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2842A -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2842A
CN117732842A CN202410085387.9A CN202410085387A CN117732842A CN 117732842 A CN117732842 A CN 117732842A CN 202410085387 A CN202410085387 A CN 202410085387A CN 117732842 A CN117732842 A CN 117732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tchen waste
air
barrel
assembly
accommo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853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基恒
马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hengxi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hengxi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hengxi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hengxi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853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328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32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2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内形成容纳空间及供盛纳桶置放的容置部;盖体,其铰接于外壳顶部;盛纳桶用于盛装厨余垃圾,且与盛纳桶底部装设有可旋转地破碎组件;蓄热烘干组件,其包括发热件与吹风系统,所述发热件设于盛纳桶底部或侧部;所述吹风系统的出风口设于盖体且对应所述开口端,用于对加热后厨余垃圾进行吹风烘干;新风过滤组件,其通过一管路连通盖体并对应于所述开口端;所述新风过滤组件用于与所述吹风系统形成循环对流以将所述盛纳桶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以及导入冷却空气对盛纳桶内进行冷却;本发明提供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解决现有家用式厨余垃圾处理器难以破碎柔性厨余垃圾、易堵塞排污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现有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分为厂用的大型厨余垃圾器(一般为市政用)以及家用型厨余垃圾处理器;现有的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一般连接在水槽下方排污管,其内部设置以粉碎、击打为主的部件,而后通过冲洗水将垃圾处理器主体的厨余冲洗,将大部分的厨余垃圾直接从市政的排污管中排出,如此达到排污效果;但这种方式容易出现堵塞市场排污管的问题,因为现有房屋的排污管主要用于排水,故排污管的管径小,粉碎后的厨余垃圾容易沉淀在管壁、管接段或管接位置,日积月累或如此排出厨余垃圾数量增大的情形下,排污管堵塞,有些排污管是预埋在楼体内,导致后续清污难度大;其二,容易产生恶臭气味、滋生细菌与各类害虫,由于现有垃圾处理器与排污管固接,使得垃圾处理器的主体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粘附在边角、刀片上的潮湿残留垃圾容易发酵产生恶臭,尤其是外出或长时间没有注水情形下,其内部的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与害虫;虽然现有的垃圾处理器设有一个橡胶盖,但始终无法防止气味蔓延;不仅如此,现有的厨余垃圾很难被粉碎或切割,诸多厨余垃圾为流体状、带状或具有一定粘附性,在进行粉碎时,一些软体、流体类的块状厨余难以进行粉碎,这些被直接排入工程排污管中,只有一些硬度较高的(如骨头等)厨余垃圾才能被粉碎,这也是排污管时常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一些国家对于厨余垃圾的处理要求严苛以实现环保需求,采用的政策为:对厨余垃圾处理实行收费制(如按称重或体积计费,在一些国家已经执行),若用户不对厨余垃圾进行预处理,减轻重量与体积等,将面临高昂厨余处理费用;
