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1365A -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1365A
CN117751365A CN202280002266.2A CN202280002266A CN117751365A CN 117751365 A CN117751365 A CN 117751365A CN 202280002266 A CN202280002266 A CN 202280002266A CN 117751365 A CN117751365 A CN 117751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terminal
control circuit
storage capacitor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22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云燕
陈立春
余新波
陈南廷
程前庚
陈俊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Smart Electronics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Smart Electronics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Smart Electronics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51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13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驱动电路包括:感应线圈、第一开关模块、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感应线圈,用于接收第一射频信号或第二射频信号,以对驱动电路进行供电;第一开关模块,分别与感应线圈、第一控制电路以及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第一状态下,导通感应线圈与第一控制电路,或者在第二状态下,导通感应线圈与第二控制电路;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在第一状态下,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第一终端为发射第一射频信号的终端;第二控制电路,还与显示单元连接,用于在第二状态下,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并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第二终端为发射第二射频信号的终端。

Description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纸显示技术,主要是利用电泳显示(electrophoresis Display,EPD)原理,通过电场驱动不同电性的染色微粒进行运动,最终在显示侧呈现出微粒颜色。断电后,染色微粒仍能保持所在位置表现出“稳态”。因此,电子纸显示装置具有护眼、省电的效果。
概述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感应线圈、第一开关模块、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感应线圈,用于接收第一射频信号或第二射频信号,以对所述驱动电路进行供电;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第一状态下,导通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或者在第二状态下,导通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终端为发射所述第一射频信号的终端;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与显示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并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所述第二终端为发射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的终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磁簧开关,轻触开关和拨动开关。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控制模块、存储电容和显示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存储电容以及所述显示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感应线圈接收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所产生的第二电能,储存所述第二电能至所述存储电容中,并在所述存储电容的存储电压满足供电条件时,控制所述存储电容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导通;
所述显示控制模块,还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存储电压的驱动下,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单元、电压比较器和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存储电容、所述电压比较器以及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第二电能,储存所述第二电能至所述存储电容中;根据所述电压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生成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
所述电压比较器,还与所述存储电容以及参考电压输入端连接,用于比较所述存储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输入端输入的参考电压,并输出比较结果至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还与所述存储电容以及所述显示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存储电容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之间的导通或关断。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晶体管,控制极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第一极与所述存储电容连接,第二极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限流电阻、升压电路和驱动芯片;
