沿垂直矿体走向方向开始划分蚀变带;在划分好的每个蚀变带上标记位置、采集样品并进行系统编号;在所有剖面中采集的矿化蚀变原岩为同一种岩性。
S2012: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所有样品的粘土类型、粘土相对含量进行分析测试。
本申请实施例首次采用更为合适且先进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定量化热液型铀矿的蚀变粘土侧向分带变化规律,为热液型铀矿区盲矿体矿化中心的空间定位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预测和识别精度。在实际应用中,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所有样品的粘土类型、粘土相对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时,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测试标准进行。
S2013: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样品的蚀变程度、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并估算相对含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得到各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进一步确定不同矿化剖面岩石的主要矿物组成和蚀变粘土矿物类型,可以验证是否存在X射线衍射分析所测出的粘土矿物。另外还要估算各主要蚀变粘土矿物成分所占的大致比例,与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进行对照,验证X射线衍射分析解译结果的有效性,进而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度。
在一个例子中,步骤S2013具体可以包括:
通过加工将每个样品的一半制作成光薄片;通过显微镜观察磨制好的光薄片,确定不同矿化剖面岩石的蚀变程度和蚀变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估算各主要蚀变粘土矿物成分所占的大致比例。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每个样品的一半通过岩石切片机和手工加工制作成光薄片,另一半用于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所有样品的粘土类型、粘土相对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S2014:结合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分析每个样品矿化剖面的粘土相对含量空间变化规律,总结目标地区铀矿化的蚀变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趋势,针对不同矿化类型建立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不同矿化类型、不同围岩条件下的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可能会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在上述分析结果基础上,针对不同矿化类型建立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例如,对于相山地区碱交代型铀矿化,越靠近热液矿化中心,岩石整体蚀变越强烈,绿泥石相对含量越高(如矿化中心接近100%),而远离矿化中心,岩石整体蚀变程度较低,绿泥石相对含量明显减少;对于酸交代型铀矿化,越靠近热液矿化中心,岩石整体蚀变越强烈,绿泥石相对含量越低,几乎完全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而远离矿化中心,岩石整体蚀变程度较低,绿泥石相对含量明显升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矿床、不同矿化类型,粘土矿物(如绿泥石)含量判别指标有所不同,可通过深入研究以确定合适的定量指标,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例子中,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具体可以包括:碱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粘土类型以绿泥石为主,向两侧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逐渐降低。酸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粘土类型为伊利石、伊蒙混层、极少量绿泥石的组合,向两侧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逐渐升高。
在另一个例子中,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具体还可以包括:碱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绿泥石的相对含量范围为100%~70%,远离矿化中心的远端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30%~5%。酸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的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1%~10%,远离矿化中心的远端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20%~55%。
S102:依据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判别不同矿床类型的热液铀矿化中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102,具体可以包括:
综合考虑不同铀矿化类型、不同围岩条件下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结合查明的蚀变带粘土矿物整体空间变化规律,综合圈定和识别已知矿床或矿点外围及深部盲矿体的热液矿化中心。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综合考虑不同铀矿化类型、不同围岩条件下的粘土矿物相对含量的定量和定性指标,结合工作区的矿化类型、矿化规模、矿带或矿体群产状、粘土矿物整体空间变化规律等地质因素,再根据上述分析判断结果适度调整钻探或坑探施工的地点、深度(或长度)、方位,从而圈定并揭露到已知矿床或矿点外围及深部盲矿体的热液矿化中心。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多个热液型铀矿矿集区。下面以江西相山地区邹家山矿床和云际矿床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1,样品采集和蚀变矿化带划分。
