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44224A - 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44224A
CN117744224A CN202311795450.XA CN202311795450A CN117744224A CN 117744224 A CN117744224 A CN 117744224A CN 202311795450 A CN202311795450 A CN 202311795450A CN 117744224 A CN117744224 A CN 117744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bim
space
construction
t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954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周炜
文江涛
张爽
徐凯
陈嘉锡
袁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filed Critical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to CN2023117954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442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44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42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在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将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基于预设的施工阶段空间组织的要求和树形目录导航树,导出目标施工BIM模型,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

Description

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施工信息管理方式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手段和工具,施工团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整理、汇总和传递施工信息。这些信息通常以纸质文档、电子表格和口头沟通等方式进行传递,不仅容易出错,而且难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导致了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不畅、协同效率低下以及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基于BIM的数字化信息管理方式以其高效、准确的特点,成为了施工行业的发展趋势。BIM模型是一种数字化的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涵盖建筑、结构、机电、暖通等各专业领域的信息,并且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通过建立施工BIM模型,可以将施工过程、设施和场地的信息进行全面集成,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创建满足施工空间组织的BIM模型非常困难。首先,对BIM模型按照施工空间组织方案做模型拆分深化的操作非常繁琐,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成本压力较大;其次缺乏高效的BIM模型空间管理工具,无法基于施工空间组织层级关系对BIM模型快速选取,施工信息管理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施工信息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
获取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
在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
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
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
将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其中,树形目录导航树以半结构化文档进行离线储存;
基于预设的施工阶段空间组织的要求和树形目录导航树,导出目标施工BIM模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装置,包括:
模型集成模块,用于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
方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
空间划分模块,用于在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
构件切分模块,用于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
空间归属模块,用于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
目录导航模块,用于将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其中,树形目录导航树以半结构化文档进行离线储存;
模型导出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施工阶段空间组织的要求和树形目录导航树,导出目标施工BIM模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的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的步骤。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获取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在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将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其中,树形目录导航树以半结构化文档进行离线储存,基于预设的施工阶段空间组织的要求和树形目录导航树,导出目标施工BIM模型,即针对施工现场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有效解决施工现场数据碎片化的问题,实现现场采集的质量数据与对应BIM施工区段的关联,能够高效地管理现场施工质量数据,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切割方案示意图图;
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分区划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分层划分示意图;
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施工段划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分割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柱墙梁板构件分割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整体分割效果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录索引树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终端设备101、102、103上显示的页面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一般由服务器/终端设备执行,相应地,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终端设备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的具体实现包括:
