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0362A - 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0362A
CN117730362A CN202280002259.2A CN202280002259A CN117730362A CN 117730362 A CN117730362 A CN 117730362A CN 202280002259 A CN202280002259 A CN 202280002259A CN 117730362 A CN117730362 A CN 117730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late
plate
arc
fixed plat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22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传坤
王志会
张俊
伍峰平
刘少奎
曾川
曾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30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0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6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 F16C11/08Ball-joints; Other joints having more than one degree of angular freedom, i.e. universal joints with resilient bearing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该支撑模组包括的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的两侧均铰接有一个活动板;同动组件固定在固定板上,传动组件位于活动板的底部和固定板的底部,每个活动板的底部表面和一个传动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位于固定板两侧的传动组件的第二端均和同动组件活动连接;在一个活动板的支撑面和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存在第一夹角的情况下,另一个活动板的支撑面在传动组件和同动组件的作用下和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保持第一夹角;其中,活动板的支撑面和固定板的支撑面均为支撑柔性显示屏的表面,活动板的底部表面为和活动板的支撑面相对的一个表面。可以降低支撑模组折叠后的厚度,淡化柔性显示屏的折痕。

Description

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显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的不断发展,显示装置的性能也越来越强大。目前,为丰富显示装置的视觉体验,可以将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屏可折叠化。
目前,通常将柔性显示屏设置在支撑模组上,通过支撑模组上设置的折叠转轴来实现柔性显示屏的可折叠化。然而,由于目前柔性显示屏通常以楔形的方式进行折叠,使得折叠后的支撑模组的厚度较厚,影响显示装置的轻量化设计,且导致折叠后的柔性显示屏的折痕较为明显,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概述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支撑模组折叠后厚度较后以及折痕明显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模组,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所述支撑模组包括支撑组件、传动组件和同动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铰接有一个所述活动板;
所述同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和固定板的底部;
每个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和一个所述传动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位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所述传动组件的第二端均和所述同动组件活动连接;
在一个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存在第一夹角的情况下,另一个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在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同动组件的作用下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保持所述第一夹角;
其中,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均为支撑所述柔性显 示屏的表面,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为和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相对的一个表面。
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臂和销钉,所述同动组件包括同动齿轮组,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第一耳座;
所述齿臂的第一端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齿臂的第二端为齿面,所述铰接孔的轴线和所述同动齿轮组中任一齿轮的的轴线平行;
所述第一耳座凸出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所述第一耳座中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所述销钉穿过所述铰接孔和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以使所述齿臂的第一端和所述活动板铰接;
所述同动齿轮组中的两个齿轮中的任一个均和一个所述齿臂的第二端啮合。
可选的,所述同动组件还包括同动杆;
所述齿臂的第二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同动杆的两端均和一个所述齿臂通过所述通孔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同动杆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沿垂直于同动杆的轴线方向的截面为非圆形截面;
所述通孔的孔型和所述非圆形截面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同动杆和所述齿臂配合连接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第二耳座,所述第二耳座凸出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表面;