相山矿田铀矿化类型以流体相对酸碱程度可划分为碱性铀矿化和酸性铀矿化两种基本矿化类型,相应形成碱性铀矿化和酸性铀矿化。目前只发现盆地东部的云际矿床属于以碱性铀矿化类型为主的矿床,盆地北部、中西部铀矿床则主要以酸性铀矿化为主。本实施例分别选取以酸性铀矿化为主的邹家山矿床和以碱性铀矿化为主的云际矿床为研究目标。首先对两个矿床的若干个典型钻孔或井下坑道剖面进行详细的地质观察,根据不同矿床中不同铀矿体的矿化类型、矿体规模等特点,沿垂直矿体走向方向开始详细地划分蚀变带,并做好地质记录,包括样品位置、岩性、蚀变类型、矿化程度、含矿构造等,为后续的室内分析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之后在划分好的每个蚀变带标记位置、采集岩石样品并进行系统连续的编号与详细记录。
步骤2,光薄片制备以及粘土成分、相对含量测试分析。
从野外将样品采集回实验室后,将每块样品的一半通过岩石切片机和手工加工制作成光薄片用于矿相、岩相学观察,另外一半用于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所有样品的粘土类型、粘土相对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测试标准进行。
步骤3,镜下观察确认岩石样品的蚀变程度、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并估算其相对含量。
显微镜观察研究表明,云际矿床碱性铀矿化的热液蚀变矿物组合主要为钠长石+赤铁矿+绿泥石+碳酸盐,从矿化中心至围岩,蚀变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可依次划分为:矿化中心带(强钠长石化、赤铁矿化、绿泥石化)→矿旁强蚀变带(强钠长石化、绿泥石化)→近矿强蚀变带(中强水云母化)→远矿蚀变带(弱水云母化)→新鲜围岩;而邹家山酸性铀矿化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萤石化、水云母化、绿泥石化,从矿化中心到围岩,蚀变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可依次划分为矿化中心带(强萤石化、水云母化)→矿旁强蚀变带(强水云母化、绿泥石化)→近矿强蚀变带(强水云母化)→远矿蚀变带(弱水云母化)→新鲜围岩。上述镜下观察分析结果与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侧面验证了X射线衍射粘土分析解译结果准确有效。
步骤4,建立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数据定量判别指标。
考虑不同矿化类型、不同围岩条件下的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可能会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在上述实验分析结果基础上,针对不同矿化类型建立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具体如下:
碱交代型铀矿化为主的矿床类型:以云际矿床265米中段的一个典型矿体为例,该矿体的赋矿围岩为碎斑流纹岩,各蚀变带发育的粘土矿物主要为绿泥石、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其中矿化中心带的粘土矿物类型完全以绿泥石为主。从图2可以看到,从矿化中心带至微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从100%逐渐降低至13%,而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相对含量则逐渐升高至 49%。此外,通过研究该矿床多个矿化剖面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特点,发现碱交代型铀矿化均存在上述规律,即矿化中心粘土类型以绿泥石为主,向两侧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逐渐降低,其中矿化中心绿泥石的相对含量大致为100%~70%不等,远离矿化中心的远端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为 30%~5%不等。
酸交代型铀矿化为主的矿床类型:以邹家山矿床-210米中段的一个典型矿体为例,该矿体的赋矿围岩为碎斑流纹岩,各蚀变带发育的粘土矿物主要为绿泥石、伊蒙混层以及伊利石,其他剖面中偶尔发育少量高岭石。从图3可以看到,从矿化中心带至微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从5%逐渐增加至43%,而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相对含量则分别从41%和51%逐渐降至 34%和23%。此外,通过总结该矿床十多个矿化剖面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特点,发现酸交代型铀矿化普遍存在上述规律,即矿化中心粘土类型为伊利石+伊蒙混层+极少量绿泥石的组合,向两侧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逐渐升高,其中矿化中心的绿泥石相对含量多在1%~10%不等,远离矿化中心的远端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为20%~55%不等,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之间的相对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
综上,对于碱交代型铀矿化,越靠近热液矿化中心,岩石整体蚀变越强烈,绿泥石相对含量越高(如矿化中心接近100%),而远离矿化中心,岩石整体蚀变程度较低,绿泥石相对含量为降为30%~5%;对于酸交代型铀矿化,越靠近热液矿化中心,岩石整体蚀变越强烈,绿泥石相对含量越低(如矿化中心最低可至1%),几乎完全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而远离矿化中心,岩石整体蚀变程度较低,绿泥石相对含量明显升高,可达 25%~55%。
步骤5,根据上述总结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判别不同矿床类型的热液铀矿化中心。
参考上述邹家山矿床和云际矿床对应的蚀变带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变化的定量指标,结合野外和镜下观察研究查明的蚀变带粘土矿物整体空间变化规律,综合圈定和识别已知矿床或矿点外围及深部盲矿体的热液矿化中心。例如,在以碱交代型铀矿化为主的矿床外围进行钻孔勘探或坑道内部钻探时,若在岩心或坑道中遇到一段较宽但蚀变程度较弱的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分析结果为30%~5%,则表明距离热液矿化中心尚有一定距离;若遇到较宽、蚀变程度中等或较强的蚀变带,且绿泥石相对含量分析结果为30%~70%,则表明已非常靠近热液矿化中心(即矿体)。对于酸交代型铀矿化区,同样遵循类似的判别方法。综合考虑工作区的矿化类型、矿化规模、矿带或矿体群产状等地质因素,再根据上述分析判断结果适度调整钻探或坑探施工的地点、深度(或长度)、方位,从而精确定位热液铀矿体中心部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首次采用更为合适且先进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定量化热液型铀矿的蚀变粘土侧向分带变化规律,为热液型铀矿区盲矿体矿化中心的空间定位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预测和识别精度。可用于我国热液型铀矿地质勘查,克服了常规的岩相学鉴定中因岩石不均一性、蚀变不具代表性、难以准确识别且效率低下的难点,通过定量化研究蚀变岩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规律,大大提高了热液铀矿化中心空间定位的预测精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装置。
