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9394A - 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9394A
CN117739394A CN202311760124.5A CN202311760124A CN117739394A CN 117739394 A CN117739394 A CN 117739394A CN 202311760124 A CN202311760124 A CN 202311760124A CN 117739394 A CN117739394 A CN 117739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eater
heat
stag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601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荣堂
万凯迪
王龙军
齐中阳
李佳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of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of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of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of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7601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39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39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9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热电联产机组、吸收式热泵、电热泵、尖峰加热器、尖峰储热罐、高中低温储热罐、辅热器以及各类管道阀门等;在采暖季储能阶段,采用吸收式热泵、合适参数的汽轮机抽汽和电热泵依次梯级加热低温储热罐的冷水,并分别采用尖峰、高温、中温储热罐储存,实现机组深度降负荷的目的,同时充分回收冷凝器余热;在采暖季释能阶段,采用中温储热罐对外供热,热电联产机组工作在纯凝工况,同时尖峰储热罐和高温储热罐热水辅助加热汽轮机凝结水,从而提高系统发电量。本发明实现吸收式热泵、电热泵、分级热储能、热电联产机组的高效集成,系统能效水平与调峰能力明显提高。

Description

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联产、电站调峰和多级热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反调峰特性,给电网调峰带来巨大挑战。目前我国火电产能过剩,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低,未来数年火电机组持续低负荷运行或深度调峰运行会成为一种常态。热电联产机组在火力发电中的比重大、容量高,是我国北方地区火力发电厂的主要形式。提高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是高效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技术。目前常规的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电锅炉、旁通主汽等调峰方式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为了提高机组热高峰期的供热能力,将进一步降低机组的综合能效水平。
(2)现有的热电联产调峰系统存在参数调节不够灵活,热源蒸汽选择不够灵活,热电高峰期电出力有限,常规的机组调峰技术面临能源利用效率低,调峰深度小等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包括热电联产机组、吸收式热泵、电热泵、尖峰加热器、尖峰储热罐、高中低温储热罐、辅热器以及各类管道阀门等。在采暖季储能阶段,采用吸收式热泵、合适参数的汽轮机抽汽和电热泵依次梯级加热低温储热罐的冷水,并分别采用尖峰、高温、中温储热罐储存,实现机组深度降负荷的目的,同时充分回收冷凝器余热。在采暖季释能阶段,采用中温储热罐对外供热,热电联产机组工作在纯凝工况,同时尖峰储热罐和高温储热罐热水辅助加热汽轮机凝结水,从而提高系统发电量。本发明实现吸收式热泵、电热泵、分级热储能、热电联产机组的高效集成,系统能效水平与调峰能力明显提高。