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控制极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第一极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第二极分别与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驱动芯片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还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用于在所述存储电压的驱动下,根据所述第二晶体管第一极的输出,对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进行电压写入;
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驱动芯片,还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所述第一接口的电压以及所述第二接口的电压,向所述显示单元提供脉冲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无源电子标签。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以及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电子纸。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驱动方法,应用于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感应线圈接收第一射频信号,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感应线圈接收第二射频信号,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并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的权限信息;其中,所述权限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生成,用于指示所述驱动电路获得权限或者禁用权限。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身份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发送数据写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数据写入请求,接收所述显示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显示数据接收完成,则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的步骤之后,在所述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显示数据接收中断,且接收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重新执行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的步骤;
若所述显示数据接收中断,且接收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反馈数据传输失败的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所述存储电容和所述显示控制模块时,在所述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供电控制模块采集所述感应线圈接收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所产生的第二电能,储存所述第二电能至所述存储电容中;
在第一时刻,控制所述存储电容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导通,以使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在所述存储电压的驱动下,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相对于第二时刻延迟预设时长的时刻,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0s,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存储电容的存储电压大于或等于参考电压的时刻,所述参考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的工作电压。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以及至少两种颜色不同的染色粒子,所述像素电极用于提供使所述染色粒子运动的电场;所述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
在平衡阶段,向所述像素电极提供第一脉冲信号,以使所述染色粒子静止;
在摇匀阶段,向所述像素电极提供第二脉冲信号,以使不同颜色的染色粒子相互分散开;
在显示阶段,根据所述显示数据,向所述像素电极提供第三脉冲信号,以使所述染色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以进行画面显示;
其中,所述平衡阶段、所述摇匀阶段以及所述显示阶段的时长之和小于或等于15s。
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简述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的比例仅作为示意并不代表实际比例。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第二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供电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卡片上设置拨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控制电路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驱动显示单元进行刷新显示的脉冲波形示意图。
详细描述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电子胸卡主要包括有源胸卡和无源胸卡两种。其中,有源胸卡通常采用电池供电,然而电池不环保,而且由于电池本身的体积较大,导致这种胸卡的外观和重量都受到限制。无源胸卡是利用射频感应如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将磁能转化为电能,替代传统电池供电,因此,无源胸卡具有绿色、环保、低功耗的特性,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参照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驱动电路包括:感应线圈11、第一开关模块12、第一控制电路13和第二控制电路14。