所述第二耳座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滑槽,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所述第一耳座和所述第二耳座沿所述销钉的轴线方向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滑槽沿所述销钉的轴线方向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重叠,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和所述活动板垂直的平面;
所述销钉穿过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滑槽,以使所述齿臂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板铰接;
所述连接板用于固定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中框。
可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支座和后盖,所述活动板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侧 边上设置有圆弧导板;
所述支座和所述后盖之间连接形成安装空腔;
所述同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圆弧导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空腔中;
所述圆弧导板具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沿第一方向在所述柔性显示屏上投影为圆弧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方向。
可选的,所述后盖为半圆筒型。
可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弧导槽和第一弧导块;
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弧导槽和第二弧导块;
所述第一弧导块嵌入所述第二弧导槽中,所述第二弧导块嵌入所述第一弧导槽中。
可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或者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块;
两个所述凸块之间间隔形成所述第一弧导槽或者所述第二弧导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导槽在所述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弧导槽在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的形状相同。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扭力组件;
所述扭力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同动齿轮组之间,所述扭力组件用于给所述同动齿轮组提供转动摩擦力,所述转动摩擦力的方向和所述同动齿轮组的转动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扭力组件包括弹性件、凸轮和连接杆,所述同动齿轮组包括两个互相啮合设置的转动齿轮;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转动齿轮,一个所述同动齿轮组和一个所述凸轮配合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凸轮之间;
在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存在第一夹角的情况下,所述凸轮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为第一压缩量;
在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处于同一平面的情况下,所述凸轮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为第二压缩量,所述第一压缩量大于所述第二压缩量。
可选的,所述转动齿轮朝向所述弹性件的端面上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 和所述凸轮的凸台断面配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压缩碟簧。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屏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支撑模组;
所述柔性显示屏覆盖在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上。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固定板的两侧均铰接有一个活动板;同动组件固定在固定板上,传动组件位于活动板的底部和固定板的底部,每个活动板的底部表面和一个传动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位于固定板两侧的传动组件的第二端均和同动组件活动连接,因此在一个活动板的支撑面和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存在第一夹角的情况下,另一个活动板的支撑面在传动组件和同动组件的作用下和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保持第一夹角,进而使得固定板两侧活动连接的两个活动板的折叠量相等。这样,在柔性显示屏需要进行折叠时,两个固定板的支撑面和活动板的支撑面之间的夹角始终相等,使得两个固定板表面覆盖的柔性显示屏可以完全贴合,进而使得两个固定板的底部表面之间的距离降低,有利于降低支撑模组的折叠后的体积,有利于支撑模组轻量化发展。同时,由于两个固定板的支撑面和活动板的支撑面之间的夹角始终相等,因此使得折叠后的柔性显示屏的两个折叠面的倾斜角相等,进而使得柔性显示屏受到的两个固定板的支撑力和牵引力相等,有利于淡化柔性显示屏的折痕。
附图简述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活动板和齿臂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活动板和齿臂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活动板和固定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模组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同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齿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和同动齿轮组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凸轮和同动齿轮组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活动板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组件;2-传动组件;3-同动组件;4-扭力组件;11-固定板;12-活动板;13-连接板;21-齿臂;22-销钉;31-同动齿轮组;32-同动杆;41-弹性件;42-凸轮;43-连接杆;111-支座;112-后盖;121-第一耳座;122-圆弧导板;123-第一弧导槽;124-第一弧导块;131-第二耳座;132-第二弧导槽;133-第二弧导块;211-铰接孔;212-齿面;311-转动齿轮;321-第一位置;322-第二位置;421-凸台断面;1211-第一弧形滑槽;1311-第二弧形滑槽。