参见图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装置,包括:
指标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根据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的蚀变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趋势得到;
中心判别模块200,用于依据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判别不同矿床类型的热液铀矿化中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指标获取模块100具体包括:
划分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
X射线衍射子模块,用于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所有所述样品的粘土类型、粘土相对含量进行分析测试;
估算子模块,用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所述样品的蚀变程度、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并估算相对含量;
建立子模块,用于结合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分析每个所述样品矿化剖面的粘土相对含量空间变化规律,总结目标地区铀矿化的蚀变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趋势,针对不同矿化类型建立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划分子模块具体用于:针对酸性铀矿化为主的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和以碱性铀矿化为主的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划分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不同矿床中不同铀矿体的特点,沿垂直矿体走向方向开始划分蚀变带;在划分好的每个蚀变带上标记位置、采集所述样品并进行系统编号;在所有剖面中采集的矿化蚀变原岩为同一种岩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估算子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加工将每个所述样品的一半制作成光薄片;通过显微镜观察磨制好的光薄片,确定不同矿化剖面岩石的蚀变程度和蚀变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估算各主要蚀变粘土矿物成分所占的大致比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估算子模块具体用于:将每个所述样品的一半通过岩石切片机和手工加工制作成所述光薄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具体包括:
碱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粘土类型以绿泥石为主,向两侧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逐渐降低;酸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粘土类型为伊利石、伊蒙混层、极少量绿泥石的组合,向两侧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逐渐升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具体还包括:
碱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绿泥石的相对含量范围为100%~70%,远离矿化中心的远端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30%~5%;酸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的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1%~10%,远离矿化中心的远端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20%~5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心判别模块200具体用于:
综合考虑不同铀矿化类型、不同围岩条件下的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结合查明的蚀变带粘土矿物整体空间变化规律,综合圈定和识别已知矿床或矿点外围及深部盲矿体的热液矿化中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首次采用更为合适且先进的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定量化热液型铀矿的蚀变粘土侧向分带变化规律,为热液型铀矿区盲矿体矿化中心的空间定位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预测和识别精度。可用于我国热液型铀矿地质勘查,克服了常规的岩相学鉴定中因岩石不均一性、蚀变不具代表性、难以准确识别且效率低下的难点,通过定量化研究蚀变岩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规律,大大提高了热液铀矿化中心空间定位的预测精度。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申请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根据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得到的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的蚀变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趋势得到;
依据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判别不同矿床类型的热液铀矿化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具体包括:
针对所述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对所有所述样品的粘土类型、粘土相对含量进行分析测试;
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所述样品的蚀变程度、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并估算相对含量;