综上,现有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容易造成管道堵塞、滋生臭气与细菌,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易实现且成本低,解决现有家用式厨余垃圾处理器难以破碎柔性厨余垃圾、易堵塞排污管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外壳、盖体、盛纳桶、蓄热烘干组件、破碎组件、新风过滤组件及控制组件;
外壳,其内形成容纳空间及供盛纳桶置放的容置部;所述蓄热烘干组件、破碎组件、新风过滤组件及控制组件分别装设于容纳空间;
盖体,其铰接于外壳顶部,且盖设在盛纳桶的开口端;
盛纳桶,其用于盛装厨余垃圾,且与盛纳桶底部装设有可旋转地破碎组件;
蓄热烘干组件,其包括发热件与吹风系统,所述发热件设于盛纳桶底部或侧部,用于对盛纳桶内的厨余垃圾进行加热;所述吹风系统的出风口设于盖体且对应所述开口端,用于对加热后厨余垃圾进行吹风烘干;
新风过滤组件,其通过一管路连通盖体并对应于所述开口端;所述新风过滤组件用于与所述吹风系统形成循环对流以将所述盛纳桶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以及导入冷却空气对盛纳桶内进行冷却;
控制组件,其分别电连与控制所述蓄热烘干组件、破碎组件、新风过滤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烘干组件还包括导热片,其设于所述盛纳桶底部,且与发热件相接触;所述发热件被配置为发热管,且呈环形布设在盛纳桶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系统包括第一风机、第一导风座及进风通道,所述第一风机设于第一导风座的入口,用于将空气抽入第一导风座;所述第一导风座的出风口与开设在盖体上进风通道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盖体相对外壳盖设或开启,以使所述出风口与进风通道对应连通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组件包括电机及旋转刀座;所述旋转刀座设置在盛纳桶内,并与密封装设盛纳桶底部的旋转体止转配合;所述电机装设于容纳空间,且位于盛纳桶下方,并与所述旋转体止转配合;所述旋转刀座包括底座、均布在底座上的至少三个刀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刀体被配置用于切割厨余垃圾;至少一个刀体被配置用于旋转撞击破碎厨余垃圾,至少一个所述刀体被配置用于刮刷或研磨厨余垃圾。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组件还包括一侧刀座,其可拆卸地装设于盛纳桶的内侧壁,且与所述底座上的三个刀体的旋转轨迹错位;所述侧刀座与各所述刀体形成剪切或破碎。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过滤组件包括第二风机、第二导风座、过滤箱及所述管路;所述第二风机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导风座与过滤箱;所述管路随盖体盖设与所述第二导风座的一端连通,以使所述盛纳桶内气体进入过滤箱内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过滤组件还包括冷凝片组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呈S形绕设,且一端与第二风机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导风座装接并连通;所述冷凝片组布设在连接管外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排液组件,其包括一液位传感器及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装设于外壳,且位于第二风机与过滤箱之间过气空间;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于控制组件,且装设于过气空间内,用于监测冷凝后液体的液位;其中,所述连接管底部还开设有导通过气空间的开口;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过气空间内的液体高度并反馈至控制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盛纳桶包括桶体与提手,所述桶体的内底面上凸设有若干阻力部,其用于阻挡厨余垃圾转动;靠近桶体底部的刀体上开设有避让阻力部的让位槽;所述提手拆卸的装设桶体。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按压件、显示屏、语音播放件及主控板,所述按压件、显示屏、语音播放件、蓄热烘干组件、破碎组件及新风过滤组件分别电连于主控板。