其中,感应线圈11,用于接收第一射频信号或第二射频信号,以对驱动电路进行供电。
第一开关模块12,分别与感应线圈11、第一控制电路13以及第二控制电路14连接,用于在第一状态下,导通感应线圈11与第一控制电路13,或者在第二状态下,导通感应线圈11与第二控制电路14。
第一控制电路13,用于在第一状态下,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第一终端为发射第一射频信号的终端。
第二控制电路14,还与显示单元10连接,用于在第二状态下,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并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10进行显示;第二终端为发射第二射频信号的终端。
本公开提供的驱动电路,通过设置第一控制电路13和第二控制电路14,这两个不同的控制电路可以分别用于实现刷卡和驱动显示两个功能,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3用于实现刷卡功能,第二控制电路14用于实现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的功能,这样可以提高两个功能的可靠性和适用性。采用本公开提供的驱动电路可以设计出兼容个性化刷新显示功能以及刷卡功能的卡片。
另外,第一控制电路13和第二控制电路14共用同一个感应线圈11,通过第一开关模块12控制感应线圈11与第一控制电路13之间导通,或者感应线圈11与第二控制电路14之间导通,从而可以实现刷卡功能和驱动显示功能的切换,这样可以避免两个控制电路分别设置感应线圈11导致的信号干扰问题。
示例性地,第一控制电路13可以包括无源电子标签。第二控制电路14可以包括CPU或MCU。
其中,无源电子标签即被动标签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当无源电子标签距离第一终端较远时,电子标签处于无源状态,无法发送或接受数据;当无源电子标签距离第一终端较近时,电子标签通过感应线圈11获取电能,并 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与采用CPU或MCU模拟刷卡功能的方案相比,单独设置无源电子标签,可以使卡片的感应灵敏度更高,适配的读卡器场强范围更广,能够满足市面上99%读卡器的读卡功能,适应性更强。
在第一状态下,感应线圈11接收到第一终端(如具有NFC功能的读卡器,包括门禁、刷卡机等)发射的第一射频信号,由于电磁感应,感应线圈可以将第一射频信号中的磁能转换为第一电能,第一电能用于驱动第一控制电路13,从而实现对第一控制电路13的供电。
在第一电能的驱动下,第一控制电路13与第一终端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示例性地,当第一控制电路13与第一终端完成协议(如NFC协议)指令匹配后,第一控制电路13可以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信息;第一终端将第一身份信息与存储在第一终端的数据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生成权限信息并发送给第一控制电路13;第一控制电路13接收第一终端反馈的权限信息。其中,权限信息用于指示驱动电路获得权限或者禁用权限,从而实现刷卡功能。
在第二状态下,感应线圈11接收到第二终端(如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或读写卡器等)发射的第二射频信号,由于电磁感应,感应线圈可以将第二射频信号中的磁能转换为第二电能,第二电能用于驱动第二控制电路14,从而实现对第二控制电路14的供电。
在第二电能的驱动下,第二控制电路14可以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示例性地,当第二控制电路14与第二终端完成协议(如NFC协议)指令匹配后,第二控制电路14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身份信息;第二终端根据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是否有数据写入需求,如果有则发送数据写入请求至第二控制电路14;第二控制电路14响应于数据写入请求,接收显示数据,并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10进行显示。
示例性地,可以设置第一状态为默认状态。即在默认状态下,第一开关模块12导通感应线圈11与第一控制电路13,实现刷卡功能。当需要更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画面时,再将第一开关模块12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使第一开关模块12导通感应线圈11与第二控制电路14,实现刷新显示功能。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开关模块12包括无源开关。进一步地,第一开关模块12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磁簧开关,轻触开关和拨动开关。
在第一个示例中,可以采用磁吸的方式,控制感应线圈11与第一控制电路13或第二控制电路14之间的导通。该示例中,第一开关模块12包括磁簧开关。磁簧开关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可以由默认的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例如,可以在第二终端上设置磁铁,产生改变磁簧开关状态的磁场。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指定第二终端(如指定读写卡器)才能向第二控制电路14发送显示数据,进而实现显示单元10的画面更新。
在默认状态下,磁簧开关导通感应线圈11与第一控制电路13,当需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靠近指定第二终端(如设置有磁铁的第二终端)可以实现自动切换,无需手动操作。
由于磁簧开关的厚度较大,一般为2.5cm左右,相应的驱动电路以及应用该驱动电路的卡片的厚度也会比较大,可能达到5.5cm。
在第二个示例中,可以采用按压的方式,控制感应线圈11与第一控制电路13或第二控制电路14之间的导通。该示例中,第一开关模块12包括轻触开关。轻触开关在外力按压的作用下,可以由默认的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在默认状态下,轻触开关导通感应线圈11与第一控制电路13,当需要由默认的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可以对轻触开关进行按压来实现,松开按压后恢复第一状态。
由于轻触开关较高,为了避免误触碰,可以设计匹配的壳体对其进行保护。与采用磁簧开关的方案相比,采用轻触开关可以降低成本,由于无需在第二终端上设置磁铁,因此实现起来较容易,且适用范围更广,还可以避免由于磁簧开关性能不稳定而导致开关失效的问题。
在第三个示例中,可以采用拨动的方式,控制感应线圈11与第一控制电路13或第二控制电路14之间的导通。该示例中,第一开关模块12包括拨动开关。拨动开关在外力拨动的作用下,可以由默认的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在默认状态下,拨动开关导通感应线圈11与第一控制电路13,当需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可以通过拨动开关柄来实现。