S201: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
其中,上游深化设计模型表示在BIM项目流程中,从前期设计阶段获取更为详细和深化的设计模型,即在BIM项目流程中,设计模型通常会经历多个阶段,从初步设计到更深入和具体的设计阶段。如图3所示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过程的结构示意图,上游深化设计模型31包括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和机电模型等。基于工程信息管理的BIM模型系统32用于分割方案、将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和分割方案进行BIM模型集成、对集成后的BIM模型切分/合并、空间属性判定和模型索引管理。施工管理模型33用于基于模型索引管理生成模型信息索引和施工信息管理模型。
具体地,将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模型文件,得到BIM集成模型,使得不同的建筑组件(如建筑本身的设计、结构元素等)被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模型文件中,以便于更好地协调和管理整个建筑项目。也就是将不同设计阶段和不同建筑组成部分整合到统一BIM集成模型中的过程,以提高设计的协调性和项目管理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包括:
基于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分别与BIM集成模型的相对位置信息,将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加载到BIM集成模型;
将BIM集成模型中的建筑BIM模型和结构BIM模型执行碰撞检测,得到碰撞结果;
根据碰撞结果和预设的设计图纸信息调整BIM集成模型。
具体地,将上游深化设计模型的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按照定位原点到原点加载到BIM集成模型(即新建的BIM模型)。以Revit软件为例,通过原点与原点位置,向新建的BIM模型的文档内分别连接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通过对比模型轴线的相对位置保证模型之间相互对齐,通过Revit自带的绑定链接功能,获取多专业模型构件组,点击解组功能,即可实现多专业模型加载到同一BIM集成模型的文件内。
对集成后的建筑BIM模型和结构BIM模型执行碰撞检测,根据碰撞结果和设计图纸信息修改BIM集成模型,使BIM集成模型文档不出现碰撞错误。调用Revit自带的碰撞检测功能,对集成后的建筑BIM模型和结构BIM模型执行碰撞检测,输出构件碰撞详情清单,针对原有的设计图纸信息校核建模错误并修改BIM集成模型对应的模型位置,再次执行碰撞检测功能,直至碰撞检测无误,便可以判断BIM集成模型没有显示错误。
S202:获取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
获取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绘制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包括:
基于预设的项目施工空间管理方案,绘制分割方案二维图纸;
将分割方案二维图纸和BIM模型空间中的各个楼层的轴线位置进行对齐;
基于对齐后的轴线位置对应的分割二维图纸,创建空间分割模型线。
其中,项目施工管理方案包括流水施工组织,将项目按照分区、分层、分段的施工单元做进度、质量施工管理。通过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WBS获取项目的空间组织关系,并绘制分割方案二维图纸。
具体地,依次向BIM模型空间的各个楼层加载分割方案二维图纸,参照分割方案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的轴线位置将分割方案二维图纸和BIM模型空间对齐。以Revit为例,复杂的施工项目需要针对各个楼层加载二维分区分段图纸,并选取为当前图层可见;所有楼层分区分段方案一致的情况下,对首层标高位置加载图纸,选取为所有图层可见。
在BIM软件内读取分割方案二维图纸信息,并创建空间分割模型线。例如,在Revit文件内使用模型线的拾取线功能,参照分割方案二维图纸制图信息,点选生成模型线,并基于分割方案二维图纸线框包围情况,用对齐工具校验三维图纸模型线闭合情况,通过模型文字功能,将二维图纸文本标准信息填写到Revit对应的位置,保证文本信息在模型线框内部,如图4所示的BIM模型切割方案示意图。
S203:在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
其中,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如图5所示的分区一、分区二和分区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模型空间体包括施工段空间体、楼层空间体和分区空间体,在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包括:
根据空间分割模型线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的楼层高度创建施工段空间体;
基于布尔运算方式计算施工段空间体的各空间体,并得到楼层空间体;
基于布尔运算方式计算各施工区域的楼层空间体,并得到分区空间体。
具体地,读取空间分割模型线位置信息,基于楼层高度创建三维模型空间体,并命名为施工段空间体。例如,通过Revit内建体量功能,拾取封闭的模型线,基于楼层高度创建拉升构件,读取区域的文字属性信息,对施工段空间体命名。优化建模效率,也可以通过调用RevitAPI快速创建所有的空间体。通过对RevitAPI接口录入字段的位置信息、包围线框信息和楼层高度,即可实现模型空间体的快速创建,如图6所示的BIM模型分层划分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布尔运算方式即为BIM软件布尔运算。分楼层统计施工段空间体,通过BIM软件布尔运算求并集获取各空间体,并命名为楼层空间体。例如,通过RevitAPI的快速过滤器接口,快速获取选定楼层的所有模型空间体,调用RevitAPI的GeoEx.SolidBooleanOperation接口,对已统计的多个模型空间体求并集,得到一个完整的楼层空间体,然后将楼层空间体命名为对应的楼层空间体,如图7所示BIM模型施工段划分示意图。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分施工区统计各施工区域的楼层空间体,通过BIM软件布尔运算求并集获取各区域的空间体,并命名为分区空间体;同样调用布尔运算接口SolidBooleanOperation快速将当前分区的楼层空间体求并集,获取分区的模型空间体,并命名为当前分区模型空间体,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型分割流程图。,具体流程包括:
1.将切割方案加载到Revit软件中;
2.获取切割方案中的几何线,根据几何线获取Revit面积轮廓线;
3.获取切割方案中的文字,并获取面积族命名;
4.根据Revit面积轮廓线和面积族命名,生成Revit面积族列表
5.加载BIM模型,获取模型中的柱墙梁板构件;
6.根据Revit面积族列表和模型中的柱柱墙梁板构件,生成碰撞关系检测
7.碰撞关系检测可得到,待切割的柱列表,待切割的墙列表,待切割的梁列表,待切割的板列表。
S204: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
本申请通过根据实际工程组织计划对建筑BIM进行精细化分割,BIM切割方法形成的BIM插件可以使得分割后的模型与工程流水作业计划相匹配,便于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区段划分后的BIM模型进行进一步开发与管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包括多个子构件,基于施工阶段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包括:
确定BIM集成模型的构件类型分别与楼层空间体和施工段空间体的交点位置信息;
基于交点位置信息将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得到多个子构件。
其中,BIM集成模型的构件类型包括BIM模型柱类型构件、BIM模型墙类型构件、BIM模型梁类型构件和BIM模型板类型构件。
具体地,确定BIM模型柱类型构件与楼层空间体的相交情况,并基于交点位置信息将构件切分为多个子构件。例如,通过RevitAPI的碰撞检测接口获取与楼板空间体碰撞的结构柱构件;针对构件位置,获取柱子构件的定位线与楼层空间碰撞检测求交点,将柱子构件的模型线基于交点处重新生成模型线,并分别创建两条结构柱,然后碰撞检测无交集即显示柱子构件切割完成。
确定BIM模型墙类型构件与各个施工段空间体的相交情况,基于交点位置将构件切分为多个不相交的子构件。例如,通过RevitAPI的碰撞检测接口获取墙与模型空间体碰撞关系,并获取碰撞的墙体的定位线信息,判定与施工段空间体相交的点位,基于相交点位和定位线信息,生成新的墙构件。此过程需要调用的数据接口ElementIntersectsElementFilter和Wall.Create(Document document,IList<Curve>profile,bool structural),通过录入重新计算生成的模型线,可以批量创建结构墙或建筑墙。
确定BIM模型梁类型构件与各个施工段空间体的相交情况,基于交点位置将构件切分为多个不相交的子构件。通过RevitAPI的碰撞检测接口获取墙与模型空间体碰撞关系,并获取碰撞的墙体的定位线信息,判定与施工段空间体相交的点位,调用梁构件的打断方法,通过录入构件信息和打断位置信息,即可快速实现梁构件打断。
确定BIM模型板类型构件与各个施工段空间体的相交情况,基于交线位置将构件切分为多个不相交的子构件。
示例性的,参见图9和图10,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柱墙梁板构件分割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IM模型整体分割效果图。其中,图9中的柱墙梁板构件分割结果包括梁分割结果9-a、墙分割结果9-b、板分割结果9-c和柱分割结果9-d。
S205: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
其中,空间归属关系包括BIM模型柱、BIM模型墙、BIM模型梁、BIM模型板、分区空间体、分层空间体和分段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并分别录入各自的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包括:
基于预设的射线法判断各分区空间体包含的楼层空间体集合,并对分区空间体录入子分区集合属性,对楼层空间体录入归属分区属性;
基于射线法判定各施工段空间体所处楼层,并对楼层空间体录入子构件集合属性,对施工段空间体录入归属楼层属性;
基于射线法判定各构件所处施工段空间体信息,并对施工段空间体录入构件集合属性,对构件录入所属施工段属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射线法判断各分区空间体包含的楼层空间体集合,并对分区空间体录入子分区集合属性,对楼层空间体录入归属分区属性。其中,射线法是通过向固定方向发射一条射线,结合交点数量奇偶特征,判定一个点是否在封闭多边形内的方法,将构件与空间体包围关系简化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多边形内部的问题,可快速获得各分区包含楼层的集合。
基于射线法判定各施工段空间体所处楼层,并对楼层空间体录入子构件集合属性,对施工段空间体录入归属楼层属性。例如首先通过RevitAPI的快速过滤方法,快速获取当前楼层的施工段空间体,然后获取施工段空间体的定位坐标,通过射线法判定各分区下指定楼层的施工段空间体集合。
基于射线法判定各构件所处施工段空间体信息,并对施工段空间体录入构件集合属性,对构件录入所属施工段属性。例如,首先通过RevitAPI的快速过滤器,获取与施工段空间体相交和内部的构件,再获取构件的定位点信息,利用射线法判断构件与施工段的准确归属关系。
本申请通过二维图形呈现的分区分段信息来对建筑主体结构BIM模型中的梁、板、柱、墙进行切割,并利用检验批划分规则,实现现场采集的质量数据信息与BIM模型中对应的分区分段构件关联,以实现质量信息的在BIM模型中的精准匹配,辅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S206:将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其中,树形目录导航树以半结构化文档进行离线储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包括:
创建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树形数据结构;
获取模型空间体的空间位置属性,并对空间位置属性赋值;
基于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树形数据结构和空间位置属性,生成树形目录导航树。
具体地,创建分区、分层、分段、构件的树形数据结构;定义树形数据结构,首先第一层定义为施工分区,对应储存分区空间体,第二层定义为施工楼层,对应储存楼层空间体,第三层定义为施工段,对应储存施工段空间体,第四层定义为构件,对应柱、墙、梁、板;读取模型空间体的空间位置属性,并对空间位置属性赋值;通过RevitAPI快速过滤器快速获取各空间体和构件的空间属性信息,遍历分区空间体,将分区空间体对应的模型ID赋值给第一层施工分区,通过子构件集合逐级赋值给目录树二、三、四层级数据,最终形成完整的树形目录导航树,即构件索引树。
进一步地,通过可视化控件在模型窗口展示树形目录导航树的数据管理层级;通过WPF读取树形目录导航树的树形数据结构,在BIM模型窗口通过可视化空间展示空间管理数据,如图11所示的目录索引树示意图。
进一步地,将分区、分层、分段、构件四层级树形数据结构存储为半JSON文档;将JSON文档保存至BIM模型扩展储存;调用RevitPI的SchemaBuilder方法,可将自定义数据以扩展文档的方式集成到Revit模型;将JSON文档保存桌面txt文件;将JSON文档上传至云端模型管理服务器。
本申请通过根据构件空间归属关系创建目录树索引数据,实现BIM模型在桌面端和云端质量管理平台的模型构件的分区、分层、分段、房间、构件的多层级管理,可以避免云端质量管理系统数模交互过程中对构件的空间归属关系重复判定的算力占用问题。
S207:基于预设的施工阶段空间组织的要求和树形目录导航树,导出目标施工BIM模型。
导出满足施工阶段空间组织的要求的目标施工BIM模型。Revit文档通过直接将模型文档另存,即可获取满足施工阶段空间组织要求的目标施工BIM模型,并且通过解析扩展储存或读取本地端、服务器端模型管理JSON文件,可以快速实现分区、分层、分段、构件四层级的模型管理。
通过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获取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在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将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其中,树形目录导航树以半结构化文档进行离线储存,基于预设的施工阶段空间组织的要求和树形目录导航树,导出目标施工BIM模型,即针对施工现场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有效解决施工现场数据碎片化的问题,实现现场采集的质量数据与对应BIM施工区段的关联,能够高效地管理现场施工质量数据,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进一步参考图12,作为对上述图2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装置还包括:模型集成模块121、方案获取模块122、空间划分模块123、构件切分模块124、空间归属模块125、目录导航模块126以及模型导出模块127。其中,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装置包括:
模型集成模块121,用于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
方案获取模块122,用于获取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
空间划分模块123,用于在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