详细描述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第一方面,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一的支撑模组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活动板和齿臂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活动板和齿臂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支撑模组包括支撑组件1、传动组件2和同动组件3;支撑组件1包括固定板11和活动板12,固定板11的两侧均铰接有一个活动板12;同动组件3固定在固定板11上,传动组件2位于活动板13的底部和固定板的底部;每个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和一个传动组件2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位于固定板11两侧的传动组件2的第二端均和同动组件3活动连接;在一个活动板12的支撑面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之间存在第一夹角的情况下,另一个活动板12的支撑面在传动组件2和同动组件3的作用下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之间保持第一夹角;其中,活动板12的支撑面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均为支撑柔性显示屏的表面,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为和活动板12的支撑面相对的一个表面。
其中,支撑组件1不仅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还用于给柔性显示屏的折叠提供动力。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包括固定板11和两个活动板12,两个活动板12分别铰接在固定板11的两侧,即固定板11位于两个活动板12之间,通过改变活动板12和固定板11之间的夹角来实现柔性显示屏的折叠。需要说明的是,活动板12的支撑面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均为平面,以保证柔性显示屏覆盖在活动板12的支撑面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后保持平整。在柔性显示屏无折叠的情况下,活动板12的支撑面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位于同一平面。
传动组件2位于活动板13的底部和固定板的底部,一个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和一个传动组件2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位于固定板11两侧的传动组件2的第二端均和同动组件3活动连接,这样,在任一个活动板12发生位置的改变时,即任一个活动板12在与固定板11折叠时,通过与该活动板12连接的传动组件2带动同动组件3运动,通过同动组件3带动另一个传动组件2运动,进而带动另一个活动板12运动,且可以使得两个活动板12的支撑面与固定板11的支撑面之间的夹角相等,进而使得柔性显示屏折叠时产生的两个折叠面的倾斜角相等。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固定板11的两侧均 铰接有一个活动板12;同动组件3固定在固定板11上,传动组件2位于活动板13的底部和固定板的底部,每个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和一个传动组件2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位于固定板11两侧的传动组件2的第二端均和同动组件3活动连接,因此在一个活动板12的支撑面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之间存在第一夹角的情况下,另一个活动板12的支撑面在传动组件2和同动组件3的作用下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之间保持第一夹角,进而使得固定板11两侧活动连接的两个活动板12的折叠量相等。这样,在柔性显示屏需要进行折叠时,两个固定板11的支撑面和活动板12的支撑面之间的夹角始终相等,使得两个固定板11表面覆盖的柔性显示屏可以完全贴合,进而使得两个固定板11的底部表面之间的距离降低,有利于降低支撑模组的折叠后的体积。有利于支撑模组轻量化发展。同时,由于两个固定板11的支撑面和活动板12的支撑面之间的夹角始终相等,因此使得折叠后的柔性显示屏的两个折叠面的倾斜角相等,进而使得柔性显示屏受到的两个固定板11的支撑力和牵引力相等,有利于淡化柔性显示屏的折痕。
下面具体介绍下传动组件2的具体结构以及传动组件2和同动组件3装配方式,具体如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和图7所示,传动组件2包括齿臂21和销钉22,同动组件3包括同动齿轮组31,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设置有第一耳座121;齿臂21的第一端开设有铰接孔211,齿臂21的第二端为齿面212,铰接孔211的轴线和同动齿轮组31中任一齿轮的的轴线平行;第一耳座121凸出于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第一耳座121中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1211,销钉22穿过铰接孔211和第一弧形滑槽1211以使齿臂21的第一端和活动板12铰接;同动齿轮组31中的任一齿轮均和一个齿臂21的第二端啮合。
需要说明的是,齿臂21可以为分段结构,相邻两段之间存在夹角,这样,使得齿臂21可以承受的较大的扭力,避免齿臂21因扭转力而发生变形或者损坏。齿臂21的第一端和齿臂21的第二端为齿臂21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齿臂21的第一端开设有铰接孔211,齿臂21的第二端为齿面212。销钉22穿过铰接孔211和第一耳座121上开设的第一弧形滑槽1211实现齿臂21和活动板12之间的的铰接,齿面212和同动齿轮组31中的一个齿轮 啮合实现齿臂21和同动齿轮组31之间的连接。这样,当一个活动板12发生转动时,销钉22在第一弧形滑槽1211中滑动,通过齿臂21带动同动齿轮组31转动,同动齿轮组31的转动使得与同动齿轮组31连接的另一个齿臂21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另一个活动板12发生相同旋转量的转动,进而保证两个固定板11的支撑面和活动板12的支撑面之间的夹角始终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耳座121为凸出于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的片状结构,该片状结构可以为方形、半圆形、或者其它形状,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第一耳座121上开设的第一弧形滑槽1211在与柔性显示屏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弧形,且第一弧形滑槽1211凹向活动板12的支撑面,以保证销钉22的运动轨迹为圆弧形。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保持固定板11两侧设置的活动板12在折叠时保持稳定,每个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均和至少两个齿臂21活动连接,两个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活动连接的齿臂21的数量相等,在保证固定板11两侧的活动板12同步折叠的同时,可以保证固定板11两侧折叠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动组件3还包括同动杆32;齿臂21的第二端设置有通孔,同动杆32的两端均和一个齿臂21通过通孔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同动杆32的两端均和一个齿臂21的第二端连接,这样,连接在同一同动杆32上的任一齿臂21发生转动时,即会通过同动杆32带动另一个齿臂21发生转动,进而实现同一同动杆32上的两个齿臂21的同步转动。