在具体实现中,拨动开关例如可以选用侧边式拨动开关(如图5所示出的)。与采用磁簧开关的方案相比,采用拨动开关可以降低成本,由于无需在第二终端上设置磁铁,因此实现起来较容易,且适用范围更广,还可以避免由于磁簧开关性能不稳定而导致开关失效的问题,可以减薄驱动电路以及应用该驱动电路的卡片的厚度。与采用轻触开关的方案相比,操作更加方便。
如图5所示,拨动开关设置在卡片的后壳上,将开关柄拨动到左图状态可以实现刷卡功能,拨动到右图状态可以实现刷新显示画面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5是以侧边式拨动开关为例示出的。在具体实现中,第一开关模块12还可以包括按键式开关,通过按下按键或恢复按键的方式实现刷卡功能和刷新显示画面功能的切换;还可以包括转动按钮开关,通过转动按钮或恢复按钮的方式实现刷卡功能和刷新显示画面功能的切换;还可以包括其它能够实现感应线圈11与第一控制电路13或第二控制电路14之间的导通切换功能的开关,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以及驱动电路的结构确定,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设置第二状态为默认状态,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参照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第二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二控制电路14包括:供电控制模块21、存储电容22和显示控制模块23。
其中,供电控制模块21,分别与第一开关模块12(图2中未示出)、存储电容22以及显示控制模块23连接,用于采集感应线圈11(图2中未示出)接收第二射频信号所产生的第二电能,储存第二电能至存储电容22中,并在存储电容22的存储电压满足供电条件时,控制存储电容22与显示控制模块23导通。
显示控制模块23,还与显示单元10连接,用于在存储电压的驱动下,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10进行显示。
示例性地,存储电容22的存储电压大于或等于参考电压的时刻为第二时刻,相对于第二时刻延迟预设时长的时刻可以认为是存储电压满足供电条件的时刻。其中,预设时长可以大于或等于0s,参考电压大于或等于显示控制模块的工作电压。预设时长例如可以为20μs。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供电控制模块21包括处理单元211、电压比较器212和第二开关模块213。
其中,处理单元211,分别与第一开关模块12(图2中未示出)、存储电容22、电压比较器212以及第二开关模块213连接,用于采集第二电能,储存第二电能至存储电容22中;根据电压比较器212输出的比较结果,生成第二开关模块213的控制信号。
电压比较器212,还与存储电容22以及参考电压输入端REF连接,用于比较存储电压与参考电压输入端REF输入的参考电压,并输出比较结果至处理单元211。
第二开关模块213,还与存储电容22以及显示控制模块23连接,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存储电容22与显示控制模块23之间的导通或关断。
示例性地,处理单元211包括CPU芯片(如图3所示出的IC101)或者MCU芯片。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第二开关模块213包括:第一晶体管T1,控制极G1与处理单元211连接,第一极S1与存储电容22连接,第二极D1与显示控制模块23连接。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显示控制模块23包括第二晶体管T2、限流电阻RS、升压电路31和驱动芯片32。
其中,第二晶体管T2,控制极G2与驱动芯片32连接,第一极S2与升压电路31连接,第二极D2分别与限流电阻RS的第一端以及驱动芯片32连接。
升压电路31,还与供电控制模块21、驱动芯片32的第一接口(如PREVGH)和第二接口(如PREVGL)连接,用于在存储电压的驱动下,根据第二晶体管T2第一极S2的输出,对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进行电压写入。
限流电阻RS的第二端接地。
驱动芯片32,还与显示单元10连接,用于根据显示数据、第一接口的电压以及第二接口的电压,向显示单元10提供脉冲信号。
升压电路31可以包括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Q1、第二二极管Q2和第三二极管Q3,连接电路如图3所示。
示例性地,第二晶体管T2的杂散电容值小于或等于100皮法。例如,第二晶体管T2的最大杂散电容值小于或者等于90皮法,80皮法,70皮法,60皮法,50皮法,40皮法,30皮法,20皮法或者10皮法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通过选择较小杂散电容值的第二晶体管T2,可以提高第二晶体管T2的开关切换速度,减小开关时间,减少开关过程中引起的能量损耗,确保刷新显示过程中驱动芯片32的供电电压在工作电压(如2.2V)以上,避免驱动芯片32供电不足导致的画面刷新失败,提高画面刷新成功率,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性地,限流电阻RS的阻值大于或等于1欧姆,且小于或等于5欧姆。例如,限流电阻RS的阻值例如可以为1.2欧姆,1.5欧姆,1.6欧姆,1.8欧姆,2.0欧姆,2.2欧姆,2.4欧姆或3.0欧姆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当流经限流电阻RS的电流减小时,驱动芯片32在刷新显示过程中的峰值电流也会相应减小。通过选择较大阻值的限流电阻RS,可以减小驱动芯片32在刷新显示过程中的峰值电流,降低刷新过程中的损耗,同时降低限流电阻RS的分压,确保刷新显示过程中驱动芯片32的供电电压在工作电压(如2.2V)以上,避免驱动芯片32供电不足导致的画面刷新失败,提高画面刷新成功率,提升用户体验。
在具体实现中,驱动芯片32可以绑定在显示单元10上,显示控制模块23的其它部分可以位于印刷电路板上。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存储电容22的一端分别连接处理单元211、电压比较器212以及第二开关模块213连接,另一端接地。
示例性地,存储电容22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陶瓷电容和法拉电容。即存储电容22可以包括陶瓷电容,或者包括法拉电容,或者包括相互并联的陶瓷电容和法拉电容。
由于法拉电容的厚度一般为3mm以上,因此采用法拉电容可能导致产品整体厚度偏厚。采用陶瓷电容替代法拉电容,可以降低产品体积和成本,使产品做到更轻薄、易携带,同时还可以提高电容供电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具体实现中,存储电容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相互并联的多个(如图3所示出的),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第二控制电路14还可以包括通讯模块(图中未示出),通讯模块可以用于转换和传输显示数据,与处理单元211之间通过I2C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连接。