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易实现且成本低,解决现有家用式厨余垃圾处理器难以破碎柔性厨余垃圾、易堵塞排污管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打破现有将厨余垃圾直接导入排污管的方式,对厨余垃圾进行预处理,通过蓄热烘干组件对盛纳桶内的潮湿状态下的厨余垃圾先进行加热与烘干,使得潮湿的厨余垃圾具有一定的硬度(风干硬化)后,再旋转的破碎组件对厨余垃圾进行破碎或粉碎,此过程中通过新风过滤组件对处理时产生的气体进行过滤,降低对使用环境的空气污染,待冷却处理完毕后,最终形成的厨余垃圾水分少(重量轻)、体积小的硬化厨余垃圾,再进行倾倒时既满足家庭内的干净卫生(即便是存有残留垃圾,经过加热烘干等工序,不易滋生细菌),同时又满足大环境下对环保的需求,对于一些国家(如韩国等)而言,降低厨余垃圾处理所产生的费用;
(2)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直接进行破碎或粉碎的方式,采用蓄热烘干组件的发热件与盛纳桶底部的导热片接触,对潮湿状态下的厨余垃圾进行加热升温处理,如此能够更为快速的蒸发水分,使得带状、流体状、柔性地厨余垃圾趋于硬化状态,便于后续破碎,同时在破碎过程中不易因随着破碎组件旋转而旋转,出现难以破碎的情形;
(3)本发明所述吹风系统采用第一风机、第一导风座及设置在盖体上的进风通道,在盖体上形成进风通道,如此在盖体相对外壳盖合状态下第一导风座才能与进风通道连通,实现从盛纳桶顶部吹风的同时降低安装进水通道的难度,整个设计十分巧妙且能够防止误操作;
(4)本发明所述破碎组件将旋转刀座可拆卸地装设于盛纳桶内的旋转体,与电机的输出轴间接地配合,给予足够的空间解决密封问题(即旋转体与盛纳桶之间的密封问题),若是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与旋转刀座接触,其密封要求极高,否则水分容易渗透,将盛纳桶取出时又与电机分离,若出现误操作在未处理签提起盛纳桶,厨余垃圾便容易进入容纳空间,本发明通过旋转体设计,即提升密封性、降低密封难度,同时安全可靠性更高;
(5)本发明还设置一侧刀座,该侧刀座沿盛纳桶内侧壁可拆卸的装设,其用于阻挡体积较大的垃圾,再与刀体配合进行切割或破碎,如此破碎后的体积更小,且更容易实现剪切,将一些柔性带状体进行切割,起到很好的破碎、剪切作用;
(6)本发明的新风过滤组件包括第二风机、第二导风座、过滤箱及管路,同样的将管路设计在盖体上,与吹风系统形成对流,吹风系统吹入的空气从管路进入第二导风座、第二风机后进入到过滤箱过滤,使得整个处理过程中排出的气体更干净,不易出现恶臭的情形;同时第二风机能够加速此过程的进行;更重要的是,在破碎完毕后,还能进行冷却处理,即第二风机还具有反向送风功能,将空气经连接管、第二导风座及管路导入至盛纳桶,经连接管的空气通过冷凝片的作用,使得进入的空气变为冷空气,如此能够更为快速的降温的作用;
(7)本发明还设有排液组件,使得空气冷热交替后形成的冷凝水能够顺畅的排出,保持整个处理器的干燥性,降低细菌滋生而产生的臭味,且延长使用寿命;
(8)本发明所述盛纳桶内底面还形成若干阻力部,加大内底面的厨余垃圾在破碎时的阻力,提升破碎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盖体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3为本发明所述盖体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4为本发明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装置中盖体开启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盛纳桶与破碎组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蓄热烘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新风过滤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控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见图1-8,本发明所述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用于对厨余垃圾进行粉碎,使其降低重量与体积,便于后续的收集与处理,尤其是一些对厨余垃圾进行收费的国家,可节省垃圾处理费;
本发明中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盖体2、盛纳桶3、蓄热烘干组件4、破碎组件5、新风过滤组件6及控制组件7;
外壳1,其通过注塑成型,且内部形成容纳空间11及供盛纳桶3置放的容置部12;该容纳空间11主要用于装设蓄热烘干组件4、破碎组件5、新风过滤组件6及控制组件7;而所述容置部12则设置在外壳1中心位置,用于放入盛纳桶3;