可选的,如图6所示,为避免同动杆32和齿臂2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保证同一同动杆32上的两个齿臂21的同步转动,同动杆32的第一位置321和第二位置322沿垂直于同动杆32的轴线方向的截面为非圆形截面;通孔的孔型和非圆形截面的形状一致,第一位置321和第二位置322为同动杆32和齿臂21配合连接的位置。这样,在同动杆32的第一位置321和第二位置322连接齿臂21后,可以避免齿臂21和同动杆3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得连接在同一同动杆32上的任一齿臂21发生转动时,即会通过同动杆32带动另一个齿臂21发生转动。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支撑模组还包括连接板13;连接板13的底部表面设置有第二耳座131,第二耳座131凸出于连接板13 的底部表面;第二耳座131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滑槽1311,连接板13活动连接在活动板12的底部,第一耳座121和第二耳座131沿销钉22的轴线方向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重叠,第一弧形滑槽1211和第二弧形滑槽1311沿销钉的轴线方向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重叠,其中,第一平面为和活动板12垂直的平面;销钉22穿过第一弧形滑槽1211和第二弧形滑槽1311,以使齿臂21的第一端和连接板13铰接;连接板13用于固定柔性显示屏的中框。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板13的第一侧可以设置凸筋,凸筋伸出于连接板13的第一侧,连接板13的第一侧为连接板13远离活动板的一侧,且位于两个连接板13的连线上。凸筋上可以开设螺纹孔,连接板13和中框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以使连接板13和中框固定。和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设置第一耳座121相似,在连接板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耳座131,第二耳座131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滑槽1311。在使得连接板13和活动板12卡接之后,使得第一弧形滑槽1211和第二弧形滑槽1311对齐,之后销钉22同时穿过第一弧形滑槽1211和第二弧形滑槽1311,使得齿臂21的第一端同时和连接板13、活动板12铰接。这样,在中框发生转动的情况下,可以带动连接板13转动,连接板13转动带动活动板12转动,进而使得连接在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和连接板13的底部表面的齿臂21转动,进而使得同动齿轮组31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板11另一侧的活动板12和连接板13转动,最终使得连接在固定板11另一侧的中框发生同等角度的转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提升齿臂21和连接板1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齿臂21和活动板1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活动板12在与齿臂21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第一耳座121,连接板13在与齿臂21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第二耳座131,两个第一耳座121间隔设置,两个第二耳座131间隔设置,齿臂21连接在两个第一耳座121之间,两个第一耳座121位于两个第二耳座131之间。这样,销钉22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第一耳座121和第二耳座131,进一步提升了齿臂21和连接板1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齿臂21和活动板1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板11包括支座111和后盖112,活动板12靠近固定板11的侧边上设置有圆弧导板122;支座111和后盖112之间连接形成安装空腔;同动组件3安装在安装空腔中,圆弧导板122活动连 接在安装空腔中;圆弧导板122具有圆弧面,圆弧面沿第一方向在柔性显示屏上投影时圆弧形,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柔性显示屏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1所示,由于圆弧导板122具有圆弧面,圆弧面沿第一方向在柔性显示屏上投影是圆弧形,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柔性显示屏的方向,因此在圆弧导板122活动连接在支座111和后盖112之间连接形成安装空腔后,可以使得圆弧导板122绕着安装空腔的轴线转动。具体的,在旋转的过程中,中框转动带动连接板13转动,销钉22在连接板13中滑动带动齿臂21,同时销钉22也会在活动板12中滑动,由于活动板12上设置的圆弧导板122可以绕着安装空腔的轴线转动,而连接板13和活动板12之间活动连接,而导致活动板12也在运动,因此使得连接板13以非圆弧转动。这样,在折叠过程中,可以使得柔性显示屏在活动板12的作用下形成一个水滴形态,使得活动板12的支撑表面始终紧贴柔性显示屏,使得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过程得到补偿,进而可以减小活动板12的支撑表面和柔性显示屏之间的间隙,降低柔性显示屏折叠后的折痕。
此外,后盖112可以为方形壳体、圆柱形壳体,或者其它形状的壳体,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选的,后盖112为半圆筒型,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同动组件3的安装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半圆筒型后盖112有利于节省固定板11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降低支撑模组的体积。