本发明实现了热电联产系统高峰-低谷(储能-释能)时段工作模式的灵活快速切换,调峰过程实现了能源梯级有序利用,其能源利用效率高,调峰深度大,参数调节灵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锅炉101主蒸汽侧、汽轮机高压缸102、锅炉101再热蒸汽侧、汽轮机中压缸103、汽轮机低压缸104、凝汽器105壳侧、凝结水泵115、凝结水阀门甲306、第七级加热器106管侧、第六级加热器107管侧、凝结水阀门乙304、第五级加热器108管侧、第四级加热器109管侧、除氧器110、给水泵116、给水阀门甲330、第二级加热器111管侧、第一级加热器112管侧、锅炉101给水侧;汽轮机高压缸102排汽管道通过第一级回热抽汽管道与第一级加热器112壳侧相连通;汽轮机中压缸103压力依次降低的第二级抽汽、第三级抽汽管道分别与第二级加热器111壳侧、除氧器110相连通;汽轮机低压缸104压力依次降低的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级、第七级抽汽管道分别与第四级加热器109壳侧、第五级加热器108壳侧、第六级加热器107壳侧、第七级加热器106壳侧相连通;第一级加热器112壳侧出口通过疏水管道依次连通第二级加热器111壳侧和除氧器110;第四级加热器109壳侧出口通过疏水管道依次连通第五级加热器108壳侧、第六级加热器107壳侧、第七级加热器106壳侧、凝汽器105壳侧;凝汽器105管侧与冷却塔114相连通;汽轮机高压缸102通过机械轴与汽轮机中压缸103、汽轮机低压缸104和发电机113相连接;锅炉101主蒸汽侧出口、再热蒸汽侧出口以及再热蒸汽侧入口管道分别通过抽气阀门乙302、抽汽阀门甲301和抽汽阀门丙303与抽汽管道连通,抽汽管道分别通过调控阀门甲318、调控阀门乙319与尖峰加热器204热流体侧、吸收式热泵205发生器相连通,尖峰加热器204热流体侧出口和吸收式热泵205发生器出口均与除氧器110相连通;高温储热罐201依次与变频水泵甲323、高温阀门328、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调控阀门丙316、调控阀门丁315、调控阀门戊314、变频水泵丙313和中温储热罐202相连通;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出口依次连通调控阀门癸317、辅热器甲206热流体侧、辅热器乙207热流体侧、变频水泵乙322和低温储热罐203;调控阀门丁315与调控阀门戊314之间的管道依次连通调控阀门庚310、热用户208、变频水泵乙322和低温储热罐203;调控阀门丁315与调控阀门戊314之间的管道还依次连通调控阀门己309、变频水泵丁311、辅热器甲206热流体侧出口;低温储热罐203依次连通变频水泵乙322、调控阀门辛320、吸收式热泵205吸收器、吸收式热泵205冷凝器;调控阀门丙316与调控阀门丁315之间的管道与吸收式热泵205冷凝器出口相连通;冷却塔114出口管道依次通过冷却阀门308、吸收式热泵205蒸发器与冷却塔114入口管道相连通;凝结水泵115出口管道依次与凝结水阀门丙307、辅热器乙207冷流体侧、辅热器甲206冷流体侧、除氧器110相连通;第六级加热器107管侧出口依次连通凝结水阀门丁305、变频水泵戊312、辅热器乙207冷流体侧出口管道;吸收式热泵205冷凝器出口管道还依次连通调控阀门壬321、电热泵209蒸发器、变频水泵乙322和低温储热罐203;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出口管道还依次连通电热泵209冷凝器、电热泵阀门324、变频水泵己326、尖峰储热罐210;尖峰储热罐210依次连通变频水泵己326、尖峰阀门327、辅热器丙211热流体侧和辅热器甲206热流体侧;给水泵116出口管道还依次连通给水阀门乙329、辅热器丙211冷流体侧、第一级加热器112管侧出口管道;发电机113通过电路依次连通电热泵开关325和电热泵209。
所述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采暖季储能阶段即电力低谷期按照以下方式运行:吸收式热泵205、电热泵209和尖峰加热器204工作,而辅热器甲206、辅热器乙207和辅热器丙211不工作;关闭调控阀门癸317、调控阀门己309、凝结水阀门丁305、凝结水阀门丙307、变频水泵丁311、变频水泵戊312、尖峰阀门327、给水阀门乙329;根据热负荷等级和电力低谷期发电需求仅打开并且调节抽汽阀门甲301、抽气阀门乙302和抽汽阀门丙303其中之一,根据用户热负荷调节调控阀门庚310的开度,使得流过热用户208的热水流量满足用户热需求;调节变频水泵丙313和调控阀门戊314使得流经调控阀门丁315多余中温热水流入中温储热罐202中存储;根据储能时间调节变频水泵乙322和调控阀门辛320使得低温储热罐203中储存的冷水能够在储能时间内全部释放;根据储能释能整个往返周期总热负荷调节调控阀门丁315和调控阀门丙316的开度使得中温储热罐202储存的中温水满足释能阶段用户热负荷需求;调节调控阀门甲318和调控阀门乙319的开度使得尖峰加热器204热流体出口温度和吸收式热泵205发生器驱动流体出口温度一致;调节冷却阀门308的开度,使得流入吸收式热泵205蒸发器冷媒水流量满足需求;闭合电热泵开关325并调节其档位,同时调节调控阀门壬321和电热泵阀门324的开度,使得系统整体发电量满足电力低谷期的压负荷需求,调节变频水泵己326的流向和流量,使得经过电热泵209冷凝器的工质全部流向尖峰储热罐210储存;根据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流量调节变频水泵甲323的流速流量和高温阀门328开度,使得流经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剩余工质全部在高温储热罐201存储。