盖体2,(如图2、3所示)其铰接于外壳1顶部,且盖设在盛纳桶3的开口端30;需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盖体2包括外盖21与内盖22,所述外盖21采用塑料制成,而所述内盖22采用铝质制成,且可拆卸地固定在外盖21的内表面,这里需说明的是,此内盖22对应盖设在盛纳桶3的开口端30,使得盛纳桶3内的热量受铝质内盖22进行隔热,起到隔热作用;此外,在内盖22上还开设有吹风系统42的出风口421B与新风过滤组件6中管路的出口61B,而内盖22与外盖21之间形成的进风通道421与管路61,该进风通道421的进风口421A、管路61的入口61A则分别位于外盖21的内表面,虽然进、出风口421A、421B以及入口61A、出口61B都在盖体2的内表面,但二者错位布置,如此使得从空气经盖体2进入到盛纳桶3;
盛纳桶3,(如图4、5所示)其用于盛装厨余垃圾,且与盛纳桶3底部装设有可旋转地破碎组件5;本发明中的盛纳桶3为圆柱状的桶体31,且在桶体31开口端30的外边缘装设有提手32,该提手32用于将桶体31提拉出容置部12,并将内部处理好的厨余垃圾倾倒;需说明的是,在桶体31的内底面上凸设有若干阻力部311(即采用若干个凸点),其用于阻挡厨余垃圾转动,在破碎过程中阻挡厨余垃圾顺势流动而难以切割或破碎,通过阻力部311能够形成阻挡提升切割与破碎效果;
在盛纳桶3内装设有破碎组件5,用于将块状、带状等硬质或软质的厨余进行破碎或粉碎,以减小厨余垃圾的体积与重量,尤其是粉碎后更便于后续市政垃圾处理厂处理,同时环境影响也减小;
本发明的破碎组件5包括电机51及旋转刀座52(如图4-6所示);所述旋转刀座52设置在盛纳桶3内,并与密封装设盛纳桶3底部的旋转体53止转配合;采用旋转体53结构设计有效解决密封性问题,防止盛纳桶3提出时残留水进入到外壳1内部;装配是,所述电机51装设于容纳空间11,且位于盛纳桶3下方,并与所述旋转体53止转配合;而旋转刀座52置于盛纳桶3内部,在于旋转体53止转配合,这里的止转配合指的是能够使旋转体53带动旋转刀座52转动;此外,本发明中的旋转刀座52包括底座522及均布在底座522上的至少三个刀体521;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刀体521被配置用于切割厨余垃圾;至少一个刀体521被配置用于旋转撞击破碎厨余垃圾,至少一个所述刀体521被配置用于刮刷或研磨厨余垃圾;本发明中以三个刀体521举例说明,三个刀体521分别沿轴向错位布置,且周向等分排布;每个刀体521的结构、形状不同,靠近桶体31底部的刀体521上开设有避让阻力部311的让位槽521A;另一刀体521主要用于破碎以及搅拌厨余,使其水分等得到更充分的挥发,起到拨动与破碎的作用;还有一个刀体521可以撞击破碎,对于大体积的厨余(如骨物等)进行旋转破碎;
此外为了提升切割与破碎的效果,还在桶体31内部装设有侧刀座54,其可拆卸的装设在桶体31内周面的限位槽内,与其他刀体521配合实现切割、破碎的作用,提升粉碎效果;另外需说明的是,侧刀座54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旋转刀座52上的三个刀体521的旋转轨迹相错位,如此不会产生干涉,但其与三个刀体521能够形成小间距,能够用于如剪刀式的剪切;
蓄热烘干组件4,(如图6所示)其包括发热件41与吹风系统42;
该发热件41设于盛纳桶3底部或侧部,本发明中的以设置在底部举例说明,且该发热件41为陶瓷质圆弧形或环形地发热管,其两端分别接入电源正负极,以实现通电加热,即用于对盛纳桶3内的厨余垃圾进行加热;本发明的盛纳桶3的桶体31可以采用金属制成的桶体31,也可以采用塑料,若采用塑料制成的桶体31,其底部则设置导热片(图中未示出),该导热片且与发热件41相接触,如此能够通过发热件41将热量传递至导热片,导热片与厨余垃圾接触,如此达到加热效果,采用此方式则生产成本更具优势;
该吹风系统42的出风口421B设于盖体2且对应所述开口端30,用于对加热后厨余垃圾进行吹风烘干;本发明中的吹风系统42包括第一风机422、第一导风座423及进风通道421,此第一风机422设于第一导风座423,用于空气抽入第一导风座423,而第一导风座423又与开设在盖体2上进风通道421的进风口421A对应设置,使得抽入的空气经第一导风座423进入进风通道421的进风口421A,再从进风通道421的出风口421B进入盛纳桶3内部,这里需说明的是,在所述盖体2盖设的状态下,第一导风座423的才能够与盖体2上的进风通道421对接上;若盖体2开启状态,第一导风座423与进风通道421不在对位;故所述盖体2相对外壳1盖设或开启,以使所述出风口421B与进风通道421对应连通或分离;使用时,与控制组件7电连的第一风机422收到控制信号开启,将空气导入第一导风座423与进风通道421后,进入盛纳桶3内吹拂加热过程中厨余垃圾,使其加热过程中逐渐烘干;
新风过滤组件6,(如图6、7所示)其通过一管路61连通盖体2并对应于所述开口端30;所述新风过滤组件6用于与所述吹风系统42形成循环对流以排出盛纳桶3内气体进行过滤、以及导入冷却空气对盛纳桶3内进行冷却;