可选的,为实现固定板11和活动板12之间的活动连接,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如图2、图3和图6所示,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弧导槽123和第一弧导块124;连接板13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弧导槽132和第二弧导块133;第一弧导块124嵌入第二弧导槽132中,第二弧导块133嵌入第一弧导槽123中。这样,在旋转的过程中,中框转动带动连接板13转动,销钉22在连接板13中滑动带动齿臂21,同时销钉22也会在活动板12中滑动,由于活动板12上设置的圆弧导板122可以绕着安装空腔的轴线转动,通过第一弧导块124在第二弧导槽132中转动,第二弧导块133在第一弧导槽123中转动,而导致活动板12也在运动,因此使得连接板13以非圆弧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弧导槽123和第二弧导槽132可以由两个凸块形成,也可以由一个弧形板形成,或者由其它形式形成,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 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或者连接板13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之间间隔形成第一弧导槽123或者第二弧导槽132。这样,在第一弧导块124嵌入到两个凸块中或者第二弧导块133嵌入到两个凸块中时,不仅可以使得第一弧导块124或者第二弧导块133在两个凸块之间形成的弧导槽中滑动,而且可以被两个凸块进行限位,使得活动板12和连接板13之间的活动更为稳定。
可选的,第一弧导槽123在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的形状和第二弧导槽132在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的形状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连接板13和活动板12活动轨迹保持一致,有利于提升连接板13和活动板12之间运动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弧导槽123在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的形状和第二弧导槽132在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的形状可以在加工工艺许可的范围内存在误差,如在采用钻削加工第一弧导槽123和第二弧导槽132的情况下,第一弧导槽123在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和第二弧导槽132在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可以相差0.10毫米至0.14毫米之间的任一数值,第一方向为和柔性显示屏所在的平面平行的方向。
为使得活动板12的支撑面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之间的第一夹角可以保持在任一角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撑组件1还包括扭力组件4;扭力组件4设置在两个同动齿轮组31之间,扭力组件4用于给同动齿轮组31提供转动摩擦力,转动摩擦力的方向和同动齿轮组31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可以通过扭力组件4给同动齿轮组31提供与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摩擦力,进而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可以使得同动齿轮组31保持在该转动形态,进而使得与同动齿轮组31啮合连接的齿臂21保持不动,使得两个活动板12的折叠状态保持不变,使得柔性显示屏可以保持任一折叠状态。
可选的,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扭力组件4包括弹性件41、凸轮42和连接杆43,同动齿轮组31包括两个互相啮合设置的转动齿轮311;连接杆43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转动齿轮311;一个同动齿轮组31和一个凸轮42配合连接,弹性件41设置在两个凸轮42之间;在活动板12的支撑面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之间存在第一夹角的情况下,凸轮42挤压弹性件41,弹性件41的压缩量为第一压缩量;在活动板12的支撑面和固定板11的支撑 面之间处于同一平面的情况下,凸轮42挤压弹性件41,弹性件41的压缩量为第二压缩量,第一压缩量大于第二压缩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和一个凸轮42连接,一个同动齿轮组31和一个凸轮42配合连接,弹性件41设置在两个凸轮42之间,因此当同动齿轮组31在齿臂21的作用下转动时,使得两个凸轮42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进而挤压弹性件41,使得弹性件41压缩,压缩后的弹性件41给凸轮42一个反作用力,增大凸轮42和同动齿轮组3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给同动齿轮组31提供变化的扭矩,可以使得同动齿轮组31保持在该转动形态,进而使得与同动齿轮组31啮合连接的齿臂21保持不动,使得两个活动板12的折叠状态保持不变。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凸轮42集成在同动齿轮组31上,可以减少零件数,减小累计间隙,有利于整个扭力组件4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如图8和图9所示,转动齿轮311朝向弹性件41的端面上设置有凸齿,凸齿和凸轮42的凸台断面421配合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转动齿轮311转动时,转动齿轮311的端面上的凸齿和凸轮42的凸台断面421的凸起部分接触时,使得凸轮42被凸齿顶出,进而向靠近弹性件41的方向运动,使得弹性件41压缩。此外,凸轮42可以和同动齿轮分离设置,同样可以达到上述效果,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弹性件41为弹簧或者压缩碟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弹性件41设置在两个凸轮42之间,因此弹性件41在发生压缩时,会受到两个凸轮42的挤压力,进而压缩量翻倍,进而进一步增大了凸轮42和同动齿轮组31之间的摩擦力。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固定板11的两侧均铰接有一个活动板12;同动组件3固定在固定板11上,传动组件2位于活动板13的底部和固定板的底部,每个活动板12的底部表面和一个传动组件2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位于固定板11两侧的传动组件2的第二端均和同动组件3活动连接,因此在一个活动板12的支撑面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之间存在第一夹角的情况下,另一个活动板12的支撑面在传动组件2和同动组件3的作用下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之间保持第一夹角,进而使得固定板11两侧活动连接的两个活动板12的折叠量相等。这样,在柔性显示屏需要对半进 行折叠时,两个固定板11的支撑面和活动板12的支撑面之间的夹角始终相等,使得两个固定板11表面覆盖的柔性显示屏可以完全贴合,进而使得两个固定板11的底部表面之间的距离降低,有利于降低支撑模组的折叠后的体积。有利于支撑模组轻量化发展。同时,由于两个固定板11的支撑面和活动板12的支撑面之间的夹角始终相等,因此使得折叠后的柔性显示屏的两个折叠面的倾斜角相等,进而使得柔性显示屏受到的两个固定板11的支撑力和牵引力相等,有利于淡化柔性显示屏的折痕。