所述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采暖季释能阶段即电力高峰期按照以下方式运行:吸收式热泵205、电热泵209和尖峰加热器204不工作,而辅热器甲206、辅热器乙207和辅热器丙211工作;关闭抽汽阀门甲301、抽气阀门乙302、抽汽阀门丙303、调控阀门辛320、调控阀门丁315、调控阀门丙316和冷却阀门308、调控阀门壬321、电热泵阀门324,断开电热泵开关325;打开调控阀门癸317、调控阀门己309、尖峰阀门327;调节变频水泵己326的流向和流量,调节尖峰阀门327,使尖峰储热罐210中的工质流向辅热器丙211的热流体侧,同时调节给水阀门乙329和给水阀门甲330,使得辅热器丙211冷流体侧出口工质的温度与第一级加热器112管侧出口的流体温度一致;调节凝结水阀门丁305、凝结水阀门丙307、凝结水阀门乙304和凝结水阀门甲306的开度,调节调控阀门己309的开度,调节调节变频水泵丁311和变频水泵戊312的流向与流量,使得:辅热器乙207热流体出口温度与热用户208出口工质温度一致,辅热器甲206、辅热器乙207的冷流体出口温度分别与第四级加热器109管侧、第六级加热器107管侧的出口工质温度一致,系统发电量满足外部电负荷需求;调节变频水泵甲323的流向和流量,调节高温阀门328的开度,使得高温储热罐201中的高温水流出并且流量与调控阀门癸317的开度相匹配;调节调控阀门戊314和调控阀门庚310的开度,使得系统供热量满足热用户208的需求;调节变频水泵丙313的流向和流量,使得中温储热罐202中的中温水流出并且流量与调控阀门戊314的开度相匹配;调节变频水泵乙322的流向和流量,使其所在管路的冷水流入低温储热罐203中存储。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热网回水采用吸收式热泵、汽轮机合适参数的抽汽、电热泵梯级加热实现了能量梯级有序利用。
(2)采用多级储热罐实现热能按品位分别回收与存储,采用吸收式热泵预热热网回水充分实现了余热回收利用,提高了系统能效水平。
(3)通过储热系统与热电机组热、电能流之间互补互换,并采用吸收式热泵、电热泵实现高品位热增值,实现了热电联产机组采暖季能效水平与运行灵活性提升。
(4)本发明通过运行方法与系统构型的合理匹配,提高了采暖季热电联产系统高峰-低谷时段工作模式的灵活切换速度,调峰深度大,参数调节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实现分级热储能技术、吸收式热泵技术、电热泵技术与热电联产机组的高效灵活耦合,本发明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锅炉101主蒸汽侧、汽轮机高压缸102、锅炉101再热蒸汽侧、汽轮机中压缸103、汽轮机低压缸104、凝汽器105壳侧、凝结水泵115、凝结水阀门甲306、第七级加热器106管侧、第六级加热器107管侧、凝结水阀门乙304、第五级加热器108管侧、第四级加热器109管侧、除氧器110、给水泵116、给水阀门甲330、第二级加热器111管侧、第一级加热器112管侧、锅炉101给水侧;汽轮机高压缸102排汽管道通过第一级回热抽汽管道与第一级加热器112壳侧相连通;汽轮机中压缸103压力依次降低的第二级抽汽、第三级抽汽管道分别与第二级加热器111壳侧、除氧器110相连通;汽轮机低压缸104压力依次降低的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级、第七级抽汽管道分别与第四级加热器109壳侧、第五级加热器108壳侧、第六级加热器107壳侧、第七级加热器106壳侧相连通;第一级加热器112壳侧出口通过疏水管道依次连通第二级加热器111壳侧和除氧器110;第四级加热器109壳侧出口通过疏水管道依次连通第五级加热器108壳侧、第六级加热器107壳侧、第七级加热器106壳侧、凝汽器105壳侧;凝汽器105管侧与冷却塔114相连通;汽轮机高压缸102通过机械轴与汽轮机中压缸103、汽轮机低压缸104和发电机113相连接;锅炉101主蒸汽侧出口、再热蒸汽侧出口以及再热蒸汽侧入口管道分别通过抽气阀门乙302、抽汽阀门甲301和抽汽阀门丙303与抽汽管道连通,抽汽管道分别通过调控阀门甲318、调控阀门乙319与尖峰加热器204热流体侧、吸收式热泵205发生器相连通,尖峰加热器204热流体侧出口和吸收式热泵205发生器出口均与除氧器110相连通;高温储热罐201依次与变频水泵甲323、高温阀门328、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调控阀门丙316、调控阀门丁315、调控阀门戊314、变频水泵丙313和中温储热罐202相连通;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出口依次连通调控阀门癸317、辅热器甲206热流体侧、辅热器