本发明中,新风过滤组件6包括第二风机62、第二导风座63、过滤箱64、所述管路61、冷凝片组65及连接管66;首先,第二风机62装设在容纳空间11内,且两端分别连通第二导风座63与过滤箱64;而管路61则设置在盖体2内,且随盖体2盖设与所述第二导风座63的一端连通,以使所述盛纳桶3内气体经管路61、第二导风座63、连接管66、第二风机62后进入过滤箱64内过滤;需说明的是,所述过滤箱64内装设活性炭和/或除味剂,如此经过过滤箱64后排出的气体不会产生恶臭,更加环保;
此外,本发明中的连接管66呈S形绕设,且一端与第二风机62(以双向轴流风机举例说明,可实现抽风与送风功能)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导风座63装接并连通;所述冷凝片组65布设在连接管66外周;如此使得需要冷却时,外部空气进入连接管66时能够进行冷却,起到降温冷却的作用;
不仅如此,还包括一排液组件8,其包括一液位传感器81及排液管82,所述排液管82装设于外壳1,且位于第二风机62与过滤箱64之间过气空间13;本发明以一排液管82举例说明,当液位高于设定高度,则通过排液管82排出,同时反馈至控制组件7报警,进行引流排液;所述液位传感器81电连于控制组件7,且装设于过气空间13内,用于监测冷凝后液体的液位;其中,所述连接管66底部还开设有导通过气空间13的开口(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81感应过气空间13内的液体高度并反馈至控制组件7,所述控制组件7启闭排液管82。
控制组件7,(如图8所示)其分别电连与控制所述蓄热烘干组件4、破碎组件5、新风过滤组件6;所述控制组件7包括按压件71、显示屏72、语音播放件73及主控板74,所述按压件71、显示屏72、语音播放件73、蓄热烘干组件4、破碎组件5及新风过滤组件6分别电连于主控板74。
实际使用时:(如图1-8所示);
(1)通过扣压件将盖体2相对外壳1打开,使得铰接于外壳1的盖体2向上翻转,并将盛纳桶3的开口端30展开;
(2)将厨余垃圾导入盛纳桶3内,需说明的是,一般将厨余垃圾导入前大多会将多余汁液倾倒,如汤汁等;
(3)随后将盖体2相对外壳1盖设,并使扣压件卡接于外壳1;此时的盖体2上进风通道421的进风口421A、管路61的入口61A则分别与第一导风座423、第二导风座63导通;
(4)触发按压件71发送工作指令,此时主控板74便发送信号给蓄热烘干组件4,此时的电源向发热件41供电进行加热,以对盛纳桶3进行加工,加热过程中升温;此时开启第一风机422,将空气抽入第一导风座423,经第一导风座423进入进风通道421后,对盛纳桶3内部进行吹风;于此同时,由于管路61与盛纳桶3连通,吹入的气体从管路61向外排出,经第二导风座63、连接管66、第二风机62进入到过滤箱64,经过滤箱64内活性炭等物质除味后排出,以此形成一个空气循环过程;此过程是需要将软体等厨余进行风干硬化的过程,否则软体、流体的厨余难以被切割;
(5)当厨余垃圾蓄热烘干至一定硬度后,控制件再发送信号给电机51,电机51旋转带动旋转体53转动,联动盛纳桶3内的旋转刀座52旋转,即带动三个刀体521转动,其中,三个刀体521与盛纳桶3底部凸起的阻力部311及侧刀座54配合,将原本条状、硬质骨物等进行切割、粉碎;需说明的是,在刀体521切割过程中,第一风机422同样持续进行吹风,厨余垃圾的水分持续被吹干,如此粉碎后的厨余垃圾的气味不在恶臭;
(6)而后该厨余垃圾便可等待自然冷却,自然冷却后即可开启盖体2,通过提手32将盛纳桶3取出,风干状态下的厨余垃圾;当然,也可以是采用冷却方式进行快速冷却,如此不用等待长时间的冷却降温过程,此方式通过主控件程序驱动进行选择;
(7)当需要快速冷却风干,既可以通过第一风机422、第二风机62同时开启,实现快速对流的方式冷却;或者通过第二风机62将空气引入到盛纳桶3内进行冷却,空气经过连接管66(本发明以铜管举例)时,通过冷凝片组65与铜管作用下,实现一定的冷却作用,能够快速将盛纳桶3内部的热量进行冷却,此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流入过气空间13内,在此过程中,连接管66底部具有一开口,用于进气与排出冷凝至过水空间;通过液位传感器81监测冷凝水的状态,当水位过高时报警,提醒用户将设备置于排水区域,而后通过排液管82排出;
(8)开启盖体2,取出或倾倒冷却后的厨余垃圾。
本发明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易实现且成本低,解决现有家用式厨余垃圾处理器难以破碎柔性厨余垃圾、易堵塞排污管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器打破现有将厨余垃圾直接导入排污管的方式,对厨余垃圾进行预处理,通过蓄热烘干组件对盛纳桶内的潮湿状态下的厨余垃圾先进行加热与烘干,使得潮湿的厨余垃圾具有一定的硬度(风干硬化)后,再旋转的破碎组件对厨余垃圾进行破碎或粉碎,此过程中通过新风过滤组件对处理时产生的气体进行过滤,降低对使用环境的空气污染,待冷却处理完毕后,最终形成的厨余垃圾水分少(重量轻)、体积小的硬化厨余垃圾,再进行倾倒时既满足家庭内的干净卫生(即便是存有残留垃圾,经过加热烘干等工序,不易滋生细菌),同时又满足大环境下对环保的需求,对于一些国家(如韩国等)而言,降低厨余垃圾处理