除此之外,在支撑中框还包括连接板13的情况下,在旋转的过程中,中框转动带动连接板13转动,销钉22在连接板13中滑动带动齿臂21,同时销钉22也会在活动板12中滑动,由于活动板12上设置的圆弧形导轨可以绕着安装空腔的轴线转动,而连接板13和活动板12之间活动连接,而导致活动板12也在运动,因此使得连接板13以非圆弧转动。这样,在折叠过程中,可以使得柔性显示屏在活动板12的作用下形成一个水滴形态,使得活动板12的支撑表面始终紧贴柔性显示屏使得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过程得到补偿,进而可以减小活动板12的支撑表面和柔性显示屏之间的间隙,降低柔性显示屏折叠后的折痕。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屏和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模组。柔性显示屏覆盖在活动板12的支撑面和固定板11的支撑面上。显示模组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和上述支撑模组的有益效果一致,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模组,该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和上述支撑模组的有益效果一致,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也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移动显示装置,也可以为非移动显示装置。示例性的,移动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显示装置、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显示装置可以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 等,本公开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柔性显示屏的尺寸较大时,可以将多个支撑模组并列应用在柔性显示屏下,以实现大尺寸柔性显示屏的折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公开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之内。

Claims (16)

  1. 一种支撑模组,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组包括支撑组件、传动组件和同动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铰接有一个所述活动板;
    所述同动组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和固定板的底部;
    每个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和一个所述传动组件的第一端活动连接,位于所述固定板两侧的所述传动组件的第二端均和所述同动组件活动连接;
    在一个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存在第一夹角的情况下,另一个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在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同动组件的作用下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保持所述第一夹角;
    其中,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均为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表面,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为和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相对的一个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臂和销钉,所述同动组件包括同动齿轮组,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第一耳座;
    所述齿臂的第一端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齿臂的第二端为齿面,所述铰接孔的轴线和所述同动齿轮组中任一齿轮的的轴线平行;
    所述第一耳座凸出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所述第一耳座中开设有第一弧形滑槽,所述销钉穿过所述铰接孔和所述第一弧形滑槽以使所述齿臂的第一端和所述活动板铰接;
    所述同动齿轮组中的两个齿轮中的任一个均和一个所述齿臂的第二端啮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动组件还包括同动杆;
    所述齿臂的第二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同动杆的两端均和一个所述齿臂通 过所述通孔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动杆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沿垂直于同动杆的轴线方向的截面为非圆形截面;
    所述通孔的孔型和所述非圆形截面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同动杆和所述齿臂配合连接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表面设置有第二耳座,所述第二耳座凸出于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表面;
    所述第二耳座上开设有第二弧形滑槽,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板的底部,所述第一耳座和所述第二耳座沿所述销钉的轴线方向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重叠,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滑槽沿所述销钉的轴线方向在第一平面上的投影重叠,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和所述活动板垂直的平面;
    所述销钉穿过所述第一弧形滑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滑槽,以使所述齿臂的第一端和所述连接板铰接;
    所述连接板用于固定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中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支座和后盖,所述活动板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侧边上设置有圆弧导板;
    所述支座和所述后盖之间连接形成安装空腔;
    所述同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空腔中,所述圆弧导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空腔中;
    所述圆弧导板具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沿第一方向在所述柔性显示屏上投影为圆弧形,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方向。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为半圆筒型。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弧导槽和第一弧导块;