在具体实现中,第二控制电路14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图中未示出),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显示数据,与处理单元211之间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连接通信,进行数据传输。
如图4所示,感应线圈11接收第二射频信号,可以将第二射频信号中的磁能转换为电能即第二电能,第二电能可以存储在存储电容22中,从而可以替代传统电池,为供电控制模块21、显示控制模块23、通讯模块以及存储器等供电。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参考图1,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10,以及与显示单元10连接的如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电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显示装置具有前述驱动电路的优点。
可选地,显示单元10包括电子纸。采用电子纸进行画面显示,实现显示信息的实时更新,具有环保、功耗低以及护眼等优点。
示例性地,显示单元10可以包括能够进行黑白红三色显示的电子纸,这样可以使显示单元10实现彩色显示,可以实现彩色显示的胸卡。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床头卡、输液卡、电子桌牌、电子书、电子展示牌、电子胸卡、电子标签、公交站牌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驱动方法,应用于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电路,参考图1至图3,该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S01:在第一状态下,感应线圈11接收第一射频信号,第一控制电路13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S02:在第二状态下,感应线圈11接收第二射频信号,第二控制电路14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并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10进行显示。
示例性地,在步骤S01中,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可以包括: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信息,并接收第一终端反馈的权限信息;其中,权限信息由第一终端根据第一身份信息生成,用于指示驱动电路获得权限或者禁用权限。
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控制电路13检测到第一射频信号时,第一控制电路13与第一终端进行协议(如NFC协议)指令匹配,完成协议指令匹配后,第一控制电路13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参照图6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601:第一控制电路是否检测到第一射频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602,若否,则重新执行步骤601。
步骤602:第一控制电路发送第一身份信息至第一终端。
步骤603:第一终端对第一身份信息与存储在第一终端中的信息进行匹配。
步骤604:判断是否匹配成功?若是,则执行步骤605;若否,则执行步骤606。
步骤605:第一控制电路获得权限。
步骤606:第一控制电路禁用权限。
示例性地,在步骤S02中,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的步骤,可以包括:首先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身份信息,以使第二终端根据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发送数据写入请求;然后响应于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写入请求,接收显示数据。
示例性地,在步骤S02中,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10进行显示的步骤,可以包括:若显示数据接收完成,则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10进行显示。
示例性地,在步骤S02中,在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的步骤之后,在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10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若显示数据接收中断,且接收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重新执行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的步骤;若显示数据接收中断,且接收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则反馈数据传输失败的信息。
示例性地,在步骤S02中,在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10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若显示单元10的刷新显示中断,则反馈刷新失败的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二控制电路14检测到第二射频信号时,第二控制电路14与第二终端进行协议(如NFC协议)指令匹配,完成协议指令匹配后,第二控制电路14与第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参照图7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二控制电路14与第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701:第二控制电路是否检测到第二射频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702,若否,则重新执行步骤701。
步骤702:第二控制电路发送第二身份信息至第二终端。
步骤703:第二控制电路判断是否接收到数据写入请求?若是,则执行步骤704,若否,则重新执行步骤701。
步骤704:第二控制电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
步骤705:判断显示数据是否接收完成?若是,则执行步骤706,若否,则执行步骤708。
步骤706: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步骤707:判断显示单元是否显示完成?若是,可以结束流程;若否,则执行步骤710。