乙207热流体侧、变频水泵乙322和低温储热罐203;调控阀门丁315与调控阀门戊314之间的管道依次连通调控阀门庚310、热用户208、变频水泵乙322和低温储热罐203;调控阀门丁315与调控阀门戊314之间的管道还依次连通调控阀门己309、变频水泵丁311、辅热器甲206热流体侧出口;低温储热罐203依次连通变频水泵乙322、调控阀门辛320、吸收式热泵205吸收器、吸收式热泵205冷凝器;调控阀门丙316与调控阀门丁315之间的管道与吸收式热泵205冷凝器出口相连通;冷却塔114出口管道依次通过冷却阀门308、吸收式热泵205蒸发器与冷却塔114入口管道相连通;凝结水泵115出口管道依次与凝结水阀门丙307、辅热器乙207冷流体侧、辅热器甲206冷流体侧、除氧器110相连通;第六级加热器107管侧出口依次连通凝结水阀门丁305、变频水泵戊312、辅热器乙207冷流体侧出口管道;吸收式热泵205冷凝器出口管道还依次连通调控阀门壬321、电热泵209蒸发器、变频水泵乙322和低温储热罐203;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出口管道还依次连通电热泵209冷凝器、电热泵阀门324、变频水泵己326、尖峰储热罐210;尖峰储热罐210依次连通变频水泵己326、尖峰阀门327、辅热器丙211热流体侧和辅热器甲206热流体侧;给水泵116出口管道还依次连通给水阀门乙329、辅热器丙211冷流体侧、第一级加热器112管侧出口管道;发电机113通过电路依次连通电热泵开关325和电热泵209。根据以上发明的系统构型,可以通过吸收式热泵、尖峰加热器和电热泵梯级加热热网回水,从而实现系统能量梯级有序利用。
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发所述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的经济性与灵活性潜力,该系统采暖季储能阶段即电力低谷期按照以下方式运行:吸收式热泵205、电热泵209和尖峰加热器204工作,而辅热器甲206、辅热器乙207和辅热器丙211不工作。关闭调控阀门癸317、调控阀门己309、凝结水阀门丁305、凝结水阀门丙307、变频水泵丁311、变频水泵戊312、尖峰阀门327、给水阀门乙329,使得辅热器甲206、辅热器乙207和辅热器丙211所在管路不流通,即辅热器甲206、辅热器乙207和辅热器丙211不工作。根据热负荷等级和电力低谷期发电需求仅打开并且调节抽汽阀门甲301、抽气阀门乙302和抽汽阀门丙303其中之一,保证抽汽热源压力稳定并且匹配系统所需抽汽温度。根据用户热负荷调节调控阀门庚310的开度,使得流过热用户208的热水流量满足用户热需求;调节变频水泵丙313和调控阀门戊314使得流经调控阀门丁315多余中温热水流入中温储热罐202中存储,从而保证系统在释能阶段能够有足量的中温热源来调节供热量与辅助加热凝结水的比例,实现系统在外界热负荷与电负荷变工况条件下可以更加灵活高效的运行与切换;根据储能时间调节变频水泵乙322和调控阀门辛320使得低温储热罐203中储存的冷水能够在储能时间内全部释放,从而保证系统在整个储能时间内可以完成低温储热罐203内所有存水的加热;根据储能释能整个往返周期总热负荷调节调控阀门丁315和调控阀门丙316的开度使得中温储热罐202储存的中温水满足释能阶段用户热负荷需求,从而达到系统热、电能流调控的深度解耦目的;调节调控阀门甲318和调控阀门乙319的开度使得尖峰加热器204热流体出口温度和吸收式热泵205发生器驱动流体出口温度一致,从而减小两股流体混合过程中的损失;调节冷却阀门308的开度,使得流入吸收式热泵205蒸发器冷媒水流量满足需求,从而回收冷凝器105的部分低品位余热;闭合电热泵开关325并调节其档位,同时调节调控阀门壬321和电热泵阀门324的开度,使得系统整体发电量满足电力低谷期的压负荷需求,调节变频水泵己326的流向和流量,使得经过电热泵209冷凝器的工质全部流向尖峰储热罐210储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在释能阶段即电力高峰期辅助加热给水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系统在电力高峰期的发电量;根据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流量调节变频水泵甲323的流速流量和高温阀门328开度,使得流经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剩余工质全部在高温储热罐201存储。通过以上运行方式,可以保证系统在储能阶段完成对外供热任务的同时,合理高效的实现不同能级热能的存储,为释能阶段提高电力输出做准备。