结合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分析每个所述样品矿化剖面的粘土相对含量空间变化规律,总结目标地区铀矿化的蚀变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趋势,针对不同矿化类型建立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具体包括:
针对酸性铀矿化为主的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和以碱性铀矿化为主的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矿化中心向两侧划分蚀变带并对每个蚀变带采集样品,具体包括:
根据不同矿床中不同铀矿体的特点,沿垂直矿体走向方向开始划分蚀变带;
在划分好的每个蚀变带上标记位置、采集所述样品并进行系统编号;在所有剖面中采集的矿化蚀变原岩为同一种岩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所述样品的蚀变程度、粘土矿物组合类型并估算相对含量,具体包括:
通过加工将每个所述样品的一半制作成光薄片;
通过显微镜观察磨制好的光薄片,确定不同矿化剖面岩石的蚀变程度和蚀变粘土矿物组合类型;
估算各主要蚀变粘土矿物成分所占的大致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加工将每个所述样品的一半制作成光薄片,具体包括:
将每个所述样品的一半通过岩石切片机和手工加工制作成所述光薄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具体包括:
碱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粘土类型以绿泥石为主,向两侧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逐渐降低;
酸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粘土类型为伊利石、伊蒙混层、极少量绿泥石的组合,向两侧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逐渐升高。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具体还包括:
碱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绿泥石的相对含量范围为100%~70%,远离矿化中心的远端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30%~5%;
酸交代型铀矿化的矿化中心的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1%~10%,远离矿化中心的远端弱蚀变带绿泥石相对含量范围为20%~5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判别不同矿床类型的热液铀矿化中心,具体包括:
综合考虑不同铀矿化类型、不同围岩条件下的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结合查明的蚀变带粘土矿物整体空间变化规律,综合圈定和识别已知矿床或矿点外围及深部盲矿体的热液矿化中心。
10.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指标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矿化蚀变带的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根据热液型铀矿床中已知的多个矿体的蚀变粘土相对含量侧向变化趋势得到;
中心判别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粘土相对含量定量判别指标,判别不同矿床类型的热液铀矿化中心。
CN202211129385.2A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77610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9385.2A CN117761090A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9385.2A CN117761090A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1090A true CN117761090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24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9385.2A Pending CN117761090A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6109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3200B (zh) 一种基于短波红外光谱圈定矿化中心方法
CN104612675B (zh) 一种碳酸盐岩地层随钻岩性快速识别方法
CN111044519B (zh) 一种指示深部热液铀矿化的矿物组合方法
CN114646682B (zh) 一种基于绿帘石微量元素的找矿方法
CN103196807A (zh) 一种砂岩成岩过程与孔隙演化的分析方法
CN109781966B (zh) 一种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岩古流体温度校正图版的建立方法
CN115078520B (zh) 基于矿物地球化学的斑岩系统含矿性评价方法
CN115128247A (zh) 基于绿泥石指示元素变化判别找矿类型的新方法
CN108680965B (zh) 一种适用于戈壁荒漠浅覆盖区快速找矿方法
CN116359998A (zh) 一种在高寒冻土覆盖区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的找矿方法
CN114813903A (zh) 一种基于石榴石微区化学成分判别矿种的方法
CN114577833B (zh) 快速定量分析砂砾岩岩屑基质中黏土矿物的方法及应用
CN114720547A (zh) 快速圈定浅成低温热液型Ag-Au矿床热液矿化中心的方法
CN104594888A (zh) 一种基于致密储层导电因素实验的油层识别方法
CN115684550A (zh) 利用绿泥石微量元素含量快速圈定斑岩矿床矿体的方法
CN112946780B (zh) 走滑断裂活动期次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534284A (zh) 一种利用水质参数推测砂体氧化带发育特征的方法
CN115586155B (zh) 快速圈定脉状金矿床矿体及获得其指示标志指标的方法
CN117761090A (zh) 一种用于识别热液型铀矿化中心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95488B (zh) 一种示踪油气活动的方法
CN109490974B (zh) 一种提高铀多金属综合勘查效率的铀矿地质填图工作方法
CN107339076B (zh) 一种井下坑道编录的刻槽取样方法
CN113359203B (zh) 一种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探测深部喷流沉积型矿床的方法
CN110685676A (zh) 一种定量识别优质页岩段的方法
CN110454155B (zh) 一种应用磁化率测井方法确定第四纪地层年代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