构件切分模块124,用于基于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
空间归属模块125,用于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
目录导航模块126,用于将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其中,树形目录导航树以半结构化文档进行离线储存;
模型导出模块127,用于基于预设的施工阶段空间组织的要求和树形目录导航树,导出目标施工BIM模型。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计算机设备。具体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实施例计算机设备基本结构框图。
所述计算机设备13包括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存储器131、处理器132、网络接口133。需要指出的是,图中仅示出了具有组件131-133的计算机设备13,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其中,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的计算机设备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其硬件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设备等。
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与用户通过键盘、鼠标、遥控器、触摸板或声控设备等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所述存储器13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31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13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13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31也可以是所述计算机设备13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13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所述存储器13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计算机设备13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3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所述计算机设备13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所述存储器13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所述处理器1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132通常用于控制所述计算机设备13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32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13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所述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的程序代码。
所述网络接口133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133通常用于在所述计算机设备13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实施方式,即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程序,所述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的步骤。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
获取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
在所述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所述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
基于所述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所述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
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所述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
将所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其中,所述树形目录导航树以半结构化文档进行离线储存;
基于预设的施工阶段空间组织的要求和所述树形目录导航树,导出目标施工BIM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建筑模型和所述结构模型分别与所述BIM集成模型的相对位置信息,将所述建筑模型和结构模型加载到所述BIM集成模型;
将所述BIM集成模型中的建筑BIM模型和结构BIM模型执行碰撞检测,得到碰撞结果;
根据所述碰撞结果和预设的设计图纸信息调整所述BIM集成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包括:
基于预设的项目施工空间管理方案,绘制分割方案二维图纸;
将所述分割方案二维图纸和所述BIM模型空间中的各个楼层的轴线位置进行对齐;
基于对齐后的轴线位置对应的所述分割二维图纸,创建空间分割模型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空间体包括施工段空间体、楼层空间体和分区空间体,所述在所述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所述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分割模型线的位置信息和预设的楼层高度创建施工段空间体;
基于布尔运算方式计算所述施工段空间体的各空间体,并得到楼层空间体;
基于所述布尔运算方式计算各施工区域的所述楼层空间体,并得到分区空间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包括多个子构件,所述基于所述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所述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包括:
确定所述BIM集成模型的构件类型分别与所述楼层空间体和所述施工段空间体的交点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交点位置信息将所述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得到多个子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所述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包括:
基于预设的射线法判断各所述分区空间体包含的楼层空间体集合,并对所述分区空间体录入子分区集合属性,对楼层空间体录入归属分区属性;
基于所述射线法判定各所述施工段空间体所处楼层,并对楼层空间体录入子构件集合属性,对所述施工段空间体录入归属楼层属性;
基于所述射线法判定各构件所处施工段空间体信息,并对施工段空间体录入构件集合属性,对构件录入所属施工段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包括:
创建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树形数据结构;