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发所述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的经济性与灵活性潜力,该系统采暖季释能阶段即电力高峰期按照以下方式运行:吸收式热泵205、电热泵209和尖峰加热器204不工作,而辅热器甲206、辅热器乙207和辅热器丙211工作。关闭抽汽阀门甲301、抽气阀门乙302、抽汽阀门丙303、调控阀门辛320、调控阀门丁315、调控阀门丙316和冷却阀门308、调控阀门壬321、电热泵阀门324,断开电热泵开关325,从而使得吸收式热泵205、尖峰加热器204、电热泵209所在管路不通流,切断三者的工作;打开调控阀门癸317、调控阀门己309、尖峰阀门327;调节变频水泵己326的流向和流量,调节尖峰阀门327,使尖峰储热罐210中的工质流向辅热器丙211的热流体侧,同时调节给水阀门乙329和给水阀门甲330,使得辅热器丙211冷流体侧出口工质的温度与第一级加热器112管侧出口的流体温度一致从而保证混合过程损失最小;调节凝结水阀门丁305、凝结水阀门丙307、凝结水阀门乙304和凝结水阀门甲306的开度,调节调控阀门己309的开度,调节调节变频水泵丁311和变频水泵戊312的流向与流量,使得:辅热器乙207热流体出口温度与热用户208出口工质温度一致从而保证混合过程/>损失最小,辅热器甲206、辅热器乙207的冷流体出口温度分别与第四级加热器109管侧、第六级加热器107管侧的出口工质温度一致,从而保证凝结水外部加热过程对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经济性提高最大,安全性最高,系统发电量满足外部电负荷需求;调节变频水泵甲323的流向和流量,调节高温阀门328的开度,使得高温储热罐201中的高温水流出并且流量与调控阀门癸317的开度相匹配,从而保证管路的安全性与系统经济性;调节调控阀门戊314和调控阀门庚310的开度,使得系统供热量满足热用户208的需求;调节变频水泵丙313的流向和流量,使得中温储热罐202中的中温水流出并且流量与调控阀门戊314的开度相匹配,从而保证管路的安全性与系统经济性;调节变频水泵乙322的流向和流量,使其所在管路的冷水流入低温储热罐203中存储。通过运行方法与系统构型的合理匹配,本发明可以实现采暖季热电联产机组高峰-低谷时段工作模式的灵活高效切换,调峰深度大,参数调节灵活。/>

Claims (3)

1.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通的锅炉(101)主蒸汽侧、汽轮机高压缸(102)、锅炉(101)再热蒸汽侧、汽轮机中压缸(103)、汽轮机低压缸(104)、凝汽器(105)壳侧、凝结水泵(115)、凝结水阀门甲(306)、第七级加热器(106)管侧、第六级加热器(107)管侧、凝结水阀门乙(304)、第五级加热器(108)管侧、第四级加热器(109)管侧、除氧器(110)、给水泵(116)、给水阀门甲(330)、第二级加热器(111)管侧、第一级加热器(112)管侧、锅炉(101)给水侧;汽轮机高压缸(102)排汽管道通过第一级回热抽汽管道与第一级加热器(112)壳侧相连通;汽轮机中压缸(103)压力依次降低的第二级抽汽、第三级抽汽管道分别与第二级加热器(111)壳侧、除氧器(110)相连通;汽轮机低压缸(104)压力依次降低的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级、第七级抽汽管道分别与第四级加热器(109)壳侧、第五级加热器(108)壳侧、第六级加热器(107)壳侧、第七级加热器(106)壳侧相连通;第一级加热器(112)壳侧出口通过疏水管道依次连通第二级加热器(111)壳侧和除氧器(110);第四级加热器(109)壳侧出口通过疏水管道依次连通第五级加热器(108)壳侧、第六级加热器(107)壳侧、第七级加热器(106)壳侧、凝汽器(105)壳侧;凝汽器(105)管侧与冷却塔(114)相连通;汽轮机高压缸(102)通过机械轴与汽轮机中压缸(103)、汽轮机低压缸(104)和发电机(113)相连接;锅炉(101)主蒸汽侧出口、再热蒸汽侧出口以及再热蒸汽侧入口管道分别通过抽气阀门乙(302)、抽汽阀门甲(301)和抽汽阀门丙(303)与抽汽管道连通,抽汽管道分别通过调控阀门甲(318)、调控阀门乙(319)与尖峰加热器(204)热流体侧、吸收式热泵(205)发生器相连通,尖峰加热器(204)热流体侧出口和吸收式热泵(205)发生器出口均与除氧器(110)相连通;高温储热罐(201)依次与变频水泵甲(323)、高温阀门(328)、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调控阀门丙(316)、调控阀门丁(315)、调控阀门戊(314)、变频水泵丙(313)和中温储热罐(202)相连通;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出口依次连通调控阀门癸(317)、辅热器甲(206)热流体侧、辅热器乙(207)热流体侧、变频水泵乙(322)和低温储热罐(203);调控阀门丁(315)与调控阀门戊(314)之间的管道依次连通调控阀门庚(310)、热用户(208)、变频水泵乙(322)和低温储热罐(203);调控阀门丁(315)与调控阀门戊(314)之间的管道还依次连通调控阀门己(309)、变频水泵丁(311)、辅热器甲(206)热流体侧出口;低温储热罐(203)依次连通变频水泵乙(322)、调控阀门辛(320)、吸收式热泵(205)吸收器、吸收式热泵(205)冷凝器;调控阀门丙(316)与调控阀门丁(315)之间的管道与吸收式热泵(205)冷凝器出口相连通;冷却塔(114)出口管道依次通过冷却阀门(308)、