    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弧导槽和第二弧导块;
    所述第一弧导块嵌入所述第二弧导槽中,所述第二弧导块嵌入所述第一弧导槽中。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表面或者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块;
    两个所述凸块之间间隔形成所述第一弧导槽或者所述第二弧导槽。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导槽在所述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弧导槽在柔性显示屏上的投影的形状相同。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扭力组件;
    所述扭力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同动齿轮组之间,所述扭力组件用于给所述同动齿轮组提供转动摩擦力,所述转动摩擦力的方向和所述同动齿轮组的转动方向相反。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组件包括弹性件、凸轮和连接杆,所述同动齿轮组包括两个互相啮合设置的转动齿轮;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一个所述转动齿轮,一个所述同动齿轮组和一个所述凸轮配合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凸轮之间;
    在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存在第一夹角的情况下,所述凸轮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为第一压缩量;
    在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之间处于同一平面的情况下,所述凸轮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压缩量为第二压缩量,所述第一压缩量大于所述第二压缩量。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轮朝向所述弹性件的端面上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和所述凸轮的凸台断面配合连接。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压缩碟簧。
  15. 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屏和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模组;
    所述柔性显示屏覆盖在所述活动板的支撑面和所述固定板的支撑面上。
  16.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280002259.2A 2022-07-19 2022-07-19 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7303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06354 WO2024016138A1 (zh) 2022-07-19 2022-07-19 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0362A true CN117730362A (zh) 2024-03-19

Family

ID=89616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2259.2A Pending CN117730362A (zh) 2022-07-19 2022-07-19 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30362A (zh)
WO (1) WO202401613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1284B (zh) * 2018-12-25 2020-01-0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樞轉機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CN111698355B (zh) * 2019-03-15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3542457B (zh) * 2020-04-15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05646B (zh) * 2020-06-15 2024-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333566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43612B (zh) * 2021-07-20 2023-01-24 江苏盈智融科技有限公司 内折齿轮连杆式柔性屏转轴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6138A1 (zh)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4183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4333566A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27739A (zh) 一种u型铰链及移动终端
CN217207307U (zh) 一种阻尼铰链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211702093U (zh) 一种u型铰链及移动终端
CN214661469U (zh) 双轴式铰链
CN211874931U (zh) 翻转机构和柔性屏的折叠设备
CN111833724A (zh) 电子设备
CN114244935B (zh) 电子设备
CN112751960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2817377A (zh) 一种双屏折叠铰链及其双屏智能终端
CN113259511A (zh) 电子设备
CN114244934A (zh) 电子设备
CN112449036B (zh) 可折叠壳体组件及可折叠设备
CN117730362A (zh) 支撑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038328A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CN114245625A (zh) 电子设备
CN219587959U (zh) 双转轴连动结构
CN112178042A (zh) 一种折叠铰链及电子设备
CN116658513B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终端设备
CN218670174U (zh)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908161B (zh) 一种对屏幕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折叠设备
CN211693211U (zh) 一种外折铰链及外折移动终端
EP4134782A1 (en)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482733A (zh) 显示装置及其折叠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