所产生的费用;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直接进行破碎或粉碎的方式,采用蓄热烘干组件的发热件与盛纳桶底部的导热片接触,对潮湿状态下的厨余垃圾进行加热升温处理,如此能够更为快速的蒸发水分,使得带状、流体状、柔性地厨余垃圾趋于硬化状态,便于后续破碎,同时在破碎过程中不易因随着破碎组件旋转而旋转,出现难以破碎的情形;本发明所述吹风系统采用第一风机、第一导风座及设置在盖体上的进风通道,在盖体上形成进风通道,如此在盖体相对外壳盖合状态下第一导风座才能与进风通道连通,实现从盛纳桶顶部吹风的同时降低安装进水通道的难度,整个设计十分巧妙且能够防止误操作;本发明所述破碎组件将旋转刀座可拆卸地装设于盛纳桶内的旋转体,与电机的输出轴间接地配合,给予足够的空间解决密封问题(即旋转体与盛纳桶之间的密封问题),若是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与旋转刀座接触,其密封要求极高,否则水分容易渗透,将盛纳桶取出时又与电机分离,若出现误操作在未处理签提起盛纳桶,厨余垃圾便容易进入容纳空间,本发明通过旋转体设计,即提升密封性、降低密封难度,同时安全可靠性更高;本发明还设置一侧刀座,该侧刀座沿盛纳桶内侧壁可拆卸的装设,其用于阻挡体积较大的垃圾,再与刀体配合进行切割或破碎,如此破碎后的体积更小,且更容易实现剪切,将一些柔性带状体进行切割,起到很好的破碎、剪切作用;本发明的新风过滤组件包括第二风机、第二导风座、过滤箱及管路,同样的将管路设计在盖体上,与吹风系统形成对流,吹风系统吹入的空气从管路进入第二导风座、第二风机后进入到过滤箱过滤,使得整个处理过程中排出的气体更干净,不易出现恶臭的情形;同时第二风机能够加速此过程的进行;更重要的是,在破碎完毕后,还能进行冷却处理,即第二风机还具有反向送风功能,将空气经连接管、第二导风座及管路导入至盛纳桶,经连接管的空气通过冷凝片的作用,使得进入的空气变为冷空气,如此能够更为快速的降温的作用;本发明还设有排液组件,使得空气冷热交替后形成的冷凝水能够顺畅的排出,保持整个处理器的干燥性,降低细菌滋生而产生的臭味,且延长使用寿命;本发明所述盛纳桶内底面还形成若干阻力部,加大内底面的厨余垃圾在破碎时的阻力,提升破碎效果。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外壳、盖体、盛纳桶、蓄热烘干组件、破碎组件、新风过滤组件及控制组件;
外壳,其内形成容纳空间及供盛纳桶置放的容置部;所述蓄热烘干组件、破碎组件、新风过滤组件及控制组件分别装设于容纳空间;
盖体,其铰接于外壳顶部,且盖设在盛纳桶的开口端;
盛纳桶,其用于盛装厨余垃圾,且与盛纳桶底部装设有可旋转地破碎组件;
蓄热烘干组件,其包括发热件与吹风系统,所述发热件设于盛纳桶底部或侧部,用于对盛纳桶内的厨余垃圾进行加热;所述吹风系统的出风口设于盖体且对应所述开口端,用于对加热后厨余垃圾进行吹风烘干;
新风过滤组件,其通过一管路连通盖体并对应于所述开口端;所述新风过滤组件用于与所述吹风系统形成循环对流以将所述盛纳桶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以及导入冷却空气对盛纳桶内进行冷却;
控制组件,其分别电连与控制所述蓄热烘干组件、破碎组件、新风过滤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烘干组件还包括导热片,其设于所述盛纳桶底部,且与发热件相接触;所述发热件被配置为发热管,且呈环形布设在盛纳桶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系统包括第一风机、第一导风座及进风通道,所述第一风机设于第一导风座的入口,用于将空气抽入第一导风座;所述第一导风座的出风口与开设在盖体上进风通道对应设置;其中,所述盖体相对外壳盖设或开启,以使所述出风口与进风通道对应连通或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包括电机及旋转刀座;所述旋转刀座设置在盛纳桶内,并与密封装设盛纳桶底部的旋转体止转配合;所述电机装设于容纳空间,且位于盛纳桶下方,并与所述旋转体止转配合;所述旋转刀座包括底座、均布在底座上的至少三个刀体;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刀体被配置用于切割厨余垃圾;至少一个刀体被配置用于旋转撞击破碎厨余垃圾,至少一个所述刀体被配置用于刮刷或研磨厨余垃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还包括一侧刀座,其可拆卸地装设于盛纳桶的内侧壁,且与所述底座上的三个刀体的旋转轨迹错位;所述侧刀座与各所述刀体形成剪切或破碎。