吸收式热泵(205)蒸发器与冷却塔(114)入口管道相连通;凝结水泵(115)出口管道依次与凝结水阀门丙(307)、辅热器乙(207)冷流体侧、辅热器甲(206)冷流体侧、除氧器(110)相连通;第六级加热器(107)管侧出口依次连通凝结水阀门丁(305)、变频水泵戊(312)、辅热器乙(207)冷流体侧出口管道;吸收式热泵(205)冷凝器出口管道还依次连通调控阀门壬(321)、电热泵(209)蒸发器、变频水泵乙(322)和低温储热罐(203);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出口管道还依次连通电热泵(209)冷凝器、电热泵阀门(324)、变频水泵己(326)、尖峰储热罐(210);尖峰储热罐(210)依次连通变频水泵己(326)、尖峰阀门(327)、辅热器丙(211)热流体侧和辅热器甲(206)热流体侧;给水泵(116)出口管道还依次连通给水阀门乙(329)、辅热器丙(211)冷流体侧、第一级加热器(112)管侧出口管道;发电机(113)通过电路依次连通电热泵开关(325)和电热泵(209)。
2.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暖季储能阶段即电力低谷期,吸收式热泵(205)、电热泵(209)和尖峰加热器(204)工作,而辅热器甲(206)、辅热器乙(207)和辅热器丙(211)不工作;关闭调控阀门癸(317)、调控阀门己(309)、凝结水阀门丁(305)、凝结水阀门丙(307)、变频水泵丁(311)、变频水泵戊(312)、尖峰阀门(327)、给水阀门乙(329);根据热负荷等级和电力低谷期发电需求仅打开并且调节抽汽阀门甲(301)、抽气阀门乙(302)和抽汽阀门丙(303)其中之一,根据用户热负荷调节调控阀门庚(310)的开度,使得流过热用户(208)的热水流量满足用户热需求;调节变频水泵丙(313)和调控阀门戊(314)使得流经调控阀门丁(315)多余中温热水流入中温储热罐(202)中存储;根据储能时间调节变频水泵乙(322)和调控阀门辛(320)使得低温储热罐(203)中储存的冷水能够在储能时间内全部释放;根据储能释能整个往返周期总热负荷调节调控阀门丁(315)和调控阀门丙(316)的开度使得中温储热罐(202)储存的中温水满足释能阶段用户热负荷需求;调节调控阀门甲(318)和调控阀门乙(319)的开度使得尖峰加热器(204)热流体出口温度和吸收式热泵(205)发生器驱动流体出口温度一致;调节冷却阀门(308)的开度,使得流入吸收式热泵(205)蒸发器冷媒水流量满足需求;闭合电热泵开关(325)并调节其档位,同时调节调控阀门壬(321)和电热泵阀门(324)的开度,使得系统整体发电量满足电力低谷期的压负荷需求,调节变频水泵己(326)的流向和流量,使得经过电热泵(209)冷凝器的工质全部流向尖峰储热罐(210)储存;根据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流量调节变频水泵甲(323)的流速流量和高温阀门(328)开度,使得流经尖峰加热器(204)冷流体侧剩余工质全部在高温储热罐(201)存储。
3.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暖季释能阶段即电力高峰期,吸收式热泵(205)、电热泵(209)和尖峰加热器(204)不工作,而辅热器甲(206)、辅热器乙(207)和辅热器丙(211)工作;关闭抽汽阀门甲(301)、抽气阀门乙(302)、抽汽阀门丙(303)、调控阀门辛(320)、调控阀门丁(315)、调控阀门丙(316)、冷却阀门(308)、调控阀门壬(321)、电热泵阀门(324),断开电热泵开关(325);打开调控阀门癸(317)、调控阀门己(309)、尖峰阀门(327);调节变频水泵己(326)的流向和流量,调节尖峰阀门(327),使尖峰储热罐(210)中的工质流向辅热器丙(211)的热流体侧,同时调节给水阀门乙(329)和给水阀门甲(330),使得辅热器丙(211)冷流体侧出口工质的温度与第一级加热器(112)管侧出口的流体温度一致;调节凝结水阀门丁(305)、凝结水阀门丙(307)、凝结水阀门乙(304)和凝结水阀门甲(306)的开度,调节调控阀门己(309)的开度,调节调节变频水泵丁(311)和变频水泵戊(312)的流向与流量,使得:辅热器乙(207)热流体出口温度与热用户(208)出口工质温度一致,辅热器甲(206)、辅热器乙(207)的冷流体出口温度分别与第四级加热器(109)管侧、第六级加热器(107)管侧的出口工质温度一致,系统发电量满足外部电负荷需求;调节变频水泵甲(323)的流向和流量,调节高温阀门(328)的开度,使得高温储热罐(201)中的高温水流出并且流量与调控阀门癸(317)的开度相匹配;调节调控阀门戊(314)和调控阀门庚(310)的开度,使得系统供热量满足热用户(208)的需求;调节变频水泵丙(313)的流向和流量,使得中温储热罐(202)中的中温水流出并且流量与调控阀门戊(314)的开度相匹配;调节变频水泵乙(322)的流向和流量,使其所在管路的冷水流入低温储热罐(203)中存储。