获取模型空间体的空间位置属性,并对空间位置属性赋值;
基于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树形数据结构和空间位置属性,生成树形目录导航树。
8.一种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IM模型创建装置,包括:
模型集成模块,用于将获取的上游深化设计模型对应的建筑模型、结构模型集成到同一BIM集成模型;
方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项目施工管理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
空间划分模块,用于在所述BIM集成模型内,基于所述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创建分区、分层和分段的模型空间体;
构件切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施工阶段的BIM模型空间划分方案,将所述BIM集成模型的构件进行切分;
空间归属模块,用于基于切分后的BIM集成模型的构件与所述模型空间体的空间归属关系,得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
目录导航模块,用于将所述构件空间归属属性信息按照分区、分层、分段和构件的顺序形成树形目录导航树;其中,所述树形目录导航树以半结构化文档进行离线储存;
模型导出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施工阶段空间组织的要求和所述树形目录导航树,导出目标施工BIM模型。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敏感信息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311795450.XA 2023-12-23 2023-12-23 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77442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5450.XA CN117744224A (zh) 2023-12-23 2023-12-23 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5450.XA CN117744224A (zh) 2023-12-23 2023-12-23 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44224A true CN117744224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9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95450.XA Pending CN117744224A (zh) 2023-12-23 2023-12-23 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442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74045A1 (en)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based intelligent drafting method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US20200057826A1 (e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building options configurator
CN109858138B (zh) 基于bim的房间装修构件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US11328102B2 (en) Digital design tools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Zhu et al. A new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3D buildings from 2D vector floor plan
US1122238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and generating a building report
Staub-French et al. Linear scheduling and 4D visualization
US8160841B2 (en) Bridge information modeling
Patlakas et al. Automatic code compliance with multi-dimensional data fitting in a BIM context
Aouad et al. nD modelling–a driver or enabler for construction improvement
US11263372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details to a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model, a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a server therefore
CN112784340A (zh) 施工bim模型的转换方法及转换装置
Sherif et al. Automated BIM-based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st optimization model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Jiang et al. Semantic enrichment for BIM: Enabl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Temel et al. Investigation of IFC file format for BIM based automated code compliance checking
US1128181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programmatic designs of structures
Ignatova et al. Parametric geometric modeling in construction planning using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Su et al. Enabling construction 4D topological analysis for effective construction planning
JP6173885B2 (ja) 工程計画支援装置及び工程計画支援方法
CN117744224A (zh) 基于施工信息管理的bim模型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00527B (zh)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结构梁钢筋信息生成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475878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生成地库防撞板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819886A (zh) 仿古建筑项目的构件跟踪方法和装置
Nizam et al. A review of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 (IFC) based data exchange model
US11893664B2 (en) Connecting overlapping line segments in a two-dimensional vie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