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过滤组件包括第二风机、第二导风座、过滤箱及所述管路;所述第二风机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导风座与过滤箱;所述管路随盖体盖设与所述第二导风座的一端连通,以使所述盛纳桶内气体进入过滤箱内过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过滤组件还包括冷凝片组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呈S形绕设,且一端与第二风机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导风座装接并连通;所述冷凝片组布设在连接管外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排液组件,其包括一液位传感器及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装设于外壳,且位于第二风机与过滤箱之间过气空间;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于控制组件,且装设于过气空间内,用于监测冷凝后液体的液位;其中,所述连接管底部还开设有导通过气空间的开口;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过气空间内的液体高度并反馈至控制组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纳桶包括桶体与提手,所述桶体的内底面上凸设有若干阻力部,其用于阻挡厨余垃圾转动;靠近桶体底部的刀体上开设有避让阻力部的让位槽;所述提手拆卸的装设桶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按压件、显示屏、语音播放件及主控板,所述按压件、显示屏、语音播放件、蓄热烘干组件、破碎组件及新风过滤组件分别电连于主控板。
CN202410085387.9A 2024-01-20 2024-01-20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77328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5387.9A CN117732842A (zh) 2024-01-20 2024-01-20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85387.9A CN117732842A (zh) 2024-01-20 2024-01-20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2842A true CN117732842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2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85387.9A Pending CN117732842A (zh) 2024-01-20 2024-01-20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28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41570B1 (ko) 주방용 음식물쓰레기 처리장치
KR20100071381A (ko) 대용량 음식물쓰레기 처리기
KR20130113114A (ko) 싱크대용 음식물 쓰레기 처리장치
CN108213047A (zh) 一种智能垃圾收集处理储存系统
CN117732842A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KR200345258Y1 (ko) 주방용 음식물쓰레기 처리장치
JP3232867B2 (ja) 厨芥処理機
KR100912379B1 (ko) 음식물쓰레기 처리장치
KR200217924Y1 (ko) 음식물쓰레기의 수분 처리장치
KR100425758B1 (ko) 음식물찌꺼기 처리장치
KR19990030372A (ko) 음식물 쓰레기 감량처리장치
KR100512256B1 (ko) 대용량 음식물쓰레기 처리장치
JPH085238A (ja) 厨芥処理装置
JP3233152B2 (ja) 厨芥処理機
KR20130142498A (ko) 음식물 쓰레기 처리기
CN212092591U (zh) 厨余机的去味结构
CN218074763U (zh) 一种无水型生态环保厕所
KR102200979B1 (ko) 이오나이저를 이용한 음식물 처리기
KR100434731B1 (ko) 미생물을 이용한 음식물 쓰레기 소멸처리장치
KR200399090Y1 (ko) 음식폐기물 처리기용 건조 장치
KR19980063951U (ko) 주방용 음식물쓰레기 탈수장치
KR200240024Y1 (ko) 음식물찌꺼기 처리장치
KR20090026628A (ko) 음식물쓰레기 처리장치
KR200276202Y1 (ko) 음식물쓰레기 처리장치
JP2003260442A (ja) 厨芥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