CN202311760124.5A 2023-12-19 2023-12-19 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Pending CN117739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0124.5A CN117739394A (zh) 2023-12-19 2023-12-19 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60124.5A CN117739394A (zh) 2023-12-19 2023-12-19 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9394A true CN117739394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5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60124.5A Pending CN117739394A (zh) 2023-12-19 2023-12-19 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93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9835B (zh) 基于吸收式热泵和蓄热设备的热电解耦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8005741B (zh) 一种提高凝抽背供热安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02418954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实现热水供应和发电的热能综合利用装置
CN106958963A (zh)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及溴化锂制冷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产系统
CN108361797B (zh) 一种高温蓄热型电力调峰热电联产余热回收装置及方法
CN205297661U (zh) 一种带回热器的余热发电系统
Fu et al. A district heating system based on absorption heat exchange with CHP systems
CN102235332A (zh) 太阳能光热汽液两相流热膨胀发电系统
CN205840930U (zh) 一种高背压小汽机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209877073U (zh) 一种螺杆膨胀机与热泵综合应用的供暖装置
CN109763869B (zh) 一种用于联合循环能量梯级利用的蓄热耦合抽汽集成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6557094A (zh) 一种集成压缩空气储能的热电协同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4233421B (zh) 一种集成蒸汽喷射器的热电协同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7382910U (zh) 一种基于高压引射减温热电解耦的全切缸热电联产系统
CN117739394A (zh) 集成多级热储能与热泵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7537331A (zh) 一种集成热泵和储能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7685553A (zh) 一种集成热泵和储能梯级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7588734A (zh) 太阳能耦合热泵与储能联动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8967879U (zh) 对间歇性用汽用户长距离工业供汽的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8703575U (zh) 一种针对间歇性用汽用户的长距离工业供汽系统
CN114233419B (zh) 一种集成压缩机组的热电协同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5783076B (zh) 电厂双源双背压多网余废热能供热系统
CN114233420B (zh) 一种耦合压缩机组的热电协同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1503703A (zh) 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方法及热电联产机组
CN218627014U (zh) 一种超临界汽轮机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