步骤708:判断接收次数i<3是否成立?若是,则重新执行步骤704;若否,则执行步骤709。其中,预设次数为3。
步骤709:反馈传输失败。
步骤710:反馈刷新失败。
示例性地,当第二控制电路14包括供电控制模块21、存储电容22和显示控制模块23时,在步骤S02中,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10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S11:在第二状态下,供电控制模块21采集感应线圈11接收第二射频信号所产生的第二电能,储存第二电能至存储电容22中。
步骤S12:在第一时刻,控制存储电容22与显示控制模块23导通,以使显示控制模块23在存储电压的驱动下,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10进行显示;其中,第一时刻为相对于第二时刻延迟预设时长的时刻,预设时 长大于或等于0s,第二时刻为存储电容22的存储电压大于或等于参考电压的时刻,参考电压大于或等于显示控制模块或驱动芯片的工作电压。
通过设置电压比较器212,当存储电压大于或等于参考电压时,再控制存储电容22与显示控制模块23导通,确保导通后驱动芯片32能够正常工作。
当预设时长大于0s时,即在存储电压大于或等于参考电压之后,再延迟预设时长,使得存储电容22存储更多的电能。通过延迟能量供给,保证存储电容22存储的电能,能够顺利完成显示数据传输和画面更新,提高刷新显示成功率,避免在数据传输或刷新显示过程中断电。
示例性地,预设时长可以为20μs,10μs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显示单元1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以及至少两种颜色不同的染色粒子,像素电极用于提供使染色粒子运动的电场。
相应地,在步骤S02中,根据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10进行显示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S21:在平衡阶段,向像素电极提供第一脉冲信号,以使染色粒子静止。
步骤S22:在摇匀阶段,向像素电极提供第二脉冲信号,以使不同颜色的染色粒子相互分散开。
步骤S23:在显示阶段,根据显示数据,向像素电极提供第三脉冲信号,以使染色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以进行画面显示。
其中,平衡阶段、摇匀阶段以及显示阶段的时长之和小于或等于15s。
进一步地,平衡阶段、摇匀阶段以及显示阶段的总时长可以小于或等于10s。
相关技术中,电子墨水屏显示器件(电子纸)包括黑、白、红三种颜色的染色粒子,其中黑色粒子一般由炭黑改性制备,带正电;白色粒子由二氧化钛改性制备,粒子带有负电;红色粒子由氧化铁等化合物改性制备而成,带正电。由于黑色粒子与红色粒子带有同种电荷,倘若两种粒子质量和带电荷量相近,当用相同电压驱动时,两种粒子运动速度也相近,此时,难以将两种粒子分开显示。为了区分这两种颜色的染色粒子,可以设计红色粒子质量大于黑色粒子。同样条件下,黑色粒子质量轻,所以相对运动速度快;同 时,驱动设计时,黑色粒子驱动电压可以比红色粒子驱动电压大,黑色粒子运动速度进一步加快。这样,可以将红色粒子和黑色粒子运动速度加以区分,从而实现不同的颜色显示。
根据每种粒子化学特性及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黑色粒子驱动电压可以大于或等于11V且小于或等于15V,白色粒子驱动电压可以大于或等于-15V且小于或等于-11V,红色粒子驱动电压可以大于或等于4V且小于或等于7V。在实际波形驱动过程中,我们将平衡阶段、摇匀阶段以及显示阶段进一步细分为如下8个阶段:
stage1:黑色、白色粒子平衡。Stage1主要是补偿整个驱动波形的黑色和白色粒子电荷平衡,使画面在静态显示后,黑、白粒子保持静止,从而确保黑、白画面显示稳定;
stage2:红色粒子平衡,黑、白粒子摇匀。stage2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补偿整个驱动波形的红色粒子电荷平衡,使画面在静态显示后,红色粒子保持静止,从而确保红色画面显示稳定;第二,黑、白粒子同时进行打散、均匀动作,为后面粒子成像做准备;
stage3:黑、白、红色粒子以低频率慢速摇匀。stage3主要是将像素单元中的白色粒子与黑、红粒子分开,摇匀、打散;
stage4:黑、白、红色粒子以高频率快速摇匀。stage4主要是将像素单元中的黑色粒子和红粒子分开,摇匀、打散;
stage5:刷新、显示红色画面;
Stage6:刷新、显示黑白画面;
Stage7:重新刷新、显示红色画面,调整红色色度。
Stage8:再次刷新、显示红色画面,调整红色色度。
参照图8分别示出了在各阶段的脉冲波形示意图。其中,stage1和stage2为平衡阶段,stage3和stage4为摇匀阶段,stage5至stage8为显示阶段。在图8中,显示单元的帧频为120Hz,一帧时长为1T=1/120s,图8中的时长单位为T。各阶段对应的次数为该阶段脉冲波形的重复次数。从图8所示的脉冲波形示意图可以看出,各阶段的总时长为:
[(6+0+27+15)x 2+(4+4+6+6)x 7+(4+6+4+6)x 2+(2+3+2+3)x 5+(8+0+44+4)x 8+(6+8+6)x5+(7+0+37)x 3+(0+12+0+12)x 2]x 1/120=8.7833s
通过缩短刷新显示过程的总时长,提高波形转换频率,可以减小画面刷新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刷新显示成功率,避免在数据传输或刷新显示过程中断电。
本公开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公开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公开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所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 施例中。此外,请注意,这里“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词语例子不一定全指同一个实施例。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5)

  1. 一种驱动电路,包括:感应线圈、第一开关模块、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感应线圈,用于接收第一射频信号或第二射频信号,以对所述驱动电路进行供电;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分别与所述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以及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连接,用于在第一状态下,导通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或者在第二状态下,导通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终端为发射所述第一射频信号的终端;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还与显示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并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所述第二终端为发射所述第二射频信号的终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磁簧开关,轻触开关和拨动开关。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控制模块、存储电容和显示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存储电容以及所述显示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感应线圈接收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所产生的第二电能,储存所述第二电能至所述存储电容中,并在所述存储电容的存储电压满足供电条件时,控制所述存储电容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导通;
    所述显示控制模块,还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存储电压的驱动下,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单元、电压比较器和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存储电容、所述电压比较器以及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第二电能,储存所述第二电能至所述存储电容中;根据所述电压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生成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
    所述电压比较器,还与所述存储电容以及参考电压输入端连接,用于比较所述存储电压与所述参考电压输入端输入的参考电压,并输出比较结果至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还与所述存储电容以及所述显示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存储电容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之间的导通或关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晶体管,控制极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第一极与所述存储电容连接,第二极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限流电阻、升压电路和驱动芯片;
    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控制极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第一极与所述升压电路连接,第二极分别与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驱动芯片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还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用于在所述存储电压的驱动下,根据所述第二晶体管第一极的输出,对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进行电压写入;
    所述限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驱动芯片,还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所述第一接口的电压以及所述第二接口的电压,向所述显示单元提供脉冲信号。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无源电子标签。
  8.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以及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电子纸。
  10. 一种驱动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感应线圈接收第一射频信号,所述第一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感应线圈接收第二射频信号,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并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信息,并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的权限信息;其中,所述权限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身份信息生成,用于指示所述驱动电路获得权限或者禁用权限。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身份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身份信息判断是否发送数据写入请求;
    响应于所述数据写入请求,接收所述显示数据。
  13.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显示数据接收完成,则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的步骤之后,在所述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显示数据接收中断,且接收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则重新执行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显示数据的步骤;
    若所述显示数据接收中断,且接收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则反馈数据传输失败的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所述存储电容和所述显示控制模块时,在所述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供电控制模块采集所述感应线圈接收所述第二射频信号所产生的第二电能,储存所述第二电能至所述存储电容中;
    在第一时刻,控制所述存储电容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导通,以使所述显示控制模块在所述存储电压的驱动下,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所述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相对于第二时刻延迟预设时长的时刻,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0s,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存储电容的存储电压大于或等于参考电压的时刻,所述参考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控制模块的工作电压。
  15. 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像素电极以及至少两种颜色不同的染色粒子,所述像素电极用于提供使所述染色粒子运动的电场;所述根据所述显示数据,控制显示单元进行显示的步骤,包括:
    在平衡阶段,向所述像素电极提供第一脉冲信号,以使所述染色粒子静止;
    在摇匀阶段,向所述像素电极提供第二脉冲信号,以使不同颜色的染色粒子相互分散开;
    在显示阶段,根据所述显示数据,向所述像素电极提供第三脉冲信号,以使所述染色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以进行画面显示;
    其中,所述平衡阶段、所述摇匀阶段以及所述显示阶段的时长之和小于或等于15s。
CN202280002266.2A 2022-07-20 2022-07-20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Pending CN1177513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06860 WO2024016232A1 (zh) 2022-07-20 2022-07-20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1365A true CN117751365A (zh) 2024-03-22

Family

ID=89616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2266.2A Pending CN117751365A (zh) 2022-07-20 2022-07-20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51365A (zh)
WO (1) WO20240162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9665B (zh) * 2024-02-28 2024-05-10 深圳市每开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墨水屏的无源驱动电路、其控制方法以及手机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5974B (zh) * 2011-08-29 2016-01-20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独立显示的智能卡
CN102436597B (zh) * 2011-12-14 2016-01-20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化无源rfid电子标签及其身份识别方法
TW201528148A (zh) * 2014-01-06 2015-07-16 Pegatron Corp 穿戴式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JP6502157B2 (ja) * 2015-04-24 2019-04-17 マクセル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Rfidタグ、およびrfidタグシステム
TWI679856B (zh) * 2018-03-20 2019-12-11 巨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裝置、腕錶及短距離通信的切換方法
CN208706219U (zh) * 2018-07-25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开关组件、电源模块和电子纸显示装置
CN114078449B (zh) * 2021-11-23 2023-05-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纸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724521A (zh) * 2022-04-29 2022-07-08 重庆京东方智慧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6232A1 (zh)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3433B2 (ja) 容量タッチコントローラとジェスチャ検出デバイスとの間に電極を共有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20150091729A (ko) 전자 장치의 충전 회로
KR20150001194A (ko) 충전을 제어하는 휴대 단말 및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충전기
CN117751365A (zh) 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KR20160138748A (ko) 플렉시블 장치
KR20150119573A (ko) 착용형 장치
CN110994739A (zh) 电子设备、充电器及充电控制方法
US10915176B2 (e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aptic pattern on smart device
CN111210753B (zh)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130026891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전력 관리 장치
KR20130018480A (ko) 프린팅 시스템 및 그 무선 데이터 전송 인터페이스의 정렬 구조
CN103971659A (zh) 双模式显示电子设备及方法
CN105049555A (zh) 一种双屏手机
KR20210045912A (ko) 공진형 충전 회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386013A (zh) 充电系统及其具有交互功能的公用充电装置
CN105578278A (zh) 显示设备及对mhl信源实现来电通功能的方法
CN111833809A (zh) 显示屏控制方法和装置
EP3313054B1 (en) System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uxiliary device
EP3543935A1 (en) Wearable device, wristwatch, and short distance communication switch method
CN214228324U (zh) 控制电路、摄像头模组以及终端设备
CN214012025U (zh) 电子墨水屏智能卡片
CN114596811A (zh) 显示装置、显示设备及智能门锁
CN114219060A (zh) 一种nfc tag标签
CN209417714U (zh) 具显示功能和手写功能的胆甾相液晶装置
CN214586858U (zh) 触控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